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习武与拜师
编辑:星海浩瀚 识别码:23-1019984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2 19:08: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习武与拜师

习武与拜师

武术,没有师父,就没有师承,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拜师者有志于继续传承本门技艺,发扬光大,因此拜师既是对老师技艺和辛勤付出的一种肯定,也是文化和技艺传承的最佳方式和途径,是表明自己学艺的诚意和传承的责任。各流派名师开山收徒,是为了使传统技艺与文化精髓得以正脉传承,代代相传。简而言之,拜师,对徒弟而言,是为了立志更好的进一步深刻研究本门技艺并加以传承;对师父而言,是为了让本门技艺拳种能够有优秀的传承人。因此拜师学艺,远不是一套仪式那么简单,而是一门技艺的延续和一种文化的传承。师父作为一代传人,有责任将其继续发扬光大,择徒而授,把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完好的传承给子孙后人。拜师者也要承担起继承、传承和发扬光大本门武术的责任和义务,并以实际行动维护本门学术之严谨,维护本门之尊严。未拜师前,双方还只是最普通的教与学的关系,只能称为“老师”,关系密切的可以称为“师傅”。拜师以后即可成为名副其实的“师徒”关系,徒弟即可名正言顺地称老师为“师父”,也就是成为血脉相连的师生加亲情关系,成为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人们常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即指的是这种关系。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等,都充分说明师承关系之重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父不仅要传授徒弟技艺,更要将本门相关的武术文化、为人处事规则一并传授。所谓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皆合于规范,师父对徒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师徒之间是一种很稳固的亲情关系。即使相隔千里万里,也割不断师徒的情分。师父也会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自己的弟子。应该说,师徒之间就确立了正式的传承关系之后,顺利地解决了很多教学方面的后顾之忧,徒弟就可以一心一意地学,师父也能一心一意地教。确定师徒关系、不可逆转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师徒如父子,可见师徒关系的重要性。人生两件大事,一是婚姻、二是拜师,拜师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师徒名分的确立。拜师之前,一定先跟着学习一段时间,(也有自己没练,却热爱武术,但真心实意的慕名者,非常崇敬某老师而拜师入门者)。学习期间,认真学习并观察老师的技艺、德行、人品、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能够以技德服人,是否是自己心目中的师父等。同时老师也在观察徒弟的天赋和德行,一般情况下老师不会向学生提出要收学生当徒弟,否则、为师则有技艺品行缺乏之嫌,应是学生内心自愿并向老师提出意愿,师父喜爱同意,互相自愿,经举行传统仪式,方可能确定师徒关系。所以师徒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向的意愿关系。徒弟自愿选择师父,师父也自愿选择了徒弟,正所谓“师择徒,徒亦择师”。拜师之后要尊师重道,尊重长辈同仁、刻苦习练、重传统、重礼仪、重情义、重诚信的规矩。师徒如父子,待之终身。拜师是人生之中的一个重大选择,一旦拜了师父,不可随便另拜其他人(同行)为师。“人从三师武艺高”,仍需经师父引荐或告知师父同意,若以手迹推荐最佳,以合其礼数,属师父辞世列外。因此对拜师这件事一定要谨慎对待,不可轻浮行事。传统文化里,家家都上供有神位,即《天、地、君、亲、师》,每逢节气都上香敬供,叩首行礼,这意味着“跪天、跪地、跪君主、跪父母、跪师父”,其他不可下跪。常言道“男儿膝下有千金”!“宁可站着生,不可跪着死”,一个人所应树立的顶天立地之气魄!下跪行礼拜师之后不可逆转,谁也改变不了,因已有下跪礼仪事实。尚若反悔,这是为武林同道所不齿的,一生将留下拙劣口碑。人将云:“此人随跪随悔,品行不敢恭维,能合能信否?”师即有过之,弟非责也,子不言父之过矣。所以,拜师之前,每个人必须认真想清楚,实属自己内心真实意愿再行叩首大礼。“名师”与“明师”:名气大、出镜率高的不等于是“名师”,名利不离身,虚名所累。真正的“名(明)师”,是“明白之师”,不仅本身技艺精湛,而且德艺双馨,善于因材施教,对徒弟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真正的名师不讲玄天雾地的玄学理论,而是能够深入浅出地把武学的理论讲出来,并能指导徒弟知行合一,真正把功夫练上身的人。名师虽多,但明师难寻,不求名气大小,只求德艺双馨足矣。然现实中也有一些所谓的“名师”,热衷于造神和自我吹捧,谈起武术理论口若悬河,理论一大堆,练功场上却漏洞百出。也有一些“大师”,徒弟却甚多,随便磕个头就算是拜师,一年也不见得能够有一次指导徒弟的机会,把拜师的严肃性和师门规矩全部弃之不顾。另有明知此学者已拜师于他人,或见于才华或见于钱财,耍心计设圈套或怂恿第三者作说客游说,胡编乱造此老师功夫如何了得,学者一时好奇,误入其门,学者心里面不快却又说不出,只好“哑巴吃黄连”。另者,一出口就是“我祖宗、我师爷、我师父”怎样怎样,拉虎皮作大旗。有名家前辈的传承固然是好事,但自己却学之甚少、习之甚少,练之甚少,无休止把前辈的光环硬套在自己脖子上,请记住:他们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这是武术圈的一种乱象。学者、爱好者对武术了解不多的人一定要有所警觉,一个习武者一定要有《定性》,严循“尊师重道”,拜门无悔,不可逆转。因此,学者、爱好者不要一时好奇,一定要多看看、多认识、多比较、看师者教学和演练......,以辨真伪。要慎重拜师,不可草率行事,更不要贪图“名师”而耽搁了自己。学费与礼金 孔子时代,就有“束脩”之说。《论语·述而》:“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徒弟尊师重道的一种表现。在孔子看来,学费只是薄礼,象征意义更大。现在,在我国,跆拳道、柔道、泰拳、瑜伽等外来拳术在我国传播甚广,而且收费标准也较高(当然,别人要收多少,无可非议,愿者心平),但从学者仍然趋之若鹜。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的武术,非常具有养生、保健、格斗功能,却成了廉价的健身运动。甚至有的拳师免费教授(个别人为了聚点人气....),使武术只重视普及,而忽略了质量与深度,导致许多优秀的武术技艺逐渐消失和失传,同时也给人们一种“武术不掏钱也能学”的心理。这种只重普及,不重质量和深度,使武术的许多精髓都在传承的过程中被遗失了,也让国民失去了对武术本质的认识,的确令人惋惜和悲哀!当代的武术大师们,为了学习武术的精髓,不仅付出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也付出了许多经济上的代价,尤其是很多武术家在历代的经济大潮之中,放弃很多生财机遇,一心勤学苦练,还要供养师父,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才学得一身好武艺,实属不易。所以,爱好者学习武术,交点学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学费也是一种双方的约束力,一方面,确立了师生关系,第二个方面,让学生知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代价,促使教者认真,学者有学习的动力并珍惜学之不易。认清师傅教授徒弟的技艺和付出的心血是用金钱买不到的,许多技艺是师父一生心血的沉淀,也有的技艺是师傅通过各种曲折的途径学来的,师父在学艺的过程中甚至一掷千金,这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那些有“武术不掏钱也能学”的心理的人,想一想;难道老师辛勤教学就不值钱甚至没有它的价值吗?....为此,我们的老师们也应该自尊、自爱、看重自己,真正体现自己武术的价值.......。拜师的“压帖金”或“礼金”一般是徒弟自愿表白心意的一种方式,也是对师父为自己辛勤付出的回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而定,是内心诚意的一种表现。(你身价都几百过千上亿的,随便一个“拜师礼金”就把师父给打发了!请记住:别把师父当“叫化子”!!......)。一般情况下,徒弟之间的“压贴金”或“礼金”都不允许互相打听,以免引起徒弟之间心理不平衡,或因此产生不必要的猜忌和矛盾。经济条件较好的,多一点是自己的一番心意;经济条件差的,量力而行即可,不必攀比。大多数师父都会以珍惜人才为第一选择,绝不会在钱财上与弟子斤斤计较,当然,也会拒绝装穷之人.......。为此,学者一定要深刻地知道“尊师重道”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的老师、师父们也要自尊、自爱、自重,不自吹自炫,更不要玄天雾地!误导学者!要知道一声“师父”而任重道远,以“为人师表”而自律,深入浅出,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武术人和传播者。使中国武术及内涵更加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以之弘扬光大!后继有人!!

