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厦门大学内迁长汀简史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23-795275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13 18:46: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厦门大学内迁长汀简史

厦门大学内迁长汀简史

1937年,在厦门大学刚改为国立大学不久,便面临了一场大灾难,即日寇全面侵华。此时此刻,厦大师生并没有被这场突临的灾难所吓倒,而是在萨本栋校长的带领下,精诚 团结,勇敢面对。抗战8年中,厦门大学不仅没有被战争所摧毁,还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人才,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更是发扬了厦大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

一、抗战时期厦门大学内迁长汀抗战前夕,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创建的私立厦门大学于1937年7月1日正式被南京国民政府接管,改名为国立厦门大学。7月6日,教育部任命萨本栋为校长。紧接着,就发生了七七事 变和“八一三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由于厦大位于国防最前线且临近炮台,易成为敌人摧毁的目标。9月3日,生物大楼便被摧毁,于是迁校的计划被提上议程。9月4日,厦 大借闽西职业学校为临时办公处继续办公,并在鼓浪屿借得英华中学和毓德女校的部分校舍,作为学生宿舍和课堂,以维持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厦门大学迁到鼓浪屿后,还是处于 战火严重威胁下,所以萨校长多方考虑,决定进省城去商议迁校的事情。根据萨校长提出的3个原则,即“要留在东南最偏远的福建省内,以免东南青年向隅;要设在交通比较通达 的地点,以便利闽浙赣粤学生之负笈;新校址的环境,要比较优良,以使员生得安心于教导于求学”。〔1〕因此,最后决定将厦大迁往与江西省交界的山城长汀。

随后,厦门大学于1937年12月20日停课,准备迁移之事。师生从24日起开始分批出发,进行迁移。从厦门到长汀,虽说是省内迁移,但其路途也有近千里,并且闽西多山,道路崎 岖,图书仪器很难搬运。在师生齐心协力下,至1938年1月12日,人员都已安全抵达,剩下的难搬运的仪器也陆续抵达长汀。在内迁的过程中,虽然遇到种种磨砺和考验,但学生们 却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人生经验,也加深了师生彼此间的感情。

长汀地处闽西偏僻山区,初来的时候,既无校舍,又少经费,师资严重不足,可以说是一片凄凉之景。但在政府的帮助及全体师生的努力下,红红火火的开展了校舍的建造和旧房 的改建。在迁到长汀短短两年的时间,便建造了男女生宿舍、食堂、图书馆、教室、实验室、医院、操场等硬件设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来汀之后,又聘到 了急需的教师,调整了院系课程,制定了严格的教学制度,使厦门大学的教学研究走上正轨。在1938年迁汀后,共计学生239名,教职员8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助教14人。

二、抗战时期厦门大学之抗日抗战时期,厦门大学学生不忘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积极备战,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尽一份绵薄之力,厦大师生主要是通过创办刊物和组织一些社团来开展抗日救亡 运动。

厦门大学在抗战时期出版了一系列刊物,有发展各个领域学术的,如《语言文字导刊》、《科学》、《教育周刊》、《经济》。同时,由于厦大历来就有抗日爱国的光荣传统,曾 在九一八事变后,就出版了《救国出路》、《抗日救国须知》、《抗日救国方案》等抗日书刊。在七七事变内迁长汀后,也立刻组织出版了抗日刊物《救亡言论》,其目的是在于 “能够唤起读者的警惕„„对每个不愿做亡国奴的同胞说明大时代里的神圣责任,共同起来推进这大时代的巨轮”。〔2〕其文章如《从“屈膝到抗战”》、《抗战呐喊》等,都体 现了厦大学生日益增加的抗日民主意识,并为迁往长汀后开展抗日办刊活动奠定了基础。内迁长汀后,厦门大学救国服务团继续开展活动,在经费短缺的困难条件下,于1938年3月 13日正式出版了《唯力》报刊。《唯力》在第一期《献词》里便直接道出了它的发行目的:“一方面冀将平日研究学术之一得,公诸社会;他方面是要把我们心坎里救亡的呼吁,从 文字上广播给本地民众和全国同胞。”“唯力”二字的意义也是“唯有集合全国的一切人力、财力、物力,才能打破中华民族的历史难关”。《唯力》报刊不仅为进步文化的传播 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与当地的抗日活动相互呼应,相互促进,对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自1939年至1942年,厦门大学总共有13个社团,分别是:“厦大剧团、铁声歌咏团、数理学会、中国文学会、教育学会、化学会、经济学会、机电工程学会、生物学会、法律学会、政治学会、华侨学会、木屋学社。”〔3〕这些社团有以研究学术为宗旨的,也有专以抗日救亡为宗旨的。但是两者会经常交叉,学术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学术。如华侨协会乘“ 三二九”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日,举办了“当前的救侨问题”座谈等活动。具有代表性的是铁声歌咏团,以歌咏作为宣传手段,唤醒民众,宣传抗战。在校内,他们举办演奏会,为难民筹集善款;在陈嘉庚莅校时唱出学校的精神和成为“南方之强”的信心和决心;在萨校长赴美时,用国歌唱出抗战胜利的信念。在校外,他们跋山涉水,深入到农村的穷 乡僻壤,教民众唱歌,为村民服务,慰劳驻军等等,用洪亮的歌声激起人民的斗志。教育学会还在当地的爱国路举办了一所民众夜校,救济一些失学的民众和展开一些抗日宣传活 动,学会还拟定了具体的《战时民众训练课程纲要》以合理开课。即使在假期的时候,学生也不忘抗日救亡的大任,他们成立了“国立厦门大学战时后方服务团假期工作队”,1939年暑假分别在新桥、林田、童纺展开了各种活动。

三、抗战时期厦门大学之成功办学八年抗战期间,厦门大学为何能在这个偏僻的小县城顽强的生存下来,并大力扩充了师资,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呢?可以说,这是综合因素结合的成果,包括校长的付出,教师的努 力,学生的刻苦,社会的支持等等方面。其中,我认为最为主要的因素包括以下3个方面:

