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袁纯清 中部论坛致辞
袁纯清在主持中部论坛太原会议时的讲话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天广泛深入的交流,中部论坛太原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我们围绕“深化全面合作、加快转型跨越、促进中部崛起”的主题,深入交流了南昌会议以来各省改革发展取得的新成效新经验,全面分析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共同探讨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途径和举措,在事关中部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达成了新的重要共识。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对中部地区进一步抓住机遇、加快崛起发挥积极促进作用。从各位领导的发言中,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是国家重要战略、中部神圣使命、人民福祉所系,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敢于争先的使命感,增强崛起责任、合作意识,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为中部论坛的轮值主持人和中部崛起的参与者,参加这次会议深受教益、倍受鼓舞,特别是有四点体会。
一、中部全面崛起站在新起点。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中部六省坚持主题主线,抢抓难得机遇,加强互利合作,奋力实现赶超,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区域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城乡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几年来,经济总量年均增幅达15.3%,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今年各省地区生产总值将全部突破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21.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的地位更加凸显,新兴产业快速壮大,中部崛起态势日益强劲。中部六省更加自觉地把中央精神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把加快发展与推动转型结合起来,把发展经济与保障民生结合起来,把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符合各自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积累了宝贵经验。实践证明,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中部地区聚合优势、聚力突破、聚集崛起的黄金期。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登高望远,脚踏实地,更加富有成效地把中部地区崛起的各项工作落实好。
二、中部科学发展面临新机遇。走出具有内陆地区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部诸省的共同使命。我们清醒地看到,中部地区传统产业仍
然占主导地位,一方面发展不足的问题突出,面临“快”的压力,另一方面结构性矛盾突出,面临“好”的压力;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既面临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的压力,又面临被西部地区赶超的压力。但总的来说,机遇大于挑战。中部是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第一阶梯,优质生产要素加速向中部汇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中部的优势和潜力充分彰显;中部各省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上了一大批具有战略带动作用的转型项目,积累的发展势能正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央支持中部崛起的各项政策不断完善,并且进入了深度显现期和集中释放期。中部地区需要树立大视野,把握新机遇,做好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篇大文章,既要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又要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书写精彩篇章。
三、中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中部因改革而受益,因开放而共赢,深化改革开放是加快实现中部崛起的根本动力。以区域为单元寻求突破,是改革开放推进到今天的必然选择。中部各省正结合实际开展综合改革和区域突破试点,武汉城市圈建设方兴未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效推进,皖江经济带变身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标兵,中原经济区奋力书写“三化”协调发展的大文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领低碳经济先行,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面启动,一波又一波改革浪潮将中部地区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同时,中部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中部论坛、中博会影响日益扩大,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交流合作全面深化。从大家的发言中可真切感到,以时代要求推进改革,以宽广视野谋划开放,在大开放中实现大发展,正在成为中部地区的鲜明特征。
四、中部互促互动达到新境界。中部各省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济发展的互通性、融合性强。中部论坛和中博会举办6年来,交流合作日益深入务实,进一步拉近了距离、加深了友谊。无论是战略协作还是项目合作,无论是产品交换还是产业互动,无论是经济联系还是人员往来,都有了大幅增加和全面提升。省际间交流合作机制逐步健全,部门对接进一步强化,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有效发挥,企业技术交流、产业协作呈现喜人局面。在加快建设区域市场体系的同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对接与融合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协作机制
不断健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全面深化。相信通过太原会议,这一势头将更好地保持下去。
我们深知,促进中部崛起,离不开中央和国家部委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今天与会的有关部委领导同志提出的重要意见,既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也体现了对中部地区的关爱和支持,使我们深受启发和鼓舞。借此机会,我代表中部六省与会同志和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央和国家部委长期以来对中部地区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帮助中部地区的改革发展,从多方面给予大力倾斜和支持。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这次会议在太原召开,对我省各项事业是有力促进,对全省人民是巨大鼓舞。我们要虚心学习兄弟省宝贵经验,积极主动向中央和国家部委领导同志汇报沟通,在促进中部崛起中尽三晋儿女的全部力量。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大政方针,落实好历次论坛形成的重要成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迈出中部地区坚实有力的步伐!
