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要素分类汇总
来自论文《教学 “要素论"研究现状与反思》
李泽林,石小玉,吴永丽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70)
通过资料分析发现,除以教师、学生和教材(有时也叫课程教材、教学内容等)为核心的“三
要素论”外,还有“四要素论”、“五要素论”、“六要素论”、“七要素论”、“要素层次论”、“教学结构论” 以及“教学要素系统论” 等。其观点各有侧重、各有由头,很有必要一一呈现。
(一)三要素论
鲍良克在其著作《教学论》中认为: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被称为教学论的三角形,无论失去其中的哪一个,都不能成其为教学。” 日本的长谷川荣、苏联的达尼洛夫和我国西南师范大学的刘克兰教授都提出相同或相似的观点。
日本的柴田义雄同样认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必须有可供教学的教材。因此,构成教学的基本要素应该是由教师的活动—— 教授、学生的活动学习。除此之外,还有供师生教学交往活动的教材。由此可见,从单维视角出发,教师、学生和教材(有时也叫课程教材、教学内容等)是早期教学论研究者的关于教学要素的基本主张。
(二)四要素论
在“三要素论” 的基础上,有研究者将教学要素分为四个。比如,南京师范大学主编的《教育学》中,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构成了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张楚廷在其著作《教学论纲》中,认为是“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环境” 四个要素。相比较而言,前者在“三要素论” 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学手段”,后者在“三要素论” 的基础上关注到了“教学环境”。表面看来,四要素是在“三要素论”基础上的简单叠加与实施。但实际上,教学方法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环境是课程实施的时空条件,是教学不可或缺的组织部分。
(三)五要素论
研究者对教学“五要素论” 的认识各不相同。第一种观点是德国控制论学派的主张,认为教学控制系统以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媒介、检查为五要素。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学五要素为“教师、学生、教材、工具和方法”。第三种观点认为教学五要素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和方法”。第三种观点认为教学五要素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目的。”比较而言,控制论者对教学要素的认识具有浓厚的管理学色彩,将教学当做一个流程来看待。其他持“五要素论” 的研究都是在“四要素论” 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其共同点是“五要素论” 者都关注到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手段(方法或媒介)四个方面的要素。除此在外,还关注到教学目的(目标)、检查和环境,特别强调教学目标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关注教学工具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基本形成了一个相对严密的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教学要素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
(四)六要素论
有研究者在批判教学“三要素论”、“四要素论”、“五要素论” 的基础上,认为这些说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较好地指导人们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认为教学的基本要素应当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工具、时间、空间” 等六个方面的内容。此外,德国柏林学派从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分析,认为教学的基本因素是教学意向、教学课题(内容、对象)、方法、媒介及人类学与社会文化条件。就教学六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言,这六种要素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不存在任何一方包容另一方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构成了完整的教学系统。比如,没有教学工具,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就没有进行教学活动的机会;没有空间,教学活动就不可能以任何形式存在。[11]就教学中主客体的关系而言,时间和空间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客体成份,它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尺度(准则)进行适当的划分;可以通过控制和调节主体的行为来支配和利用。同时,时间的长短和空问的大小又保证或限制主体行为的实施,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五)七要素论
著名教育家李秉德先生应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将教学活动要素分为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和教师o其中学生是教学活动根本因素;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中对学校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某一教学环节的任务、学生学习动机等;教学内容或者课程是教学活动中最具有实质性的因素,指的是一定的知识、能力、思想与情感等方面内容组成的结构或体系;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并运用课程教材来使学生学习并达到目标的途径;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所进行的不可缺少的时间和空间条件;教学反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交互活动的表现;而教师是教学或者指导学生学习的人,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在其要素中,主要指的是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个性修养、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等。总体而言,以上七个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或制约,并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大的教学系统。
(六)教学要素层次论
基于国内对教学要素研究的多元化取向,有研究者通过归纳和分层的方法对教学要素进行研究,把教学要素分为平凡要素与特质要素,又把特质要素分为硬要素与软要素,软要素又分为客观性要素与主观性要素。其中,平凡要素分为时间、空间、信息等,硬要素分为教师、学生、教材等,客观性要素分为教学规律、教学过程、教学本质等,主观性要素分为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13] 一。
从该研究者分层过程中的关注点来看,平凡要素强调的是时空关系和教学内容问题,注重的是教学所共有的大的环境因素;特质要素中的硬要素强调的是教学行为发生所必须的构成要素,即“三要素”;软要素强调教学目的、方法、原则、规律、过程以及本质都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的,有些体现在教师潜意识的形态中,有的展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就显性的教学行为来看,研究其对教学的要素的认识可分为显性的教学行为和潜在的教学观念两个方面。仅仅从每个层次的最低层次包含的要素来分析,也能够找到教学七要素的研究体系与逻辑。
(七)教学结构论
