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古中婚礼
编辑:悠然小筑 识别码:23-599554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26 10:06:0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古中婚礼

婚礼,无论古今,都被认人生仪礼礼。但其认识则古今不样。古人认,家族血统延续,做晚辈不容推卸重任,即所谓“不孝有三,无”,因此,交合男女阴阳、产生子嗣婚姻礼放个重地位。婚礼婚姻制度有密切联系,从个侧面反映人们文明教化程度。以汉族主体华民族祖先世界各民族样,原始时期经历过乱婚、群婚阶段,进入文明社则基本采夫妻婚姻形式。

最婚礼形式约始于原始社末期,从相传始于伏羲时代定婚“以俪皮(成鹿皮)礼”逐渐演进,夏商时“亲迎于堂”,再周代所完整“六礼”,已步奠定国传统婚礼基础。又经历代发展,使各种各样婚礼仪节更趋繁缛、热烈。

概略而言,国传统婚礼约分婚礼、婚礼、婚礼三个阶段。婚礼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些仪节。先秦时,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期五种(加婚礼时亲迎,即所谓“六礼”),代又逐渐演变出催妆、送妆、铺房等仪节。

古代封建社,婚姻决于“父母命,媒妁言”,因此,婚礼切仪节,包括从择偶至筹备式婚礼系列环节,几都父母双方家长包办,真婚姻当事人反而被排除。

又因男子社地位比女子尊贵,因此,求婚以男方主动。男方家长想儿子娶亲使,先媒使向女家提亲(称“达”),如果女家接受这门亲事,就开始进行纳采、问名等系列仪节。

纳采:男方向女方式求婚

水”——祈祝女儿出嫁婆家关系融洽,不被斥退回。

花轿迎归男家路,呼拥,好不气派:最面开道,紧随执事、掌灯、吹鼓奏乐,然才新娘花轿。沿路吹吹打打,呈现出派喜庆景象。花轿迎至男家,邻人乡亲还索吉利钱,谓“拦门”:送亲以铜钱向空扬撒,儿童争着去抢,叫做“撒满天星”,另有个手执花斗,所盛谷物、豆子以及金钱、果子等物望门而撒——据说以禳避阻挡新妇进门煞神——称“撒谷豆”。新娘轿,但双脚不能履地,只能履青布条、毡席或麻袋。因古人认,地天都神圣境界,不得侵犯,而新娘脚旦土地接触,难免触犯地神,因此,必须铺毡或席避免。唐代白居易《春深娶妇家》诗记叙这习俗:“青衣转毡褥,锦绣条斜。”宋代改毡席,称做“传席”或“传袋”,即以席或麻袋辗转传递,直洞房,席谐音“息”(即儿、代),袋谐音“代”,都传宗接代意思。有使女家亲戚力气较抱新娘轿登床,演变至今,已成娘家舅子抱新娘轿、轿。

当新娘新房门时,还从马鞍跨过去,以示平安,有跨火以压邪。

拜堂: 新娘过门拜见天神地祗、男家祖宗、公婆亲戚及夫婿仪节。

先秦时,新娘拜见公婆新婚

有文雅粗俗分,有时闹过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尴尬不快,但因给婚礼增加热烈气氛,所以婚礼往往少不这节目。

婚姻嫁娶,五邑地区婚嫁习俗主从国传统婚俗发展而。基本按照“三书”、“六礼”习俗程序进行。所谓“三书”指男女双方式缔结婚约定亲“聘书”;过聘礼、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礼书”;结婚当日(迎亲)时“迎亲书”。“六礼”则纳彩、问名、纳吉、纳征、期、迎亲婚礼六个步骤:由男家媒人携带礼物向女家提亲称纳彩;提亲交换男女双方“生辰八字”谓问名;若男女“八字”宜婚,举行订婚仪式,酒祝贺曰纳吉;订婚男家向女方“过礼”曰纳征,俗称“行聘”;聘礼,男家选择婚期,征求女家意见,双方商定嫁娶日期称期;婚礼日男家派出代表女家接新娘曰迎亲。

婚嫁,民间历视事,所谓“终身事”,即单指婚嫁。旧时婚嫁凭“父母命,媒妁言”,礼节、仪式繁,主有出帖、卜吉、完吉、通日、话亲、迎亲、月等。

.出帖:

俗称出八字。旧时人家,儿女若十二、三岁,便有媒人门说亲,若双方同意,女家庚帖(女儿出生年、月、日、时,即八字)红纸,如:王门花女甲子丙寅十卯时。其“王门花女”于红纸四角,“甲子丙寅十卯时”竖于红纸。双方由媒人约好日子,般早晨天放亮时,由媒人送男家,男家女主人手抱只淘箩,装筷子,门槛淘箩接住庚帖,匆匆回转放于灶山香炉。两人见面时,均不说话。

二.卜吉:

俗称八字。男方女子庚帖送算命先生,再报出自己儿子生辰八字,由算命先生卜算,若八字般配,则算成。有些人家并不去算命先生卜算,女子庚帖放于灶山,若八天家太平无事,即被认吉利,算通过。若未卜准,男方庚帖送还女家,并附送包糕,以示歉意。

三.完吉:

俗称定亲。卜吉,男方若认般配,则择吉日,具红封,封有“福”字,书“求结敬”四字,央媒人送往女家,同时送去聘金金耳环、银镯子等定亲物。女方回赠担雪糕。晚男方办酒客,参加媒人、叔伯、娘舅、姑夫等。从此晚女方般不办酒,现办酒,宴叔伯、娘舅、姑夫等至亲。

四.通日:

男家定婚期,先生好张准日帖子,具封筒,媒人向女方提出,求同意。封筒书“谨微奉具亟申”六字,分二行书于两端,书“礼”字。帖子书求容,如:“积善郡添姻眷弟舍儿完婚期眷弟鞠躬”。同时送去礼金、腿带尾巴猪肉两尾鲤鱼。女家回送盒子只面桶。晚,男方办酒宴媒人叔伯、娘舅、姑夫等至亲。至亲迎亲酒送衣、被等礼物,故“吃通日酒,累衣裳袖”说。通日酒般春天举办。

五、话亲: 男方通日时确定迎亲日子,还媒人六月三这天去女家话亲,故有“六月三话早亲”说。女方般故意借故推辞,不留媒人吃饭,原因闺女尊贵,不愿呼即允,二闺女离父母,不免依依不舍,所以般媒人至少跑两趟。若女家留饭,则表示同意。现这个仪式已流于形式。

“三书”、“六礼”,新娘式男家,婚礼新娘新郎双双拜天、拜地、拜祖宗、拜父母以及夫妻拜。,新娘新郎陪同,向男家父母年长以及贺喜亲友献“心抱”(即媳妇)茶。被敬茶喝完茶,给新人封“利市”。入洞房,新郎、新娘饮莲子糖水,其“连生贵子”好意头;饮“百合茶”,其“百年好合”、“白发齐眉”意;吃顺榄,其气、顺利、甜蜜意思。