首先,厦门大学非常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萨校长当时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本校一向对学生的程度的提高非常注意,在量与质不能兼顾的情形下,对质的改良,比量的增加尤为 重视。”〔4〕虽然此时的厦门大学资金短缺,条件艰苦,但她并没因此放松了对教学质量的监督,无论其课程,考试,教学都有严格的要求。对于课程,学校极为重视学生的基础 知识,并出现了厦大独有的一道风景线,就是由名教授教基础课,如萨校长教授普通物理学、普通制图学等,周辨明教授教英文课,吴士栋教授教西洋通史等。并明确规定一年级 的学生必修国文与英文这两门课,不及格者要重修,重修不及格者则令其退学。除此之外,课程上还注重对学生通识的培养,要求文科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理工科 学生不能没有社会科学知识,所以严格规定各院系学生必修国文、英文、中国通史、高等混合数学以及一门社会科学的课程。在考试上,学校要求严格,实行严进严出的原则,平常小考不断,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加以改进,学校还规定:“凡一年所修学分考试成绩有二分之一学分不及格或三分之一学分不上五十分者退学。”〔5〕故每年被淘 汰的学生不少。对于毕业生的考试要求也很严格,一般3人中至少有一人不能按时毕业。学校在此期间还制定了《母校修正通过毕业试验暂行办法》,以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在教学 上,学校还实严格的导师制,制定了《国立厦门大学导师制施行细则》,规定每一个导师最多带15个学生,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进行训导,且做记录以便最好地了解每 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在教学上还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甚至在迁汀期间,生物系的学生都不忘借此机会对闽西的寄生动物、鸟类及其他脊椎动物的形态生 态进行研究。学校还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至1941年,已建成实验所31间,可容纳621人,这对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厦门大学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保障学生的利益。在战火硝烟中,厦大认识到,使学生安心的学习成为这特定时期的头等大事之一。为此,厦门大学设置了一些机构,如生活自 助委员会,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并派人去产粮区采购大米、黄豆,提倡学生吃糙米,还规定给学生提供早餐配黄豆、中餐配青菜的饮食要求,以基本保证学生的身体正常健康 需要,学校还自制豆腐以增加学生的营养。并为经济困难的特困生介绍校内外的兼职工作,解决其燃眉之急。除此之外,学校还在免费与公费制度上制定了一些具体章程,以帮助 战时家贫力学和成绩优异的学生。厦大确定每年的免费生约为60名。同时在公费制度上,厦门大学也尽量扩充其名额。在公费制度内,设置了奖金、津贴、服务所得3个方面。奖金 方面又包括了6种:(1)嘉庚奖学金,(2)林文庆奖学金,(3)刘树祀奖学金,(4)萨师俊奖学金,(5)中正奖学金,(6)各省教育厅奖学金。这些免费制度和奖学金的总额是很庞大的,以1939年为例,其总额就达到21808元。相对于当时学校的经济状况,已经占有很大的比例了。这些政策的设立,给予学生以正确的学习导向,对学生起到了鼓励作用,也为全校 师生员工树立了爱校爱国奋发图强的榜样。学校还想尽办法寻求各方的支援,如当时就得到了闽西学生救济委员会所赠送的多件特殊药品,还有一些大学的教授捐款。像美国波士 顿大学的布鲁斯教授,斯坦福大学主任Terman博士都慷慨解囊,以资助学生。

第三,厦大为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而不断奋斗着,尤其是萨本栋校长的辛劳付出。自萨校长来到厦大的第一天时,就以清华的标准来要求厦大。他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聘请高素质的教授。所以,他亲历亲为,利用其个人声望,以及与清华大学和留美公私的关系,为聘请到优秀的教师而四处奔波,在其不懈努力下,群贤毕至。如在1939年 就聘到李宗池、肖伟信、傅鹰、黄开禄、叶明升等15名教授,在1941年又新聘各院系教授多人,如施哲存、周长宁、时昭涵、徐人寿等等,这些教授大都在国外著名大学学习过,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都是当时的一些名士。这些教授也是具有清华特色的,在51名教授中,有47名是来自清华大学的。除了大量聘用知名教师,学校还积极培养年轻教师,尽量 给他们多提供深造的机会,千方百计去发展他们的才智。如萨校长就曾经动员和帮助陈梁生等去报考庚款留学,陈梁生后来在土壤学方面很有成就。另外,厦大还邀请校内外著名 学者名流来校演说,广泛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如在1944年就有英国纽凯索大学英国文学系教授雷立克特地来汀专阅母校,曾作5次演讲,又为英诗引论班同学讲学3小时。同时,美国地质地理专家葛德石曾作公开演讲一次,并为经济地理学班同学讲学一小时。他参观母校时,称赞不止,并称厦大为加尔各答以东之第一个大学。随后,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生物化学教授李约瑟博士来校讲演,讲辞内容丰富,让学校师生受益匪浅。这些学者的到来,为厦门大学在抗战时期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对于师资 的管理,学校也积极向清华学习,实行民主治校,教授治校,并根据厦大自身的情况,设立一些常设委员会,从职员中聘定委员,在1941年,就设立了招生委员会、校舍建筑委员 会、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等13个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各司其职,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四、抗战时期厦门大学之成就厦门大学迁汀的8年中,积极抗日,努力办学,不仅有条不紊的发展,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从学校自身来说,首先表现在增设学院和招生人数的增多上。在刚来到长汀的时候,学校只有3院8系,3院分别是文学院、商学院、理学院。当时的学生一共为284名,教师83名。到1940年,学校便发展为4学院13系,学生也发展到600余人。到1944年,全校发展为4学院15系,在校学生已有800余人。1945年抗战胜利时,全校发展为4院15系,教授、副教授94 人,学生达到1044人。其次表现在教师所取得的成就上。当时的校长萨本栋便是一个榜样,他非常重视学术研究,曾在美国出版了英文版的《线路分析》上册,在厦大出版了《七 股算机设计》,其论文如《矩阵与张量》、《三相电路中的双相座标系》等也受到科技界的重视。萨校长还获得了美国荣誉褒奖和国民政府的三等景星勋章。除此之外,学校的许 多教师在学界也颇有成就,如当时的李培囿、阮康成、张文昌3人合译的《教学视导原则》一书获得教育部奖金,文学院的周辨明教授被教育部聘为方音注音符号修订委员会委员。第三,除教师的饱学钻研,学生也勤学刻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育部于1940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学业竞试,厦门大学以最少经费取得最好成绩,获得团体第一名,在第二届竞试中还蝉联第一。在1943年的本省专科以上学校学生辩论会和联合国论文竞赛中,也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当时的厦大毕业生也卓有成就,如1939年在英国留学的 卢嘉锡和沈金在伦敦大学研究卤族原子放射性的研究和炼油问题研究上获得宣读论文之荣誉。1943年厦大生物学系毕业的曾呈奎在美研究琼胶藻类获重大成果,被当地政府及各界 人士所推崇。当时的学生后来成为两院院士的有15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人,大学校长6人,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企业家数百人。〔6〕当时学校在长汀的各种活动也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发展。从教育方面来看,初来长汀时,长汀全县只有一所中学,小学也是极少数,大部分是私塾,接受高等教育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当时在厦大读书的无一人来自长汀。在厦大内迁以后,长汀教育出现蓬勃朝气的局面,1939年建立了长汀县立初级中学,由厦大毕业生潘懋鼎任校长,也增设了多座小学,接受 高等教育的人也逐年增多。另外,厦门大学的教育学系,商学系创办了夜校,学校又常开展演讲会,辩论会及抗日宣传的活动,让当地民众接触一些知识和接受教育,大大活跃了 当时的社会学习的氛围。其次,厦门大学迁到长汀后,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就全校师生的消费及学校的经费来说,每年就有二三十多万。在厦大的帮助下,县政府顺利地 开展了一些市政活动,如长汀改造马路,开辟公园等工程。其三,是对社会风气之改变上,长汀由于地理及经济原因,其民众思想也是很封建保守的,他们见不得学生奇装异服,跑跳踢打的,尤其看到女同学抛头露面,本地人更是觉得有伤风化,然而经过厦大师生共同的努力,在举行多次比赛之后,风气大为改变,看见大人小孩男的女的跑跑跳跳都不足 为怪了,并且还建立了长汀体育场,为民众强身健体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厦大8年,在教育史上谱写了一段光辉的篇章。从内迁长汀办学众多的宝贵遗产中,其内迁闽西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使厦大成为当时国内最完备大学之一,“印度加尔各答以东最完 美的大学”。而校长与师生同甘苦共患难,从严治校,身体力行,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更是自强精神的表现。这种精神是厦大特有的精神财富,并一直勉励的全校师生不断追求 真理,“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注释:

