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家乐发展的现状和思考
农家乐发展的现状和思考
近几年,随着城镇居民绿色消费、生态旅游、回归自然观念的形成,我区以上王村为代表的“农家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沿山一带农民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收入,202_年仅上王“农家乐”接待游客9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202_万元,已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的经济来源,正在形成为拓宽旅游业的新途径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实践。
为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质监职能,促进“农家乐”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大做强、做出品牌,我局密切关注上王村“农家乐”的发展和壮大,开展了“农家乐”服务标准化的调研工作。现就我区农家乐发展现状浅析如下:
一、发展特点和优势。
(一)环境优美,民风淳厚。我区农家乐集中在重峦叠嶂的秦岭山北麓,东临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西邻沣峪口沿山旅游风景区,依靠环山旅游观光路,交通十分便利。依山傍水,乡村田园气息浓郁。有着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优势。勤劳、朴实的上王人抓住机遇,艰苦创业,辛勤创造,为全区农家乐的开办、发展创出了成功的经验。202_年上王两委会带领村民到歧山学习,借鉴当地农家乐成功的经验,坚定了开办农家乐的信心。开始了大规模的房屋改建和村内环境建设,将两间宅基地改成三间,把土木房改成砖混结构。户户通上自来水,又完成下水的集中排放,实现了村内道路的绿化和村容的美化。
(二)起步早、饭菜香,发展态势良好。1999年,胜利饭店为了拓宽服务业务,发展乡村一日游,经实地考察与上王村确定了合作关系,由胜利饭店定期组织游客到村里游玩,选择10户农家进行接待试点,202_年曾一度中断的服务业务在新班子的带领下,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从饭菜种类,价格数量和服务接待等方面对农户集中培训,饭菜可口,价格透明,明显提高了服务质量。环境的改变,文化的丰富,使这里的游客逐渐增多。据统计,202_年上王村共接待游客60万人,202_年增至90万人。五年间,农家乐经营户由202_年的15户发展到110户,平均家庭经营收入近10万元。全村80%盖起了2止3层农家小楼,经营农家乐。火起来的上王村,带动了周边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已经开始涌现了一批特色蔬菜种植户、畜禽养殖户,以及富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加工户和旅游产品生产户。
(三)政府重视,标准化意识增强。
202_年开始,注重收集全国“农家乐”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与区旅游局、滦镇街办等单位联合,开展“农家乐”服务标准化的调研工作。调研工作围绕上王村“农家乐”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通过与村两委会、“农家乐”接待户的交流座谈、对游客发放《农家乐游客满意率调查表》等形式,深入了解广泛征询有关情况和各方面的评价及要求。为使上王村“农家乐”健康有序发展,创出品牌,我局在积极工作的基础上,多次邀请省、市局标准化主管领导和专家到上王村考察指导工作,以期得到领导部门的关注。经过努力,202_年,上王村“农家乐”被列入西安市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为了促进农家乐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局牵头,在区旅游局、滦镇街办等单位的通力配合下,成立了“农家乐”服务标准化领导小组,抽调6名业务骨干组成技术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工作组多次深入上王村进行广泛细致的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参照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针对上王村的发展实际,运用标准化工作的原理和方法,起草了《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标准,同时邀请有关专家对标准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认证。为了便于标准发布后的宣贯工作,我局会同旅游局组织编写了2.6万余字内容涵盖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食品卫生安全、农家乐经营规范等方面的《农家乐服务标准化工作手册》,发放到每个农家乐经营户手中。在宣贯实施的同时,按照自愿申请、村委会推荐、领导小组审定的程序,确定了15户“农家乐标准化示范户”作为典型带动,推动标准的贯彻实施。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档次,我局又适时制定出台了《农家乐星级等级评价准则》,引导有条件的经营户不断提高,提供更高的服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上王村农家乐经营户的标准化意识正在形成和不断加强,标准化工作正在有序展开,成效也在不断显现。