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圣经》,浅谈人生(定稿)
读《圣经》,浅谈人生
《圣经》是基督教的圣书,自中世纪以来,有“唯一的书”、“书中之书”的称号。它以各种姿态,在人们的思想领域,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上,呈现其独特而多样的面貌,其价值和地位是无法衡量的。
从历史、文化、哲学角度出发,《圣经》这本具有深厚历史、文化魅力的经典,其内蕴历经千古也无法尽掘。作为一部人生意义上的书籍经典,它更是人们生命旅程中不断汲取信念和动力的心灵良剂。
《圣经》能叫人安详地面对死亡和苦难。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中有一幕:一个教士站在她旁边为她(一个年老的女地主)作送终祈祷,他突然发现,病人真的快断气了,连忙把十字架递上去。女地主不高兴地挪开桌子。“你忙什么,神父,”她转动僵硬的舌头说,“来得及的„„”她毕恭毕敬地吻了吻十字架,刚要把手伸到枕头底下去便断了气。枕头底下放着一枚银卢布:她准备把它付给教士,作为临终祈祷的报酬„„
这种临终前还保持一颗淡然、平和、超然的人生态度,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圣经》中说道:“人人都有一死”。对死,承认得如此直接和大胆,没有半点隐晦和逃避,因此,才有小说中那真实的女地主形象,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意识相距甚远。中国传统意识中,人们对“死”十分忌讳,与不吉祥相关的标志常常被人们唯恐避之不及。从本质上看,这只能从文化本质找到两者异同的根源。文化没有好坏之分。但从人生观上看,两者相比,基督教死亡意识则更有助于人们更为勇敢、豁达地面对苦难和挫折。基督徒认为,人死后灵魂存在,等待上帝的末日审判,上帝判其无罪可上天堂,有罪则下地狱。如此,生与死的界限便被模糊,人不必要刻意去逃避死,追求生,因为地狱或是天堂,在于活着时是否有罪。生与死的区别便不那么可怕,那么瘆人,那么令人惊悚。因为人的终极目标在于地狱或是天堂。
另外,《圣经》的“原罪”意识是西方文化的渊源之一。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知道了人间的善恶,上帝惩罚人类接受苦难,为自己的罪恶买单。既然人一生下来就有罪,便注定要用一辈子去赎罪。这种“原罪”意识是催促基督教徒行善、自我赎罪的根源动力。
当死亡成为通往天堂的桥梁而不是可怕的深渊时,死亡便变得不那么可怕,人,便不会不择手段逃避死亡(这与孟子说的“由是,则可以避患者而不为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而不断地遵从上帝的旨意,行善、赎罪,苦难也是通向天堂的必经之路。那么,死亡有什么可怕的呢?苦难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这就是《圣经》给人生的积极意义之一。
《圣经》能让人安然、平和地思索并经营人生。善良、敦厚、温顺、忍让、仁爱、节制,恩慈、温柔、和平、信诚,是基督徒应有的普遍品质。耶稣在“论福”中说道:“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你们要紧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这些颇具哲学、理义、道德深意韵味的言论,闪烁着思辨和智慧火花,撞击着世人的心灵,指引着前方的人生之路。
第二篇:读《圣经》后感
