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于能力的论述
编辑:月落乌啼 识别码:24-788564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08 19:11:3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于能力的论述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要做规划,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顾名思义,就是一项规划.做规划前,我们都需要了解一些事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大学生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性格与专业知识还有所具备的能力的条件下,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对自己将来所想要从事的工作做出的一项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一座灯塔,帮助大学生在茫茫职海中正确认识自己择业的方向.做出个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我们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同时也减少了市场上人才竞争的压力.由此可见,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三、能力对大学生求职的重要性

从企业的角度:就业是生活下去的条件,企业的发展需要不同能力的劳动者共同努力,求职就业是一个人显示自我价值的必要途径.而劳动者的能力就决定着求职的成败和职业生涯发展是否平坦.各企业间得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各用人企业都希望可以招聘到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具备有关本企业的某些能力的大学生,这就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文凭的人已经不再受到用人单位的欣赏了,他们更看重的是你的工作能力.拥有更多的能力可以扩大我们的就业范围.从大学生角度:求职面试的时候,招聘者一定会问我们在什么方面比较突出也就是什么能力比较强,如果我们能够很顺畅的说出自己在什么方面的强项,一定能受到招聘者的好评.但如果我们纠结半天也说不出来,就只能看到招聘者无奈的摇摇头了.所以,有能力首先在应聘的时候就是一大优势.中国有句古话:有什么样的金刚钻就拦什么样的瓷器活.我觉得这和大学生找工作挺像的.我找到份适合的,我开心,老板也满意,两全其美.但不具备能力,就可能找不到或者说不喜欢的,这样对二者都是一种伤害.找到匹配自己能力的,至少事业上应该会比较舒坦.四、大学生想要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打好心理过硬仗的能力 语言、组织、应变、情绪控制等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

强调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解决问题时的逆向思维能力 换位思考能力

强于他人的总结能力 信息资料收集能力

解决问题的方案制定能力 目标调整能力 超强自我安慰能力 书面沟通能力 企业文化适应能力 岗位变化承受能力 客观对待忠诚能力 积极寻求培训和训练能力 用于接受份外的事的能力 高效敬业的职业精神能力

如果你拥有了以上所有的或绝大部分的能力,你一定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并在工作上一帆风顺,迈向成功的道路,书写灿烂的人生,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五、能力的培养

前文已经提到,能力可以在后天一步步的培养.在平时的生活中,在学习中,都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在培养能力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多加运用,这样更有助于能力的提升.多加锻炼,我们都有可能成为能力“达人”

.能力是大学生求职成功非常关键的因素.能力对大学生十分重要,在校期间大学生应多注意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并积累实战经验,为日后走进职场奠下坚定的基础.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一般来说,各个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对其毕业生有着不同的能力要求,即要具有从事本专业活动的某些专门能力。但是,无论什么专业的毕业生要想顺利就业并尽快有所成就,都必须具备一些共同的基本的能力。从当前社会的需要和毕业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我们着重提出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略作阐述。

1.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就是对未来行为目标的决断和选择的能力。良好的决策能力可以实现对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最佳选择。因此,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进步与成功。人的一生往往会碰到各种需要自己当机立断、痛下决心来决断的事情。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走向社会,这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面临求职择业,何去何从,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样,最终要靠自己拿主意。显然,这是对自己决策能力的一次检验。在未来的工作中,各种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化进展都需要自己迅速作出反应,及时予以处理。因此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决策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培养决策能力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要事事请别人为自己拿主意,要养成多谋善断的习惯。这样日积月累,以后遇到重大事情时,才不至于无所适从。

2.发明创造能力

发明创造能力是在多种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已知信息,创造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产品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从社会来讲,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发明创造。对个人来说,成功成才依赖于发明创造。用人单位更需要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的大学生。创造能力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强烈的好奇心,细微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大胆设想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大学生要自觉的培养这些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后创造性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3.适应社会能力 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现实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五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使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眼花缭乱,很不适应。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常常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而常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大学毕业生却忽视了适应社会的前提,所以,适应社会的意识不是很强,能力不是很高。人类文明总是在继承与创新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适应社会,正是为了担当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与使命。适者生存,生存正是为了发展。大学毕业生只有注意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尽可能的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一个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其素质、能力的综合反映,适应社会能力的强弱是与他的思想品格、知识技能、活动能力、创造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等密切相连的。一般来说,一个素质比较高、各方面能力比较强、身心健康的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后,很快就能适应环境,适应工作,即使是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和比较差的环境中,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好的成绩,或者变不利的环境为有利的环境。

