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语文1-4单元考试
三年级1----4单元试题
一、我会读拼音,我还会写词语呢!(20分)
cū zhuàng
róng máo
xiōng pú
chuān dài yáo yuǎn
()
()()
()
()jiāo nèn
kūn chónɡ sū xǐnɡ
kǎo chá
yóu piào()()()
()()
二、我认识了好些多音字,我还会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1、奶奶拿着大扇子(shān shàn),扇(shàn shān)走了我身边的蚊子。
2、我们互相(xiāng xiàng)手拉着手照了一张相(xiāng xiàng)。
3、爸爸出差去西安了,我每天待(dāi dài)在家里,期待(dāi dài)着爸爸能早些回家。
三、我会先比一比,再组词。(5分)
耍()插()瓣()倍()奋()要()播()辫()陪()备()
四、我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8分)
耐心
细心
虚心
1、做算术题特别要(),不然容易出错。
2、帮助别人要有(),听取别人意见要()。告别 道别
1、在烈士追悼会上,举行了()仪式。
2、临行前,我特地去向他()。陆续 继续 连续
1、科学家们已经()工作了两天两夜。
2、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开放。
3、在这次比赛中我国女排取得了优异成绩,希望她们能()努力。
五、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8分)
一本()()引人()()()()迷人 准确()()千()万()大惊()()垂头()()争()斗()
六、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啦!(16分)
1、《夜书所见》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
诗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代诗人()在()节想念家乡时写的。
诗中的“()、()。”一句,常被远离家乡的人所引用。
3、公园里有一棵 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色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婉转地(),非常惹人喜爱。
4、凌晨四点,牵牛花()了紫色的小喇叭; 五点左右,()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下午三点,万寿菊();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自己的花瓣;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
七、这样的句子,我也会写。(4分)
1、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
2、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八、我会阅读下面的短文做题目。(13分)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绿发亮。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cuí chuí)柳,在微风的吹(chuī cuī)拂下,柳条迎风起舞。湖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树下是一片嫩(nèn nùn)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湖上有一座(zhuò zuò)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哦,天鹅湖,故乡的湖,我爱你!
(1)给短文加个题目。
(1分)(2)能说明水清的词语是:
(1分)(3)第2自然段先写了湖水()、(),再写湖的四周有(),接着写树下有()和(),最后写湖上有()。(6分)(4)用“√ ”选出文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5)这篇短文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6)上面的短文你最喜欢哪一句,用“~~~~~”划出来.(1分)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一、教学目的1. 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清楚,通过合理的想象,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由写作。
2. 适当的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写出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写出来,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并能够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三、四、五、课前准备 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积累
(一)导入
1. 谈话:同学们度过了一个浪漫而有情趣的寒假,在沐浴春风、春光、春日的时候,领略了春燕的乖巧、春景的悦目、泉水的清悠;进而也自然生发了一种回味自己家乡的无限情思。回想一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景物呢?
