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计算养老金我父亲的举例
养老保险金要怎么计算
养老保险金怎么计算呢,其实并不难,下面我以我父亲为例讲一下养老保险金的算法,我父亲79年当兵,83年退役分配到陕棉十厂,2000年下岗买断,2012年办理的3万多一次性补缴差额保险。首先你要登陆所在地区的社保查询网站查询出当前累计储存额和历年个人账户。
养老保险金计算
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基本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一、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退休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二、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基础养老金=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好了,公式都将明白了,现在让我来算我父亲的养老金
一、我父亲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图一)÷计发月数(50岁退休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杨某某个人账户养老金=20330.93/139=146.27
二、我父亲的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假设(因为他老人家还没到退休年龄)他60岁退休,也就是2020年西安月平均工资5000元,那他的基础养老金就是:
=(5000+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20年×1% 那你要问了“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怎么算呢: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5000×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那你又要问了“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怎么算呢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实际缴费工资÷所在地区(一般指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 举例 2008年,地区平均工资,968元,本人实际缴费工资,1020元:得出本人工资缴费指数=1020÷968=1.05,然后求出20年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再求个平均值,以我父亲举例:
从图2图3得出我父亲从93年到14年的实际缴费工资为(必须搞到当地历年平均工资,我以西安的为例计算一下)
1993: 57 ÷212=0.3 1994: 44.04 ÷250=0.2 1995: 43.2 ÷348=0.1 1996: 57.12 ÷397=0.14 1997: 594.72 ÷451=1.32 1998: 636.36 ÷482=1.32 1999: 665.64 ÷504=1.32 2000: 730 ÷559=1.31 2001: 753.04 ÷607=1.24
2002: 601.92 ÷698=0.86 2003: 683.16 ÷806=0.85 2004: 756.48 ÷943=0.80 2005: 859.56 ÷1077=0.80 2006: 710.16 ÷1410=0.50 2007: 812.04 ÷1770=0.50 2008: 1019.52 ÷2116=0.50 2009: 1218.72 ÷2524=0.50 2010: 1454.04 ÷2858=0.50
2011: 1646.4 ÷3253=0.50 2014: 2735 ÷4071=0.67 把这20个数加在一起在除以20,得出吾父“本人平均缴费指数”=0.6865约为0.7 陕西省历年社会平均工资(好不容易才找到的)
1993年为2545元/年,212/月。1994年为2999元/年,250/月。1995年为4172元/年,348/月。1996年为4763元/年,397/月。1997年为5407元/年,451/月。1998年为5785元/年,482/月。1999年为6051元/年,504/月。2000年为6709元/年,559/月。2001年为7278元/年,607/月。2002年为8370元/年,698/月。2003年为9674元/年,806/月。2004年为11318元/年,943/月。2005年为12920元/年,1077/月。2006年为16918元/年,1410/月。2007年为21239元/年,1770/月。2008年为25391元/年,2116/月。2009年为30293元/年,2524 /月。2010年为34299/年。2858/月。2011年 39043/12=3253 2012 44330/12=3694 2013年西安的社平工资4071 2014今年的社平工资是4071 在这里我插一句,我不知道是谁算的这个数据奥,但是我觉得我是严重不满意的,从2011年开始数据就太离谱了!!我不知道现在西安市100万人口里有几个人的工资是超过平均工资的!
现在终于可以得出我爸爸的基础养老金了!!
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0.7)÷2×20×1%=850元 所以我老爸的退休金是850+146.27=996.27!!!
什么?干了一辈子才这么一点,等等,我们算错了,93年以前呢?才知道我们漏掉了很重要的东西。。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从1993年开始的,1993年以前的工龄算“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也就是所谓“视同缴费年限”,政策也很明确:在参加社保之前,凡是在公有制单位包括集体企业、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当然也包括不对工作年限,均视同为社会保险缴费年限。但必须有工龄证明,档案等等。(还好我老爸档案费一直交着)
说了这么多,那怎么算呢?
