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风景写生》教学反思
大班《风景写生》教学反思/r/n
教师:**/r/n
学校:**幼儿园/r/n
情景回顾:/r/n
今天在大班的美术课上,我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到幼儿园的操场上去作业,布置好要求以后就让孩子们作画,突然有一个孩子跑到我这里来说:曾老师,我不想画幼儿园的景物,我诧异了说,那你想画什么?他也给出了一个惊人的回答:我想画迷宫。我马上回答道,不能画迷宫,我们今天是要画幼儿园的,他就不服气的走了;当我在巡视的时候,他又跑过来说,老师我要画迷宫,我也就随便的答应了,那好,你画迷宫,等会儿我来看你的迷宫。等到孩子们都交作业后,我去看他的“迷宫”,我诧异了,的确还不错,有装饰的味道。/r/n
存在的问题:/r/n
个别孩子有自己独特的爱好,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些孩子,不能限制孩子的独特创作思维,给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间。/r/n
应对策略:/r/n
1.课堂上不能把创作要求限制太窄,努力给孩子更多的创作空间,这样才真正区别美术课堂的与其他课的不同。/r/n
2.在选择回答孩子的问题时候,要正面的给出回答,不能随便的回答,让孩子感受老师的关心;多问几个为什么了,尝试更多的去了解孩子的心灵。/r/n
3.教师是课堂的客体,孩子才是真正的主题,把课堂还给孩子,客体要做好辅助作用,更好的发挥主体的创造性。
第二篇:风景写生教学反思
风景写生教学反思
我认真的看了教学用书,给我了一些启发,让学生画自己的学校,让学生体会画实物的真实感,课上我首选让学生欣赏一些风景写生的图片,讲一讲结合上一节课的透视知识,如何画好风景画,学生被我的幻灯片所吸引,听的特别认真。我请个别学生们都说自己如何去画,学生没画过实物都还不是很自信,包括到校园画时不敢下笔,我鼓励他们大胆去画,部分学生们有点感觉了画的还不错,我发现学生越大越需要鼓励,表扬。有的同学告诉我:老师,其实画画很有意思,用笔能表现不同的美,很神奇。课后我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学生都很喜欢画实物。
首先让学生对美术感兴趣,学生的作品不能要求太高了,以激励,表扬为主,让他们喜欢上美术课,喜欢画,这节课目的达到了,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还要想更多的方法来让他们喜欢画画。
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做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认为首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要让学生接受我,自然而然就接受了我的教学,并能主动的参与。
昨天,我上了一节《风景写生》课,课后反思起来,这节课成功主要得益于课堂教学中把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使学生想学,乐学。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转变了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
以往课堂多体现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总是打不开思路老是围着教师转,这
种方式束缚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把学生领到教室外面,走进大自然,多观察,多思索,首先以学生的自主尝试、合作探究为主,教师讲解示范为辅。通过学生尝试、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方法,出色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为学生营造了和谐共进的互动氛围。
在教学中,我与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成为朋友。如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我走近学生,和他们一块画,帮助他们难以表现出来的地方进行辅导。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提倡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让课堂成为我们师生共同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让学生真切感受我是他们的学习伙伴。
虽然这节课我觉的是上的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时间把握的不理想,色彩对比讲解的不够详细等等。以上是我在教学《风景写生》这课后进行的反思。通过这次课堂教学,让自己感到收获不少。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也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我们要求学生用发现美的眼光看世界,同时我们更应该这样要求自己。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的东西,教师要勇于突破成规,发现、挖掘身边的素材并用到实际教学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和表现美的欲望,从而达到完善人格、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这正是美术教育的特殊性所在。
