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初四中华美德教育教案 03
编辑:梦里寻梅 识别码:22-1117736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6 14:00:1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初四中华美德教育教案 03

见义勇为 第三课时202_.9.29

教学内容及地位作用:

美德教育第一课《见义勇为》,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上形成见义勇为的良好风气,它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

【知识】知道见义勇为要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智慧。青少年遭遇违法犯罪时,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不能硬拼蛮干,要讲求方法,要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机智斗争。

【能力】提高学生正确识别社会生活复杂性的能力,培养和邪恶势力及不良现象作斗争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公平意识,积极参与社会的公平合作,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继承和发扬见义勇为的精神。

教学重点:懂得见义勇为的深刻含义,知道怎样做一个见义勇为的人。教学方法:通过事例引领教学,启发思维,谈话讨论。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见义勇为的含义是什么?

2、见义勇为对社会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3、怎样做到见义勇为?强调要“有勇有智”

4、呼吁大家:伸张公平和正义,在全社会形成见义勇为的良好风气。

三、阅读故事,谈谈感悟:1众人齐谱见义勇为曲。

2、舍己救人的刘琳丽

四、讲讲身边见义勇为的故事

五、实践探索:

以小组为单位谈谈今后怎样做到见义勇为

六、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篇:初一中华美德教案 03

提问:改革开放了,一家人生活比较富裕,孩子应当见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买吗?中华美德教案

勤劳节俭

202_.10.8

家长为什么没有给孩子买,他们是怎样想的?

教学目标

1、学会辛勤劳动,不懒惰。

2、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

3、爱惜物品,修旧利废。

教学重难点:讲清勤劳节俭的现实意义。指导学生如何做到勤劳节俭。教育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习课前搜集诚实守信方面的名言、故事;教师搜集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出本课的话题:勤劳节俭

同学们,现在家庭生活都比较富裕,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这时我们还需要不需要劳动和节俭? 引出第九课 《勤劳节俭》

二、结合事例,使学生懂得,勤劳节俭的意义。

1、请同学们看一张照片《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

提问:在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为什么要开展大生产运动?

(通过背景资料的展示,学生参与讨论,使学生熟悉到,没有战士们的劳动开展大生产运动,我们革命就度不过难关,很难取得胜利,)

2、讲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劳动的事迹。(课前让学生找)

(通过学生讲,激发学生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的热情)

3、听录音故事,下载《兄弟俩》。(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的道理)

4、什么是节俭呢?如今物质条件这么好,还有必要节俭吗?

(节俭是指用钱有节制、俭省,不随便浪费财物,是一种美德。)

5、谁能说说什么是勤劳节俭?

(引导学生总结观点)

小结:对!勤劳就是努力劳动,不怕辛劳。节俭就是爱惜劳动成果,不挥霍浪费。

6、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勤劳节俭的名句。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一些。下边请同学们读给大家听。

“只勤不俭无底洞,只俭不勤水无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成由勤俭破由奢”

小结:同学们,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一生的瑰宝,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把它抛弃。

板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联系实际,讲清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勤劳节俭

1、请看小品表演。

(学生表演:一家人外出在商场购物,孩子要求家长买一些东西。)

(学生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一个人假如养成挥霍浪费的怀毛病,对自身成长不利。)

2、请看录像《我上大学了》

(说的是,某学生上大学家长给预备了两大包袱衣服,刚上学没几天干净衣服就穿完了。自己不会洗。就又在脏衣服中挑选稍干净一些的,可是还是免不了招来同学的讥笑声。星期六,他穿着脏衣服,背着两大包裹衣服往家走很是滑稽。)

提问: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体会,勤劳能给自己带来方便,生活离不了,从而自觉培养自己勤劳的好习惯)

3、听故事,《南京路上好八连》

提问:八连战士是怎样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

(引导学生回顾八连战士的具体做法,熟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八连的传家宝。)

4、听唱歌曲《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

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国家强大的需要

5、请同学们讲自己收集的名人、伟人勤劳节俭的故事。

提问:他们是怎样做的,他们是怎样想的?

