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关系
论文题目:课程名称:学 院:专 业:年 级: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课程论文
浅谈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关系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 月 日
目录
摘要、关键词.............................................3 1中印两国的贸易历程......................................4 2中印两国的双边贸易额现状................................5 3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
3.1 中印双边贸易差额分析............................................6 3.2中印贸易商品结构.................................................6 3.3中印进出口市场结构...............................................7 3.4 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
3.4.1 中印双边贸易摩擦问题..........................................8 3.4.2 印度其他贸易保护措施..........................................9 3.5中印之间政治争端问题.............................................9 4 促进中印贸易发展的建议
4.1 积极发展产业内贸易.............................................10 4.2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10 4.3 加强中印双方的商务谈判,减少贸易摩擦...........................10 4.4增强中印双方政治互信............................................10 5 结语...................................................11 参考文献.................................................12 浅议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关系
摘要: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土面积总和为128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5.6 亿,占世界人口总数大约三分之一。中国和印度均属新兴经济体,发展迅速。中国2001 年到2012 年国民总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0.1%,印度从上世纪90 年代进行经济改革后,经济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曾连续十年经济增长率超过6%。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发展使中印两国,不仅成为了亚洲经济发展的引擎,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本文仅从中国和印度双边贸易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简单阐述中国和印度双边贸易关系的发展历程和贸易额现状,分析中印两国双边贸易关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力,从而提出进一步促进中印双边贸易关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印贸易
问题
建议 1 中印两国的贸易历程
中国和印度均是亚洲国家,中国和印度分别位于亚洲东南部和亚洲南部,中国毗邻太平洋,印度紧靠印度洋。中国和印度两国位于喜马拉雅山的两侧,是共享大约2000公里共有边界的邻国。在20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4世纪,中国和印度就已经开始了政治和文化的交流,著名的丝绸之路就见证了中国和印度的友好交流。
在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中印两国交往非常密切,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但是,1600年英国开始了对印度野蛮的侵略和压迫。在之后英国对中国的侵略中,印度也因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在英国侵占印度的这段时间,英属印度外交秘书麦克马洪还提出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为之后的中印边界争端埋下了隐患。在此阶段,中国失去了民族的独立。故此,中印的正常交往被迫中断。
1950年4月1日,中印两国正式建交,之后的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与政治关系的发展几乎同步,经历了起步、中断、恢复、增长等几个阶段,表现出“政冷经冷、政热经热”的双边关系特点。
1950—1962年为中国和印度建交初期,这一阶段的两国贸易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出于政治援助,贸易规模小且结构单一,双边贸易额仅为2.6038亿美元,两国贸易进出口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上,如大米、大豆、生丝、原棉、黄麻、烟叶等。
1962—1976年间中印贸易处于中断期。1962年中印因西藏边界问题爆发了一场边境武装冲突,战后,两国政府贸易中断并长期处于僵持状态,长达 15年的政治冰冻时期,两国贸易额几乎为零。
1976—1990年初,中印政治关系开始恢复,贸易关系随政治关系的冰封期结束。1976年4月两国互派大使,中印政治关系缓和,逐渐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1984年,双方政府签订贸易协定,两国均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到1991年,中印贸易额已达到2648亿美元。
从1990年初至今,中印政治经济关系迅速发展。
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问中国。两国签署中印关系原则的全面关系宣言,并根据《曼谷协定》达成协议,相互提供比最惠国税率更优惠会的协定税率。
2008年1月,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访问中国,中印两国总理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21世纪的共同展望》,该文件标志着中印关系进一步加深,是指导两国经贸发展的重要文件。
2009年6月,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在内的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举行首次会晤,并发表《“金砖四国”领导人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会晤联合声明》。2010年4月,第二次“金砖四国”峰会在巴西召开,四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至此,“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初步形成。
2010年1月,“中国-印度经贸合作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印双边贸易额在2010年过500亿美元大关,中国已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2014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涉及中印经贸领域诸多项目的合作。2 中印两国的双边贸易额现状
表2.1:2006年—2013年中国对印度进出口贸易数额表
图2.1:2007年—2014.8年中国对印度进出口贸易数额
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中印两国政治关系的逐步改善,中印双边贸易关系稳步发展。2006年,中国和印度的双边贸易的进出口总额达到248亿美元,到2007年,中印两国双边贸易总额已经达到了386亿美元。2006年与2007年相比,进出口增速达到了55.65%。从2001年到2008年,中印双边贸易量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势头,截止到2008 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了518亿美元。受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 年,中印双边贸易额有所下降,进出口增速从2008 年的34.21%,下降到2009 年的-16.32%。但之后的2010 年和2011 年,中印两国依托“金砖四国”的合作机制以及中印两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又重新恢复了快速增长,到2011年,中印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目前历史最高水平739亿美元。综上所述,中印两国的进出口总额总体上升,但部分年份略有下降(如表2.1 和图2.1所示)。3 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
3.1 中印双边贸易差额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3)余额单位:亿美元图3.1 中国对印度顺差额趋势图
从图2.2和相关数据显示,自2006 年开始,中国对印度一直保持贸易顺差,由2005年的8亿元逆差变为2006年的41.2亿美元顺差,且顺差额在不断增加,成为了印度的第一大贸易逆差国。2008 年,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顺差,突破100 亿美元,达到了113.26 亿美元,2009 年、2010 年、2011 年三年之间,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分别达到了159.29 亿美元、200.8 亿美元、271.66 亿美元,增幅分别为40.64%、26.05%、35.28%。2012 年,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顺差额与2011 年相比,增幅为6.31%,增幅虽然有所下降,但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顺差依然是增大的。根据商务部数据,2013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已达到314亿美元,巨大的贸易逆差令印度产生抵触。
综上所述,中国与印度的双边贸易并不平衡,中国是印度的贸易顺差额,且贸易差额不断增大。这与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导致优势产业不同有关。中国与印度之间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不利于中印双边贸易关系的正常发展,容易引起印度政府及民众的担忧,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及“龙象之争”的观点。
3.2中印贸易商品结构
图3.2 2012年印度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图 2012 年,印度对中国出口商品的总值为148.54 亿美元,纺织品及原料占了出口商品总额的26.3%,成为印度对中国出口商品的第一大种类,矿产品、贱金属及制品,紧随其后,位列印度对中国出口商品的第二、第三位,分别占比24.0%和18.2%。其中矿产品和纺织及原料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50%。
从印度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可以看出,印度对中国出口的商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比较初级的产品,如纺织品、贱金属及制品;集中在原材料产品,如原料;集中在能源产品,如矿产品。可知印度的工业化程度还不是很发达,在向中国的出口中,印度的出口商品多是比较初级的商品。
图3.2:2012年中国对印度出口商品结构图