需要指出,对社会、对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屈服,更不是对落后、消极现象的认同,甚至同流合污。适应要同发展结合起来,要同改造联系起来。如果只讲适应,不思进取和改造,社会和个人都得不到进步。

4.实际操作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是人的智力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借,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大学毕业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作用的发挥,比如:作为一名科技人员,只懂得技术原理不行,没有操作能力,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完成技术任务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丰富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能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学化学的人都知道,实验能力的强弱对实验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学电子的要使用电烙铁,要求焊接速度快、质量好。摆弄仪器,特别是精密仪器的人,手指的灵活程度对调试就有影响。手指灵活,很快就可以调试成功,而手指不灵活就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难以调试准确。所以,大学生应注意克服注重理论学习、轻视实践操作的倾向。

一个人实际操作能力的水平主要体现在操作的速度、准确和灵活三个方面。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关键在于多看、多练。看得多、接触得多就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程序和方法,练得多才可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的技巧和能力。一个毕业生在实际操作上如果有一手或几手过硬的本领,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5.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在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后,会立即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深切的感受。比如求职自荐信的撰写,个人材料的准备,回答招聘人员的问题,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等等,这哪一个环节都无不需要较强的表达能力。

培养表达能力,关键在于提高表达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准确,是对人们表达能力最基本的和最首要的要求。没有准确的表达,信息就不能如实传递出来,也就失去了表达应有的作用。但同时,表达又需要有人来接受。只有鲜明的、生动的表达,才能更好的排除人们接受信息时的各种障碍,有利于表达目的的实现。因此大学生在培养表达能力时要尽可能的向准确、鲜明、生动的方向努力。

6.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远不如学校中的同学、师生关系那么简单。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着这样和那样的关系。能否正确、有效的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且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的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败。大学毕业生在刚刚走上职业岗位时,由于初谙世事,阅历较浅,缺少经验,往往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面前茫然失措,苦于无法适应,常常感叹“工作好搞,关系难处”。因此,大学生自觉的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非常重要。

7.组织管理能力

尽管不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却可以说,每个人在将来的工作中都程度不同的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现代社会表明,组织管理能力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其他专业人员都应具备。以科技人员为例,随着现代科技的综合化、社会化,科研项目日益扩大,科研中的协作趋势日益加强。美国科学史专家朱克曾做了统计,1901—1972年,全世界获诺贝尔奖金者286人,其中185人是和别人合作共同研究的。如果把72年分为三期统计,第一个25年合作获奖人数占41%,第二个25年合作获奖人数占65%,第三个25年合作获奖人数占79%,说明随着时间推移,合作研究已成为科研的重要方式。既然上合作,就有一个组织协调问题。又如,美国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耗资300亿美元,历时十年,动员了42万人,两万家公司,120所大学。试想这样庞大的工程,没有组织管理能力的人如何胜任。也许并不是人人都有承担大型科研项目的机会。但负责一个课题组,或者担任一个班主任,或者当一个企业家,等等,都需要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大家的智慧发挥出来,没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是不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不论哪个专业的毕业生,都必须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这不仅是顺利就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客观要求。

(一)就业力与通用就业力

就业力(Employ ability)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的英国,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Beveridge)于1909年首先提出。他认为就业力即“可雇用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对此概念进行了修订,认为就业力是一个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重新选择、获取新岗位的动态过程,在强调就业者就业能力的同时,加入了就业市场、国家经济政策等宏观方面,更全面地阐释了就业力的整体概念。2005年,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再次明确就业力概念。就业力(Employ ability),即“可雇用性”,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就业力不仅包括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

然而,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职场产生的深远影响,就业力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首先,社会的发展使得整体人才素质大幅提高,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赢在职业的起跑点,如何打造适应当代职场特点的就业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其次,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给职场环境带来了重大变革。身处多元化、国际化的工作环境,职场人士需要不断提升能力素质,开阔视野,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再者,随着人才测评理论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针对不同的岗位选择不同类型的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从单纯对“事”的管理,即强调工作绩效,而转变为重视对“人”的管理。员工的流动率、工作满意度、职业生涯发展、组织忠诚度等也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部分。

应届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是职场上的新新人类,面临着从校园环境到职场环境的转换,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变,从学习能力到工作能力的延展。如何立足职场,应对压力与挑战,保持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不仅是应届生迈入职场前的必备功课,也是企业在挑选人才时的考量标准。

作为国内最大的考试运营机构,ATA公司的客户遍及全国各省市、涉及金融、IT、通信、地产、能源等多个行业上千家企业,考生总量达数百万人次,在校园招聘方面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为了更准确测评就业者各项能力素质,有效的筛选企业需要的人才,对接企业岗位要求与就业者能力素质水平,ATA结合就业力基本含义发展出针对应届毕业生等初入职场人群的“通用就业力”概念。