侨乡旧式奇特婚礼,应数嫁公鸡养螟蛉子最独特,最让人心酸。解放,五邑侨乡有不少男子离乡背井出国谋生,当婚年却没有能力回乡结婚,只好由父母家乡物色象,交纳聘金,定婚约。待儿子从国归,即举行结婚仪式,但往往有许人不能按时回,而女子定婚,不宜久住娘家,于就只公鸡代替新郎新娘成亲。公鸡如新郎样“头”、拜堂。人洞房,代替新郎公鸡被缚房,新娘共度“凉(良)宵”。婚礼如果丈夫三年五载都不回,这时,女方就以领养个男孩,作嗣,即螟蛉子。收养螟蛉子时,举行烧香点烛、祭告天地、禀报祖先定仪式。

“文革”时婚礼仪式简单

新国成立,许久远独特婚俗如“哭婚”、“打花轿”、“头”等都随着岁月流转慢慢地消逝。1950年政府颁发《华人民共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夫妻制,确定婚姻自由准则,男女双方结婚只依法进行婚姻登记,婚姻关系就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干涉。数青年都自由恋爱,条成熟,向双方父母沟通即,女方家量财礼少,但世纪50年代60年代期,侨乡婚礼数发些帖,摆酒席,亲朋好友相聚,热闹番。

“文化革命”期间,破四旧,立四新,侨乡婚俗发生翻天覆地:青年男女择偶都重视方家庭成分,绝“门当户”。农村,贫农子女不挑选地主、富农子女恋爱象;同样,城市工人阶级儿子不娶资本家女儿当老婆。那时婚礼仪式简单,改过去陋习,已经走现代文明。数人举行茶话,称革命婚礼。还有机关干部、知识分子更简单,男女双方商量,领张《结婚证》,法律面举行个庄严而神圣婚礼算完事。

婚礼服饰方面,“文革”时许新

婚夫妇时兴穿军装、红卫兵服装,以显示革命。结婚贺礼,同乡、同学、同事、长辈等新婚夫妇送《毛泽东选集》;乡村村民有送锄头、镰刀等劳动工具。婚礼茶话流行着背诵毛主席语录、诗词唱革命歌曲,最流行革命歌曲毛主席语录歌——《们都自五湖四海》,但“文化革命”期,随着形势潮流发展,人们结婚嫁妆开始注重实惠,结婚重物质,当时结婚新人都追求“三转响”,即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改革开放婚礼添新意

改革开放以,侨乡传统婚姻习俗受西方近代文明婚俗影响,现代婚礼沿袭过去些传统习俗同时,增添许时尚新元素。拍婚纱照、婚车迎送、酒店摆喜酒、旅游度蜜月已司空见惯。结婚日新郎时兴穿西装打领带,新娘时兴穿婚纱。世纪九十年代时尚婚纱材质以缎面主,以突显新娘贵气质;以纱质地婚纱款式以简洁、单纯、素雅基调,强调整体线条塑造,肩部修饰不采吊带式,抹胸式;颜色流行趋势以乳白乳黄首。漂亮晚礼服、款好似公主长拖尾婚纱,抑或套风姿绰约旗袍,女人美演绎极致……

城市婚礼酒店举行,出现主婚人、证婚人。结婚典礼开始,其仪式有如几个步骤:新郎新娘迎宾入席就位;向新郎新娘献花;呜鞭炮奏乐(录音);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主婚人、宾致辞;新郎新娘向主婚人、证婚人及宾三鞠躬;新郎新娘互行鞠躬礼;新郎新娘交换戒指;新郎新娘谈恋爱经过或表演节目;宾开席;新郎新娘向长辈、宾依次敬酒。

集体婚礼成时尚

时序新千年,许新人继承过去单家独户办婚事传统婚礼习俗同时,还现代婚礼仪式相结合,张旗鼓参加集体婚礼。

2000年1月1日,江门市有史以规模最、最隆重世纪集体婚礼江门东湖广场举行。这日,新千年

由女方父母给女儿办置“七”:柜、箱、橱桌、椅子、盆架、梳妆桌,有单衣、棉衣、衣料、被褥(四铺四盖或八铺八盖),点缀物:竹筷子(快得子)、两棵艾(爱)、发面浆糊(婚发家)、盐(有缘法)等些日常品,按类分好,贴红纸或系红绳以示喜庆。当地有两种风俗:有“陪送”由女方送至男家,叫“送陪送”,有男方人帮忙车女方家里去拉,叫“拉陪送”。

礼车:应悬挂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著萝卜,意有头有尾。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饰。

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置于茶盘给新娘回赠红包礼。

不说再见: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时,绝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泼水: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将一碗清水、稻谷及白米撒向新娘,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将扇子掷至窗外,谓弃坏性子;掷扇后应哭几声,且在礼车后盖竹筛象征繁荣。

迎娶队伍以竹筛为先,青竹连根带叶,竹端系猪肉一片,防邪神白虎。

燃炮: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应燃炮竹。

摸橘子:由拿著两个橘子的小孩迎接新人,新娘轻摸橘子,并赠红包答礼。

牵新娘:新娘下礼车时,由男方一福气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入厅。

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故新人应横跨门槛过去。

新娘入厅后要跨过火盆踩碎瓦片。

敬茶:将新娘介绍给家中长辈认识。

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进洞房:以竹筛覆床,桌上置铜镜压惊,新人共同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同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掀开新娘面纱,合饮交杯酒、吃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

观礼喜宴: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

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於门口端喜糖送客。

吃茶:由男方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

闹洞房。

根据儒家经典的记载,周代传统的婚聘礼仪,最突出、最典型的是“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或称纳成、纳币)、请期、亲迎。

1、纳采也就是男家请人向女家说明缔婚的请求,相当于后世的提亲、说媒。我国传统上盛行包办婚姻,青年男女没有自主权。到了当婚当嫁的时候,男方家长便请媒人向早已物色好的女方家长提亲,表达想和对方联姻的愿望。当然,这种选择是有条件的。

2、问名就是纳采得到准许,女家收下了礼物,双方相互探问男女的姓名、年龄、生辰、籍贯、三代(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名号、官职等,以便对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样,问名也要携带礼物,古礼也用雁。六礼简化以后,纳采和问名便同时进行。

3、纳吉是在问名和纳征之间,有一个内容并不简单的“地下工作”,即合婚。这也可以看作是纳吉的一部分内容。我国传统的婚姻,不仅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依据,而且也把“天神之兆”作为依据。问名之后的工作,就是通过占卜的方式考察双方缔结婚姻的可能性,以测婚事吉凶。这一系列活动就是合婚,后世俗称“批八字”。婚姻能否成立,这是最为要紧的一关。倘若其他方面的条件都比较相符,八字不合,也只好就此作罢。

4、纳征又称纳币,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下财礼”、“放定”。只有这次仪注完成了,男家才可以娶过女方来。

5、请期是在纳征之事完结以后,除了作迎娶女方进门的前期准备工作外,就是请期。所谓请期,就是男家占卜择定合婚的吉日良辰,让媒人告知女家,征求女家的同意,相当于后世的“告期”、“下日子”。

