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根叔演讲
同学们:
晚上好!
几年前,你们选择了华中大,那或许就是你们人生中的第一次重要的选择。随后的几年里,你们有了那么多难忘的选择。
在华中大,你们选择了刻苦学习,选择了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你们选择了公德长征,选择了烈士寻亲;你们选择了朋友,选择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情感。母校选择了支持、喜爱,还加上一份骄傲。
也许你选择过迟到,选择过逃课;也许你选择过沉迷于网络,选择过沉溺于游戏;在这个校园里,并非一切都是美好的,也许你选择过愤怒,甚至选择过谩骂。母校选择了理解、引导,还加上一份怜爱。
08的选择是那样的不平凡,而华中大的80后在08的选择又是那么令人震撼。
当大雪、坚冰选择了中国南方大地,你们选择了火热的心,去温暖,去融化;当“藏独”份子选择了骚乱,国际上某些人选择了帮腔,你们选择了愤怒,去谴责,去示威;当山崩地裂选择了汶川,你们选择了坚强,选择了爱心,去支撑,去抚慰;08奥运选择了北京,你们选择了欢呼,选择了渴望,去分享,去期待。对你们,华中大的80后,母校选择了钦佩,选择了自豪。
同学们,在你们即将离开学校之际,请允许一个长者,多几句叮咛,多几句唠叨。
当你春风得意、一帆风顺之时,请你选择低下头,看看脚下的大地,一步一个脚印。
当你灰心丧气、迷茫彷徨之时,请你选择仰望星空,天空对你和他人一样宽广。
当你进入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而茫然不知所措之时,请你选择简单,简单可以应对一切的复杂。
当你想有新的获得,你可能需要同时选择舍弃。不懂得舍弃,就难以有真正的获得。
对于别人的过错,请你选择理解与宽容;对于别人的给予,请你选择记忆;而你对别人的帮助,请选择遗忘。
同学们,当你们离开学校后,请选择时而看一看母亲的容颜,偶尔浏览一下母校的网站,去发现母亲新的美丽,去寻找那逝去的记忆。
同学们,对于已有的选择,永远不要遗憾,勇敢地去面对新的选择。
亲爱的学子们,对于你们,华中大永远的选择,那就是,牵挂!
谢谢大家!
《记忆》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2010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亲爱的2010届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
首先,为你们完成学业并即将踏上新的征途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同学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这几年里,你们一定有很多珍贵的记忆!
你们真幸运,国家的盛世如此集中相伴在你们大学的记忆中。08奥运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金牌数的第一,不仅是开幕式的华丽,更是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向心力的显示;六十年大庆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领袖的挥手,不仅是自主研制的先进武器,不仅是女兵的微笑,不仅是队伍的威武整齐,更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旗帜的威力;世博会留下的记忆,不仅是世博之夜水火相容的神奇,不仅是中国馆的宏伟,不仅是异国场馆的浪漫,更是中华的崛起,世界的惊异;你们一定记得某国总统的傲慢与无礼,你们也让他记忆了你们的不屑与蔑视;同学们,伴随着你们大学记忆的一定还有“什锦八宝饭”等新词,它将永远成为世界新的记忆。
近几年,国家频发的灾难一定给你们留下深刻的记忆。汶川的颤抖,没能抖落中国人民的坚强与刚毅;玉树的摇动,没能撼动汉藏人民的齐心与合力。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悲的哭泣,更是大爱的洗礼;西南的干旱或许使你们一样感受渴与饥,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地的喘息,更是自然需要和谐、发展需要科学的道理。
在华中大的这几年,你们会留下一生中特殊的记忆。你一定记得刚进大学的那几分稚气,父母亲人送你报到时的历历情景;你或许记得“考前突击而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考场时的悲壮”,你也会记得取得好成绩时的欣喜;你或许记得这所并无悠久历史的学校不断追求卓越的故事;你或许记得裘法祖院士所代表的同济传奇以及大师离去时同济校园中弥漫的悲痛与凝重气息;你或许记得人文素质讲堂的拥挤,也记得在社团中的奔放与随意;你一定记得骑车登上“绝望坡”的喘息与快意;你也许记得青年园中令你陶醉的发香和桂香,眼睛湖畔令你流连忘返的圣洁或妖娆;你或许记得“向喜欢的女孩表白被拒时内心的煎熬”,也一定记得那初吻时的如醉如痴。
可是,你是否还记得强磁场和光电国家实验室的建立?是否记得创新研究院和启明学院的耸起?是否记得为你们领航的党旗?是否记得人文讲坛上精神矍铄的先生叔子?是否记得倾听你们诉说的在线的“张妈妈”?是否记得告诉你们捡起路上树枝的刘玉老师?是否记得应立新老师为你们修改过的简历,但愿它能成为你们进入职场的最初记忆。同学们,华中大校园里,太多的人和事需要你们记忆。
请相信我,日后你们或许会改变今天的某些记忆。瑜园的梧桐,年年飞絮成“雨”,今天或许让你觉得如淫雨霏霏,使你心情烦躁、郁闷。日后,你会觉得如果没有梧桐之“雨”,瑜园将缺少滋润,若没有梧桐的遮盖,华中大似乎缺少前辈的庇荫,更少了历史的沉积。你们一定还记得,学校的排名下降使你们生气,未来或许你会觉得“不为排名所累”更体现华中大的自信与定力。
我知道,你们还有一些特别的记忆。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来有一天,或许当年的记忆会让你们问自己,曾经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几年给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我记得你们为烈士寻亲千里,记得你们在公德长征路上的经历;我记得你们在各种社团的骄人成绩;我记得你们时而感到“无语”时而表现都焦虑,记得你们为中国的“常青藤”学校中无华中大一席而灰心丧气;我记得某些同学为“学位门”、为光谷同济医院的选址而愤激;我记得你们刚刚对我的呼喊:“根叔,你为我们做了什么?”——是啊,我也得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到底为你们做了什么?还能为华中大学子做什么?