〔1〕许乔蓁、林鸿禧:《萨本栋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页。

〔2〕〔3〕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大校史资料》第2辑,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1、142页。

〔4〕〔5〕〔6〕陈武元:《萨本栋博士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7、88页。

(本文作者 杨宁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福建厦门361005)

第二篇:长汀

长汀客家第一漂,汀州,作为以客家先民为主设置的州,在大唐盛世中诞生。从那时起一直到清代,长汀一直成为州、郡、路、府的所在地,成为历代闽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福建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汀的传统民居建筑是客家建筑文化的另一特色,它继承了中原的宗族府第式的建筑风格,沿中轴线两边展开,层层递进,前后左右对称,布局严谨。这种民居规模大的可容纳一个家族几十户人居住。有的前设门楼,后有闺阁绣花楼,并建有“美人靠”弧形栏座椅,十分典雅别致。这类客家民居建筑,以长汀围屋最为典型,它和客家土楼一样,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家族城寨”。被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誉为“中国两个最美丽的山城之一”。长汀同时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中央苏区的“红色小上海”。“在长汀的意外战果,这是革命发展的转折点。”这是1937年红军总司令朱德在延安向前来采访他的美国女记者、作家艾特尼丝.史沫特莱讲述红军攻占长汀时说的一席话(见《伟大的道路》一书)。此话高度评价了红四军首次入闽攻占长汀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意义。

唐代名相张九龄、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爱国诗人陆游、明代《天工开物》的著者宋应星、世界法医鼻祖宋慈和清代《四库全书》总编纂纪晓岚等名人,也都在长汀留下了足迹,每年10月18日,在汀江客家母亲河举行世界客属公祭活动。长汀被誉为客家的首府,而绕城而过的汀江更被喻为客家人的母亲河。1.杨成武广场(长汀城内)

1929年参加**,在**战争年代,他指挥或参与指挥了许多著名的战役,多次创造出**战争史上的奇迹,在70多年的**生涯中,杨成武从一个普通农民儿子成长为赫赫名将,为中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业绩彪炳史册,永远铭记在闽西人民和全国人民心中。为缅怀先烈光辉业绩,激励后人爱国热情,长汀县在西门外罗汉岭下兴建杨成武将军纪念广场,广场面积5500平方米,广场正中将矗立杨成武将军3.9米高铜像,铜像后面是杨老将军指挥的飞夺泸定桥、黄土岭战役等著名战役的浮雕群像。杨成武将军纪念广场和瞿秋白烈士纪念碑及将建的“红旗跃过汀江”**烈士纪念碑三大部分共同组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纪念、缅怀先烈的红色旅游景点,成为群众平日休闲的多功能、艺术性的城市生态公园。瞿秋白纪念馆,原系城西瞿氏宗饲,瞿秋白的叔祖父瞿赓甫于清光绪年间,任湖北布政使时捐款建成,面积1025平方米,分东西两个大院,各有四进,瞿秋白家因贫困所迫,1912年-1916年在祠堂东院居住。汀州试院

在卧龙山下,面对三元古阁,宋时为汀州卫址,明为汀州府试院,简称广厂。试院大堂下为双柏园,堂前二古柏,唐时所植,已有1100多年历史,至今仍苍劲挺拔,枝叶繁茂,树干须三人合抱,高约12米。原来双柏旁有树神庙,后称“双忠庙”。试院曾为苏区时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办公地,1988年公布为第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长汀天后宫

汀川天后宫位于长汀县城东大街,历来为古汀川八县民众朝拜妈祖的圣地。早在南宋嘉熙年间(公元1237—1240年),长汀创建了依潮州祖庙以祀妈祖为主神的三圣妃宫。后于明嘉靖年前移至今址,建专祀妈祖的天妃宫。雍正十年(1732年)更名为天后宫,并从潮州新塑妈祖金身分灵保留至今。道光五至七年(1825—1827年)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今存主体宫宇框架为当年建造。是时,包括荷花池在内的全宫所辖范围约三万平方米。山门前为汀江码头,宫宇左、右,后方三面环水,有“水上神龟”风水宝地之誉。1950午,天后宫改作电厂,妈祖金身藏于民间。4长汀店头街

店头街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称长汀人口最稠密的南门街和五通街之间,全长近千米。店头街街面宽四米左右,由两列整齐相对的木构建筑组成。每户门面不宽,但都有一定的深度,基本结构是前店后宅,下店上宅,前店面后作坊,故称“店头街”。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是经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文化报社、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自2008年启动以来至今已举办三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迄今已评选出20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5三元阁

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原名鄞江门,后改称广储门,明弘治十二年建城楼,清代改称“三元阁”,“三元”即状元、会元、解元。由于三元阁正对着汀州试院,因此在阁中设有一尊魁星塑像,手执朱笔对着试院,意在镇文风、盛科举。汀州三元阁简介: 初到长汀者,乍见在现代建筑中显得清粼粼的三元阁,会给人晃如隔世的感觉:一时间不知自己身处某朝哪代。6汀州古城墙

汀州古城墙始建于779年(唐大历十四年)。当时的汀州刺史陈剑将汀州州治从东坊口迁到今址,初建的城墙为土筑,防御设施简单,无子城、敌楼及护城河。859年(唐大中十三年)刺史刘峻始增筑子城和敌楼179间。7客家母亲园及世界客家首府博物馆

客家母亲园及世界客家首府博物馆是长汀县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重点项目,位于南寨汀江河畔,两个项目用地150亩,总投资2.5亿元。世界客家母亲园主要有公祭区、名人雕塑区等;世界客家首府博物馆主要有收藏、收列、展示、研究交流、传承教育、展览服务等五大功能。长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两个项目的建设,9月9日在长汀举办的2010年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暨第16次世界客属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美食!!

