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天气与气候复习》教学设计
编辑:青灯古佛 识别码:24-956542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1 19:14:3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天气与气候复习》教学设计

《天气与气候复习》教学设计

南阳市22中学 罗 丹

一、教学目标: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5.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6.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7.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8.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9.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3.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4.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三、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七年级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首先请同学们细读课标中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大约2分钟时间):

接下来,这节课将围绕以上九条课标逐条展开,就像是“闯关游戏”一样,我们要把这部分重难点各个击破,同学们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鼓舞士气,调动学生积极性)好,现在开始吧!(男生、女生各为一组,在课堂展开竞赛,看哪一组表现更积极、回答更准确、反应更迅速)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课件展示列表,学生对比说出“天气”和“气候”的不同之处,并解决相应的例题)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课件展示常用的天气符号,风向标,卫星云图等,教师指导学生回忆识图并解决相应的例题)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学生独立解决相应的例题)

(承转:我们已经解决了天气的相关问题,那么,气候包括哪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现在,我们来了解气温的分布)

4.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课件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等,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每个规律对应的影响因素,并解决相应的例题)

(承转:以上是气温的空间分布,那么降水的空间分布如何呢?)5.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课件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等,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每个规律对应的影响因素,并解决相应的例题)

(承转:气温、降水不仅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而且在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变化特点)

6.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教师指导方法示例,学生对照学习归纳某地气温、降水特点,进而整合归纳某地的气候特点,用于解题)

(承转:例题中的德国汉堡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这种气候叫做“温带海洋性气候”,那么全世界有多少种不同的气候呢?气候是如何分布的?)

7.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学生读图找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师指导方法示例,学生学会归纳某种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学生从图中归纳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大致规律、分析这些规律背后影响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

8.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9.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直接通过典型例题挖掘回顾知识,学生选出答案并说出原因)

(承转:由此可见,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有趣的联系!)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天气与气候”,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地理阶段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我们要学会把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利用地图分析解决问题,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这样就能顺利攻克学习中的一道道难关!

五、板书设计

第二篇: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天气与气候教案

授课教师:李诗伟 授课班级:116班 授课时间:202_/11/04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4、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区别天气与气候;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学法指导】

1、“学习有用的地理”。从生活实际入手,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有用的“地理”。

2、“在游戏中学习地理”。天气预报的符号多且不好记,怎样才能快速有效地记住呢?我采用比一比、试一试,进行看图识天气抢答比赛和模仿秀等游戏,帮助学生记忆。【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你们觉得外面怎么样?阴?晴?冷?暖?这些都是描写哪些方面的知识?(生:天气、气候)我们常说的天气与

气候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它们有区别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天气与气候。讲授新课:

一、天气的概念及特点

1、课件展示:今天晚上到明天,郑州,晴转多云,偏北风五级,最高气温16ºC,最低气温8ºC,请同学们注意这则天气消息传达了哪些具体内容?你能说说天气的概念吗?(学生小组交流,请同学们描述天气的概念)

2、师讲解: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雨等的大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近地表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从同学们的回答看,我们不难知道天气的特点:(学生回答)短时间、具体状况、多变性。

3、让学生说一些描述天气的词语或谚语。

师:“光靠谚语是不能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即 “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下边老师交给你们简单的观察、记录天气情况的方法。

二、天气预报与常用天气符号

1、播放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播报顺序、内容。

2、识别天气符号:打开课本58页主要天气符号图,请用语言叙述这些符号的特征。

3、讲解风力风向符号:风杆、风尾、风旗、风级、风向。

4、记忆天气符号:

(活动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的比赛,看哪一组记得又对又快。

(活动二)挑战主持人:熟记了“天气符号”屏幕展示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发布天气预报。

5、讲解:卫星云图的判读。:

引导学生分析卫星云图作为一种航天照片,各种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事物。绿色代表陆地,蓝色代表海洋,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愈浓,下雨的可能性就越大。

6、学以致用:(1)请同学们判断出课本第58页的“卫星云图”上我国的青藏高原和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天气?(2)完成课本第59页活动第2题。

师:让学生谈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引出“气候”,然后让学生读书,掌握气候的概念与特点。

