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扎扎实实追求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编辑:紫云飞舞 识别码:24-970878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22 03:17:1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扎扎实实追求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扎扎实实追求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六套中心小学

徐云云

身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有一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现在的语文学习的时间在减少,却没改变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量,甚至要掌握的知识更多了,也更难了。面对这样的现状,大家都试图获取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力求寻找到更加切合实际、准确有效的教育途径。于是,“有效教学”的理念破冰而出,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

一、新课程理念对有效教学的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要求的标准,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强调自主探究学习,强调学生主体发展,倡导研究性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具体为以下三点:

一是有效教学强调的是三维目标的实现,即通过教学,学生更加喜爱这门学科,而不是无所谓甚至越来越反感。通过教学,学生应当掌握这门学科的学习方法,形成这个领域的能力。通过教学,学生应当系统而熟练地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及其体系,并能应用于实践。二是有效教学源于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和科学的教学设计,关注教学效益.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专业的,教学设计是科学有效的。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完美的融合。三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学生有效的学习,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

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简单的听众,而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发展的过程。教师不是简单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支持者,要避免踏入常见的以讲代学的误区。教材不是讲授的工具,而是学习的载体,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学进行。课堂不是教师的表演场,而是学生的活动场,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特定空间。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

二、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只关注学生的知识的获得,更关注学生的人生的发展。面对一个个各具个性的生命体,语文教学应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对话、合作与探究,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并亲历学习的过程和掌握学习的方法。

1、做一个爱读书、会思考、情感丰沛的教师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具有一颗对美的事物敏感的心,有一个充满诗性的灵魂。华东师范大学方智范教授说“语文课要让学生、教师、作者三颗心一起跳动”。所以当孩子课上有点滴进步时,我们要送上热烈的掌声;当和孩子一起活动时,和他们一样发出激情的呼喊„„当说到苏武牧羊、岳飞抗金会拍案而

起、热血沸腾;当学到卧薪尝胆、囊萤映雪会肃然起敬、庄严恭谨。平时参加集体培训,多读书,通过读书,通过思考,通过实践,让自己的心灵世界变得丰富饱满,健康向上,这样进行的精神的传递、文明的传承,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

2.创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必须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为特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师生和谐、积极探索、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好的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课堂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善于运用一些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如把游戏纳入课堂,也可以把游戏作为奖励;多用描述的语言,多用鼓励的语言,慎用批评性的语言;教师对学生多些激情,让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化自身角色,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走进学生的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相处,不以权威自居;教学中遇到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共同解决,尊重学生的想法,容纳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

3.灵活处理教学资源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处理教材,甚至对现在的教材内容加以适度的补充或重新组合,活化教学内容,缩短学生生活与教材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首先是教材资源。新教材给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如我在教《赠汪伦》一课时,搜集了以往学过的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抓住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在教学《黄鹤楼送别》第二部分李白和孟浩然饮酒话别时就是充分利用文本资源理解“对话叙情”。在两个人的对话中挖掘隐性资源,表达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其次是生活资源。生活中处处有教学资源。教学《水乡歌》一课就充分利用学生见过的木船、货船,在初始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千只船,万只驳”的“驳”的意思。老师没有局限于课本,而是适时向课外沿伸,在课末为学生设计了实践的平台,要求学生仿造课文也来夸夸自己的家乡。学生以读引说,从课内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与本诗情感得到了共鸣。

第三是生成的资源。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写好教案不等于备好课,因为有的教案多是“借”来的资料,教师没有深刻的体验。真正的备课是反复读懂课文,再结合参考资料和学生情况确定目标,写出教学流程。这样可以为重点训练留出空间,为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留出空间,为师生张扬个性留出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把握当时的具体

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真诚地倾听学生课堂上的声音;要善于察言观色,仔细观察学生课堂上的言谈举止;要通过倾听与观察,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奇异的思维、闪光的思维、独特的思维,恰到好处地引发、催生、助长,引其爆发,促其撞击,使其迸射火花,做到“让预设与生成激情共舞”。《水乡歌》在精心的设疑、引导、等待的过程中形成的了那些意想不到的精彩。我感觉学生经历了一个花开,而教师等待花开的过程。

再者是网络资源。网络把世界缩小了,在课堂上轻点鼠标,就可以发现大量有价值的资源。我在教《海底世界》时,在搜集到的众多海底生物、矿产的图片、课件中精选了一部分,使得从没见识过大海的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甚至对见过大海的学生也激发了新鲜之感。第四是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有待开发的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也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我曾设计了一则《庐山的云雾》的课件,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展示了庐山云雾的特点,却没有解决课文重点“抓住主要词句正确理解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的要求。上课前花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可结果却不理想。运用这种课件教学,由于忽视了教学目标,学生不能深入的把握文章的主旨,只是一堂纯粹的欣赏课。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疑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教师在设计时一定要有明确目的,应考虑如何把教学意图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形象化地表达出来。

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不能忘记语文教学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语言文字以外的手段的运用都只能是辅助手段,是为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服务的。过分追求异彩纷呈的视觉、听觉刺激而忽视了文本的诵读、语言的表达及其内心的感悟,那是不恰当的,都不能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手段。

最后,让我们以崔峦老师的话共勉:“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简单就是以简驭繁,返朴归真,追求的是一种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过程,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

第二篇:追求有效教学

追求有效教学,建设幸福课堂

——读陈大伟《建设理想课堂》的感想

于翠凤

那是一位被教育的芬芳充盈的教师,快乐地研究教育教学,并把它作为自已幸福的奉献。读他的著作,不仅敬佩,更多的是仰慕,仰慕他的精神,更仰慕他的幸福。可是我并不遗憾,因为我也是一位幸福的老师!

