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暨南大学202_年硕士研究生微观与宏观经济学试卷(定稿)
暨南大学202_年硕士研究生微观与宏观经济学试卷
经济学:
第一题:
1.均衡价格
2.需求弹性
3.预算线
4.等产量线
5.完全竞争市场
6.公共物品
7.GDP
8.边际储蓄倾向
9.乘数10.IS曲线
第二题:1.概述消费者行为理论。
2.概述市场结构及企业行为理论。
3.概述宏观经济政策。
行政管理学:
一.1.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是行政学的发瑞。
2.法约尔提出了“跳板原则”。
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
4.1983.《彭德尔顿法》奠定美国公务员制度基础。
5.职位分类以人为中心,品位分类以事为中心。
6.政治领导由考任录用,行政领导由选举产生。
7.林德布洛提出了渐进决策模型。
8.机关文书处理包括发文和收文处理两方面。
9.国防和社会治安是私人产品。
10.资产阶级权力分立和制衡用及实践是依法行政的法政基础。二.1.行政职能构成。2.行政领导者主要职责。
3.韦伯理想行政组织原则。
4.现代人事行政特征。
5.法治行政基本法则。
三.1.中国行政改革核心问题。
2.行政国家的特点,谈谈你的对行政国家现象的认识。
第二篇:微观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微观与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11门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其作为市场经济和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重要理论依据,在国内外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中倍受重视,同时也是理工类、信息类、外语类、艺术类等专业学生的热门选修课程。
西方经济学,首先是相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言的;其次本课程所谓的“西方经济学”主要是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专院校通行的课程,即经济学,英文为“Economics ”,通常称之为主流派经济学。它是西方发达国家几个世纪以来,针对市场经济中一系列理论问题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
当代中国,西方经济学已经是一种普及性的专业理论知识;它是经济、贸易、金融、投资、会计、统计、管理、国家政策、国际经济合作等各个方面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已成为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因此,大学生学好西方经济学将对学好专业知识和未来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意义。
2.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宏观调控手段,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和职场就业竞争力;同时,通过必要的评论,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中的错误理论具有基本的鉴别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理论知识方面要求
(1)理解微观宏观经济学在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了解微观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与经济实践的辩证关系。
(2)要求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基本理论,尤其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理论,要素价格决定理论,市场失衡和微
观经济政策。
(3)要求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基本理论,尤其是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与调节、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失业与通货膨胀和开放经济的收入决定等,特别强调掌握各部分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增强学生所掌握理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4)要求学生掌握每一部分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每一部分理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主要方法。
(5)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非主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了解某些理论的错误、缺陷和不足。
2.本课程学习的相关知识要求
本课程一般以具备微积分数学基础和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为基本条件,但由于受课时限制,因此,对于本课程相关的数学模型与公式只讲授结果应用,而不进行数学过程的推导。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1. 理解:资源的稀缺性 2. 掌握:稀缺性与资源配置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 理解:微观经济学 2. 理解:宏观经济学 3. 理解:二者的关系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了解)第二章 均衡价格理论
第一节 供给与需求
1. 掌握:需求的基本理论 2. 掌握:供给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均衡价格
1. 熟练掌握:均衡价格的形成
2. 掌握: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第三节 弹性理论
1. 熟练掌握:需求弹性及其计算 2. 理解:需求弹性与收益 3. 了解:供给弹性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1. 了解:基数效用论
2. 掌握: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3. 熟练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 熟练掌握:消费者均衡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 1. 了解:序数效用论 2. 熟练掌握:无差异曲线 3. 理解:消费可能线 4. 理解掌握:消费者均衡 第三节 理解:价格与收入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第四节 了解: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第四章 生产论
第一节 理解:厂商的含义与目标
第二节 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1. 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 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3. 熟练掌握: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 第三节 两种要素的配置:要素的最佳组合 1. 掌握:要素最佳组合的边际分析 2. 熟练理解:等产量线 3. 理解:等成本线
4. 熟练掌握: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第四节 多种要素的合理投入:规模经济 1. 熟练掌握:规模经济的含义与成因 2. 理解掌握: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3. 理解掌握: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4. 掌握:适度规模 第五章 成本与利润
第一节 成本理论