得到了省、市质监局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202_年国家标准委将此项目列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层次不高,特色不明显。农家乐不是农业文明的简单堆砌,而是农耕文明的沉淀和展示,是农村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的浓缩和升华。而农民的思维特征是实用性强,重模仿、轻创新,经营理念雷同,方式单一,体现在庭院样式、园林风格、室内陈设、菜肴品种、娱乐项目等都比较相似,缺乏个性化色彩。同时,受文化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局限,他们未能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绝大多数仍处于简单的“农家吃”水平,甚至连观光、采摘等较低层次的活动也无法开展,总离不开“换个地方打牌、换张桌子吃饭”的模式,顾客重游率很低。
娱乐于一体,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卫生、安全、消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而农家乐一般是以家庭式经营为主,从业人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再加上没有受过正规培训,缺乏经营管理知识,服务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同时,农家乐管理涉及到质监、农业、旅游、工商、卫生、消防、公安、环保、文化等多个职能部门,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扶持、规范这一新兴产业,目前还未形成较为健全的协调机制,因此,出现了发展不规范、服务不规范、监督不规范的现象。
(三)是组织程度不高,管理亟须加强。农家乐是一种以群体模式出现的旅游形式,只有在统一有序、错位发展的环境中才能取得较大发展。由于群众自身的组织程度不高,有时难免形成单打独干、恶意竞争的不良局面。
针对上王村“农家乐”还处在发展和亟待规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化管理、规范经营、凸现特色、有序发展、创出品牌才是发展的应对之策。特别是政府在农家乐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引发了几点思考。
思考一:农家乐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协调与资金投入支持
上王农家乐始于1999年,当年胜利饭店为了拓宽服务业务,发展乡村一日游,为农家乐的发展播下了种子。自那时起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停滞于休闲和简单的娱乐、郊游等状态,没有提到一个更高的品位,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政府的扶持和引导。202_年开始,长安区委、区政府对上王村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扶持,投入300多万元,采取农民出钱、政府补贴“穿靴戴帽”的办法,对环境基础设施和民宅进行彻底改造,使农家乐周边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增加了游乐项目,丰富了文化内涵。由于政府有意识的扶持和引导,农家乐成为西安市的旅游品牌,使郊区农村成为都市的后花园,成为市民节假日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思考二:农家乐开发应避免简单地照搬城市开发经验,成为城市的复制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一体化是中央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城乡一体化不是简单地使农村跟城市一模一样。“农家乐”,“农家”是“乐”的前提,也是根源。因此,无论如何规划和发展农家乐,都要坚持农村本身特色,体现农村生态环境、田园风光和淳朴的风土人情,保持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开发特色资源,挖掘民间艺术,彰显民俗文化,丰富文化内涵,使“农家乐”文化氛围更加厚重,旅游观光价值更加突出。这也正是它吸引城里人往乡下跑的主要原因。现代都市人向往的是以休闲度假的机会,远离都市喧嚣,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体验新的生活方式,享受属于自己的闲适心情。因此,要把吃、住、游、玩因素融合进去,将“农”字做足,将“家”字撑满,项目种类要多种多样,满足不同 闻不到花粉的香气,体验不到种菜、摘果的乐趣,听不到绿树丛中的鸟语,而是象城市一样全是林林总总的高楼大厦、歌厅舞池、商场店铺,这样以追求与城里一模一样的农家乐发展目标,就失去农家乐的真正意义,最终会使农家乐走向衰落,因此,发展农家乐,要站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共同发展的高度,以质量求生存,以内涵求品位,防止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贻误农村大好发展时机。
思考三:农家乐开发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上王农家乐的成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周围有山、有水,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但沿山其他乡村,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农民群众积极性很高,要防止一哄而上,粗放经营现象,妥善处理好一些不具备开办农家乐农户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延展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公司+农户+基地提供发展的思路模式和条件。