2012年,中国对印度出口的商品总值为539.41亿美元,机电产品为第一大种类,占出口商品总值的43.28%。中国对印度出口商品中第二大类为化工产品,占比为17.0%,机电产品的占比比化工产品多出了154.7%。2012 年,中国对印度出口商品的前10位中的其他8 类商品分别是贱金属及制品、仿古制品、纺织品及原料、运输设备、塑料及橡胶、贵金属及制品、光学钟表及医疗设备、家具玩具及杂项制品。
中国对印度出口商品的构成基本稳定,机电产品等工业制成品占中国对印度出口产品的大约二分之一。
通过对中印双边贸易结构的数据综合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和印度出口商品构成上虽然有一定的重合,但是各有偏重。中国对印度的出口商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上,而印度对中国出口的商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初级产品上。
3.3中印进出口市场结构
资料来源:商务部3.3 2012年中印进出口市场结构表 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水平差不多,两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利用各自廉价劳动力和廉价的资源,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此外,又因为两国的发展起点比较低,所以两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都会把目光锁定在那些发达国家以及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从而忽视了彼此之问的合作与交流。
这些年来,中印两国在农业原材料、食品、制成品、燃料、矿物等商品上对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构成相似。中印两国进出口结构及发展水平相似,竞争性大于互补性,是两国的贸易发展之间存在着的又一大障碍。
3.4 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
3.4.1 中印双边贸易摩擦问题
所谓贸易摩擦,一般是指进行双边贸易的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现象,当这种不平衡现象持续进行,表现为一国持续顺差,而另一国则持续逆差,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就会出现贸易摩擦问题。还有一种贸易摩擦情况为进行双边贸易的两个国家之间,一国的贸易政策不符合或者违反了另一国的利益,所引起的贸易双边国家之间的摩擦问题。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可以用印度对中国采取的“贸易救济”方式进行说明体现。所谓贸易救济,是指当本国的贸易安全及相关利益受到损害时,所采取的保护补救措施。
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明显严重许多,最主要的是印度对中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进入21 世纪后,发展中国家发起反倾销案件调查的数目不断增加,超过了发达国家(占63.7%),而印度成为了对中国发起贸易调查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欧盟、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调查一直很多,但现在印度却成为了对中国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印度自1994 年对中国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以来,截止到2012 年,反倾销案件调查的数目已经达到了157 起,占印度对外发起反倾销案件调查数目的大约二分之一,中国深受印度反倾销调查之害。
据中国商务部的《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13》的数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调查最多。2012年,印度对中国发起7 起反倾销案件的调查,2 起特保措施案件的调查,共9 起贸易救济案件的调查。根据《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12》的数据统计,2011 年,印度对我国发起5 起反倾销案件的调查,1 起一般保障措施案件的调查以及1起特别措施案件的调查,涉及共7起贸易救济案件的调查。1992年,印度开始对外发起反倾销调查,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尤其严重,截止到2012年,印度对中国共发起了181 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157 起反倾销案件的调查,1 起反补贴案件调查,9 起特保措施案件的调查,以及14 起保障措施案件的调查。这些调查案件涉及的产品主要为化工,钢铁制品、机械器具和木制品等。
在印度对中国的贸易救济案件调查中,反倾销案件最多,占了86.74%,成为了印度对中国贸易救济最主要的方式。不仅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调查逐年增加,所调查案件的涉案金额也不断上升。虽然中印双边贸易之间的贸易摩擦并不会改变双边贸易关系前进的趋势,但也不利于其快速发展。
数据来源:《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图4.1反倾销案件调查书 3.4.2 印度其他贸易保护措施
印度进行新经济改革之后,对高额的关税制度有所调整,但印度仍是关税较高的国家之一。印度设置的高额关税不利于中印双边贸易的发展。根据中国商务部《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13》,2010 年,印度的简单平均最惠国适用关税为12%,较2009 年下降1%,其中农产品的简单平均最惠国适用关税税率为33.2%,较2009 年上升了1.4%;非农产品为8.9%,较2009 年下降了1.2%;印度的约束关税也非常高,根据WTO 统计,印度的平均约束关税税率为48.7%,农产品的平均约束关税税率为113.1%,非农产品的平均约束关税税率为34.6%;印度的平均实际适用关税同样较高,如糖和糖果的平均适用关税是34.4%,咖啡、茶叶为56.1%。饮料和烟草为70.8%。此外,印度对纺织品征收最高106%、谷物和配制品最高150%,服装最高315%的高关税;虽然印度许多产品的实际适用关税低于约束关税。但是,由于实际适用关税与约束关税之间的空间非常大,这成为产品贸易的一大障碍;出口商不得不面临印度为了控制价格和供
【7】应量而大幅提高适用关税水平的不确定性。印度还经常一年之中多次调整关税,对向印度出口的中国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还包括关税配额、通关环节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非关税壁垒。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以政策制定当地的协议、标准、认证体系等作为检验的标准,并且技术性贸易壁垒涵盖的学科种类广泛,涉及科学技术、检疫、环保、产品质量等多重技术指标体系,名目繁多,是一种非常难以应对的非关税壁垒。印度通过制定强制进口认证清单、强制技术认证、进口限制政策、复杂化程序办理手续等措施,限制中国企业对印度的出口,对中国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3.5中印之间政治争端问题
中印双边贸易关系与中印之间的政治关系联系紧密,呈现正线性关系,中印之间政治关系进展顺利的时候,中印双边贸易关系就会发展迅速。而影响中印之间政治关系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中国威胁论”的渲染、西方发达国家的挑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巴关系、中印边界问题等。中印边界问题是其中主要问题之一。英国侵略印度期间,于1914 年同西藏代表违法在西姆拉会议上签订了《西姆拉条约》,划定了“麦克马洪线”,若根据此线,中国的很多领土将划归印度所有。中方认为的中印边界线为分东、中、西三段的大约2000 公里,而印方却认定中印之间的边界线长约3520公里(如图5.1中印领土争端地区图)。20 世纪中期,印度取得民族独立后,并没有放弃英国的霸权作风,依然想把西藏收入囊中,将西藏作为印度“缓冲国”,在中国一再忍让的情况下,不断对中国发起挑衅,试图占领西藏。1962 年,中国被迫发动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使中印之间的政治交往陷入沉寂。到1976 年中印之间的政治关系才开始逐渐缓解,但中印之间的政治关系属于地缘政治,边界争端一直存在,为中印之间的政治关系添加了紧张因素。
图5.1中印领土争端地区图 4 促进中印贸易发展的建议
4.1 积极发展产业内贸易
中印两国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既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大部分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应提高两国产品的专业化分工程度,扩大产品的差异化,同时加强产品细分,使中印两国在产品品种、结构、规格等多样化方向产生互补,这样可以减缓双方贸易的竞争,扩大贸易的规模,改善贸易的平衡,而且还有利于实现专业化生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双方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2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中印双方都属于发展中国家,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都相似,双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大部分集中在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所以我们应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优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与国际接轨,在保持传统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竞争力的同时,培养新的主导产业,开发培养新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增强中国出口的竞争水平,不断优化产品的竞争结构,使各自产业发展即具有竞争力又能协调发展。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优化国际市场结构,中印两国都是以发达国家为主要贸易对象的,而且在发达国家市场上出口的产品结构相似,所以存在激烈的竞争。
我们一方面应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改变过去以资源密集、劳动密集为主要出口产品的模式,努力提高产品品质和产品的附加值,创建自己的品牌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在保持自己已有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发占领新市场,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这样既可以扩大市场也可以缓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4.3 加强中印双方的商务谈判,减少贸易摩擦