幸福是一种心态,幸福是没有标准的,当一位学生把学习当作快乐去享受的时候,学习是幸福的;当一位老师与学生水乳交融,尽情挥洒教育智慧的时候,老师也是幸福的。那么拥有这样的一位老师和这样的一群快乐学习的学生,课堂就是幸福的。我想陈老师的课堂一定是幸福的,因此我也在追求这样的一种课堂,这样的一份幸福!

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幸福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建设理想的课堂,并让课堂散发出幸福的味道来。才能成就有效课堂。结合我自已的教学体会与陈大伟先生的书,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不要让梯子搭错了墙头”——-教师必须要有课程意识!这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这是作者在书中引用他朋友的一句话:我们不要“用一生的辛苦忙碌攀登到人生阶梯尽头时,发现梯子搭错了墙头。”而教师缺乏课程意识就很可能使“梯子搭错了墙头”。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什么是学生?就是“在前辈与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生存,如何生活的人。所以我们的课堂要追求的是什么?就是学生的需要,生存与生活能力的需要。所以教育要学会选择,让学生按自已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也就是让学生有学习的自由。

对于学生学习的自由我认为一者是学生对有兴趣专长的选择,“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的个性差异因遗传、经历、环境而各有不同,所以在专长上也有不同,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自已的优势,更有利于生存的需要,这也是教育的目的。

学习的自由还表现在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不同的学生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1

过于整齐划一的方式反而泯灭了一部分学生的天性,那是教育的悲哀。

学会生活。人区别于动物的就是人不仅要生存,还要生活,生存只要温饱,而生活需要思想。在课堂中融入生活的哲理才让学生觉得趣味横生。

比如在学习国际关系时,要求学生比对在当前形势下国与国对抗与合作的目的与优劣,学生们罗列史实,层层分析与讨论,从对抗的两败俱伤到合作的双赢认识到世界和谐的重要性,从而感悟到人与人和合而谐的意义所在。

快乐是学生需要的,课堂教学切合了学生的需要,学习自然也是快乐的。享受教学的乐趣,把快乐带给学生!

热爱自已所从事的职业,提升教学生命,增强教学有效性的第二步。书中叙述了两个故事,对我感触很深。第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印度教徒步行到喜马拉雅山的圣庙去朝圣。路途非常遥远,山路非常难行,空气非常稀薄,他虽然携带很少的行李,但沿途走来,还是显得举步维艰,气喘如牛。他走走停停,不断往前遥望,希望目的地赶快出现眼前。就在他的上方,他看到一个小女孩,年纪不会超过十岁,背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孩,也正缓慢地向前移动。她喘气得很厉害,也一直在流汗,可是她的双手还是紧紧呵护着背上的小孩。印度教徒经过小女孩的身边,很同情地对小女孩说:我的孩子,你一定很疲倦,背这么重的东西!"小女孩听了很不高兴:“你觉得重,是因为你背是一个包袱,而我背的是我的弟弟,不是包袱。”

只要有爱就没有重量,爱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喜悦的关怀与无求的付出。教师,只要热爱自已的职业,辛苦也是快乐的生活!

第二个故事:有三个泥瓦工在建造在建造一座教堂,一个行者路过这个工地,就问一个泥瓦工:“师傅,您在干什么”?他回答说:“你不见吗?我在砌墙,因为砌墙我才能拿到工资,才能养家糊口,解决我的生活”。行者又问旁边第二个泥瓦工同样的话,而第二个泥瓦工回答说:“我在建造一座教堂,因为这里方圆十里都没有一座教堂,我们都是上帝的信徒,我要为我的家人,我的亲戚朋友,我们这一带的父老乡亲建造一个心灵的寄托所”。行者又到不远处第三个泥瓦工面前问道:“师傅,您在干什么”?第三个泥瓦工回答说:“我在实现我的梦想,要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教堂”。数年后,那三个泥瓦工都谋着不同的职业,过着不同的生活。第一个泥瓦工依然还是泥瓦工,而第二个泥瓦工成了一个牧师,第 2

三个泥瓦工成了世界闻名的建筑师。

热爱自已所从事的工作才会用心去做,才会做出教学的艺术来。当教师把心灵之爱注入教育的时候,教育才会散发出芬芳的气息来,这样的生活又怎会不幸福呢?