具备的条件(仅供参考)

1、有一定的武术天赋,并能勤学苦练的人。

2、对武术有极其浓厚的兴趣,并有一定最基本的模仿能力,愿意为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奉献与担当的人。

3、对本门武术有高度的认同感,并对所拜师傅有高度的信任感的人。

4、思想进步,作风正派,道德品质优良的人。

5、老师的固有学员或学生,学习较好的,并愿意拜师入门继续深造的。忌收: 欺师灭祖者、不忠不孝者、道德败坏者、违法乱纪者。慎教: 轻浮虚夸者、凶狠好斗者、反复无常者、好高鹜远者、目无尊长者。拜师慨序 有拜师意愿的学者及爱好者,需先向老师的好友和徒弟咨询拜师相关事宜,也可以直接向老师咨询,然后自己要主动向老师表达拜师的意愿、提出申请或请人转达自己的意愿。经老师考察同意之后,自己需按照本门规矩,亲自向老师呈递拜师帖,师父会择吉日举行拜师仪式,并邀请各界来宾,做周密的安排和组织,提前把场地部署喜庆、庄严。台上要供奉本门先人牌位或挂像,以及祭祀用品;门内弟子和来宾要分开坐,便于行礼仪式。简化仪程(此仪程仅供参考)拜 师 仪 式 程 序 0、设置师门先祖牌位或挂像,香案;

1、请师父的同门师兄弟及武林界同仁入坐;入室弟子站立一旁。

2、司仪介绍本次拜师仪式并宣布拜师仪式开始;(如师爷在世,司仪邀请师爷案前正座); 司仪宣读仪式事由;

3、一一介绍各位前辈和来宾

4、请师父主祭,上香敬酒、跪拜师门先祖(先师),上香礼毕后,准入弟子跪拜师门先祖(先师),上香、奠酒;(如师爷在世的,师父主祭后再向师爷跪拜,献茶,秉明收徒事宜,展示《徒弟习艺评鉴》);众入室弟子随师父跪拜,礼毕,徒弟退身,站于台旁观礼;准入室弟子站于台旁;)

5、请师父、师娘入座

6、准入室弟子宣读拜师帖,递交拜师帖;

7、准入室弟子跪行拜师礼。三叩首;(如师爷在世,准入室弟子先向师爷跪拜,三叩首、献茶,)

8、呈上拜师礼金;

9、准入室弟子向师父、师娘敬茶;

10、师父回赠入门武帖(证书);

11、师父向入门弟子训话;

12、入门弟子再次向师爷行礼;(如师爷在世)

13、师爷向入门弟子训话;(如师爷在世)

14、见证人讲话

15、入门弟子向师伯、师叔及武林同仁行鞠躬礼;

16、入门弟子向来宾鞠躬行答谢礼;

17、拜师仪式结束;

18、请各位来宾共进拜师宴。

第二篇:习武拜师有门道

习武拜师有门道

作者 武兵

现如今学练武术的人数以千万,不仅中国人在学,外国人也在学,可谓天下武术一大家。然而在学练武术时,每位初学者都会面临拜师求艺的问题,如何去选择自己合意的武术老师,其实是颇有门道和讲究的。

新手入门拜师习武都是极其虔诚的,怀有如此心态不仅是因为自身对武术的喜爱,更多地是对身怀高超真功夫的武术老师之向往与敬重。

不论是师出名门,还是家传得艺,或是自学成才,即通过武术书本、教学光碟学习武术,其实都是离不开武术老师的传承,这才得以使中华武术流芳千百年,延绵不断。

在此,笔者愿将数十载传习武术之经历,所悟习武拜师之心语,与正在寻师学武的初学者们一起分享,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俗话讲“人分上中下,货有九等价”。同理,在武术老师的队伍中也是良莠不齐,水平迥异,风貌各不相同。所以在选择武师时,一定要谨慎为之,避免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财力,以免步入“学武不正,改拳不易”的怪圈。

一、名师

名师就是浮在武术界上层的人物,其人其事,众人皆知,其中有官方武术名师,也有民间武术名师。此类武术名师大多通过较长时间的磨练、奋斗,才能立身于武林界,并被大家认可,具有其合理性。若能选择这样的名师为师,在习武练功方面可以少走不少的弯路,而且习武的功效也会非常明显。同时在武术圈内,因得借名师资源,诸如学习、交流、竞赛、求职等方面,多行走“绿灯”之乐。但因名师工作繁忙,时间有限,门槛相应也较高,因此择徒不会太多。但对于“三有”学员,即“有悟性、有身份、有余钱”的学员,通常也是不会拒绝的。

二、明师

明师较名师在武术界的威名处于下位,但其对武术内核拳理的认知和理解,对拳技之功夫的掌握和驾驭多为一流,诸如武术劲力解析、内功与桩功修炼、武技运用等等,悉底尽明,传理讲技游刃有余,会使从学者大开悟性之门,捷登武术内室。此类武师多勤功于武艺本身的锤炼,故在外显性尚存不足。从学者选此类武师需要一些时日,但若能从师学艺,不失为一种正确的选择。

