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期末考试题(五)
编辑:尘埃落定 识别码:24-265357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31 11:35:5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期末考试题(五)

2010——2011年上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考试题

(五)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1.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两者之间是()

继承和发展关系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3.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坚持与时俱进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党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7.实事求是的前提是()

.解放思想

8.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0.近代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

11.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领导权不同

1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是()

全行业公私合营

1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大力发展生产力

14.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

.初步确立

15.社会主义本质中摆到首要地位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6.邓小平在领导全党重新解放思想,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过程中,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是揭示了()

社会主义的本质

17.邓小平南方谈话关于发展问题的最著名的观点是()

.发展是硬道理

18.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是在()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0.邓小平最早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

2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改革

2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力 2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在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由()

A.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24.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 25.按劳分配是()

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

26.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核心是()有法必依

27.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28.政治体制改革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这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31.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32.“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名言出自()

A.《共产党宣言》

33.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会议是()

C.十六届四中全会

34.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①民主法治 ②公平正义 ③诚信友爱 ④充满活力 ⑤安定有序 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

.政治保证

36.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的时间是()

2005年

37.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是实现()

A.和平发展

38.首先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是()

胡锦涛

39.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一大优势,是战胜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的是统一战线

40.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不断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题2分)4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C.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D.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4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C.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3.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就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

A.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44.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B.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D.只有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去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45.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是()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和党的领导

D.中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46.根据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B.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C.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D.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47.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改革是()

A.为了解放生产力

B.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要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

D.引起经济、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48.股份制是()

A.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B.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C.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D.判断其所有制性质的关键是看哪种所有制掌握控股权 4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A.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B.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

C.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D.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5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51.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具备的有利条件有()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D.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 52.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就是()

A.用经济交流的手段来解决

B.用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D.力争用和平手段解决,但不承诺放弃武力统一

5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毛泽东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战略思想有()

B.两个中间地带

C.三个世界的划分

54.我国社会新阶层出现的具体原因包括()

A.经济制度发生了变化

C.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D.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55.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是因为()

A.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创造性实践,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B.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

C.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来进行

D.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

三、判断题(对下列观点或命题进行正误判断,每题1分)56.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A.正确

57.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A.正确

5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错误

59.1978年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其实不仅仅是个学术问题()

A.正确

60.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理论和学说的总和()

错误

6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一国两制不动摇()

错误

62、武装斗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唯一形式()

错误

63.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A.正确

64.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A.正确

65.和谐社会所强调的充满活力就是身体健康、热爱体育()

.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

材料一: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末来》,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这份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给出了一个确切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1989年5月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全面而权威的论述。《声明》认为:“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持、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

材料二: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占世界的7%,全国年人均淡水量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0%,长江以北占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1999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其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十分严重。1998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惩恶化,蓄水保水作用减弱所致。

——摘自《光明日报》2001年5月21日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作出的承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目前,我国的发展与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很多,主要体现在:人口数量多,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不断加剧。面对增长的人口、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自然成为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材料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66.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作出的正确选择是()

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67.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

A.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 B.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

C.它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 D.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8.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

A.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B.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C.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D.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倡导生态文明

69.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A.经济建设

B.人口增长 C.资源利用

D.生态环境保护

70.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A.发展循环经济

C.发展低碳经济

7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考虑()

A.人口承载力

B.资源支撑力 C生态环境承受力

7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文明发展道路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态良好

73.我们必须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

A.从重经济增长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 B.从环境保护滞后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 C.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

D.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74.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

A.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 B.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

C.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

D.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

75.低碳经济是指()经济模式

低能耗

B.低污染

C.低排放

第二篇:期末考试题(五)

2010——2011年上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考试题

(五)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

1.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两者之间是()

继承和发展关系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3.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坚持与时俱进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党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7.实事求是的前提是()

.解放思想

8.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0.近代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

农民阶级

11.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革命领导权不同

1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是()

全行业公私合营

1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大力发展生产力

14.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

.初步确立

15.社会主义本质中摆到首要地位的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6.邓小平在领导全党重新解放思想,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过程中,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是揭示了()

社会主义的本质

17.邓小平南方谈话关于发展问题的最著名的观点是()

.发展是硬道理

18.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

已经转变为()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是在()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0.邓小平最早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

2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

改革

2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在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由()

A.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24.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

25.按劳分配是()

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

26.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核心是()

有法必依

27.法制是依法治国的()

前提和基础

28.政治体制改革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这是为了()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31.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32.“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名言出自()

A.《共产党宣言》

33.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会议是()

C.十六届四中全会

34.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①民主法治 ②公平正义 ③诚信友爱 ④充满活力 ⑤安定有序 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

.政治保证

36.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的时间是()

2005年

37.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是实现()

A.和平发展

38.首先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是()

胡锦涛

39.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一大优势,是战胜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的是统一战线

40.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不断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题2分)

4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C.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D.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4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C.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3.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就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