2. 生回忆。
(二)揭示本次作文主题
1.请同学们先读读习作要求,然后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这次习作要求有几方面的内容。
2.教师指导归纳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要注意说清楚。
(2)要注意抓住景物特点。
(3)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
二、尝试
1.你了解你的家乡吗?说给同学听一听。
2.你的家乡一定有许多可爱的地方,比如,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引以为荣的名胜古迹,享誉中外的土特产品,与众不同的风俗人情,特别是有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人民。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要抓住特点进行介绍)
3.小组讨论交流、补充。
4.全班交流,其他同学听后可以补充,说说从哪几方面补充。
5.请你从家乡值得写的景、物、人、事中选择一个,写一篇记叙文。题目可以是“我爱家乡的××”,也可以自己定。要先想好叙述的顺序和重点再动笔。作文要把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6.写作练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写作)
附范文:
我爱家乡的小河
我家的门前有一条小河。记得小时候,妈妈领我到河边去玩儿,我指着哗哗的流水好奇地问:‚妈妈,这么多水往哪里流哇?‛妈妈笑着说:‚这是‘土河’,水向东流入大海。‛从此,‚土河‛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就像岸边的小树一样,伴随着小河流水慢慢地长大。
春天到了,我看河里的冰雪融化,河边垂柳的枝条上吐出了嫩芽。慢慢地,那粉红色的桃花也探出了枝头。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在清澈的水面上自由飞翔。放了学,我们就参加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在铺满新绿的河滩上跳舞唱歌。
夏天到了,两岸的景色更美了。河堤上绿树成阴,河滩上瓜果满园。放了学,我们有时还到小河里游泳,游累了,就跑到瓜园里吃瓜。白皮的脆瓜,花皮的甜瓜可好吃了。有时我们还在岸边的树阴下帮妈妈洗衣服,直到黄昏送走一天的酷热。
秋天到了,河里的鱼虾肥了,岸边的苹果熟了。秋假里,我总爱和爷爷去看果园。高兴了,又跑到河里捉鱼摸虾。河水映照着笑脸,秋风伴奏起丰收的音乐。
冬天的小河也不寂寞。迎着满天飞舞的雪花,我们又结伴到河里滑冰,可热闹了。我爱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都爱她。我爱源源不断的流水,我爱两岸的美丽景色,更爱她用涓涓细流滋润了岸边的田地,给人们送来丰收的欢乐。在作文的时候,我写了我爱家乡的小河——‚土河‛。老师用红笔划去了‚土‛字填上了‚徒骇‛二字,我才知道我喜爱的小河的真名叫徒骇河。
第二课时修改评议一、二、自读“习作”部分内容,重申本次习作的要求 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
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3.修改罗索不条理的段落。
三、小组合作评议
同桌互评,写出评改意见和建议。
四、集体交流,教师点评
选代表习作,集体评议,教师给出修改意见。
五、谈谈修改体会,誊抄习作。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1. 发下习作,生自评。
2.向全班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好词佳句,丰富独到的想象,真挚的感情---
3. 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
4. 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不足的地方共同提出建议。
二、教师总结点评
1. 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 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三、共赏佳作,激励写作
1. 课堂上师生共赏优秀作品。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协作信心。
2. 表扬在此次作文中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想象新颖者,感情真挚者。教师推荐有关表现师生情深的作品,生课下阅读。
第三篇:语文三年级单元测试卷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11分)
gào sù hú li wú biān wú jì zuò jǐn guān tiān
yī fu sī xiǎng bái tù shāng xīn bǔ dīng
请在上面词语中是成语的词语下面划上“——”。
二、我能认清楚组词。(8分)
表()挂()穿()棵()
青()蛙()空()颗()
三、我会写数字成语。(12分)
一二三
四五六
七八九
我还能写()、()、()。
四、我会换偏旁成新字再组词。(8分)
例:请——(清)(清水)
泡——()()层——()()
五、积累运用部分。(31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1分)
1.患:①灾难;②忧虑、担心;③发生疾病。
免除后患()患病()
2.索:①绳子;②寻找;③要。
铁索桥()思索()索取钱物()
3.疾:①快;②病;③恨。
疾病()疾步()疾恶如仇()
4.灭:①火熄了;②使对方不存在;③水漫过。
灭国()灭火()灭顶之灾()
(二)修改病句,再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8分)
1.风筝随风五颜六色地飘荡。
2.我喜欢吃很多水果,如苹果、萝卜、草莓等。
3.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4.我忘不了那件有意思的趣事。
(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再按要求造句。(12分)
果然仍然
1.猎人顺着小路走到尽头,()发现了黑熊的踪迹。
2.尽管困难非常大,小月()坚持跑完了全程。
果然……
如果……就……因为……所以……
1.一个人()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会出现异常。
2.()小明同学的毛笔字写得特别好,()同学们都称他“小小书法家”。
如果……就……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3.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设计理念
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教学中要加强整体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说明
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模块:
1.《我们的民族小学》(3课时)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2.《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6课时)使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快乐,其中《金色的草地》在体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爬天都峰》意在使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3.“体会劳动中的快乐”(1课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4.“汇报与展示”(3课时)这次活动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活动要能体现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主要展示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和收获。可以设一个班级展示台,把自己收集的课外书、邮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获。
5、课文学习中穿插阅读训练若干课时。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是四个闪光的名字,也是四位享誉中外的名人。本组课文讲述的就是有关这些名人的故事。
在以往的几册教材中,学生曾经接触到了有关名人的故事,譬如,一年级下册的《邓小平爷爷植树》,二年级下册的《爱迪生救妈妈》。不同于前几册教材中对名人故事的零散安排,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教学本组教材,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其整合的优势。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意识地突出本组专题。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组的导语中,即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收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更多地了解他们” 的要求,此外,在《灰雀》课后,学习伙伴的泡泡中也做了相应的提示。这些内容的安排,是为了“语文园地” 中“口语交际” 的顺利进行所做的准备工作。本组的四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3—15课时。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提出的明确要求,结合本单元文本特点,我们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灰雀》、《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对话。
3.在对课文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4.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认真。
