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孔文化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24-570095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10 16:32: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孔文化

浅谈孔文化

孔子文化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可,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一门艺术,与当今我国文化的发展和延续有着重要的影响。

众所周知,孔圣人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同时精通易经《十翼》所作者。《史记·孔子世家》载:“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孔子也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吾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著名美学命题。

各种史实对儒家文化也有记录和评价:《汉书·艺文志》记载:“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儒本求雨之师,故衍化为术士之称“(《国故论衡·原儒》)。《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庄子后学评论儒家,”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以上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庄子·渔父》)。

蓦然回首,随着儒家文化的发展,孔子文化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完善。儒家在先秦时,和诸子地位平等。在秦始皇时受到重创,”焚书坑儒“。汉代,汉王朝以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为其文化建设的基本路线,而这三代中原文化正是儒家六经,孔子以继承华夏民族文化著称,因而儒学本身便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华。由于宗经尊儒,儒学的地位开始扭转。孔子作古,”儒分为八“(《韩非子》),其中主要有两派,一是孟子出子思一系传道,二是荀子出子夏一系传经,这便是先秦儒学„„接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降,先有今文经学为官方经学。《汉书·艺文志》载:”武帝末,鲁共王怀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古文经学家提供了阐释学的一重经典模式,便是“我注六经”,以文字训诂、名物考释等为手段来阐释文本的意义,这种偏重学术问题不注重政治人生的考据学,到乾嘉时代盛极一时。今文经学家也提供了阐释学的一重经典模式,便是“六经注我”,借助经典来阐述时代精神或者发挥自已的新见解,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便是沿着这一路数下来的。之后古文经学一代大师郑玄以古文经学为主,兼纳今文经学,结束了相争两百年的今古文之争,“郑学”而后延绵。除汉代今古文经学外,魏晋南北朝时有“南学”与“北学”;唐朝又有融“南学”和“北学”于一炉的义疏之学,这便是汉唐经学„„

至北宋,儒家学者为应付佛教的挑战,以直接了当的形式来阐述经典中的义理,讨论人性、人心、天命、理气等等形而上的哲学命题。这便是“理学”。包括明清两代的理学和心学,又称“宋明理学”。到五四时期,虽然儒学遭到空前大难,但现代新儒家已经萌发。在一片“打倒孔家店”的声浪中,在儒学受到空前挫折的背景下,梁漱溟挺身而出,为孔子辩护,揭举儒学复兴的旗帜,成为新儒家的前驱。

现代新儒家有“儒家资本主义”的说法,而且预言二十一世纪,儒家将在继秦汉儒学、宋明理学后,经过创造性的转化,迎来第三次辉煌的大发展。

儒家思想以传统封建社会为物质承担者,而传统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精神承担者,传统社会的瓦解,致使孔子权威丧失。当中国被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国们时,近代便开始了反孔运动,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思潮、资产阶级革派的民主思潮,以及达到高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批深受西学影响又急欲救亡图强的激进青年,以胡适、陈独秀为主将,发起了一场中国近代以来反孔非儒的高潮“五四运动”。运动员们抱着“打倒孔家店”的决绝姿态,否定了作为中华两千多年文化主流的儒学。

儒家经典——《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乐经》从此失传;《四书》指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论语》、《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程颐、朱熹,陆守仁、王阳明。儒家的特征——1以孔子为先师,为思想领袖;2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书为经典;3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4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5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儒家文化中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已发愤图强;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已的爱国情怀;“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已正确对待物质利益;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等等。

孔子等儒家文化的发展过程曲折:儒家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汉初,遭统治者排斥;在六朝先后受玄学、佛学的挑战,在五四反孔非儒高潮下历空前之厄,但还是绵延至今,其原因是因为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且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儒学有二千多年历史,至今海外犹有传人。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名人名言,借鉴)梁任公曾指出:“......所以我们可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诚然儒家之外,还有其他各家,儒家哲学,不算中国文化全体;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饮冰室书话》〈为什么要研究儒家哲学〉这里是出处,好像论文要写的?)任公所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这话或者稍过了点,但中国几千年文化史是以儒学为主流则无庸置疑。“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国文化是以儒家做主的一个生命方向与形态”(《从儒家的当代使命说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牟宗三)。

