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管理人员名单
编辑:悠然自得 识别码:23-644991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19 16:05:1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管理人员名单

党 群

陈安民,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同济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兼任第二临床学院院长。

徐永健,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医院党委常委、副书记,教育部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统)”学科带头人,卫生部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所所长。是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副总编辑徐永健,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医院党委常委、副书记,教育部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统)”学科带头人,卫生部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所所长。是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副总编辑。

吴菁,女,中共党员,四级职员,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常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1978年进入原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1983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即在同济医院工作至今,曾任科研处副处长、人事处处长等职,长期从事医院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研管理、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实践及研究,潜心医院党的建设、纪检监察、政保、统战、离退休等工作,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现兼任武汉医院协会第一届自律与维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行 政

陈安民,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同济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兼任第二临床学院院长。从事骨科临床工作30多年,在脊柱外科、人工关节、骨肿瘤、创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事医院管理后,在全成本核算、人事制度改革、文化建院、绩效管理、科学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

汪培华,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是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理事、科研管理分会副主委、湖北实验动物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

杜书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博士学位,高级会计师,兼职教授。现任同济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吴华,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导师,现任同济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是中华医学会会员,华裔骨科学会会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会员,湖北省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编委,《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编委,湖北省、武汉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王伟,中共党员,双博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同济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湖北省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神经系统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主办“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主编,国家五年制《神经病学教材》副主编。

刘继红,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是亚太性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男科学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廖家智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长期从事消化道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擅长消化道常见疾病诊治,消化内镜操作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诊治。

第二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校徽

说明:

1.本校徽已按比例缩放,请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查看清晰原图。

2.www.teniu.cc整理的系列中国大学校徽,旨在为您制作简历时提供方便。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校徽”的版权归属原设计者、学校所有。

第三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方向招生简章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方向招生简章

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院校,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是全国第一所医药卫生管理学院。近30年来,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各级、各类卫生管理与信息管理人才。为提高卫生管理干部的管理理论、管理技能和管理素质,经教育主管机关批准,我院于2011年举办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面向全国招生,欢迎全国卫生管理干部和专业人员踊跃报名。

一、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性质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为大学本科毕业后各类人员提高业务水平而举办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通过学习,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仅部分课程成绩合格者,由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研究生课程成绩证明。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不属于研究生学历教育,与各类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无直接联系,主要是为本科毕业后人员提供一个系统学习研究生课程的机会,为部分准备申请硕士学位者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作为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者的参考条件。学员结业后若申请硕士学位,必须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8]54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该文件要求办理。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

课程设置以本专业现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基本依据,必修课程的设置与在学研究生的基本一致,选修课程的设置兼顾在职人员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适当予以安排,总学分数与在学研究生的大体相当;所有课程均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讲授;课程学习采取自学、面授、讨论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学习方式为每年集中2次授课,每次10~15天。

主要课程:当代管理学、宏观经济学、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设计、卫生政策与管理、医院管理理论与创新、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医疗保险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教学与管理贯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的原则。

三、报名条件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工作表现好,身体健康。

2、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工作二年以上(含二年)。

四、学习费用

人民币11000.00元(不含教材费),报名时一次交清;

五、报名办法

1、填写报名登记表二份;

2、查验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并交复印件各一份;

3、报名费100元。

六、联系方式

1、报名时间:2011年4月起…

2、报名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3、开课时间:9月底

电话及联系人: 027-87549566 *** 杨老师传真:QQ:745591960

第四篇: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4年外科学(普外科)博士生入学考试真题

外科学综合部分:

一、名词解释

休克

丹毒

ARDS

自体输血

二、问答题

1、肠外营养适应症、途径、并发症

2、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

普外科部分

一、名词解释

1、Reynolds五联征

2、Gray-Turner征

3、门静脉海绵样变

4、Gardner综合征

二、简答题

1肝外胆管结石的主要病理变化及常用的手术方式

2简述PMC(甲状腺乳头状微笑腺癌)及其目前治疗原则 3简述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式与原则

