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春节习俗:踩高跷[样例5]
编辑:空谷幽兰 识别码:23-938743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07 18:32: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春节习俗:踩高跷

春节习俗手抄报内容

一、春节的来历:

传说,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至,出来食人,使人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这种凶恶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在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燃起熊熊大火,年听到爆竹的响声,便逃走了。以后,人们开始以挂红灯、放爆竹、吃年饭来庆祝新年。

二、春节前的准备(腊月初八以后,各种年事活动便逐渐展开)1.祭祀灶神:灶神,又称灶神,俗称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宫,向玉皇大帝汇报情况。除夕时分再返回人间。人们担心向玉皇大帝进谗言,所以再他去天宫的时候为他进行祭祀活动,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2.其他准备活动:写春联,准备肉食,准备面食以及理发、沐浴,打扫卫生。

三、民俗活动--静态民俗

3.春联:(1)春联的来源:古代称桃符。据说,东汉王充《论衡o定鬼篇》中神荼、郁垒二神住在大桃树上,处理鬼魂。他们把为非作歹的恶鬼都喂老虎 吃。因此,人们认为鬼害怕神荼、郁垒,也害怕桃树。于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总在门口悬挂桃符或桃木人来趋鬼避邪保佑平安。(2)最早的春联:公元965 年,后蜀皇帝孟昶在皇宫内门的桃符上写了:新春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春联。此后春联成了春节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有人家喜欢 贴福字,而且倒着贴。因为倒谐音到,所以倒贴福字意思是福到了。4.年画:(1)门神画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说源于神荼、郁垒的神话传说,古人把二神像挂在门口驱鬼。一源于唐太宗命令秦琼、尉迟恭看门驱鬼,并把二将 画在宫门上。一源于唐玄宗梦见钟馗为自己捉鬼,醒后命令画工把钟馗画在门上。(2)灶神画的来源:民间传说灶神在除夕从天宫返回人间,所以人们总在这时候 买新的灶神画贴在门上,希望他能带来吉祥与幸福。(3)其他常见的年画。

5.福字:最早福字--传说史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子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百姓过年贴福字,史于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习。一年赐福,恭王福晋把赐给的福拿倒了,犯杀头之罪,李连英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今年赐福,福真的就 到了。

慈禧一听极高兴,连说:福到了„„传至民间,福也贴倒了。

6.窗花:窗花是贴在窗户上庆贺新年的剪纸作品。窗花有两种制作方法。第一种是剪刀剪,巧手的妇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纸剪出许多花样。第二种是刻刀刻,一般由专业的民间艺人操作,一次可以刻成四五十张窗花,供应市场。

四、春节民俗--动态民俗 1.除夕守岁:

1)什么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由于农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腊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腊月二十九夜是除夕。

2)除夕 守岁:除夕重要的活动是守岁。因为秦汉以后,我国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时当作一天的开始时刻,相当于现代计时方法的23点到1点。除夕夜的子时,正是辞旧 岁,迎新年的关键时刻。为此,人们不得不彻夜不眠,守候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全家人团聚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等待,耐心的等待。2.放鞭炮:

1)什么叫鞭炮:鞭炮,又名爆竹。新年钟声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齐鸣,迎接新年到来。

2)爆竹的来历:据南朝梁代示懔《荆楚岁时记》记 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当时人在初一早上起床后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爆裂发出巨大的声响,就能吓跑怪兽 与恶鬼,保护全家平安。大约到了唐朝,人们把竹筒里装上火药,点燃火药,发生爆响。后来,人们又用纸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样的鞭炮了。3)鞭炮的 种类:鞭炮有各种花样。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进,又发明了烟花。烟花:又称礼花,焰火。它在爆炸时能发出极为绚丽的光芒。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烟花装点自己的节日夜空。3.舞狮子:白居易《西凉传》: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镜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跳舞梁前来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舞狮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兴起的时代。4.其他民间活动:扭秧歌,踩高跷,敲锣鼓。

5.祭神祭祖:在传统的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迷信的家庭都设有专门的神龛,供奉各位神灵,同时还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的画像。正月初一早上,人们恭敬地在神龛与祖宗牌位前献上供品,(其中包括刚刚煮好的第一碗饺子),点上香火。十分虔诚地感谢神明与祖宗在天之灵在过去一年对自己的保护并祈求他 们保佑来年的幸福。