6.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7.学会通过事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第二,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第三,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1、会写34个生字、会认20个生字、正确读写29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本组教材用12—14课时。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鲜花什么时间开放,蜜蜂有哪些奇特的飞行本领,玩耍却玩出了大名堂,怎样巧妙找到丢失的骆驼,这是多么有趣的内容啊。本组课文讲的就是这些内容。有的讲对植物有趣观察和发现;有的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有的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课文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全组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五篇略读课文《找骆驼》,且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本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本组教材体现了以专题组织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指导思想。比如,专题是“细心观察”,在教材导语中提示了本专题,又提示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 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而“宽带网”则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读更多的观察与发现的故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从中可以看出各种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在教学本组教材时,要把握好编辑意图,加强整合的意识,落实教材要求。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1、会写40个生字、会认30个生字、正确读写56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4、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
5、“习作” 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 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使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本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这个活动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教学这组时,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的开始阶段,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如愿望,指导学生做好分工合作的准备工作,活动过程中, 要提醒学生适时交流活动进展,并在必要时调整活动方案;活动结束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活动成果。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从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的,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学生可以用多种形式汇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成果。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1、会写40个生字、会认36个生字、正确读写50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让我们对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拍案叫绝;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中,让学生交流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习作”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日积月累”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在“展示台”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本组教材用15-17课时。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颁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东方之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1、会写31个生字、会认22个生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读读背背”古代大诗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留下的千古名句。
4、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6、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3课时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以思想方法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有的讲述了将古代兵器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而发明了坦克的经过;有的记叙了外国的一位小朋友,小时候从家门口数了十步埋下的木匣,五年后只数了五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有的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物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这4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
在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内容也和本组的专题密切相关。在口语交际中尝试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习作中发挥想象写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刻舟求剑》讽刺了只会按老规矩办事,不知对变化了的情况应该作出相应变化的人和事。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1、会写41个生字、会认27个生字、正确读写44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指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要边读边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继续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建议本组教学可用13—15课时。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4篇课文。其中《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为精读课文,《好汉查理》为略读课文。
课文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单元:同学们友爱的掌声改变了一个自卑的残疾女孩的命运;教育家的“逃生”实验,在同学们的合作下获得了成功;圣诞节前夕,金吉娅给予了一个陌生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也给予了她同情与爱;自称“好汉” 的小男孩查理,在帮助一位残疾小女孩的同时,也改正自己的缺点。一个“爱” 字贯穿全组课文,课文的字里行问处处洋溢着人间真情。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课文中有所涉及,但本单元内容有所扩展,内涵更加丰富。从爱家人到爱朋友、爱同学、爱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这些爱都包含着更多的时代内内容。例如,一次成功的实验在“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的关爱主题下,还含着合作、讲求秩序才能成功的现代意识;好汉查理在帮助残疾女孩的同时,自身的不足也得到改进,在爱的主题下还蕴涵着“信任与理解” 的思想。
本单元的各个环节的教学都体现了爱的专题,都是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让学生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这种感情。例如,导语告诉学生: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所选课文都是发生在儿童之间的爱的故事;口语交际也是通过夸奖身边的同学来表达爱。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围绕专题组织教学活动。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1、会写41个生字、会认23个生字、正确读写50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我们献出自己的爱,生活一定会变得更美好。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3—15课时。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五单元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教学内容分析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第六册中的一篇童话故事。通过讲述小骆驼因为小红马嘲笑他而感到委屈,后来跟妈妈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的故事,告诉学生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用处。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懂得骆驼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2、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骆驼情感变化的过程,感受自豪之情,挖掘故事中的人文思想,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培养自信心。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教学重难点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作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方法:
1、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头饰、收集有关骆驼的其他资料。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谈话:小朋友见过骆驼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的?
