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彝族风情介绍
彝族风情介绍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现有人口657万多,其中云南最多,有405万多人。彝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占全国彝族人口的60%左右。云南绝大部分县市都有彝族分布,而以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哀牢山区、乌蒙山区和滇西北大凉山一带比较集中。彝族历史悠久,有自已的语言文字,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采。其《太阳历》和《十二兽历法》有其独特之处。自称他称有多种,主要的有撒尼拨、阿细拨等。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的服装差异大,服饰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下著百褶长裙,裙的下面镶有多层色布。除小凉山的彝族穿裙子外,云南其他地区的彝族都穿长裤,许多支系的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精致的花边。刺绣水平如何,决定了妇女的社会声誉。滇中、真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以多颗银泡镶绣而成,华贵美观,戴在头上就仿佛像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鸡。据说,鸡冠帽戴在头上,表示雄鸡永远陪伴着姑娘,可以驱邪避害,逢凶化吉。还有一种说法是:鸡冠帽的大小银泡是星星和月亮的象征,姑娘头戴这种帽子,一生将吉祥如意,充满光明和幸福。幼年未婚的彝族姑娘均梳单辫,成年后才能改梳双辫。居住在山区的彝族,过去无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披毡。形似斗篷,一般为深黑色,白天披在身上挡风御寒,夜晚则当被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现象已经少见。小凉山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称之为“天菩萨”。这是彝族男子显示神灵的方式,千万不能触摸,否则,主人就会认为是对他的最大侮辱。外面裹以长达丈余的青或蓝、黑色包头,右前方扎成拇指粗的长椎形的 “英雄髻”。男子以无须为美,利用闲暇时把胡须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缀红丝线串起的黄或红色耳珠,珠下缀有红色丝线,显得英姿勃勃,神采飞扬。
在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建兴乡的一些寨子,居住着彝族的一个支系棗腊鲁人。腊鲁妇女多系着漂亮的围腰去赶街做客,走亲串戚。每当吉日节庆,妇女们都要系上光彩夺目的银泡围腰跳舞赛歌,银泡围腰给节日的欢乐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情趣。
彝族少女在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的童裙,梳的是独辫,一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15岁以后,就要穿拖地长裙,将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还要将童年时期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沙拉洛”仪式标志着少女的黄金时代开始了。
在云南永仁等地的彝族,还举行一年一度的赛装节。届时,从六七岁的小女孩到七、八十岁的老太太,纷纷穿上自己最心爱,最漂亮的绣花衣裳,成群结队赶来,参加隆重快乐的赛装节,显示自己精巧的手艺和才智,学习别人的经验。她们互相欣赏交流,比赛谁的服装最美,谁的手艺最高。她们还在一起唱歌跳舞,兴尽方散。
彝族简介
202_-08-04 10:39:01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玉珊
发表评论
进入论坛>>
彝族现有人口657万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彝族自称繁多,因地而异,有“诺苏”、“密撒”、“罗罗”、“撒尼”、“阿细”等。建国后,以“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其先民早在远古时期就开始在滇池、邛都(现四川西昌东南)等地生息繁衍。其中一支以“昆明”为名,在今云南洱海周围从事农牧生产,于8世纪前后建立了“南诏”奴隶政权。
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彝族有自已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一个字形代表一个意义,文字总数达一万多个,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大约形成于13世纪。1957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试行。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宇宙人文论》用问答形式论述自然观,是彝族哲学思想史上的重要论著;《西南夷志》对研究彝族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还有被译为多种文字并在国内外广为流传的《梅葛》、《查姆》、《阿鲁举热》等史诗。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
彝族服饰形式众多,男子喜穿黑色窄袖左斜襟上衣和多褶宽大长裤,缠包头,并在包头右前方扎一细长锥形的“英雄结”;女子喜穿镶边或绣花大襟右衽上衣和多褶长裙,有的系围裙和腰带,缠包头;男女外出时,喜披“擦尔瓦”,“擦尔瓦”形如斗篷,长可及膝,下端缀以长穗,用羊毛织成,多为黑色。住房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凉山地区多为土木结构,俗称“瓦板屋”。云南则平顶土房较多,俗称“土掌房”。广西是形似“干栏”式的住宅。
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
彝族自治地区
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1951年5月12日)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1952年10月1日)
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954年5月18日)
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954年11月11日)
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1956年9月20日)
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1956年12月31日)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57年11月28日)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1958年4月15日)
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1965年11月27日)
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1980年11月22日)
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1980年11月25日)
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1984年10月5日)
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1984年10月9日)
云南漾濞彝族自治县(1985年6月11日)
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1985年)
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985年)
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985年)
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1985年)
1986年7—9月建立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1990年12月29日)
节庆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传说古时撒尼(彝族支系)百姓为了反抗一个暴虐的土司而起义,为了庆祝胜利,把这一天定为火把节。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云南彝乡欢庆火把节 凉山彝族火把节:在传统与现代撞击中传承
补年节
居住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后的农历二月初十和十一日,还要过一次年节,彝语称这个节为“麻龙火”。每当农历二月初十这天上午,各家各户都要准备一桌丰盛的团圆饭,然后由家庭主妇给自家男子敬一杯酒,接着全家共进午餐。到中午时,男人不论大小都集中到两位“麻公巴”家喝酒。“麻公巴”据说是祖先打仗时首领的化身,人们在他家只喝酒不吃饭。第二天,男女老少都集中在舞坪上,由两位“麻公巴”领头,按“拉么”(老主人)和“萨南”(开腔人)划定的路线跳铜鼓舞。舞毕,“仰巴”(吹五笙的人)再吹一阵五笙,接着人们就地吃午饭,大家互相敬酒,共庆佳节。
庆年节
庆年节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彝族人民都要过庆年节,并相互拜祝,载歌欢舞,祝贺节日。
日常食俗 大多数彝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杂粮面、米为主食。手沙江、安宁河、大渡河流域的彝族,早餐多为疙瘩饭。即将玉米、荞麦、小麦、大麦、粟米等杂粮磨成粉,和成小面团,加水煮成面疙瘩,也称疙瘩饭,有酸菜、豆豉、辣椒等即可,午餐以粑粑做为主食,备有酒菜。粑粑是将杂粮面和好,贴在锅上烙熟,也有将和好的面发酵后,再贴在锅上烙熟,称为泡粑。在所有粑粑中,以荞麦面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据说荞面粑粑有消食、化积、止汗、消炎的功效,并可以久存不变质。贵州女宁荞酥已成为当地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晚餐也多做疙瘩饭,一菜一汤,配以咸菜农忙或盖房请人帮忙,晚餐也加酒、肉、煮豆腐、炒盐豆等菜肴。在春、夏季里,喜用酸菜或干板菜(白菜或青菜白水煮熟后晒干即成)拌豆米煮成酸汤作菜。也有将玉米磨成米粒,去麸皮,与大米合在一起蒸熟作为主食,还有是将各种面粉擀成粗面条,作为主食。吃饭时,长辈价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挟菜、泡汤。
肉食以猪、羊、牛肉为主。主要是作成“坨坨肉”、牛汤锅、羊汤锅,或烤羊、烤小猪,狩猎所获取的鹿、熊、岩羊、野猪等也是日常肉类的补充。此外山地还盛产蘑菇、木耳、鸡(土+从)、核桃,加上菜园生产的蔬菜,使得乙族蔬菜的来源十分广泛,除鲜吃外,大部分都要做成酸菜,酸菜分干酸菜和泡酸菜两种,用煮过肉的汤煮酸菜加少许的辣椒,可解油腻、解渴、醒酒,并可解轻微的食物中毒,每餐不少。另一种名吃“多拉巴”的菜也是民间最常见的菜肴。制作“多拉巴”时先将黄豆磨成浆,连浆带渣与酸菜一起煮食,味鲜美。
彝族日常饮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间有“汉人贵茶,彝人贵酒”之说。饮酒时,大家常常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边谈边饮,端着酒杯依次轮饮,称为“转转酒”。且有饮酒不用菜之习。酒的种类有烧酒、米酒、荞面疙瘩酒等。制作荞面疙瘩酒时,先将荞面疙瘩蒸熟,倒入簸箕中,待降温后,撒上酒曲,拌匀,盛入垫有芭蕉叶的篾箩中,再用芭蕉叶密封,置于火塘边发酵,过五、六天即成。在凉山州彝族民间,以坛坛酒(咂酒)较为有名。坛坛酒有用高梁、玉米、荞子等杂粮为原料,加上草药制成的酒曲,入坛用泥巴封口,酒味甜中带苦,饮时加冷开水,用竹管饮用,人多时可多插入几根竹管,多在年节、婚礼时饮用。饮茶之习在老年人中比较普遍,以烤茶为主,一般都在天一亮便坐在火塘边泡饮烤茶。所饮用的烤茶是把绿茶放入小砂罐内焙烤,待烤成酥脆略呈黄色发香时,冲入少许沸水,稍煨片刻对入开水即可饮用。彝族饮茶每次只斟浅浅的半杯,徐徐而饮。
彝族的食用器皿,川滇大小凉山均用马樱花和红椿木制成,分有漆和无漆两种。有勺、碗、瓢、盘、盆、盒、罐、钵、锅、甑、酒杯和酒壶,尤其以酒杯的制作最为讲究,除木制的以外,还有用羊角、牛角、牛蹄、猪蹄挖空制成,用鹰爪制作的杯脚更为精美。
农历六月廿四至廿六是云南彝族等少数民族的火把节。云南各地群众纷纷举办各种传统民俗活动欢庆节日。
