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校庆专稿
编辑:尘埃落定 识别码:23-1024689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6 12:50: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校庆专稿

校庆专稿:沧桑砥砺百年志 激情涌动谱华篇

――山东大学建校105周年工作巡礼

202_-10-13 11:18

题记: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人文与科学之所在、思想与学术之共存也。一百多年来,山东大学不仅为民族的救亡与图存、为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而且形成了自己坚毅朴实的传统、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关注人类命运、承担社会责任的办学理念,而这一切都将成为我们今后奋进征程中弥足珍贵的财富。新世纪,新山东大学抓住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以浩然之气和蓬勃的青春活力,在创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征程中,实现着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105年,在历史的泱泱长河中,不算太久,然而山东大学却在不平凡的征程中展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伴随着20世纪肇始之年的第一缕曙光,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齐鲁大地,官立山东大学堂正式创办,一所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的成立,意味着国人科学救国意识的觉醒,这就是山东大学的前身。《山东大学堂章程》曾一度成了国内古代旧式书院改建新式大学堂的范本。百余年薪火相传,百余年风雨兼程,百余载沧桑砥砺,经过几代山大人的孜孜追求和艰苦创业,如今,山东大学已建设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并跻身于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列。202_年7月22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国家教育部和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将隶属于不同管理体制的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山东大学,从而在这个古老学府的历史上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学校从此驶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十一五”期间,将致力于把山东大学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历史溯源:齐鲁大地育沃土 强强联合培深根

山东大学所在的齐鲁大地,有着极为丰富的学术积淀:周公的“制礼作乐”,标志着中华民族礼乐文化的确立;孔子的“有教无类”,使“学在官府”的教育活动开始向民间下移;“稽下学宫”的创办,确立了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学术风范;“鲁壁藏书”的发现,导致了两汉以降“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的论争„„。正是在这片土地上,被称为“京师外第一所官办大学堂”的山东大学堂于1901年在山东济南成立了,这便是山东大学的诞生。

正像我们这个屡经坎坷而又生生不息的民族一样,山东大学的历史也是几经离合、历尽沧桑:1914年山东大学堂停办,部分师生分别转入清末民初陆续成立的工业、农业、矿业、商业、法政、医学等六个专门学校,1926年这六个专门学校重新聚合为省立山东大学;1930年在原有校产的基础上接收私立青岛大学校产,将本部由济南迁至青岛,成立国立青岛大学,后易名为国立山东大学;1937年因日寇侵华而再度停办,1946年重新复校;复校后,山东大学的各进步社团,在关键时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特别是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中,他们配合全国学生运动,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保护学校的完整和安全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而解放前夕的山东大学,被人们誉为青岛的“解放区”。截止到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三年多的时间,全校进步学生配合全国革命形势,进行了多次反美反蒋斗争。其中规模较大的斗争有:三次反美怒潮、“六.一二”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反“特刑庭”斗争,反南迁护校斗争等。在这些斗争中,同学们表现出坚定的政治方向,发扬了光荣的革命传统。1951年与华东大学合并,1958年奉命迁回省府济南。“文革”期间山东大学“一分为三”,分别至于济南、曲阜、泰安,1974年恢复建制,重新确立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期间经历了太多的磨难,饱尝了太多的艰辛。

莫道秋霜不滋物,菊花还借后时黄。正是由于身世坎坷、命运多舛,才锻炼了山大人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坚毅执著的精神。山东大学不仅有着艰辛的岁月和痛苦的记忆,而且有着光荣的历史和璀璨的功勋。在山东大学的发展史上至少出现过四个辉煌时代:第一个黄金岁月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山东大学人文荟萃,闻一多、梁实秋、黄敬思、黄际遇、谭书麟、王恒守、汤腾汉、曾省、杜光埙、游国恩、闻宥、沈从文、老舍、洪深、王统照、傅鹰、王淦昌、童第周等专家学者与杨振生、赵太侔两位著名校长一起,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山东大学从此闻名遐迩,成为京、沪之外的另一个学术重镇。第二个黄金岁月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山东大学学科齐备,组建了文、理、工、医、农“五院十八系”的强大阵容,陆侃如、冯沅君、赵纪彬、丁山、杨向奎、高亨、萧涤非、张维华、郑鹤声、童书页、黄孝纾、王仲荦、王普、王恒守、郭贻诚、丁西林、童第周、曾成奎、何作霖、丁履德等大师和华岗、成仿吾两位著名校长一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南北学人无不赞誉称道,各路学子无不心向往之。这两个辉煌时代,不仅奠定了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学术特色,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享誉甚高的人文学者,以及像《文史哲》这样备受关注的学术阵地,而且使山东大学的数理研究也取得了了令人仰慕的成绩:渊源于山大的“童(第周)鱼”和“夏道行函数与夏不等式”,是国际上用中国人命名的为数不多的重大科研成果中的两项。邓从豪院士的“配位场理论研究”曾位居国际先进水平,潘承洞院士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探索驰名于海内外„„。这两个辉煌时代,不仅使山东大学跻身于中国著名大学的行列,成为教育部重点综合性大学,而且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被《大英百科全书》列位中国5所著名大学之一。第三个黄金时代是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大学获得了新的历史机遇,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吴富恒、邓从豪、潘承洞、曾繁仁四任校长与全校师生共同努力、解放思想,在迅速恢复教学和科研秩序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学校规模、加强学科建设,在保持“文史见长”之学术特色的基础上,使文、理、公、管理等各学科更加齐备、彼此兼容,并于1996年通过“211工程”立项,被国家列为重点投资建设的高等院校。历史选择了山大,山大也选择了历史。第四个黄金岁月即自新山东大学成立以来至今。顺应党和国家对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需要,202_年7月22日,山东大学与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成为规模更大、力量更强、学科更加齐备的新的山东大学,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朱正昌书记和展涛校长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员工戮力同心、凝神聚气,使新山东大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机。从此,一所百余年老校,在21世纪的第一缕曙光中,激情涌动、活力勃发,充满了盎然生机。