有研究者基于前面关于教学要素论的不同认识,从活动主体(物质载体)、活动条件和活动过程三个维度对教学要素进行分类,形成了“2+2+5要素”来分析教学要素结构的特有模式。具体来说,教学活动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要素”;教学活动的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两个要素。前者主要指校舍、校具,普通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体育运动场地与设施,卫生设备,环境美化等,后者主要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校风、班风等”;教学活动的过程主要包含“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或称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价。”也有研究者认为,用多维分析的方式,从教学系统的静态结构、动态过程和环境条件进行要素分析,并提出教学构成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要素)、教学运行要素(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评价四个要素)以及教学环境要素(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要素,分别为硬要素与软要素)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
也可以称之为“3+4+2要素” 架构模式。也有研究者认为,在教学本体论的视野中,教师是责任性、中介性的主体要素;学生是目的性、发展性的主体要素;教学内容是历史性、生成性的客体要素;教学手段是中介性、适应性的客体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手段是基本要素o教学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以及基本要素三者之间各自具有相互联系和不可替代的本体论地位和作用。这三个方面也可以称之为“2+2+4要素” 架构模式。
由此可见,“教学结构论” 是基于教学不同要素的表现形成进行的归纳或演绎,使教学要素问题的研究更有层次感和结构性。
(八)教学要素系统论
有研究者认为,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是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每一个要素系统又包含着若干子要素、次子要素。比如,教学目标系统包括课程、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系统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系统包括理论与实践部分;教学方法系统包括单个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组合;教学环境系统包括自然、物质、人际和观念环境;教学环境是指那些与教学有关、影响教学并通过教学影响;教学评价系统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课程评价三个方面。
补充参考分类:
1,论文资料:《教学要素研究现状浅析》 程瑶(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
一、国内外教学要素理论概述
目前学界对教学要素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三要素论
鲍良克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被称为“教学论的三角形,无论失去其中的哪一个,都不能称其为教学”;柴田义松认为构成教学的基本要素应该是教师的活动:教授、学生的活动、供师生教学交往活动的教材。
2.四要素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提出四要素论,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构成了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3.七要素论
李秉德先生应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将教学活动要素分为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和教师。
4.教学要素层次论
张楚廷认为教学要素分为平凡要素与特质要素。平凡要素分为时问、空间、信息等:特质要素分为硬要素与软要素:硬要素分为教师、学生、教材等;软要素分为客观性要素与主观性要素,客观性要素分为教学规律、教学过程、教学本质等,主观性要素分为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
5.“2+2+5,’要素论
吴文侃在书中提到“基于前面关于教学要素论的不同认识,从活动主体(物质载体)、活动条件和活动过程三个维度对教学要素进行分类,形成的分析教学要素结构的特有模式。”他把教学活动的主体,称为教学活动的物质载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要素。他认为教学活动的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两个要素,分别是硬条件与软条件、同时他认为教学活动的过程主要包括五个要素: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或称课程)、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价。
6.“3+4+?要素论
“3+4+2”要素论由李如密、苏堪宇提出,他们从教学系统的静态结构、动态过程和环境条件进行要素分析,并提出教学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运行要素(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教学环境要素(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要素)三个方面。
第二篇:教学要素分类汇总
来自论文《教学 “要素论"研究现状与反思》
李泽林,石小玉,吴永丽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70)
通过资料分析发现,除以教师、学生和教材(有时也叫课程教材、教学内容等)为核心的“三
要素论”外,还有“四要素论”、“五要素论”、“六要素论”、“七要素论”、“要素层次论”、“教学结构论” 以及“教学要素系统论” 等。其观点各有侧重、各有由头,很有必要一一呈现。
(一)三要素论
鲍良克在其著作《教学论》中认为: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被称为教学论的三角形,无论失去其中的哪一个,都不能成其为教学。” 日本的长谷川荣、苏联的达尼洛夫和我国西南师范大学的刘克兰教授都提出相同或相似的观点。
日本的柴田义雄同样认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必须有可供教学的教材。因此,构成教学的基本要素应该是由教师的活动—— 教授、学生的活动学习。除此之外,还有供师生教学交往活动的教材。由此可见,从单维视角出发,教师、学生和教材(有时也叫课程教材、教学内容等)是早期教学论研究者的关于教学要素的基本主张。
(二)四要素论
在“三要素论” 的基础上,有研究者将教学要素分为四个。比如,南京师范大学主编的《教育学》中,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构成了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张楚廷在其著作《教学论纲》中,认为是“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环境” 四个要素。相比较而言,前者在“三要素论” 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学手段”,后者在“三要素论” 的基础上关注到了“教学环境”。表面看来,四要素是在“三要素论”基础上的简单叠加与实施。但实际上,教学方法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环境是课程实施的时空条件,是教学不可或缺的组织部分。
(三)五要素论
研究者对教学“五要素论” 的认识各不相同。第一种观点是德国控制论学派的主张,认为教学控制系统以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媒介、检查为五要素。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学五要素为“教师、学生、教材、工具和方法”。第三种观点认为教学五要素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和方法”。第三种观点认为教学五要素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目的。”比较而言,控制论者对教学要素的认识具有浓厚的管理学色彩,将教学当做一个流程来看待。其他持“五要素论” 的研究都是在“四要素论” 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其共同点是“五要素论” 者都关注到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手段(方法或媒介)四个方面的要素。除此在外,还关注到教学目的(目标)、检查和环境,特别强调教学目标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关注教学工具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基本形成了一个相对严密的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教学要素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
