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书画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23-732962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05 15:26:19 来源:网络

第一篇:书画

海峡两岸书画名家德胜门庆中秋

联谊笔会暨珍品展

一、活动概述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海峡两岸的文化与交流。由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书画艺术学院、台湾中华收藏家协会协办。北京德信恒源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于2011年9月8日举办“海峡两岸书画名家德胜门庆中秋联谊笔会”。

主办单位: 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 协办单位:中国书画艺术学院

北京德信恒源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 台湾中华收藏家协会

承办单位:北京德信恒源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

二、拟邀参会领导及书画家:

崔乃夫 著名书法家,原国家民政部部长。邹瑜 著名书法家,原国家司法部部长。

解思忠 著名书法家,国务院稽查特派员副部长级。

周宏兴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画艺术学院院长,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现任中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执行副主任。

张飙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国家机关分会主席,中

国艺术报社社长。

苏士澍 著名书法家,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文物出版社社长,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会长。

张瑞龄 著名书法家,“中国第一楷”。

任德山 著名书法家,中央电视台书法频道主讲专家,学术顾问,国学学者。

姚治华 著名画家,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美术委员会主任,北京中外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会长。邹德忠 著名书法家,现为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

上官洪夫 著名画家,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画家,中国《ISO9000A艺术体系资质认证》评委,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鉴定委员会副主任。

台湾参会书画家名单

陈国新

中华书画印艺学会桃园分会理事长 邱云登

台湾名家美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魁源

全国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执行长 李鸿德

中华书法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周绢

中华艺风书画会秘书长

李顺良

中华收藏家协会副理事长 刘松炎

中华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秘书长

张建富

中华收藏家协会创会长,中华书画印艺学会创会长,艺术奥运与艺术联合国基金会创会主席,北京故宫.苏州博物馆台 湾展策办人,1987年台湾美术界十大新闻人物。

台湾参展作品名单

台湾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荣誉会长 吴伯雄题字

台湾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得奖书画篆刻家暨评委参展

陈奇禄

曾任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首任台湾文化部长),“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等。

张光宾 书画大师,曾任国防部少将职参议,台北故宫研究员。

李奇茂

知名水墨画大师,现任中国孔学会,中华伦理教育学会理事长,美国圣荷西大学设立「李奇茂教授艺术基金会」,美国旧金山市订每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为李奇茂日。释广元大师

世界华僧会副会长,国际美展评审,中国书法学会理事长。台湾首席书画高僧。

张炳煌

书学会会长,国际书法联盟总会理事长,国际兰亭笔会名誉副会长暨台湾会长,中华诗书画家协会理事长。

蔡明赞

台湾中华书法教育学会前理事长,台湾行政院文建会,台北信义大学书法教授,书法教育会刊主编。

陈丽雀

台湾国立国父纪念馆国画教授,日本「全日展」审查委员。

颜圣哲

现任亚洲大学教授画作《人间净土》为两岸台北会谈海基会致赠海协会礼物。瓷瓶三只为两岸北京会谈海基会致赠海协会礼物。1995 作品参加佳士得、朵云轩、传家及标竿等国际拍卖会。

三、活动实施细则 1、2011年9月5日,在德胜门召开“海峡两岸书画名家艺术交

流活动。2、2011年9月8日“海峡两岸书画名家艺术交流活动”将在德胜门箭

楼举行。

3、在德胜门举办海峡两岸艺术家大型书画交流笔会,以“推动交流 增进友谊 携手发展 共促和谐”为题现场合作创作数幅国画,作品名称由组委会拟定,并请出席活动的有关领导题名,拟择时分别向有关单位捐赠。

4、台湾书画艺术界人士北京采风活动。赴大陆来访的台湾书画家将参观游览故宫、天坛、颐和园、圆明园等北京著名景点,亲身感受中华文明古都的魅力,并进行采风写生活动。

四、活动拟出版:(1)《海峡两岸书画家作品集》,收录著名书画家作品及海

峡两岸书画家作品。

(2)拍摄纪录全过程并制作专题纪念光盘。

五、联系方式:

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名家交流活动组委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二环德胜门箭楼 邮政编码: 电话:010-62016987 传真:010-62015560 联系人:孙婧 *** 郭珊 *** E-mail:zhctwhjyjd@sina.com

第二篇:书画通知

团委、学生会关于举办第十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校园

书画大赛通知

各二级学院团总支、学生分会:

为丰富我校青年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继承发扬中国传统书法绘画艺术,培养学生对书画艺术的学习兴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团委、学生会决定举办第十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校园书画大赛。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名时间: 2013年3月20-27日

二、比赛时间:初赛2013年3月28日(硬笔下午3:00-3:30软笔3:30-4:00)

决赛2013年4月 11 日(下午3:00-4:00)

三、比赛对象:全体在校学生

四、比赛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北厅(南院食堂三楼)

五、比赛项目: 书法(软笔、硬笔)绘画

六、比赛赛制:

本次活动分书法和绘画两类比赛。书法分为硬笔组别、软笔组别;绘画作品种类不限。设为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两类比赛。网络平台将在包头师范学院贴吧、新浪微博同步下发英雄贴征集网络作品。

1.书法比赛(实体平台)

初赛:

审核通过的硬笔组、软笔组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当场书写符合要求的作品。以此作为晋级依据。

复赛:

晋级复赛的选手将自选符合要求的成品在决赛前上交到主办方单位。由专业评委老师评选。

决赛: 将复赛的全部上交的作品公开展览,现场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并由评委公布最终获奖作品。

2.绘画比赛(实体平台)

初赛:

即报名日开始征集符合活动的绘画成品,作品收集截至于2013年4月3日由专业评委老师选拔晋级作品。

决赛:将晋级的作品与书法晋级作品统一展出,现场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并由评委公布最终获奖作品。

3.网络平台:将于3月20日起于包头师范学院贴吧、包头师范学院团委新浪微博、包头师范学院团委腾讯微博征集网络作品。发表作品@包头师范学院团委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参与比赛。经专业评委老师筛选后公开展出并公开投票,展出结束后评选出获奖作品。详情请关注师院贴吧、新浪、腾讯包头师范学院团委官方微博。

七、比赛流程:

初赛:报名表审核成功者即可参加比赛。比赛地点活动中心北厅,书法内容不限,选手自行准备书写工具。比赛时间30分钟,结束信号发出后,选手统一上交作品并有秩序离场。工作人员收集作品进行编号并整理会场后离场。初赛作品由专业老师筛选后选出进入复赛名单,并有红榜公布于宣传栏。并且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入围者进事宜。

决赛:入围决赛选手,在规定日期内上交作品,决赛获奖者由专业评委老师和持投票券的同学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进行投票选出。获奖人员及作品会发布在包头师范学院团委微博上,获奖名单也会在各宣传栏张榜公布。决赛获奖选手将在大学期间受聘为校中心社团书画交流促进协会会员。参与投票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幸运抽奖。

八、注意事项:

1.各学院需至少推报软笔3名、硬笔5名,绘画作品3幅。2.报名表上填好详细个人信息。

3.比赛开始前5分钟未到参赛选手将视为主动弃权。

4.比赛开始时故意扰乱比赛秩序,劝阻无效者立即取消比赛资格。

九、报名方式:

1、学子广场现场报名,2013年3月20-23日中午11:30—12:30

2、报名期间,每天8:00—12:00,14:00—18:00晚上19:00—21:30到齐志楼124办公室(校学生会秘书处)。

3、学院报名,由各二级学院学生会负责,在3月27日之前将报名表上交到齐志楼124办公室(不可重复报名)。

十、奖项设置:

网络平台、实体平台:书法绘画各组别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最受欢迎奖两名,优秀奖若干。