原山东医科大学是一所由国家卫生部直属的高等综合性医学院校,有着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和光荣传统。她是由齐鲁大学所属的医学院、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山东省立医学院合并而成的。齐鲁大学医学院成立于1903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水平最高的西医院校之一;华东白求恩医学院是1944年由新四军创办的一所军事院校;山东省立医学院创建于1932年,1948年并入华东白求恩医学院,1950年改名为山东医学院。1952年齐鲁大学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称山东医学院,校址设在原齐鲁大学校园。1985年易名为山东医科大学,1997年山东医科大学实现国家卫生部与山东省政府共建。凭借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山东医科大学一向以齐备的学科门类、雄厚的师资力量、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超的医疗水平而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原山东工业大学是唯一一所通过“211”工程预审的山东省重点高等院校,有着强劲迅猛的发展势头。她始建于1949年11月,由六所旧学校并编而成,其前身是山东省工业专科学校,1951年经教育部批准改为山东工学院,1983年更名为山东工业大学。半个世纪以来,山东工业大学在新中国的怀抱中迅速发展成长,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和艰苦创业,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比较齐全、规模较大、水平较高,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工业大学。她是山东省重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研究基地,为山东省的经济复兴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历史上,这三所大学相濡以沫、情同手足,有着相当深远的血脉联系和历史渊源。1948年华东大学曾与齐鲁大学合用过齐鲁大学的校园;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山东大学工学院的机械、电机两系与山东工学院合并,齐鲁大学文史系的部分则并入山东大学。真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现在的三校合并,更是获得了一种“强强联合”的发展机遇,为我们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这一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之潮,澎湃汹涌。山东大学顺应时势,抓住了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新世纪之初,党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政府毅然做出了合并组建新山东大学的战略抉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国务委员、时任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山东大学的合并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202_年7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词:“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为把山东大学办成为一所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这是对我们全校数万名师生员工的鼓励和鞭策,也是对山大未来的期盼与展望。

此外,山东大学还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省威海市设有分校。她创建于1984年,是山东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37万多平方米,现有韩国学院、商学院、法学院等10个本科院系和一个高等职业技术学院,3个教学部,34个本科专业,30个研究生专业,30个科研机构。现已形成了能够培养从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到继续教育学生等多层次、多种类的教育体系。

世纪新姿:巨轮出港涌涛浪 遄流击舸谱华章

新山东大学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像一艘开足了马力的巨轮,挟天时、地利、人和之势,乘风破浪,行驶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滚滚大潮中。新山东大学对现代大学的内涵进行了深刻地剖析与把握,逐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创新理念和发展战略。目前,学校稳步实现了实质性融合,综合学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态势。已成为一所规模大、学科全、综合实力强、办学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中国名校,成为国家和山东省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开展高层次决策咨询、传承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的重要基地,为学校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的全面提升,进而为实现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长远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现实质性融合,逐步完善管理体制。新的山东大学以融合、改革、发展为主线,用较短时间顺利实现实质性融合,形成了全校统一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基本明确了各个校区和威海分校的功能定位,逐步推进全校资源的整合利用,学校凝聚力显著增强,为拥有百年历史的山东大学在新世纪实现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创新教育理念,确立发展战略。山东大学抓住学校合并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把握利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大学发展带来的难得机遇与广阔空间,确立了“培育民族中坚,服务社会发展,探求科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的理念与使命;构建起以国际合作、国内大学合作、校企合作和服务山东为主体的“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格局,并大力推进以杰出人才造就和引进为核心的“人才战略”,以管理制度创新为核心的“教育创新战略”,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适应国家和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十五”期间山东大学完成了在校学生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本建设、实验室条件建设、图书和校园网络建设,办学支撑条件大为改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体现学校综合学术实力的主要指标,如杰出人才、博士点、SCI和 EI收录论文数量等有显著增长,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

