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保育员培训资料-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护理及措施 2(精选五篇)
编辑:悠然小筑 识别码:23-513084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08 22:13:34 来源:网络

第一篇:保育员培训资料-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护理及措施 2

保育员培训资料-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护理及措施

秋冬季节是传染病多发病的季节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一)临床症状

1.潜伏期:潜伏期约为12~21天,平均14天;2.早期症状:婴幼儿常无早期症状。年长儿或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纳差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现前驱疹。3.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具有以下特点:(1)皮疹数量较多,数百至数千个不等。

(2)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其分布呈向心性,以发际、胸背较多,四肢面部较少,手掌足底偶见。鼻、咽、口腔、外阴等部位的黏膜亦可发疹。

(3)皮疹常呈椭园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易破。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4)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可伴发热,体温38℃以上,头痛、咽痛等卡他症状,部分病例可并发脑炎、肺炎等并发症。好发季节在初冬至严冬季节;感染对象主要为幼托、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水痘传染性较强,易在幼托、小学等集体单位通过呼吸道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预防措施上应注意平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集体单位尤其是幼托机构应做好日常隔离消毒,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患病儿童应及时就诊,注意护理,防止继发感染;易感儿童亦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免疫预防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四肢与躯干出现淤斑和脑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流脑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好发季节为冬春季,感染对象为儿童和部分青壮年。预防措施上,市民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勤晒衣被;加强户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幼托机构加强晨检等,如一旦出现类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

麻疹

麻疹(measles,rubeola,morbilli)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本病传染性极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发病对象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人也可见少数发病;传染性强,预防应注意平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集体单位尤其幼托机构应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做好幼托机构日常隔离消毒;易感儿童亦可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免疫预防。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在很多缺医药的贫穷地区,不用药物治疗,只是靠口服补液,绝大多数的患儿也能痊愈。问题在于当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补液不及时,很快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

腹泻是因为胃肠道功能不好,跟肠道菌群失衡有关,建议食用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促进营养吸收.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烧,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病程有自限性,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症状表现: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

(3)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秋冬季腹泻病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这种病毒在小宝宝体内一般有1至3天的潜伏期。发病时,大多数孩子会出现一些类似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流鼻涕、发热等,其中一些孩子还伴有呕吐症状。这些症状出现后的12小时至24小时之内,孩子就会开始不断腹泻,一天会拉稀七八次甚至十多次,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此时若不及时送医,或者当成感冒或消化不良等疾病治疗,就会延误病情。许多孩子连续腹泻半天后,就会出现脱水症状,这是十分危险的。

由轮状病毒感染引发的秋季腹泻有两个传播途径:

一是由粪到口,即直接或间接接触患儿粪便后,将病毒由食物带入口中; 二是空气传播,即患儿粪便中的病毒扩散到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秋季腹泻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虽说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病毒有效的药物,但是,如果早期使用新博林,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繁殖,减少病毒的数量,这样就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了。

2、主张应用消化道粘膜保护剂蒙脱石散(如司迈特1克儿童装和思密达3克装),司迈特1克儿童装每天3次,一次一袋,一袋一克。思密达3克装需手工分3次口服,疗程3~6天。蒙脱石散不进入血液循环服用安全,服用几个小时后随大肠蠕动排出体外,它的主要成分天然蒙脱石微粒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且对胃肠粘膜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能力。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而且蒙脱石散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无毒副作用,非常安全。

菌群失调者,选择微生态制剂如水苏糖、培菲康、妈咪爱等。补充大量的维生素B,改善胃肠道的功能,缩短病程,例如同笑和宝立康,还有高含量80水苏糖。饮食

一定不能禁食,相反要鼓励孩子多进食,可小量多餐。只有在一种情况下需要禁食,就是当孩子频繁呕吐时需要禁食,同时需要到医院吊针补液。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也就是奶、米汤、粥为主,例如纽贝滋婴儿奶粉中添加了核苷酸、胆碱、牛磺酸,对增强宝宝抵抗力和恢复健康都有帮助。暂时不要吃烂饭或硬饭,避免食用过敏性食物,如海鲜、鸡蛋等;不吃生冷的、硬的、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特别是生冷的东西,炖苹果可以止泻。炖苹果还有丰富的鞣酸蛋白,有吸附作用,可以止泻。