1河田鸡是世界五大名鸡之一,产于世界客家首府长汀县河田镇,是在青山秀水,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以稻谷,米糠和瓜菜薯类为饲料。该鸡的屠体丰满,肉质细嫩,皮薄骨细,肉色洁白,口感香鲜嫩滑,实为禽中珍品。2长汀豆腐干

据《汀州府志》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朱亮祖驻防汀州府时,朱亮祖常食这种豆腐干,对此品极为赞赏。到了清代,长汀豆腐干登上了帝王的宴桌,声誉大增。

长汀豆腐干以当地出产的优质大豆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的方法加工成豆腐,再将豆腐切成块,配以适量的甘草、大茴香、小茴香、肉桂、公丁、桂皮、香苏、白糖、食盐、酱油等多种调料,下锅卤煮后,用洁净纱布盖好,在阳光下晒干、压平,即为成品。

长汀豆腐干色泽呈咖啡色,半透明状;形为约12厘米大小的正方形块,厚约1厘米。吃起来咸 甜适口,味香耐嚼,营养丰富,佐餐下酒皆宜。3客家米酒汀州酒娘

长汀酒娘是客家首府,历史文化名城,长汀的著名特产,系采用通济岩石泉水,优质糯米,百花草曲经独特工艺酿制而成,历史悠久,味道醇香,营养丰富,滋补健身,养颜润泽,是男女老少皆宜的绿色健康饮品。

4.油炸糕,新黄豆和米粉浆拌和,采用鲜猪油炸制。新黄豆和米粉浆拌和,采用鲜猪油炸制。5薯包

先把毛薯皮刮净,再用薯刷子或陶器刷成浆糊状,然后掺和适量米粉和以盐水搅匀。若过于稠也可加点净水。稍停片刻,再将大蒜、姜丝、葱花香料等调料加进去拌匀,这叫薯羹。下锅时,左手握拳状,让薯羹从拇指与食指间留有的孔隙中溢出,形成圆形。右手再用调羹接上,放入滚滚的油锅中,炸成黄色,即可捞出。此时一个个香气扑鼻,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的炸薯包便可上桌。趁热就茶吃,其味无穷。若以米酒浸拌,其中的特殊滋味,更是令人不愿停着。6牛肉兜汤

取上等牛肉,切成指头大小,采用横切法,切断肉纤维;将切好的牛肉拌入食盐、味精、酱油和香油,用手抓匀后加适量地瓜粉,用双手用力搓匀,力度可稍大些,尽量使肉和地瓜粉相融,直到将地瓜粉深深渍进牛肉纤维内为止;煮“牛兜”用滚水,将搓好芡粉的肉放入翻滚的水里,开锅就可以了,一定记得先关火,否则就不脆嫩了,汤里可以加入黄瓜丝、萝卜丝、香菇丝、鱿鱼、墨鱼、麻油、葱末、姜丝。

7仙人冻,芋子饺,红菇,泡猪腰,炸春卷,

第三篇:长汀交通

长汀是一个人口大县,目前已拥有人口50多万,国、省、县、乡、村道路通车里程数为2043.44km,其中城区市主干道路13.7km。现有的交警人数为35人,平均年龄42.3岁,按比例计算交警占人口总数还不到十万分之七,远远低于全国其他城市乃至我市周边县(市)。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和驾驶员迅速增加,现长汀机动车保有量86111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97%,增幅位居全市第二,机动车驾驶员93000多人。随着车辆驾驶员的迅速增加,我县122接处警数每年都在不断的上升,仅2009年的接处警数就有3465起,平均每天为9.62起,而2010年至今还不到5个月的时间接处警就有1864起,平均每天13.31起。2009年查获交通违法总数19882起,其中无证驾驶874起,饮酒驾车103起,醉酒驾车51起,超速行驶1578起,客车机动车超过核定乘员34起,货运机动车超过核载量164起,其他违法数16289起,非机动车8起,行人781起。平均每天处理的交通违法总数为55.28起。2010年至今查获的交通违法总数为7562起,其中无证驾驶391起,饮酒驾车37起,醉酒驾车42起,超速行驶594起,客车机动车超过核定乘员18起,货运机动车超过核载量24起,其他违法数617起,非机动车2起,行人283起。平均每天处理的交通违法总数为54.01起。交通民警除了正常的挂牌办证业务和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以及交通事故处理外,还得执行各类交通安全警卫任务,仅2010年至今就共执行各类警卫任务55起。民警平均每月加班达65小时以上。由于长年累月的加班加点,民警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从体检显示大队所有民警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35名民警中有22人身体健康处于异常状态。然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心系千家万户,作为交通民警,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在警力得不到及时补充,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下,为确保全县道路的交通安全与畅通,我们想尽办法充分挖掘现有警力资源,通过上下班高峰期主要交叉路口的民警、协警人员提前上班、推迟下班定点站岗,平峰期国省道、城乡道路流动巡逻维持交通秩序外,还通过夜间不定期的开展酒后驾车及打击盗抢机动车等专项整治行动,及时查纠无牌无证、超速超载、城区车辆乱停乱放、酒后驾车盗抢机动车等严重交通违法和犯罪行为,最大程度的实现警力和管理效果的最大化。

为了让网友更明确长汀交警分工,现将内部的警力安排作如下说明:交通事故处理民警7人,河田中队民警6人,城区中队民警6人,车辆管理民警3人,驾驶员管理民警3人,交通违法受理民警2人,监控中心1人,办公室2人,古城报警点1人,财务室1人,带班领导3人。从以上工作分工中,希望让楼主对交警工作能更清晰的了解。

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联系千家万户,为了确保交通的安全与畅通,今年以来,长汀交管大队先后开展了“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整治”、“治理货车超限超载统一行动”、“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集中整治”、“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等专项活动,同时不断的强化交通宣传工作,共发放宣传小册子53748份。当然全县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仅靠长汀大队的民警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乘客、行人及全县所有人都积极的参与,才能真正形成一个“文明、安全、和谐”的长汀道路交通局面。

