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解读[小编整理]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23-504107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04 03:27:31 来源:网络

第一篇: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解读

人文地理学重点

⒈★ 什么是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解释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提前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之一。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已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具有其特定内核(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即地理学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

①人地关系的传统。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②区域研究的传统。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③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探讨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

2.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① 社会性。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的反应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

② 区域性。区域性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都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人文现象的地理位臵的研究,他的恩不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和特征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理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的体现。

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也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的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③ 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它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思。

综合性特点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个横断学科,与研究地球表面的人文要素的学科都有密切关系。

⒊ 古代、近代、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特征 ① 古代人文地理学:从地理思想的萌芽直到19世纪上半叶为止,以描述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中心内容,还未形成独立的学科。

②近代人文地理学:19世纪下半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开始分化为一门独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

③ 现代人文地理学: ⑴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⑵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⑶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4.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有哪些流派? ⑴德国

赫特纳,“区域学派”,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是地理学的核心。施吕特尔,“景观学派”,注重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景观。

(2)英国

麦金德,“政治地理学”,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3)美国

森普尔和亨丁顿,“地理环境决定论”,大肆宣扬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质、民族发展

与国家历史有决定性影响。

索尔,“文化景观派”,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区域学派。哈特向,他认为,地理学是描述和解释作为人类世界的地球个地方之间的变异性的科学。(4)俄国

巴朗斯基和萨乌什金,“经济学派”,主张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区域,强调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密切联系,重视自然条件的分析和区域的综合研究。

费根和康斯坦丁诺夫,“地理学派”,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一门纯粹的经济科学。(5)重要地理学名人

1、李旭旦:中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呼吁人文地理学的复兴,主要研究领域是人地关系和人文地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翻译了《苏联地理》、《海陆的起源》、《地理学思想史》等。编著《苏联经济地理概论》、《人文地理学概说》、《人文地理学论丛》等。

2、埃拉托色尼:古希腊著名学者,首创了“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Geo为地球,graphe为描述。他的研究特色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3、亚历山大·冯·洪堡,卡尔·李特尔:对古代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两位德国地理学家,他们被尊称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也有重要的影响。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4、拉采尔:德国,“地理环境决定论”。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的首推拉采尔,他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他创名的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路线: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

5、维达尔·白兰士:“人地相关论”,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建立起来的法国学派主要特色是在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人文地理研究两个方面。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法国学派特别重视小区与研究,重实实地考察。5.现代人中国文地理学的发展: 1、1949—1979年,以经济地理学为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人文地理学衰弱的阶段。

2、1980—1990年,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阶段。

3、1990年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进入了全面发展、提高阶段,无论是在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上,还是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均有了较大发展。

6.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1、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

2、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7.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1)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2)文化的时间表象——文化扩散

(3)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

(4)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一般说来:

一、接受外来的物质文化比较容易。

二、接受外来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比较慢,且需要与当地文化融合过程】

(5)文化景观:亦称为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因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国外大多数学者对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聚落型式、土地利用类型和建筑.)

8.文化区:

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域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在形式上与形式文化区不同。它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功能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由于其形成机制的差异,两者是不同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则是相互重叠,彼此有高度的一致性。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相比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相比区内缺少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9.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这种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由于扩散的传播的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亦可称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①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这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②等级扩散:这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③刺激扩散:这是某种文化现象,受到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迁移扩散:人是文化的载体。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10.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①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②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③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④人类后的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11.人地关系论

①环境决定论: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②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③适应论 ④生态论 ⑤环境感知论 ⑥文化决定论 ⑦和谐论 1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

1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的下降 大幅度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在工业化和社会化过程中,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 ②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③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14.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1、人口转变理论:1934年,法国科学家兰迪在《人口革命》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人口再生产类型随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而转变的观点。他总结法国人口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序列”,第一序列即原始阶段,特点是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第二序列即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两者较原始阶段为低)和低的自然增长率;第三序列即现代阶段,先是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却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又转入低。

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提出人口转变五大阶段模式:①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②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③后期扩张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尔后减速。④低位静止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⑤减退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负增长状态。

2、人口转变模式

① 西北欧模式 ②日本模式 ③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与前两个模式相比,中国的特点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存在)④印度模式

3、人口与发展

(1)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具有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环境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自然环境给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生存资料的同时,人们所从事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一切物质条件也都来关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2)人口与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地表现出两重性特征: 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实际上人口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口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3)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最理想的人口数量。

意义:①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参考价值。②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③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来讲,适度人口的确定也有着重要意义。

15.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体 ②社会经济因素 ③政治因素

16.民族具有的共同特征:

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17.民俗:

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18.民俗可以分为:

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礼仪民俗、精神民俗和口承语言民俗。

19.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①建筑材料:建造房子要用材料,只能就地取材,而材料却受到地域限制,因此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②建造布局:建筑布局分为两种:一种是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另一种是由不同大小、式样、功能的房屋以一定的目的集合在一起的某种组合。

20.农业发展阶段:

农业的起源从考古和民族学着手,假说以“发现论”为代表

人类文明的出现:最早的文明古国在东半球有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在西半球有墨西哥,玛雅和印加,这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环境不断地发明创造,形成一种独特的人地关系,而创造了人类新的发展阶段—文明。一. 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

特点:①对土地进行轮种②原始的刀耕火种,土地贫瘠③同一块地上农作物的种子多种多样④人口压力较大时,会导致环境的恶化

二. 传统农业:

一般来说,从奴隶社会起,经过封建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即产业革命以前,整个阶段称为传统农业阶段。

(一)特点:①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②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受自然环境影响大③整个社会农民占绝大部分,生活贫困,社会发展缓慢

(二)传统农业的形成: 1. 中国:火耕水耨(用火烧去田中的杂草,用水淹死杂草),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不断的减少,这促进中国农业走上集约式的精耕细作与投入大量人力的道路。

2. 欧洲中世纪:(1)敞田制:庄园中的农户在各耕区获得耕种长条状份地,在作物收获后,各户均须将自己耕作地段的篱栅或沟渠废除,敞开供庄园内农户共同放牧;(2)三圃制(冬小麦和黑麦、春小麦和燕麦、农闲做牧场以发展养殖业)饲养的家畜类型有猪、绵羊和牛等,农民的定居点一般坐落在各耕作区的结合部。(3)美国的殖民农业:灌丛—休闲农业(地多人少)

以上三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充分说明了人、地与技术三者之间关系的独特性与复杂性。

(三)传统农业的类型: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业四种类型

三.现代农业

(一)现代农业的概念: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1)现代农业的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消费的。

(2)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传统农业低得多。

(3)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

(4)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大得多

(5)现代农业的生产往往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联合经营,农业社会化程度高。

(三)现代农业的类型:

1.种植园 2.谷物农业

3.牲畜育肥农业 4.乳品业

5.市场园艺农业

6.大牧场

21.农业形成与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一)农村的形成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大的空间分布上,农业的分布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在小尺度空间中,人类可以局部改变地区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的发展。

1.农业对地形的改造力度相对较小。对于地形主要还是在适应。

2.农业对植被的破坏主要是体现为燎荒的形式。

(二)农业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

1.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1)食物的变化有利于人类的发展(2)驯化的植物为人类的衣着发展提供了条件(3)熟食对于人体健康和稳定的生活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口总量

2.农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影响:(1)农业导致居民点的产生(2)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3)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22.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1.自然条件

①地形条件: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以及地基的承载力等情况对厂址选择的影响。

②气候条件:风向、温度

③水文条件:供水和排水的问题。工业生产大多需较多的供水,不但有数量的要求还有质量上的标准。因此,建厂时要考虑这一情况,了解地面水、地下水情况,或者修建水库蓄地表水或者打井抽取地下水,甚至从他处饮水解决工业用水。

2.资源条件:

①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均减少且价格也低廉的产业靠近原料地

②加工后体积变大且不便运输的产业靠近市场

③消耗能量多的产业靠近能源

④需要新鲜原料的产业中间位置

⑤靠近市场区布局产品需要保鲜的产业

3.能源条件:主要受用水、交通的限制

4.市场条件:

①从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市场、消费条件是从生产的目的方面影响生产布局,接近消费市场,可以方便直接地获取产品与需求信息,迅速灵活地调整发展战略,能更有正对性,更有效率地进行生产,如:食品工业

②外资企业 5.劳动力条件

根据工业生产过程对劳动力的数量,质量的不同要求,产业部门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前者应考虑供应数量,平均工资水平、劳动力技术情况。

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①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

②工业发展的准入机制

7.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①全球一体化对产业布局的影响②横向分工转为垂直分工

23.当前的全球经济空间格局

(一)工业产品需求不旺:需求不旺,生产也就不会上升,从而影响工资总量的增长与消费的提高。技术的提高也会导致对某些产品的需求下降。

(二)生产能力过剩:竞争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

(三)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遭遇市场激烈的竞争。

(四)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

24. 城市的特征及职能、性质

定义: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

1.集聚特征:人口、经济、生产要素集聚,取得集聚效益

2.产业特征:非农业为主

3.规模特征:人口聚居

4.景观特征:特质环境和建筑密度

5.物质特征:市政、公共设施集中、完善 6.职能特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5.集镇:

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

1.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

2.集市

3.乡村

1)一般类型的乡村:密集型农村聚落、分散型农村聚落、半聚集型农村聚落)2)活动型村落 3)特殊类型聚落(单户型、集体农场型、经营农村型)26.中国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发展:

我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距今约有4000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防御十分重要,城墙开始产生。秦统一后的首都咸阳、汉长安城、唐长安城、宋开封城、杭州城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城市内部功能已相当齐全。元、明、清三朝,全国最大的城市是北京,它代表了我国封建礼制的典型,城为内外城。明清时期,出现了朱仙镇(河南)、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

2.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

第一阶段:初期发展阶段。1949年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与经济大发展。

第二阶段:1961~1977年。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经济缓慢,停滞,极大影响城市发展。

第三阶段:1978~1998年,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的发展速度空前。

27.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

1.城市:根据我国规定,凡具备以下两条标准之一时,均可设市:

(1)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

(2)聚居人口不足10万,但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是重要工矿基地,或是规模较大的物质集散地,或是边疆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可设市的建制。

2.镇:1984年11月,新的建制标准规定:

(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

(2)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务工、经商、办服务行业的人口合计超过2 000人的,可以建镇;

(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和山区,可以比照第二条适当放宽;

(4)小型矿区、物资集散地、风景旅游区、边境商埠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人口两项总数虽不足2 000人,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

28.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非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定义:人口向城市区域集中和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区域的过程。

(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1.城心地区的城市化

城心地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向心型城市化。2.中间市区的城市化

这一区域在城市化过程中比较稳定。但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政策的变动使中间地带有可能成为城市中心,城市化在这个地区的主要形式是充分利用和初步改造。

(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外围市区也称为城乡结合部或城市边缘区,这里是城市生长最明显、最迅速的区域。1.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城市沿线建设和扩散、外延、内涵、跳跃式

2.工业的发展与城市化:工业的扩展是城市规模急剧扩张的主要因素之一

3.居住用地扩散与城市化:安居乐业、住宅是国内外城市扩展主要动力之一。

(三)郊区的城市化

特点:

1.土地利用集约化:作物的商品化、劳动的商品化、土地的商品化 2.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3.城市网络化:城市网络化是指以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信手段、管理和绿地等为载体,以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市为基础形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四)逆城市化阶段:

逆城市化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郊区化:就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

区别:发生的原因不同。郊区城市化应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象。而逆城市化才应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

联系: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逆城市化的前提条件。逆城市化是城市郊区化的结果,城市化的后期想象,一种高级形式。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这一般称郊区城市。

逆城市化则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较高的时候,这时人口(高收入较多)往往向郊区迁移。

29.城市化的机制

(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1.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城市粮食如何供应)

2.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城市人口从何而来)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1.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因素 2.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1.生产性服务设施

2.居民对生活服务设施的要求提高

(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1.人口和经济向城市集中的原因是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好后果

2.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是正相关

(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1.户籍制度限制人口的流动 2.农转非

30.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城市化

(一)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

1.城市化进程在加快

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

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二)当代中国的城市化

1.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4.城市化的省级差异明显

2、城市与自然环境

(一)地质环境与城市: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震对城市的毁坏作用

(二)地形与城市

城市的建设与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十分密切。一般来说,平坦而地势稍高的地形是比较理想的。

北方:城市所地形的影响比较小

南方:丘陵地区,城市发展则受到很大限制

(三)气候与城市:大城市多位于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带地区,城市的小气候对城市

(四)水资源与城市:生活用水 生产用水

(五)城市的生物环境

城市的生物环境是城市绿地景观建设的基础条件。这既反映了人对回归自然的潜在愿望,也是现今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创造优美的文化景观与田园风光城市。

31.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一)集聚力:即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居民部门向市中心集聚,具有交通方便、社会条件优势如知名度。引起原因:

1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1)交通方便(2)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

2.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二)离散力:引起原因: 1.经济条件方面:(1)城市中原有城市中心高级住宅区富有阶级转向郊区后,营业额下降,经济效益下降。(2)由于原来集聚力形成繁荣的中心带来该地区高地价,高工资,高消费,给中心地区造成高的成本和负担

2.社会条件方面。郊区高质量住宅区声望提高,吸引力加强,加速城市的分散

(三)摩擦力:摩擦力是指阻碍产业、家庭产生积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

(四)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集聚力,离散力不一定相对于城市中心点,也可相对于交通动脉(线),还可相对一定的开发区域。32.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一)同心圆模型:1929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伯吉斯提出,分为5个同心圆带:

1.中心商务区:城市的核心,多为高层建筑,交通汇集量大

2.过渡带。以商业和住宅相混合为特点,居民多为低收入阶层 3.工人住宅带。

4.中产阶级住宅带。白领阶级住宅区,多单户条件较好。

5.通勤带。高收入阶层居住区,也是城乡交错地区。

(二)扇形模型:1939年美国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提出。

原因:1.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商业区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另一远处高租金住宅区延伸,最后彼此相联成一个扇形。

2.高租金住宅区多选在环境条件较好地区,离市区及中心地区远就需要有快速的交通线与其联系

(三)多核模型:1945年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

城市不断向外扩大,并出现新的郊区有自己的核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出现多核心城市。原因是城市的多样化功能不断出现,而各种功能都有自己的特殊需要。

