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当代书画艺术邀请展
盛世迎新春“ 中国当代书画艺术邀请展”阿克苏站策划草案
一、活动宗旨及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当代书画艺术邀请展”在阿克苏的成功举办,既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更是积极践行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念的具体体现。为阿克苏文化会展活动的影响和新疆书画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举办此次展览,旨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现代艺术创新精神,活跃阿克苏地区书画艺术交易氛围,促进地区艺术融合,为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收藏爱好者们搭建一个集交流、展示、创作于一体的综合书画创作交流平台。
二、展出内容(附名单)书画作品展览
三、展出地点(待定)拟在阿克苏博物馆举办
四、展出时间(待定)拟在2018年1月之前(时长待定)
画作拍卖及捐赠仪式 “情系阿克苏”捐赠助学仪式(拍卖师、拍卖场地、拍卖活动组织、拍卖办法......待定)
五、活动组织(开幕式、领导及画家邀约、展出及现场互动......见附件)
六、活动措施(详见展出办法)
七、预算
(详见预算费用表)拟邀请书画家3-5人,机票餐饮住宿费用按每人50000元计算,约25万元,润笔每人5万,约25万,其他费用约50万,总计100万元。
附:画展主办、承办、协办单位名单、参展书画家名单
主办单位:中国三峡画院、中华书法研究所、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阿克苏地委宣传部、新疆心连心源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新疆心连心源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工笔画学会、中国西部画院、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院、中国书画家协会、北京画院、东方白马书画院、新疆国画院。支持媒体:人民网、天山网、中国商网、亚欧网、《乌鲁木齐晚报》《阿克苏日报》、阿克苏零距离、阿克苏微动力(微信号)
参展书画家名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华书法研究所所长 欧阳中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共文联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 刘大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龙瑞
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思想家、国学大师 范曾
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会长、文化部老艺术家书画社社长 陈大章
北京美协艺委会委员、北京海淀书画院副院长 程振国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协年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王中年
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清华名族画院一级美术师 田大明 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当代画派联谊会主席、西安美术学院院长 刘文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三峡画院院长、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华左手反书第一人 周森
中央美院客座教授、首都师大美术系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画家 史国良
中国三峡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刘维平
中国三峡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石磊 中国三峡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柴京津 中国三峡画院艺术顾问、北京东方祥和书画院副院长 贾耀民
中国三峡画院一级画师 李满
中国三峡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 文静
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中国冰雪画研究会会员 于德成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张馨月
文化部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东方白马书画院副院长 张培公
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董家良
北京湖社画会理事中外名人书画院副院长、中艺书画院理事、石河子大学客座教授 徐庐陵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将 马炳芝 中国著名山水画家 李杰 中国著名花鸟画家 李凤玺 中国著名花鸟画家 王艺千 中国西部画院副院长 李恒才
中国三峡画院副院长、旅美画家 扈本询 军旅书画家、少将 国墨林
中国三峡画院副院长、西北民族学院美术系客座教授、九州书画协会副秘书长 朱贵祖 中国著名画家 佟宝全
中国三峡画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 王仲刚
中国三峡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张建新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三峡画院书法部主任、中国书画院顾问 赵庆显
中国书法研究会会员、北京画院书法家、中国国家博物馆一级画师 杜渊
中国著名花鸟画家 孟昭和 中国著名山水画家 于世荣 中国著名山水画家 刘爱民 中国著名山水画家 韩丽 中国著名山水画家 肖文斌 中国著名书法家 陈雄一 中国著名书法家 金兰 中国著名花鸟画家 陈田平著名画家 崔家琪 著名书法家 周坤仁 著名山水画家 黄绍军 著名山水画家 闫永新 著名山水画家 靳耀华 著名山水画家 孙春英 著名花鸟画家 田俊山 著名山水画家 赵国明 著名花鸟画家 杨俊峰 著名山水画家 谢景臣 著名山水画家 张新民 著名山水画家 李蕙如 著名山水画家 赵书亭 著名书法家 李优良
中国书协副主席、少将,著名书法家 申万胜 中国三峡画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 赵润英 著名书法家 柴振福
安徽省政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 杨多良 安徽省人大原副主任、著名书法家 郭万清 空军原司令员、著名书法家 景学勤 著名花鸟、山水画家 葛建光
第二篇:中国当代婚俗展
中国当代婚俗展
前言
婚姻以及通过婚姻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涉及邻里、社区和其他多种社会关系,被中国人视作人伦之首,倍受重视。
婚礼是男女双方确立婚姻关系时举行的仪式,新婚夫妻通过这种形式取得社会的赞同、认可和保障。所以婚礼的程序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的各种文化观念。