视同缴费年限是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规定的,仅限于当时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年限。尽管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费也看做缴费年限,在计算养老保险待遇时,将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但是,这一制度只适用于新养老保险制度(即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行前参加工作的,并且是新制度实施后退休的人员。视同缴费年限的制度,增加一部分过渡性养老保险金,用以平衡两种养老保险制度。所以我爸爸的养老金就变成(我父亲79-83当兵,83-93在厂里上班共158个月,合13.2年档案资料均齐备):下岗的话有遗留办公室可以查到的。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3%。(现行)
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0.7)÷2×20×1%=85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146.27
过渡性养老金=5000×1.0×13.2×1.3%=858 所以我父亲退休工资=850+146.27+858=1854.27(还是共产党算得精)少啊,不过在按指数1算的话,我算少了,应该总体在2000上下。。而且老爸今年才55,打算继续按高基数再交到60岁,应该更高一点。(花了一天一夜算出来,老爸应该会高兴吧。。)注:统筹养老金和过度性养老金中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参保人本人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参保人本人当年缴费工资总额除以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员,其视同缴费年限每年的指数均视同1.0
自从帮老爸办妥保险的事,亲戚朋友都夸我懂事,还来咨询我以下有几种情况:1.年轻时根本没有固定工作的;2.原来单位消失的无影无踪的;3.档案早就灰飞烟灭的这些人怎么办?比咱可怜的人还多着呢,就是可恨那些公务员,一毛钱都不用交,退休一个月拿4000多的,上万的多之又多,我就想问,这是哪门子的GCZY???????现代社会的高度发达离了劳苦大众行吗???
还有给现在大学生提个醒,工作满一年半就可以去劳保部门转正定级,这可都是和退休待遇挂钩的,别不当回事。没人会主动提醒你。
第二篇:养老金如何计算
计发办法改革后养老金如何计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计发办法改革,是采取“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中人逐步过渡”的方式来设计的。
关于“新人”
标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年)实施后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计算方式: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退休后将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的高低、退休时间的早晚直接挂钩。他们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关于“中人”
标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年)实施前参加工作、2006年1月1日后退休的参保人员属于“中人”。
计算方式:由于他们以前个人账户的积累很少,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过渡办法。在过渡期实行特殊的过渡政策,按照新计发办法,养老金减少的不减发,增加的逐步增加,保证他们的待遇水平能有所提高。
关于“老人”
标准:2006年1月1日前已经离退休的参保人员。
计算方式:他们仍然按照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基本养老金,同时随基本养老金调整而增加养老保险待遇。
第三篇:社保养老金计算办法
社保养老金计算办法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1、过渡性养老金=本人视同缴费帐户/120,只有1994年1月以前参加工作且具有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的人,或转业军人,或机关到企事业工作的人员才有此部分。
视同缴费帐户=1993年所在地职工月平均工资*8%*12*1993年底以前视同缴费年限(1993年前的连续工龄)*(1+10%)12.5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大约为:社会平均预期寿命—退休年龄)*12月,目前60岁退休的为139个月,55岁退休的为170个月。
3、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指数之和)/(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月数)。
视同缴费指数=1993年所在地(市)职工月平均工资/1993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实际月缴费工资指数=本人月缴费工资/上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第四篇:基础养老金如何计算和计算公式
近年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部署和要求,以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为中心,努力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切实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满15年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市(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以后缴费每满一年增加一定比例的基础养老金,总体水平控制在30%左右;个人缴费不满15年的,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一次支付给本人。
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个人帐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基金支付,月发放标准为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个人账户基金用完后,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
已经离退休的人员,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养老金。
1997年统一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其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领取者死亡后,其遗属按国家有关规定领取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由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支付。
基本养老金水平的调整,由劳动保障部和财政部参照城市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和在职职工工资增长情况,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统一组织实施。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养老保险待遇包括:基本养老金、医疗补助金和丧葬抚恤补助费。
养老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包括哪些?