33.农业区位论

(一)农业区位论:是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首先提出的,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二)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三)形成机制:

1.区位地租:单位面积土地产生的利润,即收入减去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后的净收入农民的地租收入决定要素:某一固定农作物 ①市场的价格 ②产地的生产成本 ③两地间的运费

2.结论:距中心城市的距离增加,地租收入减少,直至为零。

3.目的:如何通过农业布局来达到节约运费,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地租

(四)基本原理

1.一般在城市附近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运费大或不便于运输的作物。

2.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

3.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不同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

(五)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1.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其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最具重要意义,对后来的区位理论研究者有很大影响与启发,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后来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

2.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由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致使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

(六)局限性:

(1)完全均质条件下的“孤立国”在现实中很少存在(2)自给性农业经营的存在是导致杜能模式与现实农业空间分布状况产生偏离的最大原因之一

(3)即使是商品性经营农业,农业经营者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能力也各不相同

(4)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变小

34. 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困子;集聚、分散因子

结论: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区位因子为运费和劳动费

(二)理论前提: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三)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

(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用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表示,一般区位法则:

(1)原料指数>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2)原料指数<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3)原料指数=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在生产中有一个市场、多种工业原料的情况下,运费最低点就是工业应该选择的区位。

(四)构建步骤

第一阶段:运费指向论。运费作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唯一因子,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运费主要取决于重量和运距,运费指向论主要是使用原料指数判断工业区位指向。

第二阶段:劳动费指向论。将劳动费用作为考察对象,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第三阶段:集聚指向论。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五)劳动费指向论:

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费大于增加的运费。

劳动费指数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

劳动系数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

人口稀疏的地区工业区位倾向于运费指向;人口稠密的地区则倾向于劳动费指向。

集聚与分散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集聚是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集中到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或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

分散则是因为把生产分散(分布到多个点上)进行而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

(六)集聚指向论:

原理:在运费、劳动费定位的基础上考虑集聚、分散,目的在于节约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七)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1.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以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2.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3.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它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

(八)韦伯区位论的局限性 :

1.与现实情况不符(现实中运费制度则是区段增加并且是远距离递减;完全竞争条件也是非现实的)

2.技术进步因素的影响(原材料消耗下降、运费成本降低)3.其它因素的影响(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地域政策因素)35.人地关系理论有哪些?各理论的核心思想和评价。

① 环境决定论

核心思想: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评价:⑴他用自然环境的作用否定“天命论”“神创论”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⑵但其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② 可能论

核心思想:强带人在利用地理环境过程中的选择力和创造力

评价:过分强调人的选择能力,地理环境只是提供可能,其对人地关系的解释不够彻底,但他承认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同时也反对环境决定社会的观点,具有朴素的辩证能力。

③ 适应论

核心思想:强带人群对自然环境的文化适应 评价:该理论已经有了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

④ 生态论

核心思想:人与自然和生物环境的相互影响

评价:⑴生态学概念的引入,是人类活动、生物作用、自然营力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加以整合,避免了决定论和或然论各持一端之嫌,又打破了自然和人文的二元论观点。为人地关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⑵生态学为人类提供了一套新的研究方法模式,使其研究个科学化。

⑤ 环境感知论

核心思想: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是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寻的。他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

评价:(将行为心理学运用到环境感知论中)⑴通过研究人类的环境知觉和空间行为,可透彻了解和检验人地之间的关系,用人类的行为感知过程,把人类与环境关联起来,克服了传统人地关系研究中只把人类活动加以理性化概括化,且只注重人类活动和环境后果的倾向。⑵为人地之间的协调和调控提供了又一支撑体系。

⑥ 文化决定论

核心思想: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对环境影响程度,每一种文化特征水平都对应于特定的人地关系

评价:⑴片面性。虽然文化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但人类在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化面前并不是束手无策俯首听命的。在面临新的人地问题时,人们总是从传统习惯和文化习惯之外去寻找解决方法,从而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⑵文化对人类的行为规范是具有条件的,当人们在生命钱挣扎而加速生长环境衰竭的时候,文化价值观也失去了他的支配作用。⑦ 和谐论

核心思想:人地关系应当和谐

评价:“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作为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模式和人地关系优化的目标,具有泛科学化的意义,对地理学来说,最重要的仍然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构建富有实际地理内涵的人地关系理论

36.人文地理学的五大主题的概念?类型?各类型区别与联系?

① 文化区—人文思想的空间表征

概念: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类型: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区别: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相比既无功能中心,有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相比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联系:三种文化去具有作用上的互补性,空间上的重叠性,时间上的动态性

② 文化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

扩展扩散:指某文化出现后,通过其居民,向四周不断的传递,辐射所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的过程。

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扩散速度的差异性(主要分为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迁移扩散:文化主体的迁移流动对文化的引进与传播导致文化扩散。特点:⒈文化保持原汁原味 ⒉空间上不连续呈点状分布 ⒊速度快

③ 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产生于人地关系,蕴含着人地关系,表现着人地关系,受制于人地关系。

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④ 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⑤ 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37.文化的内容?概念?结构?

文化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财富的总和

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物质文化:

①内涵: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总和,是文化整体演进的基础

②特点:

物质性(实体性)—文化的支撑骨架与表现载体

基础性(经济性)—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时代性(社会性)—变化快

制度文化:

①内涵:强调文化的社会调节功能,反映社会关系

②特点:⑴强制性和权威性—刚性约束 ⑵缓慢变迁性—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成本有时很大,尤其是对既得利益而言 ⑶相对独立性—制度的孕育制定、修改、完善与创新涉及到很多因素,也有着自己的内在要求与规律

精神文化:

①内涵:文化的核心层精神。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培育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形成,道德情操、审美趣味、民族性格。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38.世界人口增长呈三个阶段: ①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生产和活动及其性质:狩猎采集业、生产水平低下的性质决定了当时人口增长 受到种群规律的强大制约。

人口特征:⒈极低的人口密度 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⒊人口分布:大分散小聚居 ⒋人口迁移扩大范围如亚洲的蒙古人,沿白令海峡冰桥到达美洲形成黄种人的分支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

②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特征:⒈高的人口密度 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的波动状态 ⒊出现定居的村落 ⒋劳动分工手工制作业的发展及社会阶层的分化

③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特征: ⒈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高 ⒉人口出生率有上升向下降转变 ⒊人口增长的幅度明显增大,人口密度进一步加大 ⒋人口移动规模大

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39.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①虽然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势头减缓,但发展中国家人口增势不减,世界人口仍将持续增长

②虽然很多国家力图控制人口增长,但人口增长率下降并不快

③虽然世界人口的死亡率总体水平较低,但不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④人口移动规模将近一步扩大 40.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在生产类型向现代人口在生产类型的过度。

人口转变模式旨在解释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41.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

① 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

② 政府对发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 42.人口转变理论(略)

43.人口转变模式(区别与联系)

1、西北欧模式

2、日本模式

3、中国人口转变模式

4、印度模式

人口转变不仅取决于技术因素,更重要的是经济因素、政治和文化因素。

西欧国家的人口转变是基于其经济起飞基础之上的,日本紧随人口转变之后的经济发展明显为其人口转变的彻底性提供了保障。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无疑是给其人口转变设臵了障碍。44.人种与民族(★概念、区别)

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隔离的不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某种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它按人们自然的体形和遗传特征加以区分,属于生物学范畴。

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一种社会现象。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在一定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是氏族部落瓦解的结果。

人种的划分是以保有共同的遗传的自然特征为依据。世界种族的的划分:①三分法:蒙古人种、尼格罗人种、欧罗巴人种、②综合指标划分:白色种族群(北欧种族、南欧种族、印度种族)、黄色种族群(蒙古族、美洲印第安种族、爱斯基摩人)、黑色种族群(尼格罗种族、布须曼种族)棕色种族群(澳大利亚种族、美拉尼西亚种族、波利尼西亚种族、密克罗尼西亚种族)

地理人种: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

世界地理人种划分:亚洲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非洲地理人种、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印度地理人种、澳大利亚地理人种、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

民族特征:①共同语言②共同的地域③共同的经济生活④共同心理素质

民俗分为:(1)心理民俗:以信仰为核心,主要是崇拜和禁忌,带有奇异性和神秘性(2)行为民俗:心里的反映,更多体现为有形的传袭活动(3)语言民俗:主以语言为中心。表现人们的思想愿望和要求的传袭艺术 45.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

①自然因素: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农业-土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破坏,耕地减少。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淡水充足之地人口增长同时淡水资源日益紧张。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开采荒地,建屋筑舍,取得燃料,开发工农业,森林面积锐减。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的促进了人口的增加,但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了对能源的过度需求,从而与有限的能源总量产生矛盾。

②人口构成(人口结构):是按不同的属性划分的各部分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关系。分为自然构成和社会构成两种。人口构成的差异会造成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异。(自然:性别,年龄。社会:民族,种族,职业,阶级,文化教育,婚姻家庭。)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⑴人口性别构成对婚姻和家庭状况有很大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带人口的增长,移动和其他人口构成⑵人口的年龄构成对人口发展动态有很大的影响,年龄构成轻轻,少年儿童比重大,则将来相继进入婚龄育龄的人数必然大,出生率高⑶人口的文化教育构成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育观念,少生优生等现代生育观,逐渐深入人心,而且文化素质的提高就延长了劳动者的受教育时间,相对推迟了人口的结婚年龄;另一方面,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世界上妇女平均生孩子的数量与其文化深度成反比。

③人口政策: ①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达的欧美国家和人口出现明显老龄化趋势的国家②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展中国家对人口过快增长的措施。

46.人口与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的表现出两重性特征: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47.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⑴人口增长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特定的条件下,人口的作用更突出

⑵适度人口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①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的预测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 ②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 ③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来讲,适度人口的确定也有着重要意义 48.关于人口的重要概念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得最多人口数量。

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

人口分布: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人口密度: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反应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其反映范围越小越精确,不能揭示内部差异。

49.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①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低平地区和岸边(海岸、河岸)②邦奇的人类大陆图揭示了世上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是北美洲东部。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历史和政治因素、(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50.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指跨国界并且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的迁移活动。包括永久性迁移、非永久性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是指一国范围内人口有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形式有三种:地区间迁移、城乡间迁移、城市间迁移

二战后国际人口的迁移特点: ①世界性国际人口迁移高潮接近尾声 ②外籍劳工逐渐成为国际间移动的主要形式 ③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④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引起世界关注 ⑤人口迁移流向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 ①大部分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 ②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 ③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 ④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⑤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的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 ⑥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携家带眷全家一处是很少见的 ⑦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

拉文斯坦: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迁移的距离越大,移民的人数就越少)

51.农业的三个发展阶段(*结合20.)㈠原始农业:

⒈分布:热带地区

⒉特点:①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以刀耕火种为种植方式②多种作物的杂处③主要是种植作物的土地的迁移,而不是人口的迁移

⒊评述:在环境可承载范围之内,刀耕火种对保护环境是有积极作用的。因为热带雨林特殊的生态环境使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太少,不足以维持作物生长,刀耕火种可以解决土壤养分问题,符合环境条件。但是如果刀耕火种的强度太大,就会给热带雨林带来破坏性的后果。㈡传统农业:

⒈基本特征: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

⒉东西方农业的产生:中国传统农业的形成、欧洲中世纪农业、美国殖民农业

⒊类型: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业 ㈢现代农业:

⒈基本特征: ⑴商业农业 ⑵高层次集约农业 ⑶高效农业 ⑷大规模农业 ⑸高度社会化农业

⒉类型:①种植业:单一经济作物、劳动力集约、市场指向明显地域性、带来大规模移民、②谷物农业: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水稻、③牲畜育肥农业:种植业与饲养业结合、主要种植玉米大豆、④乳品业:专门生产流质牛奶计入加工制品、区位选择受市场和地理环境的影响、⑤市场园艺农业: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保鲜与储存有特殊要求、⑥大牧场:不同于一般游牧业。规模大、不以家庭为单位放牧,由牧主雇佣牧工放牧、不以自给自足为目的,产品投入市场。

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称为商业农业。

52.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特点:⒈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 ⒉人口明显的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 ⒊我国人口具有明显的低地指向性特点,即人口垂直方向上分布不平衡。

影响因素:⑴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对人口变化的影响分为两方面:直接影响:气候变化引起的农业产量的增减,农业区域的移动,从而导致人口发生变化。间接影响:指气候恶化激发社会矛盾,触发社会危机,引起原有社会结构解体,同时引起外来烈性传染病的传播。从而导致人口减少,反之则引起人口增加

⑵地形

⑶土壤

⑷水体

⑸矿产资源:产业链城市出现,人口密集地区 53.城市化的概念:

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

① 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② 城市化是全世界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③ 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大; ④ 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 54.城市化进程(简答)

㈠ 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㈡ 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㈢ 郊区的城市化 ㈣ 逆城市化阶段

55.城市化机制

㈠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① 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

城市不能生产农产品,城市人口所需的粮食必须由城市外部的农业提供

②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

剩余粮食刺激人口劳动结构发生分化。农业只提供粮食,不提供劳动人口,非农业部门就不能兴起,城市也就不能产生 ㈡工业化是城市直接动力

城市化是工业化所产生的劳动分工在空间上的反映。工业对城市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工业是创造财富的手段之一,城市成长的有利方式仍是工厂企业的发展。㈢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城市中第三产业的发达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现代化密切相关。第三产业需要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而且门类众多,手工操作比例高,只有在城市中才能找到所需的大量不同性质的劳动力。是第三产业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就业部门。

㈣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㈤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人口政策的相对宽松必然会促进人口向城市移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比重逐渐提高;相反,城市对外来人口的限制必然会阻滞城市化的进程,使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城市比重与人均收入水平低的相关非正常状态。56.当代城市化特征(简答)

① 城市化进程加快

②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

③城市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④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57.当代中国城市化(简答)

①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②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③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 ④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58.景观及其解读

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

交通连接: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旅游区的桥梁。

文化:是一个涵盖十分广泛的概念,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其他社会现象。

旅游地的文化:是一定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文化形态。

我国的地名景观:

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

2、反映经济活动方面

3、反映历史方面

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

5、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

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1.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 2.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3.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1、地域性

2、大众性:不是雅文化,而是俗文化

3、综合性:是社会中多文化现象的综合反应

4、直观性

5、季节性 59.语言传播与环境

语言的发展同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相联系的,其进程一般比较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但能在较长时间内显现出来。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因素的影响

2.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1)行政区划的影响 2)经济条件的影响

3.人口迁移的影响 4.经济条件的影响

60.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一)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1.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它把社会上的物质产品组合起来,向旅游者提供服务。

2.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它由多种经济部门组合而成,同时受多种经济部门的制约和影响。

3.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波动大、不可预测、受自然灾害影响、受经济危机影响)

(二)旅游与经济发展

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

1.发展旅游业是发展中国家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手段。2.旅游同时也是实现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统一的重要方法。

(三)旅游与收支平衡

扩大国家的外汇收入有两条途径: 1.通过外贸的途径赚取外汇 2.通过非贸易的途径赚取外汇

(四)旅游与就业

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

旅游业的直接就业:由游客的直接消费产生 旅游业的间接就业:由旅游业产生的相关行业 季节性波动大、为女性提供的就业机会多

(五)旅游与税收

旅游业通过本身的经验活动,在增加外汇收入的同时,还能带来盈利,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从旅游业发展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主要是税收。

(六)旅游与经济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由于旅游是一种比较高水平的消费,要求更新换代的速度高于一般耐用消费品,因而刺激有关行业在生产方面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七)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1.旅游过渡超前发展

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在与旅游业有关的产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旅游业才能得到正常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受交通、电力、通讯等行业的严重制约。2.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

1)零售商为旅游者服务可以极大地提高边际利润

2)宾馆、度假村及其旅游设施的建设,会导致土地价格的上升,会导致土地价格的上升。但是本地居民由于土地价格上升不得不为购房、租房增加开支。61.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一)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旅游与环境之间有独立关系、冲突关系和共生关系三种。1.独立关系:旅游和环境保护各自发展,互相没有接触和干扰

2.冲突关系:当旅游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时,旅游与环境就发生冲突。3.共生关系:旅游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1)工业和贸易的发展以及它们相互联系的不良后果,刺激了人们对于公园和野外空间的需求。

2)人类可利用资源是有限的

3)观光极大的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质量

4)环境保护在生态科学方面得到了重视

5)自然环境、人类遗址、历史遗迹的保护已使旅游业得到 经济效益。

旅游对环境保护的促进有四种形式:

1.旅游促进历史遗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2.旅游促进一些旧的建筑改造为新的旅游设施 3.旅游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动力

4.为了保持环境质量和保证向旅游者提供满意的体验,旅游使采取行动的和规划的控制成为可能。但措施往往是在失控和过度利用造成旅游资源的退化之后才采取的。

(二)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略)

(三)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

2.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

62.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略)63.旅游对区域的文化影响

1、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

2、旅游对文化的影响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

2、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2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2、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古代 :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2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学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文化地理学的鼻祖: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

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

俄国学派:承袭德国思想,但在十月革命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取代人文地理。

对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批判削弱了苏联地理学界对人地关系的综合分析研究,导致了人地分立的局面。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50——60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70年代后,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行为地理学等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前苏联,5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离的二元论观点。60年代以后建立起“统一地理学”的概念。7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展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计量化和生态化等趋势。在出现人口、资源、旅游、文化和民族等概念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建设地理学和工程地理学等应用性强的学科。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立: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开始得到重视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心理学方法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在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人文化的倾向愈益明显;应用得到了加强。

发展趋向:人文地理研究日益向实用方向发展,面向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那些实际问题,另一个趋向是应用方向,它的应用相当广泛,如地区资源的开发评价、地区综合发展分析、城市与区域规划等。

新中国成立之前许多地理学老前辈都进行过相应的人文地理学研究; 1949——1978年,受前苏联的影响,以经济地理学取代人文地理学;

1978年以来: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和迅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人文地理学大发展的阶段,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发展迅速,乡村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薄弱学科也得到了发展,有专门论著出版。

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

(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2)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3)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2、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思考题: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4.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

5.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6.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文化的三个层次(结构)。

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是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又称为非物质文化,它是与物质文化相对。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

1、文化区(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

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

区和乡土文化区。依据美国著名文化地理学家乔丹的分类,大部分人文地理学都认可的文化区可分为:

(1)形式文化区 :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特征是:核心区、外围区和过渡带。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

例如:两个民族之间存在国界,彼此立场对立,不仅不相往来而且亦各不允许对方民族存在。

(2)功能文化区 :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特征:功能中心位臵明确、边界界线确切、区内有功能联系。

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农场、一个教区等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3)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特征: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在于,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与形式文化区的差异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 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例如:日本语只在日本国使用

2、文化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

文化的时间现象即文化的扩散,文化从文化源地产生之后,一直处于随时间的扩散过程中,结果使文化区有的在扩大,有的在缩小。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1)扩展扩散:

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等级扩散:

刺激扩散:如南方草原驯养牛、羊——北部高寒林区驯鹿

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2)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的迁移,逐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征:传播速度快,距离远,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如:新大陆与旧大陆文化的相似性(美国与英国)。

3、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

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文化决定论,和谐论。对几种人地关系论点的重新审视。重点讲解环境决定论和可能论两种观点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4、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5、文化景观(文化现象综合体)

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

6、文化适应

人类为了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生活条件而逐步创造的工具、技术以及组织形式等被称为文化适应。另:文化适应——人类在环境适应过程中,除去体质发生变化外,还出现另一种变化,就是对工具的利用和制造,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技术等,即主要依赖工具、技术、组织等物质或制度文化来适应环境,所以叫文化适应 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 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思考题:

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2.文化扩散有那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3.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4.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5.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6.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以上五大专题反映了人文地理学对人文现象研究的独特视角,也构成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个严密分析框架。从人文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出发,通过扩散的时间过程使时空相结合,以其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与其他人文现象的整合情况来分析其

复杂的相互关系,最后以现存的文化景观来说明上述过程与关系的形象表现。思考题:

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订研究

步骤和计划。

2.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4.在相关的国外网站上检索1990年以来社会地理学进展的文献,并做一个综合评述。

1、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古猿--猿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1)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据估算,一万年前地球上疏散地分布着一千万原始人类。其人口发展特征包括:一是极低的人口密度。二是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最后两个特征是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2)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一万多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农业。在此后的几千年内,农牧业基本上取代了采集和狩猎,成为人类主要的生

产方式,使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亚洲西南部、亚洲东南部以及美洲中部的农业均为独立演化的观点得到认可。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它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

自从人类跨入农业社会之后,人口总量是比以前大幅度地增长了,但也并非是一直如此。直至工业革命,农业社会的人口都呈现出如下特征: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就像农业革命对人口增长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样,工业革命也对人口产生了类似的空间和生态上的作用。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

高死亡率是前工业社会世界人口特征之一。但自18世纪中叶,死亡率就开始持续下降,这种下降的趋势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死亡率的下降最早是从欧洲各国开始的,并由此引发了欧洲各国的人口变化。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在工业化早期的一个短时期内,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曾一度上升,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生率就逐渐下降了。

进入20世纪后,出生率仍持续下降的原因,在于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的有效性,妇女晋升机会增多,以及在一些离婚率高的国家人们对传统家庭体系稳定性的怀疑等。

3)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15世纪,世界人口增长已经开始加速。据统计,世界人口在15、16、17、18世纪分别增长了28.2%、11.9%、47.5%和80.6%。可以看出,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4)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世界人口每增长一个10亿,所用时间在逐渐缩短。世界人口的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的时间。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的100余年时间里,世界人口实现了第2个10亿的增长过程。本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开始了加速增长,到1960年已发展到30亿。从196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发展到40亿。

世界人口的第4个10亿过程只用了15年。从1987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用了12年便突破了60亿大关。

2、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产率)的过渡。它不是一个独立自生的过程,而是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互规律。(1)人口转变理论

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P80 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2)人口转变模式:西北欧、日本、中国、印度模式 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旧中国--高位静止的原始型 1949~1970年---早期扩张

到90年代----后期扩张;预计2020年前后--地位静止;进入2040年--绝对衰减阶段;与西北欧、日本模式比,中国的特点是:经济发展水平;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异同;相同点: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不仅;

3、人口与发展;(1)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p82;(2)人口与经济发展,两重性: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3)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到90年代----后期扩张

预计2020年前后--地位静止 进入2040年--绝对衰减阶段

与西北欧、日本模式比,中国的特点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异同。

相同点: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不仅取决于技术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经济、政治、文化因素。不同点:西欧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基于经济起飞基础之上的。而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落后为人口转变设臵了障碍。

3、人口与发展

(1)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p82(2)人口与经济发展,两重性: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3)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扶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探求适度人口的意义:p84

1、人口分布 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2、人口密度 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

3、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世界人口的88.5%集中在北半球,并且主要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区域。从海岸线向内地约200km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而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30%)。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57%,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80%;而占陆地面积43%的高原地区(海拔500m以上),仅居住着世界人口的20%(小面积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世界人口分布还表现出明显的中低纬指向(暖湿地区)、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四大人口稠密区)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为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这四个人类大陆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但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2/3以上。

4、中国人口分布 — 胡焕庸线

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最早的论述,提出了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二个特点是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三个特点是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

5、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

人类周围自然因素的总和即为自然环境,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也是人类创造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源泉。自然环境仍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赖以进行的基础。可以说,自然因素始终是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1.气候 2地形 3土壤 4水体 5矿产资源(2)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 交通输条件(3)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6、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 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人口迁移,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臵变动叫做人口流动;按涉及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按迁移的时间,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按人口迁移的社会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移民和有组织移民等。

(2)人口移动的历史回顾到近现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新大陆的发现、产业革命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人口移动的规模迅速扩大,逐步奠定了当今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3)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 p90 补: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流向的特点:国际人口迁移大多是穷国向富国迁移,由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低收入到高收入,如美国、西欧; 人口结构特征:中青年、单身、男性为主,近年女性比重上升;(4)人口迁移的机制

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一种反应。

解释迁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机动变化产生的因素。尽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也能引起大规模移民。国际战争或国内战争也能引起迁移潮流。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1、人口迁移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人口迁移,按涉及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按迁移的时间,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按人口迁移的社会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移民和有组织移民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总体来讲是有积极影响的。

1、人种:及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它按人们自然的体形和遗传特征加以区分,人种属于生物学和体质人类学的范畴。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一种表现。

2、世界种族划分

最初以肤色划分(生物学观点):黄、白、黑种 有人主张将大洋洲土著作为棕种分出:白色种族群、黄色种族群、黑色种族群、棕色种族群

3、地理人种:一些学者考虑到人种的混合,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

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地理人种。

在地理人种以下又分地域人种和小人种。地域人种是人种的基本进化单位,小人种则是地域人种下的单位,是有社会习俗、内部婚配长期形成的人群。世界地理人种分成以下几类

(1)亚洲地理人种(2)欧洲地理人种(3)非洲地理人种(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5)印度地理人种(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其余为美拉尼西北地理人种、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和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

4、种族与地理环境

各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境长期影响下表现出自己的适应性。肤色是人类形态最一般的特征,它的变化和地理环境有关。

气候对人体结构的影响,一般地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徨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的身体趋向于细长。

地理环境对人的鼻子、眼形和头发组织等身体特征亦有影响。

环境对各种族的身体特征影响是巨大的,而各种族具有的特殊身体特征(黑皮肤、长四肢等)亦是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果。除此之外,社会环境对其些种族特征发展也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5、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

种族主义者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并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类,有权统治其它种族。

1、民族的形成与特征

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1)民族的形成

一般认为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部落(族)和民族三个发展阶段。民族是比氏族、部族(落)更高级的人群共同体。民族的出现是氏族部落制度瓦解的结果。(2)民族的特征

○1共同语言 ○2共同的地域 ○3共同的经济生活 ○4共同心理素质

2、世界民族的分布

民族分布可以分为形式分布区和机能分布区(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民族省:分散居住在其他民族分布区飞少数民族分布区面积大的可以成为民族省,小的可以成为民族岛。民族邻里:民族聚居所形成的街区。塥坨:指一民族受某种压力和歧视而居住在市区内某地区的民族在聚居区,特别是有色人种的聚居区。城市民族聚居区空间发展上分四个过程:核心区阶段、中间地区和边缘地区、聚集点、民族聚居区

(1)世界主要民族及其分布

汉族、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德意志人、比哈尔人、旁遮普人、墨西哥人、爪哇人、意大利族、朝鲜族。(2)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

我国民族的分布呈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但汉族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甚广,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0%~60%,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3、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民族自形成时就发生着不断的迁移和集聚。

(1)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2)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3)西班牙人和葡萄芽人向拉丁美洲迁移(4)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5)美国城乡中的其它民族聚居区

4、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任何一个民族,很少能够完全与外界处于长期孤立的状态,而都要与其它民族的文化相接触,并受其影响,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整合。

(1)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2)西班牙人在垃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3)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4)移民与民族整合

1、民俗 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具体反映在服饰、饮食等。

2、民俗与环境

民间社会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景观,其中最明显与最吸引人的是民间的各类建筑的建造技术,它不仅反映民间文化特征,而且也反映了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1)民居: ○1建筑材料:建造房子要用材料,只能就地取材,而材料却受地域限制,因此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2建筑布局:单元结构、组合结构; ○3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对建筑外形与○ 内部特征有明显影响。

(2)饮食民俗:饮食民俗与居住地的自然环境有极大的关系(3)服饰民俗

3、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指当今风行的、大众的时尚的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动向,尽管有时转瞬即逝,但也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在为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甚至掩盖了传统文化。如欧洲和北美,流行文化几乎是完全淹没了民间文化,而在日本,则是传统文化(艺会、相扑、茶道)和流行文化(洋服、摇滚乐、棒球)并存。就国际经济文化而言,世界流行文化主要有足球、服装、快餐、流行音乐。思考题:

1.查阅《中国统计年鉴》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根据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数据,绘制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图,并分析不同阶段的成因。

