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课稿连接词
逻辑联结词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逻辑联结词.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说明五个方面分别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高中数学第一册(必修)第一章第六节逻辑联结词。从内容上看,本节课程是逻辑的入门知识,而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学习数学需要全面的理解概念,正确的表述、判断和推理,这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从知识上看,逻辑联结词与集合、充分与必要条件两个知识点密不可分。而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而本部分内容,既是逻辑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学习过的简单命题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推广。2.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
了解命题的概念,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掌握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的构成。
⑵能力目标
经历抽象的逻辑联结词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推理的思维能力。通过发现式的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研究的精神,挖掘其智力因素资源,培养其良好的数学品质。3.教学重点与难点
⑴教学重点
①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②复合命题的构成。
⑵教学难点
①对“或”的含义的理解;
②复合命题的含义。
二.教学方法
1.对受教育者的分析
为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必须知已知彼,所以在教学设计之前我对受教育者做了如下的分析:
⑴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具体——抽象——具体,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抽象思维,这是一个归纳过程,然后用归纳的结论去指导具体问题的解决,这是一个演绎的过程,学生应遵循两个程序:循环往复,循序渐进。
⑵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效果能否达到的关键,教师要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设计教案,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手段
⑴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模式
启发诱导式教学模式是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考基础上适当引导,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其主要理论依据是现代认知理论和当代信息理论。其程序是“新课引入,展示目标;启发诱导,提高升华;形成能力,反馈回授”。
⑵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计算机都有很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和动画处理功能,可以给学生包括声音、图片、视频等几乎你能想象到的所有媒体。现代信息传播理论已证明:视听等多媒体感官刺激大脑,会唤起表象,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并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⑶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设计上我结合对受教育者的分析,采用了以下措施: ①结合本节内容的特征,设计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引例,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潜意识,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
②通过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的对比,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加深对复合命题构成的理解,抓住其本质特点。
③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从具体情况出发,设计出几组例子,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探讨归纳出逻辑联结词的含义,从中体会逻辑的思想。并联系实际,对逻辑联结词中的“或”与日常生活中的“或”的区别做重点讲解。
④从学生的认知习惯出发,在内容安排上,把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讲授顺序改为“非”、“且”、“或”。
三.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怎样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真正的成为教学的主体,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学生也会慢慢感受到数学的美,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这也适应素质教育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一堂课好的开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一开始我就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张
三、李四和王二三位同学中的一位做了一件好事,但是做好事的同学不想让别人知道,事后老师想知道是谁做的,张三说是李四做的,李四说不是他做的,王二说也不是他做的。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实话,如果你是那位老师,你可以判断是谁做的吗?
由于学生已经具有一些简单的逻辑常识,所以解决问题并不难,由此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新课讲授
㈠引入概念
设问:学生对命题的理解在初中已略有了解,于是先让学生观察这样几个语句: ⑴5是10的约数;
⑵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⑶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⑷这是一棵大树.启发诱导学生挖掘出以上几个语句的特点,并归纳出命题定义: 命 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 ;
真命题:正确的语句;
假命题:错误的语句。
㈡巩固练习
例1: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
⑴3是12的约数;
⑵ ;
⑶不等式 的解集是 ; ⑷不等式 的解集是 ;
⑸ 不是方程 的根;
⑹。
说明:
其一: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判断命题及其真假的方法。
其二:由例1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命题的两要素。
①要判断;②要知其真假。
其三:通过⑶、⑷、⑸三个复合命题既复习了集合的知识,又为复合命题的讲述作了铺垫。
㈢启发诱导
例2: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若是,请判断真假。
⑴
⑵空集的补集是全集;⑶雪下得真大;⑷平行线不相交;
⑸0既不是奇数,也不是偶数;
⑹0可以被2或5整除。
略解: ⑷、命题 :平行线相交;则它是“非 ”形式。
⑸、命题 :0不是奇数;命题 :0不是偶数;则它是 “ 且 ”的形式。⑹、命题 :0可以被2整除;命题 :0可以被5整除;则它是“ 或 ”的形式。说明: 其一:让学生练习并巩固所学的知识,例2中包含真命题、假命题和不是命题的语句,总体上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引导。
其二: 让学生在无形中接触复合命题,自然而然的引入复合命题。引导学生观察探索⑷、⑸、⑹三个命题——含有“非”(不)、“且”、“或”(在例题的安排上把学生容易接受的“非”放在前面,而把学生们不容易接受的“或”安排在最后);进而给出逻辑连接词“或”、“且”、“非”的概念,引出复合命题的定义。