追求有效教学,优化教学环节。这是有效教学的第三步。

我们连云港地区正在引导教师落实“三案六环节”。市教研室的孙朝仁主任在《“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研究与思考》(发表于《连云港教育》)中说:“六环节”中的“自学质疑”环节要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学习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自主学习,基本解决学案中的学习问题,提出疑难问题;“交流展示”环节要交流解决学案中学习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教师要善于组织互动交流;“互动探究”环节要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教师要为互动探究提供材料支撑和方法指导,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精讲点拨”环节在前三个环节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知识重点和学习难点进行点拨,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与思维过程,此过程“教师要到位而不越位”;“纠正反馈”环节要收集反馈信息,设计针对性强的训练题,可以纠正反馈后再反馈;“迁移运用”重在拓展学生思维,形成相关技能,可以用一些联系实际的问题做载体。这篇文章对教师的实施有效教学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这是对教学模式转变的一个指导,是转变传统的“教与学”为“学与教”,虽只是字序的不同,但其中的内涵更是相差许多。学后教,是“不愤不悱”,教后学是教师在填“鸭子”,学后教是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而教后学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与能动性。

注重教学反思,提升教学生命。这是有效教学的第四步。

教师在反思中成长。《论语》有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人生总是在不断在修正自已中成长,教学也是。批判性地看待自已的教学与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不固执,不封闭,不盲从,不照搬,不轻信。

我在教学之余把写教学反思日志,作为一种日常的工作与习惯,除了在博客上发表,与同行们相互交流之外,在每个教学案之后每天几句不断地写,日积月累,反复推敲,形成有效的自我教学模式,教学能力也会不断地提升。

第三篇: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只要我们以科学理论作指导,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小学语文教学也是这样。

关键词:有效性;课堂教学;学法指导

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这是我们所有教师的共识。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如,《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教材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了解威尼斯水城的独特风情和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本课时如果按一般讲读课文的模式上,学生的情感很难被调动,因为学生对威尼斯了解甚少。重难点突破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我们用一段多媒体视频进行让学生体验,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棋迷、球迷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如果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兴趣”之意。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得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

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有一次,一位老师正在讲课,外面忽然雷声大作,大雨夹着冰雹从天而降,学生都往外看。他看到大家无心听课,灵机一动,就干脆请同学们站起来,趴在窗户上看雨景,随即说:“同学们谁能一边看雨景,一边说出一些贴切的描写雨景的词句?”学生们高兴极了,看看说说,边看边说,课堂上顿时妙语连珠,什么电闪雷鸣、乌云压顶、倾盆大雨、雷声隆隆……几分钟上了一堂精彩的口头作文课。这样既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满足,又激起了他们的表达欲望,口头能力的培养水到渠成。

二、设计好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它是教学过程中信息输出和反馈的主要途径之一。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才算好的提问呢?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1.问题要新颖

所谓“新颖”,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出乎学生的意料,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如,上五年级《莫高窟》一课时我问:“敦煌莫高窟为什么闻名于世?请你阅读课文,概括回答。”学生迅速行动起来,认真阅读起来,积极开动脑筋,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当然问题的深浅度、宽窄度要视学生的年龄段和年级段设计。

2.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教师启发性的提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它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引起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因此要求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考虑文本、利用文本、挖掘文本,创造性设计教学,才能达到效益。教师启发性的提问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整节课教师只是“蜻蜓点水”地点拨,但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小手林立,“我来!让我来!”自信而请求老师的声音不断响起,由此可见启发性的提问不仅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了知识,感受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有了成功的喜悦感,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的重要的。

三、优化有效讲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讲授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开展离不开讲授。因此在实践中优化课堂讲授、提高讲授的有效性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有效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活动中,教师的讲授也是必需的。从教学过程来看,有效讲授意味着教师能够讲解,有效指导。如当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碰到了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此时,教师就应停下来,对字、词的意思进行讲解,从而理解句子、文章之意。讲授是最经验便捷的教学方法,讲授不是纯粹“填鸭”“灌输”。有效地讲授必须切合学生的心智,要做到不为讲而讲,要明白讲是为了学生的需要。讲授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讲多讲少,何时讲授,何处讲授,讲授什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视学生的需要而定。不在过短的时间内呈现过多的新知识,不花费太长的时间以至于超出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限,有效的讲授要注重内容的逻辑性,不机械盲目地讲授。教师的讲授是通过语言进行的。教学语言的好坏同讲授效果有密切关系。好的教学语言可以使讲授如虎添翼,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要实现有效教学方法,形式是方方面面的,教师不管采取何种形式与方法,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到最大化!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能结合学生实际,讲求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就会实现。

第四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史家畔中心学校

陈莉

联系方式:***

现在的语文学习的时间在减少,却没改变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量,甚至要掌握的知识更多了,也更难了。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为之去创造,去耕耘,使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于是,“有效教学”的理念破冰而出,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众多新观点、新方法推陈出新的今日教坛,学生是否得到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也已成为我们的普遍共识。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下面就谈谈自己是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一、潜心解读学生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如果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中主要的一部分,课堂才能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语文课堂教学要保证有效性,教师就必须潜心解读学生,尤其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现有的生活体验等,在新旧知识之间为学生搭建桥梁。同时还要仔细揣摩学生课堂的学习

情景,做好教学方案的预设。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针对文中的一句话“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间长出来”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文中的“长”字你还能用什么字来代替?学生们对这个问题都充满了兴趣,一个个都跃跃欲试。有的说改成“钻”,我说:“这真是一朵顽强的荷花啊!”有的说改成“伸”,我说:“这一定是一朵睡眼惺忪的荷花,伸着懒腰出来了。”有的认为改成“冒”,我的评价是:“我真佩服它的勇气,它一定经历了千难万险。”更有趣的是还有个孩子用了“爬”字,我“夸赞”他说:“你面前的荷花还没长大,你要对它加倍呵护啊!”孩子们露出会心的微笑。尽管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体会到用“长”字更能表现出荷花的勃勃生机,但孩子们在问题的激发下,绽放思维的火花,体会到了学习语文的情趣。