我记得,你们都是小青年。我记得“吉丫头”,那么平凡,却格外美丽;我记得你们中间的胡政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创造了本科生参与研究的奇迹;我记得“校歌男”,记得“选修课王子”,同样是可爱的孩子。我记得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频临退学的学生与我聊天时目光中透出的茫然与无助,他们还是华中大的孩子,他们更成为我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我记得你们的自行车和热水瓶常常被偷,记得你们为抢占座位而付出的艰辛;记得你们在寒冷的冬天手脚冰凉,记得你们在炎热的夏季彻夜难眠;记得食堂常常让你们生气,我当然更记得自己说过的话:“我们绝不赚学生一分钱”,也记得你们对此言并不满意;但愿华中大尤其要有关于校园丑陋的记忆。只要我们共同记忆那些丑陋,总有一天,我们能将丑陋转化成美丽。
同学们,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即将背上你们的行李,甚至远离。请记住,最好不要再让你们的父母为你们送行。“面对岁月的侵蚀,你们的烦恼可能会越来越多,考虑的问题也可能会越来越现实,角色的转换可能会让你们感觉到有些措手不及。”也许你会选择“胶囊公寓”,或者不得不蜗居,成为蚁族之一员。没关系,成功更容易光顾磨难和艰辛,正如只有经过泥泞的道路才会留下脚印。请记住,未来你们大概不再有批评上级的随意,同事之间大概也不会有如同学之间简单的关系;请记住,别太多地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世界的虚拟,还得回到社会的现实;请记住,“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这是华中大的精神风貌,也许是你们未来成功的真谛;请记住,华中大,你的母校。“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她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如果问你们关于一个字的记忆,那一定是“被”。我知道,你们不喜欢“被就业”、“被坚强”,那就挺直你们的脊梁,挺起你们的胸膛,自己去就业,坚强而勇敢地到社会中去闯荡。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也许你们很快就会忘记根叔的唠叨与琐细。尽管你们不喜欢“被”,根叔还是想强加给你们一个“被”:你们的未来“被”华中大记忆!
第二篇:根叔演讲
开放
——在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李培根
亲爱的2013级新同学们:
你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活力的华中大!
今天,我跟大家聊聊华中大的关键词之一:开放,权当是大家入学的第一课。
我们学校对自己的定位:“研究型,综合性,开放式”。
先说说“开放”对学校的含义。
开放是华中科技大学教育观的一部分。我们强调华中大的教育要保持与社会和业界的紧密联系,实质是知识的转移。这个转移包含了大学的社会服务的理念,也包含了教育以及大学生们如何从社会、业界中不断地吸收营养。
开放意味着华中大的教育要对学生的心灵开放。这里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其核心是让学生自由发展。华中大希望真正从人的意义上理解教育,真正怀着对生命意义、对生存价值的尊重与敬畏去面对学生,实质上是学校对学生的心灵开放。这是华中大教育观的核心。同学们,也许这些一下子很难使你们理解,我也不多说。下面我重点说说,大学生如何使自己的心灵开放。
同学们务必明白,只有让自己的心灵开放,你们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
首先,你们的心灵可要对自己开放。这话的逻辑在哪儿?你真正懂得自己生命与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你真正地面对自己了吗?你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丑陋吗?能够理性地面对自己考的高分吗?你真正有独立精神吗?你有如尼采所言的“勇敢地成为你自己”的自觉吗?我常常看到有少数同学抱怨,快毕业了,发现自己几年的大学生活一无所有。我不否认学校的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我敢断言,那种现象的症结首先是那些同学的心灵没能对自己开放。如果稀里糊涂、懵懵懂懂,你连面对自己的勇气都没有,还抱怨谁呢?心灵若不能对自己开放,你充其量只能成为某种工具,可老夫子早已有言“君子不器”啊!心灵对自己开放,意味着你要有独立精神,你自己的心灵不会被役使。请记住,独立精神是你作为智慧生命而存在的根本。心灵对自己开放,意味着你要有批判精神,包括对你自身,那样能让你成长更快,进步更大。这些都是你作为生命而存在的真正意义所在、尊严所在。
你们的心灵应当对社会开放。比尔•盖茨就认为大学生应该关注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从社会中,你们可以学到在学校难以学到的东西,可以悟到在学校难以体验的东西。从世界大势、国家发展,到民间疾苦等等都值得你们关心。心灵对社会开放,就是说你们要有意识地关注、观察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参与一些社会的活动。尤其是假期的时候,做一点社会调查,对于你们了解社会是极有帮助的。如果在大学期间你的心灵就能对社会开放,那么在你离开学校踏入社会后就不至于惊慌失措。心灵若不能对社会开放,你就只能龟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最终社会也会把你的前途龟缩在一个小胡同里。对社会开放还意味着你要客观地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客观地感知社会中的丑与美。心灵不能真正对社会开放,主观意象、表象或者片面印象很容易占住你的心灵,那只能使你误入歧途。看不到社会中的美,你就很难得到时代的恩惠;看不到社会中的丑陋,你自己身上也很容易被污秽。
