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儒家入世思想的现实意义
儒家入世思想的现实意义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礼崩乐坏,杀伐不断,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苦不堪言。那似乎已经是一个无法挽救的世界了。但是,孔子却带领着一群弟子四处云游,主张积极入世,以求挽救世道人心。儒家的这种积极入世的行为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十分可笑的。但是,我认为在当今社会,这种入世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小到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问题,积极入世的思想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和指导。
关键词:孔子 入世 责任 勇气 实践
正文:面对纲常殆废的**社会,儒家积极投身于乱世之中,企图通过“人”这一主体的努力来实现政治的和平。而面临着人口膨胀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资源短缺等问题的人类也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积极入世的思想努力地改变自己,改善自己生活的环境,进而改善全人类的生活。
一. 儒家入世思想教导我们要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1)孔子的入世之路
在那个道德沦丧、暗无天日的时代里,人们看到的只有战火的硝烟、政权的变更、官员的腐败和生活的残酷。许多当权者为了升官发财,贪图享乐,将肩上的民生大任抛到九霄云外。部分迫于生计的人则选择了与腐败官员同流合污,一起剥削压迫百姓,苟且偷生。还有少数虽关心民间疾苦,但因认为时代无法改变就不用勉强去做的知识分子也选择了归隐山林。因此百姓只能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时候,只有怀揣着自己伟大的政治理想,心系百姓的孔子,仍带着一帮 弟子周游列国,四处宣传仁政思想,主张积极入世,为国为民效力。
从古至今,很多人都不理解,既然入世的道路那么艰辛,社会又不能改变,那么孔子为什么还要周游列国到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呢?明“知其不可”为什么还要“为之”呢?我想这也正是孔子的伟大之处!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和那些隐士一样,他们都在忧世,担忧这个国家,担忧这个社会,只是做法不同罢了。隐士可以丢下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不管,只管自己去种田,只求自己内心的安宁清净,但是孔子丢不下。孔子说假如社会安定,国泰民安,自己又何必来改变它呢?正是因为现在百姓流离、时局**,我才必须要牺牲自己,来改变时代的潮流。孔子知道这个担子他挑不动,但是,他告诉自己能走一步就走一步,能改变一点就改变一点,哪怕这种改变是微不足道的,他也要去挑这个重担。这就是孔子,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的孔子!
孔子就是怀着这颗澎湃的入世之心而开创了儒学的,后来的学派发展者都无不朝着这个方向向前迈进。曾子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整个儒家学派的共识。此外,孟子更是毫不逊色,直接扬言“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儒家入世思想认为每个人都要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对于社会都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提出“天下为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一系列光辉的道德原则,是我们的巨大思想财富。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可以因为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入世,明“知其不可而为之”,而两千五百年后的我们更需要有这种精神,积极投身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2)当今社会需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
现在的政府官员狼狈为奸、贪污腐败、到处搜刮民脂民膏。是的,官场已经是这样了,你不贪你不行贿,别人就整死你。所以,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同流合污。于是,官场腐败恶性循环,越来越坏,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在这种奢靡腐化的官场上难道不需要那些清正廉洁积极入世的好官,那些不向恶势力低头、坚守原则、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官吗?也许,他们不能彻底改变这种腐化风气,但我坚信他们终将赢得百姓的支持!
再如当今社会的经济问题。中国似乎已经没有一家企业是真正的诚信安全了。就食品而言,奶粉是可以导致结石的,柑橘是有蛆虫的,螃蟹是用甲醛泡过的,鸡蛋是含苏丹红的,猪肉是有瘦肉精的„„现在就连药品都是有毒的!企业丝毫不顾顾客的生命安全,只图利益最大化。在这种处处是假,到处是骗得商业竞争中难道不需要那些正规安全的企业,那些透明诚信的企业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吗?也许他们的作用十分微弱,但我坚信他们终将被顾客肯定!
至于中国的文化问题就更为严重了!“五四”运动的偏失加上“文革”浩劫的摧残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导致了国民民族文化素养的下降。由于失去了与他文化相比较的依据,因而无从鉴别其他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更谈不上去吸收其他文化的优质。相反造成了这种盲目追逐、良莠不辨、囫囵吞枣、全盘接收的腐朽文化。在这种盲目否定,全盘西化的文化氛围中,难道不需要那些勇于担当,品学兼优的文人,那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人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吗?也许他们扭转不了这种局面,但我坚信他们终将被世人铭记!
而谈到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就更需要了。在人人作弊的学习风气中,难道不需要那些诚实守信的人来坚守原则吗?在人人拉关系的工作应聘中,难道不需要那些正直勇敢的人来争取公平吗?在人人攀比的生活环境中,难道不需要那些淡泊名利的人来宣扬不争谦退精神吗?
我想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当今社会需要那些像孔子一样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人积极入世,投身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二.儒家入世思想教导我们要有勇气为自己的理想而坚持(1)孔子的勇敢
今天的我们说到孔子周游列国也就是一提而过,可孰知这种入世的行为在那个时代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一方面,孔子要离开自己的妻儿,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自己的国家,离开自己大司寇的官位,离开自己实现政治理想的舞台。我们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有勇气去放弃这一切。但是,孔子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放弃。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另一方面,周游列国又谈何容易啊!孔子这一路上遭遇了太多太多的险阻。先是“子见南子”的绯闻,再到沦为“丧家狗”的骂名,又到差点饿死的穷途末路。不仅如此,有时候竟连孔子的弟子也对孔子产生了怀疑。更悲惨的是孔子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得以实现,他想为民请命,救百姓与水火之中的重任也没能找到时机完成。我相信这些艰难险阻孔子早就想象到了,可是他仍然带着弟子出发了,这难道不需要巨大的勇气吗!
