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学术大会(CFP)
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学术大会征文通知
(202_年9月15—17日,中国丽水)由中国通信学会支持,中国通信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浙江大学电子服务研究中心、杭州市电子商务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浙江工商大学合作承办,《中国科学》、《通信学报》、《电信科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吉林大学学报》、《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等杂志协办的“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学术大会(The 3nd Chinese Conference on Cloud Computing, CCCC2012)”,将于202_年9月15日至17日在享有“秀山丽水、浙江绿谷”美誉的浙江省丽水市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将围绕“云计算、云数据、云服务、云安全、云智能”等最新研究领域,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提供一个代表国内“云计算”产学研界最高水平的高层信息沟通平台,探讨本领域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问题和研究方向。
届时国内外著名专家、两院院士将到会作主题报告,Google、IBM、Intel、EMC、微软、惠普、百度、盛大、腾讯、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将展示各自在云计算领域的最新成果。大会诚征云计算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有关新应用与新方法的论文、专题讨论、演示等。
一、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主题)
云计算理论
云安全技术
云服务技术 云智能技术
绿色云计算
云存储技术
云计算与数据挖掘
云计算行业应用
SaaS理论与技术 虚拟化技术
分布式文件系统
数据密集型计算 高性能计算
并行计算
网格计算
对等计算
社会计算
协同计算 移动计算与服务
按需计算
效用计算
服务计算理论与方法
服务科学与服务工程
服务质量(QoS)评价 电子服务理论与技术
服务信任与信誉
个性化服务与智能服务 物联网关键技术
传感器网络
物联网行业应用
二、投稿要求
1.论文必须未公开发表过;只接受中文稿件;严禁一稿多投。
2.论文各部分完整,应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作者信息包括姓名、职称/学位、单位、地址(邮编)、电话、手机、Email、论文题目、所属主题等。
3.请到会议官方网站下载会议稿件格式模板,并在截至日前通过投稿系统提交稿件。
三、论文出版
经大会程序委员会审稿录用的稿件将全部推荐到《China Communications》(SCI)正刊、《电子学报》(EI)正刊、《通信学报》(EI)正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EI)正刊、《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EI)正刊、《电子与信息学报》(EI)正刊、《电信科学》(一级)正刊、《通信学报》(EI)增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EI)增刊、《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EI)增刊、《数学的实践与认识》(CSCD核心)正刊上发表。录用稿件作者至少1人需要注册并到会宣读论文,占大会录用稿件的1/2将在正刊发表,其余1/2稿件在EI检索的增刊发表。大会还将评选最佳论文(5篇)和最佳学生论文(5篇),给予表彰,并推荐到《中国科学F辑》正刊发表。
大会投稿系统(https://www.teniu.cc http://218.108.81.99/Cloud/202_/
第二篇:第三届中国云计算会议记录
hu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大会 时间:202_年5月18日-20日 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大会主持人——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云计算专委会秘书长林润华: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与会嘉宾,新闻界的朋友们,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大会现在开始。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他们是大会名誉主席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国家发改委副产业司司长许建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楠,工信部规划司司长肖华,工信部办公室副主任陈小名,工信部科技部副司长韩俊,工信部软件司副司长郭建斌,刘汝林、杨胜,商务会长张其,施怀成,科技委秘书长柳成路,贸司会电子分会会长龚小峰,吴所明,电子情报所副所长刘久如,广电科学院副院长周易,同时我们特别邀请到来自企业界的高层代表,此外大会还邀请了来自国外的演讲嘉宾。让我们以热烈地掌声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出席本次会议。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汝林: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很荣幸主持前一段的节目。首先让我们以热烈地掌声有请本次大会的荣誉主席,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先生做大会致词,大家欢迎。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吴基传: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电子学会对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对各位领导、专家以及代表前来参加本次会议表示热烈地欢迎。
自从202_年5月召开中国云计算第一次大会以来,云计算从概念的讨论到部分云架构方法的实验,今年已经进入了部分云运用的阶段。人们对云已经感到不是完全在天上了,而在实际的信息技术应用的各个方面起着重大的突出作用和实践。据一些研究机构分析,云服务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未来五年可能要增加三倍,预计云服务202_年可能要达到420亿美元,到202_年云服务的增幅要占IT业的三分之一。还有人估计到202_年云服务的市场规模可能要达到1500亿美元。当然这只是一些分析,但是一个现实可以看出各个国家的政府都把云服务作为IT业的重点在抓。我国政府也同样十分重视,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于202_年10月已经下发了文件,确定北京、上海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的试点示范工作。更可喜的是中国已有不少大型企业在全国或者在国际上自有的分支机构一些企业,依据自己的需要,已经开展了云服务的应用实验,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云服务的模型和架构。在企业系统内部进行了资源整合,软件的升级向云服务的总体方向探索。
总之,云服务已经从概念走向了实际应用,而且这种应用势头正在扩大。机遇和挑战并行,中国市场巨大,云服务的应用市场更加广阔。机遇是永远属于勇于应对挑战的人。
在云服务的挑战中,我认为要注意的几点。首先是云服务的安全,所谓云服务的安全是云的服务者的诚信度的问题。现在大企业内部进行了云的服务,就不存在着信誉度问题。从实验经验来看,把原来分散的富余资源集中和应用起来,和原来分散的管理,科学化的集中起来,节省了人力,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降低成本,这是企业的根本所在,也是发展云服务最重要的动力。
但作为一种为社会,为公众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云服务就会出现诚信的问题。对于使用者首先提出云安全的问题,安全的核心是在问你可靠吗?诚信度有多大呢?我认为提出的云的安全问题首先是对于使用者信息的保密问题,所以诚信是云服务、云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
第二,云服务的关键结点问题及大家关心的标准问题。我认为一个新的服务模式都是原来的服务模式基础上的升华,一定会带来许多与旧的服务模式,服务标准,服务规范不一致的地方,自然就会产生新的服务模式之间的问题。这种交替只能平滑,渐进逐步的替代。因此有关部门必须从应用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升华确定云服务的标准。事物的发展总是先实践,从实践中总结推广,从而达到共识,形成标准,及共同遵守的协议。因此希望我们的产学研及政府的标准主管部门从开始就要参与到这一实践和规划中来。
第三,必须用新的思想去探索云服务的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先用云服务概念去整合现有分散的资源,在整合过程中提升现有的数据中心的智能化的水平,提升软件操作的版本,调整和理顺现行管理的程序与制度,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服务体系,提高市场占有率,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的机制等。
对于大量分散的中小企业需要企业信息化,需要云服务,但其自身有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去造就一个信息化的体系,这就是我们现在需要大力催生的公众云服务商。这是一个有广阔市场的领域,比如国内中小企业,如餐饮业,小食品业,食品、农村农业农产品的市场对接等等。你不可能再给它每一个小型企业做一个信息化的方案,或者提供一套信息化的系统,能否有一个ERP的服务公司呢提供给所有需要EIP服务的用户,不需要讨论再去建,也不需要他们组织一部分人去管理,也不存在技术的改造,硬件的升级问题。他只付服务费就可以了。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
总之,公众云服务的市场广阔需要创新的精神去开拓市场,要把单个企业的信息化转变成为社会化服务方式及云服务的方式去实现新一轮的社会信息化。
朋友们,市场是广阔的,前途是光明的,让我们以科学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开阔云服务的光辉前景。我们电子学会一如既往的为各位同仁和我们产业界的各位朋友,利用电子学会的平台为大家做好服务。最后,预祝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圆满成功,为促进中国云服务产业的发展而努力。谢谢!
刘汝林:谢谢部长热情洋溢的讲话。下面用热烈地掌声有请工业和信息化部杨学山副部长致词。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尊敬的吴基传部长,尊敬的苟仲文副市长,尊敬的倪院士,周院士,代院士,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十分高兴参加中国第三届云计算大会,首先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对参加会议的各位来宾,各界朋友表示热烈地欢迎。
这几年来云计算概念成为IT领域一个热门的话题,也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概念。今天我们有那么多来自各个领域的领导、专家、企业家、媒体朋友和各界朋友参加这个会议,说明了大家对云计算的高度关注和期待。借这个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云计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云计算是一个新概念,但是云计算这个概念和由这个概念所引发的一系列技术、产业、应用模式、服务模式的变化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技术服务长期发展的一个必然。也是我们对如何使得IT资源能够变得更加有效,更加融合,使得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使得我们的应用能够有更高的速度和更高的质量,使得我们服务能够更加有效和更加经济是我们的发展和追求目标。
云计算使我们如何能够计算机资源如何集中起来,我们一个企业,一个机构,一项应用不要再为了自己的应用去构建这样的资源体系,我们如何使得这样的资源应用演变今天像买矿泉水,买杯子一样,在货架上就可以销售的产品,而不是变成一个一个专门的研发,专门的项目建设。而专门的研发和专门的项目建设就要很长的周期,很大的人力。如何使得我们的服务,面对同样的服务不要一个一个专门提供,而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去提供。我们如何使得我们的网络这样一个社会的基础设施能够和我们的公路、铁路、煤电水气,能够一开一关就能使用,而不是一个一个具体的各有各的标准,各有各的规划,各有各的后台支持,各有各的网络系统这样一种分散的。所以我们说云计算正是代表我们技术发展趋势,应用发展的趋势和物质发展的趋势、也代表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集中化这样的方式,使得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使得应用能够更快的取得效果。所以使得我们通过各个应用为我们今天社会发展的转型,为我们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化,为我们走科学发展道路来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我们说云计算十分重要,十分紧迫,我们需要大力的发展。
第二,我们要遵循规律。要循序渐进,要符合规律。云计算是一个新的概念,大概追根溯源也不到十年的时间。但是云计算这个概念是建立在一系列已经实现和应用的模式基础之上。云计算需要我们把它计算机集中起来,而集中计算资源我们已经经过的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在不断的追求如何使得计算中心,计算资源能够在高度集中的条件下提供更好的服务。云计算正在计算资源充分利用上又迈出一个新的台阶。
云计算更是我们应用模式,应用发展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认识的结果。我们在座有很多应用单位,我们为IT在本企业本机构的应用付出了多少,我们都在希望我们的应用有一天能够向一个地方提出一个请求就得到满足,而云计算正是凝聚了这样的应用发展。但是如果说我们的应用单位还不能接受这样的,还不能把我们的应用提炼成一个标准的,格式化的,可以在网络上能够得到服务的这样一种需求的话,那么就不能实现。
我们在说公共云,在说社区云,在说私有云,不管是哪一种云,我们服务能力必须跟上,这种云背后所代表的服务需求,所以我们要不断提升我们服务能力,才能满足这种需求。同时我们云计算还有一个基本的要求那就是宽带,没有宽带无论是计算应用服务都不可能基于云来提供。所以我们必须加快我们宽带发展的步伐,必须在我们现在的基础之上尽快的提升一个数量级,提升两个数量级,没有宽带,我们云计算就没有基础。至于我们说发展云计算,一定要遵守规律,夯实基础,务实推进,把云计算的好处落到实处。
第三,我们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发展合力,提高发展质量。云计算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云计算必将形成一个长长的产业链。在这样一个概念环境下,在这样一个产业链体系中,我们研发的功能,教育的功能,企业单位,中央和地方的政府以及相关的单位都在这里可以找到自己发挥作用的地方。而我们产学研用、政府机构,以及产业里边不同的门类,不同企业,我们在这里边都有用武之地,但是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的比较优势找到,在比较优势基础之上来朝着云计算发展共同的需求目标发挥作用,这样我们才能形成合力,我们才不会把力量,把资源耗费在不应该耗费的地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升我们的发展质量,而提升发展质量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使云计算在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为我们缩小城乡差别,为我们转变发展方式,一个一个的具体的支撑能够实际的顶起来,这样我们的发展质量才有保证。
中国云计算大会已经开了三届,一届比一届好,为中国云计算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衷心的希望这样的会议能够继续办下去,也祝愿这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刘汝林:非常感谢杨部长,杨部长作为一个行业的主管领导,同时也是我们本领域的专家,以他自己精辟的见解做了很好的学说。北京市作为五个试点城市,在云计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北京市的领导对本次大会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下面有请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先生致词。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苟仲文:尊敬的吴基传理事长,杨学山副部长,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关心云计算发展的海内外人事相聚北京参加中国第三届云计算大会,再次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地欢迎,对于远道而来的朋友们表示热烈地欢迎。云计算作为既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重大创新,为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北京市委市政府对于云计算产业的高度重视,政府有关部门发布了祥云工程行动计划,北京市批准成为国家云计算试点城市,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了继应用示范,产业科研与一体的云基地,用下线生产了云计算专用服务器,用友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金山云充足应用平台,百度云计算服务中心等一批重大工程正在建设中,云计算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要的领域之一。下一步北京将继续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优势,加强资源协同整合,深化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推进云计算服务模式的创新,积极培育标准统一安全高效的云服务体系,加快构建自主创新的云计算产业链。
中国云计算大会是我国最早推动云计算的高端平台,对于中国云计算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积极贡献。北京市人民政府作为指导单位之一,希望通过本次盛会广交朋友,促进合作,务实推进云计算应用实践以及云计算产业新发展。我确信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力支持下,在各位专家、企业和朋友的积极参与下,本次会议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刘汝林:发改委作为国家的政策管理部门,及早给予了云计算发展规划关注,下面有请发改委主管高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的主管领导徐建平副司长致词。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巡视员徐建平:尊敬的吴基传理事长,杨学山副部长,苟仲文副市长,各位院士,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当前随着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已成为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云计算这一新型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云计算的发展将给IT产业的规模化、社会化、服务化发展带来重大变革。由此带来的产业链重组和结构调整也将给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云计算无疑将成为未来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纵观全球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强和完善宽带网络技术设施基础。研究云计算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关键技术和标准,制订云计算发展战略。一些跨国公司在云计算技术成熟度,商业模式成熟度,基础设计建设规模和市场应用等方面走在前面,并形成一定的商业价值。
我国高度重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202_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明确指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正在引发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职能服务加快发展为个性化制造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利工具和环境。202_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文件中已将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今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云计算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国家对云计算发展的一系列部署,为十二五期间我国云计算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202_年5月我委发布了关于当前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有关通知,将发展面向市场高信息技术和云计算服务作为工作重点之一。202_年10月,我委和工业信息化部下发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示范工作通知,在北京、上海、深圳、无锡、杭州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面向全国乃至全球,通过先行先试形成示范能力和示范作用。近日,我们委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联合研究起草了云计算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对国内外云计算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按照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安全保障,着力试点示范,创造良好环境,实现重点突破,推进产业发展的整体要求,结合当前相关规划的研究制定和试点示范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有序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与国际发展现状相比,随着我国部分企业也积极跟进,探索推进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进展。但总体上来看,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我们必须认识到一方面云计算的发展使得网络计算脱离原有的物理界限,在促进诸多商业服务模式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安全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云计算能否解决好其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是关系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我国一些地区发展云计算产业的积极性很高,有的还出台了产业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力图服务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着需求不明确,盲目发展的问题,带来了严重的信息安全,信息监管方面的隐患,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亟待加强规范和引导。
我们注意到,今天参会的有来自国内外的云计算软件设备提供商,云计算平台运营商,终端设备提供商,还有部分政府管理部门的同志,从着眼于推进我国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深化国际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出发,借此机会我强调四点意见。
一是要加强规划指导,云计算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无序发展将对其成长和壮大产生不利影响。各地区必须明确应用需求,做到合理布局,有序发展,服务国家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避免资源的盲目投入,提高现有计算资源有效利用。
二是要加强核心技术研发,要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注重以服务创新带动知识创新,引导云计算服务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提高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三是要注重提升服务能力,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瞄准在全国乃至全球迅速形成生产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云计算模式的平台应用和应用服务。结合五个云计算试点示范城市工作,鼓励云计算企业积极投入相关资源,加强各种形式的合作,着力探索云计算发展的商业模式,形成服务能力。
四是要关注云计算安全,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健全法律法规手段,不断完善云计算自身安全,以及云计算数字安全隐私保护问题。为云计算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女士们,先生们,长期以来中国电子学会为推进我国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天举办的云计算大会是引导和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桥梁。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广泛交流和探索,必将进一步增进共识,分享经验,扩展机会,推动发展,实现共赢。让我们携手按照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紧紧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为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全球信息技术产业进步和信息产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美国IEEE执行总监Jemes Prendergast: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云计算大会,互联网有一系列技术都提供了一系列云计算的模式,加强云计算的服务。技术的发展和突破正在发展,它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商业的规模,这意味着可以极大的降低商业的成本,通过使用互联网,使用电子邮件等技术。云计算产业的出现能够使公司把注意力放到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上,并且充分利用这种竞争力来取得创新。对个人,对企业来讲云计算它都代表着一种最大的信息技术的机遇。我们已经看到通过云计算技术使得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之间进行融合的这种发展趋势。
云计算也提供了大量的应用,我们也已经开始看到。云计算以及电脑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大宗商品,以及交易所,在上海、深圳和其他的交易所今后也可以预见将会广泛的使用云计算技术。当然,新的服务需要新的标准,需要新的法规来协助负责任和有效的云计算市场增长。
IEEE已经开始来为未来的云计算发展加以塑造,我们所提出的相关倡议它的理念是非常简单的,要建设一个统一的云计算世界,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近期我们还将举行一个国际的云计算大会,在202_年我们还将举行另一个大会来讨论有关于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出版和发行。通过一系列的发行,还有举办会议和教育,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广云计算,这对于云计算在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同云计算的交换心得组织,还有云计算的销售商,就有关标准方面进行合作,还加强云计算的移动性、统一性和可交互性。我们还同有关的标准组织制订云计算的功能等等方面的标准。
通过这样的合作,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云计算的蓬勃发展,创造一个统一的云计算的环境。对于云计算在今后所取得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在制订标准方面,用户在今后将会发现云计算能够很好的识别用户需求,最后我感谢大家听取我的演讲,我也期待本次大会取得圆满的成功,谢谢。
刘汝林:今天第一阶段的发言就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林润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高屋建瓴非常有前瞻性、思想性的讲话。现在我们进入大会专题报告部分。由于李院士出差在外,我们组委会特别在上周末给他录音了一个专题的报告,李院士报告题目是云计算实践分析。
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委会主任李德毅: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让我们共同祝贺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大会胜利召开。全球的云计算自202_年开始,今天已经成为整个共识,尤其是在通讯、计算机和互联网领域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202_年,中国电子学会首次组织了国内40多位专家对云计算进行讨论。我们已经走近了理念清晰,正在进行云计算快速发展阶段,我们期盼了云开雾散,腾云驾雾早日到来。
下面我对中国的云计算实践做三点分析。这三点分析是这样的,首先谈一谈云计算会给中国的软件园带来什么变化,然后谈一谈云计算为什么跟我们传统电信行业的纠结,最后谈一谈云计算如何去实践市场。
大家知道到202_年底,我们国家有35个国家级软件园,入驻企业达到2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30万人,占全国软件从业人员一半,销售收入7877亿元,占软件产业总值60%,软件园总收入占国家GDP2.29,可以看到IT行业已经成为我们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云计算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变化呢?首先作为第三方他们要为各行各业的IT系统进行测试论证,为系统的验收和鉴定提供依据,提供软件质量保证的信誉担保,但是作为一个软件测试中心更多的工作应该是基于互联网的应用软件测试。随着软件走向服务,前面两个工作会越来越少,第三个工作会越来越重。基于互联网软件应用测试主要做什么呢?应该是测功能,测性能,测安全,测可靠性,测应用性,可操作性。这样的测定任务,需要软件生产商提供测试任务的列表,详细的文档,软件测试中心根据测试任务列表去制订相应的测试大纲和完成测试任务报告制订。更多的时间是要去搭建一个物理测试环境,将测试结果反馈给软件生产商逐步纠正软件的正确性。