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双边贸易并不平衡,中国对印度保持贸易顺差状态,而且顺差额不断扩大。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导致印度政府及印度民众的担忧。印度政府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频频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导致印度成为对中国进行反倾销案件调查最多的国家,也使得中国对印度的贸易出口频频遭受阻碍和困难,影响了中国和印度之间正常的贸易往来,对中国对印度的出口企业形成了困扰。中印双边贸易存在贸易摩擦,尤其以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调查的增多为代表。中印双边贸易存在贸易摩擦,尤其以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调查的增多为代表。中印双方应该加强商务谈判,减少贸易摩擦。所谓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双方对贸易的各项条件进行谈判协商,以促进贸易顺利进行的过程。中印之间应该加国际商务谈判,使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体制化,正常化,制定有利于中印双边贸易发展的协定,减少中印之间的贸易摩擦。为了解决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中国应该积极加强同印度的商务谈判,积极磋商中国对印度出口商品的种类、质量等问题,是中印之间的贸易体制化,稳定化,以减少不定期的条款变化,对中国出口企业造成的冲击。通过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商务谈判,更加了解印度的需求和贸易特征,以使中国更好的应对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摩擦问题。同时也通过与印度的商务谈判,使中国的出口企业能够得到更优惠的条件,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
4.4增强中印双方政治互信
为了保证中印双边贸易关系的迅速发展,必须维持中印两国之间正常的政治关系,使政治关系健康发展。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印两国之间应该搁置争议,以经济发展为重心,积极发展中印双边贸易关系。加强双方政府部门的对话和交流。要保持两国高层间的经常往来和不断完善双边经贸交往的制度框架,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贸易政策,再以合作宣言的方式公之于众。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双方商业团体间的互动与交流,加强两国商会之间的互 动与沟通。通过访问和交流,促使中印双方找到两国关系的准确定位,增加政治互信,就如何发展中印关系达成一些新的具体共识,找到经贸合作的新方式和新方法。
5结语
中国与印度两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印经贸合作发展潜力巨大,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随着两国在贸易壁垒、贸易平衡、产业互补合作、政治经济互信等方面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中印两国一定会实现互利共赢,两国经贸关系一定会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参考文献:
[1]万广华.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扩张--威胁还是机遇[J],经济研究,2008年4月。[2]张 勇.中印发展潜力的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2009年5月。
[3]李 晓.印度经济能够赶超中国吗—兼论中印比较的意义[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6月。[4]张 立.中印贸易摩擦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和建议[J].南亚研究季刊,2008(3).[5]赵干城.中印关系现状·趋势·应对[M].时事出版社,2013:109-118.[6]薛勇军,中印经济发展方式比较,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173-187 页。[7]赵干城,略论中印经贸关系若干问题[J],南亚研究,2012年2月。
[8]陈家成,论中印贸易发展的机遇与障碍[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5月。
[9]周友梅,金砖五国合作机制下中印农产品贸易救济及应对[J],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11。[10]杨占清、杨惠惠,论中印贸易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3年8月。
[11]徐长文.中国与印度的经贸合作将进入新时期[N]中国经济时报,2014.06.12第004 版 [12]蔡松锋.中印经贸合作的前景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4年第6期
第二篇:中国与德国的贸易关系
中国与德国的贸易关系
一、德国概况及中德贸易简史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实力位居欧洲首位,在国际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为第三经济强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贸易大国。
中国分别于1949年10月27日和1972年10月11日同原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建交。两德统一后,中国与德国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外交关系,经贸合作发展迅速。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在过去的数年中,两国关系的贸易额不断增长,1991年仅54亿美元,到1995年猛增至137亿美元,1999年又攀升至161.14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12.1%,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中国对德国的出口贸易额为77.78亿美元,同比增长5.8%,进口额为83.36亿美元,同比增长18.7%。
近年来,中国对德国的出口商品品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是唯一成功地将出口结构从提供食品和作为工业原料的农产品改变到工业产品领域的国家。从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德国从中国进口的最主要商品为电工技术产品、服装、机械设备、玩具、皮革和五金制品;德国向中国出口的最主要商品是机械设备、电工技术产品、机动车及其零配件。
二、中德贸易的状况及特点
(一)财政和技术合作。1985年,中德两国政府签订了财政合作协定。迄今为止,德政府已向我承诺提供财政合作资金39.48亿马克,其中赠款5.12亿马克,其余为软贷款。双方共签署贷、赠款协议金额50.1亿马克,其中财政合作资金33.5亿马克,用于近80个财政合作项目。2000年,德承诺给予我国1.4亿马克的财政合作资金。技术援助属无偿性质。援助形式有技术合作项目、粮食援助、紧急援助、项目外奖学金生和资助研讨会等。技术合作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派遣长短期专家、培训中方专业人员和提供硬件设备等,合作领域近年来集中在扶贫、环境与资源保护、职业教育和国家体制改革。截至目前,中德技术合作已完成38个项目,正在执行的项目43个,还有18个项目已经双方专家考察,现处在签署项目换文和确定专家阶段。
(二)直接投资。截至2000年9月底我共批准德国对华投资项目2341个,协议德资金额100.32亿美元,德方实际投入57.93亿美元。1999年我批准德在华投资项目196个,吸引德协议外资金额9.38亿美元,同比减少56.81%;德实际在华投资13.73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36.48%。2000年1至9月,德对华投资项目213个,协议德资金额6.74亿美元,同比增长4.79%;实际使用德资金额7.3亿美元,同比减少7.62%。这些项目大部分为生产性项目,技术含量高,资金到位及时。最近三年,德商在华直接投资虽有所增长,但实际金额数仍仅居各国在华投资第9位。
(三)技术引进。德国是我国引进技术最多的国家之一。1998年,我共批准从德技术引进合同610个,合同金额23.5亿美元,其中技术费2亿美元,设备费21.5亿美元。主要项目有山东华能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全套电站锅炉及辅机设备(1.48亿美元)、仪征化纤聚酯短纤维装置(3140万美元)、重庆电厂烟气脱硫项目(3033万美元)、北京第一热电厂烟气脱硫项目(2781万美元)、半山电厂烟气脱硫项目(2690万美元)、鞍钢连续酸洗-冷轧机连机项目(4738万美元)。1999年,我共批准从德技术引进合同662个,合同金额27.5亿美元。截至1999年底,我共批准从德技术引进合同4154个,总金额达192.3亿美元。特点:1.中德贸易在中国与欧盟贸易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我海关统计,2001年我国与欧盟贸易为766.27亿美元(出口409.04亿美元,进口357.23亿美元),其中中德贸易为235.26亿美元(出口97.54亿美元,进口137.72亿美元),占30.7%.如果单从进口看,比重更大,为38.6%,超过占第二位英国的1.28倍,大体上是法、意、荷3国之和。中德贸易在德国外贸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据德方统计,2001年中德贸易在德国外贸中排列第十一位。如果单从德方进口看,中国居第十位,排在爱尔兰和西班牙之前。
2.中德贸易我方是逆差国。引起我方出现逆差的原因,除了存在着限制的实际情况外,与双方出口商品结构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要使我方逆差出现较大的改变,首先要依托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大力增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其次要了解德国市场,在经营、管理、推销上下功夫。
3.发展中德贸易与欧盟的整体状况联系起来。在欧盟单一市场形成,统一外贸政策、法令、法规的情况下,发展中德贸易要与加强与欧盟合作联系起来。例如欧盟制定的反倾销规定,对我国的出口限制带有某些歧视性色彩等,对此采取应对措施是必要的。
4.机械设备进口是中德贸易的重中之重。德国是我国传统的机械设备进口国。从6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工业的技术装备和更新,开始转向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德国是首选国家之一。有一个时期,我国每年从德国进口的90%以上是机械设备。目前这个比例有所下降,但也在80%左右。5.对德出口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对德出口的产品中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有很大增加。以2001年与1991年相比,10年间我国对德出口的包括机械、设备、电子产品、运输设备、光学和精密仪器产品成倍增加。2001年我国的这类产品占我国对德出口近一半,金额达48.35亿美元。6.中德贸易中的技术贸易占有一定地位。在引进机器设备的同时引进相关技术这是中德贸易的一个特点,也是德国技术出口的一个特点。技术贸易是扩大中德贸易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在我国每年大约100亿美元的技术进口中,欧盟占了近一半,而其中德国又是最大的技术引进国。
三、中德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欧关系一直呈现一种经贸合作与观念冲突并存的“双层”发展格局。一方面,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相对顺利,虽然也面临着贸易摩擦的挑战,但是双方互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伙伴,经贸合作的大局并未受到影响。但另一方面,欧盟国家内部对于中欧关系的观念却逐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民众层面上,欧洲人受“中国威胁论”的影响越来越大。根据西方民意调查的结果,意大利、德国、法国的受调查者都将中国视为世界上对欧洲威胁最大的国家。在媒体层面上,由于鼓噪“中国威胁”具有吸引眼球的效应,欧洲媒体上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屡见不鲜。在成员国政治层面上,在中欧经贸关系中受到负面影响的既得利益集团频繁向政府和议会施压,要求通过政策调整改变利益结构。由于在欧洲长期存在着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在中欧经贸关系中获益的欧洲行为者为中国辩护的声音相对微弱。2005年以后中欧关系的波折,从根本上说正是欧洲国家这种观念变化的结果。
