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曲》精选同步精选【7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编辑:夜色温柔 识别码:23-736695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07 21:58: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曲》精选同步精选【7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曲》精选同步精选

【7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古诗。(5分)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小题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什么意思?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小题2】 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意思是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第一个要点2分,第二个要点1分)

【小题2】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均给2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第一问,结合历史知识,根据诗句语言直接解释即可。此诗是所学名篇,根据所学所记,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人的情感。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理解全诗内容,前两句是写实,后两句是表达感叹,诗人是睹物叹古,所以从“起兴”这个方面概括其作用。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酒香千古(6分)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酒文化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小题1】书法中的酒(2分)

“中国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 “酒”字的几个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甲骨文、篆书、隶书。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下书法字体的感受。

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古诗中的酒(2分)

如果你读读唐诗宋词,一定会为诗词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或同诗人一起举杯,或醉饮高歌,或把盏低吟,或为朋友的离别远行而感伤,或为与旧友的重逢而千杯不醉。诗词组的同学搜集了不少与“酒”有关的诗句,请把你搜集的一句诗词奉献给大家。(2分)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宋•范仲淹)

B、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你搜集的诗词:(需注明作者与朝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名著中的酒(2分)

“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便有了曹操煮酒论英雄之说。“蒋门神见了武松,欺其醉,反被武松一脚飞起……”便有了武松醉打蒋门神,以上两个故事分别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我从“酒”宇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我 从“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的酒香。【小题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小题3】《三国演义》《水浒》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综合实践学习【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从文字的变化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欣赏中国汉字结构的美感,从这些方面表达感想即可,语言力求生动。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要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选择诗句,即从唐诗宋词中选择与“酒”有关的诗句,是不要写错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小题3】 试题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本题根据题目中信息要点直接判断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我们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此书。

B.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

C.我国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通过“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俄国诗人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则直接用劝说的口吻,对世人进行嘱咐。D.鲁迅的《孔乙己》、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骆驼祥子》、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都是小说,都是以主人公名字命名的。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郭沫若的《屈原》是戏剧,故D错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4分)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小题1】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__________。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__________。(每空限填一个词语)(2分)【小题2】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

【答案】

【小题1】离愁 ;志愿或志向(2分)

【小题1】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花的生命并未终结,而是获得了新生。它化作春天的泥土,为培育新一代的鲜花发挥作用。“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2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此外,“炼字”也是诗词赏析的重点,学会鉴赏诗歌用语的妙处。【小题1】从诗句中理解内容,来感悟诗歌的主题。

【小题1】可以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不同角度来赏析,合理即可。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苏 溪 亭 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注释】①苏溪在浙江义乌市附近②阑:阑干,即栏杆

【小题1】诗歌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哪些景物可以作证。(2分)

【小题2】

三、四句是写斜倚阑干的人儿所见之景,借景抒情,细密绵长。请做简要赏析(3分)

【答案】

【小题1】细雨初晴,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从中透露着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2分)

【小题1】那和煦的春风,给入眠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一直吹到故乡洛阳城。作者借景抒情,春景引起了乡思,乡思凝聚为乡梦,乡梦中看到了故乡洛城,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恋之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此外,“炼字”也是诗词赏析的重点,学会鉴赏诗歌用语的妙处。此题分别从了解诗词内容角度和诗词运用手法角度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

②①6.推荐名著阅读(8分)

在乌克兰,像舍佩托夫卡这样的小城——中心是市区,四郊是农村——夏天的夜晚是美丽的。一到夏天,在宁静的夜晚,年轻人全都跑到外面来。姑娘们和小伙子们,或者成群成帮,或者成双成对,有的在自家门口,有的在花园和庭院里,有的就在大街上,坐在盖房用的木料堆上。到处是欢笑,到处是歌声。微微流动的空气里,充溢着浓郁的花香;星星像萤火虫一样,在天空的深处闪着微光;人声传得很远很远……

保尔挺喜欢他的手风琴。他总是爱惜地把那架维也纳造的、音色优美的双键手风琴放在膝上。灵活的手指刚刚触到键盘,便飞快地由上面滑到下面。低音键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接着便奏出大胆的跳跃式的旋律。手风琴扭动身子,起劲地演奏着。在这样的时候,你怎么能不闻声起舞,跳个痛快呢?你是忍不住的,两只脚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手风琴热情地演奏着——生活在人世间是多么美好啊!

【小题1】是什么事情使保尔的心情这么舒畅?请概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结合选段,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4分)【答案】

【小题1】游击队在给人们发枪,(1分)可当保尔知道这事时,枪已经发完了,(1分)刚好路上遇到一个男孩,听男孩说自己已经领到第二支了,保尔灵机一动,抢了男孩的枪,(1分)因此保尔感到很满足,心情非常舒畅。(1分)

【小题1】作品的环境(景物)描写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1分)比如文段中的“微微流动的空气里,充溢着浓郁的花香;星星像萤火虫一样,在天空的深处闪着微光”,(1分)描写出了夏夜的宁静而美好,(1分)烘托出保尔当时非常愉快的心情。(1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

【小题1】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小题1】了解环境描写及常见五种作用,其中这里有烘托人物心情、渲染一种气氛作用。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相关问题。(2分)

外祖母是个慈祥而善良的人。她讲起话来又亲切,又快乐,又流利。从见到她的第一天起,我就和她要好了。在船上,她给我讲故事。声音很低,很神秘,她俯下身子凑近我的脸,睁大了眼珠儿注意地看着我的眼睛,就仿佛往我心里灌输一种使我振奋的力量。每次听她讲完,我总是要求:“再讲一个!”“好吧,阿廖沙”。她总是痛快的答应了……

我觉得祖父的脾气很坏;他不论和谁讲话,总是嘲笑人,欺负人,摆出挑战的神气,极力惹对方生气。来了不几天,外祖父就逼着我学祈祷。不久,我就挨了外祖父的一顿鞭打…… 以上文段是选自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 》。在这部作品中,乐观纯朴的,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答案】《童年》(小)茨冈(各1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8.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问题。(共4分)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小题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小题2】这首诗的颔联是写景的句子,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2分)

