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罗丹的雕塑艺术
罗丹的雕塑艺术
教学目的:
1、欣赏西方近代雕塑艺术中的典范人物罗丹的作品,了解以法国为中心的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及风格。
2、通过欣赏罗丹等人的雕塑作品,使学生领悟到雕塑可以深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通过雕塑这一艺术语言对自己情感的抒发。
3、通过对罗丹雕塑作品的临摹,初步了解雕塑的艺术方法及其工作的艰辛和快乐。
教学重点:
1、了解罗丹雕塑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
2、通过对罗丹的作品的欣赏,领悟其内心情感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对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的回忆,介绍西方雕塑艺术的状况及罗丹雕塑的地位引入课题。
二、罗丹简介:
奥古斯特 罗丹(1840——1917)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罗丹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对资产阶级腐朽势力深恶痛绝,他经常通过雕塑这一艺术手段,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罗丹的雕塑作品赏析
1、《青铜时代》
以一个像植物一样律动而舒展的青年人体,表现人类刚从自然束缚中舒醒过来的状态,以象征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时代特征。这件作品与学院艺术的风格迥然不同,因而受到攻击和诋毁,成为艺术界争论的对象,不断地遭到攻击。但是历史证明,罗丹的这件人体雕塑,是人类文明初始的真实象征和生动写照。
2、《地狱之门》
这件大型雕塑共有186个形象,是根据但丁的《神曲 地狱篇》构思创作的,历时达37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还在修改。《地狱之门》代表的是罗丹更为内在的痛苦与压抑的灵魂。
3、《思想者》
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教师总结: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在一种极为痛苦状的思考中剧烈地收缩着,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似乎人体的一切细节都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驱动,紧紧地向内聚拢和团缩,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个身体的力量使然。罗丹认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体来表现的,所以,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籍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4、《加莱义民》
这件作品是大型纪念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表现了一种及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与牺牲行为,以精致而深刻的心理表现,形象地刻画了在死亡面前,不同人物的情感与个性。同时,还以独特的群像形式,突破了传统纪念碑雕塑的程式。
5、《巴尔扎克》
以上我们欣赏了罗丹的几件作品,大家想一想,罗丹的雕塑作品是如何表达他的内在情感的?
四、临摹罗丹的雕塑《沉思》
1、雕塑的分类
2、泥塑的基本手法
3、临摹要求:
a、比例确当
b、形体基本准确
c、注意人物内在神情的表现
五、罗丹雕塑艺术小结
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体塑造融于一体
六、其他作品欣赏
七、课堂小结
罗丹不仅在艺术精神上继承了雕塑的传统内涵,而且还发展了雕塑的新概念和新形式,特别是在对雕塑深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内涵,刻画人物形象的内在品格与个性特征方面,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的一系列雕塑创作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堪与以前的艺术大师媲美,并且还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可以说,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
