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西方行政学作业资料及答案
编辑:独坐青楼 识别码:22-945709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13 13:01:18 来源:网络

第一篇:西方行政学作业资料及答案

一、不定项选题

1.亚里士多德认为政体可分为(BCD)。A.法国B.瑞士C.美国D.日本 业人员。

A.联邦政体B.君主政体C.贵族政体D.共和政体 5.美国总统的任期是(B)。判断:×

2.最早实行联邦制的国家是(C)。A.3年B.4年C.5年D.6年 理由:日本国家公务员的职位分类,适用于一般职务中的非

A.法国B.中国C.美国D.日本 33.美国市政管理的组织形式主要有(ABC)。现业人员。

3、(B)国家实行中央控制,地方政府在法律上只是中央的分支机A.市长议会制B.委员会制C.委员会1.联邦制又称合议制,指国家最高行政权不是集中在国家元首构。经理制D.选举制 或政府首脑一人手中,而是由议会产生的委员会集体行使的A.总统制国家B.单一制国家C.议会制国家34.美国总统的助手和辅助机构包括(BCD)。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D.联邦制国家 A.州长B.副总统C.内阁D.白宫办公判断:错

4.下列国家中采用单一制有(AD)。室理由: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指国家最高行政权不是集中在A.法国B.瑞士C.美国D.日本 35.关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表述正确的有(BC)。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一人手中,而是由议会产生的委员会集

5.英国的行政制度包括:(AC)A.责任内阁向议会和国王负责B.责任内阁仅向体行使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A.君主制B.单一制C.内阁制D.委员会制 议会负责 2.英国是通过把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截然分开实现权力的6.按照传统惯例和各种宪法文件,英王是(ABD)。C.责任内阁是集体决策机构D.责任内阁不是分散与制衡的。

A.世袭的国家元首B.立法机关的组成部分C.法院的首领D.集体决策机构 判断:错

武装部队的总司令 36.英国实行的政治制度包括(ABC)。理由:英国是通过内阁内部的民主实现权力的分散与制衡的。

7.英国国王在现代社会的权力有(BCD)。A.君主制B.单一制C.内阁制D.总3.美国的联邦法院和州法院各有其管辖权,在组织上有隶属关

A.行政权B.立法否决权C.大臣罢免权D.授爵大权 统制 系。

8.在英国,(A)是协助英王处理一切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中央政府37.日本封建时代所经过的时期包括(ABD)。判断:错

机构。A.镰仓时代B.室町时代C.幕府时代理由:美国的联邦法院和州法院各有其管辖权,在组织上没

A.枢密院B.内阁C.部门大臣D.总理 D.江户时代 有隶属关系。

9.英国内阁人选由(A)决定。38.日本实行的政治制度包括(ABC)。4.在日本,地方行政长官不对地方议会负责,而直接对地方

A.首相个人B.议会上院C.议会下院D.国王 A.君主制B.单一制C.内阁制D.总统全体选民负责。

10英国的地方行政单位包括(ABCD)。制 判断:对

A.行政郡B.市镇C.区D.教区 39 日本对公务员的考核内容有(ABCD)。理由:在日本,地方行政长官不对地方议会负责,而直接对

11.美国总统在立法上的权限包括(ABD)。A.工作B.性格C.能力D.是否适合该职位 地方全体选民负责。

A.劝告权B.否决权C.任命官吏权D.委任立法

二、判断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权

1.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议会民主制的国家。1.在现代社会,共和制国家的政治制度具有那些特征?P4 12.美国总统的任期是(B)。

判断:错误 答;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并由A.3年B.4年C.5年D.6年

理由: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议会民主制的国家。2.当代世界宪法和法律规定其任期。政府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13.按照美国有关选举的法律规定,总统竞选时,选民投票的时间在各国所采用的君主政体多数属于立宪君主政体。动,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享有选举权和其他基本权利大选年的(D)。

判断:正确 等。A.8月B.9月C.10月D.11月

理由:立宪的君主政体是权力受成文宪法或不成文宪法限制2.比较单一制和联邦制。14.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ABCD)。的政体。宪法规定了君主的地位和权力,限制了君主的特权。答:单一制与联邦制是国家权力结构的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A.美国国会两院可以以简单多数票拒绝当选议员就职

当代世界各国所采用的君主政体多数属于立宪君主政体。其差别主要体现于权力在纵向上的分配。单一制国家实行中B.美国国会两院要开除一名议员,必须以2/3的多数票通过

3.“影子内阁”是指实行总统制议会反对党组成一个准备上台央控制,地方政府在法律上只是中央的分支机构。联邦制国C.美国国会议员可以不受所属党派的约束,自由发表意见。的执政班子。家的各个成员国政府则享有由宪法规定的自治权。D.美国国会议员可以跨党投票,而不用担心会受到党纪的制裁。判断:正确。15.美国总统的助手和辅助机构包括(BCD)。

理由:影子内阁:在西方国家中有一种形式,称为“影子内阁”,3、现代民主制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A.州长B.副总统C.内阁D.白宫办公室

或称“预备内阁”、“在野内阁”。它是指实行责任内阁制的议会答:①宪法和法律均确认公民的民主权力和自由。16.没有保留给州的权力包括(BCD)。

A.借款B.缔结条约C.授予贵族爵位D.铸造反对党按照内阁的组织形式组成一个准备上台的执政班子。②许多国家其民主制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议会制、普选制、两

党制(或多党制)、文官制等政治制度。4.总统制政府是目前西方国家最普遍的一种政府形式。货币

③大多数国家的成文宪法都规定了政府的组织纲要,政府及判断:错误 17.美国市政管理的组织形式主要有(ABC)。

A.市长议会制B.委员会制C.委员会经理制D.选理由:内阁制政府是目前西方国家最普遍的一种政府形式。其各部门权力的分配,各机关权力的范围,政府官员的任期、1.英国是通过把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截然分开实现权力的分任命及选举方法,以及选民资格的确定和选民团体的构成。举制

④实行“多数统治,保护少数”的原则。在选举中获得多数选散与制衡的。18.下列关于《彭德尔顿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CD)。票的政党为执政党,允许反对党或在野党存在,但反对党或判断:错误 A.《彭德尔顿法》的核心原则是政治中立

理由:美国是通过把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截然分开实现权在野党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和法律。B.《彭德尔顿法》建立了常任文官制

4、比较内阁制和总统制。力的分散与制衡的。C.《彭德尔顿法》使文官脱离政党的控制 答:内阁制起源于英国,是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2.英国公众一般所谓的议会,往往仅仅指上院。D.《彭德尔顿法》缩小了政党分肥的范围,但并没有废除政党分肥。的一种政府制度。内阁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监督。判断:错误 19.日本江户幕府创建者是(C)。总统制始于美国。在1787年,美国在制定国家宪法时,采取A.德川秀忠B.丰臣秀吉C.德川家康D.织田理由:英国公众一般所谓的议会,往往仅仅指下院。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又相互制约的原则。通过选举来3.英国按照宪法和惯例,实行武官控制军事的原则。信长 确定总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还兼任武装判断:错误 20.对外关系上,日本的德川幕府采取(C)。部队总司令。总统具有极大的权力,同时又受到相当程度的理由:英国按照宪法和惯例,实行文官控制军事的原则。A.参觐交代制B.幕藩体制C.锁国政策D.开放政制约。4.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最有力的控制方法是财政控制。策判断:正确。21.19世纪50年代,日本与西方国家签订的条约有(ABCD)。1.现代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主要体现在哪些A.日美和亲条约B.日英约定C.日荷和亲条约D.日理由:

1.美国总统根据参议院的建议和同意,有权任命一切官吏。方面?P43-44 俄通好条约 答:(1)英王仍然是世袭的国家家元首,但下任国王并非由判断:对 22.二战后,美国占领军政府对日本进行的改革有(AD)。(2)英宪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总统根据参议院的建议和同意,国王任意指定,而是由不成文宪法予以严格的规定。A.非军事化改革B.军事化改革C.非民主化改革D.民理由:

王是立法机关的组成部分,英王与上院、下院组成议会,拥有权任命一切官吏 主化改革 有立法权,法律须英王批准才能生效。(3)英王为武装部队23.关于日本天皇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有人主张“彻底解除天皇在国2.在美国,只有联邦法院拥有司法审查权。部司令,如今也完全是个荣誉性的称号。(4)英王在宗教上判断:错 家权力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体现了(B)的主要观点。仍是英国教会的首领。(5)选任首相,在理论上属于国王自理由:1803年,最高法院马歇尔首席法官做出马伯里诉麦迪A.废止论B.象征论C.存立论D.实权论