第三篇:《风景写生》教学反思设计
《风景写生》教学反思设计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第十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能力目标: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四、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10—12分钟)
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28—30分钟)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2、作业点评。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部分学生们有点感觉了画的还不错,我发现学生越大越需要鼓励,表扬。有的同学告诉我:老师,其实画画很有意思,用笔能表现不同的美,很神奇。课后我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学生都很喜欢画实物。让学生对美术感兴趣,学生的作品不能要求太高了,以激励,表扬为主,让他们喜欢上美术课,喜欢画,这节课目的达到了,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还要想更多的方法来让他们喜欢画画。
第四篇:风景写生
色
彩
风
景
写
生
心
得
姓名:刘守宽
学号:101064301
班级:环境艺术设计一班
静物写生中,初步掌握了构图、色彩、步骤方法及表现技巧以后,可以说已为到室外去进行风景写生做了准备。到室外进行写生与在室内的静物写生,目的任务不完全一样,写生的条件也不同。室内的静物写生,对象是比较单纯静止的,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程度和要求安排写生课题,还可以在稳定的光线和环境中,从容观察研究。室外风景写生的对象与条件要复杂得多,画风景要依靠自己选景,能不能在广阔的自然中,选准具有绘画表现价值的景色,是一个首先碰到的问题。在风景教学中,开始往往先由教师选定一个比较简单而能入画的景色,在规定的范围内,让学生根据这个景色,自己确定角度和地平线位置,以及构图时取景的空间大小,这样可以减轻初次风景写生时的负担,而且也便于教师的指导。此后,可逐步转入自己独立选景作画阶段。
风景写生是造型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像静物写生那样在特定的光线下、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作画,它有不同的季节变化、不同的地域特征、早中晚光线的转换、阴睛雨雪天气的变化等,为我们学习掌握造型规律营造了极好的客观环境。风景写生时要注重观察感受和理性分析。
风景写生视野宽阔、景物繁杂,要求立意构图,概括取舍。
①构图与起稿
根据取景、构思的需要,首先确定画面地平线的高低位置和构图基本形式。接着是确定景物位置,简略地画出景物的基本形。
构图起稿的主要任务是“经营位置”,确定布局。在这重要的第一步中,一是把握构图基本形式;二是把握透视关系;三是把握景物的主次、前后、疏密的布局变化。
②画大色调
画大色调要根据景物近、中、远景的空间关系,按照近浓远淡、近实远虚的色彩空间原理划分出三个色调层次,并画出大体的色调关系,为主题意境的表现奠定整体色调气氛。
画大色调要注意整体比较,从远景画起,从浅的色调层次画起,以利于把握由远及近的空间与色调关系。
③、中景刻画、近景表现
一般来说中景部分往往是风景写生的重点,即主体部分。中景的色调变化
最为丰富,它既可丰富空间层次,也可概括空间层次,它在远景的衬托或近景的掩映下所产生的变化,对画面气氛于意境的边县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着力刻画。
中景的刻画要特别注意整体比较,准确把握近、中、远大块色调的对比关系。
近景一般都较清晰具体、对比强烈,在色调上深色更浓重,浅色则更明亮。近景的表现要根据画面主题的需要而定,如果以中景为主题,则尽可处理得简略概括一些。
近景的表现无论是简略还是具体,都需要准确把握与中、远景的色调对比关系,而使画面空间更加为丰富、深远。
④、调整统一
画面的校正统一要从主题与意境表现出发,通过添加求得画面的丰富,通过点缀求得画面的生动,通过近、中、远景色调的加强或减弱以求得空间层次和环境气氛的表现。
总结:
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构图与起稿、铺大色调、深入刻画、调整完成,完成表现一幅完整的素描风景画。在风景写生的实践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我们的绘画技能技巧才能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和升华,才能画出优秀的作品。风景画的创作,是通过表现大自然来抒发人的思想感情。一幅好的风景画创作,并不只局限于简单地模仿对象,而是以客观自然为依据,通过美术家独特的感受,创造性地将自然形态的美,升华到艺术形态的美,反映出作者的理想、愿望和感情。它应具有深刻的诗意和特有的情调。风景画的习作,是按照教学要求与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写生的作业,基本上应根据对象选取构图,表现自然形象和色彩,从而掌握风景画的方法和表现技巧。进行风景写生时常遇到的困难有:如何选景与确定构图。自然界中形象丰富、质感多样、气候、光线多变、色彩复杂,如何处理好广阔与深远的空间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水粉基础训练中的新课题,也是风景画习作的新要求。风景写生的进度,开始不妨选比较简单、平远的景色作写生练习。景色简单,便于集中精力研究外光的色彩规律和塑造生疏的形象。平远风景,便于画者认识天地景物的色彩关系和了解色彩与空间的关系,即同一色彩在不同距离和空间中,色彩在色相、冷暖及色彩含粉质状况的变化。所以一开始就选繁复的景色写生是不适宜的。在选定的写生取景中,必须去掉某些与主题无关的或有碍构图完美的景物。因此,往往需要采取移动、增添或改变自然物的形象等艺术处理方法,从而获得完美而生动的构图,并充分而集中地表现主题。其实,对取景中的景色稍加改动,并非凭想象虚构去创作。写生仍应坚持以客观的自然景色为依据,但若将所见到的一切如实描绘下来,那则是不可取的。
第五篇:风景写生教学指导书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风景写生》课程教学指导书
《风景写生》教学指导书
孙 铁 编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二0一一年八月
编写说明
风景写生是装潢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为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认识色彩体系,实验色彩的配色方法及制作手段,引导学生研究形态与色彩之间的关系,体会形态色彩相互的适应性与共同的表现性。同时让学生掌握本课的授课内容及考核方法,培养和创造良好授课效果,采用教学指导书进行授课,教学指导书以教学大纲和教案为依据,是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指南,在无成熟的教材的情况下代替教材使用。教学指导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进程,评估方法和标准,以及如何学习才能够通过评估等,并通过完成指导书所要求的项目和程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为高质量地完成本单元课程服务。同时也可以达到让学生监督教师授课情况,明确该课程的内容、学习方法、考核标准等问题。本指导书在内容安排上以设计原理和设计制作为教学重点,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设计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注重设计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希望批评指正。
视觉传达系
编写:孙铁
目录
一、材料和工具的选择
二、水粉画的着色技巧
三、观察方法的训练
四、风景写生概述
五、风景写生对构图的要求
六、风景画的大关系
七、画面的空间
八、风景写生的色彩规律
九、从简处人手,较系统地进行色彩训练
十、激发学生的创作情感
十一、风景写生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目的
课程的教育目标:
通过进入山区、农村、有特色的城市和具有典型特色的文化、风俗地区进行实地风景写生训练,提高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力和感悟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搜集创作的素材,丰富生活的体验和艺术的情感,为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做好眼界与经验上的准备。
课程名称:色彩风景写生 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
1、教学基本内容:水粉画的基本技法与风景写生中关于构图、取景、立意以及具体技法。
2、基本要求:掌握水粉画技术语言,对风景写生的各种要素、要求能够灵活运用,有效地收集创作素材,积累生活经验 3教学内容:
风景写生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训练学生敏锐的色彩感受力和画面色彩的表达能力。为了有利于最初写生时学生观察和把握色彩的整体关系,应尽可能选择一些颜色变化不太复杂、易于表达的风景来画。东西方绘画的差异使我们了解到:画面中的空间效果,可以是对视觉记忆中的客观世界的空间形态作直接的类似模仿,也可以是人类追求回归自然的一个精神家园。优秀的风景画作品往往寄托着人类对于自己所生活的那个空间的依恋和无限情思。大自然的景色是变幻无穷的,崇山峻岭、长河浩海无不使人激动。为了描绘它,画家们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要想在艺术的天地中纵横驰骋,除了前人的经验外,还需要我们自己的成熟技巧以及正确的观察方法,下面就风景画中的几个问题作一简单的阐述,以飨初学者。
