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为学服务
此次听了几个老师的课,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每一位教师的课都那样实实在在,不追求花样与繁琐。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体现教为学服务,课堂教学组织、调控从学生需要出发,而不是为了程序完成,关注并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氛围和谐能以积极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多样的方式评价、鼓励学生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组内交流、汇报展示等活动的开展。这也恰恰说明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知识特点已经钻研的非常透彻,着实下了一番功夫。而且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那种被迫式的吸收知识,像是在玩中来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从以上的教学思考和教学活动中,我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要做一些什么呢?
1、教师自身素质是唤起学生学习情感的关键。
在听课中,部分老师教学语言简洁、准确、生与动。引导、设问及时,适度,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重新审视课堂,提高自身素养,开创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首要的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3、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对于我这样一个教龄不长的教师来说,备好课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不仅要学习教学内容,还要在教学理论以及施教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在备课时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教师教学常规指出的方法进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同时利用备课组之便,积极吸取他人经验。备课既注重知识的落实,也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上课前尽可能地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上课过程中重视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果。多学习一些具体教学情境下的应对法则,不断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是很重要。
第二篇: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
【摘 要】在新课改“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宗旨下,科学教师必须在教育理念上,教师定位中,以及教学态度上做出相应的改变。
【关键词】以学定教;教育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很多老师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课改后,广大的一线教师,都在努力体现“以学定教”的理念。课堂教学的现状已经明显改观,教师们也都在为了适应而努力改变着。
一、教学理念上的改变
传统教学的理念在许多方面都与“以学定教”的宗旨背道而驰,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必须在教学理念上做出一定的改变。
1.备课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科学教师在备课时,往往狠抓知识链,强调灌输大于学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以学定教”这种理念的倡导下,我们应当及时地做出改变。
备课应该以学生为主题,在考虑学生学情、学生认知基础,以及学习的知识结构上,针对性地将课程的重难点进行突破。做到深入浅出,而不是将备课的环节进行僵硬化,无法有效地实行课堂机变。
实验课更是如此,科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授课前,必须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情、备学生。科学实验教材的比起其他科目显得更为细腻,所以需要教师充分吃透,才能在课堂上灵活地展现。
2.上课理念的改变
大部分教师对于上课理念的定位都不相同。只是教师们在定位精彩课堂的理念上,往往只定位于自己的教,而没有顾及或者很少注意到学生的学上面。
新的上课理念对科学教师自身的要求很高,不但要求教师吃透传统教材,同时还要求教师能在课堂上提出带有引导性的问题。努力争取一个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尽量减少无效问答或者讲解的时间。
教学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上课理念的改变恰好就是让教师从解决问题的主导人变成引导人,而学生变成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导者。
3.教后反思的改变
无论任何教师,教授任何一节课都会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但是这些东西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化,传统教师们往往很少及时地进行反思。
为了能适应新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及时抓住课后的灵感,争取每课必有一心得。
比起其他科目来,科学这门学科涉猎广泛,教师得到的教育心得也更多。如果没有及时地进行反思,教师的收获将少之又少。甚至在长时间不反思的情况下,教师的教育理念变得僵化,会变得固执。曾经有位教师说过:“在课堂教学中,与科学无关的我们不讲,学生已经学过的我们也不讲,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我们也不讲。”他的出发点是将繁冗的课堂变得简练。一节课只需要抓住一个重点即可,学生学得轻松,教师讲得轻松。该教师也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效。
但是,这种理念有时候也会适得其反,近年来的科学考题往往集中在生活中,这不仅要求学生深知科学书本中的内容,同时还要学会将知识迁移,返还到生活中来。若是科学教师没有在教育心得上做出改变,没有及时地更新着自己的教育理念,终究会被淘汰。
4.课堂评价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课堂评价,总是把焦点集中在教师身上,将一节课的精彩程度聚焦在精彩程度上。但是这样却往往忽视了学生到底懂了没有,额外的收获有多少。
虽然这样的改变很难,学生学习的成果也不是一下子就能体现出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多关注、多照顾等方式去了解。
课堂评价的改变,带来的肯定是一系列的变化,或许有着这方面或者那方面的困难,但是我们应当鼓起勇气,勇敢地去面对。
二、教师自身定位的改变
为了适应“以学定教”的新理念,教师对于自身的定位必须做出及时地改变。
1.课堂上教师角色的改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把握着知识,主宰着课堂,所谓的教学就是将自己拥有的知识讲授给学生。在新理念的倡导下,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从课堂的权威形象逐渐转变成知识的引导者。
不少教师都会有些困惑,若是做出这样的改变,课程还怎么教,课堂不是乱了吗,纪律该怎么管。
