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
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
——高教界人士畅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讲话精神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202_-09-16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
在第26个教师节前夕,在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中国人民大学视察,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些天来,全校师生员工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兴奋之中,胡锦涛总书记对广大师生的深情厚爱,对我校寄予的殷切希望,在师生员工心中卷起巨大波澜。我们既深受鼓舞、深为振奋,又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历史和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肯定。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为适应新中国建设事业的需要,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并作重要讲话。60年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对我校教师和学生代表讲话时,两次强调“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寓意深刻,意义重大,充分表明了中央对中国人民大学光荣历史和重要地位的鲜明态度和高度肯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人民大学办得更好,真正无愧于“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所应承载的崇高使命。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高度赞赏并充分肯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形成了“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等优良传统和校风。这些优良传统和校风塑造了中国人民大学独特的品格和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大人为人民的福祉、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考察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对“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理念和精神给予特别的关注,深入询问“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来历与涵义,强调人民大学就应该“为民”、“报国”。这既是对中国人民大学“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精神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性、人民性的明确强调。“为民”乃立学之根,“报国”乃治学之本,我们将一以贯之地努力践行。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重要指示。命名组建6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了一条“内涵提高、特色强校、质量第一”的科学发展道路,各项事业取得了突出成绩。胡锦涛总书记殷切希望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为我们指明了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使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满意”和“世界一流”是相互统一的。“人民满意”反映价值标准,体现价值追求;“世界一流”反映办学实力,体现办学水平。只有“人民满意”,“世界一流”才有意义;而只有把学校办成“世界一流”,也才有高水准的“人民满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年)》的颁布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胡锦涛总书记的考察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坚持“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大师、大楼、大气”的办学思路,“真情、真想、真干”的行动纲领,按照总书记的期望和要求,进一步弘扬光荣传统,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创造更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在改革创新和锐意进取中努力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自觉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
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
9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大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大学对社会的贡献,最主要的还是通过人才培养实现的。忽视了人才培养,也就忽视了大学的使命。面对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历史使命,作为研究型大学,要全面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不是简单地以就业为目标,而是以培育精英、服务社会、引领文化为目标。这种目标要让学生具备一种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大学教育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懂得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把长远利益摆在短期利益之上。今天的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能力不强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恐怕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因此,我们的大学必须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事,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具有了社会责任感,才具有创新的动力,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坚持精英教育的理念。创新型人才是一个时代的概念,应该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今日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际上是在寻找大众化背景下新的精英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一定要满足市场的需求,把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但有少数的大学其办学目标要根植市场又要高于市场,要尊重市场更要引领市场,他们在提高专业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通识教育,他们注重学生的某一专门知识的获取,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以科学研究为根基。研究型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优势,科学研究不仅是探究未知世界的活动形式,也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然而,由于认识上的误区,目前人们只看到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而忽视科学研究的教育价值。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是知识的探索者,需要教师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学习是基于导师指导之下的发现,而不是信息的传递。要将学生从接受者转变为探究者。每个教师、每门课程都应给学生提供科学探索的机会。可以说,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是当前人才培养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所有本科生在四年内都有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推进大学的国际化水平。世界一流大学都有着一个共同理念,即加快国际化进程。在今天,我国的经济正在融入世界经济,对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需求十分强烈。很难想象,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能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让学生获得跨文化经历是人才培养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厦门大学校旨》开宗明义指出:“本大学之主要目的,在博集东西各国之学术及其精神,以研究现象之底蕴与功用,同时阐发中国固有之美质,使之融会贯通,成为一种最新最完善之文化。”因此,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站在国际学术的前沿,了解与把握科学的最新进展,了解并尊重世界的多元文化,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培养创新型人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十分重要。以生为本,这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只有承认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所以,人才培养个性化的原则应尽可能地在研究型大学彰显出来。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给他们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这是目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本质所在。研究型大学应尽最大可能,帮助学生把自己的兴趣与专业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热爱学习。应尽最大可能让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联系越紧密,则越能实现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越有利于学生成才。今天,研究型大学的规模急剧扩张,在一定程度弱化了学生的个性需求。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只要通过努力,我们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这几年,厦门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朝着这一方向努力。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坚信,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潜能才能发挥,从而才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空间。
培养创新型经济管理骨干和领导者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封希德
胡锦涛总书记在教师节前夕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要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西南财经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211工程”建设大学,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努力培养创新型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骨干和领导者。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近年来,西南财经大学坚持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扎实推进以转换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不断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了大学生“领导力提升”课程,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及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学分学时比例,加强创业教育和实验课程、实务课程和实习基地建设,强化“五位一体”(即实验课程、综合竞赛、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启动了“经济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初步构建起了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基本模式。围绕质量和创新主题,学校大力吸引优秀研究生生源,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改革,推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在本科自主招生和研究生招生面试中,着重考察学生的经济素养、财经潜质和领导者潜质,注重发现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优秀人才。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将以转变课程教学范式和深化培养机制改革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转换步伐。一是转变课堂教学范式。用3至5年时间,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课堂教学范式的深彻转变,改革“以知识为重点、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加强教学的民主性、开放性、协作性,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能力。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通识核心课程设置及学生修读方式,加强通识选修课程管理,扩大“挂牌教学”课程门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本科学生一、二课堂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着力建设一批实验课程、最新实务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建设好“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光华创新人才实验班”和“双语教学实验班”等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模式。三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调整和优化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方案,全面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