6、亲迎是六礼中的最后一道程序,相当于后世的婚礼大典。古礼中的婚礼仪式,并不是一天之内完成的,而是要持续两三天,除迎娶当日外,前后各要延展一天。结婚前夕

祭拜:男方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举行。

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

第二篇:莆田古风俗——婚礼

旧时,莆田人的婚姻大多是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青年男女很少有婚姻自主的权力。选择婚配时,同宗或亲戚中不同辈的不能通婚,还要考虑男女两家的社会地位及经济情况,即要门当户对。婚娶均有古代“六礼”的痕迹。

1.说媒 儿女长大后,父母托媒人为其物色对象,有个别在婴孩时期订婚约的或所谓“指腹为婚”的,一般是由媒人从中说合。媒人为了赚取媒礼,千方百计、花言巧语“玉成其事”。由此酿成婚姻悲剧是常有之事。

2.相亲 媒人说亲之后,其父遇“门当户对”的,即可代儿女登门相亲(一般是男方到女家相女儿),对方要煮线面或鸡蛋当点心招待,倘相中了,才吃下对方煮的线面、鸡蛋,如不中意,就不能动的。

3.送庚帖 男女双方如果同意亲事,就通过媒人互送年庚八字。男方把女方的庚帖放在灶头箸笼里,经过三日三夜,若家里没发生什么事故,就认为此女能服家。尔后,双方各请算命先生推算合婚,看看男女俩有无冲克、合婚的吉凶等等。

4.订聘 断过“八字”合婚后,如双方满意,就由媒人从中商定聘金、嫁妆,再择吉日订聘,俗称和定、办定。男家选定“双日”,请亲戚中认为命运好的妇女6-8人,身着红衫,带礼物,把聘金的一部分和一些金银首饰,送到女家,把戒指、手镯套在姑娘手上,把项链、或金银锁挂在姑娘的

脖子上,俗称“挂月豆 ”。女家放鞭炮,把糕饼果品分赠亲人、邻居,表示女儿已许配于人。然后臵办点心酒菜招待男家客人,并每人一封红包。

5.定日 俗称“请日子单”。男方请择日馆择选结婚佳期,以红帖转告女方,女方回以允期红帖。之后,男女双方根据议定的婚期,各自择日为未来的新郎、新娘“裁衣”。

6.送嫁 姑娘临嫁,女家亲友赠送衣饰、布料、红花、香粉等物,表示祝贺,称为“送嫁”,俗称“捧花粉”。

7.纳吉份 纳吉份莆田人变音为“担试粉”。婚期到时,男方把未交足的聘金、礼物装入红漆礼盘;把猪肉、线面、红米团、菜丸等食物装入红漆“担盘”,共十个或八个盘,分为两组,每组五个或四个,自下而上,由大而小,两组合为一担挑,故俗称“担盘”。如闺女的祖母健在,则须另备肉、面一担奉敬,俗称“妈担”。这个礼俗在仙游称作“起轿脚”。

8.结婚 结婚俗称“成人”,取儿女长大成人之意,故而很隆重又有很多礼仪习俗。

首先是物色“能嫂”和“送房兄”。“能嫂即喜娘”。旧时婚姻,男女素未见面,新娘初到男家,需要能嫂在身边传话、指导礼仪,故应选老于世故、谙诸礼俗、口舌灵便、善于应变的中年妇女担任。选“送房兄”则是古代掠婚风俗的遗留。古代婚姻男方常用暴力把女的掠夺过来,因怕被女方抢回,故需请一批青壮年守夜,年代久远,这批人就演变为帮人家结婚之忙的“送房兄”,因他们以闹房(俗称“送房”)为中心,前后做了不少工作,故主人对他们招待备至,敬称为“送房兄”。

9.其次是布臵洞房、婚筵、绡头、挂表轴、安床等。洞房俗称“新妇房”,门楣挂米筛麻袋和一条男裤。挂米筛麻袋代表天罗地网,为驱除邪祟。挂男裤,为要新妇将来对丈夫服从。洞房内挂条染红猪腿,因俗忌新婚之夜“白虎”占床,故以猪腿禳压之,祈免灾祸。房中除设崭新眠床、橱柜、桌椅外,壁上挂“麒麟送子”或“孔雀开屏”画轴镜屏,床前悬挂“百子红座灯”一对,“送房料”(撒帐,送孩子等用物)例由姐夫或姑丈或送房兄备办。婚筵设在厅堂上,门楣挂横长幅红绸,贴大红婚联,厅堂内外挂满贺幛。婚期前一晚(俗称“上头暝”),新郎新娘要分别在家中举行绡头(俗称“上头”)仪式。新娘的绡头是开脸(用细绳纹去面上的汗毛),梳妆,缚高髻。新郎是剪发、剃脸、戴礼帽,还要沐浴。之后穿上“上头服”(这副衣裤婚后收藏起来,等到本人临终时再穿上),待到事先择定的吉时,请福寿双全、夫妻健在的长者为新郎梳头,然后束发加冠(戴上插金花五蕊的礼帽),送房兄唱赞:今早“上头”喜匆匆,东来紫气满华堂,××(男女两方的姓氏)二姓谐连理,新郎新妇振家风。婚日凌晨,悬挂表轴于厅堂壁上。表轴俗称“表

德”,四尺长两尺宽,分左、中、右三行书写;左行写新郎的原名和字,中行写上新郎的表德字,一般为二个字,斗大,意义与原名相谐,多取吉利字眼,右行写上新郎在同族同辈中的排行。挂表轴时,放鞭炮,送房兄赞:挂起表德真及时,金鸡报喜迎佳期,亲朋戚友来贺喜,一举成名天下知。接着男家用铜钱垫洞房里眠床的四个脚,俗称“安床”,取夫妻恩爱平安吉利,共同劳动发家致富之意。安床时赞:眠床垫上太平钱,岁岁平安福来临,一对鸳鸯交颈睡,夫妻恩爱百年亲。

10.婚日上午,男家雇红轿,由媒人和“能嫂”到女方家去接新娘。红轿俗称“新妇轿”,轿上四周披围红绸,并在轿门上挂一块猪肉,亦禳“白虎”之俗。新娘用大红帕(俗称“新妇罩”)罩住头面,带着“新娘妈”像由“能嫂”引导,哭别父母,然后抬往婆家。传说 “新娘妈”是莆田古时一位爱护女子收养弃女的黄氏妈的化身,闺女们以她为保护神,以一支红箸为骨,灯笼座为座,用红头绳束三十六根稻草,糊上红纸衣裤、头面、四肢,扎成一善良妇女形状。旧时莆田女子出嫁,都要带她到夫家奉祀,以求平安。新妇轿到了婆家门口,男家的公姑、妯娌、大人、小孩等均暂回避,并熄灭灶堂里的火,俗叫“避冲”,冀日后一家和睦相处。新娘下轿进入厅堂脚不能沾地,必须踏着米袋,共五条,取个“五代见面,代代好”的吉利。在仙游,迎亲时有个独