二、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全面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根据学生学习特点,我们要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如:我在教《小露珠》这一课时,我以猜谜语的形式“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花草,树叶做摇篮,摇来摇去真自在,太阳出来去无踪。”这是什么?我话音刚落,学生就争先恐后的抢答,看着学生积极的气氛,我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小露珠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什么时候消失的?经过几分钟的阅读,他们很快就有了答案,有的说:是在夜幕降临时出现 的,在太阳公公出来时消失。有的说:夜深人静,万物都入睡时小露珠出现,在早上七点半消失。此时我点拨到:小露珠的出现,为什么动物们和植物们都喜欢呢?小露珠要走时他们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小露珠要做时又是怎样和他们告别的呢?同学们都很积极的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抢着回答:就像万物都喜欢小露珠一样的心情。通过这样问题情境的创设,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探索的欲望。如此同时,我们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再现课文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设计教学环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处理教材,甚至对现在的教材内容加以适度的补充或重新组合,活化教学内容,缩短学生生活与教材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首先是教材资源的利用。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设计教学环节,突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无疑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教师在设计或选用课件时,首先应明确目的,如何才能把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表达清楚;其次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育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如:我在教《小露珠》时,为了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设计了“动物们夸奖小露珠的动画”课件,通过同学们对课文的了解,有感情为动画配音,试着为自己喜爱的动物当一回配音员,结果大部分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悟。

四、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我觉得语文课上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克服那种浮光掠影,泛泛读上两三遍的做法。在语文教学中,尽可能地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并在这样的氛围中,吸引学生融入情景,设身处地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深长,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不断的练习中熏陶情感,发展智力,增强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智慧的生长。就如:《小露珠》我会为动物配音这一环节时,我先给时间让学生自由练习,然后起来配音。我惊奇的发现,以前从没举过手的同学,也纷纷举起他们的小手。这说明,把时间留给学生,大部分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的。

五、给学生肯定、中肯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平常的考试与测验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所以,教学评价不等同于考试、测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特别慎重,不能以分数论英雄,应该考虑到语文人文性特点。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作好自我评价。让学生不断地取得成功,不断地感受成功的快乐,不断产生追求新知识的欲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第五篇:加强学习研讨 追求有效教学

加强学习研讨 追求有效教学

龙岩市普教室 罗养贤 202_.10

引言:

▲课改的逻辑脉络: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

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学习、交流和研讨 ▲提升质量的关键:指导思想正确 学校管理到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教研有效 ▲名校的一些标志:先进的办学理念(如:素质教育,内涵发展,办学特色等)

有效的学校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制

度管理,文化管理)

丰富的校园文化(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堂文化,教研文化等)

特色的课程设臵(国家课程,学校课程;基

础课程,拓展课程等)

优秀的教师团队(如:拥有较多的名师,结

构合理,可持续发展)

浓厚的教研氛围(如:学校教研,学科教研;

课题研究,专题研讨;教学观摩,教学竞赛等)

较高的教育质量(德、智、体、美。如:学

生的文明素质,升学率,学 科竞赛,体音美,综合实践 活动,科技创新等,学生身

心健康、个性发展、幸福成 长)

一、正确认识教师职业

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发展性的职业。教师的实践探索、学习发展、研究提升显得十分重要。

1、教师的三大职业生活:教 学 研 教——教书育人,课程教学 学——多种学习,丰富发展 研——分析反思,交流研讨

2、教师的三种职业境界

谋生的手段——仅仅视为一种职业而已(职业)热爱的事业——常怀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事业)幸福的追求——用生命、全身心地投入(艺术)

3、好教师有两种类型

明师——明白之师(思想开明,明白事理;尊重人性,晓之以理;敬业爱生,工作负责;尊重规律,注意反思)

名师——有名之师(有经验、有风格、有威望,有成就、有魅力)

4、当老师要有“三心”、“二情”——爱心、专心、耐心,感情、激情

二、切实做到“四个加强” ㈠ 加强业务学习

学习十分重要:“放弃学习,就是放弃了进步;选择学习,就是选择了明天;抓紧学习,就是抓住了未来。”

在知识发展、更新飞快的时代,教师要经常学习、用心学习,因为,教师的知识拥有和更新对教学的影响非常大!