首先,一方面由于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强,德国外资企业必须在中国生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立足中国市场;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外贸政策和法律制度方面亟待完善,尤其在执法方面力度不够,从而造成中国企业缺乏知识产权和合同方面的法律观念,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的现象。所以尽管中国在生产领域急需西方的技术,在华投资企业也需生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但有时外国企业还是不敢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出口到中国。其次,在华德国企业所需的富有经验、诚实守信和努力扎实的当地合作伙伴以及高素质的员工尚待充实。同时由于在中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商方式,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以及市场极端聚集,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国市场”等原因,造成在华投资企业产品销售方面存在问题,不能迅速建立较为完善的分销体系。多变性、项目批准程序的复杂性也增加了在华投资的风险和成本。另外一些隐蔽性的倾销和潜在的政府补贴依然存在,特别是中国的国有企业,使得市场缺乏公平竞争机制。市场方面的无序发展,也令人际关系在经济交往中的作用突显,在华投资企业往往因为不明白中国的人际关系而丧失了一些市场机会。因此德国企业的本土母公司因为不了解中国的本地情况而做出一些失当甚至错误的投资决策,造成在华德国企业的亏损。
四、中德经贸关系的前景
1.中德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法律,教育,科技等方面都在完善中,而德国在这些方面就相对完善,可以用来借鉴,引用,加快中国发展的进程,而德国方面国土面积,资源丰富方面明显没有中国泱泱华夏广博的土地,丰富的矿产等相媲美的势力,而这些人力,物力也是德国发展所需要的,这些正好能为两国经贸合作搭建更好的桥梁。
2.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德两国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尤其在国家领土统一上,中国在两德统一问题上,采取尊重德国人民的立场,而德国也始终支持和推行一个中国的政策,坚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此默契的立场,必将得到两国人民的相互推崇,促进友好邦交,贸易发展的顺利进行。
3.德国人本质谨慎,对于事物的要求精益求精,诚实守信。如此不但能带动中国对德国商品的需求,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提高了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关,提高中国产品在世界的口碑。
4.德国是欧盟的一员,并且是创始国之一地位重要,通过与德国通商可能进一步打开欧盟其他各国的贸易市场,而中国处于亚洲中心位置,环境,气候适宜人类生存,在亚洲,甚至世界上都是人口大国,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酝酿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秉着狐狸共荣的原则,相信双方的贸易也会持久稳固的逐渐发展繁荣。
5.德国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而德国商报综合报道: 德国出口商协会(BGA)于2007年08月15日称,到2009年中国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中国也正在朝着这一幕边稳固发展着,如此的巧合也是得中德两国的贸易前景更加可观。
6.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大潮冲击后,中国虽然也受到了冲击,不过依旧坚强的让经济增长额稳固上升了,相对来说处在欧盟的德国面临了更大的冲击,德国国内一半(51%)企业表示,金融危机已对其业务产生了直接影响,其中18%受到了严重影响,33%所受的影响比较轻微。工业企业受害范围最广,54%已受到 危害,明显高于贸易企业(49%)、服务业(44%)和建筑、能源业(39%)。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受影响程度尤为严重,其中巴符州、不来梅和黑森州 受损企业的比例高达62%、60%和59%,比相对落后的德国东部地区高出约20个百分点。
金融危机对德企业的国内业务影响最 大,三分之一企业表示国内业务已经受损。17%的企业国际业务出现了下降。企业融资所受影响不大,仅14%企业通过开户行融资比以前困难,13%申请贷款 时需要提供更多文件,12%的贷款利率有所提高,十分之一企业在获取私募基金等融资时更加困难。为了应对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七成企业采取了各种措施 来降低成本,四成企业推迟投资,三分之一企业提高自有资本、增强支付能力,仅5%通过裁员或缩短工时方式应对。由于融资问题不很突出,大部分企业没有采取 相应措施,仅四成企业已经或计划改变融资方式。工业企业的资金需求大,46%的企业正在或已经开辟新的融资渠道,贸易企业的比例为41%,服务企业和建 筑、能源企业的比例低于平均值,各为38%和35%。现在德国正处于经济复苏阶段,相信会有更多的市场等待中国企业去开拓。
综上所述,至少迄今为止,中德的贸易前景还是极度客观的,先进两国的通商贸易也开展的十分频繁,相信在今后的日子中,中德两国商家会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创更多的商业空间,为中德两国的贸易发展,文化交流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五、中德贸易发展对策
1、开放市场扩大进口有利于中国充分利用全球的资源。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在封闭经济中,我们不得不通过不断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来为自己提供粮食,不得不通过支付昂贵的价格来使用自己的石油,也不得不企图通过抑制消费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的森林资源。事实上,中国自然资源的稀缺并不代表全球资源的不足。相比之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中东也有充足的石油资源,我们进口粮食、石油、木材和纸浆等,实际上就是进口土地、矿产和森林,这对于改善中国的资源配置非常有利。从理论上说,如果中国不加入WTO也可进口这些资源产品,但实际上不容易做到。没有机制上和法律上的保证,任何一国中缺乏比较优势的行业是不易开放的。局部的和行业的利益往往会被置于全局利益之上。加入WTO,承诺市场开放,撤销保护,看上去对本国资源产品生产行业不利,但从长远看,有利于中国合理利用稀缺资源,有利于长期持续发展。
2、开放市场,融入全球经济,迫使企业面对全球市场上的竞争,有利于中国企业提高效率。人们通常把面对竞争作为一种“挑战”,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是对的,而从一国经济整体来看,可以更多地把加强企业间的竞争看作为一种提高效率加速发展的“机遇”。靠中国自己来加强竞争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目前不少行业仍由国有企业垄断着。各种利益集团的存在,加上保护民族工业的理论,使得这些行业长期受到保护,没有效率。打破国有企业在这些行业的垄断光靠国内的改革是不那么容易的,而开放市场,允许外国商品、服务和资本进入中国的市场,就一下子建立起了一个竞争的经济体制。因此,开放市场虽然给中国企业带来冲击,但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来说,亦是一次不容错过的机遇。
德国在华投资企业应该慢慢适应中国特有的、灵活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要明白中国经商的独特方式,设身处地的将自身资源有效的放置中国。对于中国企业与员工来说,也要尽量学习和理解欧洲人的经商习惯。其次,在华投资企业不应期望会在短期获利,而应从长期投资角度考虑企业整体经营思路。总之,兼容并蓄、理解渗透是两国贸易合作的支柱。
在华投资企业还应该遵守商业法律,尊重经商伙伴和环境,否则中方不会对你产生信任。中方企业也应注意遵守外方有关知识产权及合同方面的规定,要注重信用,讲究实效。此外,在华投资企业应该仔细挑选在华投资企业的合作伙伴、分销商和经商伙伴,因为中外经商的习惯和标准差别很大,双方应尽量相互了解,最终做出的合作决定应是建立在充分的互相了解基础之上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彼此的还款能力、资金情况和其他可能的隐蔽性负面因素。为了避免本土母公司对在华投资企业的误解,应及时向母公司说明中国的情况,因为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对在华投资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是很重要的,最好母公司能派一个熟悉中国情况的专家来中国工作,他不仅能够沟通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而且亦可以建立一个文化桥梁。
六、发展中德贸易的有利条件
从今后发展来看,中德贸易有很大的潜力,目前的条件十分有利:
1.中德两国关系很好,无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近几年通过高层互访,进一步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德国从本身利益和两国的友好关系出发,始终支持和推行一个中国政策,认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德国不论那一个党派当政,这个对华政策的前提是没有分歧的。中德关系已进入全面和深入的发展时期。2.中德两国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合作的潜力很大。德国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中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正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这一切,为发展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德国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通过德国可发展多边合作,进一步扩大与中欧、东欧和西欧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德国是欧盟制定对华政策的带头羊。上世纪90年代欧盟多次对华政策和战略的制定,大都受到德国的影响和推动。
4.随着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德国制订了新的亚洲政策。德国企业十分重视潜力巨大和迅速发展中的中国市场,期望通过各种形式的经贸合作,带动德国的技术和设备出口,增加德国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5.德国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市场很大。我应加强对德市场的调查研究,提高产品的档次、质量及服务水准,增加自主创新,开发新的出口商品,大力发展非配额、非敏感性商品出口。外贸企业应认真履行合同,维护对外信誉。
6.大部分德国商家的守信原则有助于建立长期的跨国贸易关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准。
7.德国每年举办许多著名的国际展览。给中德贸易提供了好的交流平台和对外窗口。中国企业参加展览会应做好各项准备,认真落实客户,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8.由于两国关系较好,德国对华关系的开展是全方位的。不仅有经济和贸易合作,而且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我驻德中资机构对推动双边合作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多数机构分散、人力不足、经营面较窄,进入德国市场开拓进取不够。
七、中德经济合作应拓展合作领域
自2002年中国成为德国在亚洲的第一大市场以来,双方在各自的经贸政策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中国成为德国出口市场的“特殊热点”。2003年中德贸易总额达到420亿欧元,2004年更有望达到480亿欧元。目前德国在华企业已经达到2500家,参与中国3500个项目,投资金额达到了100亿欧元。中德两国政府首脑定期互访,进一步促进了中德经济关系。那么,处在经贸往来高峰期的中德经济应如何拓展?为长久保持这种发展势头应该开拓哪些新的合作领域?