【答案】 【小题1】“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写出了山西村淳朴的民风。

【小题1】因为颔联不仅是写山回路转,柳暗花明之景,而且蕴含哲理,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了希望。因此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引用。(2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考查佳妙词语的赏析(炼字鉴赏)。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小题1】考查名句的理解。首先要结合全篇把握名句内容和形象上的基本点: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了怎样的旨趣,然后要说明它对人们的影响。

9.阅读雷震的《村晚》,回答后面问题。(6分)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小题1】直接描写乡野黄昏景物的诗句是。(1分)【小题2】诗中的 “横”字富有表现力,请作赏析。(3分)【小题3】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小题1】山衔落日浸寒漪。(答一二两句也给分)

【小题2】“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形象地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小题3】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此处“山衔落日浸寒漪”描绘出乡野黄昏景物的特点。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形象地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③①

②【小题3】

试题分析: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这里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新闻也叫消息,它用事实说话,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

B.《陋室铭》中的“铭”,是一种用韵文体,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

C.《核舟记》作者是清代的张潮。这是一篇介绍核雕艺术的说明文,展示了我国古代艺人卓越的艺术才能。

D.《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由西汉戴圣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C项《核舟记》作者是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人。故选C。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1.对作家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B.文言文中“君”“尊君”“家君”分别理解为您、您的父亲、您家的父亲。

C.《羚羊木雕》文末写我独自在冷冷的月光下行走的环境描写,作用是为了烘托“我”的孤独无助和内心的痛苦。

D.《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我与地坛》。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您 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故B项错误。

考点: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下面四句诗,反映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A.箫鼓追随春社近B.闲来垂钓碧溪上 C.沙场秋点兵 D.零丁洋里叹零丁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萧鼓追随春社近”:“春社”,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习俗。当这一天将来临时,村子里不断的吹箫打鼓声音,响彻云霄,洋溢着一片节日的欢快气氛。乡民们还要向土地神祭祀,以祈求农事的丰收。这个简朴的古代风俗,在当时江南的农村仍然很流行。诗篇不仅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考点: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小题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小题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

【答案】

【小题1】杨花、子规;渲染了伤感(或悲凉、凄凉、哀愁等)的气氛。【小题1】同情、思念、关切、无可奈何。(答对三点,意思相近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诗句写了哪些景物属于常见的考题,难度不大,仔细阅读诗歌,找出所写的景物即可,注意点是不要遗漏。“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要具体通过景物的分析得出。“杨花”为柳絮,意为飘泊不定,“子规” 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诗歌中常常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因此诗人借这两个景物渲染了一种哀伤悲凉的气氛。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分析诗歌中作者的情感,一要联系诗歌中写景的句子,诗人往往借景抒情;二要仔细分析诗歌的最后两句,最后两句往往是直抒胸臆;此外还要注意诗歌的题目,如《送友人》,一看题目就知道表达的是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道题虽然是只分析最后两句,但我们仍然可以结合全诗来分析。从题目看,有“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可知道是好友远调写此诗送别。从最后两句中的“寄愁心”“随风直到”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远调的惆怅和不舍。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小题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分)

【小题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答案】

【小题1】宁静幽美(或:曲径通幽、自然惬意)

【小题1】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略

15.泰州① 文天祥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心在坤维②外,身游坎窞③中。长淮④行不断,苦海望无穷。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

注:①南宋末年,诗人为避元军追捕,行经泰州,藏身于船十余日,后向东由通州出海,南归,继续抗元。②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后来在福州登位,即端宗)都在西南方。③坎窞(dàn):地底深穴。④长淮:辽阔的江淮大地。

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小题1】谈谈你对颔联中“心在坤维外”的理解。【小题2】请对尾联作简要赏析。

【答案】

【小题1】这句诗用象征手法,“坤维”象征家人和国家。写出自己虽然被元军追捕,藏身于船,但自己未曾放弃对家人和朝廷的牵挂,“护国抗元”的决心没有改变,表现了他的爱国思家之情。【小题2】运用拟人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传佳讯”赋予晚鹊以人的情感和动作,诗人因能顺利由通州出海南归,借傍晚时喜鹊边飞边叫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自己的欣喜心情,表现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能南归抗元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结合所在句子来理解,明确诗句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象征),分析写出的内容(自己虽然被元军追捕,藏身于船,但自己未曾放弃对家人和朝廷的牵挂,“护国抗元”的决心没有改变),揣摩表达的感情(爱国思家之情)。

【小题2】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结合全文内容的理解,明确尾联所用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拟人和借景抒情的手法),描述当时的境况(因能顺利由通州出海南归,借傍晚时喜鹊边飞边叫的情景),揣摩抒发的感情(表现自己的欣喜心情,表现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第二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曲》同步试题【4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曲》同步试题【45】

(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作品《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选自《刘禹锡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望岳》的作者是杜甫,字子美。浪漫主义大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A中《陋室铭》应选自《全唐文》;C中应是《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D中杜甫应是“现实主义诗人”。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古诗赏析。(6分)

蝉【虞世南】 蝉【李商隐】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小题1】虞世南的《蝉》中暗喻诗人身份的词是__________。(2分)【小题2】同是咏蝉诗,但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分别说出。(4分)

【答案】 【小题1】垂緌

【小题2】虞世南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他借蝉来表达对人格美、志行洁的热情赞美。而终生不得志的李商隐,闻蝉之声而兴,以蝉之高洁自警,感叹身世之沦落飘零。【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本诗中诗人是以蝉自喻。“垂緌”指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在诗是借代“蝉”,诗人以此借指自己。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读懂两诗的内容,了解其写作手法,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诗人的情感,进行比较。第一首“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达了诗人“自好自得”的孤傲情怀,面第二首“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不难看出诗人人生不得声的孤苦心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5分)月螺川①早发 【明】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拔残星。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①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②棹(zhào):船桨。③孤亭:这里指螺江。

诗人:王猷定(yóu)(1598—1662),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辈科名显达,但他并不追逐功名利禄。【小题1】中哪些自然景物表现了“螺江早发”的“早”?(2分)

【小题2】“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3分)

【答案】

【小题1】月落、残星、露湿、天光(2分,写出一个得1分,写出两个的2分)

