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消防教学大纲5篇
编辑:风起云涌 识别码:24-953083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19 01:17:35 来源:网络

第一篇:消防教学大纲

游沟小学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教学大纲

本教学大纲由消防法律、安全防火、火场逃生和交通安全组成。内容要点如下:

《消防法律》 消防法律法规与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了解基本的消防法律法规。

教学内容:消防法律法规与基础知识;火灾事件介绍;认识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火灾的类别及适用灭火措施。

《安全防火》第一集 玩火危险

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火”这一自然现象,着重教育中小学生正确认识火的危害性,防止因为好奇心而引来火患。

教学内容:介绍火的相关知识,表现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传达火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危害的信息;以中小学生玩火作为切入点。重点表现火灾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严重后果。

表现形式:以真实场景展示与资料片穿插为主要手段,表现火的相关内容:以消防专家的正面分析为主,配合大量火灾现场资料直观地表现火灾的危害性。

第二集 认识火源

教学目的:向中小学生传授火是如何产生的相关知识及如何正确、合理运用火的方法。教学内容: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火的应用(如蚊香的使用、用电及煤气等)为主要内容介绍防火安全知识,区分正确与错误使用火的做法以加深中小学生安全用火印象。表现形式:以主持人演示方法进行亲身示范,配以消防专家提示。

第三集 防火知识

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防火知识。教学内容:介绍消防安全标识的用途及电起火和燃气起火的特点。表现形式:用问答的方式讲解消防安全标识;以童话的形式演示电和燃气火灾的扑救方法。

《火场逃生》第一集 消防体验

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掌握正确的消防知识。

教学内容:介绍消防器材的种类与使用方法、消防工具、消防服等在内的消防知识。

表现形式:有关消防器材的使用演示。第二集 火灾报警

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了解火警电话119的工作程序,掌握正确的报警方法,使中小学生对“119”与“安全”产生固化试的联想。

教学内容:“119”的日常工作及接警处警过程;拨打119报警电话的正确方法;没有电话时的报警方法。提出“勿忘119现代芭蕉扇”的新概念。

表现形式:以演绎《西游记》故事与现场采访相结合。第三集 火线自救

教学目的:教导中小学生掌握火灾发生时正确的逃生与自救方法。

教学内容:传授中小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种火灾(学校、家庭、高楼及公共场所)以及必须采取的正确逃生与自救方法。

表现形式:火灾现场的自救与逃生。《交通安全》第一集 安全骑车

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在道路上骑车的规定,掌握正确的骑车方法。

教学内容:纠正中小学生在骑车时容易犯的错误,主人公相互交流正确做法,并由交警讲述有关骑自行车的交通规则。

表现形式:表现从主人公学骑自行车到了解规范行车规则的感受过程。

第二集 安全行路

教学目的:教导中小学生对交通安全产生概念上的认知。教学内容:介绍交通安全有关概念,如信号灯、斑马线、车辆常识、交通标志、交通规则等。

表现形式:以中小学生“安全课堂”为主线,提出交通安全的问题,并用儿歌方式教唱《交通规则歌》。

第三集 遵规守纪

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认识交通中错误行为的危险性,树立未来也得讲交通规则的概念。

教学内容:表现中小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游戏、打闹、翻越护拦等危险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并通过影片资料演示未来交通状况,强调未来也要讲秩序这一概念。

第二篇:消防教学大纲

雅景小学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教学大纲

本教学大纲由消防法律、安全防火、火场逃生组成。内容要点如下:

《消防法律》 消防法律法规与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了解基本的消防法律法规。

教学内容:消防法律法规与基础知识;火灾事件介绍;认识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火灾的类别及适用灭火措施。

《安全防火》第玩火危险

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火”这一自然现象,着重教育中小学生正确认识火的危害性,防止因为好奇心而引来火患。

教学内容:介绍火的相关知识,表现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传达火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危害的信息;以中小学生玩火作为切入点。重点表现火灾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严重后果。

表现形式:以真实场景展示与资料片穿插为主要手段,表现火的相关内容:以消防专家的正面分析为主,配合大量火灾现场资料直观地表现火灾的危害性。

第二集 认识火源

教学目的:向中小学生传授火是如何产生的相关知识及如何正确、合理运用火的方法。教学内容: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火的应用(如蚊香的使用、用电及煤气等)为主要内容介绍防火安全知识,区分正确与错误使用火的做法以加深中小学生安全用火印象。表现形式:以主持人演示方法进行亲身示范,配以消防专家提示。

