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高血压管理现状及展望 研讨会
“社区高血压管理现状及展望”学术研讨会
成功举办
为进一步推动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及防控体系建设,通过相互协作,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增强技术指导和学术交流,由西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社区高血压管理现状及展望”学术研讨会,于7月7日上午在西园中心会议室成功举办。全市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及数十位院内外临床医护人员参会。
会上,西园中心主任王永峰主持了开幕式并进行了精彩致辞。对此次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祝贺对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借助此次研讨会能够增强社区医护工作者对高血压病防治工作的认识,促进对高血压病的诊疗能力,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健康素养,积累经验、分享智慧,并且把学习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
研讨会上,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李洁华、西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公卫科主任刘光义、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疗科主任任菁菁分别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实现血压管理高质量”、“人工智能随访系统在血压管理中的应用”、“全科医师亚专长培养模式”为主题,和与会人员进行了广泛交流探讨。
一、提高患者依从性,优化血压管理 李洁华主任讲解主题涉及依从性显著影响血压达标率、改善依从性的策略两大内容,她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及202_版中国基层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了工作总结与经验交流,强调高血压管理的依从性是药效的重要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高血压管理的”主战场”。并给出应用长效制剂合理用药、生活方式干预、提高护理质量三大改善依
从
性
策
略。
二、AI健康管理系统在血压管理中的应用
刘光义主任指出高血压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是心脑血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也是可控可防,社区高血压防控现状更是面临着很多挑战而关于高血压防治的新政策新技术也为防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刘主任现场演示了几种AI健康管理系统在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并通过工作实践验证提出人工智能在高血压管理工作中减负赋能增效,提升管理能力,提升居民获得感的效
果
评
价
结
论。
三、亚专长全科医师GPwSI培养模式探索
任菁菁主任从亚专长全科医师的定义到国内外亚专长GP的发展及现状向与会人员带来了前沿化学术知识的探索,并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详尽地为大家讲解了发展GPwSI在实际工作中对减少患者候诊时间、提升就医满意度、优化全科医师队伍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同与会人员对如何准入亚专长医师、如何保证质量等现实工作中的疑难点进行进一步启发探讨。
大会接近尾声,王永峰主任、李洁华主任做总结致辞,指出本次会议为一次成功的高血压研讨会,此次学术会议对社区高血压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同时提出了新技术新方法新挑战。参会人数多,内容丰富,与会医护人员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讨论热烈,大会圆满
落
幕。
培训结束后,与会者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开阔了眼界的同时,学习和了解了很多很实用的高血压管理与防治前沿知识,对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认识到了社区作为高血压管理“主战场”,全科医生作为血压管理的指导者和执行者还充满探索与挑战,任重道远。
作者:刘小阳;校对:李红坡
第二篇:我国社区医疗护理现状及展望
我国社区医疗护理现状及展望
摘要 目的:探讨我国社区医疗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方法:过询证收集国内外文献,总结我国社区医疗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结果:我国社区护理存在人力资源严重短缺,护士学历低,专业技术骨干缺乏。服务对象片面等问题。结论:我国社区护理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需通过多种手段构建社区医疗护理新模式,加快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关键词】社区 医疗护理 现状 展望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护理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入到人们的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这一全球性战略目标,社区护理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社区护理是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理论的结合,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向导,贯穿服务对象生命全过程,以社会为范畴﹑家庭为单位﹑个人为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为重点集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护理服务[2]。因此,如何加快社区护理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是护理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第1章
