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古今字、通假字探析
编辑:水墨画意 识别码:24-911280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15 13:13:3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古今字、通假字探析

古今字、通假字探析

摘要

通过对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分析,使人们了解古书的用字现象,掌握古今字、通假字的特点,提高我们阅读、研究古书的能力。

关键词

古今字

通假字

用字现象

前言

文字作为语言的记录符号并不是固定的、不可移易的东西。我们在阅读古书时经常会遇到一个词有几种写法和不能就字解字的情况。这是因为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字形发生了种种变易,字与词的对应关系发生了变化,既有代代因循,古今一致的一面,又有因时而异前后相乘的一面,形成了古书中种种不同于今的用字现象-----古今字、通假字等。那么古今字、通假字有什么特点呢?又如何区分古今字、通假字?理解此问题,必须弄清什么样是古今字和通假字。

1、古今字

什么是古今字?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在注释“三礼”时最早使用了古今字这个术语。目前各版本教材争议较多,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那就是认为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意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这里所说的古今和古今字都是相对而言的。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的谊字下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凡读传,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在古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 ①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城濮之战》)②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案之战》)③张脉偾兴,外“彊”中干。(《韩之战》)

以上加“”号的字所记录的词,在各句中分别表示联婚、擒拿、强劲的意思。后世再记录同样的这些词时,不再使用昏、禽、彊,而改用婚、擒、强了。于是它们就构成了古今字。1、1古今字的来源

古今字来源主要有三个,这就是: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字构成古今字;同音假借,被借字与借字构成的古今字;古今对异体字的异用构成的古今字。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1、1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字构成的古今字。

这里所说的汉字的分化,是指由于汉字记词职务的分化而导致汉字的增益。上古字少,一个字往往承担着多项记词职务,为了减少其兼职,后世便另造新字来分担。以“责/债、舍/捨”为例说:责 舍等是较古的字,债 捨等是后起的字。我们可以把责/债、舍/捨称为古今字。“责、舍”所移交给“债、捨”的只是它们所任的几个职务中的一个”。古今字的绝大多数是母字与其分化字构成的。这类古今字从后世表主的分工上看,又有几种情况:

古字表引伸义,今字表本义。例如“益与溢”。本义是水漫溢,引申则又有增益、利益、更加等义。后来加水旁新造“溢”字专门表本义,“益”则只表引申义了。类似的还有:新——薪、止——趾等。

古字表假借义,今字表本义。例如:“莫”与“暮”。莫字本义为日落的时候。后来“莫”借作表示否定性无定代词,久借不归,后人在原字的基础上另加意符“日”而造“暮”字专表本义,莫与暮构成古今字。

古字表本义和部分引申义,今字专表某一引申义。例如:“解”与“懈”。本义为解剖,引申又有懈怠、松懈的意思。后来加心旁新造懈字,用以专表解字的这一引申义,而本义和其他引申义如放开、解脱等仍由解字承担。解与懈构成古今字。类似的还有知——智、被——披、张——帐等。

古字表本义,今字表假借义。例如:“辟与避、僻、譬”。辟字本义为法,在上古又经常假借为躲避、譬如、乖僻等字。后来增加形旁,分别为这些假借义新造专字。古书先后在记录这些词时,辟字在不同词义上分别与避、譬、僻构成古今字。类似的古今字还有:采——彩、牟——眸、信——伸等等。

古字和今字的表义具体化。例如“受”与“授”。授受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在古代施受同辞,接受和授予均由受字表示。后世新造授予专表授予义,而受字专表接受义。教——学、示——视等也是这样的古今字。

以上所列举的由母字和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不仅具有造字早晚先后的区别,而且绝大多数的今字是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构成的形声字,这给我们识别这类古今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1、1、2由于同音假借,被借字与借字构成古今字。

书面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使用同音假借来调剂汉字的记词职务。原本由某个字担负的职务,到了某个历史阶段,因为种种原因,便改由另一个同音字来承担了。而且往往一直承担下来,成为记录这个词的正字。于是前后两个字在彼此交接的那个词义上构成古今字。如“伯”字,本义为长,其引申义可特指“诸候之长”。“春秋五霸”的霸字原本作伯,后世“五伯”的伯借霸字充当,而且一借不还,到唐代这个借字已成正字,至今不变。于是“伯与霸”在“诸候之长”这一词义上构成古今字。由假借构成的古今字,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古字(被借字)只把部分记词职务转移给今字(借字)而自身仍然承担着余下的职务。例如:“何/荷、见/现、女/汝“等。另一种是古字(被借字)把自己的记词的职务完全转移给了今字(借字),今字通行为正字之后,古字往往被弃用。如:“彊/强、迻/移、俟、溺”等字。这类古今字往往是古字的义项单一,今字的义项也不多,且本义罕用,所以今字在淘汰了古字之后,不会影响表义的明确。1、1、3古今对异体字的不同应用构成古今字。

不同时代对异体字的不同应用也往往构成古今字,它是随着汉语和社会用字的发展变化的结果。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词义的分化而导致两个异体的记词职务有了分工,由一体专门承担记录分化出来的某一义项,而另一体则承担记录其余义项。于是这两个异体便在不同时代的某一义项上构成了古今字,如:“常——裳、吏——事、著——着”等。另一种情况是,两个异体字的出现有很大的时代差距,可分为今体和古体,并且后世经过社会的选择,今体得以流传而古体被废弃。但它们在古代文献中也构成了记录同一个词而古今义不同的现象。所以也属于古今字的范畴。

2、通假字

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文言文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先秦文献中尤为常见。清代学者朱骏声说:“不知假者,不可以读古书。”(《说文通训定声·自叙》)这里的假借是指通假。关于通假字,虽然目前大多数讲古典文字的书和古代汉语教材都没有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那就是指“本有其字”的假借,即古人在用字记词时放着本字不用,却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我们把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的字叫“通假字”。如《史记·项羽本纪》:“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这里借跳蚤的“蚤”表示早晚的“早”。其实,早晚的早本来很早就有,如:“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公元年》),那么这个地方的“蚤”与“早”就构成一对通假字。2、1通假字的来源 2、1、1 汉字是以象形、象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并不能实现形与义的完全统一,因而在造字之初便有了假借。这说明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本来就是允许和存在着借音表义的。只要在使用过程中能做到约定俗成,得到社会的公认就不会造成交际的障碍。2、1、2 汉字在隶变之后,字形的表义功能已不复存在,音同音近的字又多,形体也难记,人们在仓促下笔之际不及熟计,也自然易写“别字”。正如郑玄所说:“其始书也,仓促无其字,或以声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经典释文·叙录》)在没有正字法、也没有促进用字规范化的工具书的古代,人们用字不像后世那么严格。2、1、3 古人在口授下,笔录流失的典籍时,往往易注重声而忽视形。某些“别字”流传久了也渐渐相沿成了习惯,成为相对固定的通假字。2、2通假字的类型

古书用字的通假现象是复杂的,从不同角度观察,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有作不同的分类 2、2、1从声音上看,通假字与被子通假字具有或同音、或双声、或迭韵的关系。这是较为通行的一种分法,也是通假字的本质所在。如:“倍——背、畔——判、培——凭”等等。2、2、2从字形上分,通假字或被通假字如果是形声字的话,则多具有相同的声符。如:“财——材、倡——唱、静——净、常——尝、刑——形”等等。2、2、3从借代关系上分,通假字与被假字有单借和互借之别。所谓单借,是指甲能借乙,乙却不能借甲。如“伸——信、背——倍”等。互借的如:“以——已、尚——上”等。2、2、4从对应字数上分,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但也有不少的字可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借用,形成一对几的关系。如:“距——柜、讵、巨;辩——办、变、徧”等。

3、古今字、通假字的辨识

在古书的注释工作中,由于注释术语欠规范,涉及到古今同词异字时往往都是以“某通某”来注释,因此,造成把古今字误作通假字的较多,这无疑也会误导人们对古今字、通假字的辨识,给阅读、研究古书带来障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从辨清古今字与通假字入手。二者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辨别: 3、1 字形 从字形上看,绝大多数的古今字存在着造字上的相承关系,也就是说今字往往以古字为基础,另加或改造意符而成。由词义的分化而造成的古今字都具有这一特点,如“取——娶、昏——婚、止——趾、辟——避”等。只有少数古今字是略加增损或完全改变字形,如:“大——太、伯——霸、彊——强”等。这类由于同音假借而造成的古今字毕竟只占少数。而通假字的本字和借字之间不存在造字上的相承关系,借字和本字多数在形体上毫无共同之处。如:“蚤——早、归——馈、拂——弼”等。即使有些通假字的本字和借字共同部分,如“距——拒、卒——狡、详——佯”等,但共同的部分是各自原有的声符,而且其意符也相差很远。3、2 词义

