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好一起去西藏》读后感
阅读西藏
--《说好一起去西藏》读后感
西藏林芝,周日一个有阳光的下午,带了一壶茶,一个人来到林芝图书馆。
图书馆不大,安静极了。两三个管理员趴在桌子上整理材料,还有另外一个读者正在边看边抄写。我在书柜中转悠,无意间,找到了凌仕江先生写的《说好一起去西藏》。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窗帘照在桌子上,色调很柔和,是我很喜欢的感觉,慢慢坐下,静静阅读,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有没有一个地方,像岁月等待的蓝湖。
有没有一块石头,上面镌刻着前世的乡愁。
有没有一座寺院,不是为了去休闲,只想让它抚摸我的心灵”。
我承认,在看到封面上的这三句话时,我的眼泪已经掉下来了。看过很多关于西藏的书籍,怀揣着年少时的西藏之梦,此时,我知道,我其实不懂西藏!我来到西藏,可是我并没有读懂西藏。
凌先生是个青年军旅作家,从这本书中可以感觉到他用他的生命在诠释西藏,用他军人特有的心灵在感悟西藏。他来自四川人,但是他的心已经留在西藏。他常去南方参加诸多文学交流会,但是他称自己是“高原人”。他是个军人,但是他有着深深的宗教情结和乡愁。他用他敏感的笔触向人们展示了真实的西藏风情,还有西藏里那些最生动人、事、物。
我没有走过川藏线,现代的科技发达得让人应接不暇,进藏支教那天是坐飞机来到林芝的。但是,对于那些进藏的驴友、骑行族、自驾游来说,美丽的川藏线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我可以想象川藏线沿途青松翠柏、巍峨群山、绿得发亮的河流,蓝得不真实的天空、风口的五彩经幡……,那是行者一路不会错过的景点。他们也许不知道就是这条十八军奋战过的重要交通要道,曾经有4000多名军战士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只为了把公路修到西藏去,我仿佛依稀看到他们冒着严寒,唱着震天的豪迈歌曲,挥舞铁镐的情景。而1937公里的青藏公路上,谁会知道每一公里都有一名战士倒下?
(藏餐馆里,一壶八块钱的酥油茶,一本书,可以消磨一个下午)
走在西藏路上,我才真正体会到感恩和珍惜!
我忘不了察隅路上的那匹叫达拉的野马的故事,忘不了那块为达拉立的石碑。在去墨脱的察隅边境上野马达拉勇斗蟒蛇,救了两名探险的年轻人,自己却翻身摔下悬崖,掉进了滚滚的河水中。啊,我的泪像雪地里那爬行的蹄印,顺势而下。
这就是西藏--野性、勇猛、淳朴、善良。
我不理解珠峰下那个跪地痛哭的比利时男人。他苦等一周,珠峰也迟迟不愿意展开他的神秘面纱,回国签证已经到期,临走时他在珠峰脚下痛哭了一场。我们常人很难想象。就像上次我和朋友一起去色季拉山口去看南迦巴瓦峰一样,我为南迦巴瓦峰伟岸身躯和美丽容颜而欢呼,呐喊,但是说实在的,我并没有读懂他。我只是庸俗地看着他,仿佛看见今天看不见,明天还有机会看到一样。世间有人在读书,有人在读经,也有人在读山。直到看了凌先生的《苦读珠峰》这篇文章时,我才知道在珠峰的怀抱中,海拔5400米上,石头垒成的石屋墙上模糊的经文,袈裟的残片,我理解了为什么西藏人为什么一直对山那么尊重、敬仰。记得有一次,我坐学校书记的车去南伊沟玩。山路弯弯曲曲,沿着河流而上,一路上风光无限,我被路上随手可得的千奇百怪的石头迷住了,一直嚷着要下去捡几个回去留念,次仁书记不让我捡石头,他说这是神山!石头是属于山神的,不能随便带走!我开始并不觉得,后来回去我反省自己,我是喜欢石头吗?还是我的贪心在作祟,想把好看的喜欢的东西占为己有?
