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案例4-5:联想实施ERP项目台前幕后[5篇]
编辑:星月相依 识别码:23-586903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19 16:05:1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案例4-5:联想实施ERP项目台前幕后

案例4:联想实施ERP项目台前幕后

1.联想ERP实施历程

1998年11月9日,联想集团ERP项目实施启动会在联想集团总部大会议室召开,标志着ERP项目在联想集团正式启动运行。

1998年11月23日,联想集团ERP项目誓师大会在海淀工人俱乐部召开,柳传志、李勤参加了会议,吹响了联想ERP变革管理的号角。

1998年11月24日,“联想集团实施ERP新闻发布会及签约仪式”在中国大饭店举行,联想、SAP、德勤三方正式对外宣布联想集团开始实施ERP,公然把自己放在新闻舆论的面前,表明了联想ERP项目“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坚定决心。

2000年1月5日,联想ERP系统正式上线。

2002年1月5日,联想集团ERP系统正常运营两周年。2.柳传志的决策 2.1老MIS与京港整合

联想ERP项目的最初动机源于1998年集团的京港整合问题。

ERP实施前,联想非集成化的老MIS已经不能支撑集团日益庞大的数据处理。老MIS的集成性和实时性都落后于新发展的需要。MIS老矣,不堪重负,系统慢、经常掉网、经常丢数据使得财务的结账工作周期长,时效性和准确性都难以保障。

ERP实施前的1998年,联想香港公司是一个独立运作的部分,惠阳和深圳的公司分属香港管辖,其信息系统不由北京的MIS部门统一管理,分割而治的信息系统造成整个集团的MIS难以集成。香港平台和北京平台所用的核算指标和管理体系不兼容,京港双方的指标口径不一致,导致集团在做财务预算和编制财务报表时经常出现问题。联想回忆说:1998年做1999年预算时,集团财务部门得出的数据根本不能通过集团企划办的推敲。那时集团100多个人负责财务结算,需要28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工作,上个月的经营情况到一个月以后才能得到统计数据,致使管理层无法应时做出决策。

此时,联想集团的业务已经遍布全国,甚至跨到了海外,多语言问题,多币制问题都提上日程。缺少“共同语言”,不能做到资源共享,无法进行产品或地域的获利能力分析。实施全国性、集成性和及时性的系统势在必行。内忧外患,来自联想外部的竞争压力亦与日俱增,IT技术日新月异,国内外同行业竞争加剧,联想在新的机遇面前同时面临新的挑战。在与国内外对手的竞争中率先在内部管理上得分,是联想赢得最终胜利的必然选择。

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变革自身的第一步,联想的非凡在于自省。2.2传道士麦肯锡

麦肯锡的可爱之处在于它的传道士精神和对中国市场的悉心教育与培养,90年代初期,麦肯锡进入中国,它不厌其烦地拜访中国公司,传授什么是现代管理,什么是科学管理。荣毅仁先生建立的中国最早的咨询公司“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客户都是跨国公司,而真正担负起教育中国市场责任的是许多外国的咨询公司,麦肯锡首当其冲。

柳传志最终决定为联想动ERP的手术,必然选择中掺杂了偶然因素。必然选择ERP的原因是联想不堪重负的MIS现状,竞争的压力以及联想的蓝图。但在看不清前景的情况下,企业的决策者不会轻易一掷千金,说服一把手最后决策的事件往往都带有偶然性。那么促成柳传志最后拍板的偶然因素是什么呢?说来有趣,麦肯锡在其中功不可没。

在联想1998年11月9日正式签署ERP合同之前,发生了许多故事。联想首先接触的咨询公司不是德勤而是麦肯锡。在柳传志作决策前,麦肯锡的顾问曾来到联想,从战略的高度与企业老总探讨了世界500强的发展,认为联想要想进军世界500强必须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麦肯锡论述问题的角度和风格非常符合柳传志的口味,这种高屋建瓴的讨论是其他咨询公司望尘莫及的。在麦肯锡的启蒙教育下,柳传志终于下了决心,并希望请麦肯锡来做ERP项目的咨询顾问,但麦肯锡不能接受这种项目委托,麦肯锡的角色在于指路,至于你乘坐什么交通工具以及如何乘坐并不在麦肯锡的考虑范围之内。所以联想最终的ERP顾问不是麦肯锡而是德勤。

应该说柳传志的最终决策离不开麦肯锡的咨询,从这个角度讲,麦肯锡为后来的联想ERP项目成功启动培育了客户,但同时,麦肯锡的参与也为后来项目的艰苦卓绝埋下了伏笔。在麦肯锡的战略指引下,德勤和SAP无法控制客户的期望值,致使联想、SAP和德勤三方经历了14个月浴血奋战,期间克服无数困难险阻方取得了今天大家看到的成绩。2.3柳传志拍板

1997年8月到1998年4月,联想开始接触SAP、Oracle、Baan和SSA,拉开了ERP调研、选型和评估的序幕。当时,中国的ERP市场已经在SAP和Oracle的视野之内,联想这样的标杆企业实在是积累国内ERP成功经验的良好机会和开端。SAP和Oracle非常积极,表示了极大的合作愿望。经过反复论证,联想最终选择与SAP合作,并选用R/3系统。1998年4月到1998年11月,联想ERP项目经历了漫长的决策过程。期间,联想的决策者们出国考察了许多大公司,他们发现财富500强的公司里有60%已经用了SAP或其他品牌的ERP系统。李勤带领联想IT部员工到HP学习取经,请HP总裁为联想介绍HP的运作流程和信息化建设经验。竞争使联想不得不上ERP,但投资收益的模糊给决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联想在其调研、选型、评估和确定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一直在反复重点考虑的问题是: 回报:联想实施ERP究竟能否实现?能实现多少预期的目标? 时机:现在上ERP是早了还是晚了?到底什么时候上最适合联想?

投入:联想以前从未在类似的项目中一次投入这么大的资金,投资ERP对联想是否值得?

为了增加联想对ERP项目的信心,1998年5月,德勤和SAP组成的顾问组为联想作了为期三周的调研,初步界定了系统的范围、计划与风险、收益等。但调研的结论依旧没有说服柳传志最终决定签约。“我很尖锐,开会的时候,我会突然指出他的问题,我觉得年轻人和我说话的时候会紧张„„”,柳传志的明察秋毫在联想人人皆知,在外人面前也丝毫不减弱。柳传志认为调研报告没有从根本上讲清楚问题所在,没有明确的成本利润分析。ERP项目风险极大,在巨大的资金成本和失败风险的压力下,模糊的收益使企业一把手难以决策。

客观地讲,ERP项目的成本利益分析是非常困难的,这里涉及到管理和人的问题,不可量化,如何度量IT的价值?除了显性的投入产出之外,IT会带来许多隐性的变革和变化。没有被说服的柳传志依旧没有作决策,但时间已经不允许再拖延了,此时再不作决策将贻误战机,项目已经选型半年多,老系统已经不能再支撑日益庞大的数据,形式逼迫联想必须作出抉择。柳传志最终冒险作了决策,并立下军令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1998年11月9日,联想ERP项目正式启动。联想接下来唯一的选择就是义无返顾地走上了“不归路”——从此联想开始了“没完没了ERP”的工作。

柳传志说,这个项目是他第一次在看不准的情况下做出的决策。3.联想、SAP、德勤合作的尴尬 3.1万事开头难

经过谨慎的选型、评估和决策,SAP正式进入联想ERP项目。

在联想ERP项目中,SAP倡导了TEAMSAP的概念,即由软件供应厂商、咨询顾问公司共同为客户完成系统实施服务,这正是国外企业实施ERP等信息系统时惯常采用的合作方式。SAP认为自己不可能独立完成这样一个宏大的ERP项目,遂将德勤引进联想ERP项目,SAP认为引进德勤的理由有二:首先,德勤在BPR(业务流程重组)方面有深厚的经验,而这并不是SAP的核心能力;相反,德勤在国际范围内拥有为众多行业服务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并且开发出了不同行业的业务流程蓝——IndustryPrint标准模板;第二,德勤拥有很好的ERP实施方法论——Fasttrack项目实施方法。

但SAP和德勤的顾问组合并未减少任何随着项目进展而陆续出现的风险。德勤公司1995年对100多个行业CIO的调查结果把阻碍ERP项目成功的因素归结为十大风险——对变革的抵抗、领导支持不足、变革原因说不清、不实际的期待、项目管理不强、项目队伍技能不足、范围失去控制、缺乏变革管理策划、没有以流程为本以及信息技术无法整合。联想ERP项目遇到的第一个风险是“不实际的期待”,这恐怕也是联想ERP项目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

当时德勤和SAP项目组为联想定下三个目标: 1)实施集成的信息系统; 2)业务流程重组;

3)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把联想培养成为国际化的公司,进军世界500强。

客观地分析这三个目标,我们不难发现,实施集成的信息系统是理所应当达到的,实践证明,通过ERP项目联想的信息系统已经达到了集成化。而要达到BPR的目标实现难度则很大。要达到BPR的目标,首先要求项目参与者对BPR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其次要求项目参与者尤其是咨询顾问对中国特有的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甚至企业文化有非常精准的理解和把握。而当时现实的情况是:SAP和德勤的顾问都无法两者兼而有之,SAP强项在于技术,并不具备雄厚的业务基础和业务流程再造经验;德勤的顾问能够对信息系统的部分作优化和调整,但无力从集团整体上把握。对联想而言,流程重组的动作太大,其自身并未做好准备,所以第二层目标只达到了对流程的梳理和规范,尚未达到重组的目标。第三层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很小,从当时来讲,各方面条件都不充分,所以未达到第三个目标情有可原。

“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联想ERP项目开头难,难在高预期下理想和现实的落差。

3.2.在矛盾中永生 世界永远通过各种各样的矛盾而存在。在ERP行业也有句俗话,叫“Alwaysproblems(永远都是问题,到处都是问题)”。不可避免地,联想ERP项目也充满了矛盾,集中表现在沟通障碍、文化冲突和合同纠纷。

1)沟通无极限

在中国,存在一种“咨询悖论”,姑且不说不少国际性的顾问公司处于运营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在使用外国顾问方面心有顾虑,即使有项目经验的外国咨询顾问也面临着不了解中国国情,存在文化和观念、思维模式以及语言等方面的障碍等问题。与此同时,有本国企业管理经验的人员则很难具备作为咨询顾问所要求的沟通能力、理论功底、方法论以及深厚的行业与业务经验等咨询素质。1998年联想集团决定上ERP项目时,国内还没有真正成功实施过这种ERP项目的咨询顾问,中国顾问没有项目经验,对业务领域的实践经验也不足。德勤和SAP这样的优秀国际企业也不可避免出现这样的咨询悖论。

1998年11月底德勤为联想作了最后一次调研讲解。讲解员由德勤第一任ERP项目组项目经理担任,此人具备系统实施的深厚经验和IT行业背景,但讲解中运用了大量专业的技术术语,据说中英文混说的讲解令柳传志不快。沟通的障碍从一开始就表现得极为激烈。