根据中德及中欧经贸关系的现状、存在着的潜在问题以及德国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长处,中德应该在扩大双边经贸数额的基础上,向双边和多边经济政策领域的合作方向发展.为此,双方更应该重视政策合作层面的对话。其中重要的方面包括宏观经济政策、贸易政策以及世界经济秩序。只有在更加广阔的基础上,中德贸易在2010年翻番的目标才有可能顺利实现。
近来,对于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强劲发展,欧洲个别国家出现_种“中国产品冲击论”,有些国家甚至向欧盟提交了所谓中国“不规范竞争”的文件,试图推动整个欧盟采取“海关措施”,要求欧盟对中国商品的“入侵”进行“全面有效的反击”。尽管德国的经济界和学术界也感到来自中国出口的竞争威胁,但德国政府对双边经贸关系仍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并不赞同“中国产品冲击论”的观点,而是肯定中国在入世后的积极努力。
中国入世后,欧盟对华贸易的非关税限制有所增多。欧盟现行的配额制度、反倾销政策以及进口产品标准制度有一定合理成分,但其动机是市场保护。虽然这涉及中欧贸易中约5%的商品,但对中欧和中德贸易的发展有消极影响。德国在中欧贸易中约占1/3,对中欧贸易影响举足轻重。德国对华贸易政策表明,德国在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中并不充当“先锋国家”。德国总理施罗德明确表示,“无论是从贸易还是投资来看,中德经贸关系对双方经济的积极意义越来越明显。”但由于中国的出口能力上升、德国对华贸易存在较大逆差,德国经济界也感到中国对国际市场、欧洲市场以及德国市场正在形成竞争压力。德国作为世界出口量最大、经济特别依赖外部市场的大国,对这种发展十分关注。同时中国在对外经济方面由于法律制度方面尚不完善,特别是执法方面力度不够,造成中国企业缺乏知识产权和合同方面的法律观念,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令德国企业对向中国进行技术转让感到担心。因此在德国对中国入世后的市场抱有更大的期望的同时,在市场开放与保护方面也可能更加审慎。
针对这些问题,在未来的双边贸易政策中,中国和德国应对双边或中欧间可能出现的经贸争端或问题做些预期绸缪,尽可能避免出现贸易争端。﹁旦出现贸易之争,应促使其向积极方面转化。重点可以放在改进贸易结构和建立协调机制:
首先,及时协调和调整贸易结构。中国和德国都有劳动力过剩问题,出口对就业市场的压力很大。德国有研究认为中国的出口结构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类型,目前制成品已占中国的90%,对德国出口中约占93%,而且比重还在上升,其中资本与技术密集产品,如机器类、电子类产品的比重明显提高。德国经济界和学界有人担心这种变化会引发一部分产品在德国市场的竞争加剧。但如果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就可看到,中国的出口结构对德国没有实际威胁。中国与德国有明显的差别,中国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主要在纺织、特别是服装上有明显扩大,电器和汽车方面的出口虽有所增加,但相对缓慢。而德国的出口强项依旧是汽车、化学产品、机器和电子与电气产品。为使中德贸易长远顺畅发展,中国与德国有关方面应静心坐下来进行沟通与协调。我国也应该有计划地对国内和国际过时的、过剩的行业应减少投资,以防投资过剩导致生产过剩,造成产品在德国以及欧盟受到出口准入限制。
其次,主动化解贸易争端,避免贸易纠纷。欧盟一些国家,包括德国由于经济持续疲软、需求不振,对中国潜在的巨大劳力资源在国际市场的配置感到惧怕。近年来欧盟将中国作为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国、设置技术性壁垒以及延缓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都有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我应使德国对中国的出口竞争力有客观认识。德国对华直接投资的科技含量高,主要集中在化学、机器制造电子以及汽车制造等行业,对中国提高工业基础水平有卓著贡献。同时德国通过在华办厂实现了这些产品进入中国。中国和德国在进行贸易合作的同时应跳出双边市场准入的框架,从全球经济的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着眼协调贸易关系,在此基础上加强贸易政策协调,防止竞争加剧。具体可从建立行业协会之间的对话和“预警”联系入手,形成协商机制,不搞“制裁突然袭击”,妥善消除争端隐患;发挥如亚太委员会(Asien-Pazifik-Ausschuss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北京或上海德国中心以及中德混合委员会等机构的协调作用;制定法规,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法的执法力度,用条约或规定形式解决贸易投资障碍,并促进投资和打击假冒伪劣等事宜。德国公司在华经营中常常担心中方复制其最先进的技术,这种担心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为此,中国方面应该加强知识产权法的实施力度,特别是加强专利法、商标法和版权法的执法力度。中国入世后,重新修订了知识产权法,但应进一步注意加强执法力度,彻底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建立公正的竞争秩序,使德国出口机械设备等先进技术产品有放心的环境。
进入21世纪,中国的贸易条件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1)全球贸易的增长大大超过全球生产的增长;(2)不仅美欧日发达国家,而且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对出口依赖也明显增大;(3)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美欧一些国家开始频繁针对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并试图通过扩大地区一体化,利用多边贸易体制的弱点,影响全球贸易制度。多边贸易体制将受到威胁。
中国是东亚区域合作中的最大经济实体,德国是欧盟最大的经济实体。中德双方在各自的区域化进程中不仅对本国和各自集团,而且对世界贸易政策和制度举足轻重,双边在利益与政策上的协调具有重要的地区和国际意义。我在参与改善世界经济秩序时,应该重点加强与德国的协商与合作,促使德国为改善中欧和中德经济关系的总体环境做些工作。
当前加强协调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促使德国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根据变化了的世界贸易条件,协调政策,参与世界贸易体制的改进,中德对在全球化生产引起的贸易和金融结构的变化协调认识。
第一个方面:中国和德国在发展双边贸易关系时应对全球生产、贸易与资本转移的结构性变化后果进行研究,形成客观认识,完善国际分工。当前世界资源(资本、技术和原料)越来越多地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占中国外贸出口的比例从1991年的17%上升到2001年的50%。欧盟的公司聚集了最大的100家公司全部国外资产的一半以上世界上最主要的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制药厂和发电设备制造厂家都将把他们的生产网络扩大到中国,将中国纳入其全球生产和供应链之中。我应通过德国使欧盟国家认识到,跨国公司在给中国带来资本和技术的同时,也进入到中国市场,并通过“中国车间”又进入到世界市场。中国相当部分的出口竞争力出自跨国企业。中国的巨大贸易顺差是海关对包括跨国贸易在内的一切出关的商品的统计,实际许多贸易赢利不是在中国企业的资产结算表里,而是跨国公司的收入。中国逐渐增加的技术高附加值的出口相当部分是跨国公司转移生产的出口。但目前这种竞争却突出反映在中国与外国的商品市场。中国可以提出当前世界经济出现的不平衡给中国经济造成的问题,并提出当前世界经济秩序存在着不公正,无论在政策上,还是在经济理论上,避免全球跨国公司的生产能力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包括中国),而一些工业国家却又“围堵”这种生产能力的市场准入。这应是维持世界经济的平衡与公平的核心出发点。
第二个方面:共同对世界供应与需求进行符合市场经济的调节,致力于建立有序的、公正的世界贸易和经济制度建设工作。当前,生产能力过剩不仅出现在发达国家,也出现在新兴市场国家。世界性的供应过剩和需求不足使世界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德国出口相当于GDP的25-30%,德国战后形成的巨大生产能力必须要到国外市场寻求出路。中国未来也面临相似的问题。中国内需不足也将导致出口压力增大。劳动力和生产能力过剩问题给中德贸易关系和世界贸易关系提出了潜在的巨大挑战:随着劳动力、资本和生产能力不断积蓄、膨胀和扩大,如果各国或强势集团各自为战,没有一种世界经济秩序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协调、为生产能力寻找适当的出口,将会引发世界性贸易争端和经济危机。
目前世界现存的经济与贸易制度还有缺陷。2003年世贸坎昆会议上南北在众多问题上尖锐对立,中国与德国在“南北”阵营中各置一方。虽然中国和德国本身没有针锋相对,但在世界贸易中的利益分配上,如发达国家对农业的巨额补贴、农业市场开放等,中国和德国还是有分歧的。为了促进中德双边以及世界多边的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德应该在改善利于各国贸易的制度方面,增进协调,发展共同构想。
分别处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圈子”的德国和中国在致力于促进中德经济关系时,除了应该把双边经济关系与问题置于世界性问题的国际框架之内加以思考和解决之外,有必要对彼此的世界秩序政策和构想进行协调。目前德国已有一批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始从不同角度致力于新的世界制度的研究。中国和德国有责任积极参与世界贸易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在这一领域加强相互沟通与合作,促进欧亚之间建立共同目标,以建立合理的经济秩序为出发点,着眼于双边关系和区域间关系的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与德国经济关系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贸易与投资方面。未来中德关系应该超出这种范畴,建立经济政策交流与对话。德国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与对外经济政策方面积累了经验教训。中国方面应该有意识地吸取总结,完善中国的调控体系。特别有两个方面: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尽管当前德国经济因两德统一持续疲软,但在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调节的国际对比中,德国属于世界为数不多的相对成功国家。战后50多年来,德国经济不仅总量发展较快,也是最为稳定的国家之一。为了保证经济稳定发展,德国自1967年制定了《稳定增长法》,用法律形式保障宏观经济稳定,着重通过一系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措施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稳定化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一直是德国国民经济中的“强项”。为此,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元将德国推行的经济政策作为政策核心。欧盟《稳定增长公约》的政策框架实际上是德国货币政策和稳定政策的“欧洲化”现象。在中国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德国稳定政策的成果与教训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中包括独立的货币政策、着眼于长期稳定的财政政策、反卡特尔的竞争政策以及社会政策。
在对外经济政策方面,战后“德国制造”在世界市场的强劲发展造就了德国“贸易赢余国”和“债权国”的地位,德国马克始终面对强大的升值压力。马克与美元近50年的“苦斗”中,德国经历了数次美元冲击,经济政策也曾处与顾此失彼的两难境地。但在从固定汇率转向浮动汇率的过程中,马克发展成为国际第二大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保持币值的稳定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地位。为此,德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中也不乏教训。
未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应对国内问题,而且也将面临国内经济与对外关系的协调问题。中国方面应抓住机会,在经济制度和政策领域加强与德国的联系,当然并不是简单地套用德国模式或让其政策调节影响我宏观政策,而是了解德国稳定政策的初衷和调整经验。具体来讲,我国可在两国的经济立法机构、宏观政策调控职能部门,特别是财政部和中央银行、重要的研究所之间等建立咨询与合作联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完善宏观调控机制的建设。
第三篇:中国vs印度
多极世界中中国印度的觉醒
我们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印度和中国的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
一。现在,两国的经济动力十分强劲,他们正在准备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多年以来,印度和中国仅仅是邻国,但是现在,他们在经济和政治上越来越靠近了。现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清晰:合作还是竞争?