世界第15大高峰南迦巴瓦峰,巍峨,伟岸,据说是格萨尔王的直刺天空的战矛,有福气的人才能看见他的全貌,感恩朋友们一起同行!
西藏人民那种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信仰是我们这些浮世中的人所没有的。他们可以用上几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三步一拜地区拉萨朝圣。他们可以自己吃着简单的糌粑,而把整年的收获所得去供养心目中的**上师。
我并真正没有读懂西藏!记得一位藏友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狠狠地撞击了我的心。
“脸是用来看的,眼神是用来读的;
衣服是用来看的,举止是用来读的;
思想、心灵是看不到的,是要去读的。
每个人都在等待那个懂自己的人,那个人一定不是看你,而是读你,因为读你,所以懂你”。
谁会读懂这颗心?
我也想说,来到西藏,除了眼睛,请用心去阅读!阅读天空那不真实的蓝,亮得耀眼的雪山,袅袅升起的桑烟,绿松石般的湖,迎风飘扬的经幡,古老的寺庙……
感恩藏友的因缘,让我有机会在这样一个午后静下心来学会阅读。
感恩凌先生的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心,学会重新阅读西藏!
第二篇:坐着火车去西藏
接下来先说一下最重要的注意事项,再写我的火车流水帐。
1/T27
北京-拉萨21:30北京西客站发国。必须用身份证购票,售票时会记录档案。(现在估计不用了)个人认为坐火车去挺好的,火车上就可以找到同行的朋友,48小时早就混熟了。而且从火车站到拉萨市里的酒店也就10-20公里,要是坐飞机从机场到拉萨市要70多公司全程限速60,而且是山路,要开1个多小时。
2/停靠城市
北京西-石家庄-西安-兰州-西宁-格尔木-那曲-拉萨3/餐车
火车上的餐车不错,环境比其它车次好,或许是因为人少的原因。价格嘛火车上自然贵些。鱼香肉丝26麻辣豆腐18蘑菇西芹20米饭和汤5元一份炸鸡腿10元1个基本上晕菜26-40,素菜20。3个人花了不到80元,在餐车里坐了大半天。环境比卧铺车箱里好太多了。值喽!
4/食品
零食不建议带壳类,火车上打扫不方便,而且容易上火。垃圾食品也少带为妙,原因大家自然知道。这回感觉火车晃动明显,也许是坐的太久的原因,话梅建议带一些防止恶心晕车。方便面少带最好,毕竟48小时总吃方便面,太倒胃口,餐车真的不错,偶尔奢侈一下,让自己的胃好受些,味道不一定多好,但是毕竟是新鲜的蔬菜。去的是高原补充营养是最重要的。建议带些茶叶,绿茶最好,去火提神,比果汁/碳酸饮料好处多多。
5/休闲
进入西藏之前的一天半时间里,窗外的景色都很示乏味,最好带上PSP/小说/电脑/,一节车箱里有3-4个充电的插座。上车发现它们,感觉真是太妙了。
6/摄影设备
去拉萨一定要带像机,我对摄影是门外汉,但爱好摄影的朋友一定带单反像机,镜头变焦要大的。我们临行前买和NIKOND80只配了标准配置里的头,效果差多了。这些是听朋友说的,我写上来估计让专业人士笑话,呵!见谅吧。只是想大家去趟西藏别留遗憾。
7/关于高原反应
过了3000米,耳朵就会些痛,这感觉大家爬山时都会有,我个人是眼睛特别酸痛,也是因为近视的缘故吧。我开始以为吸氧不好,怕下了车不适应,在火车上就没有吸,其实是不对。从火车供氧时,大家一定没事的时候就坐下来多吸氧。充足身体里的氧含量,可以很好的避免高原反应。我去了的第一天下午就因高原反应发烧了,大夫说正常氧含量是90以上,我才79,应该在火车上就开始补氧了。还有不要因为窗外的美景就兴奋,一定多休息。
8/关于酒店
由于当时拉萨安全问题,我定的是携程里评价最好的“雅鲁藏布酒店”有接送服务。火车正点到达已经是晚8:30分了。所以尽管是和平时期也找个人接比较好。
好啦,下面就是我的流水帐啦。
12号20:00西客站
到了先跑到问询处,打听到拉萨的火车是否还发车,工作人员用很蔑视的眼光看着我们,然后撇出一句:“不影响,没事。”拉萨是11号候车室,在最里面,寥寥几人。最让我惊喜的是,这里居然有麦当劳和肯德基,不知道是新建的还是早就有,以前到西站没有往这么里面走过。要了板烧鸡腿堡美美的享用,不用再挤在臭臭的候车室等车,真好!为旅途开了个好头
上车检票时,检票员问我们,“你们去西藏干什么?”“去旅游啊!”检票员惊讶的张大嘴说:“现在去那!哎呦~~”那意思就是你们疯了吧!哈哈!
