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案例
编辑:情深意重 识别码:22-1095599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8 01:04: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案例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1、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67页第12题

2、教学题目:桌子已经有40张,椅子才4把。有48人来开会,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3、教学重点与目标:

1、引导学生找出条件,看懂问题的含义,明确现有的桌子和椅子都是和要来开会的48人比较的。

2、能够把两个问题合并在一起说,练习时要分别选择条件,分别列式解答并能够口答。

二、教学案例

师:今天,数学王国里的动物们向我们班发出邀请,请我们班48位小朋友去它们那里参加“国王改选大会”,你们愿意去吗?生:(齐说)愿意!

师:小动物们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要来了,都忙着给我们准备桌椅呢!(出示教学课件)

(学生看着题目要求讨论)。

师:你觉得它们为我们准备的桌椅够吗?

生1:不够,桌子已经有40张,椅子才4把。

生2:椅子准备的太少了。

师:你认为该怎样准备才够用?

生1:都应该准备48把。因为有48人去参加“国王改选”。生2:桌子和椅子配套才对。

师:小朋友真聪明!如果要我们算一算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生:应该分别列式求出桌子还少几张,椅子还少几把。师: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

汇报结果

生1:48-40=8

(全班同学几乎异口同声):把小尾巴忘掉了。

生1:(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我把小尾巴给忘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师:请你完整的再说一遍

生1:48-40=8(张)

(说明:为了防止同学们忘写单位名称,我把它比喻成跟在得数后面的小尾巴,这样学生就会很开心的把单位名称记住了。)去细纹眼霜排行榜比较茶树精油祛痘去皱什么假睫毛胶水好用瘦腿什么牌

子的身体滋润好

师:说一说怎样求椅子还要几把?

(一名学生刚刚起立要发言,就听见有人在下面小声提醒:别忘说小尾巴了)

生:(有点不满意的样子)我没忘,48-4=44(把)

师:解决了问题,怎样完整地回答提出的问题呢?我们来玩一个“你问我答”的游戏吧!

介绍游戏规则:男同学先按题目要求提问,女同学按男同学的提问方式把问题转换成算式求出结果进行回答

“你问我答”游戏开始:

男同学问:有48人来开会,还要搬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女同学答:有48人来开会,还要搬8张桌子和44把椅子?然后同位之间互相练习“你问我答”。

设计意图:

1、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就一年级小学生而言,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每节数学课的开始,我都会对孩子们说:“从现在开始让我们走进了数学王国,到那里去探索数学中的奥秘吧。”孩子们则会很开心的开始了一节课的学习。

2、对于学习中重难点,我没有一遍又一遍的死板传授,而是用各种各样的游戏方式引导学生解决,上面案例中的题目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理解题目含义和体会分别列式的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设计了“国王改选大会”这个游戏情境,使学生将学习与游戏有效结合在一起,轻松解决重难点。

3、写单位名称和口头回答题目中的问题是本单元提出的教学要求,学生对于这种新要求感到比较陌生,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得数后面的小尾巴”和“你问我答”的游戏,这样既能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又在游戏中轻松掌握了新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学案例

一、教学背景:《找规律》是一节教学课

二、研究主题

我主要是想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来探讨如何在小学低段数学课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

三、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1、揭示课题。

师:诶!来看大家上课的老师可真多!有这么多老师坐在后面听课,***,你紧张吗?

生:„„。

师:其实,大家不用别紧张,因为在你的身边除了你的亲人,最爱你们的人就是老师。

师: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我想先一个人用掌声来欢迎他们,请仔细听。(拍手)

师:同学们,你们能像老师这样拍一次吗?

生:(拍手)

师:你们拍的节奏为什么这么整齐呀?

生:因为我们都是按照1、2、123,这样拍的。

师:***,你能按这样的节奏再拍两次吗?

生:(拍手)

师:你能这样拍很多次吗?

生: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里面有规律。

师:你说得太好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事情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进行的。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2、口述目标。

师:你是怎么理解规律的?