第二篇:袁纯清学习心得 文档
深刻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袁纯清
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学习心得
编者按
5月14日,正当省内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进入关键阶段,省委中心组举行了专题学习报告会,以将活动引向深入,确保取得实效。
会后,省领导们带头撰写学习心得体会,虚实结合,多有见地。为此本报特辟专栏陆续刊发,以便在多层次、多方面的交流中使活动步步深入。今日首发袁纯清书记心得体会文章,望广大干部群众垂注。
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为了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省委在全省部署开展了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省委常委带头参加每个阶段和环节的工作。同大家一样,这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党章等重要文献,学习了《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以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为重点重温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表大会报告。通过学习和思考,深感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同时,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增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自觉性;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增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了矢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心;进一步深化了对山西这样欠发达省份和资源型地区转型规律的认识,丰富了工作思路,增强了走科学发展之路的信心。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这里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就是规律。纵观世界各国,政党生生灭灭,执政党潮起潮落,只有科学把握执政规律、自觉顺应历史潮流,不断增强执政能力、始终维护人民利益的政党,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党兴国强民富。共产党执政规律,是党的执政使命、执政方位、执政方略、执政方式以及执政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路径的综合体现,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思想纯洁就没有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没有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知,也难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只有科学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及“三大规律”的内在联系,才能始终保持理论上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而把握资源型经济转型规律是结合山西实际,对“三大规律”的具体运用。
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必须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生奋斗之帆、事业发展之基、社会进步之源、党性纯洁之本。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政党,无论是干革命、“打天下”,还是“坐江山”、谋发展、搞建设,只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走稳、走好、走远。毛泽东同志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开启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创造性地提出在思想上建设党的问题,为全党在黑暗中划出了理想之光。方志敏在狱中始终坚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刘胡兰面对凶残敌人发出 “怕死就不当共产党”的豪言,以及今天我省临汾“最美”大学生孟佩杰大孝感人,感动全国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身救人,都是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生动写照。一些党员干部的不纯洁思想和行为包括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说到底还是理想信念掉队滑坡,自己打垮了自己。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 “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阀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的,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面对“四大考验”“四个危险”,必须深入系统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把做人从政的“根”和“魂”筑牢,在任何时候都不动摇、不迷失、不糊涂、不犯错。虽然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是复杂漫长的,但社会主义的产生是历史必然;虽然曾经遭遇严重挫折,但社会主义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强劲的凝聚力;虽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但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途光明。《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但马克思、恩格斯作出的 “两个必然”论断没有过时。20年前,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精辟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并没有过时”,“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全面领会和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等重大是非界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新趋势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动向,既要吸取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理直气壮反对错误的,态度坚决抵制腐朽的。我们要牢记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竭力量,就是因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只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像希腊神话中安泰那样离开大地之母,我们就能够昂扬前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必须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执政能力取决于党建水平,把握执政规律取决于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素质。我们党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十二大提出“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在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
党的十四大强调“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使我们这个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的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党的十五大对这个总目标作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表述,即“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提高五种执政能力。党的十七大确立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五位一体”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新形势下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由此可见,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自身历史方位和执政方位、执政方略的认识不断深化,始终是中国人民爱戴的领导核心和主心骨。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成熟、思想上的清醒。在政治上,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腾、不观望、不懈怠,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大风大浪面前站稳正确立场,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自觉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组织上,围绕转型跨越选干部、配班子,发展党内民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搞好党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在作风上,坚持求真务实,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制度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各方面制度,逐步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和强有力的监督体系。这样,我们党就会永葆生机和活力。