车箱很空,我们似乎是第三个买下铺的人,1号车箱3号,车箱里坐了也就1/3的人,2号车箱人更少,还有不少是中途下车的。从来没有坐过这么少人的火车,再次叫好!火车上的标识都是藏文/汉文/英文,有充电的地方,每个窗子边上都有氧气孔,驾驶室后面还有一个海拔表。其它的设施就和普通列车没有什么区别了。火车准时出发了,没什么新鲜事,洗漱过后就睡大觉了。
8:30已经到了西安站
想起老孙家的泡馍肚子就开始抗议,唉,只有吃方便面哩。带了一大包的垃圾食品,要赶快消灭掉。从西安到兰州,一路上全是贫瘠的土地,时不时出现的几个村落,也全是年久失修的矮房子。
17:00点到了兰州站
这时候火车已经晚点1小时45分了,下车透透气。吃了过多的薯片让我的胃倍受煎熬,为了不在高原负重过多只好吃了。下次绝不带吃的上火车了,全是负担。好在带了最爱的绿茶和小说,这是支持我没有抓狂的唯一原因。出了兰州站,风景就好些了,有了大片的菜地,绿绿的,让人看着舒服了很多。
20:30到达西宁
海拔2180米,下车感觉没有什么异样,这时候已经晚点2小时20分了。列车员说因为地震造成铁轨损坏,但危险路段已经过去了,而且我的车前还有辆货车在开道,很安全。明天早上5点就会开始供氧了。第二天一早5点就兴奋的起来了,迫不急待的拉开车窗,却只看到一望无际的黄土,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窗外的景色就没有变过,这里是无人区吗?看着让人有一种绝望的感觉。
13号7:00到达格尔木
下车拍照,海拔已经2829米了,很冷!天是淡淡的蓝,万里无云。深深吸一口气,清凉直沁心脾空气真好啊!拉萨,离你越来越近了!窗外的景色渐渐的由灰黄色变成淡绿色,草地出现了。这时有人大喊,“藏羚羊!藏羚羊!”我眼前也晃过一个大大的经帆上面挂着横幅上写着“可可西里欢迎您!”天呐,火车还会经过藏羚羊的故乡吗??可惜我没有抓拍下经帆,但是拍下了几只远远的羚羊,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藏羚羊,让有学问的朋友来验证一下吧。
接下来的风景美不胜收,像机几乎没有停下,同行的姐姐不停的对我说,“歇歇吧,别太兴奋,不然到了拉萨会高原反应”这时候我哪里听的进去呢。一会在我们车箱拍,一会在软卧车箱拍,后来居然到了餐车拍,才惊奇的发现这列车的餐车居然这样干净,一改我对餐车极坏的印象,哈哈终于不用再吃方便面了。
火车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翻越了唐古拉山的最高点从海拔5200米降到了4900。一路的风景就像画一样,色彩鲜艳/清澈的不可思议。下午2点多,我们到了措那湖,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湖,火车开了40多分钟,我们还在湖上,广扩无垠没有人烟,时不时有几只鸟在湖边喝水,也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
不记得几点了到的那曲小站
这是最后一个停靠站了,也进入西藏境内了。天分外的蓝,云那么的近,拉萨的味道越来越浓烈了。
9:30分到拉萨
火车站真是很漂亮,像缩小的T3航站楼,预定的酒店有接送服务,我们从容的走出车站,远远的就看到我的名字在人群中晃动,真有趣,还是第一次陌生人来接。哈哈我们的拉萨之旅真正开始了。
许多朋友在多年前,就对西藏充满了向往。那是怎样一个神秘的地方啊,梦里的西藏,总是和圣洁、虔诚、纯净等美好的字眼联系在一起。可是对西藏的向往,总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繁忙工作或是这样或那样的交通不方便所掩盖,都不能成行。直到青藏铁路通车,于是大家的梦想可以实现了。
图片:青藏列车软卧车厢
图片:青藏列车 餐车, 整列火车就只有一节餐车, 因此到了吃饭时间, 会很拥挤。
图片:青藏列车餐车内的小吧台
图片:扎西德勒就是藏文吉祥如意的意思
每一节卧铺都有一个供氧口, 但比较少有人用, 可能因为高原火车是慢慢爬上去的,大家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慢慢适应了,这也是坐火车去西藏的一个特大的好处之一。