读《圣经》后感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都在以沉默的态度来面对这本书——毕竟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厚重的命题。当开始思考这一切的时候,我感到一种遥远而又凝重的血脉在体内翻腾。我一直不明白,为何它能长时间的左右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左右着西方社会中的政治体制、文学创作,乃至道德理念、风俗习惯。读着《圣经》,眼睛里有潮湿的东西滚落下来,夹着冰凉的期盼,渗进我手心的纹路里。所有的一切在这里异常茫然却又顺理成章。
于是,故事就这样延续下去„„
回到无序,回到起点,带着一颗玻璃心的美好姿态。
我们都知道,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时代里,宽容与爱,其实已变成一种华丽的奢侈,一直被人们遗弃在灵魂的彼岸,只能以一种姿态残缺的形式出现。我总是在怀疑,在人们美好姿态的背后是否都有阴谋,是否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罪恶?没有爱、没有宽容,只有麻木不仁的人类在多情的释放哀伤、放大痛苦。那些最初的对人性的认识也被安静地搁浅在时光的荒野里,带着甜美的忧伤,在一点一点的风化。
时间的箭头忽而弯成了一道诡秘的曲线,将人们领入一个没有经验的世界中。
“你救不了我的,你只是不经意间把我推进你的深渊,然后走开。彼此遗弃在落了的世界。”
明暗交界线毫不含糊,理想与现实各自拂袖而去,沿最标准的轨道前行。世界就这样被划分开来。
左岸天使,右岸魔鬼。
一、爱无缺角
“蛇盘兔,蛇盘兔。”这是奶奶告诉我的。我说蛇是为了要把它吃掉才把它盘起的,奶奶却说蛇是为了保护它。
也不知道是怎样一个浮躁不安的边际,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圣经故事中那些感人情节。我不知道当时约瑟到底是怎样想的。如果真的是被最最亲爱的兄弟们出卖,换作是别人,又会怎样做?原本我以为,当他在埃及身居宰相,在自己所预言的七个大荒年来临之际,看到前来籴粮的兄弟们时,肯定会借此机会还击。可他没有那样做,而是依然伸出了援助之手,帮他们渡过难关,最终一家团圆。
或许,在那个时空,爱无缺角。
二、蝴蝶扑不过天涯
我看到过野百合,洁白的,有菱形的焰苞,空灵剔透,她在风中颤抖着打开了花蕾,无疾而终,含笑而去。
有时候我总是想,为什么人总是残缺不全的,为什么我们说过的许多许多的话都会被自己遗忘。是不是因为现实的欲念和人心的沙化?那些以色列人呢?他们到底又是为了怎样的欲念?明明说只敬拜上帝,还高歌赞颂不离不弃。可最终还不是一样,违背“西奈盟约”另崇神佛,最终触怒了上帝,遭到灭国之灾„„
蝴蝶扑不过天涯。人的残缺最终还是敌不过神的完美。
三、永远的缄默
放弃一些精神的荒芜,只为了填充一些生命的空白,让灵魂拥有一场高贵的舞蹈。
人的本质说到底是轻率的,就像尘埃一样受不了束缚。可能是神话触及太多的缘故,也使自己的心情虚伪起来,总觉得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只是它自己在精神世界中的影子,游离而漂浮不定。当遇到一小点诱惑的时候,就像沙雕一样经不住考验。犹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钱甘愿出卖自己的灵魂。当他知道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的那一刻,他到底是怎样的心情?其实耶稣一开始就知道出卖他的人就是犹大,可是却一直都不说破。或许,他只是为了让他提早的觉悟才永远的缄默下去。虽然最后犹大也因后悔而自杀,可是,这样的结局,是否都是他们所希望的?如果,我是说如果,再给犹大一次机会,他是否会做同样的选择,使自己含恨而终,还是要拒绝诱惑„„
四、梦魇
梦境代替不了现实,前方到底有没有路,路有多远,谁都不知道。谁能保证,一定能找到那片陌生的海洋?