基本养老养老保险待遇包括:基本养老金、医疗补助金和丧葬抚恤补助费。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前已经离休、退休和退职人员的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基本养老养老保险待遇包括:基本养老金、医疗补助金和丧葬抚恤补助费。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国务院关于建立统 1
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前已经离休、退休和退职人员的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补贴。
基础性养老金指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支付给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指按缴费个人的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支付给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以及一次性支付给个人的个人账户储存额。
过渡性养老金是指按规定支付给按照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计发待遇且在《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的人员除基础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外的基本养老金。
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补贴是指按规定支付给《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前已经离休、退休和退职人员的生活费用和各种生活补贴、物价补贴等。
医疗补助金按规定支付未实行医疗保险地区已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开支范围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医疗费用。
丧葬抚恤补助费指用于已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开支范围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死亡丧葬补助费用及其供养直系亲属的抚恤和生活补助费用。
养老保险金计算公式
以一个女职工为例,假设她55岁退休时,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满25年,则她的养老保险待遇为
以一个女职工为例,假设她55岁退休时,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满25年,则她的养老保险待遇为
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支付: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年数×1%
按照沈阳市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沈阳目前在岗职工月均工资3215元计算,基础养老金是
23215元×25×1%=803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个人账户缴费的积累额计算
假定女职工个人账户积累额是8万元的话,那么:8万÷170个月的计发月数=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待遇,即80000元÷170≈470元
这样,女职工退休时每个月起码可以领取803元+470元=1273元的养老金
但这仅仅是一个估算,养老金还会随着工资与物价的水平进行调整。
基础养老金如何计算和计算公式
一、申领养老保险待遇程序用人单位在人事、劳动部门批准被保险人退休当月,携带经人事、劳动部门审批后的档案资料(包括退休证、养老保险手册、领退休费银行存折帐号等)到所属业务科,填报《养老保险待遇申报表》、《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增减表》办理在职减员、退休减员、退休增员及核发退休待遇的手续,社保局次月通过银行把养老金直接拨付给离退休人员,离退休人员在每月15日前可到开户银行领取养老金。
二、按月领取养老金的条件经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核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按月领取养老金,直到死亡:
(一)1998年7月1日后参加工作,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按规定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
(二)1998年7月1日前(不含本日)参加工作,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按规定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即男满60周岁,女工人满50周岁,女干部满55周岁;特殊工种的男满55周岁,女满45周岁;病退的男满50岁,女满45周岁。按月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含出境定居人员),必须每年提供生存证明。
三、各类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待遇
(一)1998年7月1日前的已离退休人员(“老人”):按原标准发给养老金。
(二)1998年7月1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实施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中人”):
缴费年满10年:
l.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直到死亡。
2.月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和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组成。缴费年限不满10年者: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帐户全部存储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并一次性发给老年津贴,同时终结养老保险关系。
3.1998年7月1日起参加工作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新人”):
缴费年限满15年者:
1.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直到死亡。
2.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缴费年限不满15年者: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帐户全部存储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结养老保险关系。
四、各类企业(含个体工商户)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计算方法
(一)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
1.1998年7月1日起(“新人”):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存储额(含利息)÷120 2.1998年7月1日前(不含本日)(“中人”):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其中: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计算同上。
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8年7月1日前的缴费年限×1%(当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以上的乘以1.2%)。
调节金=1997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10%
(二)一次性领取基本养老金:
1.1998年7月1日起(“新人”):
一次性领取个人帐户储存额2.1998年7月1日前(不含本日)(“中人”):
领取个人帐户储存额和一次性老年津贴,老年津贴按至1998年7月1日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2个月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按照新的计发办法,基础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改为以本市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参保员工每多缴1年,缴费比例增发1个百分点;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再统一将个人账户积累额除以120,而是根 5
据退休人员预期寿命延长的实际情况,除以一个适当的计发月数,该计发月数由国家进行统计测算并在全国范围内公布。
公式如下: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市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帐户积累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国发[2005]38号文的规定执行)
第五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金如何计算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金如何计算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现阶段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进入社保后,按照社保的规定增加养老金。公益类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进入社保后,国务院在没有出台新的文件之前,仍按社保的规定增加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对象根据参加工作时间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一、《试点方案》实施前已退休人员;
二、《试点方案》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
三、《试点方案》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
第一种情况 《试点方案》实施前已退休人员在《试点方案》实施后仍然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并参加国家统一的基本养老金调整。也就是说在《试点方案》实施后原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社保机构领取的养老金,从第一个月起均不得低于原来的退休工资标准。之前人们猜疑《试点方案》实施后,原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进入社保后将按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标准进行调整并降低养老金的说法是对《试点方案》的误解。
事实上从《试点方案》内容可以明显看出,在《试点方案》实施后对于已退休人员,国家采取完全保留原待遇标准的政策。这与之前的国发[1997]26号文对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入社保后,仍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养老金政策相一致。
第三种情况 在《试点方案》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泛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化系数×退休当年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之积。如:某工作人员当年缴费工资为 3000元,而当地当年上岗平工资为2000元,其当年平均缴费指数化系数为:3000元/2000元=1.5,之后将历年缴费指数相加除以缴费年限(精确到月)即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化系数;将历年平均缴费指数化系数×本人退休时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而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泛指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退休时间的不同,将个人账户储存额按规定的对应月份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该金额标准退休后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直至发放到本人逝世。
《试点方案》实施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并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试点方案》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同样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并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YJBYS小编为您推荐更多相关内容:
>1.>>养老保险领取计算
>2.>>个人养老保险怎么交
>3.>>养老金余额去世可继承
>4.>>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5.>>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怎么算
>6.>>城乡居民怎么办理养老保险
>7.>>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如何办理
>8.>>约2万亿养老金或入市
>9.>>养老金入市方案下半年有望出台
>10.>>超三成意见反对养老金入市办法
解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后称《试点方案》)适用的对象及条件?