所以,儒家选择入世的思想主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生活中的我们要大胆的去实践,努力的改变现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敢的、坚持不懈的、百折不挠的走下去!(2)当今社会需要有勇气的人 一名两袖清风的好官面临的是清苦平淡的生活、别人的误解与不屑、下属的背叛与抛弃、上司的打压与陷害、乌纱帽的丢失甚至是生命的威胁!一家诚信负责的企业面临的是高昂的生产成本、微薄的利润、职员的离去、同行的排挤甚至是公司的倒闭!而一名真正的思想传播者面临的是生活的窘迫、别人的谩骂、世人的嘲讽、背地的打压甚至也有生命的威胁!
而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不作弊面临的可能就是不公正的排名;不拉关系面临的可能就是找不到工作;不攀比不竞争面临的可能就是被误认为不思进取。
是的,这些挑战十分艰巨,但与孔子所面临的困难相比,这又何足挂齿!而历史证明,孔子做到了,孔子不怕千辛万苦,不畏强权、不顾生命的安危义无反顾、坚持不懈、百折不饶地积极入世,为自己的伟大理想而奋斗了一身!
所以,孔子的入世之路给了我们道德实践方面的勇气。我们也应该向孔子学习,在做那些“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正义之事时鼓足勇气。做正确的事,没什么可怕的!
三.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入世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入世的必要性。其次,我们每个人都要有 积极入世的思想,即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再者,积极入世并不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孔子那样的大人物,也不是要求我们必须做官、做商人、做思想传播者。那样的人物是需要的,但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那样去做。作为一名凡夫俗子,我觉得做好自己应做的事就可以算作入世了。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四.对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质疑。
虽然我十分赞同这种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行为,但我对这句“知其不可而为之”却表示怀疑。因为,我觉得无论春秋时期的问题还是当今社会的矛盾没有什么“不可”的。我觉得不管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人都是可以教化的。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难移”不是不可移!
人性的向善、社会的和谐以及人类的发展都可以像那首歌唱得一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未来”!也就是说“世界变成美好未来”的前提是“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而人性的向善、社会的和谐以及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怀着积极入世的思想,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做好自己的本职做起。
参考资料: 视频:
鲍鹏山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百家讲坛
书籍:
南怀瑾 《论语别载》 复旦大学出版社
课件:
陆志东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教育》
第二篇:试论儒家仁爱思想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试论儒家仁爱思想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金融科技学院 202_级金工一班 张三(楷体小四)学号
摘要:儒家的“仁”思想自然符合中国提出的和谐社会理念。这不仅有助于从社会伦理的角度重建中国的社会道德秩序,也培养了青少年中以仁爱为核心的新世界观和人生观。我们必须亲切待人,创造和谐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我是所有人,所有的人都是我。大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出口机构,肩负着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使命。同时,这也是我国高校指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指导员教育理论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儒家仁爱思想;内涵;意义
一、儒家仁爱思想的渊源
儒家思想是世界的,当然是中国的。[1]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巨大的动力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成果,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国家。作为强大的经济体,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经济发展需要整体社会要形成更先进的道德文化体系,维护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物质和文化方面的双重要求,对中国目前的人才输出机构水平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考试。儒家的“仁”思想自然符合我国提出的和谐社会理论。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伦理道德秩序的重建,也有利于青少年道德建设。树立以仁为核心的新世界观和人生观,待人亲切,创造自我。为了大家,为了我和谐的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最重要的出口机器。因此,大学肩负着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使命。作为大学生的高中指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和实施者也被称为大学生在学校健康发展的生活指南。教师在大学生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另一方面高中的指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了解儒家“仁”思想的精髓,学习运用儒家“仁”思想相关理论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和高尚道德成为教育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二、儒家仁爱思想的内涵
“仁”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仁”思想经历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经过202_多年的积累和沉淀,终于形成了。儒家“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不断选择、发展和放弃过程中积累的历史,了解儒家仁学思想的发展,有助于系统地把握儒家仁学思想的内涵和本质,更好地运用儒家仁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三、儒家仁爱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仁者爱人”理念,重视人本管理