由于不同公司的定位不同,各家公司都是“有所长、有所短”:SAP的人员技术上很强,对产品熟知,但对业务环节不甚了解;德勤的顾问具备管理和业务流程的知识和经验,但对系统不是很了解;联想所具备的是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的决心和热情。ERP项目成功要求三方精诚合作。而合作面临的第一难题就是沟通,很多SAP的顾问是技术出身,很难沟通;联想的项目组成员也是从不同的部门抽调过来的,比如从企划部、IT部门以及子公司业务部门调用等等,这些人员之间也存在沟通问题,况且这些人员非常没有归宿感,没有成就感,付出120%的努力,最后的结果可能只能达到60分甚至50分,期间的辛酸可想而知。

但联想的项目组成员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坚信:沟通无极限,没完没了的ERP需要没完没了的沟通,只有及时和真诚的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2)文化冲突

联想、德勤和SAP三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有比较大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三方的价值判断大相径庭。缺乏中国本土的文化背景使顾问对许多事情无法理解。1998年,联想集团实行的是事业部制,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适合联想企业规模扩张和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为了激励事业部的总经理像电脑公司杨元庆、联想科技郭为等人,联想实行的这种事业部制是模拟法人制,事业部有资金的概念,会计核算方法不是国际上通行的核算方法。这种制度是联想取得竞争优势的一招好棋,机制灵活,促使人干劲十足。但系统不能很好地实现这种模拟法人,国际化的SAPR/3系统的思维很简单,要么是事业部,要么是法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AP从总部请来一位资深咨询顾问。ERP项目组成员为之翻译了大量的资料文档。为了解释清楚联想为什么要实行模拟法人制度,费尽口舌,可是这位资深顾问依旧不能理解。文化冲突第一次集中爆发。资深顾问无功而返。

3)合同**

联想ERP项目磕磕绊绊,经历了由于SAP和德勤在付款条件上的分歧而导致的第一次危机。付款分歧使德勤认为无法将项目进行下去,遂于1998年12月31日通知取消原定于1999年1月4~8日在上海进行的FastTrack实施方法培训。致使项目受到很大影响,原定方案无法进行。

直到1月25日,德勤公司代表与SAP公司相关人员来到联想就合同问题进行商谈。在此之前,联想项目经理曾就此事与对方多次电话联系,但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商务谈判一拖再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三方正在尽力进行商务协商时,德勤咨询项目经理突然辞职,同时德勤总部明确要求在没有签署协议并收到付款的条件下,禁止使用其标准模板IndustryPrint。而此时,项目正进入最关键的时期,下面唯一的工作就是讲解和利用IndustryPrint设计未来业务流程草案。项目陷入僵局。

1999年1月26日,咨询顾问离开联想,ERP项目事实上被迫终止。3.3把ERP进行到底

联想ERP真是举步维艰,ERP项目组只能用热情一次次地冰释所有的绝望,没有任何退路可以走。

在一份资料中,我们看到这样一段话:“虽然德勤某些顾问和人员处理问题的方式过于简单,给项目带来了直接影响,但德勤在没有任何协议与约定的情况下进行了大量投入,并在得到我们的要求后积极寻找资源,充分表现了对联想项目的重视与合作的诚意,我们不应过多指责,要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事实上,只有我们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在项目被迫停滞的痛苦时期,联想对项目进行了深刻的总结,认为三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SAP没有及时解决合同问题、在发生危机时未及时与联想方沟通;德勤公司虽情有可原,但部分人员采取极端做法,也似乎有失规范、职业的风范;而联想,缺乏经验,双方在没有建立起起码的信任与团队工作方式,界面过于生硬。因此,项目必须在内外两方面都进行革命性“手术”:对外,积极与德勤、SAP公司联系,为确保项目成功在付款方式上宁愿做出重大让步,与高层联系建立了必要的信任与联系机制,签订了补充协议,增强约束;对内,寻找合适的项目推动与管理人选,全面改组项目组,加大业务部门的参与。

经过努力,项目于1999年3月恢复。4月初,确定由时任联想电脑公司副总经理的王晓岩担任项目总监,投入50%以上的时间,并由集团业务发展部参与,增加对项目的推进力度。与此同时,为增加业务部门的投入,由业务部门关键用户代表出任功能小组组长,并为每一个小组配备了有一定协调组织能力的项目助理;并与高层召开多次会议,呼吁高层投入和业务部门的责任。最后确定,ERP成败最直接的责任在业务部门身上。如果ERP项目不能准时顺利上线,将对上至执委会、企划办,下至各子公司经理进行惩罚。

经历了坎坷,项目终于又走上轨道,时间已到1999年5月中旬。把ERP进行到底是联想、德勤和SAP的唯一的选择。4.德勤的失与得

4.1.Fasttrack和IndustryPrint的魅力

咨询公司的价值在于帮助客户赢得时间和降低风险。FastTrack和IndustryPrint是德勤为联想赢得时间并降低项目风险的两大法宝。

德勤的FastTrack包含五个阶段六条线索,五个阶段是:范围评估与策划;目标与期望确认阶段;流程重设计;系统配置;测试与交付使用。六条线索贯穿于每个阶段:项目管理、基于SAP的R/3的业务流程重组、技术结构(确保在准确的时间存在适宜的技术环境,如平台、网络、外设、备份和恢复系统等到)、流程和系统整体性、变革管理(重视领导变革是项目成功的基本要素)、培训和文档。培训和文档的线索要求选择合适的人在适宜的时间接受合适的培训以完成知识转移,使联想能拥有专家、资源和一套方法论,实现自给自足。

FastTrack使摸着石头过河的联想少走了许多弯路,联想实施ERP基本上是按照德勤的FastTrack来做的,节约了许多时间成本。

而IndustryPrint则是德勤针对不同行业的用户开发的一套集成了行业最佳实践(BestPractices)的业务流程蓝图。联想使用IndustryPrint可以快速界定项目的范围,并且作为设计未来业务流程的参考。4.2.在得失间找到平衡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得失间找到平衡。

在本文的采访过程中,笔者惊奇地发现参与过联想ERP项目的德勤顾问基本上都已经离开了德勤。我们无法探究出他们离开德勤的原因,但我们知道项目的艰苦卓绝的确击垮了许多人的意志,在个人的选择中也许不愿承受。由于联想是国内首例较成功实施ERP的IT业大型企业集团,德勤的品牌知名度随即加强。德勤在联想ERP项目中积累了宝贵的项目经验,在本土化的道路上迈了一大步。5.启示录

5.1ERP给联想带来什么

企业成功实施ERP的标准是什么?业界认为衡量ERP成功实施的标准是“把企业所有的资源,通过ERP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达到资源利用的协调;通过整合使业务各环节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可以认为联想的ERP项目是成功的,因为通过ERP,联想整合了业务各环节的资源并提高了效率。

据统计,ERP系统正常运营后,联想为客户的平均交货时间从11天缩短到5.7天,应收账周转天数从23天降到15天,订单人均日处理量从13件增加到314件,集团结账天数从30天降低到6天,平均打款时间由11.7天缩减到10.4天,订单周期由75小时缩减到58小时,结账天数由20天降到1天,加班人次从70人削减为7人,财务报表从30天缩至12天。今日联想,企业运作成本降低,企业利润大幅增长。

但ERP的功效绝不仅仅在于此,更重要的,ERP是一场管理革命。

通过ERP项目,联想培养了一批国内领先的IT管理人才,他们是联想ERP项目的附属产品,但却是联想决战信息时代和服务经济的希望。正如联想2001年8月29日与广州华凌电器签约500万元ERP项目,联想ERP项目的功效已经超越了工作效率的提高,有人说它带动了联想由“产品”向“服务”的战略转型。虽然有一些经历过联想ERP项目的人员离开了联想,但他们却没有离开ERP实施。亲身经历联想ERP项目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是更多的中国企业实施ERP时的一笔宝贵财富。

联想集团副总王晓岩说,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不仅仅是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降低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支持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为企业大规模运作提供有力保障,大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是对先进管理思想的理解和应用。

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体制与观念变革的过程。联想做的比较超前,体会也比较深入。联想在上ERP的过程中,体会到首先要学习和领悟先进的管理思想。先消化理解思想,再开发使用系统软件。信息化不是开发软件,更重要的管理思想的解放、管理制度的创新以及业务流程的重组,开发软件只是其中一部分工作。5.2如何提升ERP成功系数 联想的ERP项目为我们昭示:ERP项目的成败并不取决于技术、资金、系统、应用软件和软件实施,而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主体意识以及与专业化咨询公司的合作方式和合作精神。

在企业自身主体意识方面联想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现任贯智赋能管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事业合伙人、高级客户经理、原联想ERP项目副经理邱昭良认为:国内企业要想成功实施ERP首先离不开企业高层强有力的支持。如果企业高层不能清醒认识实施ERP的目的和风险,就不会注入足够的资源参与到项目中,不会投入足够的精力参与项目的各种重大决策。而且,高层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不能停留在意识上或口头中,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并且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整个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也认识到项目的重要性和特征,从而积极参与,真正担负起“项目主人”的角色。事实上,将ERP项目视为单纯的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而不给与足够重视,通常是ERP实施失败的最直接原因之一。联想ERP项目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柳传志的把关,朱立南的坐镇和王晓岩的亲历亲为。成功实施ERP的第二个条件是企业业务部门的积极参与以及项目资源充分,联想在ERP项目中的做法是专门建立了约80人的项目小组推进全集团的ERP实施。

在与专业化咨询公司的合作方式和合作精神上,联想ERP项目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咨询公司是厂商和用户之间的桥梁,在引导企业重组、规划以及处理项目中不可预测问题方面有重要的价值。ERP项目的顺利进展离不开与咨询公司的合作,而合作最重要的是保证沟通充分、顺畅和及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问题处理和决策的效率。

总之,ERP对企业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ERP的实施同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不能急于求成。国内企业在实施ERP项目时不妨借鉴联想ERP项目的经验,防患于未然,提升ERP成功率。5.3“一把手”工程

联想在实施ERP项目的时候,领导的言行一致起了很大的作用。时任联想集团总裁的柳传志首先明确了业务为项目让路的原则,也就是说当项目的开展与业务发生冲突时,业务要全力配合项目,具体表现在:抽调各子公司、各部门精兵强将加入项目组,并担任重要岗位,如抽调当时联想电脑公司的副总裁担任项目总监,当时担任联想科技发展公司运作中心副总经理的笔者也是在这个时期被抽调到项目组担任项目经理的,甚至有个别部门除一个总经理留守外,其余副总一级的干部全部投身ERP项目组。只要是ERP项目组要求柳总参加的决策会议,他场场必到,并且此类决策会议是由时任联想集团常务副总裁的李勤亲自主持,会议规定各子公司“一把手”必须到会,且必须亲自汇报本子公司推进ERP项目的情况及遇到的问题。很多企业的“一把手”往往混淆了ERP理念与ERP项目的区别,忽视了ERP项目的项目特性,用ERP理念的东西去套ERP项目。

只有“一把手”对项目管理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时,才能清晰地知道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推动项目,在什么阶段关注什么样的问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挥“一把手”的作用等,从而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这样,“一把手”就不会盲目地在项目中投入过多的时间与精力,而是在需要的时候有效地推动项目。

在联想集团神州数码ERP二期项目中,项目领导委员会会议基本上就是公司的最高层决策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都是各个部门的“一把手”,这样的会议在项目最初开展的两个阶段基本上是每月召开一次,但当项目进展到“流程设计与确认阶段”时,则改为每两周一次,到项目进入上线前最后一个阶段时,已经改为每周一次。郭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更是起到了适时的推动作用,他在整个项目实施前后共参加了四次会议,每次出席会议都将项目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潮:第一次是出席项目正式启动大会,吹响了出征ERP的号角;第二次是参加流程确认阶段的领导委员会会议,推动了重要的流程变革;第三次是参加项目上线誓师大会,再一次明确了对项目成功上线的信心,进而把项目推到了最高潮;最后一次是参加项目成功上线表彰大会。在这次会上,郭为微笑着说:“九个区域平台的总经理可以踏踏实实把你们已经拟好的辞职报告收起来了。”郭为的一席话可以说是为神州数码的ERP二期项目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也正说明了“一把手”只有对项目管理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能够充分地运用其方法,并在适当的时候借势发力,才能使项目按照既定的计划有效地开展。

案例讨论题:

1.联想为什么要实施ERP?