逊案的裁决,第一次确立了法院的司法审查权。后来有人试由裁决,但在实际上都是基于政党的安排,即首相是由议会24.日本战后宪法直接规定的国民参政权包括(ABCD)。多数党领袖出任,国王仅仅履行任命手续而已。(6)加封贵A.选举权与罢免权B.被选举权C.请愿权图修改宪法,但是由于修改法院极为困难,因此最高法院便族,并使之成为上院议员,必须根据首相的建议。一直保有司法审查权这项权力。D.国民投票权25.日本《地方自治法》规定,日本的“普通地方公共团体”包括(AB)。3.美国白宫办公厅人员由总统任命,同时经过参议院批准。2.英国首相的职权及与内阁的关系。判断:错。A.都道府县B.市町村C.郡D.藩国 答:(1)首相可以独自做出某些重大决策; 26战后日本中央政府对地方自治体监督控制的方式主要有(ABD)。理由:由于白宫办公厅是为总统个人服务,其班子由总统任(2)首相可以利用内阁委员会而摆脱内阁会议; A.立法控制B.财政控制C.司法控制D.行政指导和监命,无须参议院批准。(3)首相在内阁会议上可以操纵讨论。4.按照《联邦公法》,美国国防部长必须由武官担任。督判断:错 27.日本公务员的研修主要有一下几种(ABCD)。3.英国文官工资制度的原则是什么?,国防部长必须由文官担任。A.行政研修B.地方机关职员研修C.研修指导者研修理由:按照《联邦公发》 答:英国文官的工资制度三项原则(比较平衡原则;适应物D.行政官员出国研究员制度。28日本对公务员的考核内容有1.日本战后新宪法采用了三权分立原则和美国式的责任内阁价原则;定期提薪原则)。制。(ABCD)。判断:×A.工作B.性格C.能力D.是否适合该职位

4、市长——内阁制。P92-93 理由:日本战后新宪法采用了三权分立原则和英国式的责任29.最早实行联邦制的国家是(C)。答:市长是选举出的独立的政府首脑,并与他任命的内阁官内阁制 A.法国B.中国C.美国D.日本 员分享执行权力。在市长与内阁之外,还有一个由议员所组2.在日本,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如果被参议院否决,众议院可以30.瑞士的委员会制度的特点包括(ABCD)。成的议会。市长可以请其中的议员担任自己内阁的成员,也A.联邦委员会由议会选举产生,不一定由议会中的多数党或党派简单多数再次通过,该法案即可成立。可以辞退其中的某些内阁成员。议会仍然是独立的,议长由判断:√ 联合产生。全体议员任命,通常被称作最高行政长官。市长与议会的关理由:在日本、参众两院的关系上,众议院居优先地位。B.委员不得兼任议员,任期4年,可以连选连任。系是,议会设定政策框架和预算,市长掌握日常决策的行政3.日本地方政府是拥有自治权的地方行政机关,不是中央政府C.采取合议制,政府一切决定均有7人委员会合议决定。权力。的委派机构。D.不实行权力分立,不设总统和总理。1.简述美国国会的立法程序。31.共和制国家元首一般由选举产生,选举程序的类型包括(ABCD)。判断:×①提出议案 理由:日本地方政府具且双重性,既是拥有自治权地地方机A.由选民直接投票产生B.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在众议院,一名或多名众议员只要把议案文本送交书记C.由议会选举产生D.由特定结构的选举团选举产生 关,又是中央政府委派机构。官或投入议案箱,议案就提出了。4.日本国家公务员的职位分类,适用于一般职务中的所有现32.下列国家中实行联邦委员会制的国家有(B)。

在参议院,一名或多名参议员只须得到会议主持人的认可,就可宣布议案。

同一议案可在两院分别提出。提案权独属国会议员,总统在国会只能提出立法建议,无权直接提出议案。②委员会审议

议案提出后,众议院议员或参议院主持人按议事规程将议案提交给主管常设委员会审议。委员会主席通常会将议案交给下属的一个小组委员会审议,也可由全体委员会直接审议。③全院辩论和表决

委员会表决通过的议案,附加一份报告回到议院,列入日程表。议员们对该项议案进行辩论,提出修正案,最后进行表决。

议案在一院通过后,即送另一院审议,再经过一套以上程序,最后再次表决。④两院协商

如果第二院对议案又加修改,从而两院通过的文本发生分歧,则需要专门成立临时两院联合委员会协商解决。⑤总统签署

总统接到两院通过的议案后签署,即成为法律。也可否决或搁置。否决后议会两院各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则无须总统签署即成为法律。如搁置10天,议会并未休会,议案自动生效。如果10天内议会休会,则议案作废。搁置否决不需要理由,也不能被推翻。

2.简述美国国会对法院的制约。

1、国会可以采用批准它愿意批准的法官任命,弹劾它不喜欢的法官的办法,逐渐改变法院的组成。当然因为小的政策分歧,不能轻易反对总统的任命,也不能进行弹劾。

2、国会和各州一起,可以用宪法修正案推翻最高法院的判决。

3、国会可以稍加修改重新通过被宣布为违宪的法律。

当然,国会对法院的行动,许多情况下都是总统通过政党,施加压力或利用舆论等操纵的。

因此,法院对行政的制约是以废止法律这种直接手段。总统对法院则有任命法官和通过国会两种方式。

3.简述美国国会对总统和行政机构的制约和监督。(1)立法权。国会能以立法制约总统和行政机构。

(2)财政权。国会掌握着钱袋,这是国会最重要的权力,也是国会制约和监督政府的重要手段。

(3)任命批准权。根据美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总统提名任命的部分官员须征询参议院的意见和经参议院批准。

(4)弹劾权。美国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对犯叛国罪、贿赂或其他重罪和轻罪的“总统、副总统和合众国的所有文治官员”进行弹劾。(5)立法否决权。立法否决权在一定程度上是直接干涉行政的行动。在行政机构被国会授权后,其行动又不能令国会满意,则会被国会制止。

(6)“夕阳法”。所谓“夕阳法”是指国会在批准成立一个新的机构或批准一个机构的计划项目时,规定了该机构或该项目的结束日期。“夕阳法”能限制行政机构的膨胀。

(7)调查权。调查权是由立法权引申出来的,调查可使国会收集事实以帮助立法。

1、简述二战以后美国对日本进行改造的内容。答:(1)进行“非军事化”。解除日本全部军备,保证其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2)进行“民主化”改革。在日本建立一个民主和平的独立政府。

2.简述战后《日本国宪法》对于国会职权的规定。

答:根据战后日本宪法,“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国会行使以下职权:立法权;对政府的监督权;对外交的监督权;对财政的监督权;对司法的监督权。

3、简述日本地方议会职权的内容。答:(1)法案审议、决定权。(2)地方行政监督权。(3)建议权。(4)公务调查权。(5)管理选举有关事宜和参与人事决定权。

4.简述日本地方议会与地方行政长官的关系。

地方行政长官是直接从选民中选举产生的,而不是从议会的多数党产生的,地方行政长官不对地方议会负责,而直接对地方全体选民负责。地方议会与地方行政长官的关系是立法与行政的关系,议会对行政拥有监督权。按照《地方自治法》的规定,地方行政长官的职权大于地方议会。(1)地方行政长官拥有议会的召集权。(2)地方行政长官对议会决议有要求复议权。(3)地方行政长官拥有对议会的解散权。(4)地方行政长官拥有不经议会审议的紧急行政立法权。

4.简述美国市政管理的组织模式。

美国的市政管理主要有三种组织模式:市长议会制、委员会制和委员会经理制。

1.简述美国式总统制政府的特点。1.答案要点:

美国式总统制政府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2分)其主要特点有:

(1)总统独立于议会,不由国会产生,而是由公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总统选举与国会选举分别进行,总统只对选民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政府由在大选中获胜的总统组成。(2分)

(2)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权,统帅全国的武装力量。(2分)

(3)政府与国会是分离的。政府成员经参议院同意由总统任命,不得同时兼任国会议员。(2分)(4)总统和国会的任期固定。(2分)

2.简述美国各州之间的志愿合作关系。2.答案要点:

美国各州之间可以志愿结成和发展各种合作关系。(2分)这种志愿合作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订立州际公约或协议。(2分)