所谓通用就业力(GeneralEmployability Profile),是指“能够获得初次就业、保持就业以及在就业之后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这里提出的通用就业力,排除了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差异,是对就业者所具备的一般就业能力的考查。同时,也从个性心理特征角度全面测量与工作绩效最相关的性格特征。

(二)通用就业力解析

通用就业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由基本工作能力、职场英语能力和个性心理特征三部分相对独立的成分共同组成(参见“图2通用就业力结构”)。

基本工作能力是通用就业力的基石,是完成就业所必备的基础能力。职场英语能力是在全球化工作环境中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个性心理特征描绘了就业者性格剖面图,可标记就业者职业发展的潜力,为实现人岗匹配提供量化标准。这三个成分相辅相成,有机的整合形成了就业者完成就业、提升就业竞争力以及职业发展所需的通用就业力。

1.基本工作能力

基本工作能力是指就业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基本能力要求,用以判断其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否称职。大量的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研究表明,就业者能力倾向能有效地预测就业者未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Tracey,1992;田建全,2006)。

基本工作能力测验是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L.瑟斯顿的智力结构群因素论为理论基础编制而成的。瑟斯顿认为智力包括七种彼此独立的心理能力,即语词理解、语词流畅、推理能力、计数能力、机械记忆能力、空间能力和知觉速度。瑟斯顿据此设计了智力测验来测量这七种因素,理论分析和人力资源的实践表明,这些因素组合可以代表就业者的基本工作能力,并且能够有效地预测就业者在未来工作中的表现。

3.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倾向、气质和性格。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传统的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学校的学业成就测验分数等手段预测未来工作绩效,在实际工作应用中频频受到质疑。结合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胜任力”概念应运而生。胜任力是指与工作绩效直接相关的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及动机。其中,知识和技能是外显的能力,相对容易被观察和测量。而自我概念、特质及动机等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潜藏能力,相对难以测量,也不易改变和发展(McClelland,1973;Spencer,1993)。大量研究发现,胜任力是预测工作绩效与个人成功的关键,显著区分绩效优秀与一般的个体。

技术的进步形成了当今职场专业化分工的趋势。岗位的细分对人才选拔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即针对不同岗位要求选择不同特征的人才。个体个性心理特征与岗位胜任力要求相匹配既能够促进个体在工作中取得成功,也使得个体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心情舒畅,为其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因此,个体心理特征作为通用就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诠释了个体在不同岗位上职业发展的潜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涵义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而提出的。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实现大学生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知识技能是否扎实、就业心态是否端正、是否有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等。

郑晓明在其《“就业能力”论》一文中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描述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这一概念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包含。在内容上,它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学习能力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它是就业能力的基石;思想能力是指思维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和政治鉴别力、社会洞察力、情感道德品质的综合体现,它是大学生思想成熟与否的标志;实践能力是指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就业环节中的点睛之笔,是各种能力综合应用的外化体现;适应能力是指在各种环境中驾驭自我的心理、生理的调节能力,它是大学生就业乃至完成由学生角色向社会职业角色顺利转变的关键”

第二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调研报告

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本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但是通过以四川六所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大学生为对象的实证调研发现,高校是否积极作为则是一个根本原因。在当前,要真正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需要高校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积极努力作为。树立全程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社会实践教学;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业务强、素质高的职业指导教师;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制度化建设,是各高校履行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之责的四大根本行为。

积极做好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其职业规划能力是各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现实中各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状况如何、成因何在、怎样应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四川六所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实证调研,客观把握了其基本现状,简要分析了高校之因,为高校履责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现实状况

为了客观地掌握我省各高校大学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状况,我们选取了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理工学院、宜宾学院等不同类型、层次、地域的六所院校的大一至大四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为调研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XXXX份,实际回收XXX份,有效问卷为XXX份,有效率达XX%。本问卷共设计了XX个选择题,分别涉及大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对当今就业形势的把握,以及对就业信息的掌控和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掌握等。调查问卷统计及分析情况如下:

(一)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不强。在回答“您确知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吗?”,仅XX%的学生回答“很清楚”,而XX%的学生回答“不太清楚”,XX%的学生回答“完全不清楚”。在回答“您知道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等适合报考公职人员(选调生、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吗?”,仅XX%的学生回答“很清楚”,而XX%的学生回答“不太清楚”,XX%的学生回答“别人考,我也考”。通过上述两个关于自我认知的核心问题调查,我们发现被调查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普遍不强。