(首先使学生明白勤劳节俭的具体表现,以及他们的思想境界,从而体会高尚的思想品质。)

6、夸一夸班上勤劳节俭的人和事。

(表扬做得好的同学,给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

请这些同学谈一谈 自己的想法。

小结:对个人来说,勤劳节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做人的美德,是有理想、有志气的表现,也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要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

板书:做人的美德 成长的需要 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7、提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做到勤劳节俭?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提高劳动的自觉性,找机会锻炼自己。节俭做到: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爱惜物品,修旧利废。)

四、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今天我们学习了《勤劳节俭》一课,通过学习大家不但懂得了,勤劳节俭对个人以及对国家的好处,同时还懂得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

希望大家注重从小培养自己勤劳节俭的好作风,从点滴小事做起,不怕苦,不怕累。记住“勤劳节俭是一个人事业有成的重要条件。”继续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第三篇:初四中华美德教育教案 07

中华美德教案

勤劳节俭

202_.11.24

教学目标

1、学会辛勤劳动,不懒惰。

2、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

3、爱惜物品,修旧利废。

教学重难点:讲清勤劳节俭的现实意义。指导学生如何做到勤劳节俭。教育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习课前搜集诚实守信方面的名言、故事;教师搜集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出本课的话题:勤劳节俭

同学们,现在家庭生活都比较富裕,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这时我们还需要不需要劳动和节俭? 引出第九课 《勤劳节俭》

二、结合事例,使学生懂得,勤劳节俭的意义。

1、请同学们看一张照片《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

提问:在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为什么要开展大生产运动?

(通过背景资料的展示,学生参与讨论,使学生熟悉到,没有战士们的劳动开展大生产运动,我们革命就度不过难关,很难取得胜利,)

2、讲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劳动的事迹。(课前让学生找)

(通过学生讲,激发学生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的热情)

3、听录音故事,下载《兄弟俩》。(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的道理)

4、什么是节俭呢?如今物质条件这么好,还有必要节俭吗?

(节俭是指用钱有节制、俭省,不随便浪费财物,是一种美德。)

5、谁能说说什么是勤劳节俭?

(引导学生总结观点)

小结:对!勤劳就是努力劳动,不怕辛劳。节俭就是爱惜劳动成果,不挥霍浪费。

6、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勤劳节俭的名句。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一些。下边请同学们读给大家听。

“只勤不俭无底洞,只俭不勤水无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成由勤俭破由奢”

小结:同学们,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一生的瑰宝,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把它抛弃。

板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联系实际,讲清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勤劳节俭

1、请看小品表演。

(学生表演:一家人外出在商场购物,孩子要求家长买一些东西。)

提问:改革开放了,一家人生活比较富裕,孩子应当见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买吗?

家长为什么没有给孩子买,他们是怎样想的?

(学生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一个人假如养成挥霍浪费的怀毛病,对自身成长不利。)

2、请看录像《我上大学了》

(说的是,某学生上大学家长给预备了两大包袱衣服,刚上学没几天干净衣服就穿完了。自己不会洗。就又在脏衣服中挑选稍干净一些的,可是还是免不了招来同学的讥笑声。星期六,他穿着脏衣服,背着两大包裹衣服往家走很是滑稽。)

提问: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体会,勤劳能给自己带来方便,生活离不了,从而自觉培养自己勤劳的好习惯)

3、听故事,《南京路上好八连》

提问:八连战士是怎样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

(引导学生回顾八连战士的具体做法,熟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八连的传家宝。)

4、听唱歌曲《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

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国家强大的需要

5、请同学们讲自己收集的名人、伟人勤劳节俭的故事。

提问:他们是怎样做的,他们是怎样想的?