大学文化建设富有成效,和谐校园正在形成。新的山东大学成立后,学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大学文化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创造出有益于青年学生成长的许多优秀的文化品牌;探求科学真理,担承社会责任成为山大师生的共同追求。初步构建起和谐校园建设体系,以人为本、充满关爱、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正在形成。

进入“985工程”和部省共建大学行列。继“985工程”一期建设之后,202_年山东大学顺利进入国家“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大学的行列;同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续签重点共建山东大学的协议,确立了山东大学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为学校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

新世纪,新山大,新机遇,新发展。这是山东大学建校105周年暨合校六年多来的生动表述和真实写照。

1、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长足发展

挺进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是山东大学的不懈追求。为此,山大人在蓄势,在奋斗。山大每一个坚实的足迹都在印证着这一点。学科建设,是山东大学立校的龙头和主线。山大为此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新山东大学成立以来,学校对原三校重复设置的学科和院系进行了合并、重组,原有的43个院、系、部调整组合为27个学院和2个教学部(后来又进一步调整为28个学院和一个教学部),奠定了文、理、工、医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

合校不到半年,捷报频传:202_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山东大学学科点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被批准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共新增博士点40个,增量列全国高校第一名; 202_年2月26日,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重点共建山东大学协议,随之山东大学“985工程”一期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十五”期间,学校新增国家重点学科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十五”强化建设重点学科17个。

“十五”期间,新增国家重点学科4个,山东省“十五”强化建设重点学科17个;培养和引进“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等一批高层次人才。一批具有国内外重要学术影响的成果不断问世。彭实戈、王小云等等,一批杰出的科研创新人才为山大乃至为我们国家赢得荣誉。彭实戈教授率先在国内创立了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和倒向随机计算方法,为数学和概率统计及相关学科开拓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王小云教授先后两次成功破解世界通行密码标准MD5和SHA-1,在国际密码学领域引起震动,受到国内外密码界专家的高度评价。阿尔法磁谱议(AMS)是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领导的一项大型国际合作科学研究。202_年山东大学正式加盟AMS项目。学校成立了“空间热科学研究中心”,承担AMS项目热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任务,目前,该研究项目已经取得了多项实质性的重要进展。

科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十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各类重大、重点和杰出基金项目247项,到位科研项目经费由202_年的4988万元增长到202_年的10048万元,增长101.44%,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由202_年的1060万元增长到202_年的3001万元,增长183.11%,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由202_年的2920万元增长到202_年的7770万元,增长166%;共鉴定成果470多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405项;发表科技论文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SCI收录论文一直处于全国高校前8位,EI收录论文处于9-12位。

2、着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大幅提高。学校现有教职工6758人,专任教师2891人,其中教授85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2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2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1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02人,博士生导师568人,外聘博士生导师99人。教师队伍年轻化,35岁及以下教师比例由33.4%增长为35.8%。45岁以下的教师队伍基本稳定,占全校教师总数的74.6%。教师队伍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比202_年增加26.7%,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13人,比202_年的390人增加了131.4%。其中具有海外博士学位的教师69人,占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总数的7.6%。

学校集聚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不断增强。在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等项目的支持下,学校陆续建设了一批科研创新平台和重点研究基地,在“985工程”二期实施建设中,新审核的平台7个,“985工程”一期项目经费的5000万元用于人才队伍建设。学校先后引进中国工程院王文兴院士、中国科学院钱逸泰院士来校工作,学校双聘院士有24人。通过全额资助、自筹经费、单位公派等方式共343人具有赴海外学术研修的经历。按照学历提升计划,有64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25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86人做博士后,国内进修交流近100人

3、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因地制宜,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校区布局和完善的校园功能。截至“十五”末,学校东校区新校、东校区老校、西校区、南校区、南外环新区、齐鲁软件学院六个校园占地总面积4196.31亩,其中教学科研、学生生活、福利及附属用房等校园建设用地3627.99亩。各类校舍建筑面积178.37万余平方米(含软件学院),六个校园的使用功能基本确定,校园设施日趋健全。六个校园或位于市中心,或位于风景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周边环境良好。