你们的心灵当对他人开放。人都是社会中的人,你既然肯定得存在于社会中,自然少不了与其他人打交道,尤其是当你踏上社会以后。你今后在社会中的发展主要不取决于你的智商,而是情商。而情商的关键恐怕是心灵对他人开放。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你永远不要把与别人的交往当成实现你自己的预期和目的的工具,否则你不会有朋友。另一方面,你也不必担心自己成为实现别人预期和目的的工具,不然,你就会恐惧与别人的交往。把别人当成和自己一样的神性存在,对他人的尊重与信任,也会赢得他人对你的尊重与信任。你们还要记住,别人身上的很多东西是可以大大丰富自己的人生的,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当然前提是自己的心灵对他人开放。华中大提倡让学生自由发展。你要明白,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体验和享受现实世界中的自由。而对他人的封闭恰恰意味着自身的不自由,意味着在现实世界的不自由。而现实世界中的不自由,很容易使你陷入虚拟世界。顺便说一句,你们需要接触网络、接触虚拟世界,但千千万万不能掉进虚拟世界的陷阱。可不能用虚拟世界中的自由去替代现实中的自由,那有可能毁掉你的未来。
你们的心灵应该对教育开放。我常常看到一些同学进校不久就要求转专业,我也经常听到有些同学抱怨不喜欢某些课程。选择某一专业或某些课程真有那么重要吗?在大学,与其说是学专业,不如说是学习某种能力;与其说是学某一门课程,同样不如说学习某种能力。请注意,大家不要理解成专业和课程没那么重要,学习则可以马马虎虎。恰恰相反,你们要通过专业及其课程的学习去锻炼你们的能力。学校给你们提供的各种课程知识其实是形成你今后能力的积累。虽然华中大的教育强调让学生自由发展,可自由发展的前提也需要学生的心灵对教育开放。如果你的心灵对教育开放,你也就容易体验到学习中的愉悦,就能容易欣赏到学习过程与结果的美,甚至学习中的困难都会激发你的热情,学习中的枯燥会磨练你的意志和耐心。同学,让你的心灵真正对教育开放,你就能把“不得不”学习甚至厌倦学习转换成乐意学习、兴趣学习。心灵的开放能使学习的“必然”转化成学习的“自由”,那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最后,还希望你们的心灵要对未来开放。你们的发展在未来,如果还想在未来有好的发展,你们当然就得面向未来,或者说心灵要对未来开放。多了解一点科技的发展趋势,尽管那根本不是你的课程学习所要求的;多了解一点产业发展的走向,尽管未必属于你今后职业的范畴。譬如说,能源科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能源科技的发展对未来社会的产业结构会发生什么影响?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会产生什么影响?尽管目前对这些问题未必有定论,但是,如果你经常关注、思考,未来你更容易从中寻觅机会,未来你也就更容易自由发展。另一方面,从大学的本质和国家未来的发展看,你们的心灵更应该对未来开放。哈佛校长福斯特言:“大学的本质是对过去和未来负有独一无二的责任——而不是完全或哪怕是主要对当下负责。”大学绝不是仅仅面向当下的风向标,她更应该是引领未来的发动机。同学们,那么你们自己呢?你们自己的心灵对未来开放,国家才有真正的未来,你们自己也才有更好的未来。今天,谁也无法替你们准确地描绘国家的未来和你们的未来,未来还需要你们自己去思考、领悟、和面对。不妨多关注一下,未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创新社会管理,如何健全民主与法制„„那些都和你们的未来有关。读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其中说到“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你们的心灵对未来开放,你们也就是真正的少年,中国也将是未来之国!
同学们,我说了五个开放。日后忘记了,再看看,或许有用。
谢谢大家!
第三篇:根叔演讲
一,亲爱的2011届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在你们完成学业并走向未来的时刻,首先,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前两天,我看到你们歌之,唱之,舞之,蹈之,哭之,喊之,泼之,醉之。我知道,你们在以你们的方式迎接未来。
我知道你们高兴,激动。月初,总书记来到我们的校园,同学们在欢呼激动之后,又深情地畅想华中大的未来;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友、你们的娜姐刚刚在法网夺冠,那是我们共同的喜悦。高兴雀跃之余,你们可没忘记想到学校红土网球场的未来。
最近我参加了你们“畅想未来”的活动。我知道了你们中的陈超在中央电视台“主持”未来;刘乐在学校“导演”未来;有的同学准备到西部大企业的车间中“绘制”未来;有的将要到部队里去“保卫”国家的未来;还有的同学打算“创业”未来…。我突然有所感慨,华中大的教育开始变得生动起来、饱满起来!那生动和饱满将带给更多学子美好的未来,也将成就华中大的未来!