1. 理解:短期成本 2. 理解:长期成本 3. 理解:机会成本 第二节 理解:收益分析
第三节 熟练掌握: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六章 厂商均衡理论(市场结构)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
1. 熟练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与条件
2. 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3. 熟练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 4. 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与市场效率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
1. 熟练掌握:垄断市场的含义、条件与成因
2. 理解: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平均
收益与边际收益
3. 熟练掌握: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与
差别订价策略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
1. 熟练掌握: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与
条件
2. 熟练掌握: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
衡与非价格竞争策略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
1. 熟练掌握: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条件与特征
2. 了解:寡头垄断市场上产量的决定 3. 掌握: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的决定 第五节 理解:不同类型市场的评价 第七章 分配理论(要素价格决定)
第一节 理解:工资、利息与利润的决定 第二节 社会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政策 1. 理解: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2. 理解:平等与效率
3. 理解:收入分配平等化政策 第八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1.了解:模型的基本假定 2.理解:商品需求和要素供给 3.理解:商品供给和要素需求 4.理解:一般均衡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
1.了解:福利经济学概述 2.理解:帕累托效率
3.理解: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4.理解: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5.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6.理解: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 7.了解:补偿原理 8.了解:社会福利函数 9.理解:效率与平等
第九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矫正)
第一节 理解掌握:市场失灵(垄断低效率、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
第二节 理解:微观经济政策(对垄断管制、解决外部性问题、公共产品的决定、解决不完全信息的思路)
第十章 国民收入(经济)核算
第一节 理解:国民收入帐户
第二节 熟练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第三节 掌握: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与公式 第四节 了解:其他经济指标与核算缺陷 第十一章
消费、储蓄与投资
第一节
消费--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理解掌握:消费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2.理解掌握:消费函数与消费倾向 3.了解:居民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 4.了解:消费函数的拓展(特例)第二节
储蓄
1.理解掌握:储蓄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2.理解掌握:储蓄函数与储蓄倾向 3.理解掌握: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关系 第三节
投资及其决定
1.理解掌握:投资需求与决定因素 2.理解投资的类型 3.理解掌握:投资函数
4.理解掌握:资本边际效率及递减规律 第四节
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 1.熟练掌握:乘数原理 2.理解:加速原理
3.理解:几个重要的乘数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流转、决定与调节
第一节 简单国民收入的流转与决定 1. 理解:均衡产出的含义 2. 理解:储蓄、消费和投资
3. 掌握: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流转与决定
第二节 复杂国民收入的决定
1. 掌握: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流转与决定
2. 理解: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流转与决定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与调节 1. 理解:国民收入的变动与失衡 2. 熟练掌握:国民收入的调节
第十三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
IS曲线(产品市场均衡)1. 理解掌握:IS曲线推导与经济含义 2. 理解:IS曲线的变动与提出目的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1.理解掌握:货币需求 2.理解掌握:货币供给
3.掌握:货币供求均衡与利率决定 4.理解:均衡利率的变动
第三节
LM曲线(货币市场均衡)1.理解掌握:LM曲线的推导与图 2.掌握:LM曲线的经济含义与目的 3.理解:LM曲线的变动与斜率
4.理解:LM曲线的区域与分析 第四节
IS--LM分析
1.理解: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2.理解:一般均衡的稳定性与非均衡区域
3.掌握: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 4.掌握:IS-LM分析的意义
第四节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框架 1.理解:基本内容
2.理解:有效需求决定就业水平3.熟练掌握:有效需求不足及其原因 4.熟练掌握: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主张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熟练掌握:宏观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第二节 需求管理政策
1. 熟练掌握:财政政策及其应用 2. 熟练掌握:货币政策及其应用 3. 理解: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三节 供给政策
1. 理解掌握:收入政策含义及其应用 2. 理解掌握:人力政策含义及其应用 3. 了解:增长政策 4. 了解:产业政策
第四节 理解:相机决择与政策协调 第十五章 就业、失业与通胀理论
第一节 就业与失业理论
1. 理解:失业与充分就业
2. 熟练掌握:失业的类型与原因 3. 熟练掌握:失业的影响及其治理 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
1. 理解:通胀含义及衡量
2. 熟练掌握:通胀的类型及其原因 3. 熟练掌握:通胀的影响及其治理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 了解:凯恩斯观点-失业与通胀不会
并存 2. 理解: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胀之