6.拜年:祭神祭祖之后,儿孙们开始向长辈亲人拜年。传统的拜年礼是向长辈亲人三叩首,现在大多已经改为三鞠躬。一边行礼,一边祝愿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 意。长辈端坐,接受儿孙们的拜年以后,把一个红包送给儿孙们。这就是压岁钱。一般作为孩子们春节期间的零花钱。其他亲戚之间则互相拜年,陆陆续续,可 以持续很多天。朋友之间见面,则互道恭喜发财或春节好,以示庆贺。拜年活动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孝敬孝顺;长辈对儿孙的慈爱关怀。亲戚朋友之间 的拜年,也极大的促进了彼此感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拜年活动。宋代诗人戴复古《岁旦族党会拜》:衣冠拜元旦,樽俎对芳辰。上下二百 位,尊卑五世人。排门乔木古,照水早梅春。寒事将消歇,风光又一新。把当时大家族二百多人互相拜年的活动写得有声有色。

7.人日:正月七日,又名人日。隋代诗人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正月七日为什么称为人曰呢?这和中 国古代神话有关。神话中说,神在初一创造了鸡,初二创造了狗,初三创造了羊,初四创造了猪,初五创造了牛,初六创造了马,初七创造了人,因此,初七是人类 诞生的日子。于是,古人把这一天称?人日。为了纪念人类的诞生,南朝梁代每到人日的时候,人们就剪出彩色的纸人,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用来象征人们 在新的一年里,面貌焕然一新。到了唐代,人日剪纸的内容又有发展变化。唐代诗人余延寿《人日剪彩》: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贴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所剪内容包括红花绿叶,飞燕家禽。个个栩栩如生。这已经于现代民间的窗花十分相似了。

五、春节民俗--饮食民俗

年糕与饺子是春节最有特色的食品。

1)年糕:又称年年糕。它谐音年年高,包含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期望。年糕采用黏性较强的谷物制成,北方多用小黄米,南方多用糯米。北方一般都是 甜的,南方年糕可以作成不同口味的。不过,好吃不过饺子。北方人更喜欢的春节食品是饺子。

2)饺子又名角子、交子、扁食。它的起源非常古老。考古工作 者曾经发现过一枚一千多年前的饺子保存下来。北方人过年,一定要吃饺子。而且春节这一天吃的饺子必须在除夕12点以前包好。饺子好吃,关键在于饺子馅,纯 肉的,纯菜的,肉菜混合的,花样无穷,口味可异。可以根据自己口味任意变化,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欢吃饺子。在春节所吃的饺子中,有一个包着豆腐馅的,还有一 个包着一枚硬币。谁吃到豆腐馅的饺子,谁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发财,人们的理想也都包含在饺子里。

六、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全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为元宵。汉文帝曾于正月十五日平定叛乱,所以规定这一天为上元节。东汉明帝为了表示对佛祖的尊敬,下令 元宵点灯。此后,元宵就逐步演化为观赏花灯的民俗节日。故名灯节。元宵的应时食品是汤圆,北方也叫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

唐代,元宵赏灯活动盛况空前,举国同庆。《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曾派人造出一盏百枝灯树?高八十尺,树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 见,光明夺目。唐玄宗甚至令工匠造出高百尺、宽数十丈的灯楼,供游人观赏。宋代又有过之,无不及。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以草把缚成戏龙状,用青 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皇帝还亲自率领盛大的仪仗参加赏灯活动。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篇二:中卫民俗文化

二毛皮鞣制工艺

史志记载,在千年前,中卫地区的养羊业已相当发达,到了清乾隆年间,滩羊二毛裘皮就已文明于世,滩羊出现在中卫大地上已逾数百年历史。

中卫滩羊属长尾脂、粗毛裘皮用绵羊品种。在世界养羊业中至今还没有发现类似滩羊的裘皮羊,可以当之无愧地说,滩羊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202_年《二毛皮鞣制工艺》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名录,传统的二毛皮加工工艺、旧时曾为民间流动的一道独特风景。