(二)大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不强。学生在回答“您清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吗?”一题中,回答“很清楚好”占XX%,回答“不太清楚”占54.5%,回答“不清楚”占XX%。参与调查学生在被问到“您认为您现在所学的专业前景如何?”时,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不同的学生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不分年级总体情况则是认为行政管理专业“很有前途”的占XX%,“较有前途”的占XX%,“很无前途”的占XX%,“不清楚”的占XX%。在回答“您是否后悔选择了行政管理专业?”一题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是”。在回答“您愿意放弃自己的专业,选择一个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作吗?”一题时,XX%的学生选择“是”,XX%的学生选择“否”,XX%的学生选择“不知道”。通过问卷的上述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六所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中,还有较大比例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明确认知,自我定位模糊,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强。

(三)大学生的就业认知能力和职业规划意识不强。对于“您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如何,就业前景如何?”,XX%的学生回答“形势严峻,就业难,就业前景不乐观”,XX%的学生回答“形势较好,就业前景乐观”,只有1.8%的学生回答“就业形势不知道,就业前景也不知道”。对于“您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过规划?”,XX%回答“是”,XX%回答“否”,XX%回答“正在考虑”。这实际上反映出学生缺乏明确的就业认知和积极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的高校之因

虽然造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本人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但是我们认为更多的原因则在于高校。就目前情况来看,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的高校之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不强。在我们所调研的六所高校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各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常体现在校领导的口头、总结报告的纸上、教师的讲稿中,“重形式,轻实效”。在实际工作中则是投入不足、师资不强、模式单

一、方法简单。

(二)高校专家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缺乏。在所调查的六所学校中,个性化的辅导比较欠缺,其成因之一就是专业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各高校专门从事生涯辅导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很少,从事职业生涯辅导的人员或者是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临时担任,或者是学生工作人员和辅导员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使他们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系统地进行涯规划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因此,不能很好地向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咨询服务。

(三)高校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和有效的操作模式欠缺。在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不科学,缺乏针对性。不仅如此,由于各高校还没有很好地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面向市场、内外结合、整体联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还未形成,因此各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操作方式基本上都以课堂教学和大班讲座为主,而以个别咨询为辅。

(四)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性不足。各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由于主观认识的偏差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大多以理论教育为主,而实践教育为辅。各高校大都没有很好地做到在引导大学生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和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积极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和体验。因为各高校唯有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修正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增强职业认知、提高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才能缩短自己的社会适应期,加快自身的社会化进程,进而提高自己的职业行为能力。

三、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高校之为

既然当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的很大原因在于高校,那么高校则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相应责任,通过自己的积极作为来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提高作出贡献。具体而言,当前各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高中的积极作为主要包括:

(一)树立全程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各高校在转变思想观念和提高思想认识的前提下,必须树立全程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从学生一入校就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实际上,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学者提出了高等学校应构建基于“全面——:全程—重点”的三维立体体系。我们认为,高校应在一年级时就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二年级要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职业选择范围,帮助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认知,进一步思考和修正自身的职业规划;

三、四年级主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就业技巧等方面的专题辅导,引导他们对选定的专业进行实际的尝试,做好职业目标修正和完善。

(二)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社会实践教学。(1)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是核心。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编写具有不同专业特点的就业指导教材,设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课程的设置要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缩小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2)不断强化社会实践教学。要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社会实践教学,可以思考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第一,积极与地方人事部门合作。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很多人事部门(特别是省属人才市场和市属人才市场)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实行免费入场、免费推荐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对于各地人事部门都大力支持大学生就业的好时机,各高校则应主动积极地与地方人事部门合作,以此为契机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第二,主动寻求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各高校可依托政府政策支持、校友资源优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建立校企(事)合作项目、校地合作项目等平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实践机会、职业生涯规划机会和就业机会。第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就业服务公益活动”。为了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择业实践能力和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各高校可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就业服务公益活动”。比如推荐学生参加地方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的人事政策宣讲会、人才招聘会等活动,招聘学生担任“校园毕业生双选招聘会”志愿者,使其在具体的活动中受教育、长见识、增才干。

(三)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业务强、素质高的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力保障,但是由于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错误认知,我国大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主体仅仅是就业指导部门或学生工作队伍,没有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因此,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含量,不断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可以从社会上引进专业人士充实到职业指导教师队伍中,切实提高职业指导教师整体的能力与水平。

(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制度化建设。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度化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顺利实施的有力后盾。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改革职业生涯教育;澳大利亚制定了“职业发展纲要”,对职业成熟程度、职业指导的内容、考试及评估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西方国家的做法可以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的借鉴。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性质、地位、人财物保障等必须制度化。

