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读《朴槿惠的传奇人生》有感[最终定稿]
编辑:寂静之音 识别码:23-679690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07 03:54: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读《朴槿惠的传奇人生》有感

读《朴槿惠的传奇人生 绝望创造希望》有感

2012年12月,朴槿惠当选韩国第18任总统,成为东亚第一位女性总统,就像奥巴马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一样,对于开创性的事情总是会多一分好奇。我基于想揭开这位看似柔和实则内心坚毅的东方女性的面纱,于是找来了这本书,希望可以通过这本书来加深对她的了解。

和我所期待的不太一样,这本书并没有按照政治人朴槿惠的路线来写,而是通过朴槿惠的人生经历来分析其思维和方法。所以,这本书的焦点不在于朴槿惠的政治,而在于其人。文中通过朴槿惠的亲笔日记来展开叙述,通过这些日记,我仿佛可以了解到她的心里路程,可以感受到她接连遭遇母亲父亲遇刺身亡的痛苦,从高高在上的第一夫人到左右亲信背叛的那种绝望我仿佛都可以感受的到,在同情她的同时,更多的是报以敬重,这是一个多么坚忍、聪明的女子,从她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1974年,22岁的朴槿惠遭遇母亲鱼遇刺身亡的消息,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国暂代第一夫人的职位,22岁的年龄,当别的女孩子还在沉浸浪漫约会,时尚派对的时候,年幼的她已经开始承担国民的责任,周旋在各种首脑政客之间,一举一动都要极具谨慎。为了更好的做好第一夫人,她不得不晚上12点休息,凌晨5点起床以处理更多的政务,学习更多的东西。疲惫与过度的谨慎已使她不堪重负,但是,上帝仿佛是铁了心的要磨练她,有降来了一个更大的噩耗,1979年,朴正熙也就是朴槿惠的父亲遇刺身亡,一切来得都是那么突然,曾经是备受荣宠的总统女儿,现在却沦为失去双亲,无依无靠的27岁的少女家长,他真是瞬间从天堂跌入了地狱,绝望至极。

“谁都不会知道,那时的我是怎样煎熬过来的。”她这样说道,“其实我自己也觉得是一个奇迹,能活到现在,而没有被绝境逼疯。”

从青瓦台总统府搬到新堂洞老家,曾经信誓旦旦要竭尽毕生精力来效忠的人们纷纷选择了背叛,甚至是侮辱,诽谤或伤害。不得已,朴槿惠选择隐居,18年!整整18年!对她来讲,那简直是一段比死亡还恐惧,痛苦和绝望的岁月,但是,她挺过来了。、,每天通过冥想,丹田呼吸,读书来达到内心的宁和,他是一个强者!

绝望是一个悬崖峭壁,我们通常是这样觉得,而且摔下去是唯一的一条路。在绝望面前,我们就像是小鬼见了阎王爷,一点反抗的能力也没有,所以,我们只能是平常人,一辈子默默无闻,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褒义的讲法,我们这是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其实不过是一群没胆量,没实力而又不甘服输的人的自我聊慰罢了。绝望是一剂毒药,是对于我们而言,但对于朴槿惠、贝多芬、梵高、甘地那样的伟人来讲,绝望就是一剂良药,绝望是他们变得更加坚强,中国有句古话“置之死地而后生”,人在绝望的时候,会排除一切顾虑,迸发出最大的潜力,所以才会有“绝望之后就是希望”这句话。

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没有绝对性,我们不能简单的把绝望定性为好或是不好,只需要记得,那些伟大的人都是以绝望为契机来实现自己坚强而又成熟的完美蜕变,悬崖下只有一条路,但是不要只基于脚下,抬头看看,天空仍有另一条路等着你去开辟。朴槿惠用她的亲身经历教会了我,勇猛的鹰会飞得更高,更远。

朴槿惠隐居18年,拒绝与外界接触,独自忍受着孤独,那么长的时间,我很诧异他为何没有患上抑郁症,往后深读才发现她选择看用冥想丹田呼吸作为新的开始。在日记中她写道:

酷暑、严寒、风雪、暴雨、雾霾„„天气真是像极了人生、”

“人在生存的过程中,忘记神的存在,感受到死亡,病魔,自然的威力并经历各种极端恶劣的条件后,才会领悟到上天的威严而变得更加谦虚.”