(首先使学生明白勤劳节俭的具体表现,以及他们的思想境界,从而体会高尚的思想品质。)

6、夸一夸班上勤劳节俭的人和事。

(表扬做得好的同学,给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

请这些同学谈一谈 自己的想法。

小结:对个人来说,勤劳节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做人的美德,是有理想、有志气的表现,也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要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

板书:做人的美德 成长的需要 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7、提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做到勤劳节俭?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提高劳动的自觉性,找机会锻炼自己。节俭做到: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爱惜物品,修旧利废。)

四、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今天我们学习了《勤劳节俭》一课,通过学习大家不但懂得了,勤劳节俭对个人以及对国家的好处,同时还懂得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

希望大家注重从小培养自己勤劳节俭的好作风,从点滴小事做起,不怕苦,不怕累。记住“勤劳节俭是一个人事业有成的重要条件。”继续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学校课程中华美德教案

我爱我家

202_.10.23 的学生的反应,防止伤害这些学生。三.爱的低诉:

活动内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写一段他对母爱或父爱的认识,交流自己对这种爱曾经的误会或曾经的感动。

教师行为:呈现两个关于母亲的故事(见附录),并引导学生用心感悟他对母爱或父爱的认识,并将优秀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意在让学生体会原来未曾注意的东西,也是丰富学生情感、促进其良09级

孙浩令

我爱我家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明白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而父母也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

能力目标: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的意识,承担起自己的对家庭的责任。教学重点:感受家庭的温暖。

教学难点: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家人一起营造温馨的家。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一个小生命还酝酿在母体的时候,已经倾注了家人对他的关爱,那就是他的名字。请学生说说他们的名字的用意。以此来体会家人的期待和关爱。一.爱的回忆

活动内容:先让学生回忆小时候受父母呵护的甜蜜时光,并把自己的童趣讲给同学听。再设问:在你的家庭中,有没有发生过令你感动的事?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回忆,感受家庭的温馨,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呵护。教师行为:开展这一活动,一要注意正面引导,防止学生讨论亲子矛盾,而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二要注意辨证地看待这些事,因为许多家长对子女爱护有余,严格要求不足,所以要对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作具体分析。二.无悔的爱

活动内容:让学生填写表格,即“在你家,下列事情通常由谁来做?”另外,讨论两个问题:“说说自己家中贡献最大的人是谁,要说出具体理由”和“夸夸自己的父母,并讲给同学听”。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一要让学生根据家庭情况如实填写,通过填写体会父母的贡献;二要引导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渗透在家尽责的教育;三是说说家人的贡献,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良好道德、优秀思想方面的精神贡献;四是找父母的优点,夸夸自己的父母。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可以不限于教材表格中所列的项目,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家中的事,凡学生能做的,要鼓励学生做,这既能培养学生能力,又能陶冶学生情操,而且有助于增进学生与父母的亲情,与父母更好地沟通。在学生的讨论中,可以讲“大”的事情,也可以讲感人的具体事例,有些小事反而更能体现父母的一片苦心,容易感动人。在活动中,要注意家庭有缺陷

知发展的重要环节。有的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知感恩,不被感动,认为父母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的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体验,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有的学生对家长不满甚至看不起父母,也与他们缺乏对父母的理解,不会感受或感受不到亲情呵护有关。因此,要通过这一活动,让同龄人自己教育自己,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切感悟在家庭中获得的爱。

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老师要善于引导,可以用具体事例来启发;要注意以情感人,烘托出良好氛围;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发动学生积极地说、积极地体验就行了;要有意识地从父母的良苦用心、子女的责任两个方面来启发,突出正面教育的效果。如果有学生从反面冲突来讲,要注意剖析分析的本意和期望,剖析其中所蕴涵的爱,把学生引导到爱父母、爱家庭上来。四.爱的告白:

活动内容:让学生给父母写寄言,即在感激父母抚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础上,写几句话并交给父母,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心情。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活动,在于让学生与父母心灵碰撞,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表达自己对父母的责任和决心。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第一步,可以让学生写父母的优点长处,也可以让学生写父母对自己的呵护和期望,还可以让学生写自己的感受和决心。第二步,在同学中互相交流,互相感染启发。第三步,把自己所写的交给父母,与父母沟通互动。

教学建议:在这一活动中,要注意展示学生的才气,如让他们写诗歌、散文等形式来写。要强调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避免说空话,避免应付。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情感和意志结合起来,即要把自己的决心和打算反映出来。这件事是一个学生与家长的互动过程,要注意发挥家长的作用,如将学生的感受反馈给家长,有条件的可以让家长也给学生写寄言,在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五.爱的成长:

活动内容:讨论:当你们的父母发生了矛盾,你是怎样做的?若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怎么办?为了使你的家庭更美满,你还应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验温馨的家庭需要全家人的齐心协力。

学校课程中华美德教案

难报三春晖

202_.11.6 09级

孙浩令

难报三春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力目标:辨证分析孝敬父母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孝亲敬长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厌恶不孝行径的情感;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庭中的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教学重点:如何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孝敬父母的道德和法律基础,防止愚孝。教学过程: 一.爱洒心间

活动内容:出示材料:一封别样的信(见附录),引导思考:你能读懂母亲这样做的良苦用心吗?设计意图:一是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二是与教材中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效。教师行为:引导相互交流并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父母的爱。二.爱的回报

活动内容:小组竞赛,孝亲故事知多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孝亲”的典例中感受榜样的力量,为自己“孝亲”行为提供借鉴。活动内容:讨论:“你平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你认为孝敬父母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把自”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自己孝敬父母的做法和收获,达到同龄人互相教育、启发、感染的效果。活动内容:讨论,遇到下列情形该怎么办: ⑴父母只要我读好书,我该怎么办? ⑵父母不让我做家务,该怎么办? ⑶外出时应对父母说什么? ⑷父母生病了,该怎么办?

⑸当父母劳累一天下班回家,我该做些什么? ⑹当父母烦恼时,我该怎么做?

⑺作业未完成被老师留下来而迟归,我该怎么面对父母? ⑻成绩没考时,该如何面对父母?

⑼我想买电脑,父母认为我控制能力不强而不赞成,我该怎么办? ⑽朋友来访,但父母不喜欢,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把孝敬父母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上。孝敬父母表现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与父母交往的任何活动中,都有孝与不孝的问题。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把学生孝敬父母的心意、表现与行为选择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教学建议: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可以就教材所给材料进行讨论,通过分析、选择来判断是与非,进而明确应该如何对待父母。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题目都是开放性的,有许多可以辨析之处,关键是帮助学生树立为父母着想的观念,找出孝与不孝的出发点的不同。比如,成绩要不要告诉父母,本身很复杂。就学生的权利而言,不告诉并不一定错。但如果从爱父母、孝敬父母出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与父母沟通,这对学生自己也有利。如果从怕批评、防父母出发,与父母有情感上的隔阂,就处理不好这件事。中国有句古话“百事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无孝子”。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首先要表扬孝敬父母的好人好事。如果老师知道一些,也可以先表扬,再引导学生自己谈。其次,让学生谈自己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并注意将孝的各个方面的表现予以归类。再次,让学生谈尽孝后的感受。尽孝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孝行,是把教育落到实处的最好策略。也就是说,这种道德规范不是由外界强加的,而是学生自己的主动选择。三.爱的反思:

活动内容:仔细阅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孝子”的言行反映了什么现象?你对此持什么态度?为什么?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行为?如果有,你将如何改进?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曾有过不善待父母的事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发生了怎样的后果?现在你对这件事又是怎样想的?如果你当时按你现在的想法去做,设想一下结果又会是怎样?这一活动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主要通过学生的回忆和反省,来体会父母对子女深沉、无私的爱,同时,意识到自己对父母付出太少,从而增强同学的责任意识,和为父母、为家庭付出的主动意识。四.爱的传递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回忆202_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粮票的故事”。