【小题2】通过写水天苍茫中,回望螺川好似一座孤亭,来表现自己孤独的心境,表现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或通过写自己在舟中放眼远望,看到鸥鸟和大雁在天际,飞来飞去,引发和暗藏离别螺川的依恋之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的诗歌阅读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方法:找出诗人出发很早的自然景物即可。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的诗歌阅读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诗歌表达艺术的理解。方法:联系诗句中诗人抒发的情感具体分析即可。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翻译:月落时分,群山披上晓色,山野空旷,遥闻城楼上的鼓角鸣声划破夜空后又安静下来。那长流不断的赣江水,仿佛是要将自己从一个梦想流入另一个梦想;那划动的短棹是在拨动水中残存的星光倒影。露水打湿了白鸥的羽毛,水天一色,鸥驻雁飞,船行回首望去,只见水天苍茫,旷远无边,螺山已似海岳之中的一个小小孤亭。情感:描写出诗人放眼当前一片凄凉孤寂的景象和表露他的当时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和对螺川的依恋之情。

4.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小题1】《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是:、。

【小题2】中外名著中,有不少经典的“硬汉”形象,请列举两个:。

【答案】

【小题1】林冲、武松、李逵、阮小七等。【小题2】武松、鲁智深、孙悟空、桑提亚哥、保尔等。【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这个题的考查还是较为深入,只有真正读过《水浒传》才能知道,其实反对招安的人很多,如林冲、武松、李逵、阮小七等,只要写出两个即可。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点评: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所以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在注意一些表面知识的同时,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小题2】试题分析:“中外名著”是写答案的范围,“硬汉”是写答的具体要求,我们知道的名著中具有“硬汉”特点的,比如〈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水浒》中的梁山好汉等。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点评: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所以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平时要注意对人物形象进行联想、归类,并善于比较,还要经常与同学进行交流,补充完善自己对于人物的印象,经常如此,我们对于文章(名著)中的人物会有更准确的定位和认识。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该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

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豪放词派代表。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杂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文章首先是用论据直接批驳对方的错误观点,然后是正面立论,间接批驳对方的谬论。

D.《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作者是法国文学家雨果,这篇演讲稿激情澎湃,闪烁着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李清照是婉约词派代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基本常识及主要内人物及其性格的把握。

点评:文学常识,顾名思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常识,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文学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学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而掌握更多的文学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所以,多多储备积累,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引用和运用文学常识,使得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学精华融进自己的血液之中,成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部分。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的作者、体裁、主人公等可以进行分类,以防混淆。对著名篇章的内容熟读并熟记。

6.请根据所提供的语境,补写出相应的内容(人物或事迹)。(2分)【小题1】 三顾茅庐(《三国演义》)【小题2】 三借芭蕉扇(《西游记》)【小题3】 葬花(《红楼梦》)

【小题4】《水浒传》第十六回的回目是“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 ”。

【答案】 【小题1】刘备 【小题1】孙悟空 【小题1】林黛玉(黛玉)【小题1】智取生辰纲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老师,他给予鲁迅真诚的关心和无私的帮助,表现了他毫无民族偏见的可贵品质。

B.《雷电颂》是一片慷慨、激昂的抒情诗。其中雷、电都象征着邪恶势力。C.《过零丁洋》中“惶恐”“零丁”单指地名。

D.《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开头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解读能力。B.《雷电颂》是一片慷慨、激昂的抒情诗。其中雷、电都象征改变黑暗势力的变革力量。C.《过零丁洋》中“惶恐”“零丁”不仅单指地名,还指人物的心情。D.《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春 思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小题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2分)

【小题2】景物描写对抒情有什么作用?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小题1】春色明媚、春意盎然。

【小题1】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了诗人强烈的无法消除的愁思。【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结合1、2两句诗中的景物以及整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来分析春天景物的特征即可。

【小题1】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先根据景物的特征来分析方法,然后再根据诗歌的内容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即可。

9.名著阅读(4分)

《童年》、《 》、《 》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 小说三部曲,其主人公是(高尔基的乳名)

【答案】《在人间》、《我的大学》、自传体、阿廖沙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是个混混出身的车厂老板,极端的自私自利。B.《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诗集。C.《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D.《背影》和《春》都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得散文。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B错,《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不是散文诗集。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11.诗歌赏析(第7题,2分)

品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按要求回答问题。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元和二年秋,李贺携此诗求见韩愈。“黑云”“甲光”两句便打动了韩愈,请自选一个角度,赏析开头两句。(可从意境、修辞、情感等角度赏析。)(2分)

【答案】(2分)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夸张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严阵以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建议选取角度和赏析各1分。选取以上任一角度或另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均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对学生来说是难点,“自选角度”,可以选一个较容易的角度,如从修辞方面来赏析,点明修辞方法,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说明诗句是如何突出战争气氛的,对表现守边将士的衬托作用。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名著阅读。(3分)

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实话奇迹。你知道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是谁吗?请你来介绍一下作者及作品吧。

【答案】法布尔 昆虫记(或: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该作品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不仅详尽地记录了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更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和他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追求等。【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昆虫记》的相关常识的掌握。能写出作者名、作品名及作品主要内容或主要特点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品诗中理趣 晚 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刘永济在《唐代绝句精华》中称:“玩味三、四两句,诗人似有所讽,但不知究何所指。”其实就诗文创作而言,其寓意是十分明显的:。【答案】写诗需要才情思想(真才实学)。【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杨花榆荚”本无才识,既无绚丽的色彩,也无妩媚的姿态,只是作“雪飞”状,其寓意是,要有真才实学。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名著阅读。

(1)《繁星》《春水》中的诗篇表现出诗人对于_____、______、______的见解。(2)冰心的小诗创作源于印度诗人__________的《__________》。

【答案】

(1)母爱;童真;自然(2)泰戈尔;飞鸟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根据要求,补写名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

【小题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小题2】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小题3】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小题4】,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答案】

【小题1】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小题2】何人不起故园情 【小题3】凭君传语报平安 【小题4】春潮带雨晚来急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时注意“急、故、园、凭、潮”等易错字的写法,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的准确性。考点:本题考察学生背诵默写的能力。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是考试常考的题型。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第三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曲》同步强化训练【6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范文)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曲》同步强化训练