现在“羊把式”(传承人)对裘皮加工工艺不断改进,传统的裘皮加工工艺大多采用黄米等农作物进行鞣制,工序非常复杂。出生40天左右宰杀的滩羊,毛色洁白,质地坚韧,非常结实,尤其毛穗呈现特有的弯曲柔这状,轻轻抖动,如玉簪滨落,梨花纷飞享有“九道弯”美誉。若将皮板纵横倒提,只见洁白的毛穗,自然下垂,宛如冰锥叠撞倾倒,平户涟漪荡漾,若在轻抖,仿佛玉簪滨落,梨花纷飞,更觉轻盈动人。用滩羊二毛皮制作的男女皮衣穿着舒适,美观大方,保温性能极佳。用其制作高档服饰的镶嵌,色调明快,典雅素致,别具风韵。中卫民歌

涉及爱情生活的主要体现旧社会青年男女吐露纯真爱情,抒发离愁别怨,反抗封建婚姻等多种内容,表达出劳动人民真挚感人的爱情。

反应日常生活的民歌中最具普遍性的有仪礼歌,(伴随民间祈年庆节,贺喜祛灾,祭祖吊丧等仪式及日常迎亲送友等习俗活动,多为吟诵演唱)。主要内容为祭神求福,祈保丰收等。

民歌虽来自民间,它的内容、韵律中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对社会和人生的解读,正式因为它的内容通俗易懂,贴切的反应了人们的心声,所以才悠远流传至今。

传统民歌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源流、文化内涵、风格色彩、音乐特征、审美特色的载体。民歌依即兴方式创作,借口传心授流播,因而是最贴近民众与社会现实、最直接地反应当地人民大众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中卫地区流传于民间的民歌小曲,目前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民歌,就形势而言,除民谣、二哥和各种劳动号子之外,还有“山花儿”、“十二个月”、“王哥放羊”等具特色的多种形式。民歌内容可分为:劳动歌、仪式歌、情歌、儿歌、生活歌。各个时代各民族的民歌,对研究当地的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道教音乐

流传入中卫地区的确切年代无从考证,具史料记载,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四川道人龙门派金真道士第十七带北、弟子罗教福支由定居中卫老君台“金真观”,至今收徒传道二十一代,有教徒几百人。

道教音乐,是道教进行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演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办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道教音乐渊源甚古,历经千百年悠久传承,道教音乐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从道教音乐的功能,它既是道教徒举行宗教法事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以一种艺术形式感化百姓而传教布道方式,所以,道教音乐具有宗教学、社会学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功能。于道教内部而言,道教音乐是道徒行法布道的仪式内容,是道徒与各界沟通的特殊“语谈”,于道教外部观之,道教音乐又是娱神乐人的一种有

着欣赏价值的艺术形式,有陶冶性情的社会功能。

陶瓷烧制技艺

中卫下河沿曾经是宁夏的瓷都,位于常乐镇下河沿村,南约1.5公里的山沟里,倍称老窖沟。窖址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150米-280米,窑炉附近堆积的残瓷片最厚处约有10多米,由此判断当时烧制瓷器的规模相当大

下河沿码头是黄河上的水运要冲,是青海、兰州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北魏时黄河开始有河运业,在隋、唐、西夏和元代的数百年间,黄河河运业常和西段“丝绸之路”相连接,各地客商货运过载,往来不断。下河沿窑当年生产的瓷器除了畅销于中卫地区,还沿着黄河远销银川和内蒙古一带。

下河沿窑主要生产的是民用生活瓷,属于民窑。器型有各式碗、盘、盆、双耳罐、盘口瓶、桶式瓶、钵、罐、油灯、工具等、釉色以黑釉、褐釉、白釉、青黄釉为大宗。装饰方法有白釉褐彩、点釉、刻划花等。这里煤炭资源丰富.地下泉水潺潺不断流出.并且附近山沟里还有大量陶土、是烧制瓷的理想场所。下河沿窑烧制的瓷器种类繁多,其白釉褐彩碗、褐彩盘的褐色点彩装饰是典型的北方元代瓷器的特征。另外,白釉褐彩盆、白釉褐彩桶式瓶等,也有典型的北方元代瓷器的特征,据初步推断下河沿窑的烧制年代上限应该在元代,下限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是当时西北较大的一处瓷器烧制作坊.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宁夏瓷都。