2、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骆驼的,题目是: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板书)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让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可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课外书、爸妈的口中、师生的介绍、课文的语言文字„„就像蜜蜂采蜜。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出示自学题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疙瘩 自豪 骆驼 委屈 足够 沙漠 小溪 陷进 养料 风沙 茫茫 贮存 俯下身子 铺天盖地
2、教师巡视及时辅导后进生
词组的学习,不但要读正确,而且还要读出感情。为下面段落和全文的感情朗读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
4、指名读自学题(2)的词语,注意轻声
5、说一说“自豪、委屈、足够、小溪、陷进、养料、风沙”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6、小结自学情况,表扬学得好的,鼓励学得不够好的四、精读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第1、2自然段写什么。
2、指导朗读这一部分课文。(1)教师范读。
(2)指名读,引导学生说一说读得怎么样,提醒学生注意通过读体会小骆驼照镜子时候的心情,读准小红马批评小骆驼难看时的语气,并通过读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4)分组齐读这一部分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
(1)引导学生观察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镜”和“陷”的写法。(2)学生当堂描红,教师注意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还可以适当播放一些轻音乐,以减轻学生课堂疲劳。
(3)及时反馈,指出优缺点,进行强化练习。(4)欣赏佳作。
2.抄写课后第三题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说一说妈妈为什么要带小骆驼到沙漠里走一趟。
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1、过渡: 妈妈的良苦用心目的达到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板书:自豪
为什么小骆驼觉得自豪了呢? 它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到底有多大的用处呢?请同学们静下心来仔细读书,如果课文中的哪些词句对咱们有帮助,就把它们勾画下来。
3、教师巡视,随机询问同学勾画词句的理由进行简评,作为引导其他同学深入思考的范例。
4、师:我发现,有些同学对这部分有感受,还有些同学对这一块体会很深,各自的体会都不一样,这样吧,咱们在小组把自己的感受相互交流。
5、教师巡视。点评各抒己见的小组,激发学生大胆表达,相互交流。
6、集体交流。
(一)关于“脚掌”这部分:
1、根据学生发言相机课件出示该部分句子
师:自由地读读这段话,看骆驼妈妈是怎么做怎样说的?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2、学生自由读这段话,体会妈妈的想法。
3、咱们再来看看骆驼在这样的沙漠里是怎样行走的?
(课件播放影像,旁白:在金黄松散的沙地上,只有骆驼那又大又厚的脚掌能行走自如)
4、拥有这样的脚掌,骆驼能不自豪吗?妈妈会用怎样的语气和他说这番话呢?再来读读这部分。(个性朗读指导:我听出了妈妈的骄傲、自豪、慈爱、亲切、对孩子的疼爱)小结:有了这又大又厚的脚掌,小骆驼跟着妈妈在茫茫的大沙漠里走了很远很远。
(二)关于“驼峰”这部分:
1、你是从课文的哪个地方感受到的,能给我们读读吗?
这就是小骆驼和妈妈的一段对话,他们对话时各自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这样读你想到的是什么?