(2)建立各州政府委员会的固定组织,由各州州际合作委员

会官员组成,作为处理和改变州际事务的常设机构,其总部设在芝加哥。(2分)

(3)召开各州行政、议会或司法高级官员的会议。(2分)(4)州法律统一化。(2分)

3.简述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共有权力。3.答案要点:

(1)征税(1分)(2)借款(1分)

(3)设立银行和公司(1分)(4)设立法院(1分)

(5)制定和实施法律(2分)

(6)为公共目的而征用财产(2分)(7)举办公共福利(2分)

4.简述日本地方议会与地方行政长官的关系。4.答案要点:

地方行政长官是直接从选民中选举产生的,而不是从议会的多数党产生的,地方行政长官不对地方议会负责,而直接对地方全体选民负责。(2分)地方议会与地方行政长官的关系是立法与行政的关系,议会对行政拥有监督权。(2分)按照《地方自治法》的规定,地方行政长官的职权大于地方议会。(2分)

(1)地方行政长官拥有议会的召集权。(1分)(2)地方行政长官对议会决议有要求复议权。(1分)(3)地方行政长官拥有对议会的解散权。(1分)

(4)地方行政长官拥有不经议会审议的紧急行政立法权。(1分)

四、论述题(每题25分)

试比较法国半总统制与美国总统制。

答:①在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上,两国总统都由公民选举产生,但法国总统采用直接选举方式,美国总统采用间接选举方式。

②在总统与议会的关系上,两国总统都只对宪法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但他们又都与议会保持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③美国议会中的党派构成对于总统的执政过程并不产生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而在法国,总统所属的党派是否在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对于总统执政则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

④在立法动议权方面,两国总统并无差别,但美国总统不仅拥有对于法律的搁置权,还拥有对于法律的否决权。

⑤美国实行严格的分权体制,总统不得解散议会,但议会可以弹劾总统。法国总统可以解散议会,议会虽然拥有对总统的弹劾权,但只有当总统有叛国罪时才能进行弹劾。

⑥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但总理是政府首脑。

⑦在外交权和司法权方面,法国总统的权力相对更大一些。

四、论述题(25分)

试述英国20世纪末上院改革的基本内容。答:上院改革的基本内容:

(1)上院改革的宗旨和实现途径:上院改革的宗旨是推进民主化。根据工党政府的《议会现代化:改革上院》白皮书,这次上院改革的目标是使“第二院”比过去的贵族院“更加民主、更有代表性:“该议院作为一个整体,将反映出国内政治信念的总体上的平衡。”同时,“该议院的成员将包括来自全国各部分、阶层和行业,而且男女比例、全国性民族和宗教组织的比例要大体相称”。实现上述两项目标的途径是:一是取消世袭贵族的第二院占有一席之地的权利;二是通过革新一化贵族的提名方式来建立一个过渡性的议院;三是启动广泛而长期的改革。

(2)上院改革的总体思路

新上院的作用:A、对公共政策提出不同的看法。B、成为英国社会广泛的代表。C、作为非成文英国宪法中的主要“制约与平衡”因素之一,在权力制衡性上发挥关键性的作用。D、在公共事务上,上院应该为联合王国的各民族、各地区提供一个发言的论坛。概括地说,新的上院主要有四项职能:建议、代表、制衡、论坛。与原来的贵族院相比,新上院多了一个代表职能,在其他职能上也存在着内涵和程度上的差异。(3)上院的权力。新上院的权力主要有:A、保留议会法中已经规定的“悬挂否决权”。这项权力可以拖延下院通过的法律生效,但不能阻止其最终成为法律。下院法案在连续两届议会获得通过后,即可成为法律而生效。B、有权在合理的时间内继续考虑所有的政府事务。上院应关注执政党大选时的竞选宣言,以及下院在主要公共政策问题上的表态。

(4)新上院的特征。新的第二院具有如下特征:有权威,有信誉,有广泛的代表性。这些特征决定上院具有如下特点:A、有深厚的政治世界以外的自立和多领域的专长;B、具备对宪法事务和人权进行仔细评估的特殊技能和知识;C、具有运用哲学、心理和精神分析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D、有杰出的个人修养;E、保持自由地位,不受政党支配,为了使任何一党不能支配第二院,相当比例的成员将是非党人士并坐在“横坐”上。F、有不嗜争论、礼貌待人的绅士风度;G、有用战略眼光看问题的头脑。

(5)新上院议员的额构成。上院成员构成方式:A、相当数量的人是“地方议员”,他们是在反映联合王国内部每个民族和地区政治信念平衡的基础上选出的。B、其余议员将在一个真正独立的选任委员会提名的基础上遴选;C、选任委员会中的独立人士占总数的比例保持在20%左右;D、对有政党倾向的议员,选任委员会要确保总体上的平衡,这个平衡要与最近一次大选中选民所表达出来的政治信念相称;E、为使改革减少阻力,现有的一代贵族应该成为新上院的成员。

试论述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政府内部管理改革。

一、放松政府内部管制

制度化与规则化是官僚制政府的基本运行准则之一。政府必须不断提高其决策及应变能力,一切依规则办事的传统政府运行机制的弊端日益突出,放松管制逐渐成为美国朝野所倡导的一个改革主题。美国各级政府在20年里开展了以放松管制,健全运行管制为基本取向的内部管理改革运动。主要内容包括有

1、废除过时的规章制度;

2、建立有使命感的预算制度;

3、改变照章办事的人事制度;

4、改革采购体制,简化行政程序。

二、适度分权,重构政府间关系

美国的建国者们处于对民主政治的信仰和对专制暴政的警惕,在政治体制上采取了三权分立和联邦制的做法。因此,美国在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问题上,历来采取联邦制原则,实行有限分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州和地方政府能力的不断提高、州和地方政府管理优势的逐渐显现、集权化联邦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等因素的推动之下,美国政府走上了与新政以来联邦集权化不同的分权化道路。这期间,美国政府分权化改革的具体途径有

1、以整笔补助取代分类补助;

2、税制改革;

3、鼓励社区自治,直接向社区分权;

4、下放人事权力,包括录用、薪酬、晋升、考核等权力。

简述日本20世纪末行政改革的原因和内容。

答:日本20世纪末行政改革的原因。二战后,日本制定新宪法及内阁法等相关法律,对战前行政机构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然而,日本虽然在战后实行了内阁制,在法律上国会是政策形成的中心,在实际的政治过程中,真正主导日本政策的却是行政系统。形成这种政治格局的原因很复杂,日本战后改革未能有效地改造其官僚体系,却使战前的“行政官厅”几乎未受损伤地被延续了下来。这使日本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上成了最大阻力。

20世纪末日本行政改革的内容。(1)改革内阁制度,试图解决日本现行内阁由“各省割据”造成的“弱势首相”问题,并实现政治家对官僚的控制。(2)将1府12省9厅按职能精简整编为1府12省厅。(3)以“官办到民办”、“从国家到地方”为口号,推进放松管制、地方分权等。(4)简化行政组织,压缩公务员的规模。(5)进行公务员制度改革。(6)妥善运用行政信息公开制度。

试述21世纪初日本地方分权改革的内容及其评价。答案要点:(1)改革内容

①废除中央省厅等机关的委任事务,扩大地方自主决策的权力,扩大地方公共团体(即地方自治政府)立法与条例制定范围。(2分)

②重新调整中央与地方公共团体相互关系的规则。(2分)③推动都、道、府、县向市、町、村下放权力。(2分)④增加地方政府机构设置与人力资源配置的自主性与灵活性,以充分满足当地政府的特殊要求。(2分)

⑤整顿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补贴制度,增加地方政府的自主财源。(2分)(2)评价

日本的这次地方分权改革确实因废止中央省厅等机关的委任事务而使地方分权程度有所提高,但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分权型社会。(2分)

○1在这次改革中,中央与地方关系中最具实际意义的财政方面未取得实质性进展。(1分)

○2机关委任事务虽然取消了,但也只是在法理上否定了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一个机关,就其实质来看,“法定受托事务”与“机关委任事务”区别不大。改为自治事务的部分,也仍然要受到中央政府的直接出面纠正地方政府的错误和“直接代替执行”等强制措施的“统制”。(2分)

○3许多改革措施,如将中央政府的许可改为“大臣同意”等,究竟在执行过程中有多大差别也很令人怀疑。(1分)

第二篇:西方行政学

请结合实际谈谈对官僚制的认识

经过一段时间对西方行政学说史的学习,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官僚制思想,更是激发了我浓厚的学习兴趣。