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如何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成为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目的,坚持毫不动摇地在海内外引进优秀师资,毫不动摇地加强教师培养工作,建立健全教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制度,着力构筑与高水平财经大学相适应的人才高地,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培养适应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骨干和领导者,是党和国家及时代赋予西南财经大学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显著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改良高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土壤”
扬州大学校长 郭荣
“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这是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殷切寄语,也是全国高教工作者肩负的崇高使命。
建立创新型国家需要高校努力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靠多种途径来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在于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机制,改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土壤”。
一、渐进式培养:从创新意识到创新能力
如果说学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社会则是人才成长的“沃土”,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校与社会的共同责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急功近利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学校仅仅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基础阶段,社会是接受“继续教育”的延伸阶段。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先培养其创新意识。大学阶段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孕育学生的创新潜能。经过大学几年的培养后,还需要社会“熔炉”的进一步锤炼,形成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才有可能催生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本科阶段是人生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培养适合自己系统学习方法的过程。在硕、博继续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创新能力,与本科阶段的基础训练有直接关系。我们应当把本科教育放在终身教育的框架内来设计,排除创新思维中的障碍,改变教育观念,营造求异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为创新型人才破土而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个性化设计:从模式化教学到模块化设计
培育创新型人才,必须坚持个性化的要求,充分尊重学生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一种模式化倾向——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学制、统一的课程安排和修习程序、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统一的教育测量与评价方式等,使教育活动凝固成某种标准化模式,压抑和挫伤了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要变“模式化教学”为“模块化设计”。学校根据社会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设计“菜单式”教学内容模块;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学习不同的内容模块,组合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在课程的形式方面增加灵活性,减少课堂教学的分量,增加实践性、活动性、操作性、自主性课程和环节,为学生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情境。综观世界著名大学,无不在个性化培养上下功夫。哈佛大学赋予学生三个“法宝”,即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自主行为,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
三、适应性训练:从实践教学到适应社会
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与认知能力,特别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提升实践教学比重。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向学校反映,大学生到了企业总要对他们进行再培训。其实,大学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不缺,大学生上手慢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性差。这是大学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也是阻碍创新思维涌现的重要原因。从202_年开始,扬州大学围绕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践实训学分。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压缩理论课总学分,增加11学分实践课,实践课文科类达到了25至33学分,理工农医类达到了32至50学分;二是在教学计划的修订中,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放到社会第一线去接触生产实践,了解认识社会。
提升经济学为现实经济服务的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杨瑞龙
第26个教师节前一天下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中国人民大学,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当总书记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经济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老中青10多位教授正在举办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总书记了解到我们正在围绕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分析、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模式的转换等问题展开讨论时,当即表示“我很感兴趣”,并认真听取了教授们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下一步发展趋势的研判,同大家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选择、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总书记在充分肯定教授们的见解的同时,希望大家继续加强研究,拿出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为中央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殷切期望为我们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指明了重要的方向,那就是经济学应直面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我们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作为全国排名第一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在学科建设中始终强调追踪国际前沿,服务现实经济的宗旨,不断探索经济学为现实经济服务的途径与方式,由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于202_年创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论坛每年公开发布4次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上、下半年度的报告以宏观经济总体形势分析与预测为主,向政府提出中短期的政策建议,季度报告分析当前中国经济中的热点、重大问题,侧重于中长期的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如今,论坛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预测的准确性使论坛报告越来越具有权威性。论坛所发布的报告被列为人大品牌的“三大发布指数”之一,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对我们发布的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等上级领导部门纷纷要求我们上报研究成果,以供中央领导参考。60余家境内外媒体发布消息,报道我们报告的观点与内容,《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等重点专业刊物发表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还把总报告翻译成英文,向国外的重点大学与研究机构发送;同时“新浪网”等知名网站全程同步直播,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广泛参与,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宏观经济论坛的举办不仅推出了成果,培养了新人,扩大了影响,而且提升了学科水平,促进了学科发展。
我在与胡总书记交流的过程中简要介绍了人民大学举办宏观经济论坛的目的、过程与效果,当总书记听到我们经常向中央有关部门提供我们的宏观分析报告供决策参考时,笑着点头道“好”。总书记的肯定是对我们正在从事的研究工作的巨大鼓舞和激励,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更是对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者不断奋进的强大动力和鞭策。
我们在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大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我校经济学科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一方面要继续发扬传统,追踪现代,不断创新,创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教学模式,以一流的科研、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管理培养一流的经济学人才,创建一流的经济学院;另一方面,坚持“以科研推动教学”和“努力为现实经济服务”的发展思路,追踪前沿,直面现实,关注重大问题,培养队伍,整合资源,积极面向国家建设主战场,进一步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党和政府正确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一定能实现胡总书记对我们的期待,那就是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大学。
五个方面探索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 胡铃心
今年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看望慰问师生员工,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祝贺。胡总书记在考察过程中强调,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培养创新型人才,源头是教育,关键是高等教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创新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创新学是关于创新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创新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新学在国外发展迅速,非线性交互式创新模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如今,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即“创新2.0”概念逐渐成型,创新双螺旋结构不断演进,通过用户参与,普通人正由创新结果的受益者转变为创新过程的参与者,使得创新不再成为少数人的专利,每个人都能享受创新的乐趣。创新学还有很多新理论值得我们去探索。高校拥有丰富的创新人才资源,建议可以在有条件的高校开展创新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为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与时俱进的理论支持。