在学生的管理中,儒家仁学思想重视灵活的管理实施,即采用仁爱的理念,在管理实践中体现“仁”,即在学生的管理中爱护学生,“宽以待人”让学生在管理中感受到温暖关心学生的切身利益,把重点放在人为管理的理念上。范蠡曾问孔子“仁”是什么。孔子回答说“爱”。同时,孔子也要求学生遵守道德和道德,并“相信学习,遵守好的死亡方式”。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在学生管理方面,也必须注意爱学生的方法。现在的大学管理中“仁爱”的人性管理思想必须是指导员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以学生为本。不仅要以学生为管理对象,还要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体现学生管理的人文关怀。同时,不能在学生管理中尊重学生,不能以传统优胜者的劣势来看待我们和学生的关系。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时,热情耐心,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从而与学生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充分发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发展中的要素教育、要素教育。
(二)“正己德治”,重视管理者素质提高
指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直接执行者,也是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领导人,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生命领导者。[2]因此,指导人员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指导人员的形象也对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高中的指导员要重视提高自己的素质,通过潜在的隐式化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健康地成长。
(三)仁爱思想优化学生管理手段
儒家的仁学思想对任何事情都有适当的标准,被称为“中”,按照这个标准工作被称为“持中”。[3]因为这个基准经常存在,所以被称为“中庸”。中庸是儒家仁学思想中以“仁”为核心调整人与人关系的标准。中庸之道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妥协,而是防止过度和不足的程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程度概念相似。这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质量变化和量变化的原理。它强调我们工作要有所把握,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达到最合理、最适当的水平。孔子曾经强调“约定在正中”、“两个在中间”、“君子在正中”。首先,孔子非常重视工作的程度。其次,孔子调和了对立事物的两端,达到了“文武不屈、威武不屈、恭敬平安”的境界。这些管理思想都体现了和谐统一的原则。
(四)“举直错枉”标准来选拔学生干部
要正确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协助指导员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学生干部是协助指导员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4]优秀的学生干部可以在一些必要的学生管理中代替指导员,分担指导员工作的压力。“如果你错了,人民就会顺从。如果你错了,人民就不会接受。”“儒家强调,如果你使用诚实的人,人们就可以服从。[5]人民拒绝接受不义和正直的人。在指导员的工作中,如果指导员任命诚实的学生干部,有助于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氛围。”相反,如果指导员任命的学生干部品格不好,工作能力不高,不仅会引起很多数学问题,还会引起学生对管理的不满,而且还会引起学生团结问题能力差,不利于解决问题,最终成事半功倍。学生工作者要注意人的因素,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智慧,达到最好的管理业绩。教师和学生的主观因此,我们要注意理解别人的优点,充分发挥别人的优点。“有可能的时候”、“避开别人的弱点”、“弥补别人的弱点”要避免让他们互相合作,耽误工作,伤害孩子,这有利于学生工作顺利开展。
结语
如何充分发挥儒家仁学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将儒家仁学贯彻大学指导员的实际工作,帮助指导员更有效、更合理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本文分析了儒家仁学思想的概念和发展的滞后,着重论述了儒家仁学思想在高校指导人员工作中运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阐述了儒家仁学思想在高校指导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薛勇民, 马兰.论儒家仁爱思想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其当代意义[J].202_(202_-3):10-15.[2]刘夏.孔子仁爱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J].传承(学术理论版), 202_.[3]范瑞静.儒家仁爱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 202_.[4]米晓春.浅谈儒家仁爱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意义[J].新校园:上旬刊, 202_(3):1.[5]王丹.儒家仁爱思想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借鉴及启示[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_, 3(29):2.[6]
第三篇:儒家的孝道及其现实意义
一:简述儒家的孝道
“孝道”文化是中国特有的,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孝”字。“孝”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意思是小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于待奉和赡养父母的意思。
一、先秦时期儒家的孝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体家庭的形成,父系家长制的确立,“孝”的观念就逐渐形成和发展。下面,我们从儒家的经典和有关文献中来考察儒家关于“孝”的内涵和它的变化、发展。首先,我们考察《诗经》和《尚书》中“孝”的观念 大家都知道,《尚书》和《诗经》都是经过孔子删定的儒家经典,其中包含着关于“孝”较为原始的观念和内容。
1、奉养父母
《尚书·酒诰》说:“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在农闲的时候,用牛车载着商品,去远处的地方进行贸易,用来孝敬赡养父母,让你们的父母高兴。
2、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诗经·小雅·蓼(音lù,陆)莪(音é)》 这首诗抒发未能奉养父母、孝敬父母而使父母离开人世之后的悲痛不已的心情。“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生我劬瘁”。对父母的逝世,悲伤不已。他们在十分劳累和病困中生育了我。他们不但生育我,抚养我,还疼爱我,照顾我,庇护我。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德应该予以报答
3、尊敬父母,娶妻必告之
《诗经·齐风·南山》:“藝蔴如之何,衡从(纵)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诗借用种蔴必有田垄的道理,比喻娶妻必须告诉父母。
4、孝顺父母应该成为效法的榜样。
《诗经·大雅》中还说:“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永言孝思,昭哉嗣服”孝顺先人的思想是全体臣民的榜样;还应该管理好自己职务以内的事情。“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孝子的孝顺之心真诚而不枯竭,全家永远能得到福祉。
5、不孝父母是最大的罪过。