三、常师

常师是一般的、大众的武师,身处社会各阶层,人数多,辐射面较广,一般从学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习武目的、喜好去选择。当练习武术到一定层次时,出现功、理不进的现象,可以再去选择别的武师从艺,正如:“人经三师武艺高,井淘三遍吃清水。”如是可使自身的武术境界得以提升。若渴望学练顶级的武艺,与常师学习的过程通常只是一个入门、过度的路径,望明知于心。

四、庸师

庸师在当下还存活着不少,其武技低下,武理惨白,武德龌龊,用“假、大、空”三字来评说更为准确,假即是周身无真,大即天下为一,空即不及边际。庸师在传徒讲武时,常常会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认为自身一门一派的武术高级无比,别家的武术门派都难望其背项;同时还标榜自己又是门中的佼佼者、拔萃人,惯用故事拔高自己。不论是得艺的过程还是用技的场面,都充满了神奇色彩,夸夸其谈什么隔空击人、空劲胜众、一招制敌等等,但却难觅其现场展示,并用“真人不露相”之借口来搪塞大众,七个不满,八个不在话下,俨然武术大师再现!庸师终了以标榜自我,愚弄从学者,以达到得利、掌控别人之目的。

面对这种无知无畏、无羞无耻的庸师,绝不可亲近,否则从学者不仅武功得不到提高发展,同时还会被教出人品出轨的废品,贻害一身,切记!切记!

五、隐师

隐师就是隐藏在武林之外的武术高手,其多为技艺纯化,拳理大白,德行超人,具有真功夫,怀藏绝艺的武师。常因看不惯世态的“歪风邪气”“市俗丑态”而遁入“空门”自娱自乐其中。寻找这类隐师,较常师可谓难上加难,大海捞针,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多的要靠机缘相识,才能学艺上身。

隐师讲武与众不同,常常简言厚理,往往会使从学者大悟大彻,跨越境界,收获巨大,直踏武术殿堂。比如讲武论术、修心求功、做人办事等等,都能纵横交错,点化结点,提升心智,常有一言点醒梦中人之快感!隐师的功夫,是数十载心血修化的结晶,是历尽千难万苦的觉悟。隐师不多有,不常有,若有幸遇得,定要倍加珍惜,否则实乃罪过。

辩定武师可以从“三看”找门道,一看理、二看技、三看德。看理就是看其有无问世的武学文章,若无也可从其言谈武理中,辨别其所讲是否有道理,有科学性。谨记,武术是门科学,绝不是迷信。

看技就是看其所练招法,是否招式周合,神韵浓烈,劲力顺畅,身法灵动,步法稳健等,用招方面是否能实修实用。

看德就是看其武德修养,从言谈举止,辩判其对人对己的实态,若总是利己损人,自私自利,想必不用多讲,选择哪位武师从学,你已心中有数了。

第三篇:绘画与习武

习武与绘画

吾道以一贯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变化。留心处处有学问,凡事到了痴的地步,看万物皆是一物,守一物皆是万物,法中环中,师造化而迁想妙得,皆归一“道”字。天下万法皆通,好比中国绘画有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之说,绘画作品只有具备摹之形传其神,才能真正达到绘画作品之天趣,而武术套路的演练,作为一种表现其独特技击美和艺术美的运动形式,形神兼备是其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形神兼备”是两者的相通性。

绘画与武术贯通,博大精深妙不可言,唯有将吾之心得感悟简要记录,待本门弟子将其参悟透彻。

心境篇

绘画之时应与习武一样,先静下心来随后才开始,不能胡乱开始看到什么马上就动手。好比两个高手对决之时,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方能成功。那么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心境,心乱则慌,如果不调整好心境对敌时必定大乱,而练功时也会走火入魔,因此画画之前一定要保持好心境不乱。

口诀:眼观鼻,鼻观心,心观神,神定物忘。冰寒千古,万物尤静。心宜气静,望我独神。心神合一,气宜相随。相间若余,万变不惊。无痴无嗔,无欲无求。无舍无弃,无为无我。心若冰清,天塌不惊;万变犹定,神怡气静;尘垢不沾,俗相不染;虚空甯宓,浑然无物;无有相生,难易相成;份与物忘,同乎浑涅;天地无涯,万物齐一;飞花落叶,虚怀若谷;千般烦忧,才下心头;即展眉头,灵台清幽;心无罣碍,意无所执;解心释神,莫然无魂;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一心不赘物,古今自逍遥!

解释:心中毫无杂念,心思就像冰一样清澈透明,纵使有再大的外界干扰也不要理会,不被惊扰,要处变不惊,达到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境界,凝神定气,抱心归一,达到忘我的境界,即心中别无所想,连自身的存在也要忘记,眼、耳、口、鼻、身、意六根凝定,即对外界的动静不理不闻,凝气于丹田,心中无私心杂念,上下相顾应该指的是运气的一个循环之间不要中断,吐与纳要交相呼应,神态与表情要互依,集中所有心神,力求心内与心外皆无一物,心境就像冰一样清澈透明,毫无杂念。

对于绘画的心境大致分为五等:静身、静思、静心、静神、静忘

静身:顾名思义使自己的身体静坐下来,不去打闹,不去做其他事物,安静坐好,眼观鼻。

静思:思绪静下来,抛开与画画无关联的杂念,思考画面上的问题,避免三心二意,鼻观心。

静心:心中静下来,专注于画面或对象,达到心如止水之境,用心去观察分心,手随心动,即为心观神。

静神:这一刻自己的心神达到古井不波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被影响,全身心投入画画之中。静忘:则是画画的最高境界——物我两忘,忘记时间、忘记方法、忘记对象、忘记一切唯画之外再无他物。静神静忘即为神定物忘。

对于静身静思二境是画画之前最为基础的境界,也是通往以后几境的关键,好比练武之时寻找的静谧场所,调整好心境,准备开始修炼。而在画画之中则是画画前的准备工作,做好位置静下来调整状态,一般来说在拿起画板的那一刻就该调整好了。当然不可能总是会这样,有时候总会因为一些特殊的事产生一些影响,或许是不可避免的好比习武中受了重伤或者身重剧毒练功疗伤逼毒一样,刚开始肯定是静不下来的,但是在这一阶段如果停留太久伤势便会加重,不得不强行运功,这一刻极其不稳定要么生要么死,完全是拼命。如果有这样的趋势马上停止,冷静下来调整好心态再开始,切记不可急躁,欲速则不达在武学之中屡见不鲜。同样在画画中如果刚开始实在静不下来只好一步一步稳着,不能急躁。然而对于静心则是开始的必备条件,也可以说是起步条件,进入到了静心境界时,对于事物的分析观察等会开始变得灵敏,好比灵觉打开,以意识分析,一旦进入这种境界对于画面上的表现才能算是沉下去分析了,当然越是接近静神境界则灵觉越是灵敏,更可以发现许多事物,注意到更多。