从词义上看,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在意义上有密切的联系,主要是今字分担古字中的一义,且绝大多数是古字的引申义,如“取——娶“或者说今字分担古字的本义,如:“莫——暮”等。而通假字只是记录汉语时一种临时的同音代替,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如“蚤——早”,它们各有本义,且互不相干。只有在特定上下文中才能了取得意义上的联系,此时借字变成了纯粹的标音符号,我们只能以音求义,否则,意义相差甚远。3、3时间

从时间上看,古今字是历时的文字现象,使用在前的是古字,使用在后的是今字。如“影”是“景”的今字,“影”在先秦两汉的著作几乎都写作“景”。“霸”是“伯”的今字等。而通假则是共时现象,本字和借字同时作为记录某一词义的符号,二者必须以同时存在为前提,失去任何一方也就不存在通假问题。借字代替本字也只是暂时的,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便各自充当各自的职能。相反,如果借字取代了本字的某一项意义,已不再是临时的代替和借用,本字和借字也就构成了古今关系,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它们是古今字,如上文提到的“伯——霸、彊——强”就属于这种情况。而常见注释者把这类古今字误认为通假字的情况。

4、小结和建议

了解古书的用字特点,掌握古今字、通假字的知识,对于提高我们阅读、研究古书的能力至关重要的。但目前不少古文的注释工作中,在涉及到古今异字现象时习惯上作通假处理,注为“某通某”。其实古今字用“通”字是很不妥当的,唐作藩先生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到这个个问题,他说:“因通是通假的意思,被通的字是本有其字的,而古今字恰恰相反,以古通今,是不符合文字演变的历史的。”但是通假字则可以,因为通假字是共时的文字现象,它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因此,在解释古今字和通假字时,采用”某通某”的形式,等于是把古今字和通假字等同起来,是不妥当的.而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那就是通假字采用“某通某”,异体字采用“某同某”,古今字用“这个意义后来作某”的形式.这种注释方法比起笼统的“某通某”明确的多,同时也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古代书籍,我们希望其它教材也能完全贯彻落实这一方法。

致谢:感谢提供帮助和指导的广西师范大学白云教授!参考文献:

1、王力 “本”和“通”[J] 辞书研究 1980.1

2、蒋绍愚 古汉语词汇纲要[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3、沈祥源 古代汉语[M] 武汉大学出版社会 1998.4、郭锡良 古代汉语[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_.5、洪成玉 古今字[M]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5

第二篇:如何辨别通假字 异体字 古今字(范文)

一、古今字

所谓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在注释“三礼”时最早使用了古今字这个术语。如《礼记•曲礼下》:“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郑注:“《观礼》曰:„伯父寔来,余一人嘉之。‟余,予,古今字余字在甲骨文中已有,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金文辞中习见;而予字最早始见于战国文字,用为第一代称词晚于余字。于是这两个字在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时构成古今字。“余”用在前,是古字,“予”用在后,是今字。这里所说的古今和古今字都是相对而言的。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的谊字下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

凡读传,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古今字是记录同一个词古今用字有异造成的历史现象,即“古用彼,而今用此。”古书用古字的例子很多,比如:

① 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城濮之战》)

② 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案之战》)③ 于是翦其发。(《顺民》)④ 臣错 茅臣。(《晁错传》)

⑤ 张脉偾兴,外彊中干。(《韩之战》)

以上加“ ”号的字所记录的词,在各句中分别表示联婚、擒拿、剪除、草介、强劲的意思。后世再记录同样的这些词时,不再使用昏、禽、翦、屮、彊,而改用婚、剪、草、强了(故意仿古的文章除外)。于是昏----婚、禽——擒、翦——剪、屮——草、彊——强就构成了古今字。

(二)古今字的来源

古今字来源主要有三个,这就是: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同音假借,被借字与借字构成的古今字;古今对异体字的异用构成的古今字。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 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这里所谓汉字的分化,是指由于汉字记词职务的分化而导致汉字的增益。上古字少,一个字往往承担着多项记词职务,为了减少其兼职,后世便另造新字来分担。比如共字,在上古就兼有同个记词职务,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 ① 父之仇,弗与共戴天。(《礼记•曲礼》)

②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③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④ 民不知礼,未生其共。(《城濮之战》)

例① 是共同的意思,例②是供给的意思,例③是拱揖的意思,④是恭顺的意思。一个人字身兼四职,也就是分别记录了四个不同的词。这对运用文字来说是经济,但字的兼职过多,容易造成表意的含混、模糊。为了增强表意的明确性,后世就造了供、拱、恭三个新字来分别发担它的兼职,共字本身就要用以表示共同、共合这一个义项了。像这样,我们把原先定一字多职共用字“共”称为母字,把后来特地为分担母字兼职而造的供、拱、恭等称为分化字。从记录同一个词(比如供给的供)所用字的时代先后来说,古用“共”而今用“供”,于是“共”与“供”构成古今

字。同样,“共”与“拱”、“共”与“恭”也分别是古今字。古今字的绝大多数是母字与其分化字构成的。这类古今字从后世表主的分工上看,又有几种情况:

(1)古字表引申义,今字表本义。例如“益”与“溢”。益字小篆作,像水从器皿中漫出,本义是水漫溢,引申则又有增益、利益、更加等义。后来加水旁新造“溢”字专表本义,“益”则只表引申义了。古书先后在记录漫溢这个词时,益和溢构成了古今字。《吕氏春秋•察今》:“澭州暴益“,用的是古字。类似的还有:州——洲、止——趾、要——腰、责——债、监——、新——薪、闲——间、景——影,等等。

(2)古字表假借义,今字表本义。例如:“莫”与“暮”。莫字的古字形象日落草莽之中,本义为昏暮,因时常借用为“莫须有”的莫,后来便又加日旁新造暮字专表本义,莫与暮构成古今字。《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夙则莫”,用古字。类似的还有:孰——熟、然——燃、衰——簑、北——背、原——源、午——杵、县——悬、它——蛇,等等。

(3)古字表本义和部分引申义,今字专表某一引申义。例如“解”与“懈”。解字从角从牛从刀会意,本义为解剖,引申又有懈怠、松懈的意思,后来加心旁新造懈字,用以专表解字的这一引申义,而本义和其他引申义(如放开、解脱等)仍由解字承担。古书先后在记录懈怡、松懈的懈时,解与懈构成古今字。《史记•李将军列传》:“胡虏益解”,又《张释之传》:“王生老人,曰:„吾袜解‟。”均用古字。类似的还有:知——智、被——披、坐——座、没——殁、反——返、食——饲、赴——讣、振——赈、潦——涝、张——帐,等等。

(4)古字表本义,今字表假借义。例如“辟”与“避”、“ 辟”、“譬”、“僻”。辟字多久评论和,从(儿同人)从辛会意,本义为法,在上古又经常假借为躲避、开辟、譬如、乖僻等字,后来增加形旁,分别为这些假借义新造专字。古书先后在记录这些词时,辟字在不同词义上分别与避、辟、譬、僻构成古今字。《郑后克段于鄢》:“姜氏欲之,焉辟害?”《晋灵公不君》:“晨往,寝门辟矣。”《晃错传》:“使主内亡邪辟之行,外无骞污之名。”《礼记•中庸》:“辟如行远必自迩。”皆用古字。类似的古今字还有:栗—栗、信—伸、胃—谓、舍—舍、戚—戚、采—彩、牟—眸、师— 狮、莩—殍、澹—赡、母—毋,等等。

(5)古字和今字的表义具体化。例如“受”与“授”。受字甲骨文作,像彼此双方以手交接一凡(盘)之形,《说文》训为“相付”。彼上授受,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古代施受同辞,接受和授予均由受字表示。《新唐书•高俭传赞》:“古者授姓受民,以旌有功。”这里的受即是赐予(付予)的意思,是用古字。后世新造授予专表授予义,而受字专表接受义。教—学、示—视,与此同。祝—咒,也是古今字。祝,甲骨文作像一人跪于神位之前张口致辞之莆。祈祷于神,可求赐于己,也可求降祸于,是祝字本含有祝福和诅咒两方面的意思。《诗经•大雅•荡》:“侯作侯祝,靡屈靡究。”疏:“口告而祝祖之也。”后世新造咒字,专表诅咒之义,而祝字专表祝福之义。兽—狩,也是古今字。兽字甲骨文作,从单(狩猎武器)从犬器从犬会意,是狩的本字。古代“名动相因”,行为动作与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每用同一个来表示,故兽在上古兼有禽兽和狩猎两个方面的意思,后世新造狩字专表狩猎(动词),而兽字则专表禽兽(名词)了。像这样的古今字,其今字都是为表义的具体体面化而造的专字。