二、在造型艺术中,任何表现效果的视线,都离不开特定的工具和物质材料。从艺术的历史来看,不同的材料工具的运用,也常常是某个画种或画风形成的重要因素。材料和工具的选择 传统的材料工具是形成传统的表现技法的物质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人们艺术观念的更新,视野的开阔,原有的艺术表达方式常常不能适应人们日趋发展的审美需求。新的表现技法的尝试、新的绘画材料的开拓,无疑对水粉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事实也是如此,近年来水粉画的技法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推陈出新”是以书法咱的必然规律,今后的水粉画比现在更加绚丽多彩。因此,关于材料功绩永,也应当根据不同的表现需求进行选择。
颜料
水粉画的颜料种类很多,有瓶装或管状的成品颜料(或称宣传色、广告色、图案色等),也有袋装或散装的色粉(加适量水溶性胶液便可使用)。一般写生练习多用管装颜料,携带、使用都很方便。色粉颜料多用于绘制大型广告、展览布置等用量较多的场合。为使其坚固耐久,可选用以丙烯酸脂类涂料制作的丙烯画颜料。
目前,国产水粉画颜料的颜色品类约有几十种。初学水分,也不必求全,但有些颜色是必备的。一般说,白色用量最多,它是使各色产生淡调变化的增加剂。其它色类可择要选购。例如
红色类:大红、朱红、深红、玫瑰红、土红等。黄色类:柠檬黄、中黄、土黄、深黄等。兰色类:普兰、天兰、钴兰、群青·湖兰 等
绿色类:中绿、浅绿、深绿、墨绿、橄榄绿、翠绿等。
在配置些橘黄、紫色、熟褐、赭石、灰色、黑色等就基本上够用了。实际作画时,每幅作业所使用的颜色品种不一定很多,有经验的画家常常仅是用少量的几种颜色,经过认真调配,便可以使画面产生极为丰富层次。存放于调色盒中的颜料,在干燥的气候下极易硬化变质,应随时注意保持湿润。暂时不用或用量很少的颜色,不可积存过多。在调色盒中,各种颜料应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例如按色调顺序或明度顺序均可。
丙烯类颜料与一般水粉颜料的最大区别是干后牢固度好,在进行多遍着色时,则不必担心会与底层颜料相混,便于多层叠画,同时还可粘贴如纸屑、沙粒、锯末等附加材料,已造成更丰富的艺术效果。使用屏息颜料,应注意及时清洗调色用具。画纸
水粉颜料由于附着力强,覆盖性能较好,对于一般的纸张都能适应。因为各种画纸可以产生不同的表现效果,画家们在材料的选择上自然是各有所好。看来价格的高低和使用的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关键是某种画纸的特性是否与画者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意图协调一致。从这种意义上说,纸本身无所谓好坏,使用得当,都可能创造奇迹。
粗纹纸表面凹凸不平,如草板纸、水彩纸等由于表面起伏较大,着色时不易涂匀,用笔轻轻掠过,留下许多斑斑点点。这种斑点,似石纹、似波光、用以描绘山泉、浪花、积雪的山岩、枯树上的苔痕等,其自然形成的肌理变化,奇妙虚幻之状,常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这种浑厚古朴的艺术效果,为其它光滑的纸面所求之不得。
有些纸纹理细密,表面光展平滑,如卡片纸、胶板纸、铜板纸等,由于表面坚硬,吸水性较差,致使颜色涂后久而不干,且到处流动,形成片片水渍,控制不好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当涂第二遍色,有很容易将原有底色泛起,两层颜色相混致使画面污浊不堪,也是常使人伤脑筋的事。然而,从另一方面看,颜色干得慢也可以延缓作画时间,便于趁湿修改加工;附着力差则易于涂改,如用纸片、海绵或干净的毛笔趁湿吸掉部分颜色,可造成各种不同的肌理。也可在事先涂好的暗地上洗出亮部的层次,造成特殊的表现效果。
也有人喜欢使用诸如宣纸、高丽纸、过滤纸等吸水性较强的画纸,这种纸极利税色扩散宜于表现水墨淋漓的情趣,纸薄时反正面都涂色,但较难控制。此外,水粉画还可画在木板、画布或墙壁上,必要时可考虑利用胶、矾、聚乙烯醇等辅助涂料对纸面(或墙面、板面、布面等)进行预先处理(或局部处理),都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以上几例仅说明,材料、技法和表现效果的关系。一些特殊材料的使用,往往需要以准确的造型能力和熟练的技巧为前提,同时又须考虑与所表现的画面内容相吻合。以基础训练为重点的初学者,则以选用硬度、厚度、吸水性等各种性能比较适中的画纸,通过实践,逐步积累经验后,在进行特殊材料和特殊方法的探索。画笔
在中国绘画的传统观念中,画笔的作用被强调到了极重要的程度,这与中国画强调“笔墨”是分不开的。
水粉画也应讲究“用笔”但与以线主要造型手段的中国画不同。颜色块面的转折与对比体现在客观物体上的光影命案,成为水粉画的主要形式结构与描绘对象。笔的作用,无非是讲,绘画颜料用不同的方法涂到纸上,以表现各种不同的形、纸、光、色的变化。当代水粉画家们所使用的“笔”实际上早已突破了旧有的规范。除了使用一般的水粉笔、油画笔、板刷、国画笔之外,人们又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涂色工具,如果按照传统的习惯把这些工具同称作“笔”的话,尚有一空气压缩机带动喷头进行喷绘的“喷笔”、有用木片、竹皮制成的“木笔”、有用海面蘸色点染的“海绵笔”,还有许多讲不出名称来的形形色色的“笔”。总之,为了追求理想的表现效果可以“不择手段”,已经成为知名画家的经验之谈。至于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以及如何使用,这完全是画家自己的事情。
室外写生的画具