间的替代关系
第十六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
1. 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 2. 了解:经济周期的阶段 3. 掌握:经济周期的分类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1. 掌握:经济增长的定义与特征
2. 理解:经济增长源泉 3. 掌握:经济增长模型
4. 了解:经济增长的极限与代价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与调节
第一节 了解:开放经济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开放经济的中国民收入均衡 1. 理解:开放条件下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2. 理解:国民收入均衡的变动
3. 掌握:其他因素变动对国民收入均衡的影响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调节 1. 了解:开放经济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2. 理解:内外均衡的不同情况 3. 理解:最优政策的配合 第四节 对外经济政策 1. 了解:对外贸易政策 2. 了解:汇率政策 3. 了解:对外投资政策
第三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试卷(范文)
《宏观经济学》A 卷
一、填空题:(共10 题,每题1 分)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
2、IS 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与之间存在着反方向 变动关系的曲线。
3、IS-LM 模型是说明与同时达到均衡的模型。
4、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周期理论方面的新发展。
5、新古典经济学家的总供给曲线以假说为基础,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则以假说为基础。
6、繁荣的最高点是,萧条的最低点是。
得分评阅人
二、选择题:(A、B、C、D 四个中选一个正确答案,共15 题,每题1 分)
1、国内生产总值扣除()后就得到国内生产净值 A、直接税B、间接税C 公司未分配利润D 折旧
2、短期消费曲线的斜率为()
A、平均消费倾向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的总量 C、边际消费倾向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总量
3、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A、0.25 B、0.75 C、1.0 D、1.25
4、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A、LM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IS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C、A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D、AD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5、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总需求()A、税收B、政府支出 C、净出口D、投资
6、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的条件(公式)是()
A、C+I=C+S B、I+G=S+X C、I+G=S+T D、I+G+(X-M)=S+T+Kr
7、永久收入的消费函数理论由()提出 A、杜森贝里B、希克斯
C、莫迪格利安尼D、弗里德曼
8、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最显著的区别是()
A、税收乘数总比转移支付乘数小1 B、前者为负,而后者为正 C、两者互为相反数D、后者是负的,而前者为正。
9、LM 曲线成垂直状的区域被称为()
A、古典区域B、凯恩斯区域C、中间区域D、以上都不是
10、在下述哪种情况下,挤出效应比较大()A、投资对利率不敏感B、存在货币的流动性陷阱 C、投资对利率敏感度较大D、货币对利率敏感度较大
11、其它条件不变,国际石油涨价,会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变D、变为水平线
12、现代理性预期学派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A、萨缪尔森B、弗里德曼C、卢卡斯D、拉弗
13、基钦经济周期是一种()
A、长周期B、中周期C、短周期D、混合周期
14、凯恩斯等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是()
A、投资过度B、消费不足C、心理因素的变化D、政治周期
15、因政府支出水平提高等引起的通货膨胀也称为()通货膨胀。A、需求拉动B、成本推进 C、结构性D、隐性 第3 页(共7 页)得分评阅人
三、名词解释题:(共6 题,每题3 分)
1、国内生产总值
2、投资乘数
3、总需求曲线
4、凯恩斯陷阱
5、经济周期
6、通货膨胀
四、计算题:(共3 题,每题4 分)
1.假设C=1600+0.75YD,I=1000,G=202_。(1)当T=800 时,求均衡国民收入。(2)当税 率为t=0.2 时,求解均衡国民收入。
2.假定某经济中,C=1400+0.8Yd,T=tY=0.25Y,I=200—50r,G=200,Md=0.4Y-100r,Ms=900 试求:(1)总需求函数;
(2)价格水平P=1 时的收入和利率。第5 页(共7 页)
3、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函数为P=80-2Y/3,总供给函数为古典总供给曲线形式,即可表示为Y=YF=60。求:(1)经济均衡时的价格水平;(2)如果保持价格水平不变,而总需求函数变动为P=100-2Y/3,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得分评阅人
五、简答题:(共6 题,每题5 分)
1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有哪些局限?
22、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国民收入会有什么影响?
3、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前提及其基本公式。
5、简述经济周期的原因。
6、简述通货膨胀的类型。
《宏观经济学》B
一、填空题(共10 题,每题1 分)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
2、乘数是指增加所引起的增加的倍数。
33、LM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在货币市场上国民收入与利率成变动。
4、总供曲线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这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成变动。
5、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是以假说为假设前提的,新古典总供给模型以 假说为假设前提。
6、繁荣的最高点是,萧条的最低点是。
得分评阅人
二、选择题:(A、B、C、D 四个中选一个正确答案,共15 题,每题1 分)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等于0
2、如果MPS 为0.2,则投资乘数值为()。A、5 B、0.25 C、4 D、2
3、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总需求()。A、储蓄B、政府支出 C、净出口D、投资
4、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的最显著区别是()。
A、税收乘数总比转移支付乘数小1 B、前者为负,而后者为正 C、两者互为相反数D、后者是负的,而前者为正
5、如果政府支出有一增加()。
A、对IS 曲线无影响B、IS 曲线向左移动 C、IS 曲线向右移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
6、根据简单凯恩斯模型,货币需求取决于()。A、实际收入和实际利率B、名义收入和实际利率 C、名义收入和名义利率D、实际收入和名义利率