2.由于同音假借,被借字与借字构成古今字。书面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使用同音假借来调剂汉字的记词职务。原本由某个字担负的记词职务,到了某个历史阶段,因为种种原因,便改由别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承担了。而且往往一直承担下来,成为记录这个词的正字。于是前后两个字在彼此交接的那个词义上构成古今字,也就是被借字与借字要成古今字。例如伯字,本主为“长”(老大),其引申主可特指“诸侯之长”,“春秋五霸”的霸原本作“伯”,《汉书•文帝纪》:“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伯与霸所表示的词义判然有别。后世五伯的伯借用霸字充当。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霸字下说:“俗用为王霸字,实伯之假借也。”但一则“不还”,到唐代这个借字即已成为正字,至今不变。于是“伯—霸”在“诸侯之长”这词义上构成古今字。

由假借构成的古今字,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古字(被借字)只把部分记词职务转移给今字(借字),而自身仍然承担着余下的职务。例如“何—荷”就是这样。何字甲骨文作,像人有所担荷之形。《说文》:“何,儋也。”儋即担字。由于何字经常要承担记录疑问代词“何”的职务,于是本义就另借荷花的荷字,而除本义之外的其他职务仍由何字自身承担。类似的古今字还有:内—纳、见—现、女—汝、闲—闲、泉—钱等等。这类古今字,在古字将部分词职务转移给今字之后,古字与今字分别记录的词,往往是词义不同、词也不同的词,因而在读音上也往往略有差。

另一种是古字(被借字)把自己的记词职务完全转移给了今字(借字),今字通行为正字之后,古字往往被废弃。例如:“彊—强“就是这样。彊字从弓畺声,本义是“弓有力”引申为凡强劲之称。这个字产生得很早,在西周金文中常用以表示强力、强大的意思。而强字从虫弘声,本义是一种虫子“蚚”,产生在战国之后。由于彊与疆形近易混,彊又与强同音,且强的本义极少用,地是后世便借“强”为“彊“,不久借不还,遂使彊字完全被强字取代而废亡。类似的古今字还有:辠—罪、迻—移、—俟、—溺等。这类古今字往往是古字的义项单一,今字的义项也不多,且本义罕用,所以今字在淘汰了古字之后,不仅不不会影响表义的明确,反而能使习用的汉字字数为之减少。这是社会对用字的正确选择。

3.古今对异体字的不同应用构成古今字。异体字本是音义全同、记词功能也一样,只是构形有异的字,但是随着汉语和社会用字的发展变化,一部分异体字也会发生变化。不同时代对异体字的不同应用也往往会构成古今字。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词义的分化而导致两个异体的记词职务有了分工,由某一体专门承担记录发化出来的某一义项,而另一体则承担记录其余义项。于是这两个异体便在不同时代的某一义项上构成了古今字。例如“常—裳”本是一对异体字,本义是“下帬”,即今所谓衣裳的裳。“常”除表本义外,还被借用为表示经常、曾经等。于是在词义分化的前后不同的时代,在衣裳这个义项上常与裳便成了古今字。又如“雅—鸦”是一对异体字,本义是鸟名即乌鸦。雅又借用为文雅、雅正的雅。词义分化后,鸦专本义鸟名,雅则只表假借义文雅、雅正等。于是雅与鸦在鸟这个名义上构成古今字。这一类的古今字,实际上是由两个异体先分化成两个意义和用法都不同的字,然后才构成古今同词而异字的。被分化出来的一体,与前面所说的后出分化字所起的作用并没有实质的不同。这类古今字还有:邪—耶、犹—猷、谕—喻、吏—事、沈—沉、著—着,等等。

另一种情况是,两个异体的出现有很大的时代差距,可分为今体和古体,并且后世经过社会的选择,今体得以流传而古体被废弃。但它们在古代文献中也构成了记录同一个词而古今字不同的现象,所以也属于古今字的范畴,也就是古体和今体在同一词义上构成古今字。例如“埜—野“是一对时代不同的异体,埜从土从林会意,最早见于商代甲骨评语以战国时代增加声符予作壄(又常作),同时又新造形声字野(本作,小篆定型作野)。埜(壄)与野是不同时代的异体。《史记•司马相如传》:“膏液润埜草而不辞”、《楚辞•九歌》:“天时 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原壄”用的是野的古体。后世经过社会的选择,今体野得以通行而古体埜(壄)逐渐被废弃。但是它们在古书中同记一词,也具有“古用彼、今用此”的性质,所以“埜—野”也是古今字。又如“雚—鹳”,雚为鸟名,最早见于甲骨文字,是象形字,秦汉时始增鸟旁作鹳。《说文》:“雚,雚爵也。……诗曰:雚鸣于垤。”段注:“今诗作鹳。释文曰:本又作雚。”后世鹳行而雚废,但在古书的用字中,它们是古今字。类似的还有: —攀、鬻—煮、徧—遍、威—灭、—敷、—隙、喿—噪、复—复、厷—肱等等。

二、通假字

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例如:

① 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② 举错不可不察也。(《张释之传》)

③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系辞下》)

十分明显,例①的寤本应用牾,牾训逆,牾生即逆生;例②的错本应用措,放置的意思;例③的信与屈相对,本应用伸,意思才能通畅。然而这些文句的作者没有用本来该用的字,而用了意思毫不相干只是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这就是古书中的所谓通假现象。这里的寤、错、信三字是通假(借字),牾、措、伸则分别为它们的本字。

通借虽然前人也谓之假借,也是“依声托事”而借音表义,但是它与六书之一的“假借”是不同的。六书中的假借是造字的一种法则,是不给某些词造专门书写符号而借用他词书写符事情来替代的法则,是“本无其字”的“依声托事”,没有所谓本字可言(后世再造本字者除外);通借则是古人用字的一种变通现象,即放着本字不用而临时借用音同音近的他字来替代,是“本有其字”的“依声托事”。

(二)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之间的关系 古书用字的通假现象是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之间具有不同的关系。主要有:

1. 从声音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具有或同音、或双声、或迭韵的关系。例如: ① 信以结之,则民不倍。(《礼记•缁衣》)②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

③ 故九万里则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庄子•逍遥游》)④ 没死以闻。(《战国策•赵策》)⑤ 登是南邦。(《诗经•大雅•云汉》)

⑥ 从弟子十人所。(《史记•滑稽列传补》)

例① 的“倍”和例②的“畔”分别是“背”和“叛”的借字,倍与背、畔与判同音;例③的“培”和例④的“没”分别是“凭”和“冒”的借字,培与凭、没与冒是双声;例⑤的“登”和例⑥的“所”分别是“成”和“许”的借字,登与成、所与许迭韵。

2. 从字形上看,通假字或被通假字如果是形声字的话,则多具有相同的声符。由于汉字中形声字占的比例极大,通假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所以通假多见于形声字,而于形声字中又特以具有相同声符者居多。例如:财—材、涂—途、常—尝、倡—唱、底—砥、鄂—愕、匪—斐、静—净、僇—戳、说—脱、讼—颂、廪—懔、锡—赐、刑—形、政—征、悟—晤,等等。当然,声音相同相近的字并不限于声符相同的形声字,因而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也并非都如此,比如:由—犹、时—伺、趣—促等,则是另外的情形,只是所占的比例交小罢了。

3. 从借代关系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有单借和互借之别。所谓单借,是指甲能借乙,乙却不能借甲。比如:屈伸的伸能借用诚信的信来替代,而诚信的信却不能借用伸字来替代;背弃的背能借用倍娄的倍来替代,而倍数的倍却不能借用背弃的背来替字和乙字可以互替代,即甲为本字时乙为借字,乙为本字时则为借字。例如:

① 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是贵乎?(《报任安书》)

②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年,酒五斗。(《汉书•文帝纪》)③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④ 江河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乎。(《许行》)

例①“以”是借字,“已”为其本字;例②“已”为借字,“以”为其本字。“以”与“已”互为通假。例③“上”是借字,“尚”为其本字;例④“尚”为借字,“上”为其本字。“尚”与“上”互为通假。类似的例字还有:爱—哀、才—裁、故—固等。古书用字的通假现象以单借为多,互借较少。

4. 从对应字数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一个字仅被另一个字借用,但也有不少的字可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借用,形成一对几的关系。例如“辨”字:

① 主齐盟者,谁能辨焉?(《左传•昭公元年》)

②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③ 望于山川,辨于众神。(《史记•五帝纪》)

④ 其于宗庙朝,辨辨言,唯谨尔。(《史记•孔子世家》)

例① 杜预注云:“辩,治也。”治办之意,即借为“办”;例②郭庆藩《集释》云:“辨,读为变”;例③今《尚书•舜典》“辩”作“徧”(遍);例④《论语•乡党》“辩辨”作“便便”。是“辩”可被办、变、徧(遍)、便等几个字共同借用。此外,距通柜、讵、巨;可通嫠、来、赉、僖;适、谪、敌、啻;能可通耐、乃、暱、而等,都属于这一类。