其实,很多教师误解了这个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不是要求放松课堂,而是放低教师权威的姿态。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将自己和学生划上等号,成为和他们平等的,能够探讨问题的角色。
但是,所有的改变都将会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们能够耐心的,积极的去探索,教育这条道路是一条崎岖而又漫长的道路,每个人的成功也都是难以复制的,作为一个科学教师更应该积极去思考和探究,勇敢地在这条道路上摸索,才能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领者。
2.课外教师形象的改变
对于自身定位的改变,不单单只在课堂上。教师更应该注意自己在课后的形象。
在新理念的倡导下,想要凸显出学生的“学”为主。必须要求教师走进学生,理解学生,才能应对万变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后,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甚至还可以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探讨生活、兴趣。
但是,这种改变带来的效果往往是双面的,教师必须在心里量好一个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引导者。
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也可以在课下和学生探讨生活中的种种科学现象,充分发挥出科学教师忠于探索、研究的形象。
三、教育态度上的改变
教师的态度不仅仅包括课堂上的教学习惯等,还包括教师对待自身、教师对待工作、教师对待他人等方面。
1.教师对待自身态度的改变
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发展和自身的身心健康。教育是一份漫长的,久远的,持续性的事业。百年大计不可一蹴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正视自身的发展。积极地响应各种教育活动,时刻让自己充电,保持着知识的前沿性。以科学教师为例,经常参见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在课堂教育上会变得更灵活,也更具前瞻性。很多教师在参加各种交流会后,总是迫不及待地将新的教育理念、新的实验方法借用过来,时刻让自己和前沿同步。对于那些和书本上不一样的实验时,学生也会变得更加有兴趣,注意力更加集中,更能发挥着主观能动性。
另外,教师必须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身体健康让教师能够持续的工作,心里健康更是成为一个合格教师的基础。具备这些素质后,才能为“以学定教”这个理念奠下基础。
2.教师对工作态度的转变
在工作态度方面,要求任何教师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教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不仅仅是我做到了而已,她是关系着千万人的,关系着祖国未来的一份事业。
我们必须时刻准备着,用最崇高的热情去面对她,去接待她。
3.教育工作者间必须有着优良的合作态度
任何学科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任何教师都有自己的优劣,教师的团队应当是一个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团队,教师有着良好的教育合作意识。
作为科学教师更是如此。科学学科涉及的范围广,涉及到的课程繁杂,不但与数学语文相交叉,也与社会政治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很多时候,科学教师不能单独解决问题时,可以向其他科目教师进行求助,这种方式不但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合作。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让教师时刻保持着高度的热情,投入到教育这一份事业中去。
4.对待学生态度的转变
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教师应该尊重和赞赏每一位学生。将平等的对话,贯彻到每一位学生中去,只有这样才是取得最大成效的保障;教师还必须积极热情帮助和引导有困难的学生,真正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永远坚定自己的信念。
四、结语
教育是一份长久的事业,教育理念是教育的血液,身在一线的各位教师,必须时刻保持着血液的更新,做出相应的改变,让先进的教育理念犹如血液一般,在教育的事业中转动起来。
第三篇:变教为学
“变教为学”从哪儿做起?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构成的。如果教师“教”的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可以称之为“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这种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导并且贯穿始终,学生的活动是伴随着教师“教”的活动而出现的,处于被动和被约束的状态,缺少自发性、自主性和自由性。
一、教与学易
所谓“变教为学”就是把“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变为“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也就是把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活动,改变为学生自主或合作开展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贯穿始终。这种教与学的易位追求的是“让每一位学生受到关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发展”。“以学为主”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内容是以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呈现的。比如“直线、线段、射线”的教学,就可以设计如下四项学习活动:
查字典并记录每个字的意思(直、段、射)。
根据字典的解释,分别画出一条直线、一条射线、一条线段。与同伴说说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共同之处与区别。
想想成语“一望无际”、日常用语“一直走”与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什么联系。这四项学习活动的行为动作分别是“查字典并记录”“画出”“说说”和“想想”,动作的主体是学生。整节课的教学过程都围绕这四项学习活动展开,期间学生可以自发地提出问题、自主地操作思考、自由地交流分享。通过这些活动期望学生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共同特征“直”的含义,同时理解直线和射线“无限延伸”的含义,并且学会使用直尺画出线段。
“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可以概括为“导学、诊学、助学”。其中“导学”指的是引导学生的学习,导学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学”,也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明白自己将要学什么和做什么;二是“愿学”,也就是设法让每一位学生具有开展学习活动的动机;三是“会学”,就是让每一位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可能是自主的,也可能是合作的,不同的学生可能适合不同的学习方式。当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始后,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诊学”和“助学”。所谓“诊学”就是诊断学生的学习,“助学”指的是依据诊学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实施有针对性的帮助。诊学的手段主要是观察,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和困难需要记录下来,并思考解决的办法。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则需要实施个别的帮助。这一过程实际上是“课中备课”的过程,通过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与观察,为应当“讲什么”和“对谁讲”获取信息,使得“教”的活动更有针对性。对教师来说,“变教为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实现这种转变,就需要分析可能出现的困难。