二、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要有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创造型教师是指善于吸收和创造前沿的科技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形成独特见解,并能使用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的教师。他们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始者和新思想的引领者。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具有创新人格和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更擅于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引导,通过兴趣驱动和榜样引领,把同学们逐步带入创新的殿堂。
三、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的建立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促进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例如,我所在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台了配套的政策,对在校内外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给予学分认定;对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学生给予保送研究生的奖励;同时在各项评优评奖中均给予明确的政策倾斜和加分;对在国家级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也给予由校长亲自签发的“通令嘉奖”。我也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
四、创新型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
创新型校园文化体系,是创新型学生成长的沃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南航不仅制定了个性化和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而且形成了“厚德博学、崇尚创造”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有力地支撑和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通过“挑战杯”科技与创业竞赛、全国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校园头脑奥林匹克”趣味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以及科技创新沙龙、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实践课程等,让所有的在校学生享受到校园科技文化的愉悦,在愉悦的参与中真正走上科技创新的道路。
五、创新和创业教育的联动推进
创新和创业有着深刻的内涵联系,通过联动推进创新和创业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将设计理念由传统的面向性能设计提升为面向价值设计,鼓励不同专业的同学发挥学科特长,组成优势互补的团队,利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创业活动的含金量,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努力开创一片高附加值的“蓝海”,最终形成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局面。
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
——高教界人士畅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讲话精神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202_-09-16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
在第26个教师节前夕,在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中国人民大学视察,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些天来,全校师生员工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兴奋之中,胡锦涛总书记对广大师生的深情厚爱,对我校寄予的殷切希望,在师生员工心中卷起巨大波澜。我们既深受鼓舞、深为振奋,又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光荣历史和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肯定。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为适应新中国建设事业的需要,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并作重要讲话。60年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对我校教师和学生代表讲话时,两次强调“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寓意深刻,意义重大,充分表明了中央对中国人民大学光荣历史和重要地位的鲜明态度和高度肯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人民大学办得更好,真正无愧于“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所应承载的崇高使命。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高度赞赏并充分肯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形成了“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等优良传统和校风。这些优良传统和校风塑造了中国人民大学独特的品格和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大人为人民的福祉、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考察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对“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理念和精神给予特别的关注,深入询问“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来历与涵义,强调人民大学就应该“为民”、“报国”。这既是对中国人民大学“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精神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性、人民性的明确强调。“为民”乃立学之根,“报国”乃治学之本,我们将一以贯之地努力践行。
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重要指示。命名组建6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了一条“内涵提高、特色强校、质量第一”的科学发展道路,各项事业取得了突出成绩。胡锦涛总书记殷切希望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为我们指明了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使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满意”和“世界一流”是相互统一的。“人民满意”反映价值标准,体现价值追求;“世界一流”反映办学实力,体现办学水平。只有“人民满意”,“世界一流”才有意义;而只有把学校办成“世界一流”,也才有高水准的“人民满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年)》的颁布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胡锦涛总书记的考察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坚持“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大师、大楼、大气”的办学思路,“真情、真想、真干”的行动纲领,按照总书记的期望和要求,进一步弘扬光荣传统,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创造更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在改革创新和锐意进取中努力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自觉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
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
9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大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大学对社会的贡献,最主要的还是通过人才培养实现的。忽视了人才培养,也就忽视了大学的使命。面对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历史使命,作为研究型大学,要全面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不是简单地以就业为目标,而是以培育精英、服务社会、引领文化为目标。这种目标要让学生具备一种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大学教育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懂得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把长远利益摆在短期利益之上。今天的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能力不强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恐怕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因此,我们的大学必须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事,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具有了社会责任感,才具有创新的动力,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坚持精英教育的理念。创新型人才是一个时代的概念,应该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今日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际上是在寻找大众化背景下新的精英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一定要满足市场的需求,把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但有少数的大学其办学目标要根植市场又要高于市场,要尊重市场更要引领市场,他们在提高专业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通识教育,他们注重学生的某一专门知识的获取,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以科学研究为根基。研究型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优势,科学研究不仅是探究未知世界的活动形式,也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然而,由于认识上的误区,目前人们只看到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而忽视科学研究的教育价值。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是知识的探索者,需要教师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学习是基于导师指导之下的发现,而不是信息的传递。要将学生从接受者转变为探究者。每个教师、每门课程都应给学生提供科学探索的机会。可以说,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是当前人才培养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所有本科生在四年内都有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推进大学的国际化水平。世界一流大学都有着一个共同理念,即加快国际化进程。在今天,我国的经济正在融入世界经济,对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需求十分强烈。很难想象,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能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让学生获得跨文化经历是人才培养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厦门大学校旨》开宗明义指出:“本大学之主要目的,在博集东西各国之学术及其精神,以研究现象之底蕴与功用,同时阐发中国固有之美质,使之融会贯通,成为一种最新最完善之文化。”因此,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站在国际学术的前沿,了解与把握科学的最新进展,了解并尊重世界的多元文化,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培养创新型人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十分重要。以生为本,这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只有承认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所以,人才培养个性化的原则应尽可能地在研究型大学彰显出来。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给他们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这是目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本质所在。研究型大学应尽最大可能,帮助学生把自己的兴趣与专业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热爱学习。应尽最大可能让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联系越紧密,则越能实现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越有利于学生成才。今天,研究型大学的规模急剧扩张,在一定程度弱化了学生的个性需求。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只要通过努力,我们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这几年,厦门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朝着这一方向努力。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坚信,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潜能才能发挥,从而才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空间。