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必须紧紧抓住、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共产党执政规律,贯穿其中最基本、最本质、最核心的是“发展”。从邓小平同志 “发展才是硬道理”,到江泽民同志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胡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一脉相承,精辟深刻,阐明了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从中可见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党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到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到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等等,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正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第一要务,富有成效地推动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和方面,改进和完善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和方面,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通过改革开放取得发展突破,通过改革开放拓宽发展路径。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提出要办好走出转型新路、加快全面小康“两件大事”,就是运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
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放眼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山西转型规律的具体实践。转型成,则跨越成、人民富。我们要积极探索能源资源比重大的情况下转型发展的规律,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通过资源整合聚集要素,通过链条循环倍增效益;积极探索转型任务重的情况下跨越发展的规律,以资源换项目、换资金、换技术、换人才、换发展,谋求资源效益最大化;积极探索煤矿和非煤矿山多的情况下实现安全发展的规律,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也是第一要务”理念,实现全面安全、本质安全、持久安全;积极探索贫困面较大的情况下农民增收致富的规律,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积极探索文化底蕴深厚的情况下建设文化强省的规律,推动山西文化大发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积极探索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促进社会公平的规律,努力缩小城乡和收入差距,在惠民生、促和谐、保稳定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积极探索能源原材料占主导的情况下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规律,加快产业单
一、资源依赖向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创新驱动转变。
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必须牢记党的宗旨、自觉为民惠民。“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我们党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毛泽东同志1939年2月第一次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概念,并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目标”;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江泽民同志指出“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政治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要 “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并且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对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认识如此自觉、如此深刻。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在人民,价值在为民,根本
在利民。执政为民是共产党执政最重要的规律。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权,无论它曾经多么辉煌,一旦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必然垮台。上世纪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执政的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做到执政为民,失去了人民支持。正如列宁所说,无产阶级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我们党革命28年,在舍身为民中铸就了辉煌;我们党已执政63年,在执政为民中铸造了新的辉煌。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个党的最高宗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能更加巩固,执政地位就会牢不可破。因此,我们立足于思想上依靠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努力提高全省人民社会保障水平、收入水平、健康水平、科技教育水平,把农民收入翻番作为“十二五”规划核心指标,实施两轮农村 “五个全覆盖”,引导全省各级干部下乡住村包村。这些为民利民惠民的做法,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使我们的事业发展始终获得最广泛、最深厚、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列宁在总结十月革命的经验时指出,无产阶级无条件的集中制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90多年来,无论什么环境,不管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挫折,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都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综合国内外正反两方面教训,可见党的纯洁性对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着根本性影响。什么时候党的纯洁性保持得好,党就坚强有力,党的事业就能健康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纯洁性受到影响和削弱,党的战斗力就会下降,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讲先进性和纯洁性,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在任何条件下都十分必要,这是我们推进一切事业的根本保障。我们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穿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着力解决思想、队伍、作风不纯和不廉洁的问题,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中提高执政能力。要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以治腐赢民心,狠抓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继续深化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严肃查处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行为,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对照先进性和纯洁性,经常观照自己、反省自己,改造自己、提升自己,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抵得住诱惑,自觉廉洁自律,保持向上活力,做到精神境界不断 “修习”,精神家园持久“保洁”。要引深创先争优活动和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相结合”的任务要求,总结好运用好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选树表彰一批先进典型,推动创先争优和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党员在转型跨越的实践中体现先进性、检验纯洁性,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社会环境,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第三篇:袁纯清讲话
7月29日,山西省委在太原召开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会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十二五”时期又好又快发展,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从山西省情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动员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信心,埋头苦干,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为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开创富民强省新局面而努力奋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薛延忠,省委常委申联彬、申维辰、杜玉林、金道铭、李小鹏、方文平、高建民、李政文、汤涛等出席会议。