如果儿子不能成就父业,大伤他父亲的心;如果父亲不慈爱自己的儿子,反而厌恶他;如果为弟不尊敬兄长,为兄的不友爱弟弟。那就应该用文王制定的法律来惩办这样的人,不可赦免他们。
第二,孔子论孝道
孔子创立“仁学”,“孝”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儒家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抓住这个根本,实行“仁”的基础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就会产生出来。
“孝”最基本的是“奉养”,首先要保证父母的吃和穿。在些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要尊敬父母。孝顺发出自内心的真正的爱,语言要和气,面色要和悦,行为要恭敬。
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养亲与敬亲 顺亲与谏亲 传宗接代 丧亲与祭亲
立身、立功,以显父母 积极作用
1、修身养性。
2、融合家庭。
3、报国敬业。
4、凝聚社会。
5、塑造文化。消极作用
1、愚民性。
2、不平等性。
3、封建性。
4、保守性。孝道断层
二:简述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1:出现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虽然“内圣外王”一词不是直接出自儒学和孔子之说,但《天下篇》作者所阐述的“内圣外王之道”与孔子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这就为儒家采用这一术语提供了理论依据。2:言论
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2]在“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以“治人”为重点。[3]在孔子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达到内圣,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同样,内圣之有达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义,外王实现了,内圣才最终完成。: 3:政治思想
孔子“内圣外王”政治思想中,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儒家无不讲道德,也无不谈政治,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没有道德作指导的政治,乃是霸道和暴政,这样的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难以长久的。
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也就是由“内圣”到“外王”。这里,“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三: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儒家思想精髓不在于其治国理论学说,封建制度只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外壳,儒家思想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生活现实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道德意识规范起来,让农民成为社会道德思想的奴隶,而这种封建伦理观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最广泛影响治理社会群众基础的核心,从而完成对国家社会双重治理的理想效果。
三、儒家文明在文明融合中的积极作用
第一,儒家文明有利于人类智慧的拓展
儒学在“究天人之际”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宇宙生成论、本体论、知行论、修养论、境界论等一整套哲学学说,为人类的思想宝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显示了中国哲人的高度智慧。证明了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富于创造的民族。由于儒学包孕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因此充分揭示儒家哲学的丰富内涵,开掘其精神价值,有利于拓展全民族乃至于全人类的智慧,从而将全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理论思维水平推向新的高峰。
第二,儒家文明有利于人类精神境界的提升
儒家的道德哲学尤其重视人的修养,要求每个人都要自觉地扩充内在的仁心善性,提升精神境界。所谓“仁者与万物同体”、“大人物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天人合一”都是儒家所宣扬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欧洲种种弊端所产生的颓势,促使西方文明优越论的破产,使得西方哲人和有识之士愈来愈瞩目东方文明,寄希望于中国传统文明特别是儒家学说来补偏救弊、匡世济时,把人类的整体文明和精神境界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第三,儒家文明有利于世界新型文明的创建
人类的文明是统一的。西方的精神创造只是人类整个文明的一部分,东西方文明的融合和统一,才是人类文明的全部。毫无疑问,儒家文明在创造全球新型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将扮演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也正在走进中国。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地球上最美丽、最灿烂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所创造的文明便诞生了,在东西方文明融合的大潮中让儒家文明这朵奇葩开放得更加艳丽多彩吧!
一、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束缚
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息息相关,在儒家思想传承的过程中,精华与糟粕杂陈。到当代社会仍然有许多不好的或糟粕束缚着我们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发展。我认为这种负面上的影响主要有二个大的方面。
1、君主专制制度和专制主义思想的惯性,对当代社会影响深远。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最为活跃。诸侯国日益强大,逐鹿中原,争霸称雄,征战不已。知识分子受到很大重视,“重士”、“征士”、“养士”成为一种风气,思想相当活跃。但是,这种发展越到后来也越为缓慢,乃至成为八股教条而僵化,科举考试只能在经书中寻章摘句作文章,特别是尊卑贵贱,君道臣节,专制主义尤为严重,这也是影响当代社会人文思想的根源所在。
2、儒家思想长久的文化专制氛围,对当代社会思想的束缚不可低估。
在中国古代,文化专制的传统也是相当长久的。从秦始皇“焚书坑懦”开始,到以后的历朝历代文字狱愈演愈烈,严重阻碍了社会思想文化的进步。近代中国的落后和所经历的屈辱无不是这种专制思想束缚的结果。
二、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
1、关于人与自我的关系。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人人应的意志,也就是肯定人人都具有独立人格。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所谓大丈夫的崇高人格,就是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动摇。不难看出要正确对待自己,塑造崇高人格,最关键的就是要正确对侍生命与道德、人格的关系。一个人的人格尊严是生命中最为宝贵的、人格尊严超过了生命价值。
2、关于人与他人的关系。
