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知青素材[精选五篇]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23-751092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15 21:56:29 来源:网络

第一篇:知青素材

人一到退休了,就有时间回忆了。看到电视剧《北风那个吹》,自己经历过的那段三年多的知青片段就像演电影镜头一样在我的眼前闪过。

1968年10月8日,作为千千万万知识青年中的一员,我也毫不例外地在这股强劲洪流的席卷之下,与同校的13名中学同学一起插队落户到当时的梨树县东河公社胜利大队第五小队(俗称黄家街),正式开始了我人生之旅终生难忘的知青生涯。刚落户农村时,正值天寒地冻的隆冬季节。我们集体户一共14人,开始都被生产队长分散安排到几户农民家里。我和徐英杰、李会两名男同学被安排到农民陈殿革家。陈家共有三小间泥草小平房,陈大哥陈大嫂带两个孩子住在中间,我们三个知青住陈家平时放口粮及杂物的小里间。我们所住的最里间的小土坯炕可能从搭上那天起就没有烧过火,大冬天就是想烧火一点烟都不进。没有办法老队长只好从生产队里抱来几捆谷草垫在炕席下面,也许真是因为年轻火力旺的原因,在没有一丝热乎气的冰凉小土坯炕上,我们三个人生生地熬过了1968年那个滴水成冰寒冷无比的冬天。也是因为冬天的原因,下乡后我们面临最大的困难是没有菜吃。刚开始时,老队长挨家挨户给我们筹集上来点冻白菜、冻萝卜,没用多长时间就吃光了。后面的几个月,几乎天天顿顿都是高粱米饭泡酱油。大队小卖部进的酱油大多数都被我们集体户给包了,每买一次酱油都用水桶挑回一挑子。

鸡叫起来干活,日落收工吃饭,这是我国东北农村千百年来自然传承下来的劳动和生活规律。对一个在父母身边生活无忧,尽情享受惯了的我们这些所谓的中学生来讲,要想适应农村的生产和生活规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得到的。一年四季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农村好像有永远干不完的活。尽管如此,农民们一年到头日子依然过得很穷、很苦、很累。我们落户的生产小队辛辛苦苦劳动一年,能把口粮全额领到家的人家就算是上等人家了。记得当时生产队有一片谷地,从地头看不见地尾,足有一里多地长。收割的时候由于我们体力差和劳动经验不足,常常被当地农民拉下足有半截地那么远,女同学累得直掉眼泪。割地还不算最累的活,农村最脏、最累、最苦的活是每年五月份的拔麦子。所有参加拔麦子的都是男劳动力,人人都光着膀子,脖子上挂条毛巾,裤角用麻绳或草绳勒紧,脚穿水靴或高腰胶鞋,双手用力将麦子连根拔起,并用力往鞋帮子上摔打,把麦根上的泥土摔打干净之后再捆起来,人们在摔打麦子的时候,整个麦子地泥土飞扬,为了不让别人摔打的泥土落在自己的身上,个个都卯着劲往前抢。拔完一垅麦子之后,所有干活的人身上脸上都被汗水和泥土糊住了,东倒西歪地躺在地上张着嘴喘着粗气。

两年多的知青生活,我干遍了农村所有的农活。人们最不愿意干的活是一年一度的放秋垅。放秋垅虽然没有割地、铲地、拔麦子那样脏那样累,但也是最不好干的活。所谓的放秋垅就是在玉米灌浆即将成熟之际,把长在玉米根部周围的大草除掉。俗话说:“秋阳似火”。玉米成熟之后,玉米地几乎密不透风,干活的人钻到里面就像进了蒸箱一样,喘不过气来。别说干活,就是不干活也会汗流浃背的。成熟后的玉米叶子十分锋利,稍不留神,胳膊上脸上就被拉出一道道的血口子。如果玉米叶子上粘满腻虫更烦人,腻虫粘到身体裸露的皮肤上会咬人,而且很难把它弄下去。特别是在喷洒过农药的玉米地里放秋垅,农药中毒的现象很多。一年四季稍微让人们感到开心快乐一点的活就是入冬之后的打场。男女劳力全部集中在堆满粮食的场院里干活。掐高粱穗、碾谷子、压黄豆、扒玉米,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可谓是其乐融融,好像被穷困劳累压抑一年了的郁闷情绪都在这个时候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最值得高兴的事情就是公社电影队来放电影,为了看《列宁在1918》,我和同户的几名男同学连续跟着电影放映队转悠了好几个屯子。就是到现在,电影里许多经典台词我依然记忆犹新。