今年以来,长汀县旅游业持续升温,仅国庆黄金周期间,就有多批来自上海、广州、深圳和香港等地的游客近五万人前来参观旅游.至目前已接待游客3.89万人次。这是长汀全力推进交通网络大提升,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长汀县坚持“交通先行”发展战略,强力推进交通项目建设;抢抓龙长高速、赣龙铁路等国家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过境长汀的机遇,深入开展交通百日大会战,大力弘扬“5+2”、“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努力构筑“两纵、三横”的立体交通网络。至目前,该县已完成省道205线长汀城关至濯田段公路工程的89.4%,完成了总标价的1.5亿,预计年底前可全线完工;完成县道660北新线公路工程的70%,预计 2011年12月可全线完工;编制完成建宁—长汀河田—连城文亨和长汀河田—武平两条高速公路路线规划实施方案完成;农村公路网络项目和自然村公路建设80公里,总投资约2485万元。另外,13个农村客运站将在年底前投入使用;危桥改造和渡改桥共11座,这些交通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长汀的通行条件,提升我县区域交通优势,构建全县大交通格局,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第四篇:长汀导游词

长汀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我们的长汀。我是大家本次旅行的导游,邹裕。大家要是把我听成了周瑜呢我也没意见。导游嘛,管大家的吃住行游购娱,也算是个小小的军师吧。在今后的导游中,如果有什么地方我讲的不清楚,欢迎大家提出来,我将努力讲清楚。我旁边的这位呢,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呢,已经有20多年的驾龄了(X:我们的李师傅啊有个特长,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客人可能会说:“开车”!X:不是,师傅的特长是三心二意!)哪三心呢?开车小心、对待客人耐心、服务热心。所谓二意呢,指的是开起车来一心一意,为各位美女帅哥服务全心全意。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长江口岸有个现代繁华的大上海。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可曾知道,在闽西-——龙岩,还有个红色的“小上海”,它就是被誉为“红色之旅”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汀。

长汀是一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山城:它具有1200多年的历史文化,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闻名遐迩的历史名流人物。这里山中有城,城中有山。被路易·艾黎称作是中国最美丽的山城。然而,它更是红色的圣地,革命的摇篮。

说到这里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猜个迷。谜面是:“天凿遂道,进度第一。打一动物,3个字。”大家仔细想一想,能够打洞,能耐还强的动物会是什么呢?(“穿山甲”)没错,谜底就是穿山甲。在我们的福建呢,有专门的穿山甲养殖场。然而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呢,也被人们亲切的叫为“长三甲”。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啊,我们红四军入闽的第一枪从这里打响,中央红军第一所红色医院于这里创建,红军的第一套军装在这里缝制。这不就是“三甲”吗?

我们先来说一说第一甲——“红四军入闽的第一枪”:1929年1月,由毛泽东、朱德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井冈山出发,向赣南、闽西挺进。3月中旬,红军由长汀县四都乡入闽,在距县城8公里的长岭寨消灭了国民党军郭风呜旅,击毙了旅长郭风鸣,取得了红四军入闽第一仗的伟大胜利,解放了长汀城。并于1932年3月在这里成立了苏区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和福建省军区。而如今呢,也成为了全国重点保护革命遗址。

这二甲呢,就是“中央红军的第一所红色医院”——“福音医院”了。1925年,在“五卅”反帝怒潮冲击下,汀州“福音医院”的英国院长、医生、护士们纷纷逃离回国,经全院推选由傅连璋接任院长。1927年9月,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陈赓等率“八一”南昌起义部队路经长汀,医院热情为起义军服务,接收了300多位伤员。1931年福音医院成为中央苏区的红军医院。1932年毛泽东、贺子珍曾在福音医院治病疗养。次年福音医院搬往瑞金,正式命名为“中央红色医院”,傅连賞同志为院长。但实质上,长汀的福音医院是中央红色医院的前身,早已成为“红色医院”了。

说到这第三甲,红军的第一套军装,我想先跟大家探讨探讨一部电影——《闪闪的红星》,大家都看过吧。(“那肯定看过咯”。)那大家应该还记得这部影片当中的潘冬子和他父亲等红军战士的形象吧,他们穿的是红军的第一套军装。穿上了统一军装的红军,多么整齐威武,多么精神焕发啊!可是,你们是否知道,当年的红军是何时才穿上军装的?红军的第一套军装是怎么来的吗?1928年4月,“朱毛”井冈山会师,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时,没有统一的军装,有的穿着从家里带来的衣服,有的穿着从敌人那儿缴来的军衣,颜色和式样五花八门,很不整齐。红军入闽以后,在长汀城内组织了一批缝衣工人,成立了一个临时被服厂(后来发展成为中华苏维埃被服厂),用斗地主、打土豪得来的钱财和向商人借来的军饷,购买了一批灰色的布匹,仿照苏联红军的军装和列宁戴过的八角帽式样进行缝制,然后在军衣的领上缝上两块红布领章、八角帽前缝上五角星。这就是红军的军装,也是红军的第一套军装。

如果说我们的长汀是“长三甲”,那么在长汀这片土地上还有一个甲中之甲,他在中共党史上留下6个“第一”:是我国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实况的第一人、是我国用文艺体裁描写列宁丰采的第一人、是我国完整译配《国际歌》词曲的第一人。并一直沿用至今。他创作了歌颂中国工农革命的第一首歌曲。《赤潮歌》,热情地歌颂了工农革命。创办了我党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也是系统地给中国读者介绍马列主义文学艺术理论的第一人。大家知道他是谁了吗?他就是瞿秋白。1935年6月18日在长汀英勇就义,年仅36岁。

第五篇:长汀山歌

第一节 山歌特点

长汀客家山歌,具有浓郁的长汀地方色彩,运用长汀客家语言演唱,押韵顺口,言简意赅,富有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比兴的手法,将生活中普通的常识,常见的事物作比、起兴,引申出深刻的道理。如:“米筛筛米谷在心,有心恋郎心要真”,“六月食冰冷津津,老妹喊哥放下心”,“红米煮粥满锅红,两人合意不怕穷”。以上这些前一句是比兴,后一句才赋予真正的思想内容,也有的前两句作比兴,后两句才是表达真正内容意思,如:“石灰撒路白白走,冷水泡茶慢慢浓,只要捱们有志气,唔会一世都受穷。”也有前三句作比兴,最后一句才是真正的内容,如:“木匠师傅难造走马楼,铁匠师傅难打钓鱼钩,石匠师傅难打石狮子,山歌好唱难起头。”还有一种是先唱出真正意思,然后才作比兴,如:“老妹有事唔曾讲,好比杨梅暗开花。”另有一种是头尾都是比兴,中间一句才是真正意思,如:“日头当顶在天中,唔曾相约介心同,老妹好比量天尺,捱哥好比时辰钟。”