培养创新型经济管理骨干和领导者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封希德
胡锦涛总书记在教师节前夕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要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西南财经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211工程”建设大学,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努力培养创新型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骨干和领导者。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近年来,西南财经大学坚持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扎实推进以转换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不断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了大学生“领导力提升”课程,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及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学分学时比例,加强创业教育和实验课程、实务课程和实习基地建设,强化“五位一体”(即实验课程、综合竞赛、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启动了“经济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初步构建起了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基本模式。围绕质量和创新主题,学校大力吸引优秀研究生生源,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改革,推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在本科自主招生和研究生招生面试中,着重考察学生的经济素养、财经潜质和领导者潜质,注重发现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优秀人才。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将以转变课程教学范式和深化培养机制改革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转换步伐。一是转变课堂教学范式。用3至5年时间,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课堂教学范式的深彻转变,改革“以知识为重点、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加强教学的民主性、开放性、协作性,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能力。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通识核心课程设置及学生修读方式,加强通识选修课程管理,扩大“挂牌教学”课程门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本科学生一、二课堂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着力建设一批实验课程、最新实务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建设好“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光华创新人才实验班”和“双语教学实验班”等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模式。三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调整和优化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方案,全面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
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如何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成为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目的,坚持毫不动摇地在海内外引进优秀师资,毫不动摇地加强教师培养工作,建立健全教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制度,着力构筑与高水平财经大学相适应的人才高地,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培养适应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经济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骨干和领导者,是党和国家及时代赋予西南财经大学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显著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改良高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土壤”
扬州大学校长 郭荣
“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这是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殷切寄语,也是全国高教工作者肩负的崇高使命。
建立创新型国家需要高校努力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靠多种途径来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在于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机制,改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土壤”。
一、渐进式培养:从创新意识到创新能力
如果说学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社会则是人才成长的“沃土”,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校与社会的共同责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急功近利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学校仅仅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基础阶段,社会是接受“继续教育”的延伸阶段。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先培养其创新意识。大学阶段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孕育学生的创新潜能。经过大学几年的培养后,还需要社会“熔炉”的进一步锤炼,形成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才有可能催生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本科阶段是人生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培养适合自己系统学习方法的过程。在硕、博继续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创新能力,与本科阶段的基础训练有直接关系。我们应当把本科教育放在终身教育的框架内来设计,排除创新思维中的障碍,改变教育观念,营造求异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为创新型人才破土而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个性化设计:从模式化教学到模块化设计
培育创新型人才,必须坚持个性化的要求,充分尊重学生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一种模式化倾向——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学制、统一的课程安排和修习程序、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统一的教育测量与评价方式等,使教育活动凝固成某种标准化模式,压抑和挫伤了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要变“模式化教学”为“模块化设计”。学校根据社会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设计“菜单式”教学内容模块;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学习不同的内容模块,组合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在课程的形式方面增加灵活性,减少课堂教学的分量,增加实践性、活动性、操作性、自主性课程和环节,为学生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情境。综观世界著名大学,无不在个性化培养上下功夫。哈佛大学赋予学生三个“法宝”,即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自主行为,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
三、适应性训练:从实践教学到适应社会
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与认知能力,特别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提升实践教学比重。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向学校反映,大学生到了企业总要对他们进行再培训。其实,大学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不缺,大学生上手慢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性差。这是大学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也是阻碍创新思维涌现的重要原因。从202_年开始,扬州大学围绕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践实训学分。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压缩理论课总学分,增加11学分实践课,实践课文科类达到了25至33学分,理工农医类达到了32至50学分;二是在教学计划的修订中,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放到社会第一线去接触生产实践,了解认识社会。
提升经济学为现实经济服务的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杨瑞龙
第26个教师节前一天下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中国人民大学,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当总书记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经济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老中青10多位教授正在举办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总书记了解到我们正在围绕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分析、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模式的转换等问题展开讨论时,当即表示“我很感兴趣”,并认真听取了教授们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下一步发展趋势的研判,同大家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选择、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总书记在充分肯定教授们的见解的同时,希望大家继续加强研究,拿出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为中央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殷切期望为我们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指明了重要的方向,那就是经济学应直面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我们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作为全国排名第一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在学科建设中始终强调追踪国际前沿,服务现实经济的宗旨,不断探索经济学为现实经济服务的途径与方式,由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于202_年创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论坛每年公开发布4次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上、下半年度的报告以宏观经济总体形势分析与预测为主,向政府提出中短期的政策建议,季度报告分析当前中国经济中的热点、重大问题,侧重于中长期的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如今,论坛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预测的准确性使论坛报告越来越具有权威性。论坛所发布的报告被列为人大品牌的“三大发布指数”之一,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对我们发布的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等上级领导部门纷纷要求我们上报研究成果,以供中央领导参考。60余家境内外媒体发布消息,报道我们报告的观点与内容,《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等重点专业刊物发表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还把总报告翻译成英文,向国外的重点大学与研究机构发送;同时“新浪网”等知名网站全程同步直播,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广泛参与,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宏观经济论坛的举办不仅推出了成果,培养了新人,扩大了影响,而且提升了学科水平,促进了学科发展。