一晃刻骨铭心的知青岁月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就像是一场梦幻,所有的老知青们都已过了花甲之年,知青同学大部分已多年失去联系,我内心常常涌动一股股莫名的伤感。如今想来,那三年时光最大的意义是让自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现实的残酷和做人应该坚强。那三年的经历足以让自己在后来四十年的人生旅途笑对任何坎坷。

第二篇:知青素材

知青素材

年代划分 早期知青

1)自一九五五年报载河南省郏县大李庄乡的一批中学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到一九六零年,知识青年下乡处于试验阶段,规模很小。那时候的知青 基本是指原为农村户口毕业后又回到农村,称之为“早期知青”。或者称“返乡知识青年”。“早期知青”也有城市批量有组织的支边知青。前老三届

2)一九**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以后。中央成立了“知识青年下乡指导小组”和安置办,各地区也成立了安置知青下乡的专门办事机构。在此之前,已经有六一,六三年两届人数比较集中的毕业生奔赴农场农村,连同后来的六五届下乡知青,被称之为“前老三届”上山下乡知青。其他

3)“老三届”(66-68),“新五届”(69-73),以及“后五届”(74-78)知青。

第三篇:知青问题

至中央,天津各主管部门的一封信

目前天津知青面临的困境需中央及有关部门予以酌情解决,特汇报申述如下:

当时下乡的大背景。6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从当时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考虑,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随后,毛主席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为执行中央指令,天津市委下令,全市老三届学生在69年春节前必须到陕北、山西、内蒙山区插队和到东北、云南等建设兵团去。知识青年坚定不移的执行了党中央、天津市委的指令,毅然决然的到农村、到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展开,知识青年也为国家付出了青春和热血,乃至生命。由于知识青年在兵团、农村存在诸多问题,兵团等地掀起了知青大返城。下乡插队的知青基本上就地安置在了工厂和其他部门,有的上了大学和当了兵。由于他们插队所在地域分散,消息蔽塞,插队返京知青都是自己找渠道,找关系陆续返回。我父亲就是当时参加上山下乡的知青。1976选调参加了工作。可是1992年的时候单位利用手段让我父亲和他们的同事都签署了一份单位员工内部退休协议,说到了退休的年龄给办理正式退休,可是到了1996年的时候单位却给办理了退职手续,这些事我们当时都不知情,是事后才发现的。现在我父亲的工资要比别人少比人少很多。最近找到过武清商业局、劳动局、信访办和相关部门反映问题,但是一直没有办法解决,商业局说知道当初办错了。但是现在国家没有文件没有办法纠正。现在像我父亲这种问题的人有几百人。这些人为了祖国的建设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党和国家,为什么到老还不能有一个好的安置呢。退休,退休金拿不到。子女没有被安置。难道咱们的党把这些人都给忘记了吗?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国家权益之计,知青返城后应享受本城市待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妥否,盼复!