应用软件规模不同,测试环境会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以前我们针对一个网络应用软件的压力测试需要自己购买一整套的设备,现在可以租用各个服务商的设备。云计算给我们软件测试中心带来的变化是相当巨大的。
基于云计算的方式时间短,成本低,灵活方便带来的各种变化,同样会影响到软件园其他软件方式的改变。
大家知道软件园往往是个耗电大户,一个月常常支出将近240万元的电费,如果软件园的企业能够做到用同一个软件平台或者硬件平台,或者同一个虚拟测试环境,那么就可以做到绿色软件园。
现在我们来谈第二个,为什么云计算对传统的电信行业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北京的固定电话用户对每个月20块钱的包干费来看,这个已经坚持了十年,这对全国电信行业是非常可观的固定收入,但是目前九成消费者对此感到不满意,固定电话数急剧减少。从这个纠结可以看出,话音业务仅仅满足了大众用户最基本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家对沟通的质量需求大大提高,传统电信运营商的纠结归根到底是新技术所带来的市场需求的提升,是需求的精细化造成。
在传统话音中网络不存在储信息,到了互联网初期支持的是尽力而为的服务,核心简单、边缘丰富。到了云计算时代,支持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信息服务,网络变得丰富,边缘简单,交互更加智能。
现在情况变了,到底谁是谁的增值服务还是个问题,说不清楚了。
非话业务从08年占电信的33.1%到202_年快速上升到42.3%,与传统话音相比,非话业务量增长更多。另一方面随着智能终端的开发,手机已经不在是原来的单纯的打电话和短信,同时成为在线支付的商店,在线电子书,甚至成为导航定位仪。智能手机应用中,语音应用只占27%,更多的应用占了72%。我们必须以提供丰富的服务,内容的服务,导致应用软件就是服务的思想。因为平台是服务,所以支撑工作的基础设施才是服务。要充分利用细分市场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服务,对信息技术设施服务的依赖性,获取我们传统电信行业的优势。
总之要想不纠结,就要找出路。一是电信行业的金字塔式曾经结构要向片平的组织结构自身转型,二是要发挥新的基础设施衣服优势,从小众中获取大的基本信息,挖掘需求,灵活分众,深入服务。是信息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基础设施即服务的变化。
下面我们谈一谈中国的云计算在实践中怎么试点。202_年10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在北京、上海、深圳、无锡杭州五个城市先后开展了试点,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可大可小,我认为在五个城市试点基础之上可能更应该加强行业的应用和领域的应用示范,如果我们能够在东南沿海地区让这五个城市连成线,形成片,形成一个特定业务领域专业服务的化,示范更强。
这里我想强调一个基于位置的服务。如果从北京到深圳,设置整个沿海地区的导航服务和定位服务,这就为互联网应用提供基础。大家知道地理信息系统是每一个行业都需要的基本信息,有了导航定位的精准保护,比如说导航的精度可以到几十厘米,而不是几米,这个东西不但要靠GPS,还要靠地理信息系统。
我们还可以基于地理信息的旅游服务,基于地理位置的教育服务,基于地理位置的应急救护服务,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会保险服务等等。民生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问题,如果我们能够通过网络实现民生当中最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社会互联网那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如果每个老百姓,每个农民工身体健康都能够在线测试,在家门口都能够得到服务,那是什么样的情形。
我想通过自己个人的经历讲一个例子,我曾经做过一个三级板,通过计算机控制三级板,这是一个典型的控制,在今天这个网络环境,我们能不能设想通过互联网在远程实现对这样一个三级板的控制呢。好比说能不能在上海控制在北京的一个单元,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想通过网络控制太空飞行器,改变它的飞行姿态,改变它的照相机的广角。总之我认为作为互联网的总高境界必须是机器人,也就是英特耐特,这里的机器人是把机器,生产线,通过机器人作为一个中转器实现控制。我们通过手机可以实现一个虚拟的摇控器,或者一个虚拟的身份证,信用卡,驾驶证,门卡,甚至我们可以进一步想象利用芯片把它介入人的大脑中,当你想什么通过互联网就可以看到什么,那是什么情景。当然这是后话。
云计算的实践我们要更多的务实,从行业和领域入手,从老百姓得到实惠入手,从解决民生入手,不是在乎规模。随着试点的推广,云计算的实践还要考虑整个中国IT行业的战略布局,将来是不是落在某些地方,设立一些国家级的海量数据中心和服务中心,考虑在我们东北、华北西北那些电力供应相对丰富,而且温度比较低的地区建立。
我们可以在靠近电场的低温地区建立这样大规模规模超级数据中心,利用宽带互联网向华东、华北传输数据,以替代大量煤炭和电力向华东华北的输出,以电力网传输电为以电线网传输数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用带宽换土地,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云计算是网络环境下技术的创新,更是商业模式的进步,云计算世界并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特别重要的是云计算还有一种地域特色和文化创造,我们认为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我相信在我们国家大力推动下,有产学研用同仁们共同努力下云计算之路会越走越宽。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李正茂: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大会隆重召开。大家在一起共同探讨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展示国内外云计算最新研究成果和示范成果。将次会议召开加快云计算服务模式的创新和产业发展成熟。在此,我代表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公司对大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祝贺。
今年恰逢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坚持把建设资本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云计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之路,对电信运营商来说云计算对我们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技术和工具。但与此同时,也对我们的研发、网络建设和管理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
当今,电信业面临行业环境复杂,增长速度趋缓,竞争压力增大等各种新情况,各大运营商都在不断思考如何进一步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如何推进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并实现产业升级,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增长等诸多问题。
中国移动作为全球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讯运营商,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目前,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整体上看,全球电信运营业进入低速增长时代。202_年至202_年全球电信运营业的收入增长一直低于全球GDP的增长。那么近年代我国电信运营业收入增速也开始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国际上一些知名的电信运营商也已经出现低等于甚至是负增长,那么这些情况也成为我们基础电信业在全球一个缩影。如何降低已有业务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是运营商正面临被管道化的危险。202_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同比增长659%,网络难坎重负,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公司抓住互联网发展特点,不断占据价值链的有利地位,改变了终端业务服务与消费者之间的链条,以运营商在业务提供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因此对运营商而言,如何进行网络技术升级,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智能管道的提供者,成为摆在运营商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这里我想顺便探讨一个名词,昨天我跟我们中国移动研究院的黄院长也讨论这个问题,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现在叫做哑管道,就是运营商不愿意做这个哑管道,我就问这个压管道名词怎么翻译过来的,为什么叫哑管道。后来我们讨论的结论,我在这建议不要称为哑管道,它是一个很难理解的词,如果要说的话是一个傻笨管道。
第三个互联网发展是海量数据储存和处理高速增长。202_年将是202_年的44倍达到350亿TB,随着信息服务的日益深化,数据将成为战略资源,越来越多的数据要求进行长期的低成本储存,这对于运营商的数据储存管理能力也提前空间的要求。面对压力和挑战,中国移动深刻领会国家十二五发展思路,时时提出了移动改变生活的战略远景,扩大中国移动对个人客户生活服务份额,对社会各行业的信息服务份额,而运营商将是我们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具体来讲,我们将从几个一个方面积极推云计算的研发和应用。第一引用云计算技术,建设公司内部的IT云,通过云计算技术积极推动业务平台、支撑系统、网络管理等各类IT系统,采用高公用性、低成本、虚拟化等软硬件架构实现,发挥云计算大规模和集中化优势,降低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系统利用率和扩展性,缩短实施部署周期,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力争在近几年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引入和创新,实现公司大部分IT资源的有效整合,将中国移动IT系统的建设、运用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点发挥运营商优势,建设公共服务云。为广大公众和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云计算服务。运营商拥有覆盖全国的网络资源和IT资源,积累了丰富的信息服务运营经验和客户资源。我们将网络服务和云计算服务的紧密结合,向广大公众和企业客户提供具有电信级服务质量保证的云计算服务i。我们将以过去对客户需求的把握 和感知能力为基础,对政府、大型集团客户、中小企业、私人用户进一步提供云计算技术的信息化服务。并将对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进行有效的部署,提供给客户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服务。
第三开展云计算方面的技术创新工作,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打造云计算标准体系,引导云计算技术向硬件设备公用化,接口标准化、网络结构清晰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将充分介入公司需求,实施大云计划 打造中国移动自己的云平台,把握核心技术,并在推广中实施应用。以实现云计算技术的自主研发,提升我们对于移动互联网需求的挑战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中国移动研究院已经建立一个具有10000台以上服务器、5000个CPU,4000个TB存储规模的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开展大云技术的实验,同时也针对厂商云计算产品的解决方案搭建POC进行功能和胡操作性验证在大云产品研发方面,我们以开源软件为基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结合中移动的需求开发研发。目前大云已经实现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海量数据仓库、集群管理、云存储系统、弹性计算系统、以及并行数据挖掘等关键部分。在大云1.0版本发布后,我们进一步开展了应用落地实践,验证了云计算对于提供效率、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方面的效果。目前,除在中国移动的经营分析系统,业务平台、网管系统等方面进行试点之外,正式在盘古搜索的搜索云系统中得到运用,并且在各地方政府也开展了应用。我们还联合产业链有关各方,初步形成了大运技术服务商、设备开发商、集成商、应用开发商、用户等产业链。
Teradata全球总裁Mike Koehler:谢谢,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云计算大会。先谈一下Teradata公司。简单的讲一下Teradata公司的历史。我们公司创立已经有30年,一直在数据储存方面发展的非常好,在1979年的时候我们创立了Teradata公司。当时有很多其他大的数据公司也成立了,比如说甲骨文,IBM等等。Teradata从这些公司相比,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79年这家公司成立的时候,Teradata是用于数据储存的,或者说是用于决策支持的。它的设计就是为了进行复杂的分析,还有其他的公司也在这么多年来加入到这个行业,比方说在互联网网上的交易,信息的回收等等。Teradata能够在数据储存,复杂的分析等等比其他数据公司有着优势。
我们有一系列的创新,首先在95年的时候,Teradata实现了CPU和服务器的虚拟化,跟我们今天的云环境很相似,我们能够更好的数据使用,能够在不同的产品之间进行很好的分配。在02年的时候,Teradata发起了主动的数据储存。我们今天能够做的,能够管理交易进程的数量,并且能够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有很多网上的交易数据还有历史数据,我们可以把它放到时时的数据储存仓库当中。比方说我们可以进行时时的交易,比如说在银行自动取款机。近期我们还有另外一项创新,也是在去年我们实现了储存的虚拟化,Teradata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平台进行数据的储存和仓存,我们把服务器和储存实现了虚拟化。我们能够实现更大的资源使用,能够有很好的价格的表现。去年我们发布了第一个混合储存数据仓库。这种不同的储存的媒介,包括传统的储存,也包括记忆的储存。不同的储存媒介有一些它们有高强度的表现,但是它们价格也更高。还有一些传统的储存,他们可能设计上比较笨,性能也差一些,但是他们价格要低一些。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把两者很好的结合,使得在数据的表现方面要好,或者对那些要求高的数据能够进行高成本的这种储存,对于那些要求低的数据进行低成本的储存,根据不同的需要来进行储存的定位。这样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对那些经常使用的数据,进行高效的这种储存。对于不经常使用的数据进行低成本的储存。
咨询公司每年所发布的全球数据仓库软件排名,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过去几年来一直都是数据仓库软件的领先者,我们有着最好的数据仓库软件的技术,这是全行业认可的,我们进行很多投资,进行很多创新,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认为数据的分析它的量的增加,使得数据仓库有着更多这种创新的需求,这是我们的重点。我们在北京也在不断增加工程师的数量,使得我们在北京的研发部门能够就在北京。
另外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在数据仓库方面的领先地位,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一款RS?产品,它有着自主知识产权,同大的数据软件不一样,我们这个软件是关于如何从没有结构的数据中对它们进行分析。比方说社会媒体,税收信息数据等等,所以RS??它有一个非常强大的IP,还有工具,我们也期待能够在市场方面进一步推动我们的领先地位。在今年1月份,我们也完成了对一个软件和服务公司的收购,它是一个基于云的公司。我们希望通过投资来进一步提高和增加我们的应用,提供更多的云服务和应用给我们的客户。所以我们将继续投资。Teradata对于那些无结构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我们也并购了市场排名第一的市场管理公司,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我们公司的地位。
这是我们的收入分布情况,我们所涵盖的这个行业还是很广的,最大的一个全球这种行业是在电信业,还有通讯业,这是从全球来讲。我们在中国最大的客户是金融业的公司,如果我们看一下这张表的下端,我们有很多客户他们都是世界五百强,有很多公司使用 Teradata运用于不同的行业,91%五百强的通讯公司都依赖 Teradata,全球三千强公司也有很大的比重使用Teradata。我们还有其他的客户。所谓的这种PATPA数据仓库的应用公司,大家在这个图表上也可以看到有些公司的名称。在中国数据仓库公司的数目在今后也会越来越多。实际上202_年比09年这方面的公司数量增长了40倍。信息量也得到了雪崩似的增长这个将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收入机遇。
这是我们全球的客户,我们的客户对于我们取得成功是关键的。有很多创新,我刚才也给大家列举了一些,我们有很多创新是来自于我们的客户。我们的客户他们来识别机遇,同我们实现互利共赢。很多公司利用 Teradata进行数据杠杆应用,把它同一个运行系统或者一个其他的什么系统连接起来,把分散的单一的这种系统整合起来提高公司客户的信息,利润的信息,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进行仓存。通过整合他们对信息的洞察,就要比之前好得多。而实际上成本也不会更高。所以基本上来讲,从数据架构来讲,主要是通过基层似的获取更好的信息在更多的用户组织之间进行信息的分享,进行更多的应用,并且更好的使用电脑资源,这是因为通过企业的信息和数据仓库,从某种方式上你是在利用私有云来进行更好的资源利用,使得资源的利用率达到90%,甚至百分之百。
谈一下自动数据仓库,在这方面我们认为有五个阶段,第一个是知识,第二个是分析,然后是预测,第四五个阶段就变成了运用了,变成了一种自动的做决策,这是我们讲的主动的数据仓库,包括对现有数据同历史数据的分析、比较。比如在一个地方出现海啸飓风等等就知道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数据分布和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就是简单想跟大家谈一谈我们Teradata,以及我们所做的事情。我们感谢能够应邀参加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大会。接下来请大区的总裁谈一下云计算的应用。
Teradata公司大中华区CEO辛儿伦:长期以来人们在企业商业应用当中通过信息手段大量获取信息技术,近年来许多企业更加重视,更加关注如何在海量的数据当中进行分析,从而创造二次及多次的商业机会,同时结合现在热门的一些云计算技术,于是有所谓分析云计算这样的课题探讨。
我们先看看云计算服务的特点,从需求方面来讲是用户自主式主动,按需汲取,动态形式和虚拟化资源计算,提高整体的计算资源利用率。左边这个图是从云计算的服务内容来看,不管它是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它必须要有应用推动。从总体来看,云计算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面向操作型,应用型的服务,像操作型CRA云计算服务,第二大块就是面向分析及动态运营的这种运营服务,以云计算的方式提供。
可能很多人会问,数据仓库也做智能分析和动态运营,海度也可以做分析云。数据仓库本身的功能和性能、研发可以说是非常久的一段时间,它的功能在速度方面,性能方面还有它方方面面的需要特别适合于结构化和关系性数据的处理,在非结构化和关系数据上的处理,海度事实上是非常适合的,但是林林总总的数据,分析云必须兼备两方面分析的强项,作为一个给企业全面的分析,结合结构化,非结构化,关系性非关系性全面统一的提供给企业,还有方方面面的用户。
我们一一来展开,我简单讲一下,数据库适合于操作型的这种应用,数据仓库适合智能分析和动态运营管理的需求。数据仓库是一种面向主题整合的数据库,同时进行给一线人员进行最时时动态精确资料的动态运营支撑。所以它不仅仅是一种报表,一种简单的分析需要,它同时能提供给企业一线人员,甚至到单一客户的360度时时动态数据分析,都能够提供快速精确的功能。
那么它究竟体现在什么样的应用?分析云的应用基本上分为私有分析云和公众分析云。私有分析云,对于企业内部分析的服务,精确化营销营销服务,经营情报分析服务,财务分析服务等等包罗万象,另外一大类就是企业对外分析服务,通常面向企业第三方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企业储存,数据处理分析服务,企业内容分析服务等等。
另外在公众分析云这块,它体现的场景可以从公共事业单位提供所谓公众智能分析服务,智能电网分析服务等等,另外供应商可以提供云计算的服务和平台,特别是软件级服务的服务提供给一般的企业,特别是中小行业的企业一般IT能力相对不足,这种服务模式现在逐渐在全世界非常非常热门。像供应链管理服务,客户关系管理服务等等。
从分析云好处来看,我们从用户层面来看,这种好处特别能够提供用户,缩短IT协调部门,加快切入市场的时间,可以使业务人员按照需求配制分析空间,简单的说就是三个词形容,自主、高效,灵活。从IT用户来讲,对他们的好处就是它可以简化应用和数据的提供及过程。安全可控集中式的这种分析运营环境。同时能够充分利用云计算这种虚拟化高弹性,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简单三个词来形容,IT用户来讲,它的好处是简单可控节约。
讲到这里我们怎么做,分析云怎么样加速,从现在这种技术基础之上怎么样加速这种分析流程和敏捷性。长久以来,业务部门提出新的所谓分析应用需求都要与IT部门安排项目建设,透过这种严谨的流程相对比较久的项目建设流程,整个组织建设所谓数据仓库,提供这种分析决策服务数据,透过企业服务总线给用户。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先进的功能,看怎么样加速跟提高这种整体的性能。一切先进的数据仓库厂家其实基本上都已经虚拟化,他们的CPU储存还有这种操作系统,特别在一些先进的厂家里头就数据的IO储存,还有跨表连接的高速度并行处理速度,同时能够就数据温度,冷和热的动态混合负载管理,其实现在的技术都已经有这方面的先进的技术。
在这个基础之上,怎么样加速,IT人员可以提供所谓自主式的分析平台,集中安全可控。业务用户部门能够透过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仓库动能,叫做沙盒技术,业务部门通过沙盒技术能够按需自助,弹性的配制他们的资源,申请应用他们的分析空间。同时还可以加在业务部门外部数据,引用数据仓库圆形环境,尝试新的分析思想,新的方案,快速模拟。同时能够迅速地搭建整个分析的应用进行分析。这完全可以避免长期以来传统的应用部门经常向IT部门申请数据,调用数据,同时也可以避免许多用户部门在各个不同部门里建设所谓的数据集市。
这样一个基础形成了这个企业分析云核心的磐石,当然在这个基础之上,方方面面的应用就可以大量展开了。企业分析云究竟在企业的架构里头是什么样的定位?分析云构成企业私有云的核心,在这个核心里头它提供一种按需自助分析服务给用户,用户在这个环境中再次发现创造二次三次商业机会,透过这个商业机会,能够就目前现有的企业云的应用更新数据库。同时为了达到集中有效全面的分析,广度和深度的分析,用ERT工具集中透过数据仓库的数据模型进行时时的数据更新进入数据仓库。同时在非结构化数据,非关系性数据方面也能够从数据仓库调用这种UDF,调用海度目前很热门的功能,调用像企业网站,网络日志,社交媒体方方面面非结构化,非关系性的数据,进行融合的分析在数据仓库里。从而提供这种服务给企业内外的所有的用户。
一旦分析云建立起来,使用起来,它具体的动态,信息,流动体系到底长什么样子,那么右边这一块整体的这种分析云的服务,这种分析云的服务刚刚我讲不仅仅只有报表分析,同时能够一些动态的分析管理信息,像实践式管理,实践营销,执行的方方面面信息,推送给用户,从而发现机会与客户很多互动里,可能可以再次提升或者寻找到销售再次机会,更新操作员的服务和应用再汇总汇集到数据仓库,还有分析云环境里,进行时时分析。
现在国内外有许多的企业都已经在使用企业分析云,最著名的一些案例像易贝就是通过沙河功能大量的节省原来的数据及时应用开发费用,摩根丹使用分析云让营销活动提高速度和成功率。另外像播音公司,法国电信都使用方方面面的企业分析云架构支撑它的总体庞大复杂的企业业务。
Teradata35年来一直专注企业分析这块领域,我们累积了方方面面的知识,我们一直在经营,站在前沿研究这方面的技术发展。在业绩分析应用方面,咨询服务,技术实施服务,还有各方面的平台家族,提供大中小各方面的需要给我们的企业。另外我们在今年年初并购了世界知名的做整合营销管理公司,它是一个知名提供软件及服务全方位的云分析的平台提供给我们客户。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并购,是在今年初发生的,针对非结构化数据,非关系性数据统和分析,在这一块这家公司也是世界领先的方面的技术,他们能够对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进行高性能的分析。这是我们Teradata特别在过去三年,我们全球合作伙伴数目增长四倍。我们一直以来提供最佳最完美的解决方案给企业和客户,希望能够透过这样的解决方案,激发企业商业的潜能,让我们和所有的合作伙伴共同朝向智能型的企业迈进。谢谢各位。
华为副总裁、数据中心和媒体网络产品线总裁李三琦博士:各位好,我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介绍一下这几年华为在云计算发展上的探索发展和我们在运营模式上的探索经验。
首先我们来看,在21世纪前十年大家可以把这个分成三块,一个是IT,传统的IT这个领域,还有一个CT,还有一个英特耐特,或者是消费者市场。这几个都没有很成功的案例,真正我们谈到云,我们谈到云计算,我们看到的是什么这个现象,现在ITCT都在要走向融合,我们叫ITC。
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这个云计算,不是传统的业务,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新的业务模式。今天到底这些模式是什么,大家都在探索,会是非常之颠覆性的,像我们看到的微博,多样性是它真正做到数据中心也好,云计算,自助服务。
今后这十年,云计算给大家看到的这个形态或者特性功能都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所以这里面我还是用这张图从左边看到的IT,这是传统的,这里面是以数据为中心,然后CT是在右边,它谈的是连接,是网络为中心,从CT、IT走到ICT的融合这就是云计算。新的云计算ICT谈的是互动协作。传统是基于文档来定义数据中心,而在ICT云计算基于会话,在新的领域是交互性的,以前我们讲数据安全,这里面更讲到用户的私密,以前我们大家习惯的是什么呢?是人来适应系统,但在新的领域里面是系统来适应人。以前大量谈的是结构化数据非常高昂,今天大量的数据是半结构化,或者更多的是非结构化数据。这是从IT到CT这个形态改变。
从CT到ICT的转变,以前是时时以话音为主,今后是大量的媒体,大量的时事,以前我们谈到的移动的漫游,现在是移动的一致性,还有很多很多,以前我们谈到网络只是一个连接的网络,所谓管道,但是现在网络我们谈到ICT里面是内容。这就谈到形态特征的变化,用这种新的颠覆性的技术。这里面也可以看到业界有两种不同的道路,一种是传统的IT,已经存在的业务怎么继承,怎么迁移,我们也看到了另一方面,像谷歌它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性的模式,它以消费市场小企业为主,但它开始大量进入到大型的IT企业,这点最终会融合。从华为来讲,我们选的是颠覆性的技术,是创新的业务。
我想讲四个要素在我们这几年的探索,跟大量的企业,运营商之间的胡同。第一个关键要素我们讲云计算成功的关键是云网端的紧密结合,云计算不是一个只是数据中心的云计算,刚才讲了互动性,连接性,是系统学习人,谈到所有的非结构,数据、媒体,这里面它是个云端的分析。但是对管道,华为是做管道出名的,管道也谈到有哑管道,智力的管道方式是光纤,不光是IP,为什么呢?90%的媒体的内容实际是在你网络里可以处理,网络是媒体的处理,媒体的分发,不是点到点之间的,因为它的声音90%英特耐特是声音,它里面很多小的碎片文件是储存在网络,是动态的。我们从网络的角度来讲,今后在云计算里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感知业务,感知内容,感知终端的。这里面不仅仅是管,它怎么跟端跟云之间紧密结合。端大家知道我们有Ipad、Iphone,安卓,还有游戏机,在这里面华为在家庭终端有大量的从芯片到技术到市场有很深的理解。
走向云,云里面数据中心关键几个问题就是我想谈的第二个关键因素,这个要素就是云计算同数据中心的云计算架构。第二个就是融合的硬件平台,大家都知道传统的数据中心配置系统,是分离式的,买服务器,买网络,储存,整个是竖状结构架构,跟云计算是非常脱离的,但这里面想一想如果是虚拟网络,你不再跟某一个物理机相连,而且动态的需求量是非常之巨大,在这里面你传统(Se??)不能使用这个,传统网络怎么使用,计算的虚拟化,网络的虚拟化会对硬件结构产生很多影响,所以怎么把这个做好融合硬件来支持真正的云计算业务,把成本降下来。为什么呢?一般来讲,尤其在西方国家数据中心,它硬件的成本占20%,80%的成本是什么?是它的管理。
实现云计算以后,它的交换,储存,虚拟化管理起来,使它真正是一个融合性,具有弹性灵活扩展性,把成本降下来,统一管理起来。你的硬件只占20%,你把成本降下来,更重要是你要融合,而不是以前都是买最好的服务器,最虚拟的网络,而是大家融合起来,因为这个需求是动态的,变化之大,很难今天预计到的。这是我们强调的第二个关键要素。华为在这方面大家比较清楚,网络是我们主导地位,我们也做了很多服务器,同时储存我们也有很多。在这方面我们加强怎么真正做一个融合硬件平台,来适应整个云计算网络的蓬勃发展。
第三点,刚才也谈到IAS,PAS不同的层次,这是一种商业的模式,从整个云计算架构的核心就是一个云操作系统。这张图只是给大家介绍一下,云操作系统前几个演讲人也大概介绍了一下,在融合硬件平台上怎么来建立,不光是一个网络储存计算的虚拟化和资源调度管理,实际还有海量的数据储存,刚才前一个演讲人也谈到,大量的非结构化,半非结构化数据储存,然后它的海量数据挖掘,有分布式的储存,还有并行计算,包括刚才讲的海量数据储存里面,发掘分析平台里面关于各种各样的,像ECP,这些都是时时动态的数据分析平台,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怎么在这个云操作系统里面真正建起来,而不是做传统的,这是我们华为在云操作系统投入非常大,怎么把真正的架构核心云计算建立起来。这是在融合的硬件平台上建立云的操作系统。
第四个关键要素就是云计算永恒的主题是合作,是开放,怎么跟大家互动开放性合作。华为在这方面从第一天开始就清晰的认识到,这张图主要是强调,刚才演讲人也谈到了标准化,从数据安全性、标准化才能把产业做大。但它不像传统的电信标准,云计算里面快速到市场到应用驱动来把这个标准通过市场标准来做好。
右边我们所谓云帆联盟,他们在大的开放合作产业链中互相合作,我们也开始做长期的探索,在摸索,寻找各种方法。这方面我们共同建立软件认证中心,应用开发实验室,还有IOT的实验室。
第四点要素里面我想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大家一谈到云,作用最大的互联网最大的就是亚马逊,你看下面都是亚马逊,腾讯计算,储存,在这上面产业链形成的上千亿,有企业的用户,很多很多在这上面形成一个生态链,快速的推进。所以在美国的大家不会买你的设备,都是在云平台,成本降下来的,更重要的不仅仅是成本,更主要的是快速推向你的业务进入市场,这个周期大大缩短,相对风险也大大缩小。这就是它的模式开放合作。这种生态性,开放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四个关键要素之后呢,因为我们要谈怎么走到云计算应用解决方案。这方面举几个例子,华为在这几年探索实践。第一个就是企业私有云,华为本身十万多员工,有非常强大的IT系统,我们华为做了一个决定做企业私有云首先从我们内部开始,上海员工从第一天开始上云,成本也好,预设也好,各方面非常成功,包括即时通讯,会议用起来非常好。现在在上海我们在两年内十万员工里面整个实现。它的相关业务都到云上去。你想想我们华为有多少产品线,每个产品线每天都有很多的项目开发,现在整个用到云上去,还有把我们整个即时通讯也好,很多其他的业务都往云上。