7、“挤出效应”发生于()。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
C、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
8、LM 曲线成垂直状的区域被称为()。
A、古典区域B、凯恩斯区域C、中间区域D、以上都不是
9、其它条件不变,国际石油涨价,会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变D、变为水平线
10、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条件下,增加总需求,会使()。A、收入增加B、收入不变C、价格上升D、价格下降
11、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条件下,增加总需求,会使()。A、收入增加B、收入不变C、价格上升D、格下降
12、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一种()。
A、长周期B、中周期C、短周期D、混合周期
13、下列哪一个不是失衡失业的原因()。A、实际工资率的提高B、需求不足
C、劳动供给的增加D、寻找工作需要时间
14、下列属于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的是()。A、投资匮乏B、任意的财富分配 C、皮鞋成本D、资源配置的失误
15、马尔萨斯等认为经济衰退或萧条的根源是()。A、投资过度B、消费不足
C、心理因素的变化D、政治周期
三、名词解释(共6 题,每题3 分)
1、投资乘数
2、GDP
3、均衡产出
4、资本—产出比:
5、LM 曲线
6、经济周期
四、计算题(共3 题,每题4 分)
1、已知某国宏观经济中消费函数C=150+0.5Y,投资函数为I=150-400r,货币的交易需
求函数为L1=0.25Y,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为L2=50-100r。政府支出G=50,实际货币供给m=180。求均衡国民收入Y、利率水平r、消费C、投资水平I 以及货币交易需求L1 和货币投机需求L2。
2、假定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0.8(1–t)Y, 税率为t=0.25, 投资函数为I=900–50r, 政府 购买为800, 货币需求为L=0.25Y–62.5r, 实际货币供给为500, 试求:(1)IS 曲线;(2)LM 曲线;(3)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已知IS 方程为Y=550-1000r,边际储蓄倾向MPS=0.2,利率r=0.05。计算:
(1)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增加5,新旧均衡收入分别是多少?(2)IS 曲线如何移动?
五、简答题(共6 题,每题5 分)
1、简述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
2、简述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前提及其基本公式。
3、简述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特点。
4、简述投资乘数的作用过程。
5、GDP 核算体系存在哪些局限?
6、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六、论述题(15 分)
1、试比较IS-LM 模型与AD-AS 模型。__
《宏观经济学》C
一、填空题(共10 题,每题1 分)。
1、反映GDP 变化与失业率变化之间关系的定律是。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
3、IS 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与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 关系的曲线。、凯恩斯认为,对货币的需求动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古典经济学家的总供给曲线以假说为基础;凯恩斯主义总供 给模型以假说为前提。
6、提出了一个经济稳定增长的模型,奠定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得分评阅人
二、选择题(A、B、C、D 四个中选一个正确答案,共15 题,每题1 分)
1、与国内生产净值相比,国民收入中扣除了()。A、直接税B、间接税C 公司未分配利润D、折旧
2、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总需求()。A、储蓄B、政府支出 C、净出口D、投资
3、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A、0.25 B、0.75 C、1.0 D、1.25
4、两部门经济中,投资乘数与()。A、MPC 同方向变动B、MPC 反方向变动 C、MPS 同方向变动D、以上都不
5、其他条件不变,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 曲线()。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变D、变为垂线
6、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A、LM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IS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C、A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D、AD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7、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的最显著区别是()。
A、税收乘数总比转移支付乘数小1 B、前者为负,而后者为正 C、两者互为相反数D、后者是负的,而前者为正
8、LM 曲线水平状的区域被称为()。
A、古典区域B、凯恩斯区域C、中间区域D、以上都不是
9、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LM 陡峭而IS平缓B、LM 垂直而IS 陡峭 C、LM平缓而IS 垂直D、LM 和IS 一样平缓
10、IS 曲线斜率不变,LM 曲线斜率越小,则财政政策作用效果()。A、越大B、越小C、零D、为负
11、凯恩斯等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是()。
A、投资过度B、消费不足C、心理因素的变化D、政治周期
12、下列哪一个不是失衡失业的原因()。A、实际工资率的提高B、需求不足
C、劳动供给的增加D、寻找工作需要时间
13、朱格拉经济周期是一种()。
A、长周期B、中周期C、短周期D、混合周期
14、下列属于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的是()。A、投资匮乏B、任意的财富分配 C、皮鞋成本D、资源配置的失误 第3 页(共7 页)
15、工资上涨等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通货膨胀。A、需求拉动型B、成本推进型 C、结构性D、隐性 得分评阅人
三、名词解释(共6 题,每题3 分)
1、国民生产总值
2、挤出效应
3、投资乘数
4、经济周期
5、资本——产出比
6、通货膨胀
四、计算题(共3 题,每题4 分)
1、假设C=1600+0.75YD,I=1000,G=202_。(1)当T=800 时,求均衡国民收入。(2)当税率为t=0.2 时,求解均衡国民收入。
2、假定某经济中,生产函数:Y=14N-0.04N2 劳动力需求函数: Nd=175-12.5(W/P)劳动力供给函数: Ns=70+5(W/P)
求解:(1)当P=1 和P=1.25 时,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就业量和名义工资率是多少?(2)当P=1 和P=1.25 时,经济的产出水平是多少? 第5 页(共7 页)
3、假定在某经济中,C=1400+0.8YD,T=tY=0.25Y,I=200—50r,G=200,Md=0.4Y-100r,Ms=900 试求:(1)总需求函数;
(2)价格水平P=1 时的收入和利率。
五、简答题(共6 题,每题5 分)
1、简述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局限。
2、简述影响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因素。
3、什么是“节俭悖论”?你如何看?