中国古代意义的婚俗,包括了从谈婚、订婚到结婚整个过程的礼仪程式。他们更注重求偶的过程,婚礼筹办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每一行动,以及每一物品用具,都与特定时代的社会风尚、经济发展、文化沿革密切相关,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社会经济、文化体制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近100年间发生了极为重大的变化,现代人与古代人在婚姻礼仪认识上已经有所差异。近现代注重求偶的结果,把议婚、订婚到结婚视作过渡性礼仪,而把婚宴发展成为近现代人的正婚大典。可民俗所蕴含的传统力量却不可能随着那些外在的形式一同急剧变化,一些传统礼仪和习俗仍然被保留了下来。
我们用这个展览来展示中国当代婚俗,也为您挖掘了当代婚俗中的古代婚俗元素,透过婚礼的点点滴滴,向您展示中国古老的文化传承与变迁。
第一部分 嫁
中国古代社会是男权宗法社会,结婚时男女使用不同的字眼。女子结婚称为“嫁”,写做左“女”右“家”,蕴含着女儿离开家的意思。口语也就称为“出嫁”。
在古代中国,女人结婚后就不再属于原先的家族,要在本姓前冠上丈夫的姓氏,此后人生的荣辱、死后的祭祀都与娘家不再相干。因此,父母常常极力要求婚礼的豪华,认为这是自己可以为女儿做的最后一件事,可以强化女儿的地位。而婚礼前的一系列准备活动,也显得尤其复杂。
当代中国妇女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可是“嫁”这个习惯性称呼仍旧保留在人们的日常用语中。做媒
媒人在中国还有好几种称呼:红娘、月老等。
古代男女不能随便见面,婚姻要由媒人来撮合。即使双方互相了解,愿意结亲,也要由媒人出面。没有媒人的婚姻是不合礼法的,不被社会承认。
古人通常是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里提亲,一家有女百家求,在同等身份条件下,女方到男方家提亲是不合适的。至今,中国女性主动追求男性的情形仍比较少,她们更愿意暗示男性来追求自己,在当代恋爱中依旧有传统观念痕迹。
当代中国已实现了婚恋自由,可依然存在着“媒人”的角色,有许多热心人和专业婚介公司介绍青年男女相识、相恋。因为在传统观念中,做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善举。
相亲
陌生男女在媒人安排下第一次见面称为“相亲”。
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青年男女的婚恋要由父母来决定,所以相亲的常常是双方父母,如男方母亲见女方,或女方父母见男方。开通的家长也会让男女双方以偶遇等非正式方式见面。当代中国青年男女拥有了婚恋的决定权,相亲就由自己亲自完成了。
当代中国还出现了一些特殊的相亲方式。一些电视台为青年男女安排择偶节目一同做游戏、回答问题的节目,不但以节目的娱乐性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也以其有针对性的服务确实促成了许多情侣、夫妻的相识、相恋。
3.定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男女双方确立恋爱关系,称作“定情”。中国人非常重视“定情”。定情时常会互相赠送扇子、手帕、小饰品之类便于随身携带的小物件,让恋人随时记起自己。古代文人喜欢以红豆定情,所以红豆又名“相思子”。当代流行的定情方式有:互赠戒指,拍合影彩贴等,而以植树作为爱情的信物也是当代一种浪漫的定情方式。
中国有许多类似安徽黄山天都峰铁索的扶手上挂满了锁的场景,这也是一种特殊的定情方式:同心锁。恋人们把两把锁两两相扣、锁在铁索上,把钥匙扔进万丈悬崖,用两把相连并永远打不开的锁象征两人永不分离。
会亲
恋人们开始谈婚论嫁时,双方父母要在定亲前后举行一次正式会面。这意味着两个家庭对儿女恋爱关系的认可和确定,同时也是双方家庭相互了解、熟识和考察的机会,这个仪式称为“会亲”。当代中国城市家庭中多为独生子女,儿女的结合,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两个家庭的聚合,“会亲”的意义就格外显得重要。
会亲的另一个实际作用,是双方家庭共同商定儿女的结婚日期、婚礼操办的分工与经费分摊等具体事宜。达成协议之后,双方就要共同为协办儿女婚事而奔忙了。婚前检查
当代青年男女在结婚前通常会去医院进行婚前身体检查,看结婚双方是否有不适合结婚的疾病,优生优育广为人们重视。
而中国古代也有一种特殊的“婚前检查”:中国纪年法从古代沿袭下来,以12种动物对应每一年而轮替,称作“属相”。算命先生通常会以这12种动物的个性及相互间的合群程度、男女双方出生的年、月、日、时来推算,看两人的命相是否和谐,会不会互相妨碍。一旦算命先生认为命相不合,即使双方感情深厚,双方家长也不允许二人结婚。这个习俗在今天的少数地区还有残留,一些婚恋悲剧由此产生。
因为生日在婚恋中的重要地位,古时候女子的生日不能随便告知别人,这种习俗也沿袭至今,所以在今天男女交往中依然不便询问女方的出生年月。
6.结婚证书
通过婚前检查后,恋人们就可以去国家有关部门办理结婚证书,而成为合法夫妻。
新中国建国后颁布的第一道法律就是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它彻底废除了传统婚姻中的封建成份,确立了婚恋自由、一夫一妻制等婚姻的根本原则,调整了过去封建等级色彩浓厚的婚姻家庭关系。
古代也有类似结婚证书的“三书”,这就是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的 “聘书”;男方赠送的礼物清单“礼书”以及结婚当日新郎用来迎接新娘的“迎亲书”。它们是古代婚姻的合法证据。
虽然有结婚证书的男女已经是法律认可的夫妻,可在当代人们心目中,举办婚礼才是真正的“结婚”。
7.结婚照
当代青年男女结婚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通常是去拍美丽的婚纱照。婚纱照由婚礼合影发展而来。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穿婚纱拍照就开始流行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中国传统的旗袍与来自西方的婚纱消失了,人们穿生活装拍结婚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专业影楼为新婚夫妻拍摄穿各式婚纱照已经成为了一种产业。
新婚夫妻不仅在卧室里悬挂巨幅婚纱照,还经常向别人展示婚纱影集。在人们看来,结婚证是严肃的法律文件,要妥善收藏;婚纱照却是充满感情的结婚纪念,可以经常展示。
8.喜帖
确定婚期后,新人开始向亲朋好友发送婚礼的红色邀请函,即“喜帖”。当代“喜帖”越来越讲究,有的会在“喜帖”上印制新婚夫妇的婚纱照,并散发着香味。
在讲究礼节的中国社会,给长辈的“喜帖”一定要新人亲自去送,有些喜帖甚至要新人的父母亲自送去以示尊敬。而平辈、朋友们的喜帖可以以邮寄等方式发送。9.红包
收到喜帖的人在参加婚礼时一般要给新人送上贺礼。贺礼通常放在红色的纸包里,被称为“红包”。
当代中国城市中,结婚送红包的习俗依然沿袭下来,且形式也多样化。参加朋友婚礼时,红包有时候是人民币现金的礼金,有时是象征祝福新婚夫妇百年好合的精制礼品,有时也会是家庭实用品等等。在婚礼频繁的春秋两季,有时人们一个月能接到4、5张喜帖,即使是收入不菲的白领阶层,也对此应接不暇。
10.聘礼
在举行婚礼前,按照传统习惯,男方父母要给女方父母赠送一些礼物,这叫“聘礼”。
古代婚俗非常重视聘礼,婚礼程序繁多,男方托媒人向女方送些小礼物表示同意订婚,或是正式送聘礼,俗称“过大礼”。但是,有些父母凭男方许诺聘礼的多少来决定女儿的婚姻,使婚姻染上了交易的色彩,确立婚姻自由原则后,聘礼在婚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了。
当代注重传统婚俗礼仪的家庭,男方家庭通常也会赠送女方贵重礼物,这些礼物事实上隐含了“聘礼”的意味,如果女方改变主意,是要归还这些“礼物”的。
11.嫁妆
男方送聘礼后,女方父母也要送“嫁妆”。这是父母送给女儿的礼物,是女家身份与财富的象征,也显示着娘家对女儿的重视程度。嫁妆在古代中国有“婚前财产”意味,是婚后女人唯一合法的私人财产,被称作“私房钱”。
一般嫁妆至少要包括四铺四盖、四季衣服、四只箱子,4个“4”谐音“事事如意”。此外还要有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两双用红绳捆在一起的筷子,谐音快生儿子。
最晚在结婚前一天,嫁妆要隆重地送到男方家中,一路上吹锣打鼓放鞭炮以示庆贺。随着居住方式、社会风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送嫁妆的习俗开始萎缩。