我们有很强的IT系统,在一二十年来积累了非常强的经验在IT私有云系统。怎么把它搬到云上去,一步一步什么节奏,我们做了大量的探讨和摸索,有不少成功的经验。
还有一个就是媒体云,大家都谈到三网融合,刚才也谈到网络的重要性,网络在云端里,媒体是今后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或者是在企业今后大量的通讯也是通过媒体云。这里面你可以看到这张图在下面是谈到了云操作系统,有弹性计算,有分析,有储存,有网络,还有内容分发,刚才讲的智能管道或者叫CDN网络媒体分发。
在这个之上,跨三平,大量的媒体,所以它有关于在云上咱们做媒体的转码,怎么做媒体的处理,怎么做媒体的分析,利用这个虚拟化的资源,怎么做日志管理,怎么做媒体社区,像这些都是很关键的,刚才谈到了数据分析引擎这里面很关键的就是说怎么来定义你的动态原数据。所以这一层我们叫媒体应用的框架。在这上面就有各式各样的媒体业务,我们有IPTV,OTT,有自己的内容,有英特耐特的内容,还有是别人的内容。这里面真正实现到媒体的感知,用户的感知,包括内容的推荐,内容的保护,各式各样,需要一个媒体云。媒体云平台将会是运营商、电信也好,其他的也好,广电的三网融合。这方面我举一个例子,美国最大的供应商,他做VAD??,它成本将近一个美金,就是传统的竖状结构,美国做最大的英特耐特??他是多少,他是不到一毛钱,就是十倍之差。这是为什么?就是云端。这个就是怎么做好宽带跟业务跟云,跟智能管道,业务分发,终端。
还有健康云,我们在上海是从医院开始做起,把很多合作的伙伴,把相关的软件应用,排队挂号,HIS都应用在整个云上,你可以讲医疗云也好,怎么做社区医疗档案共享,远程会诊,我们跟各个合作伙伴在强烈推动,不是做研究了,是真正的要用上去,真的实践上去,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经验也好,教训也好,探索也好,目前我们非常满意跟大家的合作。
还有一个就是政务云,它有互联网应用,内部办公,桌面虚拟化,统一通讯,还有社区的应用和下述各个机关的远程通讯也好,财务系统连接也好,企业的ERP,纳税,我们现在在国际上也有一些其他的在应用。像这些都是在开始起步阶段,主要是商业模式。并不是技术,技术上我们非常有把握。
这是我们最后一张图了,华为的文化以客户为中心,建立一个完善的云生态系统。这里面强调四个关键要素,云管端的紧密结合,还有一个融合硬件的平台,华为有自己的储存,有自己的网络,有自己的服务器,也跟别的厂家合作。我们真正做到一个融合硬件的平台。
还有云操作系统,在这个上面我们怎么来真正做到一个生态系统,这是我们的目标。今天很高兴跟大家分享我们怎么在这几年摸索,也谈到华为的云战略也好,主要从四个角度来谈,谢谢大家。
微软商用平台事业部高级副总裁Ted Kummert:我非常高兴参加今天这个大会。这是一个荣幸,我也非常高兴。我叫Ted Kummert,微软商务平台事业部高级副总裁,主要是负责开发微软的应用平台,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平台,能够运行全世界的应用,包括建立CPO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能够运行你的数据中心,那么也能够运行云。
来到中国是非常好的,我经常定期来中国,我们在北京、上海有我们研发的团队,他们对微软全世界的产品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我们也为中国市场提供了非常好的产品,包括我们在去年9月所宣布的我们开放了微软的云创新中心,这一中心从政府、客户进行合作来确保所有各方都能够实现云的成功。
我来中国还有一个个人方面的因素,我的祖父出生在中国,我的祖母出生在青岛,生于1930年代,他1940年在中国生活。我非常享受在中国的经验,今天想给大家谈一谈微软就云计算的一些观点。我们认为企业还有云计算的历史表明有几大转变,我们看见计算变得更为容易获得,通过云我们又有一个非常重大的转变。这个转变将会使政府、企业、个人在技术市场上都会带来变化,将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技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谈云的时候,我们不是指一个地点,或者是微软数据中心运行的一个东西。我们指的是一种建立系统的设计方式,不管是我们的数据中心,还是伙伴的数据中心,有一些架构的原则就是云架构的原则它来自于这个行业的经验。
多年来微软在运营事业上一些最大的服务系统包括windows,我们有几亿用户在使用这些系统进行交流,这是基于我们自己的数据中心。我们从数据中心一级到平台一级到人和进程的这一级来考虑怎么样使这些高技能的基础设施提高它们的效率。在我们其他领域提供服务的时候我们也引进了这些技术,包括Office,365,这是我们一个通讯服务,还有windos系统,这是我们桌面服务。我们现在提供平台,还有基础设施的能力。这是通过一些服务的提供,当然我们还有一些服务器的产品,微软的服务器,还有服务器能够使各位享受到我们的基础设施在你们的数据中心的应用。所以我们的服务是一个全面的,它包括软件、平台和基础设施的服务。对于我们的数据中心是如此,对于诸位的数据中心也是如此,它也是基于多年来在建设这些高性能的系统方面的经验。
有一系列的驱动,企业希望来利用云计算,最大的一个好处是因为,也是微软非常重要一点,这就是使事情变得更加简单。降低成本,简单和自动化使得人们能够更加关注解决方案的商业方面。而云计算在这方面所做的一大进展就是能够把对于基础设施的运行,把这个注意力从运行转移到商业的解决方案上。
灵活性是另外一个因素,使得你的基础设施可扩展,这是非常重要的。在可扩展的环境下,你就可以不同的来实验你的想法,建设新的场景,为你的这种商业实验新的东西,更多的灵活性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个原因就是经济方面的原因,你不是在购买你使用的产品,而是租的理念。这是云计算它的原则和理念强大之处,使得你能够集中精力关注你的商业,增强灵活性,能够更加省钱,从而发展你的业务。
我们以为在提供云平台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提供服务,而且在我们伙伴的数据中心和诸位的数据中心我们也要这么做,我们要提供云平台的好处在所有的地点都这么做。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设想还包括提供一个统一性,一致性,通过一个一致的平台你可以来利用你所具有的技能,你所有的应用,你能够有这种灵活性和自由度,你如何并且何时能够来使用你的应用。除此之外,所有这些应用都可以加以连接,你可以建立你的应用还有商业的流程。你需要一个平台,这样一个平台应当是统一的,而且是易于建设,并且来分配不同的场景。
比方说我们想一想从一个开发者的角度来想一下,有一个统一的应用模式和工具,一个统一的身份,一次性的登陆。统一性同虚拟角度来讲可以给你灵活度和自由度来运行复杂的工作任务。从管理者角度来讲,有一个统一的管理环境,有一个可见的管理环境使得你能够看到各个地方发生的情况,不管是在数据中心,还是别的地方,这都是非常强有力的。如果你在一个云的环境中,那么这就是一个混淆型的环境,所以统一性,一致性就是这个云环境的重要特征。
我们在建设云平台的时候,我们还在思考,在三大领域的整合,从基础设施来讲能够有高技术的无缝的可扩展性,能够提供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是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讲。从人和过程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实现管理的低成本。
第二个创新是在应用模式,我们是生活在一个面向服务的架构,所有的应用都是分布式的应用,所有的应用都是多个服务的补偿。我们需要应用的平台能够从开发一直到生产,持续的管理,同时我们还需要一个应用的平台是通用的,你的数据库与这个云通用的,所以说云的世界是一个综合的世界,能够实现这种端对端的情景。
第三个我们创新的领域是用户体验,就是你建立的应用必须要能够实现非常的进入式的丰富的体验,到桌面电脑以及各种设备,那么在用户体验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我们所谓的自主管理的服务,云平台向终端用户提供的就是自助的能力,如果你是一个开发者你需要空间测试你的应用,在我们云世界中你可以去一个自助的门户获得服务。这对于一个获得能力的模式来说是很重要的。
但是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管理,就是受控制受管理的,你能够获得相应的计算能力它需要一定的策略落进行控制,使得IT部门能够制订不同的策略控制这种,管理这种获取。
这就是说一方面使得终端用户获取计算能力,同时也使得IT部门能够进行管理,三个层次。基础设施高,或者无缝的规模,低的成本,这是一个基础。第二代应用平台,整合分布式的应用,在用户体验层次上是一个深入的进入式的体验多个不同的设备。能够通过多重设备获得云平台上的计算能力。
所以我们的云平台已经在这了,我们有私有云,我们来管理你的电脑环境,在基础层面上第一件事就是需要一个最好的,最佳的虚拟化的层,我们有最佳的性能,这是一个基础。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你们在数据中心中有其他的选择,所以我们也提供跨平台的功能,只要你需要。我们也支持其他的操作系统,我们是支持所有的环境。
第三个私有云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不仅仅是只是管理最基本的计算能力,你是在运营服务应用,是要管理计算能力,另外一方面也要在应用层面进行管理。所以我们的产品希望能够理解一个应用逻辑,而不仅仅只是一个物理。同时也能够让你了解这个应用,所以你可以在应用层面上进行管理,不仅仅是物理和虚拟层面上进行管理,这就是所谓的私有云。
举一些例子,我们是怎么样和我们客户一起做的成功的例子。在私有云上面,比如成都有一个很前瞻性的观点,希望让这个政府流程放在私有云架构上,他们部署了一个基于windows的私有云,他们花了一天时间就建立起来了,实现了很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同时他们不用去担心这个可扩展性。
公共云我们跟中国上海电信,他们希望能够扩展他们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我们跟他们一起利用windows建立产品,根据他们的经验,他们花的时间和其他的解决方案花费少一点,云模式一个好处就是它能够实现无缝扩展和搜索,如果你的业务需要更多的计算能力,你可以有更多的容量。
举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合作伙伴是一个先进的公司,他们是票务公司。现在如果有一个新的活动,他们需要增加容量,针对这样一个活动票务容量,它不用一定要在数据中心满足峰值要求,他们可以很灵活的调整他们的容量,这是云非常大的优势。
还有一个例子,CTC软件,它有供应链管理一系列的应用,现有这些应用是在微软平台上,他们希望把这些东西能够放在windos平台上。同时他们的业务希望能够放在香港的数据中心里。CTC有很多新的发展,我在这是想启发大家想在云环境下能够做的东西,能够利用的优势。现在是时候了,你怎么样把云运用到自己的业务中去。这个地方的潜力和机遇是非常惊人的。我再次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发言。我们站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转变开端,这个地方会给我们所有人在业务上创造很大的机遇,包括未来工作方式的变化。感谢大家花时间听我的演讲,希望大家在剩下的大会中有更多的收获。谢谢。
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非常感谢主持人给我两次亮相的机会。讲到云计算确实是个非常热的词,今天上午杨部长也在讲我们发展云计算要注重规律,我们今天来看中国云计算快速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的。我前几天查了一下云的概念,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在我们中国这个字典里面,云第一个意思是说话,第二个意思是虚词,第三个意思才是天上的云。
现在这三个意思基本都包含了,我们IT界的人一说话都要讲云,并且把云讲到没有任何的意思,讲的很虚。那么如何真正落实到实实在在能够下雨的雨,这是我们IT产业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目前我们能够在很多地方看到的现象,很多地方都在建设云计算中心,我们的企业,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客户都在讲云,我们做项目评选的时候发现有些地方发展云计算产业的时候,发展什么东西,云芯片,云终端,云服务器,云储存,云中间介,云数据库,把我们原来所有IT产业名词前面加一个云。去掉云就是原来的信息产业。我们很多地方都在讲我这里冷可以建云计算中心,我这里有煤可以建云计算中心,我这里有人可以建云计算中心。这些资源确实都是建云计算中心需要的,但是都不是最根本的东西。
如果我们盲目建设,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跟我们很多建设不一样,IT设备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如果把我们云计算中心也建成了烂尾楼,它无论是对用户还是对于政府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在这个后面我们还看到谁着急,谁不着急,应当说我们政府愿望是非常好的,希望强占高新技术发展制高点,抢占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机遇,但是我们建设这些东西用户着不着急,有没有应用,我觉得这也是目前云计算发展非常重要的问题。
讲到应用,讲到服务,我们需要对云计算的应用和服务做一下梳理。我们以前讲云计算更多的是云计算公共服务云,像谷歌,百度,并且这些服务确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天天都在使用。另外很多企业,很多单位也建设了私有云,通过云计算为内部的用户提供服务。
同时我们不应当忽略另外一个非常大的需求和市场,就是行业云。行业云是什么东西呢?我们认为行业云是由行业内部或者是起主导作用的,或者掌握关键资源的组织建立和维护,以公开或者半公开的方式向行业内部或者相关的组织以及公众提供有偿和无偿服务的这样云计算服务,我们把它定义为行业云。
我们在一二十年信息化建设当中,尤其是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基本上解决了内部办公自动化的问题,也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并没有为老百姓提供服务。无论是交通,还是质检,药检等等很多,提高了办公效率在这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数据最根本上还是要给老百姓提供服务的,我们要建设服务型的政府,数据必须为老百姓提供服务。那么这种服务它就需要有一种技术手段,应当说云计算就是很好的手段。
讲到了行业云,我们来看一下它跟公众云到底有什么差异。公众云它自己本身是没有什么核心数据的,他的数据都是从网上找来的,来自于公众,是可以复制的。它提供核心竞争力在于它的技术体系。作为行业云来讲它的数据是行业内部的,它的数据有一定的垄断性,甚至一定的保密性。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获取缺陷。行业云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通过挖掘这些数据给用户提供服务。
公众云的数据是完全公开的。但是它也面临几个问题,由于它的核心竞争力是它的技术体系,那么它的技术是不可复制和共享的。大家想一想,谷歌的核心技术是不是可以共享出来,facebook是不是可以,我们中国很多企业在模仿他的商业模式同时,我们为什么在很多地方赶不上他,就在于它的技术体系你模仿不来,它没有公开给你。但是我们在行业云建设当中,我们也同样需要这样子的技术支撑,因此我们中国的企业更应当去面向行业云客户的需求去开发相应的技术产品来满足他们的需要。
行业云也是打通信息孤岛很重要的手段,这里画了一个图,卖菜的菜价伤农,很多超市买不到便宜的菜,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建设农业云,现在也有文化共享工程,把信息化的手段辐射到农村,是否这样的网络,这样的系统为农民提供了这样的服务。所以我们认为行业云在中国应当是大有作为的。
要发展行业云需要什么样的技术,需要什么样的支撑。我们认为行业云的核心仍然是应用和服务,云计算的核心本身就是服务,我们不能脱离了应用,脱离了服务去谈云计算。但是在这里面它的基础是数据中心的建设。行业云需要在这个数据中心建设当中兼容资源,要把各种各样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能够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大的计算储存服务的资源池,这样需要把各种各样的软硬件设备兼容进来,都能够把它给虚拟化。
既然大家已经把原来的自己建系统转移到以云计算作为支撑,它的影响就已经不再是一个小的范围,一旦这个数据中心出现了问题,影响的不是一个人,一个小的组织,而影响了广泛的用户。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可用性就已经非常迫切。就是在这里面任何的计算单元,储存单元,网络单元的故障都不应当影响用户最终的使用。
第三个行业云需要动态的资源分配。根据不同的任务,不同的时间,能够把这些资源分配给不同的人,这也是虚拟化实现最根本的功能。
另外一个行业云的建设同时也需要绿色低碳。云计算对于节能环保提供很好的手段,使我们原来信息设备使用率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但是仅仅是这样的东西还不够,如何在应用上,业务性能上更能够体现性能能耗比,更是云计算要研究的问题。也是基于以上行业云计算的需求我们提出来在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过程当中,它的计算、储存以及管理需要有新的思考。
我们认为高端的大的计算设施是数据中心建设非常需要的,我们一讲到云计算数据中心,大家都会讲谷歌的数据中心都是最烂的服务器搭建起来了,那么这是不是最终的模式,是不是唯一的模式。我们认为不是。我们一讲到数据中心建设好和坏,现在有一个值叫PUE,就是电源的使用效率。目前我们国内的数据中心的PUE基本在2到3之间,那个facebook和谷歌已经接近1了,越低越好。如果这个概念一方面是对的,同时它是非常片面的。我们数据中心不是用电来考核它的效率,应当是用你透支和你提供的性能,提供的服务考评它的效率。打一个比方,我们用人推着小车去运土,不是说转化为吃多少饭运多少土,还是说我们去开发一个推图机它的效率更好。我认为面向云计算,我们应该去考虑我们的计算设备,我们储存设施需要在技术上在产品上做什么样的进一步的发展。开发高效能的技术设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储存也需要低功能,高密度的储存。需要在储存的管理方面,在储存的设备层面上有所突破,有所改进。
另外我们讲到云计算的数据中心,我们传统的数据中心里面对于计算储存网络设备的管理是分离的,更谈不上对这些资源进行统一的,就像我们发电的电网没有形成一个大的电网,因此我们认为面向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应当要有成熟的产品化的数据中心操作系统,或者云计算操作系统,来对这些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把所有的资源进行虚拟化,进行统一的管理,进行统一的运营和维护。然后构建你的运营系统,这样你的数据中心使用才能是效率最高的。
这个图是浪潮最近要发布的,第一版云数据中心的界面,正是面向行业云的建设需求。仅仅是数据中心的建设当然不够,数据中心的建设只是一个造云的过程,让用户真正用起来,真正能够惠及用户,还有一个降雨的过程。我觉得认为这个雨就是应用,就是过程。这种应用和服务,尤其面向行业用户的时候,它不是同用的,不同的行业提供的服务是不一样,基于客户的需求我们已经开发出了面向很多行业的云计算的解决方案,像广电云,交通云,环保云,药检云,质监云,烟草云,政务云,电力云,卫生数据云,文化共享云。卫星数据云是如何把这些卫星产生的数据为老百姓,为我们社会工作生活,为国家各方面的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由于时间关系我在这里简单讲一下在广电方面浪潮的实践。目前三网融合是非常重要的趋势,如何把电视、电脑、手机有效的结合起来。无论电信还是广电管理者非常头痛的事情。浪南已经在山东几个城市,安徽、河北几个城市进行了非常成功的实践。广电云的基础设施,广电云的平台,广电云的应用都已经完全满足了广电局他们的需要,已经不再是说广电局自己去运营这个东西。浪潮帮他们建设了数据中心,开发了运营平台。终端数字机顶盒和高清机顶盒全部布局到用户家里,现在济南、潍坊、芜湖有二百多万个用户,石家庄等都在部署。使我们用户在家里非常便宜的去点播电视节目和电影。同时你出门的时候,你可以把这种点播转移到你的3G手机上,也可以用电脑来看,实现了无缝的转接。
通过广电云,用户可以读报纸,看电视,在线彩票等,并且这种运营模式对于很多政府来讲也是值得借鉴的。政府自己要有一支维护的队伍它的花费是非常昂贵的,也不是很专业。现在在济南,潍坊就委托企业运营,实现收费跟企业分成,他只是做一种管理。对用户来讲得到了很多服务,对于广电局来讲它增加了很多的业务,对于企业来讲增加了很多市场。应当说广电云的实践已经很好的证明了云计算带来的价值。
最后我想用四句话结束这个报告,我们认为云计算对于我们中国的信息产业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如何真正务实的推动云计算对于我们从业者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如何更少的忽悠,更多研究实际用户需求,实实在在围绕用户需求,围绕政府需求,开发产品,开发应用,这对我们来讲是非常关键的。云计算对我们中国信息产业从业者是非常好的机会,我们已经在国外产业链垄断的情况下生活了几十年,云计算对我们来讲是一个翻天覆地的革命机会,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如何真正利用好这个时代,务实的发展云计算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希望未来的云计算的春天是属于我们中国的信息产业。谢谢大家。
林润华:下面我们进行圆桌讨论。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有中国移动通讯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先生,奇虎360副总裁石晓虹先生,北京友友天宇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宏宇,广州市品高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海,上海引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杨素东。
蒋涛:我觉得云计算毫无疑问已经影响了我们整个IT业,我们可以看到运营商,设备商、软件商,硬件商,开发者,行业用户都齐聚一堂。说到云计算有两句话特别有意思,一个是叫云计算是个框什么都往里装现在跟IT沾边的都套上云。第二是我们白皮书,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应该是李院士说的,中国的云计算状况是思路清晰,操作模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今天我们请了五位神仙。黄院长是云计算的思想者,奇虎360是中国第三大的互联网公司和软件公司,这是两个巨头。还有三位也很有意思,姚博士是从海外回来,他是从雅虎出来的,从互联网公司出来创业。杨博士也是从海外回来,最早是在IT惠普。刚才讲的一个ITCT的人都回到中国创业,做云计算,还有黄海做了十几年的行业应用开发。三年前他也开始做云计算了。第一轮请每一位介绍一下自己在云计算中间的实践。
黄晓庆:很高兴在这跟大家分享一下云计算方面我们一些经验和心得。中国移动是在07年开始云计算方面的研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202_年12月美国商业周刊登了一篇封面文章就讲了云计算对整个产业界未来的影响。在未来核心互联网业务发展当中,云计算起到一个重大的作用,它在非常大的规模运算程度下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由此可以多来整个社会对运算从传统的技术走向服务的演进。只有规模化经营能够降低成本,规模化经营就变得有意义。中国移动未来发展策略,中国移动采用的是开放平台战略,和我们开放网络战略相辅相成。开放战略平台什么意思呢?没有规模那云计算不能成为服务,运营商由于网络经营全覆盖的服务和对客户直接的联系和信任的关系,再加上网络的连接,运营商有一个很重要的责任来提供预算资源作为通讯资源有效的连接。
这样直接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呢?这样一个平台如果跟谷歌相比的话,你会发现它的商业模式就更有效,谷歌的商业模式很难把他的数据拿出来跟他的客户共享,它希望客户用他的应用,所以带来的结果就是什么呢?他很难形成一个平台。如果中国移动我们云计算平台可以互联网让企业消费者都可以来使用,在中国移动云计算平台上提供的所有数据,包括整合起来的数据可以提供所有开发云计算的人。将来我们会成为在互联网时代非常有机的重要发展方向。所有开发云计算应用的人不管使用哪个运营商,那个服务商,它的应用可以保证跨平台的使用,这个经验在80年代我去美国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事件就是ATNT贝尔实验室当年把Unix开放给整个社会,所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在云计算起到异曲同工的效率。
打个比方,数字图象的内容可以经过我们和产业链的整合可以放到云上。比如我们去搜索网页,把这些网页放到我们云平台上,让做3G和其他专业搜索的公司不需要再去网上搜索,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资源。把公共数据集中起来,不管是收费还是不收费,让它有一个很合理的商业模式,让所有的互联网开发者和使用者可以有效的使用。这是我觉得公共开发平台最伟大的效应。那谷歌没办法做这件事情。
石晓虹:提到云计算肯定离不开安全,现在云计算用户考虑将自身的业务或者数据迁移到云计算平台上一个很重要的顾虑可能就是安全,一般谈到安全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就云计算应用或者云计算平台本身的安全性,另外一个就是说如何利用云计算这种新的模式,或者新的架构来实现一种网络安全服务,360主要是在后面这一点做了一些尝试。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心得。
大家知道网络安全这个领域,传统的终端安全领域杀毒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杀毒是个标准的客户端的应用,它所有对病毒的检测,识别或者是主动的防护完全是基于客户端的匹配识别计算过程。通过服务器更新客户端终端病毒库,但是我们看到随着人们生活跟互联网结合越来越紧密,十年以前一年能出几千种或者上万种病毒已经挺多了,但是现在360每天能够接获到的新的不重复的程序文件的样本超过一千万,其中有30%到50%可以判定为木马病毒。如果要用原来传统的杀毒软件去处理,面临两难,第一个传统的杀毒软件都是采集样本,分析它的特征,更新到用户终端病毒库里面,但是这么多爆炸性的增长样本,你把特征都在电脑里面,它会耗尽电脑资源,但是如果不更新进来,他只能识别已知的病毒木马,就是终端的计算资源是很有限的。
第二个就是传统的杀毒软件基于客户端的模式,病毒库需要更新,更好的杀毒软件公司就是能做到小时级的更新,我们目前看到的这个数量每小时都可能出现几十万种新的变化木马病毒文件样本,更新速度远远之后于病毒和木马变化速度。所以现在传统杀毒软件技术是跟不上木马和病毒变化,防护效果很差。
第三点如果我们进入到云计算或者移动互联网,各种各样移动智能终端,安装开放操作系统的初级,它上面的安全问题也会出现,而且可能更严重,因为这些设备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隐私和资产,这种设备它的计算资源和计算能力更加有限。传统的杀毒软件技术很难往这种设备上移植。所以云计算模式在安全领域成为一种趋势。把终端病毒特征库放到终端,通过跟服务器的时时通讯查询对本地的文件和用户访问的邮件特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去做判断,如果采用这种架构模式,带来几个好处。在云端建立针对恶意文件的黑名单和正常文件的白名单,这应该都是可以支持的。这是解决终端资源有限的问题。同时能够带来一个好处,使得这种方案能扩展到将来的移动设备上和智能终端上。
第二点取消了用户终端病毒特征库,我们在云端捕获到新的安全威胁的样本,经过自动化的分析处理,时时更新到云端大的黑白名单库里,立刻可以作为于所有的终端用户,它的相应是近乎时时的级别。我们现在有一个数据在360目前覆盖的三亿多用户网络里面,我们从某一台用户终端上面捕获到一个新出现的病毒木马的样本,将来采集到云端,经过我们云端自动化的分析和处理,把它更新到云端黑白名单库,到这个时候就可以对所有的360提供查杀和防护,整个时间可以控制在30秒以内。这是一个时时的响应时间。改变了传统的杀毒本地特征病毒库滞后于木马变化。
但是用这种模式也有几个变化,这也是我们360为什么在几年之内在这个行业是一个后来者,用云计算的思路完全颠覆了之前的传统本地特征扫描模式。你做这样一种模式有几个先决条件,第一你必须有一个很庞大的终端覆盖率,从安全角度来说,跟其他的云计算应用有一个差别,很多云计算应用搜索或者是类似于在线office应用,只需要浏览器就可以,但是对于安全来说需要有终端的软件充当采集的传感器和根据云端的指引和判断处置功能。你这个终端必须有一个足够高的覆盖率,才能采集尽可能多和快的新出现的安全威胁,这是第一个。
第二天每天海量文件样本或者网页样本采集到云端之后,你如何处理,而且能够提供一个时时响应。这个就必须去基于云计算的架构做。所以360整个云端体系就完全是基于云计算虚拟化,分布式运营计算,大规模数据储存等等技术体系做的才能最终提供这样的性能。这跟以前的客户端技术有很大的差别。
另一个方面你要把你的终端覆盖面尽可能扩大,你才能更全面的采集新的安全威胁,这也是为什么从商业模式上,我们提供一个免费的,当然免费不仅仅是360的策略,从技术上来说,如果免费可以极大程度降低用户获得基础安全服务的门槛,使得原来几千万规模的用户市场变成几亿用户覆盖。
杨素东:云计算带来一场革命,你为什么参加这场革命。
姚宏宇:黄院长和我参加云计算大会,我们三届都参加了。我们公司也是07年成立的,专注于云计算的,差不多中国第一批做云计算的。我原来是做互联网的,在雅虎,为什么回来改做技术软件。我觉得中国人创造能力很强,尤其是跟客户离的越近的地方创造能力越好。我当时回来创业,我觉得中国其实不缺互联网企业,缺的是做核心技术的企业。我就希望回来做一个企业创造一些东西,给中国带来一些不同的价值。友友是做云计算技术软件的,360石总这边你们是开商店的,卖东西,我们是帮他们盖房子的。
我们现在主要的客户还是集中在大型的企业里面,电力,政府。总而言之不占用大家太多时间,大家记得友友系统,我们为什么叫友友系统,一个是我们愿意跟所有的企业做朋友,我们做的是跟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不一样的事情,第二个本来就是系统加公司,是建筑师,是帮大家盖房子,你们做云计算服务,我们做云计算技术。谢谢。
黄海:今年我们是第一次过来。我们是在三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基础云架构的工作,我们研发基础云架构的原因跟刚才姚总说得不太一样,但是我个人非常赞成他其中一个观点,就是我们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且会觉得中国未来IT产业到底处于这个产业链哪一个位置。品高软件真正进入基础云架构这个领域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三年之前品高软件一直是在做行业云,我们对这个领域的认识是从行业中间来的,我们做的这几个行业里面大的客户在两三年前纷纷都显示出这方面的需求,这种需求来源很简单,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周期都比较长,时间历史比较长,都积累了大量的应用。而且未来再加入新的应用速度也是很快,在这种速度底下怎么样对它原有的资源,资源不只是硬件资源,还有软件资源,如何去开放,这是它一定会遇到的问题,在我们看来是刚性需求。传统的模式,买一套管理软件或者监控软件去监控的模式,其实到一定阶段是走不下去的。所以企业一直都在寻求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解决。包括几年前寻求的SOA也是这种架构需求,只不过它解决了三层中的一层。而云架构体系提出来之后是把三层问题都提出来解决方案。当时我们认为这是企业内部的刚性需求。
第二方面的需求我们在企业里面看到企业对外的拓展需求,行业里面的企业很多时候他都有把它的能力在行业里共享的需求,行业老板通常把它的系统推荐给行业后来者,或者他可能会提供一些服务去给这个行业里边的中下游,原来这种模式按传统的方式最常见的就是我帮你去建这个行业,因为我对你这个行业熟悉,这种模式是走不大的。云这种体系可以大大加快它的共享。我们看到在这两个领域最终都会需要一种变革,我们把这种变革看成就像当年从单机操作系统到网络操作系统这个变革过程,我们认为最终一定会走向云的操作系统。所以我们看到了这个方向之后,我们在三年前依然决定把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抽调出来开始做基础架构。因为我们认为所有的东西都得先把基础打好。你如果没有一套自己拥有核心基础的架构云,你很难在这个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决定了品高云的发展策略,就是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是我们品高在这个云计算上的心得。
杨素东:刚才几位老总都讲了,我们07年从波斯顿起家,因为我们团队创始人十几个人,以前都是美国几家最顶级的负责云计算的这波人,一半是从美国回来的,一半是国内的。07年在美国起家,花了一年左右时间,把产品做出来,08年我们回到上海,花了两年时间把产品大规模上市。我们产品从今年初开始发布到现在短短半年时间,我们已经有20几个行业龙头企业是我们客户。
蒋涛:这个产品它最关键解决什么问题?