中卫下河沿民窑瓷,生产技艺是中卫地区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它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基因,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

放荷灯

“放荷灯”民俗在中卫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长久不衰。在中卫年俗文化中有“放河灯”的民间习俗,在每年正月初八的晚上,位于中卫市区南边黄河沿岸的福星寺、圆通寺等寺庙都会举行“放河灯”仪式。

旁晚群众带着做好的荷灯从圆通寺出发,一路敲锣打鼓向黄河岸边前行。7时左右,人们将一盏盏荷灯点亮,轻轻地放进河水中.寄托美好心愿。此时,顺水漂流的荷灯发出点点光芒,将河面照亮。“放荷灯”注重的是内涵而不仅是形式,无论放什么样的荷灯,内心的良好祝愿是寄托着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正是这些富于东方古典审美意味的细节,在中卫农历年里.,依然镌刻着多元共生叉错杂交织的乡土文化生态景观。我们心动的是,感恩、希望、祝福、祈祷、孝道、天人合一、伦理教化依然充溢在“春节”的每个传统仪式中。“放河灯“为中卫人重新构建了一个敬晨自然、人伦融洽、和谐温馨的精神家园。方言剧

中卫方言以秦晋方言为基础,以中原、吴越方言等多种成份为混合。过去中卫方言很少受到外来方言的冲击。由于进入改革开放80年代以来,由于本地区人口的大量流动,加速了中卫方言的变异。申报方言剧项目,也是对中卫地区方言文化遗产的抢救。

人民群盘是方言的创造者,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仅需要文艺巨匠,更要让广大人民有文化的渠道和途经表达自己的梦想和诉求。方言剧《过寿》就是用自己的土语来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中卫话在宁夏诸多方言中比较特殊,不论体走到哪里,只要听到富有特色的中卫腔,就能立马找到自己的乡亲。语言是人们交际的重要工具,只有我们科学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方言,才能更好地为中卫的发展与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高跷跑驴

高跷跑驴是流传于中卫地区传统社火中的表现形式,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由劳动人民自己创造、发展、保存的艺术之一。近代流行最广泛的民间传统杜火舞蹈之一。

在旧历的正月间,正是春节农闲的时候,劳动人民祝愿新的年能够风调雨顺,五俗丰登,使生活过得更好。高跷跑驴舞可以调节现场中的表演气氛,又富于变化,多姿多彩。由于是自娱性;群众性的活动,在几百年漫长的岁月中,变化甚微。它根植在人民生活之中,在各种不同的时代,都保存了下来。直到今天高跷跑驴仍是中卫地区流行最广,最受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它生动的体现着中卫地区传统文化表现方式

肖记水面

传统技法最关键是“压“和”切“。按特殊的工艺配方合面揉成团,用一根胳膊粗的杠子压,杠子的一头固定在墙里,人骑在另一头来压,这样压出来的面,薄如纸,韧如绸,直到将面团碾压成厚度不足0.3毫米薄的面片时再折叠成垛,用大面刀切成细丝而成,成品煮熟后劲脆鲜香,并可任意配佐料,在中卫地区诸多风味小吃中独树一帜。

打铁花

古老的中卫,旧时在元宵节晚上,大街小巷都挂灯笼,放焰火,踩高跷,中卫城里还流行“打铁花“的习俗。它是独特而古朴的民俗节日娱乐形式之一。

当正月十五的夜晚来临,家家户户门前张挂着红灯笼,社火队伍穿过大街小巷,人们老少相携,全家出动看焰火。这时穿越黄河两岸,聚集在城里的群众成千上万,等待昔“打铣花“这一惊心动魄的时刻”打铁花“时,首先要一个专门的炉子,傍晚,把炉子生着,上面放上几十个特制的化铁罐,罐里装昔碎生铁块。燎疳节

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疳”,“燎疳”是中卫地区突出的传统文化事象之一。传说“疳”是一种十分顽固的病毒,只有用火烧能燎,才能驱毒祛病,驱除病魔和鬼怪岁岁健康保平安。