12.压箱底
在嫁妆装箱前,娘家母亲至少要在其中一个箱子的角上放一些钱或金银珠宝。这个习俗称作“压箱底”,以此祝福女儿此后四季富贵,一生平安。
嫁妆抬到男家后,通常,男方母亲会打开嫁妆箱子察看“压箱底”钱的多少,然后在这四个角放上等额或翻倍的钱款。从此,无论是丈夫还是其他任何亲友长辈都无权擅自动用这笔属于新娘的钱,否则会受到社会舆论的严厉责备。
古代中国妇女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不到万不得已,“压箱底”钱再多也不会动用,她们通常把压箱底的钱当作最后、最重要的救急款项。压箱底的习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保留着。
13.全福太太
结婚是喜事,所有说的话、做的事、参与的人物都要符合喜庆的气氛。寡妇、无子的人通常会主动回避婚礼,而上有公婆丈夫,下有儿女、孙儿孙女的女人,被视作人丁兴旺最有福气。娘家父母希望她们把自己的福气传递给新婚夫妇,习惯上会请1个或4个这样的女人做“全福太太”,负责在准备嫁妆时缝被子、叠衣服、装箱子,在婚礼当天为新娘梳妆、穿嫁衣、陪她们举行仪式、入洞房。
“全福太太”的“福”是指具备所有重要亲属,由此体现出中国人对人伦关系、天伦之乐的看重。
14.凤冠霞帔:经典的新娘礼服
过去,装好嫁妆后就由全福太太为新娘穿上结婚礼服,这是其他人不能插手的仪式。打扮好的新娘从头到脚一派红色,象征着喜庆和吉祥。
中国新娘传统的结婚礼服是“凤冠霞帔”、绣花鞋,凤冠上饰有银制或其他质地的凤凰;霞帔是红色、刺绣繁复的披肩,既保护上衣,又有装饰作用。绣花鞋也是红色,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霞帔”多半是女子在待嫁岁月中亲手缝制、刺绣的。
传统上,人们以“穿凤冠霞帔”来指代女子结婚。今天,美丽的凤冠霞帔对许多新娘还很有吸引力,当代有不少新娘选择复古式婚礼,穿一穿凤冠霞帔。15.旗袍与婚纱:当代新娘礼服
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新娘开始在婚礼时穿旗袍,而这之前,新娘都穿传统民族的系扣红色服装。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红色是喜庆的颜色,“龙”代指男人,“凤”代指女人,所以,绣有凤凰图案的红旗袍通常就是新娘礼服。
二十世纪50年代的中国百废待兴,以朴素为美,新娘在仅穿干净的普通衣着结婚,结婚礼服开始退出婚礼;二十世纪60年代全社会婚礼上“崇拜”解放军,新人以穿军装结婚为时髦;二十世纪80年代,新娘常以红色套裙为结婚礼服,婚礼后也可在日常穿着。
婚纱进入中国是在二十世纪20年代,40年代风靡一时,此后长期沉寂,直到二十世纪90年代重新走入婚礼。当代婚礼中,新娘在举行结婚仪式时常以婚纱为礼服,可在酒宴中常换红旗袍向亲友敬酒,让婚礼中西合璧。爱美的新娘甚至会在一场婚礼中连换4、5套服装,所以,婚礼上新娘更换漂亮的礼服,吸引了在场客人的瞩目,使婚礼精彩纷呈。梳礼
梳妆化妆是婚礼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前也由“全福太太”承担。新娘化妆之前还有两道程序。第一道是“开脸”,即全福太太用棉线绞去新娘脸的汗毛,第二道是把新娘的发饰从原先的辫子改梳成发髻,这叫“上头”。开脸和上头都是以前人们判定陌生的年轻女子是否婚嫁的标志。
当代新娘的梳妆大多已由专业美容、美发师来完成了,但在有些地区,新娘出嫁前夜还有一道“梳礼”。新娘散开头发,女性长辈或全福太太用梳子一面从上到下为她梳头,一面说着祝词。梳礼共梳四次。第一梳象征“从一而终”,梳第二次寓意“白头偕老”,梳第三次祝福子孙满堂,梳第四次是祝福大富大贵、天长地久。结发
从唐朝中期开始,如果新郎新娘都是第一次结婚,新娘梳妆时就要行一道特殊程序:结发。
结发,是传统婚礼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仪式:新娘开脸时剪下一绺头发,与新郎事先剪下的头发一起绾成发结,当作信物供奉到祖先牌位前。在有些地方,则由新郎事先剪下一缕头发送到女方,梳妆时由全福太太把这缕头发结进新娘的发髻中。
作为身体的一部分,中国古人认为头发是身体的代表,因此,结发仪式标志两人从此结为一体、永不分离。因为再婚者不能行结发仪式,直到今天,称原配夫妻为“结发夫妻”的称呼法仍保留在日常用语中。
18.头发的意义
中文把少女浓黑柔软的头发美称为“青丝”,这发音与“情思”相同,因此,如果少女把自己的一缕头发送给意中人,就意味着“我愿意嫁给你”。
正因头发的重要性,古时候女子一订婚,就要用丝绳束发,表示已经有未婚夫;直到结婚时,那条丝绳才与新娘头上的发髻一起由新郎在洞房里亲手解开。如果结发妻子早逝,丈夫会把结婚时用的梳子掰为两半,一半随葬,一半留在身边,表示不忘结发妻子的深情。这种习俗在一些地区还有残留。
用头发象征爱情、婚姻的思维习惯遗留至今,当代,失恋的少女常会剪掉长发,表示要“剪断情思”。开门红包
古时候,当男方来迎娶的时候,女方的大门起初是关着的,待新郎塞进包有喜钱的红纸封的“开门封”后,门才会打开。
这套仪式在当代已经发生了有趣的改变。
当代,新娘在离开娘家前,房间里会挤满了姐妹与密友。新郎到达时,她们故意堵住门口,向新郎索要开门红包。新郎及其兄弟朋友们与她们经过一番“艰苦”的谈判,最后递上装有商定数额喜钱的红纸包,姑娘们才会开门放新郎进来接走新娘。
这套仪式最初为了显示女子的矜持,告诫新郎求取新娘的不易,事实上,当代开门程序的真正意义,是一群青年男女半真半假地讨价还价、欢乐嬉笑时为婚礼增添的喜庆气氛。20 婚车
新郎带来的不仅是红包,还会有婚礼上最重要的一个道具:婚车。二十世纪20年代之前,姑娘第一次结婚时都要乘坐“花轿”。这是一种装饰精美的大红轿子,轿顶、轿帘与轿身一般绣着各种龙凤图案,轿顶下点缀一圈鹅黄丝线流苏,讲究的花轿,轿前有一对飘带,飘带底部还坠有两串小银铃,轿子一动,银铃碎响。
从二十世纪30年代起,花轿逐渐被汽车代替。但是中国的婚车仍保留有一定花轿的元素,例如,车身会装饰很多鲜花、红气球,车号也有时被书写着“百年好合”之类喜庆话的红纸遮住。饿嫁
开门之后,新娘就要离开娘家举办婚礼了。在出门之前,娘家会给新娘吃些由桂圆、蜜枣、莲子煮成的点心。
以前的新娘,在结婚前的两三天就要控制饮食,这叫“饿嫁”。据说这是因为坐花轿时,新娘会随花轿上下左右地颠簸摇晃,常常像现代人晕车一样,呕吐不止,“饿嫁”可以减轻症状。但若完全不吃东西,新娘难免体力不支,便会吃些点心。桂圆、蜜枣、莲子不仅能充饥,其谐音还都有祝福的意味,成为首选。
事实上,当代新娘子吃这些点心,目的与“饿嫁”也有相似之处。因为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新娘要不停地走到宾客面前敬酒,几乎没有机会坐下来吃东西,事先吃点东西真的很有必要。哭嫁
吃完点心后,新娘就要出门上婚车。过去的新娘想到从此要离开慈爱的父母,独自去陌生环境与陌生人们一同生活,难免感情复杂地痛哭,这被称作“哭嫁”。有的地方新娘甚至从婚前一个月就开始哭,先是隔夜哭、进而是连夜哭、通宵哭,表达自己与亲人的惜别之情。
在西南的很多地方,新娘“哭嫁”是边哭边唱的,“哭嫁歌”曲调哀婉、情辞恳切,成为了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民歌种类。
当代人虽然已是先自由恋爱再结婚了,可新娘仍然面临着重大的人生转变,心潮彭湃之下,仍会情不自禁地“哭嫁”。23 上轿
新娘辞别亲人后,要由兄弟或其他亲近的男性长辈亲属抱进花轿,据说这样就不会带走娘家的福气。过去,新娘不仅脚不能沾地,连在家中穿的鞋也要换下,穿上新花鞋,因为旧鞋子上总还沾着娘家的泥土。
至今很多地方新娘离开娘家时仍保留有脚不沾地、换鞋的风俗,24 覆水
过去,花轿一起步,娘家人就会把一盆清水倾倒到大门外。以清水象征女儿的清白,公开泼洒的行为也表示证明给四邻亲友看,女儿是堂堂正正用花轿明媒正娶走的。
中国有句俗话解释了这一习俗的另一层含义: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水泼入地后再也不能收回来,这个行为也就意为女儿嫁出门后娘家就不再收回,此后她的荣辱与娘家无关,父母也不需要女儿赡养,这也是古代“嫁”这个词的重要含义,也是中国古代重男轻女的一个观念基础。
随着当代社会婚姻家庭关系的变化,这种古老的观念已经扬弃,对于任何一个小家庭的夫妻来说,男方家庭、女方家庭,都是他们各自的家,对任何一方的老人都有赡养的义务。
第二部分 娶
女子结婚称为“嫁”,男子结婚则称为“娶”。汉字中“娶”字的写法为上 “取”下“女”,意为把女子“取”到家中。可见,中国婚姻与古代的男权宗法社会密切相关。