人与他人的关系是关于人伦与群己的关系问题。古代思想家,尤其是儒家学者提倡人与人应当互相亲爱,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并对人伦的准则与规范有着详细的论述。儒家以“和”为价值的中心原则,“以他平他谓之和”,“和”是不同事物相互联系、会聚而得其平衡,也就是多样性的统一。认为朋友之间应当遵守信用。信用是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任何时代最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
3、关于个人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
民族是历史形成的一定人们组成的共同体,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汇合而成的统一体。国家既指政权,也指该政权治理范围内的国土和人民。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以关心社稷民生,维护民族独立和捍卫中华文化为基本内容的爱国主义传统,以爱国主义为人生的崇高价值。
4、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人应当怎样对待自然是入类社会必须首先和着重解决的问题,也是历来中国哲学探讨的一个根本问题。“控制自然说”,即主张治理自然,利用万物以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相互协调说”,即要重视自然变化及其规律的客观性,掌握自然规律,又要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调节自然的变化,协助万物获得完满的成就。这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相辅相成的关系,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为最高理想。
综观上述四个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关于人生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观点,它构成了互相联系的统一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对待自己是正确对待他人、民族和国家以及自然的基础,而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完满实现,又是通过正确处理与他人、民族和国家以及自然的关系体现出来的,这也就是说,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是统一的。
第四篇:儒家学说的现实意义
浅谈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影响着中国上千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本文主要从儒家思想的治国理念,和谐理念,以及教育理念来阐述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思想 治国理念 和谐理念 教育理念
Abstract: Confucianism i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valuable spiritual wealth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 affected the country for thousands of mode of thinking and value concept.This article mainly describes the ruling concepts of Confucianism, harmonious philosophy, as well as education concept to elaborate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Confucianism.Keywords: Confucianism conceptions Harmonious idea Education concept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儒家思想经过后世的完善和发展,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思想并没有因此而过时,它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一. 儒家思想的治国理念
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和刑罚;孟子对孔子的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进一步提出“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荀子也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水喻民,以舟喻君,强调民心的作用。总之儒家思想推祟人治、礼治、德政、仁政,强调道德感化,反对专制和封建暴政。
纵观历史,德治思想始终关乎王朝的兴衰之中。夏,商,西周,皆因暴政而亡。秦始皇残暴无道,民不聊生,最终秦朝也只是昙花一现,很快的亡于了暴政。而唐王李世民经常与大臣谈论历代王朝兴亡的教训,提倡以德治国,施行仁政,他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水喻民,以舟喻君,时刻都坚持民本思想。唐朝也因此而长久繁荣。
“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意义在于要求全社会重视道德价值,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使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社会,以德治国的主要承载者是国家各项任务的领导干部,为“官”者,必须有“德”,且不断提升其自身道德修养,只有提高了自身的修养,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实行以德治国,充分保证人民的决定权,参与权,选择权,发言权,表达权,让广大人民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浪潮中;有利于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实现党执政的科学化,民主化;可以有效的保证人民对党和国家的监督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实行以德治国,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 儒家思想的和谐理念 1.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人应当怎样对待自然是入类社会必须首先和着重解决的问题,也是历来中国哲学探讨的一个根本问题。孟子最早提出“知性则知天”的天人统一思想,认为人性是天赋的,天与性相通,知性也就能知天。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说,强调天道与人性的统一。而苟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说法,即掌握自然的规律,从而去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所居住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却忽略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企图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然而,只有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2.人与人的关系 儒家思想的仁、礼、和、义、信,就是关于人与他人关系的准则与规范。“仁”,是孔子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对把个人的意志强加给别人。他又说:“克己复礼为仁”主张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礼,以达到仁的境界。也即以礼待人,尊敬他人。应有的礼节、礼貌还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行为规则。