在青藏铁路整个行进中,离开格尔木后, 直到了安多站才会开门, 中间经过几个重要的车站, 虽然会停几分钟, 但是并不开门, 包括世界海拔最高的唐古拉车站, 虽然都对想下车看看, 但也只是乖乖的待在车厢内.因为如果一出去, 再回来就只怕就会躺在供氧口前面了.每一节车厢都提供两组插头供乘客充电, 这是个很贴心的设计.这两组插头到第二天会有一堆人要抢着用, 如果你不想跟别人抢, 建议你使用下面那组斜口的, 大多数的人都使用上面那组平口的, 千万别用电源分接, 那组电源有负载限制, 车长也会不让你用分接的.车上的播放会告诉你现在海拔有多高了, 随后可以看到这个数字从二千多到五千多
图片:青藏铁路沿途美不胜收
在格尔木站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换车头了, 从 4D 的车头换为 GE 的车头, 这一站停 20 分钟, 是到拉萨前停站最久的一站了.图片:在格尔木换下国产DF机车头
图片:换上美国通用电气GE生产的机车头
过了格尔木后, 就要穿越万山之祖昆仑山.传说昆仑山是道教的发源地, 所以昆仑山也是道教第一神山.接下来的几百公里,火车将穿越青藏铁路的冻土。
五颜六色的辽阔的土地和巍峨的昆仑山脉
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世界第三大无人区,这里是最后一块保持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
这里可是藏羚羊经常出没的地方呢
资料图片:藏羚羊
列车到了可可西里, 就进入了海拔四千公尺以上的地区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长江的主要源区之一。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周边地区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地区。西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北角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面积达8.3万平方公里。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世界第三大,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周围没屏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这里气候寒冷,常年大风,最大风速可达20米/秒~28米/秒,年平均气温在-4℃度以下,最冷温度可达-40多度。由于空气稀薄,气压偏低,氧气稀薄,只有低海拔地区的一半,烧开水的沸点只有80多度。
青藏铁路延线为了保护路基, 都会搭上这种石网.风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第一高的铁路隧道,位于青藏铁路青海境内青藏高原可可西里“无人区”边缘,全长1338米,轨面海拔4905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也是青藏铁路重点控制工程。隧道所在区域地质复杂,主要为含土冰层、饱冰冻土、富冰冻土,还有裂隙冰、融冻泥岩等病害性地质。这里平均海拔4900米左右,年均气温零下7℃,寒季最低气温达零下41℃,空气中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50%左右,被喻为“生命禁区”。隧道冻土层最厚达150米、覆盖层最薄处仅有8米,施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塌方,工程难度之大前所未遇。