2.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影响。

3.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4.民族对地理景观有什么影响。

1、农业起源的理论

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以博塞洛普(E.Boszerup)为代表的人口压力说,二是海登(B.Hayden)提出的宴享说。

2、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1)索尔的推论(2)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3)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1、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迁移农业: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现在只在热带地区还保留这种农业类型,其主要地区包括:1.南美洲的亚马孙地区2.非洲中部的刚果地区3.亚洲的新几内亚岛、东南亚一些雨林地区。特点:

1、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以“刀耕火种”为种植方式;

2、多种作物杂处;

3、主要是种植作物的土地的“迁移”,而不是人口的迁移;

2、传统农业

(1)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传统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subsistence agriculture)。

(2)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1中国的传统农业的形成○2欧洲的中世纪的农业 ○3美国的殖民农业(3)传统农业的类型

○1旱作农业:它包括中国的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南部德干高原及西北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西亚的一些地区,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俄罗斯泰加林南缘一些地方。○2水稻农业 :它的分布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与沿海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

○3地中海农业:地中海气候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美国的西海岸、智利中部、南亚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

○4游牧业:目前,在欧、亚、非三洲,条件比较好的草原多已开垦为农田种植谷物,不好的草原、和进行耕作风险大的地方,则用于放牧。

3、现代农业

(1)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消费的;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传统农业低得多;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农场规模大,且这种趋势仍在增加;往往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联合经营,农业社会化程度高。

(2)生产机械化、专业化、地域化程度高。机械化使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比传统农业低得多,专业化使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大得多。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二)现代农业的类型;现代农业的类型有: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

4、农业形成与发展对自然的影响:对地形的改造、对;

5、农业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6、农业形成与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出现;1.结合农业发展的阶段,探讨农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必要条件;2.结合某一农业景观,分析其形成地理环境原因,理;3.对你所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产品主要为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口提高生活消费品。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二)现代农业的类型

现代农业的类型有: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六种。

4、农业形成与发展对自然的影响:对地形的改造、对植被的破坏、对大气构成发生影响

5、农业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6、农业形成与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出现

1.结合农业发展的阶段,探讨农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

2.结合某一农业景观,分析其形成 地理环境原因,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对你所在城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论述影响农业布局的机制。

1、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工业生产是生产上的一次比农业生产更深刻的变革。(1)科学前提与基础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要求建造更大更快速的船只,海上航行要求有准确的定方向、定位臵的仪器和适合航海需要的地图。贸易的发展,产品的交流,就要求在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有所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这种社会上的需求都要求在生产技术上有所突破。这种前提和基础条件,都促使工业革命的发生。(2)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英国于18世纪的后半期出现工业革命。当时,英国在海外贸易方面,不但取代了老牌殖民主义者西班牙、葡萄牙,而且压倒了曾在17世纪垄断当时欧洲海外航运业与商业的荷兰,走上了欧洲对外贸易的霸主地位。

经过“光荣革命”(1689),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走上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主权机构,逐步演变为由议会中多数执政,组织责任内阁。这对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工业革命起着重要作用。(3)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1首先出现的纺织工业 ○2钢铁工业 ○3采煤工业○4运输业 ○5机械工业 ○6化学工业○7食品工业

2、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3,棉布占1/2以上,铁产量占1/2。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扩散主要方向是欧洲与北美。

(1)扩散○1向欧洲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

○2向北美的扩散 :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较欧洲为快。

○3向其他地区的扩散: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2)继续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般称之为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电气时代。

1、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1)伐木业(2)捕捞业(3采矿业

2、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工业,经过二百多年的扩散和发展,多集中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主要是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1)北美工业区

○1新英格兰区○2中大西洋工业区○3摩霍克河谷区 ○4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 ○5大湖西岸工业区○6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 ○7东南工业区。○8海湾工业区○9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 ○10西海岸工业区(2)欧洲工业带

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从苏格兰向南,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进入西欧,由荷兰和法、德接壤处到意大利北部。

○1英国工业区 ○2莱茵-鲁尔工业区 ○3莱茵中部工业区 ○4意大利北部工业区

(3)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

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过去为苏联工业区,现俄、乌虽各自独立,但仍有较密切联系。

○1中央工业区 ○2伏尔加工业区 ○3乌克兰工业区 ○4乌拉尔工业区 ○5库兹涅茨克工业区(4)日本工业区

日本二战后,它却利用劳动力的低工资,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水平,加上合理的组织,吸收清化他国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出口为导向,面向世界取得显著成绩。由于需要进口原料,输出产品,其工业区都面向太平洋一边。○1京滨工业区 ○2阪神工业区 ○3中京工业区 ○4北九洲工业(5)其他国家的工业区

○1拉美工业区 ○2亚洲工业区 ○3非洲工业区 ○4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

3、其它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

第一产业:产品基本上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主要指农业部门

第二产业:产品是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农产品和采掘业产品)及工业农料进行加工而取得的

第三产业:本质上是服务性产业,是一二产业之外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等。

第四产业:第四产业是指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这些部门的情况也反映了工业经济的发展程度。

第五产业:第五产业是指那些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服务业。例如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

1、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1)自然条件(2)资源条件

1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 2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 3消耗能量多的企业 4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

5产品需要新鲜的企业(3)能源条件(4)市场条件(5)劳动力条件(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7)区位协作和全球一体化

2、工业区位论

3、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1)钢铁工业的变化(2)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3)汽车制造业的变化(4)电子信息工业

4、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

当前发达国家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需求不旺与生产能力过剩,发展中国家则迫切需要获得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1)需求不旺: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总是需求更多的工业产品。过去,工业发展的重要促进条

件就是需求。二战后,工业生产的繁荣是人们需求兴旺的结果。

(2)生产能力过剩:现在工业化的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其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而且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获取更多利润,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

(3)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 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遇到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推销其产品、占领更大市场,往往一些国家组成一个经济集团,彼此减少或取消贸易的障碍,增加彼此的供需,使商品、资金、劳动力在其范围内自由流动,形成强大经济集体,不仅促进自身繁荣,而且加强与对手的竞争。(4)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思考题:

1.试述工业的发展和扩散过程。工业的发展: 一.初期发展1。.科学前提与基础。文艺复兴运动在自然科学领域创造的丰硕的成果为工业革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以及地理大发现、新航道的开辟等生产技术上的改进。这些前提和基础条件都促使了工业革命的发生。2.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英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促使了工业革命的发生,特别是经过“光荣革命”以及“圈地运动”等都对工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此事情工业发展过程大体过程如下:1.首先出现了纺织工业2.钢铁工业3.采煤工业4.运输业5.机械业6.化学工业7.食品工业.三.工业的继续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扩散过程: 1.向欧洲扩散

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1830年比利时采用新技术采煤。从1870年—1897年法国的工业产值得到了很大提高;德国于1871年国家统一后加快了工业化步伐;19世纪中期以后,工业革命才在荷兰、意大利、俄国和瑞典等国家开始2.向北美的扩散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欧洲3.向其他地区的扩散4.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2.世界上主要工业地带的分布情况。3.工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什么意义? 4.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5.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与克里斯塔勒工业区位理论有什么异同? 6.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1、城市化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换句话,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2、城市化的进程

3、逆城市化

定义: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特征: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增加速度超过大城市,出现人口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乡村扩散

原因:为了脱离大城市的居住不舒适性,追求纯粹的田园式居住环境,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工业选址的限制因素减少,工业企业为了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低廉的土地价格,把企业布局在中小城镇,许多大企业分别在中小城镇开设子公司和分厂,形成新的企业布局空间。

4、城市化的机制

(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5、当代中国城市化特征

(1)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城市化: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换句话,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逆城市化: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思考题:

1.结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

2.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有那些?试分析所在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3.分析村落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4.城市体系的概念及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5.讨论逆城市化现象。

1、语言 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

2、语言的产生:一般认为,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没有劳动就没有语言。

3、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

4、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2)语言是人类认知交流的媒介(3)语言是人类开发智力的工具(4)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5)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6)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

5、语言的发展

(1)英语的形成和发展(2)汉语的发展

○1北方方言的形成一发展;○2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3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5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6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2、1、世界语言谱系;谱系分类法是语言分类中应用最广的方法;

2、了解世界主要语系的分布、主要语种;

1、印欧语系;a)日尔曼语族——英语、德语、瑞典语、挪威语、丹;b)罗曼语族(拉丁语族)——法语、西班牙语、葡萄;c)斯拉夫语族——内部差异 ○1北方方言的形成与发展○2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3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4客家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5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6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2、1、世界语言谱系

谱系分类法是语言分类中应用最广的方法。值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语系、语族、语支、语种

2、了解世界主要语系的分布、主要语种。

1、印欧语系

a)日尔曼语族——英语、德语、瑞典语、挪威语、丹麦语、冰岛语。b)罗曼语族(拉丁语族)——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等。

c)斯拉夫语族——内部差异较小,相互容易理解。

d)印度-伊朗语族——比较复杂,语种多,分布区相互交错。分印度部分(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和

伊朗部分(波斯、普什图、库尔德语)

2、汉-藏语系

a汉语:七大方言。b汉-藏语系的其它语言:c藏缅语族:藏语支、缅语支、彝语支、景颇语支。d苗瑶语族:苗语、瑶语。e壮侗语族:壮语、傣语、侗语、黎语。f其它地位未定的语言:日语、朝鲜语、越南语。

3、闪——含语系

a阿拉伯语:北非、西亚。《古兰经》的作用。

b希伯来语——死而复生的语言(宗教语言变为世俗语言):以色列。c其它:柏柏尔语等

4、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a乌拉尔语:北——芬兰语;西——匈牙利语;东——西伯利亚科米语、汉蒂语。b阿尔泰语:土耳其、阿塞拜疆、土库曼、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哈萨克、维吾尔、蒙古、满、雅库特语等

5、非洲语言

语言近千种,方言更多,大多没有文字。孤立和发展的初期。撒哈拉沙漠以南到南非,分三个语系。

6、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4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7客家方言形成与发展 又叫南岛语系。从印度洋西——太平洋东。

7、其他语言

如印第安人的语言、巴布亚语、爱斯基摩语等。

1、语言传播特性

语言一旦形成,总要由其起源地向外传播,达到一定的使用范围,包括人群和地区的范围,才不至于消亡,才能地使用的人群和地区中随着其生产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发展。语言的传播通常由迁移和扩展两种方式来实现。迁移传播一般由使用该种语言的人或集团由甲地迁往乙地而形成。扩展扩散指语言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的空间。(1)外延性和连续性((2)距离衰减性3)层序性和阶层性(4)复合性(5)竞争性和同化性(6)演化性语言的同化:指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选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包括自愿同化和强制同化。

2、语言的传播与环境

语言发展,主要是指语言结构体系的变化。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1)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人口的迁移流动来对语言扩散施加影响,自然地理条件良好、通达性强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好,而自然条件差、通达性弱的地理区 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差。

(2)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 :○1行政区划的影响 ○2经济条件的影响 ○3人口迁移的影响

3、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2)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3)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4)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5)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6)多语言国家出现。

1、世界文字及其特点

(1)文字的本质特征: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使语言取得书面形式的体现者,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使语言反映的文化得以保存、传播和发展。(2)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点

2、地名景观

特点:特殊性 符号性 变异性

作用:地名景观的时代性、空间性决定了它们可以反映出其所分布地区的文化空间过程,可以推断文化事务或现象的扩散过程。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1)我国的地名景观

○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山水地名 因山因水而命名。示位地名地名主要是反映地点的相对位臵。我国自古就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水南为阴,水北为阳”。如沈阳、淮南等 ○2反映经济活动方面:许多地名反映了历史上的重名有:茶店、酒店、牛街、马街、柴树店等。--有语源差异

反映自然资源的有:金沙江、锡矿山、铁岭、盐田、盐城、葡萄沟等。

反映水运的有:天津、孟津、风陵渡、通辽。要事件。如:北京的霍州营、长子营、河津营等(山西移民)。○3反映历史方面:反映商业、集市贸易特点的地 以店、铺、驿站为名的:驻马店、三十里铺、二站、三站等。

○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 如在壮侗语族分布族地区,称“田”为“那”,以“那”作地名的在广西、广东、云南均有。——那陈、那琴、那岭;那务、那霍;那洒、那街等。据统计,粤西徐闻56个,海康30个,阳江65个。○5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 如:陕西的长安、绥德、安康、靖边。青海的平安、共和、同德、贵德等。现已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一类地名,在许多城市的小区、道路、开发区多贯之以好听、好意的名称。(2)西方国家的地名景观(美国 其它国家)思考题:

1.结合我国方言形成的过程分析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2.结合“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分析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特点。3.讨论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4.分析我国地名景观的类别,试对你所在地的地名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1、宗教的定义以及宗教在文化中的作用

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2、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第一,原始宗教的存在并没有特定的时段,具有这一类型特征的宗教可以出现在数千年以前,也可以存在于今天世界上的某些部落中。第二,原始宗教无需探讨“摇篮”或源地问题,一般认为各地原始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大多都是自生的,基本不存在一种信仰最初在一群人中产生,然后通过思想输出传播到其他人群中这样的现象。

3、民族宗教

当原始部落向落联盟、国家形式发展时,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越来越高,成为人们仰之而不能及的权力代表,随之部落中出现了主神、次神的区别,诸神的神威都转移到某一主神身上,使之成为至高无上的神明,这时的宗教也从原始宗教形式转向古代宗教。

(1)犹太教(2)印度教(3)道教(4)神道教(5)耆那教(6)锡克教等

4、世界三大宗教

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而言。

(1)佛教(2)基督教(3)伊斯兰教

1、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

(1)移民——当某种宗教信仰者从一地迁向另一地,必然将他们的信仰带到新的地方。

(2)传抪(交流和转教、有组织的传教)(3)领土竞争——当政治势力和宗教势力合为一体时,往往会以领土扩张的形式,将宗教信仰带到新的领地。

(4)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和平共处;竞争;排斥——宗教战争、宗教迫害)

2、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关系

政治组织和政治势力是影响文化现象空间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政治势力的扩张与衰退往往决定着文化地理界线的进退,在各类文化现象之中,宗教对于政治的依附程度更高,受政治影响造成的空间变化特征也更明显。(1神权政治(2)政府与宗教(3)民族与宗教