我在与胡总书记交流的过程中简要介绍了人民大学举办宏观经济论坛的目的、过程与效果,当总书记听到我们经常向中央有关部门提供我们的宏观分析报告供决策参考时,笑着点头道“好”。总书记的肯定是对我们正在从事的研究工作的巨大鼓舞和激励,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更是对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者不断奋进的强大动力和鞭策。
我们在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大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我校经济学科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一方面要继续发扬传统,追踪现代,不断创新,创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教学模式,以一流的科研、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管理培养一流的经济学人才,创建一流的经济学院;另一方面,坚持“以科研推动教学”和“努力为现实经济服务”的发展思路,追踪前沿,直面现实,关注重大问题,培养队伍,整合资源,积极面向国家建设主战场,进一步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党和政府正确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一定能实现胡总书记对我们的期待,那就是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大学。
五个方面探索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 胡铃心
今年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看望慰问师生员工,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祝贺。胡总书记在考察过程中强调,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培养创新型人才,源头是教育,关键是高等教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创新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创新学是关于创新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创新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新学在国外发展迅速,非线性交互式创新模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如今,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即“创新2.0”概念逐渐成型,创新双螺旋结构不断演进,通过用户参与,普通人正由创新结果的受益者转变为创新过程的参与者,使得创新不再成为少数人的专利,每个人都能享受创新的乐趣。创新学还有很多新理论值得我们去探索。高校拥有丰富的创新人才资源,建议可以在有条件的高校开展创新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为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与时俱进的理论支持。
二、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要有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创造型教师是指善于吸收和创造前沿的科技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形成独特见解,并能使用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的教师。他们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始者和新思想的引领者。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具有创新人格和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更擅于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引导,通过兴趣驱动和榜样引领,把同学们逐步带入创新的殿堂。
三、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的建立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促进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例如,我所在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台了配套的政策,对在校内外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给予学分认定;对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学生给予保送研究生的奖励;同时在各项评优评奖中均给予明确的政策倾斜和加分;对在国家级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也给予由校长亲自签发的“通令嘉奖”。我也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
四、创新型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
创新型校园文化体系,是创新型学生成长的沃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南航不仅制定了个性化和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而且形成了“厚德博学、崇尚创造”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有力地支撑和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通过“挑战杯”科技与创业竞赛、全国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校园头脑奥林匹克”趣味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以及科技创新沙龙、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实践课程等,让所有的在校学生享受到校园科技文化的愉悦,在愉悦的参与中真正走上科技创新的道路。
五、创新和创业教育的联动推进
创新和创业有着深刻的内涵联系,通过联动推进创新和创业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将设计理念由传统的面向性能设计提升为面向价值设计,鼓励不同专业的同学发挥学科特长,组成优势互补的团队,利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创业活动的含金量,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努力开创一片高附加值的“蓝海”,最终形成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局面。
第二篇: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123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鸡鸣小学:胡昌
教育工作是培养祖国接班人的一项崇高的职业,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命运的,所以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能够高瞻远瞩,能够知晓祖国未来的形式,世界的发展趋势,根据未来的需求培养一批与世界接轨的新型人才。而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对于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有以下见解: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首先要有自己的认识,到底怎样的人是创新型人才。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创新型人才首先应该具有“创新精神”。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因此,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也就是那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综合国内学术界的一些观点,归纳一下,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不受传统认知或书本老师的认知观点所限制,不受学科限制,有自己的独特想法。
2、思维具有灵活性。创新型人才可以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3、认识具有新颖性。创新型人才思想活跃,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
4、人格特征鲜明。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性,敢于质疑,敢于探究,敢于从想象中探求食物的本质,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清醒的认识。只服从真理。这种个性特征常常使他们在行动上敢于冒险,不愿忍受繁规琐节的束缚,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上特征实际上体现了创新型人才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几方面;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创新人格主要表现在比较开方不受条条款款所约束、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方面。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坚持的基本理念
首先需要我们革新教育思想,要清楚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才,该怎么培养,还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也就是教育方式和管理体系上的创新。其次就是评价体系的创新,明确怎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学生,怎样的正确的衡量一个学生。儿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创新意识带到人才培养具体过程中,使人们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善创新。为此,必须树立教书育人和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重点、以成才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1.教书育人的理念
创新型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创新教育要把指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放在首位,注重培育学生的爱国、诚信、责任等情操和创业、协作、奉献等意识,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文艺术教育,培育学生健康优良的人格品质。这就要求坚持教书育人的理念,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我们教师的第一天职。2.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必须坚持“主体主导”的师生关系,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按照“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构建以“个性化学习”为主导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兴趣先导,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潜能。3.以创新为重点的理念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基础是实践。以实践为基础,就是要求我们教育加强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开放的课堂氛围,积极表扬敢于创新敢于发言的学生,鼓励学生质疑并加强研究。
4.以成才为目标的理念
实施创新教育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我们引导学生成功、成才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师的责任,学校的任务,摆正考试分数的位置,明确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喇叭花”而是银杏树。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创新教育应该是以古为进用,外为中用,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加重视以下几种教育模式:
1.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与自学结合
坚持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在创新教育中,营造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教师发挥主导性,创造性地教。
教师发挥主导性,创造性地教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平等的教育主体,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挥出发选择和设计教育,使学生能主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主要体现在学习的目的性、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性上。明确的学习目的可促进学业进步。改变学生学习的观念体验“学海无涯乐坐舟”,以老师为孩子王带领孩子们乐学,创造性地学习,以身示范。这既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本质要求,也是今后从事实际工作的需要。
2.课内与课外并重、校内与校外结合
课内和课外是学校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课内教育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外教育通过课外活动开展,侧重于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是对课内教育的强化和补充。实施创新教育,坚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并重的原则,使学生能够江学习的知识以及那种创新能力应用于生活应用于未来的工作之中。