中国现代化还需要儒学,之因为任何一个民族,它之能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有它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为主干;其次,我们今天要实现的现代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这个中国特色,当然少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色彩。

最引人注目的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得出的结论: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作为伟大的圣哲,孔子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类世界的共同遗产,孔子在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中可以并且已经发挥重要的作用。

同桌,你再结合你们的课本接个尾巴,这里的内容你选取一下,写的不好,别介意,哈哈(不用写太多,我这里是不知道你们上课讲的什么,所以有些可能不用写,你挑一些,这是2668个字,可能很多都是废话吧)

第二篇:弘扬孔学文化 创建特色德育

弘扬传统文化 创建特色德育

东桥中学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更是促进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的理论支持。

几年来,我校创新教育活动形式,把中国华夏传统文化之一的儒家学引进了我们校园,使孔学文化活动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

一、尽职履责,建好传统文化阵地

中华传统博大精深,涵盖内容非常广泛,我们学校与钟祥市孔教学会联系,引进了儒家学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带头学习研究儒学,产生了良好的凝聚力,带动了学校共42名教师参加了孔子学术研究会。同时,利用教师例会、教研会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诵读课向学生明确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学校的栅栏上悬挂的《弟子规》、《论语》、《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的宣传板画,走廊里、教室里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名言警句等让学生时刻感受着传统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

二、和合共融,共建国学特色学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育心为本。在国学广泛复兴的大形势下,怎样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融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也成了学校领导常常研讨的话题。具体措施是:

首先是召开家长动员会,形成学会和家校共建国学教育特色学校的新环境。校长亲自主持,带领政教处、教务处召开了一次家长动员会,介绍学校与钟祥市孔教学会联手,引进国学教育、建设国学特色学校的规划,讲述了作为炎黄子孙开展国学教育的对学生终身发展和成长的意义。家长们纷纷表示支持和认同,并对孔教学会走入学校服务教育深表感谢。

其次是确定国学特色教育的方向。学校与孔教学会联手后,将师生的德行教育、性情教育、生命教育与国学教育相融合,实现了教育的全面发展。由于孔教学会教学方法兼专业性、学术性和生动性于一体,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好评。我们依据中国传统文化中“养正”的方法教育孩子“做人”。以关注儿童的心灵为重,把教育的重点集中在“育心”上,帮助孩子们构建强大而高尚的人格,具备方正的德行。

再次是学习内容上我们开发了“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分为教师篇和学生篇两部分,以学习孔教学会推荐的儒学经典为主要内容。教师学习《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学生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孝经》、《大学》、《中庸》、《论语》等经典。学习方法上以诵读经典为主,要求至少每部经典诵读100遍以上。然后参阅经典讲解,理解经典的义理。同时,将经典诵读与经典践行结合起来,“学而时习之”,把经典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三、知行合一,创新特色德育活动

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华儒家文化,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构建和谐校园,学校开展了以“弘扬传统文化,创建特色德育”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一是组建校内传统文化大讲堂讲师团。我校充分利用语文教师的专业优势和阅历丰富,知识渊博的老教师的特长,组建了传统文化大讲堂讲师团。根据宣讲内容,结合个人特点,讲师团成员各司其职,通过查找资料,认真组织,每个人都针对不同的内容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传统文化知识讲学,为全校师生快速解读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提升个人修养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例如学校请东桥镇关工委张元善等老干部到校对学生进行“孝亲敬长”的主题教育。百善孝为先,孝道是古圣先贤讲述的根本德行,“本立而道生”,学生的言行自然得到匡正。通过开展孝亲敬老、感恩父母长辈的主题教育,结合学习《弟子规》《孝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懂得了为什么要学习孝道。学校要求学生坚持“日行一善”,感恩父母。通过活动,不仅加强了师生的孝道文化教育,而且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是请钟祥市孔学会专业宣讲团来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专家讲座、观看光盘,生动的演说了儒家经典和儒家思想的核心,以及儒学在现代社会凝聚民族精神的价值。广大师生对传统文化又有了进一步认识。听讲座后,学校各处室要求各班以主题班会、办专栏和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学习消化专家的讲座内容。我们力求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三是在学校开展了“学《弟子规》,做儒雅人”的主题教育。校内利用板报、橱窗、广播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弟子规》的内容和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课外,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和家校通的联系平台,争取家长的支持并配合学校活动的开展。同时,扎实开展“三个一”活动:

即每日一读。各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诵读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明确学生每日的诵读量,教师做好解读和检查。

每周一查。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对照诵读内容,学校每周开展一次检查活动,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师生之间的互查,及时纠正自身和周围同学不恰当的言行举止,有效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每月一评。学校制定详细的《弟子规》学习考核细则,每月由政教处对各年级、各班级进行一次考核,并对考核优秀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以考核评比促进你追我赶学习经典的局面的形成。

通过“三个一”活动,使学生做到“即将《弟子规》学习融入家庭、融入社区、融入活动的“三融合”,逐步养成温良恭俭让之风,陶冶了情操。

四是举办征文和诵读比赛。学校开展“经典伴我行”征文活动和“经典吟诵,效法先哲”朝读经典比赛。通过活动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名著的兴趣,弘扬了国学文化,传承了国学精髓,形成了健康的人格,营造了和谐的校园氛围。

孔学会进入我校之后,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和职业道德操守。在今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中,我们认为活动的形式还可再多样化。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传统文化和师生道德教育工作定会有更大的突破!

2016年11月5日

第三篇:孔

关于《廉政准则》贯彻执行情况自查自纠的报告 教育局纪委:

按照局党委关于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有关要求,本人认真自学有关学习内容,同时对照《廉政准则》8条52个不准,从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进行自查,既将个人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在学习方面,按照局党委要求,认真学习《廉政准则》,逐条领会精神实质,认真做学习笔记,写学习体会。用《廉政准则》指导自己的言行,制定学习计划,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组织党员干部对《廉政准则》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学习。

二,在遵守制度方面,学校是“清水衙门”,没什么特权,只有工作责任,即便如此,作为一名单位领导干部,务求自己做到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占据自己的头脑,不让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歪风邪气侵蚀自己的灵魂。工作之余,也不参与赌博大牌,不参与大吃大喝,严格按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

三,在报告个人事项方面,一直按照规定,如报告个人有关事项,配偶、子女无移居国(境)外情况。

由于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有限,对廉洁从政反腐倡廉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客观上总是忙于工作,学习不够系统,在具体落实上,没有用系统的标准去要求、去衡量自己的工作,为此,今后要更加从严要求自己,提高贯彻《廉政准则》的自觉性。

一是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认真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夯实自身的思想政治基础,嘉庆自身的党性修养,时刻实现党的宗旨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时刻不忘党赋予自己的使命,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谋利益。

二是进一步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保持艰苦奋斗本色,按照《廉政准则》中“8个禁止”、“52条不准”的要求,做到头脑清醒、政治坚定、清正廉洁,虚心听取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批评意见,自觉接受全所广大干部和职工的监督。

三是进一步对照检查、带头廉洁自律,经常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看看有没有与“52个不准”的苗头,在自己的履职过程中,在个人生活中,是不是把“52个不准”当成自己的人生信条,以《廉政准则》为镜子,时刻对照、检查自己的工作行为,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我所经济发展工作作出贡献。学校副校长

2011.8.20

第四篇:孔院说“孔”

孔院说“孔”观后感

今天南开大学国家汉办训练营正式开学了。我在这里上的第一堂课是陈洪教授的讲座——“孔院说‘孔’”。这个讲座与我们将来的学习工作息息相关。陈洪教授从孔子学院为什么叫孔子学院切入,逐步深入,深入浅出,系统分析,阐述了孔子学院名称的由来。陈教授提出要客观看待孔子以及《论语》,并为大家破解了许多关于孔子的“戏说”和“神话”。