思考四:服务标准化,是提升农家乐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农家乐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产业要出产品、产品要有标准、标准决定质量、质量关乎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所谓农家乐服务标准化工作,通俗来说,就是满足游客体验农趣、农味、安全卫生、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等要求,将以往服务工作的经验、相关的要求,进行统一的规定,作为统一遵守的准则,以达到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从而获得优质服务的过程,达到最佳秩序、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开展农家乐服务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一是制定标准:围绕游客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实际,体现特色,从环境条件、从业资格、经营场所、服务接待设施、安全卫生、经营管理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二是发布、宣贯标准:三是实施标准:四是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验证、确认。
围绕农家乐观自然风光、享农家之乐、体农耕文化三大服务功能,设置功能系统图和相关要素图。根据功能和相关要素,建立标准综合体系。使农家乐在环境、接待、餐饮、娱乐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标准可遵循。值得一提的是,我区的农家乐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已被国家标准委批准,是全国涉及农家乐的第一个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项项目。在我区农家乐快速发展、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和全力支持的情况下,是我区农家乐立足长安、走出西安、推向全国、做大做强、创出品牌的大好机遇,广泛开展农业知识、食品加工、服务规范、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更新农民服务观念、规范服务行为。保障游客和村民权益,促进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篇:旬阳县农家乐发展现状的调查及思考
旬阳县农家乐发展现状的调查及思考
近几年,以“观田园风光、品民俗风情、吃乡村土菜”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在我县大量兴起,推动了整个餐饮业的发展。到农家乐,人们可以直接在果园、鱼塘、林地、田野„„,亲身体验农家生活,迎合了城市居民回归大自然的愿望。清新的乡村空气,价廉物美的农家饭菜,亲切怡人的农家小院,使农家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为了准确把握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局就此组织了专题研究:
一、农家乐的发展现状
“农家乐”的兴起,缘于久住繁华城区的人们厌倦了城市的繁杂和喧哗,渴望到山清水秀、生态环境好的地方,亲近自然、放松心情,满足对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的亲身体验。农家乐凭借地道的农家饭菜,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和秀美的田园风光及廉价收费吸引了大量游客,且发展态势看好。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旬阳有70户左右的“农家乐”,有的已经发展到相当的经营规模,形成了集吃、住、玩、会议接待为一体的旅游服务实体体系。在旅游局登记的30户中,星级以上的有11户,其中一星级5户,二星级6户,主要分布在县城周围。农家乐现已成为我县餐饮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呈 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1、发展速度较快
农家乐立足时间不长,在餐饮业中属一支新军。202_年,仅有县城周边的三、五户,到202_年底已发展到近70户,范围也由县城周边扩充到各乡镇。
2、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据调查,在全县农家乐经营户中,硬件设施稍好的经营户每月可接待客人600-1000人次,周末、节假日高峰期,每天接待人数更多,按照平均每人(次)18元消费计算,正常经营情况下每户每月营业收入可达1-1.8万元,这对普通农民家庭来讲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更是传统耕作收入所无法比拟的,同时还缓解了当地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
3、经营模式多样化