其三:通过例2介绍命题的拉丁字母表示法,并由⑷⑸⑹给出复合命题的三种基本形式:“ 或 ”、“ 且 ”、“非 ”,并对这三个语句的形式加以判断。
㈣突出重点
例3:判断下列语句是“ 或 ”、“ 且 ”、“非 ”中的哪种形式。
⑴0不是负数; “非 ”
⑵2不是质数; “非 ”
⑶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且平分; “ 且 ”
⑷24既是8的倍数,也是16的倍数; “ 且 ”
⑸李强是篮球运动员或跳高运动员; “ 或 ”
⑹3大于或等于2。“ 或 ”
说明
让学生巩固了对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了复合命题的构成。
㈤突破难点
例4:填空题
⑴若,则 _不_属于 ;
⑵若,则 _且_ ;
⑶若,则 _或_。
说明 其一:通过学生们的填空及所填的“词”加深对逻辑联结词的理解。
其二:通过和集合的“交”、“并”、“补”的对比,了解它们的关系,以正确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并为下节课判断复合题的真假做好铺垫。其三:强调对逻辑联结词“或”的理解:
⑴数学中的逻辑联结词“或”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或”的意义不同:日常生活用语中带有“不可兼有”(即不能同时具备)的意思,如:你去或我去.这句话不含你我都去;而数学中的这一逻辑联结词含有“同时兼有”的意思.(请同学们结合集合的定义说一说这里的“或” 怎么理解?)⑵“或”与集合的“并”密切相关:
①集合的并集是用“或”来定义的:
②它们的外延相似:“ 或 ”的含义有三种情形: ㈠只有 成立;㈡只有 成立;㈢ 和 同时成立。3.实际应用探索举例
日常生活中许多电器有控制功能,它与我们今天所学的“或”、“且”、“非”有一定的联系。例如:洗衣机中就有一些元件,使洗衣机在甩干时,如果“到达预定时间”或“机盖被打开”就会停机,即通过一些元件使当两个条件至少有一个满足时就会停机。相应的电路叫或门电路。又如:电子保险门在“钥匙插入”与“密码正确”两个条件都满足时,才会开启。相应的电路叫做与门电路。再如电键开则灯亮,电键关则灯灭,相应的电路叫做非门电路。
思考题:干电池一节,小灯泡一个,电键两个,导线若干.请同学们设计“或门电路”,“与门电路”,“非门电路”各一个。并在草稿纸上作出电路图。4.小结
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了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进而学习了如何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的方法,并总结命题的两要素一是要判断、二是要知其真假。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逻辑联结词和复合命题。其中复合命题有“ 或 ”、“ 且 ”、“非 ”三种形式。并重点分析了逻辑联结词“或”。
说明
引导同学们回忆这节课学了什么,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很清晰的网络,有利于学生们对知识的内化。5.课后练习题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给出两组梯形难度的练习题作为课后练习。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课后通过相应的训练巩固知识,并得到相应的提高。
第一组
1: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若是,请判断真假。
⑴若 是偶数(),则 都是偶数;
⑵方程 没有理根;
⑶ 等价于 且。2:设命题 : 是等腰三角形; : 是直角三角形,请写出其构成的“ 或 ”、“ 且 ”、“非 ”形式的合命题。3.判断下列命题是不是复合命题;若是,请指出其构成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 ①24既是8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②
③不存在角a,使得
第二组
写出下列命题的“非 ”形式 ⑴ : 且 ; ⑵ : 或。6.板书设计
课题:逻辑联结词
引入内容:
设 问:⑴⑵⑶⑷
例2、⑴⑵⑶⑷⑸⑹
例3、⑴⑵⑶⑷⑸⑹
例1、⑴⑵⑶⑷⑸⑹
例4、⑴⑵⑶⑷
总 结:
练习题:
第一组 第二组
五、教学设计说明:
在教学设计时,我结合对受教育者的分析,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着想,将概念设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就不在是由抽象到抽象,就能把教材的平铺直叙变得活灵活现。我们的教学语言就会“说到学生的心坎上”。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以引导为主,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程序安排上我讲究各知识点的连贯,不断的由已学的知识来引出未知的知识。这样就此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网络;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篇二:简单的逻辑联结词说课稿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说课稿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1-1第一章
第三节第一课时: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基本流程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一、教材分析(即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地使用逻辑用语是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无论是进行思考、交流,还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正确的运用逻辑用语表达自己的思维。常用逻辑用语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需要准确全面地理解概念,正确地进行表述、判断和推理,这些都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所以逻辑用语在数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要正确的使用逻辑用语首要的就是准确的使用逻辑联结词,因此本节内容在数学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本部分内容逻辑联结词是逻辑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学习过简单的命题知识进一步的深化和推广。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将要在高二年级一个文科普通班中进行讲授,该班的学生整体学习习惯还算良好,但整体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基础知识,同学们普遍掌握的不够扎实,对关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思维能力就更差了。普遍学习不够积极不够主动。在这个班里来自农村的学生较多,他们的基础量比较差,有许多最基础的知识和方法及能力都没有,计算也不会,基本的分析能力也欠缺。
通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学生对常用逻辑用语的认识已有了一定的认知结构,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知识层面:学生在已初步掌握了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能力层面: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学习过简单的命题知识,已初步具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层面:学生对数学新内容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高二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知目标:
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掌握含有“或”,“且”的复合命题的构成,并能判断含有“或”,“且”的复合命题的真假性。
(2)能力目标:
通过发现式的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主体意识,并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逻辑联结词是逻辑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能否掌握和判断一个事物并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以及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复合命题的理解和应用应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依据现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他们的认识水平,在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在本节采用发现法为主,以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为辅的教学方法,意在通过老师的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依据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本节课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既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学习,真正实现新课标下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摸式。
2、学法分析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知识”,而正确的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本节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讨论,模拟归纳等手段来进行本节课的学习,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教学上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精心设置一组例子,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探讨,联想,归纳出逻辑联结词的含义,从中体会逻辑的思想。
(2)通过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的对比,明确它们存在的区别和联系,加深对复合命题构成的理解,抓住其本质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主要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堂课好的开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一个问题情景:
王惠,张红,李欣同学中的一位在放学后把教室打扫干净了,事后,老师问他们三个人是谁做的好事。王惠说:“是李欣做的”;李欣说:“不是我做的”;张红说:“不是我做的”。已知只有一个人说的是实话,你能判断是谁做的吗?由于学生已具有一些生活的简单的逻辑常识,所以此问题解决不难。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极大地体现了逻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性,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2)自主探索,归纳新知
如果上一环节解决了如何引出问题,那么本环节将解决如何认识问题。在有
了上面知识的引入,相信学生已对逻辑知识有了良好的兴趣,紧接着对学生说:要解决以上的这种问题,就需要学习以下的知识。由于命题知识是学习本节知识的基础,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的能力,为此,有如下的设计:
ⅰ、出示如下的题目:
下列三个命题(1)12能被3整除;(2)12能被4整除;(3)12能被3整除且12能被4整除
提问:怎么理解“且” ?这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在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给出且命题的符号表示。思考一下命题中的“且” 与集合中学过的哪些概念的意义相同呢? 紧接着通过串联电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体会逻辑联结词“且”的意义。
在刚才理解的基础上,趁热打铁,讲解教材14页例题1和例题2,并让学生思考讨论命题p,命题q,命题p且q的真假关系,然后找学生进行汇报,我将根据学生的汇报加以总结(同时出示真值表,让学生填写),完成由抽象到具体的分析过程,并引导学生得出“一假必假”的结论。从而突出本节课的重点。ⅱ、用研究“且”的方法去研究“或”,需要强调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或者”有两类用法:其一是“不可兼”的,如“向东或向西”;其二是“可兼”的,而我们仅研究“可兼”的“或”在数学中的含义
通过这样的比较与学生的自主探索,我相信学生应对本节的难点和重点有了一定的理解。(3)巩固练习,深化知识
适当的巩固性,应用性练习是学习新知识、巩固性知识必不可少的。为了加深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为此用18页的习题1.3 a组第1题和第2题进行课堂练习,并与同桌进行小声交流。在学生做题时,我将进行课堂巡视,广泛收集信息,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针对他们的情况及时地采取措施调整,待完成练习后我将把这些答案收集起来,叫几个学生来回答,同时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看学生在理解这些知识的情况,针对学生解题时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自我发现,探索,给出解决的方案,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及时的加以强调和总结,并对做得好的同学及时加以表扬。
(4)课时小结,反思提高
小结归纳不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知识、方法、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5)布置作业
为了巩固本节的新知识,为下一节的学习作准备,适当的作业是必要的。因此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a、书面作业 18页练习b b、完成练习册相应练习并预习“非”篇三:说课稿
英语说课稿 unit 4 topic 3 section a 王万里 unit 4 topic 3 section a 说课稿
ⅰ.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knowledge aims:
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初步学习定语从句。2.skill aims: 能够在听1a的长对话时,准确地判断1b中特定的词或词组。能够在2的示例下,举一反三,正确地运用关系代词连接句子。能够在3的听写任务中,运用速记完成表格。3.emotional aims:(optional)培养祖国意识,扩展国际视野。
三、教学方法
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有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应立足于教科书内容,展开丰富联想,开拓视野。要知道,获得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交流合作,倡导体验,实践与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采用问题到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实现英语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
1、复习上一个topic学习的主要短语和句子。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教师应用所要学习材料及迁移规律,尽量创设语境使学生对语篇所涉及到的部分语言总和知识有所了解,从而潜移默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同时也为下一步更有效地阅读铺平了道路。2.老师要利用图片讲解部分新词并引入定语从句和新课。如:在介绍杨利伟时,就要在黑板上板书“he is our national hero who/that traveled around the earth.”,并用彩色笔来凸显关系代词“that/who”,让学生初步理解1a中出现的定语从句,从而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
3.听听力,读课文,练习学生的听力,深入阅读、理解对话,通过学生回答所设计的问题来检查和加深学生对这个对话的理解
和掌握。4.巩固练习。通过对近三年来中招所考定语从句试题的练习,来强调和加深学生对定语从句的认识和理解。5.通过关键词,让学生快速表演这个对话,来增加学生的语言素材,来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这是检查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
五、家庭作业