二、“变教为学”难在哪里
“变教为学”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是教师潜意识中“不讲不放心”的心理。在与教师交谈过程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不讲怎么能会呢”。应当承认这是教师责任心的一种体现,每一名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够把学生教会、教好,因此为了学生的“会”,努力地“讲好”就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当遇到“讲了还不会”的情况时,就不遗余力地“反复讲”。如果遇到“讲了多少遍也不会”的情况时,就只能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或学习态度的抱怨和指责了。事实上,任何一位教师在“讲”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学生“或者没在听,或者不爱听,或者听不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讲就是无效的,也就是“白讲”。这种教师言语乏力的现象启示我们,应当寻求“教师少说话,学生多活动”的教学方法。
我国古代的《论语》中就记载了孔子的“无言之教”,当他向学生们表示“予欲无言”,也就是“我不想说话”的时候,学生们很不理解,孔子的解释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孔子所表达的意思是教师即便不说话,学生仍然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自己进行学习。凡此并不是对教师讲授的全盘否定,倾听应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教师的职责也不仅仅是知识的讲授,还应当包括“引导学生的学习、诊断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的学习”。这样才有可能使得教学活动更加有针对性,从而更加有效。而做到这样教学的前提是准确、精练地确定学习内容以及设计出可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影响“变教为学”第二方面的困难在于对教学效率的认识方面。在“教师少说话,学生多活动”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需要占用大量时间,而且学生通过活动所产生的多样化的结果或者想法需要时间进行展示和分享。这就使得原本一节课能够“讲完”的内容可能无法完成,给人的感觉是在确定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减少了,也就是教学效率降低了。如果把教学内容仅理解为教师讲授的内容,这种效率降低的现象的确不可避免。如果把教学内容理解得宽泛一些,不仅包括教师讲授的内容,还包括学生所经历的学习活动以及通过活动可能取得的收获和发展,那么就不能认为这样的教学是降低了效率。相反,学生通过活动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在活动中还提升了能力、积累了经验、感悟了思想等等,这些都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因此可以认为是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这种高效教学的前提仍然是学习内容的确定和学习活动的设计。
阻碍教师“变教为学”第三方面的困难是担心学生“做不出、做不对、做不好”,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往往会给教师一种挫败感,使得教学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其实这样的担心是不必要的。相反,这恰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契机。如果把“做不出”视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那么“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辨别困难找方法”的智慧以及“克服困难获成功”的体验,对学生的学习以及一生的发展都是重要的。同样,如果把“做不对”和“做不好”视为错误和失败,那么让学生经历“承受错误与失败的挫折”以及“对错误和失败的反思”过程,使得“失败成为成功之母”,无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有益的。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出现“做不出”的情况是由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不明白或者误解,这就警示教师要在学习活动的表述方面下功夫,这种表述应当明确、具体,切忌使用诸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样空泛的说法,这样空泛的表述会让学生不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和怎样做。
在“变教为学”的实验研究中发现,教师在应对学生课堂上不同于预设的“生成”时也存在困难。这样的生成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说错了,二是难以辨别说对了还是说错了,三是学生提出教师难以回答的问题。实际上出现诸如此类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应对时切忌急于指出正误、不予理睬或者立刻回答。可以采取的基本策略是“把问题还给学生”,也就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需要进一步思考结论背后的原因、结果产生的方法、此方法之外的其他方法以及问题的来源,对应的基本句型分别为“为什么„„”“怎么„„”“还可以怎么„„”以及“你是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呢”。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高阶思考(High Order
inking)”,另一方面可以让这样的思考与其他同学分享。准确的反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水平,二是对学生说法背后想法的准确诊断。而这些都与备课中对学习内容的确定和学习活动的设计有关。
上述困难可能会成为“变教为学”的障碍,因此就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切入点应当是从认真研究“学什么”和“怎样学”这两个基本问题着手。
三、备课应当想什么