加快基本建设步伐,努力改善学校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近几年,学校加大基本建设投资力度,加快了基本建设步伐,共完成60余个建设项目,建成各类校舍面积达55.07万平方米,改善了教学、科研、学生生活条件以及教职工的住房条件。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大幅度的维修改造,对校园环境开展了综合治理。学校投资2.2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的维修和改造,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4、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和一流的研究生

“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和一流的研究生”,是山东大学提出的响亮口号,也是山东大学人才培养的长期目标;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对学生、家长和社会作出了庄严承诺,同时也是山东大学面对21世纪大学强势竞争的战略选择。

“十五”期间,山东大学每年投入专项经费1亿元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教学条件建设,加快了对学生宿舍、教室、实验室。公共教学设施、体育设施、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学校连续五年共计投入2.5亿元,分别对全校的基础课实验室、专业课实验室、实验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进行了全面建设,使全校的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对计算中心实验室、公共外语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等公共教学设施进行了重点建设。

202_年,山东大学在全国率先提出和推行本科生、研究生的“三种经历”,即“第二校园学习经历(国内留学)”、“海外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第二校园经历”:先后与武汉大学等国内19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派出访学学生1059人,接收访学学生1555人,已达到平均每年派出和接收870余名访学学生的稳定规模;“海外学习经历”: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派出访学学生500余人,接收访学学生200余人;“社会实践经历”:在国内建立了500余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所有大学生每年都参加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或科技创新活动。学校连续17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组织单位”。

在国内率先举办暑期学校。202_年首次成功举办了暑期学校,组织各类教学、培训、创新项目120余项,130多名教师(不含从国内外聘请讲座的)参加到暑期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先后参与的学生达7600余人;202_年的暑期学校,有数百名教师参与,学生达万余人次,共开出各类教学与实践项目近150项。暑期学校丰富多彩,富有实效,成为山东大学人才培养的又一个特色和品牌。

在全国高校率先提出了“教育拓展”的理念并付诸实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了“重点中学校长论坛”、“名师巡讲”、“优秀生源输送基地”建设、“中学生开放日”、“教授高考导学”等系列拓展活动;加大对外省的教育拓展力度,启动了对生源大省的招生宣传,扩大了山东大学在外省的招生影响,连续几年来生源质量不断提高,生源结构不断优化。

学校始终贯彻“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的思想观念,通过本科教学评估和质量年。学校遵循“以教师学生为中心,以学术为主导,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办学方针,致力于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即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与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健全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人才培养规模稳中有升,并进入稳定阶段。“十五”期间,学校招收各级各类学生超过10万人,在校生规模已经由合校初的3万人发展到现在的5万多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明显增强,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202_年10月,学校以优秀结论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先后有13篇博士学位论文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这都标志着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学科布局趋于合理,人才培养结构逐步优化。本科专业数由合校时的84个增加到202_年的104个,新增专业多是应用类和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由202_年研究生院成立之初的3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发展到目前拥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总数达到181个(含自主设置博士授权专业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总数达到25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个、硕士点7个。几年来学校学位点不断发展和完善,学术实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军事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核心,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格培育,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从大力吸引优质生源入手,率先提出了“教育拓展”理念并付诸实践,生源质量不断提高,生源结构不断优化。在全国率先提出和推行以第二校园为特色的本科生“三种经历”,即“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202_年,又开始开拓和探索海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模式。学校于202_年率先举办暑期学校,经过两年的实施,初步形成了“精品化、国际化、创新型、开放式”的特色。学校稳步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先后于202_和202_两次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使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实用、人性,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为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综合与交叉融合的优势,实行了双学位、主辅修、跨院校内基地班等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精品培育和建设成效显著,新增生命科学与技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个,获得7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6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3人获得国家教学名师称号。

校长展涛曾说,“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山东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与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人才。”山东大学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的观念,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条件建设,改进教学管理,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山大毕业生素以“基础扎实、作风朴实”而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广大用人单位欢迎。

5、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

山东大学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是高校办学的一个成功范例。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是山东大学的一个战略选择,为山东大学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使山东大学形成了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格局。

202_年是山东大学“国际合作年”。这一年,山大的国际交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学校已经与30多个国家的11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其中与70多所大学有实质性的合作项目。“十五”期间,共派出3171人出国(境)访问、考察、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合作研究;接待国外和港澳台短期交流、访问考察来访人数5500余人次,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杨振宁、蒙代尔教授及一批知名学者和海外大学的校长;在校长期境外专家发展到202_年的近50位;主办了“国际大学校长论坛”,“中澳高等教育论坛”、“中国数学会70周年年会”等98次国际或双边学术会议;学生海外经历项目迅速发展;参与两个重大国际科研合作项目(CERN的ATLAS和AMS项目)并且在其核心技术研发中起领导作用,对于促进学科发展、提高学校的声誉和扩大学校的影响,起到了积极、深远的作用。