“人的一生中可以享受的最大快乐是心的平和。” 我很难现象的到这是以为历经磨难,饱经世态炎凉的女子所能写出的话,我仿佛不是在读日记,而是在品味哲学,修身养性,日记中充满看智慧和人生哲理,岁月在她的身上并没有留下沧桑的痕迹,而是把她洗涤的愈发清晰美丽。她一个人在孤独中感悟着周围的一切,就像高山上的雪莲,远离凡尘,却比任何人都有通透豁达的心,这是一个让人震撼的女子。

想想自己每每一个人的时候就会觉得异常孤独,不能静下心来独自完成任务,记得高中老师时常教导我们:“高三的日子要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可惜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现在我们经常会感慨,大学生的质量越来越低了,教授的学识越来越差了,书籍的内容越来越低级了„„排除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越来越耐不住寂寞了。大学生忍受不了孤独,宁愿逛街K吧,也不愿独自静下来认真想一想自己的人生,教授们也忙着追名逐利了,哪还能静下心来做学问,著书人着急的更没法说了,司马迁用了18年完成《史记》,李时珍《本草纲目》时长27年,达尔文《物种起源》2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甚至花了40年还完成,半辈子才完成一本著作,每一句每一行都是精华,都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而现在,经常看到对作者的介绍是谁谁著名作家,出版过多少多少本书,少则五六本,多大几十本。欲速则不达,凡是都要循序渐进,有了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以为追求速度反倒会适得其反。朴槿惠在寂寞中坚守着本心,不急躁,不浮夸,始终以宁和的心态去对待人生。这对我,对大家都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明月宝鉴》中有这样的内容

:用责怪别人的心责备自己,错误就会少一点,用原谅自己的心来原谅别人,人情就会长久。

朴槿惠一生跌宕起伏,受尽各种磨难,06年5月20日,朴槿惠在首尔帮首尔市长拉选票的时候,不行被刺,划伤了脸部。据当时主治医生介绍,幸亏美工刀当时倾斜了,如果直线下来的话,面部神经绝对受损,可能今后都会过着无法闭眼和嘴巴的生活,再者,伤口不偏不倚的刚好停在距离颈部动脉5毫米的地方,要是再深一点点,她可能在几分钟内因大出血而死亡。”她离死亡是那么的近。

通常情况下,遇到这种事情,我们肯定会心生愤怒或一定要把肇事者严惩,但是她没有,在出院那天,她面对国民和记着说了如下意味深长的话语:

“经历了这次事件,我觉得自己余下的人生是上天馈赠与我的,为了报答,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和国民的幸福,我愿意倾尽我所有的一切。”

多么善良可敬的人啊,他没有让仇恨蒙蔽了双眼,反而一直心存感恩,致力于那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自那次事件后,她更加看淡了时间的利害得失,更加勇敢无畏,也更加坚定了她从政以来从未动摇过的决心。

妹妹看到这里,我就是为自己以前做过的种种感到羞愧,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或因为一句话而心生不满,每天为应付各种琐事而疲累,心里始终被沉重的枷锁桎梏。佛经有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诸法空相也。唯心主义认为i,感知即是存在。我们觉得高兴便是高兴,觉得痛苦便是痛苦,若想要存在便睁开眼睛,若封闭五官,一切都不存在。由此中角度来看,世界本是有无相连,存在的形形色色若不去感知它,便也是空。一切存在的烦恼,琐事,若是将心放下,便是一片宁和。一切由心态决定。

读过这本书后,我有一个比较重大的改变,就是有了渴望,有了一个一直想要获取知识的欲望。乔布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毕业典礼致辞中曾说过,自己一直有种如饥似渴般的追求:“要一直保持愚蠢的前进,要时刻保持饥渴。”莎士比亚也有过类似的表达,”我心中一直有永不消失的渴望。”

渴望是前进的动力。目前大学生整体水平下降就在于失去了对知识的渴望。知识储备不足,如何演绎 自己的人生。朴槿惠说过:“人生的剧本是既定的。但关键是要演绎好自己的角色,这取决于自己的努力。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时刻保持渴望的心态并不断追求的原因。”

我们时常会对自己不满意,感觉自己不够完美,以前或许不知道缺陷在哪里,但从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会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并且努力做一个时刻饥渴的人,用知识武装头脑,做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人。

第二篇:读《朴槿惠自传》有感

读《朴槿惠自传》有感

元谋县老城中学

肖宏灵

朴槿惠,大韩民国现任总统,也是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这本她自己所著的自传《绝望锻炼了我》,除了她坚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外,她对国家的热情,对人民的关爱,也深深打动了我。

