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慕冰在机构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0301印刷稿)
强化监管 深化改革 优化服务 引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科学发展
周慕冰
(2011年3月1日)
同志们:
这次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历史重任。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银监会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十一五”时期的成就和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研究部署今年工作。会党委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明康主席明天要来看望各位会议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有关具体工作,丽明主任待会儿要做详细安排,希望大家抓好落实。正月还没出,我首先借此机会,向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开心、顺心、称心。我刚到银监会不久,目前还在学习调研和转换角色过程中,讲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改革和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十一五”的五年,是我国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五年,也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持续强化、改革工作持续深化和服务工作持续优化的五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持续强化。“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新的监管理念、“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持续监管思路深入人心,分类指导、差别监管广泛运用。审慎监管标准基本接轨,适用范围稳步扩大,差别化监管制度体系逐步健全。监管机制和方法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属地监管原则得到强化,全流程联动监管体系基本建立,监管工具不断丰富,风险的识别、监测、预警和处臵能力明显增强。五年来,持续实施一系列前瞻性、针对性强的监管举措,促进存量信用风险大幅化解,操作风险高发势头明显遏制,部分单体高风险机构平稳处臵,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高企局面进一步改观。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本金由1870亿元增至3458亿元,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由-4.6%(2006年末数据)提升至8.7%,整体上首次达到最低监管标准;不良贷款由7322亿元(2006年末数据)下降至4204亿元,不良率由27.9%(2006年末数据)下降至7.4%;贷款损失准备由274亿元(2006年末数据)增至1942亿元,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由13.6%(2006年末数据)提高到83.4%;历年亏损挂账由935亿元下降到562亿元,18个省份已经全部消化;税前账面利润由180亿元增加至948亿元,资产利润率由0.4%提高到0.72%,资本利润率从12%提高到13.5%,风险抵御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二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工作持续深化。新体制全面运行并逐步完善,股份制改革方向正式确立,股权改造工作深入 推进,农村银行类机构组建步伐加快,改革扶持政策有效落实,经营机制转换在部分省份和部分机构取得明显进展,改革红利日益显现。已组建农村银行类机构329家,县市统一法人1979家,其中去年新组建银行类机构71家,占前四年总和的近40%。重庆农商行成功在香港公开上市,开创了农商行上市先河。天津农商行开业,大连、青岛组建区域性农商行工作正式启动,17家农商行进入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的2009年全球银行业1000强,占我国入榜商业银行的20%。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格股占比由64.3%下降至24%以下,农村银行机构资产占比由20.8%提升至40.1%以上,纵深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条件基本具备。
三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工作持续优化。强化“三农”市场定位和服务创新的监管引导,金融服务创新制度体系日益健全。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模式和配套政策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新军作用日益增强。备受关注的金融空白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深入开展,提前实现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偏远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发生历史性变化。截至2010年末,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从2009年6月末的2945个减少到2312个,有10个省份和5个计划单列市率先实现乡镇金融机构全覆盖,原有708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缺失问题总体解决。有关部门连续完善扶持政策,各级地方政府也采取了有效措施,服务“三农”导向的扶持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在支农服务伟大实践中,广大农村中小金融 机构参与度高,贡献度大,围绕解决农村贷款难和金融服务难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承担了涉农贷款的33.3%、农村贷款的35.8%、农户贷款的78.1%、农村新增网点的近80%,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年来,各银监局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按照银监会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累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比如,山东、福建超前完成资格股改造、步入全面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新阶段,江苏积极探索辖内好机构向差机构的参股并购、全面提升整体健康度的新途径,重庆、成都、青岛、厦门努力走出破除城乡金融二元化、创新金融支农服务的新路子,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深圳、成都等地主动研究实施新资本协议、系统性建设现代农村银行制度的新举措,等等。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推进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中,各银监局和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密切配合,团结拼搏,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获得新经验。在此,我代表银监会党委,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改革和服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诚挚的慰问和崇高的敬礼!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应倍加珍惜。通过实践,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农村经济金融规律的认识,增强了协调推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拉近了与广大农民群众的距离。归结起来,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第一,注重监管标准统一,强化分类指导和差别监管,努力提高金融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作为高杠杆率的金融企业,银行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推进审慎监管标准接轨,实施风险为本的审慎监管,是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和推动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在这一点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也不例外。同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链条长,机构间发展质量差异大,风险状况不一。要提高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强化分类指导和差别监管,强化属地监管职责,下大功夫推动好的机构尽快建立现代银行制度,下大决心处臵高风险机构,下大气力推动解决一批老大难问题,尽快实现各单体机构主要监管指标持续达到审慎监管要求。
第二,注重紧密结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特点,推动深化改革,努力激发机构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关键就是要顺畅“两通”,一个是商品流通,一个是资金融通。流通创造价值,融通提供资金,二者合力助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将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轨阶段,县域经济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工作的主线,就是要按照中央关于保持县域法人机构总体稳定的要求,大力推进股权改造,完成县(市)级统一法人,支持城区机构整合,引导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强化省联社履职改进,在做实县域前提下慎重开展省联社改革试点,培育好、调动好法人机构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把 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基础打牢打实。
第三,注重破解农村金融压制和信贷约束难题,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努力提高农村社区金融服务功能。我国农村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居住分散,发展滞后,农业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所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世所罕见。破解难题,必须靠创新。要加强监管政策引导,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主动强化金融与农村经济的有效契合,大力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农村金融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失灵问题较为严重,必须建立政府干预的纠正机制。要继续完善扶持政策体系,改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引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有效管控风险基础上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持续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改革和服务工作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合力解决。一是强化监管还没到位。监管政策意图传递衰减问题严重,政策把握尺度、重点工作推动力度和实际效果不平衡问题突出,相当一部分银监局对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反应迟缓,检查基本靠省联社,发现基本靠暴露,而且容忍度过高,轻处现象还比较普遍,监管深入性和有效性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造成了十分被动的局面,与此同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机构间、地区间差异程度越来越大,对分类指导、差别监管提出的更高要求不适应。二是深化改革还没到位。合力推进改革发展的一盘棋局面尚未 形成,部分省联社思想不够解放,存在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倾向。部分高管人员对成绩和进步估价过高,改革发展的决心和动力与形势发展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机构的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内部人控制问题较为普遍。相当部分机构管理能力薄弱,风险底数不实,违规问题广发、多发。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简单粗放,风险文化严重缺失,“重规模、轻质量,重业绩、轻风险,重速度、轻管理”问题普遍存在。一部分老大难问题久拖未决,高风险机构处臵总体进展缓慢,县(市)统一法人工作不彻底,部分体制外机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三是优化服务还没到位。部分机构发展战略出现偏差,弃乡进城倾向明显,支农服务功能弱化,特别是对农户的贷款总量及比例明显下降。大部分机构对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认识不到位,创新能力薄弱,商业模式和产品创新滞后,在贷款增量缩减时,挤出效应也开始显现。同时,作风问题不可小视,贷款吃拿卡要、服务效率低下和我们检查中违反会规会纪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同步”启动期,也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强化监管、深化改革、优化服务的历史攻坚期。在新时期新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主题主线,着力强 化分类指导、差别监管和重点突破,着力推进产权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银行制度,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通过五年努力,“十二五”时期要力争实现以下目标:高风险机构全面处置,历史亏损挂账全面消化,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现代农村银行制度基本建立,主要监管指标达到并持续符合审慎监管要求,总体资本充足率达到10%左右,杠杆率总体不低于4%,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总体高于100%,拨备覆盖率总体高于150%,拨贷比总体达到2.5%,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与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农村信用社成立60周年,更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强基固本、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工作是抓好四件大事:强化监管防风险,深化改革促转型,优化服务助发展,上下联动抓落实,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强化监管,严密防范和及时化解重大风险。