社会承认妻子是“取”来的,也就等于承认了妻子对丈夫的依附,承认了丈夫对妻子包括人身支配权在内的各种权利。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夫妻的荣辱从来都是非常紧密相连的:丈夫获得成就可以为妻子带来贵夫人的荣耀;丈夫犯了重罪也常常会牵连妻子同样成为罪犯,而丈夫穷困潦倒时,他可以把妻子当货物一样卖掉。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家庭中男女地位平等的观念迅速得到确立,当代家庭生活中,夫妻双方在经济、社会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但是,“娶”仍然被人们广泛使用。新郎官
口语中,人们称新郎为“新郎官”。
旧时,中国男人最大的梦想是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名次,在这一天新郎官即使没有功名,也可以穿戴官服式样的礼服,出门迎亲的时候如同官员一样得到路人的礼让,享受的各种优待不亚于功成名就人士。
因为普通百姓可以在结婚这天过把官瘾,所以,新郎又叫新郎官,这个称呼也保存至今。
26迎亲
迎亲,即新郎在事先选好的日子亲自随花轿或花车到女家迎娶新娘。古代,迎亲的队伍可以享受很多待遇,例如,所有的车、船、轿都会为迎亲的车轿让路,就算遇到官员的官轿,官轿也会让路。这在中国古代官本位的社会下是十分罕见的;直到今天,迎亲的婚车车队依然能够得到路上其他车辆的礼让。
按照老迎亲习俗,新郎迎亲一般在黄昏后发轿,古代婚礼就是在黄昏举行。当代中国,南方许多地区保持了传统的婚俗,下午发婚车、黄昏举行婚礼,可是广大北方地区的风俗却是在早上或上午发婚车,中午举行婚礼。进门
婚车抵达男方家之后,新娘下车见到新郎的父母亲,要称呼为爸爸、妈妈,标志从此自己“进门”,成为这个家族的成员,而男方父母多数也会在此时送上第一份见面礼。
古代新娘进门有很多复杂的规矩,如花轿到时,要由新郎去“踢轿门”,新娘才能仿佛是非常不情愿地被请出来。有时新娘要手捧装有苹果的花瓶跨过马鞍,取其谐音意象征“平平安安”,再跨过火盆,象征以后的日子能够红红火火,这些程序都已在当代婚礼中消失。
但是在很多地方,新娘进门时,新郎的亲属们会把事先准备好的谷、豆等粮食洒向新娘,表示祝福这对新人以后的生活“五谷丰登”。
28主婚
婚礼中,除了新郎新娘,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主婚人了,通常要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进行主婚。他会向新婚夫妻宣布结婚的意义,祝福两人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拜堂
中国最具特色的婚礼仪式是夫妻“拜堂”。
“拜堂”最初分三部分,新郎接新娘时双双拜谢新娘的父母;到了新郎家之后拜谢新郎的父母、祖先;最后在新房里,新郎立于东侧,新娘立于西侧,新娘先向新郎一拜,新郎答拜,新娘再拜。“拜堂”后来演变成新婚夫妻在婚礼上一气呵成的“三拜”,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互拜。这套“拜堂”或称“拜天地”仪式非常重要,三拜完成才算真正成为夫妻。
由于“拜堂”具有很好的表演性,容易掀起婚礼场面上的高潮,这套程式被移植到了当代婚礼中,只是叩拜改成了鞠躬。当代的“拜堂”一般是新婚夫妻在婚礼上向父母鞠躬、向来宾鞠躬、互相鞠躬,答谢父母亲友。司仪
近年来,城市人的婚礼几乎都由专业婚庆公司的司仪来主持,他们通常先代表新人向到场的亲朋好友表示感谢、对两位新人的成长相识做简单介绍,之后宣布新人入场。这些司仪都有一整套的婚宴中的串场词,再配上相应的动作,形象化地再现传统婚礼中礼仪场面让新人表演,常使一席婚宴成为一场由新郎新娘及双方父母亲友共同参与的文艺晚会。
婚宴
完成婚礼后,一般都会有一场盛大的婚宴,婚宴上新郎新娘要向所有参加婚宴的人敬酒、敬烟。
而过去的习俗中,拜堂后新娘独自坐在洞房里等新郎回来,新郎则在洞房外向来宾敬酒答谢。
当代的婚俗将二者结合了起来。在婚宴中,来宾们很少会轻易让新郎新娘完成他们的敬酒、敬烟。不是想各种理由让他们一再喝酒,就是使用各种小技巧不让新娘把烟点着。习俗上新娘敬烟时不能使用打火机,因此,市场上有一种专为新娘设计的特别长柄的火柴。即使如此,新娘也极有可能用完一整包火柴而点不着一根香烟。这个过程为来宾们带来欢笑,也是婚礼欢乐气氛的一种点缀。
新房
婚宴完成后,新郎新娘就要进入洞房了。
中国的洞房摆放十分讲究。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要贴上用红纸剪成的“喜喜”字,这是文字书写中不会使用的字眼,是两个“喜”字的叠加,象征“成双成对”。此外,洞房的许多东西要成双成对的摆放,以象征新婚夫妻成双成对。
过去,新房中尤其不能少一对龙凤烛,这被称为“花烛”。这对花烛经过特制而成,可以通宵不灭,因此,中国人常称新婚之夜为“花烛夜”。当代,有些地方的新房会彻夜点亮一盏灯,这种长明灯象征日后的日子过得明亮、幸福,也含有古代“龙凤烛”的传统因素。近年来,传统文化在不断复兴,龙凤烛也重现在当代婚礼中了。
盖头
“盖头”是新娘离家时蒙在头上的红布,这是传统婚礼中的一个重点。古时候,绝大多数新婚男女完全是陌生人,一直要到进洞房才能第一次相见,因此,掀盖头是两个人都十分紧张、忐忑的时刻。新郎要用一根秤杆挑开盖头,取其谐音寓示着两人的容貌能够互相“称心称意”。
新娘蒙盖头的来源,有一种说法是古代抢新娘婚俗的残留,盖头是抢来新娘后用以蒙面的。也有说法认为,这是象征新娘的贞节,说明她此前一直处在家中没见过外人。
当代婚礼中,新娘常象征性地临时披上红头帕,然后由新郎揭下,古代最令人忐忑的“掀盖头”被衍变成了趣味表演。
交杯酒
掀盖头后,先让新娘喝杯糖水,再行下一个仪式: “合卺”。
卺是葫芦瓢,把一个葫芦剖成两个就是瓢,旧时人家常用瓢作为舀水的器具。葫芦肚子里籽多,是生育能力旺盛的象征。新婚时,新郎新娘各拿一只瓢来饮酒,既象征夫妇在生活上能象两个葫芦一样合体,也隐含着主妇两个人多生育子女的意思。因此,此礼叫做“合卺”。
合卺是古礼,到了宋代人们便改用以彩丝相连双杯喝酒,“合卺”演变成“交杯酒”。
这个仪式当代被移到了婚礼上,新郎新娘要当众喝交杯酒,标志着两个人夫妻关系的确立。
婚床
喝完交杯酒,早已守候在一旁的“全福太太”便托着一只盘子来到床边,托盘里有枣子,栗子,花豆,金钱等,一边唱着“撒帐歌”,一边把盘中的喜物撒到婚床上。
当代撒帐的习俗已经罕见了,可是婚床上、甚至包括床垫下、被子里、枕头里都洒满、塞满枣子、花生、栗子、红鸡蛋的习俗已然十分盛行。因为这些果类分别都有“早生孩子”、“儿女俱全”的谐音意味。
中国人特别重视男性子嗣,所以在男方家的婚俗中,许多婚俗都与生孩子、尤其是生男孩有关。在新婚前夜,有的男方家庭还有请一个“童男子”睡在婚床上,称为“压床”,目的是期盼能借这种行为让新婚夫妻迅速生男孩。
闹新房
婚礼完成后,亲朋好友还常常会在新房里以新郎新娘为对象取笑、戏谑,让他们表演有点高难度的节目,这种行为称作“闹洞房”。闹洞房有“文闹”、“武闹”之分,“文闹”只让新郎新娘唱歌、表演等节目;“武闹”却是会开一些有性意味的玩笑。最常见的“闹新房”手段是用线悬住一颗糖或一只苹果,让新郎新娘分别从两边来咬,控制线的人故意让他们咬不着而接吻。此类习俗早已演变为亲朋好友增添婚礼气氛的活动,通常是婚礼的兴奋高潮和亲友关注的热点。
初始的闹洞房有实用性。古人普遍早婚,对性一无所知,已婚亲友闹洞房隐含有婚姻性教育的意味。民间有“结婚三日无大小”的说法,新婚三日内都可以闹洞房,三天的闹洞房,与传统保守的中国社会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敬茶
过去,新娘子婚后第一天早上起来,要向所有夫家亲属敬茶,借此机会熟悉这些家庭成员。
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关系,所以,中国人对亲戚的称谓也十分复杂。新娘嫁入婆家之后,要按照自己未来孩子的辈份来称呼父族的亲属。例如,称呼丈夫的兄弟为“大伯”或“小叔”,称呼丈夫的姐妹为“小姑”。38 下厨
在传统婚俗中,结婚后的第四天对新娘子来说是一个关键的日子。在新婚的最初两天,新娘子可以在夫家享受贵客般的待遇,不需要动手做家务。可是三天之后,新娘子就要按习俗第一次下厨房亲手做菜,请夫家人品尝。即使是拥有厨师的富贵人家,新娘子也要亲手将烧好的菜从厨房端到餐桌上,象征性地完成这一道仪式。因为这象征着新娘子将从这一天起正式成为这个家族的主妇。
过去,中国普通家庭中的女性是不能出外工作的,妻子要承担全部的家务劳动。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尤其在当代城市家庭中,夫妻双方共同分担家务劳动成为非常普遍的生活状况。