特习俗,是新郎要亲自往女家去迎亲。

11.新娘下轿后,送房兄将妆奁中的蚊帐挂到洞房的眠床上,并以红枣、瓜籽、花生等果品向蚊帐的四角撒去,俗称“撒帐”,取多子多福之意。此时赞道:撒帐东西南北方,百无禁忌姜太公,桂子兰孙联科甲,荣华富贵喜苍苍。黄昏时,送房兄又行“送孩儿”礼,送房兄分别手持龙凤灯、百子炮、双喜花烛和一对白瓷“孩儿仔”、果盆等由婚筵附近的土地庙开始,列队鼓乐放炮送入洞房,由新郎新娘接过这对“孩儿灯”安放帐内板架上。由捧果盒的赞:今夜大家“送孩儿”,新郎新娘笑微微,燕尔新婚鱼得水,早生贵子耀门楣。

12.新娘下轿后,新郎新娘由“能嫂”作礼仪指导,先拜天地,再拜父母,然后夫妻对拜,行合卺大礼。之后,又端出猪头、猪腿、线面等祭告祖先,俗称“告祖”。新郎带新娘叩拜祖宗后,又逐一跪拜全家各位尊长,有些地方受拜人应回以“红包”。礼毕,新郎新娘双双进入洞房。

13.拜堂、告祖后,宴请贺客。厅堂左上第一桌面对大门的座位是首席大位,俗称“横头位”,乃新娘母舅座位。其余座次,请乡里年高望重长者就座。如母舅姗姗来迟,须一请再请,要他来后方可开宴。

14.宴罢,送房兄为首拥入洞房闹洞房。第一个节目是“抱出灯”:新郎抱起新娘,新娘举双手,取床前悬挂的两盏“百

子灯”互换挂好后,才能把新娘放下,赞曰:洞房花烛小神仙,一对凤灯挂两边,东西交换入门喜,一刻千金乐少年。“灯”谐“丁”音,出灯表示出丁,取早生(男丁)贵子之意。接下来是“做经文”。所谓做经文,即古代新婚戏妇之俗。送房兄事先准备一些妙趣横生的节目,此时用来导演,让新郎新娘作主角“逢场作戏”,夫妻对话、动作等多带有戏谑、挑逗的内容,故意制造闹趣为难新婚夫妇,多由“能嫂”解围圆场。一直闹到更深夜阑,雄鸡初唱时才结束,放鞭炮后,送房兄赞:大家齐出门,双双掩房门,洞房初会面,夫妻情意绵。赞毕,大家退出洞房,将房门掩上,俗称“ 掩门”。

15.回门俗称“请转马”或“请子婿”。婚后第二天,上午新娘出厅堂问候翁姑及长辈,会见家中亲人,俗称“出厅”。并下厨房第一次作炊事,即古诗的“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这天新娘家小舅子来请新娘偕同新郎回外家拜见“外家”长辈亲友。娘家设午宴款待,俗称“子婿酒”,酒后新郎先告辞回去,新娘则等到黄昏时才返家,带回童子鸡一对,红纸封腰的甘蔗一双,祝愿从头到尾夫妻和气,日子甜蜜。去时新娘坐轿在前,回程时在后;古时是骑马回门,故俗称“请回马”。

16.换花 婚后第三天,女方备办“换花篮”,由小舅子送到男方,看望才出嫁的亲人。“换花盘”有红白纸花等,白花象征得男孩,红花象征得女孩。

17.送年暝就是新婚第一年的农历腊月廿五日,娘家备办担盘给婿家送礼。礼物有线面、猪蹄、红米团 等,还有一对大红绸布金字的红座灯,由一个6?7岁的小男孩送上门。第二年起年年送的只是白纱彩绘的灯笼一对,加上一支小灯笼(叫灯仔),寓意“年年添丁”。

第三篇:古中医书鉴定

古中医书鉴定

“我们家有多部包括《本草纲目》等在内的古医药书,是祖辈留下来的,古中医书鉴定。有的是光绪年间印制,有的则找不着任何时间线索。”近日,省会刘先生打进本报热线求助,希望能帮他鉴定一下古医药书的收藏价值和医学价值。

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老家是承德,爷爷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家里有许多古医药书籍,这些书籍大多是爷爷的师-父流传下来的。在刘先生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之后,这些书籍也被孩子们拿的拿,扔的扔,刘先生的父亲也拿了一些以备以后有孩子学医用。然而,孩子们对医学都不感兴趣,这些书籍也就成了废品,一直放在床下面的箱子里无人理会。近日,刘先生收拾屋子时又发现了这些书籍。

随后,记者在刘先生手中看到了两部《本草纲目》和一部《经脉诀全集》。这些古医药书约长20厘米,宽15厘米,非常破旧,还有一些被老鼠咬过的痕迹。每部书籍均由一个布料的蓝本包着,里面则有几小本组成,每本都是手工线装,封面均有手写的类别分类等。里面的纸张非常薄,书页已经全部发黄,字为繁体,加之比较专业,大多难以辨识。《经脉诀全集》显示光绪年间编制,但《本草纲目》却没有任何时间线索。“有人说一般在封面或封底会有印制时间,但我们把书都翻遍了也没有找到任何线索,古董鉴定《古中医书鉴定》。”刘先生告诉记者,听父亲讲,这些书籍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刘先生曾将书拿到古玩市场等地找人查看,但没有人说出它们的价值。

刘先生表示,不知这些书籍无有医学价值或收藏价值。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如果有医学价值,希望该书的药方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如果有收藏价值则好好收藏。“希望有关人士能帮我鉴定一下,好让它们去造福更多的人,以免在我这里浪费。”

“我们家有多部包括《本草纲目》等在内的古医药书,是祖辈留下来的。有的是光绪年间印制,有的则找不着任何时间线索。”近日,省会刘先生打进本报热线求助,希望能帮他鉴定一下古医药书的收藏价值和医学价值。

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老家是承德,爷爷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家里有许多古医药书籍,这些书籍大多是爷爷的师-父流传下来的。在刘先生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之后,这些书籍也被孩子们拿的拿,扔的扔,刘先生的父亲也拿了一些以备以后有孩子学医用。然而,孩子们对医学都不感兴趣,这些书籍也就成了废品,一直放在床下面的箱子里无人理会。近日,刘先生收拾屋子时又发现了这些书籍。

随后,记者在刘先生手中看到了两部《本草纲目》和一部《经脉诀全集》。这些古医药书约长20厘米,宽15厘米,非常破旧,还有一些被老鼠咬过的痕迹。每部书籍均由一个布料的蓝本包着,里面则有几小本组成,每本都是手工线装,封面均有手写的类别分类等。里面的纸张非常薄,书页已经全部发黄,字为繁体,加之比较专业,大多难以辨识。《经脉诀全集》显示光绪年间编制,但《本草纲目》却没有任何时间线索。“有人说一般在封面或封底会有印制时间,但我们把书都翻遍了也没有找到任何线索。”刘先生告诉记者,听父亲讲,这些书籍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刘先生曾将书拿到古玩市场等地找人查看,但没有人说出它们的价值。