对应“以教为主”课堂教学的备课方式自然是“备教为主”,就是把备课过程中思考的内容定位于“教师应当说什么和做什么”,期望把教科书以及教学参考书中的内容准确、全面地讲清、讲顺“。变教为学”需要改变这种备课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把主要思考的内容定位于学生应当“学什么”和“怎样学”,也就是要确定学生应当学习的学习内容和设计学生应当经历的学习活动。学习内容的确定要准确、精练,学习活动的设计要可行、有效。我国许多地区目前采用“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方式,基本思路是首先确定教学目标,之后依据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这种方式曾经受到质疑,理由是从目标并不能直接得到教学过程的设计。[2] 事实上,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过程的思考,都应当依据对学习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确定。如果把起点、活动和目标理解为一个学习过程的三要素(见图1),那么学习内容是贯穿始终并且蕴含在每一个环节中的。图1 学习过程三要素示意图比如,教学目标一般指的是教师或课程编制者拟定的,对学生应当学习的内容、程度以及通过学习能够获得发展的“期望(Expectation)”,带有教师或者课程编制者的主观意愿。这种主观的期望可能包括学生应当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应当经历的过程与应当习得的方法,以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可能获得的发展。而这些都是由学习内容的属性特征决定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活动的设计更是如此。这里所说的学习内容是由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数学知识中蕴含着的学习内容往往具有隐性的特征,是需要通过考察其本质性、文化性和关联性才有可能挖掘出来的。下面以小学数学课程中“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进行说明。所有“数(number)”都是人依据主观需要创造出来的,这种创造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客观基础之上。这样的客观基础就是客观存在的“量(magnitude)”。所谓量,指的是人所能感受到的“有大有小”和“可分可合”,或者叫作“程度差异”。比如,猎物只数的多和少,年龄的大和小,距离的远和近,平面区域或容器的大和小,温度的高和低,重量的重和轻,等等。量有两种类型,一种叫作离散量,比如苹果的数量、教室里的人数等;另一种量叫作连续量,比如距离、面积、温度等。对于离散量,为了比较多少,人需要“数(音:shǔ ;英译:count)”,自然数就是这样产生的。对于连续量也是类似,为了比较就需要“量(音:liáng ;英译:measure)”,其结果同样需要用数进行描述,描述的前提是确定单位,也就是确定“1”。因此“数”可以说是人创造出来用于描述“量”及其关系的语言。由于“量”是有大有小并且可分可合的,因此人们就有描述整体与局部大小关系的需要。比如,“半小时”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把一小时的时间看作整体,这个局部的时间是整体时间的一半或二分之一。这样的关系也可以反过来说成“一小时是半小时的2倍”。从这个意义上说,分数与“倍”是相对的两种同义说法。比如,如果说“甲是乙的2倍”,反过来与之同义的说法就是“乙是甲的二分之一”。基于这样的认识,初学分数的学生就应当经历体验这种语言产生的过程,并且与类似的语言建立联系。比如,如果以“倍的认识”作为认识起点,可以设计如下的学习活动:把6个小圆片分成两堆,让其中一堆的个数是另外一堆个数的2倍。用尽可能多的语言,说说这两堆小圆片个数之间的关系。其中第一项活动的目的是唤起学生对“倍”概念的回忆。第二项活动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对于描述两个量之间关系多种语言的回忆,比如“多2个”和“少2个”等等。另一方面可以引出与“加倍”相对应的“取半”,[3]在这样的活动中感受分数作为描述两个量之间关系的语言的必要性。同时,把分数这种新的语言与已经熟悉的语言建立起联系。类似的方法还有,如果以“元、角、分的认识”作为认识起点,可以设计学习活动“:用尽可能多的语言,说说1元与5角两张纸币钱数之间的关系。”如果以“时间的认识”作为认识起点,类似的活动为“:思考讨论1点半中的‘半’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多少”与“少多少”的相对关系,类比思考“倍”与“半”的相对关系,进而感受到“半”或“二分之一”作为描述量以及量之间关系的语言的必要性。
综上,备课应当思考的基本问题是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思考的基础是对数学知识本身属性的认识,不同属性的数学知识其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的设计是有区别的。数学课程中的知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依据人的需求与主观意愿所发明或创造出来的,比如前面论及的分数就是人发明出来用于描述量的语言。再如,小学数学课程中用于计算的“竖式”,就是人们为了减轻计算时的思维负担所创造出来记录计算过程的一种方式,[5]这种知识具有“人造”的特点,因此也就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不妨称之为“主观性知识”。主观性知识中所蕴含的学习内容以及需要经历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知识发生过程中所体现的必要性、发展过程中形式的多样性和形成过程中表达方式的统一性;除此之外,还应当包括与其他知识联系的广泛性以及应用的有效性。另一种是对客观存在的事实或者规律的描述与判断,比如“平面上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就是对平面上所有三角形所共有的一种客观事实的描述与判断。此类知识的特点是具有确定性,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妨叫作“客观性知识”。客观性知识和主观性知识的生成方式不同,自然导致其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差异。其中所蕴含的学习内容至少应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发现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方式,二是发现结果的表述方式,三是对发现结果的评估与确信,四是对发现过程与结果的总结、应用与拓展“。变教为学”教学研究首先需要研究如何准确把握这样的学习内容并将其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参考文献
[1] 轩辕轲.中华民族教育思想纂要 [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2):172.[2] Robert I.Wise.The Use of Objectives in Curriculum Planning: A Critique of Planning by Objectives.Curriculum
eory Network, Vol.5, No.4(1976),pp.280~289.[3] 郜舒竹,孙婷婷.加倍取半,算术之源 [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3(7~8).[5] 郜舒竹.回眸历史看竖式 [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3(6).
第四篇:为人民服务(定稿)
为人民服务
一、写作背景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对敌作战不断取得胜利的同事,各解放区都展开了大生产运动,对支援战争、减轻群众负担、巩固和扩大解放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944年9月5日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召开大会,毛泽东同志在追悼会上作了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
二、主要内容(1)、讲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根本宗旨)