节庆、礼仪食俗 彝族过去崇拜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节日有十月年、火把节及区域性的节日和祭祀活动,十月年是彝族的传统年,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吉日举行。节期5—6天,节日里要杀猪、羊,富裕者要杀牛,届时要盛装宴饮,访亲问友,并互赠礼品,其礼品多为油煎糯米粑或粑粑,并在上面铺盖四块肥厚的熟腊肉;火把节是彝族民间最隆重的节日,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二十五日间进,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共祝五容丰登。在祭祀活动中,以祭龙规模最大。祭龙选在二、三、四月中的一个龙日,以村寨为单位每人自带一碗米、一小块盐,由老人备香火,在龙树下集体祭祀;云南彝族则选择正月的第一个龙日进行祭龙,祭祀后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长幼,八人广席,饭自带,肉共食,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会。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婚宴多用猪、鸡肉,一般不用羊肉(丧事则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伴聚餐痛饮之习;滇西的彝族,凡娶亲嫁女,都要在庭院巾或坝子,用树枝搭棚,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民间把这种用枝搭的临时棚子称“青棚”;在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先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
典型食品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荞粑,彝族风味主食;面糊酸菜肉,彝族农家常菜;白水煮乳猪,云南彝族传统佳肴,用乳猪水煮后蘸食;锅巴油粉,云南彝族风味名小吃,用豌豆面制成。
彝族的历史
202_-11-16 22:06:00 来源: 中国网综合消息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彝族先民;百濮;土目;六诏;昆明;古羌人;改土归流;劳浸
[提要]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和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社会经济发展
旅游业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占全国面积60%以上,由于地理、历史、观念以及其他诸多因素,民族地区的发展滞后,大多是以农为主的经济格局,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因此,民族地区也是我国贫困地区的主要聚集地。然而,民族地区大多又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不仅风光秀丽、山川迷人,而且风情神奇、民俗诱人,是发展旅游经济的优势所在。江总书记曾经指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促进全国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多年以来,许多民族地区就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因地制宜,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作出了积极的、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其中,许多区域就是利用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人而带动了整整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比如,湖南土家族聚居地的“张家界”,四川藏族聚居地的“九寨沟”,贵州布依族苗族聚居地的“黄果树”,云南纳西族聚居地的“丽江”以及云南彝族聚居地的“石林”等等。
信息革命和新的传播媒体在凉山彝区的出现,一方面是凉山彝族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凉山彝区的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人类所经历的五次信息革命中,凉山彝族自身所发生的是语言革命和文字革命.印刷革命、电信革命以及数字压缩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革命,凉山彝族仅是受益而已.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的出现,对凉山彝区信息的传播和彝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但有了先进的传播媒介,并不意味着有理想的传播效果,还必须注重编码的语言符号,即彝语文的运用.科技扶贫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差异、交通网络、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及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分析了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形成.提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实现措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若能掌握开启西部资源宝库和广阔的潜在市场的“金钥匙”,实施“科教西进”、“技术跨越”的发展战略,这将对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当前,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由国家民委倡议发起的以“富民、兴边、强国、睦邻”为宗旨的“兴边富民行动”。它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以党的十五大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抓住西部开发的重大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发,以政府扶持为主,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使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有明显提高。“兴边富民行动”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切实把基础建设搞上去;二是着力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机制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三是下大力气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措施:
(一)调整产业结构,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发展商品生产,提高农副业产品率,需要发展多种经营,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养殖业、牧业和林业;搞活经济,广开就业门户路,需要发展第三产业。这一切都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劳动组合投向作新变动。但在调整中,要注意保证粮食生产,正确处理好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的关系,二者必须兼顾。
粮食是基础,这是我们国家历来就重视的,粮食不足,发展什么都很困难,在这个问题上,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沿海地区不一样。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一般都处在边远和高寒山区,交通不便,如果把产业结构和调整建立在调进粮食的基础上,那就很被动,仅仅是粮食运费就吃不消。因此,在起步时期调整产业结构,决不能忽视粮食生产,不仅要有足够的粮食作物面积,还要保证设入,从各个方面支持、鼓励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二)扶持当地农民各种专业户,以促进当前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组织好乡镇“集、场、街”等多种民族形式的集市贸易,活跃当地农村的初级市场。
(三)加快小集镇的基础建设,允许当地农民进镇开店设厂,以发展适合本地区各民族人民需要的各种“小字号”企业;大力发展民族传统的特种产品和特需商品的生产,以扩大传统的民族市场。
(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建设是当务之急,这是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一个极端重要的前提和条件,可以沟通各地市场联系,促进物资交流。另外,民族地区大都山高路远,耳目闭塞,因此,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经济信息活动,已经成为发展民族边远地区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重要条件之一。
(五)充分发挥林果业的优势。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提高森林覆盖率。同时要调整好林种结构,发挥林业的多种效益,重点抓好商品林基地的建设。如林场、茶厂、药材圆、果圆等。大力发展本地的杉、松为主的用材林和以油桐为主的经济林。
(六)大力发展旅游资发与旅游服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地位、经济状况、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等诸多差异,从而构成了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当今世界各国都重视旅游资源开发,把旅游业看作是整个国民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国甚至让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旅游业作为一个经济部门,还很年轻,但它很快就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外汇收入、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扩大社会劳动就业、促进有关行业发展等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给振兴民族经济带来许多好处。
彝族的宗教信仰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2_-07-16
发表评论>>
彝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云贵地区部分彝族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彝族与虎
彝族与虎有着密切关系。云南巍山、南洞一带的彝族自称是虎族。男人自称“罗颇”(颇,雄性),女人自称“罗罗摩”(摩,雌性)不分性别则自称“罗之”、“罗罗”。他们称虎为“罗”或“罗之”,称公虎为“罗颇”,称母虎为“罗摩”。他们的族称与对虎的称法相同,即以虎自命。彝族的“十二兽”历法,不与干支相配,只用十二属相,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历法。彝族纪日“十二兽”历法,一定要把“虎”即“寅”排在最前,因为彝族自称是“虎族”。彝族还有的以虎作地名,给自己的子女取与虎有关的名字。每逢红白喜事,还有要虎像的习俗。他们重视虎,甚至视之为祖。他们以虎命名的地名中,没有一个以雄性的虎来命名。除中性的“罗”之外,全用母虎“罗摩”。不难看出,对虎的图腾崇拜,是彝族母系社会的产物。
《彝经》
《彝文经典》的简称。内容大部分为祭祀经和占卜经,是历代毕摩(彝族男巫师的一种称谓)书符画咒的产物。一部分为伦理、天文、医药、神话、诗歌等方面的典籍,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彝族社会的政治、历史、科学和文化。
米孙叭
彝语音译,“祭龙”之意,是彝族自然崇拜的一种祭仪。每年夏历二、三月的一个龙日(也有定为正月十五者)祭奠以“龙树”为代表的“龙”。或以水塘为象征的“龙”,以祈丰年。
彝族风俗习惯
作者:lfm 日期:202_-08-23 15:59:09.0 浏览次数:1528 次
一、婚俗
彝族是一夫一妻制。有很多自己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
二、定亲及娶亲
一般是青年男女定亲后,男方请人去和女方父母说亲,只需带一瓶酒去,只要女方父母接酒喝,就表示同意。然后男方就到女方家正式定亲,一般是带二三丈布,布和钱都是给女方的。过了三个月,男方还要买三支青布或蓝布、一块肉、一瓶酒去女方家,这些东西都是给女方父母的,称为“递小礼”。男方请毕摩择日子,择出的日子要和女方父母商量。这次去,给女方买点结婚用品,称为“压八字”。女方的父母为孩子准备嫁妆。男方在讨亲时,要做好女方穿的一套衣服,包括包头、鞋子、针线等,由作陪郎的娶亲人背到女方家。这些东西要到晚上女方的父母请个歌师来喝“娶亲歌”时,唱到一样才拿出一样。如果歌师唱错,娶亲人便将唱错的东西拿出来在歌师眼前绕三转,笑眯眯地装进自己的包包,不给新娘,也不还新郎,娶亲人自己得。如果歌师要的东西唱准确了。娶亲人拿不出来,歌师就用一个簸箕在娶亲人头上打三下,引得客人们哄堂大笑。娶亲人和女歌师对唱下去,女歌师要把娶亲人唱败,娶亲乖乖地把背箩放在堂屋中间。然后,女歌师唱着裤子就拿出裤子,唱着衣褂就拿出农褂。
二、迎宾礼
彝族人十分好客,热情劝客人饮酒。凡是到彝家作客,主人都要拿出酒来,相对举杯,席地而坐,一边倾心相谈,一边劝酒说:“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的酒。喝吧;尽情地喝!”直到客人醉倒了方不再劝。每逢过年过节,彝家的阿妹子(姑娘、妇女)就抱着一坛酒,插上几支锦竹杆或麦杆,站在家门口的路边上。凡是来往行人都要劝你拿着杆杆从罐里吸饮过酒后才让你走路。人们称:“甜不过彝家一杯酒,好不过彝家人的心!”