加强规制性监管,完善分类指导和差别监管,狠抓重大存量风险化解,严控增量风险累积,切实提高监管有效性,坚决遏制违法违规问题“回潮”势头,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第一,大力推动高风险机构风险处置。这既是加强监管、维护金融稳定的硬性要求,也是未来建立存款保险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落实银监会出台的高风险农村信用社并购 重组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多兼并重组、少关闭破产、防止出现新的服务空白的原则,加快推动并购重组工作。商业银行牌照是稀缺资源。当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股权改造和高风险机构处臵,为社会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提供了难得的投资机遇,地方政府保留本地金融机构、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意愿也非常强烈。以往改革实践一再证明,只要改制机构财务基础打得扎实,经过两三年规范发展,新股东溢价投入部分就能得到合理补偿。因此,对于这项工作,既要看到难度和挑战,更要看到有利和积极因素,切实强化督促协调,加大推动力度,在五年内把高风险机构全部处臵完毕。一是要把高风险机构风险化解和股权改造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制定好工作方案,详细测算,争取一步到位直接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二是要积极借助行政力量,争取地方政府采取适当方式注资、税收返还、税费减免、帮助推介引进优质股东等多种方式支持兼并重组。三是按照商业原则和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合格股东通过直接购买现有股权或定向增发方式兼并重组高风险机构,鼓励用现金帮助消化亏损挂账和购买不良资产。四是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兼并重组高风险机构。今年年初,银监会印发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补充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发展。在具体执行中,要重点支持通过兼并重组高风险机构方式实现跨区域发展,严禁区域封锁和地域限制。五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货币、财税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各有关银监局和省联社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汇报,遵循先 规划、后实施,先易后难、分步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年内全面启动这项工作。
第二,切实强化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监管。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规模小、实力弱、风险抵御能力差,一旦出现大的信用风险,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倒闭致命”。从这个角度讲,风险分散是我们的朋友,风险集中是我们的敌人。相对于大中型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等方面的贷款总量不算太大,但是风险系数高,影响后果重。在平台贷款方面,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的平台层级低、公益性和半公益性项目占比高、财政代偿性风险巨大。目前,平台贷款风险已经开始在浙江等东部省份县域显现。对于地方财力较弱的中西部县域,如果不超前采取有效化解措施,平台贷款风险极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集中爆发。在房地产贷款方面,部分机构房地产贷款的行业集中度过高,目前日益趋紧的房地产调控对房价预期、房地产交易行为的影响很大,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周期性调整风险必将体现在相关贷款上。在贷款集中度方面,既要客观承认大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地处县域,客户资源有限,信贷资金必然向相对优质客户集中的现实,但同时必须强调风险分散。要督促和指导采取银(社)团贷款、补充自身资本金等方式提高对大客户的支持能力,并大力拓展小企业和农户业务,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与贷款集中度问题有所交叉,风险叠加,要重点防范。对于这些问题,银监会早就有明确的态度,也及早进行了风险提示,安排了相 关风险化解工作。在今年银监会监管工作会议上,明康主席再次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和贷款集中度风险化解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切实做到“五个务必”:一是对到期的平台贷款必须收回,不能展期和贷新还旧,年底平台贷款余额务必下降20%以上;二是要通过压缩存量、控制增量、实施银团贷款等方式,年底前务必彻底解决贷款集中度问题,并将房地产贷款比重控制在审慎范围内;三是全面分析贷款风险,审慎评估抵押物,务必做到准确分类;四是按照规定权重,务必提足拨备;五是对于违反监管要求在2010年及以后继续新发放大额贷款,以及接受地方政府违规担保的,当地银监局务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机构“一把手”的责任,并暂停该机构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特别是对于平台贷款,要督促切实加强风险预判,及时采取风险缓释措施,重点是客观评判实际掌控押品的有效性和估值的合理性。即使采取了土地抵押,也要看是否办理了产权变更,要看土地用途、位臵以及是否发生规划变更。
此外,今年特别要加强流动性风险管控。货币政策从紧、流动性收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往往首当其冲。去年以来,随着央行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和3次上调存贷款利率,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明显回落,部分靠设机构拉存款、贷款派生存款维持流动性的中小银行流动性趋紧严重,存款大战愈演愈烈。随着这一趋势的逐步加剧,不可避免地将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造成冲击。目前,部分机构已经出现了存款增长乏力、成本飙升、后续资金不足的问题。未来货币政策变化日趋复杂,我们对流动性风险的防范不仅不能有丝毫懈怠,而且要未雨绸缪,严密防范。一是要坚决禁止高息揽储和各类违规吸存行为。二是坚决禁止贪图眼前蝇头小利高价倒卖存款、高比例持有票据,切实防范未来支农资金和流动性不足问题。三是要完善相关考核机制,按日均余额考核业绩,提高储蓄存款比重,防止月末季末冲时点问题,有效降低资金成本,提高存款质量。
第三,严厉整治案件风险。从今年开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治理工作就两个重点,一是抓查处整治,二是抓案防长效机制建设。无论是新案还是陈案,监管部门一经发现,就要立即组织查清原因、保全资产、锁定损失,按照“上追两级”要求严肃追究责任。对于工作变动的责任人,要延伸追究。对于迟报、瞒报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于业务系统上线集中暴露案件的,可以给予一定容忍度。各省联社要结合辖内实际,集中自行组织开展三个领域但不限于三个领域的操作风险整治:一是假冒名贷款专项整治,二是抵质押贷款专项整治,三是臵换贷款专项整治。整治工作情况要逐级上报银监会。要认真落实案件防控治理三年工作规划,年内完成全员轮训和考试考核,推动全面建立案防长效机制,有效控制新案、同质同类案件和大要案,力争主要案件防控指标达到国内银行业平均水平。
第四,狠抓内部控制建设。要继续贯彻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建设指引要求,下大气力解决主动管理风险能力薄弱、内部人 控制严重等长期困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桎梏,强化审慎经营和规范发展的基础。一是大规模开展合规管理年活动。依法合规是银行经营发展的底线。要大规模开展以“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保障发展”为主题的合规管理年活动,重点是根据近年来银监会出台的相关制度办法,狠抓制度的梳理完善、教育培训、实际执行检查和后评估工作,突出对公司治理、授信、资金业务、中间业务、会计、信息系统等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系统性诊断,尽快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和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合作部要尽快制定实施方案,指导督促落实工作要求,教育培训要覆盖全员、查摆制度要深入透彻,既要解决制度不全的问题,又要解决执行不力、监督不严的问题,坚决避免走过场。从明年开始,全面建立实施董(理)事和高管人员金融监管政策的持续考试和淘汰机制,促进与时俱进的掌握相关金融监管要求。二是加快IT系统建设步伐。要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技术与管理并重,先进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综合业务系统优化工作,持续完善各类应用系统,加快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建设,提高系统可用性、稳定性和先进性,满足业务发展和精细化管理需求。有条件的机构要紧密结合新资本协议实施规划,高起点规划和推进信贷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对内部评级、授信业务管理、信贷流程控制、信贷资产分类及授信业务风险监测等的有效“机控”。鼓励从大中型银行引进成熟的技术和系统,以节约开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三是强化“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贯彻落实。今年银监会工作 会议明确提出,各行今年贷款按照贷款新规走款比重要达到80%以上。考虑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农户贷款比重较高及其支付方面的特殊性,今年暂不对农户贷款提出硬性要求,但要努力提高实贷实付和委托支付比例;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则要统一执行按新规走款比重达到80%以上的监管要求。要督促大力推动信贷理念和流程革新,健全市场准入、用信和出账审核、信息反馈及后续处臵机制。制定操作手册,清晰划分各流程环节的岗位职责、风险要点、操作规范、合规要求,强化岗位相互约束与制衡,切实落实实贷实付和委托支付要求。对于工作不到位、成效不明显、未能按期达标的机构,要对相应不到位贷款采取提高资本附加和增加拨备,与人行联合调减贷款规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直至限制市场准入、暂停相关业务、限制贷款发放等联动监管措施。
第五,认真组织开展新资本协议实施试点。实施新资本协议,是银行业经营管理方式革命性优化转型的必然选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积极响应,全力推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多、差别大,要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不等不待。农村银行机构要全面执行巴Ⅱ与巴Ⅲ,村镇银行也纳入实施范围中,按照银监会统一时间要求达标。今年将推动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农村商业银行试行新资本协议的内部评级法。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银行机构后,即执行新的规定。不符合改制条件的农村信用社,鼓励其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重组,通过限制分红、转增资本金等方式补充资本,给予较长的过渡期,缩小与巴Ⅱ的差距。按照实施规划的总体安排,今年将启动农村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试点工作。实施新资本协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专业性强,技术复杂,成本较大,涉及风险计量技术改进、业务流程重组和风险文化再造。在试点推进过程中,要积极吸收借鉴业界经验,注重发挥专业咨询公司作用,尽量少走弯路,节约成本。要适当扩大基础性知识的培训范围,适时进行阶段性总结,达到试点几个机构,培养一大批专业人才的目的,为下一步全面实施积累实践经验和智力保障。此外,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最佳实践作法,按照早期干预、重组和破产清算三种情形,研究建立危机处臵工具箱。
(二)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方式转型。集中精力推动股权改造和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加快经营机制转换,显著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坚决纠正发展转型落后于组织形式改革的问题。
第一,坚持做实县域。这既是中央的明确要求,又符合中国实际。要坚持维护县(市)级法人机构稳定的总体要求不动摇,切实把改革发展重点放到县域法人机构上,从机构和业务两个层面做实县域。要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有效资源,加快推进县域机构改革进程,支持城区机构整合,全面完成县(市)统一法人,严格把控地(市)统一法人。对于体制外机构,要协调制定方案,年内妥善处臵。要督促引导县域法人机构增强服务功能,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精耕细作,综合推进面向“三农”的产品、客户和渠道建设,打造精品特色化银行和百年老店。要严控资金投向货币市场,严禁承接他行非农贷款,严防弃乡进城行为,决不能成农村资金的“抽水机”。
第二,全力推进股份制改革。去年,银监会印发了加快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权改造的指导意见,核心内容是逐步取消资格股,优化股权结构,为打造成为现代金融企业奠定良好的产权基础。前期银监会已经要求各省制定股权改造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力争在5年内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造。现在的关键就是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对于尚未实施股份制改造的机构,要加快资格股转化。资格股转化为投资股,难点在于违规虚假入股的清理和分散弱势社员利益的保护。对于违规虚假入股的,包括存款化股金、贷款化股金等等,在确保机构稳定的前提下,适时坚决清理规范。对于分散弱势社员,要充分征求其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确保稳妥改制。对于已完成股份制改造的,要着力优化股权结构。要注意引进异质股东和异地股东,促进解决股东行业集中、股东实力不强、股权分散的问题,要严格按照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要求,从一开始就打造有效治理基础。操作上要注意合法化、规范化和股东资质的严格把关。特别是对于控股股东或相对控股股东,要遵循四大原则进行资质审查和持续监管:一是实际控制力原则,加强关联关系审查,防止股东集团化、财团化和家族化;二是远离破产原则,选择公司治理良好、投资资金真实合法、债务清偿能力充分、主动配合监管的优质股东,并坚持有限参与,主动防止盲目扩张;三是力量来源原则,强调持续支持意愿和持续注资能力,原则上不允许引入投行、基金等有短期投机可能的法人股东;四是 诚信义务原则,要求其签订诚信承诺,防止出现侵害银行或相关利益方的短视行为。在法人机构实施股权改造后,对于能够达到农商行准入标准的,要加快启动组建程序,成熟一家组建一家;对于短期内难以达到准入的,也要选择恰当时机组建股份制的农村信用社。银监局要加强对机构组建过程中经营机制建设的专业化辅导,确保新机构开业就有新机制。