外出写生,除备好纸、笔、颜料、调色盒等物品外,还须带水壶、小凳、画板、太阳伞等。为了携带方便,应制备一个写生画箱。画箱的规格力求轻便、多用。有条件自己设计制作,是当前最理想的办法。下图是自制画箱的参考,不妨动手一试,它会给你带来极大的方便。
二、水粉画的着色技巧
艺术表现的方法无论从历史的发展或是从每个艺术家成长的过程进行分析,都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演变过程。无法乃至法,对于技巧娴熟,造诣高深的艺术家来说,草草数笔似漫不经心的随意涂抹,然笔笔结合法度,妙趣横生。有欣赏能力的人不难看出,这种漫不经心与不负责任的胡乱涂抹有着本质区别。欲无法必先有法,最大的表现自由产生于严格的基础训练中。
一张水粉画无论其形式结构多么复杂,其色彩多么使人眼花缭乱,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大都可以找到运用技法的踪迹。研究为了应用,下面我们从构成画面的基本形式要素入手,进一步探求相应的表现技法。
平涂
在大面积的底子上均匀地涂布颜色是绘制宣传画、装饰画时经常遇到的课题,在写生中,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法。平涂看来似乎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那么怎样才能把颜色涂得匀呢?第一要把颜色一次调足,第二要稀稠合适,第三要尽量使用大些的笔(图大面积可使用板刷)有秩序地涂抹,用力要均匀使笔笔衔接不留痕迹。如将画板侧立保持一定倾斜,使颜料微微流动,则更有利使笔触融合。
渐变
有一种颜色向另一种颜色缓慢的过渡推移称之为渐变。自然界中的许多色彩现象,如天空的霞色、水果的表皮、球体的明暗等,都有明显的渐变特征。
绘画中的渐变,可分为明度渐变、色相渐变、纯度渐变及包含多种因素的复合渐变。
表现渐变的方法很多,例如:
一、将纸面涂水打湿,趁湿依次涂以不同的颜料,借助水分的流动使各种颜色互相渗化,形成自然过渡。
二、在已平涂好的色底上,趁湿用蘸有另一种颜色
画笔从一个边缘开始与底色相混合,并逐步向对面方向移动,直到混合均匀。
三、用板刷(或画笔)笔锋的两端分别蘸取不同的颜
色,一笔下去,两色交融,变化自然。此种方法常用于表现花瓣、水果上颜色过渡。
四、阶梯式渐变:在调色板上调好两色之间的一系列
过渡色阶,按顺序依次排列笔触,形成渐变系列过渡。所谓干画法的多层着色,大体上属于这种方法。
五、空间混合式渐变:两种颜色通过点状或线状的交互排列,通过疏密多寡的变化利用空间混合的视觉原理,造成渐变的效果。点彩画法纪喷绘中的混色法,大都属于此种类型。叠色
在第一遍颜色干后叠加第二遍、第三遍色,是水粉画
中常用的方法。叠色方法有两种情况:使用浓厚的颜料将某一部分底色覆盖或以稀薄的半透明色层罩染,各有不同的效果。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实际操作时都要动作敏捷,下笔力求准确,以避免将底色搅起(使用丙烯颜料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严格说来,颜色的透明性是相对的,当然这与所用颜料的性质有关、与涂色的厚薄计浓度也有关系。此外有些颜料的渗透力很强,如玫瑰红、桃红、青莲等。即使涂以很厚的其它颜色(特别是浅色)也很难覆盖,因此,应尽量避免用这类颜色作底色。刮色
在着色未干时用竹片画刀等刮去涂好的部分颜料,局部露出底色或白纸,刮出的痕迹可以是点、线、面。多用于表现树的枝干、绳索、岩石、瀑布等。但一般不宜多用。擦洗
用洗净的鼻或海绵等擦去已涂好的部分颜色,不仅是为了修改失误,他也可以作为水粉画的表现技法之一。擦洗出的笔粗柔和细腻,宜用于表现云朵、花瓣、人体等,或用以消减某些色彩边缘的适应对比。对印
当颜料涂好后,趁湿使用另一张画纸(或塑料薄膜)贴紧,将纸揭开,即吸掉部分颜料,拉出带有自然肌理的花纹。用这种办法处理画面的背景显得更生动自然,别有生趣。有时对印本身就可能成为很有情趣的画面。水渍利用
水粉画是离不开水的。水不仅仅是被用来作为颜料的稀释剂,事实证明,利用得当同样可以作为艺术表现的媒介。在当代水粉画佳作中不乏这样的先例,例如,在未干的色底上滴注或喷洒水滴(或稀薄颜料),自然形成各种点斑纹,加强雨天、雪天的朦胧气氛,并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也有的在作画时,施以少量酒精、精盐等辅助材料一促水色的流动和蒸发,使画面产生各种花纹和肌理效果。
三、观察方法的训练
整体观察和整体表现
人们看书时,眼睛的注意力是从一字字、一行行的依次推移中从头至尾,以了解文章的全面内容。看画则不同,一眼望去,一张画的构图、色彩、情调、气势一起涌来,整个画面须统一在一个有机的、完整的形式结构中。
初学写生,常常采用上述看书的方式进行观察和表现,看一眼、画一笔—他们以为只要局部画完了,整体也就成功了,然而结果多半是以杂乱无章或“仅毛而失貌”而告终。
为使画面取得一个统一的、和谐的整体效果,首先,作者必须自始至终有一个整体观念,整体观察、整体认识、整体表现。
所谓整体观察,即首先着眼于构成画面的总体关系,如总体基本色调、主要色彩对比、总体结构、动势等,如果把绘画比作音乐的话,各个局部的细节变化则应成为总的基调中一个“音节”或一个“音符”,按照一定的节奏、旋律组成整个“乐章”-实际上绘画就是“无声的音乐”,而不应是一些嘈杂“音响”的拼凑。
在一幅画面上,第一块颜色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的实际价值是在总体对比中显现出来的。例如一块灰色纸片,在暗地的衬托下显得发亮、在亮地的衬托下则显得发暗。以此类推,色彩的冷暖、强弱、构图上的开合争让、疏密虚实等都是以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互相对抗又互相关连着。如能基于这种认识考虑问题,就能避免许多盲目性的努力。