三、服饰
彝族的服饰古朴、独特。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有不同的服饰习俗,大致可分为梁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等。
四、鸡冠帽
鸡冠帽是用硬布剪成鸡冠形状,再用1200多颗大小银泡镶绣而成,戴在头上像一只“喔喔”啼鸣的雄鸡。鸡冠帽是彝族姑娘吉祥、幸福的象征。因此,每年过“尼这两”节时,红河地区彝家姑娘都要绣制一两顶鸡冠帽。鸡冠帽戴在头上,表示雄鸡永远伴着姑娘,帽上的大小银泡,表示星星和月亮,永远光明和幸福。
五、彝族的忌讳
彝族群众最恨别人叫他们“老彝胞”和“蛮子”,他们认为这种称呼是对他们的最大污辱。到彝族群众家里作客,要坐在锅庄(即火塘)的上方或右方,不能坐在堆放东西和睡觉的下方和左方。忌用脚踏在锅庄上,更不准从锅庄上和堆放的柴上跳过。彝族对待客人、一般都用酒肉盛情款待。他们给你东西吃,你必须吃,即使不会喝酒也要少喝一点,表示谢意。不然,就认为你看不起他们。彝家给你吃的东西,只准在那里吃,不准带走。否则,就会说你对人不讲义气。
一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远在公元前2世纪彝族先民就开始繁衍生息于中国西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彝族人民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其中美妙的歌舞艺术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素以历史悠久、勤劳勇敢著称的彝族人民和他们的领袖人物、民族英雄、科学家,在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发展与巩固的过程中,为开拓西南边疆,繁荣祖国的经济、文化与科技,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主权的完整作出了杰出贡献。
第二篇:彝族风情与火把节
盘 县 彝 族 风 情
彝族是我县定居最早的少数民族,据资料记载有二千多年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他们开拓了盘县这块土地,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一千八百多年。在盘县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彝族人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我县彝族分布于各乡镇,据202_年统计,有彝族人口96101人,普古、淤泥、羊场、保基、坪地、鸡场坪、松河等乡镇是彝族人口最为集中的聚居地。在全县总人口中,彝族人口占9.6%左右,占少数民族人口近60%,人口数居我县少数民族之首。
彝族服饰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这是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我县彝族服饰,历来以黑、白色为佳,男装多为麻布对襟上衣,下为宽腰大裤脚布裤,脚下穿草鞋或布鞋;女装上为右开襟长衣,下为大裤脚布裤,腰束围腰,脚上倒勾鼻绣花鞋,部分妇女则穿拖地数寸的长裙,足不外露。女性服饰不管长与短,裙与裤,其袖口、领口、前襟、下摆、裤脚等处均镶有各式花边。除服饰外,不论男女都配带银质首饰,头上为盘状包头,所不同者,女性包头内插“翁吉”(银制头饰),两耳下垂“C” 1 型耳环,环下系有穗须。
彝族歌舞
能歌善舞是彝族人一大特点。淤泥河畔是我县彝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在这里世世代代的彝家人,用山歌倾诉了他们的过去,赞颂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表达他们的爱情和美满家庭,可以说十对情侣九对是以唱山歌为媒介而终成眷属的。
淤泥河畔的彝家人,能编能唱,自编自唱,随机应变,出口成歌。如果说他们能唱多少歌,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
山歌出在淤泥河,人去背嘞马去驮。前头去了33匹马,后头还有99囤箩。
一篇以“歌海之乡淤泥河”为题的文章写到了这一事实。正因这里有歌海之乡的美称,一批批彝族歌手相继出现。甘明媚、吴小彩两位彝族姑娘以那高亢的声调,明快的节奏,独特的演唱技巧,先后唱到市、省,唱到了北京。在彝族的婚俗中,唱歌必不可少,《酒令歌》《彝族古歌》专用于婚嫁仪式,设歌台于新娘家,表现形式为男女对唱,当男方接亲人起程回新郎家时,新娘家送亲女伴首先起唱,接亲方回唱,你来我往,你唱我对,歌声通宵达旦。《酒令歌》的对唱需要三个晚上才能完成。此外,还要跳酒令舞、撒麻舞、送亲舞等等,婚俗形式较为繁琐,文化内涵却十分丰富。彝族的婚俗
一个民族的婚俗特点构成一个民族风土人情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我县彝族乡一带的彝族婚俗古老的那种风趣与生动的民族礼节至今仍在盛行。
坪地乡是我县的一个彝族乡,这里彝家青年男女婚礼纷繁独特,今天仍保留着接风洗尘、泼水、唱酒令、踩碗、钩顶帕等多个传统礼节。基于坪地彝家婚礼的独特性,贵州电视台在《发现贵州》栏目曾作过专题报道。
彝族青年男女,一般17岁后开始婚恋,当双方正式确定关系并得到双方父母的同意后,这才可以定下终身。彝族同胞在完婚前必须要经过说亲、献酒、压八字嫁娶等几个步骤:
说亲。说亲即说媳妇。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当孩子长到一定的年龄,作父母的要替儿托媒说亲,但说亲的条件是建立在“互中”的基础上的,就如同人们常说的“篾门配篾门,板门配板门,秀才姑娘嫁举人”。
献酒。彝语“尼阿克”,即定亲。经过双方的努力和媒人的撮合,婚约已基本达成定局,于是便以献酒为凭。由媒人带领一行人到女方家去,人员的组成由男方的父亲或母亲、一个姐夫和一个兄弟或老表组成。要带去的礼物是火腿一支、两瓶酒、一只公鸡以及香、纸、烛、米、布、礼币、衣物等。到了女方家,女方家要备饭菜,首先将男方带去的食物做熟,然后抱出 一只母鸡,连同男方家抱来的公鸡,在祖宗灵位前一道杀之作为主祭品。随着供上酒、饭,这时男方青年要在女方家祖宗灵位前磕头拜祭,以示成为女方家的门客。也正是这个时候,男方家带去的衣物交给女方,礼币交给女方父母,意在报答养育之恩。席间,双方老人在媒人的撮合下,定下婚嫁时间。并在女方家歇宿一夜,女方则会送一双鞋给男方作为定情礼物。第二天用过早饭,男方家一行返程。往后的相关事宜,皆由媒人出面联络。
压八字。压八字又称“送日子”。男女双方到婚龄时,由媒人到女方家与其父母反复磋商,达成一致意见后,选择“黄道吉日”完婚。
嫁娶。彝族的婚嫁习俗,风彩独特,从始到终历时三天。结婚时,彝语男方叫“且克”,女方叫“阿谋且”。男方家要组织两个“措说”,一个是新郎的姐夫或老表、另一个是新郎的弟弟或侄儿专门拉马,其余数青年作伴郎,背着礼物、酒、肉、米、新娘的衣物及供奉祖宗的祭祀品去接亲。起程前,由拉马“措说”把马拉到堂屋内,新郎用一盘子端着粮食喂马料,并绕火塘三圈再出门。出门后,新郎上马走出一程后,新郎把马交与“措说”转身而回。彝族规矩,新郎不直接去接亲。快到女方家的大门口,新娘女伴(彝语叫“阿谋措”)站立两旁用盆端着洁净的水,手执青竹叶蘸起盆中水洒向接亲人员,表示 接风洗尘(彝语叫“措说低”)。当两个“措说”同时跨进门坎时,新娘用自己嫁妆的新盆端起水迎面泼出,这意思是你们进门时,我就是泼出去的水了。“措说”进到女方家后先要给女方家祖宗(堂屋中的家神前)磕三个头,行礼期间任何人不得逗闹,否则就是对祖宗的不尊敬。事后,放好带来的接亲礼物,听候女方家主事人的安排。
饭后,主事人把女方家各长辈集于堂屋就座,男方家“措说”提着带去的离娘酒(彝语叫“木呕之”)敬女方家长辈,并向每位长辈一一磕头表示敬意。就在这时,屋外的新娘和女伴唱起了酒令歌“措说诛”。歌词的大意是诉说自己劳作耕织,将要离开这个家了,对家人有依依不舍的情怀。女伴们的歌词还具有针对性,直接指向“措说”,大意是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情深意长,今天你们就要把我们分开了,是多么狠心。唱词中还免不了骂上几句,借此表达各女伴的不同感受。事后安慰新娘,祝福今后日子过得美好并共同起舞唱歌直到深夜。
