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复旦大学【图文】
编辑:浅语风铃 识别码:23-558836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04 16:10:5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复旦大学【图文】

復旦大學【圖文】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复旦历史上曾经拥有一大批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复旦校区绿化极好,各种植物、草坪和建筑物相映成趣,是长江一带大学中环境较为优越的大学。复旦大学邯郸路200号校门--建于1965年

复旦公学,1905年中秋节正式开学,是第一所由中国人通过民间集资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学校迁回上海江湾原址。鲁迅、郭沫若、邹韬奋、老舍、竺可桢、马寅初等著名学者曾到校演讲或任教。1950年高校初步进行院系调整,1952年秋全国高校院系再次调整。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通过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同建设,以及“七五”、“八五”和“九五”的重点建设,复旦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管理科学在内的多科性研究型综合大学。2000年4月27日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2005年是复旦大学的百年校庆,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发来贺信。复旦大学毛主席塑像

毛主席不戴帽背手站像,是学校的地标之一,位于校园中轴线上。采用了文革时期普遍的建造规格,像高7.1米,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七一建党日;座高5.16米,纪念文革纲领性文件“五·一六通知”;总高12.26米,象征着毛主席的生日(12月26日)。

复旦大学陈望道校长塑像

陈望道(1891.1.18-1977.10.29)浙江义乌人,中国学者、教育家。1915年赴日多所大学留学,获中央大学法学学士。1920年应陈独秀邀请返回中国,成为《共产党宣言》首位全本中译者。他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人之一,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上海地区推选的中共一大代表,但未参会。1923年起陆续在上海大学、复旦大学等任教,1927年任教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前身)。1928年创办大江书铺并任经理。后成为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校长,左联就在该校成立,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复旦大学1949年之后的首任校长。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常务委员。1960年冬,陈望道接任《辞海》总主编。1977年10月29日,在上海病逝。复旦大学苏步青校长塑像

苏步青(1902.9.23-2003.3.17)浙江平阳人,著名数学家,微分几何学专家,中国近代数学主要奠基者之一。1927年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浙江大学数学系。1949年任浙大教务长。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到复旦大学任教。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1958年筹建了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任所长。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在中共八届十二中,毛主席要保一批教授,复旦大学教授中,毛主席保了周谷城、苏步青、谈家桢、刘大杰4位先生。1972年下放上海江南造船厂。1978年4月任复旦大学校长。1980年创办《数学年刊》,任主编。1983年3月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历任第二、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2003年3月17日病逝于上海。复旦大学教学楼、校史馆、相辉堂纪念石碑

复旦大学相辉堂,建于1947年

1920年,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下南洋募捐资金在江湾建造校舍,1922年春基本建成,其中有第一学生宿舍。这是一幢相当精美的建筑,为二层楼房,有房间97间,可住同学249人,价值银元4.5万元,是复旦当时最大的宿舍。两次淞沪战争,男生第一宿舍遭日寇轰炸成为空壳。

在“文革”中,登辉堂被改名为大礼堂。复旦大学相辉堂,建于1927年

相辉堂位于复旦校园邯郸路以北校区的中西部,原名登辉堂,建于1947年初夏。1985年学校为永远纪念马相伯和李登辉两位校长又改称相辉堂并请周谷城先生题字。马相伯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李登辉是复旦的重要建设者。登辉堂落成后,是全校师生集会的主要场所,成了全国高校第一家拥有空调的礼堂。复旦大学校史馆,建于1921年

复旦大学校史馆可同时容纳200-300人参观。校史馆面积为七百多平方米,分十一个部分展示了复旦百年的沧桑历史和历年来的发展成就。很多文物十分有价值,有中国最“老”的毕业文凭,有孙中山先后题下的“天下为公”条幅等。复旦大学历任校长:马相伯(1840.4.17-1939.11.4)中国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爱国人士、耶稣会神学博士。任职时间 1905~1906年;

严复(1854.1.8—1921.10.27)福建侯官人,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任职时间 1906~1907年;

夏敬观(1875~1953年)近代江西派诗人、词人。任职时间 1907~1909年;

高凤谦(1870—1936年)福建长乐人,著名教育家和出版家。任职时间 1909~1910年;