社区医疗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社区护理人员现状
1﹒1﹒1 社区护理人力资源严重短缺
目前我国社区护士普遍存在学历偏低﹑知识老化﹑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等现象,难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3]。据报道,美国1993年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士即达到了护士总数的33.5%,至202_年美国社区护士中具有硕士学位者达11.6%,远远高于医院护士7.6%的比例;德国约一半护士从事社区护理工作;韩国社区护士也占护士总数的24%[4-7]。而我国现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士大不到护士总数的10%[8],社区护士中85%以上为中
专学历[9]。WHO提出社区护士与社区医师之比应为2:1或4:1,即每千人口中应有2名护士,而我国社区护士与社区医师之比为1:1.5平均每万人口拥有护士2.4人,社区护士普遍不足。
1.1.2 社区护士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我国社区护士中中专学历占67.95%-77.1%,无正规学历者占7.5%-20.5%,小于30岁护士占80%[10],反映了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学历低,专业技术骨干缺乏,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的现状。上海与浙江是中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但其社区护理人力资源仍不容客观,叶文琴等[11]对上海市34所医院调查表明,社区一级医院床位使用率最高,为(117.50±41.41)%,但护士缺编最严重(理论床护比1:0.39,目前实际床护比1:0.25),护士流失到非护士岗位比例最高(占编制5%)。章冬英等[12]调查显示,杭州市社区护士635名中,中专学历与无学历者占76.9%和15.9%,且都未经过社区护理理论学习,都是由临床护理专业毕业后直接到社区工作,毕业后也未再接受相关培训。所以,社区护士在理论与基本技能的素质上均有所欠缺。
1.2 社区护理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不仅是社区病人,还包括健康人群。根据我国的条件和需求,目前只有老年慢性病人是社区护理的重点对象,部分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服务的工作[13]。1.3 社区护理服务形式
(1)社区护士直接上门服务;(2)站点门诊护理;(3)所在街区社区服务中心开办的健康教育。
1.4 社区护理的内容
1.4.1 家庭医疗护理
家庭护理以老年老年病、慢性病、孕产妇为护理要点 当老年病、慢性病病人的疾病状态进入稳定阶段,转入家里治疗和处置无风险,居室内环境能够保证安全并适合在家庭中接受治疗[14],通过家庭护理的饮食调理、精神调节、康复训练等手段,来辅助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1.4.2 预防保健的护理
社区人群中的老年人,是社区护理的重要服务对象,社区护士可以为他们提供以预防保健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护理服务。
1.4.3 康复护理
由于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人们对生命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对社区康复护理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在日本康复对象是针对无生活自理能力或精神、身体有明显障碍而家庭照顾困难,65岁以上长期卧床的老人[15]。我国康复医疗的主要对象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残疾人、慢性病人、老年人,其目标是他们最终在身体、心理、社交及职业等方面获得最大潜能,提高生活质量。
1.4.4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的切入点从关注个体人的疾病转入到关注个体人的整体及人群整体。健康教育开展迅速、深入且形式多样化,效果显著。通过对居家环境、个人卫生、生活习惯等干预性教育,达到预
防疾病、控制感染、自我保健、建立和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1.4.5临终护理
为濒临死亡病人及家属提供护理服务是社区护理另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护理使病人找到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并能维持一个良好的生活质量[16]。
第2章
构建社区医疗护理新模式
2.1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扩大护理教育课程设置
社区护理应提供有效的高质量的卫生服务,社区护士应具备多方面职能的综合型人才,不仅要起到临床护理专家和个案护理者的角色,更要起到能向社区群众的家庭提供医疗、预防、保健一体化的互利服务和初级卫生管理的角色[17]。有关部门在制定一般社区护理培训的同时,培养部分高层次具有初级保健管理能力的人才,以此带动整个社区护理[18]。完善和改进社区护理课程设置,建立社区护理中心,为护士学习提供基地,加强社区护理师资力量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2.2 改变观念是做好社区护理的前提与保证
更新观念从思想上适应如下改变;服务功能从医疗护理服务向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基本医疗和身心康复转变;服务对象从为病人服务向群体、家庭、社会转变;工作方式从院内向院外的社区家庭服务转变;岗前培训从临床护理向社会行为医学等边缘新兴学科转变。2.3 建立健全社区各项制度的法律法规
提高居民的健康投资意识
大力宣传社区护理,完善和制定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使社区医务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利于社区护理健康发展,为提供居民健康投资意识和加深对社区护理的认识,社区部门和政府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健康教育制度,可通过各种媒体及设立网站,制作宣传小册子、广播、小讲课等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防病和保健的知识.建立医保制度和特殊人群的有关制度,逐步改善因经济问题而淡化的自我保健意识[19]。2.4 建立社区医疗护理服务信息网络