第二天,按定好的时辰,请属命相合、寿延好、福气好的女老人为新娘梳妆打扮,送亲人员由主事安排作起程准备。这时,新娘的父亲在祖宗灵位前点上灯,供上酒、饭,安排客人吃饭。饭毕新娘起程上路。新娘出门时,要在祖宗灵位前磕头,拜别祖宗,再向就座的长辈行礼告别,然后由哥哥背着出门,到了门前扶上马,送上一程交与接亲的人员掺扶。事前在路上 等候的“措说”接过马缰绳,在送亲与接亲人员簇拥下吹吹打打正式上路。新娘组织好的送亲队伍也随之护送,送亲的人员是新娘的舅舅(欧妮)、大爹或叔叔(欧抹)、兄或弟(阿欧)、姑母(阿谋术)、姑娘伴(阿谋措)等数人组成(新娘的姑母必须骑马)。接亲人员到了男方家的村寨时,主人和彝族“毕摩”(经师)出面在村寨门口退喜神,彝语称“色娄”,其意是把路上凶气邪神退回去。具体做法是用两棵枝叶茂盛的竹子挽成一道青竹门,门上挂上倒钩刺与不同颜色的布条,点燃香纸、奠上酒,用一只小鸡仔或一个鸡蛋,“毕摩”指指划划念起经文。凶气邪神退完,新娘骑在马上穿过有倒钩的青竹门,其余人员须绕道而行。来到男方家大门前,一个“措说”把新娘从马上抱下放在另一个人的背上并扶着新娘进门。进到门里有三个环节:第一跨门坎。背新娘的人跨进门坎必须将放在门坎下的一个碗、一只木勺踩烂,意在碗、勺踩烂后,新娘就会慢慢地忘记对家乡的思念,专心建立这个新家庭。第二掀顶帕。由新郎的伯父、伯母或叔、婶搀扶新人到屋外的长青树或果树下拜天地,在树下安放一张桌子,点燃香蜡,摆上娘家带来的一半猪头和酒,在“毕摩”的安排下,新娘面向东方跪下,“毕摩”念完经文后将新娘的顶帕用秤钩钩起。第三拜堂。钩顶帕结束后,新娘由婶婶陪同,新郎由叔父陪同回到堂屋三拜,拜天地、拜祖宗、拜长辈。礼毕后入洞房。回门。婚后的第三天,是新娘回门的日子。早上,主事人把男方的父母和长辈请在堂屋坐定,新娘会把自己预先做的礼鞋一一送给各位长辈,叫做敬赠拜鞋。一是给父母和长辈的见面礼,二是展示自己的女红。在座的长辈要回赠一些礼币。
吃过早饭,新郎新娘要与送亲的人员一行回门,同时新郎家要送一大块猪肉(一半猪的前半截,且要头脚俱全)给送亲人员以示谢意。次日,新娘父母中的一人要亲自送女儿和新郎回去,住上数天,把女儿托付给新郎便回去了。这样,整个嫁娶程序才算圆满结束,这对新人将开始他们新的生活。可见,彝族婚嫁习俗中有着许多动人心弦、其味无穷的风情趣事。
彝族火把节
在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中,历史最悠久,场面最隆重的要数“火把节”了。彝族人称火把节为“出木茂”,亦称过小年,时间是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其共同点都是纪念创下历史功绩的彝家先祖。节日这一天,彝家村村寨寨打牛杀羊,家家户户杀鸡敬祖,老人到田边地角燃点麦草,以火光的明暗占卜当年年景;青年人则聚集到一起,一是斗牛、斗羊、斗雀;一是对歌、跳舞,或上山采杨梅。夜幕降临,所有彝寨点燃火把,高高举起绕行田间。如此景象,远远看去似繁星从天而降,十分状观。一位诗人写道:“万朵莲花 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连天千点复万点,隐现明天繁星稠”。其诗展现的就是这火把节的夜晚。
彝族“水拌酒”
彝族人的生活多姿多彩,在饮食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水拌酒”与“咂酒”。彝家人喜好饮酒,不仅是喜饮常见的白酒,更善于饮他们自己酿制的水拌酒和咂酒。水拌酒是直接用糯米煮熟加酒药发酵后再加入凉开水拌合,地窖一段时间而成,其味清香甘甜。传说这种水拌酒在远古时候曾被当着彝族贡品,送往京城供皇帝品尝。
水拌酒在彝家生活中,少说也有数百年历史,居家必备。客人来了,二话不说,首先以水拌酒相待,用大碗酌上,一人一碗,主陪客饮,好客的主人定要你饮个痛快,这才罢手。咂酒为彝家传统佳酿,主要原料为玉米、乔麦等食物并配上适当酒曲,盛入坛内月余即可饮用。“临饮时以温水沃糟,用竹为筒,宾主环坐,迎相咂饮”。史料记载的如此饮法,在彝族的传统节日,尤其是火把节期间的迎宾仪式上,这种传统的咂酒场面必不可少。
彝族丧葬习俗
在彝族传统的习俗中,还有“索摩紫”,(汉语叫“转厂”)是彝族极为隆重且有特色的丧礼。人去世了,悼念的方式就是转厂。现死现转称“热丧”,死后多年再转称“次冷丧”。“转厂”分两阶段进行:一是“毕摩”择定吉日,由“牙多”送日子到马郎家,让他们购买牛羊,按习俗大后家拉毛羊,女婿家拉黄牛,小后家拉牛或山羊,拉什么牲口,也是量力而行;二是备焰火、鞭炮、水酒,扎好狮、马、鹿、象、四叶旗、报天钱、龙旗、灯笼、灵房等必备之物。吉辰到来,转厂开始,孝男孝女在后,首先接大后家所有业人绕灵堂一周,依次接马郎家分左右各转三圈。此时此刻,唢呐齐奏,焰火冲天、炮声撼地、灯光摇曳,转厂达到高潮。这样的转厂,直到最小一家马郎转后才算结束。这里讲的转厂,只能是一个简要介绍,如果说到细节,那就繁琐得多了。转厂是彝家人掉念己死亲人的活动。转厂一结束,大后家马郎家的男客在灵堂前各自列队让请来的歌师领舞、领唱,各家来客随歌师的领头舞起了“搓蛆步”,并随着跳起了“铃铛舞”,“海马舞”。舞步不停、歌声不断。如此场面不论是出自哪村哪寨那是非常热闹的。
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转厂活动,其义是寄托哀思,但歌声、舞步与丧礼同在,这样具有鲜明特点的祭祀,说明彝族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的民族。
第三篇:彝族火把节介绍
彝族火把节介绍
火把节从每年的农历6月24日开始,举行3天的点燃火把仪式。
第一天“都载”意思是“迎火” 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打牛宰羊杀猪,以酒肉敬神祭祖,共同分享欢乐和幸福。“大富人家杀牛过节,中富人家宰羊过节,贫穷人家杀鸡过节,孤汉煮鸡蛋过节,寡妇也要做荞粑海椒汤过节”,不分贫富贵贱,各尽所能。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点燃圣火,由毕摩(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老人手里接过用蒿杆扎成的火把,游走于房前屋后、田边地角,以示驱除病魔灾难。
第二天“都格”意思是“赞火” 这一天,是火把节里最热闹的一天。彝家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从各村寨聚集到山野场坝,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活动。
小伙们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身着美丽的衣裳,唱起动人的情歌,跳起“朵洛荷”。
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在这样的日子里,当然得盛装出席。彝族服饰种类繁多,不仅有地区、年龄、盛装、常装之分,而且品种丰富。彝族女子与男子的服饰色调基本相同,喜用红、黄、黑三色。这些辉映着彝族文化的绚丽服饰,在火把节里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穿行在你的周围。
火把节期间最为刺激的莫过于彝族民间竞技活动。竞技,是力量与技巧的角逐。在这种角逐中,彝族民间形成了赛马、斗牛、摔跤等风格独特的各种竞技项目。
第三天“都撒”意思是送火 送火仪式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高潮。当天色开始黯淡的时候,人们点燃干蒿扎成的火把,排成长长的队伍,手持火把,高声放歌,在田野山岗、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围着数米高火焰的柴堆,跳起欢乐的“达体舞”,释放着一年的欢情与热烈,场面极其壮观。
第四篇:彝族文化介绍词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金成外国语小学第六届民族文化节406班的彝族分会场,我是你们的讲解员王心怡,我将会带大家一起走进彝族的文化世界。
我们将从彝族概况、居住环境、饮食、服饰、文化艺术、风俗六个方面对彝族进行逐一介绍,相信在听完之后你会爱上这个智慧的民族。
•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彝族主要居住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根据202_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彝族在中国有将近871万人。
• 彝族的房子非常有特色,他们特有的民居建筑是土掌房。土掌房大多依山而建,建于斜坡上,用土坯砌成,房顶平台可以作为晒场使用。彝族的“土掌房”大部分都是平房,不过也有建成两层甚至三层的。
• 彝族的主食为土豆、玉米、荞麦、大米等。他们最有特色的主食为荞麦粑粑。肉食类以牛、羊、猪、鸡为主,他们喜欢把肉切成拳头大小煮来吃,他们叫这为“砣砣肉”,坨坨肉是彝族人逢年过节及招待贵客的招牌菜。• 彝族常以酒招待客人,彝族谚语说“有酒便是宴,无酒杀猪宰羊不成席”,说明他们对酒的重视。彝族的酒主要有坛坛酒、桶酒、水酒等。• 彝族服饰是彝族的缩影和百科全书,彝族服饰以厚重、朴实、艳丽、多彩而著称。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单一民族的服饰种类能超过彝族,彝族服饰,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大体可根据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个彝族聚居区分为六大类。彝族服饰的款式有性别、年龄、盛装、常装的区别,还有婚服、丧服、祭司服、战服等等。彝族男女老幼都会身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套毡袜。擦尔瓦”形状像披风,多为深蓝色。• 彝族人很重视头部,头部都戴头帕以示对老人的尊重。女子大都是用青布头帕或者绣花头帕层叠,辫子盘在头帕上面,再用一些饰品固定,层次丰富而又俏皮美丽。成年男子的头顶用黑色布条缠绕,做成帽子,帽子上都有一只高高扬起的角,显得英气十足,这个角被称做“英雄角。”据说“英雄角“这个名字还是周恩来总理给取的呢。