马相伯 任职时间 1910~1912年;

李登辉(1872-1947年)福建同安人,培养了26位大学校长,印尼第七代华裔。被世人誉为“人伦师表”。任职时间 1913~1936.7(代理校长唐路园任职时间 1918年、代理校长郭任远(1898~1970年)中国现代心理学家。任职时间 1924.7~1925.3、钱新之(1885—1958年)浙江湖州人,著名教育家。代理校长 任职时间 1936.8~1940.5);

吴南轩(1893-1980年)江苏仪征人,心理学家。任职时间 1940.5~1943.2;

章益(1901~1986年)安徽滁县人。任职时间 1943.2~1949.7。

张志让(1893-1978年)江苏常州人。1920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1936年救国会“ 七君子”被捕后,担任“七君子”的首席辩护律师。上海解放后被任命为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望道(1891-1977年)浙江义乌人。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员、原民盟中央副主席;

苏步青(1902-2003年)浙江平阳人。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到复旦大学任教,任教务长、副校长、校长等职;

谢希德(1921-2000年)福建泉州人。1952年10月回国到复旦大学任教,历任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校长等职;华中一(1931-2007年)江苏无锡人。在复旦大学历任物理系主任、现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技术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等职;

杨福家(1936~ ?)在复旦大学物理系历任原子核科学系主任、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校长等职;

王生洪(1942-?)上海人。曾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校长等职;

杨玉良(1952-?)浙江海盐人。国际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我国高分子化学领域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起任复旦大学校长。

复旦大学老校门,建于1921年

复旦大学在2004年最后一天,举行老校门复建竣工落成仪式。白墙、黑瓦,飞檐、翘角、兽吻为饰,大门正中是圆形铜质复旦校徽。复旦老校门建于1921年,后曾一度关闭、50年代初拆除。在迎百年校庆之际,复建老校门。复旦大学老校门“敬业乐群”,建于1921年

当时李登辉校长在经费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仍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牌楼式大门,平时两侧小门出入,牌坊的背面悬有“敬业乐群”的横匾。大门正面横匾上的“复旦大学”4字由复旦毕业、留校专做学生工作的苏莘题写,他书势雄健、笔力厚实。复旦大学第一教学楼

第一教学楼,位于图书馆北侧,是计算机教学与学生上网的场所。复旦大学之苏制乌米格-15比斯介绍

苏制乌米格-15比斯实体飞机

复旦大学子彬院(又名吕志和楼)

吕志和,广东江门人,任香港嘉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嘉华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主席、香港酒店业主联会主席、东尖沙咀地产发展商联会主席等职。香港作风低调的富商之一,承袭前代营商智慧,以保守及稳健为宗旨;六十多年来,脚踏实地不懈奋斗,把握不同年代赚钱与发展机遇,将集团多元化发展,成为一个集建材、房地产、酒店业、博彩业於一体的跨国企业。其发达过程带有传奇香港色彩并有石矿大王、酒店大亨及澳门新赌王等美誉。吕志和有三子两女,五名子女均协助父亲分掌矿业、建筑及地产等业务;据悉,大儿子吕耀东打理上市公司的建材及地产生意,二子吕耀南负责嘉华集团在美国的业务,三子吕耀华主理家族非上市公司的地产投资,大女儿吕慧瑜管理饮食及酒店,幼女吕慧玲则管理集团内部行政。复旦大学子彬院(又名吕志和楼)

1923年复旦学生郭任远留美获博士学位归国,1924年代理校长郭任远向其堂叔郭子彬等人募捐三千元,用以购置了仪器、动物和书籍,创办了心理学系。1925年,他向郭子彬募捐五万元,亲自督工建造,造成了这座四层的楼房,供教学、科研之用,命名为子彬院。建筑风格为欧式。该大楼规模在世界心理学院上数第三位,仅次于苏俄巴甫洛夫心理学院和美国普林斯顿心理学院。子彬院建成以后,校长办公处,各系主任办公处,以及注册、庶务、会计等处,俱集结于该院楼下。2006年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近代建筑,2008年香港嘉华集团主席、复旦大学校董吕志和向复旦大学捐资3000万港币,用于复旦大学历史文化建筑子彬院的改扩建工程。复旦大学寒冰馆石碑