曾经的曾经,我一直都希望有这样的一个世界,一个爱与宽容弥漫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人们互相关爱,没有争执,没有战争,没有背叛。站在阳光下开心得都不会有影子;人们很幸福,风是有颜色的,爱心是火红的枫叶,人们一路行走,一路微笑,一路关爱。在这样一个原真的世界中,幸福漫溢开来。可现实,现实终究还是让我无能为力。命运的线头时不时在飘舞,但我始终找不到那根细小的银针——延续万里并非直线。
经历一场令人眩晕的循环,带着不平静的呼吸,我感觉到了常温下的现实。一切最终还是结束了。
醒来的时候,眼前是蓝天。
很高,很飘渺的天空。
后记
记忆在时间的海水里被漂白,我不知爱与宽容到底要飘向哪个无知的岛屿。或许会碰上暗礁。
或许„„
没有人知道,那是因为凡间的爱太短浅而触及不到天堂的方向。
第三篇:读《圣经》有感
读《圣经》有感
一提及《圣经》,第一反应,便是这是一本宗教读物。确实,《圣经》的主题是上帝与人的关系。在整部《圣经》中,上帝通过对人类进行保护,委以圣职,给予爱护,进行判决,来表达自己的旨意。《圣经》是基督教的灵魂。要了解西方文明,就不得不读《圣经》。虽然《圣经》是202_多年前写成的,但它仍然影响着今天的人们。整部书的编著花了超过1500年,作者超过25人,这些人中,有预言家,牧师,渔夫,国王,征税者和医生。历史上,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教派,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国道家的《道德经》,《庄子》,《抱朴子》等,佛家的《严华经》,《妙花莲华经》,《金刚经》等。甚至是无产阶级的著名论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也可算在其中。
它们虽然属于不同的门派,在形式,内容上都存在差异,但都与《圣经》一样,是人类在发展中产生的指导人类前进的精神领导。它们都来自于人的心理,是人的思想与觉悟的产物,因此到不可避免的有人的思想环境,时代等不同层面的局限性。
《圣经》既然是基督教义的灵魂所在,当然也不可能摆脱其阶级,时代的局限性。但我想说的是,抛开其浓厚的宗教性质不谈,《圣经》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涉及各种文学风格,包括历史,是个,法律,传记,语言,哲学,科学和励志文章。它与吸纳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其集中探讨的是关于人的生命,生存,思考的是人性和它的影响。“我来自何处?”“我将归于何处?”为什
么有我的存在?”“什么是真理?”等存在于历代人们心中的问题。
以前看《圣经》,留意的是它带来的华丽唯美尔又庄严的《圣经》故事,现在,再次阅读,发现其内容如此的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
仔细阅读《圣经》,竟发现其与中国似乎是有一定联系的。耶和华如此说:“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你;在拯救的时候,我济助了你。我要保护你,使你(基督)作众民的中报复兴遍地,使人承受荒凉之地为业。对那被捆绑的人说:‘出来吧!’对那在黑暗的人说:‘显露吧!’„怜恤他们的,必引导他们,领他们到水泉旁边。„看哪,这些从远方来,这些从北方向西方来,这些从秦国来。”语言中说到,“被捆绑的人”得享“上帝儿女自由的荣耀”,使“在黑暗中的人”进入真理的“奇妙光明”。而大批的“从秦国来”的人,比在他的怜恤与安慰中,回应上帝慈爱的感召。
这个时候,中国正值后秦,春秋,战国时期。在《圣经》中提到的“秦国”,是早在几千年前,东西方文明便有了交汇之处吗?
太阳不停地照亮四方,那“公义的日头”,也同样长明不熄。“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真理与谎言之间的斗争,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然而,那“真光”已经“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在罪恶与苦难中挣扎的世人,从来没有一棵被完全弃置于黑暗之中。
可否这样理解,在黑暗与苦痛之中,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持心中的那份希望,坚持与努力。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如此,才能令自己的心不长置于黑暗之中。
我从《圣经》中看到的,不只是宗教色彩浓烈的神话故事,更有其哲学含义蕴藏其中。
书中所说的,上帝解救人类与苦难之中,比起称其使用的是无边的法力。我更愿意相信,上帝所引导的,其实是人们的内心,他应该是一个灵魂的领导者,指引人们拥有希望、美德、决心,毅力来开阔自己的道路,开拓历史,推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