第三集 防火知识

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防火知识。教学内容:介绍消防安全标识的用途及电起火和燃气起火的特点。表现形式:用问答的方式讲解消防安全标识;以童话的形式演示电和燃气火灾的扑救方法。

《火场逃生》

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掌握正确的消防知识。

教学内容:介绍消防器材的种类与使用方法、消防工具、消防服等在内的消防知识。

表现形式:有关消防器材的使用演示。第二集 火灾报警

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了解火警电话119的工作程序,掌握正确的报警方法,使中小学生对“119”与“安全”产生固化试的联想。

教学内容:“119”的日常工作及接警处警过程;拨打119报警电话的正确方法;没有电话时的报警方法。提出“勿忘119现代芭蕉扇”的新概念。

第三集 火线自救

教学目的:教导中小学生掌握火灾发生时正确的逃生与自救方法。

教学内容:传授中小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种火灾(学校、家庭、高楼及公共场所)以及必须采取的正确逃生与自救方法。

表现形式:火灾现场的自救与逃生。每学期四个课时,每月一次消防安全教学。

第三篇:消防教学大纲

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公共课

教学目的: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课程内容:

一、消防法律:消防法律法规与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的:了解基本的消防法律法规。

(二)教学内容:

1、消防法律法规与基础知识;

2、火灾事件介绍;

3、认识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4、火灾的类别及适用灭火措施。

二、安全防火

(一)玩火危险

1、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火”这一自然现象,着重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火的危害性,防止因为好奇心而引来火患。

2、教学内容:介绍火的相关知识,表现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传达火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危害的信息;以学生玩火作为切入点。重点表现火灾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严重后果。

3、表现形式:以真实场景展示与资料片穿插为主要手段,表现火的相关内容:以消防专家的正面分析为主,配合大量火灾现场资料直观地表现火灾的危害性。

(二)认识火源

1、教学目的:向学生传授火是如何产生的相关知识及如何正确、合理运用火的方法。

2、教学内容: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火的应用(如蚊香的使用、用电及煤气等)为主要内容介绍防火安全知识,区分正确与错误使用火的做法以加深学生安全用火印象。

3、表现形式:以教师演示方法进行亲身示范,配以消防专家提示。

(三)防火知识

1、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防火知识。

2、教学内容:介绍消防安全标识的用途及电起火和燃气起火的特点。

3、表现形式:用问答的方式讲解消防安全标识;通过视频演示电和燃气火灾的扑救方法。

三、火场逃生

(一)消防体验

1、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消防知识。

2、教学内容:介绍消防器材的种类与使用方法、消防工具、消防服等在内的消防知识。

3、表现形式:有关消防器材的使用演示。

(二)火灾报警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火警电话119的工作程序,掌握正确的报警方法,使学生对“119”与“安全”产生固化式的联想。

1、教学内容:“119”的日常工作及接警处警过程;拨打119报警电话的正确方法;没有电话时的报警方法。提出“勿忘119现代芭蕉扇”的新概念。

2、表现形式:以演绎《西游记》故事与现场采访相结合。

四、火场自救

1、教学目的:教导学生掌握火灾发生时正确的逃生与自救方法。

2、教学内容:传授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种火灾(学校、家庭、高楼及公共场所)以及必须采取的正确逃生与自救方法。

3、表现形式:火灾现场的自救与逃生。

第四篇:建筑消防教学大纲

《建筑消防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建筑消防工程(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ing)课程号: 30509120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32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建筑消防关系到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和财产的防火安全,事关重大,尤其是高层建筑。建筑消防内容涉及到建筑学、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多个不同的专业门类,内容广泛,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需要各个专业相互密切配合。为使学生对建筑消防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特开设本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和掌握消防基础知识和建筑消防各个子系统(建筑防火、消防给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的主要工程内容、技术手段、设计要求以及基本的设计参数。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消防基础知识3学时 第一节 燃烧原理

第二节可燃物的燃烧特点及燃烧产物 第三节火灾

第四节 建筑消防系统及消防方针

本章的重点是燃烧的基本原理、可燃物的燃烧特点和火灾的发生发展过程,难点是燃烧的基本原理、可燃物的燃烧特点。

第二章建筑防火6学时 第一节建筑总平面防火 第二节建筑防火分区 第三节安全疏散设计 第四节建筑耐火设计

本章的重点是建筑总平面防火、建筑防火分区、安全疏散设计的消防措施内容要求,难点是如何把这些内容要求和实际工程结合起来。

第三章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6学时 第一节消火栓给水系统 第二节消火栓系统用水量 第三节消火栓的布置

第四节消火栓系统的水力计算

第五节消火栓给水系统的供水设施 第六节消火栓给水系统的超压和水锤 第七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八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 第九节喷头的布置