杨素东:今天早上很多专家讲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叫所谓的海量数据,云我是这样理解,首先我们面临怎样处理海量数据问题。怎么样弹性高性价比的云平台解决海量数据的挑战。回归到这个问题的本质,我们怎么做,我们开发一个云的服务操作系统,主要处理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云数据库,过去的数据库处理数据有限,我们弹性的云数据库处理。我们的产品在垂直行业最大电子商务厂商商用。中国最大的几个园区,商业园系统都是由引跑来提供对应的应用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园。
我们做了两层,另外一块无论是你平台层,应用层,私有云,公共云,首先解决一个问题,怎么样保证它运作良好,所以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监控,这块系统和原来的系统看起来很像,运营支撑模块主要解决问题统一监控,云作为一个服务提供给客户用的时候,毫无疑问要收费了,涉及到很多传统电信更复杂的资费模式,我们做了一个业务支撑系统,统一计费。总结一下,我们引跑过去主要做了三个产品,一个是云的服务操作系统,我们做了云的应用平台,同时对云的管理平台,三个平台产品我们和行业专家一起做了很多行业云的解决方案。到现在为止,我们至少有20个大规模的商务客户,我相信在后面的时间段,我们增加到80到100个大规模商务客户应用。
蒋涛:如果云计算是一场变革的话,它革了谁的命,谁又从中受益。比如对运营商来说会是什么样的?
黄晓庆:微软买Sekp是最近一个很重要的新闻,从这里面大家已经一个启示,语音业务逐渐成为一个互联网的应用,换句话说语音业务现在作为运营商主流收费业务慢慢会下降,最终成为包月一个比较重要的应用,但是不是主流的服务了。互联网和数据业务会成为主流。运营商未来业务发展方向很明显应该走向运算。换句话说云计算可能就不简单的是一种增值业务,有可能成为我们运营商未来核心的业务。吴部长上次在深圳一起参加金融论坛的时候,他说了一个非常好的比喻,他说云计算在互联网时代的运营商来讲,相当于电信时代的??,??是互信交换机,对于电信时代进行语音业务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基础设施,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对运营商就相当于??。我非常认同他老人家观念。我认为这是反映了电信运营商从语音业务通道提供商逐渐走向数据通道的运营商。
这里面我讲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在云计算时代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的最大的变化就是可能个人和企业,最主要还是企业、政府对运算资源不会成为你的购买的对象,这革了谁的命呢,可能对卖这些资源的人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了。像卖服务器的公司就对这件事情很关注了。建立云计算设施的人会不会像传统买服务器那样去买这些服务器呢,有可能他会发生一些改变。如果我们很典型的看,你看谷歌怎么买服务器,你看亚马逊怎么买服务器,可能未来云计算的资源就会怎么买。服务器的设计也会发生很大变化。未来时代低成本的运算单元成为运算资源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是一种蚂蚁雄兵的方法,就是我们每个运算单位都非常低成本,非常小,可是我们组成了一个很大的云。这种情况我们看计算机的架构就有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很明显针对这个产业又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我认为从成本的观点来看,云计算利用的产业优势是什么?是PC的优势,就是说弄来弄去过去我们网络的另外一端,网上是服务器,往下是PC,结果到了云计算时代,弄来弄去两边都是PC。
蒋涛:所以服务器厂商先要糟糕了。
姚宏宇:我觉得要真正把服务器去掉还有一个阶段。基本我同意黄院长的观点,我一直不同意云计算是一个革命,我觉得是变革。整个行业原来布局ABCD,你现在把它123456。
蒋涛:你把操作系统都干了,你会影响到谁?把谁排除出去了?
姚宏宇:我不能说百分之百把原来的操作系统干出去了,举个例子,现在80%90%的PC机都是用微软的操作系统,它原来很重要,那两端都有了云之后他不一定非得用微软系统。另外传统软件行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蒋涛:系统厂商我看也有很大的变化。一个是对服务器和操作系统。
杨素东:我比较赞成黄院长的观点。云计算对硬件的依赖会越来越低。
蒋涛:云计算可以摆脱我们对传统厂商的依赖。
黄晓庆:在这我给大家首先透露一下我们在这方面做的事情。苹果iphone创造了App Store,很明显给我们整个开发应用者带来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机会,过去要是没有足够的市场力量根本不可能把你的应用卖出去,现在只要你的应用好用,谁都可以在上面。在云计算时代,我们认为会出现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给这个开发者。它就不是一个App Store,它是一个工具商,需要大家在上面销售各种工具,也就是武器装备。用这些装备构筑服务,这些工具的产业模式就有可能从传统的卖一个软件变成了在运营服务当中可以分享服务的,也可以使用一次交多少钱,这是非常有效的新的软件工业体系产生,工具商。
蒋涛:施总你们的桌面开放平台把原来的模式变化一下。
石晓虹:云计算对安全模式的改变是非常大的,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我们有一个思路,一个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保障,开放两个层面,一个我们很希望跟很多合作伙伴合作,包括云计算的合作伙伴,一个是开放我们安全的能力,360云安全的能力对文件、网页判断能力开放出来,增强其他软件的安全性。另外刚才谈到在云的时代,越来越多应用会出现,很多人会去开放应用。其实360也做这样的事情。前段时间刚刚发布一个360桌面。我们更注重的是可以给用户更多推荐外部的应用,不一定要下载客户端软件了,用户只需要在桌面上点一下,整个的使用过程就跟在苹果的ipad、iphone是非常相似的。这也能逐渐改变用户使用、应用的模式。云计算的应用一方面是在浏览器,另外一方面在智能设备或者手机上有很多的应用。通过桌面模式希望能够成为一个窗口和平台,给开发者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开发这个应用提供给用户。
蒋涛:我想每个人都希望在云计算的时候成为一个平台,这个行业的平台会是什么样的。未来的行业应用,你们三位都是偏私有云和行业应用的。
黄海:我刚才听了几位之后,还是比较受启发,我看这个问题的角度可能不太一样。云计算推广之后,这个行业会有一些变化。本质上来讲只是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但是我认为将来会阻碍或者说假设现在我们还闲云计算发展速度不够快的话,我认为真正在里面阻碍它的还是一种观念。就是是不是大家能够逐步去接受说我是一种资源的共享,企业内部资源拿出来共享。IAS基础架构云把你的服务器变成公共资源,大家一起共享。这个绝大多数人是比较容易接受。因为硬件嘛拿出来共享。到云计算下一步阶段,恐怕很难接受。比如政府下面有很多局委办,要把下面的系统当做能力拿出来共享,这个过程我认为这个观念转变会影响未来云计算的推广。包括我们看到国外为什么在云计算发展很快,他有很多观念跟我们不太一样。
另外一点,如果还会有一些影响,就是你这个系统是不是能够做的比较可靠,比较简单,千万不能出现信任危机,在中国就是这样,一旦一个东西拿过去,你运行十年没问题都不一定有人说你好,但是你只要出错一次,所有人都攻击你,所以可靠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叫好用。我们也花了很大的力气。我们有一个叫一键入云,拿着你的笔记本过去我有一个云的服务器盒子,接到你笔记本上改一下起动的顺序,剩下的工作全部自动化完成。十几分钟之后,你的设备就会变成我云里面的一个计算结着,而且能够马上调动,而简单,就是要把这个云做的基础可靠。这样才能打破人家心里的障碍。
蒋涛:最后设想一下,下一两年,在你所处的行业云的发展会是什么样的状况。
杨素东:根据我们过去一年左右时间行业应用,在中国比较特殊的园区经济,很多园区会建立云中心,但是这个中心一定要真正好用,我相信很多园区有很大的发展。第二个我还看到另外一个很大的方向是教育,国家在这块投了不少钱。第三就是健康。还有政府的电子政务,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很多,因为云计算大家面临几个问题,就是海量数据我们怎么样处理。我认为未来中国移动在里面肯定可以赚很多的钱。我们作为一个新的公司,我们赚多少钱现在很清楚,这个市场太大了,今年底我们进军美国的市场,目前做中国的市场,我们把市场做好。
蒋涛:北京是不是条件更好发展起来?
姚宏宇:北京条件是好,竞争更激烈。今年明显感觉到市场的脉搏在增加,我在中国市场跑了很多年了,今年明显感觉到在中国市场脉搏比以前强多了。我觉得后面一两年这个趋势继续进行下去,最主要的发展对这个投入比较大,或者比较关注,或者使用比较广的应该是一些大型的企业里边的内部私有云的建立和原来的业务系统为了提高能力来做云块。另外政府电子政务方面,刚才杨总讲的教育某种意义上也跟电子政务相关。公共云设施在中国这个环境里面通过政府的决策在某一些行业里面做是最合适的。
蒋涛:总结你们三个看起来都是政府主导,行业推进。回过来,中国移动的云计算什么时候能够赚这么多钱。
黄晓庆:很明显在云计算这个领域,美国不管是运营商还是互联网公司是走在比较前面的,而且美国的产业界,美国的政府,他们已经过了那个教育的阶段,像美国的联邦政府已经成立了云计算的领导小组,都把它云化了。采取一些很务实的手段。在中国还需要一段时间,今年是一个元年,尽管我们是第三届云计算大会,我很明显感觉到相当于商业应用元年,出现了云计算的实践中心,推广中心,政府推动这个事情。我认为还需要更大的推动。比如自己不买数据中心的,去租用云计算可以减税,推动绿色环保共享资源。因为这些中心做起来还是一个示范,真正可持续的还是运营商的,电信运营商里面也有专门做云计算的。什么时候中国移动收入变成一个主要的收入呢?我们也没有在这方面做一个商业模式的预估,我相信可能在五年之内云计算的收入可能会超过一百亿。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未来发展方向。而且中国移动现在已经有很大的建立仓储式的第五代数据中心方案,寻找中国北方比较寒冷,能源比较低成本,土地资源比较便宜,在那些地方把这个运算资源建立起来,通过光纤辐射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石晓虹:未来一两年内我想从安全这个角度来说,基本上国际所有主流的安全软件都往这个方向发展,这个趋势很明显。另外从个人终端安全保护这块来看,免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从大的企业大的行业,或者政府里面私有云的建设会越来越多,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个趋势。同时相配合大的数十亿私有网络里面能不能把云安全模式移植进去。我想这也是值得探讨的领域。
蒋涛:非常感谢大家参加我们最后论坛,云计算不管是一场革命也好,是一场变革也好,对用户来说是会有好处的,这就是IT技术变革的魅力。谢谢大家。
5月19日下午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是中国电子学会董凯虹,今天下午的会议由我来为大家主持。相信在座的各位嘉宾,您听了今天上午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大会的各项精彩演讲,一定会下午的演讲内容也充满了期待,下面我们首先有请张尧学院士,他演讲的题目是用户控制的云计算,透明计算、云计算操作系统,大家掌声欢迎张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中国电子学会给我提供这么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沟通、交流一下我个人对于云计算的一些认识和看法,以及我们在清华大学的一些研究成果,主要是想通过这个机会向大家学习。我今天的演讲分为三个方面,一个就是为什么要提出用户控制的云计算这么一个概念,第二就是我里面用的有一个词叫统一计算,用统一计算可以实现用户控制的云计算,第三个就讲讲统一计算实现控制云计算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一个统一计算和云计算的操作系统。
现在在云计算的专委会的推动下,在我们国家政府的领导下,业界对云计算是越搞越热了,大家可以看我们的会场,两千多人的会场基本上座无缺席,而且在各个地方,很多省市都在出巨资买了很多大型机,包括我们千万亿次的千核的计算机系统也都用在云计算上来了,比如重庆等等很多地方,都在建大型的数据中心,所谓的云计算系统。
但是我个人认为云计算系统它是大型计算中心吗?它是大规模的数据系统吗?当然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是云计算的重要部分。云计算最重要的,我个人认为是一种计算模式的变化,所以说通过互联网的发展,通过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最早提出来的单机的计算机结构正在向网络的结构发展,这势必带来计算模式的变化,而这种模式的变化就反应在我们云计算里面。另外我觉得还有一种,就是种哲学模式的变化,主要是人的思考模式的变化,至今为止的计算机都是以机器为中心的,就是我们的厂家把操作系统,把中间件,把应用的程序锁在我们的机器上,让用户来使用,这样用户没有挑选的余地,你要购买一个计算机的时候,你就必须买下它所有的中间界、音频。那这个系统呢,就会越做越复杂。我们正在通过云计算把这种以机器为中心,向以位数为中心做转变,这个转变呢,就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最终通过云计算的实现,要让一种服务模式变成用户在不知不觉中间得到无处不在的这种服务,这才是一种真正的云计算的计算模式。
我认为云计算的核心,就是刚才最后第三个所讲的,应该为用户提供一种不知不觉的、无处不在的服务。那么这个不知不觉和无处不在的服务怎么来体现呢,我觉得有几点是非常重要的,网络计算和单机计算的最大区别就是乘除和运算要分开,我们的单机,PC机也好,大型机也好,我们所有的数据和程序都是存储在我们的硬盘上,然后通过总线,到我们的内存,然后再通过操作系统,调度到我们的CPU上去执行。当我们想实现一种无所不在的服务,我们不可能用一台机器去实现,就需要把我们那些禁止的东西、程序、手续,甚至包括我们操作系统的程序,放到网上去,也就是放到我们所谓的云上面去。这就势必带来一个程序和运算分开,当然运算可以在前端进行,也可以在指定的服务上进行。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软件和硬件互相不在一层,至今为止,大家可以看,我们英特尔的芯片、主办还有AMD都是X86,包括我们的手机,包括我们的平板电脑,包括我们现在非常流行的ipad,都是和它的操作系统非常紧密的绑定,这样既有厂家的利益,也有我们发展进步的障碍,但是你要为用户提供不知不觉、无处不在的服务,软件的技术势必要打开,如果不打开,也只能是把所有的操作系统都做在一个硬件上去,这个机器就非常沉重了,负担就非常大了,很难把机器做到一步。第三个,就是你要做到无处不在的,不知不觉的服务,因为你必须要把这个机器做得很小,就像我们现在这个IPad它尽管可以下载很多东西,但是有限。
像我们现在在互联网上看我们的电视剧一样,在我还没看之前,酒吧我们的电视剧给下载了,看一部分,一边看后面的,一边把前面的丢掉了,这形成一个(牛),这样以后呢,前端机器没有这么重的负担,所以我个人认为,要实现云计算,为用户提供的不知不觉、无处不在的服务,这三个是非常重要的。
我来解释一下什么是透明计算,我们把计算还原成一种不知不觉的用户可控的服务,他只提供这个要求,计算机网络是怎么实现这种服务的,用户不要去管,但是用户可以控制。我们把它叫做一种Client,它有几个特点,一个就是它的运算是一个虚拟化的前端,在前端上或者数据上或者台式机上你看到的只是虚拟的,真正的程序或者执行都是通过后台的调动或者是互相之间的配合来完成。另外它的存储,就是所有的程序、所有的数据放在一个网络化的云的后端,在前端存储很少,或者基本上存储程序或者数据。
它的管理是集中化的,在后端进行,然后它的中端可以做出各种牵强的、移动的,CPU也可以不要那么大的,功耗也可以做得比较低。然后它最能够实现一种用户可选择的服务,比如说我要选择在W上的应用系统,都可以通过一个比较少的终端来完成。
它的技术特点我们说有这么几个,一个就是它有一个在BIOS和传统的操作系统之间的开放结合,举个例子,在英特尔的EFI,我们做一个和后端、前端互动的这么一个透明计算的管理系统,把其他的操作系统也看作一种资源来进行管理。我们因为从操作系统的角度,因为操作系统是管理软件资源的系统,我们也把它叫做操作系统。这样呢,它有点像TCPI或者IP的×,它把硬件的主板和不同的软件操作系统能够通过接口的方式连接起来。另外,它对其他的操作系统是什么关系呢,它本其他的操作系统,都看作一种资源来技术管理、来进行调动。我们这些协议呢,当然是至今为止很少的,这里或者说是没有成为标准,我们这里写的一个UDP这是个标准协议,这个UDP不是传统的操作系统的UDP,是单位站,自己形成一个单独的协议站,这样可以把其他的操作系统通过管理模块调动到前端进行虚拟执行。
举个例子,它怎么来实现不知不觉的服务。我们有不同的平台,有PC机、有手机,有Ipad,还有家电等等。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透明的操作系统,通过协议连接在一起,它可以去访问我们这个云上面各种资源、各种数据,给用户提供不知不觉的服务,用户只是说我要打电话,这个电话究竟通过PC机出去还是通过手机出去,通过其他的方式出去,不要去管。
再一个,它可以通过跨软件平台实现服务。比如说我通过Ipad,它可以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用户,用户可以去选择,不仅仅是可以通过硬件软件系统来实现跨平台的,不知不觉的服务,另外它的管理功能也非常强大,可以在安全性,在可选择方面都可以提供端到端的服务。比如说我这个用户端可以通过系统,原来上面没装什么东西,它是一个虚拟的可选择的,通过用户的选择进行轻松的管理,他把用户所要的东西,包括用户的操作过程,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要对一个网站,在用户进行访问的时候,我们怎么去管理它,我们可以在服务器上装一个管理软件,当你去访问这个网址的时候,给你下载一个小的管理模块,进入你的访问时间、访问内容,然后当你从这个网站退出来的时候,他就把管理模块消掉,实现一种虚拟的、集中的端到端的管理服务。
然后它的服务,因为要做的比较轻巧,它是基于一种快调度的模式来实现,我们有很多不同的终端,有手机,有平板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当然都有CPU,有外壳、有内存,通过连接去访问云,把终端,原来终端是发给我的单性主机上去,现在发到我的服务器上去,由后端处理,处理完了,它是什么需求,然后把需要进行服务的程序调度到前端或者调度到相应的计算服务器上去执行,执行完了,用户得到部分服务之后,再把这个程序给扔掉,扔掉以后又可以进行下一次请求调动,这样大家可以看到我在前端可以做得非常灵活,因为它不再存储负担,这就跟大家穿衣服一样,我要换季了,我就把冬天的衣服放在衣柜里去,穿夏天的衣服。
我们在202_年开始,就在做这件事情,我们在局域网上基本上实现了前面所说的这些功能和特点,这是我们一个例子,在局域网环境下实现多操作系统和多种类的各种应用,我们现在基本上可以在局域网还有平板电脑上可以实现多操作系统和多种应用的用户选择。比如说我们把后面看作一个云,我们从前端提出一个请求,我要用W上的应用,它就会把W的应用下载调动过来执行。当用户得到服务了,这个执行已经完了,就把它抛掉,前端又变空了,我又可以下载别的东西去执行。这么一个服务的模式。另外我们现在正在做另一个项目,就在手机和家电上面来做这个透明的计算操作,我们把这个手机叫做服务手机,我们智能太聪明不好,我就希望傻瓜一点,我本人就是傻瓜。怎么样得到服务呢,把程序全放在后面去,包括中移动做一个大计划,买它多少台服务器,但是买了服务器,你放了那么多程序干什么,所以你得要有服务手机,能从云中间把你所需要的服务拿过来,你要拿过来不完了,放在那儿干什么。什么拿过来呢?我就要手机上面的系统,主要讲操作系统或中间件平台要做得相当小,我们现在的手机,年轻人用得挺好,我老用不好,我不喜欢用,一开机,上面东西很多,我用的很简单,就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最多收收邮件,其他功能我几乎没用,但他都卖给我了,所以我以后针对不同的用户,当然我不能说它不好,很多年轻人喜欢,大家上网,他喜欢玩就需要,我不喜欢玩我就不需要,这个怎么办?需要把手机做得相当小,采用流动的模式来跨平台,调动实现。另外我们在电视、PC机上实现服务数据、服务家电、服务PC,我们现在目前在国家项目支持下,我们服务手机进展的非常顺利,我估计还有两个月我们就能拿出一个新的东西出来。
另外,这里讲一讲透明计算与云计算的比较。我觉得相同主要是存储和计算都采用虚拟计算的模式,二、中央管理,三、面向服务。不同之处,云计算是从服务器向终端在走。云计算实际上,我觉得当时是因为网络发展那么快,特别在杨致远先生做了网站之后,如果在他后面更进一步跟进,把全世界所有的Web的概念都做进去,把很多信息都做进去,越做越大,就出来快速搜索的这个事,然后出了新的Tob1,它是一种实际发展的需要,你要从学术的观点来看,当然现在他做大了,很多人都说他那个什么。因为他做得很大,大家觉得很成功,他当时没钱,都是用的纸箱子,最便宜的。他都是一个从网络、从大型、从后端怎么发展快速找到的一个模式,没有从前端,当然他往前端走呢,也有一个困惑。当时我记得08年10月份,谷歌主管、科技的副总裁,我们三个人在谷歌的清华旁边大楼里面讨论了一整天,上午是三个人,下午是中国高校的大概七八十位计算云学的院长,我们当时就讨论这个怎么向终端反应的问题。我觉得08年当时他们还没有再讲这个,后来就向这方面研究。
我个人认为,针对云计算这个目标的实现,还是一个择物的过程,因为它还是非常大,但是×小了很多,它是开放的,不是绑定的。所以我们要看到它的趋势,当然也有人说它在做TV的操作系统,这三端差不多了,一个家电、一个移动、一个台式机,我觉得这个东西都不可怕,包括Ipad也不可怕,Ipad是存储性,不是流失的,它还是下载,让你买,要是流失的话就不占太多的前端资源,我觉得我们主要是从终端,从这个角度出发,再到后端去,我们开始就是从三次会议的角度,最早是99年国家发改委立的这个项目,这是第二个,我刚才已经讲完了,不多讲了。
第三个,讲讲操作系统的概念,这个操作系统概念有个基本的变迁过程,操作系统就是一个管理计算机系统软件,这个大家都知道了。操作系统的发展,从无操作系统,最早是××大学教授提出来的,现在有网络功能的操作系统,我觉得还是单机为主,它是一个单机的操作系统加上协议形成的,现在是一个新型操作系统时代。大家在那儿盘旋,但是没有形成一个真正一统天下的系统。以单机作为资源管理和运行平台。
另外一个就是新型操作系统,IOS,包括我们做的这个Tnos,它的资源管理和运行平台是以网络为基础…另外它是一种可载系统。另外我们把前端的功能要考虑的前瞻、虚拟、可移动。另外一个前端的启动要非常快。一个小系统,你做这么慢肯定最后没用户用了,用户的管理爱减少,要提高他的可用性和安全性。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说的,把传统的操作系统也看成这样,不要把新的操作系统和传统操作系统弄成一个层次的东西。我觉得开放本身就是一件什么都可以讨论的事情,不要一讲操作系统就是一个新的Windos,我去做一个更底层的BOS管理的东西。
为什么要提出这么一个新的概念,主要考虑这么几个,一个就是单机的OS五可不可以看作一类网络资源,我们既然是网络了,我们就要重新讨论管理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在多大一个范围内讨论,还是一台机器为基本单位,还是以互联网为基本单位。还有就是底层的网络资源,现在管理是在管理,但都是分散的,网络为什么脆弱,每一个资源管理都是分散的,我们有没有办法给它进行有结构的。就是有组织地来管理,这样就可以改变它的脆弱性。还有就是这个底层资源你要进行管理的话,怎么样进行统筹、存储、调动,还有怎么样为用户服务,这些问题,传统模式都有这样的问题,解决不了,你就有新的东西出来,新的怎么出来,就依靠大家思考。
再有就是我们想做的东西,有很多观念都要变,整个会带来计算机科学的变化,比如说网络资源的调动,它是纯虚拟还是半虚拟还是部分虚拟,然后网络终端,你原来的终端是自己打到我的单机上去,这个时间是多少,还有资源的回收,还有后端的搜索、导航等等,我举一个例子,比如我这个单机终端和网络终端的区别。单机终端,我在执行的时候发现这个东西没有了,他去找一些东西。在网络中,找了前端交换去,因为前端没有硬盘就没有交换区,他可能找后端的缓冲区,再找后端的交换区,这个过程就有一个中断性的数,这就需要新的协议出来了,在终端传输这一层,需要高速的传出终端协议。
我举一个操作系统Tnos的例子,这是我们做的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已经实现了,我们客户端可以由很多,都不要你装的,硬件已经给你装好了,它有EFI,这个上面我们还加了SNP。IOS所讲的也是前端的,我们通过后端的交换、调动,再把后端的数据和程序拿到前端去执行。这是国际上一家很著名的大公司,它进行的比较,把我们这个Tnos拿去和微型机比较,但是它的结论对我们非常有利,我把它翻译了一下,总的认为我们的比那个要好得多。
我认为云计算会带来新的产业链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是各种新型终端的发展,我认为我们主要机会有两个,一个是终端还有一个就是应用。再有新的系统软件,促进我们软件和服务业发展。再个模式的变化,另外学术上也是单机向网络转化。这种模式就是一种,很多问题就是我们做的过程中的一些考虑,不一定正确,只是向各位同行汇报一下,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意见,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尧学院士的精彩演讲,我想刚才如果大家认真聆听的话,张院士是对云计算和透明计算的概念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讲解和比较,从讲解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实际上张院士从10年之前就提出了透明计算的概念,从今年看来,云计算和透明计算的概念有很多共同之处。下面我们有请演讲嘉宾…吕阿斌,他演讲的题目是云计算实务的关键要素。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吕阿斌:大家好,作为中兴云计算经营的负责人,我今天非常容幸有这样的机会,在这样一个场合和业界的领导、前辈、同仁、专家一起做云计算方面的工作,做一个交流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呢,我本人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接下来的时间,我就把中兴通讯在云计算方面的一些工作跟各位分享一下,尤其是云计算落地的我们的一些见地,我想这些东西都是很宝贵的经验。同时我的发言内容也是我本人接管云计算工作以后的一个心路历程。