中卫燎疳的习俗是人们源于上古时期对火神的崇拜,相信依火的能力驱邪除邪魔,保佑人人平安,庄稼丰收。燎疳是在中卫这块土地上遗存下来的传统习俗。在这一天晚上,不管是偏僻幽静的农村,还是喧嚣热闹的城镇,无论是农家院落,还是街道社区,到处火光闪闪,热闹非凡。鞭炮噼噼啪啪声,大人小孩的叫喊声、嬉闹声交织在一起,整个中卫城乡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最后大人们把余火用木锨扬起来,边扬边念:“今年麦子开花了.年年世世好庄稼”,根据打起的火花形状预测当年粮食的收成情况。燎疳后一年一度的春节也进入了最后一个高潮。燎疳它保留了我区农耕文化和民间乡俗原 生态面貌,被区外专家视为宝贵的“活文物”,是中卫地区独特而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燎疳”既是古老民俗的延续,又有祈求当年健康幸福、五谷丰登之意,具有凝聚力,能够增强群众团结友爱,可以营造祥和的气象。

手工地毯编制技艺

中卫是宁夏手工地毯主要的生产传承之地,有三百多年历史。地毯的生产过程,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沉淀与积累。中卫有顶级的羊绒和羊毛,中卫市滩羊地毯有限公司制作的纯手工地毯,在染色工艺上,采用几百年来一直延续的天然植物染色技术。对于一块地毯的价值来说,质量的优劣是靠工艺道数评定,道数越高,质量越上乘,图案越精致。

近年来,中卫手工地毯又有了很快的发展,不仅远销欧美国家,而且曾为自治区制作了精美的礼品。手工地毯是地毯中最具工艺与艺术价值的物品,高档手工地毡被称为软黄金,是家庭富裕和品味的象征。中卫手工地毽以纯羊毛为材料.前后经过图案设计、配色、染纱、上经、手工打结、平毯、片毯、洗毯、投剪、修整等十几道工序加工制作而成。它可以将几十种色彩和谐地揉合在一起.紧密精致的毡面可以使地毡的寿命延长到几十年上百年。如此繁琐的工艺,使得制做一块毯子的时间需要从几个月到一两年不等。濉羊牌纯手工地毯,图案颜色繁密,具有深郁的民族风格,整体气质雍客华贵.图案华丽浪漫,简洁明快,清新雅致,是中卫手工技艺之精华

白酒酿酒技艺

中卫自古盛产白酒,白酒史载已有600多年,是宁夏唯一有历史记载的酒乡。明清时期,中卫香山已发明用叶生草类绵蓬种籽酿造醇酒的方法,称“绵蓬酒”。清乾隆《中卫县志》率先记载了当时所酿“绵蓬酒”的盛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卫的水美,美在资源丰沛,水质佳良.清澈透明,好水酿好酒。这便是中卫酒久负盛名的根源。当今中卫“香山春”系列白酒,畅销全国,走出国门。香山酒业如今延用着中国烧酒第一锅和”义隆源”烧酒巨型蒸酒铸铁甄锅技艺.传承着140年的酿酒历史。为中卫酒文化谱写了一页新的篇章。

清乾隆《中卫县志》记载:酿泉,中卫酒为甘省著名,其酿酒中佳县城内各井之水作酒,味清冽,至城外之水,即不及。

中卫自酒酿酒技艺,传承三百多年,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不可估量。酒有百种,各树一帜。中卫白酒传统酿制技艺承古老的民间酿酒作坊之传统,荣天地自然之精华,成为宁夏酿酒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中卫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这里有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沙坡头和众多名胜古迹。儒、道、释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实为钟灵琉秀,人杰地灵之地。

中卫自古佳酿飘香,源远流长,是西北美酒的发源地。经文物考古工作者在中卫黄河两岸发现的西周、汉、唐、西夏等朝代的酒文物比比皆是。

沙坡头的传说

中卫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传承,黄河水道就是中卫地区衍生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摇篮”,县政府早在1980年前就对中卫地区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言语进行了普查整理,共搜集民间故事282篇,民间歌谣500首,民间谚语20000条,《沙坡头的传说》就是其中的一则。