回门
“回门”是指新娘在婚后第一次回娘家。“回门”最早在婚后的第3天,最迟在4个月或6个月后,一般是在1个月左右。一般“回门”是夫妻俩一起去。新郎必须带着礼物,多半是拿果子或礼饼。回来时女家也会让女儿带回用糯米饭做成的米糕和“桃”形的面饼到婆家做答礼。
就新娘的娘家来说,“回门”是第一次招待新婚女婿,要在此时把女婿介绍给全体族人,并且一一寒暄致意,随后开设酒筵款待。女婿在新娘的家族地位如同贵客,通常被称作 “姑爷”。女婿在口语上称妻子的父母为“爸妈”,也会尊称为“岳父、岳母”,民间则常称作“丈人、丈母娘”。
喜糖
当代年轻人也习惯于婚礼之后到旅游胜地去度过自己的蜜月。
不管新人们的新婚旅行将会持续多长时间,一旦他们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都需要向没有参加婚礼的同事发“喜糖”,喜糖通常由八种糖果组成,被封在一个红色的小袋子里,送喜糖的人通常都是一包一包的送。
送喜糖的目的是让别人分享自己的新婚喜悦甜蜜。第三部分 家
中国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职业媒人撮合婚姻时不免会受到利益的驱动歪曲事实,父母在选择婚姻的时候总是会考虑到家族的利益。所以中国古代的婚姻很少是以爱情为基础的。虽然很多夫妻幸运地在婚后发展出了感人至深的爱情,可是也有许多家庭中,爱情是缺失的。对于男人来说,还有各种渠道可以弥补这一遗憾,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为他们提供了保障;可对于女人来说,与其说是感情,不如说更是中国古代强大的礼教观念在维系着那些家庭。因此,在展现当代婚俗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婚姻制、婚恋观念等其他因素。
门当户对
中国古代婚姻由父母包办,许多父母以“门当户对”为挑选的原则。“门当”与“户对”最初是指古代大门建筑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门当”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鼓,“户对”是指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出于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原理,有“户对”的宅院,必须有“门当”,且门当的大小、户对的多少标志着主人家财势的大小。所以,门当和户对除了有镇宅装饰的作用,还是住户主人身份、地位、家境的重要标志。因此,“门当户对”后来成为了社会观念中男女婚嫁衡量条件的常用语。中国许多传世的爱情悲剧就是发生在并不“门当户对”,尤其是一方出身豪门,另一方出身贫寒家境的年轻男女身上。
再婚
如果妻子亡故,礼法允许男人“填房”,即续娶妻子。由于古人把夫妻比喻成一把琴,妻子亡故犹如琴弦断裂,续娶妻子便如换上新弦继续演奏,所以,续娶妻子又被雅称为“续弦”。
填房妻子结婚时少一道“结发”仪式,在传统礼法中,地位要低于原配妻子,所以女人一般不愿做同等身份男人的填房妻子。
虽然从宋代开始,社会礼法要求女人终生不能再嫁。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丧夫的女人迫于生计也会再嫁。再嫁的女人一般会受人嘲笑,在婚礼上也会受到一些歧视,不能再穿凤冠霞披、坐花轿。
当代再婚夫妻婚礼一般比较简单,极少举办盛大的婚礼、婚宴,习俗上对再婚会有歧视,但当代中国对再婚已经越来越宽容的态度对待。
离婚
中国古代离婚是单方面的,称为“休妻”。只有丈夫有权不经妻子同意单方面写“休书”休弃妻子,而古代妇女没有离婚自由,想离婚时要恳求丈夫写“休书”。在社会舆论上,女子被“休”是奇耻大辱。
古代男人休妻的理由主要有七条:不孝顺父母,无子,淫荡,悍妒,有恶疾,多言,盗窃。但同时对妻子符合另三个原则,丈夫都无权休妻:即从贫困到富贵的妻子不能休、为公婆守过孝的妻子不能休,已经没有娘家无处可以容身的女人不能休。
夫妻双方比较平等的离婚在民国时期的一些大中型城市中开始出现,可是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在全国城乡范围内普及开来,好合好散成为当代夫妻的主要选择。44 爱的结晶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男性劳动力是家庭经济的支柱,因此,中国人形成了“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但是面对当代巨大的人口压力,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就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把它作为基本国策,一般情形下每对夫妻只能生一胎。
承袭数千年的传统观念一时难以消除,许多家庭、尤其是农民家庭,仍然显现出对男孩的强烈渴望,不少夫妻生了女儿后,离开家乡想尽办法在别的地方生儿子,这种人被中国人戏称为“超生游击队”。与之相反,许多都市中的青年夫妻干脆选择不生孩子。
事实上,当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生男还是生女已经没有经济差别了,只要是爱情的结晶,男孩、女孩都好,更讲究优生优育。45 志同道合
中国古代家庭关系中夫妻双方有非常明确的分工。丈夫负责家庭生计,妻子负责操持家务,相夫教子。就连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形成了父亲教育、母亲养育的传统,“严父慈母”一词由此而来。在这种分工下,丈夫是家庭的经济支柱、精神支柱,男尊女卑的传统也得到了近一步的强化。
新中国建国以来,妇女地位有了大幅度提供,妇女有了与男人同样的工作机会与政治待遇,女人们自豪地自称为“半边天”。随着妇女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有极大的提高,在家庭重大决策、子女的教育等问题上,夫妻双方有着相的话语权。传统的夫妻关系由“夫唱妇随”,已经转向了“志同道合”。
缘
中国人对男女之间的关系有一个非常微妙的解释:缘。
“缘”是中国对男女之间关系的一种类似命运的解释,中国人常说的“姻缘”,正是婚姻的“姻”与“缘分”的“缘”的组合,可见它在婚恋中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每年的涉外婚姻接近10万对,人们说这就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事实上,这大大超出了 “千里”范畴。
与此同时,通过网络恋爱而结婚的例子也越来越多,正如俗话中说的,“千里姻缘一线牵”,只不过不再是神话传说中那条绑在每个人脚上的、看不见的红线,而是一道道有形的网线与无形的讯息,把陌生的男女结成了一家。
直到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常会说:有缘人终结良缘。47 公婆与舅姑
中国古代是父权宗法社会,在古人看来亲属家族姓氏不同、不属于同一个家族,无论几代之内都可以结婚。亲属家族间没有婚姻禁忌,又因有亲属关系可以有更多接触机会,容易产生爱情。所以中国古代有许多描写发生在表兄妹之间的爱情的小说。中国很著名的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主要情节就是在男主角和他的几个不同亲属关系的女子之间的友情或爱情。
在过去的传统中,家庭长辈乐于让儿女与自己熟悉的族内年轻男女结婚,这种“亲上加亲”的婚姻方式非常流行。因为这种婚姻的常见,在古人的言语中,“舅姑”合称也就意味着丈夫的父母“公婆”,因为他们往往不是舅舅,就是姑姑。
宗族与伦理
古代婚俗中,对同属于父系男性亲属的子女,同一个姓氏、属于同一个家族,五代以内是不能成婚的。这种婚姻禁忌在很多地方还被进一步扩大为“同姓不婚”。
与血缘禁忌相应,中国还是个非常重视伦理的国度,有些关系即使没有血缘,也因伦理因素属于婚姻禁忌。例如,如果夫妻两人各有与前夫、前妻的子女,这两个孩子间即使没有任何血缘,也不能结婚。
当代中国废除了婚姻禁忌中的宗法制,无论父亲、母亲有四代以内的亲属都不能结婚,倡导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优生优育的观念逐渐融入人们的思想意识。49 招赘
