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戏剧是培养人性的教育
教育戏剧:培养人性的教育 ——亲历羽翼天成《剧场梦境》全体验
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也会72变,还可以变身为哈利 • 波特的魔杖?羽翼天成《剧场梦境》的孩子们见证了这一切——
从怯生生地站在舞台上说出自己的名字到表演一种喜爱的东西,玩具枪、变形金刚、足球等各种形象在孩子稚真的表演中一一呈现;从争先恐后用矿泉水瓶子当道具表演想象的东西,到你争我抢地扮演角色,短短的二十分钟,十个孩子的参与热情渐次升温,表演欲望不断高涨,想象力频频迸发,直至舞台沸腾为一片欢乐的海洋……这便是羽翼天成儿童剧场推出的主题活动之一《剧场梦境》的现场情境。事实上,此情此境除了让孩子领略想象的魔力、舞台的魅力外,还承载着他们研发本土化教育戏剧课程和创作新时代儿童剧的教育梦想。
每个孩子幼小的心灵里都装着闪闪的梦想,《剧场梦境》就是呵护孩子童年的梦想的地方!然而,太多的兴趣班、课业负担过重已束缚了孩子们想象的翅膀,失去童年的梦想。试想,如果人类失去想象和梦想,世界将会怎样? 笔者有幸采访到国内著名儿童戏剧教育机构羽翼天成的创始人苏笑聪说到:“孩子们都是在“儿戏”中体验情感、认知世界的,研发本土化戏剧教育体系和创作儿童剧都是一项奠定孩童时期健全人格发展的事业。羽翼天成的教育梦想,就是把孩子们培养成为具有责任感和艺术气质的创意生活大师,我和我的团队都是革命者,我们负有使命,我们在做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在用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改变着国内亿万孩子未来20年后的命运。”
正是基于对孩子们的爱与责任,羽翼天成研发创作的教育戏剧教学体系遵循了孩子们游戏天性,因为游戏是儿童成长的必由之路,他们在“儿戏”中认识世界,学会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学会与人相处和沟通。而戏剧则是领悟人生、认识人生的重要平台和途径。由此可见,教育戏剧就是面向儿童进行健全人格发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重要载体,羽翼天成就是看到了教育戏剧的独特价值,一直致力于研发本土化教育戏剧课程体系和具有时代教育意义的儿童剧,为亿万孩子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全面的人文素养教育。
教育戏剧的重心就是以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为内涵的教育,发挥着特有的育人功能,是促进人由“智”到“心”的全面发展,通过启发思考与乐于参与的引导式教学及“情境再现”、“角色扮演”等形式,营造一个开放式、互动式、引导式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编导、排演不同剧目的过程中体验戏剧中故事矛盾的冲突与变化、不同角色人物的性格、心理特征与内在情感,进行角色体验、感知世界的综合型艺术教育的学习训练形式。让孩童学会心灵交流,体验人性关怀;学会交流合作,体验生命的意义;为孩子们开垦一片自由广阔的空间。
教育戏剧之时代背景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今天,如何教育好适应新时代的孩子,这是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心的紧迫话题。我们看到一些普遍现象:众多为人父母者对子女是“有养无教”“有教无方”。正如,“独一代”父母在教育“独二代”孩子过程中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面临着重重考验和难题。“什么都给孩子最好的”、“托关系找熟人也要上个好学校”、“多学习琴棋书画,多拿考级和证书”……“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许多家长在培养孩子时最信奉的金科玉律。正是这句口号让无数家长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于是乎,家长们争先恐后地投入财力、精力,孩子们身心俱疲地赶场各种兴趣班,结果是搞得孩子们不堪重负没学好,家长们心急如焚,也失去了耐心去引导教育。就是这种“填鸭式”满堂灌的应试教育,给更多的孩子带来了压力,扼杀了他们的天性剥夺了美好童年,也从此丧失了自由和梦想!