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1.建立先进的创新教育文化
文化观念对人才培养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力。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就创新人才培养而言,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对创新教育是有消极影响的。比如在教育古文《三字经》和《弟子规》,就特别讲求教化灌输,这势必会导致人们不愿冒头,不敢超越。而创新包含着否定,包含着批判,也蕴含着超越,而追求服从与统一,是对创新的反动。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敢于从价值态度和文化情感上去超越这些阻碍创新教育的传统文化,即需要在大学里建立一个有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宽松、活跃、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
2.加强创新教育实践和教学质量监控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教师为前提,带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注意激励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要通过典型引路,鼓励创新,活化教法,引导创新,分析比较,启发创新。还要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在“模仿”中创新,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
总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去努力的探索,只要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我们的创新型教育一定会蓬勃发展,我们祖国将会更美好。
第三篇: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科学大师钱学森成长成才的启示
202_年10月31日清晨,我国航天科技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静静地走了。一代科学巨星的陨落,除了给国人留下无尽的缅怀之外,同时也留下了待解的“钱学森之问”:到底是哪些因素成就了这样一位科学大师?我们究竟该如何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其实,从钱学森的人才培养观、教育思想观,以及钱学森自身成长成才的经历中,我们可以隐隐找到解开这一难题的钥匙。兴趣广泛 喜欢阅读——打开视野之门
据钱学森的弟子涂元季介绍,钱学森兴趣爱好十分广泛,音乐、绘画、摄影、文学等都喜欢,阅读面非常宽广,前沿科学、文学艺术,连菜谱也买来看。涂元季介绍道:“我给他当了20多年的秘书,可以说一句不夸张的话:恐怕很少有人比他买的书多。”新华书店专门给钱学森留一个格子,出了什么新书就给他留着,包括当时最尖端的外文科学书籍、杂志。一次,看书店送来的书里还有一本菜谱,涂元季还以为是厨师“搭车”买的,一问才知,原来这也是钱老的读物。
钱学森不是一个藏书家,而是一个看书家。他看书的效率很高,哪些章节废话多,哪些章节有内容,他一浏览就知道了,并且把精彩的章节推荐给别人。钱老96岁高龄还在家翻看报纸,家里的书架书柜,摆满了他阅读过的书籍和资料。不管是报纸还是资料上,凡有用的东西钱老都剪下来,用档案袋装起来,一共有600多个档案袋,可见钱学森博览群书、博闻强识。
启示:阅读开阔视野,知识增长智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注重学习,博览群书,从浩瀚书海中吸取精神养料。马克思喜爱读书,每天都到大不列颠博物院图书馆去翻阅书刊,前后翻阅1500多种书籍,座位下的地板都被踩凹下去,最终写成《资本论》。毛泽东一生热爱读书,即使在战乱时,还坚持学习,读哲学、历史、军事书籍。视野决定高度,胸怀影响成败,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正如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言:“积学以储宝,酌思以富才,研阅以穷照。”创新需要广博的知识和大量的信息,这是思维发展和跨越的基础。只有广泛涉猎,勤于积累,丰富阅历,才能厚积薄发,善于创新。
勤奋刻苦 天道酬勤——成才的金钥匙
钱学森之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与他的刻苦学习分不开。他从小就很爱学习,喜欢读书。吃饭的时候总是一边吃饭一边看书,连头都不抬一下。为此,他母亲必须经常把别的菜换到他面前,要不然他就总是夹面前那一盘菜。
钱学森在美国上学的时候,有一年圣诞节,一个犹太学生在大家都出去玩的时候去教室学习,他想,应该没有别人在吧?于是,把收音机打开,边听广播边看书。过了不久,有人在隔壁敲墙了。这个犹太学生纳闷:是谁呀?过去一看,是一个中国人。钱学森告诉他,你的收音机声音太大,影响我了!原来,在这个犹太学生来学习之前,钱学森早已在这里自习很长时间了。
钱学森转入加州理工学院,投到冯·卡门手下攻读博士学位时,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写出三篇论文才拿到博士学位,这一年他都28岁了。他的这个博士学位来得相当不容易,第一篇论文:“可压缩流体边界层问题”发表出来只有6页纸。可是为了写出这篇论文,他作了大量准备,查阅了大量文献,耗费了大量心血,仅阅读文献的笔记就写了450多页。而他的第二篇博士论文:“可压缩流体的二维亚声速流动”就提出了著名的“卡门—钱公式”。他的这篇博士论文就使他一跃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启示: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在看到别人获得鲜花和掌声的时候,很少有人能看到别人为之付出的艰辛努力和背后的艰难坎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要想收获成功的喜悦,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茅以升说过,“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无论是科学发明还是艺术创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离不开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重视培养吃苦耐劳、勤奋刻苦的品质。
家庭熏陶 启蒙教育——奠定成才基础
钱老的秘书涂元季在回忆中曾说:“成就钱学森的因素有很多,我觉得首先一点就是:他有一个很懂现代教育的父亲。”钱学森的父亲懂得现代教育,虽然叫他学理工,但同时又让他学习很多文科的东西。比如,他让北师大附中的校长林励儒教他伦理学,让高希舜教他绘画。
不仅家庭教育给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且随后的基础教育阶段,他也受益匪浅。
1991年,在党和国家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仪式上,钱老的答谢致辞也就讲了十几分钟,但却有一大段是讲他在师大附中所受的教育和师大附中对他一生的影响。他曾不止一次地对人说:“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的六年,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
1923年至1929年,钱学森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那是一段令钱学森最难忘的青春岁月:每天中午吃了饭,大家在教室里讨论各种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化学……不怕考试,不死记书本,玩得也很痛快,天黑才回家。学校形成的考试风气与今天迥然不同:临考前从不紧张备考,绝不因明天要考试而加班加点背诵课本。“大家重在理解不在记忆。不论什么时候考,怎么考,都能得七八十分。”
对于这段启蒙教育,钱学森十分怀念:教几何的傅钟荪老师用古汉语自编讲义,把道理讲得很透。教生物的于君实老师,常带领他们去野外采集标本,教他们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并开设多门选修课,如非欧几里得几何、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工业化学以及中国的诗词、音乐、伦理学,学生饱览各种课外书籍……因此学生的知识面广,求知欲强,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师生关系密切,息息相通。
启示:家庭的熏陶和学校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启蒙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础。在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阶段,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道德、心理、兴趣、爱好的培育,养成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品质,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而不应一味注重书本知识的填鸭和应试技巧的灌输。学术自由 鼓励创新——培育创新土壤
钱学森多次称赞自己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其实,他所称赞和怀念的就是创新的氛围。钱学森回忆道,当时,加州理工学院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整个学校的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学生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学生们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钱学森表示,所有在那里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
钱学森读大学时,研究应用力学,也就是说用数学计算来解决工程上的复杂问题,数学系搞纯粹数学的人偏偏瞧不起这些应用数学家。两个学派常常在一起辩论,各贴海报讲座,结果是两个讲座都大受欢迎。钱学森曾说过,“今天的大学,能做到这样吗?大家见面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怎能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在钱学森看来,中国的学校,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人云亦云不是科学精神。”
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正是这种创新氛围成就了钱学林的伟大事业。
启示:受传统中庸思想影响,人们长期追求“以和为贵”,否定精神和批判精神在学生身上十分匮乏,这很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症就是追求让学生没有问题,没有疑惑,而西方教育则正好相反,总是将学生从没有问题教成有问题。哈佛大学的一句名言就是:“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始终处于问题之中”。教育家托兰斯认为,创造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的舆论导向、宽松的文化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土壤、阳光、水分和空气,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创造的氛围,是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的必要前提。严谨治学 做事较真——养成科学品质
钱学森做事较真,实事求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来不得一点含糊。
在上海交大读书的时候,一次水动力学考试,教授给钱学森判了满分。但卷子发下来以后,他发现有一个小小的错误老师没有注意,马上举手说:老师我没有全对,我这儿做错了。教授后来给他扣了4分,并把卷子保留着。
钱学森一生成果丰硕,但生前发表的著作、文章却并不太多,这是因为他从不掠人之美,所有的文字都是他个人的真东西。他得知一位教授在搞模糊数学,觉得这是数学里面新的前沿,很有意义,就把他约到办公室一起探讨这个问题,之后指导写论文。论文写好后,这位教授建议两人合署名。钱老回答说,科技论文的署名只能署干实活的,如果说我给你提过几点建议,你觉得合适、接受了,最多在论文的结语提一句就行了,这是世界学术论文的惯例,我们必须坚持。
作为大科学家,钱学森总是鼓励年轻人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有一丝闪光点,不管说的跟自己意见是否一致,他都虚心接受。
钱老晚年为抵制学术乃至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还给自己定了四条原则:不接受吃请、不参加任何开幕式、不为他人写序、不题词。
启示: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踏实的科学品质是一个人从事科研事业的基础。钱老之所以受到世人敬仰,不仅仅在于他在科学上所作的巨大贡献,还因为他高尚的人品。当前学术界剽窃抄袭、申报造假、论文挂名的现象此消彼长;学术研究脱离实际、粗制滥造的情况屡见不鲜;哗众取宠、吹拍拉扯、追求轰动的风气肆虐横行;大学行政化、官僚化,学术成果评审“唯官是图”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些不良风气严重危害学术的本质,妨碍科学的创新,影响到创新型国家建设。要造就创新型人才,必须培养受教育者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品质和学术人格。教师引导 人生导航——引领成长方向
在钱学森的成才道路上,他的恩师、世界力学大师冯·卡门功不可没。冯·卡门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大教育家,他的学生遍布世界,从他手下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科学家。
卡门的教学方法很独特,他重在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不是按照刻板的教学大纲去灌输学生。他平时很少测验,只在学期末进行考试。初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有些学生并不习惯他这一套,怕期终考试成绩好坏一锤定音,于是有的学生去找卡门,希望发给大家一个复习提纲。卡门说:“为什么只给一个提纲呢?我可以把全部考题都给你们。”一听他这样回答,大家都不吭声了。卡门对他们说道,“因为任何一个工程技术问题根本就没有百分之百的准确答案。要说有,那只是解决问题和开拓问题的方法。如果有个学生的试卷对试题分析仔细,重点突出,方法对头,且有自己的创新,但却因个别运算疏忽最后答数错了;而另一个学生的试卷答数正确,但解题方法毫无创造性。那么,我给前者打的分数要比后者高得多。”
卡门还常常把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材,他甚至在学术讨论会上经常把自己的创新思想讲给大家听。