要求学生能够背默对话,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复习和预习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篇四:宾语从句讲解之说课稿
宾语从句讲解之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宾语从句讲解。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目标;三是教学重难点;四是学情;五是教法;六是学法;七是教学过程;八是教学反思。下面我对本课题逐一进行分析:
一、说教学内容
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任何人在使用语言时,不管他是否学过语法,都必须合乎语法。另外,总结语法本身的规律也能加深我们对语言的理解,让我们能够真正熟练地运用语言。宾语从句为初中三年级学生所学内容,是名词性从句的一种。如今,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英语,现在学到初三,取得了一定的英语学习成果,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底子;因此,宾语从句的系统性学习既有利于综合他们多年来的英语学习成果,又有利于为他们开启高中阶段名词性从句的学习打下基础。此外,在各种考试中,宾语从句亦是重要考点。由此可见,初三年级学生宾语从句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讲内容和初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宾语从句,能识别宾语从句并掌握它的基本用法;能写出简单的宾语从句。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掌握较科学的宾语从句学习方法,为今后名词性从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能发觉简单句与复合句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欣赏英语句子中宾语从句的独特之处与美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一)引导宾语从句的引导词(连接词);
(二)宾语从句的语序;
(三)宾语从句中时态的变化。
四、说学情
初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成绩优异的学生能写出较优美流畅的小作文,成绩一般的学生也能写出符合语法结构的简单句。因此,初三学生学习宾语从句的条件已比较成熟。但是,初三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一方面,他们拥有美好的理想,对未来有着期待与憧憬,学习的热情高,求知欲强,精力充沛;另一方面,他们的心智不太成熟,尤其是男生易冲动、贪玩;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比较乐于接受趣味性较强的事物,而对较枯燥乏味的事物则难以接受。因此,他们在学习中难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把握学习内容的结构及重难点,容易学得片面。
五、说教法
众所周之,英语是一门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开阔学生视野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能够举一反三,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相长”“寓教于乐”的原则的前提下,结合初三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特征和本讲内容的特点,我将主要采用讲授法,让学生获取丰富充实的课堂知识。同时,考虑到初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系统性、理论性地学习宾语从句,我在授课时将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让学生较为透彻地理解与掌握宾语从句。下面我对我的讲授法作如下分析:
(一)讲解宾语从句的定义,对“宾语从句”四个字进行剖析,将其解析成“宾语”和“从句”;讲解什么是宾语(即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常置于动词之后),什么是从句(即
复合句中不能独立成句,但具有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由that, who, whom, when, why, where, how, which等引导词引导的非主句部分);再讲授宾语从句即充当宾语的从句,它是宾语的同时,又是从句,“宾语”和“从句”二者在宾语从句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一言以蔽之,宾语从句就是“做宾语的从句”。
(二)给学生讲解完定义后,便分别按照宾语从句的三要素——语序、引导词(连接词)、时态对宾语从句进行讲解;同时,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给出一至两个例句,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的同时,学生也深化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讲解完三要素之后,便讲解学习宾语从句的注意事项。
六、说学法
教师的价值不在于自己,而在于学生。人们常说,名师出高徒,但我想说,有时高徒也出名师。学生有出息了,教师便以学生为荣。因此,我认为教师最崇高之处在于,教师应竭尽全力让自己的学生变得优秀甚至超越教师本人。因此,学生要变得优秀,让学生掌握学法是很重要的。我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种学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练习巩固法。
七、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温习上一节课中所学课文的宾语从句,一起品味其中的美感,让学生获得美的情绪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对宾语从句的好奇心。然后开门见山,告诉学生本讲的内容为宾语从句。
(二)讲授新课
以语序为切入点,对宾语从句进行讲解。
(三)答疑解惑
问学生他们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再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学生加深对宾语从句的理解。
(四)作业布置
讲解完毕后,布置作业,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通过作业让学生将宾语从句的语序——陈述语序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另外,下课前,告诉学生,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前来询问。
八、说教学反思
认真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授课场景,想一想自己在哪些地方存在遗漏,哪些地方讲解得不够清楚。批改作业,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总结经验教训并记录下来,为下一节课的作业讲解提供参考。
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附件:教案 1.语序
无论主句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宾语从句都必须使用陈述语序,即“主句+宾语从句(主语+谓语+„„)”的句式。根据连接词在从句中所担任的不同成分,宾语从句可分为以下四种:
(1)连接词+谓语。连接词在从句中作主语。常见的连接词有: who,what,which等。如:
could you tell me who knows the answer,please?你能告诉我谁知道答案吗? the small children dont know what is in their stockings.这些小孩子不知道袜子里有什么东西。
(2)连接词+名词+谓语。连接词在从句中作主语的定语。常见的连接词有:whose,what,which,how many,how much等。如: he asked whose handwriting was the best in our class.他问我们班上谁的书法最好。the teacher asked us how many people there were in the room.老师问我们房间里有多少人。
(3)连接词+主语+谓语。连接词在从句中作宾语、状语或表语。常见的连接词有:who(m),what,which,how many,how much,when,why,how,where,if /whether(在句中不充当任何成分)等。如:
he hasnt decided if hell go on a trip to wuxi.他还没决定是否去无锡旅行。could you tell me what i should do with the money ?你能告诉我我如何处理这笔钱吗?