4、简述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前提及其基本公式。
5、简述经济周期的原因。
6、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
六、论述题(共15 分)
1、试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经济的长期动态调整过程。__
《宏观经济学》D
一、填空题(共10 题,每题1 分)
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某既定时期内一个国家范围内生产的全部的的 市场价值。
2、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
3、IS-LM 模型是说明与同时达到均衡的模型。
4、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这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成变动。
5、经济周期划分中,朱格拉周期是一种______ 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一种______ 周期,基钦周期是一种周期。
得分评阅人
二、选择题:(A、B、C、D 四个中选一个正确答案,共15 题,每题1 分)
1、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总需求()。A、税收B、政府支出 C、净出口D、投资
2、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5,则投资乘数为()。A、2 B、4 C、1.0 D、1.25
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第2 页(共7 页)A、LM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IS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B、A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D、AD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4、生命周期的消费函数理论是由()提出的。A、杜森贝里B、希克斯
C、莫迪格利安尼D、弗里德曼
5、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LM 陡峭而IS平缓B、LM 垂直而IS 陡峭 C、LM平缓而IS 垂直D、LM 和IS 一样平缓
6、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的条件(公式)是()。
A、C+I=C+S B、I+G=S+X C、I+G=S+T D、I+G+(X-M)=S+T+Kr
7、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最显著的区别是()。
A、税收乘数总比转移支付乘数小1 B、前者为负,而后者为正 C、两者互为相反数D、后者是负的,而前者为正
8、在下述哪种情况下,挤出效应比较大()。A、投资对利率不敏感B、存在货币的流动性陷阱 C、投资对利率敏感度较大D、货币对利率敏感度较大
9、LM 曲线成水平状的区域被称为:()。
A、古典区域B、凯恩斯区域C、中间区域D、以上都不是
10、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条件下,增加总需求,会使()。A、收入增加B、收入不变C、价格上升D、价格下降
11、凯恩斯等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是()。
A、投资过度B、消费不足C、心理因素的变化D、政治周期
12、熊彼特认为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是()。A、战争和收成不好B、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 C、技术创新D、太阳黑子
13、根据凯恩斯理论,利率水平主要取决于()。A、供给B、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C、储蓄D、储蓄与投资
14、下列属于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的是()。A、投资匮乏B、任意的财富分配 C、皮鞋成本D、资源配置的失误
15、下列哪一个不是失衡失业的原因()。A、实际工资率的提高B、需求不足 第3 页(共7 页)C、劳动供给的增加D、寻找工作需要时间 得分评阅人
三、名词解释(共6 题,每题3 分)
1、边际消费倾向
2、政府支出乘数
3、资本边际效率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通货膨胀率
6、经济周期 得分评阅人
四、计算题(共3 题,每题4 分)
1、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 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比例所得税税率t=0.25,(单位均为10 亿)。
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
2、已知IS 方程为Y=550-1000r,边际储蓄倾向MPS=0.2,利率r=0.05。计算:
(1)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增加5,新旧均衡收入分别是多少?(2)IS 曲线如何移动?