设计意图:体验孝敬父母不仅是物质上的扶助,更应是精神上的关爱;不仅要孝敬我们的父母,还应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及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己尽孝后的感受谈出来与大家分享。学校课程中华美德教案

两代人的对话

202_.11.20 09级

孙浩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与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以宽大胸怀和积极的态度与父母交往,不必非争高下不可。

能力目标:会与父母沟通商量的能力;对多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的能力;把握与父母交往的诸多策略的应用能力;家庭交往中得失利弊的权衡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父母的尊重,对自己人格的维护;崇尚与父母的平等,与父母共同遵守道德和法律准则;提高与父母沟通、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为家庭付出的主动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进行沟通,彼此袒露内心世界,进而达到相互理解进行沟通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双赢的沟通策略。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课前准备

对模拟表演先作出布置。这个模拟扮演活动,意在帮助学生正确地与父母沟通,要考虑多种因素和可能,正确解决与父母的矛盾。要把剧情让学生看仔细,让学生设计可能遇到的种种情形,最后找出双方可以接受的办法。应该给学生提出要求,在准备扮演活动中整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教学过程:

一、借我一双慧眼——正确看待与父母的冲突

活动内容:根据书上的两个观点“家不是说理的地方。俗话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和“家是爱的港湾,因为家里的矛盾易产生、也易解决,关键看我们怎么对待”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家庭矛盾,因为夸大与父母的矛盾,会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有抵触情绪,妨碍沟通;看不到矛盾,会不在意解决与父母的矛盾,也不利于矛盾的解决和学生的进步。教师活动: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由老师举个具体的例子设计教学情境,分析处理方法,接着让学生讲自己如何处理家庭矛盾,最终得出有必要、有办法解决家庭矛盾的结论。当学生的争辩僵持不下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异中见同;当学生争辩趋同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同中见异。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要注意渗透辨证的观点,要注意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比如清官难断家务事,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家务事通常属于什么性质?是不是每件事只有一个答案?不同的观点和行为分别有什么合理的地方?如果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理解和思考,你会不会一定坚持自己的主见?在各有利弊的情况下,尊重别人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好处?在自己有理的情况下,应不应得理不让人?可以不同意别人的做法,要不要尊重别人的选择?又如说明家中矛盾容易解决,要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从父母爱子女、体谅子女的困难、期待子女更好等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讨论和争辩的过程,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对于掌握与家人交往的方法和艺术、提高教育实效有重大作用。

二、敢问路在何方——掌握与父母交往的方法: 1.理解父母:

阅读感悟:出示寓言故事: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麽我费了那麽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设问:寓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悟到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理解,才是打开别人心锁的钥匙,与父母的交往亦如此。

案例分析:结合教材中小冰的例子,小冰冒火的理由是什么?爸爸的理由是什么?你的协调办法是什么?让学生选择A、干脆不去同学家了;B、按照家长的意思办,8点前到家;C、先斩后奏,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第一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处理这一问题的各种可能,并分析其利弊。比如:不到同学家做作业、看录象了,会导致对同学失信,自己也不满意,由此还会迁怒于家长;按家长的要求做,这保证了安全和休息,可未必有时间看录象,自己和同学都不能尽兴;

不理家长的要求,写完作业、看完录象再回来,这会让家长担心、着急,说不定到现场亲自捉拿;

与家长协商,双方都作些让步,可能双方都满意。第二步在分析各种可能、权衡各种利弊后,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这时可以对这些具体方法进行再剖析,在比较中选择最优方案。第三步,让学生把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梳理一下,上升到一般方法论的高度,即引导学生善于与家长沟通,向本框教育目标靠拢。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分析和选择,不应该预定某种解决问题的模式;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方案,分析利弊,正确选择;老师要有足够的准备,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难以预料的情况。当老师遇到没有把握回答或者难以驾驭的问题时,可以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将问题留待课下探究。

2.尊重父母:

案例分析:母亲要到另一个城市去,临行前母亲问女儿:“回来我想给你买件衣服,可不知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儿回答:“您只要把服装店里您瞧着最不顺眼的衣服买回来就行了。”引导讨论:为什么亲子间的价值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还可能表现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会对家庭关系产生什么影响?对待这种差异是任之发展还是设法解决?如果你与父母的价值观不一致,你会怎么做?