秋季腹泻与夏季腹泻的区别,从症状上面有异:

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后,这些病毒集中在小肠,引起肠道粘膜的损伤,引起肠道粘膜上皮大量的水分,水分不能吸收,时间长了就会腹泻,大便稀水样粘液样,像蛋花汤,严重的时候出现脓血便,并伴有脱水现象,口干,体重下降,皮下的水分减少了。

夏季腹泻

细菌进入肠道后会分泌很多的细菌毒素,造成肠道分泌异常,往往出现发烧、拉肚子、脓血便、腹痛、腹胀、纳差等情况。腹泻次数多还可以出现脱水症状。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怎样进行日常用品消毒?

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幼儿园冬季防寒工作措施

寒冷的冬日开始来临,面对气温的骤然变化,为确保幼儿不受疾病侵害,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个冬季,幼儿园可制定以下冬季防寒工作措施:

1、防寒保暖:

(1)加强对厨房制作食物的保温,要求饭菜按时出锅,不得提前也不得退后。

(2)加强对班级进餐环节的管理,教师要准时打饭,打回班级的饭菜尽量要减少闲置时间,保证幼儿吃热饭、热菜、喝热烫,并及时为吃饭慢的孩子添换热饭菜;(照顾体弱儿先吃饭)

(3)班级值午睡的教师要不定时的为蹬被幼儿盖被,并要照顾好当日有病的幼儿和体弱儿;

(4)天气好的日子,要为汗脚幼儿晒鞋子,保证幼儿午睡后鞋子的干燥;

(5)由于天气寒冷教师要多提醒幼儿喝热水;

2、加强锻炼、增强保育意识

(1)开展有关冬季锻炼的健康活动,加强晨间(午后)户外锻炼活动,提高锻炼效果;

(2)锻炼时注意对孩子脸部、手部的保护;

(3)增强保育意识,幼儿运动前后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并提醒幼儿塞好衣裤。

同时老师们可为幼儿精心准备一份满载着浓浓爱意的“爱的提示”,包括:你今天参加晨炼了吗?你今天喝热水了吗?你的内衣塞进裤子里吗?你转呼啦圈了吗?你夹沙包跳了几次等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活动小游戏。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防治呼吸道传染病应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过室内;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

3、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4、增加营养。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6、讲究卫生。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

7、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

8、早发现、早治疗。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

一、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二、人体防冻基本方法

1、暴露在外面的皮肤是最容易冻伤的,如面部、耳廓、手指等等。因此外出时应戴好手套、帽子等衣物。另外,可以在脸上手上涂抹防寒霜等专门的防护用品,这样既可以减小热散失又可以保持皮肤水分。

2、保持服装鞋袜的干燥,受潮后要及时更换,有利于保温。

3、经常坐着工作的朋友应该注意尽量能够经常活动一下,一直保持一个姿势不利于血液循环,因为身体末梢主要靠血液循环来提供热量。

4、对已患冻疮的部位,应加强保暖。

5、冻疮的防治

三、冻疮主要是因为手、脚、耳、脸等处的皮肤受到湿寒侵袭,导致血液循环恶化而引起的。在这里介绍几种预防冻疮的方法:

1、体育锻炼法

选择适合自己条件的体育锻炼,如练气功、跳舞、跳绳等活动;也可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以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

2、温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或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在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3次,可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3、药物法

有易生冻疮体质者,可在刚入冬时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摄取,以提高肌体的耐寒能力。也可取中药三

七、红花、赤芍、鸡血藤等,适量水煎取液,在冻疮多发处擦洗。

4、偏方蔬菜法

用紫皮大蒜或新鲜山药擦洗手、脚的冻疮部位,或用萝卜、生姜、桂枝煮水擦洗,亦可预防冻疮。

此外,户外工作者应避免手脚受寒、受湿,要保持手部清洁,少用热水洗手、热水袋捂手或用手炉烤手。

冬季易患冻疮的人,除皮肤起水泡或溃烂者外,可用生姜片或辣椒涂擦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可减轻或避免冻疮的发生。