说到长江源头,明代以前一般皆沿用“禹贡”,说“岷山导江”。明代徐霞客写下“江源考”,指出江源应属金沙江,但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沱沱河才是真正的源头。河水先向北流,穿过山谷后进入河漫滩,河水在满布砂砾的河滩上,时分时合,形成辫状水系,到葫芦湖附近才折向东,河面开展,河谷宽,河水浅,河床中浅滩罗列,水流散乱.直到1978年,我国才正式向世界宣布,长江源头在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就是眼前这条红色的宽阔的河呀!它的藏语的意思就是“红色的”。
著名的万里长江第一桥就飞架在沱沱河沿的河滩上,它是长324米;宽11米的钢筋混凝土大桥
图片:青藏铁路沿途站点-沱沱河火车站
通天河是江河文化的走廊和发祥地之一,这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与高原特有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其独特的景象。沱沱河与当曲在沱沱河大桥下游60公里囊极巴陇地区汇合后称为通天河,长江的正源沱沱河发源于各拉丹冬,通天河是长江流经玉树州的名字,全长800公里,穿行于唐古拉山脉和昆仑山脉的宽谷之中。
图片:青藏铁路沿途站点-通天河火车站
图片:过了通天河之后, 就开始向唐古拉山上爬, 也就是真正的从青海进入西藏境内!
唐古拉,蒙语的意思是“鹰飞不过去的地方”,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唐古拉山是青藏高原的最神圣之地,是藏民族心目中最敬仰圣洁的神山。对于一般人来说,雄伟壮丽的唐古拉山就是青藏高原的代表和象征;对旅游者而言,5230米处就是人生此行所要追求的最高点,也是青藏线之程离天最近的地方。因此不论多难,多险,既然到了就一定要下车,哪怕数秒,也要在这片土地上站一站,这是人生此行所接地气最深、最纯、最圣洁、最厚重的地方。
第三篇:如果《爸爸去哪儿》上了西藏…
CamoplastSolideal
如果《爸爸去哪儿》上了西藏…
要问近期最红的综艺节目,那就非《爸爸去哪儿》莫属了。明星老爸加可爱萌娃的组合,真是虏获了全中国老老少少的芳心。天下似乎没什么能比搞不定的奶爸以及状况百出的淘气鬼更能打动人心的。每每看到贴着“爸爸去哪儿”几个鲜明大字的车子,载着一对对父子穿梭于中国各样的道路上,便想自己也与他们同往。那些车能走乡村小路,又过软陷的沙漠,各样路况、各样环境,一路奔驰,似是能跑过中国大小山洼、高地雪原、江川湖泊。不过节目到现在还未去过中国最具挑战的西藏高地。当然考虑到大人孩子的身体,西藏或许并不合适;但也不妨碍大家来想像一下,若是《爸爸去哪儿》上了西藏,无论对人对车都将是很大的考验。
林志颖这一对就肯定不成问题。林爸爸自己是赛车手,体能方面应该无多大问题。或许在Kimi的一闹之下,林爸就干脆自己驾辆越野车,一路驰上青藏高原。要上海拔四千米的高地,车的性能要佳以外,更重要的还是车子所配的轮胎。作为职业赛车手的林爸,一定知道轮胎对于一辆车的重要性。您若以为世界上只有米其林轮胎,那可就out了!加拿大的速力达轮胎如今也是各赛车和越野车的宠儿,而且它家轮胎不走公路,只走非公路。要上西藏那样的极地,速力达轮胎一定十分给力。
张亮和天天是“天生丽质”,只是天天的体力不怎么样,老输给“森蝶”。要是上了西藏,亮哥还是一把扛起天天的好,就如在北京灵水村那般,立时搞定。田亮父女可得多担心些世界冠军,Cindy是女汉子,西藏可难不倒飞毛腿般的女子。田亮这位“慈祥的爸爸”就只有喊“森蝶,等等爸爸,爸爸喘不过气来了”的份了。至于王导和郭涛这哥儿俩好,上回出海打个渔就吐得跟什么似的,要是上了西藏还不知会如何。要说那二亮在摄制组的车里或许还能扛得住,可这哥儿俩在普通公路车里肯定颠到吐。还是及早向林爸求救,也去弄辆越野车,最重要的是配上适合恶劣环境的轮胎,卡摩拉速力达的轮胎该是不错的选择。
老爸和孩子在配有卡摩拉轮胎的越野车里可安稳到达西藏,可也不能忘了辛苦劳作的摄制组。恳请电视台也为摄制组的员工们多发放些福利,让这西藏行可少些颠簸、多些欢乐。
驾车去西藏的路线很多,但任何一条路线都不是容易的,这对车一类的装备要求将是非常高的。不过无论是哪款车型,选择好轮胎总是不错的。要是《爸爸去哪儿》真能上西藏,一定得先为他们配好车和轮胎。
第四篇:去西藏旅游需要注意什么?