其实,过去的几年,你们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迎接未来。同学们在党旗领航下、在大别山的小道上、在“医疗下乡小组”的义诊中、在“黔途爱心团队”的跋涉中,迎接未来;你们在人文、科学精神与实践、华中大校友的讲坛中迎接你们的未来;在联创团队、海豚娱乐(安徽卫视粉丝网)团、读书汇等社团活动中迎接未来;在瑜珈山麓、森林公园,东湖畔、青年园,在小径里、石凳上,亭阁中、荷塘边,梧桐下、垂柳旁,腊梅中、桂香里,你与你的他(她)一起梦想着未来。我看到你们通过记录过去而迎接未来。我看了时间先生导演的电影《华科的秘密》,看到了刚刚公映的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断弦》。我看到一个同学去九宫山“单骑走天下”的记录: “什么是绝望,是一次次有了希望时却发现只是错觉;什么是挑战,是在看不到希望和前路时依然的坚持;什么是勇气,是孤独挺进中旁人给你的一句„加油‟!” “人生总在颠簸中前行,其意义就是在面对困难险阻时不断去征服。”从你们记录的过去,我看到了华中大学子的未来。
我注意到你们迎接未来的感悟。你们中的一位同学说“走出大学,我们什么都不是了,不再是天之骄子,不再是象牙塔中高材生,我们只是一颗螺丝钉,需要用螺丝钉的精神去在社会中发挥作用。”还有的说“走向不平凡的第一步就是承认自己彻彻底底的凡人一个。会有焦虑,会有愤怒,会有伤感,有难以掩饰的胆怯,甚至是无法平息的嫉妒、令人作呕的虚荣以及毫无顾忌的贪婪。”说得真好!我为你们骄傲,你们成熟了,但是我还是想多几句关于你们未来的叮咛。近年来,我有所感悟,教育一定要面向未来。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有一段很精彩的话:“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希望你们毕业之后,依然少年,依然要面向未来。为了你们自己,为了未来之国。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的未来一定与国家的未来联系在一起。三十多年来,我们的国家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还没有完全趟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那条河。未来,前面是否还有石头可摸?党和政府号召创新社会管理,我们如何能有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未来是否有你的一份责任?
同学们,请你们关注,科技的发展会给社会的未来、你们的未来带来何种变化。你们是否准备好了如何面对未来波澜壮阔的能源革命、不可思议的生命科学?还有似乎无止境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或许,不久的未来,你们就可能得到物联网、云计算而致的享受,你们就可能尝试器官再生、个性化医疗的成功。这些技术可绝不是浮云,相反地,能够很好地运用它们、驾驭它们,你们或许真如“神马”,能驰骋在天际,遨游于云端。
同学们,你们一定希望拥有一个美好、幸福的未来。未来的美好和幸福在哪里?
要想有一个美好灿然的未来,先使自己的内心美丽起来。最近中国青年报详细报道了我们的校友、你们的学长占美丽执着地投身于垃圾处理的平凡事业。看看那平凡事业中的不平凡事迹吧,你们一定会感动。她内心的美丽和强大使她非常自信:“花开的时候,我最美丽!”
未来的幸福在内心的安宁,在自身的和谐。你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你就能守住内心的安宁。你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你不需要在别人面前说你爸是谁。未来你们可以在不断努力拼搏的过程中自然地实现自我,但切切不要偏执的自我实现。
未来的幸福在感恩和报答。成功既需要贵人的提携与相助,又需要众多普普通通人的烘托与帮衬,那都值得你感恩。懂得感恩,你一辈子或许有贵人相助;知道感恩,你未来的生活将充满阳光。至于你伟大的母亲,你更要感恩,更要报答。母亲的伟大不在于她有多大能耐,不在于她有多么完美,更不在于她有多么高贵。你们一定知道被网友称为“暴走妈妈”的、平凡的陈女士,咱们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陈孝平教授和她一起创造了不平凡的奇迹。为了孩子,其实很多母亲都有可能做那样的事情。未来你赚了钱,常常寄点钱回去补贴父母,即使他们说有钱;未来你条件稍好的时候,把父母接过去享享清福,即使他们说不习惯;未来偶尔亲手做一点他们想吃的饭菜,即使他们说不用你做;更要常回去,量量他们的血压,看看是否有骨质疏松,即便他们说感觉还好。同学啊,感恩和报答可是你一辈子的为人之要。
同学们,看清未来不容易。未来是矛盾的,神奇的,难以言说的。
某些未来是很确定的。一方面意味着事物发展的规律终将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另一方面意味着,你时时在不知不觉中确定你的未来,未来就在眼前的努力与拼搏中。
然而更多的时候,未来是不确定的,有时候甚至是那么不可思议。我年轻时也憧憬过未来能穿上白大褂,我还当过一个多月的赤脚医生,为乡亲的健康效力而感到兴奋的时刻还刚刚开始时,就被下岗了。后来差不多有机会走到医学院的门口时,我又被拒绝了。在失去理想中的未来时,我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未来。日后或许你们会逐渐明白,你很精细地设计自己的生涯、规划自己的未来,你是那么迷恋未来的某一目标,但很可能你迷恋的对象未来却不跟你玩。别难为你的未来。其实,你若真把自己的未来看得那么透彻,人生可能也不那么有意思了。华中大教给你大智慧,不教给你小聪明。
任何社会都存在好些令人不满意的事情。一方面需要人们有质疑批判精神,另一方面更需要建设精神。未来,倘若一切都令你看不惯,你只知道毫无顾忌地怀疑一切、批判一切,却不知道如何建设,那你很可能被边缘化。不要嘲笑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不要玩弄人们对未来希翼的真诚。人间的美好需要你们去建
设,社会的互信需要你们去呵护。同学啊,华中大教给你质疑批判精神,不教给你犬儒主义。
未来是大度的。少数同学可能在茫然、疑惑、不解、甚至痛苦中沉思着未来。也许过去你过分消遣和娱乐过未来,你浪费了不少宝贵的光阴,今天方知往事不堪回首,你不知道未来路在何方。站起来,前行就有路。未来依然愿意迎接你,依然愿意把你拥入怀中。同学啊,华中大教给你雄起,不教给你趴下。亲爱的同学们,关于未来的话太多。最后我还想叮咛一句,未来要说真话。你如果说真话,别人会倾听。你如果说假话,或许只有风会听。华中大教你对人说真话,不教你跟风说假话。
再见了,同学们!在未来,在远方!