A.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44.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B.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D.只有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去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45.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是()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和党的领导

D.中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46.根据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B.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C.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D.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47.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改革是()

A.为了解放生产力

B.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要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

D.引起经济、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48.股份制是()

A.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B.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C.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D.判断其所有制性质的关键是看哪种所有制掌握控股权

4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A.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B.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

C.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D.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5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51.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具备的有利条件有()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D.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

52.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就是()

A.用经济交流的手段来解决

B.用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D.力争用和平手段解决,但不承诺放弃武力统一

5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毛泽东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战略思想有

()

B.两个中间地带

C.三个世界的划分

54.我国社会新阶层出现的具体原因包括()

A.经济制度发生了变化C.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D.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55.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是因为()

A.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创造性实践,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B.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

C.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来进行

D.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

三、判断题(对下列观点或命题进行正误判断,每题1分)

56.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A.正确

57.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A.正确

5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错误

59.1978年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其实不仅仅是个学术问题()

A.正确

60.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理论和学说的总和()

错误

6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一国两制不动摇()

错误

62、武装斗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唯一形式()

错误

63.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A.正确

64.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A.正确

65.和谐社会所强调的充满活力就是身体健康、热爱体育()

.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

材料一: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末来》,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这份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给出了一个确切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1989年5月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全面而权威的论述。《声明》认为:“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持、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

材料二: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占世界的7%,全国年人均淡水量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0%,长江以北占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1999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其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十分严重。1998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惩恶化,蓄水保水作用减弱所致。

——摘自《光明日报》2001年5月21日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作出的承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目前,我国的发展与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很多,主要体现在:人口数量多,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不断加剧。面对增长的人口、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自然成为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材料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66.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作出的正确选择是()

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67.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

A.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

B.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

C.它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

D.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8.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

A.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B.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C.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D.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倡导生态文明

69.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A.经济建设B.人口增长

C.资源利用D.生态环境保护

70.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A.发展循环经济

C.发展低碳经济

7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考虑()

A.人口承载力B.资源支撑力

C生态环境承受力

7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文明发展道路

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生态良好

73.我们必须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

A.从重经济增长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

B.从环境保护滞后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

C.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

D.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74.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

A.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

B.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

C.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

D.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

75.低碳经济是指()经济模式

低能耗B.低污染C.低排放

第三篇:期末考试题

期末考试题——公共关系调研与策划

题目:每2名同学组成一组,寻找策划对象,请你对策划对象进行调查分析,就公共关系工作的四步:调查、策划、实施、评估撰写策划文案。

要求:

制定调研计划,设计问卷,实地调查;

根据调研情况,进行公关策划,撰写公关策划文案;

策划文案要求:公关策划文案的基本格式。

1、封面

(1)题目

(2)策划者单位及个人名称

(3)文案完成的时期

(4)编号

(5)草稿或初稿应在题目下括注明,写上“草案”、“讨论稿”或“征求意见稿”。

2、序文:以简洁的文字作为一个引导。

3、目录

4、正文

5、附件

(1)活动筹备工作日程推进表

(2)有关人员职责分配表

(3)经费开支明晰预算表

(4)所需物品一览表

(5)场地使用安排一览表

(6)相关资料:调查报告、新闻稿范本、演讲稿草稿、平面广告设计图、纪念品设计图

(7)注意事项: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主要是应变措施。

第四篇: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特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其特点是明显的()和(),往往与社会上一定()相对应。

2、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的基础上,通过()、()、和()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

3、职业素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灵魂,()是基础,()是重点,()是载体。由这些素质构成的职业素质,在职业活动中集体表现为从业者具有的()和()。

4、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分为()和()。

5、职业生涯发展条件有()、()两类。()主要指本人可能有的发展机遇,即()、()和()。()主要指自信心和现实的()、()、()及其变化趋势。

6、确定目标的过程,实际是个以自我设定目标为结果的()、()、()、()的过程。

7、目标的措施有三个要素:任务、()和时间。

二、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首次就业的实际岗位一定要选择自己目标中的相关专业,争取一次就业就能谋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2、小刘的职业理想是挣够了钱周游世界。()

3、小王从参军那天开始,就立志要当将军,这是他的职业理想。()

4、小王在某工地打工,他的理想是通过自学高考,获得大学文凭。()

5、李某业余爱好摄影,成为一名专业的摄影师是他的理想。()

三、简答题(每题2分,共12分)

1、设计阶段目标时需要注意的要素有哪些?

2、“倒计时”设计应有的步骤是什么?

3、近期目标的制定要领有哪些?

4、角色转变的重点有哪些?

5、中职生提高社会能力的途径有哪些?