农家乐的经营模式主要有:滨江临湖式、田园风光式、花园式、观景式。旬阳是山区,江、河、湖、山自然景观随处可见,汉江两岸、达铭湖畔、太极观景台„„农家乐星罗棋布,一般是利用城郊优势,依托江湖、果园的自然特点,打造具有观赏价值的城郊花园。人工培植的乔灌木郁郁葱葱,四季鲜花不断,透过婆娑的树影,石桌、石凳相间其中,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欣赏并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在喧嚣都市的边缘为人们提供了难得的宁静天地,江岸湖畔还为垂钓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休闲环境。
4、经营特色各异
虽然都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品农家菜”为主,但却各具特色。如太极观景台农家乐主要是以其独特的地域让人们能欣赏到美丽的太极城全景;羊山避暑山庄是夏季避暑的最佳去处,是以自然山水为优势而经营的特色农家乐,硬件配置较好,有较宽敞的会议接待场地,可品尝地道的山珍野味;达名湖农家乐则是以水上游船快艇为主要特色的,身临其中,其乐融融;小河北周家沟、构元龙源山庄主要以游泳为主调;果园农家乐则在每年水果成熟的季节,让游客自己采摘,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神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此得到充分体现。在农家乐,人们吃的菜有灰条汗、王八叉、水芹菜、地饭、神仙豆腐、石磨磨的懒豆腐、小河鱼、土鸡、野兔、野猪肉等地道农家菜;主食是浆粑馍、玉米糁、锅盔、搅团、浆水面、手工面、麻食等,游客可以自定饮食标准;喝的是当地农民自己酿的杆杆儿酒。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方水,以“农家乐”为龙头的生态旅游建设,使我县的秦风汉韵得到充分展示。
二、农家乐壮大探秘
农家乐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
1、适应现实消费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一方面,生活在钢筋水泥丛中的城市人已逐渐厌倦城市中的生活氛围,渴望去感受大自然的真山真水,寻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受,在宁静、自然中彻底放松自己,现代旅游者也不再满足于普通的观光旅游,希望获得一种愉悦的经历,强调一种参与、一种体验;另一方面,由于游客具有求新、求异的心理,他们希望在安全、洁净、卫生的前提下,能有更多新奇的见闻和感受,能了解到当地特色民俗风土人情。农家乐旅游由于游客数不多,农户和游客之间通常采取一对一的服务模式,这样还可以营造出家庭式的温馨氛围,也更容易实现个性化服务。
2、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家乐旅游收费较为低廉。由于农家乐大部分是由农民利用自己闲置的房屋和生产资料所进行的经营活动,相对而言,具有投资小、风险小、成本低、见效快、经营灵活等特点,因而收费较为低廉,这对城市工薪阶层具有较大吸引力;二是交通、通讯较为方便。从目前我县农家乐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农家乐选址都在城郊结合部和旅游区附近,交通通讯较为方便,对于发展城市周边一日游、二日游,具有较大市场;三是环境优雅。农家乐一般都是依托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兴建,山水相依,对现代游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3、是沟通城乡居民的桥梁
长期以来,久居都市的人们有一种鄙视农村人的意识,他们认为农村人穷,农村人脏,长此以往,城乡居民间产生一种隔膜。而农家乐的兴起使城乡居民又走到了一起,城里人乘节假日领着妻儿老小、老同学、好朋友去享受大自然赐给农村人的那份恬静与温馨。在那里,认不清麦苗和韭菜、分不出梨子和桐子的城里孩子可以直接走进农田,还可以看到有趣的牛耕、养蚕、放羊、挑水;樱桃成熟的季节,孩子们可以自己爬上樱桃树采摘樱桃,欣喜的品尝自己亲手劳动的“成果”,这对城里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快乐的事情;他们还可交几个农村小朋友,并帮他们干干农活;到小溪边去摸鱼、捉螃蟹„„这样,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可以学到很多课本上找不到的东西,同时,可以体会到农村孩子小小年纪就要跟大人一起到田里干活、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的艰辛,对城里孩子来说是一种启发,也是一种鞭策和教育。
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家乐正在不断升温,渐成时尚。但由于农家乐旅游大多是自发的,缺乏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规划,精品较少,当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设施简陋、规模不大、接待能力差、管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档次较低。目前农家乐娱乐普遍以麻将、扑克牌等传统项目为主,格调单一。带有参与性质的活动内容和农村文化元素太少,缺乏文化内涵较高的休闲项目,远远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如:唱花姑子、放风筝、农家骑马、射箭、对歌等都值得提倡;部分农家乐“味道”失真,农家乐里,农家野菜吃不到、钓鱼没鱼钩、山歌听不到,影响了农家乐形象。
2、发展无序。眼下的“农家乐”有一哄而上,遍地开花之势,如果听之任之,不对其进行规范引导的话,或许有一天,“农家乐”游将走进“死胡同”。