所谓整体表现,就是说,在组织构成画面的各个局部时,应该有一个总体的设想,譬如采用什么样的基调、要突出哪些内容以及怎样突出、其他辅助环节如何配合、响应等都应有所考虑。当然这种考虑只是一种粗略的设想,实际作起画来,许多新的问题往往是难以的。我们要求初学者按照一种合理的方法、步骤作画,一是为了适应材料工具的性能,全球一些技术性的操作;而更重要的一条则是在作画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和调整色彩对比。有利于整体关系的控制,使每个局部在整体关系的制约中发展,保持相对关系的平衡。大自然是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光是产生的本源。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色彩情调。:霞光中冷银灰色的砖墙也可闪烁出暖色的光彩;雨天时红花也融汇在灰色调子的扭转中;阳光下黑的衣裙也能使照相胶片感光过度;逆光时白石膏像也成为乌黑的暗影„„。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认为物体有固定不变的颜色,因而对客观存在的种种变化视而不见和不屑一顾,在画者中如果不改变这种既已形成的固有观念,他就不可能对色彩特别是色调的变幻有进一步的理解,直接影响着观察力的提高。因此,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对于理解视觉艺术的客观规律、提高艺术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四、风景写生概述
田野、村落、山峦、河流,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一草一木,一树一石都与人的生活、感情息息相通。
水粉风景写生与静物写生不同:静物的配置、光线的运用、角度的选择,都可以自由摆布;而画风景则不然,因受着各方面条件的约束,进行风景写生必须善于适应与组织,在掌握其规律的基础上争取表现得主动。
春夏秋冬、阴晴雨雪,四时之景不同,天气条件对画面颇有影响。同一景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色调、情调和气氛。这种变化给初学者带来很多困难,但从另一方面看,也是锻炼色彩感觉的好机会。经常进行风景写生,有利于克服色彩的固有观念,提高运用不同色调表达各种境界的能力。十九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曾在不同时间用多种色调表现“里昂大教堂”“干草垛”,在外光的研究和表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后代的画家颇有影响。对初学者来说,这种写生的方法是可以效法的。读者不妨可以选择一个适于写生的地点,试在不同的光线或气候条件下描绘同一场景。当把多幅作业并列在一起的时候,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风景画写生的训练,可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是用“押运色块”的方法画色彩速写,目的是培养对大的色彩关系的观察与表现能力,画幅不要太大,要避免陷入繁琐的细节,也不必强调具体形体结构。另一种方法则是对于构成风景画的主要描写对象,如树林、山石、天空、地面、水、建筑物等进行逐个研究、分析各种不同表现对象的结构特征,变化规律,研究表现的方法。前者着重瞬间色彩变化的捕捉,后者强调具体形象的描绘。有了这两种基本功,就能“致广大、入精微”,在表现方法上随心所欲、挥洒自如。
五、风景写生对构图的要求
在进行构图时,对画面的组织,往往精力集中于所描绘的物象形体本身。实际上,在画面上物象以外的空白之处,也是以面的形态呈现在画面上的。工艺设计如此,绘画也如此。在传统的色彩画中,以突出的色块来填补这空白之处,实际上是处理相邻空间的色彩关系。在图案画中往往是被当作装饰物体本身的底色。在中国绘画中,就是白色的纸。因此,计白当黑之说方能成立。在构图中,实际操作时应黑与白同步考虑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美感,缺一不可。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了提高这种认识与实践能力,初学者应该首先以单色为主要手段在画面上进行不同形色面的组合练习。轮廓清晰,使学习者增强画面构图中面的概念,是保证全幅作品整体感强的要素。翻阅我们不少初学者的起步之作,基本上都以单一色彩来作面的归纳。画单色画就成了我们练习的首要方法。也有不少的卷面先从上色着手,五花八门,用了很大的力气,耗尽了有限的时间,也无法摆脱琐碎混乱状况。究其原因,就是在作品初创时对物象面的认识太差,不善于从不同面的边缘影像、制定出不同形色的轮廓来。
风景写生的构图与其它绘画对构图的要求别无二致,不外乎均衡、韵律、透视等这些基本内容。但风景写生中的取景是与其它绘画有一定差别的。
切取风景中的某个局部进行绘画,是对学生洞察力、对景物特征认识的考验。一般来说,一幅风景画中应当有一个表现的主体,这一主体可以是任何一件你所感兴趣的东西;风景中自然存在着纵横交错的结构线,这些结构线应当构成一幅风景画的主要结构;风景应有一定的纵深感,空间是风景画引人入胜的十分重要的方面,而一切物体在一幅画中都应符合一个统一的透视规律。
六、风景画的大关系