山东大学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担承社会责任、服务地方发展,推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研合作,这一办学理念已结出了丰硕成果。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以校际合作、校研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为工作主线的国内合作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202_年10月,学校率先提出国内大学的校际合作计划,并得到国内许多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和回应,学校先后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等19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并与中科院研究生院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开展了学生访学(本科生、研究生)、推荐免试研究生、高层学术访问、教师资源共享、科研信息交流、干部挂职锻炼等项目,为学校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推动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初步形成了开放式办学的基本格局。“第二校园经历”成为学校特有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校地、校企合作以实施《山东大学服务山东行动方案》为主线,以推动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集成学校优质人才与科技资源,狠抓项目落实,推动了学校服务地方项目的开展。目前,学校与海信集团、潍柴动力、中国重汽、将军集团等14个大型企业(集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济南市、临沂市、淄博市、威海市等7个市地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开展了人才培养、课题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社区服务、支援帮扶等合作项目,成效显著,逐步找到了推动国内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蓝图展望:全面实现“三个提升” 努力创建高水平大学

202_年8月21日,在山东大学合校五周年之际,教育部周济部长来到山东大学视察工作。“回顾新山东大学成立五年,也就是省部共建五年来,山东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以及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一样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师生员工朝气蓬勃,精神面貌令人振奋,学校发展势头良好,各方面成就显著,创造了学校发展历史的最好时期,在向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进程中跨出了重要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周济部长的一番话,对山东大学合校五年来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科学评价。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朱正昌强调说,全校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理清思路,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保持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实现新的发展阶段的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在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围绕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长远目标,经过五年建设,实现学校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建设研究型大学。构建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社会竞争力,培育致力于民族复兴和引领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批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基地,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和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科学发现和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学术成果,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和智力支撑;造就一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者队伍,杰出人才数量大幅增加,学术团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构建全球合作网络和国内合作体系,成为国际合作交流中富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一员,引领中国大学的合作与互动,使“服务山东”成为山东大学鲜明的特色;构建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使山东大学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引领者;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全面推进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进程。经过“十一五”期间和更长时间的建设,到建校120周年之际,建设成为我国特别是华东地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综合性、开放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深厚的历史积淀融于创新精神的办学理念,使百年山大焕发出蓬勃的青春活力,成为海内外学者和莘莘学子们学子治学与成才的理想殿堂。

今天,山东大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将用更高的要求、更开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审视学校未来的发展,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中将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在工作水准上,向适应新时期全面创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要求转变;在发展模式上,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转变;在管理方式上,向适应规模大、校区多、综合型高水平大学的管理要求转变。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走出一条符合山大实际、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路子,为把山东大学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山东大学建校105周年,是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落实学校“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学校的创新发展之年,和谐发展之年。沧桑砥砺百余年,激情涌动谱华篇。我们期待着山东大学以建校105周年为新的起跑点,向世人展现更加迷人的魅力,书写更为辉煌的业绩。我们坚信,在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指导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一座熠熠生辉、朝气蓬勃的新山东大学将在华夏大地上卓然而起,续写山大校史新的篇章!

第二篇:专稿

专稿:专稿比新闻报道更详细、具体,多动用描写、议论和抒情等文学手法。

格式:融新闻性、探讨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

范例

会议专稿

股东大会

3月20日,山东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股东大会在青岛市人民会堂召开。

中国十大驰名商标之一企业,以其坚实的业绩闪出自己独特的光彩。本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里,海尔股票的涨幅在当日沪市股票中名列第二,为股东大会的召开增添了喜庆的色彩。

9时整,大会执行主席、股份公司董事长张瑞敏宣布会议开始。会议的主议题为:

一、1993年工作民政部和1994年发展规划的报告;

二、1993财务决策和利润分配方案;

三、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报告;

四、1993年监事会工作报告。股东们对此进行认真的研究与讨论,最后以99·9%的赞成票通过了上述报告。

最引人关注的当然是利润分配方案,对于十送三的分配方案,股民们表示满意。

记者采访了部分股民,他们普遍认为海尔股票采取送股的形式,较之分红或配股,有三大好处:一是在股本增30%、股权稀释的情况下,按1994年利润预测,每股税后利润仍达0·43元,比1993年增长4·88%,在工业类股中是较高的;二是送股之后,如大势有好转,凭海尔公司的名牌战略和优良的业绩,新获得的利润将会高于同股分红;三是通过送股(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teniu.cc查看),海尔的社会公众股盘子由5000万股增至6500万股,与其他上市公司大幅度送配的结果相比,海尔股票由原来的大盘股相对变为中盘股。由于盘适中,加上海尔公司的雄厚业绩,比较利于以后的二级市场炒做。这些优势,给海尔股民带来信心。