第二篇: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

进入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秋季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所以说秋季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一般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者病毒污染; 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要讲究环境、食品安全和个人卫生。以饮食卫生为主,把好“病从口入关”,加强自身防护。

提倡良好的个人和饮食卫生习惯。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生冷的食物不吃蚊虫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养成餐前变厚洗手的良好习惯;食瓜果蔬菜要洗涤;绝生吃水产品。

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

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二、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 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必要时进行疫苗接种。养成不挑食的习惯,少吃零食,注意营养的摄入。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勤洗澡、勤换内衣裤,床铺保持干燥整洁卫生。自己的毛巾、洗漱用品、水杯等自己用,不要给别人用,防治交叉感染。

第三篇: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应重点防治流感、流脑、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幼儿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幼儿园又是这些易感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有传染病的传入,即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幼儿中造成疫情扩散,甚至造成局部暴发。

一、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及易变异,人群对及易变异后的病毒株缺乏免疫力,甲型病毒多为大流行;乙型病毒多为局限型流行;丙型病毒多为散发型。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病后7日后仍有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预防:患者隔离和治疗一星期。患者用过的食具和衣物等煮消毒或阳光暴晒2小时。患者的房间可用紫外线照射或食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流感流行期暂停集会和集体活动,不到患者家串门。流行期间可以接种流感疫苗预防。

二、流行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苗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好发于冬春季节,流脑的症状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暴发型、轻型和慢型、败血症型。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述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病源菌主要通过喷嚏、咳嗽、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预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打喷嚏、咳嗽时使用手帕,不直接面对他人等,可以减少传播、感染的机会。改善居住、工作环境的拥挤状况,并经常通风换气,特别是幼儿园、学校、工地等人群聚居地区。流行季节前接种流脑疫苗可以有效预防。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但全年即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暴发。大约2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四、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好发。病人为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经空气及病人用具传播,传染性强。潜伏期1-2周,发病初期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1-2周后躯干皮肤出现斑疹,数小时后转化成丘疹、疱疹晶亮伴瘙痒,抓破后能留下斑痕。皮疹分批出现,大小不一,故同一部位皮疹可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7-10天至全部干涸结痂为止。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有条件可注射免疫球蛋白。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协庄矿医院公共卫生科 2014年10月13日

第四篇:秋冬季节青少年儿童传染病整理

秋冬季节青少年儿童传染病“流行性感冒”

中医药防治建议方案

青少年儿童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属于中医“时行感冒”等范畴。根据卫生部颁布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和《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版修订版第一版)》,总结既往中医药防治青少年儿童流感的临床经验,结合我省流感发病特征与流行病学资料,特制定本方案,以供参考。

流感传播途径多,青少年儿童和婴幼儿普遍易感。做好青少年儿童个人、家庭、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预防是防控工作的关键。同时,根据青少年儿童生活环境中是否有流感发生,以及与流感接触的密切程度,采取不同的中医药预防措施。

一、无流感发生的区域

(一)个人预防

1.平时生活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多晒阳光,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脸。

2.流感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二)家庭和托幼机构等环境

1.居室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每天2-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2.衣被等物品要勤洗,勤晒。

3.对公共玩具、餐具等物品要进行清洗消毒。

二、有流感发生的区域

(一)个人预防 1.无密切接触史者

①中药茶饮法

桑叶6克、白菊花6克、防风3克、生甘草3克,沸水200毫升冲泡,可加适量冰糖,代茶饮。

②中药香囊佩戴法

组成:藿香、艾叶、肉桂、山萘、苍术等各等量。功效:芳香辟秽解毒。

制法:将处方中各味药洁净处理,去除杂质,烘箱60度下干燥后,在洁净区内将药材混合粉碎至100目以上,有条件者粉碎至1000目(采用微粉粉碎法),将粉碎的药粉包装成3.5克/袋,再制成香囊袋剂。