在过去的第十届全国政协会议的一份提案中看到:调查报告称,在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大约有17%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此外,不少人难以应对逆境,在受到打击,或者不如意时不知咋办,有的竟然做出极端的举动,甚至自杀。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2014年初,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
笔者记得一位教育学者说过:教育是成长和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而非一串分数和一纸证书。起跑线上的争分夺秒,也许只对几百米的短跑有意义,而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一个孩子能否成才或成功,是要看二三十年后过怎样的生活,一马当先的领跑者,未必就是最后的优胜者。教育的文化传承,重在对儿童进行社会性的培养,不仅在于学业育人,还要在文化上育人,更要在人格上育人,更应该关注孩子们是否具有高尚的人格、懂得承担责任,学会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则,是否知道怎样去谋求人生的幸福,那么他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如何唤起国人对儿童人文教育的重视?如何培养和提升当今儿童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精神呢?经过多国多年的实践研究,教育戏剧可广泛地提高儿童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感情,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且在促进人类创造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儿童学习教育戏剧的收益
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戏剧天性,他们在戏剧的世界里往往随兴所至,通过戏剧表达(假想情境)通过扮演角色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鼓励孩子从中学会思考,感受各种情感,以此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上的满足。也完全体现了教育戏剧的寓教于乐、寓情于景的教育价值,让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兴趣需要,促进多元化发展——契合了孩子游戏的天性,接近儿童认知、体验世界的方式,对新奇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幻想冒险和探索未知世界,且能够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创造表现出来,所以对孩子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促进儿童完美人格的形成——孩子在参与戏剧活动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剧情故事、人物角色的影响和同化,学会了人际关系、社会规则、心灵成长、培养了丰富积极的情感,缓冲、疏导了消极情感,使得孩子知、情、意达到合谐发展,更是促进他们情感发展和完美人格的形成。
各方观点之家长代表 小小家长
孩子第一次参加《剧场梦境》这种活动,起初我还很担心她不敢上舞台,没想到很快就适应了还表现的很踊跃,通过短短的60分钟,也让我发现了孩子不同的一面,我觉得这种引导激发+鼓励体验的形式让孩子突然迸发出超能量。
子墨家长
作为有点小艺术范的80后家长,我觉得《剧场梦境》这个名字和形式很贴合,我小时候就是按父母的指挥一步步考级走上艺术之路的,深感强压式学习给孩子内心和成长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之所以觉得这个形式好,那是认为孩子能在很自然的状态下就融入情境,主动的展现自己,很自然的就喜欢上了舞台和表演,时不时的语出惊人让我觉得他入戏太深啦!
各方观点之园长代表
经过两年不断的实践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同行教育者,已体验到借用戏剧活动中有益于提升孩子创造力、想象力、表达力和社会性意识等发展,为奠定和全面促进儿童时期的人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北京徐园长:
通过戏剧教育这种孩子最受欢迎的教学形式,能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假想世界里展现并表达自己,通过潜意识中的心理变化和冲突、根据戏剧故事情节的发展,儿童心中的情绪得到释放和宣泄,通过愉快的体验经历,明显增加孩子的幸福感,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明确指出:“人类应当把它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给予儿童。”戏剧教育这种形式理应属于最好的东西之一。
天津张园长:
游戏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重心,儿童戏剧教育是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和加以认知的。游戏中的说唱表演活动最能提升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社交能力。
自从我园引进该项课程后得到了众多家长赞许和支持,他们在短短的时间里看到了孩子惊奇的改变,孩子能够利用教室里的物品与同伴们共同创作和表演故事,并且会主动的将故事与家人和小伙伴分享,大大提升了孩子们对戏剧表演的兴趣与成就感,学会了合作与分享,非常有助于提升孩子乐群性培养。
各方观点之教育界专家代表: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通过戏剧培育下一代,提高他们的素质,给予他们娱乐,点燃他们的想象力,是最有教育意义的事。”
——新中国儿童戏剧倡导者宋庆龄同志1946年在上海所说的话
曾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上直接引用裴斯泰洛奇:“瑞士教育家(沛斯泰洛齐)有言:“昔之教育,使儿童受教于成人;今之教育,乃使成人受教于儿童。何谓成人受教于儿童?谓成人不敢自存成见,立于儿童之地位而体验之,以定教育之方法。民国之教育亦然。”他主张:儿童教育要:“尚自然,展个性”即崇尚自然、尊重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的主张。
他又强调:戏剧在启迪国民精神、培养健全人格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是最重要的一种社会教育的机关, 将戏剧作为进行普及教育的一种有力有效的方法,并纳入行政制度中。即在教育行政上把戏剧列为一种教育方式,积极推动戏剧在国民教育领域的发展。
——中国近代思想界、知识界、教育界著名专家学者蔡元培先生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机会从小学习表演,将来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儿童参加戏剧表演,不是要培养文艺爱好者,而是要赋予孩子们一种社会技能。”
——著名学者余秋雨
为让更多孩子受益于教育戏剧的心灵滋养,近距离体验舞台魅力,自信快乐的健康成长。羽翼天成就此呼吁:
1、亲爱的小朋友们快快停下电游、放下IPAD,邀上你的小伙伴多多走进剧场;
2、邀请教育界同行共同创作以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呵护孩子心灵成长的儿童剧;
3、走亲民路线,降低观赏票价,让更多的小朋友在奇妙的戏剧世界里同趣同乐同分享。
第二篇:浅谈人性教育
浅谈人性教育
读《教育——培育美好人性》心得
在我校读书活动的开展下,不求甚解的读了《教育——培育美好人性》这本书。的确书中所表达的教育思想和追求美好人性的理想是我们教育者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老师,更加渴求所有的学生具有美好的人性,那样作为老师的我多么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感到自豪和骄傲!但是,有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我们的教育已经失去了一半的人性。失掉了一半的人性,也失掉了一半的教育。而这种失掉了另一半的教育,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呢?