4简述肠外瘘的病理生理和处理原则

第五篇:华中科技大学学籍管理细则

校教〔2010〕52号(2010年7月19日公布)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树立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严谨校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一章 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 按照国家招生规定,经我校录取的新生持华中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和相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应当以信函的形式并附乡镇或街道一级行政机关的证明,向学校招生办公室请假,请假时间不得超过2周。未请假或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条 学生办理入学手续后,学校在3个月内按照国家和学校招生规定对其入学资格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经复查不符合入学条件者,学校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在入学各环节中有舞弊行为者,一经查实,取消学籍,退回原户籍所在地,并将处理结果报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

第三条 新生经体检复查发现患有疾病、学校医院诊断认为1个月内可康复者,由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可回家治疗1个月,医疗费自理,不享受在校生待遇。1个月后经复查仍未康复需继续治疗者,由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可保留入学资格1年,回家治疗,医疗费用自理。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必须在第2学开学前,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病愈诊断证明和体检表以及居住地单位证明,向学校申请,并经本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合格,方可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仍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四条 每学期开学时,学生须持本人学生证按时到所在院(系)办理报到手续,并申请注册,以取得该学期的学习资格。因故不能如期注册者,事先须提交有关证明,向学校注册中心申请办理暂缓注册手续。逾期2周不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学生,学校取消其当学期的学习资格。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其它形式资助,经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确认,办理相关手续后申请注册。

第二章 学习纪律

第五条 学生应当按照各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认真学习各门课程,完成各个教学环节,参加学校规定的各项活动。

第六条 学生应当按所选课程和学校的安排上课,上课时应遵守课堂纪律,不得迟到、早退;考试(考查)时应当遵守考试纪律。

第七条 除节假日外,学生不得擅自离校。有事、有病须离校者,应当到所在院(系)办理书面请假手续。一学期内请事假连续3天以内由院(系)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3天以上(含3天)至2周以内由院(系)主管教学负责人批准;请假达2周以上者,由学校教务处批准。无论请病假还是事假,学生都应当提交书面申请书。需要续假时,其手续与请假手续相同。请假或续假未经批准而离校,以旷课论处。学生请假期满,应当及时到学院(系)销假。第八条 学生对所修专业规定的课堂讲授、实验、实习、社会调查、设计、公益劳动、军事训练、时事政治学习,都应当参加。

第九条 教师可根据本《细则》的原则、所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人数等情况制定该门课程考勤办法(如点名、签到等)进行考勤,考勤情况可作为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采取全程考勤或抽查考勤所发现的学生旷课现象,教师应当参照本细则的第二十七条作出处理。

第十条 学生旷课时间,一般课程(含重修课程)按课表规定的上课学时计算,公益劳动、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实习、设计等,按每天4学时计算。第十一条 学生在校期间所有的违反学习纪律和作弊的行为,均按《华中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予以处理。

第三章 课程与学分

第十二条 学校实行学分制,对设置的各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部分课外活动均规定一定的学分。学生应当修满某一个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才能毕业。

第十三条 各专业学生修读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第十四条 公共选修课是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主干的课程。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门类各专业的学生必须至少选修10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程;哲学、法学、文学门类各专业的学生必须至少选修6学分的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程。

第十五条 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习量的基本单位。学分分为课内学分和课外学分。学校规定,课堂教学每16学时为1学分(体育课程32学时为1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每周为1学分,课外学分的计算方法按培养计划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选课、课程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十六条 在校期间,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在院(系)学习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学习计划,自主选择课程学习,自主安排学习进度,提前修完培养计划所要求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可提前毕业。提前毕业的学生应于第4(四年制专业)学期或第6学期(五年制专业)、第8学期(六年制专业)末提出申请,经院(系)主管教学的领导审核,教务处批准后办理有关手续。

学生可自主放慢学习进度,在规定的在校最长年限内,修完培养计划所要求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可滞后毕业。

第十七条 学生选课事宜按《华中科技大学学分制选课办法》执行。第十八条 在 主修专业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另一专业方向的课程学习。理、工、医、经济、管理类学生若辅修专业为人文社会科学大类的某一专 业,法学、哲学、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若辅修专业为理工医大类的某一专业,所修的课程学分可冲抵本细则第十四条要求的学分。第十九条 本科阶段选修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位课程并取得学分者,其获得的学分计入本科阶段学习的总学分并在考入我校研究生后可冲抵相应研究生课程学分。

