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昆明敬老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层面
一.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1.政府部门应该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出台规范性立法文件,对养老机构的机构性质、管理体制、部门职责、基础设施、制度建设、院务管理、人员配备、经费来源以及法律责任制问题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使养老机构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于此同时,政府要加紧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的立法工作,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养老保障体系。另外还要加强法律监督,各级养老机构要履行职责,督促和协调各部门依法行政, 积极配合和协助司法行政部门,做好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工作。
2.强化养老机构的规范化建设,要对养老机构的建设和服务等诸方面都研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加强政府的检查监督,使之在建设时按照程序申报审批和筹备建设,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建成开业后则要严格遵守各类服务规范,严禁各行其是。加强老年人服务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建立,提高整个为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规范。加快研究制定养老服务机构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为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和养老机构的利益提供基本依据。要发动全社会都来积极参与老年福利事业的规范管理和规范运作,认真研究制定一些标准和规范,并在实践中认真地加以落实。3.抓好督促检查。养老机构特殊的服务对象决定了工作的性质和内容也是极其复杂和特殊的,一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生理和心理发生了改变,生活中常常会发生意外跌伤、骨折、外跑、烫伤等意外事件。一旦发生意外,家属不仅不能理解,而且将所有责任推给养老机构并提出无理赔偿,更有甚者趁机钻空,以老人作为赚钱的资本;二是一部分老人因人住养老机构后干扰其他老人的正常生活,影响了其他老人休养的初衷,不再适合继续居住养老机构,养老机构按照老人入住时签订的协议给予退出处理,但家属往往不配合,即使采取诉讼途径,法院也不可能对一个老人强制执行。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必将进入养老机构养老,养老机构一旦遇到以上的困难,无法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来为自己争取权利。因此,做好有关法规的制定和落实工作非常必要,也是主管养老问题的政府部门急需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二.从多方面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投入:(培训、贷款、拨款)1.培训:加快养老机构的专业化建没,最重要的就是加快服务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步伐,解决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养老机构特殊的服务对象决定了工作的复杂性,尤其在养老机构中,工作人员会经常因为目睹自己服务的老年人死去而产生额外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因此,短期内要对现有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心理辅导;长期来说,国家要设立专门的养老护理人员教育,护理人员要通过院校培养、在职培训等多种途径,使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都成为掌握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和服务技能的专门人才。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努力把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职称评聘体系建立起来。
政府应向养老机构内管理者提供免费培训的机会,一方面,丰富他们如何经营养老机构方面的知识,使养老机构得到更好的发展,使机构管理者和老人双方受益,达到双赢的目的。另一方面,增强他们长期做养老机构的信念和信心,目前的一些养老机构,由于收益不高,他们缺乏继续做下去的信心,政府可以提供一些养老机构发展前景以及人文关怀观念方面的培训,让他们意识到养老机构其实是一种公益性质的企业,是在为整个社会服务,是服务于人、积福积德的一项让人尊重的职业,而且就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而言,社会养老机构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2.拨款: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力度,解决目前养老机构面临的资金短缺、设施不齐、配备不全的困境,改善其落后的面貌。政府要建立制度化的养老服务投入机制,逐年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基本建设性补贴份额,而且要对建成的民办养老机构视服务开展情况给予适当的运行经费补贴,还要根据收住照顾的服务对象的经济支付能力,制订不同的补贴标准分类补贴相应的服务费用。在目前还缺少社会力量参与兴办的地区,政府则须全力担负起养老机构建设和服务保障的责任。3.政府还应支持银行在贷款方面对该社会福利行业大行方便,或者政府出台免收土地出让金、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加大对养老机构的财政拨款,以调动开发商投资者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来扶持和鼓励综合性养老院按照“公益性事业,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来运行。三.宣传