我是一个韩国文化的爱好者,平时就喜欢看韩剧,用我周围的人的话来说——一个大男人天天看韩剧——变态。然而,我从不在乎别人的冷眼和嘲笑,因为在我看来,迄今为止我所看过的韩剧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真实。看惯了国内偶像剧的做作,抗日剧的无聊,宫廷剧的粗制滥造,我更想追求一种真实与朴素。

记得我第一部看过的韩剧是《大长今》,当时我还在姜驿工作,艰苦的条件、闭塞的环境曾让我多少次萌生辞职的念头,是主人公坚持不懈的精神鼓舞了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惊奇的发现朴槿惠和电视剧的主人公竟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如长今一样,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遭遇家庭的不幸,是苦难、是绝望,是一次次被打倒,又一次次站起来的坚强意志成就了她们。

朴槿惠的父亲是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女儿,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说就是典型的“官二代”,然而这个美丽的光环并没有成就她美好的人生,母亲遇刺身亡后她成为韩国“第一女儿”,基本上代行了“第一夫人”职责;在父亲被枪击身亡后,她不得不离开青瓦台,过了十几年的“隐居”生活,精神上承受极大痛苦;上世纪90年代,重返政坛的朴槿惠屡次制造选举成功神话,如今她站在了角逐总统的战场上,誓言重返青瓦台。

“作为一个在职总统的女儿,并非如想像般美好。”60岁的朴槿惠如此回忆年少时的青瓦台岁月。

2006年6月11日朴槿惠正式宣布竞选大国家党第17届总统候选人并辞去党代表一职。她在首尔的党总部大楼进行的竞选演讲时表示:“有信心在5年任期内再创奇迹,使大韩民国发展成为发达国家。”

朴槿惠说:“我将以实实在在的国家观和爱国心来再次向发达国家发起冲击,并创造奇迹。”朴槿惠强调说:“我一定要完成父亲没有完成的两件事。一个是推动大韩民国的先进化,另一个回报在那一时期经历痛苦的人们。”

朴瑾惠在大国家党总统候选人的竞选中败给了后来当选为韩国总统的李明博。

2012年7月10日韩国前新世界党非常对策委员会委员长朴槿惠10日正式宣布将参加于2012年年末举行的总统选举。10日上午,朴槿惠在首尔永登浦时代广场举行参选发布会。会上,朴槿惠称自己将和韩国国民一起分担痛苦,共同解决问题。她还提及自己的参选口号,表示自己想成为一个在国民心中种下梦想的总统,还想打造一个为国民培养和实现梦想提供帮助的政府。朴槿惠强调了以“国民幸福”为先的主张。朴槿惠提出“国民幸福”的三大核心课题为实现经济民主化、创造工作岗位和确立韩国型福利政策。

2012年12月19日,朴槿惠成功击败在野党总统候选人文在寅,顺利当选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当选总统后,被韩国媒体寄予厚望,舆论希望将撒切尔夫人奉为偶像的朴槿惠能成为带领韩国经济走出困境的“经济总统”。

朴槿惠至今未婚,亦无子女,性格沉着冷静,加之“朴正熙之女”的显赫烙印使其立志成为韩国的撒切尔夫人。韩国媒体称,朴槿惠一生独身,她是“嫁给韩国的女人”。“我没有家庭可以照顾,没有子女可以继承财富。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朴槿惠曾经这样说。她表示,将为国家和国民奉献自己的一切,为实现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没能实现的国民大统合和开启国民幸福时代竭尽全力,并实现国民们所祈盼的、负责任的变化和新政治,开创新的时代。由于韩国政府对朴正熙的“清算”,朴槿惠曾经不得不远离政坛,在一些非政治机构任职;虽年轻时也有喜欢的人,但由于家庭的特殊,她放弃了婚姻;她的妹妹也已离异,唯一的弟弟至今未婚,且由于吸毒多次被起诉。朴槿惠喜欢中国哲学,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史》”。在1992年5月21日的日记中,朴槿惠写道:“如果我要再次过这样的生活,我宁愿选择死亡。”

朴槿惠还曾经有过一件惊人之举——访问平壤。2002年5月,朴槿惠访问朝鲜,并受到朝鲜当时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接见。

2013年6月28日在习近平主席主持的午餐会上,朴槿惠总统向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在中国哈尔滨站前广场为刺杀伊藤博文的安重根建纪念碑的要求。朴槿惠用“中韩两国国民都非常尊敬的历史人物”的说法称呼安重根。