(三)通假字的辨识

通假是借音表义,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所以辨识通假字主要是以声音为线索。阅读中遇到某一个字不能用其本义或引申义去解释时,就应考虑到是否存在通假的问题。例如《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这一句中的“归”字当作何解释呢?若依《说文》,归的本义是指女子出嫁,这用在本句显然不通;若有归的引申义“归还”似乎可通,但孔子并未借给阳货豚,又何以言归还?联系上下文意,是阳货想通过送豚给孔子,好让孔子依礼回拜时见到孔子,句中

归字归是赠送的意思。然而归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中都没有赠送这一义项,可见古有赠送食物的专字“馈”与“归”音近,意思又正好吻合,于是可以初步断定归是馈的错字。查同书《微子》,又有“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之语,归同样当借为馈(意思是说齐国像馈赠美味一样将女乐声送给鲁国)。在辨识通假字时要注意两点:

(一)要有古音韵的常识。所谓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的今音。古今语音变化很大,古代音近的字,到现在不都还音同音近,有的可能变得完全不同近了;而原本读音不同不近的字,又有可能变得相同相近。所以当我们以声音为线索去辨认通假时,千万不可只据今音作准则。

(二)在没有别的例证时,不可只据音同音近而轻言通假。判定某字借用为某,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和理由。

三、异体字

所谓异体字,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音义完全相同、记词职能也完全一样,只是构形有异的字。例如:

① 以彊为弱,在俛仰之间耳。(《晁错传》)② 执其干戚,习其俯仰。(《礼记•乐记》)③ 郎中令善媿人。(《龚遂传》)

④ 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段太尉轶事状》)

以上句中的俛与俯、媿与愧,虽然字的构形不同,但音义及记词职能完全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互换。像这样的字就是异体字。有的同音字虽然在某一义项上同,在一定的场合也可以互用,但记词职能并不完全一样,这种字不能视为异体字。比如游与游,只在游玩义上相通,可以互用,但游水义古代只用游而不用游;赞与赞,只在赞义上相通,可以互用,但赞进、赞助义古代只用赞而不用赞。这说明它们的记词职能虽有相同的方面,又有不同的方面,并不完全重合。所以像这样的字不能看作是异体,以免造成阅读的误解。

(二)异体字的形体差异

异体字的形体差异主要有以下六种:

1.所用造字方法不同,一体为形声,一体为非形声。如:岳-岳、涎-、耻-耻、泪-泪、磥-磊、黥-、膻-羴,等。

5. 同为形声,所取意符不同。如:逼-逼、徧-遍、逾-逾、咏-咏、误-悮、溪-溪.榜-牓、暖-煖、糠-穅,等。

6. 同为形声,所取声符不同。如:馈-餽、昵-暱、棹-櫂、猿-猨、梅-、裤-袴、蒂-、掩-揜、溯-泝、楠-枬,等。

7. 同为形声,所取意符和声符都不同。如:愬-诉、迹-迹、剩-賸、椀-盌、村-邨.妆-粧、粳-秔,等。

8. 偏旁部首所处的位置不同。如: -够、峰-峯、略-畧、惭-慙、概-、鹅-、松-枀、秋-秌,等。

9. 笔道形态略有不同。这往往是由于书写的风格、习惯的不同而造成的字体的差异。如:冰-、册-、皂-、吴-、叙-,等。

从以上所举的各类例子字可以看出,形声造字法最容易产生异体,所以形声字中的异体字也最多。

(三)识别异体字要注意的问题 有两种情况最值得注意:

1. 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曾经异体字,但后世发生了分化,记词职能有了分工,变成了两个不同的字。例如“咳”与“孩”,在历史上就曾是一对异体字。《说文》:“咳,小儿笑也。从口亥声。孩,古文咳从子。”《礼记•内则》:“父执了之右手,咳而名之。”《史记•扁鹊传》:“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老子》:“我独泊兮未兆,如婴和之未咳。”《释文》本作“孩”。《颜氏家训•教子》:“子生咳,师保固明,仁慈礼义导习之矣。”本又作“孩提”。在这些文句中,咳与孩均读hái,用的都是“小儿笑”的本义。后来这一对异体字发生了分化,本义也罕用了。咳读ke,通欬,如“咳唾成珠”。即今咳嗽的咳。孩仍读hai,用为幼童之称。咳与孩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字。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喻-谕”,原本晓谕,比喻义都可通用,后来分化,晓谕主用“谕”,比喻义用“喻”。“份-彬”,原本通用,指文质具备的样子,《说文》引《论语》“文质份份”,今作彬彬。后世分化,彬仍表本义,而份改读fen,用作量词。“育-毓”、“徯-蹊”、“讶-迓”、“拓-遮”等等,也有类似的变化。我们在读古书时,对于这一类的异体字一定要作历史的考察,切不可轻率地以今律古而误解文意。

2. 在古代原本不是异体而是意义或用法不同(或不尽相同)的两个字,现在为了精简汉字,在和“异体字整理”时也视同异体字加以合并而成了一个字。例如“炮”,本是一种烹调方法。《礼记•礼运》:“以炮以燔。”注:“炮,裹烧之也。”而“炮”()是“机石”,指古代战争中用机械之力发石以攻敌,故字从石。后来发明了火炮,才借“炮”为“炮”。炮与炮原本并非一字异体。现在当作异体字合并后,炮行而炮废。类似的还有奸与奸、核与覈、闲与闲等等。我们在读古书时切不可将它们视为异体字,要从弄清它们的本义入手,分辨出它们在不同场合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四、繁简字

繁简字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合称。所谓繁体字和简体,是就同一个字构形时所使用的构件或笔划的多少相对而言的。构件或笔划多的是繁体,构件、笔划少的是简体字。同一个字(当然不是每一个字)的繁与简,自古就有。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虽然有删繁就简的一面,但是这一面实行得并不彻底和广泛。由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会用字和习尚,在没有严格正字法的情况下,也往往繁简并行。比如学字有繁体作“斆”,也有简体作“学”;充字有繁体作“弃”,有有简体作“弃”。在古书中,学字用简体为多,也用有繁体的,《史记•张释之传》:“此二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斆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学字即用繁体。弃字则我用繁体但也有用简体的,《左传•成公二年》:“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用的即是简体。所谓繁体和简体,是就同一个字在构形表明上的繁复与简单相对而言的,若就字的记词功能和用法而言,实质上是异体的种。由于它在社会用字中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才单列出来作专门的讲解。

汉字的简化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简化字形,二是是削减常用字的字数。前者采用各种方式(诸如简化偏旁部首、取原字形的某一部分或轮廓、草书楷化,重造新体等),将一部分常用字的形体进行改造,使字的结构简单、笔划减少而便于书写,所涉及的主要是“形”的问题。后者则选留某些字而同时废弃某些字,是对字的记词职能进行调整或归并,所涉及的主要是“义”的问题。这两个方面对阅读古书都有影响。如果光是字形的简化而不关字义,那问题就较为简单,只要我认识一般相应的繁体字就是了。比如“汉书”,你只要知道“汉书”二字的简

化就行了。若是既涉及到字形同时又涉及到字义,那问题就没有这般简单了。有几种情况值得注意: 1. 某字简化后的构形与古书中某个字构形完全一样,但两者的音义和用法完全不同。

① 无是公听然而笑。(《史记•司马相如例传》)② 价人以藩。(诗经•大雅•板))

③ 降此蝥贼,稼穑卒痒。(《诗经•大雅•桑柔》)

在这些古书的文句中,听音y(n,意为“笑貌”,价音ji(,意为“善”;痒音y(ng,意为“病”。现在简化字中听话的听(听)、物价的价(价).搔痒的痒(痒)分别与之同形,但意义却迥然有别。属于这一类的简化字还有:厂(厂)、广(广)、胜(胜)、坏(坏)、机(机)、苹(苹)、筑(筑)、适(适)、异(异)、腊(腊),等等。在古书中遇到这类字,若按现在简化字的音义去释读,就无法明了古人的语意了。

2. 字形虽未简化,但却兼并了另外一个(或两个)音同或音近字的记词职能,而被兼并的字在“解除职务”后,多数被废弃,少数虽仍被“留用”,但记词职务大为减少。这样就使“兼并者”增加了它原来所不具有的义项,扩大了它们的记词职能。例如“丑”,原本只表地支,在汉字简化时兼并了“丑”的记词职能,“丑”被“解职”废弃,于是导字除了仍表地支之外,又增加了“丑恶”、“丑陋”的义项。再如“干”,原本只表干犯、干求义,汉字简化时兼并了“乾”的一部分职能(干湿)和“干”的全部职能,于是“干”被废弃,“乾”只余下“乾坤”的一个义项。类似的字还有:余[余,馀]、后[后、後]、斗[斗、门]、舍(舍、舍)、几(几、几)、叶(叶,叶)等。3. 字形简化,同时又兼并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字的记词职能,被简化的繁体和被兼并的字同时被废弃。如“获”是“获(”古指猎得禽兽)的简化,同时又兼并了“获”(古指收割庄稼)的记词职能,于是“猎获”和“农获”两个义项统由获字兼任,获、获二字同时废弃。类似的例字还有:汇(汇、汇)、饥(饥、饥)、钟(钟、锺)、历(历、历)等