(四)六要素论
有研究者在批判教学“三要素论”、“四要素论”、“五要素论” 的基础上,认为这些说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较好地指导人们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认为教学的基本要素应当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工具、时间、空间” 等六个方面的内容。此外,德国柏林学派从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分析,认为教学的基本因素是教学意向、教学课题(内容、对象)、方法、媒介及人类学与社会文化条件。就教学六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言,这六种要素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不存在任何一方包容另一方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构成了完整的教学系统。比如,没有教学工具,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就没有进行教学活动的机会;没有空间,教学活动就不可能以任何形式存在。[11]就教学中主客体的关系而言,时间和空间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客体成份,它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尺度(准则)进行适当的划分;可以通过控制和调节主体的行为来支配和利用。同时,时间的长短和空问的大小又保证或限制主体行为的实施,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五)七要素论
著名教育家李秉德先生应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将教学活动要素分为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和教师o其中学生是教学活动根本因素;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中对学校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某一教学环节的任务、学生学习动机等;教学内容或者课程是教学活动中最具有实质性的因素,指的是一定的知识、能力、思想与情感等方面内容组成的结构或体系;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并运用课程教材来使学生学习并达到目标的途径;教学环境是教学活
动所进行的不可缺少的时间和空间条件;教学反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交互活动的表现;而教师是教学或者指导学生学习的人,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在其要素中,主要指的是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个性修养、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等。总体而言,以上七个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或制约,并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大的教学系统。
(六)教学要素层次论
基于国内对教学要素研究的多元化取向,有研究者通过归纳和分层的方法对教学要素进行研究,把教学要素分为平凡要素与特质要素,又把特质要素分为硬要素与软要素,软要素又分为客观性要素与主观性要素。其中,平凡要素分为时间、空间、信息等,硬要素分为教师、学生、教材等,客观性要素分为教学规律、教学过程、教学本质等,主观性要素分为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13]
一。
从该研究者分层过程中的关注点来看,平凡要素强调的是时空关系和教学内容问题,注重的是教学所共有的大的环境因素;特质要素中的硬要素强调的是教学行为发生所必须的构成要素,即“三要素”;软要素强调教学目的、方法、原则、规律、过程以及本质都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的,有些体现在教师潜意识的形态中,有的展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就显性的教学行为来看,研究其对教学的要素的认识可分为显性的教学行为和潜在的教学观念两个方面。仅仅从每个层次的最低层次包含的要素来分析,也能够找到教学七要素的研究体系与逻辑。
(七)教学结构论
有研究者基于前面关于教学要素论的不同认识,从活动主体(物质载体)、活动条件和活动过程三个维度对教学要素进行分类,形成了“2+2+5要素”来分析教学要素结构的特有模式。具体来说,教学活动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要素”;教学活动的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两个要素。前者主要指校舍、校具,普通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体育运动场地与设施,卫生设备,环境美化等,后者主要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校风、班风等”;教学活动的过程主要包含“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或称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价。”也有研究者认为,用多维分析的方式,从教学系统的静态结构、动态过程和环境条件进行要素分析,并提出教学
构成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要素)、教学运行要素(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评价四个要素)以及教学环境要素(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要素,分别为硬要素与软要素)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
也可以称之为“3+4+2要素” 架构模式。也有研究者认为,在教学本体论的视野中,教师是责任性、中介性的主体要素;学生是目的性、发展性的主体要素;教学内容是历史性、生成性的客体要素;教学手段是中介性、适应性的客体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手段是基本要素o教学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以及基本要素三者之间各自具有相互联系和不可替代的本体论地位和作用。这三个方面也可以称之为“2+2+4要素” 架构模式。
由此可见,“教学结构论” 是基于教学不同要素的表现形成进行的归纳或演绎,使教学要素问题的研究更有层次感和结构性。
(八)教学要素系统论
有研究者认为,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是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每一个要素系统又包含着若干子要素、次子要素。比如,教学目标系统包括课程、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系统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系统包括理论与实践部分;教学方法系统包括单个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组合;教学环境系统包括自然、物质、人际和观念环境;教学环境是指那些与教学有关、影响教学并通过教学影响;教学评价系统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课程评价三个方面。
补充参考分类:
1,论文资料:《教学要素研究现状浅析》 程瑶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
一、国内外教学要素理论概述
目前学界对教学要素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三要素论
鲍良克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被称为“教学论的三角形,无论失去其中的哪一个,都不能称其为教学”;柴田义松认为构成教学的基本要素应该是教师的活动:教授、学生的活动、供师生教学交往活动的教材。