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促使人们观念的转变,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由于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一般老年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有子女的老人若采取社会化的养老,会产生被子女遗弃的感觉,从而造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因此,要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使老年人正确地看待并积极地接受机构养老。要在全社会加强“关心老人就是关心我们自己”的基本观念,增强人们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和养老问题的关注。通过政策的鼓励、优惠和政府的资源分配与资助,提高养老机构的社会收益和影响力,积极培育发展、规范管理各类养老服务的社会团体、服务组织等非营利机构及服务性企业,不仅新办的养老机构交给社会力量办,而且把原来公办的养老机构更多地交给社会中介组织和非营利机构去办,交给市场和企业去办,真正做到发展增量,盘活存量。这样才能促进统一、公平的养老服务市场的形成,使多种经济成分举办、多种服务形式并存的养老服务机构在平等竞争中获得新的更快的发展。
四.建立资质评估系统,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
建立资质评估系统,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养老的优劣标准是能否保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能否保证他们身体健康,这取决于良好的医疗保障、有效的护理制度。国家要建立一套包括建筑设施、卫生条件、服务水平、管理能力在内的资质评估认证标准,明确管理认证机构,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资质认定和监管,使老龄产业发展规范化、标准化。具有资质的养老机构可以享受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坚决取缔不具资质的养老机构。
(二)养老机构层面 一.管理体制完善
敬老院应建立完善的机构行政制度,医疗、康复和护理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使机构的工作能平稳的进行和发展。从官渡区的老院的调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敬老院在内部管理方面还有待提高和完善。虽然敬老院已经制定了各种制度,但都是不完善的,制度的缺失导致规范化管理成为一句空话。
1.行政制度:养老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行政管理制度,要坚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的原则,完善机构内部的管理体制,促进管理的规范化。建立员工的奖惩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适当精神和物质的奖励,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员工进行适当的惩罚。
2.医疗、康复和护理工作制度:养老机构应制定好员工的工作职责和范围,合理确定其工作人员与供养对象的比例,按照要求一个工作人员最多服务十个老人,建立老人健康档案管理,对不同健康状况的老人进行强度不同的医疗、康复和护理,加强人文关怀。
3.财务管理制度:工作人员的工资、保险及福利待遇要比照当地事业编制聘用人员标准执行,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以解除其后顾之忧,从而稳定职工队伍。二.硬件设施:医疗卫生服务、规模和床位、娱乐场所和健身设施、安全设施 1.医疗卫生服务是每个养老机构都普遍存在的难题,有的养老机构医疗设施和医护人员少,一个医生和一个简陋的医务室就要服务100多个老人,这样低下的医疗服务水平,根本没有办法满足老人的医疗需要。另外不论是专业医生还是医疗设施的配备,都是一笔极大的开资,很多管理者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养老机构可以采取与医院合作的方案,相隔较近的几所养老机构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向附近的申请合作。医院的专业医生在共同商定的特定的时间赴各养老机构对老人做专业全面的健康检查,并在机构老人有较大身体健康问题时,能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2.规模和床位:敬老院规模较小,床位有限,致使其服务范围受到限制。3.娱乐场所:缺少足够的娱乐场所和娱乐活动,老人只能在房间了看看电视或者是在院子里晒晒太阳,生活单调乏味,造成了部分老人的孤僻和抑郁。养老机构要定期的举办一些文娱活动,增强机构的娱乐氛围,加强机构的积极文化建设。4.部分敬老院建在城中村改造的范围内,或者是在建筑工地旁边,环境恶劣并且不安全,以后的发展也让人堪忧。
5.安全设施:老人们自己的行动不便,需要借助一些安全设施,分配不够的护工又不能周全的照顾到所有老人的行动,安全设施很少的敬老院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养老机构应该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建立更为完善的安全系统,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加快养老机构的改、扩建步伐,扩大其规模,提升其档次。要按照《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对养老机构的房屋、道路、水电等发面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做到五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使住房与卫生间、浴室配套,有公共食堂、文化娱乐室、医疗保健室等。养老机构的医疗条件必须达标,其中包括医疗设备齐全,医护部门人员齐全和规范等。综合性养老院应具备养老和医疗的双重功效,这样就避免了老式养老院中老人发病后才立即送往医院的危险和尴尬。此外,养老机构还应建设一些无障碍设施,从而才能给居住的老人提供足够的保护。三.服务人员
老年人对日常服务要求比年轻人高得多,不仅需要日常生活服务,同时也需要游览、精神慰藉、家庭护理、娱乐以及康复治疗等更高层面的服务。目前,我国老年服务事业发展普遍迟缓,专业性服务人员缺乏,而综合性养老院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性、职业性的护工人员。长此以往,专业人员的匮乏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制约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瓶颈。