根叔很好!!!!
二. 亲爱的2010届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
首先,为你们完成学业并即将踏上新的征途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同学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这几年里,你们一定有很多珍贵的记忆!
你们真幸运,国家的盛世如此集中相伴在你们大学的记忆中。08奥运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金牌数的第一,不仅是开幕式的华丽,更是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向心力的显示;六十年大庆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领袖的挥手,不仅是自主研制的先进武器,不仅是女兵的微笑,不仅是队伍的威武整齐,更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旗帜的威力;世博会留下的记忆,不仅是世博之夜水火相容的神奇,不仅是中国馆的宏伟,不仅是异国场馆的浪漫,更是中华的崛起,世界的惊异;你们一定记得某国总统的傲慢与无礼,你们也让他记忆了你们的不屑与蔑视;同学们,伴随着你们大学记忆的一定还有什锦八宝饭;还有一个G2的新词,它将永远成为世界新的记忆。
近几年,国家频发的灾难一定给你们留下深刻的记忆。汶川的颤抖,没能抖落中国人民的坚强与刚毅;玉树的摇动,没能撼动汉藏人民的齐心与合力。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悲的哭泣,更是大爱的洗礼;西南的干旱或许使你们一样感受渴与饥,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地的喘息,更是自然需要和谐、发展需要科学的道理。
在华中大的这几年,你们会留下一生中特殊的记忆。你一定记得刚进大学的那几分稚气,父母亲人送你报到时的情景历历;你或许记得“考前突击而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考场时的悲壮”,你也会记得取得好成绩时的欣喜;你或许记得这所并无悠久历史的学校不断追求卓越的故事;你或许记得裘法祖院士所代表的同济传奇以及大师离去时同济校园中弥漫的悲痛与凝重气息;你或许记得人文素质讲堂的拥挤,也记得在社团中的奔放与随意;你一定记得骑车登上“绝望坡”的喘息与快意;你也许记得青年园中令你陶醉的发香和桂香,眼睛湖畔
令你流连忘返的圣洁或妖娆;你或许“记得向喜欢的女孩表白被拒时内心的煎熬”,也一定记得那初吻时的如醉如痴。可是,你是否还记得强磁场和光电国家实验室的建立?是否记得创新研究院和启明学院的耸起?是否记得为你们领航的党旗?是否记得人文讲坛上精神矍铄的先生叔子?是否记得倾听你们诉说的在线的“张妈妈”?是否记得告诉你们捡起路上树枝的刘玉老师?是否记得应立新老师为你们修改过的简历,但愿它能成为你们进入职场的最初记忆。同学们,华中大校园里,太多的人和事需要你们记忆。
请相信我,日后你们或许会改变今天的某些记忆。瑜园的梧桐,年年飞絮成“雨”,今天或许让你觉得如淫雨霏霏,使你心情烦躁、郁闷。日后,你会觉得如果没有梧桐之“雨”,瑜园将缺少滋润,若没有梧桐的遮盖,华中大似乎缺少前辈的庇荫,更少了历史的沉积。你们一定还记得,学校的排名下降使你们生气,未来或许你会觉得“不为排名所累”更体现华中大的自信与定力。
我知道,你们还有一些特别的记忆。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来有一天,或许当年的记忆会让你们问自己,曾经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几年给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我记得你们为烈士寻亲千里,记得你们在公德长征路上的经历;我记得你们在各种社团的骄人成绩;我记得你们时而感到“无语”时而表现的焦虑,记得你们为中国的“常青藤”学校中无华中大一席而灰心丧气;我记得某些同学为“学位门”、为光谷同济医院的选址而愤激;我记得你们刚刚对我的呼喊:“根叔,你为我们做成了什么?”——是啊,我也得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到底为你们做了什么?还能为华中大学子做什么?