古今字是在某一个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两种字形,它们是按照时代划分出来的。如莫——暮 通假就是古文里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一种是本无正字,从一开始就借用某个字。一种是本有正字,由于各种原因写成了另一个字。蚤——早

古今和通假的区别:

原因不同:古今字是汉字在纪录语言的过程中要求表意准确而产生的文字现象。今字的产生意味着汉字的增多;通假是同音替代现象,并不标志汉字增多。产生时间不同:古今字有先后之分,历时现象;通假字共时现象。

意义:古今字意义上有联系;通假字意义上无联系。

表意的久暂:古今字的今字可固定表古字原有的某一意义。今字出现以后,古字不再表示被今字所取代的意义;通假字的借字只是临时表示本字某一义,本字不会因被假借而分离出它 的某一义。

字形上看:今字大都是在古字的基础上加义旁或改形旁而成,通假字的借字和本字之间没有

联系。

古今字与 异体字之间的区别:

异体字是指字形不同而音 义完全相同的字,也叫“异形字”,“或体”,“重文” 或“俗体”,是相对于常用的“正字”(即通用字)来 说的.异体字的表义功能完全相同,在任何语言环境中都可以相互代替,而且读音也完全相同.古今字的产生有时间先后问题, 今字产生后,它所分担的意义只是古字的一部分, 所以,古,今字一般是不能完全相互代替的.如 “内”和“纳”这对古今字,“内”可以代替接纳的“纳”的意义.“纳”却不能代替“内”的意义.而且古今字读音有的一

样,有的有区别,如“说”和“悦, 通假字和异体字的区别:

通假字:音同或音近,意义上没有联系,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互相替换的;异体字:音义同,任何语言环境中都可以互相代替。

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的区分

怎么知道一个字是通假字或是古字、异体字呢?可以通过三条途径:

第一,直接读古书,可明显发现有些字古代的确还没出现。

古书,特别是那些版本较古老的、校勘很认真的古书,是很注意保持原貌的。

我们知道,我国的古书在印刷术未产生前是靠人们手工抄写流传的。古时的读书人对古书是很敬重的,特别是对那些所谓“经书”,简直奉若神明。甚至到了明知它的错的,抄的时候也仍然照抄,不敢“径改”。即使到有了版印书籍,人们在刻印古书时一般也很注意,尽量保持古书原貌,不会随意改动它。因此,我们在读先秦古书时,就很容易发现,有些字在先秦还没有。比如上面举的喜悦的“悦”,以及生熟的“熟”、边境的“境”、坠落的“墜”、悬挂的“懸”、智慧的“智”等等,都无法在先秦经书中找到。为什么?就因为在先秦这些字还没造出来。那么,要表示这些意思怎么办呢?就只好写它们的古字。即

悦——说 熟——孰 境――竟 墜——隊 智——知

例如:

1、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

2、宰夫胹熊蹯不孰。(《左传•宣公2年》)

3、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同上)

4、豖人立而啼。公惧,隊于车,伤足,丧屦。(《左传•庄公8年》)

5、失其所与,不知。(《左传•僖公30年》)

像这样读的古书多了,就自然会感觉到哪些字在上古还没有,是在汉代以后才陆续出现的。

第二,通过读古注和清人笔记、札记,识别通假字、古今字等。

我们知道,前人较为重要的古籍,几乎都做过注释。注明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也是

注释的一项重要任务。例如:《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古注:“亡,古无字,通用”。也就是这里不能理解为“死亡”的“亡”而应理解为有无的“无”字。

宋朱熹《大学章句》:“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朱熹注:“谦读为慊,苦劫反。”这“读为”术语是专门用于指明通假的,在这里就是指出“谦”是个通假字,在句中应读为“qiè”,意思是“满足”。王力先生在讲解《古书的注解》(P617)时明确指出:“读为、读曰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古代的通假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不再与本字同音了。而汉字本身的表意性,又往往使人容易从字形角度去考虑一个字(词)的意义,然而对通假字恰恰要摆脱字形的束缚,应从语音角度去把握其意义,因此,稍不注意,误认通假字的情况在古代也是经常见到的。例如《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中“庄公寤生”,晋朝的杜预在注释《左传》时就误解“寤寐而庄公已生”,即一觉醒来,发现孩子已经生出来了。因为如果按照本义理解,“寤”是“寐觉”,即睡醒。可是,这样解释与下文不谐调,既然如此轻易把庄公生下来,为什么姜氏夫人还不喜欢他呢?古人也觉得讲不通,于是有多位古人强为之解。如:应劭在《风俗通》中解释说:“儿生而能开目视者曰寤生”,也就是孩子是睁着眼睛出生的。但这种说法显然也是错误的。没有胎儿是睁着眼睛出生的。这个问题直到清代的黄承吉才得以解决。他在其笔记《字诂•义府》中指出:“寤当与牾通,牾,逆也。凡生子首出为顺,足出为逆,至有手及臂先出者,此等皆不利於父母,或其子不祥,故世俗恶之。庄公寤生,是逆生也。逆生则产必难,其母之惊且恶也宜矣。”司马迁在《史记•郑世家》中叙述庄公出生时也说他“生之难”,可见黄生的解释是正确的。

古人在笔记、札记中往往注意对通假字的识别,如王氏父子的《读书杂志》、《经义述闻》中往往有对通假字的精彩论述。是很值得注意的。

第三,通过查《说文解字》一书,认识古字和异体字。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在公元100年完成的文字学巨著,许慎用了毕生精力来撰写它。许慎本人精通五经,他字叔重,故当时人称之为“五经无双许叔重”,他的儿子许冲在献《说文解字》给皇上的表中说:“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因此收字是相当全的,共收了9353个字。还列出了重文1163个。这1163个“重文”可以说都属于古字或异体字。《说文》一书毫无疑问是许慎对东汉以前的文字首次作了全面地总结。那么,《说文》中都不见的字,当然是许慎以后才出现的,当然是今字。然而,实事上,后起字(今字)的产生决非一朝一夕,从先秦到东汉许慎的三百年间,肯定也出现了不少后起字。所以在《说文》中也出现了一些先秦古书中没有的字。例如 共供 辟避 知智 昏婚 田畋 反返 等字,在先秦多出现第一种形式,罕见甚至不见后一种,但在《说文》中也收录了。它们无疑是在汉代才产生的。还要指出的是,有些先秦古书无疑是被后人改动过的。如在《孟子》一书中,今字就特别多。为什么呢?因为这部书被尊为“经”最晚,它是在宋代才被定为“经”书的,在此之前,它只是一般的“子”书,因而人们在传抄过程中对它的字肯定改动较多,即用人们惯于接受的今字去替代那些在今人看来已不大熟悉的古字。

在《说文》中,许慎既列出了一个字的通行的写法,又往往列出了它的古字和异体,即所谓“重文”。如在恐惧的“懼”下就列出另一种写法:愳,古文。即愳与懼构成古今字关系。

又如荡漾的“漾”后面又列出它的古字:瀁,古文从養。

又如《说文•永部》:“衇,血理分,邪行体者。脉或从肉。”即血脉的“脉”字有的写成“衇”,有的写成“脉”,两个字之间当然是异体字关系。

《说文•雲部》:“霒,云覆日也。从雲今声。侌,古文或省。”也就是古字省略了上面的“雨”,只写了表音部分的“云”。

《说文•鱼部》:“魝,乌魝,鱼名。从鱼则声。鯽,魝或从即。”也就是“魝、鯽”构成异体字关系。实际上许慎还告诉我们:古代“则、即”二字是同音的。

第四,通过今人的注释用语识别今字。

在对古籍进行整理,即对古书断句、标点、注释、翻译等,或在大学教材的文选中,为了保持古籍原貌,必须保留原来的古字;为了便于一般读者阅读和学生学生,因而需要用现代普通话进行注释。在注释时,现在注释家们一般都运用不同的术语把通假字与今字(后起字)区分开来。例如: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烛之武退秦师》)注:舍,捨弃,不取(不灭掉),後来写作“捨”。

②五侯九伯,女实征之。(同上《齐桓公伐楚》)注:女(rǔ),你,后来写作“汝”。

③宣子田于首山。(同上《晋灵公不君》)注:田,打猎,后来写作“畋”。

④韩厥俛定其右。(同上《齐晋鞌之战》)注:俛,同“俯”,低下身子。

⑤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於薛乎?„„券徧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同上《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注:责(zhài),债务,债款,后来写作“债”。徧,同“遍”。

⑥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同上《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注:辨,通辩。