对于送股的依据、股款的运用、企业的发展预测等问题,张董事长说:"我们仍然坚持上市时说的’像对待海尔产品的用户那样认真负责地对待海尔股东’。"并说:"股款进来仅4个月,投入的项目有所已经产生效益。在经营上,我们不会搞短期行为,而是把追求长期利润作为最大目标。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够实现我们给股东以丰厚利润回报的承诺。"

张董事长的讲话,得到股东们信任的掌声。

第三篇:会议专稿范例

范例

会议专稿

股东大会

3月20日,山东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股东大会在青岛市人民会堂召开。

中国十大驰名商标之一企业,以其坚实的业绩闪出自己独特的光彩。本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里,海尔股票的涨幅在当日沪市股票中名列第二,为股东大会的召开增添了喜庆的色彩。9时整,大会执行主席、股份公司董事长张瑞敏宣布会议开始。会议的主议题为:

一、1993年工作民政部和1994年发展规划的报告;

二、1993财务决策和利润分配方案;

三、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报告;

四、1993年监事会工作报告。股东们对此进行认真的研究与讨论,最后以99·9%的赞成票通过了上述报告。

最引人关注的当然是利润分配方案,对于十送三的分配方案,股民们表示满意。记者采访了部分股民,他们普遍认为海尔股票采取送股的形式,较之分红或配股,有三大好处:一是在股本增30%、股权稀释的情况下,按1994年利润预测,每股税后利润仍达0·43元,比1993年增长4·88%,在工业类股中是较高的;二是送股之后,如大势有好转,凭海尔公司的名牌战略和优良的业绩,新获得的利润将会高于同股分红;三是通过送股,海尔的社会公众股盘子由5000万股增至6500万股,与其他上市公司大幅度送配的结果相比,海尔股票由原来的大盘股相对变为中盘股。由于盘适中,加上海尔公司的雄厚业绩,比较利于以后的二级市场炒做。这些优势,给海尔股民带来信心。

对于送股的依据、股款的运用、企业的发展预测等问题,张董事长说:"我们仍然坚持上市时说的'像对待海尔产品的用户那样认真负责地对待海尔股东'。"并说:"股款进来仅4个月,投入的项目有所已经产生效益。在经营上,我们不会搞短期行为,而是把追求长期利润作为最大目标。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够实现我们给股东以丰厚利润回报的承诺。" 张董事长的讲话,得到股东们信任的掌声。

第四篇:雷锋月-专稿

生命如向日葵一样绽放

岁月葱茏,阳光汹涌。春暖三月,雷锋精神照亮中国一柄50余年。有些人的生命是享受,而雷锋坚毅的选择奉献;有些人的生命是体验,而他却选择了义无反顾;有些人的生命是旁观,而他却选择了兢兢业业。

有一种大度,叫默默无闻。做好事不留其名,例如,休息日做义务劳动,用辛苦挣来的巨款捐给别人,给丢失钱物的乘客赠送车票„„雷锋说:“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看似如此简单的事,然而又有多少人一直坚持做下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而雷锋却在短短的22年里一直日积月累的奉献着,从来没有抱怨过,而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用22个年华彰显出最美好的人生。

有一种美丽,叫永远。他是新中国第一批少先队员,他是拖拉机手,他更是爱美喜欢照相的时尚青年,他就是雷锋。那时的他本应该有春天般恣意的青春,可是,转眼之间,形色匆匆,生命永远定格在22岁,走得很唐突,却很壮美。那个活泼少年,读书刻苦,酷爱文艺,热心助人的青年走了。他会跳舞,演话剧,打鼓,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他都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并做出成绩来,这就是最早的“螺丝钉精神”。可是刹那间陨落,再也没回来过,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人虽已走,而美丽依然在。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中国,人与人之间感情疏离,我们似乎经历了太多人与人之间的权谋争斗,慢慢会对最单纯的善良产生恐惧。然而,只要我们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其实,好人好事从来没有远离我们的世界,雷锋精神一直在连续直播。如当代雷锋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汶川大地震后的生死大援助;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相信明日的中国更加精彩。正如,一个国家不仅需要物质的充裕,还要有精神的富有,两者同时存在,才是中国十几亿人们理想家园。用爱去渲染绿色的大地吧。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生机。

作为当代大学生,似乎我们听闻太多流言蜚语。对待这个充满形形色色的世界已淡定,对待友谊也不太真诚,总会用虚伪的表情掩饰内心。只要我们付出自己最深沉的爱,不管别人怎么对你,只要我们扪心自问无愧对,就会心满意足。用一生美好的时光助人为乐吧。用最美的音符谱写生命的篇章。爱就像四月里的太阳,每一处都温暖人类的心窝;爱就一泓清澈的泉水,在热火朝天的六月,立刻让人心旷神怡;爱就像冬日里的红梅,在冻结的空气中闻到傲骨的气息。爱是波动的音符,在人类的世界里传递美好。而雷锋就是爱的标志,生命像向日葵一样灿烂的开过,飘过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爱永远相遇,才使世界这般美好,追逐雷锋的真善美,在这桃红满季的三月,我们一起美丽。