【6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选择出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2分)

A.《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北宋苏轼,这篇短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B.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作者的见闻和感受,表达了沦陷地人民对祖国无限的眷念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C.《泊秦准》的作者杜牧,就是指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诗句中的“杜”。

D.《人琴俱亡》选自南宋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表达了子敬和子猷的手足情深。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B项中,将小说的作者等同于小说中的人物。C项,诗中的“李杜”指李白和杜甫,而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被后人称为“小李杜”。D项刘义庆是南朝宋文学家.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不能偏颇,大致内容和主题以及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还是应该心中有数的.更不能放弃课内只顾课外,要从课内中学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及赏析文章的方法,并和课外的拓展阅读结合起来,做到课内外结合,使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

2.名著阅读。(6分)

【小题1】 国作家 的《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在四个国家的奇遇,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抨击了侵略战争和殖民主义。(2分)【小题2】在“飞岛国”有两种侦察案件的方法是(2分)

【小题3】《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的皇帝邀清格列佛观看宫廷表演前,小人国人民已经不再觉得格列佛对他们会有危险了,有时会在格列佛的身体上玩耍。他们是怎么玩耍的?(2分)

【答案】

【小题1】英国 江奈生·斯威夫特 【小题1】粪便侦察法、字母破译法

【小题1】在格列佛的手掌上跳舞;在格列佛的头发里捉迷藏。【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能力。阅读名著时,除了要识记作品的作者、国籍等基础知识,还要对作品中精彩的情节予以精读,比如《格列佛游记》中就要对“小人国、飞岛国、智马国”进行精读。

3.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小题1】与课文中的《乡愁》(余光中)比较,该诗也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请你说说它们体现在哪里?(3分)

【小题2】请你品读后说说该诗运用比喻的特色。(3分)

【答案】

【小题1】结构美:①每一小节诗都是首句和尾句是长句,中间三句为短句,字数是11、7、5、6、11;②从一节诗看,长句短句配合,整齐中具有变化,从整首诗看,每一节的诗句数和相应诗句的字数相等,变化中又十分整齐。音乐美:①音韵美,每一小节一个韵,句句押韵。回环美(或旋律美),每一小节诗的首尾句重复。2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小题1】乡愁是一种情绪,看不见也摸不着。作者通过长江水、酒、海棠、沸血、雪花、家信、腊梅、母亲等一系列比喻,将乡愁变成一个个生动的意像,并且赋予这些意像以鲜明的色彩和诱人的芳香,令读者在诵读该诗时,也沉浸在浓浓的乡愁之中。2分。该题难度比较大,上面的答案也只是一种参考,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本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结构以及语言的能力。结合答案来分析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特色的能力。结合“比喻”这种修辞来分析即可。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5分)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深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阴阳割昏晓”一句,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2分)【小题2】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案】

【小题1】雄伟、高大、遮天蔽日(2分)

【小题1】示例:1表达了希望登上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 2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3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答出一点即可。3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1)从诗句内容中总结泰山的特点;(2)了解诗句内容,总结诗句所体现出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5.《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成功的塑造了汤姆·索亚这一艺术形象,给人们深刻的生活启示。请结合名著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当“海盗”去》中,汤姆在确定当海盗计划前,他还计划做什么?汤姆最后选定当海盗的理由是什么?(3分)

【小题2】《洞中历险》中,汤姆在探路的过程中除了使用蜡烛外,还使用了什么探路?(1分)

【答案】

【小题1】兵士,印第安酋长(1分)理由:(1)厌倦学校枯燥生活;(2)体验到了人情冷暖和情感的孤独,产生逆反心理;(3)做海盗更花哨、更有前途、名声传遍全世界。(写出两点即可得2分)【小题1】风筝线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略

6.文化积累——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B.《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C.《范进中举》节选自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品描写了痴迷于功名,不事劳作的范进。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D.消息包括有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导语是新闻主要内容或事实的概述。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7.(四)诗歌鉴赏(4分)别滁 欧阳修

花开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小题1】.“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从首句可以看出作者离别时的怎样的心态? 【小题2】.请结合《醉翁亭记》的相关内容谈谈,欧阳修“醉”在何处?

【答案】

【小题1】豁达开朗 积极乐观 【小题1】别的盛情中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略

8.下列判断不当的一组是()(2分)

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策士们的言行,作者是西汉的刘向。

B.《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是春秋时期的编年史,相传是春秋未期的鲁人左丘明所作。

C.《唐且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题目的含义是唐且胜利完成了出使任务,没有辱没自己的使命。

D.《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是记述晏婴言行的一部书。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战国策》的作者已难查考,刘向是这部书的编定者。

9.(一)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15分)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小题1】.诗中作者通过

、两个外在的行为举止来表达她对夫死、家亡、国破的浓浓的哀愁的。(2分)【小题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该词反映的是作者真实的不幸遭遇和凄惨处境。B.词人整日以泪洗面,没有心思梳妆打扮。

C.词人在春光明媚的双溪游玩时,因怕沉船而没有上船。

D.词人写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化虚为实,可谓“创意出奇”。

【答案】

【小题1】日晚倦梳头

欲语泪先流 【小题1】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 【解析】略

10.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智取生辰纲》----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B.《陈涉世家》----司马迁----东汉 C.《谈读书》----培根----英国

D.《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南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①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②飞。[注释] ①篱落:篱笆。②蛱(jiá)蝶:蝴蝶。

【小题1】诗中用、、、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小题2】侧面烘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从这一角度赏析“唯有蜻蜓蛱蝶飞”。

【答案】

【小题1】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

【小题2】因为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村中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惟有蜻蜓蛱蝶飞”衬托出了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此处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这里“惟有蜻蜓蛱蝶飞”衬托出了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小题1】结合第1.2句诗句,分析作者是怎样写“离愁”的? 答:

【小题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答:

【答案】

【小题1】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小题2】这两句诗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两点,首先,要充分利用注释,注释给我们提供了诗人的写作背景,其次,要抓住关键词语。诗的第一句抒发的是“离愁”,第一句中的“浩荡”一词从正面表示离愁。第一句中的“白日斜”这种特定的情境烘托了“离愁”。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这类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后两句是流传很广的名句,之所以流传,是因为其中并没有辞官后的消沉,作者虽然离开京师,却依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富有哲理。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小题1】颔联除了对偶,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效果? 【小题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小题1】比喻。用“浮云”比喻漂泊不定,“流水”比喻时光消逝,生动形象(或对比。用“一别”的短暂与“十年”的漫长相对比,突出了人世的沧桑,言简义丰)【小题2】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作答时要结合诗句理解。“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的意思是:离别后如浮云飘流不定,岁月如流水一晃过十年。这里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浮云”比喻漂泊不定,“流水”比喻时光流逝,抒发了作者对时间流逝,人世沧桑的感慨。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解答时明确最后一句话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尾联“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的意思是为何我不与故人归去?因为淮上有秀美的秋山。作者前面写出了和故人的深厚友谊,但是作者却不与故人归去,只因淮上有秀美的秋山。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一)古代诗歌阅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小题1】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小题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答案】 【小题1】天空 【小题2】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15.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小题。(5分)城南(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小题1】

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2分)

【小题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3分)

【答案】

【小题1】雨量之大,雨势之猛。(2分。意思符合即可)

【小题1】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青草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则通过与“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3分。白诗分析1分,曾诗分析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略

第四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曲》同步精选试题【37】(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曲》同步精选试题

【37】(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高尔基的《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兼具散文和诗的特点。

B.《敬业与乐业》是演讲词,作者注意语言表达的通俗浅显,让听众容易理解。

C.《陋室铭》《活板》《核舟记》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刘禹锡、宋代的沈括以及清朝的张潮。

D.《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课文标题是个设问句,它起着三个方面的表达作用。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有助于提示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三是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先按横向说明的逻辑顺序再按纵向说明的时间顺序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核舟记》作者应是明朝的魏学洢。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图中所展示的画面是词中的哪一句?(2分)

【小题2】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2分)

【答案】

【小题1】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或“千骑卷平岗”)

【小题2】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体现的态度:表面是跟随太守,实质是对苏轼的拥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能从“实质”上说对,即可给满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仔细观察图中一群人骑马飞奔的内容,注意这些人物的穿着,即可从诗中选出诗句。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2】

试题分析:先直接解释“倾城”一词的含义,再从苏轼与众人的关系来联想其受到大家的拥戴。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当代作家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以深切的情感对文学作品作了生动的描述,读之使人更加亲近文学、热爱文学。

B.小说《社戏》写了作者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C.《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鹂道元,字善长,北魏人,著名的历史学家、散文家。D.《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人物传记,表现了伽利略不轻信权威、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B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所以“我”不是作者本人。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点评:对于课本中所涉及到的课文(现代文和文言文)的文学常识及其大致内容、主题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识记,不能迎合考试,只顾课外而丢掉课内,要明白课内篇目的重要性,同时坚持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即在学习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

4.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题目。(4分)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①劳歌:送别歌。

【小题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分)【小题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小题1】用“红”对“青”,色彩鲜艳,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小题1】写了凄黯(凄清)之景(1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1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红叶青山水急流”,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艺术手法的赏析。

点评: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时,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先看修辞。再看运用了哪一类抒情、哪几种手法,最后看章法特点。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 指出此种手法的效果,如何有效的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古诗鉴赏通常涉及较多的是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例如:兴,百姓苦…)等,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等,常用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烘托(衬托)、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白描细描(语言简洁,不加渲染烘托)、用典(化用前人诗文句子,引用神话故事,化用历史故事)等。

【小题1】试题分析: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

点评: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例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二字,可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那便是词人思念家乡寂寞悲苦的情感!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例如“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为什么不用白云、孤云,而用浮云呢?因为浮云可以暗指困难、挫折、障碍等。可以通过理解这个意象,知晓诗人艰难险阻的精神。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5.名著阅读。

【小题1】《水浒传》中,负责押送生辰纲的是谁?押送过程中他一直谨慎小心,你能从哪些情节中发现他具有这样的性格特点?(3分)

【小题2】下面这段文字中“这一决定”是指什么决定?(2分)

这一决定也许太大胆危险,我敢说在同样情形下,任何一位欧洲的君主都不会效仿此法的。不过,他们这么做既极为慎重,又很宽宏大量,因为假如这些人趁我睡着的时候企图用矛和箭把我杀了,那我一感觉疼痛,肯定就会惊醒过来,那样或许就会使我大怒,一气之下,用力就能够挣断绑着我的绳子,到那时,他们无力抵抗,也就不能指望我心慈手软了。——节选自《格列佛游记》

【答案】

【小题1】押送生辰纲的负责人是杨志,他为人谨慎小心,具体表现在:要求把押送生辰纲的队伍装扮成普通运货的商人和脚夫;押送的路线选取大路走;走山路的时候尽管天气酷热仍然选大白天赶路;拒绝吃陌生人的枣子;不肯喝来路不明的酒贩的酒。(写出一点给1分)(2分)【小题1】这一决定是指趁“我”睡觉的时候把我捆绑起来,让“我”享受足够的酒肉,用一架机器把“我”送到京城。【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6.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3分)

【甲】“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么?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现在与你说话,是我的精神与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历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乙】贝多芬是一股自然力。自然界强大的本原力量和其他力量碰撞的结果,便产生了荷马史诗般壮观的现象……一个穷困潦倒、残废而孤独、生而痛苦、世界从未给予他欢乐的人,却创造了欢乐奉献给全世界!他用自己的苦难锻造欢乐。他以一句充满豪情的话概括了他的一生,这句话今天已经成了一切勇敢者的座右铭:唯其痛苦,才有欢乐。

【丙】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甲段中的“我”是(1)(写出人名),乙段选自名著《(2)》,丙段的作者是(3)。

【答案】简爱 《名人传》老舍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7.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小题 鸟 鸣 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小题1】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3分)

【小题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答案】

【小题1】桂花 春山 明月 山鸟 幽静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把握关键词语。【小题2】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首先要了解“闲”字的本义,然后再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8.(贵州铜仁2011)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答案】(1)咏史诗(1分)。特点:借史实抒情。(2分)