三、气候

1、概念: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列表总结:天气——短时间、多变;【概念略】

气候——长时间、稳定性;【概念略】

3、判断下列词语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①风和日丽②暴风骤雨③四季如春④阴转多云(让学生判断,目的是正确区分天气与气候)。

4、大气环境监测:阅读“大气环境监测”,让学生知道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大气的质量,列举一些事实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问: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哪些事呢?(学生分组讨论)

四、天气和气候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举行一个小小辩论会,学生自由谈论教师做好指导)通过师生辩论,让学生了解当地的天气和气候对身边的生产、生活的影响,教育学生看问题要从事物的两面性去分析。【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学习的收获。

【板书设计】:

一、天气和气候

1、概念

2、区别

二、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白色----云雨区 绿色-----陆地 篮色----海洋

2、常用的天气符号

3、简单的天气预报

第三篇:天气与气候 教学设计(定稿)

天气与气候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4、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区别天气与气候;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播放不同地区的图片,展示不同地区的生活环境,说明人类生活的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然后让学生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气候)“那么世界的天气与气候是怎样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吧。”

投影: 第四章 世界气候

第一节 天气与气候

师:

1、播放“上学路上的四幅图”,让同学们思考:这四幅图中分别是什么样的天气?(晴、雨、大风、雪)感受如何?(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回答天气变化快还是慢?)引出“天气”的概念与特点(学生通过读书来回答)。

投影:

一、天气

1、概念

2、特点

师:“天气是变化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每一天的天气状况呢?在民间有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咱们交流一下,看谁知道得多?”(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投影:关于天气的谚语。

过渡:“光靠谚语是不能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看天气预报)

师:“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生:“要靠卫星云图”。

投影:卫星云图。

师:讲解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然后让学生看图回答,青藏高原和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天气?

设问: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根据天气符号)

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活动: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的比赛,看哪一组记得又对又快。

2、选择几个天气符号,看谁画得好。

投影:“相信你能行”(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兴趣中获取地理知识)。

师:结合“沙尘暴”的符号,补充沙尘暴的有关知识,同时让学生思考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经常发生沙尘暴?应采取什么措施?(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投影:“风”的符号,设问:如何识别不同的风呢?(说明:第一,什么是风杆、风尾、风旗。第二,风向的判断。第三,风级的表示方法。)

投影:“考考你”(测试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过渡:“熟记了“天气符号”,假如给你一幅城市天气预报图,你能当一次预报员吗?”

投影:“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发布天气预报(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对天气符号的记忆)。

过渡:“人们知道每天的天气情况,就可以合理安排户外活动。”

投影:课本第59页活动2的图,解答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然后根据天气状况安排户外活动。

师:让学生谈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引出“气候”,然后让学生读书,掌握气候的概念与特点。

投影下面的表格:

天气 气候

概念

区别

学生结合表格把问题写出来(目的是加深对天气与气候的理解)。

投影:判断下列词语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①风和日丽 ②暴风骤雨 ③四季如春 ④阴转多云(让学生判断,目的是正确区分天气与气候)。

阅读“大气环境监测”,让学生知道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大气的质量,列举一些事实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问: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哪些事呢?(学生分组讨论)

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活动:搜集天气谚语,并验证其准确性。

板书设计:

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

三、气候

1、概念

1、概念

2、特点

2、特点

二、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2、天气符号

第四篇: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介绍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别的两个概念。天气预报的学习,指导学生读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

教材提供的大气环境监测的阅读材料,既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又是具有前瞻性,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本节教材特色之一就是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地理知识的有用之处。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天气预报图。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读图的能力,只有会读,才能感知教材,领会教材,抓住重点; 通过区别“天气”和“气候”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双边活动,学会看天气预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知道地理知识的作用,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让学生记录天气预报及空气质量预报的有关数据,使学生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难点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和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运用问题解决法和讨论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11月8日天气忽然变冷的录像,调动起学生的情感积极性。然后转而说明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因为地球表层覆盖的厚厚的大气层发生了变化。我们在感受大自然给予恩泽的同时,又遭受灾害性天气的侵扰。因此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并揭示气候现象的真实面目吧。

电脑展示:

1、天气预报的天气多长时间?(24小时)

2、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气温、降水、风、等等,导出哪些是描述天气的语言)过度:根据天气预报录像,我们来归纳一下天气的含义。