第十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力计算 第十一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供水设施

第十二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减压、超压及特殊喷头

本章的重点是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构成、设置要求、设计计算等,难点是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计算。

第四章气体灭火系统4学时 第一节气体灭火系统概述

第二节气体灭火系统类型、组成与工作原理 第三节系统主要组件及其设计要求 第四节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

本章的重点是气体灭火系统类型、组成、工作原理、设计要求和理论计算等,难点是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计算。

第五章泡沫灭火系统3学时 第一节泡沫灭火系统概述

第二节泡沫灭火系统的组成及适用范围 第三节泡沫灭火剂与系统组件 第四节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计算

本章的重点是泡沫灭火系统类型、组成、适用范围、工作原理、设计要求和理论计算等,难点是不同类型泡沫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和各系统的设计计算。

第六章 灭火器配置2学时 第一节火灾危险等级的划分

第二节常用灭火器的类型、工作原理、适用火灾类型 第三节灭火器配置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本章的重点是常用灭火器的类型、工作原理、适用火灾类型、灭火器配置的设计方法及步骤等,难点是如何对具体的建筑进行灭火器的合理配置。

第七章防烟排烟技术3学时 第一节烟气的性质与危害 第二节烟气流动特性 第三节烟气控制方式 第四节自然排烟的设计 第五节机械排烟

第六节正压送风防烟系统

第七节通风空调系统的阻火隔烟

本章的重点是烟气的控制方式和工程上防排烟系统的类型、工作原理、适用范围等,难点是正确理解各类防排烟系统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

第八章消防电气2学时 第一节消防供电电源 第二节消防配电系统设计 第三节配电线路防爆防火设计

第四节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 第五节建筑物防雷、防静电设计 第六节接地

本章的重点是供电系统的消防要求和相应的工程措施、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作用、设置要求等,难点是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功能、设置要求。

第九章火灾自动报警与消肋联动控制3学时 第一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类型与组成 第二节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布置

第三节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四节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第五节火灾事故广播与消防电话 第六节消防控制室

本章的重点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类型与组成、火灾探测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等,难点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常用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设置要求。参观学习占用2~3学时

四、教材

《建筑消防技术》,龚延风、陈卫主编,科学出版社,202_年3月第一版

五、主要参考资料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2_年版)中国计划出版社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2_年版)中国计划出版社

3、《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手册》蒋永琨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六、成绩评定

结合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出勤情况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平时成绩约占30%,期末考试成绩约占70%。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方向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熟悉各种建筑消防的基本理论及建筑消防设备各系统的分类、组成、工作原理、设计布置、计算方法,了解建筑火灾的发生、发展、蔓延,烟气流及其危害,灭火剂及其应用;掌握建筑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设施联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形成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后继课程学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

通过学习建筑消防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了解并贯彻国家建筑消防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建筑消防设备的设计标准。熟悉建筑消防设备各系统的分类、组成、工作原理。

 通过消防给水系统的学习掌握消防用水量的计算,掌握建筑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布置原则和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计算方法。

 通过灭火系统的学习,应掌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原则,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以及设计计算。了解气体灭火系统的分类以及设计计算。

 通过防排烟与通风空调系统的学习,应了解防排烟设计的有关规范与标准,掌握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的设计,送风系统的设计。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理论教学(36学时)第一章 概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建筑火灾的发生、发展、蔓延、烟气流及其危害;掌握高、低层建筑和火灾救助原则。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及目的(2)建筑火灾

①火灾发生的原因和燃烧条件 ②火灾的发展过程 ③火灾蔓延方式和途径;④火灾烟气及其危害 ⑤建筑火灾分类

(3)高、低层建筑和火灾救助原则 ①高、低层建筑的划分及高层民用建筑分类 ②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及安全疏散 ③不同高度建筑物火灾救助原则(4)灭火剂和灭火的基本原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火灾、火灾烟气、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灭火剂。知识点:火灾烟气及危害,建筑火灾分类、灭火剂和灭火的基本原理。3.问题与应用 思考题:

(1)火灾烟气对人体的危害。(2)如何选择适当的灭火器灭火。

能力要求:能根据火灾分类正确使用灭火剂。

(三)课后练习熟悉规范相关条文。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教学为主,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提出问题,然后再请另外的学生回答,让大多数的学生都参与讨论,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有关消防的图片加深认识。