中卫民闻趣事、地区性强,特点比较突出,内容丰富多彩,富有优美的幻想色彩。语言质朴,动人心弦,听起来使人感想连篇,它会把我们带进一个神奇欢快的美妙境界。中国民间文学大师钟敬文先生说过,“民间的口头创作,是每个民族的珍贵文化财产,也是现代国民的精神滋补剂”。中卫民间文学根植于民族生活的肥壤沃土之中,它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井传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民间的艺术创作,并不等同于历史。但是,只有这样“口传的历史”,才能显示出民族的历史渊源和社会风貌,人民在聆听这种传统的教诲中会受到莫大的精神启迪,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任何枯燥的说教所不能取代的。

中卫皮影戏

在皮影戏的白幕上,虽然舞动的都是平面偶人之形,但其音乐与强调却能使人情绪起伏,喜可让人心舒气爽,悲能使人粲然泪下,十分动人,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要培养表演人才,甚至最终能组成一个皮影剧团,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单鼓舞

单鼓舞源于人们的祭祀活动,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常见于迎神赛会上进行,现在舞蹈中的迷信色彩与日俱减,已成为民间具有观赏性和自娱性的舞蹈,而备受人们喜爱。

在迎神赛会上以娱神娱人,单鼓舞祭祀活动逐渐形成了民间约定俗成的信仰习俗,它表演形式独具特色,完全保留和传承了中卫地区的宗教文化色彩,具有原生态文化的基本特征,富有民间传统舞蹈的艺术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剪纸

元代时期,大量回族向海原及西北部迁徒而来,逐渐形成以回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刺绣、剪纸也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别是节庆日,民间操办婚事时,虽穷苦,但是妇女剪“喜”字,贴窗花,为自己心爱的人绣荷包、纺枕套、绣鞋垫等,表达自己的心意,民俗文化的形成,把穷苦人追求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千针万线的刺绣中,火窗花剪贴的一书中,农闲之余,他家的大娘,你家的小媳妇,用刺绣、剪纸,或一对鸳鸯,一副枕顶,一块秀帕,或一个荷包传递浓浓的乡情,寄托深深的心意,表达融融的亲情。中卫木雕

长期以来,中卫木雕艺人经过多年实践与经验,归纳的木雕雕饰技法中主要有浮雕、通雕、镂空雕、园雕、线雕、混合木雕等,是中卫建筑木雕艺人多年来的智慧和结晶。建国以后,中卫木雕艺人技术高超的主要有:胡生福、张建礼、杜学义、余凤佳、林治国等,在中卫地区的寺院及传统建筑中,留下了他们大量作品,师徒技艺代代相传。

中卫古代建筑构建主要以彩画装怖为主。由于受制于封建等级制度,民间建筑不允许使用彩画,只有通过木雕工艺来美化宅院,木雕除了美化建筑外形,丰富建筑形象外,同时也满足了当时人们逐渐提高的审美需求。中卫从明代开始,寺院及民间建筑上出现装饰木雕.并在题材内容上不断扩展,木雕装饰不断地走向百姓,逐步地民化。中卫木雕在一定意义上而言,主要指明清时期的建筑木雕装饰艺术。

建筑木雕主要依附于传统木结构上的雕刻艺术,只有伴着建筑的定型而产生。中卫现在明清时期以前的建筑木雕构件遗产很少,从现有的遗存来看,主要是石空大佛寺和高庙保安寺。是基于明清时期建筑结构所造成的,这种风格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审美情趣。中卫木雕艺术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建筑空间结构、位置、大小以及材料、工艺技术的制约,使得木雕与建筑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篇三:黑龙江春节习俗

黑龙江春节习俗

内容提示:黑龙江春节习俗: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到来了,全国人民为欢欢喜喜过大年,都开始忙碌起来了,买年货,贴春联、贴门神、贴花、放鞭炮、扫尘、洗浴、祭灶、祭祖、守岁、拜年等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开始了,而全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吉祥起名网特别为您整理出黑龙江各地春节习俗,让您了解黑龙江,走近黑龙江。