3、假定某经济存在以下关系:C=1400+0.8YD,T=tY=0.25Y,I=200—50r,G=200,Md=0.4Y-100r,Ms=900 试求:(1)总需求函数;
(2)价格水平P=1 时的收入和利率。第5 页(共7 页)得分评阅人
四、简答题(共6 题,每题5 分)
1、简述投资乘数的作用过程。
2、推导IS 曲线。
3、简述经济周期的原因
4、简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
5、简述经济周期的原因。
6、失业主要有哪些类型? 第7 页(共7 页)得分评阅人
六、论述题(15 分)
1、简述乘数——加速数的基本作用机理。
第四篇: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那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D)不是其职能。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 C.发行货币 D.为政府赚钱
3、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量
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C)。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全对
5、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6、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B)。
A.法定准备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率 D.道义劝告
7、财政部向(D)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
A.居民 B.企业 C.商业银行 D.中央银行
8、如果某人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属于(A)。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9、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量会(B)。
A.一直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D.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10、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C)。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D.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
1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D)。
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B.商业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
C.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D.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
12、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B)。
A.增加和利率提高 B.减少和利息率提高 C.增加和利率降低 D.减少和利率降低
13、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的原因是(C)
A.政府支出的减少 B.货币供给量的减少 C.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D.私人投资减少
14、如果债权人预计第二年通货膨胀率为6%,这时他所愿意 接受的贷款利率为(D)。
A.4% B.5% C.2% D.6%
15、如果所有的银行都持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那么简单的货币乘数就是(B)
A.0 B.1 C.10 D.无限大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应(B D)。
A.提高法定准备金 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C.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D.降低贴现率
2、中央银行的贴现率的变动成了货币当局给银行界和公众的重要信号,贴现率的(A C)A.下降表现货币当局要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 B.下降表现货币当局要减少货币和信贷供给 C.上升表现货币当局要减少货币和信贷供给 D.上升表现货币当局要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
3、生产率的决定因素(A B C D)。
A.人均物质资本 B.人均人力资本 C.人均自然资源 D.技术知识
4、假如经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受害者将是(A C D)。
A.债权人 B.债务人 C.领取固定工资者 D.持现款的人
5、GDP没有衡量下列哪些指标(A B C D)。
A.闲暇 B.厨师为家人做的饭菜的价值 C.环境质量 D.社会收入分配状况
6、美国经济中的金融机构包括哪些(A C D)
A.债券市场 B.期货市场 C.银行 D.共同基金
7、货币的职能有哪些(A B C)。
A.交换媒介 B.计价单位 C.价值储藏 D.流动性衡量
8、通货是指(A B)
A.铸币 B.纸币 C.活期存款 D.定期存款
9、经济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A B C D)
A.繁荣 B.萧条 C.复苏 D.衰退
10、GDP的组成部分(A B C D)
A.消费 B.投资 C.政府购买 D.净出口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GDP 2.CPI 3.摩擦性失业 4.乘数效应 5.菲利普斯曲线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简称: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格。
GDP(Y)被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恒等式:Y=C+I+G+NX
CPI是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消费物价指数=当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由使工人与工作相匹配的过程所引起的失业。指工人寻找适合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通常认为这种失业为较短的失业持续时间。
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变动。如政府购买时,由于政府支出的每一美元可以增加的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大于一美元,此时的政府购买对总需求就有一种乘数效应。乘数效应的逻辑适用于改变GDP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1958年,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英国发表文章,说明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低失业的年份往往高通货膨胀,而高失业的年份往往低通货膨胀。这种关系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假定GDP等于10万亿美元,消费等于6.5万亿美元,政府支出为2万亿美元,预算赤字3千亿美元。计算公共储蓄,税收,私人储蓄,国民储蓄和投资。
公共储蓄 = T-G =-0.3万亿美元 税收T = 2-0.3 = 1.7万亿美元
私人储蓄 = Y-C-T = 10-6.5-1.7 = 1.8万亿美元
国民储蓄 S = 私人储蓄 + 公共储蓄 = 1.8-0.3 = 1.5万亿美元 投资 I = 国民储蓄 = 1.5万亿美元
2、一种物品:玉米。经济有足够的劳动、资本和土地生产Y = 800 蒲式耳的玉米,V不变。202_年,M= $202_, P = $5/蒲式耳202_年,美联储货币供给增加5%,增加到2100美元(1)计算202_年的名义GDP和P,并计算从202_年到202_年的通货膨胀率
M*V=P*Y 即 202_ * V = 5 * 800, V=2 202_年:
名义GDP = M * V = 2100 * 2 = $4200 P =(M * V)/Y =(2100 * 2)/800 = $5.25 通货膨胀率 =(5.25-5)/5 * 100% = 5%
(2)假设技术进步使202_年的产出Y增加到824,计算从202_年到202_年的通货膨胀率
P =(M * V)/Y =(2100 * 2)/824 = $5.1 202_通货膨胀率 =(5.1-5)/5 * 100% = 2%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2.自然失业率中的“自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各国的自然失业率不同?