护工的专业性差,整个敬老院没有专业的培训教程,护工照顾老人大多数靠的是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经验做法,这对某些需要专业照顾的老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敬老院的专业员工和一般护工都太少,全部的人员分配下去以后,一个护工就差不多要照顾7到8个老人,再加上每天工作时间很少,就会使得护工的劳动强度过大,由于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导致服务水平的降低。
1.养老机构应大力发动社会资源的积极参与。养老机构可以发动社会资源组织一个培训队伍,机构可以寻求高校老师或经过专业教育的学生,让有爱心、有意愿的老师或学生加入到培训队伍的行列中来,实现养老机构与高校的合作,保证养老机构内服务人员的素质。养老机构也可以组织一个爱心为老服务团队,弥补养老机构对老人精神慰藉服务的不足。如此一来,一方面,机构因此而受益,为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获得了更多的免费资源;另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这种渠道,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并从中得到锻炼。
2.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促进服务的规范化和专业化。一是提高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制定岗位专业标准和操作规范,在搞好定岗、定员、定责的基础上,大力加强专业化的培训,抓好在职人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工作,特别是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护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逐步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要规范从业人员的准入标准,实行上岗资格认证制度,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的结构。二是加大专门人才的引进力度,引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手法,逐步建立社会工作职称系列,鼓励和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工作,为他们创造较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三是继续组织壮大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和深化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志愿者服务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3.大力推动养老机构的发展,尤其是大力推动综合性养老院的发展,就必须走养老服务专业化的道路,因此,养老机构自身要加强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养老机构应该定期选择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增强其服务技能,提高其专业化水平。机构可以直接聘用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来为机构提供服务,因为社工拥有较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也避免了机构再次培养人才所担心的人才流失问题的发生,还能节省机构的开支。与此同时,养老机构应该配备专业的医生和康复师来为供养老人提供医疗卫生上的专业服务。四.环境
养老机构是以养生为主,环境必须幽雅、安静,空气必须清新。首先,机构需要引入自然。老人对大自然的感情比任何年龄段的人都要强烈,他们休闲活动也多以贴近自然为主。因而,居住区环境中的绿化和自然景观极为重要。其次,机构要进行可识别性的设计。因为人到老年,记忆力和视力都开始衰退,而现在的住宅建筑又形体单一且重复,缺乏特色和标识性,这都不利于他们进行户外活动,因此,需要提高空间的可识别性。再次,机构还要有一些人性化设计。老年人最易产生失落感,因而较为温馨的设计会让他们体会到居住在家的感觉,感受到周围的关心和关爱,有利于他们心理上的健康发展。最后,养老机构还应建立独特的养老机构文化。机构可以联系社区,积极策划各种老年人喜爱的活动,如棋牌比赛、集体旅游、生日宴会等,让社区老人与机构老人共同参与活动,提供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同时,也可以开办几次“老年护理知识讲座”和“老年心理知识讲座”,不断给老年人“充电”,提倡“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此外,还可以积极开辟各种老年康复疗法,如动植物治疗法,移情疗法等,让老人们老有所寄,避免空虚和产生忧郁的情绪。五.资金不足
书林敬老院作为民营敬老院,当前维持敬老院运转的资金主要源于入住费用的收取,由于我市属西部贫困地区,财政比较困难,市、县两级财政对敬老院的资金投入仅能够勉强维持供养人员的温饱,住、医、葬尚不能顾及,更谈不上解决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办公经费等问题。
(三)社会层面
养老机构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养老机构筹集资金难问题,除政府可以提供帮助外,企业、各个慈善机构、国际组织等都可以提供资金和物质上的帮助与扶持。
1.生老病死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每一个社会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终有一天会老,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当自己老了的时候,渴望一种什么样的老年生活。社会应该加大对老年生活多元需求的宣传,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目前的养老模式并不能满足老人的需要。