第二篇:罗丹的雕塑艺术教案
教案
《罗丹的雕塑艺术》
乌市七十一中学
刘玮
一、课题:罗丹的雕塑艺术
二、课时:共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三、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
(1)、欣赏西方近代雕塑艺术中的典范人物罗丹的作品,了解以法国为中心的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及风格。
(2)、能深入了解及简单分析作品《加莱义民》的创作背景及思想
2、隐性目标:
通过欣赏罗丹等人的雕塑作品,使学生领悟到雕塑可以深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通过雕塑这一艺术语言对自己情感的抒发。
3、情感目标:
课本中所选的几件作品都是罗丹思想精神的表达,我们以罗丹的精神积极他的作品为载体,将真善美传达给学生。
3、教学重点:
(1)、了解罗丹雕塑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
(2)、通过对罗丹的作品的欣赏,领悟其内心情感的表达。
4、教学难点:作品通过怎样的艺术语言,具体地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和艺术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对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的回忆,介绍西方雕塑艺术的状况及罗丹雕塑的地位,引入课题。
1、请同学们讲一讲自己在课前所了解到的有关罗丹的生平。
2、请同学们讨论“艺术的最终表现是艺术家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
(二)、罗丹简介:
奥古斯特·罗丹 法国雕塑艺术家。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1840年11月12日生于巴黎平民家庭。24岁才开始正式从事艺术事业。1875年,罗丹旅游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等大师作品使他激动不已。1877年他依据真实人物塑造的名为“青铜时代” 男子裸体雕塑获得赞扬。1880年,他的强调表现人类美德为主题的裸体塑像“施洗约翰”展出,进一步提高了罗丹的声望。自此罗丹建立了个人工作室,并接受政府定件,题材自定。他便选择了取材但丁“神曲”的“地狱之门”这一与建筑紧密相连的巨大艺术工程,耗去了他后半生的整整37年,至逝世也未完成。结合“地狱之门”完成的“吻”、“思想者”、“亚当”、“夏娃”等获得普遍的赞扬。1886年完成历史纪念雕像“加莱义民”。其后,完成“巴尔扎克”、“雨果”等一系列名作家、艺术家的塑像。
1916年法国政府为答谢罗丹把全部作品捐献国家,特建立罗丹博物馆。
1917年11月17日罗丹在巴黎附近的缪当去世。
(三)、罗丹的雕塑作品赏析
1、《加莱义民》
历史背景:14世纪百年战争时期,英国军队即将攻陷法国的加莱市,加莱市被英军围困将近两年,市民的生命危在旦夕。经过双方的谈判,英王爱德华三世提出残酷的条件:加莱市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死,并规定这六个人出城时要光头、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才可保全城市。这是法国人民永难忘怀的历史悲剧。
图片展示加莱义民的不同角度.局部分析:通过对作品的局部分析对作品能深入的了解和简单的分析。(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讨论分析达成目标)。
总结:群像富有戏剧性地被排列在一块象地面一般的低台座上。组雕是一个整体,是一种充满着可歌可泣的义举形象的整体。罗丹以彻底逼近真实和深入探索的精神,尖锐的心理刻画和强烈的性格表现在震撼着人民的心。
2.《思想者》青铜:198×129.5×134厘米,1880-1900年,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
罗丹在设计《地狱之门》时,费劲心血塑造了这一尊后来成为他个人艺术的里程碑的圆雕《思想者》,它被预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狱之门》的门顶上的。后来独立出来,放大3 倍。最初罗丹给这尊雕像命名为《诗人》,意在象征着但丁对于地狱中种种罪恶幽灵的思考。
罗丹为什么要用这尊粗壮结实的裸体形象来创造《思想者》,并把它安放在他的大件浮雕门饰《地狱之门》的顶上,用罗丹自己的几句话来解释,他说:“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对于懂得这样看法的人,裸体是最具有丰富意义的。”雕刻家在这件作品中,一方面采用了现实主义的精确手法,同时表达了与诗人但丁相一致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们对人类的苦难遭遇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悲痛。