静神准确的说可以与静心分为一类,静心神,不过是更为高等的境界,除去外界的干扰更多的还是靠自身的意志力,全身心的投入便可达到,一般而言这种境界只有到了后面阶段才能达到,因人而异。

静忘境界则是可遇不可求的最高境界了,一般情况下只有在绘画稳定之后,对一幅画面的尽心研究才有可能出现的,前提是有着极为浑厚的基础方能成功进入,实力不足者一旦进入便会因为自身实力缘故半途退出。当然能够进入这种状态的必定有着不少的收获甚至可以突破甚多。

眼力篇

对于心境不过只是一种先决条件,没有好的功底心境也没有太多的用途,见效甚微,然而心境之外还有这另外一门重点——眼力。高手对决心境是一门关键之外还有的便是眼力,能够更好地去发现对方的破绽从而攻击。

眼力也有着四重境界:纵观、入微、芥子、浩瀚

纵观:不过是寻常的观察,可以发现事物的不同特征,分辨事物的大概形体。简单来说便是不同物体各为不同,外形结构特征都不同。好比可以大概分出苹果与梨子等水果的不同,即为纵观。

入微:对于事物的观察仔细,可以辨别出不同事物,即可以发现同一外形的物体之间的不同。好比可以分开外形基本相同的梨子与柠檬的不同,即为入微。芥子:属于眼力的高等境界,对于不同事物的辨别力强,很准确的发现细节,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物体的不同之处很准确的区别。好比分开同属苹果的两个苹果之间的不同,即为芥子。

浩瀚:至高之境,对于相同事物相同物体的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分别,对于细节也有着不同。好比玻璃杯的口子不同角度的厚度区分,即为浩瀚。

简单来说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以苹果为例:看山是山便是纵观境,看苹果仅仅只是一个苹果,一个球体上有个小把。看山不是山便是入微境,可以发现苹果的结构、形体的穿插等,不再只是个球体而是一个复杂的组合。看山还是山则是芥子境与浩瀚境的整合,对于每一处鼓出来的大小很精确,把子的粗细朝向也很清楚,甚至上面的高光也可以表达准确。

瓶颈篇

习画与学武一样,欲速则不达,稳字当先。好比太极慢就是快,而慢则是指稳,毫无破绽,如此便无法破解,同样,画面很稳定,每一步都对,没有一丝破绽,自然就是快了,自然便是一幅好画。

当然这与眼力也是相关的,有一点要切记:勇于发现自己的问题,一幅画自己发现不了问题不代表没有问题,只是自己境界低,比自己境界高的一定会发现问题所在。因此对于每一幅画自己都应该很稳的去完成,然后去寻找问题及改进的方法。

习画便是习武,一样有着基础,有着练习,也有着瓶颈,每一次画画便是一次练功。每画好一张画,就像练内力一样运转了一个大周天,日积月累,这样才会有着浑厚的内力,但是在练习过程中肯定会有着许多的枯燥与疲累(在集训当中就会有不少的人如此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要想得到什么,必须懂得付出,如果不能挺过枯燥与疲惫,就不可能成功。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认真的去面对每一张画,才能有所进步。

至于瓶颈,也是常见的,突破瓶颈的方法不外乎两种,一是通过外力的帮助,比如高手替你打通经脉传功,强行提升,这一点就好比老师示范在加以改画等,通过老师的经验来带你跳过;另一是自己不断练习,让自己内力浑厚,厚积薄发,这就好比自己不断地积累经验。这两种不外乎后者更好。因为,前者虽然更为快捷方便,但内力不纯,严重的阻碍了今后的发展,即不稳定;后者虽然过程比较痛苦,但是收获也是很多的,运用上更为熟练,根基更牢,日后提升更快,这一点不多解释。

招式篇

所谓招式,武术上指每一个动作的变化等等,而绘画上指的是平常老师教导的一些方法,比如线条怎么运用,调子怎么上,注意什么事物之类的,线条、笔法等技巧方法不外是一些招式,有些或许很简单,有些或许高深,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线条始终是最基本的。

这些并不是固定的,到了一定的境界之后,对于招式的要求并不是死的,招式在于精而不在于博,有时候无招胜有招,招式不熟练强行运用反而适得其反。画画中也一样,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人可以熟练的运用擦笔,达到很好的效果,可是有的人对于这个招式根本不懂一用便会把画面变乱„

招式也是一步步学的,并不能因为自己不够熟练就不去运用,有时候一些招式往往有着许多出人意料之外的效果,好比四两拨千斤等。

初学者对于招式要求很严格,但是慢慢地要将招式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自然而然有些道理就懂了,到那时就算不刻意去用那些招式也一样可以达到效果。

功法篇

但是空有一些招式也没用,好比习武只知道招式却没有一点内力催动,毫无作用言,同样只有内力不知怎么运用一样无用。而这种内力的修炼则是我们平常所教导的事物,也就是本门秘籍。

世上没有最完美的方法,也没有最完全的过程,哪怕是本门秘籍,有的只是一个大的框架,不断地被后人改进,同样所给你们的也需要等着你们自己不断的补充扩展。

画画的过程就像习武的一样:习法、遵法、破法、立法。此所谓不破不立。习法:初学者一步步按照要求来学习,了解知识等。多去练习,东西交给你再多,不去运用还是不会,哪怕将绝世武功给你,自己不努力还是一事无成。

遵法:按照要求不断训练,熟练的掌握一些技法。学习基本功之后,可以熟练的运用基本功。如果最初不按照方法来,到头来你练得越久就越容易走火入魔。破法:这指自己到了自己的巅峰,无法突破的时候,唯有破而后立才能突破瓶颈。自己开始忘记之前的学习,不用可以去追求,有时候越是想达到那个效果反而达不到,忘记之前所记所学,将之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随心而动,自然而然的表达。这是与打太极一样,忘记一切,忘记自己叫什么,忘记自己的位置,时间,只知道画好这一张画就成功了。

立法:自己对以前经历加以总结,比较其他方法归纳,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探索自己要走的路,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老师的教导好比基本功的内功心法与运用之道,按照老师所说的去做,循序渐进,不可以急于求成,反而会走火入魔,这一阶段指习法,遵法两步,因为这两阶段是对于方法的练习,只有将着两端做好了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将基本作为一种绘画习惯,并可以熟练运用,之后才可以破法,进行改变。

这一种在速写上运用很大,破法即线条的灵性,好比习法遵法在用线上可能比较生疏,不够丰富,可到之后更加自如应用,前期,除老师所说的方法之外,先不要急于用其他方法,在根基(内力)不牢的情况,按部就班,不要急于用其他方法比如用擦笔,卫生纸等,实力不够者不要无缘无故去尝试。