第二章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一、二、三节内容已在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课程中讲授)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室外给水系统的供水对象、用水要求及组成,主要的消防水源类型,室外消火栓类型;理解室外给水系统的任务,室外消火栓系统的布置;掌握确定室外消防用水量的方法,能够根据建筑性质,查相关规范确定室外消防用水量;掌握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和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组成,最不利消火栓处的压力计算,室外消火栓系统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 第三节消防给水水源 第四节室外给水管网 第五节室外消火栓 1.主要内容

(1)市政给水管网供水;(2)天然水源;(3)消防水池;(4)室外消火栓类型;(5)室外消火栓的布置。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天然水源、消防水池、室外消火栓。

知识点:室外给水消防用水量,室外消火栓的布置,消防水池容积计算。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思考题:

(1)室外消防给水系统设置原则。(2)如何选择合适的消防给水系统类型。(3)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原则。

能力要求:能正确计算不同场所的室外消防用水量及消防水池设计。

(三)课后练习熟悉规范相关条文。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高层建筑给排水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和对比,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有关消防的图片加深认识。

第三章 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全部内容将在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课程中讲授)第四章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部内容内容将在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课程中讲授)第五章 气体灭火系统(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SDE灭火系统消防系统的设置原则、系统组成及功能,熟悉相应的消防规范及基本设计方法。(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卤代烷1211.1301灭火系统 1.主要内容(1)火灾种类(2)甲、乙、丙类(3)气体灭火系统的种类(4)规范条文

(5)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特点(6)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分类及部件(7)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防护区的设置要求(8)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系统设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1301灭火剂、气体火灾、液体火灾、固体表面火灾、电气火灾、哈龙灭火系统。

知识点: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防护区的设置、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3.问题与应用 思考题:

(1)卤代烷1211.1301到202_年后是否还能使用?为什么?(2)高层建筑内的燃油、燃气锅炉房、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多油开关室、充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室、自备发电机房等,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可否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

(3)1301灭火系统由哪些部件组成?

(4)1301灭火系统防护区面积是如何确定的?防护区围护构件上是否可以设置开孔洞?必须设置时应如何处理?(5)如何计算1301灭火剂的浓度与用量?

能力要求:通过学习,能够进行1301灭火系统的基本设置与计算。第二节 CO2灭火系统 1.主要内容(1)应用范围(2)系统分类和组件:(3)系统的检查与维护(4)存在的问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CO2灭火、全淹没系统、局部应用系统、半固定系统、单元独立系统、组合分配系统、高压储压系统、低压储压系统。

知识点:CO2灭火作用,CO2不能扑灭的火灾种类,全淹没防护区面积、容积和设置要求,局部应用灭火系统防护区的设置要求。3.问题与应用 思考题:

(1)CO2灭火系统可扑救哪些火灾?不可扑救哪些火灾:(2)解释全淹没灭火系统、局部应用灭火系统、高压储存系统。(3)CO2灭火系统是否环保、安全?为什么?

能力要求:通过学习,能够进行CO2灭火系统的基本设置与计算。第三节七氟丙烷(HFC-277ea)气体灭火系统 1.主要内容

(1)FM200灭火系统特点及灭火机理(2)系统分类及部件(3)防护区的设置要求(4)系统设计(5)计算例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基本概念: FM200、HFC-277ea、灭火浓度、惰化浓度,泄压口。(2)知识点: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灭火作用,管网计算要点及公式。3.问题与应用 思考题:

(1)七氟丙烷的优点及特点

(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为什么现在还比较常用?它有什么优点?是否环保?(3)七氟丙烷可以扑灭哪些火灾,又不能扑灭哪些火灾?(4)防护区面积如何确定?(5)泄压口面积如何计算?(6)根据什么确定灭火浓度?

(7)气体灭火系统管网计算要点是什么?

应用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七氟丙烷气体灭火体统的设计。第四节SDE惰性气体灭火系统 1.主要内容(1)SDE的基本情况(2)SDE灭火系统的优点(3)SDE灭火机理(4)SDE灭火系统的缺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SDE、窒息灭火、水雾降温。

知识点:SDE灭火作用,SDE能够扑灭的火灾种类,SDE灭火系统特点。3.问题与应用 思考题:

(1)什么是SDE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它有什么优点?是否环保?(2)目前行业中对SDE惰性气体灭火系统的应用情况如何?