官僚制思想是由德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的。该理论提出后,就如同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耗费着社会学、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等学科研习者的精力,更是成为行政研究无法回避的论题。翻开人类学术史,林林总总涉及官僚制的论著数不胜数,其中有对官僚制的歌颂,更不乏对官僚制的鞭挞,当然观念中立者亦有之。官僚制在20世纪取得了成功,去也日渐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对官僚制的批判、分析和反思日益增多。下面就结合我对官僚制的学习,浅谈一下个人的体会和认识。

首先学习官僚制要弄明白什么是官僚制、谁是官僚。官僚制通常指一个特别的制度或者制度的分类,或者只一个在大型组织内配置资源的特定方法,也就是官僚化决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官僚只是一种政治行政制度,亦可以说是一种管人方法。而官僚,他首先是一个人,他为一个大型组织工作,全职为组织工作,并且主要收入来源来自这个职业,无论他所在的组织整体如何对产出经行评估,他自身的产出不能通过任何市场评价机制来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评估。也就是说,官僚能够为非官僚组织工作而且不是所有的官僚组织中的成员都一定是官僚。例如:某某大学的售书人员,因为其雇员的既定产出能够通过图书市场来进行评估,他们就不一定是官僚。总而言之,不管怎么样,我们使用的官僚一词并没有贬义。官僚作为个体在效率、诚实、努力工作、精确性、公共精神等方面比非官僚既不是更好也不是更坏,但并不意味着官僚作为个体有优劣之分。

其次,学习官僚只要了解其必要的特征,官僚组织一般具有一个正式的权威组织结构,等级的正式沟通网络、广泛的正式规则系统,非正式的权威结构,非正式的和个人化的沟通网络,履行职能的非人格化。官员中存在强烈的个人忠诚和个人投入,特别是等级结构中的最高层。

最后还要了解官僚制的优点,既官僚制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个人与权力相分离,官僚制摆脱了传统组织的随机、易变、主观、偏见的影响,具有比传统组织优越得多的精确性、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理性精神、合理化精神的体现。在典型的官僚制中,存在着一套有连续性的规章制度网,涉及组织管理过程的许多主要方面,它给每项工作确定了清楚的、全面的、明确的职权和责任,从而使组织运转和个人行为尽可能少地依赖个人。官僚制也存在一些局限,过分强调了层级节制体制,要求下级对上级在职务上绝对服从,忽视了下级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民主精神。过分强调组织利益和组织效率,难以应付社会个性化的发展要求,难以应付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纵观当今社会,官僚制仍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剂良方,它的存在不仅可以完善社会等级结构,加强组织结构各部分协调,更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虽然官僚制有一定的局限性,毕竟瑕不掩瑜,相信在更多有志行年的努力下仍能发挥其必要的功能。

得分

签名

第三篇:公共行政学作业答案

《公共行政学》课程作业

一、简述行政管理的本质及特征。

答:行政管理的多种含义: ①行政的初始含义:指对事务的治理和执行②现代行政管理的含义:Ⅰ最广义的: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Ⅱ广义的: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Ⅲ狭义的: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2.L行政管理的特点:①执行性②政治性③权威性3.L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含义)及其要点:研究对象(含义):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要点:①行政管理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在我国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②行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④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是行政权力⑤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⑤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探讨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行政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鲜明的政治性。行政管理是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必然体现国家的本质,为国家的根本统治服务,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二)服务的广泛性。政府权力来自广大人民,必须为人民服务,行政管理的全部活动都必须服从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三)重要的执行性。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和报告工作,并接受其监督。国家权力机关根据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制定和颁布法律法规;而行政机关负责制定具体的措施、细则来贯彻实行这些内容。没有行政管理,就不能实现国家的意志。

(四)一定的强制性。行政管理以国家权力为后盾,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二、简述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辩证关系。答:行政环境就是政府管理的环境,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这一主体的外部境况,是各种直接地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宏观行政环境即通常所说的国情,包括国际的社会、自然环境和国内的社会、自然环境,它是行政环境的基础,对行政活动有决定性的作用。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关系是双向的、辨证的。一方面,行政管理都处在一定的行政环境中,并受到行政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有什么样的行政环境,就有什么样的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必须适应行政环境的变化,由于行政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行政管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行政管理必须从实践出发,从客观的行政环境出发;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可以改造行政环境,要么使行政环境变好,要么使行政环境变坏。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就是二者之间基本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以行政环境为主体则表现为行政环境制约行政管理,起到促进或者阻碍作用;若以行政管理为主体则反映为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改造,以保持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三、简述我国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基本理论内容。

答:

(一)职能重心的转变 1956年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本应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但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后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重政治统治职能,轻社会管理职能;重阶级斗争,轻经济建设,形成一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最后发生了“文革”的**,使我国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对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上来的号召。此后,各级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政府职能重心的根本转变。

(二)职能方式的转变

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处于行政机关高度控制下,政府对经济领域几乎都运用强制性行政手段进行管理,使企业缺乏自主性和能动性,抑制了企业的活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开始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要求,运用价格、税收、信贷、工资、利润等经济杠杆,来组织、调节或影响经济活动,实现经济管理任务。实践证明,运用经济手段,可以增强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的外部压力和内在动力,促使企业树立竞争意识,发掘潜力,更好地提高技术和改善管理,最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手段已成为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手段。同时,政府也重视法律手段的运用,加强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政府管理经济活动的唯一方式,审批与管制成为政府管理的基本手段。政府一方面对企业实行统一计划、统收统支,另一方面又要尽其保姆式的服务,对企业实行统负盈亏、统购包销,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以及产后效益等都由政府统管,这不仅严重抑制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也使政府因为对千差万别、瞬息万变的企业情况和市场活动难以做出准确了解和迅速反应而导致瞎指挥,妨害了经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通过向企业下放自主权,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改革措施,促进企业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方向发展。在弱化直接干预企业的微观管理职能的同时,政府强化了宏观管理职能,精简和削弱了专业部门,强化监督和宏观调控部门。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 转变,则是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管理,推动“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新格局的形成,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宏观调控,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

3.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过去受“左”的思想影响,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等同起来,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同时又把计划与市场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正是在这种传统观念的支配指导下,我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则长期被排除在社会主义大门之外,使社会主义经济不能正常地在市场经济轨道上运行,社会生产力得不到相应的发展。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只搞计划排斥市场的教训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论述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指明了方向。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们逐步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形成了新的认识。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当然由于市场本身的局限,加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我们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仍要发挥计划作用,把计划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职能关系的转变 职能关系问题是指不同的管理职能由谁来行使以及管理主体之间职责权限划分。一个国家的行政职能系统是由若干层级职能系统构成的,各层级行政职能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各层级职能是由不同的主体行使的,因此,分清各职能主体的职责权限,理顺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是充分发挥职能系统整体作用的前提。我国过去存在 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等官僚主义现象,都是与政府部门职责不清,职能不顺有关,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因此,分清职能、理顺关系、明确不同管理主体之间的职责权限,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环节。在我国,政府的职能关系主要表现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政企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1.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地方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职能关系一直处在调整和变动之中,二者关系严重失衡。行政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集中于上级,形成头重脚轻的职能构架,难以发挥地方和基层的积极性。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我国行政管理中一直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前,中央与地方职能关系的调整由于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职能与微观管理职能交叉混合,没有分清,结果造成“一放便乱,一收便死”的恶性循环,中央高度集权的模式始终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权力下放成为中国全面改革的突破点和出发点,开始打破传统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但也造成了国家宏观调控乏力、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割据、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中央与地方关系,实质是权力配置关系、利益关系,也是一种法律关系。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必须在合理划分事权、财权的基础上,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关系,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中央政府代表着国家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承担着整个国家的宏观管理职能,提供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同时承担着对地方政府的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地方政府一方面是国家利益在地方的代表,另一方面又是地方局部利益的代表,承担着中央宏观政策的执行职能和对本地区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提供地区性的公共物品。理顺中央和地方、上级和下级的 职能关系,在指导原则上要坚持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改变过去中央和上级过度集权的问题,实行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适度分权,做到责权利相一致,形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合理协调分工的合作关系;坚持有利于维护国家政令统一,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权威和宏观调控能力,又要有利于增强地方和基层活力,充分调动地方和基层的积极性;既要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全国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要有利于全国各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2.理顺政企关系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确立企业的自主权,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微观经济主体,改变过去与政府的依附关系。理顺政企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政企分开,权力下放。(1)把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分开。两权分离主要在于从所有权中严格地区分出经营权,即让国有企业掌握经营权,政府掌握所有权,两者井水不犯河水,以便使企业具有广泛的活动空间,发挥企业的活力,同时也切断政府与国有企业的从属关系,实现政府职能转变。(2)把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理顺产权关系。要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仅有两权分离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两权分离的基础上明确产权。明确产权关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明确产权关系主要内容是,明确财产的法定主体,界定产权的客体和内容。企业享有的法人财产权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成为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3)实行国有资产分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授权经营的国有资本依法履行出资人的职责,维护所有者的权益,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通过理顺政企关系,最终建立起政府以经济、法律、行政等综合手段规范管理市场,市场 引导企业的宏观调控体制。调整理顺后的政企关系是:政府按投入企业的资本享有所有者权益,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向企业派出稽查特派员,监督企业资产营运和盈亏情况,负责企业主要领导于部的考核、任免,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取消政府对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国有资本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不损害所有者的权益。政府对产业经济管理手段是产业政策,同时,也运用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