袁纯清指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省委、省政府提出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把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作为战略重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合山西实际。今年上半年,大部分经济指标恢复或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步入稳定较快增长区间。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山西欠发达的省情没有改变,转型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与全省人民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发展不足,最突出问题是新产业发展和新项目储备不足,最紧要问题是干部队伍对大发展思想准备不足。党中央、国务院对山西的发展寄予殷切希望,胡锦涛总书记在 山西视察时明确指出要在“三个方面下工夫”。山西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丰富的资源、壮美的山川,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并孕育了伟大的 “太行精神”,有着敢为天下先的晋商文化,有着共和国重要能源基地的承载,更有着3400万勤劳智慧的三晋儿女。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的历史趋势,面对工业化跃升期、城镇化加速期、节能环保攻坚期、新技术革命成长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期的时代特征,全面转型是山西的必由之路,加快跨越是山西的必然选择。
袁纯清指出,要顺应转型发展的时代潮流,登高望远谋划未来发展。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跨越进步,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大转型。转型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是山西的根本出路,是更好更快的发展。转型发展就是要推动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开采、初步加工向资源深度开发、深度加工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传统产业一枝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最终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我们要把转型发展作为全省工作的主题和主线,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跨越,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总的定位是,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十二五”时期主要经济指标努力实现翻番。
袁纯清指出,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是转型发展的根本举措,是跨越发展的主要依托。一要实现工业新型化。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我们不仅要挖好煤,更要用好煤;不仅要做好煤炭本身的文章,更要做好煤炭延伸发展的文章;不仅要开发好地下资源,更要开发好地上资源。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在实现煤炭产业高效绿色安全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提升焦炭、冶金、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壮大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物流会展、特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研发设计、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实现由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的转变,做一篇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市场的大文章。具体路径,一是围绕传统产业实行循环化,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坚持全循环、抓高端,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不断加工转化中实现发展效益最大化。二是围绕煤炭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实现由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建设以太原为中心的世界煤机产业基地。三是围绕煤炭运销形成的巨大运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环渤海、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在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中提升山西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四是围绕煤焦冶电等高耗能产业的清洁生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现环境压力向发展动力转化。五是围绕能源资源优势做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把一个优势变成两个乃至多个优势。六是围绕煤 炭及关联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鼓励资源型企业利用资本优势引进高端人才和技术。七是围绕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步伐,坚持大片大作大戏表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会展集聚,培育新的经济支撑点。走好以上路径,必须创新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手段,打好 “资源为王、成本优势”这张牌,更多地掌握市场交换话语权、市场竞争主动权、市场开发优先权;坚持资源跟着高端产业走,在与高端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最大值;实现“材料加工”向“加工材料”转变,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突出创新引领、标准为上,敢于在优势领域创制技术路线、生产模式和技术标准,实现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行板块化发展、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树立“资源有限、创造无限”理念,既“有中生有”,用资源换资本、换技术、换市场、换项目,又“无中生有”,在创意中开创新的产业大天地。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坚持农业产业化这个主题,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把政策和要素集聚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上来,走上规模、质量、品牌、效益的良性循环。突出县域工业化这个核心,因地制宜发展煤炭配套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以县级工业园区为承载,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个基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建设农村信息化平台。
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落实各项惠农政策,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加快扶贫开发。三要实现市域城镇化。形成以“一核一圈三群”为主体的城镇空间布局,实现中心城市、城镇群、经济圈的互促互动。“一核”即太原都市区;“一圈”即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的大都市圈;“三群”,即大同、朔州城镇群,长治、晋城城镇群,临汾、运城城镇群。太原都市圈是全省城镇化战略的重中之重,要加大力度,全面提速,确保“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率、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省和其他城镇群,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明显提升。要强化规划的引领力和建设的创新性,充分体现城镇的历史感、生态性、文化味。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通达性、功能性、安全性,建设智能化城市。要创新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体制机制,让更多的人进得来、住得下、发展好。要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保障、更有尊严。四要实现城乡生态化。建设绿化山西,牢固树立栽树就是栽历史、就是栽人文、就是栽政绩的理念,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有效做法,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大地增绿、林业增效、环境增色、农民增收。建设气化山西,充分利用山西丰富的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和过境天然气等能源,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建设净化山西,要在“节”字上下工夫,强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在“减”字上下工夫,坚决关闭淘汰落后产能;在“治”字上下工夫,推进重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矿山生态修复;在“创”字上下工夫,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模范城 市、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建设健康山西,城市管理、生态环境、水源地保护、卫生服务、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方面都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地生活和工作。
袁纯清强调,思想的大门打不开,发展的大门也打不开。在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再次吹响解放思想的冲锋号,冲破一切影响和制约我们发展的思想心结和体制障碍,在转型和跨越的大道上劲跑。要从煤炭依赖中解放出来,重新认识煤、科学定位煤、深度利用煤;要从政府依赖中解放出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政府要主动为企业搞好服务,涌现出更多新晋商;要从内陆经济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破除小富即安、不富亦安的小农意识,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观念,在共生共赢中把握发展先机;要从计划经济模式中解放出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有机融合;要从守成求稳的心态中解放出来,不停歇地解放思想,强化直接入轨、后来居上、三步并作两步走的紧迫感,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敢于背水一战、跨越发展。