去西藏旅游需要注意什么?
1、什么是高原反应?高原反应有哪些症状?
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痛、气短、胸闷、厌食、微烧、头昏、乏力等。部分人因含氧量少而出现:嘴唇和指尖发紫、嗜睡、精神亢奋、睡不着觉等不同的表现。部分人因空气干燥而出现:皮肤粗糙、嘴唇干裂、鼻孔出血或积血块等。
2、如何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
大部分人初到高原,都有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一般什么样的人会有高原反应没有规律可循,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它,许多的反应症状都是心理作用或有心理作用而引起的,比如:对高原有恐惧心理,缺乏思想准备和战胜高原决心的人,出现高原反应的机会就多。
建议初到高原地区,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不要饮酒和吸烟,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他命的食品,适量饮水,注意保暖,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耗体力。不要一开始就吸氧,尽量要自身适应它,否则,你可能在高原永远都离不开吸氧了(依赖性非常强)。
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高原红景天(至少提前10天服用)、高原安(到达西藏后服用)、西洋参含片、诺迪康胶囊(对缓解极度疲劳很有用)、百服宁(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西洋参(对缓解极度疲劳很有用)、速效救心丸(不可多服)、丹参丸(治疗心血管)、葡萄糖液(一盒五支的那种,出现高原反应的症状时服用有一定的疗效)等等,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2天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
如果您能适应酥油茶的味道,您也可以多喝一些酥油茶,对缓解高原反应也有一定的作用。
3、到达西藏后有高原反应我怎么办?
西藏一般宾馆或有一定规模的城镇都有医院或卫生院,轻微的高原反应建议通过自我调节来适应它,严重的可以看医生。出现高原反应后,应多休息,少活动,坚持进食,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
严重的高原反应,比如出现:浮肿、肺水肿、重感冒等症状,建议一定到医院输液、吸氧等治疗,并尽快离开高原,在拉萨比较方便,每天都有进出拉萨的航班,可乘航班离开,一般高原反应一进飞机或一到平原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并且无任何后遗症。
需要带什么东西?
进藏需带些什么药品?
常规旅游准备一些感冒药品、胃肠类药品和一些去热止痛的药品就可以了,如:感冒片剂、感冒冲剂、泻痢停、复方阿斯匹林、扑尔敏、抗生素,若对高原反应没有信心,可以准备一些抗高原反应的药品:高原红景天(至少提前10天服用)、百服宁(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西洋参含片。
特殊旅游,比如:完全背包客、徒步、探险之类的特种旅游,建议还要备一些一下药品:
常备药物:牛黄解毒片、黄莲素、牙周宁、息斯敏、乘晕宁;抗高原反应药:诺迪康胶囊、西洋参(对缓解极度疲劳很有用)、速效救心丸;外用药:云南白药、万花油、创可贴、清凉油、风油精、伤湿止痛膏、眼药水、药棉、纱布、绷带、白胶布;维生素类:金施尔康、善存片、其他维生素片。
进藏需带些食品?