解读:根据国发[2008]10号文规定,《试点方案》在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浙江省、山西省试点。这些城市在进行试点之前,必须先进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确定具体适用的事业单位后才能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从现已公布的《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内容来看,现行的事业单位主要分为三类:
1、行政类事业单位;
2、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
3、公益类事业单位。其中只有公益类事业单位才是《试点方案》适用的对象,其它两类事业单位前者要撤销与国家机关合并,后者则进行事业单位改制成为企业。
2、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改制成为企业后,改制前已退休人员在社保机构如何领取养老金?
解读: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实质上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根据国发[1997]26号文规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入社保后,仍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养老金,同时实行养老金调整办法。
简单地说改制前如果某退休人员的退休工资是两仟元,事业单位改制进入社保后从第一个月起其养老金的标准不得低于两仟元,并在今后按照社保的规定调整养老金,不再执行事业单位增加退休工资的规定。
国发[1997]26号文规定不仅适用于《试点方案》的城市,且在全国范围内均适用。
3、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如何缴纳?缴纳工资基数有无限制?
解读: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
缴纳工资基数低于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缴纳工资基数最高不得超过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00%。
在国务院没有下达新的文件之前,缴费工资基数根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的规定按照个人工资总额确定。工资总额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家统计局第 1号令)规定:包括计时(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其中包括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和工龄津贴)。
4、在特殊情况下个人账户储存额可否提前支出?
解读:个人账户储存额由于只能用于个人养老,故不能提前支出。如参保人逝世,其个人账户的储存余额可依法继承。
5、基本养老金依法领取的条件?基本养老金的金额如何计算?
解读: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对象根据参加工作时间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一、《试点方案》实施前已退休人员(简称老人);
二、《试点方案》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简称中人);
三、《试点方案》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简称新人)。
第一种情况 《试点方案》实施前已退休人员(简称老人)在《试点方案》实施后仍然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并参加国家统一的基本养老金调整。也就是说在《试点方案》实施后原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社保机构领取的养老金,从第一个月起均不得低于原来的退休工资标准。之前人们猜疑《试点方案》实施后,原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进入社保后将按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标准进行调整并降低养老金的说法是对《试点方案》的误解。
事实上从《试点方案》内容可以明显看出,在《试点方案》实施后对于已退休人员,国家采取完全保留原待遇标准的政策。这与之前的国发[1997]26号文对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入社保后,仍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养老金政策相一致。
第三种情况 在《试点方案》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累计满15年的人员(简称新人),退休后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泛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化系数×退休当年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之积。如:某工作人员当年缴费工资为3000元,而当地当年上岗平工资为2000元,其当年平均缴费指数化系数为:3000元/2000元=1.5,之后将历年缴费指数相加除以缴费年限(精确到月)即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化系数;将历年平均缴费指数化系数×本人退休时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而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泛指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退休时间的不同,将个人账户储存额按规定的对应月份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该金额标准退休后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直至发放到本人逝世。
举例:如某一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试点方案》实施后参加工作并同时缴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35年后达到退休年龄退休。
其退休时上岗平工资为x元,缴纳养老保险历年平均缴费指数化系数为T,个人账户储存额为Y元;其退休年龄为60岁,按规定其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份为139月,累计缴纳社会保险年限为35年。
其领取养老金的金额计算公式为:
[(x元+x元*T)/2]*35年*1%+(Y元/139月)
第二种情况 《试点方案》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简称中人),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所谓过渡性养老金,就是补偿这一阶段退休人员由于参加养老保险时间短,如仅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支付养老金,必然存在与前期退休人员在养老金上的差距,支付过渡性养老金的目的在于弥补这一差距,这也是试点城市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必须要严格、准确制定的标准之一。但总的来说过渡性养老金的金额是逐年减少,并逐步与《试点方案》实施后参加工作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标准相衔接。
6、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份如何确定?