失业率围绕它波动的正常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经济的自然失业率指经济中正常情况下的失业量。
自然这个词仅仅是指,这种失业即使在长期中也不会自行消失。它既不意味着这种失业率是合意的,也不意味着它是一直不变的,或是对经济政策不产生影响的。
各国的自然失业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制度上的。因为各国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增长等因素不同,各国的各种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也不相同。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假定政府给投资提供税收激励,请用适合的图形及文字分析该政策如何影响:真实利率、资本净流出、真实汇率及净出口。
政府给投资提供税收激励,投资及可贷资金的需求增加,真实利率上升,使资本净流出减少。资本净流出减少使外汇市场上的美元供给也减少,真实汇率上升,净出口下降。
第五篇:宏观经济学(定稿)
新一代农民工城市就业现状研究
摘 要
农民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型劳动者,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背景下解放的大批富余劳动力,这一群体已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这一庞大的群体正逐渐以80后90后为主,他们已成为城市用工市场的生力军。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不同于上一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他们的现状不仅推进农民工的转移就业、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农民的增收问题。然而,近年来“民工荒”已从我国沿海地区延伸到内地,并且是总 量过剩、结构短缺。近来农民工“回流”倾向也非常明显。
本文就我国农民工城市就业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通过对农民工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城市就业的概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的对策及建议,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企 业、个人关于就业的积极合作,共同解决农民工就业矛盾。
关键词:回流, 城市就业, 农民工现状
I
目 录
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第2章 农民工城市就业现状分析........................................2.1农民工现状及存在问题...........................................2.1.1 农民工现状...............................................2.1.2 农民工转移及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3 农民工现状的新动向、新趋势...............................2.2 城市就业的现状................................................2.2.1 城市总体就业概况.........................................2.2.2 城市大学生就业概况.......................................2.2.3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就业状况...............................第3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对策建议....................................3.1 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3.1.1 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3.1.2 推进深入的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3.1.3 要共享城市公共服务资源...................................3.2 加强培训......................................................3.2.1 构建多元化的培训投入机制.................................3.2.2 有针对性地丰富培训课程内容...............................3.3 构建农民工双向流迁就业体系....................................参考文献.............................................................II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自202_年年初开始,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用工短缺的严峻形势。而珠三角地区更是频传“招工难”的问题,据报道用工缺口曾一度曾达到200万人之多,到了202_年春节前后这一现象逐渐波及更多地方。今年1月,本来应该很多农民工应该开始坐上了南下北上的列车出门打工,而今年却冷清了许多,很多人不愿意再背井离乡出门打工了。“招工难”与“用工荒”已经从沿海地区蔓延到内地。
其实,劳动力资源局部紧缺的现象,并不是从近年来的问题。从202_年年初开始,珠三角地区就出现了用工短缺问题,当时媒体称之为“民工荒”现象。202_年,“民工荒”现象进一步蔓延,福建、广东、浙江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同叫“缺工”。此后愈演愈烈,进入下半年,在一些一贯是农民工输出地的内陆省份,也不同程度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到了202_年和202_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出口严重受阻,对农民工就业的需求急剧下降,一度掩盖了“民工荒”问题。202_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转暧,用工短缺问题又再次凸现。
1.2 研究目的
研究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问题,关系“三农”问题和我国民生问题的根本解决,关系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及社会的公正、和谐和稳定。据调查,202_年全国农民工数量达2.3亿人,其中1980年后出生的达到1.41亿人,也就是80后农民工占总数的61%。他们虽然是农业户口,却从事着非农业的工作,他们生活工作在城市,却又无法完全融入到城市中来。现如今,新一代的农民大都是80后和90后,他们的安置问题的解决,不但能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还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新一代农民科技水平、文化修养、道德法律知识,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这个问题的解决将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有力的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村中富余人员也逐渐地转移出来。近年来城镇的各大重点项目和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带来二、三产业大发展,原来出去打工男性居多,现在在家附近工地、企业就业的妇女的比例也在不断地扩大。外出务工人员规模还会不断扩大,如何面对规模较大的农民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是一个城市应关注的问题。
(2)农民工现“回流”倾向
调查中发现原来农村以向国外、省外输出农民工为主,现在去国外、省外打工的相对减少了,大多农民工主要是就近、就地就业为主,农民工“回流”倾向非常明显。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城镇的二、三产业发展较快,不少本地农民工,不离乡就能找到工作,实现了农民工与企业的双赢。另外,外出后农民工的花销占了工资的很大比例,在家乡找工作与在外出地区挣回的钱差不多,也是农民工“回流”的主要原因。
(3)农村农业服务发展较快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商贸流通的繁荣,交通的便利,带动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市场经济意识不断增强,为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现在农村中雇人拔地、种地、收割庄稼的多了,这使得与之相关联的农业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
(4)农民工就业趋于理性
原来劳动市场中潜在劳动力资源过剩,老一代农民工难找工作的问题正在发生变化,新生代民工有更多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不会委曲自己。不仅看重工资收入,更看重企业的环境和自身发展,这是新生代农民工对打工收益和企业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后的理性选择。
(5)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
调查发现,老一代民工更愿意回到农村,继续生活在农村,新生代民工大多不懂农业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基本不参与土地种植,他们对城市更加向往,渴望融入城市。绝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有意愿结婚时在城市里买房子,生活在城市。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将产生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将持续拉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6)工作耐受能力较低