2.四要素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提出四要素论,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构成了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3.七要素论
李秉德先生应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将教学活动要素分为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和教师。
4.教学要素层次论
张楚廷认为教学要素分为平凡要素与特质要素。平凡要素分为时问、空间、信息等:特质要素分为硬要素与软要素:硬要素分为教师、学生、教材等;软要素分为客观性要素与主观性要素,客观性要素分为教学规律、教学过程、教学本质等,主观性要素分为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
5.“2+2+5,’要素论
吴文侃在书中提到“基于前面关于教学要素论的不同认识,从活动主体(物质载体)、活动条件和活动过程三个维度对教学要素进行分类,形成的分析教学要素结构的特有模式。”他把教学活动的主体,称为教学活动的物质载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要素。他认为教学活动的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两个要素,分别是硬条件与软条件、同时他认为教学活动的过程主要包括五个要素: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或称课程)、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价。
6.“3+4+?要素论
“3+4+2”要素论由李如密、苏堪宇提出,他们从教学系统的静态结构、动态过程和环境条件进行要素分析,并提出教学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运行要素(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教学环境要素(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要素)三个方面。
第三篇:房地产营销策划的分类及要素
房地产营销策划的分类及要素
在目前的房地产代理 市场 中,无论是房地产营销策划机构、房地产经纪公司还是所谓房地产 投资 顾问机构,一般来讲,都只是名称不同,而业务的核心或者说着重点都是为了争取房地产 项目 的 销售 代理权,以取得最大的利润。同时,由于代理公司的策划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经常遇到表面上是专业策划人,但是一谈话就显得很盲目的现象。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现在的所谓房地产策划人员的从业门槛很低,似乎只要脑袋聪明一点就能做策划人,这还是停留在曾经的 “ 点子致胜 ” 的阶段,在专业上的不永甚解就在所难免。
对此,我觉得在任何一家房地产网站或者同行之间的 交流 中,应该更倾向于专业性为好,这不仅仅是具体 “ 点子 ”的如何制定,也包括房地产专业理论知识的补充和提高。
本篇文章的目的很明确,主要以最基本的房地产营销策划的分类及要素上进行说明和理解。尤其是对策划新人而言,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系统理顺的作用。
一、房地产全程策划(全程综合策划案)
这种策划案指 开发 商从刚刚有意识要 开发 某个 楼盘 就已经与房地产营销策划公司合作。此种情况下,营销策划公司充当的是一个全程咨询顾问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权利大,但责任也同样重大。对策划公司的综合素质要求也高。在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中,很难见到这样的案例,其主要原因应该在于:其一,房地产 开发 商由于历史原因,对市场的不重视成为一定程度上的惯性,垄断性的卖方市场情绪不经历真正的 “ 风雨 ”,是很难改变的。其二,代理商的真实水平参差不齐,而水平一般、专业性欠缺的公司更是占了绝本人例,这种普遍性让 开发 商也难以信任其前期甚至于全程顾问的能力。直到寻找销售代理,也不过是 “ 相对 ” 而言罢。
二、中期介入型营销策划案
此种类型的策划案一般出现于开发商对于楼盘的 设计方案 已经定稿,甚至工程已经开始后寻找策划公司为其进行营销策划,或邀请多家策划公司进行比稿,最后选择一家最满意的公司为其进行营销策划。
三、单纯营销策划案
这种策划案出现在楼盘已经基本完工的情况下,开发商才寻找策划公司为其进行营销策划此种营销策划案已不具备全程综合策划案的多种功能。只有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提升价值,进行营销策划活动。
在实际的房地产项目代理过程中,中期介入和单纯策划案,是比较常见的,也客观地体现着房地产代理业务在目前的一种常态。相当多的房地产策划人员,都把这种情况作为了唯一的 “ 定性 ”。
其实,在以上两种策划案中,包括着全程综合策划案中的所有程序,只是在客观上策划公司的职能小了许多。由于开发商对项目的设计和 规划 都已经定稿,策划公司只能根据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包装,进而进行一系列的营销策划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策划公司应在详实的 市场调查 和 分析 后,集中精力对项目进行理念的 定位 和项目的 推广 上面。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对市场竞争态势和市场走势的 分析,从而得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四、二次营销策划案
此种策划案的功能范围最小,但难度也最大。出现在楼盘第一次营销策划不 成功,楼盘基本上已属于死盘的情况下,开发商寻找策划公司为其进行第二次营销策划,既第二次包装。此种策划案最能体现策划公司的策划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策划公司接收二次营销策划案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对待这种策划案,策划公司在接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因为经过第一次营销策划的执行后,如果销售效果不佳,再次包装会在购房者心目中产生 “ 有意炒做 ” 的印象,同时对于不知情者,更易对楼盘的质量、信誉等产生怀疑,这些无形中会给第二次营销策划带来巨大的障碍。因此,一旦策划公司接手这样的案例,不但要对项目楼盘的现有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整合,还要对先前项目失败的原因进行详细科学的分析,才能制定如何才能避免让目标 消费者 产生 “ 有意炒做 ” 印象的方案。
对于代理公司来讲,二次营销策划案的优势在于一旦成功,会在策划公司的 客户 群中产生极好的宣传效果,增加业务量,有利于策划公司的 发展。其劣势自然就是如果一旦失败,也会失去很大一部分潜在的 客户 群,在 客户 眼中会对代理公司的专业策划能力产生折扣甚至于完全不再信任。机遇与风险在这里成为了一对典型的辩证关系,也包含着策划公司的很多无奈。
由于以上几种对策划的分类,其实都包括了全程策划的内容,这里再对全程策划的几点要素进行说明和解释。
综合策划案的四大要素,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任何一种类型策划案的四大要素,也可以说是四个阶段:既资源整合阶段、价值提升阶段、推广发布阶段和预算费用的提出。
一、资源整合阶段
所谓资源整合,就是策划公司接手项目后,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大量的调研,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充分发掘项目的各种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之后对消费者进行定位,对开发商提出项目设计建议和环境物业规划建议。当然,如果不是真正的全程顾问,对类似于户型等方面的产品建议可以省略。资源整合阶段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程序
[1] 项目 SWOT 分析
项目 SWOT 分析包括优势分析、劣势分析、机遇分析和威胁分析。
在一个项目没有开始之前,策划公司应对项目的地理环境因素、人文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竞争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各种因素在同一个项目中可能表现为优势,也可能表现为劣势;可能会成为机遇,也可能成为威胁。但在策划公司分析并拿出解决方案后,劣势同样可以转化为优势,威胁可转化为机遇。如当地产开发商们集中在 CBD 地区开发一些高容积率,低绿化率的项目时,有些开发商却针对有车一族转而到郊区开发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项目。尽管地理位置并非处于 CBD 地区,处于劣势。但谁又能证明有钱人不想远离 CBD 地区的喧嚣而回归大自然呢?