• 刚才我们有讲彝族服饰按区域分为6种不同类型,现在我们一一来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凉山彝族男女的服饰都为右衽大襟衣,下面穿长裤。佩饰“图塔”最有特色,“图塔”是斜挎于身上的佩带,用细牛筋编织成带,带面镶以白色砗磲(chēqú)片。一般女子穿百褶长裙,长裙分为三节,上节为裙腰,中节成筒状,下节多皱褶,美若山中的仙子。
• 乌蒙山彝族男女大都穿青色或蓝色衣服,最特别的就是腰间系白色腰带,穿的都是绣花鹰头鞋。
• 红河彝族男子服饰大多是对襟、短衣、长裤。而女子的服饰款式却非常多,既有长衫,也有中长衫和短装,还套外套坎肩,系围裙,头饰也琳琅满目,尤其喜欢以银泡、绒线做花当装饰。图案以自然纹和几何纹为主。• 滇东南地区彝族女装款式为右襟或对襟上衣、长裤,个别地区穿裙子。以白、蓝、黑为底色,以动植物花纹图案和几何图案装饰。昆明地区的部分彝族青年妇女,头戴“鸡冠帽”,形状像鸡冠,都用大大小小各种银泡镶绣而成,做工精细;老年妇女一般挽发髻[jì]。
• 滇西地区彝族妇女大多穿前短后长的右大襟衣,下面穿长裤,系围腰,套坎肩。男子身穿右大襟长衫、羊皮坎肩、宽裤脚、头包青帕。
• 楚雄地区彝族女装主要是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工艺以镶补、平绣为主,图案多为花卉图案。
• 彝族是一个非常智慧的民族,他们早有自己的文字彝文,彝族还有自己的历法——十月太阳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和最简便的天文历法,大概已有上万年的历史。彝族民间文学也形式多样,其中流传最广的便是叙事史诗《阿诗玛》。它用口口相传的方式讲述了阿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阿诗玛》已经被拍成电影,也翻译成了多国文字,广为流传。
• 彝族漆器主要以餐具和酒具为主。制作要经过40多道工序。彝族漆器色彩形成了以黑为主,与红、黄二色相配合的彩绘艺术风格。彝族漆器髹(xiū)饰技艺在202_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彝族刺绣也是在202_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刺绣不仅展示彝族妇女深厚的绘画,刺绣功底,也全释了彝族多样的文化内涵。彝族刺绣色彩主要以黑、白、红、黄、绿、蓝为主。他们刺绣上的每种图案都有独特的寓意。比如:妇女衣襟上的绵羊角,表示生活顺畅,安康;衣服下摆上的旗盘,象征城廓,田地。
•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的民间舞蹈往往和歌唱、器乐的演奏分不开。彝族的民间舞蹈俗称跳歌或打歌。彝族民歌主要以表现爱情的为主,男女对唱,即兴创作。彝族乐器也多种多样,有月琴、口弦、葫芦笙和唢呐等。• 彝族两个重要的节庆日分别为彝族年和火把节。
• 火把节在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热闹非凡。早上,人们要杀牲祭祖;晚上,要举着火把在庄稼地中转游,意为烧死害虫,祈求庄稼丰收。
• 彝族婚姻自由,楚雄彝族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称做“姑娘房“,让她单独在“姑娘房”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他们结婚时有背新娘的习俗,彝家山寨,山高路远,新娘必须在太阳落山前背回男家。
我们中国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我今天为大家讲解的彝族文化就到此结束了,但真实的彝族文化还远远不止这些。了解并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从我们做起,愿我们全国各民族团结在一起,建设美好家园,共创美好生活。谢谢大家聆听,祝大家民族文化节快乐!
第五篇:彝族介绍与传说
彝族介绍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根据202_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彝族人口数为7762286。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6个方言。原有一种表意文字,史称囊文,也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1975年制定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行使用。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社会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包括云南大部、贵州部分以及广西的全部彝族地区,以土地个体私有为基础的封建地主经济早已占着绝对统治的地位,实物地租是地主对佃农最主要的剥削方式。此外,对佃农一般还进行额外劳役剥削,雇工与高利贷剥削也十分普遍。部分地区由于某种历史原因,土司仍得到保存,或在“改土归流”时保全了大量的土目与中小奴隶主,因而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较长。如在乾隆初年,贵州威宁地区的彝族群众仍然“半为夷目家奴”。及至建国以前,所属百姓仍然保留某些农奴的特点,奴隶主的剥削虽以实物地租为主,仍不同程度地残存着奴隶制的痕迹。云南武定、禄劝以及红河南岸等地当时也保存不少大小彝族土司,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地主经济已有取代领主经济的发展趋势。
农业是广大彝族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农作物主要有玉米、荞麦、土豆、小麦、水稻、大麦、燕麦、元根等。农具主要有犁、耙、条锄与板锄。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牧草丰富,适宜于畜牧业的发展,主要牧养牛、马、猪、羊等。山地森林资源、山货资源十分丰富。河流湖泊中有各种鱼类和水产。狩猎,采集药材、木耳,捕鱼等成为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业基本上作为家庭副业而存在,主要采取定期赶集的形式进行商品交换。
彝族的社会生产力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自给自足的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尤其是在聚居区内一直保持着“以物易物’’的交换形式,仅用少量的牲畜、粮食、山货去换取针、线、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耻于经商’’的观念一直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在彝族人民的观念中,牛羊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是衡量贫富的标准,也是衡量一个人(或一家人)能干与不能干、强与弱的标准。拥有百头牛羊是一般彝人的追求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彝族人民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已经建起了钢材、生铁、煤碳、采矿、发电、伐木、化肥、农机、食品加工等轻、重工业部门,形成了一支本民族的产业队伍。云南个旧的云锡公司,已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一个重要企业,贵州西部的六盘水特区,已发展成为著名的煤炭工业基地,四川渡口也成为著名的新兴钢铁工业城市。交通运输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各地普遍修建了公路,成昆、贵昆铁路干线也通过了彝族地区。政府还在各地设立了一些贸易机构和集市,使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经济上实行搞活的政策,彝族的城乡商品经济有了飞跃发展,彝人中建企业、经商者逐年增多,落后的自然经济正受到严重冲击。
文化艺术