2.人们应该转变对机构养老的价值观念。现代人都认为将老人送进养老院是子女不孝的表现,严重制约着养老机构的发展,也局限着老人的老年生活。经过了太多的苦难和奔波之后,老人更需要一种安逸舒适的老年生活使他们能够安享晚年。社会应加大宣传老年生活的重要性,使人们转变对老年生活的认识。3.媒体已经是现在社会上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养老服务, 其实质也是一种商品。既然是商品, 就应该理直气壮地做广告, 让消费者了解和认同才有更大的市场。因此新闻媒体要多宣传民办敬老院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公众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认知度。这能为能为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舆论宣传。各个电视台可以对不同的养老机构进行走访,来宣传机构为养老事业所做的贡献,以便能争取到更多的投资者或赞助者。同时也可以宣传养老文化,吸引更多的老人居住到养老机构来。
4.此外,社会工作在我国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社会上已经形成了许多志愿者组织,他们经常组织活动来到各个养老机构拜访老人,对老人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当然,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志愿者毕竟是来着各个不同的社会层面,例如有学生、企业员工、老师等等,这些人都不是专业的人员,能给予老人的也仅仅是一般层面上的帮助。而我们社会工作者就不同了,我们是这个专业毕业的,我们掌握着专业的知识、专业的访谈技巧、专业的心理辅导方法等,我们可以通过个案方法、小组方法、社区方法等各种形式,为供养的老人提供法律咨询、经济救助、医疗咨询、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业帮助。因此,应该将社会工作引入养老机构服务中,使其能为供养老人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从而让老人能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及一个良好的生活心态来安度晚年。
第二篇:中国食品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管 制 经 济 学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及解决办法
姓 名 胡 克 学 号 120107100112 学 院 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班 级 12经济(1)教 师 朱晓燕
2014年12月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及解决办法
摘要: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的食品安全“四面楚歌”,各种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迫在眉睫。
关键字:食品安全;管制;法律制度;消费者
一、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倍诺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
二、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不止于当今,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不管是食品开发商利欲熏心,各部门责任边界暧昧不清,还是法律惩罚力度欠缺,质监松懈等问题,都是引发食品问题的表面因素,更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现有食品安全监管的领导体系制度上。以下从多个角度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原因做具体分析。
(一)法律体制的羸弱
1.法律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不完善,作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核心的《食品卫生法》,并无法对整个链条的每一环节进行严格而有力地监管,致使许多执法空隙和安全隐患的存在。
首先,现有的一些食品其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不仅没有达到国际标准,甚至远远低于国际指标,而更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形成食品安全隐患的巨大漏洞,这都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的行为愈演愈烈。
其次,对违法者处罚相对过轻。根据我国现有《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食品安全违法者均做罚款处理,违法企业也仅是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或者处以额度不高的罚款,只有“情节严重”才会被“吊销卫生许可证”。但相对于某些暴利型产品,罚款显得微不足道,处罚行为显得杯水车薪,违法者不怕被罚,食品安全问题只增不减。
2.执法部门的失责
执法部门的不作为。执法部门针对食品违法者的执法行为不到位,不能尽其所责是执法部门最大的不作为。在食品法已经存在缺陷的条件下,执法人员不能严禁恪守法律条款对食品违法问题做严厉的打击,甚至为避免麻烦和安全对违禁食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对于消费者的投诉,更是存在处理速度慢,推诿扯皮等突出现象,严重损害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生产环节问题
1.食品生产集中化程度低
食品生产集中化程度低,就造成了标准的难以实施,产品质量的信息难以汇总。不利于企业增强良性竞争意识,提高食品质量。而作为食品来源的农鱼牧业,其质量状况受到农药、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影响。无法从食品源头进行监控,必然导致食品不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2.生产利益驱使
生产者缺乏社会责任感。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均追求利润最大化,质检过严必然提高成本,使利润缩减。相对而言大企业控制较严,但是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让我们看到了大企业的严格质量控制形同虚设。更有利益的驱使下的食品生产者,置消费者生命安全与不顾,生产违法违规的食品以牟取暴利。
(三)管理缺陷