一、综述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相互联系
今天,中国人口有13亿,印度有11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以喜马拉雅山脉为共同边界。
印度和中国对人类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四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佛教,有两个宗教诞生于印度。中国贡献了至今为止意义深远的儒教。世界上最早的四个发明文化,产生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三角洲和中国的几个大型三角洲地区,其中有最后两个幸存下来。中国和印度在各自世界的中心,保持文明与文化,历经数年而不衰。受儒教影响的中国和印度教影响的印度,在大部分时期是友好合作的,文化交流颇为频繁。印度向中国输送了佛教,佛教继而从那里散布到中国各地以及东南亚世界。直到18世纪初,两国都属于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强大的国家,由于欧洲殖民帝国的日益强大,这两个国家随后同时被罚为无名小卒,或者说被变为殖民地。
两个帝国都深受西方列强帝国主义之害。中国在19世界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变成了一个分裂的但仍有主权的国家,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与此同时,印度的大部分领土直接出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大约在同一时期,即20世界中期,两国重新走上世界政治的舞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7年,印度取得了政治独立。
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两国的基础条件还大致相同,在过去几十年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超过了印度。自90年代初,印度正在追赶上来。在过去的几年,双方近身接触,2005年4月辛格总理访问北京后,两国关系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辛格和温家宝称赞印中兄弟走到一起,是为改变世界秩序而迈出的第一步。经过友谊的桥梁,已经开启了这个亚洲的世纪,应该说这首先是印度和中国的世纪。说做就做。两国首次开始认真调解多年来的边界冲突。在信息技术领域已经出现了第一次协同作战:中国此时已成为最大的计算机生产商,而印度正在上升为最重要的软件制造者。
中国和印度目前都处于巨大的变革中,迅速上升为世界顶尖国家,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不能掩盖这样的事实:任何国家都不是处于真空当中,而是在地球的某一个区域,那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政治和经济竞争,两国之间以及它们与各自邻国之间关系所带来的风险和威胁,使双方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问题、挑战和危险。欧洲18~19世纪的历史表明,可以出现和平崛起的大国,并且与其他国家没有冲突,但是不一定„„那么中国和印度如何抉择呢,下面主要进行中印经济关系的比较。
二、中国印度的经济状况比较
印度和中国规模相似,地理位置相邻,同时出现政治、经济方面的崛起,两国传统上在经济方面有一定的竞争,这一点在印度人的意识中始终是根深蒂固的,比中国人的意识更强烈。中国日益成为一种尺标,印度人,常常将其在全球背景下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发展,按照中国的尺标进行比较。
(一)两国的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
1,两国中,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劳动岗位远远不够,因此,特别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以出口为主导,依赖外国投资。
2,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印度,在增长过程中出现了规模庞大的中产阶级,其购买力不断提高。同时,两国也收到了尖锐的社会分化的冲击。在光鲜明亮的中国大都市,也有明显的贫困和事业,印度的国防部长在1998年还将中国视为印度最大的敌人,而在2003年访问中国时说到:“我们坐在一条船上”。
3,两国都有一个相似的问题,农民工问题。在印度,民主体制好比一根避雷针,疏导了社会中不满情绪;而在中国,由于僵化的机制,整体社会的稳定可能会脱离控制。
(二)中国领先于印度的方面:
1,在直接投资方面,情况对比鲜明。早在80年代,流向印度的直接投资净
值,只有中国相应数值的17%。此后,中国在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一路领先。境外直接投资的来源不同,是两国经济发展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流向中国的境外直接投资,主要来源于东南亚,特别是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的大型海外华人社团。与此相比,海外印度人的投资数额则少得可怜。另一个优势在于,海外华人网络建立了信息丰富、灵活多变的体系,经历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考验。
2,在外汇储备方面,中国也领先于印度。70年代末,印度的外汇储备有83亿美元,是中国的187%。到1995年,印度外汇储备与中国的比例收缩到了25%。由于中国的美元储备大幅增加,2006年初已经达到941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而印度的外汇储备这时下滑到只有中国储备的18%。
3,在扶贫方面,印度要赶上中国还需要做很多事情:印度人口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日收入不足1美元,而中国只有17%。
4,在储备率和投资率方面,中国也比印度高出三分之一,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城市化,居民寿命和识字率方面,中国都遥遥领先,印度完全没有社会保障制度,而中国至少还有一个不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经济方面的分析总结明显的有利于中国,其原因之一在于,中国开始实施经济改革的时间远远早于印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的潜在实力落后于中国。客观地分析,印度也有其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与优势。
(三)中国落后于印度的方面:
1,在中国,私有企业的发展是缓慢的,而印度则相反,有许多强大的家族企业拥有悠久的传统。其响亮的品牌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到目前为止,印度私营企业的产值已经达到60%,而在中国的大型企业还是国有的。与中国企业相比,印度企业经营得更好效率更高,总体上有更高的公司管理水平,他们一般来说账务公开透明,经理人员也具有国际性,这也可以解释,虽然与中国相比发展速度较慢,为什么印度的总体资本利润率却明显高于中国。
2,印度还有一个坚实可靠的司法体系,私人财产受到保护,有基本的民主制度,言论自由及发展良好的私人领域。
3,中国从很早就开始致力于普遍提高民众的识字率,而印度的重点放在学术教育上。根据企业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的报告,印度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国的1.5倍。教育系统与经济需求紧密联系方面,印度比中国进步得多。根据瑞士IMD商学院对30个国家开展的调查结果,在提供受过良好训练的专业工人方面,印度排名第三,而中国则降到倒数第二。
4,中国的英语不够普及也会使其在服务领域的发展机会受到局限。这个领域的利润空间比制造业大得多。中国的软件和外包行业被严重分割,没有必须具备的规模和专门技术,难以吸引国际大型项目。按照企业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的报告,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10家IT企业,只占据了20%的市场份额,而印度在这个行业的10强却占有了45%的份额。
两国的发展模式不同,印度主要建立在服务业的基础上,由于经济主要集中于服务行业,印度得意成功克服经济发展中的艰难险阻,如,残缺的基础设施,较低的直接投资以及相对较低的储备率。中国则不同,特别是其加工产业尤为突出,其消费品领域的产品现在主导者世界市场。政府很早投资于基础设施,加上巨额外国直接投资以及众多海外华人的帮助,推动了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建立和改建,包括轻工业以及重工业领域。
三、竞争还是合作
纵观两国的贸易往来情况,1962年的边境战争,曾使双边贸易全面陷于瘫痪,直到1984年,相互授予“最惠国”地位,经济合作才重新出现兴盛。印度出口到中国的大部分产品是医疗、半成品和钢材。因此,印度的怀疑论者担心,一旦中国的建筑繁荣慢慢结束,印度的出口繁荣就会戛然而止。过去,中国和印度几十年来的关系一直很紧张,直到今天,仍然充满着竞争和不信任。自从2003年起,印度一直保持与中国的贸易顺差,从心理上对印度的自我意识具有很大的意义。在与中国成绩不断进行的比较中,印度感觉受到了歧视,成为经济竞争中的失败者。随着中国迅速地取得成就,印度几乎产生出一种自卑情结,对国外关于官僚主义、关税限制和腐败现象的批评,反应过度强烈,以此来发泄不满情绪。同时,过分强调并宣传印度道路。国家不太注意外国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后果,这就使得,腐败的政治和受到国家保护的印度企业,以及产业家族,转向反对更开放的自由化,相反,由于国际竞争的压力,自己的权力基础受到损害,担忧创新压力过大,已经成为主要问题。
现在,印度已经发现,它与中国有相似的战略性的经济利益。事实上,双边的经济、贸易潜能,是关系升温背后决定性的推动力。此后,经济发展的逻辑将带动政治进程。印度公司看到了中国工业生产的成功,而中国的IT企业,愿意学习印度服务业的成功经验。印度和中国已经认识到,双方能够从经济合作中赢
得更多。两国在世贸组织诉讼中,向西方工业国家指出了贸易壁垒的矛盾之处,以及专利保护的限度。两国都在推进亚洲公债市场和货币基金的发展,以减少对金融机构的依赖。两国都在努力建立全亚洲的自由贸易区,形成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平衡力量。中国和印度正在重新解释全球化,重新评价传统的西方价值:他们希望今后利用最好的技术,及其巨大的国内市场,确定技术标准的开发,并掌握整个行业。中国的硬件和印度的软件专利协同作用,可以树立一个光辉的典范。中国的温家宝总理热情洋溢地称两国为IT行业的“双塔,一个负责程序,一个负责硬件。”温家宝认为,双方可以共同敲响“IT行业的亚洲世纪”的钟声。