对于教师的学习,要力求做到“三个重视”: 1.重视安排学习

要带着任务学习(针对自身不足,针对教学实际,针对问题解决)要设定要求学习(克服没压力、无所谓、求数量的现象)要制定计划学习(中期计划、近期计划等)

2.重视读书学习

读书学习是教师学习较为直接、有效的途径,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说“书中确有共金屋”。

读书学习可以让我们的“回头看”更加清晰、“向前走”更加理性(有理论指导、有经验借鉴)。

⑴ 注意内容选择

一要读学科专业之书。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包括:课标解读,教材解析,教学建议,解题研究,学法指导等等。

二要读教育理论之书。理论指导很重要。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建构主义,认知主义,多元智能等。

三要读教学指导之书。如有效教学理论、课堂观察理论等。⑵ 讲求读书实效

采取务实灵活的态度和多种阅读的方法:如通读、选读、泛读、精读等。力求读出体会、读出“成果”,以有效指导教学、教研工作。

一要认真做笔记、摘抄或眉批:这是很好的理解途径,也是很好的“成果”积累。

二要认真进行分析和思考:深思文章的价值何在?提出了什么问题?阐明了哪些观点?总结了哪些经验?自已有何认识或看法?哪些经验、做法值得借鉴等。

三要认真撰写心得体会:读书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的基础是积累、吸收,而撰写心得体会是吸收、内化的良好方式,也是提升理解、表达能力的极好锻炼。

3.重视其他学习

学习是多方面、多途径、多形式的。如:报刊学习、网络学习、听课学习、讲座学习等。还有要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要立足平时学习,争取外出学习。要突出专题学习,注意广泛学习。

㈡ 加强学科教研

1.认真开展学科教研组活动

学科教研组是学校最基本的教研组织,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职能。事实证明,教研组活动搞得好的学校,教师素质总体比较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进步比较快,当然,教学质量比较好。应该说,教研组建设、教研组工作十分重要!

目前,不少学校的教研组活动仍存在不够正常(时有时无)、上传下达(布臵工作)、内容单一(常规的听课评课为主,有的连认真评课都没有)、缺乏主题(没有计划,随意性大)、讨论肤浅(没有准备,随便说说)等问题,与实施新课程(校本教研)的要求尚有差距,只是当任务、讲形式,应付了事,教师参与的收获不大,致使积极性不够高,当然活动难有好的效果。

为此,学校要切实重视学科教研活动,要大力加强教研组建设,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管理,明确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学习、交流、研讨),努力改进教研组工作。

⑴ 增强四大意识

一是教研组活动正常化的意识:有制度、有计划、有准备、有主题、有参与、有总结、有评比。

二是教研组长的职责、策划意识: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要善于策划、善于组织、善于管理、善于调动。

三是全体教师的投入、参与意识: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有得。

四是对教研组活动的管理、考核意识:这是学校领导和职能科室的重要职责,要注意落实教研组活动安排,过问教研组活动情况,听取教研组活动汇报,把教研组长工作情况及教师参与教研组活动情况应列入业务工作考核范围。

⑵ 开展“四说”活动

说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体现教师特殊价值、实现教师交流研讨、展现教师学识才能的重要途径。根据我市实际,本人认为开展“四说”活动是重要的,也是可行的,是深化教师学习业务、钻研业务、探讨业务的较好途径。即“四说”说标,说刊,说题,说课。

① 说标(即说课标)

说标是指教师把学习课标(要点重点)、研究课标(理解解读)、细化课标(指导教学)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

学习、理解、细化课标是一件长期的、重要的工作,各学校应把它作为基础工程认真去抓。建议要分工准备,结合教学实际,参与相关材料,深入地研读课标、反复地理解课标、恰当地细化课标。同时,把认识、体会或困惑等“成果”通过说的形式进行交流和分享,引发进一步的深入研讨。从而使大家对课标的学习更加深入、领会更加全面、把握更加准确、运用更加自觉,使教学理念更为明确、教学要求更为合理、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教学设计更加优化、教学目标更加落实,以实现新课程的校本化、有效化实施。

例如:义教数学《课标》P33对“一元二次方程”内容的要求,“④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显然还比较原则,包含的知识点较多,其要求难以把握。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加以细化。一层细化:如,对“判别式”,该如何要求?因为“判别式”很重要,认为应该列为“掌握”层次,在教学目标上,不少教师就写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但是,这似乎还是比较笼统、不可测量。怎样才叫掌握了?建议再二层细化:1°在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过程中,掌握的结构与作用;2°能用判断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解;3°能用讨论一个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情况。这样就比较具体、可测了。

实现课标的校本化实施,这是我们应有的追求,如果学校能把深入学习、研究课标,认真理解、细化课标,当作基础工程,教研组全员投入,通过不断的研讨、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完善,这对教师提高把握教学内容、要求的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教学内容、要求的有效性,将是大有益处的!

② 说刊

说刊是指教师把自已学习(阅读)刊物、推荐优秀文章或案例等的收获、体会进行交流、展示。主要向同组教师推荐自己阅读刊物的某篇或系列优秀文章(案例、试题等),重点说出推荐理由(可取在哪里?亮点有哪些?),优秀文章的主要观点、经验或启示,本人的阅读体会及相应建议等,要结合教学、教研工作实际,多推荐有学习、参考、借鉴意义的优秀文章、优秀刊物,以达到互相交流、共同分享的目的,促进阅读刊物水平的提高,促进读、写、说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

提倡教师每人至少订阅一份学科教学刊物(自我阅读和分享阅读),要求教师做阅读(学习)刊物的有心人:注意联系、注意积累、注意思考、注意分析、注意综合、注意提炼。要求教师人人参与说刊活动(轮流做庄),分享学习成果,促进深入学习、坚持学习。

③ 说题

即教师对命题、选题及解题、讲题的实践、研究情况进行交流、展示。这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是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方面。