我的发言稿分三个部分,我就直奔主题。这段话是我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的,个人认为对云计算描述的比较到位的一段话,它以钱的一个存储的历程,展示了云计算相关的应用架构、建设架构以及商务模式等等的一个描述,我想这个呢,应该也成为业界的一个共识。我首先第一个经验要跟各位分享的,首先我有一个问题,这个银行或者店长应该怎么建,怎么规划和运营的,这个是我接手云计算以来的第一个问题,我经济研究以后,第一个就要有一个概念来澄清一下,就是云计算这三个字,基于云计算的技术架构和商业运营模式,主要是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个云计算技术,因为我们以前比如说GSM等等既是一种技术也代表着一个产品,云计算包括的内容比较复杂,技术涉及面也比较广,不能简单通过一个单一的成品来体现云计算技术,第二个,建设云计算落地,涉及到整体的架构和关键要领,这个也是我们后面要谈到的问题。第三个,更重要的,云计算要落地发展,一定要应用为主,商业模式肯定要有一定的创新,这三个方面才构成了我们现在减轻的云计算,当然了,在云计算的理念架构下,整个产业链可能也会发生相关的变革,各个产业链,各个阶段,各个主体都要寻找好自己的地位。
下面就进入我最重要的分享。主要是这个板块,当然后面还有更多的要素分享,我今天选了主要的分享一下,除了概念澄清之外,下面第一个,我的分享就是我们建设云计算系统,一定要本着面向应用交付的智能资源管理系统,怎么解释这个话呢,我们现在谈到云计算首先想到的是这几个技术,虚拟化、分布式、并行计算等等,可能还有其他的相关基础。仅仅就这样的一个技术,能不能独立成局呢?显然能独立成局,当然能不能进行一个很好的商用,我认为这个是不够的,在这个时间过程中,有以下三个方面可能重点要进行考虑,第一个就是解决异构的问题,就是一个系统我们不能为了虚拟化而虚拟化,商业后,必然要面临多个虚拟系统并存的一个局面,因为云大部分都在上层服务端越来越大,必然会面对一个异构的东西,所以我们云计算这块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异构资源的管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呢,我认为就是资源管理系统,所谓的云操作系统建设完以后,它并没有结束,因为在它之上还要跑一英里,这个操作系统有义务对它进行适配,我们从虚拟化往下建到所谓的硬件层就结束了,上面的应用怎么跑呢,跑的是不是很流畅呢,这个就要考虑第二个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尤其是现在高速、媒体应用很多,那这个操作它有义务对这些业务进行适配,比如说我们现在做的几个,一个是加速,我们可以利用缓存技术,甚至更大的CPU网络技术,对业务进行加速适配,比如说海量业务在里面一定要搜索,要有搜索。
比如说终端,终端部署以后,在实际应用中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说大量的外设,比如说它要解决语音视频的问题,这个语音视频的起呼中呼应该在哪个位置,网络对它的的×有什么影响,这个都会影响到业务的运行,所以资源对这个有义务进行管理。第三个问题要分享的就是说,一个应用被提出来以后,到底需要多少资源,这个也是要重点考虑的,因为不同的人可以需要不同的,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怎么实践的呢?第一个,我们得出了图形化的流程工具。比如说我们想建三千条短信,或者是想建多少培训系统,当然仅仅是这一个需求,还仅仅是一个表面的需求,里面还有很多复杂的业务应用流程,各个节点。所以我们提供一个流程工具,结合我们的经验库,会把相对的资源配制需求建议拿出来,所谓的资源模板,我们可以根据这个以后,经过简单的调整和匹配之后,可以再交给我们下面的资源调度系统,这样的话,资源就比较合理,而且可持续发展。这三方面呢,是我们觉得分享的第一个要素,面向应用交付的资源调度系统,它以虚拟化云计算为中心,仅仅是获得了这些技术的一个应用能力,这是我要分享的第一要素。
第二个要素就是我刚刚讲的,刚刚过程中,也相信地谈了一下,资源系统要对应用有适配功能,它能保障我们很顺畅地运行。我在这个过程中,本来提到了几个,这个是我们目前在实践中提供的,当然可能有更多。这个是与应用相关,基于下面的资源系统,这个是,比如说加速、搜索,这个是第二个要素。第三个呢,就是要对这个应用,就是对应用的交付要有一个考量,就是要快速交付,因为以后的业务应用将会出现大规模定制的情况,为什么?因为我们主要受众,他的行为,他的喜好和他个性的张扬,会使以前大量的杀手业务越来越少,而具有个性化的少众业务越来越多,对我们应用的提供者来说,就要具备敏捷的大规模部署能力,快速开发能力。这个中兴在这一块的实践,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敏捷开发平台,可以为我们的合作伙伴也好或者第三方开发者也好,快速地提供业务开发能力、集成测试能力和体验能力,这个呢,是面向快速应用交付的软件开发,这个是要满足大规模定制的要求,这个是要分享的第三个要素。
第四个要素是属于基础设施选择的问题,因为我们自己也是个大型的应用企业,我们自己本身是大的用户,在我们自己建设的过程中,就发现我们不能建设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或者什么东西来提供服务,而不考虑它的场景,所以我们根据这个经验,我认为第四个要素就是不同的应用场景要选择不同的基础设施,没有一个完整的标准来切分,因为可以从应用的角度或者是目标客户群的角度,也可以从技术的角度,我们简单地从目标客户群的角度分析,不同的实践,大家在做自己不同的区分标准,比如说有了应用,它就需要高速的流量,比如有的就需要大量海量存储等等。比如说还有的可能需要系统的稳定,有很好的能力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这样的话,我们认为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不同的场景要选择不同的基础设施配制,这个是我们实践中的第四个建议。
第五个,我们在实践中做了一个大量的技术叫海量的云存储,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步,数字容量是越来越大,可能会成为海啸或者是成为灾难。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这些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还可以被挖掘,我们觉得呢,使用这种海量的云存储可以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可以把它归到存储,可以利用一定的前端处理,使这个内容被运算,被查询等等,这样的一个过程,海量云存储它低成本,中兴内部也做了很多实验,中兴内部的档案,我们的内部培训系统,甚至我们的MTV存储使用的都是这样的海量技术,解决了高速的、海量的内容的存储,以及后续它的运算的问题,这是第五。
第六,整个网络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一个,承载网络的问题,还是我前面讲的问题,只有部署了虚拟化之后,它运作起来以后,网络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随着现在这个网络设备技术逐步的发展,它也可以逐步地,和我们现在来说,云计算相关设备进行匹配,也不再像以前的形态,重点可能是所谓的智能化管道,就是在我们交换机也好、路由器也好,路由方面可能要做一些智能化的处理。甚至还在更高级的,比如标签等等方面做更多的尝试,目前中兴在网络设备,尤其是对云中心的网络设备方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交换虚拟化,这个也是节省资源,因为网络的设备投资也是蛮大的,对用户、对业务区分,对流量控制等等,这个是承载网络方面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七个,我们不可避免的,使用云计算落地以后,安全问题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呢,中兴通讯认为在云安全这块考虑,第一个要扩大云安全覆盖的范围,不能仅仅把云安全狭义地定义为安全的,比如说有没有被攻击,它的系统的健壮性,它能不能可靠性地服务等等,包括它的升级等等,自动升级等等。这一方面我觉得都是云安全要考虑的几个层面,所以说我们把云安全在应用级别,在系统级别,在网络级别,都做了一个规划和应用,集成各种方案。最后还存在安全的,我认为安全还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安全没有标准,什么是安全。第二个是没有终点,就是什么是最安全。所以我们认为要解决安全问题还有一个重点的问题,就是安全的规章制度,这个可能也是经常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动作。所以说在安全这块呢,基于现有的各种安全技术、栽培技术、保障技术,系统的保障技术等等这些技术,构成了中兴通讯云计算安全方面四个层面的考虑。从应用到系统一直到制度,这是安全方面的一个分享。第八个就是要谈谈云落地的另一个方面,前面几个方面是中兴通讯在云技术架构方面落地的一个考虑,这个呢,也是我们从学术研究到产业化的一个过程中的经验分享。
第八个就是另一方面云落地的考虑,云应用,到底哪些应用才是真正云应用的蓝海市场,我们最后实践以及不同的常识,我们认为面向服务于民生工程的政企应用是我们后续重点关注的云服务应用的一个广泛的蓝海市场,主要是几个方面,我这里简单地解释一下。
第一个就是民生民计,比如说中兴通讯做的医疗服务,我也专门到医疗服务去做了观察和调研。现在我们社区还是有些问题,它的问题在哪儿?主要是在诊断环节,我们广大的病友对它不信任,所以到三甲医院去诊疗,但是他治疗可以在这儿。我们建设云服务,解决社区医疗的诊断问题。比如说我们可以运用云服务和物联网的传感器结合,进行远端的系统采集数据收集。因为我也观察了一下,病人到医院诊断的过程,我发现超过80%都是设备在做,医生没有太多地做工作,简单问一下开点药。另外一个我们可以在旁边配制一套视频的客服系统,后面可以有专家,这样的话,解决了社区医疗的诊断问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医保卡怎么让它使用起来,这是中兴通讯在民生民计这块。比如说我们做的第二个应用,我们做的是智能交通的应用,这个在我们的展台都有应用。比如说我们用海量云存储在数字档案,在图书馆、在教育存储等等各个方面会有很多的应用,这个我是简单地提了几个。
下面我简单地把中兴通讯的几个实践给各位做一个介绍。第一个,中兴通讯在技术方面的建设,IDC的建设,这个首先中兴通讯自己就是一个大需求方,我们通过自己的建设,包括跟市场商用等等积累了大量的云计算相关的经验,不仅仅是在硬件的采购和主网方面,在服务以及带宽,以及后面的运营等等方面收集了很多经验,包括机架密度布置,里面服务器的使用,包括消防、网络等等方面,都做了一些相关的经验的积累,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虚拟桌面的应用,这个虚拟桌面可以由几种应用。主要是在应用角度介绍,第一个,虚拟桌面可以提供办公应用,一方面节省成本,数量大的采购,第二个解决安全问题,这个大家都耳熟能详了。第三个,云桌面可以和我们开发的云服务结合在一起,使整个的开发,在全云的环境中心发展,这样的话,版本的整合,比如说我们中兴业务量比较大,版本非常流通,如果考虑版本的整合和统一,都是研究的问题。另外一个方面,可以和宽带结合,就是说去解决宽带下乡的问题,因为我们大量的最终用户他可能没有动力或者资金去解决上网的终端问题,所以说通过这种低成本的东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还可以用政企市场,比如所有服务在云端统一制定的,比如说政权,比如说烟草缴存,不需要很强,但是需要交付,所以这个可以是一个。
这是对电信服务资源整合的一个资源值,可以多种应用建在一起,可以统一地部署硬件,使多种业务在统一的硬件上跑。但是这里面有个技术问题,它的核心还不是硬件的资源,是要把这几个蓝色的东西要进行处理,就是统一的坚固,处理报表,这个是一个关键要点,在这一块做了很好的实践,不仅仅是下一层的统一。
这是前面讲的敏捷开发的平台,这个东西主要是能使我们大规模定制,比如说统一的管控、统一的测试、统一的风格等等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我们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应用工厂基本上使用这个模块。
这个是我前面讲的医疗的东西,不再详细讲了。这个是交通的,我们主要是使用云计算服务和物联网的传感器结合在一起,对整个交通进行监控,然后可以出相应的疏导方案甚至道路规划方案。这个是智慧园区,现在政府或者说国家等等有很多这样的园区,我们现在的园区是什么样呢?基本上是得到一片地,有一定的免税政策,我们的小企业怎么发挥好呢。
最后,中兴通讯在全球的云计算的情况简单汇报一下,中兴通讯已经在云计算这个领域从事了很多年的相关研究工作,现在从事了大量的应用实践,我们最主要关心的它如何落地,前面主要讲技术,从技术的学术研究,到产业化的一个经验。第二个,就是很多的,应用蓝海市场在哪里,做一个分享,我们有展台,更详细的东西可以在那里进行探讨,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吕阿斌副总裁,刚才吕总实际上是从中兴通讯自身云计算的应用实践中提炼总结出了云计算需要落地解决的八大要素,相信对在座各位听众会有所启发和借鉴。下面我们有请今天下午的第三位演讲嘉宾范承工,他演讲的题目是当云计算遇到海量数据,大家掌声欢迎。
EMC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卓越研发集团主席范承工:各位朋友下午好,我叫范承工,来自EMC公司,今天下午跟我们讲一讲云海缘,我记得在我小学的时候,我就有了和武侠小说的第一次接触,那时候看的是一本连环画,叫云海与公元,当时我觉得文绉绉的,不知道什么意思,现在才知道讲的是当云计算遇到海量存储,所以这就是叫云海缘。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当云计算看到海量存储有什么样的机会可以产生。
今天是我第三次参加云计算大会,记得在第一次的时候,那时候云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概念,大家还说是不是流行的词语,过了12个月,24个月就会消失了,我们现在知道,随着这三年的过去,云不仅没有消失,而且更无可争议的成为现在一个浪潮,这张图表大家也见过很多次了,我们的计算技术,从当初的主体机到小型机,到PC,到互联网分布式计算,到现在云计算,是一个浪潮接着一个浪潮,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很清楚,无论是对于个人,对于小公司,甚至对于大公司,云计算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这么一个浪潮,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过去的10年里有很多类似概念出现,没有这次这样深入人心,而且逐步越来越大。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IT的原因。
第一条路是叫做IT之路在左手边,随着IT的发展,无论是数据的增长还是计算能力需求的增长,还是用户需求的变化,使得IT用它已有的这种架构已经不能满足在将来几客户的需求,第二条路呢,是人的需要,是这个新生代,大家知道每20年到30年就有一代新的人群会产生,而这一个人群和下一个人群之间也有代沟,在过去的二三十年是PC的时代,包括在座的大多数对PC非常熟悉。而现在,我们知道已经进入了一个POSPC,后PC时代。所以现在大家手中各种各样的智能手机或者平板机越来越多,而PC会在将来的10年中渐渐地淡出主流计算的器件。随着这两个不同的变化,使得一个新生的计算模式的产生,有了它的土壤。
先讲一下这个IT预算的困境,大家知道每年公司都要花很多的钱在IT上,这些钱做什么呢?根据调查显示,73%的IT的预算都用于只是使得已有的这些器械运行。而真正用于对商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开支只占四分之一,对于企业来说更希望IT是一个致胜的法宝,而不希望只能使灯能够继续开亮,所以这就是一个预算的×,一方面他还希望继续花钱,但又看不到钱得到汇报,而只是越来越臃肿这么一个IT的环境。在下一个十年,这个趋势没有质的改变,还会继续。根据下十年的展望,从202_年到202_年,服务器的数量会增长10倍,增长1000%。而IT人员的增长,根据预估,在将来的10年里,只会增长不到50%。
怎么样能够使得这两个非常不均衡的增长趋势同时实现,必须要有新的架构,于是我们来到了云时代,而现在更加准确地是我们来到了混合云时代,什么叫混合云,第一,混合云包括私有云,在过去一年中发生了非常大的发展,非常大的变化,在最近做的调查里面,有35%的CIO说他们在他们的公司里已经在202_年,已经开始在布置这个私有云,而除了这35%之外,另外有30%的CIO说他们预计在202_年,也就是今年,也会布置私有云,所以加起来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公司已经开始了私有云的布置工作,所以和过去24个月之前已经有了非常质的变化,私有云在广大的公司中正在发生。而除了私有云之外,公共云更是蓬勃的发展,大家在上午的演讲中听到了很多在公共云中的领先者,在过去的12个月中有更多的公共云的服务商,包括电信服务商,包括外包服务商,包括一些非常专业的对于某些行业的提供公共云服务的服务商,都逐渐涌现出来,公共云的服务商的选择也会更多、也会更好,而有很多也是更加瞄准企业对于公共云的需求,使得企业能够更有利地用到公共云上,所以现在对于企业来说,它有两种选择,他可以在自己的防火墙之后造他的私有云,也可以去用那些专门满足需求的公共云的服务。这两者结合就会成了一个新的基础架构,就是我们所谓的混合云。再来仔细看一下IT面临的挑战,包括我们刚才听到的有新一代的用户所谓的现在微博用户群或者Facebook用户群对IT带来的挑战。包括在IT里面存在的一些程序,这些程序必须要进行维护,否则你的定单无法处理,工资发不下去,有些已经有处理,必须进行维护,而很多已有的程序,是建在已有的架构上,现在由于云的产生,使得你有了新的基础架构,在新的基础架构上,你要开发新的应用程序。很多应用程序现在已经是20年、30年了,有些应用程序都是用COCO语言学的应用程序
现在很多公司如果要找COCO程序会非常难找,所以有些程序已经到达了它的自然寿命,已经需要新一代的应用程序需要显示出来,能够满足新一代人群的需要,同时有很多公共云提供的软件及服务SAS的应用程序,这个应用程序一般来说CIO都是不欢迎的,因为它使它的控制失去了,使它无论是对数据还是对应用程序的控制,变成不是CIO控制了,而是外面的SAS,都到他们那儿去了,很多时候并不是CIO或者说CEO能够掌控,我现在在EMC工作,听×讲他的故事,他做了一下调查,他现在这个环境里有多少SAS的应用程序在IT里运营着,就查了一下有17个,而这17个没有一个是CIO批准的,没有一个是我们的CEO批准的,就说明SAS无孔不入,基本上你想堵很难堵得住,很多企业机关作为CIO并不是希望这些应用程序发生,但它实际上进入到各个小组里头去了,而同时在过去的20年中,CIO刚刚掌握怎么样管理PC,管理几千几万,几十万个在员工手里的PC,能够统一的杀毒,统一更新软件,但是在他们知道之前,他们的员工手里很多时候已经不是PC,而是Ipad,或者是其他的智能软件了,这些也不是他们能够堵得住的,很少有公司能够拒绝Ipad进入我们公司网络。
怎么样能够接受这些挑战,一方面是这些新的完全不受掌控的终端设备的出现,在我们的企业网里,一个是我的应用程序需要更新,我又要能够管理我的员工,既用了自己提供的程序,又用这些云服务商提供的这些SAS软件服务的程序,而同时我又需要管理我的基础设施,一部分基础设施是在防火墙后头在我的数据中心里的,一部分基础设施是在公共云里的,所以这就是非常严重的挑战,需要一个新的设备、新的架构来完成,所以我们认为我们需要把过去的IT,从硬件到软件,从操作系统到数据库,到应用程序,而用新的云的层次的运算环境来取代,而简单分析云的运算环境,我们把它分为三层,最底下一层是基础设施层,中间一层是应用程序的平台,而最上一层是终端用户管理不平衡。
所以这三层架构,就是我刚才说的把过去老的几层架构,怎么样把它非常稳妥地转移到新的云的架构中去,这三层架构。下面我仔细里看一下每一层架构到底有什么东西。第一层是基础架构的管理,在这层架构里我们认为有几个非常关键的组建,第一个部件就是Virtura×就是刚才张院长说的,要实现云比较关键的内容就是使得硬件和软件变成互相独立,同时使运算能力跟存储能力,甚至是运算内存与存储都相互独立,可以各自平行扩展,而存储技术就是达到这个关键的技术。存储技术本身不是云的技术,但是很少云的技术没有存储技术能够完成。
第二个,在传统的基础上怎么能够达到自动化管理,在云的架构里,一般需要几百几千几万台的服务器,有很多TB数量的存储,非常多T的内存,这么多的硬件,怎么样能够使它进行逻辑化的管理。看起来就像一台电脑一样,怎么样把整个云的架构像一个新时代的以软件构结起来的新的大型机,这就是云的自动化的重要工作。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一点,怎么样能够保证新的架构下,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这也是使得这些大型企业,这些CIO们能够接受云的一个非常比较条件。而在存储云的基础架构里,整个安全的是一个崭新的挑战,还有很多新的难题需要解决,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使得云的基础架构在企业级的环境里得到完全转型。这是三个在第一层管理架构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组建。
这是一个使得云计算能够产生的一个催化剂,只有虚拟化产生了,去年是30%的数据中心的所有的服务器被虚拟化了,今年是40%,而且市场上预估,继续会以每年10%的速度上升,所以如果这个速度不变的话,在将来的五年里,绝大多数的服务器都虚拟化,所以底下一层虚拟就已经完成。
我们再看一下第二层,云的应用平台,怎么样有一个新的应用程序的开发与布置的这么一个环境,使得在云的基础平台上,它的感觉就像我们以前在PC机上开发程序、运行程序一样简单。大家知道我们以前或者现在如果在PC上要开发一个程序,我们首先有一个开发环境,可以在这儿写程序,可以调试程序,把它打成一个包,如果用户把这个程序放到他的PC上,会有一个RPM,有个应用的装的一个非常简单,运行一下,它就能够自动把程序帮到你的PC里了,把硬盘也管理好了,你什么时候要用这个程序,只要双击图表或者打一个×程序就运行了,而在云里头很大程度上没有达到这一点,怎么样在云里很简单地编写、调试、安装以及运行程序,都只要一个双击就能进行了,这是现在非常关键的使得云能够在广大的应用程序开发中,能够烈火燎原的最重要的必须步骤。而我们认为这里现在有很多机会、很多工作可以做,怎么样做一个新的在云中应用程序的开发与运行环境,我们也认为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组建,第一个组建,这些新的程序开发环境,可能我在那时候,我已经好几年没编程了,我那时候编程在Window系统里,现在在云里头很难用××来编程了。
现在有很多新的程序产生,包括对jav程序的编程,包括我们的PSP,以及现在的N×,无论是新的语言,为这些语言相配制的环境都在产生。而这些对市场实际上是一个有颠覆性的潮流,所以这是新的云计算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新的开元的运行程序的开发以及运行环境。第二个就是现在大家谈论很多的平台及服务,这些就使得大家能够在开发程序完之后,很容易把这个程序在云里头能够安装、能够运行,你不需要知道这个云里头到底基础设施是怎么样的,很多编程员他没有兴趣知道到底你的服务器在哪里,你的存储器在哪里,你的网络的构成是怎么样的他只需要知道他这个程序有这些需求,你这个基础设施能不能满足他这些需求,他能不能很简单地把程序在这个基础设施上运行,而且他的程序一开始运行的时候,可能规模很小,我可能刚写出一个新的在新浪微博上的应用程序,一开始可能很少的人,但也许突然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一天之内就有10倍、100倍的增长,我需要很容易通过我的PAS,能够使它从一台数据库变成103数据库,变成1003节点的数据库,使它由一台的软件变成一千台×的软件,而PAS就能起到这方面的作用。
第三点就是新的数据的架构,在过去几年中有很多新的数据概念产生,我们认为现在我们处于非常关键的节点,从一个数据库能够满足你所有的需求,我无论编什么程序,我只要买个甲骨文的数据库就行了,把我的所有数据,我的照片、我的各种各样数据都往我的数据库里放,现在不是这样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不同的数据存储模式产生,从结构化的数据、半结构化的数据到结构化的数据产生。使各种各样的数据都在产生,我们认为对云时代的应用程序,很多时候一个应用程序需要的程序就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继续需要传统的数据库,他同时可能需要一个Blog这样一个放大的非结构化数据的东西,同时它可能需要一个半结构化的东西,它需要这些东西同时为他一个应用程序服务。怎样能够在云的计算平台里提供数据的这么一个快步,而不是简单的数据一个库,能够为这些应用程序服务,成为一个新的机会,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所以有这三个重要的变化,使得有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代,从现在开始到将来的三年里,在这个计算平台上,我相信我们会看到很多新鲜的革命性的东西会在我们的业界产生。
简单讲一下第二层云应用平台,×公司在这里面有很多的投入,它收入了Sbring公司带来的从数据到中间部件的产品,同时×在一个月前宣布了开放式的PAS,它是一个开元性的PAS,它可以使得无论是×自己的还是我们所有的合作伙伴以及在座的每一位都可以下载这个软件,可以你自己搭建起最合适的PAAS,为企业内部提供服务,或者是你可以做一个服务商进行服务。
再讲一下第三层,云的终端用户,终端用户里有几个重要的改变,第一个改变就是刚才提到的,每一个用户的终端的器件已经很不一样了,另一个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群,是所谓的社会软件培养起来的一群人群,而以后会越来越是这样,怎么样你的应用程序能够更满足这样人群的需要,然后我们不能够以DVS,从DVS你很难控制你的员工了,你必须通过应用程序能够对你的环境有一个很好的掌控。这里面有很多非常好的项目,其中包括我们的×是我们的桌面虚拟化软件,以及两个非常,现在看起来是两个秘密的项目,为怎么样移动平台,以及为我们通过应用程序管控应用程序的平台,在将来会有更多的新闻让大家知道。
刚才讲的云很大,但有没有什么东西比云更大呢?这就是我们的大数据和我们的海量数据。202_年的数字世界,就是我们全世界一共有多少数据,多少零和一的数据,有1.2的ZETTABYTES。在202_年这个数据会增长到35个,它的增长数据比所谓的××还要快,而且没有终点可以看到,所以数据爆炸会继续进行。企业的调查,在将来的10年会上升50倍。所以海量数据会改变我们的世界。刚才提到的,在数据里,种类也越来越多,有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必须把数据管控好,才能够完成我们从现在传统的数据中心往云的改变。怎么样能够更好地支持海量数据,第一我们需要海量存储,从往上扩展的结构变成一个往外扩展的结构。EMC在过去两年,在海量存储上有了非常大的动作。在过去几个月我们收购的公司,它是一个业界×的软件,它的软件系统无论从FormisIO的软件上来说比第二个要高10倍的速度,从容量上来说,单个文件系统能够达到15P,比起第二名也要大很多。
所以这个海量数据需要海量存储。第二呢,除了存储之外,你必存储上要知道这些数据到底在说什么,所以海量数据也需要海量数据的分析,我们需要从传统的数据库转到一个成为数据云的架构,使它能够非常可扩展性,非常快速产生快速消失的这么一个特征,能完成对海量数据上的数据分析,这是我们在过去一年中另外一个收购,它提供了业界最可扩展的MPP的这么一个,对结构化数据的分析,还有超大规模的可购买性,以及业界最快的数据载入,它比第二名数据载入要快5倍。