袁纯清强调,实现发展转型,关键是干部要转型。领导干部一要有世界的眼光,用别人的眼光来开阔自己的视野,用别人的创新来丰富自己的路径,用别人的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本领。二要有战略的思维,善于在复杂局面中谋篇布局,在严峻挑战中抓到机遇,在激烈竞争中争取主动,在战略把握上高人一筹。三要有“结合”的本领,在用好 政策与破解难题的结合上长本领,在项目策划、布局与项目推进的结合上长本领,在改革发展与安全稳定的结合上长本领。四要有敢闯的勇气,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大胆探索,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勇于争先,市县工作要按照山西一流来定位,全省性工作要按照中部一流来考虑,一些地区、企业和领域要争取全国一流、世界一流。五要有学习的自觉。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掀起一场学习的新高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实现全省干部队伍素质提升上的新跨越。六要有高尚的操守。要有公仆本色、赤子情怀、担当意识,把职务当作事业来做,不漂浮、不浮躁、不虚度;要珍惜荣誉、珍惜职位、珍惜人生,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作事、堂堂正正做官;要直面艰苦、忍耐清苦、乐于吃苦,肯奉献、能舍弃、耐寂寞,始终保持向上的精神状态。
袁纯清指出,要义无反顾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方位地实施开放引进战略,让劳动、知识、资本、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一是要大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山西发展得好不好、快不快,关键在于我们走出去的频率、走出去的远近、走出去的力度、走出去的效果。树立“发现即发展、开放即发展、招商即发展”的观念,对于环渤海要主动融入,对于长三角、珠三角要加强互动,对于中部地区尤其中原地区要积极联手,进一步拓展发展半径。抓住世界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进行定点式、跟进式、持续式的精细化招商引资,掀起策划、引进、建设项目的高潮。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形成外商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软硬环境。在相 当长一段时期要把招商引资作为考核一个地方一个班子的重要参数。二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阳光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少说不能办、多说怎么办,落实首办负责制和限期办结制,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三是要发挥好国有企业的骨干力量。国有企业要以资产资本化、资本股权化、股权多元化为重点,实施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高端化发展。省属大企业要作转型发展的先锋队、跨越发展的排头兵。太钢要建设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十大资源型企业要围绕转型发展实施“双千亿工程”(“十二五”期间新增投资和销售收入各1000亿元以上,翻一番以上)。四是要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落实对民营经济的各类政策,帮助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五是要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加大扩权强县工作力度,加快乡镇机构改革,激发基层政权活力。六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做到群众欢迎、干部服气;端正干部队伍风气,在全省形成干事创业光荣、碌碌无为可耻的导向;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做到能者用、好者上、庸者下,让吃苦的人吃香,让有为的人有位。
袁纯清强调,推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抓转型、谋跨越作为主要任务,党政一把手要当好第一责任人,建设奋发有为、坚强有力,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上有大作为、有大建树的领导班子。要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 实把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力凝聚到转型、跨越的生动实践中来。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人人有责任、有担子、有追求。上一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关心支持下一级工作,为基层和企业搞好服务。要形成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在全社会形成齐心协力谋跨越、促转型的浓厚氛围。
袁纯清最后说,山西转型发展正当其时,山西跨越发展前景灿烂。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促转型,上下同心谋跨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参加会议的有,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负责同志,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省武警总队主要负责同志,省级老同志,省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同志,各市、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各市人大、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开发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省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中央驻晋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大专院校和省管国有骨干企业主要负责同志,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千人计划”入选人员,不是上述人员的省委委员、候补委员。
第四篇:袁纯清7.29讲话
以转型发展为主线
为实现山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努力奋斗 ——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7月29日)
袁纯清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召开的。
省委认为,山西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着眼“十二五”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从山西省情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必须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动员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信心,埋头苦干,为开创富民强省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省委、省政府提出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把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作为战略重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合山西实际。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济回升稳步向好;
第五篇:袁纯清书记讲话
奋力推动转型跨越同心办好“两件大事” ﹙二0一二年一月十五日﹚ 同志们:
在全体代表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的各项议程圆满完成。全体代表和列席会议的同志,忠实履行职责,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建言献策,体现了对山西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推动转型跨越的坚强决心。这是一次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大会,是一次提振精神、凝心聚力的大会,是一次昂扬向上、风清气正的大会!在此,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2011年是 “十二五”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是山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的一年。经济总量迈上一个大台阶,标志着山西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转型综改试验区全面启动,显示出资源型经济转型开始入轨;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是我省历史上最好时期;中部论坛和中博会的成功举办,扩大了山西的对外开放;四级党委换届圆满成功,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特别是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提出走出转型新路、加快全面小康“两件大事”,进一步打开了发展视野,激发了全省人民奋力超越的胆气和决心。放眼三晋大地,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支撑更加有力,势能正在集聚,潜能正在释放,我们站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新起点上。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转型综改试验区全面推进的一年。特别是今年要召开党的十八大,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一件大事、喜事、盛事,做好今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省上下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定信心、对标一流,齐心协力、顽强拼搏,把这次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为办好“两件大事”、再造一个新山西创造新的业绩。