第三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调研报告

高校应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高中积极作为基于四川六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大学生的实证调研

李永洪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四川南充 637009)

摘要: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本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但是通过以四川六所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大学生为对象的实证调研发现,高校是否积极作为则是一个根本原因。在当前,要真正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需要高校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积极努力作为。树立全程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社会实践教学;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业务强、素质高的职业指导教师;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制度化建设,是各高校履行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之责的四大根本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问题;对策

积极做好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其职业规划能力是各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现实中各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状况如何、成因何在、怎样应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四川六所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实证调研,客观把握了其基本现状,简要分析了高校之因,为高校履责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现实状况

为了客观地掌握我省各高校大学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状况,我们选取了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理工学院、宜宾学院等不同类型、层次、地域的六所院校的大一至大四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为调研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实际回收987份,有效问卷为928份,有效率达92.8%。本问卷共设计了23个选择题,分别涉及大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对当今就业形势的把握,以及对就业信息的掌控和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掌握等。调查问卷统计及分析情况如下:

(一)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不强。在回答“您确知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吗?”,仅21.4%的学生回答“很清楚”,而32.8%的学生回答“不太清楚”,45.8%的学生回答“完全不清楚”。在回答“您知道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等适合报考公职人员(选调生、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吗?”,仅23.5%的学生回答“很清楚”,而27.2%的学生回答“不太清楚”,49.3%的学生回答“别人考,我也考”。通过上述两个关于自我认知的核心问题调查,我们发现被调查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普遍不强。

(二)大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不强。学生在回答“您清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吗?”一题中,回答“很清楚好”占34.6%,回答“不太清楚”占54.5%,(teniu.cc www.teniu.cc)回答“不清楚”占10.9%。参与调查学生在被问到“您认为您现在所学的专业前景如何?”时,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不同的学生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不分年级总体情况则是认为行政管理专业“很有前途”的占30.7%,“较有前途”的占41.9%,“很无前途”的占20.3%,“不清楚”的占7.1%。在回答“您是否后悔选择了行政管理专业?”一题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是”。在回答“您愿意放弃自己的专业,选择一个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作吗?”一题时,52.8%的学生选择“是”,20.3%的学生选择“否”,26.9%的学生选择“不知道”。通过问卷的上述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六所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中,还有较大比例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明确认知,自我定位模糊,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强。

(三)大学生的就业认知能力和职业规划意识不强。对于“您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如何,就业前景如何?”,85.4%的学生回答“形势严峻,就业难,就业前景不乐观”,12.8%的学生回答“形势较好,就业前景乐观”,只有1.8%的学生回答“就业形势不知道,就业前景也不知道”。对于“您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过规划?”,13.1%回答“是”,32.4%回答“否”,26.7%回答“正在考虑”。这实际上反映出学生缺乏明确的就业认知和积极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的高校之因

虽然造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本人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但是我们认为更多的原因则在于高校。就目前情况来看,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的高校之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不强。在我们所调研的六所高校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各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常体现在校领导的口头、总结报告的纸上、教师的讲稿中,“重形式,轻实效”。在实际工作中则是投入不足、师资不强、模式单

一、方法简单。

(二)高校专家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缺乏。在所调查的六所学校中,个性化的辅导比较欠缺,其成因之一就是专业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各高校专门从事生涯辅导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很少,从事职业生涯辅导的人员或者是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临时担任,或者是学生工作人员和辅导员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使他们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系统地进行涯规划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因此,不能很好地向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咨询服务。

(三)高校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和有效的操作模式欠缺。在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不科学,缺乏针对性。不仅如此,由于各高校还没有很好地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面向市场、内外结合、整体联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还未形成,因此各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操作方式基本上都以课堂教学和大班讲座为主,而以个别咨询为辅。

(四)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性不足。各高校开展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由于主观认识的偏差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大多以理论教育为主,而实践教育为辅。各高校大都没有很好地做到在引导大学生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和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积极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和体验。因为各高校唯有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修正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增强职业认知、提高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才能缩短自己的社会适应期,加快自身的社会化进程,进而提高自己的职业行为能力。

三、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高校之为

既然当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的很大原因在于高校,那么高校则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相应责任,通过自己的积极作为来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提高作出贡献。具体而言,当前各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高中的积极作为主要包括:

(一)树立全程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各高校在转变思想观念和提高思想认识的前提下,必须树立全程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从学生一入校就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实际上,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学者提出了高等学校应构建基于“全面——:全程—重点”的三维立体体系。我们认为,高校应在一年级时就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二年级要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职业选择范围,帮助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认知,进一步思考和修正自身的职业规划;