韩国总统朴槿惠6月27日率“史上最大规模”代表团访华,受到中国“史上最高规格礼遇”接待。两国元首举行会谈,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并一口气签署8项协议,给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填入实实在在的内容。这种盛大的迎来送往在中韩两国都不多见,大有大国元首外交的派头,事实上它受到的关注程度也不亚于大国元首外交。

据韩联社报道,朴槿惠总统27日上午启程前往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陪同朴槿惠访华的经济使节团由71人组成,包括四大经济团体会长以及一些大企业领袖,规模为历史最大。

与之相对应的,韩国外交人士称,中国用“历史上最高规格的礼遇”接待朴槿惠。韩国《每日经济》27日称,朴槿惠抵达北京后,立即受到中方的尽心款待。朴槿惠抵达北京首都机场后,迎接她的是中国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张业遂,而不是通常的负责亚洲事务的副部长,这显示中方对朴槿惠的礼遇。在简短的欢迎仪式后,朴槿惠乘坐中方提供的防弹红旗牌轿车前往钓鱼台国宾馆。红旗轿车是中国自有汽车品牌,也是中方给来访外国首脑通常提供的礼仪车辆,中国建国以后历代领导人都是乘坐红旗轿车检阅部队,该车在中国久负盛名。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7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朴槿惠举行会谈。会谈开始时,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他个人名义对朴槿惠来华进行国事访问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总统女士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经多次访华,也希望这次中国之行给你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27日晚,朴槿惠出席欢迎晚宴。韩联社称,一般外国领导人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时,欢迎晚宴的规模为80人左右,而此次规模达150人。晚宴场所一般选在人民大会堂内的小规模宴会厅,本次则选在最大最华丽的“金色大厅”(国家接待厅)。此外,晚宴背景音乐通常演奏来访国家的音乐,此次特意安排了文艺表演。据悉,中方对朴槿惠的喜好做了事先调查,在晚宴现场演奏了朴槿惠喜欢的歌谣《给与幸福的人》。这首歌是朴槿惠去年总统选举期间使用的主题曲,曾亲自演唱。文艺表演的最后一个节目,还特意准备了朴槿惠的母亲、已故第一夫人陆英修女士生前喜爱的歌谣《故乡之春》合唱。

韩国《世界日报》27日则报道了访问的另一个花絮:中国的第一夫人彭丽媛将于28日中午单独宴请朴槿惠,这是中国建国以后第一夫人首次单独为外国元首举行活动,被视作是对朴槿惠的破格接待。青瓦台相关人士认为,朴总统作为女性,与对方第一夫人见面,将凸现并巩固与中国的友好关系。

除了盛大的仪式,切实的访问成果也让韩国媒体兴奋。《首尔经济》报道称,两国元首发表《韩中面向未来联合声明》,这为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奠定了里程碑。韩国纽西斯通讯社的报道称,此次韩中首脑会谈一口气签了关于经济贸易、环境保护、人员交流等8项协议,这是历届韩国总统访华签署协议最多的一次。青瓦台相关人士解读认为,这体现了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在进一步充实实实在在的内容。

第三篇:朴槿惠

“我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朴槿惠曾经这样说。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以及近代以来东北亚地区首位女性国家元首。

60年的人生中,朴槿惠几起几落。作为总统的长女,在母亲遇刺身亡后她成为韩国“第一女儿”,基本上代行了“第一夫人”职责;朴正熙被枪击死后,年仅27岁的朴槿惠带着弟弟和妹妹离开青瓦台,回到老宅居住,她一夜之间从出身高贵的公主变成了平民。朴槿惠说:“从那时起成为一个家庭的家长。”父母的相继离去,不仅令朴槿惠经历丧亲之痛,同时遭遇了令人心寒的背叛。父亲的老部下纷纷与其切割,全斗焕政府随后展开了对朴正熙的政治清算。朴槿惠几乎遭受了世间所有的冷眼,然而她却并未得到国民的同情,抗议者把对她父亲的仇恨发泄在了她的身上。“作为一个在职总统的女儿,并非如想像般美好。”60岁的朴槿惠如此回忆年少时的青瓦台岁月。

此后的近20年里,朴槿惠彻底远离政坛。过了十几年的“隐居”生活,精神上承受极大痛苦;上世纪90年代,重返政坛的朴槿惠屡次制造选举成功神话,如今她站在了角逐总统的战场上,誓言重返青瓦台。