2.联想实施ERP时遇到了哪些障碍?如何解决的? 3.德勤咨询公司在联想ERP实施中的作用如何?

4.“一把手”工程原则在联想集团ERP项目中是如何体现的? 5.ERP为联想带来了哪些竞争优势?

第二篇:联想ERP案例分析

联想ERP成功案例

资料来源:

2000年8月15日,联想集团正式对外宣布由联想、SAP中 国和德勤合作的联想集团ERP项目实施成功。联想集团ERP项目的成功不但创造了中国IT行业在ERP项目中的第一,也创造了一个新的Legend(传奇)。

面对取得的成绩,每一个参与项目实施的人员都该十分欣慰与骄傲。联想集团常务副总裁李勤这样评价ERP项目的实施:―ERP系统的实施与上线,使联想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模式都跃上了新的台阶。SAP R/3 系统的使用不但提高了联想的核心竞争力,也为联想搭建起了一个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联想项目实施背景介绍:

联想集团作为中国IT行业的“领头羊”,自1984年成立至今,已经有16个年头。16年里联想由几个人、投资十几万人民币的小公司发展成为拥有员工近万人,年营业额150亿人民币的集团性企业,所取得的成绩不能不说是惊人的。但是公司“惊人效益”却是在管理严重滞后的情况下达到的。公司需要引进更新更好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使企业保持不断前进的动力。

另一方面,联想集团的业务范围也相当广泛,从计算机/网络产品代理,系统集成业务到联想自有电脑品牌业务,需要有与之相当的技术实现手段来帮助企业做好内部规范化管理。而企业内部当时使用的自行开发的MIS系统难以完成上述使命。

在这样的背景下,联想开始寻找外部合作伙伴,考虑采用先进的ERP管理系统,并通过ERP管理系统的实施帮助企业搭建起内部管理的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水平。在经过一系列的选型调研活动之后,联想集团在1998年的11月24日正式与SAP签约。SAP提供ERP应用软件(即SAP R/3 系统),同时SAP中国提供部分咨询力量,参与联想集团ERP项目实施。

* 联想项目实施过程回顾:

*联想集团ERP项目的实施方案最初确定为以对业务流程进行循序改进的方式进行。先利用SAP R/3 系统各模块的基本功能将联想内部过去分散的业务处理集成起来;再在集成的基础上开发SAP R/3 系统功能的优势进一步优化流程;在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之后,再结合企业与业务变化的情况,做进一步的调整,采用这种螺旋式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

*项目实施方法采用德勤提供的FastTrack实施方法,在ERP的实施过程中伴随BPR的工作内容。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将第一阶段的实施范围确定在:在北京建立并实施核心系统。设计、配置、测试核心系统,使 其100%符合北京的要求,80%-90%符合联想任何平台和分公司的要求,70%符合香港的要求。为联想内部的代理

和系统集成业务实施FI、CO、SD、MM核心系统;为自有品牌的联想电脑业务实施 FI、CO、SD、MM和PP的核心系统。预计在13–14个月内完成上述工作。

* 案例分析

* 联想为什么要实施ERP1、企业竞争力提升需要信息化支持

联想实施ERP之前,存在业务员不能及时了解库存信息,签了合同不能交货的情况,不但丢了市场,客户满意度也差;也存在销售与库存信息不对称,造成长期积压的情况。企业市场化机制、客户满意度提升、管理成本的降低、企业效率的提高形成企业竞争力,而这几点都需要信息化作基础。

2、信息化能加强管理和控制

联想实施ERP之前,在98年全年结算时,发现辅料成本由于生产线不能停线盘点而计入在线存货,至年末盘点才发现问题,冲减利润,差点造成亏损。

3、信息化能杜绝客观上的“造假”

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集团没有一个统一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就只能靠层层数据上报、汇总,才能形成整个集团的合并报表。这么多的层级和环节,怎能确保没有“假”和任何“纰漏”呢?

4、信息化带来真正的市场化

联想实施ERP之前,仍沿用计划经济购销存模式,而计算机产业技术发展和价格跌落速度日益更新,存货成本越显越高,越卖不出去,形成恶性循环。而信息化能让后端准确掌握前端信息,既能快速供货,又不产生积压,由企业“推”转变为用户“拉”,根据市场需求弹性控制生产、采购。

* 联想在实施ERP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实施ERP前背景:92年,自行研发MIS系统,以财务为核心,根据企业运营需求而定制的管理信息系统;96年,与北京利玛公司合作实施了MRP-Ⅱ,仍停留在定制范围内,需不断添加新模块。

问题1:不实行ERP等死,实行ERP找死。

ERP对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多工厂、多地点的跨国经营运作管理极为有效,通过实施ERP、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供货时间缩短、对客户和市场需求反映快速灵活,进而大大增强了企业的“获利能力”。但是,实施ERP也存在较大风险,企业现行的管理方法与现代管理思想是否能嫁接得很好,这与企业的内在管理素质有关。

解决方案:树立宏伟发展目标—进入世界500强;实行―一把手工程‖;业务部门主导;强化培训;形成联想特色的ERP项目管理方法。

问题2:选择何种方式实施ERP

实施ERP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还是一个管理问题。选择怎样的合作伙伴才能提高成功的几率。

解决方案:联想考虑到公司正面临强大的业务经营方面的压力,无法投入大量人力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因而决定购买成熟的ERP产品。联想采用国外企业实施ERP等信息系统时惯常采用的合作方式,即由软件供应厂商、咨询顾问公司共同为客户完成系统实施服务。SAP公司是世界500强背后的管理大师,全球最大的企业

管理和协同化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功能成熟,特别是在财务管理和库存管理方面是国内产品所无法比拟的;德勤在BPR方面有深厚的经验,而且德勤在国际范围内拥有为众多行业服务的经验和知识累积,并且德勤拥有很好的ERP实施方法论。

问题3:98年11月起实施ERP一期,4个月后没有成效。

危机一:联想内部认为ERP只是一个软件系统,当作IT项目来做,项目组以技术部门为主导,业务部门没有介入。由技术部门推动业务部门做,后者不积极,业务流程的设计优化根本没有办法深入,项目也无法推进。危机二:99年1月,德勤咨询顾问离开项目组,ERP项目被迫终止。

解决方案:

1、99年4月,联想毅然重组ERP项目组,改为以业务部门为主、技术部门为辅的团队,由掌管财务和人力的助理总裁王晓岩出任项目总监,直接对柳传志负责;

2、业务部门梳理现有的业务流程,在技术项目组的全面支持下把业务流程系统化、集成化,然后把优化之后的流程在ERP系统中实现,实现流程电子化。联想从最初的依赖顾问转为“以我为主”,学习了德勤的知识和诀窍,进行“知识转移”。

问题4:全部采用SAP流程,可能对联想内部管理模式改变很大。

SAP软件集成了国际许多先进企业的优秀经验,它本身包含着许多优秀的管理流程。SAP公司也花了半年的时间,对联想的需求做了总体分析,并对联想的现有成熟管理方法有机地与现有系统进行了整合。但是联想公司有一套很成熟的财务管理系统,如全部照搬SAP流程,可能不适用联想现行业务特点。

解决方案1.强化沟通;2.创造性解决实际业务流程与ERP业务流程矛盾,先按照ERP流程去做,再逐步优化。一是二次开发—SAP对联想结合中国特色原有做法进行二次开发,用来配置现有业务模式,例如代理商政策;二是业务调整,例如财务部门;三是全新引入—对R/3系统中极富特色的部分,联想都引入到自身ERP系统中,例如信用管理;四是保留原有—联想并非完全采用R/3做法,例如财务模块。* 实施效果

衡量ERP成功实施的标准¡ª把企业所有的资源,通过ERP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达到资源利用的协调;通过整合使业务各环节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按照这个标准可以认为联想的ERP项目是成功的,因为通过ERP,联想整合了业务各环节的资源并提高了效率。

据统计,ERP系统正常运营后,联想为客户的平均交货时间从11天缩短到5.7天,应收账周转天数从23天降到15天,订单人均日处理量从13件增加到314件,集团结账天数从30天降低到6天,平均打款时间由11.7天缩减到10.4天,订单周期由75小时缩减到58小时,结账天数由20天降到1天, 加班人次从70人削减为7人,财务报表从30天缩至12天。

今日联想,企业运作成本降低,企业利润大幅增长。

* 达到的目标

在第一个层面上:实现了信息系统的集成性、准确性和实时性;

在第二个层面上:梳理了业务运作的主流程,部分流程得到优化。

* 实施成功的关键

1.联想集团高层领导的重视。

2.战略目标的制定与调整也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

3.充分证明了联想文化的力量。

4.得益于SAP、德勤顾问的通力合作。

5.归功于联想成熟的管理机制和基础,特别是在人才和资金方面的雄厚积累。* 案例总结

* 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整合企业资金流、信息流、物流,达到信息共享、信息实时传递、信息挖掘分析,为企业各个层面决策提供事实数据支持的同时,优化企业流程,降低各个环节流转成本,加快资金周转,提高企业利润率,做到企业在获得合理利润的前提下,满足企业客户对产品质量、传递时间、生产过程监控的满意度以及获得其他延伸性要求的目的,从而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依赖性,扩大市场对企业品牌的认知。

1、使财务管理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信息化可做到企业运作过程中所有环节的人财物变化都通过财务绩效体现。ERP系统中的财务信息化具有集成、共享、实时、精准四项特点。一是采用财务信息管理软件后,一般可在以下方面取得明显的效果:库存资金降低15-40%;资金周转次数提高50-200%;库存盘点误差率降低到1-2%;短缺件减少60-80%;劳动生产率提高5-15%;加班工作量减少10-30;按期交货率达90-98%;成本下降7-12%;采购费用降低5%左右;利润增加5-10%等。二是可使管理人员从复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把精力放在提高管理水平上,去解决管理中的实质性问题。三是可防范风险,保证给库存提供真实的价值,避免库存积压,决策失误。四是资金流动性加强。