第二十条 学生在国(境)外大学所修课程应与我校专业设置课程的内容相近或相当,其成绩经我校院(系)审核,报教务处批准后,可实施学分互认。第二十一条 学生应当按学校的规定参加选课并参加所选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其考核成绩应记入学生成绩单。正式办理选课手续后不参加课程学习或考核者,该课程成绩记为零分或不及格。

第二十二条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可采用闭卷、开卷、笔试、口试等方式进行。考试以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及格以上取得该课程学分。考查采用五级制,一般记“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及格及其以上等级者,取得该课程学分。当需要时,考查课程成绩按下列关系折算成百分制成绩:优秀,90分;良好,80分;中等,70分;及格,60分;不及格,50分。

办理中、外文出国成绩单时,课程成绩按如下等级对应:优秀(A)85~100;良好(B)70~84;中等(C)60~69;不及格(D)59及以下。

第二十三条 有实验或作业的课程,学生应当按教师的要求完成实验(包括实验报告,下同)和作业方可参加考核。

抄袭实验报告或作业视同未交实验报告或作业。

第二十四条 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含课堂测试、课堂讨论、作业、实验报告、论文、出勤等)和结束性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其比例由任课教师(或课程组)提出,经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确定。

第二十五条 体育课的成绩应当根据考勤、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身患疾病或因其他生理原因不能正常修读体育课的学生,经本人申请,校医院证明,学生所在院(系)和体育部审核同意,教务处批准后可修体育保健课。体育保健课由体育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和课程考核。第二十六条 公益劳动课程的考核主要依据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出勤)和效果进行综合评定。

第二十七条 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课程教学时数的1/3,缺交作业或实验报告累计超过课程教学要求的1/3者,不得参加课程的考试,登记成绩时,注明“缺平时成绩未考”字样,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

第二十八条 学生因故不能参加课程考核,应当事先持本人申请及有关证明到学生所在院(系)和开课院(系)教务科办理缓考手续。一学期内1名学生同时申请缓考3门课程以上(含3门),需报教务处备案。经批准缓考的学生,凭缓考单可参加后续同类课程的考试,成绩以综合考试成绩计。

无故或请假未获批准不参加考试者,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并注明“旷考”,不得参加补考。第二十九条 凡考试(含考查)作弊,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并注明“作弊”,不得参加补考。

第三十条 课程成绩由任课教师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登录工作。学生如对评分有疑议,可在成绩上网公布10个 工作日内向所在院(系)提出查阅成绩的书面申请,学校教学主管部门批准后转开课教师所在院(系)代为查阅,查阅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本人。学生对查阅结 果若仍有异议,可向学校教学主管部门提出复查成绩的申请,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专家复查;复查结果为最终结果。

第三十一条 毕业设计(论文)由学生所在院(系)答辩委员会根据评阅、答辩情况评定成绩。

第三十二条 补考是指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上一学期不及格课程再次安排的考试环节。每门课程参加补考次数不超过1次。补考合格者,成绩以60分记载。

第三十三条 按培养计划中必修的课程补考后仍未获得学分,学生应当重修;选修课课程不及格,可以重修也可另外选择其它课程学习。

第三十四条 学生不得重修已取得学分的课程。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不及格课程的重修次数不限。

第三十五条 因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变动而无法参加同一课程的重修,学生重修的替代课程由所在院(系)决定,并报教务处审批。

第五章 转专业与转学

第三十六条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年级学生,在入学3个月后,可向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申请调换专业:

1.确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 2.确有专长或兴趣需要在其他专业学习和培养; 3.确有某种特殊原因,不转专业无法继续学习。

第三十七条 在校学习的二年级学生,在修完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后,可在学科大类内部自主选择主修专业。各专业依据教学资源的情况和“优生优先”的原则予以满足。此类学生转专业事宜在第4学期中期进行。

第三十八条 转专业按以下程序办理: 1.学生提出申请;

2.转出院(系)和转入院(系)签署意见;

3.学校教务处审批。跨学科大类转专业须报主管校领导批准。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一般不予转专业: 1.本科三年级及三年级以上;

2.已被确定为国防生或入学时单列录取标准的特殊专业; 3.以美术课目考试入学的学生不得转入非美术科目的其他专业; 4.正在休学、保留学籍期间; 5.已达到退学程度。