1974年8月15日,韩国政府在国立剧场举行韩国光复29周年纪念活动。当朴正熙致辞的时候,妻子陆英修被朝鲜人文世光开枪射杀。

此时,朴槿惠年仅22岁。她结束在法国的学业,迅速返回韩国。由于父亲不肯续弦,年轻的朴槿惠便代替母亲,部分履行了“第一夫人”的责任。她在回忆当时的经历时表示,扮演了5年的“第一夫人”,理解了什么是政治权力,也学习了如何处理国家大事。

五年后的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带领他的卫队长车智澈到情报部长金载圭官邸吃晚饭。席间朴正熙和车智澈斥责金载圭及其领导的情报部门工作不力,金载圭一怒之下,拔枪将两人射杀。

朴槿惠的父亲、韩国前总统朴正熙是最具有争议的总统之一。1961年5月16日,朴正熙以政变方式推翻李承晚政权。人们斥责朴正熙是不折不扣的独裁者,排除异己,培植特务机构,甚至通过规定总统终身制的《复活宪法》;但人们同时又怀念朴正熙带领韩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腾飞。

上世纪90年代末韩国金融危机以来,人们开始怀念朴正熙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在韩国媒体对历史人物和历届总统的民意调查中,朴正熙名列榜首。

此时,朴槿惠也适时地回到了公众视线。1998年4月,在大邱达城郡补缺选举中,她打出“为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尽一点力”的口号,以压倒性的优势当选为国会议员.随后,朴槿惠先后出任这一政党的副党首、党首,连续五次当选国会议员,获称“选举女王”。

父亲的死对朴槿惠打击巨大,她的身上出现不明斑点,没有一个医生能够确切诊断。

“我想这是巨大悲痛在身体上的体现。”朴槿惠的一个亲密助手说,“当我听人说朴槿惠没有吃过苦头,我简直忍不住发笑,因为真不是这样。”在1981年6月10日的日记中,朴槿惠写着:“痛苦是人类的属性,它能够证明人还活着。”如今,朴槿惠身上的斑点已经褪去,但是痛苦的经历不会消失。

她的痛苦很多,交织着亲人亡故的伤痛和遭遇背叛的愤怒。

1980年,全斗焕成为韩国总统,韩国掀起批评朴正熙独裁统治的浪潮,特别是他推行的规定总统终身制的《复活宪法》。在这些批评者中,很多朴正熙曾经的部下冲在了前面,韩国前总理金钟泌就是其中一员。当时29岁的朴槿惠曾写过一则日记,陈述自己对背叛的痛恨:“没有比背叛一个人更悲伤,更恶心的了。最重要的是,对一个背叛者的惩罚是毁灭自己心灵的堡垒。只要背叛了一次,对做背叛之事的抵抗力就会逐渐减弱。”背叛的刺激磨练了朴槿惠的政治直觉,更加谨慎地分辨忠奸小人,同时也显得不那么容易相信别人.由于韩国政府对朴正熙的“清算”,朴槿惠不得不远离政坛,在一些非政治机构任职;虽年轻时也有喜欢的人,但由于家庭的特殊,她放弃了婚姻;她的妹妹也已离异,唯一的弟弟至今未婚,且由于吸毒多次被起诉。在1992年5月21日的日记中,朴槿惠写道:“如果我要再次过这样的生活,我宁愿选择死亡。”

朴槿惠态度低调,佩戴母亲遗留的首饰、继承了母亲优雅的衣着品位。许多韩国人认为,朴槿惠具备传统韩国妇女的温柔、有礼、安静和耐心,同时又继承了父亲的钢铁意志。

朴槿惠很有忍耐力,并不张扬易怒。2007年2月,朴槿惠去美国访问。在机场,当朴槿惠走过安检仪的时候,机器总是响个不停。安保人员于是将朴槿惠带到了屋内盘问。随行的人开始抗议,表示朴槿惠是韩国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但是,朴槿惠始终配合,没有任何抱怨。最后证明,是朴槿惠的一个小发卡引起的机器报警。她说:“如果这是规则,我会遵守。”

每次选举,朴槿惠都会成就一个成功故事。她周游全国,吃饭非常简单;如果她的手因为握手太多而疼痛,她会用绷带扎起来,或者用另一只手握手。缠着绷带的手是朴槿惠的一个重要标志。2006年5月,韩国地方选举期间,朴槿惠遭到不明身份男子用文具刀袭击,医生为她缝了17针。遇刺后,朴槿惠神色镇定,只是用手捂住了伤口,仍想发表讲话。