冯·卡门和钱学森配合密切,就当时航空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为解决高速飞行和超音速飞行中的问题,联合署名,发表了许多论文。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们评价这师徒二人是天生地造的一对。冯·卡门晚年的回忆录中提到了许多学生,但只有最得意的门生钱学森是作为单独一章写的。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名师出高徒”,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当前,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还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有些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教学方法陈旧,有些教师兼职过多,主要精力不在教书育人上,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要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必须切实把师资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严谨笃学、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科学和艺术联姻——激活创新的灵感
对于钱学森,人们常常把他与导弹、火箭、航空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其实,他对于艺术也非常挚爱。钱学森年轻时就特别喜欢贝多芬的乐曲,学过钢琴和管弦乐,对我国古典诗词等文学作品也怀有极大的兴趣。钱学森曾说,“让科学与艺术联姻吧,那将会创造奇迹!”
钱学森的妻子是被誉为中国“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权威”的蒋英,回国后的40多年里,每当蒋英登台演出或指挥学生毕业演出时,她总要请钱学森去听、去看、去评论。钱学森也把熟识的科技人员邀去欣赏。1991年,钱老在人民大会堂授奖仪式上即兴演讲时说:“44年来,蒋英给我介绍了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
202_年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时,钱老说:“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钱学森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认识到,科学工作往往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然后才是科学论证。而猜想需要的正是艺术家的思维方法,即形象思维。他一再强调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道路,因为创新是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灵魂。
启示:科学和艺术是一面硬币的两面,它们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方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科学借助艺术的想像,可以突破固有的思维框架,实现概念的跳跃;艺术借助科学的理性,可以突破感性的直觉,实现情感的跳跃。许多世界级大师身上都体现出科学和人文的完美结合,例如达芬奇的绘画作品 《蒙娜丽莎》闻名世界,同时他也是物理学家、工程师、数学家;爱因斯坦是世界物理学大师,同时又是小提琴演奏高手;李四光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同时又是一位作曲家。科学与人文艺术的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通识教育,文理并重,科学和艺术兼修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
(阙明坤)
第四篇: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论文摘要:
姓名:陈玉婷专业:建筑学学号:10934101
21本文针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匮乏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针砭时弊的作以详尽分析,确定其重要性,划定创新型人才所需基本素质.同时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关键词:创新人才 能力构成 培养模式 实践环节
谈及人才问题,我们似乎都不陌生。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创新型人才又是科技发展的不竭源泉。由此,其重要性可见一般。胡锦涛总书记在202_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党中央更是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那么,何谓创新型人才,又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又体现在哪里呢?在此仅代表个人想法,浅谈一二。
一、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性
没有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就很难实现科技方面的创新提高,进而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了国家综合实力,影响国际竞争力。我国因创新型人才短缺产生的主要弊端如下:
(一)学术方面
整体科技竞争力走下滑式趋势。,我国目前在自主研发的创新科研成果、国际上获得的相关表彰奖项方面都收获寥寥。虽然目前考核职位资格的主要方式是发表在重要杂志上的学术论文,但现在它们的实际含金量并不高。重数量不重质量,是我国学术界的主要弊端。同时
(二)国内方面
科技生产力水平,经济效率都不高。我国GDP总量虽然现已跻身三甲名列,但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人均实际收入和效率并不高。深究其原因,不外乎我国目前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还很低,仅处于一个以市场和廉价劳动力换取外国技术和外贸收入作为主要国民经济来源的阶段。
(三)国际方面
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内地列34名,甚至远远落后于排名11的中国香港。而中国目前发展中的主要弱点是:“合格人才的匮乏,就业形势严峻;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这表明,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匮乏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影响着国家长远发展。因而,怎样选拔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便成了适应当前中国发展中首当其冲的问题。由此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是应景之需,而确实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二、创新型人才的定义以及培养方向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所谓创新思维,需要全面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上,辅助以正确的方法、创新品格。创新型人才需具备以下素质:
(一)清晰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包括思维形成,口头表达和书写表达三个方面。清晰的表达能力是获取他人认可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只有让他人正确领会你的意图思想,才能进而得到发展和进步的机会。学校中的相关活动:辩论赛、演讲比赛都有助于锻炼个人思想的抒发,良好心态的培养。此外,考虑通过社会实践:工作或是参加志愿活动,来增强表达能力也是不错的选择。
(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创新型人才如果不具备适应能力和合作能力,那他基本等于零”。
个人能力毕竟有限,不可能知晓一切,只有同他人团结协作,才能避免因个人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局限性。兼容并序才能有所进步,集思广益才能有所创新。集体活动、友谊赛是学校内促进团队协作能力的不二选择。跨国性合作项目、联合合作项目则是大型策划的主要运作方式,以此得到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平衡,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进一步的创新提升。
(三)创新人格的养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于一个纯粹的科学家来说,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注,从来都必须成为一切基础工作的目的。一个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最不可或缺的就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只有以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发展为基础出发点的人才,才会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热爱真理、崇尚科学的人才,才有持有高度热情,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学校方面需要加强基础的思想教育辅导,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普及创新人格的重要性。
(四)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需知道,创新是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失败的可能很大,这就需要人才坚忍不拔,勇于尝试,不惧失败的心里承受能力和意志品质。同时需要他们明确的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独立性。即使面对屡次失败,也要坚持探索。初入大学时的军训、国家规定的兵役、以及一系列的磨练活动都是集中意志品质的体现方式,但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慢慢体验。
(五)一定领域的知识深度
这似乎也不用多做赘余。一切创新活动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知识层面的基础上。至于提到具体的相关专业领域,如何在了解的层面上深入才是首要问题。学校方面建议多多举办一些专业性讲座,以此形成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同时优化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其中尤其是要突出教会学生具备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国家方面建立增加设立一些相应的机构,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同时,遣送优秀人才出国交流,引进国际创新型、技术型人才交流经验。
(六)联系观察不同学科领域、文化、理念相关性的能力
如果仅仅掌握单方面的科学技术而难以做到融合贯通的话,恐怕也很难提升创新的层面上.只有首先具有观察、比较、提炼升华和总结的能力,正确的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善于学习他人,才能进而达到创新。建议学校设立“学分制”制度,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任其个性化发展。交换生制度同样有利于学校之间、国际之间的学术交流。
(七)形成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即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要使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失调。”创新就是建立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和实验得到的收获和提升。这些需要学生的面向社会实际能力。学校的实习制度和社会实践活动则是针对这一问题,复旦更是开展了“海外交流计划”、“西部支教计划”、“暑期社会实践计划”等机会,这些都为学生之后充分
融入社会和工作中去埋下了不错的伏笔。国家方面则有多种实验性项目、创新性项目,并给以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鼓励实践创新。
(八)独立思考的能力
创新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只有一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对事情有着自己独立的想法和主见的人才,才能提出异于常态,优于他人的看法和意见。学校方面,要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创造性工作能力的培养,一句话,要培养有主见的人。倡导主动实践是个不错的选择。主动实践是让学生尽可能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对象的确定、方法的制定、过程的设计以及问题的质疑、分析、总结等等。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所进步,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等素质都能更是能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
(九)以质疑的眼光看问题
“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 或者说,某种程度上,“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怀疑与批判是迈向创新创造的第一步阶梯,是学生追求真理的驱动力。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问与答的过程,只有对知识持续持有怀疑态度的人,才能在不断的提问中不断创新与进步。学校大可以效仿国外的“反问”制度,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导,教师提问,学生自己寻求解答途径,教师辅助指导并做最后总结。这种做法,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国家则可以鼓励各方面的创新立项,甚至是对现有实体或理论的修正。
(十)辨别主次关系
效率是21世纪工作的主导,在庞大的数据工作面前,我们希望可以提高效率,以最短的时间作出最多的工作,这就需首先梳理、辨明主次关系。
也即需要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学校在这方面的政策则显得尤其欠缺,建议建立全面系统的训练实践活动。
(十一)培养创新能力
这是一个综合的话题,针对以上9中素质不可偏废其一。建议学校设立学生研究计划,提倡学生和教师在学术上密切交往,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也可综合其上开展课程实验、实习实训、工程训练、科学研究、个性化培养等环节。同时加强人文环境建设,使得“追求科学,崇尚真理”的理念在校园里蔚然成风。同时,要注意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包含文化的营造。此外,要重视培育大学竞争意识和学生想象力的文化营造。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202_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社科文文献出版社.202_年 4月