生:„„。

师:这节课就要专门来理解什么是规律?并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自己来发现规律。我已经准备好了,***,他做得特别端正,他也准备好了。

(为学生创设了熟悉而又喜爱的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并对规律产生了好奇,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一情境中。)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你看,这是小博士班的同学们在给明明过生日,大家把教室布置得特别漂亮。请你仔细观察,看看哪些图形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2、指名回答

(彩旗、花、灯笼、同学)

3、刚才,大家知道了这些图形排列有规律,但是图形中到底具有什么样的规律这个图还不是看得很清楚。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每组图形的排列规律。

4、(课件展示)

师:请看这些三角形的彩旗,第一面是?

生:红色。

师:第二面是?

生:黄

师:第三面又是?

生:红色

师: 第四面是?

生:黄。

师:这些三角形的彩旗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生:一面红色的彩旗和一面黄色的彩旗。

师:你真会观察。像这样从第一个图形观察,从一红一黄到下一个一红一黄重复排列,至少重复三次,就形成了这组图形的排列规律(板书:贴图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那你知道下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吗?

生:„„。

师:你真聪明。好,来看另外的图形。(课件展示)

师:你能像刚才分析彩旗那样说出小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吗? 生:一绿一紫为一组重复排列的规律

师:你真的是太棒了!(拍手)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

生:„„。

师:你真厉害。那这些明亮的灯笼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呢? 生:一紫一红为一组重复排列的规律。

师:你的表现太令人满意了。下一个灯笼是什么颜色?

生:„„。

师:你的眼力真好。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生:一女一男为一组重复排列的规律。

师:下一个应该是?

生:女。

师:同学们刚才的表现实在是太棒了,那我们就来一场智力大比拼,看谁会是最棒的!

(学生通过老师对彩旗排列的规律的规范描述,也能用同样的方式去描述花朵、灯笼、小朋友的排列规律,确实不易。但因为有了老师不停地激励和用手势帮助,使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学生的归纳、类比的能力得以培养。此时,学生有了学会新知的喜悦之情,就自然而然的拥有了智力闯关的热情。)

三、巩固练习,应用规律(课件展示)

第一关:想一想,有什么规律?

摆一摆。

第二关:我来摆一摆。

第三关:小猪吹泡泡。

四、涂一涂

1、独立练习

刚才我们都只是动动嘴,说出了图形的排列规律。下面就请大家用彩笔给89页的例3涂上颜色。

2、指名汇报。

五、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美。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规律跟生活联系的很紧密,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的一些规律美吧!(课件展示)随着图片的自动播放插播优美的轻音乐)

六、动手摆规律

1、师:这些规律美都是别人创造的,我们也可以用灵巧的双手来自己创造规律呢!让我们来做一个设计师吧?

(课件展示)小小设计师

2、看要求,小组合作。

3、展示学生作品。自己说出自己的设计有什么规律。

七、在音乐中感知规律美

1、师:(课件展示)大家用手创造了规律,我们还可以在动听的音乐中用自己身体的头、手等表现音乐中的律动美。想试一试吗?小组同学赶快商量一下吧!

2、小组商议。

3、个别汇报。

4、全班舞动。

八、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们高兴吗?好,让我们下课后到教室、操场上去寻找规律吧!

四、教学结果

本节课上完后,学生感觉这节课挺有意思的,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检查效果较好,基本达到我抓住课堂的每个环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始目标。

五、教学反思

1、注重培养学生概括表达能力

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正处于起步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在本节课中,注重培养让学生把话说规范的习惯,学生在认识颜色变化的规律时,先由老师“扶”着说出,是几个图形为一组,每组是按什么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再到老师“放”开让学生自己说,使学生的语言逐步达到用词准确,表达完整,思维清晰。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规律的时间和空间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图形的变化规律后,进行勇闯三关的智力大比拼,让孩子们在游戏当中巩固所学新知,激发学生兴趣。

3、合作意识的培养

在欣赏了他人设计的有规律的图形以后,让学生来争做小小设计师,满足学生自己动手的欲望,同时也遵循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间不长,较为爱动的习惯。而这个设计一个人很难完成,小伙伴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必要的“合作、交流”,符合新标准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好数学的情感。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规律美。

伴随的优美的音乐,“斑马”“花布”“衣服上的条纹”“一年四季”等一张张图片的出现,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本课的最后,还让学生在音乐中用自己的肢体进行有规律的律动,进一步感知数学的生活化。