用法:每人1个(3.5克/个),挂前胸佩戴,并每天置于鼻前闻香2次,每次3分钟,晚上睡觉时放置枕边。每周更换一次。2.有密切接触史者

① 中药煎服法

组成:金银花6克、贯众6克、苏叶6克、荆芥6克、生甘草3克。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制法:取上述中药加水250毫升煮费15分钟,静置取上清液(约120毫升)。

用法:6岁以上每次30-60毫升,每日二次;3-6岁每次20-30毫升,每日二次;3岁以下酌减。

② 中成药可任选一种服用:双黄连口服液、清开灵颗粒、清热解毒颗粒、芙朴感冒冲剂。

(二)托幼机构及中、小学等集体环境预防

中药熏香剂熏蒸法

方法一:浓缩液熏蒸法

组成:藿香、艾叶、菖蒲、佩兰等中药等量。

功效:芳香辟秽。

制法:将上述中药材放置提取罐内,加10倍量8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两次,合并收集的回流液,回收乙醇,浓缩成含生药1.0克/毫升的提取液。

用法:根据房间面积以1毫升/平方米浓度稀释10倍后加入加湿器中雾化或加入器皿中直接加热蒸发,每天二次,每次30分钟,熏蒸时应尽量保持房间密闭。

方法二:中药饮片煎煮熏蒸法 组成:藿香10克、艾叶10克、菖蒲10克、佩兰10克。

功效:芳香辟秽。

用法:每30平方米面积场所内,将上述中药加水1000毫升敞开器皿中煎煮熏蒸30分钟,每天二次。

方法三:中药焚熏法

药物:艾条1支。

用法:直接取艾条1支进行焚熏10—15分钟,每天二次。

治疗

流感属于中医“时行感冒”范畴。多因感受非节之气,经口鼻而入,蕴郁肺卫,外透肌肤,表现为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感冒症状,无发热。若病邪较重,邪热壅肺,而见持续高热、咳嗽气喘等;逆传心肝,可见嗜睡、躁动、惊厥等。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可分轻型(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重型(邪热壅肺)、危重型(逆传心包)、恢复期(气阴两伤)辨证论治。

一、轻型

(一)风寒感冒

临床表现:发热轻、恶寒重,或无发热,喷嚏、流清涕,咳嗽,头痛、全身酸痛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指纹淡红。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止咳。

方剂:荆防败毒散加减。

基本方:荆芥、防风、苏叶、桔梗、前胡、半夏、茯苓、枳壳、甘草等。

中成药:午时茶。

(二)风热感冒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汗出,咽喉红肿,咳嗽痰稠,鼻流黄涕,头痛,口渴,烦躁等;舌红,苔簿黄,脉浮数,指纹红赤。

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方剂:银翘散加减。基本方: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竹叶、牛蒡子、桔梗、鲜芦根、玄参等。

中成药:可任选一种服用:连花清瘟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清开灵颗粒、清热解毒颗粒、抗病毒口服液、金莲清热颗粒、清热灵颗粒等。

(三)挟杂证

1.挟食滞:除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症状外,伴有食欲减退,胸腹胀满,或呕吐酸腐,或大便不化,舌苔黄厚腻。治宜在感冒方中,选加鸡内金、炒山楂等;若热不重而食滞较重者,可改用保和丸加减。.挟惊:又称“热惊”。证见发热烦躁,面目红赤,四肢惊厥。宜在感冒方中选加钩藤、僵蚕等;或选加琥珀抱龙丸。

3.挟痰热:感冒热盛,灼液成痰,痰热闭肺,则出现身热,咳嗽,气急,痰稠等症,按重型(邪热壅肺)证治。

二、重型(邪热壅肺)

临床表现:高热不退,汗出烦渴,咳嗽气急,胸痛痰稠;舌红绛,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平喘。

方剂:麻杏石甘汤加减。

基本方:麻黄、杏仁、生石膏、葶苈子、黄芩、黛蛤散、苏子、桑白皮、竹沥半夏等。

中成药:牛黄清心丸等。

痰热清注射液静脉点滴。

三、危重型(逆传心包)