说题主要应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主要说三个内容:解说编题或选题的基本意图(题目的背景及功能,应用的主要思想、知识、方法等),解题、讲题的思路策略(关键点、注意点及方法、启示,审题、入题的指导、引导等),变式、拓展的主要方向(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

通过说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更加深入地钻研题目,更加深刻地研究解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编题、选题及解题分析、题目变式等能力,这也是教师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业务能力。

现就如何进行解题分析举例(某地中考题)说明如下: 原题:例设、是关于x的方程(xa)(xb)cx0…①的根。试证明关于x的方程(x)(x)cx0…②的两根是a、b。

解题分析:条件说、是方程①的根时,a、b处于方程系数的位臵;结论说a、b是方程②的根时,、处于方程系数的位臵条件与结论之间,(,)与(a,b)之间有一种对称转换的关系如何揭示这种对称关系?(这是关键)

证法1:把①化为x2(abc)xab0…③(注:此为一般形式)从而、c)(ab2…④,其中(abc)24ab

2把④代入②,并化简,有x(abc)xabcx0…⑤

即 x2(ab)xab0

(xa)(xb)0

∴ a、b是方程②的根。回顾分析:主要两步——

(1)由方程①找出、与a、b的关系④(通过求根公式)(2)把④代入②(消、),通过变形得出结论。思考问题:主要两个——

(1)运算比较复杂,有可能得不到⑤(2)先解出、,又代入消、是一个回路,这是必要的,还是多余的?是否可考虑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

证法2:由、是③的根,得 abc,ab 即 cab,ab…⑥ 把②化为 x2(c)x0 ……⑦ 把⑥代入⑦,得x2(ab)xab0……⑧(以下略)回顾分析:本证法有较大改进,但仍然包含由、向a、b的转换,没有避免“回路”。

证法3:由已知、是①的根,得(xa)(xb)cx(x)(x),即(x)(x)cx(xa)(xb),故a、b是方程②的根。

回顾分析:证法3直接应用方程根的本质意义,把题目本身所具有的对称变换结构完善地反映出来,把“回路”清除得一干二净,过程极为简单!这是深入分析题目的内在、本质内容,充分利用题目内在、本质联系,追求优化解题过程的结果!

④ 说课

此项活动是有效的教学研讨活动,即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处理、教学设计及相关依据的交流、展示。

说课活动较多学校有开展,但还要在提高其实效上下功夫。a.当前说课存在的误区:

空洞——纸上谈兵。有的脱离实际,有的只重理论,有的照搬照抄。

形式——追求规范。形式、内容完全固定,追求所谓的套路,甚至照搬教学方法,“规定”学生回答内容等。

求全——面面俱到。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追求数量,不分主次、求多求全。如,教学目标一列就五六条。

表演——华而不实。不少老师先请教名师或参考优秀说案,追求说案优质,但因难以内化,有的只好照念或硬背(让人怀疑:是自己设计的吗?);也有的过于求情境、求气氛(让人感叹:教学做得到吗?)。

b.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说课准备不等同于备课——不能按教案来写说课稿。还要说明设计意图,突出要点、关键,并注意对同行现场解说。

说课不能变成“背”课——不能照背、照读说课稿。应突出“说”字(解说),要有现场感,有适当的表情,还应恰当运用相关媒体和肢体语言等。熟悉、内化是重要的。说课更是有别于讲课——听者不是学生,所说也并非教学全过程。应注意说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如何体现特点?同时还要注重:为什么这样设计。例如数学科说课,两方面很重要:对于概念---如何设计学生经历概念概括的过程?学生何处难以理解?关键字词是什么?相邻概念的辨析(联系,区别);对于例题---“一定进得去”,不能只说如何解,重点应分析学生的思路障碍在哪里?如何用数学思想指导学生探求?解题的关键在哪里?需注意什么?有何启示?如何变式、拓展?

说课时间要适当安排——一般15分钟左右(不超过20分钟,但也不能过短),哪些应重点说,哪些只能简略说;哪些只要说,哪些应该板书。这是需要认真考虑、有所安排的。当然,也要根据现场解说发展情况稍作调整。

㈢ 加强交流研讨 1.积极开展教学研讨 ⑴ 不断丰富对好课的认识

什么样的课算好课?没有统一标准。在此提出参考意见: 注重一个渗透——德育渗透(做人准则、价值引导,润物无声):素质教育三要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坚持两个原则——分层施教,面向全体;指导学习,促进发展 落实三个容量——知识量(根),活动量(干),思维量(果)实现四个转变——学生角色从被动到主动

教师角色从传授到引导

教学理念从封闭到开放

学习方式从单一到多元 体现“五以”思想——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问题为主轴 以思维为主攻

以体验为主线

⑵ 重视开展“研课”、“磨课”、“评课”

①同课异构 ②一课多磨 ③深入评课

◆改进听、评课:教学改革的真正发生在于教师日常教学的持续改进,在于对教学有分析反思后的行为跟进,而听评课活动是促进教学改进的可行而且重要的途径。应力求认真一点,充分一点,深入一点。不过于追求节数,而应讲求效果。

① 指向明确:课堂教学的改进、优化

② 不走过场:课前积极准备(开课者、听课者),课中分工观察,课后认真评议。③ 参考模式:

Ⅰ.上课→自我评述→同行评课→形成改进方案→再上课

或Ⅱ.说课→评议、修改(主要针对课前预设)→上课→自我评述→同行评课→形成改进方案(主要针对教学实际)→再上 课(比Ⅰ在课前多了两个环节)

2、认真开展集体备课

提倡四次备课——个人先备+集体研讨+调整改进+教后再备(1)存在问题:①无“备”而来

②等于集体备教案 ③就是“大一统” ④一人“唱独角戏”

(2)三点建议:①坚持以个人钻研为前提

②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 ③切实开展集体交流研讨

只有当教师在备课中加进自己的思考,融入自己的思想,集体备课才有价值;教师参与集体备课最重要的贡献是对课标(考纲)、教材的理解和对教学设计的思路,而不是供别人拷贝教案。

力求做到“四个四”:

集备应“四落实”:备课时间、地点,备课内容、重点,中心发言人,相互交流研讨。

内容上应“四备”:备“人”(学生)、备“书”(课标、教材等)、备“法”(教法、学法)、备“练”(练习、检测)

设计上应“四好”:目标要确定好,问题要设计好,训练要安排好,活动要考虑好。

整体上应“四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辨析疑点,抓住要点。

3.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提倡: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即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探索、研究,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教学;重视教学问题研究、教学经验提炼、教学现象分析、教学实践探索。

抓住六大环节,突出“六个抓好”:(1)抓好课题选择

联系教学实际,注重教、研结合。“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

如: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如何搞好例题教学,如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等。

(2)抓好方案制订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理论依据,时间、活动安排及预计成果等。

(3)抓好研究过程: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研究。

一要学习有关理论、借鉴有关经验,二要在教学中尝试、分析、总结,三要开展适当的交流研讨,四要定期进行分析调整。

想法---尝试---分析---调整---总结---提升

(4)抓好材料收集:管理类,活动类,学习类,成果类,音像类等。

(5)抓好回顾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交流、展示研究成效等。

课题研究报告包括课题背景、预期目标、研究内容、实施过程、结论成效以及思考、认识、体会等。尤其要注意突出主题、注重过程、提炼经验、精于分析。

(6)抓好成果应用: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重在改进、优化教学,其经验、成果应应用于教学实践,为研究而研究,教学工作不能“涛声依旧”。

(四)加强分析反思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教师成长=实践探索+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提高 1.为什么要反思

⑴ 教师是专业人员。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设计实施(发展的,变化的)

⑵ 教师是“三位一体”:实践者,学习者,研究者。⑶ 教学应动态发展:学生是变化的,课堂是动态的。

小故事:“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原载“读者”)。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宫本武藏和柳生又寿郎。宫本是柳生的师傅。柳生拜师、学艺时,问宫本:“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宫本答道:“最少要十年”。柳生说:“假如我加倍苦练呢?”宫本答道:“那就要二十年”。柳生一脸狐疑,又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夜以继日地苦练呢?”宫本答道:“那你根本不可成为一流剑客”。柳生非常吃惊,问“为什么?”宫本答道:“要当一流剑客,就必须永远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反省自己。现在你两只眼睛都死盯着剑客这招牌,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己呢?”柳生听后,顿然醒悟,依师傅所言而行,终成一代著名的剑客。

剑道如此,教育亦然!

如果每天只盯着学生的作业、只忙于备课、上课,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己呢?

要明白,反思是“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是一项成人达己的工程。

反思,首先要从自己的职业认同度、工作状态开始,只有敢于质疑自己的工作现状,产生想改变的欲望,才会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2.主要反思什么:

①针对教学事件

·我遇到了什么事情:重要教学事件 ·我怎样解决这件事:教学机智的表现 ·为什么我要这样做:经验?理念?

·采取策略解决问题了吗:想法与效果有没有差距? ·做法是否符合规律:教学规律,认知规律,学生实际。·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理性分析,经验提炼,提醒注意 ②针对教学全程

·教学态度是否认真

·教学理念是否正确

·教学设计是否合理

·教学过程是否有效 ·教学主线是否突出

·教学评价是否恰当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3.怎样进行反思: ⑴ 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

如课后反思,写教后记等。宜以课例的载体,反思教材处理、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实际效果等。教后记主要记“教”、记“学”。如:记教学成功之处

记教学失误之处

记教材组织处理

记学生出色表现等等

⑵ 在理论学习中进行反思

结论理论学习,寻找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先进教学理念间的差距 强化自己有效的经验、做法,进而加以提升。

⑶ 在交流研讨中进行反思

如观看课堂实录、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反思,结合问题研讨和经验做法交流等。

三、追求有效教学

老师们,你想过这些问题吗?