孙寒冰原名锡琪,上海南汇人。早年赴美留学,获硕士学位后又入哈佛大学进修。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劳动大学经济系主任、暨南大学政治经济系主任兼教授。曾创办《文摘》杂志并任黎明书局总编辑。抗战后,复旦大学迁至重庆北碚,他时任复旦大学教务长兼法学院院长。1940年5月27日,日机轰炸重庆他和复旦大学其他六名师生不幸罹难,后被葬于重庆北碚并有墓碑。

1944年,重庆复旦校园里造了一座科学馆,命名为寒冰馆。如今,上海复旦大学内也有一座寒冰馆,以纪念孙寒冰教授。复旦大学寒冰馆

寒冰馆1925年与心理学院同时兴建,两建筑总价十万元。建成后,为学生第四宿舍。抗战胜利后,顶部改建。为纪念重庆大轰炸中遇难的复旦大学教务长孙寒冰,改名为寒冰馆。复旦大学蔡冠深人文馆

蔡冠深,广东中山人,现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新华集团主席、新华科技集团主席、汇富金融集团主席。曾先后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大珠三角商务委员会委员、香港艺术发展局委员、港越商会会长、中印软件协会主席、广东软件出口委员会主席、香港中华科学与社会协进会主席、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贸易咨询委员会主席、世界至德宗亲总会主席、香港理工大学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长经济顾问、上海复旦大学校董、辽宁东北大学校董会副主席、辽宁大学新华国际商学院董事会主席等。复旦大学蔡冠深人文馆全貌

复旦大学档案馆

邯郸校区档案馆库房始建于1952年,原为办公用房。珍贵档案有:马相伯、蔡元培等办教育的信函800多件;苏步青、竺可桢等30多位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的信件;毛泽东主席接见陈望道、周谷城、颜福庆、黄家驷等教授的照片;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复旦大学校庆九十周年、上海医科大学校庆七十周年的题词;美国总统里根和法国总统德斯坦等外国首脑访问复旦的材料;新中国第一批博士的学位论文及评审材料;我国第一台模拟计算机、第一支X光管等科研课题的研制报告、工作总结。档案馆还收藏有郭绍虞、朱东润、孙雪泥等名家的书法、绘画作品等。

复旦大学图书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阅览室,1922年正式建馆。现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组成。至2007年底,馆藏文献480万册(包括图书和期刊合订本),其中线装古籍近40万册(包括善本6万册),民国时期图书10万册。年订购中西文纸本期刊7000余种,订购电子图书126万册,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2.9万余种,各类数据库253种。复旦大学电光源楼——蔡祖泉由此起家

蔡祖泉,男,1924年11月生,浙江余杭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在上海药厂工作。自学成才,1952年到复旦大学工作,于上世纪60年代被树为上海的革新标兵和劳摸标兵。1978年晋升为教授,历任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等职。1992年退休。蔡祖泉是我国电光源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被人称“中国的爱迪生”、“中国的照明之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国防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2009年7月17日,因病医治无效,于当日12时36分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6岁。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成立于1990年7月。其宗旨是以中日关系为主线,以经济为重点,全面开展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研究和交流,以对日本的研究和交流,带动对东亚的研究和交流。复旦大学光华楼

百年校庆期间建造的教学综合楼,复旦现在最高的建筑,也是杨浦区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楼高142米,地面部分共30层(除设备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是用于教学的全球第三、亚洲第一高楼。主楼分别由东西两塔楼组成。西楼以文史哲学科为主,东楼以数学等部分理科院系为主,其中囊括了教室、科研基地、办公区,也包括了学生广场和教师沙龙等师生交流场地。两楼间有15层相连,为图书阅览室、资料室;裙楼对称,西辅楼主要为教室、东辅楼主要为报告厅等。光华楼位列莫斯科大学、匹兹堡大学两幢大楼之后,位列全球第三、亚洲第一。

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

第二篇: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是我最喜爱的大学,也是心中原本定下的高考目标,最后自己不争气没有考上,但却丝毫没有减少我对复旦的热爱。