黑龙江春节习俗: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到来了,全国人民为欢欢喜喜过大年,都开始忙碌起来了,买年货,贴春联、贴门神、贴花、放鞭炮、扫尘、洗浴、祭灶、祭祖、守岁、拜年等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开始了,而全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吉祥起名网特别为您整理出黑龙江各地春节习俗,让您了解黑龙江,走近黑龙江。

东北黑龙江的年俗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以东北黑龙江来说,讲究就不少。

旧时,一切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几乎都集中在除夕夜举行。全家都要换上新装。

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

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可以荤素一齐上.通常必要有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鸡冻儿、鱼冻儿、猪肉冻儿、豆儿酱、豆豉豆腐、芥末墩儿、辣芥菜、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

席间,老少互相祝愿、兄弟间推杯换盏,尽情享受天伦之乐。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

“天地桌”上供着大幅黄纸彩印的“三地三界十八佛诸佛”或“百份”(天地诸神像册),设大饼,蜜供、面鲜、果品、素菜、年糕、年饭为供品,高点金字红烛与子午香,以表迎请诸神下界赐福。

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谓之“守岁”.孩子们历来是随心玩耍,抖空竹、抽陀螺、捻升官图、掷骰子、玩牛牌、吹琉璃喇叭、口琴、耍影戏人、点走马灯,放“滴滴金儿”,“耗子屎”、“黄烟带炮”„„老太太们则坐在一起斗纸牌、打麻将、打十胡。

娱乐中佐以鲜果、糖果、干果杂拌儿、温朴、炒红果、蜜饯海棠等,边吃边玩,尽情享受,直至“接神”。

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遍天银花锈,阖街硝烟浓”。家家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馅水饺,迎接诸神下界。

礼成后,即宣告旧岁已去,新年来临,这正是“五更分二年”的庄严时刻.全家互道“新禧”,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一一引进“压岁钱”。

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

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主一年诸事顺遂。

现在东北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

满族的春节

满族的传统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一致,所谓“奉省岁事,满汉旧俗不同,久经同化,多已相类”(《奉天通志》卷九十八)。但“满汉旧俗不同”,满族年节有特殊的风情。

春节:节前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张贴对联、窗花、挂笺(按旗属分别贴红、黄、兰、白色)、福字(沈阳市新民县辽滨塔村瓜尔佳氏家中有印福字的桃木印板)。满族喜戴荷包,春节节前宫廷要例行赏赐王公大臣“岁岁平安”荷包,民间也互相赠送。除夕下午和元旦上午要祭祖、祭天。除夕要接神,接神后在大门口放一横木以阻鬼魅进来。除夕也挂门神,以驱邪避鬼,这是吸收了汉族风俗的结果,门神约分为“将军门神”、“福禄门神”、“判子门神”、“娃娃门神”等。今沈阳故宫藏有宫廷门神。除夕夜分发“神纸”,其后晚辈男子到族内各家“辞岁”。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还要把几枚铜钱暗放饺子中,吃到者则“终岁大吉”。接神、辞岁要燃放鞭炮。除夕夜家家院内竖灯笼杆,高挑红灯,由除夕至初六,夜夜不熄。宫廷中于腊月二十四日挂“天灯”,每夕上灯,至次年二月初三日。

元旦,俗称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冠,互相恭贺新春,谓之“拜年”。

吃饺子叫揣元宝满族春节撷趣

满族春节古称元旦,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节期一般为

三至五天,旧时有的地区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满族地区。满族春节源于汉族习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进入辽阳、沈阳地区,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满族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皇太极即位后,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关内,与汉族杂居共处,在经济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天长日久,汉族许多习俗文化被满族人民所吸收,春节便随之而成为满族与汉族共俗的传统节日。

节前,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亦称挂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同时,在自家西墙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鞑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万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

这天晚辈要向长辈叩头拜年(旧时女性行跪拜抚鬓礼)家长要给小孩守岁钱。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一起叙旧话新。男孩子成群结队鸣放烟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兴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妇们则身着盛装,玩耍嘎拉哈(用猪或牛膝关节骨制成的玩具)。