可以预见,在今后的数十年中,两个巨人会逐渐地共同生长在一起。在经济和政治接触的过程中,那些潜在的合作领域会渐渐凸现出来。实际上,印度和中国的经济体制中,有一部分是明显互补的。印度高效率的服务领域,如果与中国的高度竞争力的产业联合起来,那将是难以战胜的。他们共同的实力,会动摇IT领域的根基,不管怎样,可以预料,今后数年中,两国将关注各自的弱项,这样,较大的差异就会逐步拉近。
第四篇:印度瑜伽和中国太极拳
印度瑜伽和中国太极拳,两者都是东方文化中至阴至柔的神话。之所以“神”,是因为它们]都以“意”为本,以“柔”为根;之所以要“话”,是因为它们都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哲理。如果说太极拳追求中国儒学的中庸和现实的话,那么瑜伽则探寻宗教文化的神秘和浪漫,但两者都以人体宇宙与天体宇宙融合为终极目的。如今,这两种古老生命意识运动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发散着令世人陶醉的生命力,并且灿烂无比。“太极瑜伽”应运而生,将瑜伽和太极拳的精华融会贯通,形成一种中国式的瑜伽练习方式,佐证出太极本身所具有的生命力。这种瑜伽运动方式因为太极文化所独具的包容性和扩展性,故而能够适合各种人群,也能在不同场合发挥因人而异的积极功用。“太极瑜伽”通过太极内功将瑜伽的健身功效发挥到极致,让练习者在连绵不断与静谧安详的矛盾中感悟心灵与肉体的统一,为追求益智、减压、美容、塑身健身效果的现代提供一条可供选择的方法。
练好一级大概需要3-5年的时间,每天练习量为3个小时。
一、初级练习内容 第一部分(22个体式)1.太阳式a 2.太阳式b 山式站立 4.加强背部伸展式a 5.加强背部伸展式b 6.三角式 7.扭转三角式 8.侧角式 9.扭转侧角式 10.双角式a 11.双角式b 12.双角式c 13.双角式d 14.单腿加强背部伸展式 15.手拉脚单腿直立式a 16.手拉脚单腿直立式b 17.手拉脚单腿直立式c 18.手拉脚单腿直立式d 19.半莲花单腿加强背部伸展式 20.幻椅式 21.战士第一式
22.战士第二式
第二部分(33个体式)1.坐立式
2.双腿加强背部伸展式a 3.双腿加强背部伸展式b 4.双腿加强背部伸展式c 5.斜木板式
6.半莲花前曲加强背部伸展式 7.半英雄前曲加强背部伸展式 8.单腿前曲加强背部伸展式a 9.单腿前曲加强背部伸展式b 10.单腿前曲加强背部伸展式c 11.玛里其扭转a 12.玛里其扭转b 13.玛里其扭转c 14.玛里其扭转d 15.船式
16.双脚交叉支撑式 17.龟式 18.卧龟式 19.胎儿式 20.公鸡式 21.束角式 22.坐角式
23.双角前曲加强背部伸展式 24.双脚分开”V”字 25.双角犁式 26.双脚分开”V”字 27.双角前曲加强背部伸展式 28.仰卧手拉脚指伸展式a 29.仰卧手拉脚指伸展式b 30.仰卧手拉脚指伸展式c 31.“V”字坐立平衡式 32.加强“V”字坐立平衡式 33.桥式
第三部分(14个体式)1.轮式 2.肩倒立 3.犁式 4.加强犁式 5.手托莲花腿肩倒立 6.手抱莲花腿肩倒立 7.莲花鱼式 8.完全鱼式 9.头肘倒立a 10.头肘倒立b 11.双手抓脚莲花前曲伸展式 12.莲花式 13.双手支撑莲花式 14.滩尸式
二级练习内容
第一部分(33个体式)内容同初级练习内容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40个体式)1.套索扭转式
2.苍鹭式(半英雄手抱脚伸展式)3.蝗虫式a 4.蝗虫式b 5.蛙式 6.弓式 7.侧弓式 8.骆驼式 9.小雷电式 10.鸽子式 11.雷电躺式 12.鹤禅式
13.Bharadvaj扭转式 14.半鱼王扭转式 15.单腿绕肩坐立式a 16.单腿绕肩坐立式b 17.单腿绕肩坐立式c 18.双腿绕肩祈祷式a 19.双腿绕肩祈祷式b 20.双腿绕肩睡觉式 21.昆虫式a 22.昆虫式b 23.昆虫式c 24.昆虫式d 25.双肘倒立 26.鸭子式 27.孔雀式 28.鳄鱼式 29.马面式 30.十字扭转门闩式 31.牛面式a 32.牛面式b 33.手拉脚半莲花犁式 34.头肘倒立a 35.头肘倒立b 36.头肘倒立c 37.头肘倒立d 38.头手倒立a 39.头手倒立b 40.头手倒立c
第三部分(14个体式)内容同初级练习内容的第一部分。
练习标准说明,以下是对一个有经验的ashtanga vinyasa yoga的练习者的要求:
1. 要按照顺序完成。2. 每一个练习都必须完成一个vinyasa。
3. 每一个体式需要保持5个呼吸,个别的需要10个或25个呼吸。4. 注意自己的喉呼吸(Ujijiayi 呼吸)。
5. 初级课程需要用时间在90-100分钟,不得少于90分钟。6.一个好的,有经验的ashtangavinyasayoga的练习者,在完成初级练习时是流畅自然的,面部表情是平静的,体位姿式是轻松而富有表演性的,整个过程是一个让人享受的过程,给人的感觉是在冥想,其注意力高度集中,呼吸同体位配合的非常完美。
第五篇:论中美贸易关系
论中美贸易关系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与中国经济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性, 中美贸易关系总能够不断往前发展。本文主要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与现状的分析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美贸易 摩擦与互助
正文:
贸易是推动双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贸易保护也可以保证国内企业的发展和就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贸易的背景下,中美贸易关系就是在贸易和保护中发展,相互的依赖性越来越高,而摩擦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时间。因此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确保贸易能够给双方带来效益的首要问题,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二国贸易走良性发展之路。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的格局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国的经济模式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中美贸易关系将走向何方也是我们要关系的重要问题
改革开放与中美贸易
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发展一直未能与世界接轨,对外贸易几乎为零,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70年代初,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外关系迅速改善。中国同日本、德国、美国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交。对外贸易重新获得恢复和发展,西方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技术引进取得了重大进展。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对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提高了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美国也意识到新的发展时机,中美双方成为贸易伙伴,双方共同利益广泛,合作空间广阔。1979年1月1日,中美双方签署《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并承诺从1980年2月起相互给予双方最惠同待遇,中美关系全面正常化,这意味着双方承认并建立了外交关系,从而奠定了两国贸易的正常化发展的基础,也为两国经贸合作开辟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据中国方面统计,在1979~2002年间, 中国对美国的进出口总额平均增长率为25%;1988年中美两国易额为100亿美元,是1979年的10倍;到2004年, 两国贸易额达到1696亿美元, 是1978年的72倍;2004年美国已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另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估计, 在2001~2003年间,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增加52%, 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加达76%。据美国海关统计, 2004年中国成为美国第5大出口市场, 第2大进口市场, 第3大贸易伙伴。
2中美贸易中的摩擦
虽然中美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双方的矛盾和摩擦也此起彼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方原因
1.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即在出口贸易上推行自由化原则,在进口贸易上则坚持贸易保护主义,要求实行所谓的“公平贸易”。在这种政策的引导下,只要美国经济衰退或者美国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就会抬头,从而引发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受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的经济连续下滑,失业率上升。虽然国内经济已出现好转的迹象,但经济复苏的前景依然充满着不确定性。而中国在入世后,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贸易大国。在这种情形下,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理所当然的,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就不断的砸向了中国,而中国就成为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如2002年的钢铁保障措施影响了中国每年3.7亿美元的钢铁出口;2003年对中国的彩电、家具、纺织品等商品实施反倾销调查或特保措施;2009年奥巴马政府对华实施的“中国轮胎特保案”等,都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典型表现。