中国古代婚姻大多是女方到男方家居住,丈夫在家中处决定者位置,对妻子的父母没有赡养义务,生的孩子跟父亲姓。但也有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正相反,这称为“招赘”或“招女婿”,还有俗称为“倒插门”。
“招赘”的女婿在妻子家中低位很低,在古代社会里也常会遭到人们的耻笑。一般条件相当的人家是不愿作“招赘”女婿的,通常是地位低的男人到地位高的女人家做招赘女婿,尤其是如果女方家庭没有儿子的话,女婿不仅要负责照顾两位老人,还要让孩子继承妻子家族的姓氏。
当代男女地位已经平等了,夫妻对双方的父母都有赡养的义务,因此,是否“招赘”已经无关紧要了。尤其是当代都市中人们比较开通,孩子跟谁姓可由夫妻俩协商,孩子跟母亲姓毫不稀奇,父亲不会因此被人耻笑。
妾
古时候,中国实行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在古代家庭关系中,妻与妾地位非常悬殊。“妾”介乎于主人与仆人之间,丈夫亡故后没有财产继承权。在规矩严谨的家族里,“妾”结婚时不能坐花轿、不能从正门进家、不能穿凤冠霞帔、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穿大红色。
如果妻子亡故,习俗上不能把妾升作妻,除非妾有特别好的表现,才能被“扶正”升为“妻”。
“妾”一般有侍女、妓女、购买的贫家女子、赠送的礼物等几种来源。在一些贵族家庭,“妾”还会分为好几个等级,中国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在家庭婚姻关系中就有非常鲜明的体现。
结语
婚姻对个人而言是两个人的结合,对整个社会文化而言,却体现着一定时期的社会思想、道德文化。在中国当代婚姻风俗中,人们能看到各个地域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伦理的、法律的,以及其他种种传统的遗存。婚俗不但是当代人现实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人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另一条线索。我们希望透过该展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侧面,能使观众朋友们对古来传统又文明开放的中国多一些了解和认识。
第三篇:名家邀请展
“荆楚画风”荆楚名家邀请展策划方案(草案)(【主办单位】文博宫艺术品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文博宫美术馆
【协办单位】文博宫美术馆 珍风阁 【活动时间】2012年 月 日-日 【活动主题】文化交流-----学术-----方向 【举办地点】深圳市文博宫美术馆
目 录
一.前言宗旨 二.总体方案 三.执行方案
一、前 言
本次展览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湖北美术创作成果所作的一次较为全面的展现,隆重推出的一个艺术群体性质的展览。
“长江画派”之名,最初是20世纪80年代由叶浅予先生针对湖北的中国画而提出,30年间,这一概念在湖北多元化的艺术格局与活跃的艺术实践中不断丰富,如“长江”这一涵盖范围广阔的地理称谓与其所蕴含的博大文化一般,新时期的“长江画派”已不仅限于地域的风格与画种分类,而更多地指向一种文化与精神特质。此次展览,聚集了湖北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80余件力作,其间既体现了新中国与生俱来的激情,也可见“文革”时期深深的烙印,当然,更多的作品则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新的变化。活跃于各画种领域的艺术家,吸取着荆楚文化的营养与精髓、获益于长江文化的灵秀与博大,用画笔传递真切的情感,描绘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既都代表着地域文化的特点,也镌刻着时代精神的印记。
宗 旨
二.总体方案
活动主题:文化交流-----学术-----方向
活动内容:根据“荆楚画风”荆楚名家邀请展展览部的部署,本次画展将于2012年 月 日-日在文博宫美术馆举行。活动内容具体如下:
(一)、作品征集:
2012年4月1日起由展览部发出邀请,邀请荆楚书画家参展。参展作品类别:国画、书法。参展要求:
(1)参展单幅作品原则上不小于()平方尺,装裱成卷轴或镜心。(2)参展作品须精心创作作品
(3)参展作品如在展览期间产生交易····
(4)参展书画家往返费用。。展览期间的费用由组委会提供。
(二)、画展开幕式:
时 间:2012年 月 日上午 点 地 点:文博宫美术馆
展览时,将邀请相关领导、社会名流、老一辈知名书画家及书画收藏家等相关人员参加本次画展的开幕式,介绍参展书画家和作品的概况,宣布本次画展的目的和意义。
(三)、“荆楚名家” 荆楚名家邀请展: 时间:2012年 月 日-日 地点:文博宫美术馆
邀请相关领导、社会名流、老一辈知名书画家及书画收藏家等相关人员参加本次画展,展示参展书画家的不同风格作品,互相交流书画艺术,探讨书画艺术在新时期的发展与创新。
(四)、欢迎晚宴: 时间:
地点:待定
晚上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等相关单位领导邀请画家参加欢迎晚宴,促进书画家之间的交流。
(五)、退稿:
为了加强对这次书画展的组织领导,我们成立本次书画展的组织委员会,组织机构如下: 顾 问: 特约顾问: 协办单位: 承办单位: 媒体支持单位: 电话: 传真: 联系人:
展览及相关活动: 书画展期间组织笔会活动。三.执行方案 1.时间安排;
(1)2012年 月 日起发出邀请
(2)2012年 月-月印制展览宣传页,展开宣传。
(3)2012年 月制定布展方案,邀请出席书画展开幕仪式的各级领导和嘉宾。(6)月 日-月 日进行作品分类,同时电话核对所有参展书画家作品,确保书画家作品完整接收。
(7)月 日-月 日布展,画展开幕式及相关活动的准备工作。(8)月 日-月 日画展。月 日早进行开幕式。2.保障措施:
4.活动流程:
二零一二年 四月 附:参展书画家名单
陈作丁
陈作丁,原名作鼎,1922年生于四川省永川县。1943年毕业于壁山正则艺专,师承艺术大师吕凤子先生。笔耕画坛六十年,涉猎中国画诸领域,均有建树;1948年在重庆举办首次个人画展,推陈出新出峡江荟荟众生相,报载:“这个26岁的海员的作品是属于人民的”;1964年创作的《女领航员》入选国家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0年、1993年分别获中日美术交流协会、中国残疾人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多次受韩国、日本、新加坡、法国及台湾等地邀请,巡回展览,在当地掀起“长江热”的效应。
汤文选
汤文选(1925-2009)湖北孝感人。师从张肇铬、张振铎、王霞宙。1949年毕业于武昌艺专,师从张肇铬、张振铎、王震宙。1951年进修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1952年起在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湖北分会副主席,湖北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湖北省花鸟画刊授学院院长,东湖书画院副院长,湖北省第五届政协委员、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现任北京中华炎黄书画院副院长,寓居北京。一级美术师,擅长中国画。为:湖北四老之一(其余三人为周韶华,鲁慕迅,冯今松诸先生)。
魏扬
又名魏仰巽,浙江省慈溪人,1928年11月生于武汉。中国共产党员。毕业于湖北教育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曾任教湖北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艺术学院等美术系十会年,培养大批美术人才。后为湖北美术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湖北美协艺委会委员、湖北美协中国画艺 委会主任、湖北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湖北书画院院士,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各地多所书画院名誉顾问、艺术顾问、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廊艺术指导委员、泰国曼谷中国画院艺术顾问、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家联合会会员、中国美术网艺委会理事,荣宝斋中国美术网艺术研究会理事、日中友好文化艺术院美术院荣誉教授,联合国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等。1996年7月,被聘任为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张善平