2、推动服务创新,提高客户满意度

通过构建客户信息数据库,用户每次访问都被记录下来,客户的每次购买行为也被记录下来,企业在接到客户咨询电话时,随时可调阅该名客户购买及被服务的记录,以便于向客户解答;企业也可以运用系统主动向客户了解购买需求及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

3、提高企业效率,营造新型的企业文化

通过信息化、无纸化办公,简化流程,节约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增强员工凝聚力。

4、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不仅仅是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降低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支持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为企业大规模运作提供有力保障,大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联想ERP案例分析

班级:

小组成员:师英杰09财管3班200919121141 张钰200919281131 张盼盼200919281127 钱晶晶200919281118 宋婷婷200919281110

第三篇:联想ERP实施总结完整-吐血推荐

最全最热最专业的文档类资源,文库一网打尽的设置及业务 BPR 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因为项目组清楚的知道如果想拿出一份大家 都满意、规范的、统一的业务流程是必须要进行业务 BPR 与系统组织结构设置的,经过了 四次项目领导委员会的决策会议,大家反复的论证最后一致通过了项目实施范围、系统组织

结构设置以及相关业务 BPR 方案。

* 成功之处:

项目组核心班子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并达成共识,同时,领导委员会的关键成员均参 与过 ERP 的实施工作,在对 ERP 相关知识的理解上较为通透,因此,对决策产生了非常积 极的作用并提高了决策的效率;

项目实施的指导原则“以速度优先,先僵化、后优化”作为决策的前提,因此,业 务 BPR 及系统组织结构设置的决策工作进展较为顺利;

项目领导委员会的决策机制非常有效,一方面避免了决策人不及时决策,另一方面 保证了决策了的事情不反复;

在项目实施指导原则的前提下,实施范围界定、业务 BPR 方案以及系统组织结构的

设置相对清晰与合理,使得决策非常有说服力。

* 不足之处:

在业务 BPR 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上不够充分,给决策带来了一些困扰;

没有在项目领导委员会及公司其他高层领导范围内进行变革管理思想的宣传,导致 决策的某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反复;

在制定业务 BPR 方案时,比较注重对可行性及多方利益的权衡,忽视了对方案的执 行将带来的变革与影响的研究;

3、设计业务流程,编写业务流程图和描述文档,并得到各业务负责人的确认;

流程的设计是项目实施的核心步骤,我们既要实现复杂多样的业务需求,将公司管

理策略在系统中顺利实现,又要满足财务核算的各种条件和原则,保证我们的业绩最终能在 报表中真实的反映,流程设计其实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将灵活的业务情景归纳成统一的

业务流程,规范成有序的、与财务核算结构匹配的业务数据,实现业务和财务的双方要求。只有有了规范统一的业务流程,我们才能依据现有的系统模块设计出一套适合于公司业务模 式的系统原形,项目实施才能顺利展开。可以说,流程设计是项目实施过程中难度最大、最 具创造性的一项工作。

鉴于本次项目实施是在九家平台同时展开,而各个平台具有自己的地域特点,同时

在操作方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给项目实施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此,在流程设计阶

段,项目组运作、财务采取了不同的流程设计方法。财务组由于地域差别不大,内容较多但 比较成型,采用了集中讨论的方式;运作组按系统模块将实施人员分成了 SD、MM 采购、MM 库存管理、LAS 运作小组,由北京全职实施人员引导平台全职实施人员围绕实际业务展 开讨论,并充分考虑到各平台的业务特色及流程执行过程中相关接口的顺畅性,在广泛征求

商、财、物人员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九平台通用的业务流程初稿。为确保流程能适应 各平台的业务,分组讨论后又组织全体实施人员对流程的可行性再次进行了论证; 运作、财

务组设计完成了运作四大类、财务八个模块共计 64 个流程,并编写了相应的流程描述文档。其内容涵盖了神州数码 LTL、LNL、LAS 三大子公司九大平台所有正常业务的方方面面。

本次 ERP 上线的同时又要上分库模式,而平台的运作流程也发生了较大改变,为了

确保上线后各业务流程能在平台得到贯彻,项目组在 6 月 26 日至 6 月 28 日组织各平台商、财、物经理至京,由各业务负责人对相关流程进行了确认。

* 成功之处:

打破部门的本位意识,站在更高的位置看事情;

完善的流程设计、描述模版确保了后续系统配置、系统测试任务能够顺利开展;

流程讨论和组织有效,迅速拿出结果; ★

流程讨论比较深入,后期反复不大。

* 不足之处:

流程间接口关注不足;

对系统实现考虑较多,对流程实现的优化考虑不足;

对平台全职员工系统操作培训应在流程讨论前进行。、完成岗位角色匹配表,并得到业务负责人的确认;

岗位角色匹配工作是参照已经设计好的流程,考虑到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将流程中

涉及到的工作岗位及这些岗位所涉及到的具体角色进行匹配。通俗地说,就是列示出流程中

都涉及到哪些工作范围,每一范围都包括哪些具体的工作业务。岗位角色匹配表是进行系统 原型配置和权限配置的基础。

这项工作的展开也是由北京引导平台全职人员具体实施的。具体包含平台商务岗位 角色匹配表、平台财务岗位角色匹配表和平台物流岗位角色匹配表。另外,运作组还承担了

平台事业部的所有岗位角色匹配,平台全职人员整理出岗位角色匹配表。每一个用户对应多

个岗位,每一个岗位中又包含若干角色。我们分了几步完成:

北京人员引导,以一个平台为模版,然后分工给平台全职人员并行制作匹配表初稿;

将平台人员各自的完成的表格汇总成一份,再发回给他们根据平台特色修改和丰富;

再汇总、集中讨论,最终确定了统一的表格。

* 成功之处:

充分借鉴了北京已有的岗位角色匹配表的经验,执行速度比较快;

针对各平台同类角色相似性,按模块分工,采用平台间并行的方式,汇总后再丰富 个性化内容,效率高。

* 不足之处:

①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操作的感性认识,对该表的理解不足,造成工作出现反复。、对全职实施人员组织初级培训,实施人员通过基础知识考试;

本次 ERP 项目的培训工作主要是面临着 9 大平台的全国性的跨地域性的培训 , 压力 大 , 为确保培训后的最终用户操作人员真正能够进行系统操作 , 项目组核心人员通过沟通 , 一

致认为不仅要确保在上线时保证所有在系统操作的人员能进行操作 , 还要保证每一个平台都

有一人能承担起本平台系统操作的培训指导和后期系统支持维护的工作,并具备与集团 ERP 项目组进行系统专业语言沟通的能力.为此 , 集团项目组果断地对平台实施了平台派骨干人员

来京进行封闭式集中教学的培训方式(这批人以后在北京项目组称平台全职人员)。

对于平台,由于北京存在师资短缺的困难,为不影响整体培训效果,项目组同时启 动了平台自学方式进行整体培训的推进工作。

在北京,培训老师对平台的全职人员自身的不同学习情况采用了有针对性的重点辅

导,尽量采用易理解的言语直接进行表述,使之能尽快走进项目,融入到项目中;另外。平台全职人员由于都是平台的外派人员,因此他们本身就肩负着平台的重任,压力极大,使命

感极强,正是如此,平台全职人员克服了一切困难,变压力为动力,使本阶段的培训目标顺 利的实现。

对于平台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为了让平台全体人员认识 ERP , 深入了解 ERP.在没有教

师全面实施自学的情况下,主要是明确阶段培训的计划和目标,及时下发各种教学培训资料,(如进行录象,刻光盘等),安排了相关人员进行 ERP 的初级培训,通过自学、复习、知识 竞赛、考试、和问答,到最后进行考试通报传达,以促进整体平台掌握本阶段的重点并明确 培训学习的重要性及对后期的直接影响。

为确保本阶段的学习达到预期效果,项目组通过了笔试考试和基础知识竞赛的方式,来检验培训教师整体培训质量和掌握学员的学习效果,同时制定了培训考试实施规范,以确 保上线实施工作顺利推进。

* 成功之处:

第一阶段是培训宣传实施的艰难阶段,项目刚刚起步 , 项目组从开始就健全了培训宣

传的平台沟通渠道建设工作,统一了平台与总部的接口工作;

由于项目的整体考核工作和考试管理措施方案及时出台,明确了相关岗位人员的职 责,责任落实到人;

“一把手”工程,因而培训整体计划推进执行力度大,培训工作在平台得以顺利推

进;

目标明确,学员学习认真,变压力为动力。

* 不足之处 :

本阶段是项目组的启动磨合期,前期由于缺乏经验 , 使得平台和在京的全职人员其中 也包括部分北京的实施人员,投入的精力不足够充分,没有充分认识到项目实施的难度,尤

其是在项目管理上考虑不够充分,对平台项目经理未进行项目管理的培训;

由于培训时间和自学时间短,对学员学习总体上有填鸭式培训的感觉;

由于项目组是第一次组织这样大规模的培训工作,培训的教材准备不充分尤其是对平台的自学人员。

6、提出开发需求,完成六成的开发需求文档;

系统为了更好的配合业务,需要进一步的开发,根据项目整体计划,本阶段需要提

出开发需求,完成六成的开发需求文档。

但是,这是本阶段唯一一项未完成的工作。主要主 要原因是在当初做计划时考虑欠妥,项目刚启动一个月,平台人员刚对系统有一个粗浅的了

解,北京人员忙于培训、宣贯工作,尚无遐顾及开发需求的整理,而在制定计划时,仅从开 发整体时间中做出这一方案,是很不全面的,对工作量的评估考虑有些不够全面。

* 不足之处:

整体计划时对困难考虑不足、时间安排不妥,随后对计划进行了调整

* 改进措施:

项目组及时在下一阶段的推进中,对计划进行了调整,顺利地完成了全部开发需求

文档,对整个项目的实施未有影响。

7、完成了本期实施的详细费用预算及实施人员的考核方案;

项目的总体费用及投资在项目启动前就已经在项目评估报告中列出了,但只是根据

一个大致的估计算出的总盘子,仍不够细化,由于项目实施周期较长,如果不把项目的花费

进行科目及期间上的细化,肯定会导致项目费用失控,项目组核心认为,就算在预定的时间

内成功上线但费用上却超出预算,那麽它也算不上是成功的项目。因此,项目组在此期间将

项目预算进行了科目及期间上的细化,以便于进行费用控制。

另外,项目组考虑到对于所有参与项目实施的人员,不管是全职的还是非全职的,对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它要与这个人在项目中的职责相匹配的,在人力资源部 的大力配合下,项目组制定的激励考核方案正式经过人力资源部的审核并下发执行了。

* 成功之处:

费用预算按照月份进行细化,使得项目组核心成员再次的审视了一遍项目各个阶段 应完成的工作以及所需要的资源耗费,使得下一步的费用支出更清晰明确,知道什麽钱该花

什麽钱不该花,能够对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

实施人员考核方案的出台使得每一个参与实施项目的人更加明确自身的定位与职责,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 不足之处:

没有很好的考虑平台实施中的花费,导致了后期专门针对平台进行了一次费用预算 追加申请;

考核方案制定的类型属粗放型,受时间影响,任务要求不够明确细化且欠缺可行性;

制定的考核方案没有专人去宣传与培训,导致后期在考核方面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没有很好的起到激励的作用。