这个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领导的军队最初叫工农红军,抗日战争开始后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统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完全”,就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而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是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利益。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并且做到“完全”“彻底”,这是很不容易的。但只有这样做,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
(2)、讲人死的两种不同的意义。(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死的意义)
这里引用了司马迁的一句话。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所著的《史记》是优秀的史学和文学作品。他在《报任少卿书》里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一句古汉语,词语的用法与现在有所不同。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接下去对这句话加以发挥: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实行恐怖、独裁,是在替法西斯卖力。这样,通过鲜明的对比,死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就充分显示出来了。然后联系到张思德同志。他虽然只活了28岁,但他短暂的一生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这里毛泽东同志讲了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揭示了革命的生死观。
(3)、讲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处改正错误的精神--是非判断)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里,重要的是“不管是什么人”,就是说,自己的同志也好,亲密的朋友也好,相处得有点疙疙瘩瘩的人也好,反对过自己的人也好,谁的批评意见都要听得过去。“只要„„就”是一个条件复句。条件就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凡是符合这个条件,不管是谁提出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这说明,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在抗日战争中,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和封锁,抗日根据地面临着物资极端缺乏的困难。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我们党采纳了李鼎铭先生的建议,缩小机构,精简人员,结果部队、机关变得更加扎实,更有力量。毛泽东同志举这个例子,说明要采纳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建议和批评。
(4)、讲开追悼会的目的。(用开追悼会的方式使整个人民团结在一起--形成制度)
所以要开追悼会,还是因为死者是为人民服务的,值得人们怀念他。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全文很短,只有五六百字,但内容非常丰富、深刻。文章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依次讲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正确对待困难、对待同志,为人民的利益团结互助;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以团结全体人民等多方面的问题,思路十分清楚。
三、当代意义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人民服务”思想不仅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所必需,还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发展的基本点,是创建新时期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理念,更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主义中国的道德中心。“为人民服务”的重大价值使它今后应当会而且必定会成为每个中国人民的思想旗帜,永远飘扬。
(1)“为人民服务”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所必需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能,符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为人民服务”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发展的基本点 1.继毛泽东之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2.“为人民服务”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执政核心理念 3.“为人民服务”是检验党员廉政的根本尺度(3)“为人民服务”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核心 1.“为人民服务”思想是重构社会主义全民道德的核心 2.“为人民服务”思想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
3.“为人民服务”是人生价值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五篇:为人民服务
敬爱的党组织:
为人民服务,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是党的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区别了其他政党的最根本的标志,也是每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和根本的人生价值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既是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客观需要,也是党性原则的突出体现。每位共产党员都必须通过勤奋学习和实践锻炼,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是我们党处在执政地位上,虽然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更好条件,但如果以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也很容易滋生骄傲自满,脱离群众,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种种背离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甚至侵犯群众利益的思想和现象。二是我党正处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伴随着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科学管理和技术的引进以及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资产阶级的一些腐朽颓废的思想趁隙而入,一些封建主义的残渣也借机死灰复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都有所发展,并占有一定市场,有些人甚至公开宣扬“不要专门利人,只要专门利己”、“不爱讲为人民,只爱讲为人民币”、“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等等错误观点。