3、宗教组织

宗教组织是宗教存在的民要前提。宗教组织不但执行对地方宗教事物的管理、教友之间感情上的联系、守教仪式的参与,而且往往成为传教、布道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宗教组织本身虽然并不能造成宗教景观,但是却是宗教地理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媒介。

在各类宗教中天主教的宗教组织可称是最严密的。而同样是世界性宗教的佛教却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教区。伊斯兰教更没有传教的教士,信仰的传播多数在征服区内实现,或通过商贸活动。

4、主要宗教的分布区

到目前为止,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澳洲等地,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基督教中罗马天主教信奉者又最多

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其中信奉者以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

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

宗教与其它文化现象一样,其产生、发展都与地理环境有丰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不但影响到宗教习俗、宗教禁忌、宗教思想,甚至对一种宗教的起源直接发生作用。任何宗教无论其中含有多少虚幻的内容,但本质的东西仍要在人们生存的环境中提取,特定的地理环境既构成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基础,也决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与宗教范围。

1、守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但地域性的环境差异仍然对宗教信仰以及宗教风俗起着一定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宗教信仰的影响在原始宗教与民间崇拜中尤其突出,通常在处于部族阶段的人们中,宗教几乎完全表现为一种生态仪式,成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媒介。

2、宗教与文化

由宗教而产生的文化是多方面的,除在在视觉、听觉上可以感到的文化类型外,观念与特定崇拜物也会造成一种文化现象。

3、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宗教仪式是宗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宗教礼仪、宗教节日等。在一些守教中各类礼仪,特别是节日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重要的关系。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和文化内涵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反过来宗教一旦形成,又会营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建筑是最具代表意义的宗教文化景观。

1、基督教堂

2、伊斯兰清真寺

3、佛教寺庙 思考题:

1.以佛教的传播过程阐述影响宗教传播的因素。

2.民族宗教主要有那些?分析它们对地区或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3.结合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4.结合主要宗教景观的类型和特点讨论宗教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1、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和其后的罗马帝国的兴起,和个城邦国之间公务、贸易、考察等活动频繁,促进了人们的旅行活动。在当时,宗教旅游盛行,提洛岛、特尔裴和奥林匹斯山都是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

公元七八世纪,阿拉伯帝国盛行到圣地—麦加的朝觐活动,也对旅游活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3世纪以来,由于贸易的发展,旅游活动更加频繁起来。

到了十五六世纪,在欧洲,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了对外扩张和寻找香料、黄金的“大航海”活动,科学考察和探险旅游极为盛行。“地理大发展”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旅游活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大众旅游的发展

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Thomas Cook)于7月5日组织了一批

540的旅游团从莱斯特到拉夫马勒参加禁酒大会,每人收取票费1先令。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团体包价旅游。

1908年,斯塔特勒在美国纽约的布法罗建造了第一座商业饭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飞机和汽车的普及,使人们出游更加方便快捷,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旅游成了一种大众性的消费活动,甚至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客源地(origin)与目的地(destination)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旅游表现为客流和信息流在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流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

(1)客源地(origin):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

(2)目的地(destination):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经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3)交通连接

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旅游区的桥梁。

尽管,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常常利用已有的基础交通线路(并非为旅游而修建的交通线),但是,旅游者往往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地的分布来选择组合自己的交通线路和交通方式。交通线路和旅游线路高度统一,表现在一般旅行社推出的旅游产品即是以交通线路把各旅游地和景点串联拼合起来,形成一条旅游线路(即通常说的旅游产品)向市场销售。

2、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1)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

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同时旅游业也相应发达的国家。(2)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地理位臵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又与主要客源国相毗邻,形成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的关系,如西欧对地中海,北美对加;(3)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1、文化的概念和旅游文化;文化:一个涵盖十分广泛的概念,包括知识、信仰、艺;旅游地文化: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

2、旅游地文化的要素;(1)物质要素:主要指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2)文化要素:旅游地的风俗习惯、生活制度、行为;(3)文化的心理要素:包括旅地和目的地相对应的关系,如西欧对地中海,北美对加勒比海,东北亚对东南亚等。(3)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1、文化的概念和旅游文化

文化:一个涵盖十分广泛的概念,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其他社会现象。

旅游地文化: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文化形态,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

2、旅游地文化的要素

(1)物质要素:主要指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设施等(2)文化要素:旅游地的风俗习惯、生活制度、行为规范等

(3)文化的心理要素:包括旅游地当地居民的民族性格、宗教情绪,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和道德情操,旅游者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

3、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1)地域性(2)大众性(3)综合性(4)直观性(5)季节性

1、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1)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1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2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3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2)旅游与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从传统农业经济转化为现代化工业经济需大量的资本、外汇或贷款,但是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的传统,不能满足经济转化所需要的大量外汇,发展旅游业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手段。(3)旅游与收支平衡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4)旅游与就业

一般认为,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性的行业。

旅游业是一项季节波动较大的行业,旅游就业也会受到季节性变化的影响(5旅游与税收 旅游业通过本身的经营活动,在增加外汇收入的同时,还能够带来盈利,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从旅游业发展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主要通过税收形式。(6)旅游与经济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7)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1旅游过度超前发展○2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

2、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1)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旅游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

○1独立关系○2冲突关系○3旅游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旅游对环境保护的促进形式有:a旅游促进了历史遗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b旅游促进一些旧的建筑改造为新的旅游设施 c旅游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

(2)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旅游与植物2旅游与水质量3旅游与大气质量4旅游与野生动物5旅游与地质(3)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

a建筑污染 b带状发展和蔓延 c基础设施超负荷 d与本地居民隔离 e交通堵塞 2.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

3、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1)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2)示范效应(指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之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3)旅游和社会道德

(4)旅游与宗教(5)旅游与语言(6)旅游与健康

4、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1)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

○1游客 ○2时间、空间和交流 ○3文化经纪人(2)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以工艺美术品为例

○1.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兴 ○2传统艺术形式的退化 旅游环境承载能力: 思考题:

1.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有那几种?分析旅游的区域特征。2.讨论感知环境是否是旅游地的宣传促销的理论基础。3.影响旅游决策的最大效益原则如何影响区域旅游开发?

4.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

1、政治地理现象

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如支配权、占有权、管理权等)的社会文化现象,政治也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

2、政治地理单元

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可分为三个级别:一是国家的,即具有确定的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如美国、中国等);二是国际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地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北约、东盟、联合国等)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三是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如美国的洲、县、市等)。

3、政治地理结构

任一政治地理单元都有一定的政治地理结构,政治地理单元是由某一空间范围内的政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有机结合

而成的,政治地理结构可分为政治空间结构和政治实力结构。

(1)政治空间结构: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臵、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和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

(2)政治实力结构: 政治实力结构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

4、政治地理过程

政治地理过程十分复杂,概括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扩散(2)政治整合(3)政治分离(4)主权的变化

1、国家的基本特征

国家: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1)拥有确定的领土(2)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3)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4)拥有主权

2、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

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是一国活动,尤其是一国权力所依赖的最稳定的结构性因素。

(1)领土规模 美国地理学家M.I.格拉斯纳根据领土大小对当今世界上的国家作了如下分类:面积超过2.5×106km2的为特大国,1.5×105~3.5×105 km2的为中等国,3.5×105~2.5×106 km2的为大国。

(2)领土形状 和领土规模一样,世界各国的领土形状也有很大差异。按形状特点可分为六类:一类为坚实型;一类为狭长型;一类为分离型;一类为穿孔型;一类为飞地型。

政治地理意义:领土形状对一国具有重要的政治地理意义,一般来说,紧实型国家便于管理和控制;延伸型国家延伸部分一般难于管理和控制;狭长型及分离型国家多因联系不便而使国家管理及防务较为困难;穿孔型及飞地型也因两国关系容易产生摩擦而给国家外交制造麻烦。(3)领土位臵 国家领土的地理位臵差异很大。由于海陆位臵差异,有沿海国家(如法国、荷兰等)、岛屿国家(如英国、日本等),以及内陆国家(如蒙古、阿富汗等)之别,也有既有漫长的海岸线,又有广阔陆地的国家,这类国家一般称为海陆兼备型国家(中国、美国等)。由于政治以及经济地理位臵的差异,有的国家成为大国间的缓冲国,有的成为通道型国家。(爱沙文尼亚)

3、国家的中心性区域

(1)首都(2)核心区:○1起源型核心区○2经济型核心区

4、边界与边疆

国界功能:1)防御职能 2)政治、法律职能

政治:主权管辖界限——采取独特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不受干涉。法律:国际法保护;法律界限。

3)经济职能 经济保护;经济交流。

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总是有一条边界线与其邻国分开。这条线一方面表示是两国共有的分界线,另一方面表示其线内是其主权管辖范围。

由于边疆地区缺乏明确界线,往往随其势力而变动。一国力量强大,而对方又较弱时,边界带就向弱方移动,因而成为潜在的冲突地区。

可管辖海域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领海定义为:“国家主权扩展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其海岸的一带海域,称为领海。”关于主权不仅是指水域,而扩展于领海之上的空间及海底和底土。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但最宽不得超过领海基线以外的12海里。

1、综合国力(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是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国家权力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政治现象,它通过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影响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和有机组合而体现。

2、国家权力要素

(1)领土空间:○1地理位臵○2领土面积(2)自然资源(3)人口资源(4)经济水平(5)军事力量(6)科学技术(7)国民士气(8)政府的质量

○1政治性质 ○2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3政府的机构和效能○4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

3、国家实力分析

综合国力的分析和评估由来已久,但过去多为定性评价及单项要素的对比,进入90年代以后国力评价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定量、综合。(1)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了一个定量估计分析国力的公式,即“国力方程”。(2)“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

日本综合研究所在总结前人综合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提出了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

1、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1)欧洲的殖民扩张(2)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3)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4)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第一阶段:美苏主导的两极对抗格局。

a、对两极格局第一个重要冲击就是新中国的崛起。b、西欧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两极对抗格局。

c、日本和亚太地区的迅速崛起是对两极格局的又一重大冲击。d、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反霸斗争的展开。

e、东欧的巨变,苏联的解体,使两极对抗格局不复存在,代之以一强多极的全球格局。

○2第二阶段:一强多极的多极化格局。

2、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一)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忆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二)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1.二战前全球格局中的核心行为。2.二战后格局的核心行为。

3、地缘政治学及其各家学说

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观点是全球或地区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甚至制约。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势,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学”源于19世纪后期。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地缘政治理论,代表性:

(1)美国历史学家马汉提出“海权论”,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

(2)麦金德则提出“心脏地带”学说,认为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地区。“心脏地带”对国际战略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40年代,美国国际关系学者斯皮克曼强调“边缘地带”的重要性,提出“陆缘”学说,被称为“陆权论”的另一派理论。

(4)美国地理学家柯恩提出的“多极世界”模型。(5)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思考题:

1.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2.叙述政治与政治地理的主要内容。3.对国家权利的要素与实力进行分析。

4.结合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分析世界和中国的地缘政治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国家安 全战略。

1、环境知觉与认知

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

波特斯认为有三处环境,即现象环境(自然客体)、个人环境(现象环境的感知)和条件环境(影响行为的文化信仰和意愿)。索南费尔德提出对环境进行知觉的四个层次:地理层次(环境)、作用层次(对人施加影响的环境部分)、知觉层次(人以直接、间接经验认识到的环境部分)和行为层次(诱发行为的环境部分)。环境认知 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

2、地理物象

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特点:呈距离衰减的规律性、具有动态性特征;

3、物象评价与外在行为;意境地图亦称心理图谱,是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对地理物象的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动机产生和决策形;

1、行为空间;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

2、人类主要行为空间的特点;(1)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为了探求人们日常通勤活动的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像)。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地理物象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形象,它是通过稳定性思维而形成的。

特点:呈距离衰减的规律性、具有动态性特征。

3、物象评价与外在行为

意境地图亦称心理图谱,是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的心理图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象。特点:具有可解释性和可读性。

对地理物象的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动机产生和决策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从人心理图谱(或称意境地图)的分析入手。当然,人们也可以把大脑中的心理图谱简单地描绘出来,即形成地理物象简图(或称空间图式),这种简图具有可解释性和可读性。

1、行为空间

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2、人类主要行为空间的特点(1)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为了探求人们日常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问题,瑞典学者哈格斯坦德(T.Hagerstrand)创立了时空棱柱体模式,主要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

(2)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与购物行为空间 2 商业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3居住地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4社会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3)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

朋友、同事、邻里和亲属之间的交际活动是闲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际活动行为空间也有其规律性。

3、人类迁移活动的行为空间

(1)迁移的距离偏移(2)迁移的方向偏移

1、行为矩阵模型

普雷德详细研究了行为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发展了美国史密斯(D.M.Smith)的空间成本曲线和获利边际理论,认为许多工厂并非建立在最佳区位上,这与企业家个人行为因素,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关。

2、报偿矩阵模型

美国艾萨德(W.Isard)在《区域科学导论》著作中,继承和发展了韦伯、廖什等人的区位理论,对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行为等多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用专门章节论述了区位决策问题,建立了报偿矩阵。

3、消费行为空间模型

(1)消费行为空间引力模型(2)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3)消费行为空间信息模型(4)消费行为空间学校模型(5)消费行为空间综合模型 思考题:

1.解释环境知觉、行为空间、地理物象。2.分析人类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规律性。

3.举例说明人类迁移活动的距离偏移和方向偏移。

4.应用行为矩阵模型和报偿矩阵模型,分析一个具体的人文地理学问题。

1、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1)对资源的压力

○1土地资源退化○2水资源短缺○3.生物资源破坏严重○4.矿产资源消耗剧增。(2)引起的环境问题

○1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2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3臭氧层遭破坏○4.水体污染加剧。

(3)引起的社会问题

如: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影响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等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霜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

○2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3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4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3、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任务 ○1人地关系研究与可持续发展。○3可持续发展教育。