(4)连接词+名词+主语+谓语。连接词在从句中作宾语或表语的定语。常见的连接词有:what,which,how many,how much,how等。如: do you know which class he is in ?你知道他在哪个班吗? she asked me if i knew whose pen it was.她问我是否知道这是谁的钢笔。2.连接词
(1)当由陈述句充当宾语从句时,用that引导,that无词义,在口语或非正式文体中常省略。如:
he said that he could finish his work before supper.他说他会在晚饭前完成工作。
(2)当由一般疑问句充当宾语从句时,用if或whether引导,意为“是否”。如: i dont know if /whether he still lives here after so many years.我不知道这么多年后他是否还住在这儿。
(3)但在下列情况下只能用whether:
①在具有选择意义,又有or或or not时,尤其是直接与or not连用时,往往用whether(if„or not也可以使用)。如: i dont know whether /if he does any washing or not.(=i dont know whether or not he does any washing.)我不知道他洗不洗衣服。i wonder whether we stay or whether we go.我不知道我们是去还是留。
②在介词之后用whether。如: im interested in whether he likes english.我关心的是他是否喜欢英语。were thinking about whether we can finish the work on time.我们正在考虑是否能按时完成这项工作。
i worry about whether i hurt her feelings.我担心是否伤害了她的感情。
③在不定式前用whether。如: he hasnt decided whether to visit the old man.他尚未决定是否拜访那位老人。i dont know whether to go.我不知道去否。he hasnt decided whether to go by bus or by train.他还未决定是乘公共汽车去还是坐火车去。
④whether置于句首时,不能换用if。如: whether this is true or not,i cant say.这是否真的我说不上来。
⑤引导主语从句和表语从句时宜用whether。如: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we can catch the bus.问题是我们能否赶上公共汽车。⑥若用if会引起歧义时,则用whether。如: please let me know if you like the book.可理解为: a.please let me know whether you like the book.请告诉我你是否喜欢这本书。b.if you like the book,please let me know.你如果喜欢这本书,请告诉我。
(4)如果宾语从句原来是特殊疑问句,只需用原来的特殊疑问词引导。如: could you tell me why you were late for the meeting this morning?你能告诉我今天早上你为什么开会迟到吗? 3.时态
含宾语从句的复合句,主、从句谓语动词的时态呼应应包括以下三点内容:
(1)如果主句的谓语动词是一般现在时,从句的谓语动词可根据需要,选用相应的任何时态。如:
he tells me that his sister came back yesterday.他告诉我他姐姐昨天回来了。
(2)如果主句的谓语动词是过去时,宾语从句的谓语动词只可根据需要,从过去时态(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将来时、过去完成时)中选用一种形式。如: ①the children didnt know who he was.孩子们不知道他是谁。②he asked his father how it happened.他问他父亲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
(3)如果宾语从句所表示的是客观事实、普遍真理、自然现象或习惯性动作等,不管主句用什么时态,从句时态都用一般现在时。如: the teacher said that the earth goes round the sun.老师说地球绕着太阳转。4.注意
if和when既可以引导宾语从句,也可以引导状语从句,应注意它们在两种从句中的意思和用法的不同。if和when引导宾语从句时,分别意为“是否”和“何时”,其时态应和主句时态相呼应;它们引导状语从句时,意思分别为“如果,假如”和“当„„时候”,当主句时态是一般将来时时,其时态用一般现在时。如:
说课总结
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感谢李老师给我这个机会,在这里跟各位老师汇报一下我12月26日说课的一些准备和过程,之中肯定会存在很多不足,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一、明确要求。参加说课前,我们拿到了材料安排,其中规定了准备时间30分钟,考试时间10分钟(含答辩)。主要考查技能:教学技能,导入技能,游戏、表演等活动的技能,促学技能,系统化所学内容的技能,听说训练技能,课文阅读训练技能,写作训练技能,词汇、语音、语法、教学技能,包括比赛题型等。(如没必要,可简要说明即可)。我觉得这是第一步,明确了要求,才能有的放矢,自己做到心中有数。第二、充分准备。
(1)非常感谢赵老师给我们请到了54中的胡娟老师和32中的郝红艳老师给我们做了培训,在这也感谢这两位老师。这两位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说课的概念,原则,注意事项,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和写教案。通过这两位老师的介绍我对说课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此外,赵老师还专门抽出时间帮我们进行指导,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2)在此基础上,我又做了自己的准备。由于时间紧促,我想我是没有时间进行特别精心的准备的。第一步:我先搜集资料,我就把手头上有的资料都又重新翻出来,比如有大学发的课本,笔记本和新课标的资料等,在网上找一个说课的详案作参考。我就在有空的时候把这些材料看看,我觉得对我帮助最大的是我们的大学教材《英语
教学法教程》。我基本上是把这本书又重新读了一遍。
(3)然后我就把每个课型都准备了一下,把详细的说课稿写在纸上,有导入课,阅读课,听力课,写作课,复习课等,虽然都有准备,但我的重点还是放在了阅读上,(通过什么方法,落实什么知识,以提高什么技能),最后落脚点新课标提倡的能力和情感上。然后再进行修改和演练。之前,赵老师建议自己把要说的话录下来或者在个空教室练一下,这两个由于时间和我个人的原因,我都没有做,其实,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方法。
第三、考试过程
我是25号上午初中组的最后一个,我抽到的题目是初三的一课,要求是如何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在这30分钟的准备过程中,其实我特别紧张,由于没有经验,也不知道从哪下手,就匆匆忙忙写了个教案,因为教案是要求答辩后上交的。说实话,我现在真的都记不清自己写的什么了,当时太紧张了。最后答辩要求可以说英语也可以说汉语,限时两分钟,专门有个老师计时。但我觉得说英语可能要好一些,毕竟是英语的说课。考官们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老教师们,挺和蔼的。就问了我两个问题:1.通过阅读讲写作的方法是什么? 答: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形成两组不同的观点,每组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选择性写作。2.你要培养学生的什么写作技能? 答:写作的素材准备,格式,连接词,结构等。
第三、反思
其实,我作为一个新人,本来今天根本就没有资格站在这,是李
老师和我的师傅王璐老师的不断帮助和鼓励给了我信心。在坐的老师都是我从今以后要学习的榜样和模范,我以后会更加努力学习的,谢谢老师们。
说课总结反思
临淄三中 牟秀贞 11月参加了区里组织的优质课比赛,首先进行了说课,为了以后在教学中有更大的进步,特总结如下:
一、准备工作及设计思路
接到课题后,我努力认真地做好讲课的准备。我查阅课题相关的知识资料,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争取本组老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说课思想。
二、说课内容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矛盾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2、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我制定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说教学方法法