刘先生表示,不知这些书籍无有医学价值或收藏价值。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如果有医学价值,希望该书的药方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如果有收藏价值则好好收藏。“希望有关人士能帮我鉴定一下,好让它们去造福更多的人,以免在我这里浪费。”

第四篇:越中览古

越中览古【赏析】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作者生平】

李白(701—762年),生于701年,汉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又称为“诗仙”。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乡),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四九四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四七三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诗写的就是这件事。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这一历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他选取的不是这场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在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

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都凯旋了;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占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春殿”的“春”字,应上“如花”,并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写这一点,就把越王将过去的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表达得非常充分了。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消。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还有什么呢?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诗篇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获致的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更觉凄凉之可叹。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李白另有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可资比较:“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作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一句之中,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炼而又自然。次句接写当前景色。青青新柳之外,还有一些女子在唱着菱歌,无限的春光之中,回荡着歌声的旋律。杨柳又换新叶,船娘闲唱菱歌,旧苑荒台,依然弥漫着无边春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却一切都已化为乌有。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象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作历史的见证人罢了。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但越中一首,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意。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古》比较赏析教案

通过两首主题相同,题材近似比较阅读,了解通过对比,表达情感的写法。

《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古》

教学目的1.学习诗歌通过意象、意境来表现情感的写法。2.学习通过对比,表达情感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把握意象。2.难点:学习对比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卧薪尝胆”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当李白南游吴越想起这段历史的时候,他的感情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越中览古》。

二、作者信息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途。

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其七绝作品语言明朗精练,声调和谐优美,写景抒情,深入浅出。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三、教师范读,学生背诵。

四、诗歌讲解

1.师问:一般的绝句,一、二句为一组,或写景或叙事,三、四句为一组,或议论或抒情,用现代汉语的方式去划分层次的话,一般是一、二句为一层,三、四句为一层,本诗在结构上与以前学过的绝句有何不同?诵读时应注意些什么?

明确:这首诗前三句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在诵读时,本诗二、三两句间的停顿宜短一些。最后一句,“只今惟有”四字要重读,其后应作一顿,然后徐徐吐出“鹧鸪飞”三字,以示其中含无限感慨之意。

2.师问:作者选取了哪两个镜头?

生答:镜头一,战士凯旋,大家都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

生答:镜头二,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样的美人,就站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侯着他。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

3.问:可是这样的镜头现在都没有了,“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人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流露出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慨叹。

问: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明确:对比写作手法。

五、与另一首《苏台览古》比较赏析

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作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一句之中,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炼而又自然。次句接写当前景色。青青新柳之外,还有一些女子在唱着菱歌,无限的春光之中,回荡着歌声的旋律。杨柳又换新叶,船娘闲唱菱歌,旧苑荒台,依然弥漫着无边春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却一切都已化为乌有。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象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作历史的见证人罢了。

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但越中一首,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意。这是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两首都表达出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P

杜甫《蜀相》赏析

沉郁顿挫 统体浑成 ——杜甫《蜀相》赏析

《蜀相》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和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古代的祠庙都有庭院和殿堂。人们要进入殿堂,要拾级而上。“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这颔联两句,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近,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映阶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一团糟,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确切些说,应当把这两句看成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这正如宋代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一书中所说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是屡见不鲜的。如杜甫在夔州时所写的《武侯庙》一诗,开篇两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写出了庙外景色的荒芜,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就是生动的一例。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的写景抒情诗句,可以说是真正达到了这种境地。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是,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因为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一般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打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巧。清代沈德潜曾经说过:“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亦不尽然。„„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杜诗的议论正由于有情韵,不仅没有冲淡诗的气氛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诗的抒情气氛更为浓重,形象更为丰满。仇兆鳌说这两句诗写得“沉挚悲壮”;浦起龙认为这个联语“句法如兼金铸成,其贴切开侯;亦如镕金浑化。”都是很有见地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今陕西省?d县西南),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清代王渔洋曾经说:“为诗结处总要健举。”沈德潜也认为“宕出远神”是诗歌结尾的一种好方法。所有这些妙处,都在本诗的结句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凭吊古迹的作品非常多,有的人到一处名胜古迹,照例做一首诗,里面有没有感情呢?多少有一点,但谈不上深厚。我们说杜甫是抒情的对手,在凭吊古迹的诗中,虽然说的是古代的事,但也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蜀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首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前后两个部分以一个“自”字,一个 “空”字为纽带。诗人看到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伟人的祠庙竟变得如此破落,荒凉,从而引起种种感慨。些诗看似抒的吊古之情,实际上也是作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蜀相》一诗的艺术形式也是很完美的。

古代诗歌跟古代散文一样,很讲究起承转合的章法。所谓“起承转收,一法也”。《蜀相》这首诗的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第三、四两句,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第五、六句,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第七、八句,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合”。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着诗的另一个写作特点是:成功地写出了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借以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的凭吊古人的特定心境。此外,诗句还具有非凡的概括力,这突出地表现在第五、六句对诸葛亮的为人和一生功业的表述上。

“李杜文章万丈高,就中诗律杜陵豪。”杜甫的律诗的确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尤其是夔州以后的诗作,更加成熟。他的律诗对仗工妥,用字精当,声音和谐。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律诗的这些长处,我们在细读《蜀相》这首诗时,是能够领悟得出的。