能力要求:通过学习,能够进行SDE灭火系统有个基本了解,并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三)课后练习

布置一个电器设备间的气体消防系统设计作业。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演示气体消防的一些设计图纸和设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第六章烟气流动形状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熟悉火灾烟气的性质以及火烟流的特征;熟悉和掌握烟流控制的具体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建筑火灾烟流基本性状 第二节烟气流动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烟囱效应 第四节烟气控制的预测 1.主要内容(1)火源的火烟流: ① 火源上的火焰气流特征 ② 火灾紊流

(2)火灾烟气的性质: ① 烟的浓度

② 建筑材料的发烟量与发烟速度 ③ 能见距离

④ 烟的允许极限浓度 ⑤ 烟的密度和压力

(3)流体运动方程式与连续方程式(4)压力差和中性面(5)开口处的烟气流动(6)门口处的烟气流动(7)竖井内烟囱效应的机理

(8)竖井的开口条件与中性面的位置(8)烟气在竖井内的流动

(10)火灾房间的烟层下降的预测模型(11)烟流的控制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烟、烟的质量浓度、烟的计数浓度、烟的光学浓度、发烟量、发烟速度、能见距离、烟的允许极限浓度、烟气预测的三种模型。

知识点:烟气的组成和性质;防烟分区的划分;理解烟气的主要危害;烟气在室内扩散的特点;烟气控制的目的与原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思考题:

(1)结合身边实际,如何防止烟气中毒。(2)烟气中各成分所引起的中毒症状。(3)举例说明排烟的方法。

能力要求:能进行排烟效果预测的简化计算(三)课后练习

熟悉国家消防设计的有关规范与标准,熟悉规范条文解释,布置一个建筑作业进行排烟量预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演示建筑排烟的一些图片和设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第七章防排烟设计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控烟的基本原理和防排烟系统;熟悉排烟系统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烟控系统概述

第二节高层民用建筑自然排烟设计 第三节高层民用建筑机械排烟设计

 高层民用建筑加压防烟送风系统

第五节地下空间的防排烟 第六节防排烟系统的设备部件 第七节防排烟系统的控制程序 第八节防排烟设计的有关规范与标准 1.主要教学内容(1)烟控的目的与基本原理(2)防烟、排烟系统

(3)自然排烟设计条件及优缺点(4)自然排烟设计方法

(5)设置机械排烟的部位及排烟方式(6)防烟分区的划分(7)房间与走道的排烟(8)中庭排烟

(8)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部位及方式(10)加压送风量的计算及系统设计要点(11)地下建筑火灾特点

(12)地下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原则和要求(13)地下建筑防烟排烟方式的选择

(14)防火阀、排烟口、排烟阀、压差自动调节阀、余压阀、HTF系列专用排烟轴流风机、自垂式百叶风口、自动排烟窗、挡烟垂壁。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自然排烟、机械排烟、正压送风系统。

知识点:防烟系统与排烟系统,自然排烟系统与机械排烟系统设计,加压送风系统设计,防排烟设计的有关规范与标准。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思考题:

(1)自然排烟的优缺点?

(2)如何选择合适的机械排烟方式?(3)如何选择地下建筑防烟和排烟方式?(4)地下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与地上建筑有何异同?(5)房间与走道的排烟、中庭排烟方式各有什么要求?

能力要求:能根据国家防排烟设计的有关规范与标准合理设计建筑的防排烟系统。(三)课后练习

熟悉国家消防设计的有关规范与标准,熟悉规范条文解释,继续上次作业进行该建筑的防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演示一些建筑的防排烟系统设计的图纸,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第八章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了解通风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兼用的优点及形式;掌握通风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的兼用的可能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及火灾时的一般处置方法 第二节通风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的兼用 1.主要教学内容(1)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

(2)通风空调系统的一般处置方式

(3)通风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的兼用的优点(4)通风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的兼用的可能性(5)通风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的兼用的方式(6)通风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的兼用的形式(7)有关兼用系统的规范标准和实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通风空调系统、字母风道、切换阀门。

知识点:通风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的兼用的可能性,通风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的兼用的形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思考题:为什么说通风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兼用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能力要求:能够选用合适的兼用方式。(三)课后练习

熟悉国家消防设计的有关规范与标准,熟悉规范条文解释,继续上次作业提出该建筑的通风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兼用方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演示一些建筑通风空调系统与防排烟系统兼用的设计图纸,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第九章火灾探测器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自动防火系统的组成,了解火灾探测器的分类,掌握火灾探测器的选用原则。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火灾探测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第三节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第四节感温探测器

第五节感光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第六节可燃气体探测器 第七节图像监控式探测器 第七节火灾探测器的选用 1.主要教学内容

(1)根据检测的火灾特性不同分类(2)根据感应元件的结构不同分类(3)根据操作后能否复位分类

(4)火灾探测器产品型号命名与编制方法(5)定温式火灾探测器(6)差温火灾探测器(7)差定温式火灾探测器(8)感温火灾探测器的灵敏度(8)红外感光探测器。(10)紫外感光探测器(11)催化型可燃性气体探测器(12)半导体型可燃气体探测器