根据高一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新课改和本框题的特点,我采用一下的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等。
4、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主要包括情景导入新课。在之后介绍讲授新课的过程,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最后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进一步提高。
三、总结反思
通过努力,在说课的过程中基本达成目标。但存在如下问题:
⑴缺少说课的理论、经验,也缺少对最新说课理念的了解,导致说课比较传统,没有新的突破。
⑵平时素材积累少,课堂不够丰富。
总之,通过这次说课,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会虚心学习,努力进取。
本次活动是由校长室、工会、教导处组织的一次教师基本功的比赛,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师备课和说课方面的能力,制造比赛气氛,提高教师抗压能力,并作为区“三奖”活动的选拔参考之一。
整个活动过程是:首先我们邀请了教院专家黄琰老师,在第4周时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说课的培训。黄琰老师从说课的几大要素说起,分别对学请分析、目标定位、教学流程等方面作了深入而细致的介绍,并展示自己一次成功说课的案例,生动而形象。给我们揭开了说课的迷雾,并对说课有了全新的认识。整整一个多小时,我们的老师始终在不停地记录,非常认真。由此,也让我看到我们学校老师在业务学习上的认真态度和一种渴望,会后很多老师表示希望学校多组织一些像这样有意义和老师需要的培训。
第二篇:英语作文常用连接词
英语作文常用连接词
一、表示罗列增加(递进)
first, second, third, 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first, then / next, after that / next, finally / last / last but not least, and equally important, on(the)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besides / what’s more / in addition(to sth.)/ furthermore / moreover / another / also / too, plus, as well, especially / particularly / in particular
二、表示时间顺序
now, at present, recently, after, afterwards, after that, after a while, in a few days, at first, at the beginning(of sth.), to begin with, to start with
later, next, finally, immediately, soon, suddenly = all of a sudden, at that moment, as soon as, the moment…, form now on, from then on, gradually
at the same time = meanwhile, till, not…until, before, after, when, while, as, during
三、表示解释说明
now, in addition,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in this case, in fact / as a matter of fact / actually, frankly speaking, in other words, in simpler terms, that is to say, to put it differently
四、表示转折关系
but, however, while, though, yet, still, nevertheless, or, otherwise, on the contrary / on the other hand,in spite of… / despite the fact that…, even though, except(for), instead, in stead of, of course, after all, even so
五、表示并列关系
or, and, also, too, not only … but also…, as well as, both… and…, either …or…, neither…nor…
六、表示因果关系
原因:because, because of = thanks to… = due to… = owing to…, since = now that, as, for,结果:so, therefore, thus, hence, as a result(of), on this / that account, so…that, such…that, in this way
七、表示条件关系
as(so)long as, on condition that, if, unless
八、表示让步关系
though,although,as,even if,even though,whether …or…,however,whoever, whatever, whichever, wherever, whenever, no matter how(who, what, which, where)
九、表示举例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 like…, take… for example
十、表示比较
be similar to, similarly, the same as, in contrast, compared with(to)…, just like
十一、表示目的
for this reason, for this purpose, so that, in order that, in order to, so as to,十二、表示强调
indeed, in fact, surely, certainly, no doubt, without any doubt, truly, obviously, above all
十三、表示概括归纳
in a word, in short, in brief, in summary, on the whole, generally speaking, in general, in my opinion,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as what has been mentioned, to sum up, to conclude, in conclusion
第三篇:雅思写作常用连接词
雅思写作常用连接词(1)常用的连接词:
1)表层次:
first, firstly, to begin with, further, in the first place
second, secondly, to start with, still, furthermore
third, thirdly, what is more, last, last but not least
Also, and, then, next, besides
and equally important, too, moreover
Besides, in addition, finally
2)表转折:
by contrast although though yet
at the same time but despite the fact that even so
in contrast nevertheless even though for all that
notwithstanding on the contrary however in spite of
on the other hand otherwise instead still
regardless
3)表因果:
therefore consequently because of for the reason
thus hence due to owing to
so accordingly thanks to on this account
since as on that account in this way
for as a result as a consequence
4)表让步:
still nevertheless concession granted naturally
in spite of all the same of course despite
even so after all
5)表递近:
furthermore moreover likewise what is more
besides also not only...but also...too in addition
6)表举例: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for one thing that is