第三,强化公司治理建设。无论是产权制度改革,还是组织形式改革,目的就是要推动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关键在于公司治理有效性。良好的公司治理,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一是健全的组织架构,二是清晰的职责边界,三是科学的发展战略与价值准则,四是有效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五是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六是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近期,银监会将发布实施普适性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特别是省级农商行、地市级农商行和规模较大的县级农商行,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对于规模较小的县级农商行、村镇银行和股份制的农村信用社,在执行过程中可以采取简约模式,但要提前向监管部门申请豁免;对于农合行和未实施股份制改造的农村信用社等其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可以参照执行。要继续认真落实激励约束机制建设要求,全面落实商业银行董事履职评价办法,强化董事会对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加快建立薪酬激励与风险约束的平衡机制,督促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监事会和外审的作用。并从今年开始,要分期分批对农村商业银行董事和高管人员开 展公司治理知识培训,促进提高履职能力。
第四,规范省联社履职行为。要保持省联社体制稳定。尽快印发省联社法人治理指引,做实理事会,增设独立理事,规范行业管理,坚决查处和纠正各类干预基层社经营自主权,侵犯基层社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快出台省联社监管评级制度,加强省联社履职评价和信息反馈。要以资本为纽带、用股权来联结、靠规则去约束,科学构建省联社与基层信用社之间的运行机制,尽快形成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对于没有及时换届的省联社,要加快换届进程,及时向省级党委政府汇报,年底前必须全面完成换届工作。各省联社要着眼长远,主动适应基层机构改革发展需要,集中精力发挥好服务职能,加大资金融通、信息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服务力度。切实强化省联社行业审计职能,督促加强稽核队伍建设,提升内审稽核人员素质,合理设定突查频率、覆盖范围、延伸要求、工作方式及工作质量的基本评判标准,支持省联社设立总审计师职位,鼓励将地市办事处改制成区域稽核中心,加强对辖内机构的行业审计。
第五,加快形成支持县域法人机构改革发展合力。要适应以县域机构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改革任务需要,推动加快建立统分结合、分工明确、配合有力、运作高效的改革工作新机制。一是银监会将建立改革情况通报制度,总结交流经验,定期向各省级政府通报全国面上的改革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二是各银监局要切实加强对改革发展工作的组织推动,主动向省级政府汇报重大改革政策调整情况,争取理 解和支持。要督促指导制定改革工作规划和具体落实,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口。三是各省联社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出台改制扶持政策,帮助基层机构制定科学改制规划,支持基层机构改革,辅导基层机构加快机制转换,支持异地机构兼并重组辖内高风险机构。四是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作为具体改革单位,要发挥熟悉家底、熟悉本地市场优势,自动增强改革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
(三)优化服务,助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发展战略监管,督促优化农村地区网点功能,引导探索创新有效的支农服务商业模式,显著增强“三农”金融服务功能和竞争能力。
第一,持续增加涉农信贷投放。越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越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随着人口总量增长、城镇化人口比重上升和工业用途拓展,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供求进入紧平衡阶段。2009年以来,全球粮食产量连续两年下降,世界粮食供需由基本平衡转向偏紧,价格上涨较多,依靠进口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从去年10月以来,我国北方粮食主产区发生严重旱情,直接威胁夏粮生产,国内粮食产需总量有缺口、粮食库存下降的可能性增大。能否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关键看农业。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连续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抗旱减灾专题会议和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农业农村工作。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社会责任,在注重防范金融风险前提下,加大涉农信贷投放,确保今年涉农信贷支持力 度不减弱,涉农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其他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第二,深入开展“三农”需求导向的金融创新。一是加强市场细分,加快制定面向“三农”、面向“小企业”、面向“地方经济”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把市场细分到具体行业、具体产业。二是加强客户细分,鼓励按照传统小规模经营农户、专业化规模经营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村中小企业、农村小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划分标准,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为业务发展提供支撑。三是加强产品细分,结合农村信贷规模小、需求急、季节性强和缺乏抵押担保的特点,开发批量化与特色化的金融产品。四是加强渠道建设,要毫不放松地深入推进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把重点调整到拾遗补缺、增强功能、提高服务覆盖面和有效性上,各项工作要经得起历史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检验。五是加强营销队伍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探索招收大学生村官充实农贷营销队伍,给予涉农业务必要的内部资源倾斜政策,合理设定风险容忍度,健全涉农业务目标责任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适当加大涉农不良贷款处臵回收的奖励力度。六是继续鼓励结合实际大力探索抵押担保创新。通过上述综合措施,为全面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打好基础。
第三,科学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三年多的实践表明,村镇银行是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生命力最强的机构,批量化培育则是克服农村金融市场缺陷的有效应对方式。这是对发起人和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负责的科学态度。今后,要以批量化培育为重点,大力培育发展村镇银行。具体来讲,就是实 施“四个不批,四个优先支持”。“四个不批”,就是对没有明确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战略规划的不批、对没有专业的农村金融市场调查的不批、对没有详实的成本收益分析的不批、对没有全面的风险评估的不批。“四个优先支持”,就是要优先支持有明晰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战略的发起人、优先支持批量化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起人、优先支持已经成功探索出农村金融商业运作模式的发起人、优先支持自愿到中西部地区设立机构的发起人。要科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金融市场细分的市场准入导向和自身发展定位作出准确判断,避免超越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盲目参与组建村镇银行。
前段时间,银监会通过非现场监管发现,有个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出现了承接大股东贷款或债券、贷款垒大户、偏离“三农”服务方向的不理性不审慎行为。对此,要加大违规处罚力度,该限期整改的要督促抓好整改要求落实,该停业整顿的要立即整顿,必要时可按规定接管重组。对因不审慎不理性行为导致出现风险并未按要求期限整改到位的,将其投资股东列入黑名单,限制其今后对银行业的投资。
第四,加强农村金融服务评价和正向激励政策体系建设。要加快研究出台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服务评价办法,建立多维度考核机制和分层次社会通报机制,推动地方政府完善扶持政策,引导县域机构显著增加农村地区信贷投放。进一步推动财税部门出台地市及以上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税政策,推动出台重庆和成都农商行享受地震灾区农信社所得税减免政策,积极 协调有关部门有序取消住房公积金、社保资金、财政性资金不得存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歧视性政策,帮助增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支农资金实力。
(四)上下联动,狠抓工作落实。咬住大事、难事不放松,加强执行力建设,加快形成监管条线和机构条线的上下联动机制,把抓落实贯穿工作始终,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在抓落实上见实绩,确保各项监管、改革和服务要求落到实处。
第一,要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这次会议结束后,合作部要把明康主席、我的讲话和丽明同志的工作报告中涉及的重点工作,梳理成项目表,明确责任主体、办理时限和质量要求,逐条落实,按时督办。每个季度,我将根据这个项目表,对照评判工作落实情况,借以指导和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改革和服务工作。
第二,要加强经验交流借鉴。今年要开好三个现场会。一是高风险机构兼并重组现场会,二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场会,三是村镇银行培育监管现场会。各银监局要加强对有关工作的推动和跟踪总结,合作部要及时归纳掌握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策划和组织好这三个现场会,借以引导和推动三项重点工作。此外,要加强对省联社履职的指导,明年适当时机,召开省联社履职现场会,全面总结省联社履职运行的经验教训,推动省联社履职运行上档次上水平。
第三,建立健全监管谈话制度。要从合作部、银监局和银监分局三个层次建立健全监管谈话制度。谈话结果要形成纪 要,逐级上报,作为监管部门履职和问责的重要依据。具体实施办法,会后合作部要尽快制定下发。同时,要抓紧建立重点联系制度,合作部负责人要对风险高、改革慢、服务弱的重点省份分片包干、深入调研,加强指导推动。各银监局、银监分局也要参照这种做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精细化水平。
第四,切实强化现场检查。现场检查不是摆设。目前,部分银监局对问题不觉察,发现了也不深查、不处理、不报告,这种局面必须坚决纠正。明康主席已经多次强调,监管要长牙齿,敢碰硬,要有英雄气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违法违规问题多,要坚决把现场检查作为查错纠弊、校验核实、评价指导、警示威慑的利器,决不能走过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团和气。要严格遵守银监会“约法三章”和现场检查纪律,从立项、实施、流程、团队技术支持直至处理整改等各个环节,都要体现精准、专业、尽职、有效,做到铁面无私、铁板钉钉、铁案不翻。合作部要加快完善对现场检查组织指导的方式,按检查项目对有关银监局进行批次督导和比较,编发现场检查要情快报,及时反映检查成果。在对银监局的年度考核中,要充分参考这方面因素。各银监局要切实加强现场检查的质量控制,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典型案例,要及时上报银监会。合作部据此编辑整理,交流共享经验,合力提升现场检查的针对性特别是有效性。
最后,我要强调一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多,差异大,监管任务非常繁重。希望各银监局高度重视,在人、财、物和 机构配臵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
同志们,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我们要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合力开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科学发展新局面,为支持农业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周慕冰履新农业银行
周慕冰履新农业银行
作为国有大行和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业银行”)是国家实施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重要枢纽。更值得关注的是,农业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骨干,是服务“三农”的重要生力军,实现全面小康,缩小贫富差距,消除贫困人口,不能没有农业银行的身影。正因为如此,农业银行的每次“掌门”更替都会引起市场的热议和关注。
“五.一”小长假刚过,空余两月之久的农业银行迎来了“新掌门”,他就是“金融泰斗”黄达的关门弟子、人大金融专业的高材生,前重庆市副市长、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
履历丰富的银行家
现年59岁的周慕冰是重庆人,人大金融学博士,是金融高管中少有的“帅才”。
周慕冰1982年至1985年在四川财经学院(现西南财经大学)攻读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考取人大财政金融系货币银行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从师黄达门下,和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社科院金融所原党委书记王松奇同门。
1988年博士毕业后,周慕冰进入国家体改委工作,并担任副处长。两年后,周慕冰进入工商银行工作,从此开始了商业银行生涯,开启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黄金十年”:历任工行海南省分行行长助理、福建省分行行长,曾有较长时间负责工行的政策研究工作,期间还曾负责工行洋浦分行的筹备工作。
十年后,即2000年11月,周慕冰赴重庆地方任职,从此开启了他人生中的第二个“黄金十年”:历任渝北区委书记、重庆市政府秘书长、重庆市副市长等职,与黄奇帆搭班子,主管金融,重庆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速至今成为全国经济的“样板田”。