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对我们都是严峻的考验,我们要明确是非,要经得起来自各方面得各种各样得诱惑,也就是从根本上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剥削阶级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出现任何背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行为和现象。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正确地贯彻党地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工作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的科学表现,维护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为人民服务,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维护和贯彻,并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或形式主义的工作中,而是要取得实效,要使本地区、本单位的经济发展起来,人民生活富裕起来,否则,为人民服务就是一名空话。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处理好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各种利益问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核心问题。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在利益问题上,我们只能获得制度和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在个人利益和党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无条件地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保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做到吃苦在前,克己奉公、无私奉献,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坚持反对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以权谋私等各种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和现象,与腐败分子作坚决的斗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无论手中的权利大小,都是人民赋予的,而不是个人的资本,它只能用于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个人谋私的工具,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历史上出现过无数为民请命、为民谋福利的人,辛弃疾“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始终心系国家命运;曹植“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到了当代,人民的好干部牛玉儒、人民的好公安局长任长霞等英雄模范、人民公仆数不胜数。他们在这个人们所谓物欲横流的年代,却仍然保持着这样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气节,更显得弥足可贵。而作为大学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和实际行动来体现我们党的伟大宗旨呢?
对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的理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要为人民服务;二是要完全彻底,全心全意。作为一名积极分子,应该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认识上真正到位,尤其是在自身的工作实践中,努力地去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正确对待群众。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就是要 正确对待我们身边的同学。以维护广大同学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归宿,急同学之所急,想同学之所想,在时时刻刻维护他们的利益中,发挥好自己应有的作用。例如同学之中对学校,对院系,对班级有什么想法或意见,我们应该积极向院系、向学校相关人员反映,对同学们提出的要求更是要积极向组织反映情况,以真正维护大家的利益,而不是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二是要正确对待权力。我们之中,相信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在学校或是院系、班级担任了一定的职务,作为学生干部的我们,没有向学校、向集体索取的权利,也没有享受什么特殊地位和待遇的权利。有的只是为学校、为广大同学服务的权利。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干部同学,该得到的你不一定能得到;不该得到的,你绝对不能去争取得到。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名利和权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该做的事,完成该完成的工作,不辜负同学对我们的信任。平日里我们也会看到,有少数学生干部,为的只是将来自己的简历上“职务”那一栏里不会是空白,为的只是年末的那一点奖学金,为 的只是那有名无实的干部称号!甚至有些同学交入党申请书,也只是为了党这一光荣的荣誉,把它当作今后就业和当官发财的跳板!又有多少同学是真正信仰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化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祖国和人民的过程中,创造人生价值的呢?
三是要经常反省自己。我认为,人的思想意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往往会受到自身约束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呈动态变化。如果一个人能够经常地反省自己,经常地思考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于党的宗旨,是否符合于党的要求,才能不断增强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正如党的腐败问题,那些腐败分子从一开始就在思想上有问题吗?不是!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常地做自我反省,以致思想上出现偏差,一时铸成千古恨。
四是要不断学习。要向群众学习,向书本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善于汲取别人的长处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善于从书本知识中汲取思想认识中的精华,以提高服务理念、服务本领、服 务水平。社会发展到今天,为人民服务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我们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雷锋同志有一句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们正是要以这种心态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周围的同学如同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般,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义不容辞地伸出友谊之手,给予无私的帮助,从一点一滴做起,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