《圣经》中对人类的教导,让我联想到古典名著《易经》。同样十几被奉为经典的巨著,同方的经义或许与西方的“经”有多种不同,但对于人的自身以及灵魂的思考却是一样的重视。中国的《易经》,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圣人用“易”来启迪天下人的心志,成就天下人的事业,了断天下人的疑难。人间的事业第一要讲究的就是“天时”。只有对这天时有充足的了解,人间的事业才可能立定成就。
《圣经》中要求人们要聆听主的教诲,把握主赐予的时机。这里所说的“天时”,“时机”理智点看的话,并不尽是天命,命数之说。当然,也并非为上帝的恩惠,而是应该指的时段,环境。人在该学习的时段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树苗在该种植的时候栽种,才能茁壮成长;人要成才,应该有充实自身的觉悟,把握自身,控制自心的能力。如此,放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中,寻找一个契机,这便是需寻找和创造的“天时”,这才是应为人间的事业立定成就所需建立的基础。
《圣经》于《易经》中这一观点应是相通的,或许,这也就是东,西方文化不约而同所选择的真理吧。上帝救人,并不只是凭借其无上的神力,说上帝仁慈,是应为他拯救的不只有人类的躯壳,他受人以
自救的方法,探索的原理。教导人们的心灵,引导人们的灵魂,这才是真正的救赎。
我从《圣经》中能看到的,除了对人类灵魂的引导之外,还有对人类所生活的自然地关注。
尽管《圣经》是一部宗教性著作,但站在非基督教徒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却可见到宁一番光景。
对于上帝所指定的法则,上天之命,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都是相当崇敬“上天”的。这里的“天”又是什么呢?中国人的“上天”与希伯来人所说的上帝,其创造主的身份以及其本性的方方面面都是一一对应的。
西方人相信“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
上帝将各国安置与各地,并赐予他们发展的自由。如违背上帝的旨意,那么将会受到惩罚。二我们中国人所认识的天,正与圣经中说的天父相同。“天惠民、惟辟奉天”,即上天爱民众,在位者应当敬顺上天之心。这里的上帝与上天,我理解为大自然。
“曰以磨为日月星辰,以昭道之,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雷降雪霜雨露,以长遂五谷麻丝,使民得而财利之,列为山川峪谷,播赋百事„„ 使之赏贤而罚暴,贼金木鸟兽,从事五谷麻丝,以为民衣食之财,自古及今,未尝不有此也。”其大意为“因为上天将日月星晨分开,以照耀天下,制定春夏秋冬四时,以为纲纪法度,下霜
雪,降雨露,使五谷生长,丝麻发遂,使人民得以供给财用,又分列山川峪谷,广布各种事业„„赏赐贤良,惩罚贪暴,徵收五金木器和鸟兽而用之,从事于五谷与丝麻之生产,以供给人民的衣食财用,从古至今,都是如此。”由此可见,古人与西方人对“天”都是相当重视的。
我不是基督教徒,在我看来,这里的“天”指的是给予我们生产资料,生活环境的大自然。我们应该对怀着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如果违背自然的法则,是会受惩罚的,这与《圣经》交易不谋而合。如果我们对自然不加以爱护,不尊重大自然,我们将会受到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就像是酸雨,全球温室效应等。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敬畏“上天”,爱护我们的大自然。
尽管时代发展至今,但做人做事的原则斌没有改变。思考自己的内心,倾听先贤的声音,深化自己的意识,如此,才能在这个纷乱嘈杂的年代,保持一可理智,明亮的心。
第四篇:读《圣经》有感
读《圣经》有感
今天,我读了《圣经》中的《施洗者约翰的传道》篇,文章主要讲了施洗者约翰在约旦河边规劝人们要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给没有的人、不要贪念钱财。并用清水给他们洗礼。后来,约翰被邪恶的希律王关在了监狱里。
这段短篇中,约翰主要对人们传扬了乐于助人、知足常乐的精神。他让人们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与别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在生活中,要知足常乐。不要因为贪欲,而敲诈、勒索别人的钱财,做一些违背道德原则的事。这样,就会得到回报。
有一位母亲,家里很穷。只剩下一碗米饭吃的了。可有一位奄奄一息的乞丐上门乞讨,那位母亲于心不忍,把那碗饭给他吃了,可她的儿子却要挨饿了。那位乞丐很感动,为了报答他,就变成了一株长在水里的白花,那就是后来的水仙花。