(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1分)。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小题1】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特点:借史实抒情。【小题2】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

9.默写填空:(附加题)(10分)

⑴、在文学史上,有“诗仙”、“诗圣”之称的诗人分别是、,其中 的诗因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而被称为

⑵、儒家经典有“四书”、“五经”,其中《大学》、《中庸》、《 》、《 》合称为“四书”,《诗经》《 》、《 》、《 》、《 》合称为“五经”。

【答案】⑴李白、杜甫,杜甫、诗史 ⑵《论语》、《孟子》《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略

10.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D.“更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11.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周树人——《朝花夕拾》 B.《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文——林海音——《城南旧事》 C.《丑小鸭》——寓言——安徒生——丹麦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弗罗斯特——美国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B中应是“《爸爸的花儿落了》——小说——林海音——《城南旧事》”;C中应是“《丑小鸭》——童话——安徒生——丹麦”;D中应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普希金——俄国”。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春色未曾看。

(2)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3)月黑雁飞高,___________________。(卢纶《塞下曲》)(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6)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涉世家》)

(7)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__。

(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9)________________,猛浪若奔。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答案】 笛中闻折柳 晓战随金鼓 单于夜遁逃 羌笛何须怨杨柳 蒌蒿满地芦芽短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落英缤纷 阡陌交通 急湍甚箭 鸢飞戾天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遁、羌、怨、蒌蒿、阡陌、鸢、戾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13.古诗阅读 十一月四日风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小题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2】对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风雨大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颔联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地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小题3】请对“夜阑卧听风吹雨”作简要的赏析。

【答案】

【小题1】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小题2】D

【小题3】写时间、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的诗人形象。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爱国之情。(意思对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不自哀”则体现了作者坚定不移的意志。

【小题2】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能力。D项有误。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即:“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诗人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所以本项错误。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理解能力。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再看有没有修辞,然后看写了什么景色或者场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两句的意思是:夜深了,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踏过冰冻的黄河奔赴前线。诗人渴望为国效力,但壮志难酬,只能在梦中重现当年骑马驰骋的场景,豪壮而又悲怆。这两句诗歌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14.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完成下面的题目。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小题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而无车马喧”的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B.“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小题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

【答案】 【小题1】B

【小题2】“见”字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 【解析】

【小题1】本小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心存高远,哪怕是居所处于闹市也像是在偏僻之地一样。故B项分析有误。

【小题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中所“见”,把人与南山融为一体,从而很好地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15.(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倾斜65度的阳光 孙道荣

①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连续阴雨了十来天,天终于放晴了。

②他急匆匆走到我身边,向我请假,说要回家一趟。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每次,只要天气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请上半个小时假,回家转转。我对他的家庭情况了解并不多,只知道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他是个孤儿,是奶奶将他一手带大的。如今奶奶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不安全,常回去看看,是对的。好在单位离他家不远,骑车十来分钟就到,所以,每次我都会准假。我只是不太明白,他为什么总是选在这个时间回去。

③正好要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单位谈一笔业务。我说,那我们一起去吧,你顺便到家里转一下,然后我们一起去谈业务。④骑着车,穿街过巷,阳光时而温暖地洒在我们身上。拐进一条小巷,在一幢灰旧的居民楼前,我们停了下来。四周都是高楼大厦,这幢老楼显得特别矮小,前面高楼的影子,像笼子一样,将老楼罩住。他说,我家就住在这里,进去坐坐?我点点头。走进楼洞,眼前骤然一暗,眼睛一时难以适应。

⑤二楼。他掏出钥匙,打开了门。屋里很暗,里屋传来一个老太太的声音:“是彬啊,你回来啦?”彬是他的名字。他大声应道:“奶奶,是我,还有我的领导,也顺路来看看你。” 他招呼我在客厅坐下,便匆忙走进房间,抱了一床被子,走到阳台上,然后又回到房间,搀扶着一位老太太,慢慢走了出来。我站起来,向老人问好。老人颤巍巍笑笑。

⑥他将老人搀到阳台上,我赶紧帮忙,上前将阳台的门拉开。很逼仄的老式阳台,摆着一张躺椅,躺椅上铺着一床棉被,几乎将整个阳台占满了,边上放着几盘花草。他将奶奶扶到躺椅上。我看到,一束阳光正好洒在椅子上,那是从前面两幢高楼的间隙照射过来的。老人眯着眼睛,笑着说:“老天终于放晴了,今天的太阳真好啊。”他帮奶奶压好被子,说:“天气预报说,后面几天都是晴天呢。”

⑦老人用手遮在额前说:“那敢情好哇。好了,彬,你快去上班吧。”他附在奶奶耳边轻声说:“那等会儿你自己回房间时,小心点啊。”

⑧告别老人,走出门,他忽然站住了,和我聊起来。他说,因为前面的楼太高,阳光都被遮挡住了,每天只有下午两点半到三点半这一个小时,才能透进一点阳光,照到阳台上。这个时间的光线,与地面正好处在65度角。他说,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便,不能下楼晒太阳了,所以,只要是晴天,有太阳,他就会回家,帮奶奶在阳台上放好躺椅,铺好被子,然后把奶奶搀到阳台上,躺着晒晒太阳。

⑨原来是这样。我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曾经有段时间,我对他上班中途请假,还有点看法呢。难得他这么孝顺,这么细心,这么周到。

⑩他叹口气,告诉我,小时候,他家前面的大楼,就一幢幢矗起来了,惟独他们这幢老楼,一直未拆迁。高高的大楼,将他们家整个笼罩在阴影中,晾晒的衣服,其实都是阴干的。时间一久,整个老楼,都散发着一股霉味。但是,很奇怪,冬天,他盖的棉被,却总是暖暖的,蓬蓬松松的,弥散着一股阳光的气息。后来他才知道,只要天气晴朗,有太阳,奶奶都会准时赶回家,将他床上的棉被,拿到阳台上晒。太阳能照到他们家阳台上的时间,只有那么短短的一个小时,所以,奶奶拿去晒的,总是他的棉被。

⑾他的眼睛湿湿的。他说,小时候,他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从他身上,几乎嗅不到老楼霉旧灰暗的气息。他说,奶奶把所有能照到他们家的阳光,都收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他坚定地挥挥手说,现在,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快买一幢能经常沐浴阳光的房子,让奶奶在阳光下安享晚年。