2.魏发辰,颜吾铒.《创新型人才的能力构成及其修炼》.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_年1月
3.黄晓玲《 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龙源期刊网.202_年2月
第五篇: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
培养创新型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济南日报》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胡锦涛同志最近反复强调,增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的一种模式。世界上国家发展主要是三种模式:第一种是资源型发展模式,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增加国家财富,比如,中东产油国家,像沙特阿拉伯等,他们就是躺在上帝赋予他们的石油这样一个资源的基础上。第二种是依附型发展模式,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比如,一些拉美国家,像巴西、阿根廷、智利等。第三种是创新型发展模式,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科技的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比如像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创新型国家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创新的投入高,二是创新的产出高,三是自
主创新能力强。
韩国是从一个落后国家发展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成功范例。1962年,韩国人均GDP只有82美元,与我国当时水平大体相当。到了202_年,韩国达到12000美元,等于我国的10倍,现在韩国人口只有4700万,经济总量却大致相当于我国40%。在半导体、汽车、钢铁、电子、信息、通讯等众多领域,韩国都比我国起步晚,但他们醒得早,技
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已经走到我们前面。
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日本推出了高清晰度电视,并且向世界转播。这是当时的日本独家技术,日本很快制定自己的标准,梦想这样可以一举占领世界新一代电视的市场。但时过三年,1991年,美国突然宣布了数字式的高清晰度电视的标准。日本陷入被动,因为日本的产品是模拟式的高清晰度电视,是在现有的普通电视技术基础上渐进的创新,而美国的数字式高清晰度电视是在原理上的重大创新,得益于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这等于说,日本的多年投资努力付之东流。由此可见,国家之间的经济、科技竞争的焦点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已经前移到原始创新方面。所以,现在国际上的说法是,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专利,三类企业卖技术,四类企业卖产品,五类企业卖苦力。什么叫标准,标准意味着完全的知识产权,在产业链中利润最大最丰厚的部分,当然代表着技术发展的方向。
我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远不是一个经济强国。因为产业结构重心还是比较低,主要是在中低端产品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从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的分类看,低端的动力源,主要是依赖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矿产等。我们国家还没有完全摆脱这种模式。中端的动力源,主要依赖资本投入的驱动。我国经济发展还处在这个阶段。高端的动力源,就是创新驱动,就是依托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资源,掌握核心技术,创新
自主品牌,拉动产业能级提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是更新教育观念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在以下六个方面更新教育观念。第一,教育的目标。传统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现在我们谈教育目标主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前者是以社会为本,后者是以学生个体为本。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积极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其成为积极适应社会的人才。第二,教育的使命。传统的教育使命是教授前人的知识,现代教育的使命是使人获得持续发展能力。教育不再是简单知识的传递,而是使当代学生获得发展的能力。第三,教育的特征。传统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工业经济基础上的,是按工业经济的要求来培养学生。现代教育则反映的是知识经济对人的需求,教育方式、教育过程强调个体化、个性化。第四,教育的组织形式。传统的组织形式是以学科、课堂为基础体系,现代教育强调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结构。现代教育应该突出问题取向的方式,让学生提高面对现代问题的解决能力。第五,教育权利。传统教育讲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现代教育更加强调机会平等、过程平等,是尊重个人发展性的教育。第六,教育过程。传统教育过程是传授和读书,现代教育强调实践性的过程和创新。教育的根本结果就是要使人获得广泛的生活经验、完整的生活概念。以上六条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如果我们能够把上述思想渗透到创新教育实践中,创新型人才培养必将取
得很好的效果。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是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21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不只是在征服自然和物质生产方面的科学发展,而应是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人的潜能的开发,人的自我发展。学习型社会要求,我们的教育不仅要给学生第一次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奠定终身教育、自我发展的牢固基础,后一种功能在当代社会显得愈来愈重要。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拥有的知识总量迅速增长,知识发展和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有专家估计,最近20年来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知识总量,已经相当甚至超过过去20个世纪的总和。还有专家预测,未来30年人类的科技知识总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00倍。人们从学校中获取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人们对工作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生产模式的变化,大大增加了职业和岗位迁移的速度。例如在过去15年的时间里,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就有8000多个原有的技术工种消失,同时,出现了6000多个新的技术工种。在人类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中,不但要求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且对人的素质提出许多新的要求,主要是6种能力,即主动工作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岗位转换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应对挫折困难的能力,创造改革的能力,这些能力越来越成为对劳动者素质的基本要求。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证是创新人格
塑造学生创新人格,首先要确立社会责任感。对社会有无责任感,是检验人生境界高低的尺度。社会责任感不是抽象的,具体体现在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民族的情感、态度、责任和义务上。要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把责任感转化为学习知识、增长本领的实际行动。第二,要培养创新毅力。一个人事业要成功,特别是要做出比较大的创新贡献,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十年磨一剑的恒心,需要对真知执著不懈地追求,需要自强、自立、自信的奋斗精神,甚至还要面对失败的风险。现在社会大环境还比较浮躁,急功近利的风气还比较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学风。他们喜欢吃“快餐”,做事希望立竿见影。我们对大学生的创新毅力培养,就是要针对这种现象,着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真知的不懈追求,在创新的道路上知难而进,不畏挫折,勇于冒尖,敢为人先。第三,要培养创新激情。创新型人才要有干事业的激情。所谓激情,就是要面对机遇,敢于争先;面对艰险,敢于探索;面对落后,敢于奋起;
面对竞争,敢于创新的勇气。第四,要培养团队精神。现在重要的创新活动已经很少靠个人单打独斗,更多的是跨学科“集群”式的创新,没有团队精神,协同攻关,集思广益,就很难产生很大的创新成果。个人只有融入到集体之中,才会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国内外很多高校都非常关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这是德育的要求,也是学业上的要求。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道德规范、品格修养。具有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一些大学生到社会上能不能成功,固然有能力不够的原因,但相当一部分是不会团结,不能与别人合作。第五,要培养诚信品德。诚信是关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学校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秩序的运行基础;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要大力倡导“以诚信守信为荣”的风尚,加强诚信品德教育,把诚信作为现代文明之基,使现代诚信意识深入人心,成为自觉行为规范。要引导学生诚信立
身,诚信做人,诚信做事,使诚信成为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创造个性
创新未必是全能冠军,往往是单向冠军。我们教育制度的设计,应该为学生创造个性留出足够的空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没有人才。个性是教育的灵魂。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何谓个性,简单说是人的天赋,一般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天赋并不是少数人具有,而是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潜能。只要充分发挥这种潜能,人便能成为不平凡的人。但由于教育问题,人们这种潜能大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正是今天天才极少的原因所在。个性发展就使一个人独特天赋的充
分发挥,就是独特潜能的发挥。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大脑是很复杂的肌体,不同的部位掌管着不同的智能。一个发育正常的人,都具备这种智能。但是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特别发达的智能,这就是每个人的个性、特长。如果我们的教育在普遍发展学生各种智能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个性、特长,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在某些方面具有创新的人才。人才不是样样都强,只是在一个方面或某几方面有独到之处、卓越之处。如果把聪明智慧用在这几方面,另外方面往往会出现缺陷,如果我们求全,只能助长平庸,抹煞卓越,埋没人才。每个人的最大成长空间在于他最擅长的领域。人无个性必平庸,个性愈强愈能出类拔萃,取得成功。教育的真谛就是发现学生天赋,加以培养,使其获得成功感。可以讲,你喜欢做的事情,往往正是你的天赋所在,你的事业所在。
塑造学生创造个性的目的在健康成才。成才,需要明确方向定位。第一,要适应社会需要。把握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一个人只有具有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把个人成才追求与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其自身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第二,要发挥自身优势。对自己要有客观的把握,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找寻自己的优势和长处,选择最能发挥自己专长和兴趣的方面作为自己的成才定位。第三,要利用现实条件,全面分析现实条件提供了哪些有利因素、哪些不利因素,这些因素哪些可以直接利用、哪些能够改善和转化、哪些需要暂时等待、哪些无法克服,在此基础上明确成才定位。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导向。现行的评价机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录取学生的标准单一,就是看分数,过分看重考试成绩,分分学生的命根。对学生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健康、道德、兴趣、爱好,如果学生善良、诚实、忠厚和助人为乐,那就不在乎考试高分。学生是人,“人”是高山大海,“分数”只是小丘小溪;“人”是蓝天苍穹,成绩仅是天上的一颗星星。评价机制的实质是解决好育人还是育分。现在社会上有这么一句话,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师和家长都不敢怠慢,让孩子接受教育的实践越来越早。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站在考试的跑道上,十几年如一日与考试作伴,孩子失去了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就是改变分数这个指挥棒,跳出分数决定一切的怪圈。(田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