告诫

欲速则不达,无欲则刚

对于自身,有时候往往想达到那种自己不曾彻底掌握的效果,结果自己越是拼命地想去达到,越是达不到那种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对于自己不曾完全掌握的效果或方法不要刻意去追求,记住无欲则刚,无为而为之。万变不离其宗

不论方法或考试怎么变化,不管自己是否有过训练,唯一不变的那就是基本的事物,扎扎实实做到位了,就不会出太大的错了。一法通、万法通

不论是静物素描还是设计素描,亦或是石膏像、头像、色彩、还是设计,彼此都有着一定的联系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天赋好的一定赢不了勤奋的、勤奋的一定赢不了执着的。没有人注定会成功,也没有人会注定失败,关键还在于自己。勤奋不是蛮干,要有正确的方向,针对性的努力。

戒骄戒躁,平心而论

不仅仅在自己画面上,还是在别人的画面上,看看别人画面的优点,想想自己的缺点如何完善。不成功便成仁

对于每一幅画全力出击,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无愧于心,尽力就好。

第四篇:习武心得

十多年前,不知是何种原因,我去了武校,开始我的习武生涯,就这样在稀里糊涂之时我成为了一名习武者,后来逐渐地也稀里糊涂被武术所吸引。直到现在,还由衷于武术爱好,不敢言,武术对我有多重要,且敢说,我跟武术有着一段渊源。

从小就爱蹦乱跳,后来受到影视的影响,又爱打打闹闹,影视里的飞檐走壁,各种功夫,变成了孩子之间的闲言,那时的渴望即是成为一名大侠,能够扶危济贫、声张正义。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受到了这个影响,直1999年初就转学到了武校,从那时起我的武侠梦就开始了。

十多年的习武经历也让我浅尝到了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武术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

我们都知道,武术,是一个永远处在变化中的动态的概念,不可能是永远固定不变的。中国武术在华夏土地上延绵了数千年,历史悠久并植根于民间。它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军事战争和社会活动,在中国文化的长期熏陶哺育下,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色,世代相传,历久而不衰,逐渐成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直到现在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

刚开始接触武术,也许不知道从何学起,而一个校长曾经问过我们,习武之初要学习什么,那时的我们都很茫然,斗胆才说了一句,先学基本功,而校长讲这并不是唯一的答案,之后缅怀深情的告诉我们,习武之人,必先习德。直到后来我们才恍然大悟,或多或少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是来自于儒家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宽厚待人的入世的道德观念,而武德则是习武之人做人做事的基本依据;鼓舞人们要发奋图强,要仗义行侠要报效国家要立功立德,以实现生命的价值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经过多年的不断练习,也认识到了武术的博大精深。学了这么多年武术,觉得学到的东西还是屈指可数,内容极其丰富,门派拳种各有特色,想要学到精神统一,将不是一时之计,也不是一世之需,而能达到身心统一,感到身心轻松愉悦,豪爽舒适,也正是达到习武之功效。习武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随之自身的不断提高,对武术内涵和文化的认识也会不短加深,或许在不断专研的过程中忽然间有了新的发现:武术需要长期锻炼和深造。而且习武更是一个培养品质的好方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思想意识早已深深熔铸到中华民族的灵魂之中。自强首先要求自主,确立靠自己不靠别人的观念,与一味依附别人的奴化心理彻底决裂,与依赖别人恩赐的侥幸心理划清界限,把争取个人利益和幸福放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得失荣辱应归因于己,不能怨天尤人,而要从自身方面找原因。中国文化赋予传统武术的这种以自己为对手的自强意识,是紧紧地围绕着人的生存与发展而展开的。当今社会提倡武术习练者的自主意识,强调中华武术的自强追求,重提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仍然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不论是自强、自主还是自责,在不懈训练中,教会我做人要坚持不懈,处事做人要学会包容。也可以讲武术的修炼也正是塑造了人的性格,或许有的人会感觉到,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这正是习武的奥妙吧。

武术的历史很悠久,而武术的发展也将很持久,不管处在什么年代相信武术展示给世人的并不仅仅是它本身的外部形态,而是它固有的文化内涵。虽然我不敢轻言把武术终身所用,但感言一定会视为武术为终身所好,因为它塑造了我的性格,也造就了我的人生。

习武心得*1

————了解你自己——————

武术之所以称为术,它是一种对你身体的锻炼,你不必为了羡慕别人的好体力、好身段,但你经过习武的磨练同意可以做得到,这可以叫做无心插柳。但习武者千万不能停留在这 一个层面就浅尝则止。武术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它不是争强好胜的欲望,更不是吓唬人、满足你虚荣的架势,武术运动是对人身体和思维的挑战,在身体上你需要极其敏感地觉 察自己的每一个动作的细微变化,你需要及其灵动的反应,控制自己的重心的升沉起伏,如果你不了解自己,你就会在运动中受伤,在格斗中失败。

了解你自己,这样你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知道进退,自知则明,知止不辱,所以习武首先必须修德,这不是故弄玄虚,只知道进攻的个性永远不可能向武术的巅峰近接!

习武心得*2

————改变你的思维——————

武术的每一种运动都是一种的思维的表达,使用二节棍的思维不能拿来使用长棍,使用枪的思维不能拿来使用刀,同样的南拳北腿、九节鞭、斧钺钩杈十八般武器就有十八种思维,所以习武的人最忌自高自满自大。需要明白:贵大患若身,及吾无身,何患之有?我们无论如何都是有缺陷的,不可能常驻不败之地,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将自己的身体和思维推向极限,最终达到无限的圆融,这就需要不断地接受新事物,改变旧思维,形成新路径。

另外,练习和实战也是两种不同的运动,实战的时候面临不同的对手也需要调整自己的应变思维和技击状态,所以习武之人还有一个最忌——那就是呆板一成不变。在练习时叫做悟性,在实战时叫做心如止水,不要心浮气躁。

总结起来,我们的身体和思维应该调整到象水一样的状态,无形无相而能成任何形相。

习武心得*3

————切忌急功近利————

我看到过有的习武者,他们习武很是勤奋刻苦,早练晚练,不怕吃苦不怕受累,这种精神是好的,习武就要有“没有做不到,只又不想做”的这种心理认识。不过有的习武者走进了禁区,有的希望速成,急功近利,比如现在的散打界,他们多数都是在十五六岁才开始,练四五年就开始出赛。这样子也许会出一些成效,但是很不利于运动员的身体。另外,他们也不大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融合吸收众武术文化中精粹的东西,他们成名后也最多只

能感到自己是一个打架选手,而不是一个中国武术家,因为他们没有这种心理素质和内涵

。再则,中国武术中有很多待开发弘扬的健身竞技思维,比如抓筋拿脉点穴等,急功近利都不能做到这一些。

还有的习武者想把自己练成金刚不坏之躯,练拳头,练臂膊,结果把自己的身体都练畸形了,这是不好的。金刚不坏之躯是没有的,练拳头,练臂膊可以有很高的成效,但是急功近利就会练畸形。习武一定要一点一滴,不急不躁,要慢慢积累,积微之著。这样才能把

