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陕西扶风农村丧葬风俗(合集五篇)
编辑:岁月静好 识别码:23-750635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15 15:51: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陕西扶风农村丧葬风俗

陕西扶风农村丧葬风俗

扶风县地跨南北川塬,农村丧葬风俗大同小异。随着丧葬改革的推广,火葬势在必行,谨以此文记之,以防泯灭。

一、寝床

即将去世之人,在未咽气之前,需给其准备好寝床。代给生命垂危者洗了头脚,擦洗了身子,穿好老衣(寿服)之后,移至寝床之上,以待谢世。注意,寝床必须支在比较宽敞之处,例如客厅、开间等处。即将谢世之人移至寝床上时,头里脚外,即脚必须向着门外,同时,房子门、客厅门、庭院的大门必须大开,以便一路走好。言说背着炕坯进阴间负担太重,所以要睡床,床板轻。如果垂危者在寝床上迟迟咽不了气,可在大门口点些烧纸,用笤帚扫一下,以利走快,少受痛苦,这肯定是迷信,但也成了一种讲究,以了目不忍睹亲人离世痛苦之情。此时,应尽可能通知其子女亲属,家门户族的主要成员,不能离开左右,以防不测。有条件者,还要通知即将离世之人的主要亲戚(男舅家、女娘家)前来探望。注意,此举一般是即将离世之人已经没有好转的可能而且完全失去知觉的情况下进行,人还灵醒的情况下万万不可,特别是冬季。

二、灵床

人一旦咽气,寝床则改称灵床。尸首善黄裱一张,以示人已亡故。寿服左袖筒放纸扇一把,右袖筒放草木灰一包,右手攥铜钱一枚,据说这些都是防止去黄泉路上小鬼儿使坏用的。灵床外侧(比较宽敞的一侧),设烧纸盆一个,清油灯一个,蒲团若干,香裱若干。儿女孙辈可大方哭声,一是体现离别之痛,二是告诉街坊四邻,家有不幸,亲人离世。大孝子烧纸必须在烧纸盆内点烧。灵床前的清油灯一旦点着,不再熄灭,直到安葬完毕方熄。家门户族,首先吊唁,凡有吊唁之人前来,守灵孝子即动哭声,女孝子可长坐不起,男孝子则必须给吊唁者还叩头礼,叩头起立作揖,复叩头起立作揖,再叩头起立作揖方可(以后各个程序的还叩头礼均如是)。

三、穿孝

老人寿终,子女孙辈应立即穿白戴孝,以示致哀。子:包括亡者的儿子、侄儿、孙子、侄孙等,均身着孝白褂子,头戴孝帽,脚穿白孝鞋。孝白褂子长及膝盖即可;孝帽有别,长子长孙(包括侄辈中的所有长子长孙)均戴白布三角巾孝帽,俗称“缦颅”,其余人等一律为一市寸宽窄的白布圈孝帽。女:包括亡者的女儿、侄女、孙女、侄孙女等,均身着白布孝衫,头戴白布孝巾,脚穿白孝鞋。孝衫长及脚面,孝巾为一块长方形白布,一头缠绑在头上,一头沿后背下垂至臀部。重孙辈一律着红孝褂红孝衫红孝帽红孝巾,重孙辈(不含重孙)往下者一律为黄色孝。与亡者平辈者只戴孝帽孝巾即可。

四、报丧

亡者寝入灵床,应立即差人向亡者的亲戚朋友报丧。报丧首选主亲,即男舅家女娘家。其次为亡者家庭家族的出嫁女辈,包括亡者的姑姑家女儿、侄女家及孙女家,有干亲者亦需报丧。再次为朋友家及其他亲戚家。报丧时,所差之人必须为办事稳当者,冒失鬼之类万不可用。报丧者到亲戚门口后未经主人允许不得擅自进入亲戚家门。见到亲戚家人,要说清亡者是谁和谢世时间,亲戚家里若无人,因想尽办法找到,若实在不能面见亲戚家人,应告知亲戚的门分家或隔壁两邻求其转告之,托付之人一定要靠得住,一般要托付给年长之人,托付给熟识之人最好。

五、请先生

请先生就是请阴阳先生。请阴阳先生主要做以下事情:一是确定榇敛时间和下葬时间(一般七天为限);二是算定七日期数(头七、二七„„六

七、尽

七、百日);三是卜定出煞时日以及注意事项;四是堪就阴宅方位;五是出就门牌(讣告);六是立灵位牌和神位牌,灵位牌随灵而出葬入墓茔,神位牌则保留三年,三周年过后以火化之。榇敛时间,过去按亡者谢世时间推算,现使用冰棺,一般在下葬前黎明1-2点举行。

六、守灵

亡者一旦寝入灵床,男女孝子必须守灵,长子长女一般不得离开,若子女多,可分班守灵,总之灵前不得离人。严防家中宠物猫狗之类接近灵床,迷信说法是这些东西接近灵床,亡者会出现诈尸现象,实际上是这些毛皮畜生接近灵床,容易与逝者所着绸缎寿衣摩擦产生静电放电现象,迷信说是诈尸,严重点可能会出现尸体动弹等现象,因此一定的注意,另外,由于灵前火烛不灭,要严防火灾。同时,亲戚朋友吊唁不断,孝子要随时陪吊。

第二篇:陕西扶风农村订婚习俗

陕西扶风农村订婚习俗

旧时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买卖毫无自由而言,新时婚姻时兴自由恋爱自主婚姻,但无论如何,总得一定规矩,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吗,要的婚姻美满,还需讲究必要的规矩。本文就目下仍有相当生命力的一些必要的婚礼习俗予以略述。