50年前,她是南朝鲜的第一公主,30多年前,她父母双双被暗杀,她一夜之间从公主变成平民,韩国人把对她父亲的仇恨发泄在她身上。此后她隐居20年,然而时局变换,她又重返政坛,期间她为她父亲当年的铁腕统治道歉。而50年后的今天,她是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经过15年的努力,最终她迈向了青瓦台。销声匿迹20年,饱受人间冷暖,但时间并没有磨灭朴槿惠的政治热情,她后来回忆称,在那段艰难的时期,她开始学会卧薪尝胆,一边修身养性,一边寻找机会重返政坛。随着时局变换,朴槿惠看到了机会。

对朴槿惠来说,她丧失了父母的疼爱、经历了艰苦而低调的隐居岁月,期间饱受人间冷暖,她曾在大选中遭遇毁容袭击,她在人生中几乎经历了世界上所有最惨的事情。应该说,没有人比饱尝世事艰辛的朴槿惠更懂得对社会、对人生、对普通人民的理解。这都是对这个未来女总统执政思路产生很深刻的影响。不过,从朴槿惠历次参政生涯中表现看出,她既具备传统韩国妇女温柔、安静和耐心的美德,同时又有坚强、独立、勇敢、果断等男性气质。每次大国家党处在危机之中,朴槿惠都会挺身而出并险中求胜。

朴槿惠当选,带给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冲击不仅是因为她是个女总统,还在于她曾是韩国大独裁者朴正熙的女儿。“大独裁者的女儿当上了总统,韩国这是怎么了?”,的确,按照我们一贯“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势,这样一个有着不良记录的人怎么可能咸鱼翻身甚至还能当上一个国家的总统呢?然而,在我们的邻居韩国,它的确发生了。这会不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在国内,我们往往会用一种病态的方式去对待一个被打倒的官员,只要他落马,那么他就是“一坏百坏”,先前的功绩被抹掉,或者被解读为“别有用心”。反观韩国,朴槿惠作为大独裁者的女儿,韩国人民并没有因为她父亲过去的罪过,从而怨恨她,反而选她当总统。这不是说韩国人已经否定了朴正熙的罪过。但韩国人明白他们不能始终囿于历史“恩恩怨怨何时了”的狭隘圈子里停滞不前。历史毕竟是不是现实,活着的人远比死去的人重要。如果继续让朴槿惠承担更多历史和父辈的不公待遇是极为不厚道的。因此,韩国人民选择了朴槿惠当总统,而朴槿惠告慰父母的唯一途径,只能是以宽恕消融仇恨、用和解终结独裁,全身心投入到韩国未竟的国家建设事业当中去。舍此无他。这些,我们做得到吗?

第四篇:读朴槿惠自传有感(小文档网整理)

因磨难而灿烂

-----读朴槿惠自传有感

深夜,倚在床头,手捧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自传——绝望锻炼了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朴槿惠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出了她过往的人生,用深情的笔触回忆了年少时与父母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先后失去父母,又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踏上从政之路。中间历经人生的大起大落,看尽世间的苍凉寡薄,却依然保有乐观的心,以原则和信念立身,带领韩国走向经济复苏,实现自己奉献国家的理想。

母亲对朴槿惠的一生影响深刻,正如书中所述“我很尊敬父母,母亲尤其是我的偶像。”朴槿惠对母亲的怀念让我眼前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我的外公。

外公是在去年春天刚刚开始时驾鹤西去的。如同母亲对朴槿惠的影响,自幼在外公身边长大的我,也深受外公的教诲。外公的一生,勤劳、清贫、隐忍、乐观。一辈子都在马钢从事着单调的“三班倒”工作,却从未听过他对工作的一丝抱怨。退休后,一天也不曾放下手中的“锅碗瓢盆”,成了大家庭的“伙房司令”。