我记得,你们都是小青年。我记得“吉丫头”,那么平凡,却格外美丽;我记得你们中间的胡政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创造了本科生参与研究的奇迹;我记得“校歌男”,记得“选修课王子”,同样是可爱的孩子。我记得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频临退学的学生与我聊天时目光中透出的茫然与无助,他们还是华中大的孩子,他们更成为我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我记得你们的自行车和热水瓶常常被偷,记得你们为抢占座位而付出的艰辛;记得你们在寒冷的冬天手脚冰凉,记得你们在炎热的夏季彻夜难眠;记得食堂常常让你们生气,我当然更记得自己说过的话:“我们绝不赚学生一分钱”,也记得你们对此言并不满意;但愿华中大尤其要有关于校园丑陋的记忆。只要我们共同记忆那些丑陋,总有一天,我们能将丑陋转化成美丽。
同学们,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即将背上你们的行李,甚至远离。请记住,最好不要再让你们的父母为你们送行。“面对岁月的侵蚀,你们的烦恼可能会越来越多,考虑的问题也可能会越来越现实,角色的转换可能会让你们感觉到有些措手不及。”也许你会选择“胶囊公
寓”,或者不得不蜗居,成为蚁族之一员。没关系,成功更容易光顾磨难和艰辛,正如只有经过泥泞的道路才会留下脚印。请记住,未来你们大概不再有批评上级的随意,同事之间大概也不会有如同学之间简单的关系;请记住,别太多地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世界的虚拟,还得回到社会的现实;请记住,“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这是华中大的精神风貌,也许是你们未来成功的真谛;请记住,华中大,你的母校。“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
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多么朴实精辟!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如果问你们关于一个字的记忆,那一定是“被”。我知道,你们不喜欢“被就业”、“被坚强”,那就挺直你们的脊梁,挺起你们的胸膛,自己去就业,坚强而勇敢地到社会中去闯荡。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也许你们很快就会忘记根叔的唠叨与琐细。尽管你们不喜欢“被”,根叔还是想强加给你们一个“被”:你们的未来“被”华中大记忆!
第四篇:根叔2010,2012演讲
亲爱的2012届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
在你们完成学业并将走向远方的时刻,首先,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过几天你们中的多数人将离开这里,将毅然地奔向理想的、艰苦的、未知的、人生的远方!希望你们将来能走向事业的远方,我似乎看到你们的远方将是色彩斑斓的。深蓝的天空和海洋或许是你事业的远方;或许你从事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或许你从事先进制造,无论如何,你们都会把绿色带给远方;或许你穿着白大褂,生命就在你心中、在你手上;远方或是红色的。或许你是官员,希望你成为改革的弄潮儿,在不断革除时弊的过程中,或许你在远方有机会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为官可别忘了政治伦理,要懂得穷人,懂得草民。
你们事业的远方肯定和世界及国家的远方联系在一起,希望未来母校能够看到你们参与人类社会和国家重大发展进程的宏大叙事。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智能、生命等科学的飞速进展有可能把我们带向神秘的远方,有些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追求超能、长生,人类在这条道路上还能走多远?最近几年,国际上经济颇为萧条的时刻,我们国家的发展依然强劲,国内外都有人谈论“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我们还能走多远?这些年,一方面人们觉得“民主是个好东西”,另一方面又懂得民主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民主和自由——在中国还能走多远?这些年,中央强调社会创新管理,我们距离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还有多远?这些年,中央强调对腐败“零容忍”,我们距离清廉的社会还有多远?
人生的远方,不完全在于你能够挣多少钱,有多大的权,成多大的名。你们之间的多数人未必能在钱、权、名方面走得多远,但你们却可以抵达心灵的远方。校友王争艳就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她用善良抵达人生的远方。我们09届毕业生胡飞到达神农架苍茫的大山里资教,她的知识和汗水带来孩子们的微笑,孩子们的微笑使她到达心灵的远方。即便那些你都难以做到,你依然可以到达远方。你们03级的一位学长,在华为工作三年,存了几个小钱,然后就踏上了辞职环球之旅。一部脚踏车、一个背包、一顶帐篷,再配一把吉他。旅行“并不只是精彩瞬间的堆砌”,他在数千公里海岸线上的义工,和仰望星空的无数夜晚,那显然是人生的苦旅,但却是心灵的远方。
同学们,你们是否思考过将要把什么带到远方?
你们要把人文情怀带到远方,那是一定不能少的,不管你为学、为商、为官。能如此,你们不枉在华中大几年所接受的文化素质教育。你们要把诚信带到远方,且不说学术、商务,即便娱乐、体育也不能没有诚信。正在进行的欧洲杯,在诡异莫测的小组赛最后一轮,还是体现了诚信与文明;你们要把互信带到远方,今天的中国社会太需要了!如果我们的社会对教育和医疗都不再有互信,中国又何以崛起于远方;希望你们把独立的人格带到远方。独立人格需要真实,需要正直,不要虚伪。你们的学姐李娜不就是一个很真的人吗?要挺起你们的脊梁!最后,我还想请你们带一点浪漫去远方,那就是喻园四季的四华。你们要像喻园春天的桃花,尽情地绽放,无须问到底为谁妆、为谁容,连春雨和东风都会知晓你们的热情和奔放;你们要像喻园夏日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你们要把喻园的桂花带到远方,像她那样不羡娇艳,不慕华贵,然而那浮动的暗香,却长久地沁人肺腑;你们也要把喻园冬天的腊梅带到远方,像她那样冷眼笑看,凌霜傲雪,香韵却自苦寒来。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何以致远?