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西南时,为追怀诸葛亮所作。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一是抓住祠堂典型环境的特征,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真切。二是对诸葛亮的政治活动作概括的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的形象。结尾两句,更从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这两句苍凉悲壮,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力扶王室,志清宇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形象,成为后世忠君爱国的士大夫们崇拜学习的榜样。每逢国家动荡之秋或偏安之时,总有一些诗人们将诸葛亮形诸笔墨,通过热切地呼唤英灵来寄寓自己希望当代英豪站出来平定天下的理想。杜甫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初到成都之时。这时持续了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命运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杜甫到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去凭吊,写作此诗,自然不单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含有忧时忧国的深心的。读着这首诗,我们脑际浮现的,决不只是往古英雄诸葛亮的形象。还有抒情主人公伤时感事、叹息哭泣的荧荧泪光。这是一首感情极为浓烈的政治抒情诗,它的悼惜英雄、感伤时事的悲痛情绪渗透在每一句每一字之间,但表现手法却颇有奇特之处。它既不直言抒情,也不婉转托意,而是采取前半描写景物,后半纯乎用事与议论的办法,以写景时的心理活动线索开启出对于凭吊对象的精当评论,从中自然透发出诗人满腔的激情。诗的前四句,描写祠堂之景,在描写中隐然流露出同样是忠君爱国者的杜甫对于诸葛亮的迫切仰慕之情。首联二句,自为问答,记祠堂之所在,但目的不是为了交代地理位置,而是为了寄寓感情,故用“何处寻”以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次联二句,写祠庙荒凉之景,“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白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宋代以后,有不少诗话家不主张诗中发议论。认为诗以不犯本位为高,议论便落言筌,不是诗的本色。明清有些论者,甚且以为老杜的包括《蜀相》在内的许多名篇是“纯乎议论”之作。我认为,诗既然要表达作者喜怒哀乐之情,就免不了有时要议论,问题不在于能不能议论,而在于议论得好不好,有没有分寸,是否有助于深化作者的感情和篇中的意境。此诗后半的四句议论,就是可为后世诗人效法的成功范例。首先,这段议论从生动的写景中自然地引发出来,丝毫也不生硬枯燥,而是饱含情韵。既切合吟咏对象的形象内涵,又带着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强烈感情,它精辟而凝炼,将全篇的主题思想升华了。其次,议论中用的就是诸葛亮本人的故事,它们具有极高的概括性,本身便含有形象思维,能够唤起读者对于渚葛亮一生的联想。“三顾”句令人想起三顾茅庐和隆中决策,“两朝”句与“出师”句更令人怀念诸葛亮辅佐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取两川、建蜀汉,白帝托孤、六出祁山和病死五丈原等等感人事迹。这与一般抽象议论绝然不同,是既能寄托作者感情、又能启发读者激情的诗化的议论。从全诗抒情层次来讲。“天下计”推崇其匡时雄略,“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老杜本人的忧国之心也隐隐然寄托其中。有这两句的沉挚悲壮,末联再作痛心酸鼻的哀哭之语,才显得全篇精神振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末联二句,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唐代永贞革新的首领王叔文、宋代民族英雄宗泽等人在事业失败时都愤然诵此二语,可见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技巧所铸成的悲剧美是如何历久不衰了。

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诗人初游成都武侯祠时。诗前四句写祠堂之景,“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杜诗解》)。后四句议丞相之事,“就公始未以寓感慨”(《唐诗摘钞》)。前四句写得疏洒,后四句议得沉郁。

诗句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辅国功业,大笔如椽。三顾,三次拜访,指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县西20里)时,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已打天下。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屡屡,多次,指刘备屡屡跟诸葛亮商讨。天下计,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刘备、刘禅两朝。开济,指辅刘备开创基业,佐刘禅匡济危难。《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初,亮自表后主曰:‘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这就是“老臣心”。“一方面是知人善任,终始不渝;一方面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付托之重,一方面图报之诚。”(周汝昌语,见《唐诗鉴赏辞典》)天下计,可见诸葛亮的匡时雄略;老臣心,可见诸葛亮的报国苦衷。诗句属对工致,沉郁顿挫,反映了诗人对这位蜀汉丞相的无比崇敬而又无限惋惜的感情。“有此二句之沉挚悲壮,结作痛心酸鼻语,方有精神。宋宗简公归殁时诵此二语,千载英雄有同感也。”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谙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谙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第五篇:18古中成人礼

古饶中学“青春绽放,精致淮北” 18 岁成人宣誓仪式流程

十八岁成人仪式开始(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火红的青春点燃梦想,激情的岁月放飞希望!十八岁,是对懵懂幼稚的道别,十八岁,是与成熟稳健的相约。十八岁,是绽开生命最灿烂的微笑,十八岁,是奏响人生最美妙的乐章。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古饶中学“青春绽放,精致淮北”十八岁成人仪式宣誓活动。同学们,为了给大家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校团委在市、区两级教育局和学校党委的安排下,给予本次活动以热切关注和大力支持,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在主席台前就做的各位嘉宾:他们是xx二中党总支部书记、校长——xxx校长、副校长——xxx老师、副校长——xxx老师、团委书记——xxx老师、教导处副主任、高三年级主任——xxx老师,特邀嘉宾——家长代表xxx老师。

现在由我们学校的姜校长宣布:“青春绽放,精致淮北”十八岁成人仪式宣誓仪式现在开始!

一、奏唱国歌

二、诗朗诵:《十八岁的畅想》(学生高三理4许团结和赵永贺)

三、颁发成人纪念章 四、十八岁成人宣誓:

五、姜校长讲话

六、校党委黄书记讲话

七、教师代表高三年级组组长袁自云讲话

八、家长代表高三理3赵振涛的家长赵德好同志对我们进行长辈寄语,感谢他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成人礼。

九、学生代表讲话

二、诗朗诵:《十八岁的畅想》(学生)18岁畅想曲 18支蜡烛,被轻轻吹灭,今天的我们,被阳光召唤,奔腾的热情,汇成明天引吭的高歌。

是否还记得童年的无忧无虑,天地之间和伙伴快乐的游戏。

是否还记得第一次把书包挎上肩头,从此和老师同学结下永恒的情谊。是否还记得风筝、玩具枪、花裙子,庄严的队礼和珍藏秘密的小小日记 当这一天悄然而至,我们是否陌生地不知所措,还是因为期待而怦然心喜? 久违的梦变成现实,我们的心阵阵激荡,我们的头渐渐高昂。18年的路程,留下多少蹒跚的足迹。

18年的成长融入父母老师多少无私的哺育。当青春的旋律翩翩响起,我们的心中涌动着多少难言的感激。当青春的旗帜冉冉升起,我们的肩头担负起祖国神圣的希冀。激动,欢笑,惶惑,害羞,微笑,眼泪,鲜花,自豪,18岁,让我们向祖**亲庄严宣告,您的儿女已经长大成人了,您曾经赋予我们的培养、关怀和希望,都将化作我们百倍、千倍的回报!18岁,张开你的双臂,担负起更实更重的人生责任,18岁,挺起你的胸膛,怀抱更广博的精彩世纪; 18岁,昂起你的头,去迎接生命的风风雨雨。18岁,迈开你的脚,去攀登成功的步步阶梯!啊——18岁!

青春的火焰蓬勃、燃烧、飞舞、奔腾,让不懈的搏击去激荡人类生命的活力。二十一世纪的钟声,正在隆隆作响。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一切都在不断成长,太阳将继续辉煌,因为我们正阔步跟上。

18岁,青春的号角铿锵作响,18岁,年轻的活力奔涌激荡,18岁,让我们用青春的名义宣誓: 为了昨天的纯真,为了今天的责任,为了明天的理想,我们成长,我们上路,我们将托起明天的太阳!