2010年12月,周慕冰出任银监会副主席,并于2014年出任银监会党委副书记。在银监会工作的六年时间,周慕冰主要分管普惠金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等,同时还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在各种公众场合,他多次就推进普惠金融、扶持小微企业、开展扶贫工作发声。周慕冰认为,银行业与实体经济是相互依存、同生共荣的关系,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业的天然职责。要以放好、管好扶贫小额信贷为重点,推动银行业在精准扶贫上下功夫,大力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水平。
有意思的是,在即将赴农行之前,周慕冰带队来到他曾经工作十年之久的重庆,专项调研普惠金融,意在为农行带来服务“三农”和普惠金融的“重庆经验”。此前,重庆市政府着力打造另类金融中心,其担保业与小贷行业均见成效,三权抵押融资等惠农金融服务很有特色。在这次调研会上,周慕冰认真听取了重庆银行、重庆农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小微”领域的先进经验。在支持担保公司的发展上,周慕冰建议地方政府在对国有担保公司考核上,放松利润指标考核,而是以担保功能考核替代。随后,这项建议被采纳,近期重庆国资新设立的重庆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即设定不以盈利为目的前提条件,按照重庆市政府相关要求,其担保费率不高于2%,以支持大学生创业和小微企业融资。
丰富且辉煌的学习、从业履历练就了周慕冰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功底,尤其是对于“三农”和普惠金融等问题有着丰厚的经验和独到的认知,这都为他日后履新农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显治行方略
2016年5月9日,农业银行发布公告,提名周慕冰为执行董事人选。其董事任期三年,自银监会核准之日开始计算。5月10日,周慕冰出现在农业银行总行大楼,任农业银行党委书记并正式上任。近一个月的“马不停蹄”,周慕冰主要干了“四件事”。
5月12日,刚刚履新的周慕冰来到总行各部室看望员工。“今天过来,主要是看望大家,给大家报个到。新来乍到,请多多关照。”周慕冰朴实的开场,顿时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看到年轻的面孔,他说:“你们这么年轻,这么有干劲,农业银行充满希望!”在业务经营部门,他勉励大家抢抓机遇、多做贡献。在风险管理部门,他希望大家履职尽责、严控风险。在后勤保障部门,他要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员工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在组织人事部门,他强调要把全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路过“两学一做”协调小组集中办公区,他停下脚步向同志们问好,并嘱咐说“党建工作很重要”。在“三农”业务部门,周慕冰说,我来到“三农”部门倍感亲切。服务“三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行的重要职责,是农行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优势和特色。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将服务“三农”这篇老文章做出新特色、新思路,既能把政治使命完成好,让党中央、国务院放心,让广大“三农”客户满意,又能创造出一个商业可持续的“三农”服务模式。在老干部局,周慕冰说,老干部在农行发展的历史上,付出过艰辛努力、做出过重要贡献,农业银行今天的成就,凝聚着老干部的心血和汗水,是农业银行的宝贵财富。
和其他领导一样,到一个新地方任职时先得了解情况,摸清底细;和其他领导不一样的是,他只要求部门和分行“一把手”单独聊,不需要部门或分行所有老总和行长参加。他想听真实的想法和看法,而不是听经过反复修改和推敲的稿子,避免程序话、形式化而掌握不了“第一手”情况。
5月23日,周慕冰主持召开第一次党委会议,传达学习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就“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学习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作出的重要批示、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研究加强农业银行党委班子建设,提升班子领导能力。周慕冰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存贷利差收窄、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不良贷款双升、同业竞争加剧、保持传统业务优势更加困难等内外部矛盾和挑战面前,农业银行要再接再厉,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和推动转型发展,首先是要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统领作用,尤其是加强党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以上率下,带动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通过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努力提升党委班子领导能力,确保党委班子始终成为农业银行改革发展事业的领导核心。针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周慕冰强调,党委同志要把学习教育当作今年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认真组织和带头参加学习教育,推动从严管党治党常态化和制度化。
来到农行后,周慕冰提出了“一个中心、两根支柱”的工作思路。“一个中心”,就是以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班子领导核心作用为中心总揽全行工作。“两根支柱”,一根是业务工作,一根是党建工作。业务工作主要围绕发展定位、经营战略、管理策略、人才建设和重点任务五个方面谋篇布局;党建工作主要围绕班子建设、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五个方面谋篇布局,做到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加快推进农业银行转型发展。
前路并不平坦
周慕冰是农业银行上市后,继项俊波、蒋超良、刘士余之后的第四任“掌门人”。在经济下行期和调整期,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再加上农业银行内部许多复杂因素,注定未来的路不仅仅是鲜花和掌声,至少需要面对“四道难题”。
在上市之前,农业银行的定位一直是市场讨论的热点,到底是“整体上市”还是“分拆”,到底能不能服务好“三农”,这些问题都是当时争论和质疑的焦点。2008年开始,农业银行开始试点“‘三农’事业部制”,其核心是“六个单独”(资本管理、信贷管理、会计核算、风险拨备与核销、资金平衡与运用、考核激励约束单独管理)。如今已经过几任董事长,可以说,在项俊波主政时期,搭建了“三农”事业部制基本框架;在蒋超良主政时期,试点并全面铺开;在刘士余主政时期,提升服务三农能力成为重点,产品创新掀起一轮小高潮。但是,“三农”事业部还有一个深化和做实的过程,要真正做成“神似形似”,和国际接轨仍有许多功课要做。而且,当前农业银行主要实施的是“三级督导一级经营”体制,即主要依靠县支行经营的长管理链条,这是否为最优模式仍值得商榷。又比如,在互联网和电商发达的时代,“互联网+农村金融”准备得如何,能否积极介入到“三农”客户的全产业链中?而不仅仅是提供融资。
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今天,农业银行如何转型?在“三农”业务面临信用社、邮储银行挑战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在城市业务和国际业务和其他行有差距的情况下,如何迎头赶上?这些都考验这位“掌舵者”的智慧。
经济下行伴随的是资产质量下滑和不良率的上升,还引发着相应的案件反弹。据2016年一季度披露的业绩报告,16家上市银行中,农业银行的不良率最高,达到2.39%。资产质量和客户结构一直是制约农业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抑制不良贷款反弹,如何加强合规管理抑制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仍需采取切实可行的硬措施。
农业银行有51万人、2.4万个机构,按照“两点论”,这既是农业银行的优势,也是农业银行的劣势。这么大的机构,这么多的人,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管理;如何使用好机构和人员;如何让“人员大行”变成“人才大行”,最大限度地留住人才,使用人才,调动大多数人才的积极性。很显然,这些并非易事,需要真正的打破体制,不拘一格,否则就会出现“上面下指令、基层抓业绩、中间磨洋工”的死水格局。在薪酬下降,职位紧缺的背景下,许多优秀的人才出走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当然,从周慕冰的履历看,像他这样既有金融专业背景、又有完备的商业银行、政府、监管机构的从业经验,在现有金融高管中并不多见,“把方向、懂金融、善管理、控风险”的能力不容置疑,我们有理由对他充满期待。而且,在农业银行的现任班子成员中,人才济济,年富力强,既有帅才又有将才,既有通才也有专才,这让农业银行的事业发展充满了想象。
第三篇:(印刷稿)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3月8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和济南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人才工作经验,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建设富裕**、和谐**、幸福**提供智力支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站在全局高度,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
强国之本,唯在人才;为政之要,重在用人。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优先发展,加大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不断优化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健全完善人才工作体制,形成了党管人才的良好格局。成立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制定出台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市人才工作制度》等文件,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二是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施“百名专家聘任计划”、人才引进培养“四百工程”、“百脉新型农村人才开发计划”,先后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院校和昆山、江阴等先进地区合作,举办培训班30多期,引进培养各类领军人才1500余人。目前,全市人才总数达到12.5万人,济南市级以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4人,章鼓副总经理高玉新等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枣园万新富硒大葱协会会长沙树星当选山东省“乡村之星”,圣泉集团高级技术顾问俞初一博士、章鼓副总经理沈能耀博士被评为特聘“泉城学者”。三是创新方式方法,人才工作的载体平台日趋完善。开展“进高校、建基地、请进来、走出去”等人才培训活动,探索建立“3+N”人才服务模式,研发“人才工作现代网络平台”,开通人才工作手机短信平台,建成济南市级以上科研中心26家,人才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人才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一是“缺尖子”,一般性人才较多,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匮乏,人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二是“缺衔接”,人才的引进培养与产业发展衔接不够,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三是“缺路子”,产学研合作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人才和科研创新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程度还不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对科学人才观的认识还不到位,存在重物质投入轻智力投入、重资源开发轻人才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的倾向;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不够完善,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培养评价、选拔任用、合理配置机制;人才服务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对这些问题和差距,要深入分析,认真加以解决。
面向未来,**新一轮建设发展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各类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舞台。加快城市建设跨越提升要以人才为基础,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要由人才来推动,实现社会事业全面突破同样要靠人才作保 1
证。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最大的希望,也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核心优势,赢得了人才就赢得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大家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以人才的优先发展引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以人才的比较优势形成建设富裕**、和谐**、幸福**新的竞争优势。