武汉市美协展览部主任,市美协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副主席,湖北书
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
鲁慕迅
名鲁立,1928年12月26日生于河南汝州。早年从石磊园、谢瑞阶、张肇铭、徐松安诸先生学画。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先后任长江日报美术组长、湖北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美协湖北分会专业画家、驻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湖北书画院副院长、湖北中国花鸟画刊授学院副院长、湖北省中国花鸟画研究会副主席、深圳市谷风画院院长、湖北省水墨画院院长等。为:湖北四老之一(其余三人为周韶华,冯今松,汤文选诸先生),长江画派创始人之一。
周韶华
周韶华,1929年10月生于山东荣成。1941年参加革命,解放后在湖北从事文艺工作。曾任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兼秘书长、湖北省美术院院长。现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作品多次在国内展出;应邀赴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并进行艺术交流。获奖:获金奖并授予明星奖;屈原文艺创作奖。是气势派的开宗创派者与理论建树者。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湖北四老之一(其余三人为鲁慕迅,冯今松,汤文选诸先生)。
邵声朗
邵声朗,湖北省仙桃市人。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湖北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文史馆馆员。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承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李苦禅等大师。80年代起,主要从事山水画的探索,壮“胆”求“魂”,不迷信,不排斥,纵横中外,吐纳古今,面向生活,苦练笔墨,向花鸟画学习色与墨的组合,向油画及民间美术借鉴颜色的对比和变化,逐步形成个人浓墨重彩的风格。作品数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被选送德、比、日、韩等国展出。作品还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及省、市博物馆收藏。出版有《声朗画集》,作品在《人民日报》、《文艺报》、《美术》、《中国画》以及省、市级报刊发表或出专栏。作品《霜林艳》评为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并选入百年中国画展。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首批入选湖北省档案局“名人档案”
廖连贵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湖北省美术院专业画家、湖北水墨画院常委。1932年生,广西贵港市人,195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早年习西画,常有作品展出、获奖、出版。他经年累月涉足于苗、瑶、壮、土家、拉古、回、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挖取创作之源。六十年代末更专致于中国画,把传统与西法柔和,立志于水墨画创新,特别是要人物画的创作上经历三十余年的实践,探索中总具卓见,佳作累累,众美纷呈。美术评论家先赞之为“渗透出乡土的芬芳,洋溢出补质的情意,倾吐着痴情的心声。”“开掘
出美的内涵---对生活的欢乐,对未来希望之情,是画家对美的追求。” 《我们的医生喊的应》(1978)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国家对外文委主办赴日本展出;被天津艺术博览馆收藏;获南方八省卫生美术作品巡回展二等奖;《美术》、《文汇报》均有专评文章同时发表。《李时珍》(1970)入选“全国科普美术作品展览”、“现代中国书画展览”(加拿大),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京西宾馆收藏。
冯今松
冯今松,1934年生于湖北黄坡县,1957年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留校任教,历任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院长,现为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中国画研究院院委,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世界华人画家三峡刻石纪游组委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刘文谌
1940年生,湖北汉阳人,1965年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本科毕业并留院,历任湖北美术院中国画创研室主任、副院长。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艺术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并享受政府专家津贴。擅长中国画写意重彩,作品厚重古朴,具楚文化特色。作品《红土系列》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秋情》获全国第二届中国山水画展二等奖。《高山曲》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及全国画院双年展等。作品曾在国内及日本、法国、美国、韩国及台湾、香港等地展览、出版、发表和收藏。《红土系列》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出版有《刘文谌作品集》、《刘文谌-中国当代画家作品集》等。
陈立言
1940年6月生,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一级美术师,湖北省美术院院长、中国画研究室主任。1959年考入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1964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留校任助教;1965年任湖北美术院创作员,此后历任中国画创作研究室主任,统艺术委员会委周、副院长、常务副院长;1996年任湖北省美术院院长;1980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93年当选为省第八届人大代表。1997年12月当选为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专项津贴。作品有《秋忙》、《屈子怀乡图》、《莽莽中原逐鹿时》等。
贺飞白