11级大初教1班

邱良清 202_年3月8号

第五篇:特约专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高原生态工业园区

——对东川工业园区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孔令栋

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学理论在经济发展实践中的重要应用,是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一种以追求更高物质利用率和能量转化率、更少废物排放甚至零排放为目标的企业地域分布形式,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特征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生态工业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202_年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进生态园区建设”的要求。对此,笔者结合东川工业园区发展情况,就建设高原生态工业园区谈几点设想。

一、东川工业园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优势

1、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东川工业园区的前身为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2_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202_年4月动工建设。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是西宁市乃至全省重要的工业基地,主要依托青海资源、能源优势,重点发展硅材料、光伏产业和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总规划面积12.79平方公里,位于西宁市东郊,东起小峡口、西至青海民族学院、北起湟水河畔、南至大南山脚下。同时,作为西宁市的“东大门”,与西宁市中心紧密相连;另一方面,东川工业园区还具有后天的立体式交通优势,昆仑大道穿越园区中心地带,规划中的南环路凌空而过,北有八一路、兰宁高速,交通四通八达,园区距西宁火车站8公里、货运站4公里、曹家堡机场12公里,具有先天独具和后天打造的合二为一的区位优势,可为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供广阔舞台。

2、环境优美的生态优势。以大南山、塔尔山绿化屏障和湟水河两大生态主体,构架起东川工业园区独一无二的生态系统。辅之以九眼泉自然旅游区、东湖生态水系、塔尔山公园、中心商务广场和道路防护绿地为主体构成的绿色斑块与网络,既有大南山、塔尔山绿色屏障覆盖,又有湟水河环绕和东湖生态水系渗透,形成了东川工业园区独有的生态景观优势。独特的生态环境和逐步完善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不仅改善了园区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品质,也为建设高原生态工业园区创造了先机。

3、快速增长的发展优势。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势头是发展生态工业经济的经济基础。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东川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成为工业经济的核心区域。截至202_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9.6亿元,年均增长46%。快速增长的经济指标,为建设生态园区奠定了扎实基础。

4、不断优化的产业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艰苦实践,东川工业园区逐步形成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青海地域特点、符合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以硅材料光伏产业和新材料两大产业为主,生物科技、房地产、商贸和现代服务业为辅的产业集群。截至202_年底,园区共引进各类企业515家,其中工业企业120家,建成投产企业91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目

前已引进和落实了多晶硅、多晶浇铸、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光伏组件、太阳能玻璃、逆变器,以及电解铜箔、电子铝箔、腐蚀箔、化成箔、工业特种铝合金型材、建筑型材、汽车轮毂、镁合金、钛锭、铜棒、LED发光材料、六氟化硫、特种钢等一批省级重点项目,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符合生态工业经济发展模式。

5、积极稳妥的环保优势。东川工业园区始终把“节能减排、循环利用”作为园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原则,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培育清洁生产典范企业,先后实施了还原炉余热利用、解毒铬渣综合利用、虫草培养基回收利用、餐厨垃圾处理、单晶炉谐波治理及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污水处理后二次利用等一批重点企业循环利用项目建设。同时对亚洲硅业、中星化工等一批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将节能减排责任落实到企业和具体项目,有力的推进了园区节能减排工作。“十一五”末,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由原来的1.23吨标准煤降到202_年的0.81吨标准煤,降低了34.1%,万元GDP能耗由0.42吨标准煤下降到202_年的0.29吨标准煤,下降了31%,节能减排指标基本符合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要求。

6、布局合理的规划优势。按照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的要求,完善了规划工作的科学决策和专家咨询评审机制,健全规划审批听证公告制度,建立规划执行情况督查机制,落实规划执行责任追究制度,经过10年的发展和完善,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做好了产业布局规划和道路、绿化、水系、基础设施等规划建设项目,为未来做好产业规划布局、打造生态工业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7、配套完善的设施优势。在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同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累计征用土地11000亩,全区修建道路24公里,绿化面积达60万平方米,居民小区12个,商贸娱乐设施齐全;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园区面貌日新月异;先后建设完成了5.3万平方米的中央商务广场、7万平方米的中小企业创业园、1.5万平方米的创业大厦;修建了330、110千伏变电站和3万平方米的农民安置新村及“经发大厦”等商业、办公和房地产以及公共服务项目。道路、通讯及水、电、气设施完善,基本达到“七通一平”。为适应新时期现代企业发展需要,园区又提出实现“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资金通”奋斗目标,努力为广大投资商和入园企业创造更加现代、更加广阔、更为宽松的投资环境。