六、教学困惑

我对于什么是规律要求学生进行较为规范的口述,大部分部分同学会。不知道小学一年级需不需要这要的规范的训练,会不会对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打击?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推荐)

<<统计>>

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邹义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从小到现在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谁能说说自己的身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积极发言,“长高了、长胖了、„„。”

看,大头儿子也来参与咱们的发言了,(课件演示:大头儿子唱着歌向同学们走来,最后,露出两颗掉了的门牙笑着问候大家),谁发现大头儿子的变化了?(换牙了)有换牙经历的孩子说说自己换了几颗牙?生:汇报自己的换牙数量

师:面对全班换牙的情况,你最想了解什么?生:换几颗牙的人最多?换2颗牙的有几人?------。

【评析:身体的变化是儿童每天都在亲身经历的事情,其中换牙又是本阶段的孩子必经的一件事,这样从学生最切身的体验入手,引发了学生的共鸣,学生从多个角度发现并讲述自己的成长变化。兴趣盎然!为了把学生发散的思维暂时收拢,并且保证兴趣不减,课中引入了大头儿子,这样不到1分钟的情境创设,给孩子们带来的却是思维的融会贯通!于是把焦点集中在了对换牙的讨论上,同时体会到了统计在生活中的存在。】

二、亲历过程,体验学习

1、调查准备:

师:如果想知道咱们班换2颗牙的有几人?换5颗牙的有几人?换几颗牙的有几人?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小组交流,然后汇报想到的调查方法:

让大家举手;投票可以知道;排排队;作标记------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现在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调查本组同学的换牙情况,并及时做好记录。(出示各小组使用的统计图,说明:图中的每一个小格代表1个人,换几颗牙的有几人就选择几个小格,具体的记录方法,自己小组商定。)调查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不重复,不能遗漏。

2、统计经历。

小组合作交流,调查统计,教师参与。

小组汇报,展示统计结果,并讲明统计方法,完成全班的换牙统计图。

师:你们组是怎样调查的?调查的结果怎样?

每个小组抽2个人到前面展示,讲解。然后小组合作将本组的统计结果记录在全班统计图上。

生:我们组的方法是一个一个问他们换了几颗牙,然后在小格内涂上颜色。

生:我们是用举手的方法调查的。在小格内用画 “√”的方法记录的。

„„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可以随时对该组的方法做出评价,随着各小组的汇报,全班的换牙统计图完整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评析:统计教学中学生的亲身体验很重要,有益于认知结构的构建。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思维多样性的存在,因此会设想出不同的调查方法,在这里教师没有做过多的统一要求,而是给每个小组充分的空间,让他们选择喜欢的方式在积极的合作中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体验了成功。汇报交流的环节,每个小组不同方法的展示和讲解(举手、站队、一个一个问、写在纸条上,涂色记录、画三角记录、等等)这些学生智慧的结晶无疑使全班在感受经历不同的统计过程,为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感悟和体验,这样的认识来得丰富、深刻,难以忘怀。】

3、分析统计结果

师:从这张统计图中你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我知道换3颗牙的最多,换1颗牙的最少

生:我看到了换5颗牙的有5人,没换牙的有2人

生: „„

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及时地表扬有创意的想法。

4、完成统计表

师:咱们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来统计换牙人数。(展示统计表)让学生在备用材料中取出统计表,然后根据上面的统计图,独立填写完成。

展示一生的统计结果,其余订正。

师:根据这个表格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小组内轮流进行,一人提问,其余回答。与上图相比,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生发言,说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统计。

5、拓展运用知识

师:我们班的XX同学今天没来,大家猜猜他可能换几颗牙?

生:他可能换3颗牙,因为换3颗牙的最多。

生:他可能换5颗牙,因为他长的比较高。

教师说明:同学们的分析和猜测都有道理,课后大家可以去访问他,看谁的猜测最准确。

【评析:猜测和估计是数学的一个重要新思想,也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课中设计了为没来的孩子猜测换牙的数量,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统计的意义,运用统计结果。在学生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思维的再生!】

三、拓展空间,应用实践

师:看到同学们今天这么积极投入地学习,老师真想奖励大家,为此我准备了三种颜色的彩纸,准备为大家做三种颜色的花,(展示:红、黄、绿)老师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花。

现在老师就犯难了,到底什么颜色的花应该多做一些,每种颜色的花分别做多少朵呢?怎么样才能很快知道?帮老师出出点子吧!