三、四年级主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就业技巧等方面的专题辅导,引导他们对选定的专业进行实际的尝试,做好职业目标修正和完善。

(二)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社会实践教学。(1)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是核心。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编写具有不同专业特点的就业指导教材,设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课程的设置要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缩小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2)不断强化社会实践教学。要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社会实践教学,可以思考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第一,积极与地方人事部门合作。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很多人事部门(特别是省属人才市场和市属人才市场)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实行免费入场、免费推荐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对于各地人事部门都大力支持大学生就业的好时机,各高校则应主动积极地与地方人事部门合作,以此为契机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第二,主动寻求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各高校可依托政府政策支持、校友资源优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建立校企(事)合作项目、校地合作项目等平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实践机会、职业生涯规划机会和就业机会。第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就业服务公益活动”。为了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择业实践能力和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各高校可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就业服务公益活动”。比如推荐学生参加地方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的人事政策宣讲会、人才招聘会等活动,招聘学生担任“校园毕业生双选招聘会”志愿者,使其在具体的活动中受教育、长见识、增才干。

(三)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业务强、素质高的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力保障,但是由于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错误认知,我国大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主体仅仅是就业指导部门或学生工作队伍,没有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因此,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含量,不断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可以从社会上引进专业人士充实到职业指导教师队伍中,切实提高职业指导教师整体的能力与水平。

(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制度化建设。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度化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顺利实施的有力后盾。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改革职业生涯教育;澳大利亚制定了“职业发展纲要”,对职业成熟程度、职业指导的内容、考试及评估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西方国家的做法可以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的借鉴。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性质、地位、人财物保障等必须制度化。

第四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成为一艘有方向的船

信管1班

张晓丽

没有方向的船,任何方向吹来的风都是逆风。有一个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犹如航船有了方向,在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之下,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职业竞争力,才能让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成功的机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一、前言

没有方向的船,任何方向吹来的风都是逆风。有一个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犹如航船有了方向,在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之下,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职业竞争力,才能让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成功的机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二、自我分析

根据所做的职业测试所得的结果,我的性格属于职场模范类型,典型特点是低调、奉献、责任、实干。内向、安静、谨慎,依靠现实和实在的眼光观察认识世界,关注细节,以人为本,乐于奉献,有同情心,关心别人的感受,喜欢在有规则、秩序的方式下生活。

个人概况;教育背景: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经管系学生,本科 政治面貌:团员

自我鉴定:吃苦耐劳;乐于奉献;严于律己

优点:

工作投入,勇于承担责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做事贯彻始终,细心,准确无误,讲求秩序与和谐;

工作任劳任怨,务实,有良好的耐心;

做事意志清醒,对于细节有较强的记忆力;

工作中,温和,融通,理解别人的感受,不遗余力的支持同事;

乐于奉献,具备个人牺牲精神,甘愿做幕后人物;

缺点:

过于现实,从而很难全面观察问题,以及很难有准确的预见性;

过于小心,容易劳累过度;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不太懂得安排娱乐和放松来缓解压力;

愤怒总容易在积攒后爆发;

有时候,会过于屈尊从命,失去自尊;

容易陷入对人的承诺而被人利用;

往往不能很好处理职场冲突; 个人特质:属于社会管理型

价值观.摆正金钱在人生追求中的位置:.正确认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划清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的界限。追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 家庭分析

优势:在亲人的心里是一个懂事而聪明的孩子,有着亲人们的关怀与支持,特别是父母在我身上寄托了很高的厚望,将他们一身的心血都投资到了我的身上,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

劣势:有点骄傲,当取得一点点的成绩就自我满意,做事情有些急躁,不能冷静的思考问题,所以都那么大了,父母对我做什么事还是不怎么的放心,自我控制能力差。(朋友、老师及同学分析)

朋友、老师及同学分析

优势:具有一定的个人能力,不落后与其它同学,有自己的一个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基本能做到老师的要求。

劣势:不能够融入到同学当中去,积极主动性太差,有点的害羞,缺少与老师主动交流的机会。

机会:利用大学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主动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真正的将自己能力展现出来,在即将到来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向老师同学证明我的英语水平。生活上不让父母担心,也向他们证明,我已经长大了。

威胁:大学里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关系也十分的复杂,感觉同学们都在离我而去,是我没有跟上他们的脚步,还是他们在冷漠我,我得去思考!