三、颁发成人纪念章 四、十八岁成人宣誓:(学生:集体或领读)“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十八岁成年之际,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社会主义社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五、姜校长讲话 成人仪式领导致辞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同学们在这里举行庄严而隆重的18岁成人仪式,我感到非常高兴。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年满18岁的青年同学致以真诚的祝贺!祝贺你们成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公民,同时也向多年来为你们健康成长付出心血的父母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八岁是人生的转折点,意味着你们已迈入成年人的行列,将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神圣权利和义务,将承担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在这个年龄阶段,人的体力、智力、创造力均已进入了高峰期,人生美好的青春期已经到来,奋斗之花也将开得最美最鲜艳,我们的人生将从此拉开无比壮丽的新篇章。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无数个先人用他们的青春和智慧作出了榜样。如伽俐略十八岁发现钟摆原理,肖邦十九岁前往维也纳,推出了使整个音乐界如痴如狂的专场音乐会;郭沫若十九岁发表了著名的诗篇《女神》„„

今天,我们的同学们站在这里庄严宣誓,告诉世界也告诉自己,你们已经长大,已经站在人生这一个新的起点上。但是,不知同学们是否已做好了成年人应承担责任的准备?是否已告别幼稚走向成熟?是否能让父母和师长放心地将你放飞?未来的人生路还很漫长,为此,我代表学校和老师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希望:

第一,要志存高远,树立崇高的理想。理想是人生不朽的乐意,是一个人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就应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且要为实现这个理想而顽强努力,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不改初衷,矢志不渝,他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实现理想,应该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掌握服务社会的本领。现阶段,同学们应该倍加珍惜在学校里的最后学习时光,刻苦学习,发奋图强,学好技术和本领,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第二,要增强责任意识。十八岁是同学们成长的里程碑。当你们举起右手,面向国旗,发出成人的誓言时,就意味着从此你们将担负起更大的责任。根据国家的法律,当你们已步入成年人的行列,宪法赋予你们政治权利,民法赋予你们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从今天起,你们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父母负责,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作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第三,要严格自律。同学们,没有严格的自律精神,远大理想就无从实现,责任意识也无从谈起。希望同学们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走进校园就做一个遵守校规校纪的好学生,走出校园就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同学们,18岁,如旭日东升,朝气蓬勃,希望无限,在你们的心中要永远珍藏这美好的一刻,激励自己去努力,去奋斗,迈开人生精彩的一步。作为共和国新一代成年公民,整个社会和民族对你们赋予了新的希望,愿你们牢记誓言,与时俱进,永远朝气蓬勃,健康向上,努力奋斗,去拥抱美好的明天吧!

谢谢大家!

六、黄书记讲话

18岁成人仪式领导讲话稿 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在这里首先预祝我校各位年满十八周岁的青年永远充满着浪漫与激情,洋溢着朝气与活力!同学们,18 岁,不仅是生理的标志,更是心理的成熟的标志,是人生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生命长河中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十八岁意味着什么?走向成人的你,应该思考一下:你在思想上、心理上准备好了么?今天,短暂的仪式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这一仪式不仅意味着同学们将逐渐告别稚嫩走向成熟,走进社会,可以获得法律意义上成人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将履行对社会的义务和承担社会赋予你们的责任。“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是我们十八岁成人的誓言,更是我们年轻公民对祖国、对未来的庄严承诺。

十八岁,是人生旅程重要的青春驿站;十八岁,是从少年时代迈向成人阶段的关键一步。它意味着你们已经长大成人。你们生逢盛世,赶上了我们祖国改革开放、欣欣向荣的大好时光。中华民族雄立于世界的宏伟蓝图在召唤着你们,历史把机遇和挑战摆在了年轻一代的面前。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伟大的祖国,是你们责无旁贷的选择,也是历史赋予你们的神圣使命。各位同学、青年朋友们,成人只是年龄上的自然过渡,希望你们通过十八岁成人宣誓,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自己的理想、抱负和祖国、民族的前途有机结合起来,把十八岁作为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立爱国之志,行效国之举,在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伟大事业中谱写美好的青春乐章。谢谢大家。

七、教师代表袁自云讲话 18岁成人仪式教师代表讲话 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为你们举行十八岁的成人礼,我代表老师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祝贺,祝贺你们告别幼稚和依赖,走向成熟和独立,祝贺你们雏鹰展翅翱翔蓝天,并欢迎你们成为我们成年人中最年轻,最有生机的一族。

日出日落,潮起潮退,花开花谢,在自然界有规律的演变中,不知不觉,当年的小小少年已阔步迈入了十八岁的成年人行列,就像一台大戏在即将拉开帷幕之际,你们是舞台上的主角,跃跃欲试,父母师长是舞台下的观众,正以期待的目光等待着你们精彩的演出。此时此刻,我作为你们的师长,作为你们的老年朋友,我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你们说,说说我对人生的感悟,说说我对你们的希望。

成人礼是人生的一个分界岭,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十八岁是生命里的一个里程碑。今天当你们拥有了独立行为能力时,便也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人类生存的法则,也是文明社会的法则,只有懂得负责,而且又有能力能够负得起责的人,才能被社会所认同,被社会所接纳,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受到他人尊重的社会人。

十八岁的成人礼,父母师长陪伴你们回顾成长历程,展望未来发展,今日以后,你们要让父母看到我家儿女初长成,往日那个爱撒娇,常任性,甚至有点叛逆的小孩儿变得负责任,会体贴,懂宽容,讲感恩的小大人。要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你们身上流露着成年人自立、自强、自信、自主、自律、自省等优良品质。同学们,不管你是否作好了准备,你的十八岁已经到来了,但是,你是否具备了与十八岁相匹配的心智?这是今天值得我们每一个十八岁年轻朋友深思的问题。历史告诉我们:十八岁要有成年人的担当,十八岁要有成年人的坚强,十八岁要有成年人的信仰,十八岁要有成年人的智慧,十八岁要有成年人的博爱,这就是十八岁的高度,这就是成年人的成熟。十八岁的季节,厚积着十二年寒窗的苦读,伴随着你们成人礼而来的是你们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考验和选择,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使命——高考。在学会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之前,你们首先要学会为自己负责。看着教室里高考倒计时牌上一天比一天少的醒目数字,不要彷徨,不要犹豫,不要退缩,更不要幻想,让我们脚踏殷实的大地,辛勤耕作在知识的田野里。高三是座山,翻越它“一览众山小”,让我们以成年人的恒心去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以成年人的毅力去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以成年人的心态去看待每一次考试成绩的进退,不惧失败,不畏挫折,不言放弃,坦然正视,勇敢面对,豁达处理,和自己比力争每天进步一点点。请相信,成功的机会永远只青睐于有准备的人。十八岁的年龄如歌如梦,十八岁的青春无怨无悔。最后,祝福同学们,健康成长,青春永驻,收获理想成绩,给神圣的18岁成人礼献上一份最厚重、最辉煌的礼物。谢谢大家!

八、家长代表讲话(长辈寄语)十八岁成人仪式家长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很荣幸在这里代表学生家长,向步入成年人行列的同学们,表达我的祝愿!十八岁是标志着一个人成熟的年龄,作为父亲,看着自己的孩子从稚嫩的儿童,长成一个高大的小伙子,心中的自豪和甜美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在此,我向我的儿子,以及所有已经是成年人的同学们提几点希望和嘱托。

第一,希望你们要加强道德修养,坚定理想和信念。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用科学的理论为人生导航,你们不但要在年龄上、生理上成人,更要在思想上、心理上成人,要学会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打牢道德修养的根基。

第二,希望你们珍惜优良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十八岁的你们必须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沉稳,刻苦努力,把握好学习生活的每一天,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件事,以优异的成绩换取今后的成就。

第三,希望你们自强自立,学会担当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西方国家,父母要求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要帮助家长承担家务。18岁时,便要求孩子独立,总统的女儿刷盘子,富翁的孩子在打工等等,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只有这样,才能让你们学习到足够多的生存本领,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现在你们也18岁了,我希望你们以成人的心态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像你们那些优秀的校友那样,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第四,希望你们身心健康。学习的任务十分艰巨,你们要在抓紧时间努力学习的同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证学习效果。我希望你们以强健的体魄完成学习任务,以坚强的毅力,来塑造自己的精神品格,以持之以恒的心态,去写就非凡壮丽的人生!