阅读感悟:《珍珠与谷物》(见附录)

设计意图:重在引导学生领悟:珍珠和公鸡的价值观不同,是因为它们的需要不同。价值不是固有的,事物的价值在于使用者的需要。了解价值观取向是影响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常言“话不投机半句多”。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多元价值观”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父母和孩子的价值取向不同是正常的。

教学建议: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哪些方面和父母价值观存在冲突?增进学生了解自己和父辈的价值取向差别的主要内容,如对服装的要求,父母在意便宜,宁可式样老一些;少年在意时尚,宁可质量差一些等。引导领悟亲子冲突不是父母变了,也不是自己变坏了,而是自己长大了。这一认识很重要,是积极沟通的前提。因为很多事情无所谓对错,如头发的长短等,仅仅是一种文化。亲子间的矛盾和冲突不一定干戈相见,它是可以通过良好的沟通和接纳多元价值观而缓解的。3.认真聆听:

活动内容:寻找父母与我们的共同点:问问父母,他们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他们最崇拜的人是谁?为什么?他们有些什么想法和愿望?他们的父母容许他们做什么,不容许他们做什么?他们是如何争取更多的自由和空间的„„

设计意图:家长在回忆自己少年往事的时候,一般会很自豪地,不知不觉中放下家长的架子和孩子敞开心扉。这时,他们更容易理解孩子目前的经历和感受,认真考虑孩子独立的要求,甚至向孩子做出妥协和让步。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原来爸爸妈妈有这么多与自己相似的行为特征,并把这种新感觉描述下来。4.讲究艺术

出示材料:母亲在数落儿子,儿子一边看书一边聆听教诲。忽然儿子问母亲:“妈妈,一本内容枯燥冗长的书和说话罗嗦有什么区别?”母亲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可以把书丢一边,可是却无法叫罗嗦的人闭嘴。”说完,母亲突然恍然大悟。“啊!你是在嫌我罗嗦呀!”母子俩都笑了。儿子用幽默的方法不仅提醒了习惯唠叨的母亲,而且自然地避免了母子之间的冲突。请出几个类似的金点子。

教师行为:在引导的时候,重点应提示学生“策略”内容并不重要,而且因人而异;重要的是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要学习思考什么是双赢的策略?要尽量避免“不满——冲突——冷战”这样的应对模式。

教学建议:要提示学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处境不一样,价值观取向不一样,对一个人是好的选择,对另一个人未必是好的。当没有“最好”即没有双赢时,要选择“更好”。

5.模拟沟通:

活动内容:根据教材中小莉的例子模拟与家长沟通的过程。

设计意图:第二个活动侧重于探究处理冲突的步骤,这个活动侧重于让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不光有个步骤问题,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沟通涉及的经验很多,核心是以爱的方式尊重父母,理解父母。

学校课程中华美德教案

与同学友好相处

202_.12.4 09级

孙浩令

与同学友好相处

教育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同学之间为什么要友好相处的道理,教给学生和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活动,懂得什么是尊重、宽容、信任、真诚及信义。在与同学相处中,要把已学懂的兄友弟恭的道理用于学习和生活中。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把兄友弟恭的精神发扬光大,学习新课:与同学友好相处。

二、讲授新课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讲授课文,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念一遍。

教师:同学们,世界上最纯洁的友情是同学的情谊,因此,你们要关心、爱护和帮助同学,像课本中班长和红红那样。你们生活在下一个班集体中,难免有些碰撞,发生一些小矛

盾、小冲突,只要站在对方立场上想一想,学会宽容和尊重,知错就改,这些小矛盾就不难解决,要像刚刚、丹妮、玲玲、强强那样做。

三、课堂活动

1、想想议议

教师:现在分小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发言。这三个问题是:

A、为了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刚刚、丹妮、玲玲、红红、班长、强强都是怎么做的?