一、背见

男女双方,经媒人介绍,约定日子地点,第一次见面,叫背见,即私下(不为人知)见面。过去背见,只是见个面而已,甚至连话都不说,所以就有“走马观花”的成语笑话。旧时候,还有定娃娃亲甚至指腹为婚者。背见以后,若双方第一感觉良好,这才正式谈婚论嫁。记住,背见背见,见见而已,双方一般不交换什么礼品的。

二、打听

男女双方背见以后若无意见,仍不能草率定事,还得有一个双方互相打听的过程。现代人科学观念较强,儿女定亲,要查祖孙三代,家风人品首要,家族病史为先。打听主要途径有,在邻里间查访,通过熟人了解,通过双方就读过的学校了解,通过双方工作单位了解等等。既要打听男女双方的个人情况,还要了解双方父母甚至祖辈的情况。经过双方打听,无异议,方可进行下一步交往。

三、繎花

繎花,繎花,就是将花繎住,花,比喻对象(奥,现在叫女朋友)。取谐音,名曰“提繎棉花”。过去一般由男方给女方家提棉花,五斤到十斤不等,意思上有即可。这中间要有媒人搭桥,双方背见、打听之后,媒人征求双方本人及父母意见,双方有意者,才提“繎花”之事。实际上是男方对女方的进一步考察。因为提繎棉花男方必须到女方家里去,通过观察其家情况,窥一斑而见全豹了。女方也对男方有一个进一步了解,通过双方不断了解,以免“走马观花”而看花了眼。

四、订婚

经过上述程序,双方已经比较了解熟悉了,然后选择吉日,举行订婚仪式。其实,我这里给起了个学名叫订婚,在扶北,一般叫“看屋里”(kan wei yi)。到了“看屋里”这一步,婚事已经十拿九稳了,所以说,看屋里,只是个程序或者说托词而已。看屋里,一是女方看男方的家庭情况,这是次要的,二是男方给女方搭彩礼,这才是主要的。但是,既然名曰“看屋里”,就得“看”,谁看?因此,女方就得来方方面面的人士,主要有舅家、姨家、姑家代表和女方的父母甚至伯父伯母叔父叔母等,而男方的亲属也不能少,一般是对等的。男女双方的亲属主要是对对方再审视审查,而女方还有查看男方家庭条件的任务。女方亲属一般象征性地给男方一些小礼品,而男方亲戚则必须给女方相当的礼品,一般以人民币最大面值为标准,现在可能已经大大地突破了。给礼品的目的是互相认识,男女双方的家长要一一介绍,一边日后交往。这是前奏,主要还是彩礼,一般是“一个礼”最多是“两个礼”,“三个礼”“四个礼”也有,但不常见,上了“三个礼”“四个礼”叫心重,在突破就成了心黑了(呵呵)。“一个礼”过去是二百四十元钱,如今成了两千四百元钱。除了彩礼,男方还要给女方一定的衣物,一般是一身衣服,过去是两截布料,后来是一身成衣,现在大概也折成现金了。这些,必须经过媒人之手,隔着媒人手双方所送礼品媒人概不负责。

第三篇:民间丧葬风俗 文档

民间丧葬风俗

刘春梅

中091-2 200901501234 “红白喜事”即婚嫁和丧葬是民间的两件大事。因为在民间办丧事要烧灵屋、吹唢呐等,还要用白纸写对联,所以办丧事又叫“白喜事”。下面就谈谈鲁西南地区民间丧葬的习俗与程序。

当老人生命垂危之时,老人的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边,准备听取遗言,直到去世,这在习俗中称为“送终”。送终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能为老人送终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有无子女送终,是否所有子女都来送终又是老人是否有福的一个判别标准。老人在临危之时,家人要将其从卧房移道正厅。

人死后,家人要鸣放鞭炮,一是表示死者归西,而是向邻居报丧。然后就是报丧。家人要尽快地向亲友登门通报死讯并告知下葬的日期。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当有人来迎接时无论长幼都要磕头。

在死者死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要将尸体入棺,叫“入殓”。死者在入棺前要为之整容,如剃头、刮脸、擦洗身、穿寿衣等,再用白绸掩面。

死者入棺后停放在灵堂里,亲人要日夜轮流守候,叫做“守灵”。一般棺材停放三到七天,在此期间,逝者的亲戚朋友会来吊唁。“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的重要内容,其礼数、方式由于死者关系的远近而决定。死者的子女接到讯息,要先哭悼,然后尽快奔丧,临到家时要“望向而哭”,出嫁的女儿,有的甚至一路哭来。到家后,先在灵前跪叩,哭悼,直到有人安慰才起。亲朋好友虽不像孝子那样,但也要表现得比较悲痛。亲友吊唁,孝子要迎接陪同。亲友前往吊唁时,一般都要携带礼品或者礼金。

接下来就是丧葬礼俗中最重要的环节——“出殡”,也叫“出山”。出殡之前,先要辞灵。先装“显食罐”,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在瓷罐里。出殡时由大媳妇抱着,最后埋在棺材前。然后是“扫材”,即把棺材头抬起,孝子放些铜钱在棺材下,然后用笤帚、簸箕扫棺盖上的浮土,倒在炕席底下。

以下为出殡的程序:

先转棺,将棺材移出门外,再抬起棺材头,备好祭祀用品,由礼先生主持礼仪,丧主跪拜。抬棺即将起行,送葬队伍也要准备好,一般是长子打幡在前,次子抱灵牌,次子以下的孝属们持过着白纸的“哭丧棒”。准备妥当后,即可起杠,起杠之际还有一项礼仪——“摔盆”,即把灵前祭奠烧纸所用的瓦盆摔碎。这个仪式十分重要,摔盆者一般是死者的长子或者长孙,或者关系特别近的人,如果无儿无女而不得不让别人摔,摔盆者就会与死者关系变近,甚至确立财产继承关系。摔盆讲究一次摔碎,而且越碎越好,因为按习俗,这盆是死者的锅,越碎越便于死者携带。瓦盆一摔,杠夫起杠,正式出殡。送葬队伍随行。