在长汀客家山歌中,除了大量运用比兴手法以外,另一种是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比喻和夸张,使抽象的事物变成具体,使意识到东西变成形象的东西,使平淡变成神奇,使一般变成绝妙。例如,把哥比喻成“树”,把妹比喻成“藤”,用“杨梅暗开花”比喻姑娘把心里话藏在心底,用“蜡烛一条心”比喻男女双方同心同德,用“量天尺”和“时辰钟”比喻不约而同准时来相会,用“石榴红”比喻人有脸色,把白色的牙齿夸张成“高山雪”,把眉毛夸张成“两条龙”,将很善于唱山歌夸张成“唱得鸡毛沉落海,唱得石头浮起来”。这些随口唱出来的村野俚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随手拈来,妙趣天成,十分自然贴切和准确,毫不生搬硬套,于朴实无华中展现出千姿百态的形象、多种多样的风格。这是任何大文豪、大学者于书斋中都难以写出来的。

长汀客家山歌其本上是七字句,每首四句。即使较长的山歌,也是有多段的四句组成。由山歌衍出来的竹板歌也有五局一段的,但是出于抒发某种感情的需要,有些歌唱者在第三句之后加上一个短句,“心肝哥”之类,加与不加完全取决于歌唱者演唱的需要,主要起到了烘托感情的作用。如:

刀子砍柴笆子笆,老妹有事藏心下,老妹唔曾同郎讲,(心肝哥)好比杨梅暗开花。

除了加短句外,在长汀客家山歌中还使用助词,助词本身没有实在意义,完全起装饰作用,有了助词,山歌变得华丽多彩。长汀山歌常用的助词有介时、介就、格、呀、噢、哎等等。利用“哎嗨哟”或“噢-喂!”表示山歌歌唱完,并起着与对方呼应的作用。“介时”、“介就”、“格”等都用在句子中间换气时,语句非常短促,而“噢”、“哎”都用在句尾,语句可以由唱山歌者随意延长。例如:

你要唱歌(介就)就来唱,唱到(格)日头对月光(噢——)!唱到(格)麒麟对(呀)狮(呀)子,唱到(格)金鸡(介就)对凤凰(噢——喂)!长汀客家山歌的曲调多种多样。由于方言的差异、地理环境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长汀城、新桥镇、大同镇为主导城区,以馆前镇、童坊镇为主的汀东区,以河田镇、南山镇、涂坊镇为主的汀南区,以四都镇、濯田镇为主的汀西区,而同一曲调可以又歌唱者即兴填入无数的歌词。

长汀客家山歌大多数都是对唱的形式,樵夫农妇,一唱一和,一问一答。漫游村寨山野深山密林之中,这山唱来那山和,溪头问来溪尾答,茫茫空谷,山歌回旋飘荡,实在令人心醉神迷!如遇重大喜庆之日,村与村,街与街,唱山歌打擂台,万人涌动,毫不壮观!长汀客家山歌不愧是一支绚丽的奇葩,是客家文化的瑰宝。

第二节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长汀客家人自己的山歌,一首山歌就是一个凄美的故事,一首山歌就是一部传奇的史诗。

在长汀县城龙潭公园,客家母亲河汀江水从它的身旁缓缓流过。著名的古建筑云骧阁高居其上,飞阁凌空。形状各异的巨大岩石散布在江岸上,十几棵参天古树苍劲有力,连同人群倒影在碧绿的江面,在风儿的吹拂下一晃一晃,显得格外美丽。就在这个号称长汀古代八景之一“云骧风月”的汀江龙潭公园内,客家山歌为它增添了令人回味无穷的神韵。这里就是闽西乃至福建省闻名遐迩的民间客家山歌的歌场!不用政府组织完全自发而来,每天下午和傍晚,这里都有几百名男女客家山歌爱好者来到这里演唱对歌。在巨石之旁、古树之下,人们或蹲或站或席地而坐,斑驳树影之中,粼粼波纹映衬着赛歌者的身影。客家山歌此起彼伏,在汀江上飘荡,这古老传统的天籁之音,每天都吸引着南来北往的人们寻声前来观赏。龙潭公园民间客家山歌演唱,成为长汀古城一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

长汀客家山歌主要有反映爱情生活的爱情山歌,反映劳动情景的劳动山歌,反映苦乐年华的生活山歌,反映人民的政治理想和为理想而斗争的时政山歌和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主的历史传说山歌。

1、爱情山歌

爱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同样,在长汀客家山歌中也有大量是反映爱情生活的。人们通过山歌的形式抒发男女间的敬慕、相爱而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表现了爱情上的悲欢离合。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应有尽有。例如男女初次相识,只能采取试探的手法来表达相互爱慕之情:

十八老妹嘀嘀亲,浑水过河不知深,丢个石子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

把浑水比作女方的心,看不清摸不透,而女方就是不开口。男方着急了:

心想上天天甘高,心想恋妹妹甘刁。铁打荷包难开口,石头破鱼唔似刀。

我们看到情郎那急切地心情,他把女方的嘴巴比作铁打的荷包,多么盼望有一把利刀去破开它。一旦了解了对方,便架起了爱情的桥梁,女方再也不害羞了,便用最美的语言赞美心中的情郎:

十八亲哥笑融融,肉色笑起石榴红,牙齿赛过高山雪,眉毛赛过两只龙。

多情的客家妹子,用“石榴”、“高山雪”、“两只龙”来美化心中的情郎。男方进一步唱道:

郎有心来妹有心,唔怕喊哥放下心。亲哥好比杨宗保,老妹好比穆桂英。

男女双方都终于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定情的礼物是不能没有的。在这里男女互送的定情礼物不是公子小姐的绣荷包,也不是富家子弟的金银珠宝,而是地地道道的长汀乡间种田人时刻也离不开的东西。

请看女方送给男方的定情物:

郎有心来妹有心,做双草鞋打钩针。鞋面斜起胡椒眼,鞋底打起鲤鱼鳞。

男方送给女方的是什么呢?

新买凉笠四块绸,送给老妹遮日头,遮得日头挡得雨,唔怕大风吹烂绸。

接下来就进入了海誓山盟的阶段,男女双方相互吐露海枯石烂永不变心,同样是用山野常见的东西来做比方:

郎是山中千年树,妹是山中百年藤,树死藤生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

2、歌唱劳动

既然山歌是直接产生于山乡田野,就注定了要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春秋寒暑的劳动情景,因此长汀客家山歌涌现了相当数量的劳动山歌。在绚丽多彩的劳动山歌中,用歌声赞美劳动的喜悦,激发劳动的热情,使精神得到松弛和舒畅,如:

摘茶歌

春天茶叶嫩又鲜,姐妹双双走茶园,满山茶树亲手种,满山茶花笑开颜。春天茶叶香又香,茶山一片好风光,自家种来自家采,心头甜来口里香。满山茶树满山花,蝴蝶采花捱采茶,上采好比鸡啄米,下采好比蝶恋花。左采好比龙戏水,右采好比凤点头,采得春风开口笑,采得青山笑点头。一片茶叶香百家,赛过园中茉莉花,今年采茶手提篮,明年采茶用箩筐。姐妹生来手灵巧,长针换得红绒绒,采茶好比绣金球,绣罢金球和哥恋。和哥恋来和哥恋,哥妹一起走茶园,今年采茶买戒指,明年采茶再来恋。