擅长连环画。中共党员。编审。1965年7月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到湖北人民出版社任美术编辑、美术组副组长,1982年调长江文艺出版社任画册室主任。1984年筹备湖北美术出版社,历任总编辑、审编会主任、副社长,199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省美
术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委员。共责编美术图书画册80余种(套)、年画(古今书画)500余幅,终审美术图书50余套。其中担任责编、终审的图书《景苏园帖》、《云梦睡虎地出土漆器图录》获首届中国优秀美术图书铜奖。《江湖百业图》获全国第四届装帧艺术展插图二等奖。创作美术作品《桑梓情》获国家银质奖,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出版连环画有《深山歼敌》、《史记千秋》、《中国成语故事》、《三十六计·假道代》、《钟馗小妹图》等。
刘一原
刘一原 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1942年7月生于武汉市。17岁即以仿制中国古代绘画为职业。1979年考取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执教山水画和花鸟画,并从事现代水墨艺术的探索与研究。现潜心致力于“心象风景”创作。出版专集:《山水画艺术处理》、《刘一原作品集》、《刘一原水墨艺术》、《当代中国画家精品·刘一原》。作品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当代美术》、《今日中国美术》、《中国当代美术图鉴》、《中国·水墨实验二十年》、《二十世纪末·中国现代水墨艺术全集》、《当代中国山水画集》、《当代中国花鸟画集》。2008年出版《心象风景――刘一原水墨艺术1986-2008》(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刘一原心象风景展”。
吴良发
(1944.4—)湖北省武汉市人。湖北水墨画院院委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北省美术院专业画家。山水画作品《绿色原野》曾入选《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作品展览》;国画《高峡银晖》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国画《云岭滴翠》入选世界华人书画展;作品《浮云黄昏后》入选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等由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研究院、文化部外展公司主办的全国性展览及出国展。有作品获《情系西部国际书画摄影大展》、《当代中国工笔画展》、《中国禅佛书画展》优秀作品奖等。作品《十月》、《独步云霄》获得第九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银奖及湖北省中国画、油画、水彩画作品展学术奖。《中国画》、《中国书画》、《国画家》、《美术界》、《江苏画刊》等专业性刊物及北京、陕西、河南、山东、湖北、深圳等地出版的大型画集均有个人专题介绍或作品介绍。出版有个人作品集。
李发胜
1960年出生于湖北武汉,毕业于武汉市城市建设学院美术专业,自幼师从著名画家赵合俦先生、陈少平先生。现为湖北省中国水墨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协会理事,中国花鸟协会理事,中国美协湖北分会会员,湖北省
美术记者协会主席团委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美术大展,曾在《人民日报》、《当代中国美术作品集》国画卷、《中国文化报》、《世纪中国美术》、《国画家》、《美术报》、《中国美术选集》等国内多种报刊发表作品百余幅,多幅作品为国内外美术馆及外国友人收藏。出版有《李发胜作品小集》、《李发胜中国画作品集》。
朱振庚
朱振庚,1939年生于徐州。天津人。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作品入选第六届、七届、八届中国美展。
沈伟
沈伟,1964年出生于上海,武汉市人,199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任职湖北省美术院,从事艺术研究、创作与策划工作。2003年,任职湖北美术学院,从事美术史论的教学和研究,并涉及当代艺术活动。2005年,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博士研究生。2007年,北京大学访问学者。
张肇铭、黄松涛、闻钧天、端木梦锡、赵合俦、王霞宙、薛楚凤、邓少峰、毛君为、张振铎、王文农、徐松安、朱志元、陈志宏、曹立庵、陈作丁、汤文选、萧采洲、陈文芬、魏 扬、张善平、鲁慕迅、周韶华、关广富、邵声朗、廖连贵、刘子铸、冯今松、辛克靖、聂干因、张岚石、乐建文、杨奠安、易至群、罗 潘、朱振庚、郭方颐、刘文谌、贺飞白、陈立言、方湘侠、沈爱其、谈士屺、李国俊、刘一原、梁 岩、唐大康、吴良发、蒋昌忠、施江城、汤 立、鞠太运、尹世顺、张金林、孙恩道、孔 奇、严家宽、钟孺乾、张 军、汤 有、吕绍福、魏金修、刘柏荣、秦 岭、王合多、彭志刚、董继宁、杜晓平、沈松德、张导曦、郑 强、刘子健、肖安民、徐勇民、陈孟
第四篇:作品邀请展邀请函
尊敬的xxx
您好!
兹定于xxxx年xx月xx日星期x在综合楼一楼展览厅举办《xxx诗书画作品邀请展》。
恭候您的光临指导!
xxxxxxxx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第五篇:中国书画邀请展开幕式讲话稿
在庆祝鲁中晨报创刊14周年
中国书画邀请展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3年6月28日)
尊敬的郭部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主办单位对各位领导和画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参加画展开幕式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再过几天就是鲁中晨报创刊14周年的生日了。鲁中晨报创刊14年来,立足淄博,围绕大局,努力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服务于广大读者,舆论影响力不断提升,报纸发行形成了以淄博为中心,覆盖周边地区的区域发展格局,成为鲁中地区发行量最大、新闻影响力最强的强势主流媒体,为我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值此之际,市文联和鲁中晨报社联合举办中国书画邀请展,这是对晨报14周年的一份厚礼,也是淄博文化界的一件盛事。本次画展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淄博在内的书画作品70余幅。这些作品都是为本此画展精心准备的,浓缩了社会各界
对鲁中晨报的深情厚谊。在此,对书画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鲁中晨报书画院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方,是鲁中晨报旗下重要的文艺品牌。书画院成立以来,在促进淄博书画发展繁荣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举办了展览、笔会、对外交流等众多书画活动,仅去年一年就举办了十余项书画活动,为我市书画界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全国上下出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格局,全市以备战“十艺节”为契机,群众文化活动也不断掀起新高潮。在此祝愿鲁中晨报作为区域主流媒体,充分发挥旗下鲁中晨报书画院等文艺力量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引导的作用,为建设文化强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此次画展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