(13)火灾形成规律与火灾探测器选用的关系(14)火灾探测器选用的一般原则及具体规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被动防火、主动防火、火灾探测器。

知识点:各种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各种火灾探测器的适用范围,火灾探测器的选用原则。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思考题:

(1)如何根据使用场合选择火灾探测器?(2)离子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3)同一场所是否可以安装两种灾探测器? 能力要求:能够正确选用合适的火灾探测器。(三)课后练习

熟悉国家消防设计的有关规范与标准,熟悉规范条文解释,继续上次作业提出对该建筑的相关场所选择适用的火灾探测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演示一些火灾探测器的图片和设计图纸,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第十章火灾报警控制器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了解火灾报警器的分类、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组成与性能;熟悉火灾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熟悉各种火灾报警系统以及适用范围;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与分类 第二节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组成和性能 第三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主要教学内容

(1)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及分类(2)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3)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

(4)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主要区别(5)区域报警系统(6)集中报警系统(7)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火灾报警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知识点:火灾报警器的分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原理,区域火灾报警器的组成和性能,集中火灾报警器的组成和性能,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工作过程。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思考题:

(1)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电路原理。

(2)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主要区别。(3)区域报警系统和集中报警系统各自的特点。(4)区域报警系统和集中报警系统的适用范围。

能力要求:具有正确阅读报警系统图的基本技能,熟悉各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三)课后练习

熟悉国家消防设计的有关规范与标准,熟悉规范条文解释,继续上次作业提出对该建筑的相关场所选择适用的报警系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演示一些报警系统的图片和设计图纸,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第十一章:消防设施的联动控制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消防联动控制的要求和联动控制的功能;熟悉防排烟设备的联动控制过程,熟悉气体灭火器的分类和功能;掌握消防灭火设备的联动控制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消防联动控制的要求与功能 第二节:消防设备的供电电源 第三节:消防灭火设备的联动控制 第四节:防排烟设施的联动控制 第五节:消防电梯的控制 第六节:气体灭火控制器 1.主要教学内容

(1)消防联动控制的要求及联动控制的功能(2)消防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3)消防配电系统的一般要求(4)消防设备供电(5)消防备用电源的自投(6)消防线路及其敷设(7)各类灭火装置的控制要求(8)用于联动控制和火灾报警的设备(8)消防泵喷淋泵及增压泵的控制(10)送风机及排烟机(11)电动送风阀与排烟阀(12)防火阀与防火门

(13)气体灭火控制器的分类与功能(14)气体灭火控制器的原理(15)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联动控制、水流指示器、水力报警器、防火阀、防火门、电源的自投。知识点:消防联动控制的功能,消防泵喷淋泵及增压泵的控制,防烟设施的联动控制,防火阀与防火门,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3.问题与应用 思考题:

(1)消防系统对供电有哪些要求?(2)如何选择消防泵和喷淋泵的起动方式?(3)送风机及排烟机的设置位置有何具体要求?(4)气体灭火控制器设于何处?

能力要求:具有正确阅读各种控制图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选择消防泵和喷淋泵的起动方式。(三)课后练习

熟悉国家消防设计的有关规范与标准,熟悉规范条文解释,继续上次作业提出对该建筑的相关场所选择适用的消防泵和喷淋泵的起动方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演示一些消防系统对供电的图片和设计图纸,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第十二章: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熟悉和了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的标准和规范;掌握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设计原则与依据

第二节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设计 第三节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布置 第四节 火灾应急广播与火灾警报装置 第五节 火灾应急照明 第六节 消防控制室 第六节 消防专用电话 1.主要教学内容(1)设计原则及设计依据(2)民用建筑消防系统保护对象分级(3)火灾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原则(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类(6)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7)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8)火灾与应急广播(8)火灾报警装置

(10)消防控制室的位置选择及布置要求(11)消防控制室的控制功能(12)消防控制室的系统接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火灾报警区域、探测区域、火灾探测器、火灾预报装置。

知识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原则,消防控制室的位置选择及布置要求,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思考题: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原则与设计依据。(2)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室怎样划分的?(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的一般原则。(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哪几类?(5)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原则?