同时在上个星期,在EMC大会上,我们宣布了EMC也会拥抱我们的开元软件,同时我们会提供一个,由EMC来提供支持,可以使得我们的大型企业能够更快地利用到在××上完成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同时我们在上个星期开展了全球第一届数据科学家的高峰会,他们能够在数据上得到以前没有得到的智慧,能够想出更新更好的办法,所以越来越多的数据,越来越多不同的来源,从数据变成智慧。所以我们看到现在这个应用程序,我觉得逐渐,如果看他的计算与存储特征,逐渐有两种不同的应用程序,一种应用程序是以数据为中心,另外一种是以计算为中心,在过去的数据中心中,那边,左边是计算机,里面是英特尔的CPU,右边是存储器,里面是硬盘或者动画或者是数据,中间是网络,在传统架构中,你在这里做计算,那里有数据,你在计算的时候把数据移到CPU这边来计算完再送回去,在海量数据时代,网络会成为数据的凭据。因为应用的特征,可能以后这两边不会分别的明显,各类数据会直接地到服务器中,同时在存储器中有更强大的计算能力,以计算为主流的应用程序可能在服务器上直接进行,不需要外接存储,同时我们认为更多的应用程序可能是以数据为中心的应用程序,而这些程序可能会直接在存储器上进行运行,不需要把数据通过网络再到服务器上,而运行这样的程序也许不需要服务器,所以将来的数据中心随着不同的数据,可能有不同的架构来满足这些应用程序的需求。
总结一下在云计算和海量存储的交汇处,我认为在未来的5年至10年,IT的机会之所在,机缘之所在,这也是我们EMC看中的主要,在过去八年中为这个机会的到来做了很多的准备,我们同时进行内容的开发,同时进行外部的收购,总共花了250亿美元做内部的开发和外部的收购。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和在座的朋友一起在云海的交际之处能够掌握这个机会,能够驾驭在云海之上,谢谢大家。
台湾云端运算产业协会理事长吕学锦:各位嘉宾下午好,非常高兴,代表台湾云端运算产业协会来这里跟大家报告我们台湾在云端运算或者在这边称为云计算的发展的现状,以及跟各位简单地报告两岸之间在云计算这个领域可能合作的机会,我们这次台湾云端运算产业协会总共有超过50位会员组成的一个参访团来参访大陆这边在云计算发展的情形。我们大部分的成员今天也都在场,我们是不是请我们的会员挥挥手,让我们的朋友们知道你在这里。好,谢谢。
前面的报告讲了云海缘,我想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把我们过去的心情,所写的东西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简单地接续一下刚才这个文化气息的部分。宋朝有位诗人,很有名的,我暂时不说他是谁,他写了一首词里面,有这么几句,我念出来给大家参考,他说西边造影形,天在亲西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后面还有,我就省略了,这首诗的这个部分我的理解是,我们现在都在,今天上午包括前面各位先进所报告的云端发展的长远规划愿景,你往水里看的话,我们人都在行云里面,所以我们跟云是结了一个不解之缘,云在里,你在云,云是你,你也是云,好,谢谢。
台湾在云端运算这边发展的一个前提大概是从这边来思考,台湾的电子资讯工业在全球的ICP产业链里面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这里所列举的十项产品,我们的产能居全球第一位,两项产品居第二位,这里的很多产品可以说也系我们现在谈的云计算相关的重要的组建,我们一部分的能量放在云计算相关的发展,很大部分的能量还是继续提供各行各业所需要的这些重要的组建,当然我们知道云计算的兴起,这个新时代的来临,所以我们认识了它所带来的可能的冲击,分析了它的,然后呢,我们选择了面对这个发展来参与这个发展的策略,所以我们运用ICP供应链的优势,也运用台湾在宽屏网络建设上面的普及跟发达,来建设我们所预想的,为要使用的云计算平台,开发相关的应用来提供给社会各界来使用,这是我们认为我们有一个机会。我们另外认为我们还有个机会是利用我们在ICT方面的能量,加上云计算转体的开发,来掌握成为云资料中心的文字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第三个也是我们希望能够运用台湾产业界非常有竞争力的,在终端设备方面,尤其是智能手机相关的终端的云计算的开发。因此202_年各位非常热烈地来讨论云计算。所以在202_年的4月我们就成立了台湾云端运算联盟,10月把联盟转换成协会,在这个过程当中,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发展就是政府也核定了云端运算产业发展的方案,设定的目标就是希望在产业链来奠定基于全球第一的通讯的产业来转型发展成为云计算的产业,让台湾成为具有技术自主能力,可以提供有竞争力的运转系统应用转体还有系统整合跟服务应用的一个供应者,在服务面这个部分呢,我们也希望普及各项基于云计算相关的应用,很具体的目标是设定要在202_年达到有一千万人次的云运算应用的体验,也带动企业投入在研发方面有127亿新台币,以及铸成各方面的投资达到一千亿元。
我们整个产业发展的设想是要全方位的,全方位地来设想升级,把过去的以制造这样的一个产业,往智慧型、知识型的,以服务科技或者说服务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这样子就要把云的资料中心,宽屏网络,要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投过终端设备来使用各云的服务。所以我们也写出四个字,四个C来代表我们所要投入的整体的力量,希望把产业链完整地思考规划进来,很巧合,这四个C跟前面这四个C好像雷同。
要带动这个发展,我们也敦促政府要领头,要牵头,由政府率先来推动云端的运算,已经有规划出几个优先的项目,比如说交通服务、教育服务、鉴宝等等这一类的,算是比较优先顺序高的云的应用,距离来说,在交通上面,现在各位如果到台北市的话,如果您想要参与节能减排,你坐公车,你在公车站的站牌,你可以看到站牌的显示面会告诉你说下面一班车子几分钟之后到达,如果你自己开车的话,你想找一个停车位,路边就有显示板告诉你,什么地方的停车场还有几个位置,如果你开上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看板也会告诉你说,到下一个几十公里以外的地点,你大概还需要花几分钟。像这一类的应用已经在实现了。
刚刚提到我们这一个团是云端运算协会的团,这个协会组织架构在这里很简单,跟各位报告一下,这是我们民间来应用整个云计算发展的趋势,我们自动组成的一个协会,这个协会的重要的成员,在这边所列举的常务理事都是我们重要的有研发的负责人,有重要产业界的领袖人物在这里参与,为了要推动我们的会晤,我们设置了系统委员会,服务委员会,法规跟标准委员会,还有合作推广委员会,分别由最适当的人士来出人召集人。这个委员会的工作重点,在系统委员会这部分主要盘点云端运算的技术制定相关的规格,重要是开发系统。在服务委员会这边推动服务创新,成立了示范性的运算应用服务,法规标准非常清楚,各位可以了解,要跟相关的法规,尤其是今天谈的很多的安全、隐私的保护等等这些法规都需要注意。我们现在有超过110家IT业者参与进来,可以说是重要的ICT的成员都已经在我们的协会里面了。
接下来跟各位简单报告我们推动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我们主要的工作要开发云端的作业系统,这个工作由我们的工业技术研究院来负责,工业院在今年的4月29日发表了一个名为cloud os,大量简化云端建制过程中所需要的,在开发的过程当中,就把自己设定为一个系统整合者,把建制一个云资料中心所需要的各种不同的转体,它在这边帮大家一次做好整合在一起,所以是所谓的OS1,比如说这边实体虚拟的资料管理,储存的管理,还有安全防护管理等等这些,它就一次帮你做好,所以到时候搭配相关的硬体设备,这是有关Cloud os的努力。
这个绿能的集装箱式的一个资料中心的设计呢,它可以让你很容易的,所有组装在工厂里面都把它做好了,只要运算,然后到现场把电力、把水、把宽屏连接上去,就可以操作了。这个称之为绿能,电力的使用经过测试,PUE达到1.2到1.3之间,节省很多电力的消耗。前面一个设计是针对比较大型的系统,我们另外一个会员的单位,也研发了给企业用的比较小型的一个云端的一个机会,简称为CAFE,这是以小型的机箱或者 大的机箱,组装成比较小规模的云端的设施,可以很轻便地拿到机房去部署,最重要的是中小企业的私有用地,这边可以提供云端的桌面服务,云端的资料库服务,云端的档案库服务,当然有逐机的服务。这个市场我们认为在整个云计算推广过程当中,很可能是比较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因为根据统计,大概95%的企业喜欢使用私有云,为使用共有云的比例现在还是相对很低,虽然投过大家的努力,未来使用公有云的企业会增加,不过增加的幅度可能还需要,还是有限的,还需要一些时间来交流推广。
在服务推广这个部分呢,我们的服务委员会成立了很多的SIG,来推动会员参与的创新服务,这里的SIG包括有云端语音的应用、有内容的开发、数位内容的开发,设计内容的云端服务,以及云端服务架构设计的开发,以及移动式的云端的机房设计跟建制,分别都由我们的会员来领头,来召集,选定适当领域来开发这些应用,在产业界也自动地有很多的活动在推动。
这边大概有40个解决方案正在开发之中,列举了10个领域,医疗、克服、制造、零售等等各个方面,不同行业运用,现在也都非常热烈地在推展当中。我们除了这些系统的开发,服务的创新推动之外呢,在台湾,我们以中华电信为服务的公司来说,我们也规划建制很好的一个云计算的一个环境,也希望投过这样的环境,一方面满足我们协会刚刚所谈的那些活动,支撑的力量,包括测试中心、包括研发中心、营运中心跟体验中心,希望能够投过我们建立四个中心来强化,来建立环境,我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一个运转服务的创作平台,我们中华电信推出这样一个创作平台,来给社会各界,以优惠的方式给社会各界来使用,包括现在有30个SV在这里开发,有200个产学研究的计划在这里推开。我们今年也有比较大规模的创新竞赛,至少有几百个队伍来使用这个创作平台,来开发他们的应用和服务。这些开发,好的东西,我们会把它邀请到我们所谓的云端应用服务的市景,让他们在这里上架子,提供给外界来使用。所以这是我们所建制的一个云计算的环境。我们也开始推出服务,从去年的1月份,推出了客户关心管理的一个CRI的服务,在去年的4月份推出一个在去年11月份推出扫毒除害的服务,这也是跟我们的一个会员,他很好的产品一起推出这样的服务。我们预计今年7月份推出云端资料费的服务,希望给我们的企业客户使用,希望给我们的家庭来使用。
最后利用几分钟跟各位报告一下两岸合作的关系,两岸的关系如果各位不清楚的话,我在这里很简单地报告一下,就是八个字来形容,两岸的关系从1949到202_,这60年当中,202_以前,60年当中虽然是台湾海峡一水之隔,不过那个阶段好像是咫尺天涯,很少往来。202_年5月之后,两岸和平发展,快速地、大范围地展开,两岸的关系越来越热闹,所以现在已经变成是天涯咫尺。这样子呢,尤其是我们现在两岸直航班机的推动,从台北到上海90分钟,跟到高雄一样,从台北到北京只要2小时45分钟就到达了,更方便的就是我们在同一个时区里面,所以旅行非常方便。两岸的经济飞速发展,去年签订的×,这是重要的里程碑,我相信未来的合作发展会更热烈,我们合作的原则也是八个字,我们希望运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在云计算这个领域里面我们认为台湾云端运算协会是最好的一个桥梁,我们今天上午也听到大陆这边的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昨天正式成立,我们建议协会跟联盟可以作为两岸在这个领域里面合作发展的对口单位。
合作议题方面,实际上我们昨天下午也有一场两岸之间在云计算方面的一个论坛,我们有很多意见的交换,也充分地沟通,把大家第一次的见面认识,其实在那两三个小时当中我们也达成一些共识,虽然说云计算里面很重要的是??,我们要务虚,更重要的我们要务实来推动合作。这里面所列举的云计算的规划、发展技术的交流,技术创新的交流,标准制定的共同努力,还有产业链的合作,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题目。当然大陆这边也选定了几个试点城市,如果我们两岸之间可以共同把上述的一些议题都纳入在一个试点上面来实践的话,我就要说这个真的是既务虚又务实。所以,结语就是在两岸合作方面希望能够惜首合作,共创云端的荣景。
主持人:刚才吕理事长也介绍到了,此次台湾云计算产业协会组成了一个阵容庞大的代表团,来参加我们此次的中国云计算大会,我们在昨天下午共同参与了海峡两岸云计算的合作论坛,在论坛上面也达成了很多共识,我们也很期望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来形成产业上、技术上的合作,下面我们有请AMD的两位演讲嘉宾,他们是AMD院士Bob Ogrey,AMD高级规划产批经理××。他们演讲的是AMD的云计算战略,掌声有请。
AMD院士、云技术专家、服务器平台架构师Bob Ogrey/AMD能效战略规划高级产品经理 Brent Kerby: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战略,我们怎么去从平台的角度来做这个云计算技术的,我想大家都吸收到了很多的关于建立起云计算系统的信息了,那么根据AMD的预测,它的增长速度将是25%,将是这个传统IT增长的5倍,现在中国的政府也是在建立这个项目,来遵循云计算,在美国他们就政府计算的速度增长达到40%。除了政府以外,还有像CIO的这些联盟,他们也是去要求政府在未来的一年,应用云计算,至少能确保其他的应用领域来应用,云的增长其实也促进了需求的增长,我们在之前谈到了这些需求,比如说云的存储等等,其实现在有音译手机,他们都需要访问云的数据,这样的话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存储需求。75%的增长率将是202_年之前来预测的增长率,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这个结构方面的要求,我们现在AMD是提供了服务器平台,你们可以在上面,在云计算环节当中运行软件,我们和部署云的很多客户交流过,他们最重要的需求就是他们希望有一个小的基本支出,他们希望在合理的成本下来购买这些设备,他们希望呢,他们的处理器和这个平台是非常高效的,因为我们在说到云的时候,其实它设计到了成本上升的服务器,如果要有非常高能效的平台和服务器的话,是非常重要的话,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能耗降低。
对于用户来进,他需要即刻能够访问到云数据,他们不应该等待,而且工作团队应该有这个能力,在任何时候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不需要去等待。从处理的角度来讲,能够支持所有用户的需求。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你必须要有一致性的平台,平台呢,它应该有长期的寿命,因为像这种环境的虚拟化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要将它的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变得更加简单和容易。在AMD我们也非常关注一个标准,作为处理器和服务器来讲,我们要确保我们要实现能效很高的处理器和服务器,不光是AMD,其实我们现在在我们的处理器的产品组合里面我们推出了很多的产品,这么多年以来,带这里面可以看到它是一个统一的处理器,它在里面有很多核心的程序。在过去的十年当中可以看到,我们已经有12个核心处理器,也就是说有12个CPU驻留在一个×里面,而不像202_年的时候,我们在新加坡有90个节点,而现在我们有92个节点,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讲使它变得更简化,这也是未来得方向。减少电耗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图上可以看到202_年的时候,和今年相比,在性能的提升方面是有非常卓越的表现,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绿色的部分就是我们增加的电耗的情况,在我们的产品增长的过程当中,不光是我们减少电耗,同时我们也是增加了一些,在我们设计当中增加了一些提升电能效的技术。
大家可以听到很多人都在讲云的生态系统或者说云的生态系统,其实它里面包含了很多的东西,有很多的系统,很多的服务器,他们都要去承担这些工作,才能够实现这样的云计算,我们看今天这个环境的时候,我们有这样的一个平台的路线图,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之前我们想不会有一个处理器可以适用所有的工作负载的,所以我们需要很多不同的处理器,我们其实有6000多个不同的处理器,这样的话就可以出现虚拟化、实现在虚拟的平台上进行很多的结算。
这些处理器它的扩充性非常好,在我们的四千系列里面,有一个SK和两个SK的处理器,这种主要适合那些对于最大的性能追求,不是他希望目标的工作。他是35瓦PPT,而且我们的4000系列呢,也有具体的技术规格,比如说它就可以在高位下运行,也就是在我们的中心可以增加温度。刚才我讲到一次性平台的重要性。
很重要的是让系统平台能够更新换代,我们正在进入下一代的处理器,它的代号叫推土机,也就是Bulldozer。虽然我们关注平台还有处理器,我们也同样理解软件的生态系统,很多人谈到把软件和平台还有技术设施,作为一种服务,在每一项服务下面都有不同的组成部分,能够运用到云当中,我们也在同我们的软件生态系统的伙伴方合作,在设计等各方面,来确保在云部署的环境下,能够实现软件的功能主要目标。
实际上,AMD公司在进行云的部署已经有很多年了,微软的Windows是完全在AMD的处理器基础上开发的,同样AMD也非常重视建设高效的平台,在美国,我们也同各方来共享平台,一会儿呢,Ogrey先生会进一步讲我们参加的项目,软件对于提供一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呢,我们是非常重视,不管是从软件还是从服务的角度来参与到云计算,刚才我谈到了数据中心的用电效率问题,服务器的用电量是整个运行成本的很大一部分,这个图表,左边,它显示服务器用电占到了40%,数据库占的用电量50%,所以通过提供非常有高效的处理器,能够把整个运营成本给降下来,如果能够减少资本的开支,如果能在技术设施方面减少资本开支,提供给家省电的服务器,实际上它既节约空间,也节约用电,还能够在新的数据中心中使用更小的设备,也就是说它还有放大的效应。我们呢,也是非常的努力,在开发能效非常高的产品,能够降低资本支出和成本,这是我们一个创新的例子,从202_年开始,我们是一核,现在是四核的处理器。在过去两年,我们在我们自己的产品线上进一步提高了能效。发亮的是我们08年的产品,不发亮的是现在202_年的产品,从202_年的260瓦,现在只要180瓦就能够达到同样的效率。所以呢,我们非常重视进一步提高产品线的这种能效。因为它既减少了能耗,又减少了数据中心的密度。
接下来我想谈一谈我们是如何优化平台的,在过去几年来,我们同客户合作来研究能耗、用电量,来进一步优化用电的系统,我们同终端用户一起,我们发现要进一步提高用电的效率,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同一个模式,不同的技艺才有不同的大小和体积,所以我们进行了非常复杂的分析,来看如何在子系统上面提高用电的效率。比方说在用电量方面,在体积方面,还有在密度方面,我们做了一系列的试验,最终确定不同的设备,它的最佳的用电量是多少,有的时候呢,实际上不需要那么多的USB的借口,UN的芯片已经非常强大,在这情况下,就可以关掉一些接口,总得说来呢,这个事情不能一刀切,要采取不同的办法,能够减少能耗,刚才谈到了传统的数据中心,终端客户在建设他们自己的数据中心。在这方面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发现,所以我们的产品在长远来讲,它是节省成本的。
我们是需要更多的多核处理器还是需要更少的用电量呢,答案是两者都是需要的。比方说在早上是用电的高峰时期,看一下用电的高峰,所以呢,你的这个处理器和芯片就必须有能力在短期内能够启动和满足这样的运行的需求和工作量。这是对他物理的要求了。在晚间的时候,可能用电量要减少很多。我们下一代的产品,今年下半年将会发布,我们研究这个产品有10年了,自从我们开发产品以来,这是我们最新了一款产品,这个产品它的特定,它同云计算有什么关系呢。所有的都得到了重新的设计,在设计的时候,不光是想到它的表现性,我们还想到它的用电量,在进行设计的每一部分我们都在想省电,我们也意识到数据中心他的海量的增长,意味着我们在中国的这个数据中心也在迅速地增长,所以我们感到非常振奋,能够设计一款能够满足中国需要的产品。如果我们看一下这个产品它的组成部分,包括它的架构等等,我想关键的就是它的一些组建的高性能。能够帮助我们的客户减少成本,我们还有一些专有的产品的特征和特点,我们还有动态的这种转换功能,在共享和专门的组建之间进行切换,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每瓦的表现。
Bulldozer的核心架构,我们刚才谈了4000的系列还有6000的系列,我看到英特尔公司也有代表在这儿,我们的产品也有这种共同的特点,就是提高它的寿命,我们还有C6的,叫C6用电状态这么一个功能,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叫TTPPower,能够给处理器设定一个用电的极限,不能超过这个极限,这也是这款处理器的特点,但它不会影响处理器的频率。这个礼拜我们见了很多伙伴,我们跟他们讨论了系统级的设计效率,AMD公司在进一步开发系统级的能力,来确保我们能够进行省电的设计,BULL另外一个架构它是平台管理的功能,能够设定上限,能够设定极限,我们为我们的产品设定的这些目标都是非常具体的,每一个云环境下的应用,它对记忆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这种记忆的要求也是非常具体的。
我们同惠普合作这是一个例子了,就是同他们的云计算服务部门进行合作,同戴尔公司的进行合作,都是非常非常具体的平台,非常非常具体的工作量,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部分,我们同facebook合作了有一年半的时间,帮助他们进行数据中心还有工作量的这种合作,这个合作非常的成功,也吸引了大量的买家,希望通过购买相关的组建来建立他们自己的数据中心。
做一个预测,从AMD的角度来讲,云还有2.0,我们预计将会有着巨大的增长,不管是数据还有其他各方面都说明了这一点,我们认为从表现的角度来讲,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能效,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核的数量,来满足云环境下对于表现的要求,云环境呢,也给数据中心带来了新的挑战,包括用电量、密度、可扩展性和成本的挑战。我们也看到服务器也正在进行变革,来适应云环境的需求,在美国,有非常特定的服务器的需求,来满足非常具体的专门的服务器的要求,都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我们所做的呢,就是要提高很多可扩展性和可调节性,来量体裁衣,满足客户的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工作量的需求。最后,我们感谢受邀在云计算大会上发表演讲,谢谢。
主持人:谢谢两位嘉宾的精彩演讲,刚才两位专家是为我们详细介绍了AMD在云计算方面基于提高产品能效,降低能耗,和见效数据密度的战略思路。我们也期待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产品涌现,帮助我们的用户把云计算的理念落实到云计算的实处。下面我们有请冯雨研,他演讲的题目是进入云计算的直通车,大家掌声有请。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冯雨研: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的会非常热闹,我看讲演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讲古的,有吟诗作对的,好像还有说相声了,我想下面我应该唱一首歌了,开个玩笑,大家轻松一下。今天非常有幸到这里参加这么一个盛会,希望能够在这个会上把我们前一段时间研究国内云计算发展的一些心得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另外也是隆重地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中国电子和中软公司推出的红云计划,希望给已经很红火的云计算再添一把火,谢谢大家。
我们叫做中软红云,进入云计算的直通车。主要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一方面我们一直从事国内的行业性细化工作,比如说税务行业,安全生产行业,还有政法行业等等,在多年从事这个行业信息化期间,我们深刻地感觉到近几年的行业信息化有了很深刻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叫集中化,集中化的含义呢,就是说现在很多国内的大型行业应用,因为之前十几年的建设,产生了很多条条块块的小系统,现在随着业务的拓展和信息化的发展,大家都希望把以前的小系统集合到一起,整合成大的资源共享的可以一站式服务的系统,这就涉及到集中化的趋势。集中化的趋势,举一个例子大家很容易理解,全国的企业和报税的人全部通过这个系统来进行报税和纳税工作,那这样仅仅广东一个省他的企业就有5000万个,大家可以想象全国的企业能有多少个,这样的系统带来的必然是高并发的,需要业务绝对协同的,另外数据都其中在这一个系统里头,它的安全性就会有很大的问题。所以集中化的趋势会带来这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趋势,大家都知道,在十二五我们就提倡产业从低端向高端转型,从产品向服务转型,这样一个趋势下,带来的必然是以前各种异构系统的整合,整合起来要快速地响应用户的请求,另外用户可能位于各地,你的资源也可能位于各地,跨地域的信息整合又怎么来做,这是服务化带来的趋势。还有一个趋势就是逐步提到日程的国产法。今天这个题目很好,叫中国特色的云计算,国产化就是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需求,这么多的人民,如果所有的产品都是依靠外来的,那显然我们的可控性是不够的,国家逐渐在提倡国产化,对于我们国内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机会,但是要是用国产化的产品,大家都很清楚,如果你买一个手机或者笔记本,你会考虑我是买国产品牌还是国外品牌,如果我买国产品牌首先考虑什么问题呢,我这里列举出来几个问题,兼容性,跟现有的东西兼不兼容,可靠性,用起来是不是老坏,还有就是易用性,是不是好用,这方面都是国际化趋势带来的挑战,这些挑战对从事IT行业的人也提出了新的思考,我们总结了一下,一共有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从IT价格上必须要有一个变化,不能像以前的价格一样,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个是网络化,你现在的资源一定要通过网络来进行调动。第二就是通过需求不同变化,第三就是高可靠。第二个变化就是商业模式的变化,变购买为租赁,原来是自己建系统自己买自己维护,现在你可以去租了,可以把某些东西拿出去外包了。
第二个变产品为服务,如果你现在做产品,现在觉得卖产品好难,但是如果你把产品自己放在云的平台上,拿去给别人用,那么一个人只改一块钱两块钱,中国十几亿人能交多少钱,这是一个理想状态,但是商业模式的转变会给商业模式带来很大的变化。商业模式的改变,应该用什么方式什么技术解决呢,这是我们这次大会的主题,云计算可以应对这个挑战,我这里用电子学会的一个对云计算的定义,实际上我理解为官方的定义就是通过整合管理的调配,分配在网络各处的计算资源,向网络大量提供服务。它的特点就是我可以按需使用资源,随着需求进行弹性拓展,同时之还有高可靠性还有资源的虚拟化。这样呢,云计算,大家都希望可以解决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参会的原因。