3.《巴尔扎克像》
罗丹创作了一系列著名文学家、艺术家雕像其中最为著名并引起争论的是大作家“巴尔扎克”像。为了将这一伟人的精神充分表现出来,罗丹重读了一遍巴尔扎克的主要著作,收集当世人对大作家音容笑貌的描述,研究了法兰西剧院的巴尔扎克半身塑像,又到巴尔扎克的故乡都兰尼等地体现生活。在此基础上,罗丹又以现实生活中的相似者为模特儿塑造了七个巴尔扎克裸体人物,又将巴尔扎克写作时常穿的僧侣黑袍塑加在裸体上,就这样花费了七年时间,最后完成了“巴尔扎克像”。
4.《沉思》大理石雕像,75×55×52厘米,创作于1866年,现收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罗丹曾经解释说,他是要以这个雕像集中地表现“冥想”,因而抛弃了一切与此不相关的东西。他认为,在一些和主旨无关的局部上加工雕琢,只会损害对中心主题的注意,因此是不必要的。这就是他在这个年轻妇女头像下面保留了一整块粗糙石头的原因。
5、《上帝之手》及其不同的角度
202_年10月一条新闻:著名法国雕塑家罗丹的雕塑作品《上帝之手》日前在阿根廷的一次展览上失窃。
这件雕塑在博物馆中展出时,摆放在卫生间和大门口的附近。雕塑在下午五点半左右失窃,警方随即关闭博物馆大门,并检查了当时在场的所有参观者,但一无所获。这件雕塑约15厘米高,估价在1万美元左右。
6、其它作品欣赏
(四)、思考与讨论:
1、谈谈你对罗丹雕塑的理解及感受。
2、试分析罗丹作品的风格。
3、归纳总结: 对罗丹来说,艺术的美存在于内在的真实表达。它的雕刻作品,无论是青铜雕还是大理石雕,一般采用两种风格:一种是刻意造就粗糙表面和粗旷表面造型的颇有个性的风格;另一种,其特征是抛光的表面和精细的外型。作品的特点:
一、高超的艺术技巧,特别是刻画人物心理技巧;
二、对人体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娴熟的表现力;
三、不断的探索和勇于革新的精神。罗丹的思想与作品是极其一致的,充满了忧郁、苦闷、伤感,及对命运的挣扎。他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忍辱负重、现实生活的内涵写照,他的艺术力量不是外在的呼喊,而是理性意义的表露,是内心情感与思想的自然爆发。这正是能够启发观众、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
(五)、课后延伸:罗丹为传统雕塑艺术划了一个句号。此后西方雕塑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现代雕塑时代。所谓“现代雕塑艺术”,是指罗丹、马约尔、布德尔,等之后的西方雕塑艺术,雕塑家们企图摆脱古典雕塑的束缚,追求新观念和新价值,并采用新的表现形式,这种艺术流派,统称现代派。现代派的艺术家们远离理性,接近感性,不再模仿自然,开始“脱离自然”,“安排自然”,“表现自然”,“解剖自然”,“感受自然”,把自己融化到自然中去。
(六)、课后练习:
1、查找有关马约尔、布德尔及其他现代雕塑家的作品。
2、分析罗丹在整个欧洲雕塑史中所起的作用。
(七)、知识拓展:罗丹博物馆收藏了6600座雕塑作品,包括陶土、石膏、青铜、大理石、瓷等材料制品。巴黎的展馆内展示的大都是罗丹已完成的大理石和青铜作品,包括最著名的《吻》和《思想者》。罗丹不愧为欧洲杰出的古典主义雕塑家。他的艺术作品反映了欧洲发展的历史痕迹,为后人所景仰。
第三篇: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
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美术学科越来越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审美艺术是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因而美术欣赏也相应地要求欣赏者的个性化创造,在生动的直觉形象中体验、感悟、共鸣,进而把握人生哲理、历史真理和宇宙奥秘。
雕塑是美术艺术内容之一,在生活中接触的也比较多,也是很重要是一门艺术。对艺术是了解不能局限在某一个范围内、时间段里,而是要向各个层面、各个时间去了解。这样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本课采用的是欣赏式教学,通过对图片的讲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趣。让学生自己去发觉身边美的事物,去感知它的内涵。借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展示自己当时的情感。
本课课内讲解为一课时,结合学校研究性课程的学习,采用书本与现实生活、身边的事物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方案