1、政治地理新现实

(1)一强多极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初见端倪

(2)前苏联与东欧巨变中的冲击波 ○2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当地的人地关系。○5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1前苏联的变化。

a俄罗斯与乌克兰之争 b摩尔多瓦内战 c车臣的两次战争 ○2前南斯拉夫的变化

2、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

(1)国家间的联合趋势:○1欧洲联盟○2东南亚国家联盟○3其它国际性组织(2)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

3、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

(1)理想的民族国家并不多(2)人与地的焦点所在 思考题:

1.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人口迅速增长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有哪些。3.简述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

4.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及其具体的含义。5.简述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的趋势。

6.在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人与地的焦点表现在哪些方面。7.文化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8.文化本土化的表现形式和局限性。

9.论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10.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文化创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三篇: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赫特纳:德国地理学家,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析,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著作有《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2.拉采尔:德国地理学家,被称为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它为人生地理学或他创名的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路线,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著作有《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3.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4.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这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的思维过程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5.迁移扩散: 6.人文地理学:

7.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7.人口构成: 8.人口分布: 9.清洁生产:

10.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11.文化决定论: 12.城市感知: 13.第五产业:(1)第一产业:伐木业、捕捞业、采矿业;(2)第二产业:制造业(北美、欧洲、俄罗斯与乌克兰、日本等)(3)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4)第四产业: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5)第五产业: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14.文化景观:

填空题:

1.地理学研究的特点:

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特定内核是什么:

3.扩展扩散可以分为几种类型:A、接触扩散;B、等级扩散;C、刺激扩散。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有哪些:(1)经验主义;(2)实证主义;(3)人本主义;(4)结构主义;(5)多学习、善思考、深入实际,新自作调查研究。4.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 5.文化区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6.汤因比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三个原则是什么: 7.一般类型的乡村按形态可以分为几种: 8.传统农业有几种类型:(1)旱作农业;(2)水稻农业;(3)地中海农业;(4)游牧业。

9.城市化的机制:*

(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9.人地关系研究的现实课题是什么: 10.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不定项选择题

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2.功能文化区的特点:

3.工业社会的人口增长特征: 4.人口的社会构成可以分为: 5.农业社会的人口增长特征: 6.人口的自然构成可以分为:

7.现代农业是商业农业?集约农业?高效农业?: 8.语言的本质特点:

9.目前世界上的语言被划分为: 10.世界三大宗教:(1)佛教;(2)基督教;(3)伊斯兰教。11.导致宗教传播的主要因素: 12.构成旅游的要素有:

13.聚落(居民点)形成的主要动因是什么: 14.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 15.世界流行文化主要有:(1)足球(soccer):最早出现在英国;(2)服饰:白领、蓝领;(3)快餐:汉堡包、肯德基炸鸡、麦当劳、中国快餐米饭加面条。(4)流行音乐:摇滚乐、摇摆乐、迪斯科、卡拉OK。15.我国的五大民居建筑类型:

16.按国际标准,下列属于“老年型”国家的人口形态的是: 17.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 18.影响人口变动的因素是:

简答题及论述题

1.2.3.4.5.6.7.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

形成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清洁生产的意义: 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

人种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1)肤色:人体肤色的变化取决于人体内部色素量的变化,而色素量的多少又和光照强烈程度有关;(2)人体结构: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生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身体趋于细长;(3)鼻子、眼形、头发组织:热带人鼻孔一般是宽阔的,寒冷人较长而突出,可以将吸进的寒冷空气加以暖化而后进入肺部;黄种人由于气候干燥寒冷皮肤紧缩形成直发,黑种人由于气候炎热而潮湿皮肤松弛形成卷发隔热防晒。(4)体重与长四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黑人体重轻而长

肢体善于投掷长矛,汗腺多,散热快,嘴巴大,厚唇,宽鼻便于气流通畅,手掌和脚掌的汗腺多而且大,手细血管较丰富,对体温调节较完善;因纽特人体重重,脂肪厚,散热少;白种人高鼻梁狭鼻对冷空气有预热作用。8.比较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异:

9.人文地理学的区域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0.当前全国经济空间格局:

11.农业形成的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12.文化扩散有哪些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1).扩展扩散、接触扩散(或传染散)等级扩散

刺激扩散:如南方草原驯养牛、羊——北部高寒林区驯鹿

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位于新的分布区内。(2)、迁移扩散

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的迁移,逐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特征:传播速度快,距离远,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如:新大陆与旧大陆文化的相似性(美国与英国)。

12.审视或评价城市景观应从哪几个方面下手?并简要说明: 13.实证主义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影响: 14.中国当代人文地理学发展趋向:

第四篇:《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文化区:是指某中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2.环境决定论: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简称环境决定论。)

3.文化整合:所谓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4.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亦称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5.旅游业:是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

6.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7.城市:城市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住地,是人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集中地。

8.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二.知识要点

1.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2.人文地理学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3.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其中综合性特点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个横断学科。4.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①地理学发轫于古希腊,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

②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

③对古代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两位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卡尔·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也有重要的意义,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洪堡是自然地理学的开山大师。5.人文地理学中各学派的代表人物

环境学派:拉采尔

人地相关学派:白兰士、白吕纳 区域学派:赫特纳、哈特向

景观学派:施吕特尔、索尔 6.德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的首推拉采尔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赫特纳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施吕特尔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杜能首先创立农业区位论,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提出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廖什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7.法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是维达尔·白兰士,他建立起来的法国学派主要特色是人地理关系理论与区域人文地理研究两个方面。

8.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9.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1)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特征: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以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2)功能文化区: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没有一个交错的过渡带

(3)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用一种符号作标志。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功能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与联系:

1、核心区——前者只有核心区,也就是说该文化区范围是非常明确的,后者还有模糊的边界区,对它的划分不够明确;

2、边界——前者明确,后者模糊;

3、形成——前者受政治经济和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很大,后者相对较小受文化现象的影响较大(这是区分它们的定义规定的);

4、特点——前者具有明确的功能,例如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等,后者相对模糊,但可有发展为功能文化区。

联系:都是一种受政治经济影响的文化区域,前者往往由后者发展而来,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都很重要。

10.文化扩散的类型:文化扩散包括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两类,而扩展扩散又包括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三类。

11.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P31)

⑴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⑵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⑶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

⑷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12.和谐论的观点:和谐论认为人地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13.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方法论体系。

14.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影响最大的四大哲学流派: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哲学流派。

15.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空间模型方法、社会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

16.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①是一种生计农业;②农业劳动基本上靠体力,少数畜力和器械;③生产依靠经验,生产方式稳定,变化不大;④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⑤农民占绝大多数,二三产业人数少;⑥社会发展缓慢,曲折;⑦农业类型多。17.传统农业的类型: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业。

18.北美工业带、欧洲工业带、意大利北部工业区和日本工业带(P167-170)19.郊区城市化的特点:土地利用集约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城市网络化。

20.逆城市化:是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21.城市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P212)22.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性、交际性与工具性等。

23.语言传播的特性:外延型和连续性、距离衰减性、层序性和阶层性、复合型、竞争性和同化性、演化性。

24.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25.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地域性、大众性、综合性、主观性和季节性。26.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P312)

27.政治地理现象:①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

②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的社会文化现象;

③政治也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

三.论述题

1.工业的发展对其它产业有什么意义?

2.根据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⑴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和成因: 我国人口分布一般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地理上主要以黑龙江漠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为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有由东南到西北方向随海高度的增加人口密度呈阶梯递减的趋势,而这种趋势还正在加强。

自然原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上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

社会经济原因:历史上,自宋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近代以来,东部地区便利的交通为其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为东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东部良好的基础使东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生理密度(以每公顷耕地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已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负担的人口)不仅高于中部地区,而且高于东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出的幅度达50%以上。⑵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中国人口分布依然不均衡,突出的特点是在土地载体上的分布东密西疏,人口在土地和经济载体上呈现逆向分布。中国人口分布的这一稳定的宏观格局是由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和经济空间组织的空间不均衡性决定的。目前,东部人口密集,但是人口承载状况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还有相当的人口承载潜力,但是上海的人口规模太大,不仅仅对土地的压力很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其经济承载能力;中部人口规模大,西部人口稀疏,但对这两个经济地带现有经济状况而言,人口规模仍然是过大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快经济发展,从而舒缓人口对土地载体的压力。

3.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文化扩散类型: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由于扩展扩散的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亦称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文化扩散特征:①扩展扩散的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并且其中各种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是不同的(造纸术与呼啦圈传播速度的对比)。②迁移扩散的特点:由具有该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易于保持该文化本身特点。迁移到远处,是该文化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功夫)。③某些边界对文化有屏障作用(南非边界阻止外来电视节目),完全不能通过的屏障是不多的,比较

多的是可部分通过的可渗透屏障(加拿大要求在本国出版的外国杂志须含一定量本国题材)。④某些文化现象,在一地的传播有速度快慢的波动和周期现象(追逐时尚的文化现象)。

4.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一)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①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决定论:人和自然对文化的关系是单向的、完全由自然决定的。“强”式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强有力的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文化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的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②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人的选择能力,把自然与人看成是双向影响。:“式”环境关系:把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考察,二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网络。③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研究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观念的研究,探索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解释人对环境所产生的知觉决策的行为激励。

4、和谐文化生态关系: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加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

(二)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①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例:因为文明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剩余劳动时间故世界古文明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②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条件的优越与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例: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著人的石器生活。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文化发展施加一定的影响。例:汤恩比有关亚非地带人们在并和结束后的5条出路。③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不同地区具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不同,因而各自的生产发展方向不同。例:在生产发展早期阶段,人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由于地理环境的无数变化和等机构成不同,使各地形成不同的农业区域特征。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民族文化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是人与自然环境做物质交换的方式差异的历史发展结果。例: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的产生不同,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同。

第五篇:人文地理学重点总结(范文模版)

1.人类的进化过程:1古猿2猿人3直立人4智人5现代人.2.(人口变动情况)是人地关系的核心,农业和工业革命引起(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进而影响(土地利用)、(聚落形态)、(经济状况)、(迁移模式)和(社会变动)。

3农业革命前的人口特点:.1种群小2人口密度极低,生产活动的性质决定,利用粗放利用自然力(3高出生率,高死亡率4人口居住在朝阳、干燥、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够抵御外来危险(5已经分布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

4.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1农业社会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2食物的营养和健康程度提高了人的寿命。(3农业使居住地变的固定,疾病可能更易于传播。(4剩余粮食促进的劳动分工、私有制的产生和社会阶层的分化。(5气候等自然灾害变化导致阶段性的饥荒。(6高出生、高死亡。

5.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1工业革命促进了医疗、卫生条件和技术条件的改善使人口死亡率下降。(2家庭规模变小、死亡率下降、经济因素、避孕和婚姻观念的变化使出生率下降。(3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6.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增大的过程。

7.人口老龄化影响:1老化的人口将给退休金、养老金、社会福利日益增加压力,产生剧烈的社会保障制度变革。2全球人口老化也将产生不同的疾病模式,需要国家医疗卫生部门做出调整。3发展中国家是未富先老,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将使压力越来越大。

8.人口转变理论:(1).兰迪“三个序列”原始阶段:极高出生率、极高死亡率和极低自然增长率。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均较原始阶段为低)和低自然增长率。现代阶段:死亡率先下降,出生率不变、人口增长加速,然后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转低。(2).诺特斯坦将现代阶段分为三个阶段:高低高、过渡阶段和低低低阶段。(3).布莱克五阶段模式:HS高位静止阶段,EE早期扩张阶段,LE后期扩张阶段,LS低位静止阶段,D减退阶段。

9.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1)人类生存在自然环境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具有依赖性。(2)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会产生重大影响。(3)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程度,对人口的增长、规模以及分布等都会起到相当大的影响。

10.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11.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12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人口分布与自然、资源、经济分布的空间关系,又有农业人口密度、营养密度、比较密度、经济人口密度、人口重心等指标。

13世界人口分布特征与一般规律:1大洲: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是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口分布的总特征。2国家3.人口纬向分布,按纬度分布来看,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20°~60°之间4.沿海分布: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沿海是一个显著特点,各大洲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离海愈远则人口愈稀。5.人口垂直分布:世界人口分布总的趋势是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少。6.人口城乡分布:世界人口愈来愈向城市集中,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大小不等的一些密集点和密集带。

14.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所施加的影响:一是通过对人口居住所提供的便利与所施加的限制;二是通过对生产所提供的便利与所施加的限制。自然环境虽不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的因素,但它是人口分布的经常和必备条件。温带地区是最适于人类生活居住的地区,世界人口分布具有纬向地带性特征。地势越高,人口愈少,特别是温带和寒温带地区。但在热带地区,人口常常集中分布在山地或高原。水资源的分布对人口分布影响极大。土壤首先是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分布。2.社会经济环境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供养人口自身生存和繁衍的必要物质生活资料,也决定了供养人口所必要的物质生产资料。(2)科学技术进步将改变或削弱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迁移和居住的选择性将有所增大。(3)人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开发历史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都长时间的持续增长,人口密度都比较高。相反,开发历史较短的地区人口都比较少,比较稀疏。如新大陆开发历史晚,至今在人口数量和密度上均低于旧大陆。

15人口移动:凡是为了某种原因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活动行为,不论其移动的时间或长或短,移动的距离或近或远,移动的方式或是集体或是个人,移动的动机或为被迫或为自愿,移动者或者返回原地或者终身不再返回,都称为移动。总之,凡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改变统称为人口移动。

16人口移动的主要形式是人口迁移,还有人口流动(短暂)。

17按居住的国土可分国内迁移与国际迁移,按居住地的性质可分为城镇间、城乡和乡间迁移,按人口迁移的性质可分为自发性迁移、计划性迁移和强制性迁移,按人口迁移目的可分为屯垦或开拓移民、水库移民、政治性移民等等。不论任何一种人口迁移形式,都包括在人口的国内与国际迁移之中。

18人口移动的历史演变:(1)近代社会以前的人口移动总特点是集团性的或大批的移动为主,个人移动活动极少。(2)近代社会的人口移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世界经济迅猛发展,新大陆的发现与垦殖,以及交通工具的进步,使人口移动达到了空前规模,对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以人口跨越大洲海洋远距离国际移动为主要形式。(3)现代社会的人口移动:一是由农村向城市移动,使城市人口比重明显提高;二是由生存条件差的地区向生存条件好的地区移动,由谋生比较困难的地区向收入高的地区移动。