2008年,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开坛讲授《论语》。这个节目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论语心得》或许就是现代人生活中最使人印象深刻的有关《论语》的存在了。于丹教授极力推崇孔子及其学说,称孔子是快乐的哲学家,并说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样似乎将《论语》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似乎《论语》也真的成为了“中国人的圣经”。事实真的如此吗?陈教授指出在古代《论语》其实是属于入门教材,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教材吧。而所谓的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从未以任何形式出现在任何正史中。只是有一出《夜访普》的戏里提到了这样一件事。估计那时的戏文就好比现在的偶像剧之类的,主要目的是吸引观众为之消费。这样盲目地把戏文当做依据撰写文章书籍实在是有失偏颇。这不得不说是对于孔子及《论语》的戏说。而李零则在同时段写了一本《丧家狗》。这本书也是关于孔子的。题目非常大胆,很容易抓住群众的眼睛。但用这样明显含有贬义的词来形容一个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否恰当呢?国际友人看到这样的书名时,又作何感想呢?

我认为我们应该全面的看待孔子以及《论语》,不能把孔子看做无所不能的圣人,也不能把《论语》当做万能的宝典。在我们没有建立较完善的人生观世界观之前,不应该读《论语》。因为《论语》中有许多封建社会的残余,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的人容易被误导。只有有了较完善的判断能力的人才应该读《论语》研究孔子。这样的人才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之发扬光大。

二班 邓柳

第五篇:孔氏族谱

孔氏族谱

惟/戈温*扌/纟 昭/昌光仁 *宀/曰延

宗若端*王*扌/应元之/万*氵思克

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有名(字)的排辈字:

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

希(士)、言(伯)、公(文)、彦(朝)、承(永)、宏(以)、闻(质)、贞(用)、尚(之)、衍(茂)。

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

兴(起)、毓(钟)、传(振)、继(体)、广(京)、昭(显)、宪(法)、庆(泽)、繁(羽)、祥(瑞)。

孔氏的辈份大多数孔氏都比较清楚,此次续修孔子世家谱有些地区的族人弄不清辈份。续修办公室曾在发简报时做了介绍,但现在仍有人不太清楚,为什么有“希伯公彦承”的说法,其实是当时名字订了辈字,“字”也订了辈字,把两者弄混了。当时给“字”订的辈字是:士、伯、文、朝、永,以、知、用、之、懋。明崇祯二年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续订“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时,同时也订了“字”的辈字:起、鐘、振、体、京,显、法、泽、羽、瑞。其后再续辈字时,没有再续“字”的辈,这一点可能有的孔氏族人不清楚,记混了。另外,还需说明的是五十七代“言”字辈,是因当时孔讷已袭爵,即以其言旁为辈,有的族人认为是“希讷公彦承”是错误的。

--告孔氏族人书续修孔子世家谱告全体族人书

先祖孔子被历代尊为“大成至圣先师”,近代誉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学术思想对后世中国以及整个东方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孔氏族人,子孙繁衍,氏族昌盛,延续至今,传裔八十代,历经二千五百年。居住以山东曲阜为中心,遍及全国和海外。据估计,现存世者已逾三百万人。在此二千五百年八十代间,上下传承均有谱牒详明记载以为据。故孔子世家谱以其延时之长,族系之明,纂辑之广,核查之实,体例之备,保存之全,堪称存世谱牒之冠,极具研究价值,且亦为儒学和谱牒学研究之重要基础资料。上述特点和意义之得以延续和发扬,全赖历代之不断修订。

自明以来,即有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之定约。末次修谱由七十七代宗子(历代称谓衍圣公)孔德成先生主持,始于一九三零年,成于一九三七年,成谱至今已六十年有奇;且孔氏族人中略知族谱之端倪者,多已年逾花甲,故再次修订已迫在眉睫。

为此,由孔族近支(共五支,世称“五凝”)七十七代德字辈兄弟发起,经孔德成先生首肯,为便于与海外孔氏族人联系,特于香港成立“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主办续修事宜。