to illustrate as an illustration a case in point
7)表解释:
as a matter of fact frankly speaking in this case namely
in other words
8)表总结:
in summary in a word thus as has been said
in brief in conclusion altogether in other words
to conclude in fact finally in simple terms
indeed in short in particular that is
in other words of course on the whole to put it differently
namely in all therefore to summarize
在雅思写作的四大评分标准当中,连贯性与衔接性是其中的一项评分标准,连贯性与衔接性其中一方面就是用连接手段(即连接词)来实现的。连接词本身是非常繁琐的知识,在教授连接词时也会遇到很多困难,那么学连接词首先把连接词词性掌握并掌握各词性的用法,学连接词就简便得多。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分析认为,连接词大体可分为四种词性:连词,副词,介词和短语,它们各自的用法又不一样。
连词
如but, and,后接句子,连接并列句时前面逗号可有可无。当然连词也可放句首,这一点在考官范文里有很多体现。
例:In the past, populations were partly regulated by frequent war and widespread disease,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effects of those factors have been diminished.(并列句中的连词)
段落开始: But how should it be achieved(连词放句首)
介词
如before, despite:后接名词或动名词
例:Before talking about the essential role of death penalty, you have to think about the meaning, and the purpose, of any kind of punishment.副词
副词连接并列句,前面用句号或分号,后面用逗号(当然,如果副词前用句号,那就是另起一句了,不称之为并列句)
例:In many places today, children start primary school at around the age of six or seven.However, because it is more likely now that both parents work, there is little opportunities for children to stay in their own home up to that age.(副词另起一句)
The crime rate is increasingly high;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enforce more laws to curb this situation.(副词在并列句中)
短语
如on the contrary, in addition:用法和副词用法完全一样
例:They feel this is one area of life where they have the right to make decisions for themselves.For that reason, it would seem that the best approach would be work by persuasion rather than compulsion.The governmen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cientific research;on the other hand, private companies hold certain advantages in conducting scientific research.(短语在并列句中)
掌握连接词的四大词性及用法以后,连接词的教学和运用就容易展开。我们可以参看考官范文,看看各类关系的时候考官如何使用连接词,使文章凸显出来。
因果关系
根据词性及用法可归结于:
because / since/ as / for, so(连词),because of/ due to / owing to/ as a result of(介词)
for that reason/as a result/ therefore/ accordingly(短语和副词)
例:I think the amount of waste produced is also as a result of our tendency to use sth once and throw it away.(可代替词汇because of/ due to / owing to)
转折关系
根据词性及用法可归结于
but/ while/ yet/ whereas(连词)
however/ nonetheless/ nevertheless/ on the other hand(副词和短语)
rather/ instead(副词)
rather than/ instead of(介词)
例:Because it is more likely now that both parents work, there is little opportunity for children to stay in their own home to 6 or 7.Instead, they will probably go to a nursery school when they are much younger.(可代替词汇 rather)
My own view is that there is no one major influence in a person’s life.Instead, the traits we inherit from our parents and the situations and experiences that we encounter in life are constantly interacting.(考官钟爱词汇)
递进关系
moreover/ what’s more/ furthermore/ besides/ in addition(副词)
in addition to/ besides/ apart from(介词)
例: Apart from these tensions caused by cultural differences,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y also lead to conflicts between tourists and a local community.(可代替词汇:in addition to, besides)
让步关系
although/ though/ even though/ even if/while(连词)
in spite of/ despite(介词)
no matter how/when/ what(连词)
例: In spite of this, the obvious benefits of computer skills for young children cannot be denied.They are allowed to buy whatever they want, no matter how much it cost(考官高分句式)
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时,可根据以上方法对不同的关系词(如表结果,目的的连接词)进行归类。
翻看考官范文,我们发现当中有些副词(最典型为 for example, however, therefore)放在句子中间,前后用逗号隔开,这种句式也是相当的经典。例如:
There is, however, another problem way of defining that part of the quotation.I think, therefore, that governments need to raise this awareness in the general public.They will, for example, be able to fly planes and they will be able to co-ordinate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planes in the vicinity of an airport.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建议考生,在连接词的学习当中,我们需注意理清连接词的四类词性及各词性用法,然后把不同关系的连接词根据词性进行整理,并广泛仔细的参考高分范文尤其是考官范文当中的优美句式,连接词这一块的分数是值得期待的。
第四篇:春节联欢会连接词
春节联欢会连接词
××新春文艺演出串台词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男:各位朋友们
(合)大家晚上好!