这位母亲不正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模范吗?她的家中虽然只剩下了一碗米饭,却依然施舍给了那位奄奄一息的乞丐。这不正是“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与别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吗?我一定要向那位母亲学习,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读了这本《圣经》,我约翰与耶稣的精神与品质令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下定决心,要像他们一样,善待身边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五篇:读《圣经的故事》有感
读《圣经的故事》有感
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1944),荷裔美国著名通俗历史学家。一生出版了三十余种书籍,单枪匹马地将人类各方面的历史几乎全部复述一遍。房龙用朴素睿智、宽容的声音讲述古老故事的同时,也演绎出了《圣经》故事背后的浩大人类历史进程,如此博大而神秘的《圣经》,房龙却能让这部书连普通人都能看懂。
圣经的故事(美阅读书-兔山)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不是一名基督徒,是无神论的忠实拥护者。
那么,对于大多数人认为“神编”的读物为何如此感兴趣?原因有两点。
一方面,前段时间刚看完《希利尔讲世界史》,从世界人民的角度来看,世界的文明的发源地是西方,而西方的历史是相互争斗,相互征服,一个文明建立在另一个文明衰败的废墟上的过程。不过,想想哪的历史都一样,一代又一代,一朝又一朝。但欧洲历史与中国历史有明显不同,在各朝代之间,有一种力量始终左右权势发展,那就是“宗教”.一名君主为了维护国家信仰的纯洁而大开杀界,比如尼禄;一个团体为了摆正信仰而远征异国,比如红十字军东征;一位贵族为了传播信仰可以放弃安逸与宝贵,比如保罗……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甚至今天,类似的事情在这些国家仍在上演。
是什么让人们如此狂热?也许答案会就在传承了上千年的《圣经》里。
另一方面,对于历史的记载,中国明显要优于西方,因为我们设有史记官,对于历史事件,不管你所阅读材料中的真实性有多少,但至少它被传记下来,除非统治者的意愿,不然,不会有很多遗漏。甚至你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版本的史书,给你的研究和发现做了不少补充。不管事件的真实性是否可靠,但它被记录了下来,而且有很强的连续性。
西方历史,尤其是公元前的历史,完整且连续性的读物很少,有时甚至很混乱。相比较之下《圣经》就记录的较全面和连续,虽然在《旧约》部分如同东北乱炖一样的杂烩着,但仍能在里面找到历史事件的线索。所以,想了解世界历史,尤其是西方历史,《圣经》是必读之物。
《圣经的故事》作者是美国亨德里。威廉。房龙。他博学多才,经历丰富。他将十分玄妙的“神话”用白话的方式表达出来。用郁达夫的话说,“实在巧妙不过,枯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读他的人,无论大人小孩,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房龙说,他写这本书,不是在写一本犹太人的史书,他既不为他们辩护,也不攻击他们的动机,只是在复述他们所写的亚洲和非洲的历史。
是的,原版《圣经》曾经翻阅过,如天外来物一般。房龙的这本《圣经的故事》如同讲述历史故事一样,无个人的感情色彩与偏好,将神秘的事件如故事一般讲述出来,易懂、易记。本书完结后,当我合上书,却意犹未尽地在脑海里不断回味着。有两个问题萦绕在脑海中。
第一个问题是,西方人民为什么会对宗教如此狂热? 另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旧约》和《新约》呢?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我在网上阅查了一些资料,加之房龙的介绍,进行了个人的总结。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西方人民为什么会对宗教如此狂热?
虽然,进行了大量的查阅,但以本人对世界历史和宗教史的了解程度,想要透彻地回答这个问题恐怕很难,以本人现有知识量和理解程度进行了分析。
一方面是信仰的“习惯”.宗教国家的人民,从刚出生就会每日接受“神”与“上帝”的思想与行为准则,这种思想深入人心,这种形为准则融入血液,已不容更改。就如中国千百年来信奉儒家思想,遵守“仁、义、理、智、信”的道德标准如出一辙。突然有一天,某种思想或行为冲入这个群体,你的信仰将被推翻,你的一切标准都被否定,人们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为了信奉一生的“真神”,人们愿意付出一切。