强身健体和技击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练苦功难挨

那时候练拳练的很苦。传统的太极拳有一种形式的练法叫定式。比如揽雀尾分六个动作,按每个动作去练定式。定着不动要多少时间呢,定六个呼吸,然后再换势。揽雀尾要用三十六个呼吸,差不多两分钟才能定完。正常人每分钟十八个呼吸,依此类推,全套拳有二百六十八个动作,你看要定多少时间?所以那时“定”的我筋疲力尽,汗流浃背。到冬天天气严寒,练完拳穿的鞋像趟过水一样,一脱掉可以倒出汗水。

练拳要练抻筋。提起抻筋好厉害,找一棵树,叫我背靠着树,身体扳直,老师在前面用脚把我的底腿勾住,树上有一滑车,有一皮兜兜住我一条腿的脚后跟,往上拉,把脚趾拉到脑门,再把拉绳拴住,定住不动。这样还好些,往后抻筋要把脚心拉贴在后脑勺上,这个罪真够受的,那时我做梦都怕它。如此类推,什么下腰、踢腿、铁板桥···等等,先折腾出来弄好了才开始练拳。过去练拳不像现在这样,一开始就去摸鱼。要把上面说的功夫练出来,其实人人都能练成,就看你练不练。

学各样推手,练三步功夫

就这样我把定式练拳练完了,再练打手。打手就是推手,那时叫打手,后来传到上海以后才改叫推手。练打手先练单手推,两人谁也弩不住谁之后再练双手推。由平推、立推、斜推,好像个女字型,把这些路子推纯熟以后,两个人身体渐渐向下矮,边往下矮边推,一直到身体擦着地面去推。有用手一履对方,自己的身体向后擦着地撤回去,等向前出去时,身体又擦着地出去,如同蛇一般左右回旋。各位听起来容易,可练起来就难了。记得有一次老师跟我说:你拿个筐去砖瓦铺买二斤疙瘩炭去。我以为老师有用处。就到砖瓦铺买了三斤,多买了一斤,交给老师。老师说:我跟你说笑话,叫你把炭烧红了,好烤一烤你的筋。经过苦练,不动步的推手才算练成了,再练动步的推手。不动步的推手是正的,叫绷履挤按四个正方;动步的推手是斜的,叫採挒肘靠四个斜角。当然不是绝对的,正与斜是相互牵涉的。老师教你时,他站在中央,身子一转用手一採,你在外圈要随着紧跑,跑了多少步,刚追到头,他一转身又回去了,你又紧跑再追回去,所以练的满头大汗。后来我研究易经才知道,这就是得其圆中不支离,意思是围绕着一个圆心去跑外圈时,要不支也不要离。听着也很容易,但这劲头很难掌握好的。总之这仅是素材,也就是才练了个大概,然后才开始练功。

练功首先要练松功,这松功可难了,要由脚趾、脚腕、膝盖、腰、两肩、上臂、小臂、手腕、手指、脖颈的七个头椎除了头颅之外全要松开。这么一练差不多把人给拆散了。然后再练太极拳的三步功夫:第一步叫着功,太极拳毕竟是个拳种,这么一来干什么使,那么一去干什么用,如揽雀尾是干什么用的,单鞭为什么要那样一转,一招一式,二百六十多个动作都弄熟了,都会使了,但还不算成,因为你只知道死谱,不知道变化,故此还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变化。第二步功夫叫劲功,为什么叫劲功不叫力功呢,因为它不尚拙力,都是柔柔软软的,但这里边东西很多,等把劲功练完了,往下练更难了。第三步功夫叫气功,我说的气功不是外边练的气功,我说的是太极拳里边的气功,它的练法可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运气,运气使把气运到周身,想叫它到那里它就到哪里。周身内外由五脏六腑到四肢百骸,无一处不能运气,身体也无一处不能打人的。你如不信可以试试,我用手指指你的手心,你会感觉有气的,你也可以随便往那里按我。我那里就能打你。另一部分是使气,既然能做到运气了,如果能使气处于你的身体之外,而又能达到对方的身体上去,然后要使你的气跟对方的气沟通,两个人变成一个,这个时候就可以运用自如了。你想叫他跪下他就跪下,你想叫他躺下他就躺下,他这个人就受你控制了。这个功夫很不好练,我前后练了十二年,十二年的时间很长了,我再愚鲁也不至于糊涂,为什么跟它干上没完呢?其中必然有它的兴趣与滋味。就如同吃橄榄一样,初食很涩,愈吃愈清香可口。这时我练出甜头来了。身体也强壮起来了。

第五篇:习武心得

本人习武多年,在对武道的探索及认识过程中,也像众多的武友一样,经历了一 些诸如“梦想一夜成高手,或花了钱什么东西也学不到的挫折”,并走访了全国 较多“名师名拳”。经过多年对武学真谛的执著追求,也曾经历失败的痛苦与抉 择的迷茫,现在对武道略有感悟,对武术的求学历程也有所心得,为了让更多的 武友能清醒地选择求学,正确地认识武术和学习武术,今将我个人多年习武的体 会呈现大家。我真诚希望自己在三个方面粗浅的见解能对武迷朋友们及武林后学 能有所启示,让他们在习武的道路上能少走弯路。这是我的初衷。武 术 篇 社会在进步,开放、文明,但在当今武林中门派之见还是比较深的,这主要表 现在:都说自己好,老子天下第一。另外还有不少的新门派、新功法也正在“创 新”之中等等。朋友们,这样多的古拳、新功、异派,你是不是有点眼花缭乱了 呢?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武术?到底哪家功夫第一呢?下面就这两点谈些个人看 法。

1、什么是真正的武术? 学武术的最终目的是为实战服务。武术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集表演(套路)、健身(气功、养生操类)、技击(实战自卫,擂台搏击)等多种形式。这些内容 相互交融,本应该是武术的一大幸事,但又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混为一谈。因为 初习武术的人大多数都是一些青少年,他们大多数受到武侠片或者传说中的影响(因为现代的武侠片被影视的艺术渲染,功夫都很神的、很高的、很好看的),想学神功绝技。某些人即抓住年青人的这种心理,大吹、特吹什么传授神功绝技,又七天半月速成,多么的吸引人啊!学得一些实用的技击,通过习武来提高自身 实战防卫能力或实现个人理想,是每个习武者的初衷。可是练了很久,其练习的 武术只不过是一些健身、表演之类的武术,这样还算幸运,更可怕的是练了很久 的“武术”,既不能表演(如果能,也仅限于劈砖碎石之类的玩意)、健身,又 不能实战,还把身体练坏了(可悲啊!某些大师们的错)。所以,我要说真正的 武术是技击,打人术,真正的武术应该是以技击为主,包容健身、表演。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武术(技击)呢?那就是精简、实用、不花哨。李小龙的截拳道是 不是精简、实用、不花哨?李小龙的影片中,他用的最多的也就是我们常练的直 拳、摆拳、边腿、侧踹等技,有没有追魂腿、夺命掌之类的“神功绝技”啊?没 有吧!那么,你再看看,武术散打王比赛的那些运动员们,有没有哪一场比赛用 的是神功绝技了,有没有见到哪一场比赛出现过“降龙十八掌”,有没