8、平台宣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项目组召开的 ERP 二期工程项目启动大会,是项目宣传工作的正式开始,会上华总

明确了集团项目宣传责任人和平台宣传负责人在本次项目做好宣传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职责

和使命赋予了这支团队极高的战斗热情,为后期推进整个项目工作奠定了基础; 紧跟着项目

宣传组实施了整个推进计划,落实了本阶段的实施重点和宣传目标,统一了平台及北京的宣

传思路和宣传的口径,统一启动了集团内部网页,充分利用网页优势进行完成工作进度的通 报,并组织电话会议,通过大家的经验交流,充分将好的推进方法得到资源共享和利用,确 保了整体推进效果。

各平台在宣传工作中着重加强对事业部进行 ERP 宣传,利用录象带进行 ERP 企划资源的宣传,在办公区内挂 ERP 横幅、利用板报进行 ERP 基础知识等宣传方式,保

证了项目顺利实施。

* 成功之处:

项目宣传工作做到北京与 9 大平台同步进行启动,集团与平台前后呼应的方式进行,为后期进入总攻阶段奠定了基础;

通过集团和平台的宣传、做到了全员参与,增强了全员实施 ERP 的决心。、数据组工作启动;

这个阶段,集团数据组刚刚组建,这是集团项目组中最年轻的一支队伍,所有人员

均没有参加过一期项目的数据工作,有些人是到项目开始才接触 ERP 系统的,而这支队伍还 必须担起指导 9平台数据组工作的重任。

如何迅速形成集团数据组的战斗力,如何迅速建立

起平台的数据组,是这个阶段的核心任务。

集团数据组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采取了学习一期数据工作文档的方式,并开展讨

论,研究工作该如何开展,同时将相关文档发给平台,进行数据组的启动入门培训。

为尽快锻炼这支年轻的队伍,6 月 23 日,集团数据组接到了 IBM 事业部拆分的通 知,将 IBM PC 从原有的 IBM 事业部拆离成新的一个事业部,而距离拆分的要求时点仅剩下 1 周的时间。

这是一个不属于二期项目实施范围的工作,集团数据组承当了主要的拆分任务,开发了相关的数据拆分程序,制定了相应的拆分策略和时间表,并将工作落实到人,建立了

有效的工作结果检查机制,于 2000 年 7 月 2 日顺利完成了拆分任务。

* 成功之处:

拆分任务的完成,充分检验了数据组的实施推进能力,为整个项目实施工作奠定了 基础;

通过学习一期数据工作文档,借鉴了前人的很多成功经验,集团数据组较为快速的 了解了数据的整体工作内容,同时平台也开始了解数据相关内容;

临时执行 IBM 事业部拆分任务,很好地锻炼了队伍,检验了队伍,集团数据组很快 形成了核心战斗力,增强了 10 月上线的信心,为后期领导平台数据组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 不足之处:

由于集团数据组没有数据工作的经验,一期项目的数据人员全部去了电脑公司,所

以在这个阶段对平台数据工作没有做明确的指导,导致平台数据工作在这个阶段开展困难;

临时增加的拆分任务打乱了集团数据组的原计划,致使有关工作滞后 1 周左右,但

没有对整体计划造成影响。

10、加强团队建设,实施队伍渡过了艰难的磨合期。

ERP 项目组的最大特点就是人员来自方方面面、各个部门,每一个人都带着自己的 想法,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部门背景,又由于项目组不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部门,终究是要解

散的,所以,在项目组里的人很难有归属感、成就感,再有,就是对目标、方法比较难以达 成共识,每个人都站在自己部门的利益想问题,如果真的形成这样的局面,队伍将不战而垮,项目将走向失败,因此,项目组核心成员一致认为完全有必要进行一些团队建设的活动以加 强队伍的磨合,在此期间,项目组组织了一系列的 Team building 活动并突出企业文化方面 的内容,同时对于平台全职人员在生活上给予极大的照顾,经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大家彼

此已非常熟悉,集体感增强,各 Team 工作组的工作有了一定的改善。

* 成功之处:

项目组核心成员参与过项目组工作,站位高、有大局观,并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 敬业精神,因此思想意识非常容易统一并达成共识,有了这样的一批核心,这只队伍的凝聚

力与战斗力是不可估量的;

决不忽视团队建设工作,甚至在项目开始之初把它放在了第一位,哪怕牺牲一定的 时间、费用与效率也值得;

培训与各类活动的组织工作做得较好,说明我们具备了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

* 不足之处:

Team building 培训的质量不高,时间不充裕。

第四篇:erp项目实施

erp项目实施

企业实施项目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需要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项目团队,才能保证ERP实施工作的成功。为了确保ERP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并加强ERP实施项目的领导和管理,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组织上的保证。

(一)组织工作的重要性

在ERP实施项目的组织机构中,必须由以下四方面人员组成,即企业领导、企业IT技术人员、各科(处)室领导及管理人员和ERP供应商的实施顾问组成,其中动员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参与项目的实施极为重要。

谁是企业ERP系统应用的主人,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在一些应用ERP的企业中一直没有搞清楚。在一些企业中把ERP系统的实施和应用工作都认为是计算机中心人员的事情。管理科室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袖手旁观,不积极配合,作为份外的事。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必然失败。这里关键问题是没有搞清谁是ERP系统的主人的问题。ERP系统的需求应来自管理的第一线,是为了改善现行管理才使用ERP,项目安装成功后也是一线管理人员来使用。因此ERP项目的实施和应用,从一开始管理部门的领导和职工就应积极参与,作为自己的事情来对待。计算机技术人员只是处于一个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的角色。当然由于我国企业管理比较落后,对计算机技术缺乏了解,在系统开发的前期,企业计算中心人员要负起更大的责任,要起到技术引进和启蒙教育的作用。但IT人员千万不能一切包办代替。企业要采取一切措施争取一线管理的领导和职工尽快地进入角色,与IT人员积极配合,努力学习和掌握ERP系统的知识,积极参与本部门相关子系统的实施工作,详尽地提出自己的需求和意见,尽快掌握ERP系统的有关应用知识和操作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出真正作好ERP系统的应用工作,才能使ERP系统在企业获得成功。

(二)ERP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方案:

在企业开展ERP实施工作时,必须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机构,才能保证ERP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下图给出了项目实施建议的组织方案。本建议方案是一个两层的组织机构,其中上层ERP项目实施的领导小组,是该项目的决策和领导机构;第二层ERP项目实施具体工作执行者,是一个高素质的团队。ERP实施项目的组织方案

(三)各组织机构的职能

(1)ERP实施项目领导小组(或委员会)

A、组成:

ERP实施项目领导小组是由企业高层领导、各部门级领导和ERP供应商的咨询顾问组的负责人组成。其具体组成是:

·组长(或主任)由一名厂(公司)级领导(最好是第一把手)担任

·成员:

-厂(公司)级各位领导

-有关处(科)室、车间(分厂)领导

-计算中心负责人

-关键岗位管理人员

-ERP供应商实施项目顾问组负责人

B、职责

ERP实施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对ERP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把握咨询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控制工作的进度计划和工作质量,提供所需资源和协调所发生的资源竟争和发生的矛盾。其具体任务是:

·决定ERP实施项目投入的人力、物力、资金等各项资源,并在资源发生矛盾时进行调度和协调;

·挑选参加ERP实施项目小组工作的成员,任命“项目小组”负责人;

·审核批准ERP实施项目的目标、范围和原则;

·审核批准ERP实施项目年、季、月度工作计划;

·参加ERP实施项目阶段性会议,听取并指导项目小组工作报告;

·决策企业管理模式、方法、流程、组织机构等重大调整问题;

·审批有关ERP实施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及考核办法,制定奖惩制度和激动机制,鼓励参加项目的全体人员努力完成本职工作;

·决策有关ERP实施工作中各种重大人事变动;

·审批ERP实施过程中重大技术方案和结论;

·主持ERP实施工作各阶段成果的验收和鉴定。

C、活动方式

领导小组(委员会)不是常设机构, 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例会, 听取工作汇报, 检查工作进度, 发现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如遇重大事件发生时, 可随时召开会议。

D、对ERP实施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的要求

1)领导小组组长应是企业一位高级资深领导人,最好是企业的第一把手,或第一把手委托的一位付总。

2)ERP实施项目的领导者,必须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有着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坚信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在激烈的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把这种信念感染企业中的每个职工,使他们对项目充满信心。

3)领导小组组长必须要有足够的权威,他有权分配ERP实施项目所需要的有关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在人事调动中,要保证ERP实施工作中需要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往往也是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业务骨干,只有企业的最高领导才能进行统筹安排,才能在各项资源发生矛盾时做出有效的协调。

4)ERP实施项目的领导者要有忧秀的气质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他应该善于把任务的目标与项目组的行动统一起来。领导者必须是一位真正的领袖,他不是仅能命令别人去做事,而是能让别人能在做事时充满激情。

5)高级项目领导应该积极地参与ERP实施的实践,在实践活动中与各方面人员沟通,了解真实情况;同时,又不要陷入到锁碎的日常事务之中,随时注意把握大方向。

(2)ERP实施项目小组

A、组成:

1)组长(1人), 副组长(1-2人)(建议: 由企业和ERP供应商实施顾问组各选派一人,分别担任正、副组长);

2)企业IT人员(或计算中心人员),包括系统分析人员和软、硬件人员;

3)与ERP实施有关的各处、室、车间选派参加ERP实施工作的人员;

4)ERP供应商的实施顾问。

B、对项目组的基本要求:

1)ERP实施项目小组,要全面参与企业ERP实施项目的全过程,要确保管理咨询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2)项目小组是由ERP供应商的实施顾问和企业各部门管理骨干组成。项目组中各部门的管理人员要能准确地描述企业的管理现状和业务流程,在ERP项目实施活动中,全力投入项目的实施工作;

3)项目小组是一个高效、团结、协调的团队,要求这个团队要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并在项目执行期间小组成员要100%的时间投入项目实施工作。只有这样的团队才能推进项目的成功;

4)企业抽调的项目小组成员,要熟悉本部门及相关部门的管理业务;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在企业内部有一定的影响力,工作积极热情,有责任心,愿意投身于该项目工作;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较好的人际关系。

5)无论是企业内部的人员还是企业外部的人员,都要打破传统思想的约束,发扬创新精神,积极接受新新鲜事物。

C、职责

负责ERP项目全过程的实施工作, 包括:

1)全面执行项目领导小组的决定,达到项目的预定目标;

2)根据项目领导小组制定的总体目标和进度要求,制定并执行项目的实施进度计划,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听取指示;

3)参加ERP实施项目顾问组织的有关ERP技术的培训;

4)组织并参加现场业务调查和分析工作;

5)参加现行企业业务流程的调查、描述、分析和忧化工作;

6)参与“ERP建议方案”的设计和报告的编写工作;

7)承担计算机硬件系统和网络建设的工作;

8)配合ERP软件供应商进行应用软件的安装、调试及维护工作,并在调试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软件的原理、操作维护方法和简单的二次开发方法;

9)在实施顾问的指导下,组织整个系统的编码工作和数据准备工作,确定编码方案,指导各管理部门的应用小组人员进行编码和数据准备工作;