临床表现:壮热持续,嗜睡或烦躁,甚则神昏、抽搐等,舌质绛红,苔黄燥,脉弦数。

治法:清心开窍。

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羚羊角粉等。

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等静脉滴注。

四、恢复期(气阴两伤)

临床表现:热退,神疲乏力,纳差,口渴等;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清解余邪,益气养阴。

方剂:沙参麦冬汤加减。

基本方:北沙参、麦冬、玉竹、桑叶、扁豆、生米仁、茯苓、生甘草等。

中成药:生脉饮口服液等。

一、饮食调护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水。宜服用梨汁、甘蔗汁、西瓜汁、荸荠汁等,不宜食用牛、羊肉,辛辣及煎炸食物等。恢复期饮食宜易消化且富有营养,可用米仁、扁豆、红枣等煮汤或熬粥食用。

二、起居调护

注意休息,做好隔离,衣被不宜过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高热时可用温水浸浴或擦身。

2008.3

寨子小学学生常见病防治组织机构

长:

副组长:

员:

张庆功 明国庆李仁强 各班班主任

小学生常见病防治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的规定“学校应当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肠道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异常、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正工作。”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和生活条件的变化,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成年时才会出现明显症疾病,应在少年时期及早防治。我校为认真做好学生常见病积极开展防治工作控制和降低患病率,特制定了针对以上常见病防治计划。

一、学生营养不良防治计划

1、背景

各种营养素的缺乏均会导致营养不良。其中以蛋白质——能量缺乏型营养不良(以下简称营养不良)为最主要表现为低体重。我国学生中出现的营养不良以轻型为主。导致学生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为缺乏有关的营养知识,膳食结构不合理,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及过度节食引起。

2、目标

根据《全国学生营养不良综合防治方案》要求,营养不良患病率要求控制在10%以下。

3、措施 以宣传、普及营养知识为主要手段,采用群体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改善学生的不良的饮食行为,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1)健康教育

将合理营养的知识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对象包括家长、老师和学生。

(2)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克服挑食、偏食、吃零食及过度节食的不良习惯,培养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定期进行学生常见疾病情况调查,积极治疗肠道寄生虫病及消化道疾病,并配合营养疗法,纠正营养不良。

(3)防治指导:

每年进行一次营养不良监测,掌握营养不良发病率。定期查治患病学生,观察疗效

二、学生贫血综合防治计划

1、背景

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学生的常见病。导致学生缺铁性贫血高发的原因很多,除一些社会、经济因素外,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的膳食中植物性铁摄入占70%~90%,而人体对植物性铁的吸收率较低,且维生素C的缺乏也会影响植物性铁的吸收。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对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偏食、挑食等不良行为,因此使学生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

2、目标

根据《全国学生贫血综合防治方案》要求,学生贫血患病率应控制在10%以下。

3、措施

普及营养知识,改善膳食结构,进行营养干预。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学生的贫血状况。

(1)健康教育

将有关贫血的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要针对学生进行宣传、指导。在现有饮食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平衡膳食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定时定量进餐,不以糕点等零食代替正餐。

(2)查找病因

应首先查清造成学生贫血的主要原因,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消除病因。如重视学生慢性胃肠道疾病的防治。

(3)合理安排膳食:

在选用食物品种方面,不仅要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还应考虑铁的吸收率问题,各种食物的含铁量不同,铁的吸收率也不同,一般肉、鱼、肝等动物性食品含铁量较高,植物性食品中大豆制品含铁量也较高,蛋类的铁吸收率稍低,但因其含铁量丰富(每百克蛋黄含铁7mg),因此仍是供铁的重要来源。蔬菜的铁吸收率则较低,但其含维生素C相对较多,应与动物性食品同时摄取。合理利用铁强化食品。

(4)防治指导:

轻度贫血的学生以膳食调整为主,血红蛋白在10~11g/dl的学生,以改善膳食为主,辅以维生素C、铁剂等药物治疗。对于中度贫血以上的学生以药物治疗为主,血红蛋白在10g/dl以下的学生,学校应建议其去医院诊治,并重点观察。

2008.3

小学生常见病防治

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防治呼吸道传染病应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过室内;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

3、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4、增加营养。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6、讲究卫生。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

7、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

8、早发现、早治疗。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

第五篇: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教案

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知识教案

班级:九(1)执教:严开永

教学目标:

1、了解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2、了解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技巧;

3、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注意保持身体健康。教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

1、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哪些?