不要忘了,读书致远。尽管你们已经读过很多书,读书却是一辈子的事,阅读会给你智慧与精神,给你到远方的方向与方法;请记住宁静致远,浮躁不会把你带至远方,不要为眼前的名和利而耗尽你终生的利益;要知道“知止”可以致远,尤其走得很快的时候,稍微歇一歇,想一想,你会走得更远;你们要善于与他人协力,携手共进而更容易致远,神九的三位宇航员若不齐心协力,何以到达远方的天宫?
同学们,要想到达远方,还需要注意什么?
请注意,千万别在错误的方向走得太远。别在精明的方向走得太远,切莫以为别人都是傻子;别在抱怨的方向走得太远,多想想如何建设;别在仇恨的方向走得太远,人不能生活在仇恨之中;别在功利和俗气的方向走得太远,千万别嘲笑老一辈的执着和爱;别在自以为是的方向走得太远,而错把理想和情操当成天真;千万要注意事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尤其当你作为一名领导者的时候。我们的国家曾经在文革的路上走得太远,使中国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所幸今天我们的国家和党中央没让某些人走得更远。
请注意,记住为什么而出发。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我们总不能为了科技而科技,以致于忘记了对科技目的的人文拷问;总不能为了利润而利润,以致于忘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总不能为了国家的发展而发展,以致于忘记了发展的根本与要义;总不能为了特色而特色,以致于忘记了本应遵循的原则和前进的方向。
也请注意,同学们,到远方的路上,也不必走得太快。印第安人知道,不要跑得太快,要让灵魂跟上。今天的时代似乎在拷问我们,可不可以在过度物质化、功利化的道路上慢下来,让精神回归?
也不必太刻意追求,一定要走多远。常常仰望星空,那就足够远了!
亲爱的同学们,勇敢地走向你们事业的、理想的、人生的、心灵的远方吧!向母校,向过去,向根叔的唠叨——告别!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2010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全文
亲爱的2010届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
首先,为你们完成学业并即将踏上新的征途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同学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这几年里,你们一定有很多珍贵的记忆!
你们真幸运,国家的盛世如此集中相伴在你们大学的记忆中。08奥运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金牌数的第一,不仅是开幕式的华丽,更是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向心力的显示;六十年大庆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领袖的挥手,不仅是自主研制的先进武器,不仅是女兵的微笑,不仅是队伍的威武整齐,更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旗帜的威力;世博会留下的记忆,不仅是世博之夜水火相容的神奇,不仅是中国馆的宏伟,不仅是异国场馆的浪漫,更是中华的崛起,世界的惊异;你们一定记得某国总统的傲慢与无礼,你们也让他记忆了你们的不屑与蔑视;同学们,伴随着你们大学记忆的一定还有什锦八宝饭;还有一个G2的新词,它将永远成为世界新的记忆。
近几年,国家频发的灾难一定给你们留下深刻的记忆。汶川的颤抖,没能抖落中国人民的坚强与刚毅;玉树的摇动,没能撼动汉藏人民的齐心与合力。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悲的哭泣,更是大爱的洗礼;西南的干旱或许使你们一样感受渴与饥,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地的喘息,更是自然需要和谐、发展需要科学的道理。
在华中大的这几年,你们会留下一生中特殊的记忆。你一定记得刚进大学的那几分稚气,父母亲人送你报到时的情景历历;你或许记得“考前突击而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考场时的悲壮”,你也会记得取得好成绩时的欣喜;你或许记得这所并无悠久历史的学校不断追求卓越的故事;你或许记得裘法祖院士所代表的同济传奇以及大师离去时同济校园中弥漫的悲痛与凝重气息;你或许记得人文素质讲堂的拥挤,也记得在社团中的奔放与随意;你一定记得骑车登上“绝望坡”的喘息与快意;你也许记得青年园中令你陶醉的发香和桂香,眼睛湖畔令你流连忘返的圣洁或妖娆;你或许“记得向喜欢的女孩表白被拒时内心的煎熬”,也一定记得那初吻时的如醉如痴。可是,你是否还记得强磁场和光电国家实验室的建立?是否记得创新研究院和启明学院的耸起?是否记得为你们领航的党旗?是否记得人文讲坛上精神矍铄的先生叔子?是否记得倾听你们诉说的在线的“张妈妈”?是否记得告诉你们捡起路上树枝的刘玉老师?是否记得应立新老师为你们修改过的简历,但愿它能成为你们进入职场的最初记忆。同学们,华中大校园里,太多的人和事需要你们记忆。
请相信我,日后你们或许会改变今天的某些记忆。瑜园的梧桐,年年飞絮成“雨”,今天或许让你觉得如淫雨霏霏,使你心情烦躁、郁闷。日后,你会觉得如果没有梧桐之“雨”,瑜园将缺少滋润,若没有梧桐的遮盖,华中大似乎缺少前辈的庇荫,更少了历史的沉积。你们一定还记得,学校的排名下降使你们生气,未来或许你会觉得“不为排名所累”更体现华中大的自信与定力。
我知道,你们还有一些特别的记忆。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来有一天,或许当年的记忆会让你们问自己,曾经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几年给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我记得你们为烈士寻亲千里,记得你们在公德长征路上的经历;我记得你们在各种社团的骄人成绩;我记得你们时而感到“无语”时而表现的焦虑,记得你们为中国的“常青藤”学校中无华中大一席而灰心丧气;我记得某些同学为“学位门”、为光谷同济医院的选址而愤激;我记得你们刚刚对我的呼喊:“根叔,你为我们做成了什么?”——是啊,我也得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到底为你们做了什么?还能为华中大学子做什么?