送葬路程中设茶桌和路架棚,对丧家表示哀悼和慰问。茶桌供孝子和亲友饮水,孝子要跪下叩谢。另外一路上还要路祭,祭奠亡灵,遇有路祭,送葬队伍一般要停棺进行祭祀和答谢,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依次进行三叩九拜,祭奠完继续前行。

到达墓地后,再次整理基坑,把随葬的显食罐、长明灯放在墓坑,扫去脚印,然后把棺木放下,由丧主铲土掩棺,堆土成坟。丧礼完成。

在亲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其家人必须在生活方面进行节制,以表示对亲人的哀悼和思念。这就是“居丧守孝”。古时候孝子一般居丧三年,期间不能唱歌跳舞,不能娶妻纳妾,而且半月之内不能吃肉,五七之内不得理发等,礼仪繁多,要求严格。在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但仍有人居丧,只不过比古时候时间短得多,也简单得多了。

第四篇:黄梅县 丧葬风俗

黄梅县

丧葬风俗

黄梅人常把老人的自然离世说成是“回老家”,把“丧事”看着送老人“归去”隆重操办,并称之为“白喜事”,体现了豁达的“死亡”观。

备葬。

旧时,富豪人家自选基地,读书人自写墓铭志,给自己做斋;一般的也给自己烧点纸钱,更多的还是备棺材、备寿衣,多数是敦促子女准备。旧时,“寿木”品种很多,“十个兜”、“十二元”、“芭茅缝的”、“顿缝的”、“简材”等,前两种是富贵人家、有身份的老人用的,“简材”则是极贫穷家里的老人用的。老人“倒床”之前,有的还备好“兜”、“被”寿衣寿鞋、头巾布。这些东西现在一般不备,有专门商店,临时再买。

丧葬,自然死亡(即寿终正寝)与非自然死亡的不同。

(一)寿终正寝的

黄梅人把去世的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叫“落平”。在长辈病危时,小辈们都要守侯在床前。这叫“送老”,作为尽孝的标志,就是远在异地的也要想方设法赶回家,给长辈送老。由于某种原因没有赶回家“送老”的,会歉疚遗憾终身。“落平”后,家族中年纪稍长者给亡人“小殓”和烧床草。小殓是给亡人洗浴、穿寿衣、外黑内白,鞋子是软底,帽子黑色,方形如口袋,腰间系子孙带,一岁阳寿一股。穿上纸钱,至少要100个。城镇人让亡人现代着装、化妆,之后,把遗体移到椅子上坐着,头枕钱纸,脚下垫块土砖,手捏饭团和鸡蛋,有的地方把遗体放在门板上躺着,脚朝门口。面前放张小桌子,上面摆上油灯、香炉、鱼肉饭茶酒等祭品。烧床草时,要量升把米,抓把茶叶,均匀地撒在床草上,然后点火,省得今后“叫饭”。

老父老母一般要在室内停放三天,亲戚、朋友、同堂族人、闾里沿邻“烧热香”,孝子跪拜相陪,现在人还送一点现金,叫香纸钱。“烧热香”的人越多,主家越有脸面。主家要着人报丧,报丧的人一定要在亲友家里吃顿饭,不吃饭的至少要喝一碗茶,端一下人家的碗底,这期间不能扫地,不能进行环境整理。

1、进材,正规叫“入殓”,由家庭中或村里的年长者来办理。至少3人。先在棺材底部铺一层石灰,多少随意。并用白纸包石灰做几个灰枕,之后,用“兜”托着遗体,盖上被,抬在棺材里,倒上石灰后,给亡人洗脸,水用饭碗盛着,洗脸布是孝子荷包,洗后将碗摔碎,这叫“摔盆”,然后盖上棺材盖,最后将一捆长约尺许的木片柴和一钵米饭放在盖上。推行火葬后,直接把遗体抬到殡葬车里,鸣鞭送行,路上丢纸钱,把遗体推进炉里时,亲生人会喊:“××,快跑,火来了。叮嘱亡人避火。骨灰装在骨灰盒里或罐子里,现在,一般都是火化后将骨灰盒放在棺材里,也算“入殓”。

2、封棺。是丧事中最为重要最为隆重的一环,请道士念经,旧时,富人家还要观灯,做斋。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破四旧,多以生产队为单位开个追悼会,80年代后又用道士,本世纪有的人既用道士,又开追悼会。

封棺前,要请道士看日子,定时辰,特别是办孝服,孝服由穿在身上的孝衣、搭在头上的头巾和孝鞋三部分组成,白色,孝衣不锁边,不缝扣子,长至脚跟。头巾,孙子辈的为红色,重孙辈的为绿色,孝子着孝服用单股粗草绳拦腰系住,搭头巾时,先在较窄的一边两角系上“麻”,将这边从额前包过,换到脑后用“麻”系住,这就是“披麻戴孝”。服孝期间,男人不准理发,女人头上不戴花,一直到满七。

道士提前来,做灵牌、安位。如果亡人还有长辈,灵牌纸就用蓝色,写表文,向天界、地府报告死者的籍贯、姓名、生卒年月、生平简介,跟介绍信相类,写孝单,对在世的家族成员、姻襟表亲,姓甚名谁,与死者的关系,由亲到疏,一一登记造册。缠“杖”,就是“哭丧棒”,竹棍或木棒,长1尺5寸左右,缠上白、红、绿三色纸条。