新一代农民工生活条件相对老一代农民工较好,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怕吃苦、爱面子、较挑剔,缺乏对工作压力的忍受和毅力,但是,却喜欢追求物质精神享受,攀比思想,阻碍了他们在城市就业中的健康发展。
2.2 城市就业的现状
2.2.1 城市总体就业概况
近几年,中国新增经济活动人口压力一直居高不下,使得正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就业“冲击波”。一方面,在农村“新生代农民工”目前约有一亿人,他们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15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而经济正常增长条件下,就业岗位每年只能安排12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突出,从而出现“就业难” 的局面,这也就加剧了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等原因,企业也在不断的调整用人政策使得在就业方面出现区域性、行业性、结构性差异的特点,在一些高技能的工作岗位的招工中出现严重的空缺,从而出现“招工难”的局面。从总体上说,我国就业人口总体就业难的局面短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2.2.2 城市大学生就业概况
自1999年以来,大学扩招呈直线上升,每年递增60万到70万左右。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计划(202_年7月份)最新统计在校大学生是2960万人。并以每年1.3-1.6%速度扩招,202_年入学率将达到40%,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能达到5000万。大学扩招,必然带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02_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10万,再创新高,而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更是让形势逐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据了解,近三年来,大学生就业率维持在70%左右。相比211高校,985高校的就业情况要好点,可以达到80%以上。从地区来看,我国中西部虽然对大学生有较大的需求,但由于条件艰苦,很难招到毕业生。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有些大学生为了得到跟好的就业机会而选择继续攻读学位,比如考取硕士、博士学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
第3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
3.1.1 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
新生代农民工对现在的户籍制度的心态是矛盾的。首先,新生代农民工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和工资收入的增长,渴望融入到城市生活,尽情享受城市带给他们的快乐生活。但是,户籍将农民和城市居民区别开来,造成一定的社会分配不公平,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心理影响。
其次,是由于近几年国家对农民的大力扶持,农民享有了优惠的土地政策,新生代农民工又不愿意迁户口进城而放弃农村土地。所以我们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城市的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改革,给予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应有的权利,又使他们不失去土地,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打消他们的顾虑。
3.1.2 推进深入的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
正视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和地位。有关部门应强化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指导新生代农民工签定劳动合同,加强劳动监察工作宣传,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规范企业行为,督促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健全农民工公平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体系。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享受社会教育资源,享有义务教育,实现农民工计划生育、公共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健全城市和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推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期望的诉求,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彻底解决拖欠民工工资问题,构建劳资纠纷协调机制,促进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将农村劳动力纳入城乡结合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劳动者的同工同酬、同工同权。
3.1.3 要共享城市公共服务资源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不仅要解决就业问题,还需要解决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诸多问题,这就得需要我们当地政府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资源。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过程中趋于稳定化、移民化,他们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希望子女都能受到更良好的文化教育。稳步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在城市里提供廉租房是现在农民工迫切需求。只有住房问题的解决,才能维持家庭的稳定,维护好社会的稳定,为农民工生活及其子女教育等提供了基本的保证。
3.2 加强培训
加强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职业要求较高,职业期望值较大的现象,据调查数据显示,有15%左右的新生代农民工有技术,70%左右的农民工有要求进行技术培训的需求。因此应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基本技能进行培训,将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拓展就业面。
3.2.1 构建多元化的培训投入机制
新一代农民工有一定教育基础,渴望接收新知识,学习技能文化,但家庭经济条件限制了其接受再教育的程度。对此,政府应该加强对新一代农民工的培训投入,确保农民工具备就业的相关职业技能。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受益主体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企业、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
3.2.2 有针对性地丰富培训课程内容
新一代农民工具备较好的文化基础,传统的普及性就业培训内容已不能满足其培训需要,新兴技术职业的发展也要求培训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培训课程内容体系可以更加丰富化、专业化,针对性更强,如汽车驾驶、新机器操作、安全知识、电脑使用等,除此之外,对职业道德操守,职业健康、职业新技能的培训也应该广泛普及。
3.3 构建农民工双向流迁就业体系
回乡创业可以在保障新一代农民工城市就业的基础上,加强农村硬软件建设以促进农民工回乡就业。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困难的问题,可以设立返乡创业专项资金并与科研单位、高校联系,为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具备创业意愿的农民工提供项目论证、投资意向、资金融通和法律维权等培训服务,在工商、税务等部门下设创业咨询服务职能窗口,为农民工创业释疑、提供便捷服务,简化相关手续环节,为农民工提供创业项目资源库,拓宽回乡创业的外部融资渠道,规避创业陷阱和骗局,从而极大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热情和成功率,通过回乡就业和创业的路径引导农民工向城市和农村双向流动。
参考文献
[1] 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_ [2] 彭万.80后农民工的城市就业现状与对策建议.职业时空,202_,第8卷第1期 [3] 蓝景力,佟光.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启示与制度完善.学习与探索,202_,第2期
[4] 韩少华,郑亚红.青年农民工就业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农业考古,202_,第6卷 [5] 欧阳慧.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2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