要围绕办好“两件大事”,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要把握发展态势,充分认识到山西目前的好形势来之不易,转型的强劲势头难能可贵,要倍加珍惜,进一步巩固好、发展好。要坚定转型跨越,转型跨越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贯彻主题主线的山西实践。转型跨越互促互动,大转型才有大发展。要贯彻主题主线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同时要在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上有新突破,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上有新进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举措,在社会管理创新上有新成效。
要围绕办好“两件大事”,进一步奋发进取、倾力作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国际经济环境难以明显好转,国际市场陷入低迷。国内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发展不足、产业结构不优的问题仍很突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年均追赶1个百分点任务十分艰巨;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翻番任务依然繁重;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刚刚起步,未成大势。
面对复杂的形势,我们要坚定信心;面对难得的机遇,我们要增强责任;面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埋头苦干。
要围绕办好“两件大事”,突出重点、务求实效。要举起转型综改试验这个龙头,集智以创新,齐心以攻坚,聚力以突破,在标杆项目、政策创新、板块推进、破解难题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突破。要突出“项目落地年”这个重点,善谋项目之策,多解项目之难,多给项目之力,确保已签约项目尽早落地、落地项目尽早投产、投产项目尽早发挥作用。要抓住改善民生这个根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治理,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认真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收入水平、健康水平和科技教育水平。特别是以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为载体,通过政策发力、项目给力、社会助力,确保农民收入按照翻番目标稳步增长。要夯实社会管理这个基础,完善社会管理创新机制,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坚持不懈狠抓安全生产,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营造团结向上、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要围绕办好“两件大事”,不断提高人大工作科学化水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认真履行职责,加紧制定和完善促进转型跨越、建设综改试验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法规,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和重要人事任免权。要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做好代表议案和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为代表履职搞好服务。各级各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各级党委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各位代表即将返回工作岗位,希望大家带头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这次大会精神,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多建利民之言,多办惠民之事,以良好的作风、务实的工作,为人民作出新的贡献。
各位代表、同志们,转型跨越风帆正举,“两件大事”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埋头苦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012山西两会:省长王君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2-1-12 11:35:25 信息内容
2011年圆满完成预定目标任务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主题、围绕主线,着力推动转型跨越,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立足扩大内需,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00亿元、增长28%(按老口径统计为8000亿元);持续扩大消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50亿元,增长17%。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稳定拓展外需,全省进出口总额完成147亿美元,超历史最好水平。与此同时,煤销、太钢、焦煤、潞安、阳煤、晋煤、同煤等7户企业销售收入均超过千亿元,省属国有大企业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11年,全省经济在2010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预计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1万亿元,增长13%左右;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2261亿元、1213亿元,均增长2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7680元、5500元,增长13%、15%左右。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在建设中部地区经济强省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大西客运专线、中南部出海大通道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新增高速公路1003公里、通车总里程超过4000公里,新改造国省干线527公里、农村公路2972公里;运城、大同机场改扩建和吕梁、临汾、五台山机场新建工程进展顺利。35项应急水源工程全部建成,引黄北干工程如期实现引水到大同、朔州的目标,大水网工程全面启动,规划五年投资1000亿元的水利建设高潮正在兴起;新增电力装机800万千瓦;省城十大建筑全部竣工;“一核一圈三群”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三)转型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方式转变迈出新的步伐。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整合重组和技术改造。彻底告别了小煤窑时代,进入了现代化大矿时期。整合重组效果进一步显现,煤炭产量和外运量分别达到8.6亿吨、5.8亿吨,再创历史新高;煤炭价格稳中有升,煤炭行业效益稳步提高,上缴税费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3%;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全面启动非煤矿山、焦化、钢铁和水泥等行业的整合重组,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四大行业增加值均增长20%以上。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等产业,太
原富士康年产2200万支第4代苹果手机生产线建成,晋城科技园一期5500台机器人下线。潞安180万吨煤基多联产项目、晋中吉利1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大同协鑫多晶硅及光伏产业项目、阳泉百度云计算10万台服务器数据处理项目等一大批标志性转型项目开始布局。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343亿元,增长23.9%。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全国率先实施燃煤电厂烟气脱硝,启动省排污权交易中心,推进太化、煤气化等企业搬迁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启动实施绿色生态工程,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四)农业农村好形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年“三农”投入达到650亿元,增长20%。实施灌区建设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双十”强农惠农工程,推进山区“一村一井”等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19.3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扶持42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和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启动实施100个新农村集中连片建设工程,又完成了2000个重点推进村建设任务。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开展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又有20万贫困人口脱贫。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22个县(市)开展了扩权强县试点。
(五)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