另一方面,也许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即“利益”与“权势”的守护。当权者利用宗教治国,左右人们的思想,掌控人们的形为,使高层拥有更大、更稳定的权力。这些国家岂能允许其他外来教派染指他们的政权。从十字军东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的以色列战争,无不混杂着宗教与权力斗争的色彩。
我只能说,“宗教”是信徒们的教义,是权力者的工具。但很多时候,这两者混杂在一起,谁又能分清谁主要、谁次要呢。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旧约》和《新约》呢?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要弄清《旧约》和《新约》这个问题,需要回顾一下基督教的历史。基督教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产生的,最初是作为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形式存在。犹太教是一神教,上帝是犹太人信仰的唯一的神,犹太教的教义就是《旧约》。
《旧约》中的文献是犹太人以几个世纪的时间,由几十位学者分别写作的,最终将其组织编辑成书的人是犹太人摩西。
基督教创立者是犹太人耶稣,他在三十岁时以犹太教教义《旧约》为基础创立了基督教,并在犹太民族的下层传播他的思想。三年后因被人告发,以传播邪教的罪名被罗马帝国当局处死。
基督教由犹太人耶稣创立以后,作为犹太民族的宗教一直饱受当时的罗马帝国的迫害。后由犹太人保罗吸收了希腊哲学对基督教进行了彻底改造以后,才使基督教可以在罗马帝国中传播,变成了世界性宗教,最终被罗马帝国立为国教。另外,保罗还有一项对基督教重大的贡献就是主持编写了《新约》。
《新约》主要阐述了耶稣创立基督教的基本思想,主要是通过书中收录的福音书和通信集来体现的。当然保罗在组织编辑《新约》时对原有的基督教文献有所删节和取舍,有些文献没有收录,现在通过考古还有新的福音书被发现。
最终,《旧约》和《新约》被基督教合成《圣经》,作为基督教的教义。
《旧约》与《新约》最大区别,就在于体现了耶稣改造犹太教而创立基督教的思想。《旧约》中包含有犹太人强烈的复仇思想,这是由于犹太人民族一直在忍受周边民族的欺辱和屠杀造成的。在犹太人看来,上帝将在世界末日对欺辱和屠杀犹太人的民族进行末日审判,并进行报复,而耶稣则提出末日审判是上帝对人上天堂还是下地狱的一个审判。耶稣的这些思想不能通过改编《旧约》去体现,因此只能在《新约》中去阐述。
在末日审判上的定义不同,实际上也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一个重要区别。犹太人的人生旅程遥无止境,在他们光顾的绝大数国家,他们都是移民。无论是尼罗河流域、巴勒斯坦谷地,还是幼发拉底河两岸,无论是原住民还是后来的定居者,都不欢迎犹太人的到来。
犹太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他们从来没有一个自己真正的国家,也正因此,“进化”了犹太人身上特有的智慧与坚强。听到很多传闻说,现在犹太人还不忘“复国”的宏伟大志。
推荐大家去看下《犹太人控制美国》这篇文章。
文章中提出,现在为何犹太人能够“四两拨千斤”,在美国生活中起到如此重大的作用?无论亲犹太还是反犹太的势力,多年来都在总结其中的秘诀。虽然观点各异,但有几点是共识:首先,犹太民族重视教育。其次,犹太人深谙美国社会的“游戏规则”,了解“政商互动”的道理。第三,犹太民族有较强的凝聚力不管“复国”之梦是否属实,不可否认的是,犹太民族是强大的,强大到我们难以想象。
科普几个小知识。这也是常被我们忽略的问题。
1、“上帝”并不是“耶稣”.“上帝”是7天创世纪里“神”,也叫“耶和华”.2、亚伯拉罕是亚当和夏娃的曾孙。亚伯拉罕的第二个儿子叫雅各,后改名为叙利亚。
3、“圣经”一词是由君士坦丁堡的牧首约翰。克里索斯托在4世纪发明的,他把犹太人各种圣书总称为“圣经”.4、《圣经》是由犹太人在长久岁月中不断积累出来成果,到公元8世纪,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安顿下来,内容就越来越多。
5、《圣经》是公元1至3世纪被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把最初的《圣经》译成希腊文,从此,《圣经》在全世界传播开来。
6、《旧约》与《新约》中的“约”是指上帝和人订了两次契约。上帝和人所订的两次个契约是不同的,耶稣在提出新约的时候,还提出上帝和人第一次所订立的契约由于人违约而失效了,从现在起,一律遵守新的契约。
7、“约柜”是一个很大的木头柜子,里面放着刻了十诫的两块石头板子、一根摩西的哥哥亚伦曾经用过的发芽的手杖、一个用金子作成的罐子,里面装着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时期所吃的吗哪。移动的时候需要四个人抬,上帝的声音就是通过这个柜子传出来的。上帝还告戒犹太人,不可摸约柜的上面,否则就会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