2.4.1 利用现代科技资源
将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电脑、个人的手机,住宅电话在社区建立起一个医疗护理的服务网络,直接把社区医疗服务和每个家庭,甚至个人联系起来,建立社区居民健康管理信息系统,重点人群监护网络,以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控制功能。
2.4.2 信息互动
通过社区的网络再和市内相关大医院或者外地医院,进行视频的远程问诊、会诊。这样不仅能使社区医疗也能分享大医院、专家的优质医疗资源,还可以使“小病不出社区”得以实现。社区也同样可以将有关健康信息通过网络发布每家每户及个人,从而形成“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机构—生活照顾”的网络体系[20]。
第3章
社区医疗护理工作原则
3.1 科学合理的进行社区医疗服务网点布局
要做到方便快捷的社区医疗护理服务,服务点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应尽量的设在交通方便的地方,而且尽可能的不要设在高层之上。服务点周边的环境也争取比较适合医疗工作的开展。3.2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社区医疗护理工作,应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医疗服务人员,都应本着“假如我是病人”的换位思考方式,检查我们的措施、方案、实施过程是否体现人性化服务。对家庭护理工作而言,面对自己亲人长期生病,人性化服务理念,更是每时每刻都要体现出来。给病人精神上最大安慰,才是能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3.3 社区医疗护理与建设和谐社区相结合
社区医疗护理工作,是建设和谐社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开展社区医疗护理工作,从一开始就应纳入社区建设的统一规划之中。以小区的和谐氛围去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以小区的统一规划去制定社区医疗护理服务工作的长期目标。依据社区居民的需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3.4 可持续性发展社区医疗护理
社区医疗护理体系建设,关系着千家万户,所以要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因地制宜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社区的领导和全体居民,统一思想,融汇大家的智慧,把好事办好,好事办实。要实行广泛的民主监督,防止任何庸医假药的侵入。真正达到方便快捷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维持健康的医疗护理服务,保证社区居民医疗护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良英,何仲,赵红:等社区护士工作内容及任职资格的预测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2_,41(6):491 [2] 冯正仪主编:社区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_:15 [3] 吴欣娟,李晓霞,王玲,等.北京市社区护理工作现状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2_,18(1):192 [4] 段燕:北美社区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2_,16(1):7-9.[5] Emells,AyahJ,Julies,etal.The Registered Nurse populstion March 202_ [J].USA: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rices Health Resources and Serrice Admmistration Dirision of Nursing,202_:25
[6] 周荣慧,陈立,孙佩珍,等:德国的医院护理管理及社区护理管理简介[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4):191-193 [7] 郭红:韩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2_,39(7):555-557 [8] 周昌菊,李东芝主编: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_:5-6 [9] 陈志录: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_,20(11):108 [10] 汪宗芳,凌莉,尤黎明,等:护理人力资源现状[J],热带医学杂志,202_.13(10):69.71
[11] 叶文琴,杜莉,徐筱萍:上海市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2_.41(10):874-877 [12] 章冬瑛,陈雪萍,许亮文,等:杭州市社区护理服务现状调查与建设[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_.20(3):164-165 [13] 方晓丽,刘丽:实践中的老年公寓医院[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9):61-62 [14] 日本看护协会:主编保健员业务要览[M].第8版,日本看护协会出版社,1997:4411 [15] 龚兼坚:从日本国的社区护理看社区护理的多样化[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12):41 [16] 王丽姿:香港善终服务的信念与方法[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6):60
[17] 李春玉,李剑媛:对社区护理教育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2_,36(10):798 [18] 郭红:韩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2_,39(7):555-556 [19] 武英:开展社区护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2_,6(7):187 [20] 姚岚,陈子敏,尹卉,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公共功能状态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2_,7:1780-1782
第三篇:中韩关系现状及展望
中韩关系现状及展望