四、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我所学的专业是信管,该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毕业以后,可以在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软件开发或者是管理部门从事一些实际应用、开发研究或者管理工作。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1。就业方向

(1)继续深造

由于信管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掌握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因此继续深造的可选择领域将变得非常广泛,既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数学、计算力学、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信息与网络安全、信息科学、自动控制、金融信息等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也可以攻读具有行业特色且与计算机关系比较紧密的某些专业的硕士学位。

(2)保险精算师

分析统计数据,例如,死亡率、意外事件发生率、疾病率、残疾率和退休率,构建一个概率表以预测未来利益赔付的风险和责任。确定保费和必要的现金储备以保证未来的保险赔付。

(3)计算机程序师

将项目的具体情况、问题和程序换成详细、合理的流程图,并编译成计算机语言。开发计算机程序,对文件、数据或信息进行存储、定位或检索。可能会负责网页编程。

(4)数学家

研究基础数学或将数学技巧应用到科学、管理及其它领域。用数学方法解决或指导各领域的问题。

(5)数学技术员

将标准化的数学公式、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特定技术问题。

(6)统计学者或统计师

从事发展数学理论,或应用统计理论和方法收集、组织、解释并总结数据以提供有用信息的信息。专门研究某个领域,例如,生物统计、农业统计、商业统计、经济统计或其它领域。

(7)运筹学分析师

用计算机开发并解释信息,设计并应用数学模型及其它优化方法。发展相关的软件服务或产品。时常专注于收集并分析数据,开发决策管理软件。为程序的评估、审核或执行制定最佳的时间、成本或物流管理网络。

2。就业前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深入地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以及全球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教育、科研、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需要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的人才,计算机科学 3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迈向更深入和更广泛的领域。可以预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今后较长时间里仍然是极具生命力的领域。

五、职业分析

1。我的职业选项

软件测试工程师

2。选择路径

我会优先选择考研,这是我家人的希望,也是多数大学生的选择,毕竟研究生出来就会有更强的竞争力。如果考研没有成功,我会开始认真准备就业。

3。选择理由:

SWOT分析:

内部环境因素

优势因素(S)

(1)。对软件比较感兴趣,学习能力强

(2)。对自己有信心

(3)。勤于思考,认真负责,有耐心

(4)。记忆力较好

(5)。善于沟通

弱势因素(W)

(1)。不善于用非常规思路思考问题,逻辑思维不够缜密

(2)。英语水平有待提高

(3)。质疑精神不足

(4)。写作水平需要提高

(5)。对测试人才要求较高,学习难度大

外部环境因素

机会因素(O)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IT行业是朝阳产业,有发展潜力,软件测试人才缺口大,软件测试人才荒大概维持4--9年,就业竞争小

威胁因素(T)

目前国内没有健全的软件测试人才培养体系

SWOT总结:努力改变能改变的,适应不能改变的。对于外部环境因素,只有让自己适应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软件测试人才缺口很大,同其他职业相比,就业方面存在不小的优势。对于内部环境因素,我应当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扬长避短,让自己越来越接近心中的目标。软件测试学起来不容易,不过,我会努力,时时鞭策自己,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相信一定会有收获。

4。理想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胜任条件

工作内容

软件测试工程师是软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者,不但要对软件产品最后的功能、性能负责,而且从软件的“需求分析”、“结构设计”阶段以及文档规范等诸多方面就开始对软件的质量加以保障,使生产出来的软件的功能达到设计之初的要求,让用户用上高质量的软件。

(1).理解产品的功能要求,并对其进行测试;

(2).负责执行测试任务和用例的建设,检查软件有没有错误,决定软件是否具有稳定性,写出相应的测试规范和测试案例;

(3). 负责错误登记和追踪;

胜任条件

(1)。计算机相关专业

(2)。精通软件测试理论,熟悉常用测试工具的使用,能够熟练设计测试用例;

(3)。熟悉数据库,精通SQL语法;

(4)。了解。net、JAVA等软件开发语言,有软件开发经验;

(5)。具有较强的沟通理解能力和协调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对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

(6)。熟悉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理论和方法,了解相关的测试流程、规范、文档标准;

5。与职业选择目标的差距

软件测试师是软件开发的质量把关者,当下中国软件产业升级,国内软件行业突破了传统的作坊式生产,从单打独斗的开发模式升级为工业化、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理所当然的对开发的软件有更高的质量 5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要求。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的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我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不论是专业技能还是专业素养,目前的我与一名合格的软件测试工程师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成为一名要想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或者持久竞争力的测试工程师,则计算机专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优秀软件测试人员必须具有两三年的软件开发经验,并且与软件开发人员相比,测试人员不但需要一技之长,还需要掌握诸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等多方面的知识。

六、实际职业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未来三学年)