3、基础设施简陋,环境卫生条件差。调查发现,许多农家乐的基础设施依然十分落后,尤其在较偏远的地方,治安靠狗、通讯靠吼、交通靠走;有的至今尚未安装自来水,这都将大大限制农家乐的发展;在环境卫生方面,目前多数农家乐卫生环境不理想,特别是厨房和厕所环境较差,道路狭窄,使游客的车辆出入、停放极为不便。
4、尚未开发精品主导产业园或特色农业休闲观赏园。
四、思考及建议
1、加强管理,规范农家乐旅游服务
管理出形象,管理出效益。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各有关部门应在加强农家乐规划的同时,加大管理协调力度,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管理。农家乐大多地处城郊结合部和农村的特殊地理位置,涉及安全的各方面工作应给以重视,相关部门应把农家乐的安全工作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从业者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检查;二是卫生问题。农家乐旅游者大多吃、住、玩在农家,食品卫生、公共卫生都直接关系到游客的身体健康,搞好卫生管理极为重要。要教育农家乐从业人员自觉养成讲卫生、爱卫生、卫生操作的良好习惯;三是日常经营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教育农家乐树立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的思想观念,真正做到诚实守信,以优质的服务和独特的风格吸引广大游客;四是提高服务人员素质。良好的效益还得从规范服务上狠下功夫,要提高农家乐服务人员的整体素
质,有组织地加强各方面的技术培训,并到外地去学习取经,从而真正提升游客满意度,打造农家乐旅游接待新形象。
2、引导建设精品主导产业园或特色农业观赏农家乐。为推进主导产业建设和特色种植、养殖业的发展,政府应在城镇周围引导、规划、建设一批高品位、高规格的精品主导产业或特色农业农家乐,生产无公害优质农产品,深化产业链,形成对上对口接待,对下龙头示范的集观光、休闲、参观、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不仅可以满足城市人物质文化所需和市场所需,而且是推进我县农业向纵深发展的样板模式。
3、要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农家乐要发展,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解决农家乐所在村的道路硬化,通讯、电网改造、自来水供应、广播电视接收等基础设施问题。困扰当地群众的饮水、交通、用电、通讯等问题解决了,居住环境美化了,农家乐接待水平、经济效益提高了,农村的整体面貌将大大改观。
4、开发旅游纪念产品,提升旅游附加值
开发以地方农副产品、土特产、民间刺绣、工艺品为主的旅游纪念品,如将核桃、柿饼、洋芋粉、板栗、农家洋芋粉条、红苕粉条、红苕干儿、熏腊肉;布鞋、小孩儿穿的绣花鞋、绣花鞋垫、绣花枕头、绣花荷包、香包;豆腐乳、豆瓣酱、豆豉等进行包装或配以竹篮柳筐呈列入销售柜台,不仅能满足游客需求,扩大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还能提高农家乐的旅游附加值。
5、在红色旅游区—红军纪念馆周围兴建农家乐
近几年,红色旅游在各地兴起,我县红军纪念馆游客日益增多,为适应游客需要,应引导周边条件较好的农户开办农家乐,以适应不同游客的消费需要。
第三篇:农家乐现状调查
农家乐现状调查
假期回家,发现家乡的面貌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家乡的新兴产业——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
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西部山区,地理上属于小秦岭余脉。这里山清水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一处处令人心旷神怡的人间美景。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投资建设,如今已经成为闻名省内外的省级4A级风景区。随之而来的就是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由旅游业衍生的农家乐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
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农家乐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它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农家乐的发展,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农家乐发展起来后,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收入,还有产品信息、项目信息和市场信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农家乐成为农民了解市场的“口”成为城市与乡村互动的桥梁。各地游客为农村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使农民及时了解到市场信息,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相接轨。开办农家乐的农民经常到旅客中间调查市场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有的建起了无公害蔬菜基地,有的则做起农产品深加工的生意。在我看来,农民的增收方式已经由传统的种粮转变为依靠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落后面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康社会。