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整个体制错综复杂,各部门要么职责分工不清,分段执法、各依一法,重复执法,要么无人监管、相互推诿。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违法渠道。而有些政府为了经济指标的提升,放松对监管部门的监管,从而导致质管部门和监管部门没有把握好质量关。
(四)消费者的盲动
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也是食物安全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多数消费者由于低收入,消费能力不足的基础上缺乏相应的常识,往往忽略食品的质量问题。更有消费者抱着侥幸心理购买无质量保障食品,认为这种食品使用并无大碍。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无疑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次,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对食品安全引发的消费者权益损害,消费者却面临着索赔困境。原因在于①食品质量责任不易认定;②消费生产信息不对称,费者举证存在困难③食品安全鉴定费用高,消费者自认倒霉心态严重。这些都是造成权益受损后索赔难的重要原因。
三、食品安全管制
(一)政府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
加强对食品的准入市场管制,提高食品的准入市场门槛,严防“三无”食品流入市场;有效规范食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无证加工食品的行为;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更新检测装备,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对食品从生产、加工、管理、贮运、包装到销售的全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全面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规范食品采购渠道,从源头上控制不安全、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集成食品安全管理主体,变多头管理为责任主体明确的单一垂直管理体系。加强源头控制,治理环境污染,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减少农牧业中化学制药的使用,保障消费者获得安全的食物供应。
(二)完善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首先,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系统。对此,我国可以借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进一步细化和规范食品安全生产领域内的法律制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方面的具体标准。同时,要提高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使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其次,要加强法律法规对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力度。通过借鉴国外的巨额赔偿制度,对生产和销售质量不合格、不安全食品的厂商处以高额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应当加重追究其刑事责任,以达到足以震慑其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作用。
(三)向广大消费者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促使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辨别问题食品的能力,自觉抵制“问题食品”,把食用不合格食品杜绝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之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工具,定期组织健康饮食宣传活动,有计划地报道食品安全知识,并且要及时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一些不法厂商及其商品,披露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以保障消费者的消费知情权。
(四)新闻媒体要严守职业道德,避免跟风乱报道
强化企业责任。作为一个食品企业,生产安全的食品,不仅是它长期生存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也是其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和基本道德。因此,必须严格按照食品标准生产和加工食品。要建立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程质量监控,不能仅仅把重点关注在最终产品的监测上,而是要对原辅材料的供应、食品加工、流通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控制,建立质量信息的可追溯机制。完善食品安全快速反应机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要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现规模种植或规模养殖,控制原料质量。
四、总结
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问题,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了损害,引发了消费者对不良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谴责,对政府监管部门的不满,使食品安全的问题成了社会舆论的焦点。分析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并就根本入手研究解决办法是食品安全问题解决的最佳,也是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新闻网.关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EB/OL].http://news.china.com/focus /shipinanquan/.