《雕塑艺术》教案
课型:欣赏课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及其特点,提高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雕塑及其艺术特点
难点:雕塑艺术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兵马俑的书籍和图片
教学过程:
导引:
1、两位同学上讲台摆一个他们自己认为很酷的姿势,在让下面的同学讨论一下两位同学的姿势如何?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
2、问一下同学们平时见过哪些雕塑?给他们留下怎么样的印象?能看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一、导入新课:先出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作品的图片各一张。问美术分为哪几类?再问一下同学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由此引出雕塑念。
雕塑:可雕性、可塑性的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二、雕塑的分类:
1)、按材料:石雕、木雕、竹雕、泥雕、金属雕、冰雕、石膏像等
2)、按空间形制(形态):圆雕、浮雕、透雕
圆雕:不附着背景的完全立体的可从四面观赏的一种雕塑。如《思想者》、《菊花仙子》
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厚度,根据凸起的高度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
透雕: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重视一面艺术效果的单面雕,也有双面雕。如室内的屏风
3)、按功用和所放的位置: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纪念性雕塑、室内雕塑等
三、雕塑艺术的特点:
1、雕塑的形体:
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受,首先来自它的形体。形体美是雕塑的形式美的灵魂。雕塑的形体,不仅要比例匀称、结构严谨,更要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例如,a、罗丹的《思想者》。罗丹是法国近代最着名的雕塑家,被称为“近代雕塑之父”。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位雕塑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最初一位雕刻家。这尊雕塑是罗丹为《地狱之门》中央的门楣而作的。雕塑的人物形态是弯腰屈膝,右手托着下颚,嘴咬着自己的粗手,陷入苦苦的思索之中。眉弓突起,双眼深陷隐于暗影之中,咬肌凸起,全身肌肉紧张。强化了他的苦闷、深思。
B、摩尔的《斜卧像》。这是1957——1958年为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楼创作的雕像。这是一件抽象化的雕塑,描绘的是一位斜卧翘首远望的 女性。像这种表现性的雕像,强调主观精神,审美理想。这样的雕塑应从内在的意境去观看,不能单看外表。
C、雕塑具有体量感,它直接影响着观赏效果与主题的表达。例如,河南洛阳《卢舍那大佛》的体积之大和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数量之多,都是构成迫人气势和宏大气魄的重要因素,也是作品内容的重要方面和表达主题的重要因素。
2、雕塑作品的象征性和寓意性
雕塑形象单纯,难于作复杂的描绘所以作者利用其形体变化,体量和外轮廓造成雕塑的节奏韵律感,赋予象征性和寓意性。如法国马约尔的《地中海》。他以丰满的女人体象征美丽富饶的地中海。马约尔是一位善于刻画女性美的艺术家,他从一个形象和姿态中显露出内心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
3、注重作品的材质和内容的关系
材质美和材质与内容的统一,便是雕塑艺术的重要特点。《鳖》是一件因材施艺,构思奇巧,造型成功的小石雕。作者琢磨得精细逼真,同时在印体石上留有粗糙的砸痕来保持石材原有的特点。这是利用材质肌理对比和加工留痕,增强表现力和审美情趣。
霍去病墓的各种动物雕刻多是利用石材的原形稍加雕凿,既使其具有生命,又保持了石质的美感。
4、雕塑作品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性
雕塑作品大多是为某一特定环境制作的,使作品作用与环境,并使环境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共生出新的景观。爱得华的《美人鱼》,是置于丹麦哥本哈根海滨公园中的巨石上。她倚坐在水边礁石上,是礁石、海水、天光、倒影都成为作品内涵不可缺少的部分。