亲爱的同学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展开你们丰满的羽翼飞翔吧!我衷心希望你们珍藏这美好的时刻,在你人生生命历程中永远牢记成人仪式上的庄严宣誓,认真履行我国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谢谢大家!

最后,我代表所有的父母,祝你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九、学生代表讲话

18岁成人仪式学生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这是一个明快温暖的春天,这是一个我们大家都会铭记一生的春天。十八年前,一声嘹亮的啼哭划破静寂,我们开始了人生的旅程。三岁,亲情给我们温暖;七岁,知识给我们力量;十二岁,单纯给我们多彩;十四岁,善感给我们忧郁;十六岁,彷徨给我们思考;十八岁,成熟给我们淡定。十八年的风雨和阳光,十八年的泪水与欢笑,十八年的回忆积淀出蓬勃而美丽的青春,终于在今天诗意地绽放!

站在十八岁的门槛上,世界将落在我们年轻的肩膀上,生活的舞台从此要我们独自出演。雁过留声,你的青春、你的人生,究竟给这个家、给这个世界、给你自己留下了什么?十八岁的我们,要学会清醒、独立、沉静地思考。思考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是感恩。首先应该感恩父母。曾有人在十八岁时说过这样的话,他说:“我为什么显得成熟,因为我理解父母。”在这里我本想多写一写母爱和父爱,然而提起笔来,却发现任何华丽的语言都是那样苍白。爱似大海静水流深,最深的爱里你看不到浪花。父爱和母爱是没有具体内容的,它是闭上双眼浮现出来的十八年来点点滴滴日日夜夜,它是贯穿在我们整个生命里的所有的故事,它是母亲的操劳和父亲的奔波,它是母亲的皱纹和父亲的白发,它是母亲的笑容和父亲的鼓励,它是母亲的泪水和父亲的叹息。这样的恩情,是不能用数字度量,也不能用语言歌颂的。只有用行动去报答,只有用我们成长的双手撑起这个家,用我们全部的生命去感恩、去尽孝、去分享、去分担。

其次要感谢我们的老师。回顾走过的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和我们一起,朝起晚归披星戴月,他们欣慰着我们的进步,他们烦恼着我们的烦恼,他们梦想着我们的梦想。不管我们将来是飞黄腾达还是平凡如故,请不要忘记感激和报答老师。因为在思想的世界里,是老师教会我们站立;在科学文化的世界里,是老师教会我们行走和奔跑。从这个角度,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应该被古中学子永远地牢记!

再次,我们也要对身边的朋友和亲人感恩,去关爱、去奉献,感激他们给生命以温度。我们也要对缤纷的世界和多彩的社会感恩,去观察、去体悟,感激他们给生命以广度。我们也要对人类博大的文化和深邃的科学感恩,去学习、去探索,感激他们给生命以深度。余秋雨说:青年时代的使命,是以惊喜和谦卑之心,努力让自己单薄的生命接通人类。我想,我们要做的,第一是学会思考,第二是学会感恩,第三是学会承担,第四是学会奋斗。

从十八岁这一天起,我们已经是完完整整的共和国公民。我们不仅仅是一个自我,我们是家国天下,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青年,是希望、是未来、是力量和脊梁!从十八岁这一天起,我们的生命里不应该仅仅有琐碎的生活,还要有梦想,我们的梦想、全家的梦想、以及中国的梦想!未来的中国将是我们的舞台,我相信大家都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我们不断地拼搏,不断的求索,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如今近在眼前的一个梦想便是在即将来临的高考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迈入十八岁,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应该理性的面对高考,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不抛弃,不放弃,在今后的高中岁月里好好地拼一把,不要给人生留下遗憾。同学们,加油吧,今天我们以古中为荣,明天古中将为我们而自豪!

此时此刻,我们聚集在这里,由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见证着迈入十八岁,成为一个成年人。这昭示着一种荣耀,更提醒着一种责任。这份责任就是我们要学会爱,爱得理性,爱得深沉,爱得真挚,爱得长久。爱我们的家人、我们的老师和朋友,爱这个社会,爱伟大的祖国,爱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和九州的土地。爱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独立的思想、耿介的人格以及勇锐的精神。爱人类璀璨的文明和精妙的科学。还有,爱我们自己。

从此刻起,让我们真心地热爱生命和生命赋予我们的一切吧,我相信,这包括了对所有关怀我们的人最好的报偿,这也包括了我们的锦绣前程,我们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谢谢大家!

十、结束。四、十八岁成人宣誓词:“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十八岁成年之际,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社会主义社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四、十八岁成人宣誓词:(学生:集体或领读)“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十八岁成年之际,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社会主义社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四、十八岁成人宣誓词:“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十八岁成年之际,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社会主义社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四、十八岁成人宣誓词:“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十八岁成年之际,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社会主义社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四、十八岁成人宣誓词:“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十八岁成年之际,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社会主义社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四、十八岁成人宣誓词:“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十八岁成年之际,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社会主义社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四、十八岁成人宣誓词:“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十八岁成年之际,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社会主义社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四、十八岁成人宣誓词:“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十八岁成年之际,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社会主义社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四、十八岁成人宣誓词:“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十八岁成年之际,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社会主义社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四、十八岁成人宣誓词:“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十八岁成年之际,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社会主义社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四、十八岁成人宣誓词:“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十八岁成年之际,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社会主义社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六、余校长讲话 18成人仪式领导致辞

尊敬的领导、老师和家长们,亲爱的青年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庄严而隆重的18岁成人仪式,首先我代表学校向步入18岁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走进成人的行列,同时也向为你们的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的老师、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

18岁,是人生的转折点,预示着你们将以一名成人的身份,承担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每一位18岁的青年都应该胸怀祖国,树立远大理想,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就应树立远大志向,并且要为实现这个志向而顽强努力,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不改初衷,矢志不渝。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18岁的青年要勤奋学习,敏于求知,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青年要善于创新、善于实践,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增长才干。

18岁的青年要注重修养,努力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优良品德的养成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18岁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每一位同学都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提高自身素质,完善人格品质,做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人。

18岁的青年要不断开拓视野、勇于进取创新。青年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未来,而不能闭目塞听、坐井观天。

我希望同学们勇担责任,以“天下为己任”,为人生精彩而读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用专心排除干扰,用苦心把握时间,用细心领悟知识,用信心扬起风帆,用恒心注入动力,用真心互相帮助,用常心迎接挑战,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让自己的人生闪光!谢谢大家

古中婚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