复旦大学,始建于1905年,初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先生。“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复旦”校名,由复旦先贤于右任先生提出,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复旦”二字,其一取旦旦努力,振兴中华之深义;二取“复我震旦”,反鞑爱国之意志;三取光辉绚烂,自强不息之意。以每天都充满希望的日出,寄寓着兴学救国的宏大理想。

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学学生脱离震旦,拥戴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校名撷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两句中的“复旦”二字,本义是追求光明,寓含自主办学、复兴中华之意。马相伯、严复等先后担任校长。1913年李登辉开始担任校长,一直到1936年。在他长达23年的校长任内,复旦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商科、经济、新闻、教育、土木等应用型人才闻名的、有特色的私立大学,形成了从中学到研究院的完整的办学体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复旦部分师生在吴南轩校长带领下,辗转内迁重庆北碚(渝校)。1941年增设了农学院。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1942年元旦复旦由私立改为国立,全称为国立复旦大学,吴南轩、章益先后出任校长。1946年夏,渝校迁回上海江湾原址,与沪校合并,学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1949年6月,上海市军管会接管复旦。军管会任命张志让、陈望道担任校务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1952年2月,中共复旦大学委员会成立,李正文任书记。1952年8月至9月,华东地区进行院系大调整,复旦大学成为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全国重镇,奠定了后50年学科发展的基本格局和师资基础。

1954年,杨西光出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1956年复旦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五六十年代,杨西光、王零领导的学校党委支持校长陈望道狠抓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老专家、老教授的作用,有计划、有重点地系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期间,复旦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都有瞩目的长足发展,形成了有特色的学科高原。1949—1966年,复旦培养的学生中有70余人日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个人数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三。

1958年“大跃进”,复旦大学理科新建了计算数学、力学、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无线电电子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等新专业。此前,文科重建了法律系、哲学系。这些新专业的创建,标志着复旦开始探索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之路。1959年,复旦大学被列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1966年到1976年,复旦大学成为“文革”的重灾区,教学科研受到重创。

1977年,复旦大学恢复招收本科生,次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78年,苏步青出任校长、党委委员,夏征农出任党委第一书记,进行了一系列拨乱反正工作,同时倡导民主办校,推动思想解放运动。1983至2011年,谢希德、华中

一、杨福家、王生洪、杨玉良先后出任校长,盛华、林克、钱冬生、程天权、秦绍德、朱之文先后出任党委书记。

1984年,复旦大学成立研究生院。同年,再次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0所高校之一。1993年2月,复旦大学提出了“追求优质,争创一流,明确复旦作为高校国家队的坐标位置”的发展大计,并逐步确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奋斗目标。

1994年,复旦大学通过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的“211工程”部门预审,提出了在21世纪初期,将复旦大学建设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科技成果转让和高规格决策咨询的中心和基地,成为学术思想活跃、学科特色鲜明、综合实力雄厚、精神面貌健康奋发、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的总体奋斗目标,为此后十年制定了发展蓝图。1995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复旦大学题词:“面向新世纪,把复旦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

1999年国家教育部、上海市政府签定共建复旦大学的协议,复旦成为“985工程”的首批建设高校。2000年4月27日,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强强联合,成立新的复旦大学。

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的学科结构,形成了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学科格局,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已经发 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希望复旦大学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5人,其中双聘院士1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8人、讲座教授34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 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4人。有直属院(系)28个,设有本科专业7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 154个(其中自设30个,专业学位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29个(其中自设51个,专业学位10个),并设有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 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9 个,总后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7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5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个。

如今的复旦,已然成为国内不输清北的名校之一,复旦的杰出校友里,既有像陈寅恪、苏步青、周谷城等各个领域的学术泰斗,也有谈家桢、谷超豪、李大潜、闻玉梅这样的科学大家,更有像于右任、王家瑞、李岚清等国家栋梁。

一百多年来,学校在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方面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为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第三篇: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中国上海市,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名列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建设行列。目前的复旦大学由原复旦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在2000年合并而成,辖邯郸、枫林、张江、江湾四大校区。中文名: 复旦大学 外文名: Fudan University 简称: 复旦 校训: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创办时间: 公元1905年 学校类型: 综合 主管部门: 教育部 学校属性: 211工程,985工程

现任校长: 杨玉良 所属地区: 上海 硕士点: 225个 博士点: 177个 院士: 35人 实验室: 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点学科: 40个国家重点学科 发展定位 : 创“世界一流大学”