一、美好人性教育——先立德再树人
笔者曾经看到一篇报道:。。。不知你有没注意过这样一个细节:当教师主动拣起脚下的废纸,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看看脚下。然而,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让学生拣起教师脚下的废纸,如有不从,也许会遭受翻白眼或训斥,甚者也许还要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在校园里,学生远远地就向教师打招呼,有多少教师能向学生还以颔首和微笑?更让学生困惑的是,在课堂上,老师不是整天喋喋不休地强调“文明礼貌”吗?难道文明礼貌只是学生的专利?师生集体外出游玩,教师们可以悠闲、安然地坐在座位上,可以对挤在加座上的小孩子难受的表情视而不见。我们会说:这叫“尊师教育”。震惊中外的新疆克拉玛依火灾发生时,如果不是某个人说“让领导先走”,怎会有那么多无辜的小生命倒下?不是都知道遇到危险时,先要考虑老弱病残吗?如果说,真、善、美是人性的本质的话。那么,作为“布道者”的教师是否首先要反思:我们到底在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样的实例太多太多„„
二、培养美好人性是教育的永恒主题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读者》的主编彭长城说:“只有人性的东西才可征服人心,因而在所有的观点与想法中,我们推崇的唯一主题就是‘真、善、美’,这不是说教,即使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面,人还是有所敬畏的。正像康德说过的一句话:‘我一直激动和好奇,对于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内心的道德感。’”《读者》用人性主义打败了热点时尚,因为“它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与人们相遇,它静静地、一点一滴地汇集着古今中外人类思想的花瓣,挖掘着蕴含在许多普通人心地的美好”。作为一本杂志尚且能认识并能矢志不渝地做到“只有人性的东西才可征服人心”。为何充当着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角色的教育却要沦为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牺牲品呢?理由很简单,当我们始终摇摆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时候,当我们长期把教育看成是塑造和改造学生的使令性工作的时候,当泛滥于当今社会各个毛孔的浮躁心态、功利追求卷入教育内部的时候,当我们“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价值取向变得模糊不清、摇摆不定的时候,当我们心中理想和信仰大厦的柱石摇摇欲坠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已经不再那么纯洁,已经失去了“一半的人性”;“我们的教育”已经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物质”的富有掩盖不了“教育精神” 的空虚。该到了用“真正的教育”来解救和解放“我们的教育”的时候了。“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征服人心的,而“只有人性的东西才可征服人心”,所以,“真正的教育”是“人性的教育”。人性,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从这个观点出发,“真正的教育”是一种“回归”,是一种“超越”。
第三篇:教育是培养习惯
教育是培养习惯
弗兰西斯.培根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奠基人,对于习惯,他曾有过一番权威的论述,“学习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教育,去建立一种好习惯。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是完美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幼年就起始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不知是否受了这段话的启发,更简明地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培养良好的习惯应该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与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文章教育报刊上触目皆是,课标上有明确要求,苏教授实验教科书语文课上语文上更将其他作为首要的学习内容,其实这也要求贯穿整个语文内容,这里,我们略去数不胜数的习惯培养不赘述,谈两个习惯:认真写字习惯和勤奋读书的习惯。虽然现在已是汉字电排版的时代,但是写一手规范的汉字无疑仍是现代人必备的技能,除出广泛地使用价值和书法作品的审美价值外,写好汉字,养好良好的书写习惯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养成认真,踏实严谨、细致的做事习惯,使人受益终身。
和计算机普及一样,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也要从娃娃抓起,尤其是在校学生写字水平偏低和写字教学不被重视的今天,这件事就有工程的意义。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写字教学,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童子礼》中就规定了“专心把笔,不可钭敲潦草,不可溅污于外”的书写要求。古代私塾写字是“两日写三字”写一好就不换字。由上右知,写好字的方法首先是态度认真,其次是天天临慕训练,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华民族是个爱读书的民族,我们拥有包括唐诗宋词在内的辉煌文化。今天,我们和我们面对的小学生却面临一个读书少的问题,近看,《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曾国藩说自已“无一日不读书”,可见这位近代大人物已视读书为一种需要,读书已成为他每天的习惯。据说犹太人非常喜欢书籍,他们让孩子一出生就将蜂蜜摸在《圣经》上让孩子舔,藉此让孩子知道书籍是甜的,我们是否学一下犹太人的做法,带孩子品尝书籍呢?