⑦将之薛,假涂于邹。(同上)注:假涂,借道。涂,通“塗”,途。

上面的注释中,分别用了“A,后来写作B”、“A同B”、“A通B”几种术语。这三种术语是有较严格区分的。“后来写作”用来指出前者与后者构成古

今字关系,“同”表明二者是异体字关系,“通”则指出后者是前者的本字。初学者完全可以通过这些不同的术语来把这三种字区分开来。

但是,在中学教材注释中,对这三种字的区分却不是很严格的,例如: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高中语文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注:说,同“悦”。

②失其所与,不知。(同上)注:知,通“智”。

③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高中语文第二册《秋水》)注:辩,同“辨”。

③距关,毋内诸侯。(同上《鸿门宴》)注:距,通“拒”;内,通“纳”。

显然,与王力的注有差异。总体来说,就是中学教材对这三种字的区分不是很严格,往往有些混同。这里面当然不排除不同专家对同一文字现象认识上的不一致,但更多是从接受对象考虑的。对于中学生来说,不宜把问题讲得这么复杂。因此有意不把它们区分得十分详细。但到了大学阶段,特别是对中文系的学生而言,再不加区分,就有违汉字发展的历史,就不恰当了。这是需要明确指出的。

关键词: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的区分

第三篇:《古代汉语》部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列举1

《古代汉语》部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列举 第二单元

《郑伯克段于鄢》 通假字:

寤:通“ ”,倒逆。注P97

例句:“ 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无:通“毋”,不要。注P99

例句:“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阙:通“掘”,挖掘。注P103

例句:“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古今字: 大:今字“太”,表示尊称。注P98

例句: “请京, 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辟:今字“避”,避免。注P99

例句:“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厌:今字“餍”,满足。注P99

例句: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 尝:今字“ ” ,副词,品尝,体会滋味。注P102

例句:“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异体字: 佗:同“他”,其也,另外的。注P98

例句: “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同“昵”,亲近。注P100 例句: “公曰: “不义不,厚将崩。”

《公 孙 无 知 之 乱》 通假字:

绌:通“黜”,贬低。注P109

例句: “衣服礼秩如 ,襄公绌之”。游:通“ ”,出行, 乐。注P110 例句:“齐侯游于姑棼”。御:通“ ”,抵。注P110 例句: “我奚御哉!”

税:通“脱”,解脱桎梏。注P113 例句: “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古今字: :今字“嫡”,正妻所生长子。注P109 例句:“衣服礼秩如 ”。见:今字“现”,出现。注P110 例句: “彭生敢见”!坠:今字“ ”,坠落。注P110 例句: “公惧, 坠于车”。反:今字“返”,返回。注P110 例句: “反,诛屦于徒人费”。

路:今字“辂”,古代的一种大车。注P112 例句: “公丧戎路,传乘而归”。辟:今字“避”,躺避。注P112 例句: “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异体字:

期:同“ ”,一周年。注P109

例句: “期戍,公问不至”。《 之 战 》 通假字: 无:通“毋”,不要。注P120 例句: “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与师淹于君地”。桀:通“揭”,举起。注P120 例句: “齐高固入晋师, 桀石以投人”。翦:通“剪”,剪除。注P121 例句: “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古今字: 道:今字“导”,引导,带路。注P118 例句: “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禽:今字“擒”,捉拿。注P120 例句: “禽之而乘其车”。陈:今字“阵”,摆开阵势。注P121 例句: “师陈于 ”。异体字: :同“鞍”,齐地名,今山东济南市附近。注P121 例句:“师陈于 ”。:同“俯”,弯下身子。注P123

例句: “韩厥 ,定其右”。

〈子 产 说 范 宣 子 轻 币〉

古今字:说:今字“悦”,高兴,喜悦。注P132 例句: “宣子说,乃轻币”。第 三 单 元

〈 苏 秦 连 横 约 纵〉 通假字:

庭:通“廷”,朝廷。注P183 例句: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策:通“册”,税册。注P185 例句: “书策稠浊,百姓不足”。

:通“ ”,冲击,撞击。注P186 例句: “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 ”。:通“昏”,糊涂。注P186 例句: “皆 于教,乱于治”。赢:通“累”,缠绕。注P187 例句: “赢滕履 ,负书担橐”。:通“ ”,草鞋。注P187 例句: “赢滕履 ,负书担橐”。

:通“黧”,黑中带黄的颜色。注P187 例句: “形容枯槁,面目 黑”。归:通“愧”,惭愧,羞愧。注P187 例句: “伏有归色”。

溢:通“镒”,重量单位,二十两为一镒。注P188 例句: “黄金万溢”。

掘:通“窟”,洞穴。P189 例句: “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 枢之士耳”。伉:通“抗”,相敌,相当。注P190 例句: “天下莫之能伉”。:通“盍”,疑问代词,怎么。注P191 例句:“人生世上,势位富贵, 可忽乎哉”!诎:通“屈”,屈服。注P186 例句: “诎敌国,制海内”。古今字: 从:今字“纵”,合纵。注P181 例句: “苏秦连横约纵”。

禽:今字“擒”,捉拿。注P184 例句: “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伯:今字“霸”,指称霸。注P184 例句: “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章:今字“彰”,明白,明显。注P185 例句: “明言章理,兵甲愈起”。受:今字“授”,授予。注P188 例句: “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异体字:

:同“饰”,巧饰。注P184

例句: “文士并 ,诸侯乱惑”。:同“ 决 ”,取决。注P189

例句: “皆欲决于苏秦之策”。:同“煌”,辉煌。注P189 例句: “转 连骑,炫 于道”。:同“蛇” 注P190 例句: “嫂 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冯 谖 客 孟 尝 君〉 通假字: 介:通“芥”,小草。注P201

例句: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古今字: 属:今字“嘱”,嘱托,转达意愿。注P194 例句: “使人属孟尝君”。

责:今字“债”,所欠的钱财。注P196 例句: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反:今字“返”,归来。注P197 例句:“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说:今字“悦”,高兴,喜悦。注P199例句: “孟尝君不说”。

异体字: :同“懦”,软弱。注P197 例句: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 愚,沉于国家之事”。:同“遍”,全部。注P197

例句: “券 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

〈郭 隗 说 燕 昭 王 求 士〉 通假字: :通“ ”,跳。注P206

例句: “若恣睢奋击, 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籍:通“藉”,践踏。注P206 例句:“若恣睢奋击, 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古今字: 指:今字“旨”,意思,想法。注P206 例句: “诎指而事之”。

冯:今字“凭”,靠着。注P206 例句: “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反: 今字“返”,返回。注P207 例句:“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异体字: 嘿:同“默”,静默,沉默。注P206

例句: “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第 四 单 元 〈项 羽 本 纪〉 通假字:

繇:通“徭”,劳役。注P252 例句: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游: 通“ ”,指巡视 览。注P252 例句: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罢:通“疲”,疲困。注P258 例句: “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承:通“乘”,趁着。注P258 例句: “我承其敝”。

戮:通“ ”, ,合。注P259 例句: “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距:通“拒”,抵挡。注P264 例句: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游: 通“ ”,交往。注P265 例句: “秦时与臣游”。

豪:通“毫”,指长而尖的细毛。注P265 例句: “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倍:通“背”,背离,违反。注P265 例句: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蚤:通“早”,早上。注P265 例句: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P263 :通“隙”,缝隙,本篇课文中指感情上的隔、裂痕。注P267 例句: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 ”。

以:通“已”,已经。注P273 例句: “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伏:通“服”,佩服。注P277 例句: “骑皆伏曰: “如大王言”。” 古今字: 说:今字“悦”,喜悦,高兴。注P258 例句: “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今字“虻”,牛虻,吸取牛马家畜血液的一种昆虫”。注P258 例句: “夫搏牛之 不可以破 ”。

被:今字“披”,穿上。注P258 例句: “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

:今字“犟”,倔强。注P259 例句: “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 不可使者,皆斩之”。见:今字“现”,出现,存现。注P259

例句: “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量”。:今字 “强”,强大。注P259 例句: “赵举而秦 ,何敝之承”。埽:今字“扫”,指收罗,调集。注P259 例句: “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沈:通“沉”,沉没入水。注P260 例句: “皆沈船,破釜甑”。

当:今字“挡”,挡住,抵挡。注P260 例句: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采:今字“彩”,彩色。注P263 例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内:今字“纳”,接纳,放进来。注P264 例句: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坐:今字“座”,座位。注P268 例句: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P266 内: 今字“纳”,入进来。注P268 例句: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暴:今字“曝” 注P273 例句: “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

寤:今字“悟”,明白。注P281 例句: “五年之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异体字: :同“杯” 注P271 例句: “沛公不胜 杓”。

:同“慷” 注P276 例句: “于是项王乃悲歌 慨”。

:同“舣”,拢船靠岸。注P278 例句: “乌江亮长 船待”。:同“蜂” 注P280 例句: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 起”。〈田 单 列 传〉 通假字: 傅:通“附”,附着,在本文中指包裹住。注P286 例句: “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