3.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总原则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就让市场去解决,政府只管市场做不好和做不了的事,把市场对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指导性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政府引导市场,市场调节企业。一方面,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是需要一系列基本条件的,包括以价格为核心的各种市场信号能够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动;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的实际独立主体地位得到确认;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形成总供给与总需要大致均衡的市场状态,从而使供求双方的实际竞争地位趋于平等,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等等。我国目前在许多方面尚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市场机制正常运转所需的基本条件,而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形势又不允许我们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去自发形成这些条件。因此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必然的。另一方面,承认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转具有不可缺少的指导作用,并不否定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际上,政府的宏观调控的性质和地位在于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在于对市场机制作用的方向和后果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引导,而不是取代或取消市场机制本身在经济生活中的基础性作用。这就是说,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以市场为基础的,主要用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矫正市场的失灵,而不是超越、取代市场,在市场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由市场调节。政府的主要职能包括:打破地区、部门分割和封锁,建立完善平等竞争、规范健全的全国统一市场;搞好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布局,统筹规划,协调和建立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企业产权转让市场等,促进市场体制的发育和完善;发布市场信息,制止违法经营和不正当竞争,等等。

4.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对口设立了一系列管理部门,采取行政命令的管理方法,通过强制性的指令性计划,全面地对社会进行管理。这一管理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难以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要求,其弊端越来越突出。一方面,致使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越来越重,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恶性膨胀,管理成本高昂,管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社会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于政府、集中予上级的管理体制,使社会自治能力、自律水平得不到锻炼与提高,抑制了社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最终影响了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必须改变管理范围、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切实实现政社分开,把本来属于社会的权力转移给社会中介组织行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基本职能就是组织“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好社会公共事务,改变计划体制下由政府包办一切的状况。为此,政府的社会管理要实现三大转变:即在管理范围上改变原来由政府包办一切社会事务的做法,从过去以所有者、计划者的身份去直接管理“私人物品”生产的职能中退出来,加强对“公共物品”供给的管理,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在管理模式上,从“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变,把社会事务大部分还给社会,实 行政社分开,必须要求政府规模小,人员少,机构精干,只行使有限的权力,政府对社会的干预以市场运行的需要为前提,“小政府”只是对过去政府机构超常行为的校正,而不是剥夺政府权力;在管理方法上,从传统的以行政方法为主转变为间接的以法律方法为主,传统社会政府以行政手段干预社会,导致侵权现象时有发生,管理不规范,市场经济要求维护政府社会管理的合法性,建立法治政府,即政府行为是受法律约束和限制的,反对专横的自由裁量权。在具体措施上,政府要大力培养社会的自治能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确立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等等。

5.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一是对政府各部门进行职能分解和职能分析,明确分工,划清职责;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各部门的地位、作用及与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方式,使各部门行为有章可行,完善行政运行机制;三是完善协调机制,由于现实中各部门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即使最明确合理的职责分工,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职责交叉,为此需建立部门之间工作协调机制,解决矛盾和纠纷。通过多次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政府初步形成了“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体系。

四、简述我国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

答:答:行政组织原则是为行政行为提供指导的一种基本论述,是使行政组织长期稳定、平衡、有效和充满活力的一系列的一般性或共同性的规范或法则,是行政组织机构设置所应遵 循的范例。原则可能是真理但不等于真理。原则的基本涵义只是对一定客观现象所具有的共 同性质作出理论概括,真理则是对一定客观事物必然性的揭示和对一定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性 的反映。因此,原则基本上是一种知识和规定性。我国国家行政组织即政府组织,其基本原 则从根本 上说是由我国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概括起来说,我国国家行政组织所遵 守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1)为民便民的原则。这是我国国家行政组织第一的和最高的原则。违背了这一原则,也就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为民,就是要以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切政府工作 的出发点和宗旨;便民,就是要与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方便人民群众,通过国家行 政管理的有效运用,更好地为人民办实事。(2)完整统一的原则。完整,既指各种行政行为所拥有的行政权力在其职责范围内应 当完整,也指国家行政组织的结构应当整齐划一。统一则主要指国家行政组织所特有的层级 节制的组织关系,应当事权确实、上下贯通、政令归一,同时按照各自的职守和功能实行有 效的协作和配合,共同实现国家行政组织的大目标。实现完整统一的关键在于合理的行政授 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国家行政决策、行政行为的一致性。(3)权责一致的原则。该原则的要义,是建立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用科学、严格的规章制度加以确认和规定。一般说来,行政权力应当与行政责任成正比,职位、职权、职责应当相一致。在权责一致的原则下,对那些“例外”的边界事务或特殊事 项,则应当由主管首长裁定后补入正式规定,变“例外”为“例行”。(4)精干效能的原则。精干是指国家行政组织的一种数量状态,其内涵是指以较少的 机构、人员和财物投入完成较多的工作任务。效能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有效的程度,或完成国 家行政管理目标的能力。精干与效能相联系,则是指国家行政组织的(人)才、(资)财、(物)材力与其工作效绩之间的合理比例。精干与效能组成一个完整的概念,精干促进效能,效能 需要精干。精干效能不仅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而且有助减少行政开支。因此是社会主义国 家行政组织所必须的。(5)依法行政的原则。其核心,是要建立法制观念,培养对法制的遵从。在我国,行政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法制制度。依法行政就是要遵从宪法 和法律对国家行政组织的宗旨、地位、权力、职能、预算、编制、机构、程序等的规定,并自觉接受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同时,依照法的精神、原则和条款实施行政管理。依法行政是保证社会主义方向,抑制和克服官僚主义,减少和避免行政决策失误,反对和杜绝违法乱纪,取信于民和造福于民的重要原则。(6)适应发展的原则。其基本要求,是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相应进行国家行政组织 的调整或变革。它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根据国家中心任务的变化而相应采取适当的 组织形式和公务活动方式,其二,根据社会进步和不同时期的特点相应调整行政机构和行政手段,其三,以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设计未来。最后,值得强调的是,我国国家行政组织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关于这个系统的任何规 定性即原则,都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系统工程问题。因此,强调各项原则的互生性、互动性,是发挥原则的规范或法则的指导作用的重要前提。

五、论述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内容。

答:1.在相同或相近的领域,整合分散的行政职能和机构,积极推行大部委制,以减少交叉和重复设置,将外部协调转为内部协调,从而降低行政成本和提高行政效率。可以考虑:(1)将现存国家发改委的经济运行局、产业政策司和产业规划司并入商业部,组建 工商一体化管理的经济贸易部,同时将国资委下属的十大行业总会移交给该机构管理。(2)在工商局、技术监督局、新闻出版总署、知识产权局以及现属商业部的公平交易局、产业损害调查局 和市场流通司的基础上组建国家公平交易和反垄断委员会。(3)在现有国家能源办的基础上组 建国家能源部,负责对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炭、核能、水电等各相关产业的综合发展和市场监 管。(4)考虑到铁路改革的难度,可先将交通部和民航总局重组为大交通部。(5)在卫生部、教育部、计生委、劳动社会保障部、民 政部的基础上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成立医疗机构监 管局,同时把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职能扩展到农药,这两个局可直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但属 相对独立的监管机构;(6)调整国务院直属机构,把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体育总局和旅游局并入文化部,组建大文化部。(7)把林业局纳入农业部或国土资源部。