二、围绕科学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十二五”时期,既是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才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会上印发的《**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十二五”末建设一支规模大、结构优、素质高、活力强的人才大军。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推动人才队伍规模显著壮大、人才素质能力显著提升、人才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人才使用效能显著提高。要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坚持创新导向和产业发展方向,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优先发展、重点培养的理念,结合我市产业特点,加快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程”,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一是要更加注重提高教育发展水平,为建设人才强市打下坚实基础。要把以人为本、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更新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为培养大规模本土人才奠定基础。二是要更加注重发挥高端人才引领作用,围绕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集聚人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的意见》的部署,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以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程”为抓手,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和高技能实用人才。三是要更加注重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重点加强六支人才队伍建设,即:以提高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决策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科学精神为核心,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为核心,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服务社会、维护和谐稳定为核心,加强社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核心,加强新型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六类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人才工作品牌。四是要更加重视搭建实践平台,培养造就青年人才。青年人富有朝气、可塑性强、成长潜力大,是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后劲所在。各级对青年人才要倍加爱惜,多创造机会,多搭梯子,多压担子,支持他们到工作一线锻炼成长、在实践中成才,形成鼓励青年成才、支持青年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使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2、坚持突出重点和注重实效,增强人才引进的前瞻性和竞争性。对于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的人才,引进是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要坚持招才引智先行,加大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努力抢占制高点和主动权。一是要以全新的观念引才。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真正把人才引进作为最有价值的引进,把人才投入作为最有价值的投入,把人才开发作为最有增长潜力的开发,以更大的勇气和气魄广揽英才、广招贤才,坚决克服“武大郎开店”、“叶公好龙”等狭隘观念,把爱才心切、求贤若渴的愿望付诸实际行动、变成实际效果。二是要以完善的载体引才。大力实施“2520高层次急需人才引
进计划”,围绕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社会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大引才引智力度,用3-5年时间,引进一批能够提升我市核心竞争力、推动重点领域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力争有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5人入选山东省“万人计划”,20人入选济南市“5150”引才计划。要大力扶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建设,支持明水经济开发区积极争创省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人才集聚和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载体平台。三是要以优良的环境引才。去年9月份,我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俞初一和沈能耀博士入选济南市“5150”人才引进计划,分别获得科研、补助资金50余万元。今后,要继续抓好与上级政策的衔接,使更多外来人才入选省市引才计划。要积极探索实施符合我市实际的人才引进政策,不断改善人才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积极营造支持创业、崇尚创新、宽容失误的社会环境,让各类人才在**创业有机会、创新有条件、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3、坚持人尽其才和才尽其用,增强人才使用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科学发展要以人为本,人才发展要以用为本。人才是最稀缺的资源,对人才的使用是最大的效用,对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要在用好用活人才上下功夫,以发展聚集使用人才,以人才使用引领推动发展,使各类人才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力军。一是要发挥人才在创新创业中的引领作用。通过积极开展主题活动、完善人才创业平台等措施,引导激励各类人才立足本职岗位创新创业、多出成果。要切实克服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放手放权、大胆使用,鼓励优秀人才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组建创新团队,主动承担和参与我市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二是要发挥人才在人人成才中的带动作用。鼓励各类优秀人才尤其是高端领军人才,发扬甘为人梯、提携后学的优良传统,重视年轻人才的培养。今天受到表彰的各位优秀人才及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结对指导、名师带学等活动,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举荐人才。三是要发挥人才在科学决策中的智囊作用。建立专家咨询服务制度、完善市级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搭建专家意见建议沟通平台,畅通专家建言献策的渠道,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四是要发挥人才在统筹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围绕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开展人才帮扶主题活动,增强基层一线的科技创新能力。继续实施农村大学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创业示范基地和提供创业扶持等措施,鼓励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一线创业,推动城乡人才合理流动、互动融合。
三、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加快建设人才强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把人才优先发展作为科学发展的关键,科学谋划,强化措施,做到优先增加人才投入,优先调整人才结构,优先开发人才资源,优先完善人才环境,为人才事业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一是要强化组织保障。各级党委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用战略思维、开放视野和发展观点谋划和推动人才工作,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把人才工作同科技、产业、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抓好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人才规划的制定实施。市人才工作办公室要加强人才工作规律的研究,深入做好工作指导、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和重点人才培养引进等牵头抓总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对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政府人才工作综合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动人力资源开发、人才市场建设、分配制度改革和加强社会保障等方面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以建设人才
强市为己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整体合力。从今年开始,省、济南市将对县(市)区党委、政府人才工作进行专项考核,各有关部门都负有重要责任,要积极做好迎查准备工作;同时,要加强对乡镇(街道)、市直部门、市属企业特别是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要强化投入保障。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要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原则,进一步加大人才发展投入,较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比重。要完善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科学界定投入范围,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要积极推进人才发展投入多元化,鼓励引导社会、用人单位、个人共同投资人才资源开发,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提高人才投入效益。要按照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加强引导、加大投入,努力建设人人享有学习和成才机会的学习型团队、学习型社会。
三是要强化环境保障。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人才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人才环境的竞争。要抓住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从政策扶持、优化服务、舆论宣传等方面,努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政策措施,确保尽快发挥效应。这次会议,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目的是充分调动各方面开展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优秀人才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浓厚氛围。各部门各单位都要积极为人才发展多办实事,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好在学习培训、医疗保健、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要加强对人才工作和优秀人才的宣传,形成见贤思齐、崇尚创业的社会风尚。各领域优秀人才要大力弘扬科学求实精神和敬业奉献作风,坚定理想信念,追求高尚人生,潜心科学研究,在各行各业争创一流业绩,为我市科学发展建功立业、多做贡献。
同志们,做好人才工作,建设人才强市,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把人才事业发展提高到新水平,为建设富裕**、和谐**、幸福**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第四篇:在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印刷稿)
在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2月20日)
陈 先 运
同志们:
刚刚结束的市党代会、人代会,确立了今年及未来五年的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这次全市金融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新一轮战略部署、确定召开的重要专题会议之一,充分体现了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表彰了2011金融工作先进单位,有关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宣读了支持金融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文件,签订了金融工作目标责任书。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先进经验,领会文件精神,落实目标责任,通过积极努力,推动全市金融工作实现新跨越。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我市金融工作面临的形势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通过强化组织领导、配齐工作力量、出台政策措施、优化金融环境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全市金融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融资能力和服务水平跃上新台阶,为推动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
(一)融资总量实现较大突破。2011年,全市金融系统克服各种困难,做了大量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金融业融资总量达到276.5亿元,同比多增51.4亿元。一是
充分发挥银行融资主渠道作用。全市间接融资201.7亿元,占金融业融资总量的72.9%。其中,市内银行新增贷款110.9亿元,市外银行新增贷款55.1亿元,委托贷款新增26.5亿元,小额贷款公司新增贷款7.3亿元,信托融资1.8亿元。二是直接融资实现较大突破。全市直接融资达到74.8亿元,是2010年的3.5倍。其中,通裕重工、龙力生物在深交所上市,实现融资32.5亿元;德方液压、浩阳新材等8家企业在天津股权交易所和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交易,实现融资1.6亿元;私募融资26.8亿元,融资租赁7.8亿元,债务融资6.1亿元。
(二)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日趋完善。2011年,新增银行机构8家,德州银行分支机构实现县域全覆盖,我市首家村镇银行临邑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正式营业,市工商银行在禹城高新区增设支行。新增大禹、金光等小额贷款公司7家,注册资本5.1亿元。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德州管理服务中心揭牌运营,天交所分支机构预计今年3月份开业。市级保险机构新增3家,达到25家,保费收入48.6亿元。经过规范整顿和争取,共有16家融资性担保公司获得省里批复,总注册资本13.6亿元,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达到9家。德州首支创新产业基金成立,首期基金规模5亿元,将重点投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北京银行合作筹发的2.6亿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预计今年2月底正式发行。
(三)首届资本交易大会取得良好效果。成功举办了首届资