摘要:中韩建交24年来,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和国际环境的原因,中韩关系面临诸多挑战,潜在的历史及领土问题仍是将来中韩关系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本文就目前中韩两国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从而展望日后两国关系的发展。
关键字:中韩关系 经济交流 文化渗透
引言:202_年3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华盛顿会见韩国总统朴槿惠,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许多共识,标志中韩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加深。在韩日关系和中日关系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中韩关系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就中长期而言,未来中韩关系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 中韩关系现状
1. 政治方面
202_年年初朴槿惠新政府的成立为中韩关系的改善提供了绝佳的契机。202_年6月27日,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期间,双方讨论了中韩关系、朝鲜半岛局势、东北亚及地区形势等国际和地区性问题,提出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经贸方面:
目前中韩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韩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对韩国出口商品的大幅增长,双方贸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3.文化方面: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是隔海相望的近邻,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两国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部门及不少地方政府之间均建立了友好交往与合作关系。以韩国电影、流行音乐、服饰为代表的“韩流”正在中国盛行;而在韩国,学习汉语及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韩国人也日益增多,“汉风”在韩国广为流行。
二. 影响中韩关系发展的因素:
1.韩美同盟及政治安全问题
自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中韩两国在政治安全和军事交往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韩美同盟的存在也为两国政治安全关系的进一步深化造成了诸多障碍。在韩国看来,韩美同盟是确保韩国国家安全的基础,而中国则倾向于认为韩美同盟的存在对中国国家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2. 对朝鲜政策问题
对中国而言,朝鲜是中国的重要邻国,朝鲜对于中国国家利益有着现实而直接的影响。对于韩国而言,朝鲜和韩国同属一个民族,两国都渴望实现民族的统一。中韩两国对待朝鲜的政策必然会存在分歧和差异,有时候甚至会产生互相对立的政策。3.经贸问题
中韩经济关系由过去的互补变为现在更多领域的竞争,两国贸易摩擦逐渐增多,贸易平衡问题越来越成为两国贸易关系中的突出问题,韩国国内的排外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韩经贸交往的健康发展。
此外,政党政治和媒体干扰,人文交往问题,“中国威胁论”,潜在的历史、领土问题及渔业纠纷等也是制约中韩友好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 中韩关系发展展望
1.以朴槿惠总统的访华为契机,今后中韩关系有望实现“政经双热”的良好局面。韩国在安全上极度依赖于美国主导的美韩同盟,在经济贸易上又高度依赖于中国,这是韩国外交的一个基本特征。在今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可以预计韩美同盟将依然是韩国国家安全的基石。
2.中韩领导人热线的开启将有助于加强中韩两国政治互信,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目前由于韩日之间的独岛争议和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问题,中韩两国在对待日本问题上有广泛一致的国家利益。【1】
3.中韩两国在应对朝鲜核问题时立场虽然有部分分歧,但是也有巨大的合作空间,今后中韩两国应该积极再次问题上加强合作。
4.今后经贸合作将继续在两国关系的健康平稳发展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和作用,中韩两国经济融合度将进一步加强。中韩两国加强经贸联系是两国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
结论:
中韩关系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经历了诸多困难,未来的中韩关系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善于运用政治大智慧增进共识,巧妙化解矛盾和分歧,为中韩关系的平稳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圆周 《国际政治研究》202_年第4期 韩国人的历史观和中韩关系
2.张颖 《商场现代化》总第554期 中韩经贸关系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3.张键 《当代韩国》202_年第1期 中韩关系发展现状及展望
第四篇:高血压社区防治
防治高血压工作范畴概括
演讲单位:响水县南河中心卫生院
演讲人:熊佩娟
高血压流行是一个群体现象,群体的疾病应该用群体的方法来防治。目前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社区防治应采用“高危人群策略”(只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检出、治疗减少并发症)和“全人群策略”(对全体人群进行预防,减少发病)相结合的方法。社区高血压防治计划的根本目的是:在社区人群中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以高血压防治为重点的干预措施,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其主要目标是在一般人群中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在高危人群中降低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管理率、服药率和控制率,最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认为社区控制计划成功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公众教育、专业人员教育和高血压病人教育。