歌舞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据《渤海国记》记载: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跷。至今,此俗仍沿袭不衰。初一至初五,人们都相聚一处,唱歌、跳舞、踩高跷、尽情娱乐,有的地方,年轻人还自发组织演出队,走村串屯进行表演,祝贺新年,节日气氛更加浓郁。

满族过年,习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和瓜仁等原料制做萨其玛,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们喜爱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节日佳品。

山东春节习俗: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到来了,全国人民为欢欢喜喜过大年,都开始忙碌起来了,买年货,贴春联、贴门神、贴花、放鞭炮、扫尘、洗浴、祭灶、祭祖、守岁、拜年等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开始了,而全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吉祥起名网特别为您整理出山东各地春节习俗,让您了解山东,走近山东。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山东春节习俗黑龙江省物产丰富,烹调原料门类齐全。人们称它北有粮仓,南有渔场,西有畜群,东有果园,一年四季食不愁。

孔府年节

孔府年节有一些和民间不同的地方。

腊八。腊八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腊八粥进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户人”中的烧火户在这天专来烧火。支起大锅,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粗的,给当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类,喝粥时,一个还给一斤馍馍;另一种是细的,用薏米仁、桂元、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红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这样的粥是供内宅,本族以及上供用的。孔府在外面有很多香火院,都在腊八这天派尼姑来要粥,要“盆头米”。

临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蒸壮”就出现了,“蒸壮”就是为过年蒸各种馒头、饺子、糕饼。这时“烧火户”又来烧火,蒸各式各样的馒头。

大年三十整夜包饺子。府内到处燃灯、燃檀香末、铺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带。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大人给孩子送“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上面写有“长命百岁”的字样,放在小孩子的枕边,每人准备一个景泰蓝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

除夕夜晚衍圣公还要亲自到安怀堂摆供,祭拜白胡子老神仙,据说孔府中所有的精灵鬼怪都归这个白胡子老神仙管。

午夜过后所有的人起来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楼”。朝各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各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神的牌位,正中一张桌子上摆天地神牌位。“天地楼”旁,立“朝天竿”,点“天灯”,日夜不熄,一直要点半个月之久。

元旦早晨醒来,先不说话,用手摸摸食盒里的东西和压岁钱。起床后拜庙、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本家来孔府拜年。下午当地“龙灯会”的狮子舞等进孔府表演,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燃放焰火,庆祝新年。

第二篇:春节习俗:踩高跷

每当春节到来,在我国许多地方流行另一种舞蹈就是踩高跷。看,一个个化了装的人,足踩三、四尺的木跷,手执扇子,舞来舞去,有集体对舞,也有三人起舞,引得人们翘首仰望,欢声雷动。在南方,高跷属《插秧歌》的一种。唱者踩高跷是避免秧田泥水溅身,手执扇子是要重心平衡,劳动气息十分浓厚。清代恩竹樵写过一首《咏秧歌》:捷足居然逐队高,步虚应许快联曹。笑他立脚无根据,也在人间走一遭。在《列子?说符》中有这样的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技于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技,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如今,高跷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已赋予新的内容,或扮演成活报剧,或扮演成戏中角色,深为群众所欢迎。来源:人民日报

第三篇: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

爆 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对当时除夕爆竹作了如下记载:“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红楼梦》中也有描绘:“院子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吊齐备,这烟火俱系各处进贡之物,虽不甚大.却极精致.各色故事俱全,夹着各色的花炮。说话之间.外面一色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许多'满天星'、'九龙入云'、'平地一声雷'、'飞天十响'之类的零星小炮仗。”从这也可以看到旧时新春燃放烟花的盛况。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期间,各街巷通衢里,大户人家悬灯结彩。街头巷尾,乡里材社,到处百艺杂陈,各献高技,热闹非凡乡间多延请戏班剧团演戏,还开展听道情、扭秧歌、唱花鼓及各式品种的娱乐嬉戏,也有舞狮子,耍龙灯等种种文体活动。人们欢天喜地,共庆新春

拜 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第四篇:春节习俗

春节风俗——正月初八谷日/顺星

正月初八谷日/顺星[春节习俗]

谷日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顺星]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神码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或用49盏,或用108盏,点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第五篇:春节习俗

春节风俗——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春节习俗]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春节习俗:踩高跷[样例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