团委、学生会 学生会宣传部

2013年3月18日

第三篇:书画社团

涟水县时码中心小学学生社团——“鲲鹏书画社”介绍

涟水县时码中心小学,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现中国书画艺术,促进时小艺术教学蓬勃开展,贯彻落实全校书画教育,继承发扬传统文化资源,进一步展现小书画艺术家的风采。我校于2013年9月成立了鲲鹏书画社团组织,下设书法社、绘画社两个学生组织,由辅导老师指导学生自行管理开展工作。鲲鹏书画社团在朱国华校长的关心和支持下,硬件设施得到极大的提高,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术教室,让学生在优雅祥和的环境中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鲲鹏书画社团以提高大家的书画能力、欣赏能力、道德素质和艺术修养为宗旨,力争在艺术和使用之间找到完美的结合点。

组织情况:

顾问:刘伯群社长:刘佳佳副社长:席静玲

辅导员:洪强春、武石波、杨中华、徐重云、刘红霞

社别及负责人:

书法社(武石波)绘画社(洪强春)

社团特色:

一.更新观念,规范章程。一是学校针对实际情况组织辅导教师深入学习,对辅导教师进行全面培训。二是社团成立后,召集经验丰富的辅导教师,以“自主、创新”为宗旨,在不断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力图探索出一套可行、规范的小学生社团营运方法。三是社团聘请江苏著名书法家郁建伟先生做名誉顾问。社员小学毕业后可以随时接受母校的邀请,回母校参加活动,成绩优异的还可聘为社团辅导员。社团建立毕业生社员联系卡,建立跟踪档案。

二.立足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开展主题式校园文化节活动,提供展示舞台。为了巩固社团取得的成果,为社员提供展示的舞台,学校举行了系列校园文化节活动。如:2013年9月,我校开展学书法热潮,同学们在老师的精心地指导下,社员们的带动下,兴致勃勃地练起了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3年10月,我校“庆国庆”书法大赛,学员们踊跃参与,气氛热烈,比赛成果明显,同学们对书法的热情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4年元旦还将举行“骏马迎新春”主题绘画比赛;学期临近结束时将举办个人书画展;春节期间开展“我来写春联”活动等。

三.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1、定期召开社员大会,同时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让我们的社员走出校园,让时小的风采在外飞扬。

2、午间社员学习书画技能技巧。平时,学员可在自己的教室练习字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身水平,也带动其他同学练习,共创美好的学习氛围。

3、定期举办书画比赛及优秀作品展览。校园书画大赛时社团的一大特色活动。每年的十月份,我们都将会举办一个面向全院的校园书法大赛,不仅会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而且给了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锻炼自己的机会。每次大赛都会给大家呈现上一场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鲲鹏书画社团将与时俱进,在发展中不断创新。

可喜的成绩:

鲲鹏书画社团的成员由最初20人发展到35人,鲲鹏书画社团的活动也由原来的完全学生自主,发展到有教师指导的学生主体活动;由原来教师单个人面对面的指导,发展到现在的面向全体鲲鹏书画社团成员的课外指导。鲲鹏书画社团的社员刘佳佳、蔡思韵在淮安市举办的科幻画比赛中获得了一二等奖。更大的收获是社员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而且给校园增添了无穷的文化氛围。今后,鲲鹏书画社的发展道路将更加宽广,更加富有挑战性,涟水县时码中心小学将不断探索,鲲鹏书画社团将会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迸发出更璀璨的光芒。