能力要求:能够合理选择消防控制室的位置并进行平面布置。(三)课后练习熟悉国家消防设计的有关规范与标准,熟悉规范条文解释,继续上次作业考虑对该建筑的消防控制室的位置进行确定并对其进行平面布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演示一些消防控制室的平面布置图片和设计图纸,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讲

教学时数

其他小

论 实验 教学

环节 计

课程内容 第一章 概论 1 第二章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1 第三章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0 第四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0 第五章气体灭火系统 3 第六章烟气流动形状 3 第七章防排烟设计 5 第八章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 3 第九章火灾探测器 4 第十章火灾报警控制器 4 第十一章消防设施的联动控制 4 第十二章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2 统的工程设计

合计 30 1 1 1 2

注:第三章 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第四章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全部内容将在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课程中讲授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1.教材:

李天荣等.建筑消防设备工程.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2_.11 2.教学参考书:

(1)建筑设备设计施工图集——电器工程.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2_(2)姜文源.建筑灭火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3)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_(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_(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_(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_版

(7)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9—9(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_(8)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_(8)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63—9(2).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_(10)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_(11)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098—9(8).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_

七、其他说明

1.本课程专业必修课,李天荣主编的建筑消防设备工程教材中有关水消防的部分章节将在高层建筑给排水课程中讲授,所以授课老师要注意根据本大纲进行删减。

2.为加强实践环节,要保证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3.主讲教师可参考本大纲制定具体的授课计划。

第五篇:202_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任课老师: 每周一,第四大节(15:20—16:05;16:10—16:55)六教6C202 李蕉

课程说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2_]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方案》(教社政[202_]9号)文件精神,于202_年秋开始在全校本科生中普遍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课程总学时48,周学时3,学分3。使用的教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年修订版),辅助教材为本校教师王宪明、蔡乐苏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述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通过讲授1840 年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理念和方法:本课程共设13个专题,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辅以课堂讨论及其它研究性、实践性环节,如播放影像资料、写小论文、组织课堂演讲等。贯彻研究型教学理念,教学活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授内容力求融时代性、针对性、科学性和穿透力于一体,使课程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本课程的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各占50%。平时成绩根据出勤、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等而定。要求同学完成1篇作业(不少于3000字)。

第一讲:导论

教学目的:本讲属综述性质,目的是让同学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并对中国近代史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与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1.何为“近代”

2.何为“中国近现代史”?

3.何为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主题?

4.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意义与方法

思考题:怎样理解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主题?

阅读书目:

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之第一、二章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2_。

3.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5-17页。

4.王宪明、蔡乐苏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2-14页。

第二讲:大变局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对鸦片战争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及文化渗透有一个总体认识。

重点难点:(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影响;(2)中西冲突的根源。教学内容:

1.西方的崛起与中国的衰落

2.中西冲突与被迫开放

3.中国遭遇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思考题:两次鸦片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吗?

阅读书目:

1.马克思:《鸦片贸易史》、《英人在华的残暴行为》,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2.恩格斯:《英人对华新的战争》,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3.列宁:《亚洲的觉醒》,见《列宁选集》第1卷。

4.本书本书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18-36页。

5.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16-36页。

第三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目的:通过对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及戊戌变法史的学习,使同学懂得,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也是行不通的。

重点难点:(1)太平天国与以往农民起义的主要不同点;(2)中国早期现代化启动的时代背景与特征。

教学内容:

1.农民的暴力革命与理想追求

2.统治阶层的自救与自强

3.士大夫的觉醒与变法维新

思考题:三种不同的救国方案的历史功绩与历史局限是什么?

阅读书目:

1.马克思:《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

2.《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编》。

3.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见《康有为全集》。

4.严复:《<天演论>序》。

5.本书本书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37-50页。

6.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66-80页。

第四讲:辛亥革命与帝制的终结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同学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终结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君主制度,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重点难点:(1)近代中国从改革到革命的历史发展逻辑;(2)辛亥革命的突出历史贡献。教学内容:

1.从“振兴中华”到“三民主义”

2.改良还是革命?

3.革命派的武装起义与立宪派的请愿活动

4.推翻帝制,建立民国

思考题:中国当时需要什么——是改良还是革命?

阅读书目:

1.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在桂林军政学七十六团体欢迎会的演说》,分见《孙中山全

集》第1卷和第6卷。

2.《〈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1906年4月28日)

3.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上的讲话》,(202_年11月12日)

4.本书本书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51-67页。

5.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81-100页。

第五讲:民国初年的政治与文化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对中国从帝制向共和转型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且使同学们认识到,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重点难点:(1)民初政党政治实践失败的根源;(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目标及历史性转向。教学内容:

1.民国初年的几种建国理念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内政与外交

3.新文化运动的追求及历史性转向

思考题:民初政党政治实践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书目: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