备课时,“目标(到哪里去)”不清楚,但整天琢磨着“怎么教(怎么去)”的问题。

上课时,①好多学生没在听,但老师还在讲得很起劲;②学生一看就明白的东西,老师还是那样“诲人不倦”;③热衷于自己怎么教,而没有收集自己“教得怎么样”的信息。

下课后,只关注学生作业的“对于错”,而不关注这种“对于错”与教学的关系,与该生的关系,与该生后续学习的关系。

这就需要关注有效教学的问题:

1.有效教学的含义(三个有)

有效果: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主要体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有效率:一定的教学投入所产生的教学产出。教学质量主要是指教学效率。

有效益:不仅达成教学目标,而且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教育需求相吻合,即教学效果是积极的、全面的。

注意:既要关注结果(知识,能力,情感等),又要注重过程(正当,合理,可持续)。

2.有效教学的要求(1)三个重要条件

① 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动机和兴趣是重要的

② 指明学习内容和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

③ 采取易于理解的方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启发式、必要的铺垫、深入浅出、合理呈现等。

(2)三条重要要求

① 先学后教,少教多学 ② 因学论教,以教导学 ③ 温故知新,联系发展

(3)三个重要方面

①两个转变:单一目标---多元目标 单一方式---多元方式 ②两个增加:思维和动手,自主的时空

③两个目标: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变教堂为学堂

3.有效教学的实施 怎样教得有效?(提高五个有效性)(1)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五个好)●确定好教学目标:

必须建立在对学生情况的全面了解、对教学内容的正确分析的基础上;

必须实事求是、切合实际,力求具体可测;

必须注意教学目标的过程性、阶段性和层次性、拓展性。注意:要正确理解“三维”目标,不要简单套用,不要人为割裂。打个比方——若把教学比做磨豆浆,其中“知识与技能”就是“豆子”,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没有“豆子”就变成推空心磨,一点结果都没有;“过程与方法”就是推摩的方法和过程,逐步形成推磨的能力,这当然是重要的;而“情感、太度、价值观”就属于动力了,为什么要推,推磨应有何收获。

●组织好教学内容: 重视学生的知识基础:联系性、衔接性 重视教材的基本内容: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重视适当的丰富发展:力所能及的个性化 重视学科的本质特点: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等

●设计好教学活动:尤其是学生学习活动及如何引导、指导学生学习,解决疑难、关键问题等

●选择好教学方式: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 ●准备好教学用具

(2)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①四条基本要求

● 力求先学后教,少教多学

● 注意学习指导,师生互动:新罗区全面开展“三导(导学、导疑、导练)教学”实验,其意义一方面是改进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优化学习过程、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如:指导、培养学生的三种学习能力很重要

一是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课前、讲前的学习,如何阅读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如何阅读例题?如何 抓住要点、关键?

二是反思学习能力:带着先学时的理解或困惑,去 发问,去听讲,去思考,去参与。克服完全跟随式学习。

三是合作学习能力:在先学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 作学习,利用小组的优势去扩大学习成果,解决一些问题。● 改变呈现方式,注重过程

● 减少无效环节,有质有量:如无效的讲解、机械的训练、虚浮的自学、形式的讨论等 ②六个有效步骤(魏书生经验)▲定向:明确本节课学习重点 ▲自学:根据学习目标去自学 ▲讨论:讨论自学中遇到的遇难问题

▲答疑:分组讨论仍未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同学,学生能解答的由学生解答,不能解答的由教师解答。

▲自测:自我测验。可自己出题,自己答题;也可由一位 同学出题,大家答题;还可每组处一题,其余组抢答;当然,有时也可由教师出一组试题,或做教材的练习题。▲小结:主要由学生自己回忆、小结,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学习过程有几个主要环节,该注意什么,知识掌握得怎么样。(3)提高教学手段的有效性

① 对计算机等媒体要正确定位:辅助性,直观性,增容性,交互性

② 对多种辅助手段要合理选用 原则:需要,可行

注意:不是每一节课都要用计算机等媒体,但是,适当使用一些媒体、手段是必要的。不能因无法使用先进手段,又不肯使用传统、有效的辅助手段(如小黑板等),使教学回到只靠嘴巴和粉笔的原始阶段。这样能有效吗?(4)提高教学用时的有效性 ● 注意合理安排各教学环节的用时

● 注意提高课堂实用时间和学生学习时间的比率 ● 注意突出主题、锤炼语言、把好课堂节奏

● 注意减少教学时间的隐性流失:如只重主体、忽视主导,只重解题、忽视总结等(5)提高教学落实的有效性

作业布臵、课堂小测、单元考试都要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注意过程性和发展性的兼顾。

尤其是对平时作业,不能只求数量、难度,只想多占学生时间,使学生疲于奔命、穷于应付,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①量太多了,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不一定正确,可能是应付式的,难于保证质量,还不一定是独立完成,更不可能做到做完作业后有所回顾、反思;②量太多了,老师对作业也做不到精选,有时有的题目甚至是简单重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课后除了做作业,根本没有时间梳理和预习,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又无益处;③量太多了,可能会减弱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为此,对于作业,建议:一要精心挑选,二要适度适量,三要分必选做,四要多种形式。4.有效教学的评价

(1)是否符合“三个有”的标准?

(2)主要考察学生学习成效:

▲ 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有否落实?

▲ 让学生用多长的时间获得?

▲ 让学生怎样获得?(是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练?是教师灌输给他的,还是他通过自学掌握的?)

▲ 是否每个(至少是绝大部分)学生都达成了教学目标?

“达标检测”不能只检查好学生;对学困生是否有补救措施?

结束语:重视学习交流 增强进取意识

用心等待学生 注意实践探索

追求有效教学 享受教育幸福

扎扎实实追求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