第四篇:书画比赛

书画比赛

上个星期六,我和几十个同学在校长的带领下,乘车来到四塘小学,参加书法和绘画比赛。

当我们迎着冬天的寒风,走进了四塘小学。到了那里,我看见很多人向小卖部争先恐后地跑去。我非常好奇,心想:什么东西那么诱惑人。我便跑了过去,挤到了里面。我一看,原来是热腾腾、香喷喷的香肠啊!我也买了一根来吃。刚吃完不久,校长就说:“同学们,马上开始比赛了,我带你们去找自己的位置。”我们高年级的坐在一个班,低年级的坐在另一个班。我们坐在教室里静静地等待老师来发纸。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十几分钟过去了,老师才来发书写字。发了纸,老师又拿来一张大纸,粘贴在黑板上。我一看,原来是让我们抄写的内容。黑板上出示的是《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们开始写字了。才写了一两行,五联小学的学生一个接着一个举手说:“老师,我写错了。”我心想:她们也太粗心了吧。我写到第三行的最后一个字,我对了对黑板上打字,看了看,好像漏了什么字似的。我仔细找了找,原来我把“瀑布”的“布”写漏了。我举起手说:“老师,我写漏了。”老师走过来说:“你哪个字写漏了?”我指了指给老师看。老师另拿一张纸给我,说:“你不要紧张,写过第二张字就不能再要字了。”我沉着冷静,把第二张纸写得整整齐齐,不再有写漏的字。

交上书法比赛的作品后,又接着绘画了。我们先画好轮廓,然后写校名、姓名、年级、指导老师,最后就开始画图。我画得很慢。当我画完图时,五联小学的学生就涂颜色了。她们画得很简单,有一些山、草、、草、太阳、河流、船。我们学校的学生画的图都有人物,所以画得慢。过了二十几分钟,我把主要的内容都画好了,只有蓝天还没有上色,题目也没有写好。当我涂蓝天的颜色时,五联小学的学生接二连三地把画交上去了。我怕时间不够,赶紧把颜色涂好,写上题目《快乐的童年》。我慢慢地欣赏自己的作品,上面画了一栋蘑菇房,房前有一个小男孩在堆城堡,两个小女孩高兴地手拉手,有只美丽的蝴蝶在花朵上翩翩起舞,几棵枫树和几个小蘑菇洒落在草地上,天上太阳照射出美丽的光彩„„欣赏完,我才交上去。我走出来一看,其他班还有人在画,是五联小学的学生画得太快了,害得我也急急忙忙地跟着交了。

我们走到操场上,校长说:“排队、报数!”之后我们一起去吃东西,吃饱了就坐车回家。这不仅是一次紧张的比赛,还是一次开心的旅程。我期待着比赛成绩赶快出来,希望我能取得好名次。

第五篇:书画名言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明·徐谓)

●笔墨亦由人品为高下(清·方薰)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唐·张彦远)

●战斗场面和绘画,都要在远处观看(英国)

●屋中有画,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雷诺兹)

●最接近雕刻的绘画最完美(朗费罗)

●文学家是以抽象化了的,即以观念来表现自己。但是画家以素描和色彩把自己感觉和知觉到的具体化(塞尚)

●在油画的后面,跳动着画家的脉膊,在塑像之中,呼吸着雕刻家的灵魂(里尔夫)

●照搬自然景色是绝对画不出传世之作的(乔·雷诺兹)

●书肇于自然(汉·蔡邕)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唐·张彦远)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

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字怕练,马怕骑

●字无百日功

●拳要打,字要练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孙过庭)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晋·卫恒)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晋·索靖)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北朝·袁昂)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声)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唐·李嗣真)

●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

●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韩渥)

关于书法的名人名言

孙过庭: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项穆: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终能纯熟,戒狂怪与俗。

王羲之:字之形势不宜上阔下狭,如此则重轻不相称也。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

颜真卿:欲书先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或意外生体,令有异势,是之谓巧。

欧阳询: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均齐。

王羲之:分间布白,远近宜均。

蒋和:布白有三;字中这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初学分布,皆须停匀;既知停匀则求变化,斜正疏密错落其间。

陈绎:疏处捺满,密处提飞;平处捺满,险处提飞;捺满则肥,提飞则瘦。

王羲之: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

项穆: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书宜长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犹世之论相者不肥不瘦。不长不短为端美也。