依照惯例,修谱费用有族人自筹分摊,望全体孔氏族人,为继承和发扬东方文明精华,延续本族谱牒,精诚团结,踊跃参与,密切配合,慷慨捐助,共襄盛举。

欢迎孔姓共建家园http://

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

曲阜孔子世家谱研究中心

一九九八年六月一日

孔氏家族体系考略

家族,是以血缘为纽带、按血统远近来区别疏亲关系的社会宗系单位。孔氏家族,以孔子嫡系长孙衍圣公为宗主,世袭公爵。衍圣公府是孔族大宗,其余为小宗。衍圣公府下的孔氏家族,因历朝的尊孔,未受王朝兴衰更替的影响,即使民国时将千年衍圣公改为奉祀官,也丝毫未动其尊贵地位,仍具有一般宗族所没有的特权殊荣和形式、内容,因而,其经久不衰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是家族史研究最完整、最典型的样本;作为维系二千多年的大家族,其宗支、谱系、继嗣、族规、族内管理极为严格、完善和丰富的个案特点,形成内在严谨的家族体系。

姓氏来源

孔子的先世出自殷商。商纣王的哥哥、殷末“三仁”(即箕子、微子、比干)之一微子启,即其远祖。西周初年,微子受封于宋,都于商丘。五传至于弗父何,礼让其国于其弟宋厉公,自为宋国大夫(《孔子家语》),弗父何即孔子十世祖。从此,厉公一系世掌宋国君权,维系着并不出色的世袭统治;弗父何一系则成为宋国辅政公族,保持着宋国高水平的文化素养。再三传为正考父。正考父知书识礼,以谦谦君子知名后世。他熟悉商代文献,曾校“商之名颂”于周太史氏。然而至其子孔父嘉时,情况则大为恶化。嘉作大司马,穷兵领武,“十年而十一战”,民怨沸腾。太宰督假公济私,利用国人的不满情绪,捍然发动政变,杀孔父嘉。孔父嘉之子木金父逃难于鲁,卜居于曲阜东昌平乡之贩邑。子孙袭姓孔氏,遂为鲁人。孔氏子孙,隐姓埋名,一连四世皆不显,一直到孔子父亲叔梁纥,才稍有事迹见载于史册。

家族简史

叔梁纥是个武士。叔梁乃字,纥是其名,称“叔梁纥”是尊称。叔梁纥腰圆体壮,雷力

过人。尝为大夫孟献子武士,颇以勇武闻名于时。由于他有谋有勇,遂以武功知名诸侯。后升为鄹邑大夫。叔梁纥先娶施氏,连生9子,都是千金;再娶一妾,生子孟皮,又破其脚。叔梁纥为使先人香火有后,以便重振家业。于是,在60余岁的翩翩老矣之年,还向颜氏求婚。颜氏是曲阜大族,家有三女,大女二女都不愿意嫁给这位尽管是英雄的老人,但三女徵在却慨然允婚,并很快有了身孕。十月大期,产下一男,便是孔子。

孔子七世单传,二世祖孔鲤(在世50年),宋时追为泗水候;第三代孔伋(在世63年),元时追为沂国述圣侯,第四代孔白(在世47年),齐威王国相;第五代孔求(在世45年);第六代孔箕(在世46年);第七代孔穿(在世51年);至第八代开始繁衍。孔氏家族以五位、二十派、六十户代表其世系支派发展过程。“五位”即五个支派,是北宋第四十五代孙时形成的五支,其名以当时五位于孔裔所任官职之名来称,为中散位、侍郎位、中舍位、博士位和袭封位(嫡孙)。至南宋时第五十三代,共兄弟六十一人,只二十人有传,故成二十派。至明初发展为六十户,均以所居地方来命名,一直延续至近代。

六十户为留居曲阜孔氏的总称。流移外地的孔族。称为“流寓支”。据史载,始自南宋末孔于第四十八代孙衍圣公孔端友及部分族人随宋室南渡定居衢州,世袭衍圣公、翰林博士等;彼时,金朝亦封留守阙里孔庙的孔氏为衍圣公,形成南北孔宗的分立并存。元统一后,曾召孔端友孙孔洙赴阙里袭爵,而孔洙因前代衍圣公茔在衢,且曲阜孔孙守先茔有功,愿让爵于曲阜孔宗承袭。此后即由北宗世袭衍圣公。南支后来又扩至四川、安徽诸地。