本交易大会,成为我省第一次由市级主办的资本交易平台,打出了鲁西北中心节点城市品牌。大会形式新、规格高,影响大、效果实,已累计到位资金35.8亿元。会后各县市区平均接待投资机构13家,有的达到20多家。青岛银行济南分行在1个多月内为东君乳业、妙赛食品等7家企业提供1.1亿元资金。很多企业家通过参加这次大会,意识到资本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转变了发展思路,主动与投资机构、券商、投资中介机构接洽,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四)金融生态环境集中整治初见成效。全市统一组织开展了金融生态环境百日集中整治活动,共清收、盘活不良贷款7.66亿元,化解隐性贷款风险13亿元,全市不良贷款率比活动初期下降2个百分点。通过司法手段处理两起较大的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各县市区都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为今后持续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对金融工作的统筹领导能力显著增强。一是理顺了金融管理体制。市金融办调整为市政府直属机构,组建了融资指导中心和金融专家顾问组,各县市区按要求成立了专门金融工作办公室,市县两级金融体制理顺工作基本到位。二是多层次开展了金融培训。先后举办了金融知识、直接融资、“资本创造未来”论坛、金融办系统干部、拟上市企业等培训活动23次,参训5000余人次,各级干部和广大企业家的金融意识、金融知识和利用金融工具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三是制定了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3 —
研究制定了可量化、可操作、有实效的推进办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案。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一是金融业总体规模和融资能力不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市经济总量居全省第11位,银行贷款总量排在全省第14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去年受宏观政策影响,市内银行新增贷款同比减少45亿元,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有的被迫采取民间融资方式,极大增加了融资成本。我市只有5家企业上市,而济南、烟台、淄博、青岛、潍坊分别为24家、24家、19家、18家、17家,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显而易见。二是金融生态环境不适应金融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全市贷款不良率高达7%,全省最高。11个县级农联社中,有7个被省联社划为高风险社。部分企业信用意识淡薄,逃废债务、恶意赖账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金融生态环境不良,全市整个金融业发展受到影响,有1家银行受到区域限批,其它银行项目审批也受到一定限制。三是对加快金融业发展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面上对金融工作的认识远远不够,在许多干部和企业家中没有形成大金融、大融资的理念。有些基层领导同志不懂金融、不学金融、不抓金融、不会用金融,有的企业怕别人沾了自己的利益不愿与基金合作,有的企业怕上市、怕监管,有的企业认为不缺钱、不愿上市。四是政策措施相对滞后。近几年虽然出台了一些扶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但不完善、不成体系,没有形成明显的激励效应。对金融业发展
缺乏硬指标、硬措施、大压力,在各个层面上远未形成强大的合力。
同时,更要看到我市加快金融业发展的优势和机遇: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去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理顺了工作体制,配强了工作力量,首届资本交易大会在省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二是区位优势。高铁开通使德州的区位优势凸显,必将进一步提升对周边地区金融要素的聚集作用,为金融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三是产业优势。“10+3”产业正在显示出强大的活力,给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产融结合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是资源优势。我市上市资源企业多,规模以上企业3110家,其中符合上市和挂牌条件的500家以上,近几年将出现一个直接融资的高峰期。五是发展空间优势。我市目前金融机构数量少,为引进金融机构提供了很大空间;不良贷款率高,但每消化一个百分点就可腾出十几亿的增贷空间。总之,只要认真把握,强力推进,用足用好自身优势,我市金融业一定会出现一个快速发展期。
二、准确把握今年金融工作的任务重点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做好金融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的金融工作,要按照“实现四个目标、提升五种理念、构建四大体系、做好四个结合、实施四个一批”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抢抓发展机遇,扩大总体规模、增强融资能力、加大创新力度、改善服务质量、提高需求保障,着力建设业态完善、功能强
大、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金融体系,为推进跨越发展、建设幸福德州提供强力支撑和重要保障。年内,确保信贷投放251亿元以上,直接融资113亿元以上,满足全市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确保实现不良率降到2.2%,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确保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强力推进,引进和培植各类金融机构40家以上。
(一)大力推进理念提升。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实现我市金融产业大发展,要突出提升五种理念。一是将金融作为产业培植的理念。金融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占地少、消耗低、产值高,它具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的特点。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又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发展水平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宁波为例,金融业快速发展,存、贷款均超过万亿,存贷比超过100%,上市公司近50家,各类金融机构1000多家,形成了以银行业为龙头,以保险、证券业为支撑,信托、基金、融资租赁等为辅助的广覆盖、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当前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的加速扩张期,一方面需要强大的金融力量作支撑,同时也为金融产业大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必须把金融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产业来规划和培植,全面纳入“10+3”主导产业推进计划,定目标、定任务、定考核,从工作协调、政策支持、任务分工、责任落实等方面加大力度,形成自觉抓、用心抓、合力抓的局面。二是金融是实体经济命脉的理念。金融是
现代经济的血液,实体经济发展快慢与金融业发达程度息息相关。用好用活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快构建“10+3”现代产业体系,需要金融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以金融促进产业、以产业带动金融的产融结合发展模式是培育产业龙头、培植优势产业的有效途径。晋江市先后提出“质量立市”、“品牌立市”和“资本晋江”战略,一步比一步层次高,上市企业已带动形成2个超500亿、6个超100亿的产业集群。上虞市的龙盛化工是一家生产染料中间体的龙头企业,过去在省内难以排上名次,2003年上市募集资金4.7亿元,2007年再融资11.7亿元,2010年并购了行业老大德国德斯达公司,一跃成为世界第一。从我市情况看,凡是发展快、质量好的县市区,凡是实力强、有后劲的企业,金融工作都做得好,金融作用都发挥得好。三是只有大金融才能实现大融资的理念。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融支撑和服务水平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我市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在1380亿元以上,预计通过金融业融资至少为300亿元以上。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实现全年目标就会受到极大制约。必须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好银行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金融业态,上市、挂牌、基金、民间资金多措并举,努力拓展融资渠道。专家分析,经济发展10年前看沿海,5年前看房地产,现在及今后5年,将是以资本市场大发展推动实体经济大繁荣的时期。国家积极鼓励企业上市,先后推出中小板、创业板,近期还将推出新三板,面向非公
众公司的场外市场也脱颖而出。我们必须强力抓好这个机遇期。四是金融环境是第一发展环境的理念。金融环境是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方面。提升我市金融发展水平,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政策环境,可以在区域竞争中构筑更大优势,在区域经济圈、经济带中提升战略地位,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五是金融工作政府主导的理念。投入、载体、环境是政府推进发展的三大关键。金融和这三个问题紧密相关。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环境的优化是政府的重要工作,一个地方金融兴则企业兴,金融强则财政强,不懂金融、不抓金融、不会用金融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各级各部门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思路和工作,真正更新理念、提升境界,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金融业的发展。
(二)努力提高融资规模。今年是建设“10+3”产业体系的关键年,投资集中,资金需求量大,必须千方百计扩大融资规模。一是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满足全市经济跨越发展的需求,今年计划新增信贷投入251亿元以上,增长52%以上。其中市内银行174亿元以上,市外银行77亿元以上。新增信贷任务已分配到各家市内银行和各县市区。这个任务,既考虑到发展需要,又确保能够实现。从今年1月份情况看,市内银行新增贷款19.96亿元,同比多增4.4亿元,完成任务的11.4%,实现了首月“开门红”。各家银行要继续坚定信心、加大力度,把增加信贷投入、支持地方发展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把全年任务层层细
化分解,分配到每个项目和每个企业,分配到每个时间节点,确保完成全年任务;要千方百计向上争取优惠政策和贷款规模,增强信贷投放能力;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运用多种金融工具,确保重点项目和“10+3”产业需求。年底,市政府将根据各银行信贷投入情况给予重奖。市金融办、人行、银监局要认真把握国家宏观货币政策,灵活掌握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密切关注运行动态和发展趋势,加大指导、监管、协调和服务力度。各县市区要积极帮助解决银行发展中困难和问题,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银企对接活动,积极向市内外银行推介好企业、好项目,努力实现银行和企业的互利共赢。二是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今年计划通过上市、挂牌、私募、债券、融资租赁融资达到113亿元以上,增长51%以上。各县市区要明确责任,落实政策,加强协调,确保完成。要加强与股权投资基金、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的合作,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把支持企业上市的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加快上市工作步伐;要把场外市场挂牌作为上市工作的有益补充和有效促进,充分发挥天交所、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分支机构的作用,实现企业挂牌爆发式增长;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银行间市场,争取在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与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债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要加强与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的合作,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三是探索发展民间融资。我市对民间资金的利用处于初始水平。
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大量民间资金长期处于游离闲置状态,无法转化为有效资本。201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20亿元,比年初增加133.8亿元,其中个人存款910亿元,加上个人的证券、保险等金融性资本,目前我市民间资金保守数字也在1000亿元以上。可以借鉴外地经验,本着搞活不搞乱、可控不失控的原则,用足政策、不越红线、不拘形式、严格监管,促进地下融资阳光化,民间借贷规范化。要利用禹城市被确定为全省“县域金融发展创新试点”的有利条件,在禹城先行试点,探索新的融资模式。
(三)加快构建金融市场体系。按照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要求,研究制定支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全方位扩充金融市场规模,加快构建四个体系:一是银行融资服务体系。落实好市外股份制银行进驻德州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交通银行、天津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在德州设立分支机构,争取建设村镇银行3家,新建小额贷款公司5家,组建2家农商行,市级银行设立2家分支机构。二是直接融资服务体系。对皇明、索通、国信环境、鑫秋、金能等10家进入上市程序的企业,以及列入全省上市重点后备资源的20家企业,要重点跟上服务,一对一现场对接,及时研究解决上市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力争年内上市4家。市金融办要对新选择的50家企业作为重点资源企业,进行密切关注和倾力培植,力争年内20家企业完成股改,9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各县市区要加大力度,密切配合,确保实现全市50家挂牌
企业的目标;要积极利用股权融资、风险投资、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实现项目融资,至少100家企业引进私募和融资租赁资金;在全市开展多层次金融培训,培训上市后备企业1000人次以上,市县两级金融办干部分批次、分专题系统学习上市、挂牌、基金、信托、融资租赁等各项实用专业金融知识。三是社会投资服务体系。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股权投资领域,明确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作为银行融资和上市融资的助推器。全年争取引进和组建5家股权基金,引进组建10家创投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引进4-5家保险机构。四是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发挥现有16家担保公司的作用,力争新增10家担保机构,每县至少有2家注册5000万元以上的担保公司。积极推广中小企业融资一体化服务和企业融资服务联盟,用新型担保体系截断不合理的企业互保、联保链条,防范金融风险。今年,要抓紧在高铁新区规划建设金融中心,用于接纳银行、证券、基金、创投等金融机构进驻,打造金融产业链,实现产业集聚发展。近期,可临时统一承租一处写字楼,真正将鼓励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使金融机构对德州发展的促进作用尽快见到实效。