童年印象中,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时,外公总是就着一碟辣椒酱吃馒头,不吃米饭,也很少见他夹菜,少不更事的我曾问过外公“为什么总是吃辣椒酱、馒头啊?”外公就会笑眯眯的用筷子蘸上点辣椒酱放到我嘴里“尝尝,多好吃啊。”长大后,才听母亲说,计划经济时期,家里经济不好,米粮都是有定量的,为了让家人能吃饱,外公养成了长期吃馒头蘸辣椒酱的习惯。小时候,每到夏日的夜晚,家家户户都会搬出凉床在院子里纳凉。这时候,左邻右舍的小孩都会聚到外公的身边,别看外公平时寡言少语,可他有一肚子的故事。从“伍子胥过韶关,一夜愁白头”到“穆桂英挂帅抗金兵”,外公的故事伴着我度过了多少美好的夏日夜晚。

记忆中,从未见外公发过火,发过愁,他总是说“愁也一天,乐也一天”。我结婚后,外公已经退休,每天依然忙忙碌碌,买菜、烧饭,劝他休息,他总是说“能买菜烧饭说明我一是身体好,二是被别人需要。”闲暇聊天时,当我和外公抱怨工作的不顺,生活的烦累时,外公偶尔也会说“年轻时真苦啊,我一副箩担,一头挑着你妈,一头挑着你舅舅从农村来到马鞍山-------”这时外公总会停下来,沉思一会又说“现在好了,你看,一家四口人,现在变成了十多口,有吃、有喝,多好。”外公总是这样,把生命中几十年的艰辛苦难都在几分钟的沉思中风轻云淡的一笔带过。

身为总统的朴槿惠,在回忆过往,最怀念的依旧是外表“冷静严肃,内心浪漫”的父亲,“和善而带有自信”的母亲;一生平凡的外公,也因他的勤劳、隐忍、乐观,让我时时想起。无论生活如何变迁,岁月似水流年,那些拥有善良高尚品质的人,总是令人敬仰,深深怀念;那些人性的光辉,总能引领我们穿越苦难,如同风雨中的木槿花,因磨难而愈发灿烂。

2014.5.12

第五篇:朴槿惠演讲

朴槿惠演讲

中国古典名句信手拈来

>>讲汉语

开场白:“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昨天上午10点多,一身紫色西服的朴槿惠步入清华大学主楼礼堂。在近20分钟的演讲中,朴槿惠用“字正腔圆”的汉语做了近3分钟的开场白和半分钟的结束语,通晓中国文化的她将中国古语信手拈来。

朴槿惠一开口就是一句流利的汉语问候,获得长达十余秒的热烈掌声。随后她说:“我见到各位清华大学的学子们,就想起了中国古典著作《管子》中的句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紧接着她提到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培养出包括习近平在内的国家领导人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我相信今后这里的想法和热情将会给中国开启美好的未来”。在谈到东北亚国家间的关系时,朴槿惠引用《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一句,认为国家间也需要一种增进互信,共度患难。

朴槿惠还提到,在父母双亡的艰难时期,拜读了许多中国哲学和古典文集,其中令她难忘的句子之一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中韩文化缘分根深蒂固

>>讲文化

“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在韩国以“汉风”表现出来,在中国以“韩流”表现出来”

在演讲中,朴槿惠不下10次提到“文化”两字,这与分析认为文化将成为她此次访华的亮点紧紧呼应。

她提到许多韩国国民小时候就通过书籍和漫画了解“楚汉争雄”“三顾茅庐”“三国演义”等中国历史典故,讲到自己曾去苏州切身感受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还曾读过很多中国先贤的书籍和文章,也喜欢中国歌曲。

朴槿惠提到,如今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在韩国以“汉风”、在中国以“韩流”表现出来。“我认为通过文化形成共鸣,才能真正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成为朋友”,她说,中韩两国拥有根深蒂固的文化缘分,这样的共鸣值得珍惜。

在半分钟的演讲结束语中,朴槿惠也谈到了文化,她用汉语说:“希望两国的年轻人通过文化方面的交流,使两国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祝各位前途光明。”

将中韩两国梦结为一体

>>讲信任

“如同两国江水汇入同一片大海一般,中国梦与韩国梦是结为一体的”

“心信之旅”是朴槿惠此访的标语,信任成为演讲的另一个关键词。

在谈到中韩关系、朝韩关系及东北亚的未来时,她强调,“两国人民之间、领导之间若能加深互信,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密切”。

“如同两国江水汇入同一片大海一般,中国梦与韩国梦是结为一体的”,朴槿惠巧妙地通过比喻,将中国梦与韩国梦相连,认为中韩正朝着国民幸福的目标携手并进,“韩国梦若能陪伴中国梦,一定能实现建立新东北亚的梦想”。

>>讲人生

不屈不挠面对任何困难

“人生一世终归尘土,重要的是要活得正直和真诚”