2.美国霸权主义的维持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强大,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发言权不断增强,并成为左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而中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及“非西方文明”的特质决定在其强大后必然会与美国的全球利益发生冲突。因此,从全球战略考虑,美国并不希望看到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出现,并且希望永远维持世界经济的单极状态。美国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势必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既不愿意放弃中国市场,同时又惧怕中国的强大威胁到美国的全球利益。因此,美国对华采取既合作又打压的政策,在国际政治、经济、贸易等领域不断给中国设置各种障碍,试图阻碍中国发展,遏制和延缓中国的崛起。在这种政策下,中美贸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
3.美国对华的贸易歧视政策
美国在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时往往具有歧视性,主要体现在“非市场经济国家”运用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市场经济体制也已基本形成并逐渐趋于完善,然而仍有许多国家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时,根据中美协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15年内美国仍可以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根据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协议》,对于从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的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时,用其国内价格进行比较可能是不适当的,而用替代国类似产品国内价格来比较。该替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应当与该“非市场经济国家”相当。但在实践中,美国常选择经济发展水平比我国高出数倍的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作为替代国。这就导致了确定我国出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行为时的价格标准过高,裁定的倾销幅度过大,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过高。如2003年美国对华的“反倾销”调查力度,对中国的彩电、家具、纺织品等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或者实行配额限制,这是美国对华实行歧视性贸易政策的典型表现,也是引发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的重要原因。4.其他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担心中国经济的日益强大会导致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因而制造所谓“中国威胁论”和“遏制中国论”;同时经常将贸易问题政治化,如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横加干涉,又如将贸易问题与人权问题、政治问题挂钩,力图用贸易迫使中方在政治问题和许多原则上对美国妥协。在制定贸易政策的时候,并不是把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作为目标,而更多的是考虑政治利益等诸多因素。
中美贸易摩擦也与美国国内的政治需要及政治局势有关。在历届总统选战中,美国政客们经常为了自身利益集团的需要,在对华的政策问题上做文章。如为了获得产业阶层的选票,而找各种借口对中国的贸易发展制造障碍,挑起贸易争端等。
(二)中方原因
1.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过大
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指标,中国的外贸依存度由1978年的10%提高到了1990年的30%,到了2007年已经超过了70%。这个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也带来了一此风险和问题。这也深刻地体现在中美贸易上。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美两国经济依存是严重不对等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国部分产业与产品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如 2005年,中国出口的玩具娃娃占美国该类产品进口总额的88%,鞋类占64%,软面箱包、手提包占51%。第二,中美贸易在双边出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不对称,近几年来,中国对美国出口占中国总出口额的20%左右。正是由于中国对美国的经济依赖程度过高,所以面对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被动应对,有时甚至不得不接受对自己不利的安排。
2.中国国内需求不足
中国国内需求不足,拖累了进口的增长,扩大了贸易顺差。而且内需不足使得国内企业产生了过剩生产力,增加了出口的压力。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和储蓄习惯的影响,再加上中国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大众的消费潜能力没能很好的发挥出来,人们在未来(尤其是年老后),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不愿也不敢增加当下的消费,更多的是选择储蓄。中国居高不下的储蓄率正说明了这一点,储蓄过高,消费明显的不足。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中国出口迅猛增大,但由于内需的不足,进口增长明显滞后,就使得中国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不可避免的发生高频率的贸易摩擦。3摩擦中的合作
虽然磨擦不断,但是社会总是发展的,中美贸易在磨擦中求得合作与发展。2004年4月21日,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议率团赴美出席的第十五届中美上商贸联委会,会议尽管只有一天,但两国达成多项共识,双反对本届委会取得的成果均表示满意,这位未来中美贸易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开端,两国经贸关系开始走向成熟。
2004年,在全球反倾销案明显下降的情况下,美国对华反倾销商品却骤然升温,中国的纺织品、彩电、木制家具、铁管配件等,先后被美国对华反倾销商品的行列,中国成为美国反倾销的主要国家,为了制止不断升温额贸易摩擦,中美两国高层领导多次接触,相关部门频繁磋商。2003年底,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访美国,与美方商讨解决贸易平衡与发展经贸关系等问题。访美期间,温家宝坦言”我来美国式为寻求友谊与合作的,而不是打商贸战的“,并提出发展两国公平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平等、互利、发展“五项原则,温总理认为,在中没贸易关系中,发展是动力,平等是关键,互利是目的。温总理还想布什提议,提高两国商贸联委会级别,使其更好的为拓展两国经贸合作服务。
成立于1983年的中美商贸联委会,是两国间最高层次的双边经贸磋商机制,此前由双方商务部部长共同主持,轮流在对方举行会议。在华盛顿举行的第十五届商贸联委会是提高级别后的第一次会议。两国对本次商贸联委会均十分重视,尤其是美方对此寄予很高期望。
在中美商贸联委会闭幕后的联合记者会上,认为中美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美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这说明中美两国之间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共同利益。
中国外交部美大司司长何亚非也指出:今年来,中国尽量增加,从美国进口,要加大从美国采购的力度,当然这些都是中国所需要的,同时中国也需要美国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放宽中国出口的限制,因为这些限制都已经过时了,不符合当经时代的要求和中美关系的现状。如果美国放宽对中国出口的限制,两国贸易会大大增加,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例如在核电问题上,中国一直对美国技术很感兴趣。
结语:只要二个国家存在,中美的贸易关系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世界的贸易自由化发展到今天,它取得的效益是可以看见的,然而国家之间有不同的利益关系阻碍了贸易的深入,这是不可避免的。中美的贸易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变化,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这个变化,正确处理好各种摩擦问题,才能获得贸易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参考文献:
1.王勇 《中美贸易关系》 2007 中国市场出版社
2.浦东美国经济研究中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美经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2009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3.陈泰峰 《中美贸易摩擦》2005年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詹军《世纪博弈:中美贸易战真相与反思》2012 上海远东出版社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中国改革开放30年》2008辽宁人民出版社 6.王询,于秋华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2004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