有哪场比 赛不接触对方就用隔空拳把对方打出丈外的,没有吧。所以真正的武术是既简单、又不花哨的。因为: 精华的就是简单的,简单的就是实用的,实用的就是精华的。所以,广大的武迷朋友们,在你们学习武术之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想学什么样 的武术(是学表演还是健身或是技击呢?),什么样的武术才是你要学的武术。真正的武术是:拥有精简、实用的内涵和不花哨的外形,并能用最简单的方法 训练出你的原始爆发力和教会您正确的发力动作,训练出您良好的本能反应能力,训练出真正用于实战搏击及街头巷尾的格斗技巧。

2、到底哪家功夫第一? 很多武迷朋友们都在想:我一定要找一门最好的功夫去学,因为这样,学成之 后就可以成为高手,就可以实现理想。于是便在众多的武术刊物里寻找或网络里 搜寻,看哪家功夫介绍得最多,介绍得最玄,做了大量比较后,便选择,我就学 这门功夫了,因为这门功夫厉害,练成之后可以发人丈外什么的。我个人认为,选择一门功夫专心去练是很好的,也是很正确的。但有些武友是今天听说截拳道 好就练截拳道,明天听说大成拳好又学大成拳,甚至三天大成、七天形意、半月 散打的,都认为这门功夫才好,才是第一的。试想,这样能学好功夫吗?那么,到底有没有天下第一的功夫呢?相对的来说,我认为:有。但并不是说某某门派 的功夫第一,而是你有没有用心去练那个门派的功夫。因为,任何门派的功夫,不管它是多么的科学,多么的实用,你如果不去刻苦练它,不用心去认真学习它,是第一的也要变成最差的。所以,我个人认为,你不要奢望“第一”的门派,第 一的功夫就能造就你成为第一的高手,任何一门功夫,不管它是大成、形意、散 打、截拳道还是其它,只要你用心去练了,把它学精了,它就是“第一”。现在 我们做一个假设,假定大成拳比截拳道厉害,现在有 A 和 B 两人都没有任何武术 基础,先天素质也基本相似,拜的也都是名师,他们从同一天开始分别习练大成 拳和截拳道,而 A 因为听说大成拳功力非凡,练成之后,可以具备这样那样的功 力,但自身比较懒惰,只是在名师的指导下才认真习功,而 B 非常勤奋,不仅在 名师的指导下刻苦练功,而且自己又刻苦钻研,汲取更多的知识付出更多的汗水。那么,我们试想一下两年以后,和 B 的功夫,A 是大成拳厉害还是截拳道厉害呢? 我想,不说大家也明知。说了这么多,到底哪家功夫才是“天下第一”呢?我要说的就是,任何一门功 夫,只要符合:“什么是真正的武术———即精简、
、实用、不花哨”。你刻苦去 练了,专心去学了,投奔了一个好老师(关于选老师在下面内容中再讲)。它对 于你来说就是“天下第一的”,绝对不要去相信那些所谓的“神功绝技”或“速 成大法”。

求 学 篇 学习武术,也有一个求学的过程。而今门派纷呈,武馆林立,名师众多,如何 求学实现自己的理想,是每一个初学武术之人的首要问题,由于初学武术的大多 数是一些年青人,因而在迈入武术殿堂之前知识、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局限性,使 很多人都陷入武林迷营中不能自拔,甚至习练一生也未明真谛,或者花掉大量财 力、时间什么也学不到。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被一些过大宣传或表演(特 别是武侠片)所迷惑,再加上那些极具有“眼光”的“大师”宣传的“神功”或 速成。下面笔者根据经验围绕这两个问题谈谈怎样正确理智地选择求学的个人之 见。

1、正确的选择武馆和名师

根据目前习武的现状,原则上习武有三条途径。即上武馆、拜师、自学。自学 一条将在下节中专门讲到,这里只讲一讲上武馆和拜师。目前中华大地上的武馆 林立,可谓成千上万,光我们所接触的武术杂志上的武馆广告也就不少,而这些 武馆的广告是一家比一家说得好,什么从包分配工作还拿高工资,什么某某大师 亲自执教,什么这个拳的总部那个的拳的基地,教学内容除了武术之外,还涉及 到军事、影视、商务等专业,这么美妙动听的广告词常常吸引了那些痴迷于武术 而又头脑发热的年青朋友。于是,很多朋友书也不读了,父母的教训也不听了,就去花高于正常读书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学费上武馆学习(笔者早年也有此经历),期望武馆能给他们带来好运。朋友们,尤其是一些学生朋友们,你们被这样的广 告所打动实不应该呀!你们想一想,你们在学校读三年书能学多少东西?而这些 武馆所开设的班级才是一至二年,甚至半年,就学这又学那,可能吗?就算可能,能掌握吗?光武术一项,一般武馆的教学方法?排队操练式,一两年就不见得能 学到什么;再说高工资吧,这一点你们要相信就太不应该了,根据国家政策,现 在的大学生都不包分配工作,你们可以想一想国家正规学校都不包分配工作,何 况一些私办武馆呢?它们有这个能力吗?(但有些保安培训班是可以推荐工作的,但也不是包分配,而是推荐,就这样,用人单位还是有很多要求的,并不像广告 所说,你参加了培训就可以上班)难道,武术会在当今这个经济发达的社会里占 就业主导地位吗?还有广告上所说的那些大师、传人、总教官亲自执教,号称总 部的,

你们也要擦亮眼睛啊!一般稍微具规模的武馆,他们的大师就不可能执教,很可能你们在那呆个一年半载的连大师的人影都见不到,因为大师们要忙学校管 理(实际上是经营)呀?哪有那个时间来亲自教学,不可能!再说号称总部、基 地的,是谁允许他们叫总部(想一想,总部意谓着什么?)的,是国家吗?我想 都是那些有远见的“馆长”,“大师”们自己起的名字。朋友们,也不要被馆名 所迷惑呀!再来说说拜师吧,拜师学武是我较赞成的一种,但在选择“师傅”时也要仔细考 虑如下几个因素: A、不要舍近求远,远的不一定比身边的好,要知道古诗中有一句话:不知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选择师傅,一定要选择“明师”,而不要着迷于“名师”会给你带来好运。但这并不是说“名师”就不是“明 师”了。我们就要防着是有“名”无“明”的呀!C、不要以为师傅就一定是搏击高手,是拳王,或他必须拿了这个奖那个奖什么 的,试想一下,马俊仁能培养出来 王军霞等世界冠军,但他本人并不是世界冠军呀!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就是 马俊仁先生有一套科学和明白原 理的方法。再看看中国的散打教练佟庆辉老师、管建民教练、翟寿涛教练等是 世界冠军、大师、掌门人吗?但 他们是真正培养出来了世界冠军的。所以我们选择老师时,要知道,只要师傅 对武术有正确的、科学的认识,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并有一定的格斗经验和从严的教学态度,他就可以是 师傅,是明师,我们就可以毫不 犹豫的拜他为师,跟他学。