演讲中,朴槿惠谈到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人生一世终归尘土,就算有一百年光阴,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涟漪,因此重要的是要活得正直和真诚,无论受到多大的考验,只要与患难为友,把真诚树为前行道路上的灯塔,那么到最后绝望也会锻炼我。”据了解,《绝望锻炼了我》也正是朴槿惠个人自传的标题。

在回答清华学生提问时,朴槿惠说,她最困难的时期是父母遇刺身亡的时候,她个人也曾遇到袭击,差点失去生命。她阅读了很多书籍获得内心的平静,还写了自传,书中她认为人生在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一个点。

她用自己的际遇鼓励清华学子“无论碰到什么困难,都能不屈不挠,让每一天都充满梦想,向宏伟的未来和宽广的世界奋勇前进。”

礼物

朴槿惠获赠冯友兰书法手迹

父母遇刺后朴槿惠伤心欲绝冯友兰著作成为她的“生命灯塔”

昨天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亲自主持朴槿惠的演讲,他对朴槿惠说:“阁下的精彩演讲,获得阵阵掌声,据我所知,这个掌声是这个报告厅我当校长以来最热烈的掌声。”话音刚落就引得全场再次热烈的掌声和愉快的笑声。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代表校方向朴槿惠赠送了清华老校门的模型,希望她再来清华

作精彩的演讲。随后他用一句“好事成双”,又引出了一件特殊的礼物中国哲学家冯友兰题写的书法。

“据我所知,总统阁下非常喜欢阅读中国的哲学书籍,特别是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胡和平向朴槿惠介绍,这本书正是冯先生在清华任教期间写的。

冯友兰先生的女儿,也是清华大学校友、知名作家宗璞,今年已85岁高龄,因身体不适无法亲自前来,她特别委托冯友兰的学生、清华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转赠这件礼物。陈来向朴槿惠介绍,这是冯友兰先生89岁高龄时写的一幅书法手迹,内容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唐诗王昌龄作的《芙蓉楼送辛渐》,“尤其是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形容人的高洁品格”。

陈来对朴槿惠总统说:“冯友兰先生已故去20多年,我想他如果还在世的话,一定也非常高兴把这首诗题写给总统阁下,因为总统阁下是他的书的知音。”

朴槿惠是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朴槿惠在演讲中说,她最初的理想是研究电子工程,成为专业人才。但父母的遇刺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伤心欲绝的朴槿惠,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书籍,其中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帮她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

>>链接

冯友兰简介

冯友兰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河南省唐河县人,出生于1895年,1990年逝世。

冯友兰曾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家”。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享誉全国,《人生的境界》《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被编入中学教材。

评价

用受访国家语言演讲显素质

400多名清华大学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听了朴槿惠的演讲。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研究生梁业珍觉得,总统穿与清华校徽一样颜色的紫色西服,并用汉语开场,说明她对这场演讲精心准备。

这位1990年出生的清华女生说,此前看过朴槿惠的很多资料,印象最深的是她多次提到喜欢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我觉得她对中国有着很深的理解,这对日后中韩的合作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梁业珍说。

在昨天演讲的提问环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发展规划中心博士三年级学生杨默第一个被点到提问,她问朴槿惠“您认为未来东亚是否会形成类似欧盟这样的共同体?如果

有可能的话,韩国将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杨默表示此前比较关注东亚合作的构想和愿景,朴槿惠演讲中的这部分内容比较打动她,因为一些核心问题的解决目前确实难以给出一个时间表,所以尽管总统只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她的问题,她“还是很满意的”。

对朴槿惠关注已久的杨默提到,上月朴槿惠访美时用英文演讲“很出色”,“在国家领导人层面,到对方国家用对方的语言来作演讲还比较少,能显出她的整体水平和素质”。

杨默认为,当前国际政坛给予女性越来越多的机会,此次朴槿惠的“清华秀”让她觉得延续了一贯的“朴槿惠风格”:“温和亲切,但是话语中能感受到她刚毅的性格”。

行程

朴槿惠抵西安将参观秦皇陵

昨天下午,韩国总统朴槿惠乘坐的专机抵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开始2天1夜的访问西安行程,这也是韩国总统首次访问西安。

朴槿惠此站行程紧凑,陕西省委书记和省长将与其会见,她还将视察进驻当地的韩国企业三星电子,并参观著名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读《朴槿惠的传奇人生》有感[最终定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