19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1短距离为主,长距离迁往大的工商业城市2迁移具有扩散效应3存在回流4乡村比城市更富迁移性5短距离以女性居多,长距离以男性居多6年轻居多,带眷迁移很少7动力以经济动力为主8与距离正反比,与目的地机会成正比,与干预机会成反比.20人种划分的现代标准: 1)肤色2)毛发3)血型4)头颅形状5)眼睛6)鼻形7)指纹

最常用的划分方案: 1白色种族群2黑色种族群3棕色种族群

22地理人种: 1.亚洲(蒙古)地理人种2.欧洲地理人种3.非洲地理人种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5.印度地理人种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7波利尼西亚人种8.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8.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9.密克罗尼西亚人种.21人种演变-----起源于同一地区的种族,经过迁移,由于环境不同,在自然形态遗传基因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才形成了不同的种族。

23.社会环境对人种的影响: 1早期交流少,人种差异特征明显,且明显表现出地理环境的影响。2生产工具影响种族体型,中亚弓的使用使蒙古人种矮小粗壮的人多;东非矛的普及使四肢修长的人多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物质生产以巨大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条件,人类使环境适合于自己的需要,从而减轻了改造自身器官来适应环境的压力.4交流的增加也使混血人种大量出现。

23种族主义是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族,有权统治其它种族。1.今天所有有生命的人属于同一物种:智人,并共享同一血统。2.人类之间的生物差异反映了遗传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3.所有的人类群体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世界上生活在不同地域的所有人类群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体质差异5.几个世纪以来,学者们通过对生物进行分类找到了理解自然的模式。6.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每个群体的遗传成份长期受不同修饰因子(基因)的影响。7.历史上人类在不断地进行移民、领土扩张和收缩。

8.作为异族通婚的部分结果,人类群体的遗传特征永远都在变化,具有不同地方特点的群体不断地出现和消失。9.对人类整体而言,异族通婚从未显示出生物学上的弊端。10.生物特征与文化群体没有必然的一致性。每个大陆都有在语言、经济、文化上存在差异的不同群体。

11.体质、文化和社会环境对社会中个体之间的行为差异产生影响。

25.原始农业—迁移农业:分布在热带地区.特点1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以“刀耕火种”为种植方式;2多种作物杂处;充分利用空间,延长食物获得时间3主要是种植作物的土地的“迁移”,而不是人口的迁移

26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一种生计农业。传统农业的类型:(1旱作农业(2)水稻农业(3)地中海农业(4)游牧业中国人口多,集约化农业;西欧地域与气候,形成混合农业;美国形成殖民地农业。

27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概念:现代农业的产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它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

国家与地区。

28现代农业基本特征:1现代农业是商品农业2是高层次集约农业。3是高效农业。4是大规模农业5是高度社会化农业。29现代农业的类型:1种植园农业2谷物农业3牲畜育肥农业4乳品业5市场园艺农业6大牧场

30农业活动对自然的影响:①对地形的影响很小,有梯田形式,但以适应为主。②对植被以毁林开荒为主。③过度的农业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农业资源可持续性明显降低的表现:1草原退化2水产资源生态平衡被打乱,渔汛难以形成,产量大幅度下降3自然植被的减少,致使河水暴涨暴跌,或使下游泛滥成灾,冲毁农田,淹没村庄。4.水土流失。

5、土地荒漠化。

31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有四个:(1)过度放牧,破坏草地,约占荒漠化成因的28%;(2)滥垦草原,约占荒漠化成因的25%;(3)水资源利用不当、不合理地剥离地表植被和采矿等原因约占荒漠化成因的9%。

32农业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1.对社会的影响。衣物,食物,健康与寿命。2.带来的变化

1、流动—定居-村落

2、单位群体人数多—家庭

3、群体小—大/聚落-村落

33小麦的分布:温带作物,在世界粮食作物中居首要地位。播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除南极外,遍及世界各地。

34水稻的分布:生长在温度较高,水分充足的亚热带地区的作物。集中产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地带,特别是大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沿海平原。

35玉米的分布:主要是饲料作物。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很强,种植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北美、欧洲的高温多雨区。、36棉花的分布:亚热带作物,20-40N。向有灌溉条件的干旱区集中。

37甘蔗:热带和亚热带,需要高温环境,生长期长。南北纬35度之间.38甜菜:适合温凉气候,以中温带种植最广泛,40-60N;主要集中在欧洲。

39.世界主要的农业区:1.赤道雨林区终年高温而大雨阵阵,因此万物兴盛,雨林蔽天。在这种自然环境下,产生了两种农业:一种是游耕,另一种是热带企业化农业。2.干旱沙漠区以畜类为生,随牧草而移动,畜类的肉为其食粮,乳为饮料,皮毛为衣与靴料和建筑材料,粪为燃料,畜类又为其交通和运输工具。衣食住行无不依靠牲畜。3.草原区此区高温而夏雨充沛,唯有明显的干季,草类十分繁盛。此间形成了放牧区。特点是土地开阔,人口稀少而多疾病。4.季风区高温多雨,而雨量集中于高温季节,最适于稻米的生产。5.地中海地中海型农业是一种农牧混合的农业。它盛行于世界上五大地中海型气候区6.山地区山岳地生长期短,作物很有限。山地移牧。

50杜能假设:第一,在此“孤立国”内土壤与气候是一样的;第二,“孤立国”内是一片平原,既无河流也无高山;第三,其中心位置是个单一的城市,四周均为旷野荒地;第四,“孤立国”内农民使用自己的交通工具运输作物,不靠运输公司之类专门的运输系统。各地通往该城的道路是一样的,即运输的价格只与距离有关。第五,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技术条件相同。

51杜能圈评价:更接近实际:现实中没有自然条件和土地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和区域,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均靠近通航河川或交通要道,且一个国家或地区往往不仅只有一座城市。

在减少假设条件,增加一条河流和一个小城市后,可使大城市环状农业圈发生变形,使用价值更高。尽管如此,杜能的学说仍有它的价值,每个城市都有此类同心圆状的作物带。

1、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工厂制度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的过程。

2、为什么工业革命在英国而不在西班牙发生?与英国相比,西班牙在大西洋贸易上不但比英国起步早,而且许多条件优于英国。从客观条件看,如果工业革命能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也应该能在西班牙发生。并且西班牙在以下三个方面优于英国。第一、西班牙、葡萄牙早于英国从事大西洋长距离航海探险,较早掌握并拥有相对优良的航海技术和经验。可以说,这两国是整个大西洋贸易的先行者,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甚至垄断了整个大西洋贸易。第二、由于西,葡早于英国从事航海贸易,他们率先占领了自然条件优于北美的南美洲,所以西葡比英国有更好的自然资源进行国际贸易。第三、西班牙在各殖民地拥有税收权,各殖民地所收缴的税收大部分被送回祖国。英国的优点:英国的议会对皇权有相当的制衡能力,而西葡则为专制王权的国家。企业成立不需政府批准而自动注册,从事国际贸易不需要经过国家特许。英国各殖民地拥有各自的宪法并有自主的税收权利。其它财富的获得主要通过实物贸易获得。西班牙的问题:王室垄断大西洋贸易的好处,在当时除了皇室以及皇室本身特许的公司或等级拥有贸易的权利外,他人均被禁止从事国际贸易。王室从大西洋贸易获得的好处益加助长王室权力与专制地位,造成社会中不可跨越的等级越加坚强。对殖民的税收很重,喜欢掠夺金银,而认为实业贸易回报太低。

3、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1)纺织工业 2)钢铁工业3)采煤工业4)运输业5)机械工业6)化学工业7)食品工业

4、“珍妮纺纱机” 揭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工业生产的扩散:向欧洲北美洲扩散

5、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

5、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发生在德国和美国。

6、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7、地理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原材料:一是直接影响如没有煤炭资源不可能有采煤工业,二是间接影响,以农业经济活动等为中介,进而影响工业经济活动;有的影响非常不明显能源:煤炭、石油、水力等能源资源是工业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工业资源;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类开发利用工业资源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工业资源的地域组合: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区绝大多数都是煤炭、铁矿等资源地域组合较好的地区,煤炭和铁矿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形成重工业区;水:现代工业的动力(水电)来源之一,很多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都要消耗大量的水;土地:是工业布局的场所,不同工业部门用地规模和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差别很大

8、工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正面影响:工业经济活动前所未有地改造着世界,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扩大了人类的活动领域,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塑造着工业文明。2.负面影响:今天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均来自工业经济活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也非常突出

9、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自然条件:地形、地质、用地面积、气候、水文; 资源条件;能源条件;市场条件:市场与消费条件是从生产的目的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布局;劳动力条件:劳动力条件包括劳动力的供应数量、平均工资以及劳动力的技术状况。

10、韦伯工业区位论:确定三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聚集效益

11、工业寻求最优区位3阶段;

一、寻求运费的最低点;

二、是寻求劳动费用的最低点。企业所节省的劳动费必须大于增加的运费。这个条件又称为等费用曲线。

三、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工业部门向某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成本降低的效果。

12、集聚因子的作用分为两种形态:一是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大规模经营相对于明显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可以说是一种集聚,这种集聚一般是由“大规模经营的利益”或“大规模生产的利益”所产生。二是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这种集聚利益是通过企业间的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所带来的。

13、廖什市场区位论 :以廖什为代表的利润最大化区位理论却从需求出发,认为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

14、对产品的需求取决于4个因素:价格高低、需求强度、市场半径、单位距离的产品运输成本。

13、胡佛的区位理论:胡佛认为实际的生产区位往往是定在三角形的某一个顶点而不是三角形的内部或三角形的边上。运费包括终点费用和运行费用两部分,前者并不随距离增加,所以单位运输费用是递远递减的,总运费是一条增长逐渐放慢的曲线而不是直线。

14、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1、钢铁工业的变化

2、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

3、汽车制造业的变化

4、电子信息工业

15、当前经济空间格局: 需求不旺;生产能力过剩;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与发展中国家两者之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

16、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通常被称为居民点。它不单纯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举出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17、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18、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城市的出现与三次社会大分工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第二次大分工,加工业,第三次大分工,商业。

19、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第一阶段是初期发展阶段。内地、边疆城市。第二阶段是 1961年至1977年。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现在,沿海地区与边境口岸城市获得新的发展。

20、城市的分类:

体系类型 城市类型

行政城市 首都、首府、防御城市 要塞城市、驻军城市、海军城市

文化城市 大学城市、教堂城市、艺术城市、朝圣城市、宗教城市

生产城市 加工工业城市

交通运输城市 采集城市、运输城市、贸易城市

娱乐城市 疗养城市、旅游胜地、度假胜地

22、我国的城市职能分类:工业城市、交通城市、省和地区的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

21、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1、按居民点达到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2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3规定首都或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

4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以及非农业人口比例5或职业构成规定城镇标准。

20、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满足其中一条可设市,一是聚居人口10万以上,二是聚居人口10万以下,但为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很重要工矿基地,物质集散地或边疆地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

21、设市标准调整的主要特点是设市指标趋于综合化,形成人口、经济、基础设施三类要素相结合的指标体系,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人口密度的城镇地域确定不同尺度的指标体系,增强了城市划分空间的有效性。

22、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聚集和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城市数量增多,每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使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23、功能城市化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也是城市特征强化和城市现代化过程。

24、城市化进程:(1)内部市区的城市化:1.城心地区的城市化2.中间市区的城市化(2)外围市区的城市化:1.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2.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3)郊区的城市化:1.土地利用集约化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3.城市网络化——城乡系统。(4)逆城市化阶段

25、逆城市化是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城乡一体化。但城市核心区失去了过去的繁华景象,出现城市衰退的现象。

26、城市化的类型:1.向心型与离心型城市化。向心型城市是指城市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各种政府机构、企业、公司总部不断向城市核心区聚集,带来人口和产业向心聚集的城市发展格局。离心型城市化可分为外延型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两种类型。外延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的建成区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和延伸,城市地域范围不断向外扩展。飞地型城市化是在城市扩展中出现了在空间上与中心域区断开,但职能上与中心城区保持密切联系的一种扩展方式。2.自力型与它力型城市化。它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周围地域的土地被城市企业、城市设施建设征用,原来的田园环境由于城市职能扩散而转变为城市地域。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职能型城市化是指现代城市职能在地域空间系列中发展扩散效用的过程。4.突发型城市化与渐进型城市化。突发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其一历史时期由于外部力量的剌激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的现象。渐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力比较均匀,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展具有渐进性、持久性、稳定性等特点。

27、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28、人口增长的压力带来的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是推动城市化的根本力量。

29、城市化的机制:

(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区域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一必要前提,区域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二必要前提。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城市化是工业所产生的劳动分工在空间上的反映,工业化成为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化是指工业生产在城市地域形成聚集的过程

(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30、世界城市化特征:1.城市化进程加快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高密集、网络化、连绵化的特大城市地区凸现。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4.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增加速度超过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31、中国城市化特征:

1、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下在形成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33、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一)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1 在利用河流方面:护城河,巴黎、重庆。2 在利用海洋方面作为防卫的有利条件有半岛、岛与内港3 制高点和隘口

(二)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1城市与水运的关系:沿江城市,沿运河城市,河口,河流季节性(管子),上游多沿两岸排列。2:城市与陆运的关系:驿道、铁路,汽车、飞机与铁路货运。3海上交通与城市的关系:世界上20个最大的城市,有关14个位于沿海,只有6个位于内陆。

34、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地质环境与城市:地震是对城市造成巨大灾害的一种力量。

(二)地形与城市:平坦而地势稍高的地形是比较理想的(三)气候与城市:大城市多位于温带地区,城市小气候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四)水资源与城市: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城市污水乱排乱放

(五)城市的生物环境

35、形成城市结构的动力:1 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下面两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交通方便、商业区位最好,服务、设施、人口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对人们心理的影响。2 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首先是经济条件方面,富有阶级的迁移,造成商业区营业额下降,过渡集聚导致的高地价、工资、消费使商业也发生迁移。其次是社会条件方面:富有阶级迁出后,社区为低收入的人所填补,声望下降,郊区则相反,于是分散加快。3 摩擦力: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动力的力量。集聚力和离散力不一定相对于城市中心点,也可相对于交通动脉线,还可以相对于一定的区域。三种力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城市结构。