第四十条 因生理、地理或学业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不宜在本校学习,学生可申请转学。入学未满1学期或无正当理由者,不得转学;已受开除学籍处理和已办理退学手续者,不得转学。学生转学的手续一般在学期末办理。

第六章 休学、复学与保留学籍

第四十一条 学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在校期间因病或因事导致不能正常学习,学生可以申请休学;休学期间,学校为其保留学籍。

第四十二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休学: 1.因病需停课治疗休养超过1学期总学时1/3以上; 2.因事需停课超过1学期总学时1/3以上;

3.因不能坚持正常学习或影响他人正常学习,院(系)认为必须休学。第四十三条 学生休学一般由本人申请(因病休学需附校医院证明等材料),学生所在院(系)注明起止时间,院(系)负责人签署意见报学校教务处审批。院(系)认为学生应当休学的,由院(系)负责人提出书面报告送学校教务处审批。

第四十四条 计算学生休学时间均以学期为单位。休学时间计入在校学习年限,累计不得超过4个学期。学期结束前办理休学者,该学期按休学计算。跨学期休学,按2个学期计算。除不可抗拒等突发原因外,学生申请休学的手续应当在期末考试前15天办理完毕,且该学期不得复学。

第四十五条 学生在获准休学时,此前已获学分均予以承认。学生获准休学后,无论何种原因,均不得滞留学校上课或参加考试。违反者,所获学分一律无效。

第四十六条 休学者的户口不迁出学校,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的待遇,不享受助学金、奖学金。凡休学时间达2个学期以上者,无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第四十七条 学生休学期满后须向学校申请办理复学手续。伪造诊断证明或复查不合格者不得复学;在休学期间有违法乱纪行为者,学校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四十八条 学生复学后,依其修读课程情况编入原专业相应年级学习。第四十九条 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者,可保留学籍至退役后1年。

第五十条 由学校选派到国内外(或境外)交流的学生,需办理交流学习手续。

第五十一条 申请自费出国留学,需办理退学手续。如因特殊情况可申请休学,保留学籍1年,期满后仍未回校注册,终止其学籍,不得申请复学。第五十二条 受开除学籍、退学(含自动退学)处理或转入其他院校者,从学校发文或批准之日起,终止其学籍,不得申请复学。

第七章 学习年限与学籍处理

第五十三条 学校各专业的培养计划按照国家规定学制年限(以下简称规定学制)制订。学校按学分制管理,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凡在我校注册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最长年限四年制为8年,五年制为9年,六年制为10年(含休学时间、延长学习期限和因未注册而取消学习资格的年限),超过此年限者,不予注册。第五十四条 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未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者,在尚未作退学处理的条件下,可向学校申请延长在校学习期限,延长在校学习期限累计最长不得超过2年。申请延长学习期限的手续在规定学制届满当年的4月份集中办理。

第五十五条 超过允许的在校学习期限,学生必须离校。离校时仍未获得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学生可在离校后2年内回校重修。第五十六条 学校对学生所获学分每学年末清理一次,并按下列标准每学进行一次学籍处理(休学学生不算在内):

1.在规定学制的第1学学分清理时,未达到该学培养计划总学分的2/3者,学校给予学业警示。未达到该学培养计划累计总学分的1/2者,学校给予退学处理;

2.在规定学制的第2、3学学分清理时,未达到培养计划累计总学分的3/4者,学校给予学业警示;未达到培养计划累计总学分的2/3者,学校给予退学处理;

3.五年制专业学生在第4学学分清理时,未达到培养计划累计总学分的3/4者,学校给予学业警示;未达到培养计划累计总学分的2/3者,学校给予退学处理;

4.受到学业警示者,院(系)根据实际情况,可提出编入原专业下一年级学习的建议,并报教务处批准;

5.毕业年级在毕业学年的第2学期中期进行学分清理,未达到培养计划累计总学分,可持结业证离校或向学校申请延长学习期限。

长学制高年级学生的学籍管理细则另行制定。第五十七条 对学生作退学处理还包括以下情况:

1.连续2个学期未注册(含以暂缓注册形式)而又无正当事由; 2.休学期满后2周内不办理复学手续; 3.经指定医院确诊,不宜在校继续学习; 4.意外伤残不能坚持学习;