[2]百度百科.食品安全 [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Yj0DYKyB allYyf7UuqxpMAUDkqk7X9sC0IMt0rvoS_LIoL3C7oJuTC2VYqYR81SslGwWpiPPTTHOLhr8w0Ydy9OUjmn2eF1v6RQWhMpUKW .
[3]周凯 .“问题馒头”拷问超市食品安全监管【J】.中国青年报,2011. [4]中国政策论坛.六部委直面食品安全问题 呼吁做食品要有良心【M】.学术期刊,2011.
第三篇:九年级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九年级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现在九年级学生普遍没有升学意识,虽然每天来得很早,但学生到教室后没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虽然在上次家长会和学生会议上针对早自习读书的状态,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指导,但由于学生和班主任的认识问题,读书声音仍然没有多少改观。学生到教室后,学习气氛不热烈,据了解每个班只有几个同学能自觉学习,由于班级整体学习气氛不好,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气氛也会受到慢待。班主任每天很早在早自习来到教室,但对学生不做情绪上的调动,对学生早自习的任务不明确,学生没有任务观念,学习起来就没有劲头。和家长的联系也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学生家长反映,其他学校再利用校信通方面比我们学校要好。他们每次对学生布置的作业和家长沟通的好。而我校可能很少利用校信通和家长进行沟通。任课教师在布置作业和改作业上也存在问题,表现为不勤奋。给学生和家长的印象不好。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进行完善。
怎么完善,我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校主管领导到班里听课,通过听课进行学情和教情的调研,分析老师在教科方面和班主任在管班方面存在问题。找准对策,对班主任和教师进行沟通,提出相应要求。
2、找学生座谈,让学生就班级管理方面、老师教课方面、教师改作业方面、班级存在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广开言路,征求学生对目前九年级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学校进行研究,据此制定下一步在以上几个方面的整改措施。
2、召开教师会议,听一听教师目前对三年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让教师也充分发表意见,让教师对目前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群言堂达成共识,制定出一些整改措施,使一些措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将学生意见对教师反馈,让教师从中了解学生的心声。
3、对教师进行常规要求,从严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对教师的备课、讲课、改作业和课后辅导的各环节认真检查,要求教师做好本职工作,保证好教师教育教学环节的质量。
4、召开班主任会议,让班主任多了解班级情况和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心理和学习情况,要分层做好每一个同学的思想工作。利用自习和空余时间多找学生谈心,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问题。
5、年级和班级多层次召开学生会议,对学生进行鼓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保持兴奋的学习状态。
6、给班主任指导校信通的使用问题,正确利用校信通,把对学生的作业布置和作业要求和家长沟通,使学生在家的时间,得到家长的配合,因为走读学生在家的时间很多,要好好利用。
7、加强年级长的管理,给年级长压担子,让其对年级作深入细致的工作,使下一步工作做的踏踏实实。
总之,九年级工作应该引起学校重视,尤其是一把手和业务校长要有工作力度和决心,如果工作不得力,今年的九年级会很糟糕,升学的前景很暗淡
第四篇:XX公司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ERP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需要部门间协商的问题
1.会计期间问题
由于车间生产周期、考核等原因,导致车间和仓库会计期间不统一,比如有的车间每月16日出报表,而有的仓库是每月20日出报表,而财务的结账日期是每月月底,导致财务、仓库、车间对帐比较麻烦,统计口径不一致。
解决方法:建议业务部门和财务门统一结账日期,以减少对帐麻烦,并且能保证统计口径一致,保证各种统计报表的准确性,便于仓库甩帐。
原辅材料统一到25日,成品还是按自然月
2.由于往来单位名称变更,造成生成采购入库单时是变更前的名称录入,但录入发票时却成为新往来单位的名称,不能正常核销发票。
解决方法:对于往来单位名称变更,建议财务部直接变更原单位名称,不要用另外启用一个新编号,这样就可以解决该问题,另外需要XX明确往来单位变更流程,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3.目前在ERP系统中,可以通过录入发票和付款单形成业务部门掌握的应付款,也可以通过权限分配,查询财务部门的应付款,采购部门以哪个帐为准?
以财务部门为准
4.遗留问题。
仓库存在遗留问题,即帐上记有物料的数量,但厂家没有一直开发票,物料已被车间领走,实际仓库已没有物料,有些时间较长,已不能分清厂家。
建议解决方法:
A、对这一部分物料,财务、仓库等部门协商统一处理,保证帐实相符。
优点:解决问题比较彻底,更免去了每个月大量的暂估冲销。以后可以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使帐面更为清楚。
缺点:处理起来可能困难较大,许多业务现有人员不太清楚,不能确认那笔业务肯定能处理
掉。
B、遗留问题不纳入系统,继续保持手工帐,做为备查记录,系统只核算现有实际的物料。优点:保证了系统物料的准确性,使包括生产计划中各种核算数据的更为准确。
一旦遗留问题发生业务还有备可查。
建议采用该方法处理遗留问题。
5.外贸产品价格差异比较大,事先无法确定价格,目前按计划价核算,调整比较频繁。
解决办法:建议仓库跟财务部商量,统一为‘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6.新来的厂家在系统中维护不及时,导致录入采购入库单查询不到该单位。
解决方法:需要XX内部协商,书面明确岗位职责和流程,什么岗位什么时间必须在ERP系统中维护,维护后以什么方式通知相关岗位。
7.仓库跟财务的存货核算流程,在ERP系统如何实现?