2、他们所处的沙漠是一个怎样的地方?(看课件沙漠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这沙漠之中,你眼前看到的会是什么?远一点呢?再远一点?再远一点?一直到天边还是„„
这就是沙漠,用书上的一个词——无边无际、茫茫。
3、面对这样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能不担心吗?骆驼妈妈又会用怎样的语气来安慰小骆驼呢?谁再来读读他们的对话。指名读。
小结:这两个肉疙瘩可真管用!只有咱们骆驼才有呢!难怪小骆驼为此感到自豪。
(三)关于“眼毛”这部分:
1、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课件出示句子)
2、我们人也有眼毛,也能够挡住一些风沙,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呢?(激起学生对描写沙漠环境和眼毛特点词语的关注)
3、听,沙漠里的风沙说刮就刮起来了!(课件黄沙漫天影像)
教师述:狂风呼啸,黄沙漫天,没有这两层眼毛怎么行?再读这段话。
7、读了刚才几段话,你知道骆驼的脚掌、驼峰、眼毛的用处了吗? 1出示表格,学生结合表格进行交流。
2、正是骆驼有着这样的本领,它克服了沙漠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顺利地走过了茫茫的大沙漠,这时的小骆驼会想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复习了旧知,更让学生快速地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我觉得: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领悟课文内容。
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在这种自主学习中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
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分别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仿读、自由感情朗读、对话表演读以及背诵等方式进行。凸显了阅读教学“以读代讲”的特征。
三、拓展思维,提升感悟。
1、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不久以后,小骆驼又一次碰到了小红马,想一想这时小骆驼会对小红马说些什么?小红马听了骆驼的话又会说些什么?
2、我相信小红马以后再也不会光从外表上看待其它小动物了。其实骆驼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凭借自己的独特本领,在沙漠旅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课件:丝绸之路
4、这时的小骆驼一定会为自己的这些本领感到——自豪!来,再读课题。
四、作业
课后习题四:续写故事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不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通过表演,张扬个性,提高了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驼峰——贮存着养料——足够路上用
脚掌——又大又厚——不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 眼睛——双层眼毛——风沙过去了,没进一点沙子
教学反思:
15、水上飞机
教学内容分析:
全文公有8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写小海鸥发现一条奇怪的大船后想问个究竟。第2—7自然段通过写小海鸥与水上飞机的对话,写出了水上飞机的种类和主要的作用。第8自然段写水上飞机听到警报后立即前往救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究竟”、“渐渐地”造句。
2、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向。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方法
1、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2、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飞机吗?把你们课前收集的一些飞机的图片展示一下,并用自己的介绍一下。通过介绍,大家有没有发现,刚刚我们所说的飞机有个共同的特点,都在空中飞行的。
2、今天,有一位小客人——小海鸥,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揭题——水上飞机,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练习说话,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以课题为线索,展开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二、初读指导 出示自学要求:(1)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自己不懂的词语。(2)、对于一些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3)、想一想:你已经了解了哪些内容? 自学课文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自己读书、感悟、有指导地让学生从字词句开始读懂文章、理清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大概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分节指名五人读课文,(1、2---5、6、7、8)相机出示生字词,认读,哪些字的音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如需正音的:“救援”、“遇难”,理解“汲水”。
2、默读课文,你已经了解了哪些内容?
四、学习交流第一自然段: 课文中有没有描写水上飞机样子的句子,从第一自然 段找一找,读一读
1、出示“白色船体的两边长了两个大翅膀”。
2、“两个大翅膀”这形状与普通的船根本不同,你们有没想到相关的一些词语啊?
3、文中也用了一个问(奇怪),相机指导朗读第一句话(突出“奇怪”)
4、小海鸥看到这条奇怪的船,你觉得它心里会感到怎样?
它为什么会“好奇”呢(突出“啥样,长翅膀”等)相机指导朗读。
5、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这里的“究竟”你懂吗?能不能换个词语,意思不变
师:有时我们会说:“你究竟是谁?”这儿的“究竟”表示“追问”的语气,而 “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中的是“究竟”是“清楚、明白”的意思,看来,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同的。用“究竟”练习造句。
6、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小海鸥好奇的语气。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自主观察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归纳出水上飞机的外形特点,并顺势引导他们随着故事中的小海鸥一起去问个“究竟”——进一步了解水上飞机的特殊功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听写词语
一)精读第二至七自然段
过渡:小海鸥在茫茫的大海上看到的水上飞机是什么样子的?它想去问个究竟,它是怎么问的?那条奇怪的船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 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那条奇怪的船到底是什么?