3、歌唱生活 生活山歌是反映劳动人民各式各样的社会生活以及不同家庭生活的山歌。例如反映贫富不均、社会不公平、不合理的山歌:

作田人家实在穷,镰刀挂起米篁空。屋下老鼠闹搬家、肚膛里头睡猫公。哪个愁来冇有妹,着见烂衫冇肩头。日里洗衫冇衫换,夜里洗衫冇日头。

字字句句唱出来种田人的家庭困苦,生活的不平等,这一类的山歌都以高度的概括、形象的比喻及朴实的语言,描写了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如:

十二月急

正月急,是新年,六亲三戚来拜年,旧年唔曾蒸有酒,冇把酒壶在桌前,口说莲花也枉然。

二月急,是花朝,今朝急来急明朝,今朝急来冇米煮,明朝急来冇柴烧,身上冇钱好心焦。

三月急,是清明,上家下屋祭祖坟,有钱人家宰猪宰鸭祭,冇钱人家猪肉冇半斤,家中冇钱好痛心。

四月急,是立夏,清早起来急到夜,急到猫麽变猫姑,急到生龙变死蛇,想想冇钱有冇法。

五月急,是端阳,上家下屋食雄黄,有钱人家雄黄调酒食,冇钱人家雄黄调滚汤,食在肚中心唔凉。

六月急,正食新,有钱冇钱两样人,有钱人家有人敬,冇钱人家人看轻,心中想来唔甘心。

七月急,七月半,别人烧纸我在看,有钱人家三牲并酒礼,冇钱人家香烛冇一行,阴间阳间一般般。

八月急,是中秋,新亲老亲一下丢,新亲老亲丢掉了,家中冇钱好急愁,越思越想泪横流。

九月急,是重阳,上家下屋做衣裳,上家做的毛哗机,下家做的绸和缎,可怜捱家布毛冇一行。

十月急,是立冬,刚刚急嘞三百工,整整急嘞三百夜,急到腰驼背又弓,想起冇钱落威风。

十一月急,雪飞飞,寒风雨雪又来嘞,日嘞急来冇衫着,夜嘞急来冇棉被,暗部冇被盖蓑衣。

十二月急,又一年,辛辛苦苦唔曾赚到钱,兄弟子嫂不和气,叔婆伯尾行唔前,喊捱样般过得年。

4、反映时政

时政山歌表现力人民的政治理想和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古往今来,人民在生活中感到

不平,就会予以揭露和抨击。如:

天下最苦的是工农

天下最苦丁是工农,着的衫袄补千重,三餐食的猪狗饭,住的房子尽窟窿。

只怨头上三座山

唔怨地来唔怨天,唔怨命歪冇人缘,只怨头上三座山,压嘞工农几千年。

郭凤鸣是大流氓

郭凤鸣是大流氓,自封旅长霸一方,奸淫烧杀心肠狠,发家全靠抢一场。

青年当兵学雷锋

新做红旗红彤彤,青年当兵学雷锋,做颗革命螺丝钉,为国为民树新风。

政策落实好得多

政策落实好得多,农家妇女唱山歌,生产责任发到家,年年丰收心里乐。

多谢小平出计谋

有本唱歌唔要愁,郎站高台妹登楼,中央政策订得好,丰衣足食样样有,样样有啊样样有,多谢小平出计谋,雕龙画凤全靠党,安乐日子在前头。

5、反映历史

历史山歌即历史传说山歌,是以历史人物、事件以及传说为主的山歌。有长篇山歌,也有短小四句的山歌。如长篇的竹板山歌《赵玉林与梁四珍》可以连续唱两个小时,把整个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唱下来,唱出赵玉林以梁四珍的悲欢离合,十分吸引人。再如《孟姜女》,这首长篇山歌十分生动地描写了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八百里这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而《十二月古人》,只有十二段,每段四句唱一位历史人物。依次是王状元、吕蒙正、王昭君、杨六郎、赵子龙、楚霸王、孟姜女、李三娘、关云长、孟宗、甘罗、韩公,虽然每个人物只唱四句,但都高度概括了这个历史人物的主要历史事实,好记易懂。历史传说山歌,好比通俗的历史书,代代传诵,家喻户晓。

十二月古人

正月里来是新年,抱石投江金玉莲,脱下花鞋为古记,连叫三声王状元。二月里来龙抬头,小姐南楼丢绣球,绣球单打吕蒙正,蒙正台上正风流。三月里来三月三,昭君娘娘去和番,回头看见毛廷寿,手拿琵琶马上弹。四月里来日又长,镇守三关杨六郎,冲锋陷阵是焦赞,使用计谋是孟良。五月里来莲花红,三国出了赵子龙,百万军中抢阿斗,万人头上称英雄。六月里来热难当,汉朝出有楚霸王,霸王自杀乌江死,韩信功劳在何方? 七月里来秋风起,孟姜女子送寒衣,寒衣送到京城外,哭倒长城八百里。八月里来桂花香,房中推磨李三娘,李氏夫人来替死,判官小鬼奏君王。九月里来是重阳,单刀赴会关云长,过了无关斩六将,擂鼓三通斩蔡阳。十月里来是立冬,孟宗哭竹在山中,孟宗哭竹冬生笋,郭巨埋儿天赐金。十一月里北风狂,甘罗十二为丞相,甘罗十二年纪小,姜公八十遇文王。十二月里又一年,韩公走雪真可怜,回头看见韩湘子,雪涌栏杆马不前。十三月里又逢春,杨家出了一支兵,杨家出了杨宗保,大破天门穆桂英。

第三节 美学意境

长汀客家山歌中对大自然的赞美,对大千世界一草一木所充满的无限感情,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土地的无比热爱,都充分地展示了长汀客家山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无限妙趣。

动与静电描绘:动的方面如,“春天茶叶嫩又鲜,姐妹双双走茶园,满山茶树亲手种,满山茶树笑开颜”。这是充满着动感的一副画面:满山遍野的山茶树都长出了新嫩的芽儿,我们似乎看到客家妹飘逸的身姿,双手飞快地采茶动作以及茶山中的欢声笑语。客家妹子将茶比作是笑开颜,大自然之美被形容得恰到好处。客家地区广种山茶,不仅是自用之需,茶叶也是经济来源之一。大自然赋予人们甘美的茶叶,也深刻地影响了茶农们的审美观。