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源远流长、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各地彝族流传许多记载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彝文手抄本,已发现的有上千种之多,现已陆续翻译、整理出版,内容涉及哲学、史学、文学、宗教学等方面。还有一些彝文铸铜、碑刻及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文学。在医药学方面,彝文著作中也保存了丰富的资料。彝族普遍采用夏历。近年来,也有人认为古代彝族先民使用过十月历。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彝族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漆绘主要多施于碗、盘、壶、杯、盔甲、护腕、盾牌、箭筒、马鞍、马笼头、月琴、口弦之上,颜色以黑、红、黄三种色彩为主。刺绣为彝族妇女所善长,常绣在头帕、擦尔瓦、衣袖、衣大襟、裤脚、挂带、烟荷包、腰带等上。
风俗习惯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人们认为大自然中许多没有生命的东西都附有精灵,一个家庭中凡是祖先遗留下的一切东西如衣服、首饰、银子、用具,都可附上精灵“吉尔”,认为它具有保护家人的魔力。由于历史上长时期的民族文化交流,佛教传入彝族区已有长久历史。清代初年,道教在一些彝族地区盛行。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天主教与基督教也于19世纪末年先后传入彝族地区。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彝族的虎图腾崇拜
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出于对动植物的一种特殊的亲近感,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崇拜的对象。他们以自己信奉的图腾,作为本氏族的标志,甚至将其作为本民族的祖先。中国云南的彝族人,对虎的崇拜就是源于这种古老的图腾信仰。
据彝族的民间史诗《梅葛》记载,天神在创世之初,派了他的五个儿子去造天。天造好了之后,便用雷电来试天,结果天裂开了,用什么补天呢?天神们认为世界上的东西虎最威猛,于是天神又派五个儿子去将虎制服了,然后他们用虎的一根大骨做撑天柱,这样天就稳定下来了。他们又用虎头做天头,虎尾做地尾,虎鼻做天鼻,虎耳做天耳,左眼做太阳,右眼做月亮,虎须做阳光,虎牙做星星,虎油做云彩,虎气做雾气,虎心做天心地胆,虎肚做大海,虎血做海水,大肠做成江,小肠做成河,虎肋做道路,虎皮做地皮,硬毛做树林,软毛做青草,细毛做秩苗„„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世间万物。
黑虎氏族是彝族的远古先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崇黑尚虎,即以黑虎为图腾,并且一直保持到现在。彝族人称虎为罗,许多地方的彝族人至今自称罗罗,即意为虎族。他们自认为是虎的民族,每年都要过虎节,日期从农历正月初八的接虎祖开始,到正月十五日的送虎祖结束。虎节期间,全族人共同欢乐,跳老虎笙、祭虎祖,以祈福消灾。他们在举行祭祖仪式时,用画有虎头的葫芦瓢来象征自己的祖先。
许多彝族人认为自己是虎人。有的村寨至今还流传着“人死一头虎,虎死一只花”的俗语。在他们的姓氏中,常见的罗就表示他们是虎的后代。男人自称罗罗濮或罗颇,意思是雄虎;女人则自称罗罗摩,意思是母虎。彝族人过去就通行火葬,他们认为遗体火化之后便可返祖为虎了。在彝族人聚居的地方,还有许多以虎称呼的山岗、水流和村寨,因为虎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就应以虎来为其命名。
虎被中国人视为百兽之王。它是力量和威严的象征,被彝族先民敬奉为原始图腾,成为吉祥与幸福的象征。由于虎被他们奉为祖先,因而在一些彝族人家中的神龛上供奉虎形祖灵,大门上挂着虎形辟邪,墙壁上挂着虎图腾壁挂,在村寨路口设有形状像虎的石虎神。彝族人称虎神为罗尼,这是他们心中最灵验最崇高的神。虎神可以为他们消灾驱邪,可以保佑他们称心如意、吉祥平安。他们把自己、家庭、家族的幸福,都寄托在虎神的护佑之下。
彝族传说
孜孜妮乍
凉山彝族传说,鬼是从世上最美的“美女”孜孜妮乍变来的。
彝语“孜孜妮乍”,又称“子子尼乍”,意为“美女孜孜”(“孜孜”为名,“妮乍”为美女)。书中说:“孜孜妮乍呢,头发黑又长,鼻梁直端端,眼 睛明而圆,睫毛黑又翘,眉毛成影影,嘴唇薄又小,容貌体态啊,完美又无缺,风度神态啊,稳重又大方,言语举止啊,好似云雀鸣。”
在遥远的古代,孜孜装扮成一个漂亮的姑娘,出现在昭觉日哈落莫,当猎人海俄滇古打猎来到这里时,为孜孜的美貌所倾倒,两人一见钟情,随即把她带 回家。头一、二年孜孜妮乍美丽又贤慧,聪明又能干,到第三年就变得凶恶又无情,到晚上就变成了一副活骷髅。海俄滇古佯装生病,卧床不起,孜孜妮乍对他百般 照顾,说什么难寻的药能治好他的病,她都不辞辛苦想方设法给他找来,海俄滇古更加装病不起,并告诉她只有服用“武则洛曲” 雪山上的白雪才会好。孜孜妮乍又整装待发,临行前一再告诫海俄滇古不要请苏尼毕摩咒她。她一走,海俄滇古就请来了苏尼毕摩,进行各种仪式诅咒,孜孜妮乍取 雪回来进不了家门,变成了一只灰红色山羊,当场被人打死,耳内还有雪渣,最后被他们抛入河中,过了一些日子,被下游的一些人捞起并饱餐了-顿,结果全被毒 死,这些人随即变成了世间各种各样的鬼。
《孜孜妮乍》是一部彝族毕摩祭祀的彝文文献手抄经书。从内容上可以分成相对独立的十三章,各章的词句优美动听,琅琅上口,在大小凉山流传广,影响深。
在彝族先民朴素的哲学思想里,有人就有鬼,有光明就有黑暗,有忠贞就有背叛。孜孜妮乍,这个神话中花容月貌的女性,被认为是鬼的原形,却演绎了一段人间最为凄美的爱情故事。
彝族支系
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历史阶段,彝族祖先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了分支。大约几千年前,有了武、乍、糯、恒、布、慕的六个分支。分别迁徙到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经过长期了历史发展,形成比较多的彝族支系。目前较大的几个支系是:阿细、撒尼、阿哲、罗婺、土苏、诺苏、聂苏、改苏、车苏、阿罗、阿扎、阿 武、撒马、腊鲁、腊米、腊罗、里泼、葛泼、纳若等。
彝族因彝语方言和地域差异,加上社会历史的变化和自身不断发展等诸多因素,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彝语方言、土语和服饰。操不同的彝语方言或土语的彝族支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因此彝族是一个支系繁多,自称繁杂的民族。不同的支系其自称也存在着不同。
彝语有六大方言,即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和中部6大方言,各方言内部还分许多次方言和土语,方言间差别较大,基本上很难相互通话和交际。彝族服饰有300多种。彝族服饰、彝语方言以及彝族自称是区分彝族支系的重要依据。
“尼”是最早的、统一的彝族自称。据《彝族简史》,彝族自称有35种,他称有44种。但这只是彝族繁杂的自称体系中的一小部分。在彝族的历史上有诺 苏、聂苏、纳苏、罗婺、阿西泼、撒尼、阿哲、阿武、阿鲁、罗罗、阿多、罗米、他留、拉乌苏、迷撒颇、格颇、撒摩都、纳若、哪渣苏、他鲁苏、山苏、纳罗颇、黎颇、拉鲁颇、六浔薄、迷撒泼、阿租拨等上百个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彝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彝族。
以“诺苏颇”、“纳苏颇”“聂苏颇”(尼苏泼)、“尼颇”、“撒尼颇”作为自称的彝族占川、黔、滇、桂四省区总人口的半数以上。从方言来看,这些自称 都属于分布在东部方言区、北部方言区、南部方言区和东南部方言区;自称“倮颇”、“罗罗”、“纳罗”、“腊罗”、“鲁泼”的彝族都属于彝语中部方言和西部 方言区,人口占彝族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这部分彝族的自称与龙、虎图腾崇拜有关;自称为“倮颇”的,都属于倮、黎、栗、勒、俚同音异写,彝语的意为野 外、山上,即居住于山上的民族,其语言和习俗都与自称倮倮泼的较为接近。无论自称“尼颇”还是“栗颇”乐于接受“尼泼”这个彝族的较早的自称。彝族自称虽 然繁杂,但归结起来就是一统三大的自称体系:一统,即“尼”是彝族最早的统一自称:三大自称体系,即尼泼自称体系、倮(罗)泼自称体系、俚泼自称体系。这 三大自称体系是通过彝族最早的统一自称“尼”函变并衍生为繁杂的彝族自称体系的。
彝族主要的支系具体分布为:
自称为诺苏颇、诺苏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及云南省的宁蒗、华平、永胜等地区。
自称为纳苏颇、纳苏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武定、禄劝、弥勒、昭通及贵州毕节地区。
自称为迷撒拨、纳罗拨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巍山、云县、漾濞等地区。