2.必须强调的是,负责行业监管或有监管职能的部委,其监管的职能应该与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部 委以及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能相对独立,做到监与资、监与政策分开。同时在需要价格监管的产业,应该将国家发改委的价格监管职能分散到相应的监管机构。所有的监管机构都不应该设置为事业单位。

3.加快行业(商)协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将这些协会组织与其他社团组织分开管理,由新组建的经 济贸易部及地方经济贸易部门负责其审核登记。

4.加快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使它们中的大多数 转制为企业、社会中介组织或民办非企业组织。

5.将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生产监管、环保等监 管机构实行中央垂直监管,保证其足够的行政资源,加强其执法能力。同时:在人大法工委、中 编办、国务院法制办和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基础上,立即建立临时行政体制 改革领导小组,组织跨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公共行政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抓紧时间研究改 革方案,根据合理合法的原则彻底梳理现有的行政职能,进而在效能的原则下据此提出行政机构调 整的方案以及必须尽快修改和完善的实体法。

第四篇:西方行政学 说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2_ 最新电大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 1 题目:什么是行政学?如何理解政治与行政的二分?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要求:每一位党员都要联系实际准备提纲,作业包括以下内容: 1:系实际的例子 2:人准备的提纲 3: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举例必须联系实际,所举实例应能够证明其观点。答案:

1、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强调文官保持政治中立和匿名原 则;新公共治理则正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强调文官与政务官之间 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渗透关系,非凡是对部分高级文官应实行政治任命,让他 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因此 不应将政策制定和行政治理截然分开。事实上传统公共行政的政治—行政二分 法在现实中也根本行不通,因为国会、总统等政治机构及政务官对于政策问题 往往只是提出原则性目标,而具体的政策方案是由行政机构及文官制定并加以 落实的,这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即政治决策的过程,其间不可 避免地掺杂着文官的个人信仰和价值观。当文官对政务官制定的政策心存疑虑 甚至不满时,他们甚至会蓄意阻挠执行。除此以外,文官所拥有的优势决定了 文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支配政务官的决策。

2、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它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 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行

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 20 世纪初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发达国 家,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 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政治行政二分法是美国总统威尔逊最早提出来的,在我看来,政治与行政 二分法就是指决策与领导事务与执行和管理事务分开,政治家,政治领导人负 责宏观决策与领导整合组织,而行政官员,公务员则负责执行政治家的决策,管理控制自身所负责的相应部门和事务。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好处在于可以有效 的杜绝政治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比如,美国在 19 世纪,每次 选举总统,获胜的政党可以决定整个政府组成人员的去留,因此共和党当选总 统,那就意味着,整个政府部门大部分都被共和党人取代,这样,就会造成人 力资源的过分动荡和浪费,因此,而威尔逊提出,建立文官制度,文管,即公 务员,行政官僚无论政府如何更替,都保持终身任职和中立态度,不隶属于任 何政党,公务员的录用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与党派政治没有瓜葛,对 政治事务不承担责任。

3、从我国的公共政策实践来看,改革开放后,才进入科学思考的视域,对 于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来说,当然还有着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我们也发现,在许多问题上所存在着的公共政策供给不足,都不是在公共政策科学化的追求 中可以解决的,相反,恰恰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服务观念的淡漠所造成的,是价值的缺位造成了公共政策供给上的不足。所以说,不仅在公共政策科学的 研究中,我们需要根据科学与价值的统合原则来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理 论,而且我们更需要在公共政策的实践上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一切从公众 的利益和社会的发展出发,政府把公共政策的供给作为为社会为公众服务的手 段,为了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去追求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尽 可能在公共政策的需求、生成和供给的过程中广泛吸纳公众的参与。我国是社 会主义国家,在借鉴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时,更应立足国情,走“内生化发展的 道路”,简单地照抄照搬,无益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治理体制和公 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 2 以“行为主义行政学”为主题,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一篇不少于 1000 字的小 论文。

作为行政科学的公共行政学 行为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说行为主义政治科学 全盘接受了逻辑实证主义的教条,但后者深刻地影响着前者的思维模式。用桑德斯的话来说,19 世纪孔德的著作及 20 世纪 20 年代“维 也纳学派”是行为主义的哲学来源。1930 年代中期,政治学和行政学的研究状况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政治学和行政学的 研究质量有问题,因为它受到了被他们认为是伪科学方法的泰勒主义、人际关 系运动和“行政原则”的束缚。当时的芝加哥大学开始有学者转而求助于逻辑 实证主义,以期将政治学和行政学解救出来,这样就兴起了行为主义政治科学。虽然行为主义政治科学后来有很多的变种,但大体说来,其共同的思维取 向却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政治科学可以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比如生物学或者 物理学的模式)对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在经过检验的理论指导下提供系统的 分析,以代替描述性的研究;二是政治科学应当把自己限制在能够被观察到的 现象上;制度的作用仅仅是由于制度中的行为而被视为可以分析的;三是资料

应该尽可能地数量化;四是政治科学不应该进行“纯粹的研究”,而应该为解决 既定的政治问题和实现革新的计划而开展应用研究;五是政治科学对于民主、平等、自由等等价值的正确与否无法予以科学的证明,因此,它应该对价值持 保留态度;六是政治科学必须是跨学科的。一般认为,行为主义并不是一种系统的政治学说或政治哲学,而只是政治 学研究中所强调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行为主义的发端,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美 国政治学界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关于政治学科学化的争论。现代政治 学是为维护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应运而生的,但是这样的制度在 20 世纪上半叶 却卷入了两次世界大战,加上 1920-1930 年代美国国内陷入经济大萧条中,这 些都形成了对政治学的重大打击,同时也对政治学提出了重大挑战:面对现实 的政治经济危机,政治学能有何作为?该有何作为?以梅里亚姆为代表的芝加 哥学派认为,当问题出现以后,如果现有的政治学不能像经济学和社会学那样,设计出一套解决政治经济危机的有效方案,那么政治学就必须加以重大革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梅里亚姆试图将政治学从对国家机构的静态 描述转向政治过程研究,力图建立一种精准而普适的政治理论,最终形成了行 为主义政治科学。值得一提的是,西蒙也继承了芝加哥学派所特有的理论悖论:该学派之所 以兴起,旨在化解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危机,但它力图通过倡导价值中立和 否定政治学的政治功能来达到这一目的。这样,它就不问制度和价值的合理性 而一头扎进了数量分析中。当政治学不再关怀政治价值的时候,当方法论上的 数量统计代替一切的时候,政治学也就失去了其本来面目,尽管价值中立的背 后蕴涵着自由民主主义政治的正当性。换言之,芝加哥学派的着眼点是人及人 的行为,但结果却远远背离了政治学的基本价值。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 3

一、填充题 1.“行政管理”是英文“Public Administration” 一词的汉译,传统上 亦称(“公共行政”)或“公共行政管理”,最近一个时期,也有人将其译为(公共管理)。

2.威尔逊认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公共舆论)将起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3.综观古利克的整个行政学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它明显具有(一体化)和(实践性)的特征。

4.厄威克认为,管理过程由三个职能组成:(计划),组织和(控制)。5.巴纳德认为,组织成员对组织共同目标的理解可以分为(协作理解性)和(个人性理解)。

6.在学术研究上严格区分(事实)与(价值)因素是现代行为主义社会科 学家在研究方法上的基本主张。

7.西蒙的(有限理解)决策模式和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都是从 实证角度对理性决策模式作了分析和批评。

8.麦格雷戈的人事管理理论主要就表现为他基于对传统 X 理论合理内核的 扬弃而提出的以注重发挥人的才干和热情、重视(人的行为)、尊重(人格)为 特征的 Y 理论。

二、单选题

1、韦伯认为效率较好的组织类型是(B)A、基于超凡魅力权威而形成的组织 C、与传统权威相适应的组织 B、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 D、神秘化的组织

2、泰勒的科学理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书中(D)

A、《工场管理》 原理》、B、《效率的福音》 C、《科学管理》 D、《科学管理

3.从组织理论上看,法约尔所讨论的主要是(D)。P60 A.组织行为问题 B.组织协调问题 C.组织管理问题 D.组织结构问题

4、被视为世界各国公认的第一本大学行政学教科书的是怀特所著的(A)A、《行政学导论》 C、《联邦主义者》 B、《近代公共行政的趋势》 D、《外国公务员制度》

5.在沃尔多所处的年代,当代行政学的最后一个重要发展成果就是(C)。A.社会系统学派 B.科学管理理论 C.新公共行政运动 D.渐进决策模式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人物中,属于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方行政学说在初创过程中的主 要代表人物的是(ABCDEF)。A.威尔逊 B.韦伯 C.古德诺 D.泰勒 E.法约尔 F.怀特