2、朗读训练。思考:小海鸥是怎样问的?水上飞机又是怎么回答的?
3、分角色朗读。
4、读了它们的对话,你读懂了什么? 重点品读第5、6自然段。
“我”是谁?“佩服”怎么理解?小海鸥佩服它什么? 相机板书
海上救护机 救援船只
练习朗读第5、6自然段,读出小海鸥佩服之情,读出海上救护机的本领之大。
5、精读第七自然段。
(1)、读一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想一想:你给海上救护机的兄弟们分别起一个名字,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
讨论交流并板书:
海上战斗机:参加战斗 海上运输机:输送物资 海上灭火机:扑灭大火
(2)、你还能说说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吗?学生展开想象,如果让你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它是什么样子的?
6、指导分角色朗读第2至7自然段,读出小海鸥好奇、佩服的语气,读出水上飞机自豪的语气。单元重点训练目标是“读课文圈划词句”,即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课文的同时,能根据要求分别用直线、曲线、小圆圈或其他符号圈划出有关的词句。这样一面读一面圈划,有助于学生认真思考、开动脑筋,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效率。根据这一单元训练目标,引导学生借助圈划的训练,引导学生在 老师的帮助下初步尝试圈划关键词语。
二、重点精读,评鉴领悟
(二)、学习交流第8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第8自然段,用“~~~”画出水上飞机说的话,用“---”画出它出发的句子。
2、想象:海上救护机是怎样救护遇险的船只的呢?
3、读了这段后,你有何感受?
4、用“渐渐地”造句。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全文,激发探究兴趣。
今天,我们听了海上救护机的介绍,了解了水上飞机,同学们肯定对它们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才我们又让水上飞机发挥了那么多新的作用,其中有一些水上飞机已经拥有了,还有许多新型的水上飞机只要大家从小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本领,长大以后就等着你们去实现!
五 作 业
1自己学做一架纸飞机 2抄写生子
板书设计
15、水上飞机 海上救护机 救援船只 海上战斗机 参加战斗 海上运输机 输送物资 海上灭火机 扑灭大火
教学反思:
16、跟踪台风的卫星
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描写了气象卫星紧紧地跟踪台风,时刻报告台风的动向,全心全意地人类服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教法学法:
我们都知道学无止境,教无定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法与学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法与学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凭借本课教材特点、教学重难点,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时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难点:
读通全文,学会生字,理解词义。
学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跟踪台风的卫星 2指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4师生整理问题:“跟踪”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跟踪台风?怎样跟踪台风? 说话,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理解新词的意思。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用途。2检查交流 出示生词:
盯住 厉害 监视 气象卫星 狂怒 泄气 跟踪 谈笑风生 怒吼 设在 疯狂 撑牢 哈
练习(1)指读。
(2)指导“盯、疯”是后鼻音,“监”是前鼻音;“设”是翘舌音。(3)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积累理解新词。3检查读课文。
指名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自学课文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自己读书、感悟、有指导地让学生从字词句开始读懂文章、理清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大概内容。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交流:
(1)台风是一种极其猛烈的风暴。
(2)台风与气象卫星之间的距离很远。(3)台风狂妄自大,气势汹汹。(4)卫星紧紧地跟踪台风。
3朗读第二自然段,感知卫星的作用。
(1)我们知道“小星星”原来是第三代气象卫星。(2)气象卫星的本领就是“时刻跟踪”台风。(3)气象卫星不怕台风。4指导朗读:
读出台风恼怒和威胁的语气,读出小星星自信和坚定的语气。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16课——生接读课题,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大意,还学习了生字词,并且学习了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先请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一些重要的词语。(出示词语)
二、学习课文
1、导入:我们上节课讲到在波浪滔滔的海面上,一股台风刚刚形成,气象卫星就盯住了他,而且告诉他自己会时刻监视他、跟踪他,台风很恼怒,那接下来他们之间又是怎样斗志斗勇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2、出示“自读要求”,并要求告诉大家有哪几个要求。
自读课文3~8小节找出描写台风和气象卫星斗智斗勇的句子。用浪线划出写台风的句子、用直线划出写卫星的句子。
3、交流
1)我们先来交流一下有关描写台风句子,谁先来说。A出示第三自然段
从台风的这一段话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为什么台风会认为自己很厉害呢?