在当今社会,儒家思想已经成为我们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朋友之间应当遵守信用,讲诚信。信用是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任何时代最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在交往当中,我们应当以礼相待,相互尊重,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和而不同,从而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发展。
三. 儒家思想的教育理念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指,不应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进行教育。他还主张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些可以从在教育方面,孔子主张兴办学堂。他提出有教无类,意思是指,不应为贫富,孔子培养的弟子中看出。在当代,因材施教被赋予新的内涵。比如“因性而教”,即教师应看到男女生各自的优势,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分别保持和发展各自的优势,共同进步。“因龄而教”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说,各年龄阶段都各有其特征,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教师要因年龄特征而教。因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学生的能力有大有小,基本上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能力的充分发挥也有早有晚,有人才早熟也有大器晚成;能力的结构上也有差异,有的长于想象,有的长于记忆;等等。故我们应因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因此应该提倡“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的科学化。
第五篇:浅谈儒家与法家思想合流的渊源及现实意义
浅谈儒家与法家思想合流的渊源及现实意义
杨新年
(西南大学 法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 自春秋战国开始,儒家和发家就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法做出不同的阐释,他们之间的对立冲突与合流构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历史,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礼仪,注重教化;法家思想看重法治,注重刑罚。两家思想曾经有过激烈的交锋,但最终又通过“引礼入法”、德主刑辅等方式实现了儒家与法家思想的合流,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因此,探究儒家与法家思想的合流对当今社会主义建设与司法实践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儒家思想
法家思想
儒法合流 中图分类号:D909 儒家、法家法律思想的解析
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自创立之初几乎就是从相互对立的立场来阐述各自的主张,而他们的合流也是自他们的对立开始。1.1 儒家法律思想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以“兴经”为 理论经,以“仁义”作为理论核心,祖述尧舜,师孔孟,是注重道德教化的学派。其法律思想包含以下内容: 1.1.1 仁治
儒家以仁为核心,发展了“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思想”。仁者爱人则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家庭方面,父慈子孝;政治方面,君待臣以礼,臣侍君以忠;忠恕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小人则应“恭、宽、信、慧、敏”。
“仁”以爱人为中心,以孝悌为根本,以克己终诉为手段,以恢复完善礼治为目的。仁本身承认爱之不平等性与等级性,提倡宗法,由亲及疏,由己及人。1.1.2 礼治
儒家思想强调礼的作用——以礼治国,寓法于礼。礼的核心思想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具体的行为规范。因此礼治旨在维持尊卑等级秩序,其内容有:礼下庶人;举贤才,打破世卿世禄;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以树立道德榜样。而礼的具体实施则包括:以法正名;礼乐军法自天子出;亲亲相隐以包庇犯罪;反对立乱法、乱立法。1.1.3 德治
“德”是个人修养的集中反映,尤其是君主的修养。主张以道德教化百姓,从心理上进行改造,认为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绝不是法律制裁所能办到的效果。其主要包括三方面:其一,在政治经济方面提倡“先富后教,先慧后使,先教后使”;其二,在法律上要“先 教后刑,宽猛相济,以德去刑”;其三,在德治方面,孔子有“有耻且格”的思想,孟子则持“以德服人”的观点,而荀子则主张教化思想以改变人性之恶。1.1.4 人治
人治的核心在于人,重视人的道德发展,尤其是对君主的德行树立了较高标准,“人存政举,身正令行”是人治思想的突出反映。孔子孟子认为治国应该坚持为政在人思想,主张圣贤之治,举贤才官吏,圣贤决定礼治。而荀子则提出“有人治,无法治”思想,认为“君子,法之源”,“法者,治之端”。
仁,礼,德,人治四方面系统的体现了儒家法律思想,其着眼点在于否定社会平等,肯定人有阶级,并根据自己所处地位行礼。这四方面的思想自成体系而不是单独成章,因此对于人的约束也是涉及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借以维持着封建等级制度的稳固。1.2 法家法律思想
法家,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学派之一,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家学派的建树者众多,如商鞅、李悝、韩非、李斯等,他们的法律思想具体体现在他们所实施的变法强国的实践上:李悝卫国变法,吴起蜀国变法,商鞅秦国变法…… 1.2.1 法家先驱的法律思想
在早期的法家思想里,维护君权统治是其主要目的,法家改革通常会保证君主绝对的至高权利,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这也应该是法家容易被各国所接受的原因。如商鞅认为君主应该要有驾驭臣民的 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制度;此外,韩非认为应该“君主集权,以法独制”。
法家的早期代表大多主张成文法,注重治国策略:前有管仲反对“刑不可知”,子产铸刑书,后有邓析著“竹刑”、教授人打官司。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着成文法,主张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限制统治阶级在行使法时的任意性。1.2.2 商鞅之法治思想
商鞅的法律思想更加注重法律的实践效果,而不是法律本身的善恶。强调君主的权利和制度的结合,以实现“缘法而治”,主要有以下体现:
第一,强调法、信、权的结合。法是国家颁布的法令,是国之权衡;信指示法一旦颁布就不能朝令夕改,保持法的权威性;权是君主所独有的集所有权利于一身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刑,一教,一赏”理念,旨在用法律统一人们的行为,将人们的行为、思想纳入国家法治当中;此外还有“任法、重信”,即法的事实与适用要“君臣共操”。
第二,重刑思想。重刑思想既是发挥刑罚的威慑力,对违法者施以重刑,以达到“以刑去刑,国治”之效。其思想基础是“性恶论”,即人性本恶,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因此可用刑赏统一人们行为的作用。故进而提出“轻刑重罚”的主张,如果很轻的罪都施以重罚的话就没有人犯罪了,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在法治实施过程中要刑主赏辅,借此减少施政成本,刑不善而不赏善。1.2.3 申不害的“术”治思想