[2] 消费者定位
有着不同能力的购房者有着不同的购房需求,在项目开发前经过 SWOT 分析然后对消费者进行定位至关重要。先有市场后有产品是市场营销观念的精髓。成功的项
目开发基于准确的消费者定位。
[3] 项目设计及环境、物业规划建议
在项目 SOWT 分析及消费者定位完成的情况下,策划公司此时应针对具体的情况对项目的设计及环境、物业规划提出具体的建议。建议在可行性原则下付诸实施,以达到项目与整个营销策划案协调统一的目的。这一程序相当于在固有项目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衍生与创造。
二、价值提升阶段
如果把一个项目的前期资源整合阶段比喻为配置硬件的话,那么价值提升阶段则应该属于软件的编写。价值提升阶段分为项目理念的定位、文案的创作和广告的制作几个部分。
[1] 理念的定位
开发商和建筑公司赋予项目的实体,而策划公司则赋予项目活的灵魂。理念定位的过程就是塑造灵魂的过程。策划公司在给项目进行理念定位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创新的原则。只有创新,才会给项目的灵魂中注入个性;只有创新才能在眼花缭乱的房地产大战中牢牢抓住购房者的目光,从而达到理想的销售效果。但应当注意的是,理念的创新必须建立在与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及人文环境相适应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策划公司对本地的经济、文化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和体会。项目的理念定位落伍固然不好,但如果过于超前亦会造成 “ 过犹不及 ” 的效果。同时,理念的定位也要受到项目的具体情况及消费者定位的制约。
[2] 项目文案的创作
在深刻理解和把握项目理念定位的基础上,文案撰稿人应更多的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体会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只有这样写出的作品才能打动购房者的心。对销售产生积极的作用。同理念的定位一样文案的写作也应在了解本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立意创新。盲目抄袭其它地区或本地已经获得成功的案例,只会造成落入俗套,失去潜在消费者的恶果。
[3] 广告的制作
广告按媒体可分为:电视广告、电台广告、报纸广告、公交广告等等。
按形式又可以分为平面广告和多媒体广告。
各种广告形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广告制作人员不但要有项目理念定位及文案创作思路的能力,还应该对各种广告形式的优缺点有着深刻的了解。再要求把握主题,立意创新,从而创作出与策划案协调统一,而又能吸引购房者目光的成功的广告作品。
三:推广发布阶段
推广发布阶段包括广告的发布、公关活动的开展与促销活动的宣传与开展三个部分。
[1] 广告的发布
广告的发布既针对不同的广告形式选择不同的媒体渠道向受众传达有关于该项目的背景信息及销售信息。不同的目标受众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对不同媒体的关注程度有着很大的区别。如青少年喜欢看《少男少女》一类的杂志,而商人则经常性的阅读《经理人》这样的刊物。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者,如何作到信息传达的有效性,也需要策划公司进行详细的调研与科学的思考。最后选择最为有效的媒体进行广告的发布。
[2] 公关活动的开展
公关活动泛指策划公司为给项目楼盘造势而策划举办的一系列能够对本地社会产生大的影响力的活动。比较普遍的形式聘请专家针对楼盘开展座谈会、举办大型的连谊会或请著名歌星、影星开主题演唱会。由于公关活动对楼盘销售的影响效果明显,目前大部分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都已经接受了这种特殊的促销方式。
[3] 促销活动的宣传与开展
严格来说,广告活动与公关活动等一切出于销售目的而举办的活动都应归于促销活动的范畴。但由于广告活动与公关活动的策划程序过于复杂,且自成体系,所以从促销概念中分离出来。这里所说的促销指的是狭义的促销。
为了增加对目标消费者的吸引力,策划公司为开发商策划一系列的促销活动。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类,既价格促销和服务促销。
四:预算费用的提出
预算费用的提出相对于策划公司来说既是对开发商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开发商对自己资金的投入非常的关注。如果策划公司对预算费用提出过高,一方面开发商不会答应,另一方面也会对策划公司的信誉造成严重的损害,失去客户。如果预算费用提出的过低,策划公司不会从开发商那里获得任何的补偿,自己的经济利益会受到损害。因此,不论哪一种情况发生,都会对策划公司的生存造成威胁。精确的预算费用的提出,关系到策划公司的前途和未来。
第四篇:要素品牌战略
从英特尔的品牌营销看工业品要素品牌战略的实施条件
阅 读 202_/3/30 作者:张东利
在研究工业品牌营销的规律时,我们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像英特尔、杜邦莱卡、杜比这类地道的工业品品牌,俨然以大众消费品品牌的面目出现,无论是在营销、公关、广告和品牌推广上,都按照大众消费品的模式在运作,而且取得了极大成功,完全突破了传统工业品品牌推广思路。为何这些品牌能够如此运作,有没有规律可循?这些事例能够对转型期中的中国工业品牌提供什么借鉴呢?张东利[名人堂 专家作者]回顾英特尔成功的品牌运作历程,力求找出一些共性,以供国内工业品企业学习与借鉴。
英特尔:由幕后走到台前的品牌营销策略
英特尔在最初的三十年里一直是一个缺乏关注度的品牌。与很多工业品牌一样。他们以为只要致力于研发最领先的技术。满足客户的要求,就会得到客户青睐。可是市场的回应却告诉他们:光有创新是远远不够的。1989年4月,技术助理丹尼斯·李·卡特认为英特尔的微处理器386无法取代286,主因是终端消费者不会想要386所提供的强大运算能力,卡特认为必须直接说出386微处理器才是终端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才可以实现营销突破。之后,卡特在丹佛市报纸广告登上将286黑体字画上红色“×”,报纸下一版面即出现386并引用文字说明它的优点,此广告随后在全美报纸登出,并带动了386销售量。
然而,之后英特尔却遭遇了两大困惑:
1、强势的下游厂商客户如IBM等都不甘受制于人,整个PC行业除了康柏之外,几乎都不愿意采用386,计算机厂商更愿意停留在286时代。