扎幡 封棺开始,道士换上法衣,就是戴上礼帽,穿上黑色的长褂,孝子孝女们穿上全套孝服,男子手执哭丧棒,所有参加葬礼的人(包括出力的、放炮仗的)都戴上头巾,焚香烧纸鸣鞭后,道士边敲锣边念经,(较富裕的人家要用多个道士)。孝子多次跪下、爬起,念完“孝单”,便放炮封棺。封棺毕,便是出殡,一般为12人,或16人,主家发毛巾或力士鞋,出殡前要备好龙杠,放好“力”,开好井,备好下葬的石灰,封棺一结束,出力的头扎白巾,一涌而上,一声“来呀,喔呵呵。”将棺材捧至堂外,扎好龙杠(上乡是抬丧,龙杠扎在棺材下边;下乡是拖丧,龙杠在上),长孙骑在棺材上。

3、出殡送葬。引路幡走在最前面,接下的是祭轴挽幢,孝子伴棺两侧,碰上沟坎挡道要下跪行礼,亲友跟在棺材后面,最后一个是丢纸钱的。最近20年,走在前面的引除引路幡外,还有花圈;旧时只打锣,现在是吹洋鼓洋号。出殡路上,出力的都要触角,说是越“触”越“发”,“触角”时孝子要下跪,不“触角”主家会不高兴。现在,大多数人家要游柩,就是抬着棺材故意绕远,棺材经过人家门前,都会“接香”,孝子要向“接香”人家跪叩大礼,给礼品,现在一般是一条毛巾,一包香烟。现在,出力的人会“敲杠”,向送葬的亲戚朋友要点钱,这种作法不带普遍性。

下葬有很多程序。

暖“井”,摆“王“字,抢“暖盘”,道士“喝断”,然后才封土掩埋。上世纪50年代以前,有的人家对老人的棺葬先停葬。两三年后正式下葬,叫“葬坟”。下葬后的第三天复土(又叫“峦坟”),子女们要带着工具,把新坟堆高堆大一些,讲究的人还在坟上栽两棵松、柏,对老人的新家进行整理。

4、送油和叫茶。亡人离世的当天晚上,孝子和亲属要去村土地庙送油,带油把和草墩子去,草墩子中间穿根棍子。烧香纸放爆竹后,从原路回家,连续两次。叫茶在第三天晚上进行。打扫整理亡人房间,床要铺平。先去土地庙,烧纸放鞭后,孝子带头呼叫三声:“××回来喝茶”,其他人随之,返回后,分别在灵位前、房间里、堂屋里,凡是亡人在世时生活的地方,都要放上茶碗加茶;最后一次在家里大门口,孝子抱着灵牌要梯子上呼叫,进屋后,将所有的茶碗倒满。

5、做七。七天为一“七”,共七个,一、三、五、总四个“七”要请道士“做七”。“五七”由出嫁的女儿做,以女儿为主,请亲属吃饭,所有开支由女儿承担。“七七”之内,孝子不能进行理发、修面打扮自己,不能参加如看戏之类的娱乐活动,不能去三朋四友家串户和交游,这叫做“守七”。如果七个“七”中,没有一个碰到农历日期中缝七的日子,孝子们要为父或母出去讨“七”,穿上全套孝服,手捧笸箩,挨家挨户乞讨钱米,给亡灵做“七”。

满七之后,一切都恢复正常生活。孝子要“叫饭”,一日早、中两餐,直到灵位“上祖宗”为止。“上祖宗”就是请道士把安在家里的“灵位”请到祖宗牌位上,亡人从此成了祖宗。老父老母要在家座位三年才“上祖宗”,年纪稍轻的一年就“上祖宗”。老父老母在“上祖宗”之前,还要做百日、做周年。

6、烧馨香。新年的正月初一至初三,亲戚朋友到亡人灵前烧香,主家年前要买灵屋,写好挽联,旧时,老父老母要在家座三年,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黄纸,第三年用绿纸。现在大多数人家只贴一年。后两年干脆什么都不贴。烧馨香的东西不准带到别人家。

(二)非自然死亡

丧规有:不到死亡年龄的,小伢叫夭折,跑了。父母虽然伤心,但前来劝慰的人却是咬牙切齿,骂死孩子是“扯谎(黄梅话读“拆呸”音)的”、“游河僧”,简葬之。“死于非命”的,吊死的要请道士解吊,“烧梁”把亡魂解救出来。溺水死的要“接亡”。就是请道士从水里把亡灵度上岸,接回家,女人难产或月子里死的,澡盆、雨伞、梳妆盒都要送到坟地。丧葬禁忌;在外面死的人不能进屋。时、日相克的出殡时回避。棺材从堂屋抬出放下及棺材放到墓穴时刻要避开,不能让棺材压着自己影子。出殡时,不能在他人门前停棺,不能走回头路,不能走错道,打引路幡的不能回头看。墓穴不干上、为欺邻。产妇死不进祖坟山,不能埋在路边。

(三)丧葬新俗

近20年遗体大都经过火化。戴黑纱替代披麻戴存,骨灰盒存放公墓。曾有一段时间,开追棹会代替道士封棺。

追悼会的仪式是一般是:(1)某某某同志(大人)追悼大会现在开始;(2)奏(放)哀乐、鸣鞭;(3)全体肃立。(4)向某某某同志(大人)遗体致敬,三鞠躬。(5)默哀三分钟,默哀毕。(6)献花圈。(7)致悼词。(一般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歌颂其美德,激励后人)。(8)代表讲话。(9)亲朋故旧宣读祭奠文字。(10)主持人宣读唁电、唁信和送花圈、挽幛者名单。(11)家属代表讲话。(12)礼成。(程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