校况简介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2009年,学校有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26 362人;留学生3 633人(其中攻读学位的留学生2 531人);另有成人教育、网络教育本专科生18 664人。有专任教师2 426人、专职科研人员252人,其中高级职称1 649人。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3人、讲座教授30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 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7人。有直属院(系)28个,设有本科专业7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54个(其中自 设30个,专业学位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29个(其中自设51个,专业学位10个),并设有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1个一级学科国家 重点学科、1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9个,上海市重点实验 室6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5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个。

学校已经形成“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即以邯郸校区、江湾新校区为一体,以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两翼。占地面积244.3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1.05万平方米。此外,学校还拥有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10个附属医院。

一百多年来,学校在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方面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复旦师生 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场“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 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为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 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出席百年校庆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温家宝、贾 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以各种方式对复旦百年校庆表示祝贺。2006年学校制定了《复旦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以坚持内涵发展 为主导,以增强综合实力为主线,以争取重大突破为方向,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大步迈进。

复旦大学[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名列211工程、985工程。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医学等 十大学科门类。复旦大学设有69个本科专业,其中文科类专业30个,理科类专业23个,医科类专业4个,工科类专业4个,管理类专业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219个(其中自设5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15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其中自设30个),并设有25个博士后科 研流动站。在2006 年底至2007年8 月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增补和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认定中,学校有11 个学科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了67 个二级学科),另有19 个学科被确定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被重点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总数达86 个,名列全国前茅(一级重点学科总数为全国第四,二级重点学科总数为全国第三)。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世界银行贷 款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8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有81个研究机构,145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学校拥有哲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经济 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9个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集成电路等2个国家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国 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5 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人,学科评议组成员20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9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79人(2009年数据),“国家级有突出 贡献中青年专家”3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8人(2008年数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研究团队4个,“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 划”创新团队4个;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2007年数据),中共马克思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5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8人 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4人。

复旦大学现任校长为杨玉良教授,党委书记为秦绍德教授。学校地址及环境

邯郸校区位于中国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枫林校区位于中国上海市徐汇区医学院路138号,护理学院位于中国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305号。

张江校区位于中国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张衡路825号。

江湾校区位于中国上海市杨浦区淞沪路2005号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复旦大学已经形成“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即以邯郸校区、江湾新校区为一体,以 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两翼。截至2006年底,学校共有土地2317267平方米,合约3476亩。其中,邯郸校区土地922297平方米,合1383 亩;枫林校区土地192123平方米,合288亩;张江校区228176平方米,合342亩;江湾校区974671平方米,合1462亩。生均占地面积76.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逾119万平方米,全校固定资产22亿元。

截止2006年底,复旦大学图书馆有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校区图书馆、江湾校区图书馆 组成,馆舍面积56066平方米。另有35个院系和研究中心的资料室,总面积7850平方米。全校图书馆总面积合计63916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470 余万册,含各院系资料室藏书112万册。馆藏文献中包括线装古籍40万册(含善本8万册),民国时期图书10万册,外国教材2.8万册。年订购中西文纸本 期刊6753种,订购报纸476份。

复旦校训

复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子张篇》)

复旦的校风:文明、健康、团结、奋发

复旦的学风:刻苦、严谨、求实、创新

复旦的教学原则:通才教育,按类教学

复旦的教学理念: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校花 白玉兰 教育排名

在2007年11月刊出的《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全球大学排行榜,复旦大学排名为85名,跻身世界百强。在该报告中,有三所中国大陆高校跻身前100名:北京大学排第36位,清华大学位居第40位。这项由国际知名教育咨询机构QS公司进行的全球高等学府排名调查,规模涵盖全球主要的大学。

根据英国著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Symonds)联合进行的 2009年世界大学评估的排名,复旦大学在排名世界第103位,在中国大陆所有的大学中仅次于清华大学(第49位)和北京大学(第52位)。在该排行榜的 学科单项排名中复旦大学各个学科的世界排名如下:

社会科学--第40名。

人文科学--第61名。

自然科学--第84名。

工程技术学科--第86名。

在该机构的2010年亚洲大学排名当中,复旦大学排第24位。[3]

