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照哈哈镜》教学反思
《照哈哈镜》教学反思
《照哈哈镜》教学反思
《照哈哈镜》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次习作课,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获得了一些启示。
《创设情境 激发表达的欲望 让习作简单起来》这是我这学期研究的课题,得益于一次梦想课程,实践于《照哈哈镜》这一习作指导课,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小朋友照哈哈镜的图片,孩子们一下子镜子里的孩子被放大、被拉长、被缩小的画面吸引住了,这就有了交流的欲望。“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怎么样?”这样就打开了交流的话匣子(这也是我校倡导的“口语交际与习作整合”)。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儿,接下来老师揭秘哈哈镜,再看书中的漫画,学生就知道怎么观察,怎么表达交流了。再通过评议例文,学生就明确了这次习作书面表达的方法了:一看画面(描述时用上修辞方法),二想象(想、说、做)系生活,四说启发。
有了充分的交流加上方法指导,学生提笔创作是水到渠成的事儿。让习作简单起来的目标就达成了。当学生有了表达与交流的需要时,习作就有了明确的交流目的和对象。目前学生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为了习作而习作,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习作,这一节课我在尝试着改变这种现状,让习作走向更高的层次:让学生明确,习作是表达与交流的需要,只不过采用的是书面形式而已。
这节课虽然还有很多遗憾之处,但我迈开了尝试的第一步,习作教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不断追求与探索,我在习作教学探索尝试的路上......
第二篇:小狮子照哈哈镜
小狮子照哈哈镜
中二班 俞丽萍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猫的机智勇敢。
2、初步了解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特点,知道狮子上当的原因。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我探索 我快乐》;磁带机录音机。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认识小猫和狮子吗?你觉得是小猫大还是狮子大?
可是,有件事情真好笑,有只小猫却说自己大狮子小,而且狮子最后也同意了这个观点,这是怎么回事呢?听了这个故事,你就知道了!
二、认真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的听一遍故事。
听完了故事,谁知道故事讲了些什么?为什么狮子会比小猫小?
2、分段听故事。听第一段:
小猫和狮子在干什么?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 听第二段到第八段:
小猫和狮子之间可能会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它们在争论什么? 如果你是小猫,你会怎么做? 听第九段到第十段:
狮子跟着小猫去哪里,它们要干什么? 听十一段到十四段:
谁在照镜子?镜子里的狮子是怎么样的?小猫是这么说的? 听第十五段到第十六段:
是谁在照镜子?镜子里的小猫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小猫会变得这么大呢? 狮子照的镜子和小猫照的镜子有什么不一样? 听第十七段到第十八段: 狮子看到这么大的猫,它心里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狮子王什么上当了?狮子知道这两面镜子的奥秘吗? 你知道小猫家镜子的奥秘吗?
这两面镜子分别叫什么镜?照出来的人会有什么不同呢?
三、边看书边听录音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你学的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猫?
狮子照哈哈镜
有件事情真好笑,小猫跟狮子比大小。
有一天,狮子抓住小猫,张开大嘴巴,想把他一口吞下去。
小猫喵呜喵呜叫:“你为什么吃我呀?”
狮子听了哈哈大笑:“那还用问,因为我大,你小。”
小猫说:“什么,什么,你大,我小?你一定是眼睛花了。明明是我大,你小。”
狮子听小猫这么一说,糊涂起来了。
小猫说:“你呀,眼睛只看见自己的爪子,你看不见自己的身于,怎么知道自己有多大呢?”
“对呀!”狮子想了一想说:“我看不见自己的身子,怎么知道自己有多大呢?”
小猫说:“我家有面镜子,你照一照,就知道自己有多大。”
狮子从来没有照过镜子,他想,照镜子一定很有趣,就跟村小猫走,走呀走,一走走到小猫家门口.
小猫家的镜子可奇怪,正面可以照,反面也可以照,正面鼓起来,反面凸进去,电钮一按就转一转。
“狮子,狮子,快来瞧一瞧。瞧瞧你自己,是大还是小?”
狮子走进屋子,在镜子前面一站,正好鼓起来的一面朝着他。他往镜子里一瞧,看见自己又矮又小,象只小老鼠。
小猫说;“你看明白了吧,你的个儿有多大?现在你站到旁边去,让我来照镜子。”
小猫偷偷地把电钮一按,镜子转了一转,凹进去的一面朝着他,嗬,不得了,这镜子里的小猫比狮子还大呢。
“狮子,狮子,你快瞧一瞧。我比你大呀,还是比你小?”