⑿回头,前面大楼的影子,已经笼罩了这幢老式居民楼,但我却隐约看见,另一束阳光,一直照射着它,温暖,明亮,持久。

【小题1】文中的“彬”为什么总选择下午二点一刻这个时间回家? 【小题2】开头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3】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我”作为线索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______)(_______)

(_______)

感动

【小题4】第⑩段采用了哪种记叙的方式?有什么作用? 【小题5】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奶奶把所有能照到他们家的阳光,都收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小题6】文章最后一段说的“另一束阳光”指什么? 【小题7】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和体会。

【答案】

【小题1】他家的楼被四周高楼罩着,采光不好,只有这个时间才能透进一点阳光。奶奶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他回家搀扶奶奶到阳台上晒太阳。

【小题2】环境描写;烘托出人们渴望阳光的心情,为下面写“彬”请假回家搀扶奶奶晒太阳做铺垫。

【小题3】奇怪误解理解

【小题4】插叙;补充交代彬小时候奶奶经常给他晒被子的情节,突出彬懂得感恩的性格。【小题5】让阳光照射的意思,形象地写出奶奶对彬的倾心关爱,表现出彬对奶 奶的感激之情。【小题6】亲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的温暖。

【小题7】示例:我们要学会感恩;我们要将尊老爱幼的美德发扬光大。【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本题是对文章内容和重点句子的理解和品析能力。整体浏览文章,注意将句子的内容与文章整体内容相结合,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的能力,需对相关内容梳理后,用简洁语言概括。本题应从第⑧自然段内容中寻找出能够解释说明“彬”为什么总选择下午二点一刻这个时间回家的原因的相关信息,概括表述即可。

【小题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文章中运用环境描写,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深化作品主题。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在这里烘托出人们渴望阳光的心情,为下面写“彬”请假回家搀扶奶奶晒太阳做铺垫。

【小题3】本题是对人物心理变化的梳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来理清情节,找出有关“我”的描写,用合适的词语概括人物的心理即可。

【小题4】本题考查记叙的方式与作用。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记叙方式的分类与作用。记叙方式主要包括:顺叙、倒叙、插叙。从内容可见,第十段用的是插叙,来补充交代彬小时候奶奶经常给他晒被子的情节,突出彬懂得感恩的性格。

【小题5】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收到”所处的语境,弄清“收到”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收到”在这里是让阳光照射之意,形象地写出了奶奶对“彬”的倾心关爱。

【小题6】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去推断其语境义。根据上下文可见,“另一束阳光”指的是亲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互相温暖。

第五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曲》同步精选课后训练【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曲》同步精选课后训

练【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阅读下列诗歌(4分)

山居秋暝(王维)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小题1】两首诗歌中的“空”含义有别,前者的意思是,后者是。(2分)【小题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都借助于景物描写,营造出了幽静的环境气氛。B.都是山水田园诗,且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C.都歌咏了隐逸的情趣,有一种悠闲适意的情调。D.都表达出诗人希望早日脱离尘世、遁入空门的思想。

【答案】

【小题1】空灵 使……空(明)【小题2】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读懂两首诗,了解意境,根据诗句从形容山中环境和人的内心环境来理解两个“空”的不同。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抓住各项表达中的要点,根据自己掌握的诗歌知识,理解诗的内容,一一比较判断。王维的诗并没有“遁入空门”的思想,只是对大自然的描写表达追求自由美好的心情。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名著阅读。(4分)

秋雨打着人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雨云,在低空缓缓移动。秋深了,森林里一望无际的林木已经光秃秃的,老榆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树皮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服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小题1】这段文字节选自苏联作家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小题2】在《筑路》中,秋雨、泥泞等营造了恶劣的自然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了险恶的社会环境,它们成了考验每一个革命者的试金石。

【答案】

【小题1】奥斯特洛夫斯基(1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分)

【小题2】没有枕木、运输工具、面包,小火车需要大修(物资匮乏);匪徒、肃反、开小差(尖锐的阶级矛盾)等(每空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的考查,考查较为深入.根据文段中的内容一时不好判断,但是根据小题2中“在《筑路》中、每一个革命者” 以及题干中的“苏联作家”可知,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小题2】试题分析:这是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的考查,如果没有读过名著并做过积累,就无法写出空要求填写的内容。但是稍读过该部分情节有印象,也可以根据印象写出两个来,如自身条件,没有枕木、运输工具、面包……如外部条件,匪徒、肃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内容。(4分)

【小题1】杨修、香菱、吴用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 的《三国演义》、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 》、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 》。

【小题2】《 》中的大人国国王是一位博学、理智、仁慈、治国能力很强的开明国君。

【答案】

【小题1】罗贯中 红楼梦 水浒(水浒传)

【小题2】格列佛游记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对《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几部名著的常识内容的考查,在课本的课文中以及课本后面的“名著导读”里面都有,考查还是较为浅显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 背景 特色 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4.古诗阅读

绝句两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小题1】“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诗作出分析。(2分)

【答案】 暗含了山花的颜色,在青翠欲滴 山岭衬托下,红色的花朵就像一团将要燃烧的火焰一样,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中字的妙处的能力。围绕“花的颜色以及生机”来分析“燃”字的好处。

5.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小题1】与课文中的《乡愁》(余光中)比较,该诗也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请你说说它们体现在哪里?(3分)

【小题2】请你品读后说说该诗运用比喻的特色。(3分)

【答案】

【小题1】结构美:①每一小节诗都是首句和尾句是长句,中间三句为短句,字数是11、7、5、6、11;②从一节诗看,长句短句配合,整齐中具有变化,从整首诗看,每一节的诗句数和相应诗句的字数相等,变化中又十分整齐。音乐美:①音韵美,每一小节一个韵,句句押韵。回环美(或旋律美),每一小节诗的首尾句重复。2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小题1】乡愁是一种情绪,看不见也摸不着。作者通过长江水、酒、海棠、沸血、雪花、家信、腊梅、母亲等一系列比喻,将乡愁变成一个个生动的意像,并且赋予这些意像以鲜明的色彩和诱人的芳香,令读者在诵读该诗时,也沉浸在浓浓的乡愁之中。2分。该题难度比较大,上面的答案也只是一种参考,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本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结构以及语言的能力。结合答案来分析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特色的能力。结合“比喻”这种修辞来分析即可。