为了防止饮食不习惯或被堵在半路上,可以带上:巧克力、牛肉干、榨菜、饼干及其他个人爱好的食品和零食,最好是含热量高的食物。还可以带一些口香糖,因为嚼口香糖可以缓解耳鸣头痛,注意不要过密,会引起口干。
进藏必备日用品?
进藏旅游必备用品:太阳镜、太阳帽、防晒霜、护肤霜、润唇膏、长袖上衣、毛衣;对于特殊旅游或去阿里、藏北、川藏线旅游,建议带:睡袋(防寒)、床单(防脏)、羽绒服、旅游鞋或登山鞋、拖鞋、牙刷、牙膏、毛巾、卷筒纸、纸内裤、消毒湿巾、手电筒、防水火柴、刀具、绳子。
进藏需要带什么样的衣服?鞋?
由于西藏紫外线特别强,不可穿短袖上衣和短裤,必须备毛衣,春秋冬季必须带羽绒服、毛裤,到珠峰、阿里地区、藏北地区一年四季都必须带羽绒服;鞋子最好是旅游鞋或登山鞋。
第五篇:《那时西藏》读后感
《那时西藏》读后感
澳大利亚阿德来德市山里的植物园,在秋天里是非常的美。来这里定居三年了,才在第二年跟随朋友去过一次。那天上得山去,偶遇一群同样是来赏秋的中国人。熙攘寒暄之际,我看到其中有一位长者,背山而坐,静的如一尊佛像。那超然的面容和态度让我怔住。我顾不得跟其他的中国同胞打招呼,一心想和这位仙风道骨的老先生认识。他告诉我他是摄影师,叫徐家树,有个博客,可以去看看。虽然只是简短的对话,我却被他的独特的气质所深深吸引,产生了想去阅读这个人的人生经历的欲望;想知道,有着这样超凡脱俗态度的人,曾经走过的是什么样的路?因为这种欲望的异常强烈,我突然感觉到人与人的距离是那么的遥远,虽然只是近在咫尺!无心再看秋的美景,只在心中祷念:哪一天,我会在阿德莱德的街道上遇上他,进一步了解他。就看我们有缘无缘。
一年半后的春天,我驱车四十分钟来到海边赴约,进了咖啡馆,徐先生早已坐在临窗面海的桌前,目光投向大海,静静的,有如一尊佛像。刚刚回国再次开摄影展、出版新书、又以六十八岁高龄轻松入藏的他,看不出任何的兴奋和激动,那似水的平静又一次让我怔住。他从袋子里拿出《那时?西藏》随意地放在桌上,"送给你的,等你的读后感。"
我捧回《那时·西藏》,读了前言和后记。没有急于读完它,更多的只是把它带在身边。那段时间因为一本书的陪伴,我竟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平静祥和的心境。但是只要头脑从工作中闲下来就会在心中品味所读的内容和看到的摄影画面。会有这样异乎寻常的感受,是因为这本书是集结了徐家树先生三十年来屡次入藏的摄影和随行笔记。书中那一祯祯图片,展示给我们的是未来不会再出现,不会再看见的人面、场面和气息,里面蕴含的内容是超出有限的文字和有限的图的。
作者不急于呈现,我也要细细品读。
因为这个三十年让我感觉书的沉重,让我似乎不忍心以太快的速度读完它,就像我们不愿意以太快的速度度过宝贵的青春一样。三十年里,一个人会经历怎样的变故!身体上的,思想上的,生活中的,还有那些面对生死的经历……而放下那些数不清的变故,他克服一切困难,没有停息过到西藏去的脚步。将此解释为西藏的魅力有多么的大是不准确的,我所感悟到的是徐先生的坚韧的力量的不可估量。哪里有他所追寻的,他就抬脚去了,不管脚下的路是怎样的坎坷。只不过对于他来讲,那个地方叫西藏,来到西藏他就会像一个"长年漂泊在外的游子,终于回到故乡"。
徐先生坚韧的力量还体现于他坚持了十年的游泳运动,三百六十五天,日复一日,无论严寒酷暑,狂风暴雨,每日固定就在那个时间。也正是因了这股超常的毅力,他能够在202_年做完面临生死的大手术一年之后,再次顺利入藏。在一次谈话中,我说:"您每天坚持的游泳让我感觉就像是在修行!"他淡淡地笑着说,"是啊,一圈圈地游就像一圈圈地转经……直到感觉和水融在了一起,回归了自然。"
西藏的喇嘛和佛教信徒对宗教的虔诚,打动着所有去过西藏的人,也深深震撼着徐家树。而他在书中所描绘的信徒们通过精神上的坚守和肉体上的苦痛,对宗教虔诚地追寻的内容中,我却发现了徐家树本人的身影。那是他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对生命的意义,活着的价值,自我的回归的苦苦求索。而他超然的态度和淡定的性情常常让我在心中发问:他是在那市井中修行的佛吗?