美国的《红色立方体》是纽约海上保险公司大厦前的雕塑。在林立的高楼大厦间,斜立的几何体和几何形楼群,形成了正与斜的对立统一关系,暗示了保险公司。强烈的红色使它成为公共环境中的点睛之作。
第四篇:论罗丹雕塑的艺术成就以及对于学习创作的影响
论罗丹雕塑的艺术成就以及对于学习创作的影响
——潜伏着强烈内心的创作
内容摘要:奥斯特古.罗丹一生为人们留下了许多传世名作,国家博物馆准备了与罗丹的约会,也让人们近距离接触到了罗丹所留下了作品,学习罗丹作品中古典主义的体现和罗丹对于作品投入的感情,让每一个作品都有了生命力,这潜伏着强烈内心的创作也对于我们现在的学习和创作有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内心情感
自然细腻
生命力与时代感
美的发现
罗丹是古典主义雕塑的最后一位大师,同时又为现代主义雕塑开启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并且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的传世名作。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展出,也给了我们机会去体会罗丹来自心灵,来自思想的艺术的美。通过四个部分来回顾罗丹一生的创作过程。
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罗丹的《思想者》,瞬间让人沉浸里面,在第一部分里面可以让我们了解罗丹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青铜时代》同样如此,并且是罗丹在巴黎雕塑界被承认的奠基之作,也许在罗丹的眼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美的,正如他自己所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第二部分是雕塑家罗丹进入了艺术家的时段,《加莱义民》《亚当》《夏娃》都是代表作。第三步分的成熟则通过《巴尔扎克》《维克多.雨果》来表现罗丹逐渐走向象征主义,简单中有着磅礴的气势。最后一部分则是模拟了罗丹的工作室,展现了在二十世纪被现代大量运用的处理方式,包括肢解,组装,放大。展厅里的每一件罗丹的展品都是罗丹艺术的结晶,每一件展品里都有着罗丹的经历和他的血肉与情感灵魂。观看罗丹的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感受,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于我来说还是钟情于罗丹的地狱之门,虽然展览只展出三个局部,但是背景是巴黎博物馆的展出实景,并且与墙面上的罗丹的坟墓也 共同构成了生与死。罗丹在构思作品时首先想到的吉贝尔蒂为佛罗伦萨洗礼所做的青铜浮雕大门“天堂之门”,从而创作了一件人间地狱的雕塑——《地狱之门》,在他完成作品的二十七年间,他投入了太多的精力。也许正是由于地狱之门给了他无限的创造力,也使他的雕刻技术达到的新的高。《地狱之门》也为罗丹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吻》《思想者》《亚当》《夏娃》都是为地狱之门所创作,地狱之门这一个大的构图好像向人们展示了地狱让人们放弃一切的主题,人体的交织,大门角落里进入地狱的人,他们的错综变换显得大门的阴森,忧郁,恐怖。大门上的人都是裸体也是有意为之,因为他认为只有人体才能最有力的表现人的情感。
罗丹的一生给我们的感触有太多太多,他所获得的一切都得益于他自己的勤奋好学,在工作中争分夺秒,他曾经说过,“为了我的工作不停顿,哪怕是每一秒钟,我每天要工作十四个小时。”他的成功也取决于他善于向其他人学习,汲取他人优秀的部分。并且用自己优秀的人格和学习方法影响了许多的人。罗丹对于前人的崇敬,对于自己作品的喜欢和对于自己优秀作品的独特见解,他的作品所展现的思想和精神魅力,带个人们无限的思考。
罗丹的这一切的创作都体现的他的内心的声音,罗丹对于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意义的理解都由他的作品完美诠释了,他不仅仅吸取了优秀大师的创作手法,他还有了自己的独特的雕刻手法,让每一个作品都充满了生命力,力量感,时代气息。我们需要学习的有许多的尤其是对美的理解和作品中的鲜活的情感和细腻,每一个都体现的自己内心的想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的东西,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美。罗丹的雕塑还有一种朴素美,没有任何矫饰,保持了雕塑的雕凿痕迹,有了一种形式美。罗丹的每一个作品都是值得我们仔细推敲的,他的作品对于我们之后的学习创作也有了很大的影响,在作品中情感的体现,用真切的感情还原作品的自然。
参考文献:《罗丹艺术全集》 《罗丹艺术论》
第五篇:读书笔记(《罗丹艺术论》)
尊敬传统而要会辨别它的永垂不朽的宝藏:对自然的挚爱与人格的忠诚。
内在的‚真‛?