8、及时到位的服务优势。牢固树立“零距离接触、零收费管理、零投诉服务、零障碍发展”服务理念,呈现出五个特点:一是管理规范。未经园区管委会同意,任何部门不得到园区内企业开展检查、验收、评比等活动;二是政策优惠。在企业融资、技术创新、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和奖励政策;三是审批高效。建立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大厅;四是服务到位。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管委会之间、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集中解决企

业实际困难,争取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发展。

二、建设高原生态工业园区的思路及目标

指导思想: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为核心,紧紧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节约用地、生态品牌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把东川工业园区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成为青藏高原区域范围内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企业的聚集地,使东川工业园区走在全省“四个发展”的前列。

建设目标:

1、产业链条完善。以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为龙头,形成产业集群和较为完整的工业生态链条。园区经济规模和主导产业主要指标达到二类及以上园区标准。

2、循环经济突出。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原则,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初步形成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园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以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达到80%以上。

3、污染物达标排放。坚持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严格高能源、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园区工业废水实现达标排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达100%,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低于1.2千克。

4、土地集约利用。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新建厂房原则上在二层以上。园区每平方公里固定资产投资额不低于15亿元,每平方公里年销售收入不低于20亿元,每平方公里年利税总额不低于2亿元。新入园项目容积率、建筑密度以及投资强度不低于国家建设用地指标的控制标准。

5、生态环境良好。园区建设注重保护区域内的自然景观、林木、河流、水系,特别是古树名木保护良好。园区建筑富有地方特色,整体风格与周边区域环境相协调。园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形成以林木、绿化为主体,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

三、建设高原生态工业园区保障措施

1、统筹规划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综合性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高原生态工业园区首要问题是确定产业方向,要走“专、精、特、新”的产业道路;要依托青藏高原资源优势,积极引入生态工业理念,鼓励企业节能、降耗、减排,建立区内工业系统内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网络;要处理好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突出长远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培育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40户,10亿至50亿元企业15户,50亿至100亿元企业4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亿元,工业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技工贸收入达到

9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4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投资累计完成480亿元,就业人数达到3万人,进入高速发展期。

2、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构筑富有高原特色的产业集群。一是重点发展硅材料光伏产业。到“十二五”末,计划新增硅材料光伏产业投资36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努力形成“多晶硅—单晶硅—多晶、单晶切片—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应用系统”完整的硅材料及光伏产业链。其中,多晶硅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计划新增投资26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单晶硅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多晶浇铸达到3000吨,切片达到5亿元,计划新增投资5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达到1000兆瓦,计划新增投资2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能力达到1000兆瓦,计划新增投资2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太阳能光伏产业配套项目计划新增投资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将东川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硅材料、光伏产业基地。二是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以铝、铜、镁、钛等轻合金新材料以及下游产业链延伸产品。到“十二五”末,计划新增投资11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其中,电子基础材料产业计划新增投资8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铝精深加工产业计划新增投资1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铜精深加工产业计划新增投资1.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镁精深加工产业计划新增投资1.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钛精深加工产业计划新增投资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三是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在重点发展“两大主导”产业的同时,将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转变,通过发展金融服务、中介服务、技术咨询、公共服务、服务外包、房地产、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研发中心、星级酒店、工业旅游等生产、生活服务业,努力走出一条多元化、综合性发展的路子。

3、完善生态工业链网,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的环境友好性。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等手段,依托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和培育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项目,形成资源再生产业良性发展格局;投资建设绿色环保的再生资源、废物资源化等生态工业链条,培育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结合园区现有产业布局,按照循环经济的科学理念进行产业整合,指导园区各大企业的生产装置和产品前后连接,力争达到上游企业的产品甚至废料就是下游企业的原料和能源,整体打造“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静脉产业链”,形成生态工业链网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4、提高体制机制创新能力,保障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稳定运行。完备科学的体制机制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顺利开展和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一是创新管理机

制。按照“人员雇员化、管理企业化”的模式,实行“两脱—挂钩”管理办法,彻底打破公务员和聘用人员界限,实行全员竞聘上岗。二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全面实施“东川百人人才引进”计划,力争用五年时间,引进科技领军人才40名,海外及省外高层次领军人才40名,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20名,并力争在人才补贴、创业补贴、就业补贴、住房补贴、子女落户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建立人才引进基金。三是创新服务机制。按照“务实、高效、创新、廉洁”的服务宗旨和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精细化的要求,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努力为建设高原生态工业园区营造优良生活环境。

校庆专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