第五篇:丰城民间丧葬风俗

丰城民间丧葬风俗

丰城民间丧葬风俗

1.走人 丰城丧葬文化礼俗丰厚,农村有人故去了,还得请族下老于世故的人来协助办理丧事,否则乱了礼套,会得罪亲友族客,还会连累村上挨骂名,说村上不懂道理,家间没有人。一般在乡村自己屋里正常死去的人(在村外死去的人不准进屋),儿子孙辈一定要守在 身边守着长辈落气,人一落气,先看时辰。接着马上就要响爆竹,爆竹的声音会通晓全村的 人,某人现在去世了。乡里作兴红喜事请上门,白喜事赖上门。村里的人听见爆竹响,同一 房族的人马上就会上门问怎样安排,需要那些人做那些事。同一宗族的人也会作好要做八仙 的准备(抬棺材的八个人,有时葬地路远,还得用双八仙,十六个人轮着抬)。放了爆竹过 后,就得马上将死者的手脚牵直,把手足头脸摆正来,否则死去的人的手脚马上会僵硬了就 不好弄。接着就要穿了拖地的长袖白褂,用水壶到村里的水井里提一壶水来为死者净身。以 上这些事是孝子必须在死者身体尚未冷却之前做好的事。

2.族人理事 待将死者的身子抹干净了以后,家人就会帮着给死者穿好贴身的寿衣,并用丝线穿了一 块银子放在死者的口里,丝线的二个线头往外挂在口角,这个寓意是为后辈人都能开口说话。在这个时间里,族房下善于理事的人也早就来了,便着手吩咐写字贴,比如孝子不想把丧事 搞得很大,就在大门上贴张:‘寸草片纸不敢领受’的白纸条,远房的族人与亲友知道贴了这 样的字贴,便不会送丧礼上门。如果在大门二旁贴上:思亲千年难忘、驾鹤西去、赴王母会、升天成仙等舒瑞的字样,亲友就会送来丧礼,不是同一房族的本族人也会合起来送财礼。3.道士进门 接着就是请道士算时辰,那个时辰下榻、破土,那个时辰上棺,那一日喃材,那个吉日 能出殡,那段良辰能下葬,死者的生死时辰与在生的人有那几个时辰里的冲突,这些人在那 几个时辰里不宜站在死者的棺材旁等等。道士会把这些有关本次丧事的禁忌画上一个符图,贴在壁上,理事的则会按照符图上注明的日期安排其体事宜,告知某时辰出生的人应该回避 某项仪式。道士在画写时日安排表时,会考虑周边邻村有没有在近几天出殡的人,不能与其 它的亡人在出殡的同一条路上发生迎面相遇的事。

4.下榻停尸 下榻就是把死者从房间的床上搬到到厅堂的地下来,因为地下凉爽,尸体能多保存些时 间,厅堂的停尸位置选在中堂栋柱前面(顶着屋粱的屋柱,不得在屋粱后面)靠壁的一面。下榻前,地上铺垫一层嫩嫩的响沙,响沙上面盖一床薄丝毯。下榻一般都是在当天下午与死 者的生死时辰没有相冲的吉时,下榻时先响爆竹,孝子则跪在床榻前口唱:请父或(母)亲 下榻。家人则将死者抬到厅堂停尸位置上去,头朝外脚往内。死者头部垫一叠纸钱,脸上遮 盖纸钱一张,二个半握的拳头里各握卷起来的纸钱几张。马上在头顶部位放好香炉、焚钱盆,点上燃香三支,烛二支,焚纸钱,响爆竹,孝子又是三通跪拜。道士会画上一道:‘x 天师 弟子 xx 在此.各路小鬼不得近前’的镇邪符贴在停尸的旁边。现在有的人骂人说‘挺尸’,指的 就是人在这段时间的事。

5.守灵 做孝子的夜间不能睡,得通夜守灵。不管是在地上停尸,还是上棺以后,只要是在出殡 前,孝子都得通夜守灵,不得闭眼偷睡。特别是在地上停尸时间,夜间会有老鼠去偷吃死者 的眼睛。自死者闭上眼睛以后,所有帮忙做事的人,都在死者家里吃饭,一般是八个人一桌,早 上四到六个菜,中晚六到八个菜。

6.丧礼 如果丧事会收礼,第二天便会有人送礼来,送礼都是在上午送,下午不能送礼。丧事礼 也是有规矩的,如死者二夫妻中死了一个,礼品必须是单数。通常丧礼是千响以上爆竹一挂、一尺以上红烛一对、长香三根、草纸一刀,布绸若干,礼钱若干。单数双数,在草纸与礼钱 上区分。客人送礼来,理事负责将礼品收下,写上送礼人与死者的关系,礼品数量。根据送礼人 与死者关系,或是孝子或是死者的侄子,反正是与死者的血缘至亲,或站或跪(根据送礼人 礼札上写的称谓)在死者旁边接应,待送礼人在死者头边或跪或揖后,将送礼人扶起。送礼 人如果是年纪小,辈份比孝子也小,但礼札上写的称谓是代表与死者关系要大的名誉来赴丧,孝子也得跪接。送礼人在行拜揖礼的时候,帮忙的人得在门外响爆竹。送礼人拜揖完毕后,就到一旁去喝茶,远客留住,近客则会回家,客人除了依照地方习俗行各段节拜揖礼外,其 它无事。