解决方法:仓库和财务抽出专人,跟浪潮实施顾问讨论并最终确认实现流程。
8.采购订单和采购发票不能及时正确录入,导致仓库保管员录入采购入库单时无法及时参照订单,无法和发票及时核销,相关统计报表无法从系统中及时查询。
解决方法:该问题需要XX部门间协商。明确岗位职责,什么时间什么岗位必须录入什么样的单据,在某操作员不在时,谁来替代该岗位的工作,书面明确流程,否则,ERP系统的数据及时性无法保证,甩手工帐就比较困难,信息滞后也会导致各部门不会真正应用ERP系统,来处理日常业务。
9.限额计划不准确,对于车间紧急追加的物料,有时直接电话通知,在系统中不能及时录入,导致
领料时无法参照限额计划。限额领料计划在实际业务中无法真正控制领料。
解决方法:ERP系统本身是一个多部门协作共同运行的系统,所以部门间的工作职责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是非常关键的。建议XX部门之间首先明确岗位流程,对紧急追加物料是否进行限额管理,部门之间需要加强配合和沟通,保证上下游数据的及时、准确传递。
限额要求生产出及时录入
二、涉及到采购业务流程的问题
1.采购计划由生产计划生成后,由于仓库数据目前不准确,造成采购计划需要手工修改。
解决办法:建议在仓库数据不准确的情况下,可以暂时不用通过生产计划系统生成采购计划,直接手工录入或者暂时不用采购计划。
2.目前的比质比价处理从货源清单录入、到比价单完成,基本上都是业务员一人完成,并且只是把
手工审批结果录入。
解决办法:该流程目前在系统中只是其一个备查作用,实际应用意义不大,建议在ERP系统可以取消该流程。
3.关于小试、中试材料。
解决办法:建议小试、中试材料不纳入系统处理。
4.外贸采购员提出:因外贸订单较多,涉及品种繁多且较为琐碎,外贸包材每次需改版,相对来说都
是新产品,如果做订单将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另外外贸发票的录入,因大部分是新品种、新规格且原料版本不完全相同,客户也有大部分新户,目前财务部、生产部和国际贸易部均不能同步进行,也给录入带来很大困难。
解决方法:需要XX内部协商解决,最终确定是否通过系统来录入。
5.外贸采购员提出:物料编码建议同品名、版本不同的合并。
解决方法:需要XX内部协商解决。
6.ERP系统中下发的采购计划品种不全。
解决办法:造成系统生成采购计划不全,有三种原因:
1)采购计划生成时考虑到现有库存情况,以及在途的物料,对不需要采购的物料,系统不再显
示该品种。而目前包括采购订单在内的各种数据还不准确,所以这就需要各部门及时准确录
入,形成准确的数据,才能保证采购计划准确。
2)物料的换算关系没有维护齐全,ERP运算后形成的数量为0,造成形成采购计划品种数量为0。
强烈建议物料维护人员正确维护主计量单位和生产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另一方面计划员在下达计划时,发现物料数量为0的采购计划,应及时提醒物料维护人员添加换算关系。
3)物料清单维护时不全或不准造成生成的采购计划品种不全。需要认真检查物料清单的准确性。
7.ERP系统中形成的采购计划数量和车间上报的限额计划不符。
解决办法:生产计划运算出生的采购计划考虑了在途物料、安全库存、现有库存、采购批量等因
素,而车间上报限额时更多是人为判断车间库存,还需要采购人员人为的分析库存情况,确
定后才能最终生成采购计划。所以系统形成的采购计划和车间上报的限额肯定是有差别的。
三、涉及到仓库业务流程的问题
1、初始化时将材料库设为待检库和合格库和不合格库,其优点是:可以很方便的统计出合格、不合格、待检物料的数量和金额,管理上比较细致,生产计划计算时可以分仓库考虑,不合格库物料可以不考虑。缺点是操作相对复杂,必须进行从待检到合格库的调拨处理,比手工增加了一道手续。另外查询‘库存余额月报和日报’时由于调拨处理,造成在统计收入、发出时,虚增了发生额,但不影响余额。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建议解决方案如下:
1、按目前的方式处理,在查询‘库存余额月报和日报’时,如果不区分待检库、合格库、不合格库,查询报表的人员需要清楚对于收入和发出数存在虚增,重点关心期初数和结余数,否则,请单独分合格库、不合格库、待检库分别查询。这涉及到操作习惯问题。
2、取消目前的待检库、合格库、不合格库设置,只设置一个库。
保留手工到货记录,对待检、合格、不合格情况进行登记。
到货后登记手工到货记录后,仓库保管员参照订单录入采购入库单。
物料检验合格后,登记库存帐,处于待检状态的物料不登记库存帐。
如果检验不合格,可以直接删除该采购入库单,在到货记录上登记不合格物料情况。
在查询‘库存余额月报’时,包含‘未记帐单据’,查询出来的数据包括待检和合格物料,由
于不存在调拨处理,所以就避免了发生额虚增的现象。
优点:保持了原来业务风格,操作简单,统计整个仓库时无发生额虚增现象。
2、关于人员和机器的配置问题:仓库提出计算机不够用,存在两人使用一台微机的情况,另外仓库人
员既管帐,又管物料收发,所以在录入及时性上存在一定困难。
解决方法:需要XX部门间开会讨论解决办法,必要时提交高层领导协调解决。