复旦大学办学定位上正努力实现从研究型大学向名列亚洲前列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转变,最终经过数十年建设,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院系设置 复旦大学现有复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学院、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新闻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技术物理系、化学系、高分子科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光源与照明工程系、材料科学系、力学与工程 科学系、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等29个直属院系,设有本科专业 7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53个(其中自设29个,专业学位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25个(其中自 设50个,专业学位8个),并设有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现有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 物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计算机软件 与理论、内科学(心血管、传染病、肾病)、儿科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药剂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校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历史地理研究所、人口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现代 物理研究所、遗传学研究所、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市放射医学研究所、肝癌研究所等306个各类研究机构,有先进光子学材料与器件、专用集成电路与系 统、应用表面物理、遗传工程、医学神经生物学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研究机构39个。

热门专业

金融学、管理战略与史学智慧、人文旅游管理、公共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行政管理。

第四篇: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建院时定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32年改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

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的学科结构,形成了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学科格局,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2010年,学校有普通本专科生13237人,研究生13851人,留学生3805人(其中攻读学位的留学生2706人);另有成人教育、网络教育本专科生16611人。有专任教师2346人,其中高级职称1538人。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5人,其中双聘院士1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8人、讲座教授34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4人。有直属院(系)28个,设有本科专业7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54个(其中自设30个,专业学位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29个(其中自设51个,专业学位10个),并设有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9个,总后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7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5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个。

学校已经形成“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即以邯郸校区、江湾新校区为一体,以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两翼。占地面积244.3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9.23万平方米。此外,学校还拥有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10个附属医院。

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希望复旦大学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百多年来,学校在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方面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为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第五篇: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学生出国交流项目常见问题:

1.如何申请复旦大学学生出国出境交流项目(校际)?

答:仔细阅读复旦大学外事处网站上的出国出境交流项目的通知,按通知内容要求,填写相应的表格,以及其他要求的申请材料,在截止日期前递交材料。

2.复旦大学学生出国出境交流项目(校际)有哪些种类?

答:复旦大学学生出国出境交流项目包括以下种类:

根据复旦大学与国外大学或复旦大学参加的大学组织内的学期制(一学期或一学年)交流;

国外合作大学向复旦大学提供的短期项目(包括会议、活动、论坛等等); 复旦大学和国外大学或组织协商组织的短期项目或实习项目。

在本文后面会分类说明这些项目的申请基本过程。复旦大学学生出国出境交流项目(系际)不在此列,请咨询所在院系的外事部门或派出部门有关信息,过程可参考校际项目。

3.参加项目的费用情况如何?

答:根据复旦大学与国外大学的协议、共识等,一般包括全额奖学金(学费减免,提供住宿或住宿费以及一定津贴等等),免学费(仅学费减免),部分免除学费(仅减免部分学费),缴纳项目费(根据具体项目产生不同项目费)等等。

4.如何办理护照?

答:注意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办理护照。

户籍归在学校户籍下的学生到校保卫处开具集体户口证明,个人前往上海出入境管理局(浦东新区民生路1500号(迎春路路口),咨询电话:28351900)办理护照;一般需时2周。

户籍不归在学校户籍下的学生凭户口簿,个人前往户籍所在地的出入境管理局办理护照。

护照遗失和护照到期类似。

5.如何办理签证?

答:所有校际交流、系际交流项目都是因公渠道选拔派出,但是由参加项目者自己申请因私签证。

请各位同学自行去相应的所在国领事馆主页查询申请签证所需的材料,并做好材料准备。因每个时期各领事馆政策不同、各类签证所需的材料不同,各位同学每人应详细加以了解。

6.如何办理出国成绩单?

参见外事处网站首页-出国出境-申请办理出国成绩单、各类证书须知。注意办理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工作时间。办理一套中英文成绩单即可。

7.如何办理在学证明?

校际项目的在学证明,本科生在学证明由教务处注册考务中心出具,研究生由研究生院出具。

8.如何办理经济支持的银行证明?

一般凭银行定期存款到该银行开具,具体请看领事馆网站、签证处网站要求或咨询银行

9.学校的推荐信是如何准备的?

学校的推荐信由外事处准备。

复旦大学【图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