36、城市地域分化是指城市各种职能在城市内部空间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分布,其结果是形成城市内部不同的功能小区。

37、城市地域分化的原因:1.历史因素2.经济因素3.社会因素4.行政因素

38、城市职能区划分:1.中心业务区(商业区)2.行政中心区3.工业区4.商业区5.住宅区6.文化区7.混合职能区8.郊区

39、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一、同心圆模型:I是中心商务区Ⅱ是过渡地区Ⅲ是工人住宅区Ⅴ通勤带。这一模型基本上反映了20世纪初西方城市的带状现象,特别是过渡带。

二、扇型模型:这是同心圆模型中加入交通因素的作用而提出的,特别是私人汽车与道路的发展,离市中心的距离的影响被减弱,因而出现扇形结构。

三、多核模型:并不光是一个中心,而有多个中心。

42、中国城市结构可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

43、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地区之间实质上存在着固定联系与等级结构。也就是说,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

43、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1.等级规模法则:某一城市的规模和该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城市人口规模排序中的位序关系所存在的规律叫做位序—规模律。齐夫提出了城市规模分布模型2.首位城市法则:首位度是一国或某一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的常用指标。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称为首位分布。3城市金字塔

第七章 语言

【填空】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声音和意义是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语言的产生必须有足够的声音材料和意义要素。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语言最重要的属性就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交际工具”。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汉语的发展:1 北方方言的形成与发展2 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3 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4 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5 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6 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7 客家方言形成与发展。官话过去学界又称北方方言:1是汉语的一个分支.2现代的国语、普通话,也就是由官话演变而来。现代标准汉语以官话中的北京话为基础。官话的分类: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分别以北京话、西安话、成都话、扬州话为代表。华北官话、西北官话分别通行于中国北方的东部和西部,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分别通行于中国南方除吴、赣、湘、粤、闽、客家等方言区以外广大地区的西部和东部。

“八区法”:东北官话 北京官话 胶辽官话 冀鲁官话 中原官话 兰银官话 江淮官话 西南官话。语言的空间分布是过去扩散、变化和发展的结果,是衡量一个文化集团命运的因子。根据谱系分类法,世界上的语言被划分为12个左右的语系。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亚语系)汉—藏语系 闪—含语系 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非洲语言(尼日利亚-刚国语系,科依桑语系和尼罗-撒哈拉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印欧语系:古人居住地是在欧洲的中部与东部。汉—藏语系:1汉语:七大方言,四大官话2藏缅语族:藏语支、缅语支、彝语支、景颇语支。藏语支:藏语、嘉戎语、门巴语。3苗瑶语族。4壮侗语族 从属未定的有日语、朝鲜语、越南语。闪—含语系世界上第二大语系。世界主要文字:汉字,阿拉伯文字,希腊文字,拉丁(罗马)文字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地名景观有以下特点:特殊性、符号性、变异性、时代性

【名词】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谱系分类法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类别,列出详略不等的语言分类表。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语族:分类的二级单位。语支:在语族单位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单位,通常是同一语系中最小的语言群。语种:分类中的最小单位。一个语种就是一种语言。语言区是根据语言上的差异而划分的空间分布范围。

【简答】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2.语言是人类认知交流的媒介3.语言是人类进行智力开发的工具4.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5.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6.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

我国地名景观: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2反映经济活动方面3反映历史方面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5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

第八章 宗教

【填空】宗教的文化作用:集中体现在建筑、绘画、诗歌、音乐、雕塑等方面。宗教的起源:无法解释那些真实而又令人恐惧,虚幻而又仿佛存在的现象。原始宗教起源于人们对地理环境事象的恐惧和崇拜。宗教的目的为求人类与自然界的融洽。成熟的宗教包括五个要素,即教会、仪式、信仰和观念、特殊的情感体验、道德规范。各地原始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大多都是自生的,基本不存在一种信仰最初在一群人中产生,然后通过思想输出传播到其他人群中这样的现象。代表宗教 犹太教:公元前13世纪,摩西被认为是犹太教的创始人。印度教:公元8-9世纪,是印度最重要的宗教,是民族宗教中人数最多的宗教。认为现实的不平等是由前生注定。人按“法”生活,死后则能转为高级种姓。道教:起源于东汉末年,道教奉春秋时代的老子为教祖,并尊称其为“太上老君”,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儒教、神道教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基督教在公元1054 年分成东西两大流派,即东正教(希腊正教和俄罗斯正教)和西正教(罗马天主教)。新教这就是传入中国的耶稣教。基督教大概在唐代由传教士经印度传入中国,当时称“大秦景教”,景教在唐代存在了仅200年。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麦地那分为逊尼、什叶两派 伊斯兰教唐代传入我国,一般以唐永微二年(651年)大食国遣使来华为标志。佛教:大小乘都有同一的目标,这即是解脱。但两者的做法不同。小乘是自利,只为自身;大乘则是利人,兼为一切众生。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三大体系,世界上最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隋唐时到鼎盛,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华严宗、禅宗八个宗派。各宗教主要源地:基督教和犹太教:巴勒斯坦地区 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西部 拜火教:伊朗与土耳其之间的亚美尼亚高原 佛教:尼泊尔与印度的比邻地区 印度教:南亚西部和印度河中游地区 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移民 传播 领土竞争 传播:分为交流和转教、有组织的传教两种形式。宗教传教的目的是与无差别的人相联系,而不是控制商品资源与战略要地,因此传教活动常常远离商业区,这要求传教士需要经常通过宗教组织与教会保持联系,以便取得援助和指导,并将新扩展的信徒纳入统一的宗教范畴之中。主要宗教圣地:麦加、麦地那(伊斯兰教)、拉萨(喇嘛教)、印度的贝那勒斯(佛教)、耶路撒冷(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伊斯坦布尔(东正教)、梵蒂冈(天主教)。世界上三个主要一神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全都起源于中东的干旱地区。主要宗教的节日安排也反映了重要季节的变化。“天下名山僧占多”是地理环境影响宗教微观分布的典型证据。

【简答】民族宗教主要特征:1各自宗教信奉的神明有了变化,由原始的五花八门的自然崇拜,转向与人间职事对应的神灵,如战神、农神、医神等,不但出现了主神和次神的区别,且诸神共同簇拥着主神。2宗教礼仪和组织形式更加完备,有了比较系统的神学和哲学体系,后期一神崇拜的宗教影响力越来越大。(1)基督教:信仰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始祖起就犯有罪,并在罪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儿子耶稣基督才是获救。「伊斯兰」原意是:完全服从真主旨意。安拉是唯一上帝。《可兰经》

新教共同特征:一是不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各宗派独立,无统一的组织和领导,废除教阶制,信徒与教士平等,牧师可以结婚;二是简化圣礼与节日;三是不承认天主教圣传。

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1和平共处:儒、释、道和平共处。宗教观念不固定。2竞争:种族宗教在与基督教接触的过程中,表现的最不稳定。基督教先依靠科技和工艺打动上层阶级。然后向较低级的社会和经济阶层传播,福利事业是打动这一阶层的必要手段。3排斥:①宗教战争: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②宗教迫害:天主教与新教的较量。

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的关系:1神权政治:宗教组织是政府统治和施加政治力量的工具。2政府与宗教:宗教组织有时给政府提供仪式服务,是精神统治的工具,反过来又受到政府的保护。3民族与宗教:宗教常常影响着一个民族在政治上的合与分,进而改变政治地理格局。【论述】地理环境对宗教的影响:1宗教起源与地理环境:原始宗教起源于人们对地理环境事象的恐惧:和崇拜。2宗教源地与地理环境:世界上三个主要一神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全都起源于中东的干旱地区。上述地区能见度好,是观察天象的理想地区;这里大多数地区环境恶劣促使人们产生幻想,寻求精神寄托。3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1)宗教信仰与地理环境:基督教-常青树(北欧森林繁茂);佛教-莲花和菩提树;西藏的丧葬风俗(高造成的寒冷低温)(2)宗教禁忌:犹太教和穆斯林是不吃猪肉的(在沙漠地区的游牧生活里,猪不能长途跋涉所以最重要的牲畜成为羊、牛、马、骆驼,而不是猪);印度教禁食牛肉(旱灾过后恢复和维持正常的农业生产要保持一定量的役畜)(3)宗教仪式、节日:主要宗教的节日安排也反映了重要季节的变化。4宗教的分布:“天下名山僧占多”是地理环境影响宗教微观分布的典型证据。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宗教影响生态环境:提倡不杀戮,保护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对控制人口增长不利。2宗教影响文化景观:宗教影响了农村聚落的形式。各式教堂的面积、功用、式样、材料都各不相同。宗教标志不同。对死者的归宿方式也各不相同。3宗教影响人口增长、分布及迁移模式:有的宗教对人口增长起促进作用,有的相反。4宗教影响区域经济活动:某些宗教教义或传统需要某种动植物,这些动植物就随之发展起来。宗教胜地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5宗教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功能:宗教是了解该类城市形成特点的钥匙。

【名词解释】

国家: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游客:指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长住地到其他地方,连续逗

留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但不包括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地有规律往返的人。旅游业: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民族国家:一个国家中60%以上人口属于一个种族集团的国家

【填空】

1.国是政治组织单位,家是由血缘关系组成的社会单位。2.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3.领土形状:坚实型、分离型、狭长型、延伸型、穿孔型4.国家的中心性区域:首都、核心区(①起源型核心区、②经济型核心区)5.边界的种类:自然边界、人为边界(①人为障碍②数理边界③文化国界)、海洋国界6.国家权力要素:领土空间(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国防地理位置》、领土面积、领土形态、地形与领土纵深)、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又是影响世界政局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资源(人口是创造国家权力的物质工具,是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要素)、经济水平、军事力量(是国家实力要素中最具强制性的)、科学技术、国民士气、政府的质量(政治性质,法制化、民主化程度,机构的效能、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

【简答】国家的基本特征:1拥有确定的领土——国家存在的天然地理基础2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国家从事一切活动的行为主体3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执行国家职能的政权组织机构4拥有主权——国家不受外部任何势力控制的权力。决定政治形态的领土要素有:

1领土自然属性(位置、大小、形状、气候、地形、土壤、自然植被及动物)2人类占据该领土取得的成果3该国与其他政治单元之间存在的关系等。

海都的类型:

(一)海都向海上发展者

(二)海都向陆发展者

(三)经济性决定的海都

陆都的类型:

(一)位于大陆中心的陆都

(二)由于经济因素而成的陆都

(三)由于交通因素而成的陆都

(四)由于地势因素而成的陆都 旅游的构成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 旅游客体——旅游产品;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

旅游交通从空间层次上分为三种:一是外部交通,指从客源地到旅游地所依托的中心城市,以航空和铁路为主。二是中心城市到旅游地或风景区,以公路和铁路为主。三层次是内部交通,以特殊交通方式为主,如索道、游艇、畜力者等。

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

(一)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即是客源地又是目的地。

(二)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两者表现为距离近者相对应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1.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旅游动机产生的基础2.地理环境造就和烘托了旅游资源3.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导致旅游资源分布的区域性

综合国力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强制能力

从总体看,冷战后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具有以下特征:

1.多极化仍是国际战略和政治格局的长期趋势(一超多强)2.国内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3.世界政治地理背景出现三条冲突带或者三条危机弧4.世界出现三种文明互动的趋势(世界三种文明的互动是指以欧美为基地的基督教文明、以阿拉伯世界和中亚一带为活动范围的伊斯兰教文明、以东亚地区为中心的儒教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一)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二)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地缘政治学的主要“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1 马汉的“海权论”2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3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4 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5 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

地缘政治学的主要“学说”: 1.国家有机体学说2.生存空间论3.有机边疆观念4.成长尖端论马汉的“海权论”: 所谓海权是海军、基地、安全航线的综合,拥有海权,即可以海制陆。而所需控制的则有:海峡、半岛、岛屿、运河。缺点:马汉氏的海权论,未曾顾及到陆地交通的进展,可以阻止海军的进攻。2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缺点:1.麦氏发表论文时,不曾意识到今日航空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长程飞机和洲际导弹,足以缩短世界距离,心脏地带任何一点,皆在敌人轰炸航程之内,谈不到绝对安全2.麦氏之说,受全球为墨卡托投影地图影响,对全球形状有所忽视3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他认为边缘地带是夹在大陆和海洋的中间地区,恰好成为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间的一个缓冲地带。反映了二战及战后的世界形势。4 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第一等级:地缘战略区,第二等级:地缘政治区5 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该体系认为美国应根据集体安全体系与地区性经济合作的成就,推动欧亚安全体系的形成。目的是加强欧亚地缘政治多元化的稳定性,排除单一占支配地位大国的出现

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

(一)国家间的联合趋势1欧洲联盟:这种发展实际上使原来的国家主权有所削弱,共同体成为超国家的组织,并向欧洲联邦方向发展。“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2东南亚国家联盟:为了不受大国的左右获得共同的发展机遇3其他国际性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二)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例如,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西班牙的巴斯克问题和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

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地与人的统一,其最佳结合就是一个合理的地理单元与一个单一民族,即由一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国家。因此,可以说,国家就是人地关系相对统一的政治实体。

民族国家的类型:统一种族集团分属几个国家、单一民族国家,即某个民族只在一个国家

非民族国家类型:中等非民族国家、双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

人与地的焦点所在:就“人”(即指民族)而言,易发生矛盾的①是单一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②是跨国界的民族与土著民族。③在中等非民族国家或双民族国家中,居于第二位的民族,斯里兰卡与加拿大④多民族国家。就“地”而言暴力冲突“可能发生在居住于该地区国家里的不同种族集团之间”合与分:合是主权国家的主动行为,是为了获得经济上发展较快的目的与集体安全的保证,但却要放弃一部分主权,随着形势的发展将要放弃更多的主权,另一方面,则也分享了其他国家的主权;分则是内部的解体、分裂或分治、分权。当前很多国家在这种“合”与“分”的变动中,实际上解决的就是政治格局中某种人地关系。

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解读[小编整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