天津武清所有老知青

第四篇:知青感慨

知 青 感 言

李琳

难忘的知青岁月是我们人生的第一阶梯,苦难的日子让我们这代人饱尝了酸、甜、苦、辣,给我们留下了最深刻、最难忘的回忆。如今我们这一代人正在逐渐步入人生的晚年,回头望去,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那些挥之不去的情景,就象岁月酿造的酒,需要与人分享,与人品尝。让我们相聚在这里,回忆过去,联络感情,畅谈人生,美化生活。

姓名:李琳

原农场:景洪农场十二分场

现单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联系电话:***

2011.6.12

知青感慨

难忘的知青岁月是我们人生的第一阶梯,苦难的日子让我们这代人饱尝了酸、甜、苦、辣,给我们留下了最深刻、最难忘的回忆。无奈也吧,遗憾也吧,这样的生活毕竟造就了我们,那些共同的经历,共同的感受形成的心灵默契就是凝聚我们这代人的知青情结。

如今我们这一代人正在逐渐步入人生的晚年,是的,我们已经回不去了,回头望去,尽管仍是那当年的山,那年的路,那样的月和那同一颜色的橡胶树,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那些挥之不去的情景,就象岁月酿造的酒,需要与人分享,与人品尝,那些在我们心中,魂牵梦萦对曾经承载我们生命历程第二故乡的情愫,总想对人诉说,对人倾诉。

来吧朋友,让我们相聚在这里,回忆过去,联络感情,畅谈人生,美化生活。让我们站在各自的层面去思、去想、去写,去回忆并诠释吧。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李琳

2011.6.12

第五篇:忆知青

忆知青

往事如昨。四十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们村里来了四位“插队”的知青。这些从鲜花和掌声中一路走来的城里孩子,除了满满都是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豪情壮志,亦不乏举止文雅, 穿着入时的靓丽„„这与我们一群头发都乱成了鸡窝的“弼马温”式顽皮相比,仿佛四朵鲜花插在了一片荒丘上。

出人意料的是,尽管“差距”很大,没多久,我们还是成了要好的朋友。

夏秋时节,我们一起到村口的小河里去洗澡、摸魚、抓老鳖、用好奇与耐心去探寻波光粼粼下的美味; 农业学大寨,我们一同撸起裤子去踩打谷机、挑牛粪„„尽管割禾、扯秧,许多农活他们都不会做, 或者做起来四不象。但他们却尽心尽责„„

七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尤其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更多了一重想家的忧伤。每当夜深人静,男知青小杨便会从墙角里取下那把略带伤感的蛇皮二胡,然后坐在自己的床前,眛缝着小眼紧拉慢拉, 那琴声随着飘忽不定的山风时而音调高亢,势如奔马﹔时而缓慢深沉,犹如病蚕食叶„„余韵悠然间, 让劳累了一天的山民们听得心猿意马。而女知青小刘则是个喜欢用歌声来打发时光的人。无论田边﹑地头,一旦歌声响起,便忘了饥饿和疲劳,忘了人还有六淫七情的困扰。那时准唱的只有《红灯记》、《沙家浜》之类的革命样板戏唱段,或是 “下定决心, 不怕牺牲”之类的语录歌。尽管天天老调重弹,但社员们还是爱听,想听。

让这些 “听众” 们始料未及的是,正在他们尽情地享受这种少有的心灵鸡汤时,人家却一个个先后拿到了招工进城的 “通行证”。

记得这是他们插队后的第三个年头。那天,山风拂面,山雨欲来。正在地里忙乎的社员们,不知从哪得到了知青回城的消息。一时间,大家都感到十分的突然和意外,而对于知青们来说,那是石破天惊的好事。

离队的那天,村民们扶老携幼,早早就来到知青点为他们送行,有人还帮他(她)们挑着铺盖卷儿,像唐僧取经似的,一路紧走慢走,直送到几里外的古港汽车站,尔后挥手而别。

相处了几年的“朋友”,就这样瞬间走了。然而,憨厚的村民却不会忘记这些在生活中相遇又音讯杳然的匆匆过客,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讲得是“一次的相识,便是一辈子的交情”。

是啊,一别就是这么多年,他们还好吗? 或许,为家﹑国添彩,战事正酣? 或许,青春不再。

垂垂老矣的身影已经代替了他们昔日的风华正茂?

周康忠

知青素材[精选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