张怀瑾: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有离合之势。

王羲之:二字合为一体,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

卫夫人: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把笔深浅,在于去纸远近,远者浮泛虚薄,近则瘟锋体重。唐.卢携《临池诀》

▲凡学书,欲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依笔,则有力。黄庭坚《论书》

▲所谓法则,恹压.钩揭.抵拒.导送是也。五代.李煜《书述》

▲右军用笔内恹,正锋居多,故法度森严而入神;子敬用笔外拓,侧锋居半,故精神散朗而入妙。明.丰坊《书诀》

▲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于轻健: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清.冯武《书法正传》

▲字有藏锋出锋之异,粲然盈褚,欲其手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宋.姜夔《续书谱》

▲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唐.徐浩《论书》

▲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矣。唐.韦续《墨薮》

▲所谓千古不易者,指笔之肌理言之,非指笔之面目言之也。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学有规矩,字有体法;不然则笔意不精,字亦失乎格度矣。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结构之道,尤在乎笔法之精妙也。佚名《永字八法》

▲将能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笔毫末锋芒指使,乃为合拍。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悻致。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宋.姜夔《续书谱》

▲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古人作纂,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纂则一毫不可测也。明.丰坊《书诀》

▲古人一点一画,皆使锋转笔以成之,非至起至掣曳之处乃用使转;古人一牵一连,皆旋转,正心着纸,无一黍米倒塌处。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字划承接处,第一要轻捷,不着笔墨痕迹,如羚羊挂角。学者工夫精熟,自能心灵手敏。然便捷须精熟,转折须暗过,方知折钗股之妙。暗过处,又要留处行,行处留,乃得真快。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数画之转接欲折,一画之自转贵圆;同一转也,若误用之,必有病,分别行之,则合法耳。清.笪重光《书筏》

▲锋既着纸,即宜转换:于画下行者,管转向上;画上行者,管转向下;画左行者,管转向右。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要使笔锋行字画中,如入骨既立,虽丰瘠不同,各自成体。宋.李弥孙《筠溪集》

▲书之大要,可一言而尽之。曰:笔方势圆。方者,折法也,点画波撇起止处是也,方出指,字之骨也;圆者,用笔盘旋空中,作势是也,圆出臂腕,字之筋也。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圆以规以象天,方以矩以向地。方圆互用,犹阴阳互藏。所以用笔贵圆,字形贵方。圆乃神圆,不可滞也;方乃通方,不可执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古人作书,落笔一圆便圆到底,落笔一方便方到底,各成一种章法。《兰亭》用圆,《圣教》用方,二贴为百代书法楷模,所谓规矩方圆之至也。

▲以转束言之,则内方而外圆;以笔质言之,则骨方而肉圆。此是一定之理。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柔润则肥瘦皆圆,硬燥则长短皆扁。是故曲直在性情而达于形质,圆扁在形质而本于性情。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契出之。圆笔用佼,方笔用翻,圆笔不佼则痿,方笔不翻则滞。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辑》

▲用笔尖如落锋势,无一毫如尖锋势,意况生举,爽爽若神,为一字,须数体俱入。晋.王羲之《论书》

▲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起有分合缓急,收有虚实顺逆,对有反正平串,接有远近曲直。清.刘熙载《艺概》

▲用笔要沉着,沉着则笔不浮;又要虚灵,虚灵则笔不板。解此用笔,自有逐渐改观之效。

笔要巧拙互用,巧则灵度,拙则诨古,合而参之,落笔自无轻挑浑浊之病矣。清.秦祖永《桐阴画诀》

▲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疾涩二法,书妙尽矣。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笔贵绕左,书尚迟涩,此君臣之道也。唐.林蕴《拔镫序》