自称为罗罗濮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别在云南省景东、云县、个旧、墨江、双柏等地区。
自称为颇罗、泼哇、昨柯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别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开远、砚山、马关、金平等地区。
自称为泼拉塔、图拉颇、腊鲁濮、阿鲁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华坪、云县、普洱、新平、墨江等地区。
自称为撒尼濮、尼濮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路南、泸西、弥勒、昆明市郊区等彝族地区。
自称为聂苏濮的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龙武、石屏、云龙、昌宁、双柏等彝族地区。
自称为黎颇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凤庆、华坪、永胜等彝族地区。
自称为山苏、阿租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武定、新平、元江、峨山等彝族地区。自称为阿细濮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弥勒、路南等彝族地区。
自称为阿哲濮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弥勒、易门、双柏等彝族地区。
自称为格濮、阿多拨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泸西、弥勒、师宗、鹤庆等彝族地区。自称为阿武、阿乌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弥勒、元阳、西畴、金平等彝族地区。自称为罗米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凤庆、景东、墨江、普洱等彝族地区。
自称为密期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武定、禄劝、弥勒、昆明等彝族地区。
自称为阿罗濮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武定、师宗、陆良等彝族地区。
自称为他鲁苏、他谷苏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永胜、华坪等彝族地区。
自称为拉武苏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永胜县。
自称为撒摩都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昆明郊区。
自称为他留、堂榔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丽江地区。
自称为纳若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永胜县。
自称为纳渣苏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永胜县。
自称为六浔薄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永胜县。
从彝族的历史来看,彝族不同的支系、自称的产生有其社会历史文化的缘由。不同自称的形成除了同彝族形成和繁衍过程中的部落内外战争(冲突)、民族迁 徙、彝族社会的等级制度、民族融合以及自然图腾崇拜等诸多因素有关之外,最主要的是与彝族自古以来就延续下来的祭祖大典“耐姆”分支习俗有关。
彝族是祖灵崇拜最厚重的民族。彝族祭祖大典“耐姆”习俗是彝族宗教活动中“祖先崇拜”的具体体现和缩影,被视为是支系宗教活动的头等大事,是彝族最高 级别的祭祀礼仪和彝族氏族宗教活动的重要支柱及纽带。这一宗教体现认为祖先是子孙后代的保护人,是祸、福的主要根缘,人死后回归祖源地与祖宗团聚是对来世 的最大愿望,祖源地是宇宙间最美好的乐土,而做好这一仪式对生者和死者关系较大,尤其对死者的关系重大。祭祖大典“耐姆”仪式在彝族社会生活中,成为以氏 族宗支为单位的对全氏族宗支祖先的最大的集体共祭礼。
彝族举行“耐姆”共祭仪式,除了具有缅怀祖先业绩、为祖先解除各种“罪过”、超度祖灵以求得子孙兴旺发达为目的外,最主要的而且最重要的目的是氏族分支,叙谱续谱。从这一角度,可以说彝族的历史就是祭祖分支的历史。
在彝族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彝族公认的父系始祖希慕遮传至31世孙笃慕(父系社会)后,彝族开始以父子连名的方式按血统关系记载谱牒。彝族在父系 氏族社会时期,彝文文献记载曾有三次大的祭祖大典“耐姆”分支(第一、二次分支是发生在 “洪荒”前时期,第三次分支是在“洪荒”后):第一次是希慕遮14世孙道孟尼,道孟尼有9个弟兄8个兄长分别到各地开拓发展,变为其他支系或彝语支民族; 第二次分支是希慕遮29世孙武洛撮时代,武洛撮有12个弟兄,11个兄长渡河变成崇拜虎、狮、熊、猴、蛇、蟒、马、树、蜂、鸡等图腾的部族(即凉山彝文文 献《勒俄特依》中记载的“武之十二支”),只有武洛撮不变。第三次大分支是“洪荒”后笃慕的六个儿子分为六个部(即彝族史书所记载的六祖分支),即老大慕 阿切(武部)、老二慕阿枯(乍部)向南部发展;老三慕阿热(糯部)、老四慕阿额(恒部)向四川雷波以北方向发展;老五慕阿克(布部)、老六阿齐(默部)向 金沙江两岸发展。经过三次大的分支以后,彝族各支系越来越发展和壮大。后来六部中的武、乍两部又分出若干个氏族和亚氏族;糯、恒两部分出若干个氏族和亚氏 族,直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五百多个家支;布、默两布也在滇东北、黔西北分化出十多个称“勾”的部落王国。这些“勾”部落分出的后裔成为前述德布德施行的亚氏 族之祖先,其范围几乎遍布贵州省和云南省滇东北等广大的彝族分布区域。美洲土著的印第安人多以动植物或无生物作为氏族的自称,而彝族的氏族自称与之有所不 同。彝族多以氏族分衍时具有代表性的某一祖先之名作为氏族名称,氏族自称就是这个氏族的共同祖先,历经若干代的繁衍和发展后,氏族自称漫漫的成为了这个支 系的自称。由“勾”部落分出的氏族,仅在云南省禄劝县这个地方就发展为若干个亚支系,而自称纳苏颇的黑彝支系又分出十多个氏族、亚氏族支系,上百个家支氏 族每次分支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祖大典“耐姆”分支仪式,每次祭祖分支都出现新的氏族名称。随着氏族的发展壮大和时间的推移,氏族自称或亚自称也跟随着主人,成为所居地的支系标志称谓符号。
由于彝族在社会历史长河中传承和延续下来的特定的社会文化习俗所产生的互动因素,不同的彝族支系形成繁多的彝族自称和彝语方言或土语,而不同的自称产 生了不同的彝语氏族地名。如果说不同的彝族自称是彝语氏族地名形成的主要因素的话,那么,在彝族社会生活中所崇重的祭祖大典“耐姆”分支习俗便是造成彝族 支系繁多、自称繁杂方言或土语众多的重要原因。
彝族传说神祗8个
彝族传说神祗8个
1.阿普阿桑
远古的时候,有山呈白色,有沟金黄色;土地白茫茫,蛙类全身红。天上有白云三母女,朝着北方去。天上有黑云三母女,向着南方去。飞来三只斯尔鸟,要朝南方 去。有三只羚羊要从山崖过,有三只水獭要潜入水底去。天上降生了一个神人叫阿普阿桑,来到滇普合诺山,他用一把金耙子开了三层天。此后,天有三层,一层行 日月,一层过云雾,一层飘雨雪。2.杜滇斯日
杜滇斯日叫有翅之神,名叫瓦石特拉。泅在河中心,人就过不了河;潜在河下游,上游就喝不到水。住在祖祖安杂山,喝的是神泉水。她的翅膀能治麻疯病,她的羽毛能治传染病,她是人间的守护神。3.俄木斯日
石姆玛哈有棵树,树杆是白色,树枝是白色,树叶是白色,开花是白色,结果是白色。一颗白色的果,落在拉木博西山,生出了格基、托基、托加、青鲁四子弟。金路银路有四条,茶道盐道有四条。四条道路通四方,俄木斯日生财才有道。4.比滇斯日
比滇斯日是蹄类神。天地开启后,天空有格主,格主生三子,长子是大象,生活在雨林;次子叫绵羊,放牧在彝区;小子叫白头鹿子,生活在杉林里,它是神的羊,禁止去捕杀。捕杀野鹿子,就会动神怒。因此,森林里的蹄类不能杀,杀了犯神威。5.马琴斯日
马琴斯日是神人,长到七岁了,还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为了认父亲,村里组织了全村男子,由马琴斯日指认父亲;马琴斯日指着谁,谁将是马琴斯日的父亲。然而 到了认父现场,马琴斯日向着山上跑。突然,天空飞来了一只长着鬃毛的怪物,马琴斯日也跟着飞走了。人们急忙从妇女的裙子上撕下布条,套在箭头上射向怪物,马琴斯日才从怪物手中掉下来。据传马琴斯日就是怪兽的后代。6.阿素斯日