解读:个人账户的储存额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年龄的不同,按照规定的月份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具体计发月份为:
退休年龄40计发月数233 退休年龄41计发月数230
退休年龄42计发月数226 退休年龄43计发月数223
退休年龄44计发月数220 退休年龄45计发月数216
退休年龄46计发月数212 退休年龄47计发月数208
退休年龄48计发月数204 退休年龄49计发月数199
退休年龄50计发月数195 退休年龄51计发月数190
退休年龄52计发月数185 退休年龄53计发月数180
退休年龄54计发月数175 退休年龄55计发月数170
退休年龄56计发月数164 退休年龄57计发月数158
退休年龄58计发月数152 退休年龄59计发月数145
退休年龄60计发月数139 退休年龄61计发月数132
退休年龄62计发月数125 退休年龄63计发月数117
退休年龄64计发月数109 退休年龄65计发月数101
退休年龄66计发月数93 退休年龄67计发月数84
退休年龄68计发月数75 退休年龄69计发月数65
退休年龄70计发月数56
7、缴纳养老保险单位承担部分是否由地方财政全额承担?
解读:根据《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划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 从事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民基本权利、义务教育、基础研究、群众体育、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证;履行职责依法取得的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上缴财政,不能自主支配。
由于这类事业单位的相关开支由地方财政全额拨款,因而缴纳养老保险单位承担部分应由地方财政全额承担。
第二类 面向全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可部分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所需经费由财政给予不同程度的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其公益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由政府规定,其他业务活动项目与收费标准接受政府指导;提供公益服务依法取得的服务性收入,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由于这类事业单位的相关开支由地方财政不同程度地拨款,因而缴纳养老保险单位承担部分应由地方财政按拨款的比例承担。
第三类 从事的业务活动具有一定公益属性,但社会化程度较高,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自主开展公益服务和相关经营活动;所需经费主要来自服务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以及社会力量投入等,实行经费自理;承担政府有关公益任务的,政府视其所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相应支持。
由于这类事业单位的相关开支主要实行经费自理,只有在承担政府有关公益任务的情况下,地方财政才给予相应拨款,因而缴纳养老保险单位承担部分主要由事业单位负担。
8、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是否发给基本养老金?
解读:《试点方案》实施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并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试点方案》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同样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并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9、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如何调整?
解读:现阶段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进入社保后,按照社保的规定增加养老金。公益类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进入社保后,国务院在没有出台新的文件之前,仍按社保的规定增加养老金。
10、什么是职业年金?它具体起什么作用?
解读:职业年金实质就是补充养老保险,它是为了避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退休后工资收入降低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而在基本养老金之外增加的一项退休收入。
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最大的不同在于:企业年金是在企业具备负担能力的情况下为职工增加的补充养老保险;而职业年金是对每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的一项社会保险福利,这种福利具有强制性,事业单位必须办理并缴纳。而企业是否为职工办理企业年金由企业自主决定,不具有强制性。
11、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是否实行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基金如何建账?
解读:事业单位养老金是否实行省级统筹,根据试点城市的具体情况而实施。如果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实行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同的统筹层次,即以市或地区为统筹单位。
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现阶段独立建账,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基金分别管理、使用。
1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工作单位时,其养老保险如何办理转移手续?
解读:如在同一统筹地区调动的,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养老保险基金。如果跨统筹地区调动的,在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工作安排到国家机关工作时,其原有的连续工龄与进入机关工作后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退休时按国家机关的相关规定计发退休工资。已建立的个人账户由社保机构继续管理,退休时其个人账户储存额每月按1/120计发,并相应抵减按国家机关办法计发的退休工资。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工作安排或者其它原因到企业工作的,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至企业,并同时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