风景画的大关系表现在天、地、物,近、中、远的整体关系以及被描绘的主题和陪衬的关系上。解决这些问题,是写生的关键,在选定对象后,对画面的主次安排上加以肯定,主体方面加以强调,次要方面适当减弱。一股情况下,主:明暗对比强;次:阴暗对比弱,远景一层层灰、淡、冷。从色彩纯度上讲,近纯远灰;冷暖上讲,近暖远冷。这是一般情况,针对对象光线角度不同和其他情况的变化,我们通过观察研究它的形体、色彩、明暗来确定其在整体关系上的变化。我们在现阶段主要是解决整体问题,只有解决了整体问题以后,才能进人到深人阶段。在作画的过程中整体问题自始至终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整体关系,在整体的基础上研究细节,画暗部同时画受光部,只有这样才能在画面上看出对比关系。画面究竟多亮多暗、多冷多暖,是带红、是带蓝,它的细微变化也只有在对比中才能辨别清楚。这里充满矛盾,要把矛盾统一起来只能把画面全面铺开,反复推敲,才能做到正确地处理。天地物同时对照,才能找出它们之间密切相连的关系,先是天地色彩关系,如果它们的关系不正确,那么其他的色彩关系就都不会正确。要找出它们的色彩对比和明度对比,有时天地明度很难辨别,天地物三个形体冷暖不同,出现冷、暖、中间三个层次,这个问题是个核心。画每一部分时,同时考虑色彩与素描关系,如果色彩正确,素描关系不对,就应把素描关系调整好,反之,也要加以改正,两者都得到统一,这是绘画上的要求。油画风景写生面对的是丰富多变的自然。
(一)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
绘画是眼睛的艺术,要想把繁杂万变的自然景物看成一幅幅画面,对一位有经验的画家来讲并不算难,而对一个初学者来讲却并非易事,常有学生初次写生时不知从何处下手,画什么好。针对这一点,首先要解决怎样看的问题,我常对学生讲:要学会以在飞机上看地球的眼光来看眼前的一切,同时又要求有从一个物体的局部看到一个大画面的能力,意在使学生在观察时尽可能有较大的主动性,树立整体的作画意识。在教学进程中又常常遇到另外一种情况,一些学生把一些大师们的绘画风格或几种流行样式装在脑子里,而对客观物象的美视而不见,以一种主观意愿去套用一种或几种既定的样式,其实是他人绘画样式的模仿或拷贝,实质上失去了写生的实际意义。我认为水粉画风景写生除为了解决一些绘画的基本东西外,最主要的一点是让学生确立真正用自己的眼睛从客观自然的景物中去发现画面。这就要求我们不带任何成见地去面对自然,正如中国古人所谓“澄怀味象”,只有这样才能进人真正的写生状态,方可收到好的效果。
(二)忠实于客体
风景画的时间性很强,主要是由光线变化的影响而造成。因受光源影响,光影变化很快。所以在描绘对象时应特别注意时间问题,一般作画时间不要超过两小时,严格地说两小时就使光线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选择的场面大、景物多,我们可以分几次画完,每天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完成一幅作品。水粉画风景写生是在自然外光不断变化着的条件下进行的,较画室里作画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大较短作业的练习,以进入一个完善的审美状态,并加强表现画面的能力,通过大量的练习不断增强对画面的整体意识和概括能力,以适应多变光线的变化。一幅绘画作品的完成是画家感情投入和劳动的产物,写生要求画家在面对大自然作画时有整体意识的同时还必须要有真情实感,有感而出,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出比较完善的作品来。
八、画面的空间
我们在绘画作品里见到的一切形与色,都是作画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通过恰当的技法手段,对画面的再次创造。绘画技法中的虚实强弱、黑白浓淡以及巧妙运用科学的透视原理能够使观者对画面认知到事物的真实。但是,由于是客观物象形态向画面的转移,所以画面中的形象、色彩、物体之间的联系等都对视觉记忆中的客观世界的空间形态进行重新组装改造,如:意象性绘画中的各类表现形式。其中,中国传统绘画在重构、表现客观真实空间方面尤其独特,使之产生了极其丰富的样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绘画中的形象在西欧一度淡化,抽象绘画步入画坛,对画面的空间建设更加强烈地显现了对“虚拟的空间”的变异和改装。使绘画的透视空间建设趋于零度空白的是现代艺术中的一些流派,已远离传统绘画透视空间范畴。但是在现代绘画创作中,相当部分画家仍以其独特的内容、形式、手法、艺术制作来表现。
八、风景写生的色彩规律
在风景写生中,应表现出此时此刻此地的色彩面貌,是阴天,还是晴天,是多云还是少云,是清晨还是黄昏,一天的各个时刻,都体现着互不相同的色彩面貌。绘画者应认真观察色彩的变化规律,并把色彩作为风景写生的主要内容来加以实践。老师会在写生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色彩的微妙关系,如树影的色彩,各种绿色有冷暖变化,远山与近山的色彩差别等等。在风景写生中,学生应注意对大块色域的完整把握,天空、远山、地面、池塘,会在画面中形成十分显著的色域分布,应学会把握色块的关系。同时,老师要向学生讲授空气透视的原理,要使学生对大气在色彩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一切自然物体都处大气的包围之中,空气使世界变成一个统一的银灰色调,空气使远处物体模糊不清,并赋予远山蓝紫的色调,因此对空气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自然色彩整体关系的认识。
1、色彩的冷暖对比
2、色彩的纯度对比
3、色彩的明暗对比