我们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发现以下防治高血压主要工作范畴:
1.健康教育:主要方法是面对面的教育(常用于高危人群就诊时)和利用媒体(常用于全人群)进行教育。对高血压病人进行面对面咨询可提高他们的健康知识、技能、自信心和配合治疗的顺从性。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电话作为咨询工具。广播和电视等现代传媒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有力手段。内容要适合当地情况和群众接受能力。力求通俗,科学,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2.人员培训:专业人员的培训主要通过举办高血压防治最新进展学习班和研讨会,使专业人员能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法。
对非专业人员要重点讲述防治计划的目的和意义及教给他们血压测量的标准方法。高血压病人的家属应该了解更多的关于高血压病的知识。
3.改变不良环境
不良环境是指对人们健康有害的物理环境(如污染)和社会环境(主要是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过度饮酒、暴饮暴食、脂肪和盐摄入过多、缺少运动和精神压力过大等等)。
4.高血压病人的检出、治疗和随访
高血压病人检出的主要方法有三种:
1、基层医疗单位病人登记;
2、医院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
3、人群筛查。各地可根据条件采用。为预防高血压对社区中的成年人(主要是35岁以上)进行血压筛查效果肯定,如组织得当花费有限。其优点是通过它可以进行大范围的健康教育,但不提倡单纯为取得患病率而进行筛查。要使高血压患者得到恰当有效的治疗并详细做好随访记录。原则上用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人应长期服药,但根据情况可调整用药。
6.社区防治计划的评估
一项社区防治计划的评估就是对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所需信息和评估指标如下:
信息:主要有
1、基线资料,包括人口数和分布,干预前后危险因素水平,政策环境情况,干预实施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进行各种活动的记录,包括活动的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数和结果等;
3、疾病和行为监测资料;
4、病人管理前后随访资料。
7.生活方式的指导
7.1 生活方式指导的科学依据:据近30余年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药物实验以及大量实验研究,人类逐渐认识到一些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除遗传原因外更重要的与生活方式有关。这些与生活方式有关的一些危险因素,直接影响高血压的发病和预后。工作表明通过开展综合干预,获得良好的生活方式,结果是人群高血压控制率升高,血压均值下降达到脑卒中、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率降低。
7.2 生活方式指导的策略
对人群生活方式的指导,既可用于已患高血压或还伴有其它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高危对象,同时也可用于广大健康人群。通过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减重、限盐、限酒等不仅使部分高血压患者不必采用或减少药物剂量而血压得到控制,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广大群众普遍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7.3 生活方式指导的具体内容
生活方式的指导内容应包括(1)健康教育与卫生促进。(2)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采用健康的生活习惯。(3)注意对高血压患者的检出。(4)加强随访与复查。
目前来说,根据响水实际经济文化基础及老百姓生活习俗等,健康教育与卫生促进非常重要,通过各种途径的健康教育和宣传以提高各级领导、医疗卫生人员和广大群众对高血压的认识,包括:什么叫高血压和测血压的重要性;不论有无自觉症状,血压增高对健康都有害,易引起脑卒中和心脏病,但经过适当治疗常能得到控制;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高血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预防。教育医务人员除重视临床诊治外,也要学会在社区人群防病治病的本领;广大群众了解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病因素、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宣传方式可采取广播、电视、小册子、宣传画、传单等多种传播媒介,争取专门宣传机构参与领导和策划以达到减少制作费用并提高宣传效果的目的。
以上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及心得,请各位专家和同行们指导。相信在国家和省市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响水慢病防治工作会有更大收获。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
第五篇:深圳地铁运营管理现状及未来展望
深圳地铁运营管理现状及未来展望
摘要:本文阐述了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运营管理现状及其特点,提出了深圳特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其挑战。
关键词:地铁 运营管理 展望
城市交通作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纽带和命脉,与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兴衰紧密相连。深圳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并已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特区城市化进程正加速推进。由于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深圳市的交通需求增长迅猛。针对这一发展趋势,深圳市政府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确定了大力发展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系统,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正是在此背景下立项、动工并于202_年底建成开通试运营。