2.古德诺把行政功能从内部作了划分,包括有(ABDEF)。A.执行功能 B.司法功能 C.政治功能 D.准司法功能 E.统计功能 F.半 科学功能

3.古利克认为,可以将一个组织的单元任务分组归类的根据有(ACDF): A.目标 B.作用 C.程序 D.服务对象 E.时间 F.地点

4.厄威克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应该时时记住自己扮演的角色所具有的 功能有(ACDF)A.代表他所服务的组织 B.具有相当的权威 C.制定组织战略并付诸行动 D.管理日常工作 E.监督各项工作实施 F.给下属解释所要进行工作的目 的和意义

5.巴纳德概括的管理人员的职能为(ACE)。A.建立和维持信息交流的体系 B.独立地、创造性地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 C.促成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服务 D.激励组织成员,从内心角度扩大接受范围 E.规定组织的目标 F.出以公心,对组织负责

四、简答题

1、新公共行政学怎样对传统行政学所谓 “效率至上” 原则进行反思和批判? P204

答:它对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的反思和批评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 面进行的。(1)从理论方面看,新公共行政学主张公共行政不仅仅是执行政策的工具, 而且还是对广大民众生活各个方面都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它担负着广泛的社会责任。鉴于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固有的缺陷,新公共行政学采 取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的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超越传统行政学的所谓 “理性模式 ” , 它强调建立规范价值,关注人民需要,提高社会性效率,以改善人类生活,实现行 政工作的最终目标。(2)从行政实践方面看,新公共行政学认为,首先,公共行政最重要的目的 在于促进人类幸福。其次,传统行政学的效率观也促使一些行政学者以机械性效 率为标准来评估公共服务绩效。它以产出作为决策的基础,即假定某一方案的选 择要基于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然而事实上,这种所谓完全科学的假设根本站不住 脚,而且它导致了总体上的无效率。最后,传统行政学理论过分迷信效率,造成了 长远性缺乏效率并且已明显造成了更多问题。新公共行政学者认为,效率虽然在 某种层次上有其积极作用,但在公共问题的解决上却一筹莫展,究其原因,这正 是由于按照传统行政学理论设计的政治制度并未表达公共利益,而只是考虑机

械性的量化概念,它未曾顾及到社会性的公平分配,其结果往往促使社会上有组 织者、有权势者以及既得利益者受益最多,而造成越来越多且差距日益增大的不 公平、不平等现象。

2.简述奎德所说的政策分析的过程。P229 答:所谓政策分析的过程即是指政策分析工作的先后次序,它是由问题本 身及其内容决定的,奎德认为,无论问题属于何种性质,政策分析过程都要包 括以下这五个基本阶段:(1)总体概述;(2)广泛探索;(3)多方比较;(4)说明解释;(5)测试检验。

3.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什么?。P237 答:

1、公共选择理论是旨在将市场制度中的人类行为与政治制度中的政府行为 纳入同一分析的轨道,即经济人模式,从而修正传统经济学把政治制度置于经 济分析之外的理论缺陷的一种新公共经济理论。

2、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经济人”的假定为分析武器,探讨在政 治领域中“经济人”行为是怎样决定和支配集体行为的,特别是对政府行为的 集体选择所起到的制约作用。所谓经济人假定是指:作为一个人,无论他处于 什么地位,其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使个人的满足程度最 大化为最基本动机,即假定人都具有“经济人”特点。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里格斯提出的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特点的看法。答:里格斯重点分析了现代泰国、菲律宾的公共行政并据此提出了过渡社 会公共行政的三个基本特点:(1)异质性 里格斯认为,“异质性” 是指一个社会在同一时间里同时存在着不同的制度,行为和观点,极不协调,表现出强烈反差。过渡社会的多元社区,多元经济形 式以及多元价值使其公共行政具有明显的多元性,即异质性特点。从行政组织 来看,一方面,中央政府在航空,电子,通讯等部门设有专门的机构并配备有 现代化的管理设施,另一方面,在一些偏远地区却根本没有专门的行政机构,在那里,宗族,宗教,宗派团体支配着一切。从人事行政来看,过渡社会的异 质性特点表现为一种奇特的“西化分子反精英现象”。(2)重叠性 过渡社会的行政异质性使行政受到各种冲突的行政因素影响,进而造成了 公共行政的重叠性特点。在里格斯看来,公共行政的“重叠性”即行政机构的 重叠现象,具体是指,行政机构并不一定产生其应当有的功能,行政行为往往 受非行政标准所主宰,而不受行政标准所决定。当一个行政机构不能发挥其应 有的功能,不能完成其行政任务时,不得不由另外一些非行政组织来完成它的 任务。里格斯认为,这种重叠性是过渡社会的公共行政特有的现象。在他看来,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所有功能都是由一个机构来执行,行政不会出现这种重 叠性现象;在现代工业社会,由于社会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行政也不会 出现这种重叠性现象;而在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社会,尽管有了相当程度的社 会分工,但其社会分工尚未达到高度发展的程度;尽管专业化职能机构及相应 制度已经建立,但其功能尚不能很好发挥。里格斯认为,这种行政重叠性必然 导致合法机构受控于非法机构以及派系林立,政出多门,互相扯皮,彼此排斥

等行政行为多元化的恶果。(3)形式主义 里格斯认为,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重叠性和异质性特点必然导致其整个行 政系统的形式主义。所谓“形式主义”即是指政府所制定的法令和政策不能付 诸实施,形同虚设,徒有虚名。他认为,任何一种行政制度都有理论与实践脱 节的形式主义,都可以找到政策,法令不能贯彻的事例,但是只有在像现代泰 国和菲律宾这样的过渡社会,形式主义才达到了它的顶峰。他认为,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形式主义的首要表现便是宪法的形式主义。过渡社会在变迁过程中,旧有的权力基础---神圣的君主权力已经逐渐消解,替 代的人民主权的权力基础没有生成起来。这种权力基础的危机影响了统治和政 府管理权力的社会合法性。而这种合法性的缺乏不仅使社会经常反抗政府的非 法之治,而且官僚结构内部也因为没有主权权力者的监督和潜在的制约,而很 容易发生非法的权力斗争。官僚间的政治比重越高,则诸如效率,理性等纯行 政标准便可能越低。与行政-政治化相关的一个现象是程序的仪式化,即过去所 推行的一切法规,官僚习惯都逐渐固定成为一种内在的价值。里格斯认为,形 式主义一旦与官僚权力相接触,就会产生许多矛盾和弊病以及种种社会不良之 风。

2、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有哪些基本内容?P215 答: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既吸取了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学说 的长处,又避免了它们的不足,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方面。

1、组织中目标的性质 德鲁克认为,组织中的目标可分为战略目标、策略目标以及方案和任务,它们分别由组织中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制定。其中,(1)战略目标由组织中的高层管理人员制定;

(2)策略目标是次一级的目标,有复杂程度和层次高低的不同。(3)方案和任务是指一般工作人员为其本身的工作制定的目标。

2、目标管理成功的先决条件 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要取得成功,必须满足以下前提条件:(1)高层管理人员积极参与;(2)下级人员的参与;(3)有充分的情报资料;(4)对实现目标的手段有控制权;(5)对为实现目标而勇于承担风险的组织成员予以激励和保护;(6)相信广大组织成员的责任心和创造性,以 Y 理论的观点来看待组织成 员,既要相信组织成员能够制定目标并且能够承担实现目标的责任,相信人的 本性愿意承担责任、能够自治、愿意上进和发展。

3、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 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包括制定目标、实现目标和对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三 个阶段,它可以分为七个相互联结的步骤: 步骤一,准备; 步骤二,制定战略目标; 步骤三,制定试探性策略目标; 步骤四,由各级管理人员对策略目标提建议、相互讨论并修改,集思广益,以增强每个人的参与感和实现计划的积极性。步骤五,对各项目标和评价标准达成协议,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并将达成协议的目标和评价标准报送上一级。以上五个步骤属于目标管理第一阶段的工作; 第二阶段即步骤六,在一般监督下为实现目标而进行过程管理。

