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证明角相等的方法
证明角相等的方法
1.通过平行线的性质来证明角相等
2.通过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来证明角相等
3.通过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来证明角相等
4.通过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来证明角相等
5.通过等边对等角来证明角相等
第二篇:证明边相等、角相等、线垂直方法归类练习
证明边相等、角相等归类练习
(一)证明两条边相等
1、利用全等
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B=∠C,求证:AF=DE2、利用“三线合一”
如图,△ABC中,AB=AC,点D、E在BC上,且AD=AE,求证:BD=CE(提示:可过点A作BC边上的高)
3、利用“等角对等边”
已知:如图,∠CAE是△ABC的外角,AD平分∠CAE,AD∥BC 求证:AB=AC4、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如图,D、E分别是AB、AC的中点,CD⊥AB于D,BE⊥AC 于E 求证:AB=AC5、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
如图,已知E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AO,ED⊥BO,垂足分别是C、D,求证:(1)DE=EC;(2)∠EDC=∠ECD
(二)证明两个角相等
6、利用全等及角的加减
如图,AC⊥CB,DB⊥CB,AB=DC,求证:(1)∠A=∠D;(2)∠ABD=∠ACD(提示:先证∠ABC=∠BCD)
7、利用“三线合一”
如图,AB=AC,AD⊥BC于D
求证:∠BAD=∠CAD8、利用“等边对等角”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 求证:BC=AD(提示:连结BD)
(2)如图,AB=AD,CD∥AB,CE∥AD
求证:△CDE是等腰三角形
9、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逆)”(如下第3题)
10、利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如图,∠ACB=90,AC=BC,BE⊥CE于E,AD⊥CE于D
求证:∠BCE=∠DAC
-0
(三)证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1、利用“三线合一”
如图,AB=AC,∠BAD=∠CAD
求证:AD⊥BC12、利用证三角形全等
(1)如图,已知AB⊥BD于点B,ED⊥BD于点D,AB=CD,AC=CE
求证:AC⊥EC
(2)如图,在△ABC中,∠C=90,D、E分别是AC、AB上的点,且AD=BD,AE=BC,DE=DC
求证:(1)DE⊥AB;(2)BD平分∠ABC13、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逆)”(如下第11题)0
第三篇: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三角形中:
①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②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中线)平分底边。
③④有一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三)四边形中:
①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线相互平分。
②矩形对角线相等,且其的交点到四顶点的距离相等。
③等腰梯形两腰相等、两对角线相等。
证明角相等的方法
(一)相交直线及平行线:
①二直线 相交,对顶角相等。
②二平行线被第三直线所截时,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外错角相等。
③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凡直角
都相等。
④角的平分线分得的两个角相等。
⑤自两个角的顶点向角内看角的两边,若有一角的左边平行
(或垂直)于另一角左边,一角的右边平行(或垂直)于另
一角的右边,则此二角相等
(二)三角形中:
①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内角相等)
②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高或中线平分顶角。
③有一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
内角都相等)
④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中线分直角三角形为两个等腰三角
形
证明直线垂直的方法
(一)相交线与平行线:
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两平行线中有一条垂直第三直线,则另一条也垂直第三直线。
(二)三角形: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互相垂直。
②三角形的两内角互余,则第三个内角为直角。
证明直线平行的方法
(一)平行线与相交线:
①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平行。
②同平行、或同垂直于第三直线 的两条直线平行。
③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或外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或同旁外角互补的两条直线平行。
证明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①有一个角为90°,则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②∠A:∠B:∠C=1:1:2,则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③有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第四篇:高中数学竞赛辅导(证明线段或角相等)
高中数学竞赛辅导(证明线段和角相等)基础知识
(1)证明两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①利用全等三角形;②利用角平分线和线段中垂线性质;③利用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如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特殊图形的性质;④利用圆的基本性质;⑤利用反证法;⑥利用面积法;⑦利用线段线段的积性等式;⑧利用同一法;⑨利用三角度量公式进行代数(三角法)。范例解读
1.P为△ABC内一点,∠PAC=∠PBC,由P作BC、AC的垂线,垂足为L、M,设D为AB的中点,求证:DM=DL。
2. O、H分别是锐角△ABC的外心、垂心,点D在AB上,AD=AH,点E在AC上,AE=AO,求证:DE=AE。
A
C
B
3.ABCD为内接四边形,E、F分别在AB、CD上变动,满足AE:EB=CF:FD,P在线段EF上,使得PE:PF=AB:CD,求证:P到AD、BC的距离相等。
D
F
4.圆PN,设l是圆P1和圆P2相交于点M、1和圆P2的两条公切线中距离M较近的那条公切线,l与圆P1相切于点A,与圆P2相切于点B,设经过点M且与l平行的直线与圆P1还相交于C,与圆P2相切于点D,直线CA和DB相交于点E,直线AN和CD相交于点P,直线BN和CD相交于点Q,证明:EP=EQ。
D
5.平面上任给圆O和直线l,过O作直线l的垂线交圆O于PQ,任P、Q中的一点,不妨取点P,过P作直线AB分别交圆O和直线l于A、B,过P作直线CD交圆O和直线l于C、D,连接AD圆O于E,连接BC交圆O于F,证明:PE=PF。
P
i
CM
6.梯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K,分别以梯形的两腰为直径各作一圆,设点K位于两个圆之外,证明;由K向这两圆所作的切线相等。
AD
7.在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上向外做正方形ACDE、BCFG,AG、BE分别交BC、AC于P、Q,证明:CP=CQ。
G
AB
8.在凸四边形ABCD的边AB、BC上取点E、F,使得线段DE、DF分对角线AC为三等份,1已知△ADE和△CDF的面积分别是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证明:AB=CD。
C
F
A
9.设四边形ABCD内接于⊙O,其对边AB、CD的延长线交⊙O外一点E,自点E引一直线平行于AC,交BD的延长线于点M,自点M引MT切⊙O于点T,求证:MT=ME。
10.O、I分别为△ABC的外心和内心,AD上BC边上的高,I在线段OD上,求证:△ABC的外接圆半径等于BC边上的旁切圆半径。
11.设CD为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B上的高,O、O1,O2分别为△ABC、△ACD、△BCD的内
12的外接圆半径与△ABC的内切圆半径相等。心,求证:△OOO
12.在△ABC中,BC边最短,∠A的内角平分线交BC于点D,∠B和∠C的内角平分线交射线AC、AB于点
E、F,过点D做BC的垂线,过点F做AB的垂线,过点E做AC的垂线,这三条垂线交于点Q,求证:AB=AC。
第五篇:初中几何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方法
初中几何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方法大全
一、证明两线段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
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
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被直径分成的两段相等。
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例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
二、证明两角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
4.两条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同圆(或圆)中,等弦(或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7.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8.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9.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10.等于同一角的两个角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