女:隆隆的爆竹它透出的是一份喜庆
男:祥和的佳节它敲响的是春的钟声
女:××公司,你是这春天里一颗耀眼璀
璨的巨星。
男:××公司,你在充满活力的碧空中高奏凯歌释放豪情。
女;紧踏时代前进的节拍,你开拓创新,勇于攀登。
男: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你犹如巨龙跃海升空。
女:多少年,你扎根这方沃土,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发挥坚实作用。
男:多少年,你树龙头企业风范,创造了一个个××史上成功的典型。
女:“××”,你用这种企业精神凝聚了时代精英。
男:发扬××××精神,你用汗水化成了一种时代文明。
女;就是这样,××年的奇迹在你这里诞生
男:就是这样,你坚实的走过了那××年困苦的历程。
女:如今,××你创造了各项历史最高水平。
男:现在,借着强劲××你震翅在华夏的上空。
女:就让我们乘着××发展的势头高唱凯歌一路前行,男:就让我们踏着××年春的气息,在这方沃土上驰骋。
女:感谢你各级的领导,是你们的厚爱,让××昂首挺胸
男:感谢你各界广大同仁,是你们的支持,让××——
(合)如日东升!
⒈开场舞蹈《××》
女:这动人奔放的舞姿尽显着精彩
男:××你拼搏奋进展望着未来
女:紧跟时代的节拍,我们心情豪迈,男:敞开胸怀,我们在这里真情的期待。
女:是你给社会系上了迷人的彩带
男:是你在百姓心中点亮了光明的时代。
⒉男声独唱《××》
⒊女声独唱《××》
⒋女子三乐坊《××》
男:宏扬××企业的精神。创立回报社会的理念
带上一份真挚的爱,为你擦干额头流出的汗
××的发展将与社会的腾飞血脉相连
它祝人们百姓带着时代的好运走在幸福的前沿
⒌女声独唱《××》
女:××,你从不放弃的是稳步发展的策略。
男:××,你从不间断的是和谐美好的建设,女:以创造一流的××企业为目标这是你铮铮铁骨的本色,男:忘我的工作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你高贵的品格
女:春的喜悦让这里舞动欢歌。
⒍男生独唱《××》
女:是你照亮了这方沉睡已久的大地
是你创造了××史上的奇迹
听!北国大地又为你响起娓娓动听的歌声,⒎女独《××》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⒏三重唱《××》
⒐舞蹈《××》
女:荣誉中记载我们曾经走过的风雨历程
男:困苦中我们不变的是我们精神饱满的工作热情
女:如今我们是××行业的劲旅
男:我们更是一个时代的标兵
女:就让闪亮的光辉映照亿万人民的笑容
男:就让这里送出的光明永远的照耀在祖国的上空
⒑男独《××》
⒈二重唱《××》
⒉舞蹈《××》
⒊小品《××》
⒋歌伴舞《××》
⒌男独《××》
女:这里的人们不会忘记,今天能有如此夺目的光彩
那是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关怀
男:这里的人们更不会忘记,今天的发展如此之快
那是父老乡亲无尽的厚爱
女:用自己热情和奉献回报社会回报时代
男:用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与您永不分开
⒍女声独唱《××》
女:举杯吧朋友!让我们共同庆祝
××你所创造的辉煌。
男:举杯吧朋友!让我们赞叹
××为社会发展所贡献的力量。
女:让我们共同举杯,把××美好的明天畅想
男:让我们共同歌唱,愿××再高扬起创业的风帆、(合)——破浪远航!
⒎尾声歌舞《举杯吧!朋友》
第五篇:高中英语作文连接词
高中英语作文连接词
1.in/ by contrast 对比之下
2.unfortunately 不幸地
3.though/ although 尽管
4.even though 即使
5.anyway 无论如何
6.after all 毕竟
7.all the same 依然;照样
8.in fact/ as a matter of fact 事实上 9.fortunately 幸运地
10.however 然而
11.in spite of 尽管;虽然
12.at the same time 同时;然而
13.otherwise 否则
14.on the contrary 相反
15.especially 尤其
16.There are two sides to everything.有关 “承” 的连接词语, 用来承接上下文.1.by this time 此时
2.at the same time 同时
3.after a while 过了一会儿
4.after a few days 几天以后
5.second/ secondly 第二;第二点
6.in addition 另外
7.besides/ what‟s more 另外
8.by the way 顺便提一句
9.in other words 换句话说
10.in particular/ particularly 特别地
11.worse still 更糟的是 11.in the same way 同样地
12.obviously 明显地
13.no doubt 无疑地
14.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例如
15.therefore 因此
16.indeed 的确
17.unlike 不象…
18.certainly 当然
19.for another 其次
20.still 仍然
21.similarly 同样地
英语作文中表因果的连接词
therfore consequently because of for the reason
thus hence due to owing to
so accordingly thanks to on this account
since as on that account in this way
for as a result as a consequence
有关 “起” 的l连接词语, 用语开篇或引出扩展句.1.at first/ in the beginning 起初
2.at present 现在;当今
3.recently/ lately 最近
4.first/ firstly/ first of all 第一
5.generally speaking 一般地说
6.on the whole 总的说来
7.It is well understood that …
8.There goes a saying that ….9.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also 首先…其次
10.presently 此刻;现在11.to begin with/ to start with 首先;第一
12.in general 一般来说
13.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一方面… 另一方面
14.As the saying goes, „…‟.俗话说, …
高中英语中表层次的连接词
first,firstly, to begin with, further, in the first place
second,secondly, to start with, still, furthermore
third,thirdly, what is more, last, last but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