2、数字概念不受法律保护,导致以数字为认知标识的×86产品被客户采用的同时也遭到竞争对手“窃用”,这样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偷走市场。一时间,×86成为行业标准概念,并不专属于英特尔。
于是,英特尔开始向前转移,直接将品牌传播面向终端消费者,从原来突出处理器的号码转向强调英特尔的品牌名,以实现消费者心智市场的占领,期望通过终端消费者的品牌认识从而给下游厂商形成拉力,以此来形成一条曲线救国、反控下游的突围之路。当时,英特尔提出两个营销方向:
1、合作营销:与个人计算机制造商合作,授予他们使用英特尔商标的权利,借由他们的营销渠道,直接将英特尔推向终端;
2、消费者品牌打造: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强大的品牌,以对英特尔形成认知保护,同时形成“挟品牌以令厂家”的掌控力。
于是,英特尔成立合作基金,从销售收入拿出一部分累积作为广告资金。只要PC厂商采用英特尔的商标,英特尔将会分摊电脑厂商的广告成本。结果,很多PC厂商都在广告补贴下折腰。光1991年底,就有300家公司参加了这个营销计划。
从此,连续数年我们看到IBM、惠普、戴尔、联想、acer电脑外包装上都有“IntelInside”,广告中也打出这个口号。英特尔很快就成为曝光率最高的品牌之一。原本CPU作为电脑部件,一直只是面对电脑厂家,而英特尔通过联盟电脑公司,把电脑部件直接与用户连接起来,英特尔以“IntelInside”为标志,不断向消费市场传播其“品质、可靠、技术领导”品牌价值。通过长期的品牌建设,逐渐掌控了与厂家之间博弈的控制权。
英特尔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在于其做到了技术进步与品牌升级并驾齐驱,以品牌强化技术能力,以技术
强化品牌核心价值。先前英特尔是通过数字彰显技术的更新换代,基于×86不受法律保护得到的教训,英特尔将第二代处理器命名为“Pentium”以寻求商标法保护,以Pentium代表“586”,到了中国Pentium被翻译为“奔腾”,广告词“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一语双关,一提到它就会联想到速度。但随着软硬件的进步,速度普遍得到了提升,已经不再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唯一焦点。既然速度没那么重要了,而奔腾又等于速度,与其更改根深蒂固的消费者认知,不如重塑一个子品牌,于是“酷睿”诞生了。酷睿的品牌核心价值除了一如既往的追求速度之外,还强调其智能及可以延迟电池使用寿命的价值。如今,除了奔腾,英特尔处理器的产品品牌还有赛扬、酷睿、迅驰、安腾等,每个品牌都有不同的用户群和诉求,基于品牌组合形成的能力,使其品牌影响力逐渐巩固,多年保持在全球品牌价值榜的前十位。新型的工业品牌营销战略——要素品牌战略
英特尔的品牌营销战略,实质就是一种要素品牌战略。近两年关于要素品牌战略的研究逐步深入起来。所谓要素品牌战略,就是指为某些品牌成品中必不可缺的材料、元素或部件等构成要素所制定品牌的战略。除了英特尔之外,越来越多的工业品品牌开始采用这一战略,如商用设备制造商——利乐包装、化工巨子——杜邦,自行车配件商——禧诺玛等。要素品牌战略是一种全新的工业品品牌营销战略。目前越来越多的工业品公司认识到了这一战略的独特优势。无论对要素生产商,还是最终成品制造商来说,要素品牌化都有优势。生产商希望改变其产品无人知晓、容易被替代的窘境。成品制造商希望自己的产品实现差异化,从而达到溢价的目的。因为,这种营销方式将使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不光关注最终产品本身,也开始重视产品所使用的材料,有助于其进行购买决策。
许多工业企业都是生产原材料、中间品和零部件的,那么是不是他们都适合走要素品牌战略呢?张东利认为,要素品牌战略的实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企业将面临极大的风险,甚至会导致灭顶之灾。因为,直接面向大众沟通的成本是巨大的,效果在短期内无法显现,而且如果终端消费者并不认为制造商强调的材料、成分和部件对成品的性能有关键性影响,那么这种宣传作用就不会引起终端消费者的关注和反馈。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绝大多数工业品企业对要素品牌战略都心有余悸,看上去很美好,但却不敢实质性的迈进一步。张东利认为,中国工业品企业要走要素品牌战略,必须慎之又慎。只有符合以下条件的工业品企业才适合走要素品牌战略。
首先,该类要素必须是最终消费者能够识别而且对终端消费品的功能发挥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这是要素品牌战略实施的前提和条件。这类要素包括电脑CPU,汽车发动机,户外服装防水面料,服装特殊面料,自行车变速器,杜比环绕音响等等。PC用户清楚地知道CPU对电脑运算速度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户外爱好者也知道穿着含有Gore-Tex鞋面材料的登山鞋更能起到防水作用。这些隐含在最终产品中的要素能够很容易被消费者识别和体验。这样,作为品牌建立的根基——差异化,就能够因此而实现。如果没有这一条作为支撑,要实施要素品牌战略就是空中楼阁,随时都会垮塌。中国工业品企业如果要实行要素品牌战略就一定要满足这个大前提,一定要在这一条上认真审视。
其次,实行要素品牌战略的企业大多是以创新为导向的企业,它们专注于某一技术领域,在该领域获得突破,并将技术应用于某一品类产品,甚至成为该品类的创建者。如莱卡开辟了全新的弹性透气型面料,特富龙则开辟了全新的不粘锅材料,Gore-Tex创造了户外服装防水透气面料、3M的post-it则成为方便办公的即时贴代名词。它们都以创新性技术针对目标客户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品类,产品卖点非常清晰,甚至一度垄断了市场。技术上的领先使得隐含在终端产品中的要素的功能被直接显现出来,能够被消费者强烈地感知到,因此品牌化就变得容易起来。试想,如果英特尔的技术原地踏步,不再提升,那么这种要素的作用就会减弱,消费者对英特尔产品的期望就会降低,甚至忽视,从而导致品牌建设的失败。中国工业企业大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弱,要实行要素品牌战略,就需要在研发上大力提升。
第三,实行要素品牌战略的企业,其要素到达终端消费品的环节越短越好。根据我们的研究,一般不超过2个环节。比如CPU—电脑—消费者,莱卡—服装—消费者,利乐—饮料包装—消费者,发动机—汽车—消费者,轮胎—汽车—消费者等。如果超过两个环节,则要素就难以显性化,难以被消费者识别出来。比如,某种品质很好的铁矿石,却很难成为要素品牌。因为,铁矿石到终端消费品的环节超过2个:铁矿石—钢材—汽车—消费者。消费者在终端产品的使用中
能够识别钢材,但要识别铁矿石就几乎不可能。铁矿石企业如果要实施要素品牌战略,就要跨越两个环节:钢材和汽车,显然这是不容易的。因此,铁矿石企业要实施要素品牌战略风险就很大。