6.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共十篇。

B.《美猴王》选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宋代人。小说成功地刻画了美猴王顽劣、好动、逞强、好胜的特征。

C.《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作品,它刻画了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等众多人物形

象,揭示出腐朽的旧时代必然被埋葬,黑暗的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趋势。D.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他的作品语言诙谐幽默,我们学过他写的《我的第一次文 学尝试》。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吴承恩是明代人)此文学常识的考查题涉及到的篇目较多,但是整体上看,考查较为浅易,只要大概的了解一下名著的基本内容与常识即可。但是还是建议对于名著的阅读要做到真阅读,而不仅仅停留在做表面文章上。

7.名著阅读积累。(3分)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

她讲得流畅自然,非常好听,每次她讲完了,我总会说: “再讲一个!”“好,好,再讲一个!”

“有一个灶神爷,坐在炉灶里,面条儿扎进了他的脚心,他哎哟哎哟地直叫:“‘哎哟,疼啊,我受不了了,小老鼠!’”

讲着,外祖母抬起一只脚,晃来晃去,假装非常痛苦,好像她就是那个面条儿扎进了脚心的灶神。

和我一起听故事的还有船上的水手们,都是些留着胡子的高大的男人。他们夸赞外祖母讲得好,要求: “再讲一个,老太太!” 还说:“走,跟我们一起去吃晚饭!”

餐桌上,他们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

不过,这一切都是偷偷进行的,因为船上有一个人,禁止所有的人吃水果,他看见了会毫不犹豫地夺过水果来给你扔到河里去的。

这个人穿的衣服有点像警察的制服,上面钉着铜扣子,整天像喝得醉乎乎的,人们都躲着他。选文出自小说,它是以作者的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的是主人公(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期间对他优秀性格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人是。

【答案】《童年》、阿廖沙、外祖母(每空1分,共3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8.下列句子中,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A.化石,保留了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许多已灭绝的物种的生命信息。《化石吟》就是以此为题材,诗中语音优美,富有感情。

B.1969年7月21日,人类实现了登上月球的愿望,将幻想变成现实。

C.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绿色蝈蝈》一文,不仅体现了他对昆虫的透彻了解,还可以感受到他对昆虫的喜爱。

D.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出了天气变化的规律。因此,看云,观察云,就可以确定天气每时每刻的变化。

【答案】 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确定天气每时每刻的变化,说法不符合原文的意思.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撰写的一部作品。B.《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脾气急躁却又粗中有细的鲁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

D.《繁星》《春水》是冰心将自己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而成的小诗集。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论语》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作品,不是他本人的作品。试题分析: 考点:文学常识

点评:文学常识涵盖面广,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典故,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因此理解记忆时须准确,不能模棱两可。

10.阅读名著选段并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在岸边看时,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李逵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江岸上那三五百人没一个不喝采。(《水浒传》第三十八回)

李逵的绰号是什么?“那人”是谁?李逵和“那人”打斗的原因是什么。绰号: 那汉子: 原因:

【答案】绰号:黑旋风;那人:张顺;原因:李逵放走了渔户的鱼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段,根据有关信息,仔细回顾小说有关内容,判断解答即可。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1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题。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释]李白曾有一段时间在碧山闲居,有人问他为什么住在山里,他就写了这首诗算作回答。“碧山”在今湖北安陆县境内。

【小题1】“笑而不答心自闲”中的“笑而不答”值得玩味,请具体说说这样写的妙处。

【小题2】诗的三、四两句描绘了“碧山”怎样的景色?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小题1】既写出了诗人心情的喜悦神态,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气氛,又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诱发读者思考的兴致。

【小题2】本诗句描写了花随流水杳然远逝的景色,充满自然、宁静之美;流露出诗人热爱自然和超脱俗世的思想感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正要倾听答案时,诗人笔锋却故意一晃,“笑而不答”。“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这“笑而不答”,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人们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山中问答》既有桃花流水,可见李白陶醉的正是如同“桃花源”那样“非人间”的仙境。诗人“栖碧山”一方面表明他酷爱自然,另一方面可知诗人愤世嫉俗,远离尘嚣,崇尚高洁闲雅的生活。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游恒山记》的作者是元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文中作者所攀登的是五岳之一的西岳恒山。

B.杜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因能很好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C.《满井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袁宏道,他与哥哥袁宗道、弟弟袁中道并称为“三袁”,是“公安派”的创始者。

D.《过故人庄》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过”是路过的意思,“故人”即老朋友。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的题目,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背诵。A项作者所攀登的应是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B项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D 项“过”的意思是“拜访”。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下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赏析有误的一项是()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本诗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

B.

三、四句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C.

七、八两句运用典故,诗人暗示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反映出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D.“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D项表述有误,最后两句诗句才是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

14.(一)阅读唐代杨巨源的《折杨柳》一诗,完成第7题。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②曲尘:指酒曲。因酒曲颜色嫩黄,“曲尘丝”比喻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小题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写了杨柳、春风等意象。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小题2】作者将“春风”当做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达了情感。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把握程度,同时还要分析诗歌的情感。“意象”就是诗歌用来表达情感的一些物象,常见的有景物、人物等等。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物象来表达,物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这首诗要注意找到里面涉及的事物,“水”“杨柳”“马”“春风”等都是意象。这是一首送别诗,主要表达了了诗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小题2】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题目已经指明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要注意找到什么地方体现了这两种修辞手法.春风最爱惜杨柳,殷勤地把它放在手中吹拂,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用折下的柳枝自喻,并且将送行者比作春风,这是比喻。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贴切,新颖别致。②

①15.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蝈蝈和蛐蛐》一首诗诗人为什么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咏。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赞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试题分析:

(1).蝈蝈和蛐蛐都是歌者,它们的歌正是大自然的歌,赞美它们便是赞美大自然。

(2)作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表现了大地的生机和活力,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曲》精选同步精选【7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