目标管理的第三个阶段,即步骤七,把实现的结果同原来制定的目标相比 较,对成就予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对问题则尽量实行由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 员自己总结,上级给以指导的方法,以利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将其应用到下一 个目标管理的周期中,不断提高目标管理工作的水平。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 4 题目与形式:运用公共治理理论,以“行政学的发展”为主题,撰写一篇 不少于 1500 字的小论文。要求: 1:以公共治理理论为中心,可以综合选取多种行政学的前沿理论和最新成 果; 2: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行政学的发展进行分析与展望。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与展望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行政管理学(亦称行政学)作为政治学与管理学 的交叉边缘性学科,作为与中国改革开放现实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学科,在中华 大地上异军突起,锋芒毕露;并且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中国行政管理学正在向新的广度与深度发展。因此,探讨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寻求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 的对策,展望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前景,便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主要成就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发展的。但是在改革现实的需 求、领袖权威性的倡导、传统理论的影响、国际环境的促进以及学科本身的适 用性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行政管理学取得了飞速发展与长足的进步,为学术繁荣、人才培养及机构改革的推进作出了突出贡献。总的说来,中国行 政管理学经过 20 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其取得的成就主要有: 1.使行政管理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初步确立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 基本范畴和框架体系,使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科际界限越来越清晰,并取 得了自己应有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2.学术研究进一步细化和专门化,形成了若干个部门行政管理学和专业化 比较强的研究领域。中国行政管理学在注重研究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论原则的基 础上,加大了对部门行政管理学,如工商行政管理、教育行政管理、文化行政 管理、科技行政管理等的研究力度,促进了中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进一步细化 和专门化。3.行政管理学的学术团体与教学科研机构急剧增加,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 学、科研体系。在学术团体方面,1988 年建立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1987 年成 立了全国行政管理教学研究会,1993 年还成立了全国行政管理青年研究会,1995 年以后全国各省市相继建立了行政管理学会;在研究机构方面,国务院有关部 委、各省市人民政府人事编制部门、各省市社会科学院及部分高等院校都创办 了大量的研究机构或研究中心;在行政管理学教学方面,全国除国家行政学院 外,还成立了 30 余个地方行政学院,在高等院校,有 20 多家建立了行政管理 学系或专业;在教学层次上,有博士、硕士、大学本科和大专等各个层次的学 历教育,并且我国自 90 年代末期还开展了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教育。4.培养了大量的行政管理学专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他们大多数目前已成 为前沿理论和最新成 果; 2: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行政学的发展进行分析与展望。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与展望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行政管理学(亦称行政学)作为政治学与管理学 的交叉边缘性学科,作为与中国改革开放现实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学科,在中华 大地上异军突起,锋芒毕露;并且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中国行政管理学正在向新的广度与深度发展。因此,探讨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寻求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 的对策,展望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前景,便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发展的。但是在改革现实的需 求、领袖权威性的倡导、传统理论的影响、国际环境的促进以及学科本身的适 用性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行政管理学取得了飞速发展与长足的进步,为学术繁荣、人才培养及机构改革的推进作出了突出贡献。总的说来,中国行 政管理学经过 20 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其取得的成就主要有: 1.使行政管理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初步确立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 基本范畴和框架体系,使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科际界限越来越清晰,并取 得了自己应有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2.学术研究进一步细化和专门化,形成了若干个部门行政管理学和专业化 比较强的研究领域。中国行政管理学在注重研究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论原则的基 础上,加大了对部门行政管理学,如工商行政管理、教育行政管理、文化行政 管理、科技行政管理等的研究力度,促进了中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进一步细化 和专门化。3.行政管理学的学术团体与教学科研机构急剧增加,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 学、科研体系。在学术团体方面,1988 年建立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1987 年成 立了全国行政管理教学研究会,1993 年还成立了全国行政管理青年研究会,1995 年以后全国各省市相继建立了行政管理学会;在研究机构方面,国务院有关部 委、各省市人民政府人事编制部门、各省市社会科学院及部分高等院校都创办 了大量的研究机构或研究中心;在行政管理学教学方面,全国除国家行政学院 外,还成立了 30 余个地方行政学院,在高等院校,有 20 多家建立了行政管理 学系或专业;在教学层次上,有博士、硕士、大学本科和大专等各个层次的学 历教育,并且我国自 90 年代末期还开展了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教育。4.培养了大量的行政管理学专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他们大多数目前已成 为各级政府行政管理的中坚;同时向社会,特别是向青年学生和党政机关传播了行政学方面的知识,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政府管理有其客观规律,政府 管理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5.紧密围绕行政改革现实的热点开展研究,为行政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必须结合改革实际才会有生命力。20 多 年来,伴随着改革的进程,行政管理学界结合实际,对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 革与公务员制度、政企分开、后勤体制改革等专题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研究,提 出了一些有益观点与思路,对政府领导层的决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6.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国外一些行政管理学学术团体和专家建立了广泛 的联系,国际学术活动有很大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与发 展。

二、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趋势展望 虽然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与挑战,但是知识经济时代 的来临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又为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 机遇。我们认为,只要我们采取积极对策,摆脱当前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困 境,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繁荣与辉煌一定指日可待。具体说来,中国行政管理学 的发展必将体现出以下趋势: 1.行政管理学的本土化。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学科是在西方诞生的,目前 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是舶来品,在经过 20 多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后,行政管理学的本土化要求十分迫切。行政管理学的本土化体现在以下方面:探 讨并最终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根据实践需要确立并调整我 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基本范围与重点领域;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行政管理学课 程体系与教育体系;探讨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原则、技术、方法在我国的适 用范围与条件。一句话,行政管理学的本土化,就是要使行政管理学研究扎根 于中国的土壤,解决中国的问题,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服务,体现中国的特色。

2.行政管理学的系统化。世纪 80 年代研究的重点是行政管理学基本原理 20 的总体构建,90 年代以来,行政管理学基础理论研究开始扩展到重要的分支学 科与分支领域,如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学、公务员制度、行政决策学、领导科 学等。21 世纪行政管理学理论将深入到其他分支学科,如行政发展与行政现代 化理论、行政生态理论、行政改革理论等。随着研究热点的多元化和向分支领 域中的渗透,行政管理学的学科建设与研究范围必将趋于系统化。3.行政管理学的综合化。政府行政管理是一个庞杂的体系,行政管理学发 展将会更多地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进一步紧 密结合开展综合研究。行政管理学的综合化趋势,一方面是基本理论与研究方 法相互借鉴渗透,另一方面研究的领域相互交叉与部分重合,需要不同学科从 不同角度进行研究。4.行政管理学的应用性。这主要体现在:一是行政管理学将突破定义学、分类学、定性学、原则学的基本模式,加强行政管理操作层次与操作技术的研 究。二是行政管理学将从实践中发掘新的研究课题,解决实践中面临的具体问 题。三是行政管理学研究将加强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5.行政管理学的国际化。加强与国际行政管理学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走 向国际学术论坛,介绍中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现状与主要成果,让世界了解中 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与经验;同时,中国行政学界应加强对国际行政管 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及时把握国际行政管理学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积 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行政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

第五篇:西方行政学03任务0002答案

03任务0002答案

一、单选题

ADDABCCBBCADADCCCBDC

二、多选题

⑴AD⑵AB⑶D⑷B⑸ABCD⑹ABCD⑺ABC⑻D⑼ABC⑽ABCD

⑾ABCD⑿ABCD⒀D⒁CD⒂ABCD⒃C⒄C⒅ABC⒆ABC⒇ABCD

三、判断题

BABBABBBBABAAABABBAB

四、简答题

1.在巴纳德看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功能是什么?

答:巴纳德认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如果关系处理得好,非正式组织能为正式组织承担三项积极功能,从而使正式组织更加稳固、健全,更有效率。这三项积极功能是:

(1)可以从事正式组织所不便沟通的意见、资料和信息;

(2)可以通过培养组织成员的服务热诚以及对权威的认同感而维持组织团结;

(3)可以借助于非正式组织的互动关系,避免正式控制过多过滥,进而保持个人自尊、人格完整和独立选择力。

2.西方行政学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答:行政管理真正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这一时期,不仅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任务日愈繁重,而且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也带来一系列带有公共性的社会问题,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演变成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为了缓和、消除各种社会矛盾,解决各种带有公共性的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政府开始转变过去那种消极、被动的状态,进而积极、主动地干预社会公共生活和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行政管理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背景下,原有的行政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有一门科学从理论上指导国家的行政管理活动,以使政府能够更好履行其职能和完成其使命。于是,行政学便应运而生。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促成了西方行政学的形成和兴盛。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和政府长期的行政管理实践也为行政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西方行政学作业资料及答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