申不害的法律思想主要集中在“术治”上。“术”指君主的治国之术,主要包含两方面:第一,“因任授官,循名责实”。既根据大臣的才能授予官职,并以其职责进行考评;第二,君主也应“藏于无事,以示天下无为”,即要求君主不将个人喜好示于众人,以免臣下揣测并从中渔利。
1.2.4 慎到之“势治”
势,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定赏分财必由法,即以法作为赏罚的依据。其次,大君任法而佛躬为,即垂拱而治。最后,势位可以屈贤,权利是为服务国家、天下所设立的。
1.2.5 韩非之法律理论
韩非是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在总结前人之思想后,亦是提出部分新观点。总结前人变法的理论与实践,认为人性是“欲利自为”的,故提出了“人口论”,反对人民众而货财寡;另一方面总结了法的作用在于“禁奸,尊主,强国”,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此外主张唯法唯治,“一其宪令布之百姓”,在此基础之上继承前人重刑的思想,提出执法应该遵循“信”,并抱法处势而治。
法学理论里一大批的优秀法学家不断丰富、充实着法学理论,使得法理论成为一个时代的显学,他们功不可没。1.3 儒法思想的对立
儒家以礼为维持社会秩序之行为规范,法家以法律为维持社会秩 序之行为规范,儒家以德教为维持礼之力量,法家以法律制度作为推行法律之力量,儒法之对抗,礼治、德治、法治之不两立,主要体现在礼与法,德与刑两方面。1.3.1 礼与法
儒家强调礼仪,礼之实质内涵为“异”,通过教化以伦理道德,以理服人来维持社会秩序,以实行王道。而法家强调法治,通过刑罚并施以制度法律,以力服人来维持社会秩序,以实行霸道。
首先,儒家之“礼”否定社会平等,提倡人有上下贵贱之分,各行各的礼,各司其职。此所谓“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贫富有度”。而礼之作用是“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名是非”。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去行礼,则国可治。而法家不否认也不反对贵贱、尊卑、长幼、亲疏的分别,法家注重的是法律政治秩序之维持,认为国治端在赏罚。他们也主张除国君外应该刑无等级,“不别亲疏,不梳贵贱,一断于法”,一以度量断之才可为治。
此外,在礼治,法治的具体实施上亦有明确的对立面:一方面,儒家主张亲亲相隐,以包庇罪;而法家实行连坐告奸之法,鼓励亲友间相互监督,举发。另一方面,儒家赞成以情断刑,即以犯人之社会地位判其罪行;而法家则推行行为等级,即使高官触发也要受罚。
总之,儒家注重“贵贱,尊卑,长幼,亲疏”之异,并以具有差异性、因人而异的礼作为维持社会秩序的规范。而法家则欲以统一单纯的法律来约束百姓行为,主张法制 1.3.2 德与刑 一方面,儒法两家的立论基础有截然的差别:儒家实施德治之基础在于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可教化。并以为这一教化是使人心良善,是最根本的方法,知耻而后无奸邪之心。以德去刑是一种思想的治国方式,并认为德治为事前预防,是优于法之事后补救的方式的。法家的治国基础在于性恶论认为只有刑罚才可以约束人们不为恶。他们否认德化的力量可以治国,反对有人治而无法治、人亡政亡之法。法家追求一种长久治安的方法,并探索最快最有效之法来治理国家。
另一方面,儒家主张以德去刑,先教后行,以体现其仁;法家主张先刑后赏,以刑去刑,以立法之威严。
儒法之对立,除去上述礼与法、德与刑之间的对立外,还有体现在其他的方面:例如儒家思想之重要实施者为人,提倡人治,对统治者有圣贤和德礼之要求,以树立道德榜样。而法家则对统治者给与更多自由,对于统治者自身的素质要求也较低。再如,儒家主张教化,是一种智民政策;而法家主张“燔诗书,明法令”的愚民政策。如此这些都体现儒法家之间的对立,两极思想的交锋,促进了中国思想史的进步。
儒家与法家都是当时社会思想的杰出代表,是塑造中华法系的重要力量。作为一种统治政策,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可以说是各有所长,又独具特色,儒家和法家政治法律思想差异代表了中国先秦时期治国方略的不同路向,形成了德治主义与法治主义的不同传统,并奠定了儒法互补的基本格局。2 儒家、法家法律思想合流的具体内容
2.1儒法合流的发展历程
自秦汉后就以儒家经典学说为指导进行立法和解释法律并形成“春秋决狱”——直接以儒家经典作为司法的根据,在这一时期,礼不断法律化,法不断道德化,儒家与法家的思想就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合流。这一时期儒法合流大致有以下几个途径:第一,总结先秦的教训,为儒法合流制造舆论。如刘向在《说苑》中对德与刑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治国有二机,刑德是也……夫刑德者,化之所由兴也。德者,养善而进阙者也;刑者,惩恶而禁后者也。”这一论述是针对如何建设长治久安的王朝而提出的。第二,通过注释法律和“春秋决狱”,融入儒家的法律观念。由于《春秋》的精神符合国家认可的法律意识,所以汉代盛行“春秋决狱”,根据《春秋》的精神解释法律,指导断罪量刑。董仲舒撰写的《春秋决事》受到当时执法者的普遍欢迎。大多数儒家的法律思想家和司法官员都持有“刑德两手并用”的主张,处理问题既诉诸道德的原则,同时又依靠具体的法律规范。
汉代所开辟的引礼入法等多种渠道,为儒家和法家法观念的合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其后的魏晋南北朝处于战乱纷争的状态,统治者为了自存和进取,都加强了立法活动,注意发挥法律的治国作用,同时依然坚持“礼德为主,刑法为辅”的指导思想。以晋朝为例,晋朝是由东汉末年儒学大族司马氏创建的,因此在法制建设上尤其致力于儒家化。比如,根据“尊尊亲亲”的思想在新律中规定“谋反大逆,临时捕之,或汙潴,或枭菹,夷其三族,不在律令,所以严绝恶迹也”。
儒法两家法观念的合流在唐律中得到最完善的体现:儒家倡导的“礼”指导着法律的制定,礼典、礼文直接入律,定罪量刑“于礼以为出入”。礼和法这两个方面结合、互补,作为治国的原则,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一直到1912年的辛亥革命,它们始终是历朝法典的两翼。这一合流使得中华法系独树一帜,深刻地影响着周边国家,在世界法制史上有着重大影响。
儒家法观念中的法是“潜在的法”,是尚未纳入法典体系之中的、作为人们公共行为的社会道德规范,而法家法观念中的法则是被概括为“实际的法”,也就是这种社会力量已被系统地纳入人们公共行为规范的法典体系中。当儒家倡导的“礼”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渐渐结合进法典中的时候,两种法观念也就合二为一了。2.2 儒家法家法律思想合流的必然性
儒家与法家虽然在形成之初的许多思想都有很多差异,但他们却是用不同的方法在完成同一个目的——维持社会秩序,维持封建统治,所以在历史的行进中,相互借鉴,相互合流形成“内儒外法”的法治模式便成为了历史使然。
儒家主张的是“贤人治理”,法家的法律思想主张君主的权势,并且以法予以保障。儒家强调君主的个人修养,寻找道德支撑,而法家则忽视法、律是否有道德的支持。以至于,法家的法律思想很容易导致“恶法亦法”;儒家则注重“法”与“礼”的关系,要求法符合进行祭祀活动“礼”中的亲情和温情关系。儒家学说在道德上为君主统治留下了难 题和隐患:“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可见,法家和儒家的法律思想存在针锋相对的对立,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又具有极强的互补性。
在统治国家的适用方面,儒法两家的主张也有很强的实用性,这是促进他们合流的直接原因。在和平时期,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非常需要儒家学说的支持,使得君主保持个人道德,也使国民修身养性,保证良好秩序,从而保证政权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在征战时期,国家趋向统一和夺取政权的需求就可以从法家那里找到根据。对于本身就认为皇权至上的君主来说,在自己道德破败或者把道德抛弃时,法家的主张正好可以弥补统治方式上的空白。对于皇权来说,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正好可以满足其不同侧面的需要,正所谓,“威逼”与“安抚”相结合,服从于皇权的统治要求,维护君主的权威和统治,成为皇权社会统治者的思想文化工具,共同达到了“人治”的终极目标。也正是如此,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这种治国模式的形成,在秦汉以前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选择和探索的过程,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