这些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对写生是极其重要的。培养识别色相的能力是表现色彩的关键。从冷暖看,每一种色彩都有冷暖的倾向。补色对比为三原色中红绿、黄紫、蓝橙等两个个性相反的颜色放在一起,使自己的性格更鲜明。黄色明度强,紫色明度弱,每种色彩明度都不一样,有的强、有的弱就造成了明度对比。色彩的纯度对比是鲜明与灰调色彩的复杂变化造成的,纯度也称饱和度。
1、从色彩的冷暖观察对
冷暖不能机械地理解,重要的是要学会比较,不能绝对化、简单化,一般有大色块的冷暖对比和两个邻接面的冷暖对比。在我们的实践中,单纯的中间色是没有的。就是在十分微妙的色彩和周围颜色对比之下,它们也都有冷暖倾向。特别应注意,在强烈的对比中灰色块的配合,使画面更加谐调。另外,冷调中有细微的冷暖对比,暖色调中同样也有细微的冷暖对比。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颤动的光感效果。冷暖各色中都有色粒的对比,在调色时调得太匀,就不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
2、从色彩的纯度对比观察对象。A、鲜明色调与灰色调对比 B、灰色调相互间的对比
C、鲜明色调之间的对比平时我们说画面有部分色调脏了,实际就三鲜明色块调灰了。纯度降低会使画面调子低沉,大量的加白也会降低色彩的纯度。画面中应注意:
1)大面积的灰色调中应由小面积的鲜明色块,已使画面更加鲜明。2)大片跳跃的鲜明色调,要有小块灰色调,会使画面更加热烈。3)大片明亮的灰色间加进小片重色块,画面会更加明亮。4)注意画中的含黄量,会增加画面中的透明感。
3、从色彩的明暗对比观察对象(色彩的黑白关系)。
用色彩的阴暗来描绘对象的素描,只注意色彩不注意明暗(素描)就会使我们丧失形体结构。观察对象时应看到由色彩体现的明暗关系。明暗的对比好坏,对色块的布置直接影响画面效果。重视明暗对比不只是画面效果问题,也会影响到客观事物精神状态的描写。
4、色彩关系构成三个方面: a、支配色;
b、色彩与光的强弱变化有关系;
c物体随着它周围环境色彩变化而起变化。
5、所谓的色彩自觉,实际是对微妙色彩的感觉能力,它不是鲜明的原色,而是某种微妙的色彩在在灰色中带有红、黄或者绿等成分。把这些微妙的色彩综合起来就是绘画上的和音,“由于画面色彩之间的对照,就获得了明亮的,朝气蓬勃的,真实美丽的洋溢在绘画上的音乐气氛。”
九、从简处人手,较系统地进行色彩训练
1、变化简单大块的景物作为研究对象,先从几大块颜色人手,画面的天、地、物的形状构成的几个大的基本色块,我们首先应认真观察找出这几个大色块之间的色相冷暖及明暗关系,使之形成画面的基本色调,在这基础上再找每一大块色彩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微妙变化关系,可有意识多进行一些画面构成比较简单的练习。
2、在最初阶段学生要对画面色彩进行整体的把握,经过反复达到完善。
3、通过对它们之间色彩对比微妙差别的表现,反复练习。一方面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调色技能,积累色彩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其色彩感觉更加细腻。一幅油画作品的色彩细腻程度往往决定着它的潜力所在。
4、我们的手通过画笔赋色于画布之上,一幅油画风景写生从开始到最后完成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运笔的历史。如果说绘画作品是画家精神世界真实情感的表象形式的话,笔触则是传达这份情感的最重要的语言词汇,它构成了一幅作品的神韵,可以说是一幅画的精神。无论我们强调画面的构成完善饱满,还是讲究色彩的丰富细腻,最终都要通过画家运笔所形成的痕迹展示于画面。
十、激发学生的创作情感
学生进入山区、农村,首先会被从未见过的风景和不熟悉的风俗所吸引,自然能够很迅速地激发起学生的感受,他们会十分愉悦地感受自然的清新和乐趣。但这种与常人无异的感受还不足以满足学生在教学中的心理需求,它需要教师动用更多的东西来引导学生,从兴奋和愉悦进入观察和审视自然的更高层境界。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发现普通人所看不到和感受不到的自然之美,并把这种美上升到艺术的层次。
教师必须把自然与绘画的创作结合在一起,要让学生把自然现象与已经在大师绘画中所看到自然结合在一起,并比较出绘画与实际生活中之自然的差别;要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包括博大的、细节的等等,并用具体的技法把自然与绘画结合在一起。
教师的引导在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方面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还必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然,发现别人没发现的角度,表现与众不同的内容等。
十一、风景写生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应加强对色调的认识,把复杂的色彩归纳到大的色域中去进行表现。
2、应加强对色调层次的研究,要依据空间的次序安排色调层次的冷暖变化。
3、应注意体会自然景物中的韵律,应发现绘画中的韵律线,使整体绘画处在动态的均衡之中。
4、应该注意细节的处理,丰富而不繁琐,富于变化而不破坏整体的单纯是风景写生中重要课题。
5、应注意绘画节奏的控制,注意繁简、曲直、闷透在风景写生中的具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