2.陈独秀:《敬告青年》、《吾人最后之觉悟》,见《独秀文存》。

3.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见《胡适文存》卷一。

4.孙中山:《建国方略》见《孙中山全集》第6卷。

5.本书本书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86-94页。

6.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101-139页。

第六讲: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

教学目的:本讲目的,就是要使同学充分理解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伟大意义。

重点难点:(1)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2)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内容:

1.双重文化危机与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思考题: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阅读书目:

1、《<新青年>宣言》,《新青年》第7卷第1号,1919年12月。

2、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见《李大钊文集》。

3、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4、《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年7月),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

5、本书本书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95-103页。

6、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140-159页。

第七讲: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教学目的:本讲的目的,是通过对大革命和土地革命的历史的讲授,使同学们认识到,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依靠力量、领导力量及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重点难点:(1)国共两党在合作中的分歧与斗争;(2)国民党政权的性质分析;(3)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教学内容:

1.联俄、联共与国民党的自我改造

2.民众的大联合、大发动

3.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冲突与国共合作的破裂

思考题: 国共合作破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阅读书目:

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见《孙中山全集》第9卷。

2.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

3.本书本书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103-109页。

4.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159-175页。

第八讲:南京十年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1)远东国际关系的演变及其重大影响;(2)国民党在“进城十年”中的功与过;(3)共产党在“上山”十年中的理论探索

重点难点:(1)“攘外安内”政策的制定原因;(2)。“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形成。教学内容:

1.国民党为“统一”所制定的政策方针

2.共产党在“上山”十年中所经历的挫折与探索

思考题:这十年中,国共两党的各自经历为此后的政局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书目:

1.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

略问题》,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

2.胡锦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_

年9月3日)

3.齐世荣:《论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原为作者在第十六届国

际历史科学大会上宣读的论文,现载《齐世荣史学文集》,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第221-254页

4.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239-266页

第九讲:抗日战争:1937-1945

教学目的:本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1)中华民族如何实现统一抗战;(2)抗战胜利与民族

复兴的关系。

重点难点:(1)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教学内容:

1.中华民族统一抗战的实现

2.国民党:正面战场

3.共产党:三大法宝

思考题:国共两党的抗战理论与实践有什么重要不同之处?这种不同有何重要影响? 阅读书目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南京:凤凰出版社,202_年版。

2.毛泽东:《论持久战》

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4.本书组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_年修订本),第125-149页

5.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268-327页

第十讲:解放与建国

教学目的:本讲主要帮助学生了解(1)二战后冷战格局的形成及其对中国政局所产生的影响;(2)蒋介石不顾民意,发动内战,导致失败;(3)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及旧式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试验彻底失败,民主党派顺应潮流,放弃中间路线,与共产党合作建立新中国;(4)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主要经验教训;(5)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重点难点:(1)解放战争与土地改革;(2)新政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教学内容:

1.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2.解放战争与土地改革

3.新政协的召开与《共同纲领》

思考题: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

阅读书目:

1.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

3.金冲及:《转折的年代——中国的1947年》,三联书店,202_年

4.本书组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_年修订本),第151-173页

5.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328-372页

第十一讲:向社会主义过渡

教学目的:本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1)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中国,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五四时代就已经确立的理想,新中国的成立为实践这一理想提供了条件;(2)一“化”三“改”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化代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重点难点:(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国内环境及其影响;(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遗留问题

教学内容:

1.毛泽东访苏与中苏结盟

2.“三年准备”

3.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一“化”三“改”

思考题: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是什么?

阅读书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1953年12月)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册

3.于光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历史命运——读史笔记》,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2_年

4.本书组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_年修订本),第187-205页

第十二讲:寻找中国道路

教学目的:本讲主要帮助学生了解(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以苏为鉴”,尝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并取得初步理论成果;(2)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使党的领导人对形势发生误断,最终中苏分裂,引发导致十年“文革”的发生。

重点难点:(1)“以苏为鉴”,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教学内容:

1.从中苏蜜月到暗潮汹涌

2.从“双百”到“反右”

3.“大跃进”

4.中苏分裂

思考题: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长期性失误的根源是什么?

阅读书目: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202_年6月30日)

3.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2_年

4.本书组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_年修订本),第206-232页

5.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415-447页

第十三讲:文化大革命

教学目的:本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成因、过程及产生的影响。重点难点:(1)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2)为什么能发动文化大革命。

教学内容:

1.引发文化大革命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

2.文革的进程

3.文革的遗产

思考题: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长期性失误的根源是什么?

阅读书目:

1.王年一:《大**的年代:“文化大革命”十年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2_年;

2.王宪明、蔡乐苏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述要》,第450-487页

消防教学大纲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