第四篇:教育戏剧心得(推荐)
浅谈创造性戏剧课程心得体会
20100510802 徐雪梅
摘要:在大戏剧的背景之下,以创造性戏剧和教育戏剧的理论和实践为主要线索,体验以过程为主的戏剧活动,是我们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线索。了解什么是戏剧、创造性戏剧、教育戏剧,掌握教育戏剧的一般活动方式以及流程,引导戏剧活动的能力,是我们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9个课时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学习和进步,本文主要概括对教育戏剧的理解,以及在学习教育戏剧中的心得体会!
一,创造性戏剧概念
美国的儿童戏剧学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了“创造性戏剧”。美国学者艾林纳·蔡斯·约克对创造性戏剧带给儿童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具体包括创造性、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想像力、情绪稳定性、社会合作能力、道德态度、身体平衡协调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就其中的创造性而言,儿童在创造性戏剧活动中,要把自己完全放置到某一个角色上,自由地表达自已内心深处的思想、感受,这样使得孩子自身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戏剧是一种艺术形式,西方儿童戏剧的文本是经过修改以适应儿童参与的需要,其目的不是娱乐,而是鼓励儿童思考问题,感受各种情感。这时的剧场成为教育的空间,儿童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他们不受限制约束可随时给演员提供建议,年龄愈小的儿童表演的会愈自然。这时的孩子就成为演员、观众、导演、剧作家、舞台设计者、评论家等。他们会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探索和检验自己的想法、同他人的各种关系,借用戏剧的表现形式积极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这样一个有趣的领域中,孩子能够感受到世界、体验到快乐;并且在假装扮演中孩子能分享到别人的感受和认知,会逐渐改变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偏见。可见西方儿童的戏剧教育充分关注到了儿童的参与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吸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戏剧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手段,对儿童的认知、社会适应性和情感等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其特有的教育作用。在家庭中,我们也可以尝试这种教育方式,设定一个主题,可以是童话故事,或者是身边发生的故事,由孩子和家庭成员担任不同的角色,让孩子在这种艺术表演的形式中学会思考、学会生活。
二,创造性戏剧课程心得体会
创造性戏剧课一共就9周,由于实习原因的耽耽误,加上理论的一节课。跟大家一起学习的时间也就短暂的3周。时间很短,却也有很多感想。整个一天在我心里留下最多的是关于三个字:创造性。
对比以前音乐班。点名活动有以前的元素但是有新的东西,找名字上学期就没有玩过哦。这倒是让大家很快就记住了班上每个同学的艺名,让大家在这个新的班级里面很快就熟悉了起来。在提出对这学期的课程的问题的活动中,跟以前的种子教学法很相似,jojo老师的课中,老师先让我们把很多元素按相同的类别分内,巧妙的安排最后就提出了同学们对这学期的戏剧课的使用的问题。最后留下了问题,以后学完了再解决。
“创造性”是这个周jojo老师分享的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无论是神奇的球,还是神奇的卷纸,虽然形式上差不多,但内容上跟音乐课相比还是有的新的体验。我们大家在活动中自己在感受,在体验,充分发挥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神奇的球的部分,大家都柑橘手上好像真有一个水球、火球。自己块招架不住的感觉。神奇的纸卷。Jojo老师问我们能想到什么,自己一个人的想法很局限啊,后来一圈的同学居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所以人的创造性真的是无限的,在最后创编的部分,因为我们组以前大都上过音乐课的所以很快有了头绪,后面组的同学带来的呈现也是很让人惊喜的。
创造性音乐课给人一种无忧无虑的快乐。大家心中都充满了希望。就像戏剧课一样。时间不短不长,一年过去了,我们又回到了我们音乐班的课堂上,还是熟悉的老师,熟悉的地方,不过也有很多新面孔,就是新的同学加入了我们班级,现在我们又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在努力--戏剧文学。但感觉上还是跟以前音乐班一样的,很多地方都有相似的,这让我特别的怀恋以前在这里度过的一年的时光。现在一切有点怀旧的感觉,但是我们也融入了新的感情在里面。这半学期的时光,作为大学的最后一堂课,必将成为我们非常留恋的一部分!按照程序我们给自己取名字,以前音乐班的同学很多都是用的以前的,不过新同学的名字有的那是相当的霸气啊,什么“抠脚大婶”让人汗颜也挺符合我戏剧班的特色,创新,快乐!之后的身体开发部分是我们以前做过的,但是很多没有这么玩了,还是很开心的,看到其它的 同学也玩得很开心,很多同学哈哈大笑,还是 蛮有意思的。就是在最后团体合作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多一些配合与默契,不能光想着自己做的。
虽然跟大家在一起学习的时间并不多,但是这堂课带给我的深刻的记忆和曾经的欢乐永远都不好忘记。
三,发展与建议 个人而言,觉得创造性戏剧是一种无拘无束的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方式,就教学而言,会觉得对自己而言是个和那的挑战,这种别具一格的上课方式,与呈现出来的东西,都是与常规的课程不一样的。由于这种新的上课方式大家都还在摸索当中,难免很多迷茫。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困扰。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用到并且不断的开拓与发展!