7.探井 通常是在第二天,孝子就得领着家人去墓地探井,无论是原先砌好了墓基,还是新挖墓 室,都得在出殡前先将墓室挖整好。一般是长子身着拖地长衣,捧着道士画写的开山码子去 山上探井。码子就是死者去阴间的通关文牒,通关文牒上画写:今有 xx 仙人,特奉阎王 x 剌令,于 x 年 x 月 x 日,前往 x 山 x 地就位,各路诸神莫得阻拦。xx 天师弟子手札。孝子 一行人到得看好的墓地前,先烧开山文牍,焚香放炮,孝子跪地呼叫:父或(母)亲大人在 上,孝儿为父或(母)亲开山。尔后举开山锄在地上啄锄三下,其余事由家人完成。如果是 新挖墓穴,在挖的过程中发现新穴下有先祖墓穴,得立即焚香点烛放炮,赔礼道歉,将土回 填好,重探新穴。待得新墓穴整完后,孝子得跪地牵开衣兜,双手捧一捧红土回家。孝子出 门探井,探井回家,都得响爆竹。

8.上棺 一般天气冷,死者得在屋里停尸三天,在出殡的前一二天下午或傍晚上棺。上棺时女儿 儿媳都得站在棺材两旁哭泣,哭辞一般是说好话,称赞死者生前对自己如此这般爱抚,今后 自己缺依少托等话语。儿子女婿则依次穿着孝衣排列在棺的一边,长子按照从地上到棺材里 的顺序口唱:‘给父(母)亲 xx’。有的是在地上给死者穿戴好全部的衣裤鞋帽,有的是在寿 材里穿戴。每一个环节都得燃放鞭炮。丰城地方乡俗,棺材为省装,头部四块板木都往外面翘起,好象狮子斗架样式,头部显 得特大,特别是棺盖向上翘得很高,顶尖上部还往前面呈伸出状。棺身通漆黑色生漆,回头 上或写福寿字或图楼台悬廓画。上棺时,棺材是放在厅堂的正中(栋柱前段),头朝门外。材的下面用二条扎实的椿凳 乘到。寿材里早垫好了灯草、棉被,八仙把亡人入得寿材后,盖好盖被,脚下放好甑皮(蒸 饭用的锅型蒸笼),头边放好盅盏碗筷。再是女儿媳妇用死者生前用过的旧衣旧被撕成碎条 块,垫塞在死者身体周围,一边放塞碎条棉,一边放用纸钱包好的石灰小包,死者多少岁,就得有多少个石灰包。这些东西的主要作用是使死者在寿材里不能摆动,因为在把死者抬到 墓地去的路上可能会是崎岖不平,抬扛的时候会产生波摇。亡人上棺摆置好了,就合上棺盖,但还不能下钉闩死,得用钱纸垫起一条缝来,待得出殡前孝子儿女及所有的至亲都看上最后 一眼,才能下钉合盖。一旦下钉合好了盖以后,再也不准打开棺盖来。9.喃材 喃材是在出殡的头一天晚上进行,待吹打、锣鼓、崽里(戏班)排好阵势,先由孝子在 寿材前三跪三拜,再是女婿、儿媳、女儿、侄辈、孙辈依次礼拜,再是朋友、亲戚,族下邻 里一一参礼拜揖。这边施礼的施礼,那边吹唱的吹唱,铜锣吹打、鼓钹琴笛一并奏鸣,爆竹 通响震天价地燃放。如果死者年龄在花甲以上,在喃材吃的晚饭里,妇人们在开甑时会用小 盅合上几盅饭团,要小孩拿碗装了拿回自己家里去吃,意思是吃了能延寿。如此热闹直到三 更天,众人小餐一顿后,又由道士领队,到村子的西头出煞、望家乡。出煞是由道士唱煞经 扫除冥道上的一切障碍,念归经召死者魂魄回家看家乡最后一眼。这一阵势在拂晓前要结束。以上形势所有参拜者都得穿戴整齐,孝衣、丝麻,各司其是。

10.孝衣丝麻 孝衣丝麻,各有规矩。孝子头顶竹编的箍管,箍管罩住长条拖巴(孝布),拖巴的长度,是孝子站立走动时巴尾还得拖在地上不少于一尺,其意义是孝子用拖把扫除亡人在去路上的 灰尘、路障。孝衣要罩过膝下,孝裤裤头拢在腰间,用左搓方式搓成的草绳扎住腰间裤头,足下须蹬草鞋,草鞋前端须扎苎麻,足底腕部用左绳圈扎三圈,小腿部位打扎绑腿。女婿是 郎当半子,拖巴也得拖地,但比孝子的短,其余一样。女儿儿媳也是孝衣孝裤孝鞋,头上扎 戴顶风白帽,右脑后披一束长度在一尺以上的丝麻,鞋上前首缝白麻一圈。侄辈、外甥以丝 麻扎做白布头帽,白衣不白裤,拖巴飘垂至大腿股下。其下子孙均得披麻戴孝。所有亲友、房族、或比亡者辈份大的也得在胸或臂部挂麻示意。但凡丧事,都是唯死者唯大。丧事寿衣 不能有缝,孝衣不能开叉。