我认为云计算还处在起步阶段,大家都还在尝试,我认为云计算存在四个状况,也就是四个难点。第一,当你说我要做一个云计算系统,会有很多厂商来找你,说我是做虚拟化的,我是做服务器的,我是做存储的,但是很少有一家站出来说你从存储到服务到运营都给包了。大家可以仔细回顾一下现在是不是国内有很多这样的厂商是没有的,因为云的技术特别复杂,某一个厂商只专著在某一个方面,而且怎么去运营、获利,大家都在探索中,所以缺乏整体方案。另外呢,现在大家都在提硬件的虚拟化,这个大家都很好理解、很直观,从你要几台机器,变成你要几个CPU,这个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并不能解决应用的扩展问题,简单地把它称之为应用虚拟化,当大部分应用来临的时候,你的应用怎么去动态扩展,现在很难有方案。另外大家用户的关系,你怎么能够保证我们的安全,这方面还没有很完善的解决方案,最后一个就是我们的应用,以前编写了那么多年的应用,怎么办?是重写还是能够直接迁移过来,而且新的应用,我怎么叫开发一个云应用,这个概念也不是很明确,所以我认为现在云计算领域存在这四个难点,作为中国电子,中国软件,我们呢,通过自己多年的行业经验,提出了这么一个红云计划,这个计划是比较完善的,希望能够解决应用的问题,现在还在实施当中,也希望和产业界的各位同仁一起合作,大家一起来把中国的云计算产业打造出来。
云计算主要分几个部分,为什么叫红云计划,红云实际上有四层的含义,第一,我们认为云计算现在还是一个出生的朝霞,还不够强壮,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它越来越强壮。第二个,我们中国软件,它的企业标识色是红色,或者叫砖墙红,它是代表我们企业的特色。另外一个我们提出来,自主可控的云,自主是代表我们国家的,还有红的概念。最后我们认为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呢,必须要解决安全问题,这就是我们提出来的红的概念,它实际上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大家可以从这个图上看出来,我们提出了几方面的工作要做,一个是我们希望提供一个基础的云平台,这个云平台它是包含了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和应用的环境,我们给它打包在一起,直接就放上了很好的这么一个环境。在上面跑什么呢?这个我认为是云的价值,就是行业云应用和你要跑的运营跟服务。
跑了这几个应用以后,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你要从硬件到操作系统,到上面的应用软件整体来解决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叫系统云安全。最后一方面是我们要积极参与推动整个行业的要求,参与咱们协会的工作,这是我们提出红云计划的内容。这上面还列出了我们的一些宗旨,这四句话呢,简单来说可以变成三句话,一就是你原有的应用,可以无缝地迁移到云的平台上来,享受云的好处,第二,你新开发的应用可以快速地让它顺应这个环境,在云上面快速开发应用,第三呢,就是要构建一个安全的云环境,这是我们红云计划的三个宗旨,靠什么来实现呢,刚才提出来这个理念,我觉得大家如果是从事行业信息化,会觉得非常的有价值。怎么来实现呢,我们就提出了红云计划的核心理念,叫云背板,大家知不知道背板这个词,其实用的地方很多,尤其是这两年在数据中心,大家都在建数据中心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刀片服务器这个概念,我们的云背板就借鉴了刀片服务器,大家都知道刀片的结构是上面一个框架,一般你完整地插到系统,做成一个刀片往上插,它有一个背板,上面有接口,可以提供很多的能力,可以提供交换的能力,信息交流的能力,可以提供一些便利。这样就可以让它整个成为一个体系了。我一直认为软禁行业和信息化行业,应该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吸取很多的,像这种从硬件借鉴来的概念,在软件上大行其道的有很多,比如咱们今天熟悉的软件工程,以前你如果是以个人英雄主义来编软件肯定是不行的,最后还得借鉴咱们工厂的方法来进行软件的架构和开发。
我们认为人应该多多从以前的硬件概念里吸取氧分,在这样一个硬件的架构,我们接见来就成了我们的云背板,就是说我提供一个应用的运行环境和标准的接口,把你的应用打包成一个刀片插到背板上,他就能够享受备办的特色,和它高速的处理能力。这就是我们的云背板的理念,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的云背板是位于我刚才提到的基础云平台里面,基础云平台是硬件和红云背板组成的,包含了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在云的环境下我们都给它云化了,然后用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来把它进行自动化部署和资源调度,在背板上有标准的接口,我各方面的行业应用和运营服务插在上面进行运作,另外呢,我们在四个层次上都提供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同时我们也是遵循行业准,有各个方面的标准,这样一个背板,是如何来应对我们刚才提到的四个难题。其实那四个难题最难的还是三个,一个是大规模高频发的行业应用,全国系统行业要求每分钟处理6.3万个发票的请求。它是怎么来应对的呢?首先把硬件设备作为一个接触,同时我们还提出了软件设备这个概念,大家以前可能看硬件比较多,现在我们把硬件和软件同时给虚拟化,形成了一个虚拟资源尺,然后呢,当你有不同的应用,来插到背板上的时候呢,我的统一管理系统会从资源尺里头把硬件软件打包,形成一个应用支撑单元,来对这个应用进行支撑,当然不止一个了,当某个应用他的压力增大的时候,我的统一管理会感知性能压力。然后从资源尺里或者从别的应用里再调动一块资源来分配给压力大的程序。这样就可以应对大规模高并发的行业应用。
再来看一个演示,我们怎么解决应用的快速开发和无缝迁移问题。还看这个背板,里面已经装好了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框架、开发框架、运行容器、运行管理程序和应用迁移程序。当我新开发一个应用的时候,只要遵循我的开发框架,这里也强调一下我们的开发框架是符合行业规范的。如果是已有的应用怎么来做呢,用我们的应用迁移工具对它进行打包,标上标准的接口,然后再由统一管理程序,给它接早借口上,插入背板,然后就可以享受整个的缓冲了。它带来的必然就是原有应用的无缝迁移和新的快速开发。
同时我们在解决安全问题,这个呢,是我们参加国家的项目,一直在研究的一个安全的体系,同时呢有相应的安全产品,我们可以从操作系统一层,最底层来解决安全的问题,同时在端这一层,你的客户端这一层,也有相应的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前面的演讲,我们提出在红云规划里规划里如下的产品,一个是我们的硬件采用的是集装箱式处理中心,然后在上面架构我们的云背板,包含四个产品,一个是我们下属企业的安全操作系统,它可以直接解决你的安全系统操作问题,同时资源管理问题,达梦安全云数据库也是我们的下属企业。基于我们原有的产品,做的云应用服务器,它可以解决应用的支撑问题,然后是我们的统一管理系统和我们在上面的运营服务支撑平台,这里头呢,先简单介绍一下,待会儿再详细介绍我们的运营服务支撑品太,就是我们发现了目前市场上只有卖云产品的,但是你要做一个云服务的话,没有人跟你说我卖你一套服务系统、运营系统,都是大家自己在用,假如说你要买一套亚马逊的运营程序,你肯定是买不到,我们可以通过做项目积累一套运营服务支撑平台,他能够把你的产品快速地变成服务,再应用起来、运营起来。然后就是我们的安全产品系列。下面呢,对每一个产品我们都有更详细的阐述,因为时间的关系,我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展台也欢迎大家去参观和咨询。
首先这里头比较重要的就是我们底层的安全云操作系统,它也是一个开发了15年的,国家扶持的一个操作系统,国产操作系统,它从底层解决了安全的问题,这个有一个证明,目前大家都知道西方对中国在软件这个行业甚至是硬件的行业,安全级别是只能到C级,就是国家通用的安全三级标准,B级的产品他们完全是禁用的,我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研发了安全云操作系统,它可以达到第二级,这个是经过国家认证的,这是它的主要特色,其他的跟云的管理系统差不多,有分布式文件系统,还有操作系统的一些管理程序,还有虚拟化的管理,这些我们都不多说了。另外达梦这款,为什么刚才我说它解决了×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也是从我们刚才所说的税务系统的需求体现出来的,我们的税务系统因为刚才说的要应对每秒6万多个并发的数据库请求,它必须是要,如果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是一个分布式的处理,而且它的瓶颈很显然,经过我们的实验是在数据库,我们认为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谁将成为国内信息化行业的一个,所以我们集中精力研发了这个产品,用于大规模的行业上应用。当然现在它还处在测试阶段,应该是在年底就会跟大家见面了,也希望大家多多交流。
这个是我们刚才说云背板里的一个核心,就是云应用服务器,这个云应用服务器实际上它是符合行业标准,它既提供一个虚拟化的抽象服务,可以屏蔽底下你采用的别的厂商的S平台,它是基于S平台做的一个未应用提供的环境,同时它还提供一个运行容器,和一个继承文件,可以把以前的应用继承起来,可以把你服务的,在容器里面跑起来,然后呢,就是刚才我说的为了应对大规模的应用,我们做了一个分布式集成的管理架构。
统一管理这个是技术含量比较高,但是呢,它的功能实际上相对来说比较单纯,一个是自动化部署,一个性能监控、资源调度、配制管理,这个我就不多讲了。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运营服务支撑平台。为什么说现在国内没有卖的,就是因为我们参与了普通软件源的项目,就想做一个类似亚马逊那样的,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平台,那么在这个平台开发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最难的不是做底层的架构,而是做上面的运营管理,所以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全面的,从运营维护一直到计费的帐务管理,到品质管理这么一个系统。
然后基于我们已经有的这些安全的产品,做的一个安全产品系列,有这个虚拟化网关,还有存储系统,还有端的安全系统。我们也提出了一个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作为运营的基础,实际上这个集装箱是一个概念,真正实施的时候,可以根据你的应用,做成一个小箱子也可以,大箱子也可以,中箱子也可以,完全根据你的需要,应用在上面随时部署、随时使用这么一个效果。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认为云现在所在的几个市场,一个是城市里,比如说我们在芜湖,现在做的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面向政府、企业和市民提供各种各样的便民服务。第二,在企业里面,可以建立企业数据中心,然后把你特色的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交互的运用放在上面,然后是园区,我们很多软件园和其他园区正在做的系统,一方面服务于园区内企业,一方面也可以服务于园区外的企业。然后就是我们现在对医疗行业的一个解决方案,这个我们在很多城市,像吉林、本溪、长春也都实施了,还有唐山。它的理念呢,就是说借助国家新医改的机会,搭建一个区域的亿俩信息平台,用城市里的大云套向各级乡镇和村的小云,让他们实现一个统一的医疗的云平台,你的健康档案、个人信息能够互相转接,互相传承,甚至报销也是一站式完成,方便群众。
最后我们想说中国软件已经3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就集中在自主研发的软件和各个行业的应用上,所以我们也希望在云的时代里头能够大家一起把这个产业打造好,用我们的云背板跟诸位进行更好的合作,谢谢大家。
eBay全球技术平台项目管理高级总监Sami Ben Romdhane:我想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混合云模型,这个云是我们现在在eBay建立起平台的一个部分,大家知道eBay是一个全球上市公司,而且它也是非常重要的支付服务的提供者,它是基于本地市场的,也有虚拟的网站供商业的运营,我们在全球都有技术平台,来满足业务需求,在中国和亚洲也有很多,这也是我们eBay商业集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规模效益的角度来讲,我们现在是美国容量最大的前十个网站之一,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每天的点击量达到了20亿,而且我们的数据量达到了9个TB,eBay.com的代码行达到了2300万,每年的销售收入达到了620亿美元,我们的用户达到了9600万。从技术结构的角度来讲,我们有前台的应用系统,这些就是来自于eBay.com的网站,这就是我们前台应用系统,我们一共有6000个应用来为前台提供服务,而且我们有75个数据库,并且20%都是来自于跨境的交易,所以现在中文的eBay也非常活跃,85%的销售商品都是跨境的销售,那么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怎么来管理这个网站,我们认为如何看待云计算,如何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同时又能够实现敏捷性,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很迅速地创新,而且不断进行创新,要实现这一点的话,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云的成本,我们是两年前开始云计算项目的,我们想10%的中心进行自动化,在两年之内的时间,我们就开始建立起的基础设施,跟所有的企业一样,同时我们也在研究未来是什么样的情况,在未来怎么来使用云。而且,我们来看一下一些合作伙伴,其中一个就是微软,来看一下他们公共的产品和私有产品的供应,同时,我们在操作数据库,我们也分析了到底我们的网站是怎么来运作的。在这个图上可以看到我们的工具,比如说我们主页的应用系统,还有搜索的应用系统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前八位的应用系统,那么这些叶面的交易量或者流量是非常高的,而且我们有两千个服务器,支持这些门户网站。怎么把他们进行地理上的分布呢,我们看到每年其实eBay的流量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每个周日会有一个峰值,超过20%,每年11月份到圣诞节又是一个旺季,所以每年在不同的季节不一样,每天不同的时间不一样,每周也不一样,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应用系统来应对每个月、每天甚至于每天的高峰期,因此,在我们的数据中心还需要有一个战略,如果一个数据中心停机的话,另一个数据中心能够将它接管过来,比如说在一天的高峰期或者一年的高峰期,我们需要确保我们有这样的容量,有这样的能力,同时对于八千个门户,我们需要两千个服务器或者计算机站点提供这样的服务。怎么能够让我们的成本削减,怎么能够提高效率呢,理想的状态就是,应该是根据流量来削减产品,如果说我们服务的流量越高,当然成本就高,如果说流量降低的话,成本就会降低。但是从某一点来讲,我们有这么多的服务器,可能必须要使得它都是用起来,所以我们要提高我们的数据中心的有效性和效率。我们要减少成本,这样的话,我们能够节约一些固定成本,比如说减少服务器的数量,第二个考虑削减成本的因素就是我们的架构师叫做节能的计算机,就是我们要考虑,比如说把这些不用的服务器电源关掉,然后来节电,这样可能不是很明智,因为你不可能说,完全不了解到底哪一个数据中心或者哪一个服务器不用,然后就盲目地去关掉这些服务器,这些也是很难去实现的,那么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的空间,多余的容量是存在的,另外一个要考虑让我们的应用架构能够真正地使得这个云计算能够运作,我们怎么能把一些不要的主件给去除,比如在我们应用的设计方面,能限制它的数量发展,比如说我们在给销售人员提供一些激励措施,让他们用相同的应用,而不是大家用不同的应用。在每一天他们所用的清单和产品列表是一样的,而且在高峰期的话,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流量增长了40%、50,应用系统它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很关键的列表或者某一些工作不需要做了,在高峰期的时候,而且我们必须要确保在交易的时候,真正销售能够实现,不要同时来做这些交易。
在应对高峰期的时候,我们要用这些高峰期分析出来,到底我们的这些空白的领域是哪里,在高峰和非高峰期空白的领域是哪里,找出来,这样的话才能够提高我们的效率,并且提升我们硬件使用的效率。而且我们在工作流程一个领域转移到另外一个领域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说怎么来调度工作,把这个流量高的工作转移到流量低的地方去等等,这个我们怎么应对高峰期,还有最后一点呢,就是要实现这个云计算,什么意思呢,刚才说我们有202_个服务,那么其中可能我们只用了800个服务器,对于那些没用的服务器,就会用公共云,作为公共云的一个主机了,这也是我们要怎么来应用这个云计算和我们现有的设施共同组合起来,接下来我要谈一下我们怎么提升数据中心的效率。
我们讲到第四层的数据中心,好像是一架有八台发动机的飞机,这是在一些非常高效的交易功能,我们才是第四层的这种数据中心。但是第二层的数据中心,它实际上也已经能够处理比较复杂的运行,所以我们可以思考有哪些应用,有哪些架构,我们应该放在第二层,从而能够提高效率。
我们看到刚才谈到了与能量成比例的计算,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希望我们在不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数据中心,我们有不同的物流公司,比方说有的公司它在白天,他的经营成本要更低,所以这些物流公司我们根据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一个时间表,从而每天很好地来削峰平谷,减少高峰期间的这种流量,当然它还取决于这是用的第二层还是第四层的数据中心,公有云和私有云,实际上也是考虑的一个因素,我们的这个也是所运用的数据都是真实的数据,所以呢,它是非常有真实性的,我们这个财务模型和架构的数字呢,它不是真正的数字了,但是它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参考,比方说我有一辆车,我在哪些时间用车用的比较多,我在每个小时对车的需求是多少,我们在我们自己的数据仓库里面,我们就有这种每小时需求的指标,对于流量的指标,对于交易的这种需求,我们运用一个叫云计算单位,我们来算出一个计算单位的最大处理量,这样我就能够知道计算的总量是多少。我刚才讲到是800台机器,除了800台机器之外,我们还要计算这种内部的云和外部的云,这样我们就能够知道他们各自的每小时的成本,所谓计算单位的小时成本。
从而我们能够谈判出一个小时成本,计算出一段时间以内的总成本,这是我们内部计算的成本的组合,包括这个用电、房租、网络、还有许可等等,最后算出来每个小时的计算成本是1.07个美元,算出这个成本的价值是什么呢?它的意义是什么呢?它实际上指的是花在这个流量上的钱,也就是每小时1.07个美元,这也是应用的成本了。
这个图我要再多加解释一下,云计算最大的吸引力在哪儿呢,我们在白色区域可以看到这个GPS,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蓝线标记的是这个流量,在每月和每年它的增长情况,以及对于202_年的有关流量的预测,我们在这张图表上可以看到,黄线部分指的是他超出了我的内部能力,我们把它叫做公共云,那这个时候呢,我就不会进入公共云,所有的事情我都会自己来做,我来内部解决这个流量的问题。再往下的这条线,从这条线开始我就会说,我不会再购买新的机器,任何新的工作量,我都会把它放到云环境下去处理。看到一个大的V字形,这是内部和外部的一个对比,它要根据计算单位的数目而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来进行成本收益的分析,能够准确地反应什么时候我们必须自己来做,什么时候我们可以进行互动,什么时候需要为公共云来拨预算。总的成本从两千到八千万不等,根据我所需要的计算单元的数量而定,所以刚才讲到我们内部成本1.07美元,如果我们按照一个小时计算,我是每分算,如果我什么也不拥有,那么我要花两千万美元能够达到这个能力,随着我更多的拥有这个机器,我的成本要不断,还会不断地上升。这个意思就是应该把更多的应用放到公共云上,这也是一个好的办法,把应用放在云架构上。但同时我们也希望对我们的数据中心自己来进行控制。
刚才讲到50美分当然很便宜,但可能没有人愿意去把这个成本再往上分析,如果说是80美分,到了80美分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不管50还是80,到了某一个点的时候,这个成本就发生变化,我必须要自己去购买机器,现在就是要考虑到了什么样成本的时候,必须来使用这个公共云,我们再往上看,这是1.1,这是1.2,这是1.5,如果成本是3.5美元的话,在公共云下面,通过投资并且购买4500个计算单位,我们要花4500万美元,这个价格是1.5美元,所以公共云的成本是内部成本的2倍,如果我有4000个ICU的话,这个成本也要高两倍,高三倍,再往上走是高四倍,所以即便公共云成本是4倍,我能够节约两千万美元,但是我又节省了购买机器的成本,这就意味着如果我要把应用放在公共云上,那么这个应用它会扩展,我将会省很多钱,不管是内部云还是把它放在一个新的架构,还是放在一个新的站,有很多应用,将会很适合放到云,我们有很多应用已经不需要有本地的仓储,我们在三年以前就开始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总是通过一个后端来与出指令,现在是时候来真正地考虑我们怎么样能够进一步省钱,进一步关注业务,来营造一个全球的这种商务网站,做到了这一点,我想我们就能够取得成功。这是我们未来的一个展望,基础设施呢,我们把它作为一种商品,很多公司,现在都在研究下一代云计算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假以时日,CPU它将会和私有云进行融合和整合,实现成本的极大节省,这会带来不同的客户体验,在安全、可靠和消费知识方面也会带来很大的转变。我们同内部开发人员,包括提供监控还有管理这个机器的时候,当开发人员运行这个应用的时候,他们不会说的很具体,他们只会说这是我需要的一个能力,实际上在幕后我们有很多的这种选择,在今后我们还会有一个多云的环节,来实现更高的效率,我们在上海建立了卓越中心,有一个团队在那里,大家在会场外也看到我们的展厅,可以去看一下,可以跟他们交谈,我希望我的讲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主持人:谢谢eBay演讲嘉宾为我们做的精彩演讲,刚才他从非常具体的事例为我们讲解了eBay是如何运用云计算提高效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下面我们邀请腾讯公司演讲嘉宾纪顺友,他演讲的题目是《面向用户的云计算时代来临》,大家掌声有请。
腾讯公司核心产品部即时通信总经理纪顺友:各位下午好,感谢大家一直坚持到这个时候,还是专注在会场上,非常感谢,我非常兴奋,今天我要代表腾讯讲的议题是面向个人的云计算时代来临。我们今天讲到很多关于云计算的各种应用,我听到过很多很新鲜的概念,各种各样的云,各种各样的基础的建设。今天我想跟大家聚焦到的一个地方是跟我们每一个人直接相关的云计算,或者说我把他冠名为我们个人的云计算服务。风起云涌,感受很深,云计算大会开到这个时候,感觉到确实这个时代来临了,确实借到了东风,真的是来到了我们身边。而且我们看到,云计算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在产业链的每一层里面都已经有了成熟的各个领域的领先的厂商,他们都有了完整的解决方案,有一个特点是,在目前来说,大部分商品的应用都是服务于企业的,很多都是企业应用,或者有一些是为一些网上的服务提供云计算的能力,间接地再服务到各个领域,其实个人的云应用是有悠久历史的,我想在这了讲一个小小的故事,大家也非常亲切的Email的一个引进释,这里也不准确,大致描述了三个时代,在我们大学的时候,邮件这个应用,最右边那个截屏叫什么,其实比那个还丑一点。过后不久,企业开始用上邮箱以后,邮箱信用就产生了。那时候有个特点,无论是个人的邮件或者是企业的邮件,我们都用同一个,有时候会用同一个邮箱来处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印象,在那个时候至少是这样。有的同学发一个邮件在上面,发现很多功能不用,只问一下在那里工作,还没见面就已经知道在哪里了,原因是我们那时候没有把邮件通讯应用和企业级的应用分开。但是这里明显的,用公司的邮件,首先是公司的公务,转变工作以后,邮件也会不见了,不小心把个人的信息转到公司。所以这里面很明显个人的云应用需求是很明显的,而且跟企业是要分开的,所以后来到了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把个人的邮件放到网上去,它是无所不在的,邮箱永远不会离开它,包括可以设置自己喜欢的邮箱名,这种应用就是云的应用。
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腾讯在云计算方面的相遇,腾讯的QQ云,我们的QQ云的架构是贯穿了传统的这三层以外的,另外加上面向用户的终端部分,终端部分是我们发布的云3.0这上面体现出来的。云Q3.0有人知道吗,举一下手我看一下,不是很多,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云Q3.0它是一个集合了办公、娱乐、搜索、读书等一站式的应用。在这个平台之上连接了传统的我们现在做典型应用的几个部分之后,我们推出了一个理念就是PC就是服务,PC机服务,这个PCS是什么状况呢,除了顶层的AAS之外,我们组成了无限量的AAS在桌面上,利用虚拟化的开发环境来支撑这么一个应用。
刚才讲到虚拟化的桌面,截图是这个样子,大家可以上去,如果有Web的话可以上去。在这个图上面我们提供了不同场景的应用。这些都是第三方的,完全开放的。或者是个人影院,个人的存储,个人的工具箱,个人的娱乐中心,个人的音乐厅等等,这些全部集成在一个虚拟的桌面上。到了下面一层,虚拟的环境,这也是云上线的网站,开发者,我邀请大家来到这个网站上去看里面的操作流程,这里提供的是一个两条通道的架构,其中一条通道是用户把开发者,把他们所开发的东西在云里面开发、在云里面测试,一直到上线为止,同时我们也是为了第三方有自己的架构或者使用自己的云,通过另外一个通道,这个也是我们对于云与云之间相互互通做出的结果。另外利用云的通道,用户在云里面或者自己的服务器里面服务。如果使用我们虚拟化环境,我们已经在虚拟化上面开始实现。还有就是云计算平台,无论是结构化的非结构化的平台,在这个技术上面我们也参与了科学院的计划,在虚拟的网络词、虚拟的存储词、虚拟的运算词在这个方面来讲实现网络操作性,我的演讲非常简短,给大家总共就四个点,第一云计算的技术,相关的配套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同时它的商业模式在国外已经成熟运营的历史上面我们看到这是一个可行和越来越有吸引力的商业模式,它对于我们节能减排、预算有很大的贡献,云计算的杀手级已经出现了,我们看到在亚马逊上占到42%的流量。