第五篇:教育戏剧心得
浅谈教育排演课心得体会
摘要:在大戏剧的背景之下,以创造性戏剧和教育戏剧的理论和实践为主要线索,体验以过程为主的戏剧活动,是我们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线索。了解什么是戏剧、创造性戏剧、教育戏剧,掌握教育戏剧的一般活动方式以及流程,引导戏剧活动的能力,是我们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32个课时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学习和进步,本文主要概括对教育戏剧的理解,以及在学习教育戏剧中的心得体会!
一,创造性戏剧概念
美国的儿童戏剧学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了“创造性戏剧”。旨在通过儿童的做戏剧”实现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目的。创造性戏剧被界定为‘一种即兴的、非演出的、以过程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参与者在指导下想像、扮演和反思人类真实的或想像的经验。美国学者艾林纳·蔡斯·约克对创造性戏剧带给儿童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具体包括创造性、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想像力、情绪稳定性、社会合作能力、道德态度、身体平衡协调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就其中的创造性而言,儿童在创造性戏剧活动中,要把自己完全放置到某一个角色上,自由地表达自已内心深处的思想、感受,这样使得孩子自身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以我们这次的教育排演课为例,我们在两部剧《白雪公主》和《三打白骨精》中通过剧本修改,角色选定,台词分析,配乐选择,道具制作以及最重要的扮演相应的角色的过程中激发了创造性、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想像力、情绪稳定性、社会合作能力、道德态度、身体平衡协调能力以及交流能力。
英国儿童戏剧学者多萝西·海滋考称DorthyHeathcote),作为‘戏剧教学”流派的创始人,她大力将戏剧视为教学的媒介,即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戏剧来丰富儿童的觉察力,使他们能通过想像发现现实,发掘行为表面下所隐含的深刻意义,比如“白雪公主”这一主题中,我们首先把自己置身于一个童话的非现实的情景里,装扮成白雪公主,皇后,王子等角色,然后进一步继续主题的探索和学习。尽管戏剧教学出现了角色扮演,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剧本或扮演角色,而是为了深入体验学习主题。多萝西·海兹考称DorthyHe athcote)把戏剧教学目标确定为提供反思和分析生活经验的舞台,并通过扮演来验证这些经验,使我们在戏剧活动中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一般来说即兴表演是最好的形式,而且扮演和反思是同等重要的,各占一半活动时间。
二,课程心得体会
教育排演课一共就8周,由于种种原因的耽误,加上理论的一节课。跟大家一起排练的时间也就短暂的6周。时间很短,却也有很多感想。整个一天在我心里留下最多的是关于三个字:创造性。
“创造性”是老师的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无论是台词,还是走位,虽然形式上差不多,但内容上还是有的新的体验。我们大家在活动中自己在感受,在体验,充分发挥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白雪公主》表演时,大家都好像真进入了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自己有入戏的的感觉。但因为没有经历过经验不足也出现了台词生硬、走位不当、动作僵硬等问题。经过老师每节课的小结和指导。到了第二出剧《三打白骨精》,大家都对流程更熟悉也更兴致勃勃,对自己的角色也时不时提出修改意见。甚至在道具制作上也有了很多新的创意。所以人的创造性真的是无限的,在最后创编的部分,同学带来的呈现也是很让人惊喜的。记得第一出戏有一个在《国王的新装》里演国王侍从的同学,他真是把这个角色演活了呢,让人印象深刻。在演戏与看戏间我们也体会到了这门课真正的趣味。
三,发展与建议
个人而言,觉得创造性戏剧是一种无拘无束的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方式,就教学而言,会觉得对自己而言是个和那的挑战,这种别具一格的上课方式,与呈现出来的东西,都是与常规的课程不一样的。由于这种新的上课方式大家都还在摸索当中,难免很多迷茫。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困扰。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用到并且不断的开拓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