距:通“拒”,抵抗。注P286 例句: “淖齿既杀泯王于莒,因坚守距燕军”。插:通“ ”,掘土的工具,类似今天的锹。注P289 例句:“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

溢:通“镒”,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为一镒。注P289 例句: “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无:通“毋”,不要。P289 例句: “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畔:通“叛”,背叛。注P291 例句: “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通“敌”,敌人。注P291 例句: “夫始如处女, 人开户”。

距:通“拒”,抵挡。注P291 例句: “夫始如处女, 人开户;后如脱兔, 不及距”。古今字: :今字“途”,道路。注P286 例句: “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 ”。反:今字“返”,回来。注P288 例句:“有一卒曰: “臣可以为师乎?”因反走”。文:今字“纹”,花纹。注P290例句: “画以五彩以文,束兵刃于其角”。〈苏 武 传〉 通假字: 蹈:通“ ”,叩,轻轻敲打。注P299 例句: “ 蹈其背以出血”。

畔:通 “叛”,背叛。注P300 例句: “ 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P299 旃:通“ ”,一种毛织物。注P302 例句: “天雨雪,武卧 雪,与旃毛并咽之”。去:通“ ”,收藏。注P302 例句:“掘野鼠,去 实而食之”。伏:通“服”,用。注P304 例句: “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通“欢”,指欢叙之情。注P305 例句: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 ”。宿:通“夙”,早。注P307 例句: “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昔:通“夕”,晚。注P307 例句: “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幕:通“漠”,沙漠。注P307-308 例句: “径万里兮度沙幕”。

以:通“已”,已经。注P308 例句: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物:通“ ”,死。注P308 例句: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P306 古今字: :今字“悬”,挂。注P301 例句: “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见:今字“现”,表现。注P304 例句: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无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决:今字“诀”,辞别。注P305 例句: “因泣下 衿,与武决去”。乡:今字“向”,面向。注P306 例句: “武闻之,南乡号哭”。

欧:今字“呕”,吐。注P306 例句: “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今字“强”,强壮。注P308 例句: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 壮出”。异体字: :同“须:今字“ ”,胡须。注P308 例句: “及还, 须发尽白”。

:同“并”,副词,一起,都。注P296伴 例句: “武字少卿,少以父任,兄弟 为郎”。:同“医”,医生。注P299 例句: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同“船” 注P304 例句: “宦骑与黄门驸马争 ”。衿:同“沾襟”,指(眼泪)把衣服都打湿了。注P305 例句:“因泣下 衿,与武决去”。

〈班 超 传〉 通假字: 裁:通“才”,仅仅。注P316 例句: “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 没:通“殁”,覆没,灭掉。注P318 例句: “焉耆以中国大丧,遂攻没都护陈睦。” 徼:通“邀”,拦截。注P324 例句: “温宿王将八千骑于东界徼于 ”。萌:通“氓”,百姓。注P325 例句: “先帝深愍边萌婴罹寇害”。

集:通“辑”,安定。注P325 例句: “故使军司马班超安集于 以西”。蠲:通“捐”,除去。注P325 例句: “而致天诛,蠲宿耻,以报将士之仇”。古今字: 研:今字“砚”。注P313 例句:“安能久事笔研间乎”!直:今字“值”,工钱。注P314 例句: “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然:今字“燃”,燃烧。注P316 例句: “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禽:今字“擒”,捉拿。注P320

例句: “岁月之间, 兹可禽”。:今字“势”,形势。注P320 例句: “其 必有降反”。

张:今字“帐”,帷帐。注P324 例句: “超密勒兵待之,为供张设乐”。:今字“悬”。注P325 例句: “超遂 葱领,迄 度”。匈:今字“胸”。注P327 例句: “超素有匈协疾,既至,病遂加”。异体字: :同“睹”。注P316 例句: “明者 未萌,况已著邪!”P314 :同“铅”。注P320 例句: “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 刀一割之用乎”!:同“驰”,松开,解除。注P322 例句: “将 刑及义从千人就超”。:同“恤”,忧惧。注P323 例句: “内省不疚,何 人言?” 〈华 佗 传〉 通假字: 管:通“脘”,胃的内腔。注P336 例句: “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去:通“ ”,收藏。注P341 例句: “何忍无急去药”。已:通“以”。注P341 例句: “已故到谯,适值佗见收”。颈:通“经”,悬挂。注P342 例句: “熊颈鸱顾”。古今字: :今字“敷”。注P332 例句: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 ”。支:今字“肢”。注P336 例句: “县吏尹世苦四支烦”。藏:今字“ ”。注P336例句:“藏气已绝于内,当啼泣而绝”。:今字“倪”。注P336 例句: “府吏 寻,李延共止”。卒:今字“猝”,突然。注P336 例句: “昕卒头眩坠车”。利:今字“痢”。注P336 例句: “得疾,下利,常先啼”。酢:今字“醋”。注P337 例句: “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 大酢”。:今字“悬”,悬挂。注P337 例句: “ 车边,欲造佗”。

鬲:今字“膈”。注P338 例句: “心乱目眩,佗针鬲”。

反:今字“返”,返回。注P340 例句: “数乞期不反”。:今字“强”,勉强。注P340 例句: “佗亦不 ,索火烧之”。异体字: :同“咳”。注P336 例句: “便苦 嗽,欲卧不安”。

:同“暖”,温热。注P337 例句: “汤令 之,其旦即愈”。:同“蛇”。注P337 例句: “立吐 一枚,悬车边,欲造佗”。

:同“猿”。注P342 例句: “四曰 ”。〈 肥 水 之 战〉 通假字: 已:通“以”。注P347 例句: “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

阙:通“缺”,缺少。注P351 例句: “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

趣:通“趋”,赶往。注P353 例句: “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

古今字: 闲: 今字“娴”,熟悉。注P348 例句: “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陈:今字“阵”,摆开阵势。注P353 例句: “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

第四篇:教学论文: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推荐)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内容提要]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注释称谓(即关于“通”、“同”的处理)历来颇受争议,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注释称谓也没有明确说明。本文将从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三者的定义及课本注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通假字 古今字 异体字 通 同

中学语文教材版本几经改革,无论旧大纲,还是新的课程标准,都明确要求培养中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这将为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了解祖国文字发展演变打下基础,同时还能够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语言修养,增强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所以,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对中学生来说意义重大。

我在查阅不同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版本时,发现古代文学作品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比例在逐步增大。以初中教材为例,1993年版语文教材共计课文172篇,古代文学作品50篇,占教材近30%的比例;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202_年版教材176篇课文,古代文学作品76篇,占43%。同时,发现不同时期的语文教材对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注释称谓也不尽相同。

1988年版初中语文教材部分字词注释: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课本注释:还通“旋”,回转、掉转的意思。

“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课本注释:汤通“烫”,用热水焐的意思。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课本注释:齐通“剂”。《论语六则》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课本注释:说通“悦”,愉快的意思。

《狼》:“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课本注释:止通“只”。

1993年人民教育版初中教材部分字词注释: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课本注释:还同“旋”,回转、掉转的意思。

“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课本注释:汤同“烫”,用热水焐的意思。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课本注释:齐同“剂”。《论语六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课本注释:“说”同“悦”,愉快。

《狼》:“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课本注释:止通“只”。《木兰诗》“对镜帖花黄”,课本注释:帖同“贴”。“出门看火伴”,课本注释:火同“伙”。《桃花源记》“便要还家”,课本注释:要,邀请。《愚公移山》“始一反焉”,课本注释:反同“返”。“汝之不惠”,课本注释:惠同“慧”,聪明。

202_年人民教育版初中语文教材部分字词解释: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课本注释:汤同“烫”,用热水焐的意思。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课本注释:齐同“剂”。《狼》:“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课本注释:止,这里是“只”的意思。

《木兰诗》“对镜帖花黄”,课本注释:“帖”是“贴”的意思。“出门看火伴” 课本注释:火是“伙”的意思。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汤”是热水焐的意思,“要”是邀请的意思。但在注释称谓时发生了一点变化,1988年版教材中“说”通“悦”(通假)。而在1993.年版教材中用了“同”(异体),类似的情况有:“还”、“汤”、“剂”.等。“说”在202_年版教材中再次使用了“通”。甚止“帖”、“火”、“止”在1993年以前曾使用“同”、“通”,而到202_年版教材中它不再使用称谓“通”或“同”,直接说明“帖”这里是贴的意思、“火”是伙伴的意思,止,这里是“只”的意思,强调了语境作用,不再是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现象。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受传统观念束缚、定势思维影响,仍然会把“通”、“同”注释的字全都处理为通假字。

教材的更新,术语的变换,教参、教学说明、大纲及语文辞书的相关资料均未详细说明。教材中“同”究竟何指?究竟何义?究竟指何种关系。大家都明了“通”乃暗含通假,那么“同”呢?他们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教材注释中“同”、“通”使用不明,就模糊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概念,教师不能使学生从理论上辨析,学生积累通假字也无规律可循,更何况,作为教课书有很大的权威性,不容模糊难辨,现将中学教材里此方面的问题和疑问提出来,求教于大方之家。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一、通假字