一、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概况及城市轨道交通近中期规划
(一)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概况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是深圳市第一个国家重点工程,也是深圳建市以来投资最大的市政重大工程。地铁一期工程于199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1999年10月,初步设计通过评审,202_年3月全线动工,202_年12月28日开通试运营。
地铁一期工程由1号线东段和4号线南段组成(图1),全长21.866km,共20个车站,总投资115.53亿元。其中由东向西的1号线以人流众多的罗湖口岸为起点,经繁华的市中心国贸、老街、大剧院、科学馆、华强路、岗厦、会展中心、购物公园、香蜜湖、车公庙、竹子林、侨城东、华侨城到世界之窗;由南向北的4号线,以皇岗口岸为起点,经福民站、会展中心、市民中心到少年宫。1号线的罗湖站和4号线的皇岗站分别在罗湖口岸和皇岗新口岸实现与香港九广铁路和落马洲支线的换乘接驳。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是国家确定的地铁车辆及设备国产化的依托项目,在确保运营安全可靠、总体性能先进合理、综合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化目标和低于概算投资的基础上,特区地铁一期工程综合国产化率达到70%,其中自动售检票系统国产化率为100%,是国内第一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售检票系统。同时,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还创造了桩基托换、重叠隧道等九项“中国企业新纪录”。
(二)深圳城市轨道交通近中期规划
深圳特区现已确立了“三条轴线、三个圈层、三级城市中心、九个功能组团”的未来城市布局,制定了加速轨道交通一体化的具体发展规划,包括深圳干线道路网规划和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交发展规划。
近中期轨道交通网络由八条线路组成线路总长240km,近期优先发展150km,近期总投资约312亿元,计划10-15年建成,包括地铁1、2、3、4号线,轻轨8号线,城市铁路11号线以及西北方向城际线和东北方向城际线。
二、深圳地铁运营现状
(一)运营开通水平倍受肯定
在工程良好、设备正常、指挥正确、处置得当、保障有力、服务满意的情况下,深圳地铁实现了如期、安全、一次性、高水平开通。深圳地铁的开通不仅使特区城市交通从此进入了“地铁时代”,也使特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地铁一次性开通并同时开通两条地铁线路的城市,成为国内地铁开通首周客流量最大(达140万)、开行列次最多(达1516列次)、平均满载率最高的城市(1号线80%),成为国内地铁开通首周运行正点率最高(99.36%)的城市,成为全国第一个ATC、屏蔽门以及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FC系统一次性开通的城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公网、专网、有线、无线通讯一次性、全面、高标准开通的城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列车配备移动电视的城市。
(二)运营发展趋势良好
经历了开通初期的磨合,深圳地铁运营情况呈现良好发展趋势。目前,地铁运营时间为6:30—23:00,计16.5小时(元旦、春节期间服务时间延长至24:00),1号线行车间隔为15分种(春节高峰期压缩至8分钟),4号线行车间隔为20分钟;票价实行分段计价票制,起步2元,全程5元,对中小学生及1.1米以上学龄前儿童实行5折优惠,对符合规定条件的老人和残疾人实行免票优惠。截止到3月25日,客运量达1247万人次,日均客运量达14.2万人次,运行图兑现率100%,正点率99.5%以上,满载率30%以上,并且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安全事故,实现运营生产的安全平稳。
同时,在地铁人员、设备、乘客“三新”的情况下,成功并出色地完成了元旦、春节两个大客流高峰期的运输组织任务,尤其在春节7天中无一起安全事故、无一起清客事件、无一起有责乘客投诉事件。
三、深圳地铁运营管理经验浅谈
(一)制定科学架构,确保权责明晰
深圳地铁集建设、运营、开发于一体,地铁一期工程建设开通后,其运营管理工作由运营分公司全面负责,分公司设车务、车辆、维修三大生产部门和人力资源、企划、物资、安全技术、综合、派驻财务五个职能部门。
其中,车务部负责乘客服务及车站、调度、乘务、票务运作的生产管理;车辆部负责保证车辆可用率、完好率和对地铁车辆、工程车辆及检修设备的维修生产与管理;维修工程部负责地铁一期工程固定设备系统的维护、维修与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力管理、计划统计、物资保障、安全技术、综合管理、财务等支持服务功能。深圳地铁一次性高水平开通以及三个多月的良好运营状况与我们制定的运营组织架构密不可分。
(二)精心组织行车,满足乘客需求
合理的行车组织方案是确保地铁运营各项指标完成的主要抓手,也是安全运送乘客、满足乘客需求和设备维修养护的需要。开通运营前,深圳地铁就与香港柏诚咨询公司,确定运营演练项目,细化运营演练方案,圆满完成了包括降级模式下运营演练方案、系统设备故障演练方案、紧急模式下运营演练方案、时刻表演练方案等76项运营演练方案,既检验了培训效果,也考验了筹备工作的深度和全面性,为今后运营可能面临的各种突发事件中的行车组织奠定了基础。
在深圳地铁目前运营设施设备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运营分公司积极克服各种困难,紧跟形势变化,修订完善行车方案,通过合理调配车辆、增投备用列车,增开载客列次、压缩行车间隔、提高运行速度、延长运营时间等措施,不断挖潜增效,提高运能运力,真正实现“班次频密、准时安全、畅通无阻”的行车目标,满足乘客需求。
同时,为了有效培植地铁客流,深圳地铁在202_年初就申报了《地铁与地面公交资源配套预案》和《地铁与地面公交应急预案》两个研究项目进行专题研究,与市交通局紧密合作在地铁开通前完成了项目研究报告并同步开始付之实施。
(三)加大工作力度,确保运营安全