为了能够遵照自己的真情实感完成"作业",我边读边记录感受,以便在读完之后交出我的读后感:"……我没有去过西藏,只是在人们的传颂当中,些略地了解着她,向往着她。这次,西藏被徐先生的书真切地带到眼前。自从接过书,我一直在读着它。那好像是一本永远可以放在案头,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我读着那些图片和文字,紧跟着徐先生的脚步,走进了西藏的神秘心腹。穿梭在三十年的时空变迁中,心随着他沉下去,腾起来;西藏的黄土在我身上漫起来,朝圣的人群在我周围涌动着;我闻到了人汗浸入羊皮袄的气味,时时感到被宗教的神秘力量罩住了魂魄,被虔诚的信仰的洪流淹没……每一段文字都会另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不仅仅是需要消化那些我从未见识过的场面,还因为脑海中会经常浮现徐先生在每日在高原中行进、拍摄的劳顿过后,同伴已然累得放倒大睡,他却在微弱的头灯光照中,奋笔记录当天的所见所悟,一天都不懈怠。也正因为这样的虔诚和坚持,我们才有幸读到并收藏关于西藏三十年的一本好书……"
自从开始读这本书,我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对西藏,对宗教,对人生,对自我,都有了新的思考。为了能够真正读懂这本书,领悟作者的领悟,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啃读了数本关于西藏和佛教的着述。感谢《那时?西藏》和它的着者,帮我推开一道道了解藏地、佛教、认识宗教、领悟人生真谛的大门!
徐先生在书中经常慨叹命运的无常和因缘的巧合,冥冥中的有一股力量把人们拉到一起又拆分开来……我也常常慨叹那次真正如愿发生了的街头偶遇,也许正是由了这样的因缘。那是在山上奇遇后的数月,我开车来到一个路口,为两位过马路的行人让路。那其中的一位竟然是徐家树先生!因为为此一直做着心里准备,一经确认是他便毫不犹豫地踩下刹车拨下车窗叫住他。"我们在山上见过,我看了您的博客。""记得,你好!读后可以留言啊!"这次见到了徐先生有比佛更亲切的微笑。
我读了他博客里的很多文章,关于生活的,亲切朴实;关于摄影专业的,严谨恳切;那些摄影作品,每一幅都是一颗为艺术欢跳的心。之后虽然只是淡淡的君子之交,他的凝练诚恳的话语却给正在人生路上迷茫困顿的我开示出清晰的方向,给在异国他乡没有父母相伴的游子父亲般的温暖和坚实的支撑。今天,徐先生把《那时?西藏》赠予我读,推动了我重新来学习、思考西藏这个特殊的地域和文化。它把宗教以及人生这些深沉的命题传递到我的面前,令我对自己的人生经历重新梳理,对自己活着的状态和目标重新定位,对关心关注的很多课题都有了更深入和包容的领悟……
一本书,由于篇幅有限,不可能道出作者所有的经历、感悟和思想。一本好书,当你读着它,会得到心灵的启示并从而打开思想的闸门,这就是我永远在读着的《那时?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