所以看起来台风好像在问卫星“你可知道我的厉害?”其实他是在向卫星示威炫耀自 己是十分——厉害的。
老师这儿有一组有关台风横行肆虐的图片,大家可以一起来感受一下台风的厉害。(出示图片)
谁来读读台风觉得自己厉害的句子。
B“小东西”,我们再来看一下,台风把卫星称为 什么? 你觉得台风怎么样? C “狂怒”, 台风这么厉害,当他听到卫星说要时刻跟踪他、监视他时,台风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什么叫 “狂怒“?谁来读好这个词?
谁来模仿台风狂怒的样子读好这一段话?
(师评点:老师听出来了,这个台风真的很狂妄。
还有没有谁再来试一试?这个台风更厉害!)齐读。
2)气象卫星听了台风的话,害怕了吗?他说了些什么?谁找到相关的句子了?(出示气象卫星的话)
台风这么厉害,气象卫星却偏偏爱跟着他,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师:这真是一个态度坚决的卫星啊!面对这如此厉害的台风,他们俩人之间的对话应该怎样读呢?
指导:读出台风厉害!卫星的不甘示弱!
3)台风听了卫星的话,会善罢甘休吗?他是怎么做的。继续找找有关描写台风的句子 师出示第四自然段。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台风的动作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师:看起来,这个台风开始动真格了。)引读:可是,他那里知道„„
4)第一回合,谁赢了?那台风服输了吗?他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出示第五段)
“哼,我要把你甩掉!”从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这个台风真的很不甘心哪!。)师引读:台风呼呼呼地„„
第一回合卫星赢了,他还在继续跟踪台风吗?谁找到有关的句子了? 如果你是卫星,你看到台风想要逃跑,你会对他说什么? 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小卫星是怎么说的? 读了这几句话,你感觉气象卫星怎么样? 谁能来补充有关气象卫星速度快本领的资料 5)第二回合较量下来,气象卫星又——赢了。
那台风有没有甘拜下风、就此罢休呢?我们继续往下找找有关描写台风的句子。(出示第六段)
读一读和刚才相比,台风这会儿又有了什么变化? 从哪里看出来了?
来,让我们一起做做疯狂的台风,来读读这句话。
虽然台风变得这么厉害,可是他很快就发现:堤坝_________,树木________,人们________。人们为什么在这么狂暴的台风面前还能镇定自若、谈笑风生呢? 6)出示第八段
课文的第八小节为我们解开了这个秘密,原来,气象卫星每隔——二十五分钟就会向人们——报告一次台风的行踪,人们早就知道台风将要来了。有了卫星的预报,人们再也不怕台风了,所以,卫星觉得自己很——()
能干的小卫星们,我们一起来自豪的夸夸自己的本领吧!7)出示第九段
台风一听卫星这么说就——(),只好——()
第三个回合比试下来,又是气象卫星赢了。气象卫星大获全胜,终于松了口气,但是气象卫星有没有因为一点胜利就骄傲自满呢?(出示课文)
你从这几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省略号说明了什么?(出示卫星图片)
你能用一句话来夸夸气象卫星吗?
8)课文就学到这儿了,可是我想课文中的卫星和台风肯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们之间针锋相对的对话,下面我们一起再来回味回味,女生读卫星的话,男生读台风的话,旁白一起读。注意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9)齐读课文。三 作 业
1搜集一些关于卫星的资料 2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16、跟踪台风的卫星
台风 卫星 第一回合: 妄图攻击 高高看着 第二回合: 企图甩掉 紧紧跟踪 第三回合: 扑向城市 预报行踪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