最后我想讲的就是说随着腾讯QQ3.0的发布,虚拟桌面的发布,我们把所有的SAS集成在一个桌面上,能够投向用户在任何一个终端,无论是传统的桌面的终端,还是现在智能的手持的云端都能够使用,所以我再这里大胆地给各位预测一下,云计算的时代来临了,谢谢各位。
主持人:谢谢,谢谢纪总。我想纪总的演讲虽然时间相对简短,但是腾讯庞大的客户群在这里,相信影响力不容忽视。下一位演讲的是Martin Yates,他讲的题目是云计算企业的有效转型策略。
戴尔全球基础设施咨询服务亚太及日本地区云计算解决方案架构总监Martin Yates:HELLO,你好吗,感谢大家留到最后,但是他们错过了我们100万元的大奖,感谢大家留到最后,感谢大家的欢迎,我叫Martin Yates,我是戴尔云计算解决方案架构总监,现在基本上时间很短了,我就讲快一点,我们先等着技术人员把我的幻灯片弄出来。
这个应用不是云计算的一个应用,上网,在线上就比较好了,简单地介绍一下,我来自新加坡,但是我不会说中文,对不起。我是负责亚泰和中国市场,我是新加坡电脑计算机协会的会长,同时呢,我也负责政府的劳动力发展,就是会帮助新加坡政府一些劳动力培训什么的,可以看到下面是新加坡政府的一些项目,同时我也是一个云标准学会的成员,在新加坡我是做标准方面的,大家可以看上面的链接,新加坡在云计算方面的一些工作,这是我兼职给政府做的工作。大家为什么做云计算,大家为什么参加这个大会呢,因为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云计算,最重要的原因,我们为什么做云计算呢,是我们想增加我们的业务量,增加我们业务的灵敏度。第二个,我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客户,要留住客户,使现有的客户更高兴,要吸引更多的客户。包括手机移动通讯商,包括供应链,这是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人们,尤其是在欧美的人,他们想节省IT成本,因为它更便宜,就是你在云计算中开发运用成本更低。我们怎么样给你们这个公司一些解决方案呢?第二个是虚拟化很重要,现在讲云计算了,移动技术方面,大家都喜欢用智能手机,大家都喜欢手机上网,我们不希望我们的服务被停顿,所以我们要有很好的IT管理,同时我们也需要商业智能,商业信息,我们想知道我们的客户在做什么,这样能够更多地销售,赚更多的钱。202_年是云计算真正出生的一个年代,现在大家都在谈云计算,未来10年的云计算将会是一个虚拟的时代,许多公司就已经倒掉了,他们没有办法更快地响应他们客户的需要,他们就没落了。中国的许多新的公司将会成为未来新的伟大的公司,大家都会开发一些新的服务,成为未来中国大的IT公司,那么,什么东西推动了云计算,如果大家看左边吧,我拿一个中国产的激光笔,你看左边的这个表,如果我要邮电邮,一个用户一年的成本10美元,如果做云的话只要一美元,如果有86个服务器,很贵,如果做云计算更便宜,所以公司的老板就说,为什么你不能够给我低的成本,我干吗要左边多的钱,不能付右边少的钱呢,所以这就推动了云计算的各个讨论,不仅仅只是成本问题。在中国,我们要推动创新,推动业务的增长,所以希望有很好的功能,很好的敏捷,希望能够利用到智能手机、利用Ipad、利用安卓手机,希望不同的手机能够得到应用。业务经理说我有苹果,我想要看电邮。有人说他你干吗用苹果手机玩小鸟,但是好多经理想用苹果手机,因为它灵活运用,同时有人说你为什么花那么多钱在IT上面,花那么多预算,你是怎么花的这个钱,终端用户也不高兴,他们可能在家服务更好,比在办公室的服务可能更好,人们会问你说,为什么我在家里头可以能够很好地用互联网,很好地用苹果,所以终端用户都在给IT经理提出一些头疼的问题。我没有办法用云计算,不安全,大家都能看到你的信心,政府不允许,行业不允许你用云计算,这个有时候是对的,但是问题还会在,人们还会一直问你,说我想要更多的创新,要节省成本,这个问题还在那,所以你必须要做一些事情,需要做什么呢?就是首先要先进的业务的虚拟化BMS、BAS,来减少你所耗的能耗,我知道在北京节能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在新闻里头看了,所以虚拟化是云计算的第一步。
许多人都讲到了私有云,私有云是把一个像亚马逊的那种自己的企业内部让它更便宜更快,有公共云,亚马逊向外提供这些服务,包括电子邮件,许多公司有一些是公共云,有一些是私有云,我买公司里面的服务、公司外面的服务混合起来,这可能是在未来两三年中流行的一个模式,对云方面。你看的这个照片看到什么了?你看到一头奶牛,一个海豚,实际上这是我的一个生活了,10年我的老板跟我说,我想你要成为一个海豚,你要给我提供服务,你要聪明,你给我创新,他可能是想我做一些马戏团的表演,所以业务部门希望你要快速、敏捷,但是我作为一个IT的经理,我只能做到奶牛这个程度,非常缓慢,没有办法很快地应对商务的需要,虽然我很慢,但是我是值得信赖的,很可靠的,人们说你贵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很简单我们都是奶牛,没有办法成为海豚,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利用云技术,利用技术能够像海豚一样快速敏捷,那么现在我们的业务部门都高兴了,你又快又敏捷,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怎么样从奶牛变成海豚,政府企业都有这样的挑战,云计划不是虚拟化,云计划是要交付计算利用储存的这些资源,虚拟化能够帮助你降低成本,来实现云计算,虚拟化是云计算最好的朋友,使得它能够以成本优势的方式进行交付。
云上可以添加很多的内容,比如说监控还有容量的控制,那么其实你们很多的人都可以来创造这样一个海豚,到底我是用公共的还是用私有的,这个决定仍然会持续地困扰着人们多年,在基础设施方面,你可能有自己的平台,也可能有自主服务等等,不管你用什么样的,你怎么去做、怎么去把应用系统进行转移,什么样的基础设施,应该用戴尔吗?当然用戴尔了。是不是要去选择另外一个点,就是合规,比如说你中国的应用或者是设施,你在新加坡或者是在其他国家可能就不能用,因为它有自己的法规和法律,所以你必须要非常谨慎,你不能够把你们国家的信息导入到另外一个国家,另外一个安全。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非常害怕云计算,就是因为如果我们把什么东西都放在云上面,大家就会偷窃我的东西,所以你必须要创建这样一个解决方法。这个就是我们是从传统,也就是传统的方法来做IT,然后开始在亚洲进行虚拟化,其实呢,我们在亚洲的运作和在澳大利亚和美国也差别不是很远,很快亚洲就会跟上这个步伐,虚拟化的步伐,可能在多年之后,整个欧洲的这些都会到亚洲,我们再转化虚拟化的环境,在私有云,我不想由自己的基础设施,因为太昂贵了,我们还是去做公共云算了,这样的话,我们自己不用安装这些设施了,只是把自己的信息放在公共云上,用公共云就是一个典型的步骤,在我们去世之前,云计算都会伴随着我们,因为它是一个自然的变革的,计算机变革的路径,所以它会持续下去,比如说纤维计算,你是另外一个云计算的名称。
现在这些IT的耗电量变得越来越小,它有600个操作,在多年前会有多台电脑才能够支持,现在可能只需要两个,两台电脑就够了,未来的话,只有两箱电脑和主机就可以实现了,从1800美元降到只有70美元,所以这个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小,当我们来做云的时候,我们是不是需要将我们的应用系统进行一个简化和标准化,然后把这些处理和流程都要进行一个自动化,那么这个是私有云,它有包括6个好处,它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它可以提供服务,能告诉你的客户怎么来用钱,而且它有容量,我和一个网络公司交流过,他说他们有非常好的容量的一个规划,这个是成功的关键。还有最佳时间,不管你的公司有多好,如果说没有很好地运营,那你必须要去向很多的其他公司请教,来帮助你提升你的经营和操作,所以你必须要有最佳时间。还有数据中心,必须是高品质,如果不安全你一切都失去了。作为一个客户的话,你应该把这一切都考虑在其中,这就是所谓的私有云。
选择一个私有云的解决方案,可能是非常复杂的,每个公司都有这样的解决方案,就好象你拿钱去赌博一样,你不知道怎么办,我觉得可能大家会说开放云,开云是好的,私有云有一定的好处,在市场反映回来的其实一切还没有成形,还有增长机会,在这种解决方案呢,还是非常开放的,你可以去寻找,我建议你要平衡这个私有和公有云的选择,一旦做虚拟化,我会告诉他们不要简单地进行虚拟化,要用先进的私有化,虚拟化其实把私有的一切都放在一个平台上,如果说你没有管理好的话,你很难把它完全清空,所以这是很难的。
最终在第三步的时候你要有相应的工具,你是非常敏捷的和灵活的,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有自己的私有云了,你可以把应用系统上线。当你把你的服务放在一个外部云的时候,你必须要非常谨慎,好像从这里面的云跳到另外的一个缸里面,有可能这个水是开水,有可能非常冷,所以要很谨慎,要有很好的协议,问他们怎么确保我的安全,保证我的隐私,这里面有很多领域,不能给大家一一讲。有很多的安全只能和一些模板能告诉你,在你们的公司,不管你是云公司,应该怎么选择云的方案,这是云计算的一个总体的旅程。我6个月前加入戴尔的时候,我以为他们就是做计算机的,但现在我不是这样认为了,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戴尔进行了很大的转变,我们其中有10万员工以上,其中50%都是在做服务,其中有7000人是在中国,而且这个数字逐年增长,这可能是戴尔体规服务,这是一个新的戴尔公司,我们在全球收购了很多最佳的技术公司,我们可以在网站上,网上去搜索一下这些公司,他们都非常杰出,我们都收购了这些公司。我们已经有14000以上的人是在做服务的,我们现在不断地招聘人才,在产品方面他们资力非常深,我们也是提供咨询的服务,现在戴尔是一个新型的公司,它跟几年前我们印象中的戴尔不一样了。
我们来看一下,一旦我们来到这个中心,可能会有开放的云,还有很多的工具,也就是电信公司他们可以用我们的,我们也为他们提供云解决方案。安全性对所有的云都非常重要,不管是公共云还是内部云都需要安全性。我们用了很多的工具来实现,我们有这些工具箱帮助你们来使用私用云。同时我们也有VDI的交付,从我们的数据中心可以给大家,比如说像笔记本,像手机的这些虚拟解决方案都可以提供给他们,我们可以把这些打包的解决方案提供给你,同时呢,我们也有一个桌面管理产品,它是非常好的产品,你们可以从网站上搜索一下,我们可以做补丁管理,你可以帮助你管理基础设施,我们也可以远程地备份你的系统,也可以把你的服务技术打包,我们也可以实现邮件的连续性,如果说你失去了邮件,可以用WEB来运行,比如像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等等我们也有很多数据管理的这些通过网络提供给你的解决方案,不需要购买它,它只是一个服务费用,每个月一美元等等,它实际是一种服务的提供。它就是一个转换器,把云和云连接起来,就可以帮助你进行转换这些数据的格式,来进行云之间的连接,比如说这个是说中文,那个是说英文,他也是可以通过这样一个解决方案来进行沟通和交流、转换。
我讲的非常快、非常抱歉,戴尔也帮助你自己来建立起自己的基础设施,有的人说我不想建立,非常枯燥,那这样的话,其实我们也有办法来帮助你的,应该回到计算机这边了。比如说我要建立自己的云,你就可以说,戴尔你帮我吧,可以用微软等等可以建立起,或者说我喜欢,我不喜欢微软,我喜欢开元,我们也会体规一个完全的基于开元的程序和应用的这样一个云,你今天给我打电话,明天我就可以提供这些云的解决方案给你了,我们有很多的业务分析员,他们可以分析你的数据,所以我们提供了很多商业智能的打包软件,所以我们有一些比如说在上面列举的这些数据打包的服务,比如文件系统用的,还有批量处理的这些应用的,这样一个打包好的产品你拿去用,而且我们也帮助客户设计数据中心,我们戴尔呢,有非常完整的一个团队从一级到四级的数据中心都可以进行设计,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数据中心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外一个地方,也可以对它进行扩容等等,所以说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数据中心迁移到另外一个地点,我们也提供培训,如果要去用云的话,你必须要获取信息,和别人讨论、和别人学习,我们怎么来做呢,我们有很多的研讨会和培训来进行分析,怎么来用私有云,怎么来用公有云等等,这是我们的团队在整个亚洲包括中国可以帮助客户来进行这样的一些研讨和培训。如果需要提供研讨会的话,我们需要好的人才,只有好的人才才能有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在雇佣人员的时候,我们会雇佣最佳的人员,我们必须提供最好的人才解决你的问题,否则你不会满意。所以你会有确切的问题和需求提出来之后,我们就会有恰当的高端的人才给你们培训,如果你需要戴尔的培训也可以向我索要戴尔的名片。
还有两分钟我就要讲完了,最后再总结一下,这是一个旅程,我们只是刚开始,它可能会需要多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样一个旅程,比如说从这里到这里,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得时刻,我们在这里,你们将会踏上这个旅程,我会告诉人们你需要考虑这个内容,到底我的业务是什么,到底云能为我的业务做什么,所以我想说戴尔的业务非常多。非常抱歉,我只讲英文,但是现在戴尔确实是一个不断变革的公司,我们现在也非常令人兴奋,很多的项目在中国香港,如果你感兴趣我也可以跟你们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希望你们能够节约成本,最后呢,我今天的演讲就到此结束了,非常感谢你们现在还坚持到最后的听众,非常感谢你们。
第三篇:云海联盟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会议总结(推荐)
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会议总结
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于202_年5月18-2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此次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上海代表团作为唯一一个以城市为单位组团参加此次大会的团体,成功组织了一批上海市在云计算领域当中的优秀知名企业参加了此次会展,并在上海专场分论坛当中发表了带有政企融合特色的云计算主题演讲,成为整个大会重要的亮点之一。
上海代表团方面的组织者上海软件产业促进中心在今年年初就将此次大会定义为今年上半年云海产业联盟市场推广的重头戏之一,原本希望此次大会可以在上海举办,后因种种原因无法成行。为此,云海产业联盟于4月11日在市北高新技术园区举办了一场云海论坛活动,邀请了云海产业联盟旗下的成员单位、各市区委领导及各大知名媒体等两百余人参加此次论坛活动,发布一批解决方案,签约了一批云计算项目,为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大会提前做好了预热工作。随后,在5月13日,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发改委联合发布了《上海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的实施方案》,确立了上海云计算产业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对上海未来几年云计算如何来推应用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5月16日,云海产业联盟与台湾云端产业协会代表团在上海的杨浦区创智天地预先进行了一场“沪台云计算高端对话”,联盟组织了一批沪上优秀企业参会进行交流,组织台方参观了盛大网络,云海产业联盟与台方签署了《云海产业联盟与台湾云端运算产业协会云计算合作意向书》,会议结束后,沪台双方均表达了希望海峡两岸积极交流合作的愿景,为后续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上海在行业、政策、外联等三方面对云计算应用展开了轮番的攻势,为此次上海组团参加云计算大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大会上海代表团总共派出了二十六家企业参会,上海联合展区中共展出了CETC 32所(华东电脑、华讯网络、华存数据、普华基础软件)、华为技术、英业达、闸北产业基地(地面通、天脉、数据港、市北高新)、世纪互联、勤方、浦东软件园、普元、万达信息、杨浦创新基地(汇和、奕华、科企软件、有孚、创智天地)、上海软件产业促进中心等26家企事业单位;大会特展展区中展出了引跑科技、EMC、eBay、泰迩睿等上海知名企业;上海专题论坛上,经信委领导、闸北区科委、华东计算所、华为技术、普华软件、软促中心均发表了精彩演讲;还有更多的上海知名企业参与到了此次大会当中,据初步统计,上海代表团此次参加大会的总人数就超过了300人。上海以实际行动向参会人员展示出了自己对云计算的理解和支持,参会企业对此次会议均表示了认可,对此次大会所能带来的深远影响均表现出了热切关注。
上海展区成功吸引了一大批观众前来参观学习,有企业单位,有政府机关,也有专家学者,他们对此次上海组团参展的反响均十分良好。在上海展区仅仅200平米的小范围内涌出了大量的信息量,任何人都能在展区中找到令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其中,中国电子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汝林,中国电子协会副秘书长林润华代表中国电子协会对上海的展区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对每一个展区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对云海联盟的运作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在结束参观后表示,上海代表团的此次联合参会在高层中的反映非常良好,已成为整个大会最重要的亮点之一,上海展区已成为大会的热门话题,上海做为云计算五个试点城市之一在云计算应用方面成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一些兄弟城市的相关政府部门均在交流中流露出了希望向上海取经的想法,希望将上海的经验复制过去以期能更好的开展当地的云计算工作。
本次大会可能在细节方面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随着云计算已成为中国继物联网之后最炙手可热的信息化产物,云计算应用必将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上海代表团此次大会的表现无疑在十二五规划之初就给中国的云计算应用打了一针强心剂,从市政府到企业均明确表示出在城市云计算发展方面的决心。云海产业联盟此次的组织工作也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和赞扬,下一届云计算大会联盟将以企业为主的形式进行参展,并将演讲分散进各个主题论坛,让上海的云计算多面开花,更好的融入全国的云计算大潮中去。
第四篇:云计算大会新闻稿
第四届中国云计算学术大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圆满成功召开
202_年11月8-10日,第四届中国云计算学术大会(The 4th Chinese Conference on Cloud Computing,CCCC2013)在享有“中国南大门”、“美丽花城”美誉的广东省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逸夫科学馆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承办。
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新生致大会开幕词,华南理工大学章熙春副校长出席学术大会并致词。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工程师围绕云计算领域的前沿理论及应用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会上,来自中南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做了精彩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向参会人员介绍了“OaaS”这一新的操作系统概念,并展示了据此开发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芮勇博士通过一些具体实例向人们介绍了云计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台湾清华大学的钟叶青教授则向参会人员介绍了他和团队共同开发的UniCloud云端平台,该平台免费提供给全国各高校做教学与研究使用。此外,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郑维民教授、金海教授和文勇刚博士还分别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多副本技术、容灾技术等大数据存储系统的关键技术,大数据处理的新型体系结构——内存计算模式,多屏社交“云电视”技术等。
大会还设立了6个分会场,围绕“云计算理论、模型与方法”、“弹性计算与资源调度”、“云安全与云存储”、“云计算应用”、“大数据与数据挖掘”、“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及其它”等主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云计算学术大会”于202_年创办,此前已成功举办三届,是国内云计算领域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该会议主要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学者提供一个代表国内“云计算”产学研界较高水平的高层学术沟通平台,探讨本领域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问题和研究方向。“第五届中国云计算学术大会”将由重庆邮电大学承办。
第五篇:阿里云计算参展202_中国计算机大会 final
阿里云参展202_中国计算机大会 云计算实践获学界关注 10月18至20日,阿里云计算参展同期在大连举办的202_年中国计算机大会。中国计算机大会是中国计算机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大会的特点是高端的学术性和专业性,面向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专业人士,众多高校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主要通过大会特邀报告和技术专题论坛进行交流,还安排了科技成果展览和专业参观。
阿里云云计算、云OS和高校关系等多个部门分别参与了大会主论坛、系统软件分论坛、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分论坛、科技成果展览等多个环节。阿里云计算资深总监张春晖在大会主论坛就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做了主题演讲,介绍了阿里云在云计算落地实践上的成果云OS。阿里云的展位也备受关注,云计算平台和云OS获得了众多学术界人士的咨询和交流。
云计算带给移动互联网新的体验
阿里云作为国内云计算领域的领军企业,在云计算的应用实践上卓有成效,受邀参与本次大会主论坛的主题演讲。
张春晖重点介绍了阿里云在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结合方面的实践,认为随着技术和应用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成为计算机领域的重心,而云计算将带给移动互联网新的体验。
张春晖介绍,云计算将使互联网的服务落地到终端上,像水电煤一样提供给所有人,这些服务将以数据为核心,比如在手机上通过云来备份各种信息和数据。为了保持数据的不丢失不中断,提供大规模的服务,需要强大的云计算平台和分布式系统来支撑,解决众多技术问题。
阿里云的飞天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以大规模计算机集群为基础,完成分布式文件系统和任务管理调度,支持弹性计算、开放结构化数据服务、开放存储等服务,进一步支持云服务引擎和各种前端应用,提供从底层到应用层面的不同服务。同时,阿里云结合云计算和终端的资源和服务,构建了完整的开发者平台,让开发者更便捷的将互联网服务接入移动终端。为了鼓励开发者参与,阿里云在近期举办了开发者大赛,还将在11月9日举行202_开发者大会。
阿里云展位获学界关注
云计算在中国正呈现百花齐放的迅猛发展势头,从学术界到产业界,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尝试云计算的最新技术与业务的深度结合,阿里云在云计算的商业实践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效。
计算机大会的科技成果展区上,阿里云与众多的高校科研项目一同展出。弹性计算ECS、开放存储服务OSS、关系型数据库RDS、开放数据处理ODPS、开放结构化数据服务OTS、云OS等众多云计算的实践应用赢得了关注。众多高校老师和学生驻足阿里云展位前,对云计算在实践领域的发展非常感兴趣,并且乐意参加阿里云的调研问卷。根据问卷的初步反馈,众多高校师生对阿里云的提供的云计算服务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认为阿里云的云计算服务可以更好的将学习和科研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阿里云致力于打造公共、开放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借助技术的创新,不断提升计算能力与规模效益,将云计算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服务。阿里云希望更多的学术科研人士、开发者和中小企业加入阿里云平台,共同促进云生态系统的繁荣发展。
开发者大会将于11月举行
为了更全面的展示阿里云计算的在云计算领域,推动开发者参与阿里云云计算平台。阿里云将于11月8、9日在杭州举办202_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开发者大会以云计算为主题,包括弹性计算、大规模存储、大规模计算、云网络、“大数据”5个分论坛。大会将盘点阿里云一年来在弹性计算、存储、大数据处理、云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技术革新、产品发展以及实践成果,并发布未来阿里云的发展战略及业务规划。
用友畅捷通、壹人壹本、福建电信、浙江水利厅、海尔、施耐德、阿里金融、万网等来自互联网、云计算、电信运营商、消费电子、移动终端等领域的业界领袖和技术专家将分享云计算在传统IDC、移动互联网、SaaS应用、PaaS平台等领域的变革力量,展示云计算在各行业落地实践的成果,与近3000名开发者共同探讨云计算在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秉承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往届的特色,大会还将提供现场丰富的产品体验和互动,提供各种产品优惠体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