▲作书用笔过快,则无顿挫,过迟则不劲利。清.梁献《学书论》

▲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清.刘熙载《论用笔》

▲下笔而刚决不滞,挥翰墨而厚实深沉。唐.张彦远《法书要录》

▲山舟曰:笔要软,软则遒;笔头要长,长则灵;墨要饱,饱则腴;落笔要快,快则意出。清.梁同书《频罗奄论书》

▲笔法过于刻露,每易伤韵。

运笔锋须要取逆势,不可顺拖也,即无生气,又见稚弱。清.秦祖永《桐阴画诀》

▲人但知笔墨有气韵,不知气韵全在手中。清.笪重光《画筌》

▲尝见有得笔法而不得墨者矣,未有得墨法而不由于用笔者也。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墨不旁出,为书家上乘。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用水墨之法,水散而墨在,迹浮而棱敛,有若自然。唐.卢携《临池诀》

▲然而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工书艺一大关键矣。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笔肥墨浓者谓之浑厚,笔瘦墨淡者谓之高逸。清.王厚祁《雨窗漫笔》

▲墨淡即伤神采,绝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勿使伤于软弱,不须怒降为奇。清.冯武《书法正传》

▲用墨须要随浓随淡,可燥可湿,一气成之自然生气远出。清.秦祖永《桐阴画诀》

▲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侬肥,肥则大恶道矣。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横不能平,竖不能直,腕不能展,目不能注,分布终不能工;分布不工,规矩终不能圆备;规矩有亏,难云法书矣。清.笪重光《书筏》

▲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有不从规矩而出。所谓因筌得鱼,得鱼忘筌。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阕其一行尸耳。清.王淑《论书滕语》

▲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一,不成为书也。北宋.苏轼《论书》

▲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唐.徐浩《论书》

▲风神者,骨中带肉也。老劲者,肉中带骨也。有志临池者,当以慧眼区别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先仪骨体,复尽精神,有肤有血,有力有筋......。丝来线去,脉络分明。《书学详说》

▲骨即存矣,而遒润加之。唐.孙过庭《书谱》

▲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唐张怀灌《文字论》

▲字之骨,大指下节骨是也;字之筋,笔锋是也;字之肉,笔毫是也。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而书也,修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明.项穆《书法雅言》

▲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北宋.黄庭坚

▲骨体筋而植立,筋附骨而萦旋,骨有修短,筋有肥细,二者未始相离,作用因而分属。筋骨不生于笔,而笔能损之益之;血肉不生于墨,而墨能增之减之。

肉托毫颖而腴,筋籍墨沉而润。腴则多媚,润则多姿。清.笪重光《书筏》

▲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柔和则绰约呈姿,刚节则鉴艳执操......。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梁武帝《又答论》

▲盖有骨必有肉,有实必有虚。否则峥嵘而近于险恶,无缥缈空灵之势矣。清.盛大士《溪山卧浮录》

▲书法趋骨力刚健,最忌野。清.梁献《学书论》

▲笔格遒劲,亦是浑厚有力,非出筋露骨,令人见面刺目。清.华琳《南宗诀秘》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卫烁《笔阵图》

▲使尽气力,至于沉尽入骨,笔乃能和。和则不刚不柔,变化斯出。故知和者,沉劲之至,非纵逸之谓。清.王淑《论书滕语》

▲瘦而露骨,肥而露肉,不以为佳;瘦不露骨,肥不露肉,乃为上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画促则字势横,画疏则字形慢;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饨,比并皆然。萧衍《答陶隐居论书》

▲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北宋.米芾《海岳明言》

▲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骨气而曰洞达者,中透为洞,边透为达。洞达则自之疏密肥瘦皆善,否则皆病。

▲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用骨得骨,故取指实;用筋得筋,故取腕悬。清.刘熙载《艺概》

▲人知直画之力尽,而不知游丝之力更坚利多锋。清.笪重光《书筏》

▲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书之六局,以气为主。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大要以笔老为贵,少有失误,亦可辉映。所贵乎浓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备具,真有真之态度,行有行之态度,草有草之态度,必须博习,可以兼通。宋.姜夔《续书谱》