我记得,你们都是小青年。我记得“吉丫头”,那么平凡,却格外美丽;我记得你们中间的胡政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创造了本科生参与研究的奇迹;我记得“校歌男”,记得“选修课王子”,同样是可爱的孩子。我记得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频临退学的学生与我聊天时目光中透出的茫然与无助,他们还是华中大的孩子,他们更成为我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我记得你们的自行车和热水瓶常常被偷,记得你们为抢占座位而付出的艰辛;记得你们在寒冷的冬天手脚冰凉,记得你们在炎热的夏季彻夜难眠;记得食堂常常让你们生气,我当然更记得自己说过的话:“我们绝不赚学生一分钱”,也记得你们对此言并不满意;但愿华中大尤其要有关于校园丑陋的记忆。只要我们共同记忆那些丑陋,总有一天,我们能将丑陋转化成美丽。
同学们,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即将背上你们的行李,甚至远离。请记住,最好不要再让你们的父母为你们送行。“面对岁月的侵蚀,你们的烦恼可能会越来越多,考虑的问题也可能会越来越现实,角色的转换可能会让你们感觉到有些措手不及。”也许你会选择“胶囊公
寓”,或者不得不蜗居,成为蚁族之一员。没关系,成功更容易光顾磨难和艰辛,正如只有经过泥泞的道路才会留下脚印。请记住,未来你们大概不再有批评上级的随意,同事之间大概也不会有如同学之间简单的关系;请记住,别太多地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世界的虚拟,还得回到社会的现实;请记住,“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这是华中大的精神风貌,也许是你们未来成功的真谛;请记住,华中大,你的母校。“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多么朴实精辟!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如果问你们关于一个字的记忆,那一定是“被”。我知道,你们不喜欢“被就业”、“被坚强”,那就挺直你们的脊梁,挺起你们的胸膛,自己去就业,坚强而勇敢地到社会中去闯荡。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也许你们很快就会忘记根叔的唠叨与琐细。尽管你们不喜欢“被”,根叔还是想强加给你们一个“被”:你们的未来“被”华中大记忆!
第五篇:根叔演讲
【根叔演讲】:我们需要大学“去行政化”
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据悉,“根叔”是学生对校长的一种“尊称”,使用已有几年时间。遗憾的是,具备“根叔风度”的校长,还并不多。“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据悉,“根叔”是学生对校长的一种“尊称”,使用已有几年时间。我愿意从教育家情怀的角度来阐述这个问题。所谓“教育家情怀”,就是教育者不仅是高高在上的学术巨匠、学术权威,是面孔威严、不苟言笑的引领者,是一身官衔、孤傲清高的管理者,更应该走下神坛,给学生带来热血沸腾的青春思考、敢说敢做的大胆作为以及民主开明、平易近人的精神感染。高校给予学生的不应仅仅是一个毕业文凭,更该有的是公民责任、人文精神的熏陶。无怪乎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生想起当年李培根毕业演讲,“依然有热泪盈眶的感觉。记得大学时,经常看到他骑着自行车上班,有的同学生活上遇到困难,写信给他,他会很快批复解决,他的教育理念和君子之风还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在一项有关“大学校长,什么素质必不可缺”的调查中,73.6%的人首选“民主开明”,72.2%的人认为是“尊师重教”,70.3%的人选择“懂教育”。所以,借助“根叔现象”,我们呼唤更多校长能多些教育家情怀,多播撒人文情怀和坦诚品质。想到了蔡元培到北大任职的第一天的情景。校役们依惯例排队在校门口毕恭毕敬地向他行礼,不想蔡元培当即也脱帽向他们鞠躬还礼,摈除旧北大存在的等级分明的官僚习气。依此来衡量“根叔”的走红,我们同样可以认为,这也开了一种大学管理思想的新风。大学去行政化的改革呼声很高,依我看,真正的“去行政化”应该先从大学校长做起,让更多校长脱掉行政官袍、生冷面孔,而给予学生和教师更多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发自内心的精神牵挂以及真诚率真的言行举止。遗憾的是,具备“根叔风度”的校长,还并不多。一些人官僚气息很浓,讲起话来满口官腔,解决问题总是“快解决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敷衍搪塞,有的学生上四年大学,只在毕业典礼上见到了校长身影。更多情况下,校长成了“外长”,他们游走于官场、交际场,觥筹交错,总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感和生疏感。有人曾这样说:“做领袖的人有两种,一种使人慑服,一种使人悦服。毫无疑问,教育工作者应当使人悦服,而不是慑服,因为教育的出发点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