最后,实施要素品牌战略,需要企业有足够的胆识和坚持下去的勇气,甚至拿出破釜沉舟的精神来,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成功。很少有企业能够像英特尔那样孤注一掷的去面向大众消费者做品牌。当初英特尔作出这个决定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要倾其所有拿出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来从事这一计划,要么成功,要么彻底失败,没有第三种选择。但万幸的是,英特尔不怕失败、勇于冒险的企业文化最终成就了英特尔的伟大。上下一致的理念,坚定的决心,强大的执行力,是英特尔这个要素品牌得以成功的本质所在。
第五篇:活动要素
活动要素
一、可信度
活动策划策划好,还需求有一定的可信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信度源自方案的执行力。特别是专业从事活动策划的公司,活动策划的再好,没有足够的资源实施也是不行的,长年的活动举办经验,不但能为活动策划者提供丰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能累积足够的执行资源。
二、吸引力
对目标受众的吸引力大小是活动推广策划成功与否的根本。在一个活动推广策划中,要充沛招引用户的注重和参加,就要捉住地点用户集体十分重视的热门,对用户晓之以情,晓之以利,激起用户的热心,促进用户十分活跃的参加。提高活动的吸引力,需要有构思,策划主题的要可以满足用户的好奇心、价值表现、荣誉感、责任感、利益等各方面的需求,还给予恰当的许物质鼓励,这将会大大的提高目标受众的重视度以及参加认识。
三、关联度
活动策划内容要和活动本身目的紧密衔接,要擅长于整和关联性较强的事情以及关联的资源。活动推广没有关联性是十分天真和蹩脚的策划。
以房地产为例,一个高档房产楼盘搞一个草根红人炒作活动就十分不妙,房产楼盘需要根据意向客户的定位来采取推广活动,可以采取表现楼盘高端生活的活动。如邀请高尔夫比赛冠军参与房产推广。
四、执行力
活动推广不单单需要前期精心的策划,推广策划的计划能不能最大限度的执行是非常关键的。执行力首要表现在具体的任务描绘、任务流程步调、执行人员、执行时间、突发事情的处置计划等。在活动执行的进程中若是出现问题,惹起用户的不满情绪,那活动的推广作用就会打折扣,乃至对网站起到恶劣的反作用。因而活动推广的慎重有序的执行力,是整个活动推广中十分重要的要素。因而,在活动前,关于整个活动的活动计划进行反复推敲,查看能否有缝隙。关于大型的线下推广活动,为包管执行的疏通,最棒有一个比较好的训练和演戏。在活动中要统一指挥,严厉有序的执行,顺利开展。
五、传达力
企业在开展活动推广时,很多情况下是希望把的品牌文化传达给更多的用户集体,完成最大化的品牌宣扬效益,活动推广的传达力表现在活动前、中、后的各个时期。活动前,勾起用户的爱好和重视,为活动发生预热;活动中,做好活动组织任务,把活动的内容与主题会集展现出来,经过用户的参加,获取用户对企业及企业文化的反馈;活动完毕后,把宣扬效应进一步分散和延伸。经过其他的信息传达媒介,把活动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展,获取更大的商业价值。
写作规则
概述
活动策划方案是公司或企业在短期内提高销售额,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效行为,如果是一份创意突出,而且具有良好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策划案,无论对于企业的知名度,还是对于品牌活动策划过程的美誉度,都将起到积极的提高作用。
活动策划案是相对于市场策划案而言的,严格地说它是从属与市场策划案的,他们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它们都从属与企业的整体市场营销思想和模式,只有在此前提下做出的市场策划案和活动策划案才是具有整体性和延续性的广告行为,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受众群体一个同意的品牌文化内涵,而活动策划案也只有遵从整体市场策划案的思路,才能够使企业保持稳定的市场销售额。活动策划案形式多样,一般而言,包括ROADSHOW、产品说明会(发布会)、节日促销、新闻事件行销等,而对于上述的任何一种方案,针对于不同的企业情况和市场分析,都可以衍变出无数的形式。活动策划往往对于新产品上市、产品终端铺货和产品转型具有直接的效果,所以它也是广告策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一些刚接触广告,或者刚接触策划的业内朋友来说,可能他们在书写活动策划案的时候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是一些从事多年策划的广告人,有时候也难免犯错,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出一份理想的活动策划案呢?我觉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主题要单一,继承总的营销思想
在策划活动的时候,首先要根据企业本身的实际问题(包括企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预期投入的费用等)和市场分析的情况(包括竞争对手当前的广告行为分析、目标消费群体分析、消费者心理分析、产品特点分析等)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在进行SWOT分析之后,扬长避短地提取当前最重要的,也是当前最值得推广的一个主题,而且也只能是一个主题。在一次活动中,不能做所有的事情,只有把一个最重要的信息传达给目标消费群体,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才能把最想传达的信息最充分地传达给目标消费群体,才能引起受众群关注,并且比较容易地记住你所要表达的信息。
直接地说明利益点
在确定了唯一的主题之后,受众消费群体也能够接受我们所要传达的信息,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虽然记住了广告,但是却没有形成购买冲动,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对他们有直接关系的利益点,因此,在活动策划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直接地说明利益点,如果是优惠促销,就应该直接告诉消费者你的优惠额数量,而如果是产品说明,就应该贩卖最引人注目的卖点,只有这样,才能使目标消费者在接触了直接的利益信息之后引起购买冲动,从而形成购买。活动要围绕主题进行并尽量精简
很多策划文案在策划活动的时候往往希望执行很多的活动,认为只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其实不然,其一,容易造成主次不分。很多