2、常见肠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3、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4、预防夏秋季常见肠道传染病应该注意什么?

5、常见春冬季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6、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7、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8、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二、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染病有哪些?

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伤寒、痢疾、甲肝、戊肝、细菌性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等。这些疾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极易引起暴发性流行。

三、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病人最主要的症状为急性腹泻、呕吐,只要及时就诊治疗,完全可以痊愈。如不及时治疗,严重的会引进并发症,如脱水、毒血症等,严重的会造成死亡。

腹泻是指每日3次或以上的稀便或水样便。

四、预防夏秋季常见肠道传染病应该注意什么?(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不吃生的食物,食品在吃前要煮熟、煮透,尤其贝壳类与甲壳类海产品;(3)煮熟的食物要趁热吃,隔夜食物吃前一定要彻底加热;(4)所有烹饪器具和食具,使用后应洗涤干净并保持干燥;

(5)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已消毒食具与未消毒食具需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6)夏秋季肠道传染病易发季节,不宜大办婚丧、喜庆等群体聚集性聚餐活动。

五、春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1)流感(流行性感冒)

(一)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二)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

(三)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行性腮腺炎

(一)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痄腮或痄耳寒,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爆发。大约每2年发生一次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二)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主要症状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颔下腺。

(三)传播途径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

(四)患了腮腺炎怎么办?

1、如果腮腺疼痛或发烧,及时到医务室就诊。

2、确诊后通知家长马上接出学校就医,以免传染他人。

3、建议患者到黔西县中心医院传染科复查、就诊。如果不是传染病,请医院出具证明交医务室唐素珍医师即可回校上课;如果确诊为腮腺炎,则须及时治疗,病愈后(最少14天)方可返校上课(返校时带上医院出具的病愈证明交医务室唐素珍医师),以免传染他人。

(3)水 痘

(一)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二)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

(4)流 脑

(一)由脑膜炎双球菌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二)主要症状是初期有低热、咽痛、咳嗽等类似一般呼吸道感染症状,随病情加重会出现高热、昏迷、惊厥、休克等,治疗不及时可死亡。

(5)肺 结 核

(一)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全身的慢性传染病,全身各脏器多可发病,肺结核病占所有结核的80%以上,全国已有4.5亿人感染结核菌,有结核病患者450万,每年新增患者150万。

(二)全身症状有 乏力,消瘦,食欲不振,长期低热,多在下午或傍晚升高,盗汗,面颊潮红,重症可出现高热不退,周身衰竭。

(三)呼吸道症状:多表现有咳嗽,早期轻微干咳,或少量粘液痰,随病变进展可咳大量粘液性或脓性痰。

(四)咯血:是肺结核病人常见症状,可表现痰中带血,或小量咯血,大咯血者多见于4型肺结核,或因空洞内动脉瘤破裂所致。

(五)胸痛:胸部可有隐痛,胸膜炎病人则表现较剧。

六、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主要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七、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

八、怎样预防呼吸传染病

1、教室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最近可能是由于气温下降的原因,我们发现有一些班级开窗通风做的不是很好,希望教室的窗户只要天气条件允许,上课时尽可能打开,无论天气怎么样,下课时都应该打开所有的门窗。建议各班指派专人负责教室的开窗通风。最佳通风时间为上午9点至10点,下午3点至4点。

2、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如果同学们家庭条件允许,不防建议你到就近的接种单位接种相关的疫苗。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能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5、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应少于8个小时。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无论学习或其他活动使身体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6、衣、食细节要注意。秋季气候多变,早晚温差较大,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同学们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7、切莫讳疾忌医。由于秋季呼吸道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告诉父母亲带你看医生,特别是有发热、皮疹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隔离、绝对不可到带病坚持上课。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保育员培训资料-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护理及措施 2(精选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