孔子世家谱

族谱是考察宗族实体的主要文字依据,是区分家族内外、亲疏系统的最具体和基本的方式。孔氏族人虽流寓到外县、外省,但仍能保持宗家一体的重要原因,除衍圣公府的优越地位,还有一系列构成维系宗族的要素,而家谱的续修则是重要环节。纂修家谱是收族的手段,孔氏自宋代元丰年建谱,一千多年谱系不乱,家谱每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其续、修的文字记载,自四十六代衍圣公始已有九百多年,使其宗族关系历变不衰。因此孔氏族谱的完整性在中国首屈一指,是中国史上最久也最完备的族谱。孔氏家谱有合谱和各地子裔撰修的支谱,逢甲子一大修,逢甲午一小修,宗旨是详世系、联疏亲、严昌紊、厚伦谊、序昭穆、备遗忘。

孔氏族谱的行辈排名是按皇帝钦赐的字序。明建文帝赐孔氏五十六世至六十五世名派。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

其中五十七世以言部字为名,弘为避清高宗弘历名讳改为宏字,胤为清圣祖皇太子名讳改为衍字。崇祯二年(1629),六十五世衍圣公孔胤植奏请皇帝恩准,又赐六十六世至七十五世的名派: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清同治二年(1863),七十五世衍圣公孔祥珂奏请皇帝恩准,再新赐七十六世至八十五世的名派: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名派)

民国七年(1918),七十六世衍圣公孔令贻又拟八十六世至一百零五世名派: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报请北洋政府内务部备案,民国八年核准颁布在全国实行。

孔家族谱是区分内外孔的关键途径。孔府贯将曲阜的阙里孔氏分为内孔和外孔。孔子的子孙一般叫内孔,内院孔,也叫真孔;而同姓不同宗的孔氏,主要指五代时作为孔家庙户而改随主姓的孔末的后代,称为外孔,外院孔或伪孔。孔末曾将孔氏子弟诛杀几尽,因而内外孔有世仇,外孔人绝不能续人孔氏家谱。所以曲阜孔姓有的编入家谱,有的则没有,划分主要缘此。另外还有其他外姓差户的后人。

孔氏家谱条规和入谱资格限定森严,违者除籍。目的即纯正族裔,严禁“乞养异姓义子以乱宗支”。族谱规定:不孝不梯干犯名之人不准入谱,义子不准入谱,赘婿奉祀者不准入谱,再醮妇带来之子不准入谱,僧道不准人谱,流入下贱者不准人谱。

同时由于孔家有社会和经济殊遇,修谱不仅为建立、巩固庞大的血缘关系,而且孔裔入谱更有荣耀和利益。因而族谱的续修又验核严密,目的是在收族中防止冒充,限制享受优待者的数量,尤其是减免税收徭役方面。当然在这些权益随帝国解体面降值后,这一限制亦松动。另外,续修族谱中,凡“真孔”及申请入谱者均要承担捐款,否则亦不能入谱。

孔家修谱先由衍圣公府制定、公布条规、凡例并榜示,具体由纂编馆(谱馆)续修,职司为鉴定、监修、提调、编次、掌收、校阅、誊录、督刊、收发、供应,各有专责。

清代以来,孔氏大规模修诺有两次,一次是乾隆九年,一次是民国十七年至二十四年孔德成时,1937年所纂为民国最后一部孔氏族谱。

继承制度

与族谱的功能直接相联的重要家族事项是宗祧继承制度。孔氏家族的宗桃继承,以血统关系为基础,又赋有政治色彩,形成中国史上独特的继承方式。首先,孔府的宗祧继承主要是宗主爵位的承袭。由于衍圣公的袭封,宗主(嫡长孙)始终保持着实在的权力和财产,在分封制衰落后的中国仍一直严格地执行着古老的世卿世禄的嫡长子继承制。自元末到民国的第五十五代至七十七代衍圣公都是一律按嫡长子继承的。

同时衍圣公诸于也有优越的世袭职爵,其嫡长于是下代衍圣公,次子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三子世袭太常寺博士等。对于孔家的多数中下层族人,宗桃继承主要是血缘身份的确袭,还包括享有的荣誉和惠利。即孔府的宗桃继承中,基层的是具有圣裔身份的孔氏子孙,往上是一层层的世爵职官,最高是衍圣公,其百世不桃的地位很大程度是由家族与政治的双重属性体系支撑的。