静的如:“好久唔曾到这坑,鸟儿冇叫妹冇声,鸟儿冇叫是入了树,老妹冇声是隔条坑”。静静的山谷,连鸟儿的声音也没有,更别说心上人的歌声了。我们似乎看见在山谷中,一个男人孤独是身影,他茫然四顾,真是静得可怕。再看这一首“日头落山夜凄凄,手拿牛笼笼牛归,牛麻回头望牛仔,老妹回头盼郎归”。日头已经下山了,妹妹在山道上牵着牛无言地回家来,母牛不时回头望着牛仔,妹妹不时回头盼望郎哥早点归来。妹妹的万般激情,都被隐藏在日落黄昏的凄凄夜色之中了,一切都显得那么寂静无声。长汀客家山歌动与静得对比凸显出了自然之美,是客家山歌中美学的重要部分,这一类的山歌数量相当的多,这里仅举几例而已。

对色彩的描绘:在长汀客家嫦娥中对色彩的描绘数不胜数。大自然赋予万物各种色彩,在歌唱大自然的山歌中,色彩之美比然成为客家山歌必不可少的吟诵对象。比如“羊角花开映映红,两人相爱不怕穷”,“羊角开花满山红,长汀来嘞毛泽东”,等等数不胜数的客家山歌都是以自然界的色彩作为山歌的起首句,而这些色彩均源于长汀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长汀客家山歌中的桃、柳、松、竹、兰、菊、麦田、稻田、油茶、日头、月亮、云彩等等构成了五彩斑斓、美不胜收的色彩之美。

自然风光及家乡的描绘:歌颂大自然、歌颂家乡的长汀客家山歌比比皆是,是客家山歌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自然美和家乡美是长汀客家人引以为自豪的。比如歌唱自然美的“一坡过了又一坡,满坡竹子尾拖拖”,“桐子花开球打球,深秋桐子好打油”,等以上这些对大自然风光的赞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长汀山乡大自然的美景,山歌中的美学就在我们日日相伴的山水之间。歌唱家乡美的如:“风吹竹叶响叮当,老妹家住荷花塘”,“村口路边桂花香,石灰粉壁是家乡”等,在这些对家乡歌颂的山歌中,家乡的美溢于言表。客家人对大千世界都充满着无限的感情,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家园无比热爱。

长汀客家山歌之所以感人至深,给予人们一种人生处世中的优美佳境,主要就在于客家人有代代相传的做人标准规范,进而形成了美好人生的价值取向。长汀客家山歌中对人生的阐释,正是源于客家人的这种人生标准。

对爱情执着追求:“周二三月要种黄瓜,五黄六月才开花,百样老妹都不想,只想搭郎共一家。”再如:“生要连来死要连,唔怕官司打到衙门前,杀头好比风吹帽,坐牢要比游花园。”前者叙述的客家妹只要能实现“搭郎共一家”的人生目标,什么都可以舍去,“百样老妹都不想”,只要能把自己托付给心爱的男人就可以了,其余都是无关紧要的。后一首表现力客家妹子在爱情的追求中认定了自己中意的男人,便毫不犹豫地去爱去恋,有天大的危险也不在话下了。用“杀头好比风吹帽,坐牢好比游花园”来比喻对爱情的追求,谈恋爱的红颜少女,简直成了勇上战场的巾帼女英雄。

对未来的憧憬:“荷车子,荷呀荷,唔要笑我冇老婆,再过两年讨一个,牵手搭脚两公婆。”在封建社会里,盖房子、讨老婆、生孩子被称为男人一生的三件大事,这样的人生追求被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心中,成为追求的理想。

对人生价值的取向:“人家富贵我唔贪,哥哥贫穷我唔嫌,竹笋拿来清水煮,无盐无米也清甜。”“嫌贫爱富”历来为中华民族所唾弃,“人品”在爱情中占据最主要的位置。只要两人相爱,穷又算得了什么,纵使是清水煮笋,“无盐无米也清甜”。

对劳动的热爱:“日头一出红彤彤,阿哥挑担一阵风,老妹嫌郎无心等,老妹笑郎心介雄。”这表现了一男一女两人挑担你追我赶的情景。女的终究不如男的,男的一阵风似的挑着担儿走在前面。女的怎么也赶不上,便责怪男方:阿哥啊阿哥,你快似一阵风,妹妹我怎么能赶得上你呢?你怎么不等我一块走啊?你心那么雄,挑担可不是轻松的活儿呀!这首长汀客家山歌丝毫看不到挑担的劳累与艰辛,在欢笑声中早把苦累抛到了九霄云外。

长汀客家山歌以其丰富的想象,淳朴的词句和身临其境的感受,以自然写实为主,弘扬人类爱美求真向善的意愿,处处体现出人性之美。客家山歌的人性美,集中体现在对美真善的追求,对丑恶的鞭笞,恪守祖辈相传的为人处世的标准和行为规范,处处展现了与生俱来的同情与怜悯之心及痛彻心扉的心理感受等方面。对真善美的追求:“石头浪荡石壁岩,唔曾搭郎先出名,叔婆伯娓教妹话,放雄心肝搭郎行。”在传统社会里,在男女爱情题材的作品中,山歌中的妹妹很苦恼,还未真正恋爱就己经名声在外,“唔曾搭郎先出名”传得沸沸扬扬,人言可畏,这位妹子怎么办呢?这时,作为长辈的叔婆伯娓们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鼓励她大胆去爱,叔婆伯娓教她“放雄心肝搭郎行”。在传统社会里,男女爱情题材的作品中,通常我们所看到长辈,都是被描绘成传统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他们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严加管束子女,致使多少青年男女成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然而这首客家山歌中的“叔婆伯娓”,鼓励少女们“放雄心肝”去自由恋爱的惊世骇俗之举,令人肃然起敬!其实叔婆伯娓们也有过如花似玉的少女时代,她们对封建包办婚姻有过切身的体验,所以最能理解热恋中少女的心情。人性美的光辉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社会丑恶现象的鞭笞:“十八老妹三岁郎,屙屎屙尿抱上床,抱在手上七斤重,放在床上一尺长。”这首是长汀著名的等郎妹山歌,老妻少夫是封建社会礼教和婚姻制度衍生出来的怪现象,给妇女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多少妇女成为封建社会礼教和婚姻制度的牺牲品。”长汀客家山歌对这一类现象给予了无情的鞭笞,对那些受害的妇女极大的同情,真可谓字字血、声声泪,这种与生俱来的同情心,正是展现了人性美的光辉。

许多优秀的长汀客家山歌,之所以感人至深,时隔千年百载,仍然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就在于长汀山歌中对事件善恶的分辨和扬弃,对生活的反映,对情感的抒发,传承着祖祖辈辈客家人固有的求真、求善、求美的愿望。

厦门大学内迁长汀简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