10)在实施顾问的指导下,组织各应用部门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充分了解ERP软件系统方案,对比实际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对软件系统的用户化修改意见,经过有关方面人员充分讨论后最后确定用户化修改方案,并组织方案的实施;

11)负责对最终用户的操作培训工作;

12)在实施顾问的指导下,协同企业管理部门制定对ERP系统实施项目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参加实施人员的奖惩办法;13)负责组织ERP系统实施各阶段的成果验收;

14)遵照“ERP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大纲”,编制各实施小组的月、周工作计划,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

15)组织ERP系统的最终测试和验收;

16)负责ERP软件系统正式运行后的维护工作和简单的修改、开发 工作。

D、对ERP实施项目小组负责人的要求:

1)实施项目小组负责人直接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要求其全部时间投入此项工作;

2)由ERP实施工作工作涉及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造和软件在各管理部门的应用,因此要求项目小组负责人不但要熟悉计算机技术、ERP软件技术,还必须有较深的企业管理知识,要对企业现行管理较为熟悉;

3)为了便于组织各部门人员参加ERP系统的实施工作,项目小组负责人应具有较高的职位和威望,对上能与企业高层领导进行较好的沟通,对各部门之间又具有很好的协调能力;

4)实施项目小组负责人应有较强的管理才能,有序地安排工作和协调资源的使用,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能有效地控制时间进度、项目的质量和成本;

5)实施项目小组负责人要协调ERP软件供应商实施顾问和项目小组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中发生矛盾时,要善于进行调节,妥善处理矛盾,使整个团队团结协作、思想统一,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6)管理咨询项目小组负责人要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项目发生变化时,领导团队不迷失方向;

7)实施项目小组负责人要有改革和创新的精神,能够接受新鲜事务,在ERP建设中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和现行管理改造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各处(科)室、车间项目实施小组

A、组成·组长: 由各处(科)室、车间第一把手担任组长

·成员: 所涉及岗位的管理人员

B、职责

1)负责本部门涉及的子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实施工作;

2)负责本部门子系统实施中的数据准备和录入;

3)负责本部门子系统的试运行和系统维护工作;

4)负责用户化修改方案的提出、需求调查和设计的配合工作、实施和验收等;

5)制定本部门项目实施“月、周工作计划,并向”领导小组"做月度工作汇报。

C、对人员的基本要求

参加项目实施小组的人员必须是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热情,能

全身心地投入这项工作。ERP是一项新技术,因此小组人员必须对新知识有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小组人员要精明强干、吃苦耐劳、善于团结别人。精通本部门的管理业务。

ERP实施的组织工作的核心是要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企业全体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包括领导的积极性和职工的积极性。为此,在ERP整个的实施过程中都要抓好教育和培训工作。这样整个企业才能统一思想、团结一致,使ERP系统的实施工作成功。

第五篇:ERP成功案例--联想(SAP)

联想实施ERP项目台前幕后

1.联想ERP实施历程

1998年11月9日,联想集团ERP项目实施启动会在联想集团总部大会议室召开,标志着ERP项目在联想集团正式启动运行。

1998年11月23日,联想集团ERP项目誓师大会在海淀工人俱乐部召开,柳传志、李勤参加了会议,吹响了联想ERP变革管理的号角。

1998年11月24日,“联想集团实施ERP新闻发布会及签约仪式”在中国大饭店举行,联想、SAP、德勤三方正式对外宣布联想集团开始实施ERP,公然把自己放在新闻舆论的面前,表明了联想ERP项目“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坚定决心。

2000年1月5日,联想ERP系统正式上线。

2002年1月5日,联想集团ERP系统正常运营两周年。2.柳传志的决策 2.1老MIS与京港整合

联想ERP项目的最初动机源于1998年集团的京港整合问题。

ERP实施前,联想非集成化的老MIS已经不能支撑集团日益庞大的数据处理。老MIS的集成性和实时性都落后于新发展的需要。MIS老矣,不堪重负,系统慢、经常掉网、经常丢数据使得财务的结账工作周期长,时效性和准确性都难以保障。

ERP实施前的1998年,联想香港公司是一个独立运作的部分,惠阳和深圳的公司分属香港管辖,其信息系统不由北京的MIS部门统一管理,分割而治的信息系统造成整个集团的MIS难以集成。香港平台和北京平台所用的核算指标和管理体系不兼容,京港双方的指标口径不一致,导致集团在做财务预算和编制财务报表时经常出现问题。联想回忆说:1998年做1999年预算时,集团财务部门得出的数据根本不能通过集团企划办的推敲。那时集团100多个人负责财务结算,需要28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工作,上个月的经营情况到一个月以后才能得到统计数据,致使管理层无法应时做出决策。

此时,联想集团的业务已经遍布全国,甚至跨到了海外,多语言问题,多币制问题都提上日程。缺少“共同语言”,不能做到资源共享,无法进行产品或地域的获利能力分析。实施全国性、集成性和及时性的系统势在必行。

内忧外患,来自联想外部的竞争压力亦与日俱增,IT技术日新月异,国内外同行业竞争加剧,联想在新的机遇面前同时面临新的挑战。在与国内外对手的竞争中率先在内部管理上得分,是联想赢得最终胜利的必然选择。

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变革自身的第一步,联想的非凡在于自省。2.2传道士麦肯锡

麦肯锡的可爱之处在于它的传道士精神和对中国市场的悉心教育与培养,90年代初期,麦肯锡进入中国,它不厌其烦地拜访中国公司,传授什么是现代管理,什么是科学管理。荣毅仁先生建立的中国最早的咨询公司“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客户都是跨国公司,而真正担负起教育中国市场责任的是许多外国的咨询公司,麦肯锡首当其冲。

柳传志最终决定为联想动ERP的手术,必然选择中掺杂了偶然因素。必然选择ERP的原因是联想不堪重负的MIS现状,竞争的压力以及联想的蓝图。但在看不清前景的情况下,企业的决策者不会轻易一掷千金,说服一把手最后决策的事件往往都带有偶然性。那么促成柳传志最后拍板的偶然因素是什么呢?说来有趣,麦肯锡在其中功不可没。

在联想1998年11月9日正式签署ERP合同之前,发生了许多故事。联想首先接触的咨询公司不是德勤而是麦肯锡。在柳传志作决策前,麦肯锡的顾问曾来到联想,从战略的高度与企业老总探讨了世界500强的发展,认为联想要想进军世界500强必须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麦肯锡论述问题的角度和风格非常符合柳传志的口味,这种高屋建瓴的讨论是其他咨询公司望尘莫及的。在麦肯锡的启蒙教育下,柳传志终于下了决心,并希望请麦肯锡来做ERP项目的咨询顾问,但麦肯锡不能接受这种项目委托,麦肯锡的角色在于指路,至于你乘坐什么交通工具以及如何乘坐并不在麦肯锡的考虑范围之内。所以联想最终的ERP顾问不是麦肯锡而是德勤。

应该说柳传志的最终决策离不开麦肯锡的咨询,从这个角度讲,麦肯锡为后来的联想ERP项目成功启动培育了客户,但同时,麦肯锡的参与也为后来项目的艰苦卓绝埋下了伏笔。在麦肯锡的战略指引下,德勤和SAP无法控制客户的期望值,致使联想、SAP和德勤三方经历了14个月浴血奋战,期间克服无数困难险阻方取得了今天大家看到的成绩。2.3柳传志拍板

1997年8月到1998年4月,联想开始接触SAP、Oracle、Baan和SSA,拉开了ERP调研、选型和评估的序幕。当时,中国的ERP市场已经在SAP和Oracle的视野之内,联想这样的标杆企业实在是积累国内ERP成功经验的良好机会和开端。SAP和Oracle非常积极,表示了极大的合作愿望。经过反复论证,联想最终选择与SAP合作,并选用R/3系统。

1998年4月到1998年11月,联想ERP项目经历了漫长的决策过程。期间,联想的决策者们出国考察了许多大公司,他们发现财富500强的公司里有60%已经用了SAP或其他品牌的ERP系统。李勤带领联想IT部员工到HP学习取经,请HP总裁为联想介绍HP的运作流程和信息化建设经验。竞争使联想不得不上ERP,但投资收益的模糊给决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联想在其调研、选型、评估和确定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一直在反复重点考虑的问题是: 回报:联想实施ERP究竟能否实现?能实现多少预期的目标? 时机:现在上ERP是早了还是晚了?到底什么时候上最适合联想?

投入:联想以前从未在类似的项目中一次投入这么大的资金,投资ERP对联想是否值得?

为了增加联想对ERP项目的信心,1998年5月,德勤和SAP组成的顾问组为联想作了为期三周的调研,初步界定了系统的范围、计划与风险、收益等。但调研的结论依旧没有说服柳传志最终决定签约。“我很尖锐,开会的时候,我会突然指出他的问题,我觉得年轻人和我说话的时候会紧张……”,柳传志的明察秋毫在联想人人皆知,在外人面前也丝毫不减弱。柳传志认为调研报告没有从根本上讲清楚问题所在,没有明确的成本利润分析。ERP项目风险极大,在巨大的资金成本和失败风险的压力下,模糊的收益使企业一把手难以决策。

客观地讲,ERP项目的成本利益分析是非常困难的,这里涉及到管理和人的问题,不可量化,如何度量IT的价值?除了显性的投入产出之外,IT会带来许多隐性的变革和变化。没有被说服的柳传志依旧没有作决策,但时间已经不允许再拖延了,此时再不作决策将贻误战机,项目已经选型半年多,老系统已经不能再支撑日益庞大的数据,形式逼迫联想必须作出抉择。柳传志最终冒险作了决策,并立下军令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1998年11月9日,联想ERP项目正式启动。联想接下来唯一的选择就是义无返顾地走上了“不归路”——从此联想开始了“没完没了ERP”的工作。

柳传志说,这个项目是他第一次在看不准的情况下做出的决策。3.联想、SAP、德勤合作的尴尬 3.1万事开头难

经过谨慎的选型、评估和决策,SAP正式进入联想ERP项目。

在联想ERP项目中,SAP倡导了TEAMSAP的概念,即由软件供应厂商、咨询顾问公司共同为客户完成系统实施服务,这正是国外企业实施ERP等信息系统时惯常采用的合作方

式。SAP认为自己不可能独立完成这样一个宏大的ERP项目,遂将德勤引进联想ERP项目,SAP认为引进德勤的理由有二:首先,德勤在BPR(业务流程重组)方面有深厚的经验,而这并不是SAP的核心能力;相反,德勤在国际范围内拥有为众多行业服务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并且开发出了不同行业的业务流程蓝——IndustryPrint标准模板;第二,德勤拥有很好的ERP实施方法论——Fasttrack项目实施方法。