学生积极思维,踊跃欲试。

金点子一:我想站队的方法比较快。

金点子二:先分别举手然后数一数就能知道了

金点子三:在纸上做标记,然后数一数。

让金点子一、二、三分别开始统计红花,黄花,绿花的朵数,其余学生积极配合参与。分别汇报统计结果,教师记录。说明:在大家的帮助下老师知道了咱们班喜欢红花的人数比较多,要多做一点。

【评析:统计在现实世界里有着广泛的应用,让学生学会从统计的角度用统计的眼光看生活是本节课力图要达到的。在完成了对换牙的统计后,安排了本环节,算是课堂的加油站吧!在金点子的带领下让学生参与并经历了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进一步感受了统计活动的价值和作用,形成一定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走出课堂,放逐生活

统计的作用很大,在生活中经常用到。你知道在生活中哪儿需要统计吗?

在学生精彩的发言中,结束全课。可以提醒学生选择一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调查统计。

【评析:从对新课标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现在统计教学的真正价值已不再是教给学生多少统计知识,经历过程、掌握策略、感悟生活是关键。这里的安排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源于生活,溶于课堂,用于实践的学科特点。】

【总评】这节课主要特色是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整个教学设计突出反映了教师具有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具体体现在: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关注了内容呈现上的情景化。如在课始阶段通过卡通形象“大头儿子“的换牙情境引发了学生对自己换牙的讨论,从而引出数学问题。这样教学活化书本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重视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课的展开阶段,首先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然后指导学生主动探究,分类整理再合作交流,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总结阶段,注意拓展知识,回归生活,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

3.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发生、发展过程,强化了学习统计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过程的激励性评价,促使学生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化地发展。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在学生轻松、愉快地经历统计过程的同时,不断地引导学生进入创新思维的广阔天空。

第三篇:202_学年下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202_学年下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天河区侨乐小学 刘丽红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三个班的数学教学,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

一、备好课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认识人民币》 的时候,这课教学难度比较大。一年级儿童年龄小,对于用钱买到东西这等价交换的方法不是很明白。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我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如出示了主题图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另外,新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第一、创设生活和激趣的情境。

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闯数学城堡的情境,引发一环又一环的问题,(1)数学老爹爹要检查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掌握得如何所设计的解码游戏。(2)数学小天使聪聪提供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粗心大意的现象“14-5=11

15-3=2

8-6=14”,学生判断对错,分析错的原因,培养细心的计算习惯。(3)智慧小天使明明所出的动脑筋计算,加强知识 间的对比——区分不退位和退位的减法计算,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

第二、重视学生自主探究,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在新教材实施的开始阶段,我们的学生一般不太愿意接受题目的多种算法,认为只要用一种方法做出来就行了,何必再费劲寻找不同的方法呢?所以我们尝试以表扬、鼓励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同一题目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要求学生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再通过讨论得出许多算法。〔案例〕100以内的退位减法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

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6-

4、29-3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36-

4、29-3等算式计算时都能直接在个位上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师:个位6不够减8怎样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方法。

(从学生的疑问中反映了退位减法的难点和关键,同时也表达了学生的认知 冲突,这时我及时启发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方法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学生在投影上展示并说算理

算法一:从10根小棒时去掉8根剩下2根,再和26根全起来是28根,即10-8=2,26+2=28(我未作评价,目光观察其他孩子的反应,小朋友急不及待说还有其它方法。)

算法二:把36根分成20根和16根,即 16-8=8,20+8=28。算法三:从30根拿2根合6根合成8根,即30-2=28。算法四:从30根拿出8根剩下22根,即22+6=28、、、、、、教师的一些身体语言和提示性语言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观点,认识同一件事、同一个事物,从而让学生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知识。如果能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好处,品尝到其中的乐趣,学生的思维也会逐渐活跃起来,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就能很自觉地将自己的思维发散开来,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

第三、合理优化计算方法

面对多样化的方法我们应该怎样科学的优化和完善孩子头脑中的想法呢?因为随着现代数学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很难讲清哪种方法是最好的。我们原来认为某种方法是最好的,可能通过自己的尝试证明这个结论并不一定合适,也许我们一开始认为很“笨”的方法,结果却成为了好的方法,一句话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在解决“36-8”这样的问题时,学生提出各种方法后,最理想的方法当然是:“6减去8不够减,向30借10,变成16-8等于8,再加上20等于28。” 它与后续的竖式计算的算理是相通的,但是这样的方法是否能够让学生接受呢?