其次,孔府的家产继承分为:由衍圣公掌管的整体性传继部分祭田、学田和孔林地,以及由衍圣公从府地分给本家子弟(成年或成家迁出时)的田产(称氏地)。立嗣继产,是家产继承中的补充方式,孔氏家族立嗣只能选择“亲房亲侄”,即本家侄儿,并由圣公府批准,而不能选外姓,包括外甥,外孙,即使一般孔姓族人也要严格遵守此制度。

孔府的家产继承制是涟漪式的,其核心仍是衍圣公类似长子继承制的整体性传继,而离中心较远则与衍圣公继产方式越具差别,一般族人则同于其他百姓诸子之均分财产。嫡长子整体性传继为主、诸子弟析产为辅的继产方式,是衍圣公地位维系的物质保障。

管理和祭祀

与一般宗族的不同还在于;严密的族内管理是孔氏宗族的特征,设有“族长衙门”的公堂。不过一般宗族,族长是最高首领。而孔氏家族的族长是由大宗主衍圣公委命的。衍圣公之下,设孔氏族长一人、林庙举事一人、每户设户头,佐一户举,都由衍圣公派任。林庙举事的设立早于族长近百年,起于赵宋王朝的孔庙修建”初由朝廷任命,继为衍圣公选用,成为孔府属官。阙里孔氏族长由衍圣公委任,外地族长则报其审批,而外地孔氏可立族长的,只有衢州南宗。外地入谱族人,也设房长、户长、户举以约束,亦都由衍圣公府委派。

家族内遵奉的章程是族规。孔氏族人散居各地,但其祟尚的精神是一致的。即使县长也要遵守族规。孔府最初是儒家的学府,孔家是儒学世家,贯有办家学、设庙学的学堂的传统,因而《孔氏祖训箴规》强调敬儒尚德、孝悌和睦,励读书,重科第家课;同时强调圣裔的尊严,不入流俗,甘为下人。南宗家规强调“永遵制典,属守祖风,违者 „„永不叙录”。江西临川孔氏支谱家规,则完全遵从依照本宗族规:尊族长、守孝悌、重科第、励读书、崇节义、禁窃赌。丹阳孔氏家规则为祟孝道、睦友支、秩尊卑、训子孙,戒争赌等,都传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祭祀与族谱家规一样,是维系家族网链的重心和枢纽。孔府的主要职掌就是祭孔。孔庙、孔林是孔氏家族精神联系的纽带。曲阜孔庙是孔氏大宗的祖庙,也是各地孔氏族人的远祖庙,是孔裔向心力的源地。孔姓族人即使流寓外地,也要定期回曲阜拜谒祖庙。这也是确定真孔身分的重要形式。孔府有一整套祭孔组织,由司乐厅专管。祭孔官员分献、监祭、典仪等100多人,鸣赞、相礼等80人,乐舞生120—180人,每年的祭孔活动五十余次。

孔林起自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其学生为之种下的第一棵楷树。2500年来孔林内埋葬着孔子,也埋葬着历代衍圣公及其他孔氏族人。林内有坟茔十万余座,碑石3600块,汉代以来重修十多次,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久的家庭墓地。人们通过对孔子庙宇和墓茔的封溢、祭奠,王者取得了统治天下的道义,民众则收获了中国文化的体验。孔子学说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之源。

--

据原商丘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孟宪柱讲,其实,孔、孟、颜、曾、卜、闵、冉7个姓全部是一个通天谱。封建时期,一般由皇帝赐封字辈到山东曲阜孔府,然后,其他6个姓氏的族人就到曲阜领家谱,所以,7个姓全部是用一个家谱。

另外,林姓也用此谱。

邹氏与孔氏也是同一远祖。

邹氏族谱表明:邹氏也是正考父——孔父嘉——宣靖之后,只是争议的是:宣靖是孔父嘉的兄弟,还是木金父的兄弟?

正考父:子二.长:孔父嘉---木金父

次:宣靖父---轲

孔邹从此开始分枝

孔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