展示问题:

1、什么是天气?(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段内的具体状况)

2、对天气状况我们怎么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

3、天气的特点有哪些?(短时间,不稳定、多变)

过度:那么天气与气候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

1、气候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概括)

2、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表格(引导学生完成表格)

3、天气和气候描述语,(让学生上台连线)。

过度: 在天气预报中,我们常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天气状况,请同学根据教材49页的图,你们快速记忆这些常用天气符号,一会儿进行抢答。

4、卫星云图

(根据颜色判断天气,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

代表降水量越大;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天气晴朗;蓝色代表的是海洋。可以补充:春季发生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沙尘暴现象,在卫星云图上用黄色表示。让学生判断青藏高原和河南的天气状况)

过度:学习卫星云图和常用天气符号,现在同学们来当一次天气预报员。

播放:教材58页图4—3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请一位同学起来说:北京、东京、纽约和悉尼的天气情况)

播放: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师生一起讨论)

本节课堂的总结

七、板书设计

4.1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

1、概念

2、特点

二、天气预报

1、天气符号

2、卫星云图

三、气候

1、概念

2、特点

八、教学小结及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地理知识的有用之处。以同学们生活中所熟悉的天气预报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是怎样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利用多种图像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和多媒体教学是本节课的特色。

为了实现新课程理念,如果给太多时间给学生,而教师没有组织好,课堂纪律可能会出现混乱,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时间的监控,要保证课堂的有序进行

第五篇:《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在讲授了走进地理、地球概况与世界的居民后,安排学习世界的气候。气候是自然环境中的基本要素,也是学习的重点。天气与气候是本章第一节,分为“天气”“气候”“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三框内容。课标要求学生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本课是后边三节学习的基础和铺垫。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向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本课应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动手、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尤其是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所以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辨析过程与实践练习。另外,初一学生生性活泼,课堂形式不宜单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4、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2、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

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学法指导】

1、“学习有用的地理”。从生活实际入手,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有用的“地理”。

2、“在游戏中学习地理”。天气预报的符号多且不好记,怎样才能快速有效地记住呢?我采用比一比、试一试,进行看图识天气抢答比赛等游戏,帮助学生记忆。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你们觉得外面怎么样?阴?晴?冷?暖?这些都是描写哪些方面的知识?(生:天气、气候)我们常说的天气与气候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它们有区别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天气与气候。讲授新课:

一、天气的概念及特点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概念

区别

联系

天气 气候

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阴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晴、冷暖、风力大小等大气状况的综合表现。平均状况。1.短时间的2.多变的

1.较长时间2.相对稳定

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练一练:

下列词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 风和日丽 四季如春 东边日出西边雨 天 气 气 候 天 气

过渡:“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多媒体播放收看天气预报)师:“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 生:“要靠卫星云图”。投影:卫星云图。

师:讲解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然后让学生看图回答? 设问: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根据天气符号)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活动: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的比赛,看哪一组记得又对又快。

2、选择几个天气符号,看谁画得好。

投影:“相信你能行”(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兴趣中获取地理知识)。

师:结合“沙尘暴”的符号,补充沙尘暴的有关知识,同时让学生思考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经常发生沙尘暴?应采取什么措施?(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投影:“风”的符号,设问:如何识别不同的风呢?(说明:第一,什么是风杆、风尾、风旗。第二,风向的判断。第三,风级的表示方法。)投影:“考考你”(测试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过渡:“熟记了“天气符号”,假如给你一幅城市天气预报图,你能当一次预报员吗?” 投影:“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发布天气预报(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对天气符号的记忆)。

过渡:“人们知道每天的天气情况,就可以合理安排户外活动。” 投影:课本第59页活动2的图,解答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然后根据天气状况安排户外活动。作业:

合作探究学习:以下三个问题(多媒体投影)

气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我们和气候变暖有关系吗?

如何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小结:(多媒体投影)

【板书设计】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和气候

1、天气和气候概念

2、天气和气候的特点和区别

3、天气和气候的联系

二、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2、天气符号

【教学反思】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参与性。与以往的教案相比,本教案更加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既注重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传授,又体现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在快乐中获取地理知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使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天气与气候复习》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