阿素斯日降生后也是没父亲,每天关在家里边,有人好奇去偷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阿素斯日家中有口井,阿术斯日变成一条有鬃毛的怪兽“石洛莫嘎”在 戏水。阿素斯日放牧着一只独角的牛,阿素斯日将牛杀了取下牛角,牛角绘上彩漆,出兵打仗一吹长角就打胜战,阿素斯日成为战场上的英雄。阿素斯日带着母亲寻 父亲,父亲从天来,前边飞的是一群神鸟,后面跟着来的是一群兽,骑着黑熊走过来的是一条鬃鳞怪兽,他就是阿素斯日的父亲。父亲看见母子俩,送了一块黑色的 黄金,作为馈赐,据说这一种黑金,为世上稀有。7.普莫色色
普莫色色是汉族的神,与阿素斯日为争夺地盘而战争。请神来调和,要用杉木作边界,杉木长到哪里,哪里就是彝区。阿素斯日从日夫合几扯来大杉木,要栽到嘉定 去。普莫色色计谋多,捉了一只鸡公来,割了鸡翅膀,敲着大簸箕,学着鸡公叫。阿素斯日听到鸡叫声,误为天亮了,杉树还没栽下。因此,彝区被划到了大山里。8.普俄斯日
普俄斯日住在现在的越西地界上,拥有俄鲁索姑湖。世泽斯日住在俄鲁索姑山的背后,他想打通俄鲁索姑山,将俄鲁索姑湖的水引过来。不料此事惊动了俄鲁索姑湖 的神,湖水从地下流到拉布俄卓(今西昌),成为今天的邛海。普俄斯日和世泽斯日却因此而结怨。世泽斯日用毒酒将普俄斯日毒死,普俄斯日装着没死,不做丧 事。世泽斯日以为毒性不烈,因此,自饮一口,结果也中毒身亡。泸西阿庐古洞景区
百科名片
泸西阿庐古洞
阿庐古洞风景区地处滇东南,位于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城西2公里处。“阿庐古洞”为彝语,意即“前面有平坦草地的虎洞”,系宋元时云南“三十七蛮部”之一“阿庐部”的穴居点。阿庐古洞是规模宏大的溶群,约成型于二亿年前,原曾是一片汪洋,后来地壳隆起,海水退位,形成了典型的岩溶景观。泸西境内素有九峰十八洞之称,阿庐古洞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泸西县位于红河州东北部,地处乌蒙山脉南端和袁牢山脉北端之间,最高海拔2459米,最低海拔799米,交通便利,气候良好,是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泸西山川秀丽,是一个以喀斯特地下岩溶和江、湖、瀑泉、自然景观为主体,古老的民族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为辅的溶洞群。她有瑰丽多姿的溶洞群,险要秀丽的南盘江,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潇洒多变的瀑布群,幽静多情的泉水,中心景区誉为“云南第一洞”。奇特的景观,典雅的环境、富丽的设施,优质的服务,已具规模的旅游城市,深深吸引了海内外游客。阿庐古洞位于距昆明160多公里的泸西县境内,是一组典型的岩溶地貌地下溶洞群,是一个有着九峰十八洞的古老神奇的地下洞府。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就曾神迷于此,两次入洞考察,留下了“泸源之水涌于下穴,泸源之洞群于悬岩”的名句。
阿庐古洞又叫泸源洞,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溶洞群,它是宋、元时云南三十七蛮部之一“阿庐部”的穴居点,其名亦是由此化 来。它的主洞体由泸源洞、玉柱洞、碧玉洞、玉笋河组成,三洞一河全长三千余米,洞景具有古、奇、绝的特点,洞外有泉,洞中有洞,洞中有天,洞下有河,还有 各种石笋、钟乳、石柱、石漫、石镰、石瀑、石花……等,千姿百态,应有尽有;以及各种天造的“雄狮怒吼”、“古莲倒悬”、“飞龙戏瀑”、“三象驰原”、“古龟望月”、“鳄鱼凌空”、“犀牛出海”、“天然壁画”、“魏王点兵”、“擎天玉柱”、“九龙出海”、“阿细跳月”等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大自然生机盎然的无穷乐趣。
编辑本段景区亮点
泸西阿庐古洞景区
在玉柱洞垂深十五米处,有一条可供广大游客一饱眼福、长达八百多米的玉笋河,水流缓漫,清澈见底,常年不枯。被称称洞中一绝的“水中石笋”和珍稀鱼类透明鱼,从外表可清晰的看到里面的骨骼及五脏六腑,实属举世罕见的珍稀鱼种,观者无不称奇,这更为玉笋河增添了神秘色彩。
编辑本段主要景观 泸源洞
泸源洞因山麓东南源泉自洞穴中溢出而得名。洞额有明代广西知府张继孟题“奇观”及清代巡抚谬英所题“天然石室”。洞体为厅堂式,全长700余米,由10余个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厅堂组成,中间有狭道相连,洞穴呈网络状发展,拐弯伸展如地下迷宫。玉柱洞
玉柱洞出泸源洞5米,即入玉柱洞。可沿洞外石阶上攀观览青峰耸立。洞口石钟乳垂挂如帘,开状别致。全长800余米,为宫殿式溶洞,由10余个规模不同,形态各异的厅堂组成,最大奇堂长70余米,宽30余米,规模宏大。
玉笋河
玉笋河为地下暗河,位于泸源洞,玉柱洞垂深15米之下,洞口位于玉柱洞中,全长沙余米。河水由北向南流动,流速缓慢,0.02米/秒,流量12各/秒,常年不涸。河道宽8米-12米,中心顶高5米,最高处10处。整个河穹似椭圆形拱顶、河水清澈见底,深0.8米-3米。游览只能乘人力之舟,每舟乘6人,无陆路通行。
碧山洞出玉柱洞,沿林荫小道西行350米,或乘旅游索道,便到碧玉洞入口。洞口位于祭龙山腰,洞穴为峡谷式深洞,洞穴延伸严直,少有大厅,全长720米。洞内钟乳石色如碧玉,故名碧玉洞。洞中玲珑剔透的卷曲石、阿庐玉、石盾(20余平方米)、石编钟为阿庐古洞珍品。阿庐古洞是一组规模宏大,结构奇特的典型喀斯特地貌溶洞群,是云南三十七蛮部之一--“阿庐部落”的穴居点,是亚洲最壮观、最秀丽的天然奇观,有“云南第一洞”之称、地下园林宫殿之誉。
阿庐古洞
阿 庐古洞已开发开放了三个旱洞和一个水洞组成的全长3000余米的游程。有数百个景点,上下三层贯通,泸源洞、玉柱洞、碧玉洞造型风格各异,峡谷、厅堂、宫 殿相融其间,一步一景、步步是景,洞中钟乳悬积,石笋林立;色若碧玉、瑰丽透明、沿河交融、发育丰富,“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洞中有天、洞外有泉”,“天 然有石洞,造化夺神工”堪为世界一绝,使其具有“古、朴、奇、绝”等令人叫绝之风格特别是全长800余米的玉笋河,河面水平如镜,清澈见底,珍稀鱼种“透 明鱼”遨游其中,举世罕见。河中泛舟,人在画中,如入仙境,令你留恋忘返。阿庐古洞的形成年代可以追溯到数亿年前。当滇黔古海上升为陆地后,海中大量含钙质的物质沉积为石灰岩,经过数十万年甚至数百万年,含有二氧化碳雨水的浸蚀和长期岩溶蚀出一个个落水洞和漏斗地穴,被溶蚀而成今天这样的洞中奇观。编辑本段旅游贴士
门票:60元,包括三洞一河游览,以及旅游索道和划船费用。另外聘请导游30元。开放时间:8:30-18:00 编辑本段交通概况
外部交通:昆明有旅游专车直达景区,游客也可先游览石林,再从石林向东行80公里,即可到达阿庐古洞的洞口。
市内交通:在菊花村客运站每天有三班车(7:30、8:30、12:30)开往阿庐古洞。也可乘出租车前往。
云南省内以昆明为出发点: 班线车 昆明--泸西·阿庐古洞
昆明市东部客运站--泸西 全程163公里 行程2.5--3小时。票价:42元 石林--泸西 全程80公里 行程1小时。票价:17元 弥勒--泸西 全程47公里 行程40分钟。票价:11元 师宗--泸西 全程40公里 行程40分钟。票价:10元 罗平--泸西 全程90公里 行程1.5小时。票价:26元 丘北--泸西 全程172公里 行程 3小时。票价:45元 自驾车 昆明--泸西·阿庐古洞
昆明--泸西 建议选择行走昆石高速86公里,石林--泸西二级路面80公里,全程2.5小时左右,路面宽广平坦。
石林--泸西 全程80公里二层路面,道咱宽广平坦无交通阻塞,沿途可观赏山水田园,正常车程1小时左右可到达。
弥勒--泸西 全程40公里,或师宗--泸西 全程40分里,新建的二级路面,道路宽广平坦无交通阻塞,沿途可观赏山水田园,全程行车时间35分钟左右。
罗平--泸西 全程97公里,新建的二级路面,道路宽广平坦无交能阻塞,沿途可观赏山水田园,全程行车时间1.5小时左右。
丘北--泸西 全程170公里,丘北出发经过弥勒至泸西,二级路面,沿途观赏山水田园风光,全程3小时左右。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旅游至少要带上两季的衣服,还应该带一件轻便的雨披,既可以在下雨的时候档挡雨,也可以在走累了的时候铺在地下歇歇脚。编辑本段最佳出游时间
红河州的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22.6℃。最佳出游时间在3月-4月,9月-11月。
彝族谚语集锦
香甜的米酒越喝越醉人
友谊的手越牵越温暖 能分清糠和米容易
要识别真与假不易 战马不怕枪声哮
飞鹰不惧路途遥 九句话里总有一句可信
九条路中总有一条可走 愿群山变成亲人
愿峻岭变成朋友 山与山靠白云相连
坝与坝靠绿水相依 远飞的雄鹰见得多
勤学的人们懂得多 学会巨石那样稳重
莫学柳枝那样飘摇 一只无底的金杯
不如有底的木碗 大雁能知冷与暖
蜜蜂能辨西与东 猎人最熟悉山路
渔人更能识水性 不知西东望日月
不知南北望星星
不知高低莫爬坡
不知深浅莫过河 鹿耳再长遮不住鹿角
高山再高挡不住阳光 要学好需用一辈子
要学坏只需一刻钟 一树能容千只鸟
千鸟却难共一树
一家和气得安乐
一家和蔼得温暖 猫儿虽大吞不下一张牛皮
蚂蚁虽小能把牛皮吞噬掉 一人难挑千斤担
众人能移万座山 洗头红绳要选最长的
知心朋友要交最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