德勤的失与得

1.Fasttrack和IndustryPrint的魅力

咨询公司的价值在于帮助客户赢得时间和降低风险。FastTrack和Industry Print是德勤为联想赢得时间并降低项目风险的两****宝。

德勤的FastTrack包含五个阶段六条线索,五个阶段是:范围评估与策划;目标与期望确认阶段;流程重设计;系统配置;测试与交付使用。六条线索贯穿于每个阶段:项目管理、基于SAP的R/3的业务流程重组、技术结构(确保在准确的时间存在适宜的技术环境,如平台、网络、外设、备份和恢复系统等到)、流程和系统整体性、变革管理(重视领导变革是项目成功的基本要素)、培训和文档。培训和文档的线索要求选择合适的人在适宜的时间接受合适的培训以完成知识转移,使联想能拥有专家、资源和一套方法论,实现自给自足。

stTrack使摸着石头过河的联想少走了许多弯路,联想实施ERP基本上是按照德勤的FastTrack来做的,节约了许多时间成本。

而IndustryPrint则是德勤针对不同行业的用户开发的一套集成了行业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s)的业务流程蓝图。联想使用IndustryPrint可以快速界定项目的范围,并且作为设计未来业务流程的参考。

2.在得失间找到平衡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得失间找到平衡。

在本文的采访过程中,笔者惊奇地发现参与过联想ERP项目的德勤顾问基本上都已经离开了德勤。我们无法探究出他们离开德勤的原因,但我们知道项目的艰苦卓绝的确击垮了许多人的意志,在个人的选择中也许不愿承受。由于联想是国内首例较成功实施ERP的IT业大型企业集团,德勤的品牌知名度随即加强。德勤在联想ERP项目中积累了宝贵的项目经验,在本土化的道路上迈了一大步。启示录

1.ERP给联想带来什么

企业成功实施ERP的标准是什么?业界认为衡量ERP成功实施的标准是“把企业所有的资源,通过ERP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达到资源利用的协调;通过整合使业务各环节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可以认为联想的ERP项目是成功的,因为通过ERP,联想整合了业务各环节的资源并提高了效率。

据统计,ERP系统正常运营后,联想为客户的平均交货时间从11天缩短到5.7天,应收账周转天数从23天降到15天,订单人均日处理量从13件增加到314件,集团结账天数从30天降低到

6天,平均打款时间由11.7天缩减到10.4天,订单周期由75小时缩减到58小时,结账天数由20天降到1天, 加班人次从70人削减为7人,财务报表从30天缩至12天。今日联想,企业运作成本降低,企业利润大幅增长。

但ERP的功效绝不仅仅在于此,更重要的,ERP是一场管理革命。

通过ERP项目,联想培养了一批国内领先的IT管理人才,他们是联想ERP项目的附属产品,但却是联想决战信息时代和服务经济的希望。正如联想2001年8月29日与广州华凌电器签约500万元ERP项目,联想ERP项目的功效已经超越了工作效率的提高,有人说它带动了联想由“产品”向“服务”的战略转型。虽然有一些经历过联想ERP项目的人员离开了联想,但他们却没有离开ERP实施。亲身经历联想ERP项目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是更多的中国企业实施ERP时的一笔宝贵财富。

联想集团副总王晓岩说,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不仅仅是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降低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支持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为企业大规模运作提供有力保障,大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是对先进管理思想的理解和应用。

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体制与观念变革的过程。联想做的比较超前,体会也比较深入。联想在上ERP的过程中,体会到首先要学习和领悟先进的管理思想。先消化理解思想,再开发使用系统软件。信息化不是开发软件,更重要的管理思想的解放、管理制度的创新以及业务流程的重组,开发软件只是其中一部分工作。2.如何提升ERP成功系数

联想的ERP项目为我们昭示:ERP项目的成败并不取决于技术、资金、系统、应用软件和软件实施,而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主体意识以及与专业化咨询公司的合作方式和合作精神。在企业自身主体意识方面联想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现任贯智赋能管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事业合伙人、高级客户经理、原联想ERP项目副经理邱昭良认为:国内企业要想成功实施ERP首先离不开企业高层强有力的支持。如果企业高层不能清醒认识实施ERP的目的和风险,就不会注入足够的资源参与到项目中,不会投入足够的精力参与项目的各种重大决策。而且,高层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不能停留在意识上或口头中,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并且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整个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也认识到项目的重要性和特征,从而积极参与,真正担负起“项目主人”的角色。事实上,将ERP项目视为单纯的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而不给与足够重视,通常是ERP实施失败的最直接原因之一。联想ERP项目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柳传志的把关,朱立南的坐镇和王晓岩的亲历亲为。成功实施ERP的第二个条件是企业业务部门的积极参与以及项目资源充分,联想在ERP项目中的做法是专门建立了约80人的项目小组推进全集团的ERP实施。

在与专业化咨询公司的合作方式和合作精神上,联想ERP项目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咨询公司是厂商和用户之间的桥梁,在引导企业重组、规划以及处理项目中不可预测问题方面有重要的价值。ERP项目的顺利进展离不开与咨询公司的合作,而合作最重要的是保证沟通充分、顺畅和及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问题处理和决策的效率。

总之,ERP对企业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ERP的实施同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不能急于求成。国内企业在实施ERP项目时不妨借鉴联想ERP项目的经验,防患于未然,提升

ERP成功率。炼狱与升华

印度有一种奇怪的修行——法兰克,信奉的人们将头砌在地上,不吃不喝,不看不听,不说不动,直到升华。狂热的修行者把炼狱当成一种荣誉,认为只有真正的磨练才能让人坚强起来。本文描述了一些联想ERP项目背后的故事,虽然项目的全过程充满了困难,但我们并不应该停留于困难本身观察问题。相信,任何ERP项目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联想ERP项目的成就不在于避免了风险和困难,而在于降低了风险和解决了问题。此种精神值得后来者学习。有人说IT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ERP的成功率只有5%,甚至有人说实施ERP加速了企业的灭亡。本文避免了使用“成功”这样的字眼来描述联想的ERP项目,因为笔者始终没有把握什么是衡量中国ERP成功与否的标准。在喧嚣的ERP背后,所有的从业者都要面对一个严肃的思考,而如何利用现代管理工具加速中国企业的成长应该是我们思考的核心。做一个修行者,度过炼狱达到升华可能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中国的联想是先进管理工具的身体力行者,尽管联想的ERP项目经历了短暂的阵痛,但要想真正成长为中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的领先者,就要看有没有“法兰克”样的决心和毅力。无论联想的ERP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也无论联想、SAP和德勤为联想实施ERP付出了多少汗水和眼泪,成绩已成为历史,新的挑战又摆在面前。对于联想,进军世界500强的号角刚刚吹响;对于SAP和德勤,中国修行也才刚刚开始。

本文中提到了德勤、SAP、麦肯锡等知名公司在联想ERP项目上的一些故事,根据采访,给出了作者的一些评价,我们的本意并不是对于文中涉及的人和事的批评或否定,而是希望引起人们思考,共同推动中国IT应用产业的发展。

但SAP和德勤的顾问组合并未减少任何随着项目进展而陆续出现的风险。德勤公司1995年对100多个行业CIO的调查结果把阻碍ERP项目成功的因素归结为十大风险——对变革的抵抗、领导支持不足、变革原因说不清、不实际的期待、项目管理不强、项目队伍技能不足、范围失去控制、缺乏变革管理策划、没有以流程为本以及信息技术无法整合。联想ERP项目遇到的第一个风险是“不实际的期待”,这恐怕也是联想ERP项目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

当时德勤和SAP项目组为联想定下三个目标: 1)实施集成的信息系统; 2)业务流程重组;

3)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把联想培养成为国际化的公司,进军世界500强。

客观地分析这三个目标,我们不难发现,实施集成的信息系统是理所应当达到的,实践证明,通过ERP项目联想的信息系统已经达到了集成化。而要达到BPR的目标实现难度则很大。要达到BPR的目标,首先要求项目参与者对BPR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其次要求项目参与者尤其是咨询顾问对中国特有的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甚至企业文化有非常精准的理解和把握。而当时现实的情况是:SAP和德勤的顾问都无法两者兼而有之,SAP强项在于技术,并不具备雄厚的业务基础和业务流程再造经验;德勤的顾问能够对信息系统的部分作优化和调整,但无力从集团整体上把握。对联想而言,流程重组的动作太大,其自身并未做好准备,所以第二层目标只达到了对流程的梳理和规范,尚未达到重组的目标。第三层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很小,从当时来讲,各方面条件都不充分,所以未达到第三个目标情有可原。

“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联想ERP项目开头难,难在高预期下理想和现实的落差。

3.2.在矛盾中永生

世界永远通过各种各样的矛盾而存在。在ERP行业也有句俗话,叫“Alwaysproblems(永远都是问题,到处都是问题)”。不可避免地,联想ERP项目也充满了矛盾,集中表现在沟通障碍、文化冲突和合同纠纷。

1)沟通无极限

在中国,存在一种“咨询悖论”,姑且不说不少国际性的顾问公司处于运营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在使用外国顾问方面心有顾虑,即使有项目经验的外国咨询顾问也面临着不了解中国国情,存在文化和观念、思维模式以及语言等方面的障碍等问题。与此同时,有本国企业管理经验的人员则很难具备作为咨询顾问所要求的沟通能力、理论功底、方法论以及深厚的行业与业务经验等咨询素质。1998年联想集团决定上ERP项目时,国内还没有真正成功实施过这种ERP项目的咨询顾问,中国顾问没有项目经验,对业务领域的实践经验也不足。德勤和SAP这样的优秀国际企业也不可避免出现这样的咨询悖论。

1998年11月底德勤为联想作了最后一次调研讲解。讲解员由德勤第一任ERP项目组项目经理担任,此人具备系统实施的深厚经验和IT行业背景,但讲解中运用了大量专业的技术术语,据说中英文混说的讲解令柳传志不快。沟通的障碍从一开始就表现得极为激烈。

由于不同公司的定位不同,各家公司都是“有所长、有所短”:SAP的人员技术上很强,对产品熟知,但对业务环节不甚了解;德勤的顾问具备管理和业务流程的知识和经验,但对系统不是很了解;联想所具备的是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的决心和热情。ERP项目成功要求三方精诚合作。而合作面临的第一难题就是沟通,很多SAP的顾问是技术出身,很难沟通;联想的项目组成员也是从不同的部门抽调过来的,比如从企划部、IT部门以及

子公司业务部门调用等等,这些人员之间也存在沟通问题,况且这些人员非常没有归宿感,没有成就感,付出120%的努力,最后的结果可能只能达到60分甚至50分,期间的辛酸可想而知。

但联想的项目组成员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坚信:沟通无极限,没完没了的ERP需要没完没了的沟通,只有及时和真诚的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2)文化冲突

联想、德勤和SAP三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有比较大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三方的价值判断大相径庭。缺乏中国本土的文化背景使顾问对许多事情无法理解。1998年,联想集团实行的是事业部制,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适合联想企业规模扩张和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为了激励事业部的总经理像电脑公司杨元庆、联想科技郭为等人,联想实行的这种事业部制是模拟法人制,事业部有资金的概念,会计核算方法不是国际上通行的核算方法。这种制度是联想取得竞争优势的一招好棋,机制灵活,促使人干劲十足。但系统不能很好地实现这种模拟法人,国际化的SAPR/3系统的思维很简单,要么是事业部,要么是法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AP从总部请来一位资深咨询顾问。ERP项目组成员为之翻译了大量的资料文档。为了解释清楚联想为什么要实行模拟法人制度,费尽口舌,可是这位资深顾问依旧不能理解。文化冲突第一次集中爆发。资深顾问无功而返。