艺术是需要果断的。能把线条推向远处的时光,你才沉浸入空间,抓到了‚深‛的感觉。
生命之泉,是由中小飞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内而外开放的,潜伏着强烈的内心的颤动,这是古艺术的秘密。伟大的画家深入空间,他们的‚力‛,就蕴蓄在深厚之中。艺术只是情操,但没有体积,比例,颜色的知识,没有灵感的手腕,最活跃的感情也要僵死。
艺者的德性只是智慧,专注,真诚,意志。
艺术之源,是在于内在的真。你的形、你的色,都要能传达情感。……,这些东西或许是准确的,但决非真实的,因为它们并不激动心灵。
要彻底地桀骜地真实。要毫不踌躇地表白你的感觉,哪怕你的感觉与固有思想是冲突的。
拙劣的艺者,常戴着别人的眼镜。
最主要的是要感动、爱憎、希望、呻吟,生活。要做艺术家,先要做起人来。
真的艺术一定痛恶技巧。
艺者醉心于他的事业,此便是艺者心魂。
真正的艺者不惮干犯一切既成偏见,诚实地表现他的感觉。情感 —— 它是能影响我的视觉的 —— 所显于我的自然,我便
照样再现出来。
艺人则‘视’而有所‘见’,他心底的慧眼能深深地洞烛到自然的奥秘。
艺人只要相信他的眼镜就是。
在太严酷的真理面前,一般人是站不住的。
自然中公认为丑的事物在艺术中可以成为至美。
在自然中被认为丑的事物,较之被认为美的事物,呈露着更多的特性。一个病态的紧张的面容,一个罪人的局促的情态,或是破相,或是?垢的脸上,比着正则而健全的形象更容易显露它内在的真。
艺术所认为丑的,只是绝无品格的事物,就是既无外表真,更无内心真的东西。
还有于艺术认为丑的:是假的,造作的,不求表情,只图悦目的,强作轻佻,充为贵侈,作欢容而无中心之喜悦,装腔作势、故意眩人,或协肩谄笑,或高视阔步,却无真情,徒具外表。总之,一切欺诓,都是丑恶。
当他想把痛苦的情调消解,想把老年的哀颓隐藏,为取悦庸众计,想安排自然,使它柔和,那么,他定创造出丑来,因为他惧怕真。
没有生命,即没有艺术,……可是艺术中生命的憶憬是全靠模塑与动作两个条件的。
动作是这一个姿态到另一个姿态的过渡。
在他的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出一部分已经过去的动作,同时又可认出一部分将要实现的动作。
真正的美的素描与风格是令人为它所表现的内容所吸引,而无暇去称颂它们本身。
唯一的美,即蕴藏的真。
当一件艺术品或一部文学作品映现出真,表达深刻的思想,激起强烈的情绪时,它的风格或色彩与素描显然是美的了,但这‚美‛只在作品反映出来的‚真‛上。
无疑的,技巧只是方法:但艺人如忽略了它,将永远达不到他的目的,永远传达不出情操的思想。
艺术永不可不用技巧,正相反,必具有纯熟的手腕,才能表自其所知。。然而艺术的顶点及其难处,无论是作油画,绘素描,还是写作,都要力求自然、简洁。
你看一张画,读一篇文章,你全没注意到它的素描、色彩或风格,但你是真被感动到心坎里,那时你可以确信,这素描、色彩。风格,一切技巧都已到了完满的地步。
色彩与素描,不能单独着赏鉴,这是一而二,二而一,原来是一件东西。
然而,艺术是如是复杂,或可说是以艺术为喉舌的人类心灵是如是复杂,任何区别与分类都不免无聊虚妄。
希腊的女性固然是美的,但她的美尤其蕴藏在表现她的雕塑像的思想里。
总之,美是到处有的,并非美在我们的眼目之前付之阙如,而是我们的眼目看不见美。
人体尤其是心灵之镜,就是这一点造成了它的至美。
‚假使艺术家只图再现外表的形相,如照相师一般只把脸上的线条准确地临摹起来,而绝无性格之表现,那么他绝对不配人家的赞赏。他应得探求的肖似是灵魂的肖似,只有这个是重要的,也就是这个为艺术家所应参透外表的脸相而到内心寻找的。‛
一切线条都要能表白,就是要能起到内心的传达。
外表只能欺骗匆遽的观象。一个善观气色之人,能立辨这是假意逢迎或是真诚的好意。这正是艺者的责任去揭发真理,就是当真理被外表所蒙蔽之时。
艺术的领土中,更无比肖像或半身像更深入人之内心的了。就在一个最无意义的头上,也藏着生命与力量,为艺人产生杰作时所汲取不尽的材料。
你难道没有注意到当反省深思到极点,在矛盾中彷徨不决的时候,竟会有寂灭的想望吗?