B、你是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的?能举下一个例子吗?

C、你与同学闹过另别扭吗?为什么?

目的是让学生说说与同学相处的做法和体会。

2、想想说说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三块纸板,上面分别写有三段小故事及问题。

A、课间时,兵兵把毛毛虫放到小美笔盒中,当小美上课拿笔时,她吓得大叫起来。兵兵做得对吗?为什么?

B、考试进行中,惠惠的圆珠笔写不出字了,同桌的东东有两支笔,他为了超过惠惠的分数,不肯把笔借给惠惠用。东东舍做得对吗?为什么?

C、下雨了,丽丽带了雨伞,可蕊蕊没带雨伞,丽丽撑伞把蕊蕊先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的。丽丽做得对吗?为什么?

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大家思考一分钟,然后自由发言。

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程度,让学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3、想想写写

教师:(让学生把书翻到指定页)用笔回答书上三个内容的问题。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就要做到相互关心、帮助,并要注意和学习同学的优点。

4、想想判断

教师在教室前屏幕上打出两段故事及选择题目。教师念第一段故事,试让学生自由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念第二段故事,再让学生自由回答选择题。

目的是训练学生劫所学知识提高判断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指导:

“小记者采访”

教师:(让学生把书翻到指定页)我请六位同学按角色朗读。其他同学跟着他们默读,读完要记住内容啊!

教师指定了一位同学为小记者,又给五位同学分配了各自担任的角色。

目的是通过这六位同学的表演,把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教给同学。

六、教师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又懂得了一些中华传统美德知识,认识到要把兄友弟恭的精神发扬光大,同学其实都是兄弟姐妹,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必须做到关心、爱护、帮助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尊重、信任同学;对同学要真诚、讲信义;对同学的进步要表示祝贺,并与他友好竞争,共同进步。

六、课外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并邀请一位家长带队,去近郊野炊。学校课程中华美德教案

互相谦让

202_.12.18 09级

孙浩令

一、教学要求:

让学生知道谦让是一种美德,是团结友爱的表现。教育学生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做到讲谦让。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是团结友爱的表现。

三、教学准备

《孔融让梨》故事录音,《谦让是美德》录音,故事图片,歌曲一首。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希望大家认真听。(播放录音)

故事讲完了,谁能说一下孔融在吃梨时是怎样做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师及时予以肯定)

师小结:大家说得真好!孔融4岁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兄友弟恭,是一个讲谦让的好孩子。兄友弟恭、讲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讲谦让的故事,这就是《互相谦让》(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1)什么是谦让?(2)为什么要讲谦让?(3)怎样讲谦让?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太好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部队学校的同学们是怎样讲谦让的?

1、放故事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们从部队学校同学们的身上可以看出他们是讲谦让的好孩子。可文章中又是怎样具体来说的呢?现在打开课本23页,自由读文章。(师巡视指导)

3、组织学生讨论:

A:师生在转移过程中是怎么互相关心帮助的? B:到深山里后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C:大同学怎么说的?生病的同学怎么说的?体现了什么精神? D:老师是怎样夸奖同学们的?

师小结:同学们互相团结,遇事为别人着想是讲谦让的好孩子。板书: 互相团结 为别人着想

4、现在同学们在说一说他们为什么要讲谦让和怎样讲谦让的?(可联系文章内容说一说)。学生讨论交流

师:望着仅有的一杯水,水那么少,人又那么多,而大家又累又渴,都盼望着喝水?。可是他们是怎样讲谦让的呢?(联系第3、4自然段内容回答)师穿插提问:“轻轻抿了一下”是什么意思?