在家里的这一段时间我特别对家乡的农家乐宾馆做了一次详细的调查。我发现所有的农家乐宾馆都有着统一的管理,有着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饭菜都以富有农家特色的农家饭为主,服务设施比较完备。客房完全按照标准布置,配有空调,彩电,卫生间等设施。而且政府曾多次组织“农家乐宾馆培训班”,专门对农家乐宾馆和饭店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内容有:礼貌礼仪、餐饮、客房服务当中的基本要点。从而有效提高旅游接待人员的服务水平,提升景区整体水准,提升服务质量,真正实现与城市接轨。
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农家乐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不少旅游者比较乐于成群结队或结伴在旅游中选择“吃农家饭、品农家茶”。一些旅游者甚至现场购买“农家乐”里还在饲养的猪、羊、狗、鸡、鸭等畜禽,要求现场宰杀后烹饪。这种做法实际上隐藏着不少问题,现场宰杀的畜禽几乎是没有经过检验检疫部门的检疫,其中暗藏的疾病游客和经营者是无法分辨出来的。而“农家乐”中的厨房、碗筷也缺乏正规的消毒措施,没有卫生防疫部门的监管,很难达到与城镇餐馆相提并论的消费要求和卫生标准。
2、景区安全令人担忧,由于大部分的“农家乐”点规模少、基础设施落后,大部分自驾车游客旅游归来后,都在抱怨停车难。有的“农家乐”点连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注意事项也没有,有的游客甚至还被狗咬伤、猫抓伤,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3、服务有待提升,虽然有政府的统一培训,但是大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低,甚至没有受过教育,村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以至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点的茶半个小时都上不来;饭菜做得不合要求;有的甚至不能为游客提供洗澡的地方,没有固定的车位等等。
通过这些天的调查,与经营者的交谈,我了解到家乡的农家乐宾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应该对症下药,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1、组织推动。包括景区推动,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带动、辐射和吸收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的接待和服务。
2、政府推动。由政府主导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投入资金,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收社会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
3、精心规划,强化监管。注重整体性和连续性,充分考虑地方的自然风貌及特点和文化特性。同时监管好每一个乡村旅游、农家乐等的细枝末节,强化对旅游从业人员和乡村旅游集体的培训、教育,努力抓好落实,提高其服务素质和水平,提升服务品牌和形象。
乡村旅游虽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但总体上还是一个尚未规范、管理滞后的市场。应加强进行监管和规范,促进市场的稳定、有序和健康发展。我相信只要通过政府统一管理调控,经营者的悉心经营,一定会让农家乐成为农村经济重要支柱,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第四篇:农贸市场发展现状思考
农贸市场是社会流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反映一个地区建设水平、管理水平、生活水平乃至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近几年来,新丰镇各类农贸市场在创建省、市级文明卫生镇村等一系列活动的推动下,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管理秩序得到不断正规,交易环境以及商品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随着新丰的发展,农贸市场在管理和发展中,一些问题和矛盾凸显出来,须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农贸市场的现状
新丰辖区内农贸市场是指主要用于销售蔬菜同时兼营蛋品、家禽、生熟肉制品、水产、豆制品、调味品等多种农副产品的经营场所,目前市场的经营形式主要有农贸市场、早市、小型蔬菜肉食销售门店等。新丰现有农贸市场家,经营面积达平方米,共有摊位多个。早市处,占地多米,经营户多家。小型蔬菜肉食销售门店因其靠近居民住宅区,经营方便灵活,近几年也在不断兴起。但就目前农贸市场现状来看,存在着数量少,档次低,布局不合理,辐射面不广等问题,同时,马路市场不断自发形成,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严重,直接影响到为数不多农贸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交通拥堵、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差等诸多问题。