智慧之于艺术家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无论一个雕刻家塑什么像。第一要深切地蕴蓄着大体的动作;第二便须自始至终把中心思想在明白觉醒的心地中维持着,这样才可使作品中最微细的地方,也永远与中心思想有密切的联络。
我以为,绝没有什么规则可以阻止一个雕塑家依了他自己的意志去创造一件美的作品。而且只有使群众懂得其中的意义,领略到精神的愉悦便是,又何必去问它是文学还是雕塑?绘画、雕刻、文学、音乐,它们中间的关系,有为一般人所想不到的密切,它们都是对着自
然唱出人类各种情绪的诗歌,所不同者,只是表白的方法而已。
但是,我的意思以为宗教并不是一个教徒喃喃诵经的那回事。这是世间一切不可解而又不能解的一种情操。这是对于维持宇宙间自然的律令及保存生物的种族形象的不可知的‘力’的崇拜;这是对于自然中超乎我们的感觉,为我们的耳目所不能闻见的事物的大千世界的猜测,亦即是我们的心魂与智慧对着无穷与永恒的憧憬,对着这智与爱的想望。—— 这一切也许都是幻影,但是即在此世间,它鼓动我们的思想,使她觉得有如生了翅膀,可以腾天而飞的境界。在这种意义下,我是信教的。
真正的艺人其实是世间最有信仰的人。
人们以为我们的生命只在感觉,故外在世界于我们已够。他们当我们如儿童般摆弄着灿烂的颜色,或美丽的形象,如玩泥娃一样……我们是被误解了。线条与色彩之于我们,只是隐藏的现实的象征。在外表之外,我们的目光一直射到精神上,当我们把轮廓再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已以精神的内容充实它们了。
‚名副其实‛的艺术家应当把自然的真理全个表现出来,不仅是外在的真,而且也要—— 尤其要内在的真。
当一个高明的雕塑家塑一个人体的时候,他表现的并不只是几根筋肉,而是弹拨筋肉的生命,……还不止是生命,……而是一种支配的‘力’,这‘力’把或是妩媚、或是暴烈、或是爱的柔情、或是力的紧张传达给肉体。
风景画家也许走得更远。这不但是在活的生物中,他看到宇宙之
魂;而是在丛树灌木之间,平原高岗之上,常人看来只是草木或泥土,在大风景画家的眼底,便好像是一个伟大的心灵的面容,高河在树巅林隙在青葱绿草之间,在明净如镜的湖上,看到无穷的仁慈。米勒却发见痛苦与忍耐。
艺术家是人群中最有用的人:
在现代社会中,只有艺术家——我说的是真正的艺术家,是能在工作中找到他的快乐的。
工作即是我们生存的意义与幸福。
‚艺术家‛这个字,广义含义,即是以工作为乐事的人。说能满足我们物质的需求之事物为有用,我也承认。但今日,人们把财产、富贵,也都称为有用之物,而不知它们只能助长我们的虚荣,刺激我们的欲望,非但无益,而且有害。
至于我,我称为有用的,是世上一切能增进我们的幸福的事物。可是世上再没有比幻梦与默想更能使人幸福的。
艺术不限于精神的享受,并予人以生命的意义:它使人懂得他的运命,换言之,即悟到生命之来源。
艺人与思想家有如一架精细无比的古琴,他们弹奏的时代之曲,能使一切有情者感到共鸣。