首先,要认真听课,保证学习成绩,拿到奖学金。因为软件测试这一行经验比学历重要,大多数人认为上研究生不如在企业积累经验,不需要保研或者考研,所以不用好好学习与计算机无关科目。但是,我认为,眼光应当放远一些,在我的大学时代多方面培养自己,丰富知识,提高综合素质,而不是急功近利,纯粹为了就业而学习。当然,学习中应当有所偏重,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如数据结构,数据库,JAVA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科目应当对自己的要求更高,更严格。到了后期,要开始系统的学习软件测试方面的知识,找一些测试书籍来看。

其次,多参与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初步积累编程和测试经验。目前,国内软件测试人才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以前做软件开发转行的技术人员;二是来自计算机专业的高等学院毕业生;三是来自培训机构的专业学员。而企业普遍认为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缺乏动手能力。所以,在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更应该多参与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取得丰富的经验。为此,我决定利用寒暑假的时间,争取到软件公司实习,为顺利就业增加砝码。

平时利用网络与软件测试从业人员交流,多去软件测试的论坛、贴吧。让自己在加入软件测试队伍之前对这个职业有更深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人脉资源

具体计划

大二寒假

复习所学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提高英语水平

大二下学期

大三上学期

大三寒假 大三下学期

在家乡找一份兼职,同时学习软件测试 学好各门课程,自学软件测试相关知识

大三暑假

在北京的软件公司找一份兼职

大四上学期

继续自学软件测试知识 暑期社会实践,URTP项目 学好各门课程,过英语六级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大四寒假 大四下学期

未来目标:

总体目标: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做一个电脑高手。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软件测试,通过这种方式检测自己的测试水平以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完善软件测试知识,参加相关专业培训

健康目标:经常锻炼,要拥有强壮的身体,还有就是家人也健康平安!

学习目标:大三之前过全国英语的4、6级的考试和计算机四级考试;毕业时顺利拿到学士学位,然后一鼓作气攻读研究生,并顺利拿到硕士学位。

家庭目标:温暖的家;3有车、房,赚足足够的钱,好好的孝顺父母长辈。

结语

中国人常说,尽人事,听天命。对于我们可以控制的,理当全力以赴;对于不可控制的,我们应当养成坦然接受的胸怀和气度。要抱着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的信念。这样,才能赢得收获。

通过职业规划,我进一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找到奋斗的方向,不再迷茫。从现在开始,我是一艘有航向的船,向我的未来扬帆远航,乘风破浪!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书

——成为一艘有方向的船

系别:经管系

专业:信管1班

姓名:张晓丽

学号:110304107

第五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姓名:彭飞 班级:高分子 112 材料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

序言:美好人生,始于规划为个人做好人生规划,明确人生的方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让成功与自己零距离。

个人资料: 姓名:彭飞 年龄:20 籍贯: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 所在学校:河北科技大学 所在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在系及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联系电话:*** E—MAIL:453158126@qq.com

前言:

 中国有句古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的,机遇总是降临于有准备的人,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对我们的人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把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比随遇而安的感觉要好的多。

 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它所代表的是我们想发展的大体框架。他所起的作用是鞭策我向自己的理想加快脚步,换言之,它是一

 职业能力弱项:沟通能力  适合从事的职业:科研、工程、 自我分析小结:

 弱势有待于提高,各方面素质也应提高,通过上述自我认知,就可大概知道

 职业取向:科研、高分子材料工程师、教师。个人倾向:科研、大学教师。

二 职业分析

 家庭环境分析  学校环境分析  社会环境分析  职业环境分析 家庭环境分析

 家中主要以父亲为唯一的经济来源,还有一个上学的妹妹。每次看到父亲疲惫样子,自己心头不由一阵酸痛。真想自己参加工作,减轻父母的负担。自小父母培养我做事谨慎、认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渐渐长大,越来越感觉父母的期望如此之重,家人都在盼望我能考取自己向往的大学,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安顿好自己。就是因为这样,使我有了一个奋斗目标,努力学习,积极向上,适应环境,实现自我,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期望。学校环境分析

。

三 职业定位

 自我评估和职业评估(SWOT分析法) 职业目标  职业发展

 自我评估和职业评估(SWOT分析法) S(优势)

 W(劣势) O(机会点) T(制约点) 自身因素  外界因素

结论:职业目标:以科研为主,其他职业为辅。

四 计划与实施 1、21世纪人才具备 的基本能力计划

2、短中长期计划

(1)短期计划(2011年——2015年)

(2)中期计划(2015年——2020年)

(3)长期计划(2020年——?)短期计划

 短期计划:(2011年——2015年) 大一阶段目标、达到的目标

2011年12月10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于能力的论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