二、农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科学规划,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我县的农贸市场从建设开始就没有经过科学规划。城区现有的市场基本上都集中在原老城区中的人口密集区域,新建的天华南路和县政府所在地的上渡办事处都没有农贸市场,经济开发区有5万多居民,却仅有2个马路市场。乡镇市场大多数是在交通位置优越、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自发形成,随意性较大。这些集贸市场建设时既没报当地乡(镇)政府同意,也没经县一级主管部门纳入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有的乡(镇)只有一个集贸市场,而有的多达5—6个,有的方圆十多公里没有一个市场,而象石冲口至天龙山不足2公里路却有3个市场。
(二)规范管理难度大,脏、乱、差问题突出。因市场规划和其他原因,虽经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整治,全县乡镇集贸市场仍有61%的马路市场,马路市场虽可为当地居民提供简单的购物方便,但影响市容市貌,阻碍交通,规范管理难度大,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绝大多数马路市场辐射半径不足2公里,逢场赶集交易时间不足4小时,难以形成旺盛的人流、物流。因市场分散、偏僻,乡镇农贸市场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集散地。工商部门由于全县点多面广而监管乏力,县市场服务中心和乡镇政府的管理制度,又缺乏正常的执法监督检查和专业的管理人员,造成管理混乱、服务不到位的状态。
(三)市场设施陈旧老化,功能不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我县的市场大部分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多数市场只建有简易棚架,由于年久失修,市场设施老化严重,随时有可能倒垮,安全隐患严重。市场内上下水、停车场、垃圾台等公共设施不全,因受地理位置和资金等多种因素制约,改造困难重重。
第五篇:农家乐方面硕士论文——我国农家乐相关信息网站发展现状
目录
1.2.2我国农家乐相关信息网站发展现状
国外,农家乐都被作为潜在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让农户广泛参与到农家乐的持续发展中,能够给当地经济带来丰硕成果。国外已经通过多渠道发展农家乐,特别是网络信息化的运用,更是使农家乐飞速发展。
我国旅游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202_年10月,国家提出的“金旅工程”规划,加快了我国乡村旅游网络信息化工程的速度,截止到202_年10月,“金旅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现已建立了乡村旅游农家乐休闲产业,拓宽了网络覆盖面,扩大了经营规模,加大了宣传力度,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社会效益。到202_年5月,浙江省累计发展2490个农家乐特色休闲旅游村,352个省级农家乐特色村,160个省级四、五星级经营户。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非常迅猛,解决了一部人就业问题,提高了经济收入,带动农民发家致富,浙江省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解决从业人员8.77万人,年营业收入54.43亿元。如何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合理利用农家乐旅游资源,发挥当地特色优势。浙江省202_年就开始利用“农民信箱”开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宣传和推介活动,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和传统的农家报道,农家新闻周刊等,展现了农村的田园风光、生态环境、人文乡土气息这些比较有农村特色的产业,一些比较有竞争实力的休闲旅游风景区得到了更快速的发展,当地经济收入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农家乐的经营理念也从萌芽阶段到刚刚起步。因此,可以利用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型,利用网络信息化的宣传方式,创建网络服务平台,提高农家乐的宣传力度,加快农家乐的发展。202_年浙江省推出了“浙江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网”,该网站数据库包含浙江特有的乡土文化农家乐资料,为游客和农家乐之间搭建了平台,这对于农家乐网络信息宣传是具有重大意义。现阶段浙江省又发展了“乡村旅游网”,“万村联网”等农家乐网站,“浙江乡村旅游网”介绍了全省1123家农家乐,“浙江省万村联网”介绍了1042家省内农家乐。“浙江乡村旅游网”主要涵盖省内农家乐、省内乡村旅游景点以及交通路线等相关信息,该网站是由省政府主办,是省级官方网站。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信息覆盖面不够全面。在农家乐迅速发展的今天,农家乐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例如在某一区域,有一小部分规模不大,刚刚建立的农家乐信息就不一定能够完全覆盖到。二是针对性不强。建立一个只针对农家乐的网络服务平台,做好游客与农家乐之间的需求分析,该服务平台更适合在区域性范围内投入运营。做好区域性的充分调研,不仅能解决信息覆盖面问题,同时也能解决农家乐客流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拓宽宣传面,加大促销力度,提供农家乐网络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