第五篇:浅谈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浅谈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听”作为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英语听力水平是学生综合英语能力和心理素质水平的体现。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应从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及学习方法上入手。
一、学生听力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心理综合素质低,无法集中精力倾听。很多学生由于心理素质问题,特别是在听力测试的开始阶段,无法静下心集中精神进行听力测试,以至于丢失重要信息,无法顺利抓住听力材料主题,不能正确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于是难免心慌,对接下来的听力理解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障碍。
2.语音的辨别能力低,无法快速形成音形之间的匹配。对英语语音的辨识能力在英语听力中至关重要,尤其是英语发音中的弱读和连读现象更是英语听力练习中的重难点之所在。尤其是自身英语语音知识薄弱的同学,由于平时没有注意单词的正确发音,导致无法从根据听到的音按照语音规则拼写出相应的单词,或者在近声词之间混淆。
3.语法、习语不扎实,无法辨清词语或句子之间的联系。由于缺乏扎实的语法功底和丰富的习语积累,学生在听时或概念模糊或错误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从而一知半解或错误理解了句子的意思。
4.背景知识太狭窄,无法根据听力主题筛选正确词汇。由于听力材料涉及内容广泛,文体多样,可以是科学论文、新闻报道,也可能是人物传记,或故事描述,如果没有足够的文体知识和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的了解,学生将可能难以或无法正确理解听力材料的确切意思。
5.没有及时记笔记,对重要细节捕捉不住。听力不仅要求学生听懂材料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而且要求学生听懂说明主题的重要细节。如果没有及时记录下如人名、地名、时间、年代、数字等重要信息,将会影响他们对整篇材料的理解,结果对与重大细节有关的选择题难以下手。
二、听力技巧的训练准备和培养
1.加强语音训练,放飞音形想象力。学生要想提高听力水平,就必须从源头抓起,严格把好自身语音关,力求做到发音清晰、正确,同时语音语调到位,使自己能讲出或读出句子本身蕴含的感情色彩。同时在学习单词或短语时充分发挥想象力,找出音跟形之间的联系。只要具备一定的语音知识以及平时有细心积累,学生不难发现英语语音中的发音规则,从而在听力测试中能顺利进行音形间的匹配。
2.不求数量,但求质量。专心地把一份听力材料听100遍比听100份听力材料的训练效果要好得多。教师在培训学生听力时应注重学生听力的质量,并非数量。虽然听懂每一个单词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很困难,但在听力训练中却可以鼓励学生多次听某一篇或某一段文章,直到听懂每个单词的发音为止,这有助于学生在练习中发现并总结归纳自身不足,从而有所改进。
3.扩大阅读,开阔视野。阅读可增长见识,加强学生对各个国家风土人情的了解,熟悉不同的文体的写作思路和写作特点。同时由于书读得越多,词汇复现率越高,对常用词语就会越熟悉,在听时就可以免去把英语译成汉语再理解这一心译过程,直接去领会理解所听到的材料的内容。教师可通过限时阅读,并让学生复述阅读内容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在听力练习时能根据阅读培养起来的语感和获得的常识对听力内容进行猜测,加强听力理解能力。4.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快速提高听力效果。良好的听力习惯主要包括快速集中精神,提前浏览题目和边听边做笔记。快速静下心有利于集中精神进行听,不会丢失重要信息,而提前浏览题目能使学生在听时做到心中有数,记笔记则能使学生不放过任何重要或细节性的信息,而记笔记反过来又能使学生更好地集中精力。所以拥有良好的听力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听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它是外语学习的各种知识与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只有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正确的听音与阅读方法,训练快速的语感反应,运用熟练的听力技巧,才能面对瞬息读过的句子和语篇快速、准确地捕捉所需要的信息。英语听力理解能力不是单项能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相当复杂的过程。教师应该不断地去研究、去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听力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