▲夫运者,先运其心,次运其身,运一身之力,尽归臂腕,坚如屈铁,注全力于指尖。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沉着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清.刘熙载《艺概》

▲刚劲忌野,清劲忌薄。清.梁献《评书贴》

老乃书之筋力,少则书之资颜。明.项穆《书法雅言》

▲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丽则倚糜而清遒。唐.欧阳询《用笔论》

▲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清.刘熙载《艺概》

六.结体章法 辩正安排

▲结字疏密须彼此互相乘除,故疏不嫌疏,密不嫌密也。

字体有整齐,有参差。整齐,取正应也;参差,取反应也。清.刘熙载《艺概》

▲书以疏为风神,密为老气。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调疏。宋.姜夔《续书谱》

▲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顶接而成。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颈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一字之行,理有数等,有上盖大者,有下画长者,有左边高者,有右边高者,非在一途而取轨,全资众道以相承。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真书用笔,自有八法。一字之间,长短相补,斜正相拄,肥瘦相混,求妍媚于成体之后。宋.姜夔《续书谱》

▲欲学书先定间架,然后纵横跌宕,惟变所适也。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字为城池,大不虚,小不孤故也。虞世南《笔髓论》

▲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习美。清.冯班《钝吟书要》

▲晋,唐人结字,须一一录出,时常参取,此最关要。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东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4)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5)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6)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7)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8)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9)“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10)明窗净几,笔墨精良,于时抽纸挥毫,以绘我胸中之所有,其书那得不佳!若人声喧杂,纸墨恶劣,虽技如二王,亦无济矣。

(11)一部《金刚经》,专为众生说法,而又教人离相。学古人书,是听佛说法也。识得秦汉晋唐书法之妙,而会以自己性灵,是处处离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

(12)每日焚香静坐,收拾得此心,洁洁净净,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以自写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惜余未之能也。

(13)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4)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15)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16)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17)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8)黄山谷曰:“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余谓书亦不可凿空强作,神与古会,便自工耳。

(19)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20)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21)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22)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23)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24)用笔最忌妄发笔力。笔锋未着纸,而手已移动,则浮而轻,盖力在外故也。

(25)“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此两句极尽书法之妙。意到笔随,不设成心,是上句景象也;无垂不缩,欲往仍留,是下句景象也。

(26)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27)作楷最重宾主分明。譬如写一“日”字,左竖为宾,宜轻而短;右竖为主,宜重而长;中画为宾,宜虚而婉;下画为主,宜实而劲。

(2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29)无垂不缩,欲往仍留。《兰亭》之妙,尽乎此矣。!(30)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31)书贵熟后生。

(32)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33)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34)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35)初学,但求间架森严,点画清朗,断勿高语神妙。

(36)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37)笔画极繁之字,当促其小画,展其大画。如《九成宫》“凿”、“鉴”、“台”、“萦”等字皆是。

(38)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39)意居笔先,形随法立。(40)不贵多写,无间断最妙。

(41)宾主、操纵、开合、虚实、顺逆诸法,可以语人。外此,则欲语不得,有语反惑。

(42)既曰分间布白,又曰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何其言之不相谋耶?不知前言是讲立法,后言是论取势,二者不兼,焉能尽妙。唐代北海、河南书,真是善于取势者。|(43)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44)疏势不补,密势补之。《九成宫》“圣”字上画,“舜”字下点,皆补法也。若“乃”、“力”等字,左上右下皆缺势,无可补。

(45)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46)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47)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善夫!(48)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49)强毫弱纸,强纸弱毫,刚柔相济,书乃如志。(5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51)渣滓未净而遽言浑厚,不可也。须俟笔无点尘,微嫌薄弱,乃向浑厚一路写去,方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