安全是地铁运营的生命,是地铁运营的质量特征,也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借鉴东京地铁、韩国大邱地铁等事故案例,结合深圳地铁运营队伍实战经验不足,运营应急演练还不够完整,各方面、各部门的配合还不够到位,一次性开通的磨合期短以及地处港澳、中外交汇之处,人员的背景及构成复杂,针对特区这一特殊情况,我们建立了分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体系,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责任网络,加强职工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各种演练,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运营开通之前,紧密配合市法制办调研起草并颁布实施了《深圳市地铁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并与市城管办、交通局、工商局、编制办等单位协商,成立深圳地铁运营综合管理办公室及组建地铁执法大队,为及时处理地铁运营秩序提供执法依据;开通首日、元旦、春节等大客流高峰期,组织公司机关人员和增派机动保安分别派往各车站,协助各车站担负运营安全管理的任务,确保大客流下的运营秩序。
(四)运用合理模式,提高维修效率
在维修组织模式设置上,针对不同的设备系统和设施,采用不同的维修组织架构模式。
车辆故障维修中主要采用换件修,大大缩短了故障维修时间,很好地克服了运营初期车辆不足的困难,同时,车辆维修人员以OCC驻点、车站驻站、正线跟车、DCC值班等形式及时为正线列车故障处理提供技术支持,最大限度降低列车故障给正线运营造成的不利影响。
车站及延线常规机电设备系统管理方面,针对其量大、面广、系统多、相关联的特点,采用了“专业工程师技术组+混合工班”的模式,即:由环控系统、给排水系统、水、气消防系统、电梯、电扶梯、屏蔽门、低压照明系统的技师和工人组成混合工种工班,分四个工区,在地铁延线统一管理上述机电系统设备;同时机电各专业工程师对相应的设备系统作技术支援的模式。这种模式大大精简了维修组织架构,提高了维修效率;同时在不断的培训和实际工作锻炼中,培养了工人一专多能。
对通讯信号等与行车直接相关,且专业性强的系统,采用了“专业工程师兼工班长的专业班组”模式,这种模式重点突出了技术保障和维修快速反应,保证第一时间对故障的妥善处理。
另外,针对专业工作量大,分工明确的设备系统和设施的维修维护,采用了“专业工程师技术组+专业工班”的模式,如:供变电专业、接触网专业;隧道专业、房建专业、轨道专业;EMCS专业、FAS专业、SCADA专业、IT专业等采用的都是这种维修组织模式。这种模式突出的是维修维护工作的专业明确性,在工作中具有严格的分工和严密的组织性。
(五)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品牌形象
品牌,《辞海》释意为“厂牌”、“牌子”,指企业对其提供的货物或劳务所定的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或其组合。主要是供消费者识别之用,品牌的组成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品牌名称,是指品牌中可以用语言称呼的部分;二是品牌标志,是指品牌中可以被识别但不能用语言称呼的部分,如符号、设计、色别等。企业如将其品牌在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注册登记以后,即成为商标。
作为特区最早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深圳地铁运营服务事业尽管才刚刚起步,但省市领导就对公司作出“打造地铁运营优质服务品牌”的重要战略指示。目前,深圳地铁以优化乘车服务环境,规范乘客服务标准,加强车辆设备系统维修检测能力,加快遗留工程整改进度为抓手,通过建立完善的乘客意见反馈机制及地铁服务热线信息反馈机制、强化培训车站人员的业务素质、评选“明星车站”“站务服务之星”、推广“六个一”(在全线各车站开展完成一本《地铁票务指南》、一本《文明安全乘坐地铁指南》、一本《乘客服务指南》、一张“服务便民卡”、“一站一册”和拍摄一部《乘客服务指南宣教片》)为主的便民宣传活动和维修技能大练兵等系列活动为载体,围绕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品牌核心工作,切实提高地铁运营每一项工作,真正做到以“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树立一流的服务品牌。
(六)注重综合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1、成功应用资产管理系统(EAM)
深圳地铁筹备期间就积极实施并推行EAM系统的工作,目前该系统涉及运营45个业务流程、40大类数据,110张报表,采集了24万条设备数据,1万条物资数据。物资部门已实现管控一体化。从资金预算项目立项开始,到提报物资需求计划、产生采购计划、采购、入库、出库,全部在网上流程中实现。可实时了解资金的花费情况,并杜绝了无计划、超计划领用现象。
维修工程部和车辆部建立了完善的设备台帐、故障体系、标准体系。维修管理流程可实现故障维修和计划维修的全过程管理,如工单的生成、下达、执行、验收、关闭;可实现按专业、部门等多种条件导出相关的统计分析报表、图表;实现了在EAM系统中提出施工作业申请、审批施工作业计划,并进行请点、销点。EAM系统的成功应用,为深圳地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维修管理、项目管理的管理模式;规划了整个地铁的数据资源;采集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建立了以流程为中心的运行体系,为深圳地铁构建了一个工作管理平台。
2、率先开展运营预算管理
深圳地铁在运营筹备期间就率先在国内同行业中开展预算管理和预算编制工作。在预算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以“预算实时更新”、“预算实时估计”、“预算分析”等为工作重点和突破口,形成了预算编制、审核、上报、分解下达、控制、分析预警等一整套较为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为运营成本的统计分析工作奠定基础。
3、积极推行现场6S管理规范
6S管理即清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规范(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是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的必要手段,员工自觉严格遵循各项标准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目前,地铁运营分公司已在车辆检修库、分公司各办公室、OCC、竹子林车站设备房,18个车站推行了6S管理,其它车间及设备用房也正在推行之中。