11.出殡 出殡的那天早上日出一竿前须将早餐收拾完毕,孝男孝女阵色全齐。八仙首在厅堂将未 下钉的棺盖移开,道士和八仙用一根直墨线按在寿材的头脚部位上面,然后把死者的鼻尖腰 腿摆得与墨线在一条线径上,二个微微张开的脚尖呈八字型分排在墨线的两边,孝子逐一检 视后,又是一番依次告别式,待所有人都没有半点说法后,便把棺盖合好,最后由入仙将竹 钉一锤钉将下去。中国俗有一句“盖棺定论”词语,说的就是这一刻时间。盖棺后,八仙把龙杠架在棺材上(龙杠是用一根纹路至密的独木红心杉料做成.长一丈 二尺),再用一寸粗的麻绳将棺材绑缚在龙杠上。又将二根翘杠前后各横一根在龙杠下(翘 杠长一米八.榉木)绑定。翘杠的二头又各分别直绑一根小翘扛。(檀木)再罩上龙凤棺套(龙 凤套是用竹篾扎编成一个框架.再用樟木雕的一只龙头放在竹架上.又用丝绸织的一块大布料.上面绣了几只凤.罩住整个棺材),再让一只活的公鸡站在龙杠上(活鸡的脚上缚绑一个红布 袋,袋里装 一些钱币),叫做公鸡(神鸟)踏杠。接下来就是棺材出屋,做女的扒在灵柩左侧跳足大哭,女、为媳的扶住材身右边鼻涕眼泪。媳哭灵从这时哭起,一直要哭到整个神场告别仪式结束、扒扶灵柩送到村外大路上为止。这一切都是在响炮鼓号声中进行。

12.行礼 棺材是抬到村中的神场上去,摆开阵势,让所有的送葬队伍人员向死者礼拜告别。在告 别仪式里,所有的亲朋都得按礼规穿戴,丝麻不乱。礼拜原是从孝子做起,以下依次礼拜,均是三跪三拜。在行礼过程中,丧务主事则站在孝子的身边,指示对那个行拜礼的人孝子要 怎样回礼。除房族子侄拜时孝子站在棺材一侧不动,对房族长辈、朋友外戚的跪拜,孝子都 得以跪相对,长辈戚友三拜完毕后,孝子还得上前以手做个扶起行拜人来的表示尊敬的礼。神场拜礼中,只有尊房族长比死者年龄辈份大的,才行长揖礼,其余都是行跪拜礼。八仙是 最后行礼,完毕后,孝子得双手捧传盘,举过头顶,传盘上盛烈酒一壶,盏八只,八仙分别 饮过一盏烈酒后,由八仙中的主事重新将八个酒盏洒满,再由八个人分别将盏里的酒洒倒在 棺材的周围。至此,这才方可起杠出殡。整个礼拜过程都是吹打不停,鼓锣相击,爆竹不断。所需时间不少于二个小时。在行拜礼仪式过程中,有理事会把送葬队列编排好。派一个村族中善于处事的青壮年人 在出殡队伍出发前半个小时动身探路,如果在出殡的路上遇有娶亲的,则及时告诉对方作个 回避。如果遇上前后有同路出殡的,则同对方商量,二支队伍隔开半个时辰的路程来走。要 是遇上双方都是出殡,要从反方向迎面对着走的,首先要看是在那方的地盘上,不属于这块 地盘的就要远远的让路,如果双方会迎面碰头的地方发生在都没有份的路段,这就要看谁的 势力大,一般势力小的会自动让路。如果双方都坚持不让路,这个就是真正的“死对头”,所 谓“生冤家.死对头”就是这样产生的。遇上这事双方就得回家喊人抄家伙来打大架,打赢了 的一方会将对方的棺材从路上移开让路,但不会伤害死人,只会打死活人。

13.迎街 在送葬的队列里,走在最前面的是二个童男童女,分别手里举着一根长长的有梢的竹篱(叫做纸淼几),上面飘写着:‘金童玉女领路’,在前面领路。第二是丢纸钱的,放鞭炮的(棺材后面还有一个放鞭炮的)。纸钱从村中丢起,一直要丢到墓地,这些钱叫做‘买路钱’,意思是拿些小费给豆子小鬼,好叫小鬼们在出殡的路上不要别生枝节。这中间有一个挑箩担 的,箩里尽装爆竹、纸钱、香烟、红头布(白色的布)、一壶白酒、糊判三生(肉、鱼、蛋,分别代表猪、鱼、鸡)。在出殡的路上,有会经过人家大门口平时有些关系的人家,这户人 家如果在路上点香烧纸放鞭炮,孝子走到这里必须行个跪拜礼,丢纸钱的会从箩里拿一块红 头布给这户人家,并请这户人家吃酒。路上有其它姓氏的村庄,凡是从本村嫁出的女,都会 在路上迎面点烛燃香放炮。走在第三的是铜锣,(铜锣有二面.一面薄的响锣.一面厚的声音沉 闷的重音锣.这种锣中间有一个回音的圆窝)。

14.孝子 孝子手持柳条扎做的狼牙棍走在第四(用白纸裁剪成不间断的丝条.卷缠在柳条上.柳棍 条上象似长着无数个狼的獠牙),孝子手里的狼牙棍有二个作用,一个是吓跑路上的野鬼,二个是万一有八仙因鬼魂压身抬不动棺材,孝子就手持狼牙棍敲打这个被鬼魂敷身的八仙,使他脱险。孝子在出殡的路上流的鼻涕是不准揩掉的,眼泪也不但揩。所谓涕泪长流,指的 就是发生在出殡的路上。

15.灵牌 走在孝子后面的是长孙,长孙二手捧着死者的灵牌,上面由道士注写:x 公.讳 xx.x 府 君之灵位(现在端的是死者生前画像)。灵牌后面是吹打,吹打一般是请一对,(有请二对的.还有一对在棺材后面走)。吹打后 面的是喜帐,喜帐是送礼的亲友送的各式被单绒毯、丝绸绫罗,理事早己在礼品上面注明了 送礼人与死者的关系,按分辈大小依次排列(现在有的用花圈代替喜帐.也有花圈喜帐并用)。后面再是锣鼓琴笛、崽里戏班。