四、论述题(共8分)

论述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第五篇:人力资源期末考试题

一、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15’)

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根据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即:

1.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

2.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人力资源各项活动包括:

1.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决策系统;

2.人力资源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系统;

3.人力资源的招聘、选拔与录用系统;

4.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系统;

5.人力资源的工作绩效考评系统;

6.人力资源的薪酬福利管理与激励系统;

7.人力资源的保障系统;

8.人力资源的职业发展设计系统;

9.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系统;

10.人力资源管理的诊断系统。

二、试论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新挑战。(20’)

企业全球化竞争中,要求企业提供的的是差异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必将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产生深刻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环境变化要求的新角色和新技能。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通才”要求越来越高,人力资源的战略专家的智囊特性越来越明显,也有的公司将人力资源管理实行职能的创新:负责产品与服务的支持活动;

2、人才的跨国流动,人力资源管理复杂化,人力资源管理将更多地受到不同的政治体制、法律规范和风俗习惯的冲击。

3、人才的跨国争夺异常激烈和残酷,挑战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4、高端人才的全球化配置挑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5、经济全球化决定了组织文化多元化,带来了组织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6、挑战员工培训。

7、人力资源管理趋向全球化和国际化,要求有一大批掌握较高现代信息技术的人从事力资源管理。

8、能力框架有所转变。如前面所说,特定角色的能力、综合能力要求变得更高;

9、由“密室”转到前线,有关注公司转向关注业务。也就是说要努力提高对公司的贡献水平,而非单纯地在办公室里处理文件档案。

具体从技术层面来说,国际化为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变革是:

1、组织变革: 组织形式的变革——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人力资源组织扁平化,造就学习型组织;组织结构变革——从原始的、直线式的或直线职能式的人力资源组织结构向网络式的或虚拟化的人力资源组织结构转变; 组织角色的变革——人力资源组织从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

2、人力资源管理者角色的变革:人力资源管理不再把人力资源仅仅看作是技术性因素,而是看成“具有内在的建设性潜力的因素”,职能不再仅仅是“管理和控制”,更多的表现为对人力资源的指导和开发上。

3、职能和内容变革:传统的职能和内容在逐步丰富和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分化和凝聚,最明显的就是企业核心能力如Intel的芯片技术和微软的视窗技术的出现以及对掌握这些能力的核心员工管理的加强,而一些相对不重要的职能或管理内容正在逐步虚拟化或外包。

4、Internet改变人力资源管理体系:Internet的发展必将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出全新的挑战,具体体现在;①组织架构设计。②网络电子招聘系统。⑧在线培训。④在线的薪酬福利政策,使得人力资源薪酬体系更加透明化,体现了市场原则、公平原则,也对人力资源薪酬设计和团队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⑤与员工沟通人性化。

5、员工培训新变革: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使得人力资源培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6、人力资源投资的价值取向变革: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投资是一项高收益的投资方式,但高收益也就同时意味着高风险。

7、薪酬变革: 传统的人力资源薪酬制度是工资福利(月薪、年薪、保险等)加奖金制,随着企业的发展,策应全员激励和强化核心员工管理的需要,主要是面向全体员工的员工持股计划和主要是面向管理层或技术骨干的经理股票期权计划正逐步成为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新趋势。

8、人力资源管理任务的变革:实践企业效益最大化与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双赢目标

三、结合自己或同学应聘的实际经历浅谈对人员招聘工作的认识。(20’)

参加过几场校园招聘会,其中印象最深的是xx集团招聘,这家民营企业对人的自身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从行测笔试-拓展训练-无领导小组讨论-单面流程来看,还是很完善的,招聘人员给我的感觉很和善、平等,激励大家表现出最真实的自我。还有一家国企,宣讲会很简单,招聘更是简单,直接由简历确定去留,整个流程下来也不过半个小时。身边也有朋友去外企面试。因此总结起来看,在国企、民企、外企三大类企业中,外企在招聘方面做很规范了,民企也逐步开始学习外企采用测试、小组面试方法,也更注重个人素质,而国企之间的差异很大,面试过程最简化,因而也最不完善。

从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中,我对人员招聘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人员招聘绝不仅是简单的看简历与谈话,从对话中挖掘每个人的真实特性与能力亦是对主考官的一种考验。而人员的招聘也需要经历从分析企业增补需要-增补申请-人事部门审核-获得批准-发布信息-筛选简历-笔试-面试-背景调查-体检-适应性培训-试用期考察-招聘评估这些步骤。事实上招聘人员和应聘者的第一次接触在简历筛选后的通知面试,大多都是通过电话,简短的几句,从语气、用词方面,应聘者往往就能感受出招聘人员是否专业,所以能否合理运用首因

效应于晕轮效应对应聘者来说是一项加码的技能。另一方面从长远来说,应聘者要考虑自身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契合度,即自身追求能否与企业利益相吻合、个人是否适合团队合作。一旦找到了合意的企业,学会从招聘人员的角度思考就变得很重要:从最简单的着装、一份有特点又真实的简历、面对考官时灵活自如地展现个人素质与能力,那么招聘的成功率会大有提高。

期末考试题(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