4、倡导“培训出文本”的理念 深圳地铁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并将员工培训与文本编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大量分批次的赴香港、上海、广州等兄弟地铁单位的关键管理岗位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和一般培训,结合深圳地铁运营的实际情况,自主编制完成运营开通所需的各类具有较强操作性、规范性、标准性、系统性和权威性的管理文本和技术文本近400个,不仅为运营组织的规范、统一提供了制度保障,也极为有效地锻炼了运营员工,使员工在理论和实操方面获得提升。
四、深圳未来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发展趋势
(一)运营管理市场竞争格局态势初显
轨道交通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有的采取完全的国有垄断模式,有的采取市场化经营模式,有的介于这两者之间。现在国内外很多城市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以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在轨道交通运营上引入市场机制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充分考虑到了市场经济规律,能够根据市场信号做出较好 的反应,最终可以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并且,政府资金毕竟有限,通过市场化的经营,可以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积极参与,这些社会资金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经营,其结果必然是放大了政府资金的乘数效应。
正是基于“大力吸引外资、民资等社会资金进入,探索多元化投资和运营方式”的原则,202_年,深圳市政府通过招投标引入竞争机制,与香港地铁公司就深圳地铁4号线二期建设、4号线全线30年营运,以及4号线一期轨道设施的使用权签订了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原则性协议。4号线二期工程南起少年宫,北至龙华新城中心,线路全长约16公里,投资估算约人民币58.78亿元,计划202_年建成通车。4号线通车日开始,全线将由香港地铁公司成立的项目公司统一营运。此外,还成立了深圳市地铁三号线投资有限公司,政府不再大包大揽,实行融资、建设和营运三分开,由龙岗区成立相应的投融资公司,主要进行融资。三号线全长32.9公里,预计202_年底建成,202_年投入运营,估算总投资达100亿元,以市区两级共建方式完成。由投融资公司负责融资后,将通过招标成立地铁建设公司,确定预算,最后成立专门的运营公司,授权经营25年,通过开发站点周围500米范围内的上盖物业来补贴营运成本。
(二)运营管理的潜在竞争压力
深圳地处香港和广州之间,地铁建设起步晚,与广州地铁相比,无规模上的强势,与香港地铁比,无经营管理的强势;而近在咫尺的广州地铁在规划、建设、监理、运营管理等方面都已相当成熟,一体化管理形成非常强的整体竞争力;随着深圳改革的深入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区地铁的运营管理将面临越来越多国内外地铁运营商的竞争,这也构成了特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潜在竞争压力;同时,深圳发达的公交线网和优质的公交服务对深圳地铁的运营势必形成另一层面的压力和竞争。
五、以创新理念应对特区轨道交通的竞争和发展
目前深圳地铁仍处于试运营阶段,设备的稳定性、员工的服务工作水平均在不断的提升中。面对日渐临近的市场竞争格局,要想站稳脚跟,要想发展,必须苦练内功,创好品牌,以创新理念应对挑战。创新运营理念,打造深圳地铁品牌
深圳是一座热情、文明,服务至上的城市,有着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人性化的的高水平服务的整体环境,在国内扮演着服务“先行者”的角色,因此无论是市长还是普通乘客对深圳地铁的运营服务水平期望值都很高,这就要求我们为乘客提供零距离、全方位、个性化、百分之百满意的服务,构筑全方位、立体式的(一)服务渠道,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
为此,我们根据深圳的实际,依托深圳地铁的管理架构,参照国内外地铁运营的先进管理经验,遵循地铁运营的内在规律,创新运营理念,打造深圳地铁品牌,建造富有深圳特色的科学地铁、人本地铁、便捷地铁、和谐地铁和效益地铁,主动融入并积极参与到未来特区城市轨道交通的竞争之中,为乘客提供更方便、快捷、经济、环保的轨道交通服务。
(二)优化公交接驳,建立有序竞争体系
深圳地铁在面对地铁同行竞争的同时,也积极倡导密切与常规公交的协作配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沿线所有站点都规划配设了公交停靠站,大部分站点都规划了专用公交接驳场站,供始发终到线路使用,以进一步提高接驳换乘能力。在特区路网规划基础上,我们将以城市交通政策为导向,加强地铁与常规公交协作配合,优化常规公交与地铁的关系,有序竞争,优势互补,形成以地铁为骨干、高效接驳换乘的交通模式,促进地铁骨干作用的发挥,使得无论在地铁车站周边地区还是在外围地区,人们都能通过方便的步行系统和快捷的接驳换乘,首选地铁作为出行方式,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地铁快速、便捷服务,充分发挥地铁巨大投资的社会效益,从而切实提高公共交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建立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一体化的公交体系。
(三)共享地铁资源,无缝对接香港地铁
深圳地铁在罗湖站和皇岗站与香港铁路对接。目前亚洲最大的换乘枢纽站罗湖站已经启用,皇岗站对接工作也将于202_年与皇岗联检大楼同步完工,与此同时深圳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的立项、设计、建设正紧锣密鼓地展开。深圳地铁将借此契机,把共享地铁资源,实现无缝对接,充分发挥特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规模效应”当作一项新课题做专项研究,积极推进不同轨道线路客流的合理换乘以及深港两地乘客的快捷往来和“穗港1小时交通圈”的实现,从而改善深港都市圈的交通大格局,强化深港两地在经济和空间上的联系,增强深港都市圈城市的集聚与扩散能力,促进深港都市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并最终促进深圳地铁客流量的提高和赢利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深圳市国土局.深圳市轨道交通近中期发展综合规划总报告.202_.6 [2]杨绍波、唐忆文.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综合运输.202_.11 [3]郎向宇.中国地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综合运输.202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