深入开展以煤矿为重点、覆盖各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实行安全生产挂牌责任制,全面落实企业和政府“两个主体”责任,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现场管理水平,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在2009年比2008年减少1018人、2010年比2009年减少505人的基础上,去年又减少281人,特别是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086,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进一步改善。全年资金投入超过1000亿元,增长26%。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强化科技、人才支撑。特别是下大气力狠抓民生工作。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0万个,超出年初计划1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9%。全面加强社会保障。为保障农民冬季取暖用煤,我们决定从去年起,由省内国有煤炭企业为低收入农户每户每年免费供应1吨煤,688万户家庭从中受益。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年共开工建设44万套,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综合施策稳定物价。大力发展粮食和农副产品生产,支持设施蔬菜生产,畅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加强市场监管,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在全国率先实行单月CPI涨幅超过5%或食品价格涨幅超过10%,即向低收入群体、大中专贫困学生、高校学生食堂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的措施。加快推进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投入300亿元,启动实施了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部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制度、体制、机制、方法创新,进一步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
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管理,保证了全省社会的和谐稳定。
(七)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推进各项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52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112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清理规范工作基本结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基本完成;省属国有企业由原来的34家重组为21家;省广电网络等五大文化产业集团组建运营,488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扎实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成立了省市县三级领导组及工作机构,编制完成了总体方案和各市、各部门、试点县行动方案,启动开展了县(市)、园区和企业不同层面的试点工作,筛选实施了一批重大转型标杆项目。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全年到位资金3620亿元,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尤其是精心组织、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博会,我省签约项目引资总额达到2.4万亿元。
(八)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332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9件。扎实推进“法治山西”建设,“六五”普法全面启动。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基本完成。以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为重点,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审计和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了新的提升。
2012年工作安排
主要预期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0%,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约束性指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2%、1.3%、1%,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烟尘、粉尘排放量均下降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5%。
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紧紧扭住省市县重点工程这一抓手,统筹抓好在建续建新建项目建设,抓好重大转型项目建设,抓好重要民生工程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特别是全力推进23条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确保到今年年底新增通车里程1000公里,全省通车总里程达到5000公里;抓好产业开发投资,加大技术改造和新兴产业投资,严格限制 “两高一资”产业投资;增加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投资,同时要继续向“三农”、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要在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加大地方财政投资的同时,努力增加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融资,鼓励引导社会投资,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继续落实已有的促进消费政策措施,并适时制定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推进农超对接,积极扩大服务性消费,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让群众安心、放心消费。
进一步稳定拓展外需。深入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扩大不锈钢、重型机械等大宗商品和优势产品出口,鼓励增加对先进技术装备、关键设备的进口,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大力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在巩固加强第一产业的同时,突出抓好工业结构的调整和服务业的发展。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提升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成果,进一步规范煤炭行业建设、生产、经营、安全秩序,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矿井,大力发展与煤炭紧密相关的煤机械、煤物流、煤环保、煤安全等产业。推进焦化行业由分散生产向集约生产转变。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原材料深加工率和传统产业循环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和特色食品工业,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在统筹发展各类服务业的同时,加大重点景区开发提升力度,壮大旅游企业,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推进三晋综合物流港等现代物流枢纽、大型物流园区建设,启动运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大力推进“大中小微”各类企业协同发展。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重点实施好“双千亿”、“双五百亿”、“双百亿”工程,力争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全国百强、进军世界500强。促进中型企业快速成长,支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小巨人”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大力推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认真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新兴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并在资金、技术、土地、人才等要素配置方面给予支持。
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今年省本级财政新增“三农”投入21亿元,继续实行我省已有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同时再研究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开工建设塞上灌区、雁同灌区等大型灌区,加快推进山区“一村一井”工程,改造中低产田和盐碱地,提高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继续抓好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和10个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继续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抓好新确定的3000个重点村、100个集中连片区建设;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大力实施板块推进战略,切实抓好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等
工作,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早日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建设一批强县富民的好项目、大项目,加快县域社会事业发展,壮大县域综合实力。