(四)突出抓好产融结合。产融结合是发挥金融核心作用、形成实体经济和金融业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利用我市产业快速发展的优势,在产融结合上突出抓好四点:一是结合产业抓上市。以每个产业排在前5名的企业为主攻方向,实施“龙头上市工程”,通过上市、并购、整合等手段,迅速做大做强,带
动产业快速发展。二是结合产业抓创新。引导各金融机构不断研究和推出适合“10+3”产业的金融创新产品,努力多投多放。三是结合产业建基金。积极引进和组建与“10+3”产业相对应的股权投资基金,力争每个产业都有一批实力强的战略合作者。四是结合产业建平台。今年的资本交易大会,要突出“10+3”产业特色,及早组织金融机构与“10+3”产业进行对接,真正形成推动产融结合的有效平台。
(五)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当务之急是尽快化解一直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率。从调查情况看,我市不良贷款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多家银行的不良贷款集中在12家重点风险企业。这12家企业拖欠银行债务32.18亿元,其中18.25亿元已显现不良,另有13.93亿元尚未显现但存在着巨大潜在风险。12家企业现有土地6834.4亩,其中工业用地6701.4亩,商业用地133亩,大部分尚能以资抵债。二是农联社系统风险。农联社不良贷款共计44亿元,分布面广,各县市区都有。这两大部分不良贷款得到化解,全市不良率即可降到全省平均水平。对重点风险企业,各县市区要认真分析,因企施策,采取重组、土地置换、依法追偿、依法破产等措施,原则上要求在4月底前全面化解到位。农联社系统不良贷款面广量大,其中不少是过去涉政类不良贷款。各县市区要借鉴宁津、乐陵等县市做法,各划出100亩左右的土地进行置换,争取一次性化解到位。今年,要以开展“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年”活动为抓手,着力实施“四个
一批”:一是重组整合消化一批。对有重组希望的风险企业,要利用招商引资和本地大企业兼并收购等方式,搞好重组整合。要放眼长远,宽容大度,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像平原的沪平、夏津的津华、陵县的华茂等,只要看准了合适的战略合作者,当地政府就要舍得放权、舍得让利。二是完善手续冲抵一批。对各金融机构名下使用或实际控制的土地,特别是县级农联社过去的建设用地,手续不完善的要帮助尽快完善,通过增值冲抵部分不良资产。三是土地变性填充一批。对那些重组无望、回天无力,但名下尚存土地资源的企业,可以对土地实行二次招拍挂,让接收土地的企业先行拿出资金解套。四是以土地资源置换一批。对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涉政类不良贷款,对一些资不抵债但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稳定的企业,有关县市区要当机立断,划出一部分可变现的土地进行变性置换。政府拿出资源遏制金融环境恶化,最终受益的还是地方。公安、法院要密切配合,加强依法清收,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等行为。要加强诚信建设,建立长效金融生态环境机制。各家银行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用足用好核销、剥离政策,特别是要努力扩大投放,放大分母。从全省数据看,各地市的不良贷款额度并不小,关键是它们的分母大。宁波、绍兴、无锡等地都有不小的不良额度,但因为分母大,体现出来的不良率都不到1%,政府并没有采取特殊的措施,关键就是银行扩大投放。市农联社刚才介绍了这方面的经验,它们立足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连续两年新增贷款全市第一,在全省也排到前几位。各
银行都要学习市农联社的做法,强化发展理念,加大投放力度,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好不良贷款问题。力争到年底,不良贷款率下降4.8个百分点,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这项工作,必须坚持企业为主体、银行为主力、政府统筹主导、部门全力配合,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坚决抓出成效。
三、切实加强对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要把金融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强化领导,健全机制,提高效率,优化环境,为加快金融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协调。市里重新调整充实了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县市区也要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领导力量,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层层落实责任,细化工作目标,抓好推进落实。市金融办要抓紧拟定和组织实施好全市金融业发展规划,全面落实好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协调金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搞好我市与其它地区金融业的衔接与合作。要切实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加强与省金融办和“一行三会”等有关厅局的沟通汇报,争取对我市金融工作的支持。人民银行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灵活用好货币政策,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金融工具,促进信贷投入;发挥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对我市银行特别是农联社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给农联社支农再贷款余额每年新增不低于10亿元。银监局要积极争取上级支
持,适当放宽对我市银行机构的存贷比,特别是农联社争取放宽到90%,期间依法追究的不良贷款不作为案件统计。市法院要对涉及金融部门起诉的案件,开辟便捷诉讼通道,做到快立、快审、快结,加大执行力度,6月底前达到金融案件执结率80%以上的目标。市公安局要严厉打击涉及金融领域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为金融机构提供安全保障,开辟侦办涉及银行欠款案件的绿色通道,对立案的要在6月底前完成80%以上。市发改委、经信委、国土资源局、人社局、财政局、商务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物价局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金融相关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在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的统一协调下,加强沟通联系,密切合作,形成推动我市金融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加强舆论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宣传金融在推动企业发展、产业升级方面的独特优势,宣传各地在加快发展和措施保障等方面的做法成效,引导社会各界理解、关心、支持金融工作,营造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加强考核督导。要进一步健全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金融风险预警领导小组、金融工作联席会议、金融发展专家顾问团等行之有效的工作体制机制,确保各项金融工作顺利推进。进一步修改完善对县市区、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评价考核制度,由市金融办负责,对各县市区金融工作和金融单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绩效进行考核评比,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和对德州发展
— 15 — 的贡献情况进行重奖,对工作不力的通报批评。对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考核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四个方面,对市内银行主要考核新增贷款额度、不良贷款率、存贷比和创新产品等方面,对人民银行和银监局主要考核新增贷款额度、存贷比、再贷款、不良率、引进银行机构等方面。实行平时考核与考核相结合,每季度一次考核通报,年终总评。考核评价结果,列入对各县市区和市内银行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计分范围。
同志们,做好金融工作是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市上下要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把机遇利用好,把职责发挥好,力推金融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为推动跨越发展、建设幸福德州做出更大贡献!
第五篇: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印刷稿)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姜 龙
(2011年7月23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后召开的第一个全局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七一”讲话、省市要求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总结上半年经济工作,部署下半年经济任务,学习发达地区经验,激发率先争先斗志,优化海门发展路径,动员全市上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确保“十二五”开局首胜。刚才,杨市长对全市上半年经济工作八项竞赛作了很好的点评,会议还对“回力”橡胶集团以及入库税金超5000万元的3家企业进行了表彰,9家单位也作了很好的发言。现在,我讲三点意见。
一、“争第一,创唯一,立潮头”是先进地区的生动写照,必须对标找差、奋起直追
7月21日和22日,部分与会人员赴昆山市、江阴市和上海松江区、临港产业区四地,围绕转型升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城建设、港口开发、大企业培育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学习考察。走进发达地区,我们看到的是“强者愈强、快者愈快”的惊人变化,领悟到的是“思想领先实践、思路决定出路”的发展真谛,体会到的是“作为决定地位、实力决
立足上海、放眼世界,大手笔规划重装备区、主产业区、物流园区、综合区、航空配套园区、奉贤园区等五大功能板块,重点打造新能源装备、大型船舶关键件、海洋工程装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大型工程机械五大装备基地,建成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特别是洋山深水港在短短的六年半的时间里,就在北港区完成了1亿立方的吹填沙,并在5.6公里的岸线上建成了16个集装箱专用泊位、60台集装箱吊桥,2010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0万吨,创造了世界建港史上的奇迹。这些地区的实践生动证明,只有在解放思想的大旗下,勇于跟自己叫劲,敢于向高处攀登,敢试敢闯,敢作敢当,敢为人先,才能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无边胜景。
二是开拓创新的力度,直接决定发展的高度。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发达地区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蓬勃发展的旺盛生机,关键在于他们始终坚持以创新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昆山市善于危中抢机、难中攀高,无论是上世纪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这一次的国际金融危机,昆山都坚持“战胜挑战重在抓机遇、破解难题唯有靠创新、危中奋进关键在作风”的导向,不仅有效地规避了危机的冲击,而且实现了外向经济的逆势成长、知名企业的链式发展。目前,昆山市已经形成了十个科技创新载体、十个服务业集聚区、十个特色产业基地、十条主导产业链,潜在的产出规模超过了5000亿元。江阴市面对产业升级新形势,确立“企业家+科学家+金融家=转型大赢家”的发展思路,把扶持企业上市的重点转向提升科技型、成长型企业的创新能力上,集
效快的“六快”作风,以“速度”为核心的服务链倍受客商推崇。江阴市有效整合市纪检、组织部门的力量,加大重大事项督查推进力度,尤其是强化了对“一把手”的督查考核,通过“一把手”的示范带动,有效保障了各项工作的快速落实、高效推进。上海临港产业区对重点项目、重要工程实行挂钩推进,挂图作战,制定时间节点表和任务分工表加强督办。在考察中我们深切感到,干部是致胜关键,干部的精神状态是成功的保证,把“压力看作是信任”、把“辛苦看作是机会”,就是他们的工作境界。学习发达地区,就是要学习他们过硬的工作作风和高昂的精神状态,不管前进的道路多么曲折,发展的难题多么棘手,只要我们的干部视机遇为生命、视工作为事业,勤学苦干,敬业实干,就一定能够无往而不胜。
学习先进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发展。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围绕“开局必胜、首战告捷”的目标,积极投身率先基本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主要指标超过半。实现财政总收入 44.77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9%和34.7%,超过序时进度4.6和3.2个百分点。二是运行质态攀新高。工业应税销售、入库税金分别达到211.22亿元、11.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93%和31.08%;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4.3亿元,同比增长38.1%;工业增加值跃居南通县市首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增幅,服务业地税收入总量在南通各县市一路领跑。三是江海开发强推进。沿海5万吨级码头进入桥面施工,三期围垦工程加紧实施,年内
正在形成,并逐步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而海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虽然二三产业比重超过了92%,但产业层次和集聚度还不高,制造业多而不强、服务业占比偏低、城市化率提高不快,成为海门加速转型中亟须破解的现实问题。三是干事作风上的差距。干部的状态,决定了发展的速度。先进地区的干部“平时上班急行军,工作状态如打仗”,他们时刻把发展当成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始终用一种“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昂扬激情来投身发展。与这些地区比,我们一些干部还缺少一份钻劲、闯劲和韧劲,在精力上还没有“全心投入”、在工作上还没有“全力以赴”。差距产生动力,差距就是空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要向先进地区学什么,以怎样的姿态来学,如何用先进经验来指导实践,以工作实绩来检验学习成效,真正做到不虚此行,学有所成,全力推动海门经济再上新台阶。