16.靠灵 锣鼓后面才是八仙抬着棺材,女人们在旁边扶柩簇护,边走边泣。龙杠上的神鸟(公鸡)在八仙的步履节奏中一啄一啄,首尾二翘。路上行人则在一边指指点点: 那个媳妇平时最泼,那个媳妇是在哭假的等等。17.亲友 一应送葬队伍都在棺材后面走,所有的人身上都得有白麻,或头上或胸前,或肩或臂,有的手里拿着白色的花束。均是表情严肃,不得说笑。列队全部走出村子时,抬凳(凳是在路上停下来时放棺材用)的最后会在村头路边点燃 一个‘冷把’,冷把是用干稻草接扎成约五尺长的草束,将点燃的冷把燃头朝下,斜放到路边 低向处,冷把不会有明火,它会自行闷烧掉。冷把的作用一是烧去死者从前的过错,二是死 者的魂魄晚上要回来时进村有光亮,不会摸黑。

18.收帐 出村上了大路以后,队伍稍停作短暂歇息,女人们和不得上山的亲友都回去(规矩是女 人不准上山)。喜帐也全部收起拿回去(现在多了花圈.花圈得拿到山上去)。所有亲友送的 礼品,除去香烛纸爆、金钱,其它的床布丝绸由女儿媳妇平均分配,算作是托福延寿。女儿 靠了灵的,应得双份,有女儿因故不能前来的,没有靠在棺材身旁哭的,不参与分配,死者 身上穿的衣被,也都是女儿负责出钱购办。喜帐分配时间是在丧事酒席办完了,亲友族人都 回去了以后。

19.过桥 出殡路上遇有过水桥粱,队伍得停下来为过桥渡水喝彩。道士把踏杠公鸡拿到手里,高 叫:呼吁呀!仙人过桥。一句龙头,xxxx。二句龙中,xxxx,、。三句龙尾,xxxx。后面又是 几轮高叫呼吁呀!尽是捡得好话来高声喊叫。道士每呼一句,吹打锣鼓就得回应一声。孝子 则手持狼牙棍跪在桥头西边,为死者能安全过桥默声祈祷。道士喊叫完毕后,随之用手掐破 鸡冠,将鸡冠血滴几点在酒盏中,将酒洒在桥前路的当中。又走到棺材边,以手指弹掐几滴 鸡血在棺材的周围。一应停杠起杠,喝彩前后,都得连放爆竹。这只踏杠的公鸡完成任务后,归道士得了,道士也会拿去卖,不敢自己吃。棺材过桥时,孝子跪在桥头要颤颤唯唯地口念:父(或母)亲过桥。道士是专项,与鲁 班等其它儒佛玄不是一个行当,他一路上念的就是:天师弟子在此,请诸神回避。小鬼不得 靠近。

20.呼吁 传说这个‘呼吁’是鲁班的第一个徒弟,这位呼先生曾因妒嫉心里得罪了鲁班,后来事露,便躲到龙王那里不好意思出来。但鲁班还得觉得这个徒弟是年轻莽撞,属偶然犯事,早原谅 了他,并多次叫他出来为人们做木工活,但呼吁终是认为自己无脸回来,不肯现世。为了体 现为师的度量(胸怀),鲁班定下二个规矩:

一、天下所有木工(造屋的叫大木,做家具的 叫小木,造船的叫驳木,雕刻的叫花木。还有车木、圆木、榨木、棺木等等。所有木工,统 称博士)的斧头,都不能将斧把穿透斧头孔的前端。此一是告示手艺人莫出头逞强,二是留 下这个斧窝给呼吁藏身。

二、所有博土动斧开工、造房做屋、逢水过桥之前,都得高叫呼吁,因为呼吁是所有博士的师兄。

21.入山 到得墓地后,先是八仙整理墓穴,检查有无叠坟现象(意恐穴下会有先人坟墓)。道士 验正方位(墓穴朝南.男性偏西 15 度),顺着朝向往前望去无明显视觉障碍。一般送葬队伍的行走路径,都会选在人多走的大街上或邻村互通的大路上游迎宣示。在 这个时段里,另有一拔人早把石灰(或糯米蒸好的饭)、石碑(含支垫石.镇墓兽)、廓砖(有 的还另有一副木棺椁.套在盛了尸体的棺材上)、麻蒿(芝麻杆)、丧葬队伍人喝的饮用茶水,搬运到墓地去了。道士把墓穴定好方位以后,八仙就放火烧麻蒿,一边烧蒿,一边往火里丢 纸钱,麻蒿可把藏在墓穴土里的小虫烤死,也可把墓土烧得有些干结。

22.下材 烧完火土就可以下棺,拿掉龙棺凤套,解去横杠小翘,因坟墓山地多有不平,八仙中选 二个力大的打硬肩(现在有人帮人家担保借钱或担保一件很难做的事,叫做‘石硬肩’,比喻 的就是这回事)扛着棺材到得穴旁,再由众人七手八脚小心栩栩地把棺材放入穴中(大的墓 穴可直接扛下去,小的墓穴则要将龙杠架在穴的二头,然后松绳慢慢把材溜下去)。棺材放 置是头往山上,尾朝山下,石碑是竖在脚下。

23.定位 再是道士用罗盘(指南针)定中,用雄黄画大极图,画镇墓符,孝子女婿众人盯准罗盘 的中心圆,与棺材上方的墨线与棺头棺尾都要在一条线上(男性.指针斜向西边 15 度)。事 毕,孝子跪在穴脚土上,牵开衣兜装住道士丢来的几捧红土,红土必须由孝子一直二手抱着 回家。取得寿土后,道士便往穴周边抛撒雄黄,洒浇雄黄酒。过后,用廓砖的就开始砌廓砖、套棺椁。不用砖的就开始填土。(零六年丰城建桥迁墓,移坟万余座,下层碑记有宋代坟墓.

陕西扶风农村丧葬风俗(合集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