〔案例〕100以内的退位减法 师: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种?

学生竟异口同声地说:“第一种”,只有小部分的人选择“第二种”。这时,我按捺住自己迫切的心情,放手让学生用他们喜欢的方法去完成练习,力求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思维的真正碰撞 3 一下,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但如何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最基本的方法,同时略微渗透着一点算法多样化的优化呢?

设计一道题53-7= 学生脱离学具操作,交流算法。

师:请同学们用刚学习的四种方法分别去计算“53-7=”。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算法。

(全班交流算法时,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想法,感觉到第一、三、四种方法表达起来显得思路比较复杂、混乱,第二种方法则比较简单、清晰。)师:现在你们最喜欢的哪种方法呢?(有一半人选择第二种方法。)

出示基本练习题目32-5=

46-9=

57-8= 师:把全班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比一比哪种方法算得又快又准确。

(结果是选择第二种方法的同学做得又对又快。)生:第二种方法算得最快。

师:那你们现在最喜欢哪种方法呢?

(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第二种方法,而有小部分的学生选择第一种方法。)经过对比方法,实践证明学生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体会到一些算的又对又快的方法并能加以引用,也就达到方法合理优化的效果,但当学生的思维状况停留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上时,我们要尊重学生认知水平,并有的放矢地采用各种手段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不能强迫学生去接受某一种方法。

第四、对比异同、寻找规律,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进行计算基本练习后,组织学生讨论计算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差的十位比被减数的十位少一,找到规律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差的十位少1,使学生对退位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时我及时在黑板上被减数的十位上面点了退位点,提醒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点上退位点,如果不点退位点就要把退位点记在头脑里,然后知道了差的十位,再解 4 决个位,这样提高了学生口算的速度。接着比较不退位减法的十位,为什么它差的十位和被减数的十位一样的,让学生清楚的明白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帮助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四、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为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我明白: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工作,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教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在教学中,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教学工作。

五、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 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张小兰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100以内的加与减和有趣的图形。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所教年级基本情况,本年级共有学生92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较扎实,对学习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兴趣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仍有畏难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的是保持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

(一)》。第五单元“加与减

(二)”,第七单元“加与减

(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 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四、教学措施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 2 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6、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7、继续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五、教改思路

1、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呆板的形象,使用儿童化语言,寻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发展学生能力,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2、重视培养习惯。好的习惯使学生学习数学事半功倍。在平时的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认真思考等良好习惯,形成自觉行为。

3、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效率,合理利用时间,在课堂上获取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基础知识同步发展。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上要活泼有趣,课内外结合,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第五篇: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4人。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学生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如李静茹,刘铭宇,耿甲臣,张婉玉,李耀扬等;个别学生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常家乐,常伊飞);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 我的优势。

1.我热爱教育事业,乐于教学,所以我会全身心的投入。2.对于工作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3.能与时俱进,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4.能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善于吸收好的教学方法。5.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和学生关系融洽。

6.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善于分析和总结,对各类数学问题进行归类汇总。

三. 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对本学期的要求,制定了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教学具体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 教学进度。

(一)、认识图形(4课时)第一周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8课时)第二周至第四周 例1 …………………………………………………4课时左右

例2……………………………………………………7课时左右

例3……………………………………………………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

(三)、分类与整理(4课时)第五周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5课时)第五周至第七周 数数 数的组成…………………………………4课时左右

读数 写数………………………………………4课时左右

数的顺序 比较大………………………………5课时左右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左右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五)、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第八周

认识人民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3课时(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30课时)第九周至第十三周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6课时左右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8课时左右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4课时左右(七)、找规律(6课时)第十五周

(八)、总复习(10课时)第十六周至第十九周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案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