中学语文教材里的古代文学作品较多,几乎每篇都有通假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给教师教学和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增加了不少麻烦。王国维说:“《诗》、《书》为人人诵习之书,然于六艺中最为难读。以弟子之愚暗,于《书》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于《诗》亦十之一二。然此非独弟所不能解也。汉魏以来诸大师未尝不强为之说。然其说终不可通。以是知先儒也不能解也。其难解之古文有三:伪阙(按:伪,传误;阙,残损)一也;古语与今语不同二也;古人颇用成语,其成语之意义与其中单语分别之意义又不同三也。”看来古人阅读古籍也并不轻松,也会碰到与今人类似的问题——通假(王国维提到的“伪误”即通假)。所以,在教学和学习中,只要掌握了通假,利于文意的理解,便会收到涣然冰释的效果。

古字通假的现象,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存在,周秦典籍也字多假借。但周秦去古未远,书籍不多,且学有师承,古书中的通假字似乎还没有成为阅读中的障碍。《说文通训定声·自叙》中提到古籍因“滥于秦火,传写杂而失真”。《史记·儒林列传》也记载:“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通假字的问题才开始突出起来。

那么,何谓通假字呢?《经典释文·叙录》引郑玄曰:“其始书

①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之,趣于近之而已。”意思是说,作者在写作时,一时忘记了本字,仓卒之间便用了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也就是一时写了个别字。其实,“通”,相.通,通用。也就表示两个字由不能变换,而到用这个字代替那个字,....................通了。“假”是借用,即古汉语中声音相同或相近字的互相借用。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字叫借字。本,就是本来的意思,和字义相应的字形叫本字,和字形相应的字义叫本义。

202_年版高中语文教材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河水清且涟猗”,用“猗”代“兮”。意义相差甚远,但语音相近,所以通假。类似用法,不胜枚举。

在先秦时,这种现象就得到社会公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汉字使用自由化的反映,相沿成俗,积非成是,借声现象日益增多。”多到哪种程度呢?钱玄同曾考证说:“同秦诸子,史记、汉书、汉碑等,触目都是假借(通假字)。”通假在文字发展史上,这种现象无积极意义,却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和稳定性,什么字可用借字与本字相通,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判定通假字必须遵循如下三个条件:

②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的“庭”字,是“廷”的借字。应当指出,借字义与本字义无关联。

具体说来,不仅指本义,也包括引申义。在一个具体的句子里是互相没有联系的。换言之,借字的全部义项都不适合本字在这外句子中应负的意义。

202_年版初中语文教材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通假现象的发生,是表意制汉字同它自身的基本职能相矛盾所决定的。汉字同它自身的基本职能的矛盾是通假产生的直接的根本原因。

二、古今字

语言是音、义的结合体。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语言与文字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古今字就是汉语同词先后异字的..............现象。..古今字的“古”、“今”,并非固定的时代,只是指先后而已。段玉裁有专门的论述:“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说文解字注》三篇上“谊”字注)。古今字反映了文字出现的先后,意义上有一定联系。

202_年新版高中语文教材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误的。

202_年版高中语文教材 ⑤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无悦怿二字也。说释者,开解之意,故为喜悦。”也就是说在“悦”未产生之前,凡表示喜悦之义的都用“说”。后来“说”字用于说话之义,为了区别,人们又造出一个“悦”表原来的喜悦,以区别于说话的“说”,所以新版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的注释“说”与“悦”都是不对的,它们之间既非通假,又非异体关系,而是一组古今字,应当按照新版初中教材《论语十则》中注解“知”那种方式来解释“说”。

三、异体字

异体字是指音义相同,用法相同,写法不同,而且互相通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其中被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称为正体字,其余的都称为异体字。异体字的注释称谓使用“同”。“同”,相同也。其含义着重指字义的相同点。

新版初中语文教材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新版初中语文教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若能彀回乡。”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通假,都一律视为通假关系。

窥豹一斑,此种谬误长此以往,误人不浅,对于语文教材里的古代文学作品里的文字注释、注释称谓即“同”与“通”的标注应该明确化,清晰指出当某字用“同”标注时,属于什么字,属于什么现象,与通假字、异体字是何种关系,不至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难以掌握,甚至以讹传讹。

我希望大方之家详细考证后,将“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使语文教材及语文辞书相关资料不再出现模糊难辨的谬误。

参考文献:

①《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 ②《假借简论》154页周盈科 ③《荀子简释》1页 ④《编写札记四则》子叶 ⑤《扫叶山房本》

第五篇: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教案[小编推荐]

文言文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梳理

第一册

通假字

《 兰亭集序》

(1)悟言一室之内(通“晤”)

《赤 壁 赋》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缪(通“缭”,环绕)(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4)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游褒禅山记》

1.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名字下加的美称。

第二册

《离骚》

(1)

(2)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

《荆轲刺秦王》

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2.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3.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8故振慑 同上。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bīn xiànɡ),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10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秦王方还柱走

同上

13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14秦武阳奉地图匣 同上。轲既取图奉之 同上。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同上。卒起不意 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18卒惶急无以击轲 同上。卒惶急不知所为 同上。《鸿门宴》

1、.距关

距,通“拒”,把守。

2、.毋内诸侯

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3.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4.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背叛。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6.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嫌怨,隔阂。

7.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第三册

《寡人之子国也》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劝学》

《劝学》

1.虽有槁暴

有,通“又”,又,再。暴,通“曝”,晒。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才智。

3.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4、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过秦论》

1.合从缔交

从,通“纵”。合从,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顿,失败。

3.陈利兵而谁何

何,通“呵”,呵问。

4.始皇既没

没,通“殁”,死。

5.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崛起,兴起。

6.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影子。

《师说》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通“否”)第四册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可予不(通“否”)

(2)臣愿奉璧往使(通“捧”)

(3)拜送书于庭(通“廷”)

(4)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苏武传》

1、女为人臣子

“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

2、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3、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5、法令亡常“亡”通“无”

6、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衿”同“襟”。“决”通“绝”

7、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李贺小传》

驾赤虬,持一版

“版”通 “板”

第五册

《归去来兮辞》

1.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

2.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

《腾王阁序》

(1)俨骖騑于上路(通“严”,整治)

(2)云销雨霁(通“消”,消散)

(3)所赖君子见机(通“几”,预兆)

《逍遥游》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陈情表》

(1)夙遭闵凶(通“悯”,怜悯)(2)五尺之僮(通“童”,童仆)(3)常在床蓐(通“褥”,草席)(4)四十有四(通“又”)(5)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古今异义

第一册

《兰亭集序》

1.列坐其次

古:旁边,水边;今:次序,等第2.向之所欣

古:过去,从前;今: 有方向、对着、偏袒等意思

《赤 壁 赋》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游褒禅山记》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数词。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不平常,不一般; 今:很,十分。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到; 今: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4.于是余有叹焉 古:“于”,介词,译为“由”;“是”,代词,代这种情况。今:合用为连词。

第二册

《烛之武退秦师》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荆轲刺秦王》

①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眼泪。今:鼻涕)

②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今:货币)物

③樊将军以穷困(古:处境困难。今:贫穷)来归丹

④樊於期偏袒(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扼腕而进

⑤诸郎中(古:宫廷的侍卫。今:称中医医生)执兵

⑥乃引其匕首提(古:投击。今:拿着)秦王

⑦断其左股(古:大腿。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鸿门宴》

1.约为婚姻

古:结成亲家;今:指

2.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的原因;今: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 古:意外的变故;今:

4.将军战河北

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

5.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 古:鱼和肉,指被欺凌

7.再拜献大王足下

古:两次;今:又一次

第三册

《寡人之于国也》

1.河内凶

古:谷物收成不好,2.弃甲曳兵而走

古:跑,逃跑;今:行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古:供养活着的人;

《劝学》

1.金就砺则利

古:指金属制的刀剑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古:验,检查;今:探;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

古:安置,安身;今:

某人某事物上。

《过秦论》

1.山东豪俊遂并起而

古:崤山以东,即东: 今:山东省

《师说》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第四册

《苏武传》(1)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第五册

《归去来兮辞》

1.问征夫以前路

古:行人;今:指出征的人

《腾王阁序》

(1)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古义:县令

今义:动词,宰杀

(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古义:在今义:维护,维持

(3)谁悲失路之人

古义:同情

今义:悲伤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贫穷,少钱

(5)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古义:远

今义:赊欠等

(6)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古义:这

今义:常作判断词

(7)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

《逍遥游》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

《陈情表》

(1)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报答

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4)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诉说

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辛酸苦楚,苦衷

今义:身心劳苦

(7)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赶快往前

今义:很快地跑

(8)拜臣郎中

古义:尚书部的属官

今义:中医医生

古今字、通假字探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