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快推进 “一核一圈三群”建设。全力支持太原率先发展。以太原晋中共建区和太榆科技创新城建设为抓手,加快太原晋中同城化步伐。推广上党城镇群建设的经验,推进城镇组群发展。深入实施 “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努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大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统筹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创新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着力破除农民融入城市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好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的问题,使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民工有序转为城镇居民。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强力推进减排治污。大力实施绿色生态工程,大力开展城乡清洁活动,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在重点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监测。全力推进节能降耗。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优化能源结构,全面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和公共机构节能,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工作,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能耗物耗水平。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继续抓好造林绿化工程,确保完成营造林400万亩以上。加大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力度,加快推进太原西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今年采暖期前太化、煤气化要全部停产,做到早日搬迁。着力健全长效机制。全面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和环境评价制度,强化能耗限额标准管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推进节能量、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
深入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教育干部群众。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山西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锻造锤炼传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风貌的“山西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抓好山西大剧院、省图书馆等重大文化设施管理运营和山西广电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抓好市县乡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用好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推进文化产业重点工程,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体育等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尽快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巩固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成果,限时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和新闻网站转企改制任务,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加强文化管理,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的内在活力。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做好各类人员的就业工作,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深入开展创业创建活动,扶
持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人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3.2万套,重点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制定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和办法,让更多的低收入群众住上价廉舒适的新房。同时,继续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着力稳定物价总水平。全面落实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好“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做好粮、油、肉、菜的生产和储备工作,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畅通运输“绿色通道”,加强物价监测和市场监管,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决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全面完成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任务。如期兑现向全省人民的郑重承诺。有条件的市县要结合本地实际,筹划实施更多的惠民工程。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今年全省教育支出再增加100亿元,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16%。再建设200所公办标准化幼儿园;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小学生、初中生每人每天分别达到4元、5元;在集中连片贫困县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试点,每人每天补助3元;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8%以上;全面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将高校生均经费由9000元提高到12000元,加快高校新区建设,确保今年秋季8所高校基本建成。
做好科技和人才工作。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大学科技园、太榆科技创新城、工业研究院建设,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加快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力度。加强社会管理整体规划设计,抓好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完善信访工作和矛盾调处机制,解决好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信息网络等重点领域的管理,抓好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好首都护城河的作用。
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强化安全理念,健全管理体制。牢固树立抓好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好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理念,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要求落实到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抓好专项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扩大三年多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果,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在认真落实我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规定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制度和规程,形成保障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强化主体责任,夯实基层基础。严格落实政府、企业两个主体责任,实行安全生产挂牌责任制。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职工安全技能培训,突出抓好劳动用工管理和企业现场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加强工作考核,严格责任追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保证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
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抓好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扎实推进扩权强县试点,推进煤炭资源税改革,大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晋投资兴业、安家落户。积极开展 “项目落地年”活动,切实抓好中博会等签约项目的落地工作。
全面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尽快出台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一市两县”“一市两园”和“一县一企”等试点工作,大力推进一批重大转型标杆项目建设,重点在产业升级、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等方面先行先试;力争在项目审批、用地保障、资金筹措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和改进政府法制工作,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规范政府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和政府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制度,促进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
深入学习调研,改进工作作风。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强化督促考核,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加强廉政建设,树立公仆形象。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做到为民、务实、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