说了这么多,那么怎样正确地选择武馆和明师学习呢?那就是:不要被一切的 表象所迷惑,对那些实在非常让你心动的广告要进行正确和现实的分析。我个人 认为如果你只是单纯的为了学习防身之法,或只是为了学习武术而学习武术,没 有必要去选择那些大型武馆,相反,一些广告词较为朴实无华的小武馆或个人教 学却非常值得我们去看看。如果你真的经不住那美丽的广告词的诱惑,我建议您 先去实地考察一下(重点是看教学质量和教学条件),也可先报一个月左右的学习班学习看看。其次,选择拜师学艺,我们要看其是不是明师,即明白武学哲理,明白武术道理,明白科学武术教学的老师,不要一味追求“名师”“冠军”或大 奖赛的得主之类的老师。还要看其是否有良好的武德,我们拜师习武不仅要学他 的武,更要学他的德。

2、正确地选择要学的武术 关于这一点实际上我已在上节《关于武术》中详述,在此就不多说,再重申一 点的就是:选择武术时一定要认清自己是想学哪种

类型的,是表演、健身、还是 技击。如果是为表演,我建议你去学国家规定套路或体操;如果为健身最好练练 太极拳或干脆早上起来跑步(要想身体好,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如果是为学技击格斗,那就一定要选择精简、实用、不花哨的东西。绝不要也不 能被广告上的神功绝技所迷惑!朋友们,记住喽!

自 学 篇 自学武功是当今武术求学者当中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求学方式了,在当今这 个比较现实的社会里,不少热爱搏击功夫的朋友们由于工作或者学习乃至经济等 特殊因素的限制,无法上武馆或拜师学艺,所以,只能参照一些武术杂志、光盘、武术图书、函授教材来自己学习,这就产生了自学。不可否认,学到实用的武功,达到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目的,应该是每一位习武者的心声,同时也不容置疑。自学武功,只要方法得当,是完全可以达到这一心声的。笔者也是自学者,下面 就谈谈本人多年来习武的体会和看法:

1、自学武功要讲实际:首先我们应当明白,在我们这些自学武功的朋友当中,有很多人,在精神上已经把武术当作一种寄托,便在经济上大概也并不宽裕的情 况下,但为了理想中的武功,仍然会毫不犹豫地去购买我们喜欢的武术杂志和武 功书。我个人认为,买武术书刊充实对武术的认识及武术理论的研究是应该的,同时,也是对自学武功有所益处的。但,在我们的学习当中绝不能朝三暮四,这 山望着那山高,我们一定要讲现实,讲科学,要上了一座山顶后,再上另外一座 山顶,也就是说,当我们选择一门函授课程,并认为它是科学、可行的之后,一 定要持之以恒的学完、学精之后,再学另外一门,不要因为今天看了这个广告介 绍他的功法如何如何,你又去花那不应该花的钱去学他的。如果你老是这样,肯 定会到头来,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也只会成为一个著名的“武术图书收藏 者”。同时,我们还应该明白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自学的

武友当中,师傅就意味着图书(函授教材),修行就是练习,老师(图书)以科 学的方法教你怎么做,是为你提供练武的方法,能否成功就要靠我们不懈的努力 及刻苦用功、持之以恒的坚持了。如果你不能这样做,即使你拥有再多的秘笈也 只能是个眼高手低的理论高手,而不可能学精武功,实现您远大的理想。再说的 一点是,根据笔者的认识和接触,实际上国内大多数函授教材都是大同小异,转 来抄去的,要知道现在是市场经济啊!

2、自学武功要有计划:计划是干任何事情的基础,无论是习武,工作,还是学

习,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制定一个合理、科学、可行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去 实施(练习),并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对计划不断的修正,以达到更加适于您的 学习进程。例如:在第一次所订的计划当中,经过半个月的学习,已不能满足于 我们练身体素质的强度,就要加大一点强度。下面给出笔者个人曾经订过的一个 学习计划,供朋友们参考: 训练时间: 5:50 起床 6:00—8:00 早训 早(内容为 5 公里长跑、柔韧性训练、内功训练)8:30—18:00 为日常工作时间,并在工作间隔中抽时间进行技术体会练习18:30—21:30 为正常训练时间(内容主要为技术、力量、专项训练等)训练具体内容安排: 早训:准备活动 10 分钟左右、跑步 20 分钟左右、柔韧练习30 分钟左右、内功 训练 60 分钟左右。晚上正常训练:准备活动 10 分钟左右,柔韧练习30 分钟左右,技术体会 20 分钟左右,沙包、击靶、模拟实战训练 50 分钟;新知识学习20 分钟;跳绳 10 分钟;素质训练 30 分钟;慢走,深呼吸,轻跳,自我拍打,放松整理 10 分钟; 静坐 5-10 分钟,并想像训练中的不足和打斗场景。休息!成 功 哲 学 如果你的心中想到失败,你就失败了,如果你没有必胜的决心,绝无任何成就,纵使你想获得胜利和成功,只要浮现失败的字眼,胜利便不会向你微笑!如果你不认真行事,你就失败了,我们在大自然宇宙中发现,成功取决于人类 的意志力,一切由人的精神状态而决定。如果你想到落后,你就落后了,如果你想到晋升到最高地位,在胜利到手之前,心中必定要拥有我一定要做到的信念:“我一定能够做的到,一定能”。人生的 战果并非强势,快速所能获得,所以最后获得胜利的人都是那些坚信的人。(请 背熟上面这段话)当您在训练时出现惰性心理时或实战中遇到挫折及心理极不冷静时,请在心中

或大声急呼:我一定能够做得到,一定能!我是不可战胜的,我是最好的,我是 最棒的,我是最优秀的,我一定能成功,一定能!我将以上训练计划及成功哲学贴在我的床头,每日按此计划进行自修,并且不 断地修正计划,使我的功夫自认为能够达到自学者中的佼佼者。以上只是笔者一 个短期训练计划的具体安排,朋友们在订计划时,还要制定中长期训练计划(包 括:每天训练的内容、新学的内容、一段时间要达到的目标等),只有这样才能 保证您的训练不会中断或没有头绪。)


习武与拜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