狮子站在旁边偷偷地瞧了一眼,看见镜子里的小猫这么大,这么高,嘴巴一张一张,真吓人。狮子以为小猫要来吃他了,转过身子就跑,一直跑到树林里,再也不敢出来了。
你们见过小猫家的镜子吗?这种镜子叫做哈哈镜。你们在凹进去的一面照一照,就会变成个巨人,可是在鼓起来的一面照一照,恐怕要变成一只小跳蚤了。
第三篇:照哈哈镜大班美术教学反思
我们大班美术创意班共有17位幼儿,每次参加社团活动,他们都是那样积极和高兴。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和画画时专注的神情我就知道,这些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样的活动,他们感觉在与画笔、材料、颜色一起玩、一起游戏。
这学期的社团活动又开始了,我安排的第一次教学活动是《照哈哈镜》,我让社团的孩子们集中在幼儿园的门厅里,然后在门厅里让他们依次上来照哈哈镜,观察自己在哈哈镜里的形态,其目的是引导幼儿对自己变形的滑稽的状态感兴趣。并结合提问思考:你照的是什么镜面的哈哈镜?你发现你有什么变化吗?通过照哈哈镜和平时积累的经验,知道人在照哈哈镜时的形体变化与哈哈镜面的凹凸有关。在愉快地照好哈哈镜后,我带领孩子们来到了活动室,启发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把自己照哈哈镜时滑稽的形态画下来。在幼儿作画过程中,我重点引导幼儿画出变形后滑稽夸张的形态……
反思:
“哈哈镜”是幼儿平日里非常喜欢照的,但通过照哈哈镜来画画,可能还是第一次,所以孩子们觉得很新奇。在画画过程中,孩子们边画边还在偷着乐,可能想到了照哈哈镜时滑稽的样子。从幼儿的作品中,我看到画出的人物有高又胖也有弯曲变形的。但也有个别幼儿还是有点拘束,作品看起来很安静不够夸张、大胆,可能受经验、技能表现等的限制。不过没关系,毕竟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引导幼儿善于观察和体验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变形形态的快乐。相信多次尝试后,孩子们的表现会更加大胆,作品会更加生动。
期待这学期的社团活动,孩子们会有更好地发展。
第四篇:中小学作文赏析—照哈哈镜范文
中小学作文赏析——
照哈哈镜
邯郸市复兴路小学五(2)班 李小萌
有一天,一只叫明明的猫家里的镜子坏了,便出去买镜子,走着走着,它看见了一种两面形状不一的镜子,觉得很好看,很奇特,便买了回去。
到了家里,明明望着这张镜子出神,镜子中的自己高大威猛、魁梧,对着镜子中的自己,它得意洋洋地说道:“唉,我几天没照镜子,想不到我这么壮啊,别说狮子,老虎我也不怕!”它大摇大摆地走到街上,肆无忌惮地喊道:“我是这世界上最强的,你们谁敢和我比试比试!”
走着走着,明明不小心撞到了一只虎纹猫,明明轻蔑地说道:“谁啊,那么不长眼?”虎纹猫对嚣张的明明说:“哼,谁怕你啊,真是可笑。你这个小不点东西!我都怕把你打飞了呢!”虎纹猫话音刚落就打了上去,三拳两脚就把明明打趴下了。可是明明还不服气,站起来接着打,可是结果还是一样,到了第三回合,明明已经鼻青脸肿了。虎纹猫问:“你怎么不打了?来,我还没打够呢!起来,快点啊!”“我起来还得让你打,求你了,别打我了。”明明百般求饶。“这几拳让你长长记性,别自不量力了!”虎纹猫
教训道。
明明沮丧地回到家。这次它照了另一面镜子,镜子中的自己弱小,如石块般大小,明明把尾巴翘了下来。后来它每次上街购物时,只要看见一个动物,就躲在墙角,缩成一团。等它们走远才敢露头。胆怯的明明低着头,走着走着,又看见一面镜子,这是一张普普通通的镜子,镜子里面的明明既不像第一次照镜子那样强壮,也不像第二次照镜子那么弱小。
通过这件事,明明受益匪浅,它明白了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自卑自满只会害了自己,做回自己永远是最好的。
(指导老师:王继敏)
第五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狮子照哈哈镜》及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教案《小狮子照哈哈镜》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语言教案《小狮子照哈哈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逐页细致地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猫的机智勇敢。
2、初步了解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特点,知道狮子上当的原因。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
2、故事CD。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师:你们认识小猫和狮子吗?你觉得是小猫大还是狮子大?
二、集体阅读《小朋友的书》,理解故事内容。
1、明确看图的顺序。
2、逐页观察图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小猫和狮子在干什么?
师:小猫和狮子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在争论什么?
师:镜子里的狮子是怎么样的?镜子里的猫是怎么样的?<来.源快思教.案网>它们照的镜子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知道镜子的奥秘吗?
三、幼儿边看书边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猫?
教学反思:
在这次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我让孩子在调羹上找自己,激发了孩子对于多种镜子成像现象的兴趣,并一起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镜子,加深幼儿对这个有趣的故事的理解。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能够找到实物哈哈镜,让孩子们照一照,这样的话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加好,孩子们的投入度一定会更高。
中班语言教案《小狮子照哈哈镜》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