儒法互补,儒法交融,这才构成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核心理论。2.3 儒家、法家法律思想实现合流的可行性
纵然儒家与法家的法律思想有许多的对立之处,但他们的对立并不能阻碍他们的合流,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许多相通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儒家与法家的核心思想皆来源于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正是由于儒法思想同根同源,才为秦汉以后儒法合流形成“外儒内法”提供了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荀子之“沟通礼法,德刑并重”思想起到桥梁作用,而荀子的俩徒弟李斯、韩非成为法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也绝非偶然。
(2)儒法两家均主张君权集中制
儒家认为以礼之等级维护社会秩序是上策,君主处于等级金字塔的顶端,自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而法家亦主张“势”治,认为只有君主拥有强权才可以实施法治,且法治的目的之一也在于“尊主”。
(3)儒法两家都提倡富民政策
孔子的德治是先富后教的重民思想,孟子认为“民有恒产而有恒心”;在这一方面法家代表商鞅在变法中鼓励耕作,开阡陌、废井田、平赋税等一系列政策以保民生。除此之外,韩非的“人口论”反对“人口众而财富寡”,也意在增加百姓的社会财富。
(4)儒法两家都是赞成成文法的
在儒家的礼治,德治,人治中,从未否定法之作用,孔子反对乱立法和立乱法,却不反对成文法;荀子则提出应该确定成为法,并严格执法。在法家思想中,不论是商鞅的“一刑”思想,还是其他的“唯法唯治”思想,都是以成文法为前提的,更有子产“铸刑于鼎”、邓析“刻刑于竹”表达了对于成文法的拥护。
自汉以后,儒法合流形成“外儒内法”的法制度在中国一直延续至清末从未改变,对中国的影响深刻而久远。3 儒家、法家法律思想合流的现实意义
儒家和法家思想的合流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中华法律的独有特色,而思想观念具有传承性,即使在数千年后的今天,人们依然明显在法制中感受得到儒家与法家带来的深刻影响,也必将渗透到未来。
在儒家与法家思想的合流过程中,出现了法律通过以身试法者来维护道德义务的规则制度,同时也受独特的农耕文化的影响,使得系统的民事法规几乎不可能存在,而过于强调统治的封建文化就更加青睐刑罚,借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法律只是用于维护秩序的残酷手段,因此凡是与法律有交涉的人都有道德问题,这一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也就有了人们不愿提起诉讼的现象,也为建设法治社会增加了一定难度。
同时,在漫长的封建制度里,长期以来的“德刑并举”、“德主刑辅”的传统使得“德本刑用”、“内儒外法”的社会关系调整机制从始至终都是有效而稳固的。以礼入法,使法律道德化;以礼入法,以礼为主导,以法为准绳;以礼移民心于隐藏,以法彰显善恶于明显;以礼为内涵,以法为外貌等等。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儒法合流是作为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传统。
儒家道德与法家法律的合流也为我们今天创设了一个经典的话题——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在封建社会法律即道德,只要做有违道德的事就是违反法律,就应该受到刑罚处罚。判决是人与情的结合,法律符合礼仪,顺应人情,进而演化为立法精神和司法原则。直至今日,法与道德也不能做很好的区分。
自秦汉时的儒法合流、以礼入法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政治模式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在传统的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制度社会结构之下,它的发生和存在有着其自身的合理性和价值;而在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的进入和传播以及社会和经济结构的迅猛发展,如何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儒学与法学合流的产物无疑为这一探索过程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儒法思想已经影响着中华民主的思维数千年,所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抛弃这些思想。
放眼到今日,儒家与法家思想在当今社会中还是有很强的实践性。儒家主道德,法家主法规,而道德与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与维护具有互补性:外在与内在,刚性与柔韧……正是这种互补性决定了在我国法治国建设过程中结合两者的必要性。虽然衍生于封建专制制度下的“礼治”和“法治”与现代意义的“礼治”和“法治”有本质不同,但却与我们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有着内在的联系。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强大思想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化与制度化的具体体现。德治与礼治作为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他们相互作用可更好的完成治理国家的任务,加快我国法制化、民主化的进程。放在今天,我们更应该借鉴古人的思想精髓,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相结合,更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完善。儒法合流与中国传统法律演进的历史,是我们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面镜子。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推行社会法治法治早已成为时代 的呼声。但是在调整社会结构的时候也应该重视人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矛盾和突出,将儒家与法家的思想精髓作为调节,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一种恰当的社会控制方式。
儒家与法家的思想曾影响着一代王朝的兴衰,并在而今,他们早已随着时代的变迁变幻,礼不断法律化,法不断道德化,儒家与法家思想合流的一大特色。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建设的今天仍然有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小红.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_.2.[2] 曾宪义.中国法制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_.3.P57-277.[3] 文竹.试论儒家和法家法观念的合流【N】.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2_,(2):28-30.[4] 孔子.论语【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5]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2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