5.未请假或请假未准,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 6.本人申请退学。第五十八条 退学学生应当按学校规定时间办理退学手续离校,其档案、户口转回家庭户籍所在地,学校根据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退还学生已预交学费和其它费用的余额。

第五十九条 每次学分清理后,学籍处理(含学业警示和退学)的结果由各院(系)通知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

第六十条 学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的,在接到退学通知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申诉。申诉程序按照《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办法》执行。

第六十一条 对作退学处理的学生,学校发文并出具退学通知书送交本人,同时报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因特殊情况无法送交本人的,则在校内发布公告。自发布公告之日起5个工作日后,即视为送交。

第八章 毕业、结业、肄业与学位

第六十二条 凡我校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在本细则允许的最长在校学习期限内获得培养计划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达到毕业生基本规格要求时,准予毕业,学校发给毕业证书。

第六十三条 在规定学制年限或延长学习期限届满,学生修满培养计划总学分3/4以上或未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准予结业,学校发给结业证书。学生离校后2年内(根据学制长短,距入学时间四年制不得超过8年、五年制不得超过9年、六年制不得超过10年)可回校重修,经重修达到毕业生基本规格,学校可为其换发毕业证书。换发毕业证书标注的毕业时间,按换发日期填写。第六十四条 学满1学年以上并取得相应学分的退学学生,学校发给肄业证书。被开除学籍的学生,学校发给学习证明。

第六十五条 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学校授予学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长学制学生授予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有关细则另行制定。

第六十六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1.受留校察看处分,毕业前未解除处分;

2.国家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未达到我校要求;[注:留学生、民考汉学生、体育特长生、按美术科目考试入学的学生不受此条限制];

3.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认为不能授予学士学位的其他情形。

第六十七条 毕业前未通过国家大学外语四级考试的学生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破格申请学士学位:

1.在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

2.在核心级期刊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或在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

3.毕业时考取硕士研究生;

4.经学校认定在学术上或其它方面取得特别突出成绩。第六十八条 学校对于已经授予的学位,如发现有舞弊作伪等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情况,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依法撤销。

第六十九条 由于学业原因,获得毕业证书但未获得学士学位者,在毕业当年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可向学校申请学士学位。

第七十条 毕业证书(含辅修)、学位证书(含双学位)及结业证书每年颁发1次,各类证书遗失或损坏一律不予补发,经学生本人申请,学校可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九章 辅修和双学位(或第二专业学士)

第七十一条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学校规定,申请辅修其它专业课程。第七十二条 学生辅修专业的成绩管理由辅修专业所在学院(系)负责。第七十三条 凡主修专业必修课出现2门以上(含2门)课程不及格者,学校终止其辅修或攻读双学位(或第二专业学士)学位资格。

第七十四条 放弃辅修或被终止辅修的学生,在辅修专业已修读的课程成绩,可以作为主修专业的选修课记入学习成绩档案。

第七十五条 毕业时,学生通过辅修另一专业并达到相应要求者,学校发给辅修专业证书;辅修了另一专业并达到相应要求者,且符合双学位(或第二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学校授予相应学位。

第七十六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授予双学位(或第二专业学士学位): 1.未取得主修专业的学士学位;

2.自选修跨学科门类专业学习之日起5学期内未修满双学位(或第二专业学士学位)课程;

3.国家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未达到学校要求 [注:留学生、民考汉学生、体育特长生、美术科目考试入学的学生和外语类各专业的学生也按此条执行]。第七十七条 学生可以根据校际协议跨校修读课程,或交流到其他学校学习,在其他学校修读的课程成绩经院(系)审核和教务处批准后予以承认,由学生所在院(系)教务科登载。

第七十八条 跨校辅修或交流到其他学校学习的学生应服从接收学校的教学管理,遵守接收学校的校纪校规。对违反接收学校学习纪律的行为,由接收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认定后交我校,按《华中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予以处理。

第十章 附则

第七十九条 本细则从2009级学生开始执行。

第八十条 本细则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本细则的修改及补充由教务处提请校长办公会议审批。

华中科技大学 二O一O年七月十九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管理人员名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