二、“学昆山,追苏南,争率先”是海门的现实选择,必须高扬主题、奋力跨越
这次,我们组织党政代表团赴发达地区学习考察,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用发达地区的思路来拓展海门跨越腾飞新空间,用发达地区的理念来增创海门跨越腾飞新优势,用发达地区的精神来激发海门跨越腾飞新动力,确保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工业应税销售突破5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9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力争4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确保“十二五”首战必胜,为率先基本现代化夯实基础。
必须坚持把“学昆山”作为高扬在心头的一面旗帜,不仅要认真学习昆山在经济发展、园区建设、城市建设、民生实事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学习昆山现代化指标体系和推进措施,在工作上尽量少走弯路,更要大力学习“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的昆山经验,始终保持勇立潮头的宏大气魄、快马加鞭的发展速度、锐意创新的开阔思路、卓越实干的过硬作风,努力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二要牢牢把握“追苏南”的可行性。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下辖的12个县市一直是富庶之地。近年来,海门按照“崛起苏中、跨江争雄”的工作主题,跨过长江找对手,着眼苏南争进位,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中,海门已经超过常州、镇江的4个县市,表明海门已经融入苏南经济版图。特别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力量蓄积,与苏南县市相比,我们在交通格局、区位条件上已经具备了同等优势,在产业基础、经济实力上已经具备了比较优势,在载体平台、江海开发上已经具备了制胜优势,海门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实力跳出苏南第二方阵、跻身苏南第一军团。因此,我们既要学习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更要确立比肩苏南、追赶苏南的雄心壮志,稳扎稳打,比学赶超,能快则快,好中求快,全力冲刺苏南第一军团。
三要牢牢把握“争率先”的紧迫性。海门人历来有不示弱、不服输的人文特质。从改革开放之初地区生产总值的南通垫底,到主要指标的洼地崛起;从率先建成苏中苏北第一个全面小康达
字号”、“上市辈”大企业大集团的投资动向,加快引进一批重型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临港型产业项目,加快引进一批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引进一批区域总部、生产基地等基地型项目,加快引进一批研发中心、服务外包等科技服务型项目,确保全年新实施超亿元项目超过100个。项目推进要重心下移。紧扣“合同履约、资金到位、项目开工、竣工投产”四个节点,倒排节点,挂图作战,确保各类重大项目序时推进、尽早竣工。深入实施市领导“双挂钩双推进”活动,以挂钩联系的42个重大项目为主抓手,扎实推进,快出成效,为全市项目建设放好样、带好头。对去年结转的207个超千万元项目和今年新开工的100个超千万元工业项目,要按照“一个重点项目、一名挂钩领导、一套服务班子、一张竣工时间表”的要求,责任到人,安排到天,确保每天都有新任务,每周都有新变化,每月都有新形象。项目产出要重点突破。项目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产出真金白银。要对2009年以来乡镇超3000万元、园区超5000万元的109个竣工项目进行排查分析,对竣工达产的项目要鼓励多产多销,增加贡献份额,对竣工不达产的项目要找准症结,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尽快形成现实生产力,确保投资到位、产能到位、贡献到位。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督查推进机制,通过实绩公布、点评推进、现场观摩、集中督查等有效手段,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绝不允许因为企业不主动、部门不作为、问题不解决而影响达产预期。
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加快城建步伐。把城市建设作为现代
1作为重要任务,尽快推出一批新地块,督促已供地项目尽快开工,开工项目全速推进,确保房地产销售面积增上去,价格增幅控下来。要以更优的机制提升建设质效。在动迁上,要紧扣安置房建设、项目推进、政策创新三大重点,深入研究新形势动迁安置新政策、新办法,全力打好动迁攻坚战。特别是要积极回应动迁户的安置需求,把保质、保量、保速建设安置房以及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房作为重要任务,努力实现由“人等房”向“房等人”转变,确保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有房住。在用地上,要坚持争取点供指标、大力推进土地复垦和“万顷良田”工程、盘活城镇闲置资产齐头并进,全力缓解供地瓶颈。在融资上,要坚持“敞开城门搞城建”,大力争取金融资本,积极引入工商资本,全力激活民间资本,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支撑。要有更强的措施推进城乡统筹。围绕“六个有”的要求,大力推进以东城区、西城区和中心镇为重点的新市镇建设,全力推进滨江科教城、滨海新城、叠石桥新城、临江商务区、海永海门生态科技城建设,打造建设一批既具有时代气息,又彰显个性特征的产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加快形成分工明确、梯度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3.促进“三大提升”,就是在经济质效、园区质态、民生质量上实现大提升。
一要坚持转型升级,全力推动经济质效大提升。坚持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大力实施新兴产业扩张、传统产业升级、服务经济振兴“三大计划”,加快构建以创新经济
3业一流、全国一流、世界一流的目标,立志做大企、做强企、做名企、做上市企业,自加压力,奋发有为,努力打造一批如同江阴海澜集团、昆山好孩子集团一样享誉国内外的行业标杆。要集聚化提升服务经济。要顺应集聚发展新趋势,放大比较优势,选准市场定位,明确主攻方向,集中力量培育壮大开发区保税物流园、滨海中建材物流基地、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等10大服务业集聚区。要适应制造业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不断提升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的层次,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大力发展具有高融合度的研发设计、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等高端生活服务业,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提升商贸、健康、医疗、养老等生活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和旅游业。同时,要不断提升服务业的外向化程度,大力引进国际服务业知名企业,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全面提升服务业质态。确保今年服务业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五年内服务业占比超过41%。要园区化提升农业经济。坚持把农业现代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构建以现代装备为基础、现代科技为支撑、现代经营为特征,劳动生产率高、土地产出率高、综合效益高的现代农业体系。要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县市)”,加速打造官公岛、沿江、三厂临江、通东沿河四大“万亩现代农业园区”,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的规模化水平。同时,要坚持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着力推进水利现代化
5扩张。全年四大园区工业应税销售、注册外资实际到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占全市比例要分别突破60%、70%、85%和85%。大港要快建设。要开放,先建港。要始终把港口建设作为江海开发的龙头工程,全力加快建设步伐。海门港要一着不让加快新通海沙岸线利用批文和规划工作,全力推进新江海河挖入式万吨级码头、保税物流园区码头及中远钢构、宝钢物流等企业专用码头建设,加速打造沿江港口群。东灶港要加紧建设5万吨级码头、三期围填海吹填工程,确保年底前竣工;加紧疏港河规划建设,并做好码头年前营运的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同步推进沿江沿海口岸开放的报批和筹建工作,并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构筑集口岸、海关、海事、商检等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配套要快完善。高水平完善园区水电、绿化、管线等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区、公共服务区等功能区建设,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筑优承载平台。同时,要坚定不移推进崇海大桥筹建工作,切实推进临海高等级公路、336绕城以及园区内框架道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工程,加快启动扬启高速、宁启铁路海门段以及王川线、叠港公路等交通项目,打造内外衔接、高效顺畅的交通网络。重点要快突破。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江海开发的重头戏,努力在推进基地型、链条型先进制造业项目和生产型、休闲型现代服务业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开发区要把海宝工业园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滨江科教城、中央商务区建设,并积极向上沟通衔接,争取尽早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全年力争新签约超50亿元项目1个,超20亿元项目2个,超10
7要进一步优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切实加强创业辅导、技术支持、融资担保、人才培训等创业支持和服务体系,积极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城乡居民自主创业、现有企业二次创业,努力让更多的创业者拥有施展才华的舞台。要以充分就业促进持续增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通过开发公益性社区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启动全民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建筑经济相结合的办法,推动城乡居民在相对充分就业中实现增收。深层次推进就业援助,动态消除城乡“零就业”家庭,努力让每个家庭都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特别是要把促进就业与解决企业用工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行政主导和企业主体作用,积极采取定向培养、委托培训等办法提升从业技能,实现群众增收与企业发展互动双赢。要以强化帮扶促进普遍增收。在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同时,按照“重在增强造血功能、重在建立长效机制”的要求,积极鼓励党员、干部、能人、企业与弱势群体结对共建,努力实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幅高于平均收入增幅。要以稳定物价保障群众生活。坚持把稳定物价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围绕生活必需品、房价等重点,保障农副产品生产供给,强化价格预警监测,强化价格执法,确保市场稳定。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分类建立与物价上涨相挂钩的联动机制,有效降
9定目标不放松,自我加压、全力以赴,在奋勇争先中创造一流业绩。要有学赶的能力。一个善于学习的干部,必定是一个不满足、想在先、干在前的干部;一个善于学习的团队,必将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天地。要大力营造学习的氛围,在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开阔思路、把握规律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成为本领域本行业的行家里手,切实担负起引领发展、率先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要有学赶的作为。舒舒服服学不了昆山,轻轻松松追不上苏南,循规蹈矩打不开局面,按部就班争不了率先。全市上下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带头真抓实干、带头艰苦创业、带头奋力拼搏,大胆吸纳一切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先进理念、机制和经验,外地先进的做法和经验,都可以借鉴运用;政策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大胆尝试。
2.坚持以作风大改进优化发展大环境。新形势下,区域间的竞争,比的就是行政效能,就是服务环境。要始终突出政务、商务、服务三大重点,优环境,提效能,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水平。要强执行、快执行。要把提高执行力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一种境界来追求、一种责任来落实、一种行为来养成,进一步强化“无条件、无借口、无障碍”推进的执行意识,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要高效干、务实干。谋长远不图一时,求实效不搞形式,解难题不避矛盾,以实干创造政绩,已在苏南等发达地区广大干部中蔚然成风。学先进,就是要学习他们这种埋头苦干的务实作风,把精力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把智慧凝聚到推进落实上,“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多一些工作探讨、少
1要切实负起责任,迅速会同责任部门编制实施方案和时间表。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要把五年目标量化到2011年、2013年、2015年三个节点,确保每项工程每年都有新进展、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决战决胜。要更严格地加强督查问责工作,市纪委、组织部门和“两办”要整合督查资源,强化督查力量,加大督查力度,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实行严格的倒逼式督查推进机制,重点加强对乡镇、园区、部门“一把手”的督查,已经落实的要查成效,正在落实的要查进度,没有落实的要查原因,影响落实的要查责任,真正做到有部署必有督查,有督查必有结果,做到履职有责、失职必究、执行有力、运转高效。
同志们,新的形势令人鼓舞,新的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始终以发达地区为榜样,团结拼搏,创新实干,在学赶先进上迈出新步伐,在争先率先上拿出新举措,在创新创造上取得新成效,奋力推动海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为建设美好新海门、率先基本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