怎样做才是抿呢?老师这里有一杯水,找一位同学表演一下。

师:这样能解渴吗?你平常口渴厉害时想怎样喝水?那么,部队学校的同学们为什么不大口大口喝呢?再一次体现了同学们的什么精神?(讲谦让,为别人着想)小结:为别人着想,是讲谦让的好孩子。(三)、深化认识:

师:讲谦让的孩子不仅受到老师的称赞,而且人人都喜欢,你们愿意做一个讲谦让的好孩子吗?我相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做过或见过许多讲谦让的事情。

1、现在就把你见过或做过的讲谦让的事情说给同位听听。

2、听《谦让是美德》的录音。

(四)、指导行为: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讲谦让是心灵美的表现,是一种美德。可是,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不讲谦让的事例。下面,大家就看看两只小羊是怎么做的(出示“思考与练习”第三题的故事图片)

看图后讨论:两只小羊为什么都跌进了小河里?他们怎样做才对?

2、辨析:

① 乘公共汽车时,谁抢到座位谁就坐。

② 班长王明为全班发新书,他把一本破皮的书留下。

3、学习歌曲:

好同学,讲谦让,遇事先把别人想。

好处方便让别人,有了困难自己抢。

兄友弟恭互敬让,谦让美德大发扬。

(五)课堂总结,布置课后延伸活动

1、学习本课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今后你打算怎么做?

2、回家后把本课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附:板书设计

互相谦让

相互帮助

让来让去 讲谦让 美德

为别人着想

第四篇:初四中华传统美德教案 08

自强自立教案第一课时202_.12.8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导入新课:

人生必须走向自立、自强,自立自强的人,特别受人赞赏,然而,自立自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长期的生活中自觉培养。

了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新课讲授: 知道对待生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2.能力目标:

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逐步培养自立能力 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强精神。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认识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明白生命的可贵在于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

体会自强不息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意义,培养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自

不息的精神,进一步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学情分析

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享受特殊的保护和关爱,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许多事情都由家长一手包办,他们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皇帝”,学生自己也把生活上对父母的依赖看成理所当然,所以他们生活依靠父母照料,学习不自觉、怕困难,欠缺自立自强的精神。

人生必须走向自立、自强,自立自强的人,特别受人赞赏,然而,自立自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长期的生活中自觉培养。1.自立的含义:

(1)学会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自立 

(2)长大成人,独立生活.

(3)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生活.2.自强的含义:自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1)(2)知难而进,顽强拼搏.一、活动一:来自校园网的报道。

把学生分成若干组,选出小组长,用课件把该活动呈现。2.过程指导:

第一步:学生课本自强自立的故事第二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自己的启发

第三步:各小组把讨论结果和交流情况在全班共同分享。第四步:教师小结点评:

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是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的精神对我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找出自己的差距,并思考如何改进。

第五篇:中华美德教育资料库

中华美德教育资料库

(中华德育故事及童蒙教育修炼篇)

(妻贤夫贵修炼篇)

(父慈子孝修炼篇)

(朋友关系修炼篇)

(师生有学修炼篇)

(领导艺术与工作态度修炼篇)

(自我完善、提升、改变的艺术)

(中华德育故事及童蒙教育修炼篇)

一、《中华德育故事》的创作背景及内容介绍

二、《中华德育故事》是指导幸福智慧人生的手册

三、《中华德育故事》德育动画家教法的正能量

四、受益《中华德育故事》的真实案例

五、观看《中华德育故事》的十大好处

六、学习《中华德育故事》的方法

七、什么是童蒙养正

八、大浪淘沙选对您需要的家教素材

九、家教是培养好孩子的大根本,好孩子不丢根基

十、扎根教育要趁早,父母要扛起责任

十一、如何教育孩子

十二、孩子是原始股,别不舍得投资

十三、学校教育和家教同等重要

十四、其他教育经典知识分享

初四中华美德教育教案 0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