3)合同**

联想ERP项目磕磕绊绊,经历了由于SAP和德勤在付款条件上的分歧而导致的第一次危机。付款分歧使德勤认为无法将项目进行下去,遂于1998年12月31日通知取消原定于1999年1月4~8日在上海进行的FastTrack实施方法培训。致使项目受到很大影响,原定方案无法进行。

直到1月25日,德勤公司代表与SAP公司相关人员来到联想就合同问题进行商谈。在此之前,联想项目经理曾就此事与对方多次电话联系,但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商务谈判一拖再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三方正在尽力进行商务协商时,德勤咨询项目经理突然辞职,同时德勤总部明确要求在没有签署协议并收到付款的条件下,禁止使用其标准模板IndustryPrint。而此时,项目正进入最关键的时期,下面唯一的工作就是讲解和利用IndustryPrint设计未来业务流程草案。项目陷入僵局。

1999年1月26日,咨询顾问离开联想,ERP项目事实上被迫终止。

3.3把ERP进行到底

联想ERP真是举步维艰,ERP项目组只能用热情一次次地冰释所有的绝望,没有任何退路可以走。

在一份资料中,我们看到这样一段话:“虽然德勤某些顾问和人员处理问题的方式过于简单,给项目带来了直接影响,但德勤在没有任何协议与约定的情况下进行了大量投入,并在得到我们的要求后积极寻找资源,充分表现了对联想项目的重视与合作的诚意,我们不应过多指责,要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事实上,只有我们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在项目被迫停滞的痛苦时期,联想对项目进行了深刻的总结,认为三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SAP没有及时解决合同问题、在发生危机时未及时与联想方沟通;德勤公司虽情有可原,但部分人员采取极端做法,也似乎有失规范、职业的风范;而联想,缺乏经验,双方在没有建立起起码的信任与团队工作方式,界面过于生硬。因此,项目必须在内外两方面都进行革命性“手术”:对外,积极与德勤、SAP公司联系,为确保项目成功在付款方式上宁愿做出重大让步,与高层联系建立了必要的信任与联系机制,签订了补充协议,增强约束;对内,寻找合适的项目推动与管理人选,全面改组项目组,加大业务部门的参与。

经过努力,项目于1999年3月恢复。4月初,确定由时任联想电脑公司副总经理的王晓岩担任项目总监,投入50%以上的时间,并由集团业务发展部参与,增加对项目的推进力度。与此同时,为增加业务部门的投入,由业务部门关键用户代表出任功能小组组长,并为每一个小组配备了有一定协调组织能力的项目助理;并与高层召开多次会议,呼吁高层投入和业务部门的责任。最后确定,ERP成败最直接的责任在业务部门身上。如果ERP项目不能准时顺利上线,将对上至执委会、企划办,下至各子公司经理进行惩罚。

经历了坎坷,项目终于又走上轨道,时间已到1999年5月中旬。把ERP进行到底是联想、德勤和SAP的唯一的选择。4.德勤的失与得

4.1.Fasttrack和IndustryPrint的魅力

咨询公司的价值在于帮助客户赢得时间和降低风险。FastTrack和IndustryPrint是德勤为联想赢得时间并降低项目风险的两大法宝。

德勤的FastTrack包含五个阶段六条线索,五个阶段是:范围评估与策划;目标与期望确认阶段;流程重设计;系统配置;测试与交付使用。六条线索贯穿于每个阶段:项目管理、基于SAP的R/3的业务流程重组、技术结构(确保在准确的时间存在适宜的技术环境,如平台、网络、外设、备份和恢复系统等到)、流程和系统整体性、变革管理(重视领导变革

是项目成功的基本要素)、培训和文档。培训和文档的线索要求选择合适的人在适宜的时间接受合适的培训以完成知识转移,使联想能拥有专家、资源和一套方法论,实现自给自足。

FastTrack使摸着石头过河的联想少走了许多弯路,联想实施ERP基本上是按照德勤的FastTrack来做的,节约了许多时间成本。

而IndustryPrint则是德勤针对不同行业的用户开发的一套集成了行业最佳实践(BestPractices)的业务流程蓝图。联想使用IndustryPrint可以快速界定项目的范围,并且作为设计未来业务流程的参考。4.2.在得失间找到平衡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得失间找到平衡。

在本文的采访过程中,笔者惊奇地发现参与过联想ERP项目的德勤顾问基本上都已经离开了德勤。我们无法探究出他们离开德勤的原因,但我们知道项目的艰苦卓绝的确击垮了许多人的意志,在个人的选择中也许不愿承受。

由于联想是国内首例较成功实施ERP的IT业大型企业集团,德勤的品牌知名度随即加强。德勤在联想ERP项目中积累了宝贵的项目经验,在本土化的道路上迈了一大步。5.启示录

5.1ERP给联想带来什么

企业成功实施ERP的标准是什么?业界认为衡量ERP成功实施的标准是“把企业所有的资源,通过ERP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达到资源利用的协调;通过整合使业务各环节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可以认为联想的ERP项目是成功的,因为通过ERP,联想整合了业务各环节的资源并提高了效率。

据统计,ERP系统正常运营后,联想为客户的平均交货时间从11天缩短到5.7天,应收账周转天数从23天降到15天,订单人均日处理量从13件增加到314件,集团结账天数从30天降低到6天,平均打款时间由11.7天缩减到10.4天,订单周期由75小时缩减到58小时,结账天数由20天降到1天,加班人次从70人削减为7人,财务报表从30天缩至12天。今日联想,企业运作成本降低,企业利润大幅增长。

但ERP的功效绝不仅仅在于此,更重要的,ERP是一场管理革命。

通过ERP项目,联想培养了一批国内领先的IT管理人才,他们是联想ERP项目的附属产品,但却是联想决战信息时代和服务经济的希望。正如联想2001年8月29日与广州华凌电器签约500万元ERP项目,联想ERP项目的功效已经超越了工作效率的提高,有人说它

带动了联想由“产品”向“服务”的战略转型。虽然有一些经历过联想ERP项目的人员离开了联想,但他们却没有离开ERP实施。亲身经历联想ERP项目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是更多的中国企业实施ERP时的一笔宝贵财富。

联想集团副总王晓岩说,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不仅仅是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降低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支持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为企业大规模运作提供有力保障,大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是对先进管理思想的理解和应用。

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体制与观念变革的过程。联想做的比较超前,体会也比较深入。联想在上ERP的过程中,体会到首先要学习和领悟先进的管理思想。先消化理解思想,再开发使用系统软件。信息化不是开发软件,更重要的管理思想的解放、管理制度的创新以及业务流程的重组,开发软件只是其中一部分工作。5.2如何提升ERP成功系数

联想的ERP项目为我们昭示:ERP项目的成败并不取决于技术、资金、系统、应用软件和软件实施,而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主体意识以及与专业化咨询公司的合作方式和合作精神。

在企业自身主体意识方面联想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现任贯智赋能管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事业合伙人、高级客户经理、原联想ERP项目副经理邱昭良认为:国内企业要想成功实施ERP首先离不开企业高层强有力的支持。如果企业高层不能清醒认识实施ERP的目的和风险,就不会注入足够的资源参与到项目中,不会投入足够的精力参与项目的各种重大决策。而且,高层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不能停留在意识上或口头中,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并且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整个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也认识到项目的重要性和特征,从而积极参与,真正担负起“项目主人”的角色。事实上,将ERP项目视为单纯的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而不给与足够重视,通常是ERP实施失败的最直接原因之一。联想ERP项目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柳传志的把关,朱立南的坐镇和王晓岩的亲历亲为。成功实施ERP的第二个条件是企业业务部门的积极参与以及项目资源充分,联想在ERP项目中的做法是专门建立了约80人的项目小组推进全集团的ERP实施。

在与专业化咨询公司的合作方式和合作精神上,联想ERP项目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咨询公司是厂商和用户之间的桥梁,在引导企业重组、规划以及处理项目中不可预测问题方面有重要的价值。ERP项目的顺利进展离不开与咨询公司的合作,而合作最重要的是保证沟通充分、顺畅和及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问题处理和决策的效率。

总之,ERP对企业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ERP的实施同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不能急于求成。国内企业在实施ERP项目时不妨借鉴联想ERP项目的经验,防患于未然,提升ERP成功率。5.3“一把手”工程

联想在实施ERP项目的时候,领导的言行一致起了很大的作用。时任联想集团总裁的柳传志首先明确了业务为项目让路的原则,也就是说当项目的开展与业务发生冲突时,业务要全力配合项目,具体表现在:抽调各子公司、各部门精兵强将加入项目组,并担任重要岗位,如抽调当时联想电脑公司的副总裁担任项目总监,当时担任联想科技发展公司运作中心副总经理的笔者也是在这个时期被抽调到项目组担任项目经理的,甚至有个别部门除一个总经理留守外,其余副总一级的干部全部投身ERP项目组。只要是ERP项目组要求柳总参加的决策会议,他场场必到,并且此类决策会议是由时任联想集团常务副总裁的李勤亲自主持,会议规定各子公司“一把手”必须到会,且必须亲自汇报本子公司推进ERP项目的情况及遇到的问题。

很多企业的“一把手”往往混淆了ERP理念与ERP项目的区别,忽视了ERP项目的项目特性,用ERP理念的东西去套ERP项目。

只有“一把手”对项目管理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时,才能清晰地知道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推动项目,在什么阶段关注什么样的问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挥“一把手”的作用等,从而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这样,“一把手”就不会盲目地在项目中投入过多的时间与精力,而是在需要的时候有效地推动项目。

在联想集团神州数码ERP二期项目中,项目领导委员会会议基本上就是公司的最高层决策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都是各个部门的“一把手”,这样的会议在项目最初开展的两个阶段基本上是每月召开一次,但当项目进展到“流程设计与确认阶段”时,则改为每两周一次,到项目进入上线前最后一个阶段时,已经改为每周一次。郭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更是起到了适时的推动作用,他在整个项目实施前后共参加了四次会议,每次出席会议都将项目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潮:第一次是出席项目正式启动大会,吹响了出征ERP的号角;第二次是参加流程确认阶段的领导委员会会议,推动了重要的流程变革;第三次是参加项目上线誓师大会,再一次明确了对项目成功上线的信心,进而把项目推到了最高潮;最后一次是参加项目成功上线表彰大会。在这次会上,郭为微笑着说:“九个区域平台的总经理可以踏踏实实把你们已经拟好的辞职报告收起来了。”郭为的一席话可以说是为神州数码的ERP二期项目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也正说明了“一把手”只有对项目管理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能够充分地运用其方法,并在适当的时候借势发力,才能使项目按照既定的计划有效地开展。

案例讨论题:

1.联想为什么要实施ERP?

2.联想实施ERP时遇到了哪些障碍?如何解决的? 3.德勤咨询公司在联想ERP实施中的作用如何?

4.“一把手”工程原则在联想集团ERP项目中是如何体现的? 5.ERP为联想带来了哪些竞争优势?

案例4-5:联想实施ERP项目台前幕后[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