市场活动搞得很活跃,也有很多人参加,似乎反响非常热烈,但是在围观或者参加的人当中,有多少人是企业的目标消费群体,而且即使是目标消费群体,他们在参加完活动之后是否纷纷购买产品?一些策划者经常抱怨的一个问题就是围观者的参与道德问题,很多人经常是看完了热闹就走,或者是拿了公司发放的礼品就走了。其实这里的问题就在于活动的内容和主题不符合,所以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市场策划活动中,有一些活动既热闹,同时又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就是因为活动都是仅仅围绕主题进行的。其二,提高活动成本,执行力。在一次策划中,如果加入了太多活动,不仅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直接导致活动成本的增加,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导致操作人员执行不力,最终导致案子的失败。
具有良好的可执行性
一个合适的产品,一则良好的创意策划,再加上一支良好的执行队伍,才是成功的市场活动。而执行是否能成功,最直接和最根本地反映了策划案的可操作性。策划要做到具有良好的执行性,除了需要进行周密的思考外,详细的活动安排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的时间和方式必须考虑执行地点和执行人员的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在具体安排上应该尽量周全,另外,还应该考虑外部环境(如天气、民俗)的影响。
变换写作风格
一般来说,策划人员在策划案的写作过程中往往会积累自己的一套经验,当然这种经验也表现在策划书的写作形式上,所以每个人的策划书可能都会有自己的模式。但是往往是这样的模式会限制了策划者的思维,没有一种变化的观点是不可能把握市场的。而在策划书的内容上也同样应该变换写作风格,因为如果同一个客户三番五次地看到你的策划都是同样的壳子,就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态度,而这种首因效应有可能影响了创意的表现。
切忌主观言论
在进行活动策划的前期,市场分析和调查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过对整个市场局势的分析,才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企业或者产品面对的问题,找到了问题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之道,主观臆断的策划者是不可能做出成功的策划的。同样,在策划书的写作过程中,也应该避免主观想法,也切忌出现主观类字眼,因为策划案没有付诸实施,任何结果都可能出现,策划者的主观臆断将直接导致执行者对事件和形式的产生模糊的分析,而且,客户如果看到策划书上的主观字眼,会觉得整个策划案都没有经过实在的市场分析,只是主观臆断的结果。
最后,一次促销不可能达到巨大的效果,也不能因此就建立起名牌,所以千万别想通过一次活动解决所有的问题,一次活动只能主要解决一个问题,在品牌的建设和商品的销售上,只有坚持正确的营销思想,并且在此思想下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进行适当的促销活动,才能使企业更快更好地继续发展下去。
写作格式
策划书名称
尽可能具体的写出策划名称,如“×年×月××大学××活动策划书”,置于页面中央,当然可以写出正标题后将此作为副标题写在下面。
活动背景
这部分内容应根据策划书的特点在以下项目中选取内容重点阐述;具体项目有:基本情况简介、主要执行对象、状况、组织部门、活动开展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目的动机。其次应说明问题的环境特征,主要考虑环境的内在优势、弱点、机会及威胁等因素,对其作好全面的分析(SWOT分析),将内容重点放在环境分析的各项因素上,对过去现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并通过对情况的预测制定计划。如环境不明,则应该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分析加以补充。
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活动的目的、意义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目的要点表述清楚;在陈述目的要点时,该活动的核心构成或策划的独到之处及由此产生的意义(经济效益、社会利益、媒体效应等)都应该明确写出。活动目标要具体化,并需要满足重要性、可行性、时效性。
资源需要
列出所需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包括使用的地方,如教室或使用活动中心都详细列出。可以列为已有资源和需要资源两部分。
活动开展
作为策划的正文部分,表现方式要简洁明了,使人容易理解,但表述方面要力求详尽,写出每一点能设想到的东西,没有遗漏。在此部分中,不仅仅局限于用文字表述,也可适当加入统计图表等;对策划的各工作项目,应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绘制实施时间表有助于方案核查。人员的组织配置、活动对象、相应权责及时间地点也应在这部分加以说明,执行的应变程序也应该在这部分加以考虑。
这里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方面:会场布置、接待室、嘉宾座次、赞助方式、合同协议、媒体支持、校园宣传、广告制作、主持、领导讲话、司仪、会场服务、电子背景、灯光、音响、摄像、信息联络、技术支持、秩序维持、衣着、指挥中心、现场气氛调节、接送车辆、活动后清理人员、合影、餐饮招待、后续联络等。请根据实情自行调节。
经费预算
活动的各项费用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周密的计算后,用清晰明了的形式列出。
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内外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给方案的执行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当环境变化时是否有应变措施,损失的概率是多少,造成的损失多大,应急措施等也应在策划中加以说明。
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注明组织者、参与者姓名、嘉宾、单位(如果是小组策划应注明小组名称、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